卷第十 父子合集经
卷第十一
卷第十二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遍净天授记品第二十二

    尔时会中,有十二那由他遍净天子,见诸阿脩罗王乃至光音天等,于世尊所设诸供养,复闻如来与授佛记,心生欢喜,得未曾有。此诸天子,已于过去无量佛所植众德本,入解正法,充足法财,有大神力,自在无碍,从座而起,头面礼足,白言:“世尊!有三摩地,名超诸法乐,若菩萨摩诃萨,获证如是妙三摩地,所作事业离诸攀缘,得最上乐,不生苦受,无一因缘,而非乐想。假使入于诸地狱中,种种苦具,治罚逼迫;由是菩萨三摩地力,一切苦恼悉为快乐。如彼世间诸有情类,造作诸恶、不律仪事,劫夺他财,王法所戮,或截耳鼻,或断手足,或杖捶打,或绳系缚,为诸狱卒禁闭囹圄,虽受楚毒,心无追悔,为贪所蔽,翻如乐想。又诸有情,佣力自济,艰辛求索,以苦为乐,谓裁衣者、造蜡炬者、压蔗浆者、作伎乐者,造饮食者,供象酒者,或然酥灯及油灯者。如是等辈种种所作,或不如法,或复迟惰,为彼主者呵骂驱遣,受诸陵辱,皆如乐想。又如世间诸俳优者,令他喜悦,易己形状,作鸺鹠面,或师子面,或打或缚,翻为乐想。何以故?以彼众生作业决定,为贪所使,心无悔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为利有情,能于生死长夜之中,修习种种难行苦行,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救济饥渴众生,啖己血肉,常生乐想。或于菩萨恶骂捶缚,及断命根,虽受苦恼皆生乐想。如是具足广大愿力,能与众生种种快乐,长时修作无有间断,则能获得彼三摩地,不为恶魔之所动乱,复能破坏一切魔业,当得如是五种自在。何等为五?一者、寿命自在,二者、所生自在,三者、业报自在,四者、寻伺自在,五者、受用自在。彼菩萨若求一生成等正觉,由得如是妙三摩地,即能如意满菩提愿。若不速求无上菩提,则能久住无量无数阿僧祇劫,利乐有情,严净佛土。何以故?由彼菩萨从初发心,普为摄受一切有情,不怖恶道,于彼受生,皆令习学诸菩萨行,善巧方便通达诸法,成熟般若波罗蜜多;是为善住菩萨乘者。世尊!若菩萨乐修如是三摩地者,当知是人,皆是如来威神功德之所加持,则能决定入解诸法自性本空,无有疑惑。”

    时遍净天子作是说已,合掌作礼,以偈赞佛:

       「我等遍淨諸天子,於佛正法能了知,頭頂禮敬調御師,諸根寂靜無所畏。
       如來以大智慧力,悉能破壞諸魔軍,歸依最上牟尼尊,引導群萌登彼岸。
       諸法自性無所有,亦復畢竟無所住,妄想攀緣悉了知,猶如幻師明幻事。
       如是六趣諸眾生,皆從虛妄因緣有,谷響求之自性無,如來證法亦同彼。
       人中最上釋師子,觀諸妄法悉皆空,彼無我相亦無人,及與眾生壽者想。
       如來大慈無與等,為度愚夫出世間,演實相法妙難思,一切無能測量者。
       佛觀眾生界平等,常起清淨無緣慈,故能憐愍諸世間,畢竟不見眾生相。
       我今於佛智慧海,心無垢染離諸疑,清淨慈門利有情,堪受諸天廣供養。
       如來最勝天中天,常於眾生起慈護,而於十方世界中,求其苦性不可得。
       既無眾生亦無苦,是故如來無所緣,已能除遣諸憂疑,獲證真常寂靜樂。
       佛於諸趣不見苦,亦無所證大菩提,以此愍念於有情,皆令棄背生死縛。
       無苦無救無眾生,亦無菩提而可得,佛知法性本如然,故我於佛伸妙供。
       如來出現於世間,以四無量利含識,不見慈悲喜捨心,亦不見有眾生相,不見行於放逸者,亦復不見修聖道,知佛如是方便門,故我於佛興供養。
       牟尼常說四念處,觀身畢竟不可得,我於佛教如是知,今得供養救世者。
       佛說觀受不可得,以受無有真實性,乃至受者亦復然,故我於佛興供養。
       佛說觀心及觀法,二相求之不可得,亦不見有所修念,及以安住念處者。
       我今不見有諸法,亦復不見修法者,佛以念處度眾生,彼念自性常空寂。
       復說念與法和合,欲求解脫應修習,我於佛教如是知,今得供養一切智。
       念處一尚不可得,況復說有二三四,是故我今達佛意,畢竟無受苦樂者。
       如來常說四正勤,有諸比丘專修習,斯則能為解脫因,得越輪迴生死海。
       如是無解亦無縛,無佛無法及菩提,而復不壞其假名,故我於佛伸敬禮。
       佛說如意四神足,最上殊勝安隱樂,諸根寂靜解脫人,修此能得涅盤道。
       又彼如意及神足,諦觀彼體不可見,非動非靜非無作,如是顯現難思議。
       今此眾會諸天子,而不見有眾生想,我於佛教正了知,皆能遠離諸疑惑。
       此為最上法供養,唯佛堪任受此供,如來妙智無等倫,故我一心生讚歎。
       又復牟尼說五根,此法能得菩提道,出生福智二資糧,善觀察者除放逸。
       所謂信進念定慧,不見能修及所得,我於佛法無有疑,是故今當興供養。
       如來宣說五種力,能除邪見心諂曲,息諸煩惱破諸魔,趣向無為寂靜道。
       如是諸力無能屈,無有所縛及縛者,我於佛法離諸疑,今當供養調御士。
       大仙開示七覺分,最上清淨菩提道,善修習者諸有情,得證真常安隱處。
       牟尼復說八聖道,成熟眾生諸善根,常修聖智現其前,能盡苦際諸纏縛。
       如是聖智及諸惑,畢竟清淨無有餘,諸天於此得無疑,故我供養人中聖。
       於奢摩他善修習,毘鉢舍那亦復然,如來曠劫悉圓成,能斷諸惑及習氣。
       如是相應因與果,及觀察者悉皆空,諸天於此得無疑,故我供養牟尼主。
       說不淨觀除貪欲,慈心對治彼瞋恚,以其智慧遣愚癡,為利眾生佛所說。
       彼皆無作無罪相,是故不垢亦不淨,諸天於此得無疑,由此供養無上士。
       又復佛說十不善,殺盜婬妄及兩舌,惡言綺語貪恚癡,此等名為十業道。
       眾生非有亦無殺,餘九過惡理同然,無善惡相無對治,以彼罪性本空寂。
       此義非無佛正教,然其不壞法體性。
       如是牟尼最上法,宣揚引導諸群迷,如理作意正思惟。是名最上真佛子。」
    

    尔时遍净诸天子说是偈已,咸各默然,住在一面。时佛世尊,知诸天子心之所念,希授佛记,口中忽放清净光明。尊者马胜见是事已,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善哉調御大聖主,為利群生出於世,甚深智慧妙難思,而能化伏諸天眾。
       窮盡諸法救世者,現斯瑞相非無因,能與眾生作導師,唯冀能仁為演說。
       此諸遍淨天子眾,合掌稱讚甚希有,瞻仰如來功德山,聞已一心而頂受。
       佛為最上天人師,了達諸法無罣礙,當願憐念諸眾生,說此放光神變事。
       何人於此生淨心,解於微妙甘露句,彼於十方世界中,當得圓明一切智?
       誰於未來佛剎土,饒益攝受諸群迷,善宣無上妙法輪,降伏魔軍及異論?
       是諸天子於佛教,深入義味心決定,唯願如來震法音,使諸時會除疑網。
       百福莊嚴無上士,慈心普覆於世間,八種功德梵音聲,咸願聞持佛教勅。
       若有眾生於佛所,樂聞正法勤修習,堅固不退菩提心,漸能成就一切智。
       如來善說微妙法,能盡有情生死苦,佛子淨心當奉持,則令佛種永不斷。」
    

    尔时世尊为马胜比丘说伽佗曰:

       「馬勝善問放光事,我為利樂諸天人,汝所得福叵思量,比喻說之尚無盡。
       善哉尊者應其機,一切大眾心忻悅,此等遍淨諸天人,於我法中得解脫。
       往昔曾供於諸佛,其數千億那由他,達諸法性無有疑,各於彼佛問斯義。
       彼由往昔因緣故,以妙伽佗讚於佛,此生復以清淨心,稱揚賢劫諸善逝。
       後於優曇鉢羅劫,成佛號曰那羅延,教化那由他眾生,悉證無為寂靜樂。
       同一劫中出於世,皆名法幢正等覺,化度眾生數同等,次第皆當成佛道。
       是諸如來化緣畢,分布遺形諸舍利,建立無量窣堵波,猶若散花嚴佛剎。
       如是所有眾生類,各於舍利興供養,咸登寂靜甘露門,一切如來所稱歎。
       若有稱彼佛名號,發生淨信歡喜心,當知由是善因緣,得值當來彌勒佛。
       彼得慈尊攝受故,勤加精進斷諸結,樂修寂靜奢摩他,漸次得成無學果。
       從一佛剎至佛剎,供養親近無疲懈,於諸天人大眾中,稱揚最上佛功德。
       今此遍淨諸天子,皆具威德大名聞,深達佛智不思議,各各頂禮如來足。」
    

    父子合集经广果天授记品第二十三

    尔时会中,有八俱胝广果天子,见诸阿修罗王乃至遍净天等,于世尊所,种种施设作诸供养,奉上如来。复闻与授成佛之记,心大欢喜,得未曾有。

    是诸天子即作是念:“如来所说一切诸法,于三际中求不可得,一切诸根皆不可说,若能入解彼法界者,则能通达一切诸法。若能了知一切诸法,则能证得四如实谛,所谓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如世尊说,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想、无作。我等天子,于此法中心得决了,不生疑惑。世尊!以诸众生本寂静故,则无有苦;当如是知。所以者何?众生无故,苦谛亦无。以无苦故,集谛亦无。何以故?若无是因,则无其果。世尊!以无集故,灭谛亦无。何以故?若无集谛,则无断集。以无灭故,道谛亦无。何以故?无有是道,不断集者。世尊!彼烦恼业不可得故,断烦恼灭亦不可得。以灭不可得故,道亦不可得,未有是道,无其果者。此四圣谛,但是分别假施设有。以非有故,不可说为过现未来。何以故?过去已灭,现在不住,未来未至。于三际中,皆不可得。依世俗谛,有种种相;若三际非有,彼则无生亦非有灭,无想、无作、无施、无受、无说、无听,无所说法,无了悟者,以彼三世未曾有故。若法若空,皆不可说,众生颠倒不能入解,无因无缘,无名无相,无所诠表,无所趣向,自性离故皆不可得。彼不可得亦不可得,何以故?以众生界本非有故,若彼彼法皆不可得,则无染净,无作无证,无凡夫地,无声闻地,无缘觉地,无菩萨地,无如来地,非地非无地,此即真如寂静无相。若说有表、有为限量,名如来者;依世俗说,非胜义中有如来也。何以故?法无得故。若彼如来广大宣说色界乃至识界,如是意界乃至法界。若无法界,无所依止,亦无诠表,无四谛、无五根、无缘生等。世尊!彼一切法随其所在,安布建立种种名字,然不坏彼法界体性。世尊!如彼地界,随其方处建立名字,亦不坏彼地界本性。如是水界、火界、风界、空界,立异名字亦复如是。世尊!又若证入彼法界者,即能入解二十二根,所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女根、男根、命根、苦根、乐根、忧根、喜根、舍根、意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世尊!若眼、眼体不可得,若根、根体亦不可得。何以故?眼离自性不可见故,若法自性不有,彼即非物,以非物故,即不可作,若不可作,彼即不生。若不生者,即是不灭,以不生不灭故,不可说为过现未来。于三世中无生灭者,彼即非眼,亦非眼根;何有作用世俗诠表?世尊!譬如空拳中无有物,但诳愚童,唯假名尔。胜义谛中,以至空拳,所立名字,亦不可得。如是乃至眼及眼根,于胜义中,亦复非有。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