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 尔雅注疏 卷第十

    卷十·释鸟第十七

    疏“释鸟第十七”。○释曰:《说文》云:鸟者,羽禽之总名。象形字。《左传》曰“少皞氏以鸟名官”之类。此篇广释其名也。

    隹其

    隹其,鳺鴀。(今孚鸠。○鳺,方扶切。鴀,方浮切。)

    疏“隹其,鳺鴀”。○释曰:舍人曰:“鵻,一名夫不。”李巡曰:“今楚鸠也。”某氏引《春秋》云:“祝鸠氏司徒。”祝鸠,即鵻其、夫不,孝,故为司徒也。郭云:“今孚 鸠。”《诗》曰:“翩翩者鵻。”毛传云:“鵻,夫不也。”“一宿之鸟。”郑笺云:“一宿者,一意于所宿之木。”又云:“鸟之谨悫者,人皆爱之。”则此是谨悫孝顺之鸟也。陆机云:“今小鸠也。一名孚鸠,幽州人或谓之鴡皇,梁宋之间谓之隹,杨州人亦然。”

    鶌鸠

    鶌鸠,鹘鸼。(似山鹊而小,短尾,青黑色,多声,今江东亦呼为鹘鸼。○鶌,居物切。鹘,音骨。鸼,音嘲。)

    疏“鶌鸠,鹘鸼”。○释曰:《春秋左氏传》云:“鹘鸠氏,司事也。”杜注云:“鹘鸠,鹘雕也。春来秋去,故为司事。”即此鶌鸠也。舍人曰:“鶌鸠,一名鹘鸼,今之班鸠。”孙炎曰:“鹘鸠,一名鸣鸠。”《月令》云:“鸣鸠拂其羽。”郭云:“似山鹊而小,短尾,青黑色,多声,今江东亦呼为鹘鸼。”案,旧说及《广雅》皆云“班鸠”,非也。

    鸤鸠

    鸤鸠,鴶鵴。 (今之布谷也。江东呼为获谷。○鸤,音尸。鴶,古八切。鵴,音菊。)

    疏“鸤鸠,鴶鵴”。○释曰:《左传》云:“鸤鸠氏,司空也。”《诗·召南》云:“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皆谓此也。郭云:“今之布谷,江东呼为获谷。”《埤仓》云“ 鴶鵴”,《方言》云“戴胜”,谢氏云“布谷类也”。陆机云:“今梁宋之间谓布谷为鴶鵴,一名系谷,一名桑鸠。”案,戴胜自生穴中,不巢生。而《方言》云“戴胜”,非也。

    鷑鸠

    鷑鸠,鵧鷑。 (小黑鸟,鸣自呼,江东名为乌鵙。○鷑,音及。鵧,符悲切。)

    疏“鷑鸠,鵧鷑”。○释曰:鷑鸠,一名鵧鷑。郭云:“小黑鸟,鸣自呼,江东名为乌鵙。”

    鴡鸠

    鴡鸠,王鴡。(雕类。今江东呼之为鹗,好在江渚山边食鱼。《毛诗》传曰:“鸟挚而有别。”○鴡,七徐反。)

    疏“鴡鸠,王鴡”。○释曰:李巡曰:“王鴡,一名鴡鸠。”郭云:“雕类。今江东呼之为鹗,好在江渚山边食鱼。”《诗·周南》云:“关关鴡鸠。”陆机《疏》云:“鴡鸠大小如鸱,深目,目上骨露,幽州谓之鹫。而杨雄、许慎皆曰:白鷢似鹰,尾上白。”○注“《毛诗》传曰:‘鸟挚而有别。’”释曰:此即《关雎》传文也。挚,至也。谓鸟中雌雄情意至厚而犹能有别,故以兴后妃说乐君子,情深犹能不淫其色。

    鵅,鵋鶀。(今江东呼鸺留为鵋鶀,亦谓之鸲鵅。音格。○鵋,音忌。鶀,音欺。)

    疏“鵅,鵋鶀”。○释曰:鵅,一名鵋鶀。郭云:“今江东呼鸺留为鵋鶀,亦谓之鸲鵅。”

    鶅,鵵轨。(未详。)

    𫁡

    𫁡,天狗。(小鸟也。青似翠,食鱼,江东呼为水狗。○鵵,音兔。𫁡,音立。)

    疏“𫁡,天狗”。○释曰:𫁡,一名天狗。郭云:“小鸟也。青似翠,今江东呼为水狗。”

    鹨,天鸙。(大如鷃雀,色似鹑,好高飞作声,今江东名之曰天鹨。音绸缪。○鹨,亡侯切。鸙,音药。)

    疏“鹨,天鸙”。○释曰:鹨,一名天鸙。郭云:“大如鷃雀,色似鹑,好高飞作声,今江东名之曰天鹨。”“音绸缪”者,《诗·豳风》云:“绸缪牖户。”取其音同,故读从之。

    鵱鷜

    鵱鷜,鹅。(今之野鹅。○鵱,音六。鷜,力于切。)

    疏“鵱鷜,鹅”。○释曰:鵱鷜者,野鹅之别名也。郭云:“今之野鹅。”

    鸧,麋鸹。(今呼鸧鸹。○鸹,古活切。)

    疏“鸧,麋鸹”。○释曰:鸧,一名麋鸹。郭云:“今呼鸧鸹。”

    鵅,乌暴。(水鸟也。似鶂而短颈,腹翅紫白,背上绿色,江东呼乌暴。音驳。○鵅,音洛。暴,音剥。)

    疏“鵅,乌暴”。○释曰:鵅,一名乌暴。郭云:“水鸟也。似鶂而短鵛,腹翅紫白,背上绿色,江东呼乌暴。”

    舒雁

    舒雁,鹅。(《礼记》曰:“出如舒雁。”今江东呼鴚。音加。)

    疏“舒雁,鹅”。○释曰:鹅,一名舒雁。今江东呼鴚。某氏云:“在野,舒翼飞远者为鹅。”李巡曰:“野曰雁,家曰鹅。”○注“《礼记》曰:‘出如舒雁。’”○释曰:《聘礼》记文也。案,彼云:“私觌愉愉焉,出如舒雁。”郑注云:“威仪自然而有行列。”是也。

    舒凫

    舒凫,鹜。(鸭也。○鹜,音木。)

    疏“舒凫,鹜”。○释曰:鹜,鸭也。一名舒凫。李巡曰:“野曰凫,家曰鹜。”《礼记·内则》辨鸟之不可食者,云“舒凫翠”。

    鳽,。(似凫,脚高,毛冠。江东人家养之以厌火灾。○鳽,音额。,音交。,音精。)

    疏“鳽,”。○释曰:,一名鳽。郭云:“似凫,脚高,毛冠。江东人家养之以厌火灾。”

    舆,鵛鷋。(未详。)

    鹈,鴮鸅。(今之鹈鹕也。好群飞,沈水食鱼,故名洿泽。俗呼之为淘河。○鵛,音经。鷋,音徒。鹈,音啼。鴮,音乌。鸅,音泽。)

    疏“鹈,鴮鸅”。○释曰:舍人曰:“鹈,一名鴮鸅。”郭云:“今之鹈鹕也。好群飞,沈水食鱼,一名洿泽。俗呼之为淘河。”《诗·曹风》云:“维鹈在梁。”陆机《疏》云:“鹈,水鸟。形如鹗而极大,喙长尺馀,直而广。口中正赤,颔下胡大如数斗囊。若小泽中有鱼,便群共抒水,满其胡而弃之,令水竭尽,鱼在陆地,乃共食之。故曰淘河。”

    鶾,天鸡。(鶾鸡,赤羽。《逸周书》曰:“文鶾,若彩鸡,成王时蜀人献之。”○鶾,音汗。)

    疏“鶾,天鸡”。○释曰:鶾,一名天鸡,赤羽之鸟也。○注“《逸周书》”至“献之”。○释曰:云“《逸周书》曰”者,虽是《周书》,不在《尚书》百篇内,故曰《逸周书》。今所谓《汲冢周书》也。云“文鶾,若彩鸡”者,《王会》篇文也。案,彼云“蜀人以文鶾,文鶾者,若翚雉”。孔晁注云:“鸟有文彩者。”是也。云“成王时蜀人献之”者,案,彼孔晁注又云:“王城既成,大会诸侯及四夷。”故知当成王时蜀人献之也。

    鴬,山鹊。(似鹊而有文彩,长尾,觜、脚赤。○鴬,音握。)

    疏“鴬,山鹊”。○释曰:山鹊,一名鴬。郭云:“似鹊而有文彩,长尾,觜、脚赤。”《说文》云:“知来事鸟也。”

    鷣,负雀。(鷣,鹞也。江南呼之为鷣,善捉雀,因名云。○鷣,音淫。)

    疏“鷣,负雀”。○释曰:鷣,一名负雀。郭云:“鷣,鹞也。江南呼之为鷣,善捉雀,因名云。”

    啮齿

    啮齿,艾。(未详。)

    鶨,鶀老。(鳹鶨也,俗呼为痴鸟。○鶨,丑绢切。鳹,巨炎切。)

    疏“鶨,鶀老”。○释曰:鶨,一名鶀老。郭云:“鸰鶨,俗呼为痴鸟。”《字林》云:“勾喙鸟。”

    鳸,鴳。(今鴳雀。○鳸,音户。鴳,音晏。)

    疏“鳸,鴳”。○释曰:别二名也。郭云:“今鴳雀。”案,舍人、李巡、孙炎、郭氏皆断老上属,鳸下属。解云:鶨,一名鶀老。鴳,一名鳸。鳸,雀也。唯樊光断鶨鶀为句,以老下属。注云《春秋》云:“九扈为九农正。”九扈者:春扈,夏扈,秋扈,冬扈,棘扈,行扈,宵扈,桑扈,老扈。是以老为下属,唯鴳不重耳。杜预仍云:“老扈,鴳。”鴳非郭义。

    桑鳸

    桑鳸,窃脂。(俗谓之青雀,觜曲,食肉,好盗脂膏,因名云。)

    疏“桑鳸,窃脂”。○释曰:桑扈,一名窃脂。郭云:“俗谓之青雀,觜曲,食肉,好盗脂膏,因名云。”郑玄《诗笺》云:“窃脂,肉食。”陆机《毛诗疏》云:“窃脂,青雀也。好窃人脯肉脂及筒中膏,故以名窃脂也。”诸儒说窃脂,皆谓盗人脂膏,即如下云“窃玄”、“窃黄”者,岂复盗窃玄黄乎?案,下篇《释兽》云:“虎窃毛谓之虦猫。”魋如小熊,窃毛而黄。窃毛皆谓浅毛。窃即古之浅字。但此鸟其色不纯,窃玄,浅黑也。窃蓝,浅青也。窃黄,浅黄也。窃丹,浅赤也。四色皆具,则窃脂为浅白也。而诸儒必为盗窃脂膏者,以此经下别云桑鳸与窃玄、窃黄等并列,则为浅白者也,《春秋》“九扈”是也。此自别一种青雀,好窃脂肉,目验而然。《诗·小雅》“交交桑扈”是也。且郑玄、郭朴、陆机,皆当世名儒,无容不知窃为浅义,脂为白色,而待后人剥正也。后人不达此旨,妄说异端,非也。

    鳭鹩

    鳭鹩,剖苇。(好剖苇皮,食其中虫,因名云。江东呼芦虎,似雀,青班,长尾。○鹩,力周切。)

    疏“鳭鹩,剖苇”。○释曰:鳭鹩,一名剖苇。郭云:“好剖苇皮,食其中虫,因名云。江东呼芦虎,似雀,青班,长尾。”

    桃虫

    桃虫,鹪。其雌鴱。(鹪𪃦,桃雀也。俗呼为巧妇。○鴱,音艾。)

    疏“桃虫,鹪。其雌鴱”。○释曰:舍人曰:“桃虫名鹪,其雌名鴱。”郭云:“鹪𪃦,桃雀也。俗呼为巧妇。”此鹪𪃦小鸟而生雕鹗者也。《诗·周颂》云:“肇允彼桃虫,拼飞维鸟。”毛传云:“桃虫,鹪也。鸟之始小终大者。”陆机《疏》云:“今鹪鹩是也。微小于黄雀,其雏化而为雕,故俗语鹪鹩生雕。”郑《诗笺》云:“鹪之所为鸟题肩也,或曰鸮,皆恶声之鸟。”其义未详。《方言》说巧妇之名,“自关而东谓之工爵,或谓之过鸁,或谓之女匠,自关而东谓之𫛢鴂。自关而西谓之桑飞,或谓之懱爵”是也。

    𬸘

    𬸘,凤。其雌皇。(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

    疏“𬸘,凤。其雌皇”。○释曰:凤,一名𬸘。郭云:“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说文》云:“神鸟也。天老曰:凤像,麟前鹿后,蛇颈鱼尾,龙文龟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丹穴。见则天下大安宁。字从鸟凡声。凤飞,则群鸟从以万数。故凤古作朋字。”《山海经》曰:丹穴之山,有乌焉,其状如鹤,五彩而文,名曰凤,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大安宁。京房《易传》曰:凤皇高丈二,汉时凤皇数至。《汉书》云高五六尺,是说凤皇之状也。

    鸰,雍渠。(雀属也。飞则鸣,行则摇。)

    疏“即鸰,雍渠”。○释曰:即鸰,一名雍渠,水鸟也。郭云:“雀属也。飞则鸣,行则摇。”《诗·小雅》云:“脊令在原。”陆机《疏》云:“大如鷃雀,长脚,长尾,尖喙,背上青灰色,腹下白,颈下黑如连钱,故杜阳人谓之连钱。”是也。

    [QPDL]斯

    [QPDL]斯,卑鶋。(鸦乌也。小而多群,腹下白,江东亦呼为卑乌。音匹。○[QPDL],音预。)

    疏“[QPDL]斯,卑鶋”。○释曰:[QPDL]斯,一名卑鶋。郭云:“鸦乌也。小而多群,腹下白,江东亦呼为卑乌。”《诗·小雅》云:“弁彼[QPDL]斯。”毛传云:“[QPDL],卑鶋。”然则此鸟名[QPDL],而云“斯”者,语辞,犹“蓼彼萧斯”之类也。《小尔雅》云:“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谓之雅乌。”《说文》、《字林》皆云“楚鸟”是也。

    燕,白脰乌。(脰,颈。○脰,音豆。)

    疏“燕,白脰乌”。○释曰:脰,项也。《小尔雅》云:“白项而群飞者谓之燕乌。燕乌,白脰乌。”是也。

    鴽,鴾毌。(鹌也。青州呼鴾毌。○鴽,音如。鴾,音谋。)

    疏“鴽,鴾毌”。○释曰:李巡云:“鴽,鹌,一名鴾毌。”郭云:“鹌也。青州呼鴾毌。”田鼠所化者也。《月令》季春“田鼠化为鴽”是也。

    密肌

    密肌,系英。(《释虫》以有此名,疑误重。)

    巂周

    巂周。(子巂鸟,出蜀中。○巂,音携。)

    疏“巂周”。○释曰:子巂鸟也,出蜀中。《说文》云:巂,蜀王望帝化为子巂,今谓之子规是也。

    燕燕

    燕燕,鳦。(《诗》云:“燕燕于飞。”一名玄鸟,齐人呼鳦。○鳦,音乙。)

    疏“燕燕,鳦”。○释曰:燕燕,又名鳦。郭云:“一名玄鸟,齐人呼鳦。”此燕燕即今之燕,古人重言之。《诗》云:“燕燕于飞。”《汉书》童谣云“燕燕尾涎涎”是也。孙炎、舍人以巂周、燕燕、鳦,为一物三名。郭所不取也。○注“《诗》云”至“呼鳦”。○释曰:《诗》云“燕燕于飞”者,《邶风》卫庄姜送归妾之诗也。云“一名玄鸟”者,案《月令》仲春之月“玄鸟至”,以其色玄,故谓之玄鸟是也。云“齐人呼鳦”者,案《商本纪》云:简狄“行浴,见玄鸟隋其卵,取而吞之,因孕生契”。诸纬皆言简狄吞鳦卵而生契,是玄鸟又名鳦也。

    鸱鸮

    鸱鸮,𫛢窸。鸱类。○鸱,尺之切。鸮,音遥。𫛢,音宁。窸,音决。

    疏“鸱鸮,𫛢窸”。○释曰:舍人云:“鸱鸮,一名𫛢窸。”郭云:“鸱类。”《诗·豳风》云:“鸱鸮鸱鸮。”毛传云:“鸱鸮,𫛢窸。”陆机《疏》云:“鸱鸮似黄雀而小,其喙尖如锥,取茅秀为窠,以麻紩之,如刺袜然。县著树枝,或一房,或二房。幽州人谓之𫛢窸,或曰巧妇,或曰女匠。关东谓之工雀,或谓之过羸。关西谓之桑飞,或谓之袜雀,或曰巧女。”先儒皆以为今之巧妇。郭注此云:“鸱类。”又注《方言》云:“𫛢窸,鸱鸮,鸱属。”非此小雀明矣。是与先儒意异也。今《尔雅》以郭氏为宗,且依郭氏。

    狂,茅鸱。(今尨鸱也,似鹰而白。)怪鸱。(即鸱鸺也,见《广雅》。今江东通呼此属为怪鸟。)枭,鸱。(土枭。○枭,音娇。)

    疏“狂,茅鸱。怪鸱。枭,鸱”。○释曰:此别鸱类也。茅鸱,一名狂。《广雅》云:“茅鸱,尨也。”郭云:“今尨鸱也,似鹰而白。”怪鸱,《广雅》谓之鸱鸺。郭云:“今江东通呼此属为怪鸟。”枭,一名鸱。郭云:“土枭。”《说文》云:“ 枭,食母,不孝之鸟,故冬至捕枭磔之。”字从鸟首在木上。《诗·陈风》云:“墓门有梅,有鸮萃止。” 毛传云:“恶声之鸟也。”一名鹏,一名枭,一名鸱。《大雅·瞻卬》云:“为枭为鸱。”陆机云:“鸮大如班鸠,绿色,恶声之鸟也。入人家,凶。贾谊所赋鵩鸟是也。其肉甚美,可为羹臛,又可为炙。汉供御物,各随其时。鸮冬夏常施之,以其美故也。”

    鶛,刘疾。(未详。)

    鷇/雏

    生哺,鷇。(鸟子须母食之。)生噣,雏。(皆自食。○鶛,音皆。鷇,古切。噣,音啄。雏,仕俱切。)

    疏“生哺,鷇。生噣,雏”。○释曰:辨鸟子之异名也。鸟子生须母哺而食者,名鷇,谓燕雀之属也。《史记》赵武灵王探雀鷇而食之是也。鸟子生而能自啄食者名雏,谓鸡雉之属也。《礼记·内则》云:“雏尾不盈握弗食”是也。

    爰居

    爰居,杂县。(《国语》曰:“海鸟爰居。”汉元帝时琅邪有大鸟如马驹,时人谓之爰居。)

    疏“爰居,杂县”。○释曰:爰居,海鸟也。大如马驹,一名杂县。汉元帝时琅邪有之。○注“《国语》”至“爰居”。○释曰:云“《国语》曰‘海鸟爰居’”者,案《鲁语》云:“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三日,臧文仲命国人祭之。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节,政之所成也。故制祭祀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今海鸟至,巳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难以言仁且知矣。无功而祀之,非仁也;弗知而弗问,非知也。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皆知辟其灾。’是岁,海多大风,冬暖。”是其事也。

    春鳸

    春鳸,鳻鶞。夏鳸,窃玄。秋玄,窃蓝。冬鳸,窃黄。桑鳸,窃脂。棘鳸,窃丹。行鳸,唶唶。宵鳸,啧啧。(诸鳸皆因其毛色、音声以为名。窃蓝,青色。○鳻,音汾。鶞,敕伦切。唶,音即。啧,音责。)

    疏“春鳸”至“啧啧”。○释曰:李巡云:“诸鳸别春夏秋冬四时之名。唶唶、啧啧,鸟声貌也。”郭云:“诸鳸皆因其毛色、音声以为名。窃蓝,青色。”案,昭十七年《左传》云:“九鳸为九农正。”以此八鳸并上“鳸,鴳”为九。贾逵注云:“春鳸,分循,相五土之宜,趣民耕种者也;夏鳸,窃玄,趣民耘苗者也;秋鳸,窃蓝,趣民收敛者也;冬鳸,窃黄,趣民盖藏者也;棘鳸,窃丹,为果驱鸟者也;行鳸,唶唶,昼为民驱鸟者也;宵鳸,啧啧,夜为农驱兽者也;桑鳸,窃脂,为蚕驱雀者也;老鳸,鷃鷃,趣民收麦,令不得晏起者也。”舍人、樊光注《尔雅》,其言亦与贾同。其意皆谓以鳸为官,还令依此诸鳸而动作也。然则趣民耕耘及收敛、盖藏其事,可得召民使聚而总号令之。其为果驱鸟、为蚕驱雀、岂得多置官,方使之就果树、入蚕室为民驱之哉?又昼驱鸟,夜驱兽,不可竟日通宵常在田野,溥天之下,何以可周?且其言不经,难可据信也。故郭氏及杜预皆不从也。

    鴔,戴鵀。(鵀即头上胜,今亦呼为戴胜。皂鴔犹复,语声转耳。○皂,彼及切。鴔,皮及切。鵀,音赁。)

    疏“皂鴔,戴鵀”。○释曰:李巡云:“戴胜,一名皂鴔。”郭云:“鵀即头上胜,今亦呼为戴胜。皂鴔犹复,语声转耳。”《月令》季春云“戴胜降于桑”。《方言》云:“燕之东北朝鲜洌水之间谓之。自关而东谓之戴鵀,或谓之戴颁,或谓之戴胜。东齐吴扬之间谓之鵀。自关而西谓之服,或谓之复。”

    鶭,泽虞。(今固泽鸟。似水鸮,苍黑色,常在泽中。见人辄鸣唤不去,有象主守之官,因名云。俗呼为护田鸟。○鶭,孚往切。)

    疏“鶭,泽虞”。○释曰:泽虞,一名鶭。郭云:“今固泽鸟,似水鸮,苍黑色,常在泽中。见人辄鸣唤不去,有象主守之官,因名云。俗呼为护田鸟。”《说文》云:“固,嫪也。”《声类》云:“固嫪,恋惜也。”以此鸟恋惜池泽,见人不去,因名固泽鸟也。

    鹚,鷧。(即鸬鹚也。觜头曲如钩,食鱼。○鹚,音慈。鷧,于计切。)

    疏“鹚,鷧”。○释曰:别二名也。《字林》云:“似鶂而黑。”郭云:“即鸬鹚也。”

    鹩,鹑。其雄鶛,牝痹。(鹑,鹌属。○痹,音脾。)

    疏“鹩,鹑。其雄鶛,牝痹”。○释曰:李巡曰:“别雄雌异方之言。”鹑,一名鹩,其雄名鶛,其牝名痹。郭云:“鹑,鹌属。”鹌,即上云“鴽,鴾毌”,田鼠所化者。鹑,旧云:“虾蟆所化者也。”

    鸍,沈凫。(似鸭而小,长尾,背上有文。今江东亦呼为尔。音施。)

    疏“鸍,沈凫”。○释曰:鸍,一名沈凫。郭云:“似鸭而小,长尾,背上有文。今江东亦呼为尔。”陆机云:“大小如鸭,青色,卑脚,短喙,水鸟之谨愿者也。”《大雅》云:“凫在泾。”

    鴢,头。(似凫,脚近尾,略不能行。江东谓之鱼。音<骨尧>箭。○鴢,音拗。,许交切。)

    疏“鴢,头”。○释曰:鴢,一名头。郭云:“似凫,脚近尾,略不能行。江东谓之鱼。音<骨尧>箭。”嫌读为青之,故音之。《山海经》云:青要山,“畛水出焉,北注河。其中有鸟名鴢,状如凫,青身朱目赤毛,食之宜子”。是也。

    鵽鸠

    鵽鸠,寇雉。(鵽大如鸽,似雌雉,鼠脚,无后指,岐尾。为鸟憨急,群飞,出北方沙漠地。○鵽,丁刮切。)

    疏“鵽鸠,寇雉”。○释曰:寇雉,一名鵽鸠。郭云:“鵽大如鸽,似雌雉,鼠脚,无后指,岐尾。为鸟憨急,群飞,出北方沙漠地。”又谓之泆泆。下云“寇雉,泆泆”是也。

    萑,老兔。(木兔也。似鸱鸺而小,兔头,有角,毛脚。夜飞,好食鸡。○萑,音丸。)

    疏“萑,老兔”。○释曰:老兔,一名萑。郭云:“木兔也。似鸱鸺而小,兔头,有角,毛脚。夜飞,好食鸡。”

    鶟鹕鸟

    鶟鹕鸟。(似雉,青身,白头。○鶟,音突。鹕,音胡。)

    疏“鶟鹕鸟”。○释曰:鶟鹕,鸟名也。郭云:“似雉,青身,白头。”

    梦鸟

    狂,梦鸟。(狂鸟,五色,有冠,见《山海经》。)

    疏“狂,梦鸟”。○释曰:梦鸟,一名狂,五采之鸟也。○注“狂鸟”至“山海经”。○释曰:案《大荒西经》云:栗广之野,“有五采之鸟,有冠,名曰狂鸟”,是也。

    皇,黄鸟。(俗呼黄离留,亦名搏黍。)

    疏“皇,黄鸟”。○释曰:舍人曰:“皇,一名黄鸟。”郭云:“俗呼黄离留,一名搏黍。”《诗·周南》云:“黄鸟于飞。”陆机《疏》云:“黄鸟,黄丽留也。或谓之黄栗留。幽州人谓之黄𣲗。一名仓庚,一名商庚,一名鵹黄,一名楚雀。齐人谓之搏黍。常葚熟时来在桑间,故里语曰:‘黄栗留,看我麦黄葚熟不。’亦是应节趋时之鸟也。”自此以下,诸言仓庚、商庚、鵹黄、楚雀、仓庚、鵹黄之文,与此一也。

    翠,鹬。(似燕,绀色,生郁林。○鹬,音聿。)

    疏“翠,鹬”。○释曰:李巡曰:“鹬,一名为翠。其羽可以为饰。”樊光云:“青羽,出交州。”郭云:“似燕,绀色,生郁林。”《说文》云:“翠,青羽雀也。”案《汉书》尉他献文帝翠鸟毛,然则鹬羽可以饰器物。故僖二十四年《左氏传》郑子臧“好聚鹬冠”是也。

    鸀,山乌。(似乌而小,赤觜,穴乳,出西方。○鸀,音蜀。)

    疏“鸀,山乌”。○释曰:山乌,一名鸀。郭云:“似乌而小,赤觜,穴乳,出西方。”

    蝙蝠

    蝙蝠,服翼。(齐人呼为蟙墨,或谓之仙鼠。)

    疏“蝙蝠,服翼”。○释曰:蝙蝠,一名服翼。郭云:“齐人呼为蟙墨,或谓之仙鼠。”《方言》云:“蝙蝠,自关而东谓之服翼,或谓之仙鼠。自关而西秦陇之间谓之蝙蝠。北燕谓之蟙墨。”

    晨风

    晨风,鹯。(鹞属。《诗》曰:“鴥彼晨风。”○鹯,之然切。)

    疏“晨风,鹯”。○释曰:舍人曰:“晨风,一名鹯,挚鸟也。”郭云:“鹞属。”陆机云:“鹯似鹞,黄色,燕颔,勾喙,乡风摇翅,乃因风飞急,疾击鸠鸽燕雀食之。”○注“《诗》曰:‘鴥彼晨风。’”○释曰:《诗·秦风·晨风》篇文也。

    鸉,白鷢。(似鹰,尾上白。○鷢,巨月切。)

    疏“鸉,白鷢”。○释曰:鸉,一名白鷢。郭云:“似鹰,尾上白。”

    寇雉

    寇雉,泆泆。(即鵽鸠也。)

    鷏,蚊母。(似乌暴而大,黄白杂文,鸣如鸽声,今江东呼为蚊母。俗说此鸟常吐蚊,故以名云。○鷏,音田。蚊,音文。)

    疏“鷏,蚊母”。○释曰:鷏,一名蚊母。郭云:“似乌暴而大,黄白杂文,鸣如鸽声,江东呼为蚊母。俗说此鸟常吐蚊,因以名云。”蚊、蚊,音义同。

    鷉,须鸁。(鷉,鷉。似凫而小,膏中莹刀。○鷉,音梯。鸁,音螺。)

    疏“鷉,须鸁”。○释曰:鷉,一名须鸁。郭云:“鷉,鷉。似凫而小,膏中莹刀。”

    鼯鼠

    鼯鼠,夷由。(状如小狐,似蝙蝠,肉翅。翅尾项胁毛紫赤色,背上苍艾色,腹下黄,喙颔杂白。脚短,爪长,尾三尺许。飞且乳,亦谓之飞生。声如人呼,食火烟。能从高赴下,不能从下上高。○鼯,音吾。)

    疏“鼯鼠,夷由”。○释曰:鼯鼠,一名夷由。郭云:“状如小狐,似蝙蝠,肉翅。翅尾项胁毛紫赤色,背上苍艾色,腹下黄,喙颔杂白。脚短,爪长,尾三尺许。飞且乳,亦谓之飞生。声如人呼,食火烟。能从高赴下,不能从下上高。”

    仓庚

    仓庚,商庚。(即鵹黄也。)

    鴩,𫗦[A104]。(未详。○鴩,大结反。𫗦,音步。[A104],音豉。)

    鹰,鶆鸠。(鶆,当为鷞字之误耳。《左传》作“鹴鸠”是也。)

    疏“鹰,鶆鸠”。○释曰:樊光曰:“来鸠,爽鸠也。”《春秋》曰:“爽鸠氏司寇。”鹰鸷故为司寇。郭云:“鶆,当为鹴字之误耳。《左传》作‘鹴鸠’是也。”案,昭十七年《左传》郯子曰:“少皞氏以鸟名官。”“爽鸠氏,司寇也。”杜注云:“爽鸠,鹰也。鸷,故为司寇,主盗贼。”是也。

    鹣鹣

    鹣鹣,比翼。(说已在上。)

    疏“鹣鹣,比翼”。○释曰:鹣鹣,比翼鸟名也。说在《释地》篇。故注云“说已在上”。

    鵹黄

    鵹黄,楚雀。(即仓庚也。○鵹,音离。)

    ,斫木。(口如锥,长数寸,常斫树食虫,因名云。○,音列。)

    疏“,斫木”。○释曰:斫木鸟,一名。郭云:“口如锥,长数寸,常斫树食虫,因名云。”

    {敫鸟}

    {敫鸟},鶶鷵。(似乌,苍白色。{敫鸟},音激。鶶,音唐。鷵,音徒。)

    疏“{敫鸟},鶶鷵”。○释曰:{敫鸟},一名鶶鷵。郭云:“似乌,苍白色。”

    鸬,诸雉。(未详。或云即今雉。)

    鹭,舂锄。(白鹭也。头、翅、背上皆有长翰毛。今江东人取以为睫樆,名之曰白鹭缞。○锄,音锄。)

    疏“鹭,舂锄”。○释曰:鹭,一名舂锄。郭云:“白鹭也。头、翅、背上皆有长翰毛。今江东人取以为睫樆,名之曰白鹭缞。”《诗·陈风》云:“值其鹭羽。”陆机《疏》云:“鹭,水鸟也。好而絜白,故谓之白鸟。齐鲁之间谓之舂锄。辽东乐浪吴杨人皆谓之白鹭。青脚,高尺七八寸,尾如鹰尾,喙长三寸,头上有长毛十数枚,长尺馀,毵毵然与众毛异。好欲取鱼,时则弭之。今吴人亦养焉。楚威王时,有朱鹭合遝飞翔而来舞,则复有赤者,旧鼓吹《朱鹭曲》是也。然则鸟名白鹭,赤者少耳。

    鹞雉

    鹞雉。(青质,五采。○鹞,音遥。)鷮雉。(即鷮鸡也,长尾,走且鸣。○鷮,音骄。)鳪雉。(黄色,鸣自呼。○鳪,音卜。)鷩雉。(似山鸡而小,冠。背毛黄,腹下赤,项绿色鲜明。)秩秩,海雉。(如雉而黑,在海中山上。)鸐,山雉。(尾长者。○鸐,音狄。)雗雉,鵫雉。(今白鵫也,江东呼白雗,亦名白雉。○雗,音汗。鵫,丁罩切。)雉绝有力,奋。(最健斗。)伊洛而南,素质、五采皆备成章曰翚。(翚亦雉属,言其毛色光鲜。○翚,音晖。)江淮而南,青质、五采皆备成章曰鹞。(即鹞雉也。)南方曰[C120],东方曰鶅,北方曰鵗,西方曰鷷。(说四方雉之名。○[C120],音俦。鶅,音缁。鵗,音希。鷷,音尊。)

    疏“鹞雉”至“西方曰鷷”。○释曰:别诸雉之名也。“雉”者,郭云“青质五采”,即下文“江淮而南”者是也。云“鷮雉”者,郭云:“即鷮鸡也。长尾,走且鸣。”《说文》云:“鷮,长尾雉,走鸣。乘轝以尾为防𨰿著马头上。” 《诗·小雅》云:“有集维鷮。”陆机《疏》云:“鷮,微小于翟也。走而且鸣曰‘鷮鷮’。其尾长,肉甚美。故林木山下人语曰:‘四足之美有麃,两足之美有鷮。’麃者,似鹿而小。”是也。《山海经》女几山“ 其鸟多白鷮”。云“鳪雉”者,雉之黄色,鸣自呼者名鳪。云“鷩雉”者,案《山海经》牝山之上“鸟多赤鷩”。郭注云:“即鷩雉也。”《尚书》谓之“华虫”。《周礼·春官·司服》职云“鷩冕”,七章之服也,画此鷩雉。郭云:“似山鸡而小,冠、背毛黄,腹下赤,项绿色鲜明。”云“秩秩,海雉”者,海雉,一名秩秩。郭云:“如雉而黑,在海中山上。”云:“鸐,山雉”者,山雉,一名鸐。郭云:“尾长者。”今俗呼山鸡是也。云“雗雉,鵫雉”者,别二名也。郭云:“今白鵫也,江东呼白雗,亦名白雉。”云“雉绝有力,奋”者,谓雉之壮大有力能斗者名奋。郭云:“最健斗。”云“伊洛而南,素质、五采皆备成章曰翚”者,李巡曰:“素质,五采备具,文章鲜明曰翚。”孙炎曰:“翚雉,白质,五色为文也。”郭云:“翚亦雉属,言其毛色光鲜,王后之服以为饰。”案《周礼·内司服》云:“王后之六服,袆衣。”郑注云:“王后之服,刻缯为之形而采画之,缀于衣以为文章。袆衣,画翚者。”是也。云“江淮而南,青质、五采皆备成章曰鹞”者,有雉,青质,五采备具而成文章,名曰鹞雉。郭云:“即鹞雉也,亦王后之服以为饰。”《周礼》云“揄狄”。郑注云“揄狄,画摇者”是也。摇与鹞音义同。云“南方曰[C120],东方曰鶅,北方曰鵗,西方曰鷷”者,郭云:“说四方雉之名。”《左传》曰:“五雉为五工正。”杜预取此四方之雉,并上“翚雉”以为五也。必取翚雉者,伊洛,土之中区,故与四方之雉为五也。樊光、贾逵以此五雉分属五土,无所冯据,不可采用。故略而不言。

    鸟鼠同穴

    鸟鼠同穴,其鸟为鵌,其鼠为鼵。(鼵如人家鼠而短尾,鵌似鵽而小,黄黑色。穴入地三四尺,鼠在内,鸟在外。今在陇西首阳县鸟鼠同穴山中。孔氏《尚书传》云:“共为雄雌。”张氏《地理记》云:“不为牝牡。”○鵌,音徒。鼵,音突。)

    疏“鸟鼠同穴,其鸟为鵌,其鼠为鼵”。○释曰:《尚书·禹贡》云:“导渭自鸟鼠同穴。”不言鸟兽之名,故此释之也。李巡云:“鵌、鼵,鸟鼠之名。共处一穴,天性然也。”郭云:“鼵如人家鼠而短尾,鵌似鵽而小,黄黑色。穴入地三四尺,鼠在内,鸟在外。今在陇西首阳县鸟鼠同穴山中。孔氏《尚书传》云:‘共为雄雌。’张氏《地理记》云:‘不为牝牡。’”郭氏并载此言,未知谁得其实也。

    鹳鷒

    鹳鷒,鶔。如鹊,短尾,射之,衔矢射人。(或说曰:鹳鷒、鶔,一名{隋女}羿。○鹳,音欢。鷒,音团。,音福。鶔,音柔。射,食亦切。)

    疏“鹳鷒,鶔。如鹊,短尾,射之,衔矢射人”。○释曰:鹳鷒,一名鶔。郭云:“或曰:鹳鷒、鶔,一名 {隋女}羿。”案,字书云:“{隋女},古以为懈惰字。羿,古之善射者。”此言鸟捷劲,虽羿之善射,亦懈惰不敢射也,故以名云。郭《图赞》云:“鹳鷒之鸟,一名{隋女}羿。应弦衔镝,矢不著地。逄蒙缩手,养由不睨。”

    鹊鵙丑

    鹊鵙丑,其飞也翪。(竦翅上下。○翪,音宗。)

    疏“鹊鵙丑,其飞也翪”。○释曰:鵙,伯劳也。翪,竦也。丑,类也。鹊鵙之类,不能翱翔远飞,但竦翅上下而已。

    鸢乌丑

    鸢乌丑,其飞也翔。(布翅翱翔。○鸢,音玄。)

    疏“鸢乌丑,其飞也翔”。○释曰:鸢,鸱也。鸱鸟之类,其飞也布翅翱翔。

    鹰隼丑

    鹰隼丑,其飞也翚。(鼓翅翚翚然疾。)

    疏“鹰隼丑,其飞也翚”。○释曰:舍人曰:“谓隼鹞之属也。”翚翚,其飞疾羽声也。郭云:“鼓翅翚翚然疾。”是急疾之鸟也。《说文》云:“隼,鸷鸟也。”陆机云:“隼,鹞属也。齐人谓之击征,或谓之题肩,或谓之雀鹰,春化为布谷者是也。”

    凫雁丑

    凫雁丑,其足蹼,(脚指间有幕蹼属相著。○蹼,音卜。)其踵企。(飞即伸其脚跟企直。)

    疏“凫雁丑,其足蹼,其踵企”。○释曰:凫,水鸟也。雁,阳鸟也。蹼,犹蹼属相著之谓也。踵,脚跟也。凫雁之类,脚指间有幕蹼属相著,飞则伸其脚跟企直也。

    乌鹊丑

    乌鹊丑,其掌缩。(飞缩脚腹下。)

    疏“乌鹊丑,其掌缩”。○释曰:掌,足也。乌鹊之类,飞时缩足于其腹下。

    亢,鸟咙。(咙谓喉咙。亢即咽。)其长,嗉。(嗉者,受食之处,别名嗉。今江东呼长。○亢,户郎切。嗉,音素。)

    疏“亢,鸟咙。其,长嗉”。○释曰:别鸟咽嗉之名也。亢者,鸟喉咙也。其受长处名嗉。郭云:“咙谓喉咙。亢即咽也。嗉者,受食之处,别名嗉。今江东呼长。”

    鹑子

    鹑子,𪉃。鴽子,𫛢。(别鹌鹑雏之名。○𪉃,音文。)

    疏“鹑子,𪉃。鴽子,𫛢”。○释曰:别鹌鹑雏之名也。鹑之子雏名文,鴽之子雏名𫛢。

    雉之暮子为鹨。(晚生者,今呼少鸡为鹨。○鹨,力救切。)

    疏“雉之暮子为鹨”。○释曰:鹨是雉晚生之子名也。郭云:“晚生者,今呼少鸡为鹨。”

    雌雄

    鸟之雌雄不可别者,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

    疏“鸟之雌”至“右雌”。○释曰:郑《诗笺》云:“阴阳相下之义也。”

    鹠鷅

    鸟少美长丑为鹠鷅。(鹠鷅犹留离。《诗》所谓“留离之子”。○长,丁丈切。鹠,音留。鷅,音栗。)

    疏“鸟少”至“鹠鷅”。○释曰:鸟之少为子而美,长食母而丑,其名为鹠鷅,犹留离。《诗》所谓“留离之子”者,案《诗·邶风》云:“琐兮尾兮,流离之子。”陆机《疏》云:“流离,枭也。自关而西谓枭为流离。其子适长大,还食其母,故张奂云‘鹠鷅食母’,许慎云‘枭,不孝鸟’是也。”流与鹠同。

    禽兽

    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

    疏“二足”至“谓之兽”。○释曰:别禽兽之异也。凡语有通别。别而言之,羽则曰禽,毛则曰兽。所以然者,禽者,擒也。言鸟力小,可擒捉而取之。兽者,守也。言其力多,不易可擒,先须围守,然后乃获,故曰兽也。通而为说,鸟不可曰兽,兽亦可曰禽。故《曲礼》“鹦鹉不曰兽,而惺惺通曰禽也”。《易》云:“王用三驱,失前禽。”则驱走者亦曰禽也。又《周礼·司马》职云:“大兽公之,小禽私之。”以此而言,则禽未必皆鸟也。又郑玄注《周礼》云:“凡鸟兽未孕曰禽。”《周礼》又云:“以禽作六贽:卿羔;大夫雁。”《白虎通》云:“禽者,鸟兽之总名,以其小兽可擒,故得通名禽也。”

    鵙,伯劳也。(似鶷葛而大,《左传》曰“伯赵氏”。○鵙,工役切。)

    疏“鵙,伯劳也”。○释曰:李巡云:“伯劳,一名鵙。”樊光曰:“《春秋传》曰:少皞氏以鸟名官。”“伯赵氏司至。”伯赵,鵙也。以夏至来,冬至去。郭云:“似鶷葛而大。”陈思王《恶鸟论》云:“伯劳以五月鸣,应阴气之动。阳气为仁养,阴为杀残贼,伯劳盖贼害之鸟也。”其声鵙鵙,故以其音名云。《月令》仲夏之月“鵙始鸣”是也。○注“似鶷”至“赵氏”。○ 释曰:云“似鶷鹖而大”者,《字林》云:“鶷鹖似伯劳而小故也。”云“《左传》‘伯赵氏’”者,案昭十七年云:“伯赵氏,司至者也。”杜注云:“伯赵,伯劳也。以夏至鸣,冬至止。”是也。

    仓庚

    仓庚,黧黄也。(其色黧黑而黄,因以名云,○黧,力知切。)

    疏“仓庚,黧黄也”。○释曰:即上“黄鸟”也。郭云:“其色黧黑而黄,因以名云。”

    卷十·释兽第十八

    疏“释兽第十八”。○释曰:《释鸟》云:“四足而毛谓之兽。”《说文》云:“兽,守备也。”此篇释其名状,故曰释兽。

    寓属

    麋:牡,麔;牝,麎;其子,䴠;(《国语》曰:“兽长麛䴠。”)其迹,躔。(脚所践处。)绝有力,狄。(○麔,音咎。麎,音辰。䴠,于兆切。)

    疏“麋牡”至“力狄”。 ○释曰:此释麋之种类也。《说文》云:“鹿属也。冬至解其角。”《春秋·庄十七年》:“冬,多麋。”麋,总名也。其牡者名麔,其牝者名麎。《诗·吉日》云“其麎孔有”是也。其所生之子名䴠。其脚迹所践之处名躔,其绝异壮大有力者名狄也。○注“《国语》曰:‘兽长麋䴠。’”○释曰:此《鲁语》文也。鲁“ 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曰:‘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鱼禁鲲鲕,兽长麛䴠,鸟翼鷇卵,虫舍蚳蝝,蕃庶物也,古之训也。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也。’”韦昭云:“鹿子曰麛,麋子曰䴠。”是其事也。

    鹿

    鹿:牡,麚;牝,麀;其子,麛;其迹,速;绝有力,𪊑。 (○麚,音加。麀,于牛切。麛,音迷。𪊑,音坚。)

    疏“鹿牡”至“力𪊑”。○释曰:此辨鹿之种类也。《说文》云:鹿,解角兽也。群萃善走者也。其牡名麚,其牝名麀。《诗·小雅》云:“麀鹿麌麌。”其迹名速,绝有力者名𪊑。

    麇:牡,麌;(《诗》曰:“麀鹿麌麌。”郑康成解即谓此也。但重言耳。○麇,音君。麌,鱼矩切。)牝,麜;其子,麆;其迹解,绝有力豜。(○麜,音栗。麆,音助。豜,五见切。)

    疏“麇牡麌”至“力豜”。○释曰:此辨麇之种类也。《说文》云:“麇,{鹿章} 也。”麇,其总名也。牡名麌,牝名麜,其子名麆,其迹名解,绝有力名豜。○注“《诗》曰”至“言耳”。○释曰:《诗·小雅·吉日》篇文。郑笺云:“麇,牡曰麌。麌复麌,言多也。”是郑康成解即谓此也。云“但重言耳”者,谓再言麌也。

    狼:牡,獾;牝,狼;其子,獥;绝有力,迅。(○獥,音亦。)

    疏“狼牡”至“力迅”。○释曰:此辨狼之种类也。舍人曰:“狼,牡名獾,牝名狼,其子名獥,绝有力者名迅。”孙炎曰:“迅,疾也。”《诗·齐风》云:“并驱从两狼兮。”陆机《疏》云:“其鸣能小能大,善为小儿啼声,以诱人。去数十步,其猛健者,虽善用兵者不能免也。其膏可煎和,其皮可为裘,故《礼记》‘狼臅膏’,又曰‘君之右虎裘,厥左狼裘’是也。”

    兔子,嬎;(俗呼曰𩆟。)其迹,迒;绝有力,欣。(○嬎,芳万切。迒,音刚。)

    疏“兔子,嬎”至“力欣”。○释曰:此辨兔之种类也。崔豹《古今注》云:“兔有九孔。”《论衡》曰:“兔舐豪而孕,及其生子,从口而出,其子名嬎。”郭云:“俗呼曰𩆟。”其迹名迒。《字林》云:“迒,兔道也。”绝有力名欣。

    豕子,猪。(今亦曰彘,江东呼豨,皆通名。)䝐,豮。(俗呼小豮猪为䝐子。○䝐,音伟。豮,音坟)。幺,幼。(最后生者,俗呼为幺豚。○幺,音腰。)奏者豱。(今豱猪,短头,皮理腠蹙。○奏,音腠。豱,音温。)豕生三豵;二,师;一,特。(猪生子常多,故别其少者之名。○豵,音宗。)所寝,橧。(橧,其所卧蓐。○橧,音缯。)四豴皆白,豥。(《诗》云:“有豕白蹢。”蹢,蹄也。○豴,音滴。豥,音垓。)其迹,刻。绝有力,<豕厄>。(即豕高五尺者。○<豕厄>,音厄。)牝,豝。(《诗》云:“一发五豝。”○豝,音巴。)

    疏“豕子”至“牝豝”。○释曰:此辨豕之种类也。其子名猪。郭云:“今亦曰彘,江东呼豨,皆通名也。”《说文》云:“猪,豕而三毛藂居者。”《字林》云:“豕,后蹄废谓之彘。”《小尔雅》云:“彘,猪也。其子曰豚,大者谓之豜。”《方言》云:“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豭,关东西或谓之彘,或谓之豕。南楚谓之豨。其子或谓之豚,或谓之豯,音奚。吴扬之间谓之猪子。”云“䝐,豮”者,舍人曰:“䝐,一名豮。”郭云:“俗呼小豮猪为䝐子。”豮谓犍猪也。云:“幺,幼”者,豕之最后生者名也。郭云:“最后生者,俗呼为幺豚。”云“奏者豱”者,谓皮理腠蹙者名豱。郭云:“今豱猪,短头,皮理腠蹙。”云“豕生三,豵;二,师;一,特”者,郭云:“猪生子常多,故别其少者之名。”《诗·召南》云:“一发五豵。”郑笺云:“豕生三曰豵。”张逸问曰:“豕生三曰豵,不知母豕也?豚也?”答曰:“豚也,过三以往犹谓之豵,以自三以上更无名也。”故知过三亦为豵。其生子二者为师,一者为特。云“所寝,橧”者,郭云:“橧,其所卧蓐。”《方言》云“其槛及蓐曰橧”是也。舍人曰:“豕所寝草名为橧。”某氏曰:“临淮人谓野猪所寝为橧。”李巡曰:“猪卧处名橧。”橧是所居之处。云“四豴皆白,豥”者,豴,蹄也。豕四蹄皆白名豥。其迹名刻。绝有力名<豕厄>,即下篇“豕高五尺”者也。云“牝,豝”者,豕之牝者名豝。○注“《诗》云:‘ 有豕白蹢。’○释曰:《小雅·渐渐之石》篇文也。案《诗经》直云“白蹢”,不云“豥”,则白蹢不知几蹄白。而郭氏引之者,以《尔雅》主谓释《诗》,《诗》中言“豕白蹢”惟此而已,故知本以训此也。郑笺以“豥”为“ 骇”,骇者,躁疾之言也。骇与豥字异义同。○注“《诗》云:‘一发五豝。’”○释曰:《召南·驺虞》篇文也。毛传云:“豕牝曰豝。虞人翼五豝,以待公之发。”郑笺云:“君射一发而翼五豝者,战禽兽之命也。战之者,仁心之至。”是也。

    虎窃毛谓之虦猫。(窃,浅也。《诗》曰:“有猫有虎。”)

    疏“虎窃毛谓之虦猫”。○释曰:窃,浅也。虎之浅毛者,别名虦猫。○注“《诗》曰:‘有猫有虎。’”○释曰:《诗·大雅·韩弈》篇文也。

    貘,白豹。(似熊,小头庳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骨节强直。中实少髓,皮辟湿,或曰豹白色者别名貘。○貘,音陌。)

    疏“貘,白豹”。○释曰:貘,一名白豹。《字林》云:“似熊而白黄,出蜀郡。”一曰白豹。郭云:“熊,小头庳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骨节强直。中实少髓,皮辟湿,或曰豹白色者别名貘。”

    甝,白虎。(汉宣帝时,南郡获白虎,兽其皮、骨、爪牙。○甝,音舍。)

    疏“甝,白虎”。○释曰:白虎一名甝。汉宣帝时,南郡获白虎,献其皮、骨、爪牙。

    虪,黑虎。(晋永嘉四年,建平秭归县槛得之。状如小虎而黑,毛深者为班。《山海经》云:幽都山多玄虎、玄豹。○虪,式六切。)

    疏“虪,黑虎”。○释曰:黑虎,一名虪。郭云“晋永嘉四年,建平秭归县槛得之。状如小虎而黑,毛深者为班。《山海经》云:幽都山多玄虎、玄豹”者,案《海内经》云:“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虎。”是也。

    貀,无前足。(晋太康七年,召陵扶夷县槛得一兽,似狗,豹文,有角,两足,即此种类也。或说貀似虎而黑,无前两足。○貀,女滑切。)

    疏“貀,无前足”。○释曰:《字林》云:“兽无前足,似虎而黑者名貀。”郭云:“晋大康七年,召陵扶夷县槛得一兽,似狗,豹文,有角,两脚,即此种类也。或说貀似虎而黑,无前两足。”

    鼳,鼠身长须而贼,秦人谓之小驴。(鼳,似鼠而马蹄,一岁千斤,为物残贼。○鼳,古役切。)

    疏“鼳,鼠身”至“小驴”。○释曰:鼳,兽名也。身如鼠,有长须,而贼害于物,秦人呼为小驴。郭云:“鼳,似鼠而马蹄,一岁千斤,为物残贼。”

    熊虎丑,其子,狗;绝有力,麙。(律曰:捕虎一,购钱三千,其狗半之。○麙,音岩。)

    疏“熊虎丑”至“力麙”。○释曰:丑,类也。熊虎之类,其子名狗。绝有力名麙。郭云:“律曰:捕虎一,购钱三千,其狗半之。”此当时之律也。引之以证虎子名狗之义也。

    狸子,𧳙。(今或呼豾狸。○𧳙,音曳。)

    疏“狸子,𧳙”。○释曰:《字林》云:“狸,伏兽,似䝙,其子名𧳙。”郭云“今或呼豾狸”者,《字林》云:“豾狸也。”

    貈子,貆。(其雌者名貈。今江东呼貉为𧲱𧳅。○貈,乎各切。貆,音丸。)

    疏“貈子,貆”。○释曰:《字林》云:“貈似狐,善睡,其子名貆。”郭云:“其雌者名貈。今江东呼貉为𧲱𧳅。”《字林》云:“𧲱,狸类。貁,谓之𧳅。”《广雅》云:“𧳅,貁也。”然则皆貈之通名也。

    貒子,貗。(貒豚也,一名獾。○貒,音湍。貗,其禹切。)

    疏“貒子,貗”。○释曰:《字林》云:“貒兽似豕而肥。”其子名貗。郭云:“貒豚也,一名獾。”

    貔,白狐。其子,豰。(一名执夷,虎豹之属。○貔,音毗。豰,火卜切。)

    疏“貔,白狐。其子,豰”。○释曰:《字林》云:“貔,豹属,一名白狐。其子名豰。”郭云:“一名执夷,虎豹之属。”《诗·大雅》云:“献其貔皮。”陆机《疏》云:“貔似虎,或曰似熊。一名执夷,一名白狐。辽东人谓之白罴。”

    麝父

    麝父,麇足。(脚似麇有香。○父,音甫。)

    疏“麝父,麇足”。○释曰:《字林》云:“小鹿有香,其足似獐,故云麇足。”郭云:“脚似麇有香。”

    豺,狗足。(脚似狗。)

    疏“豺,狗足”。○释曰:《说文》云:“豺,狼属,狗声。”郭云:“脚似狗。”贪残之兽。《左传》云:“戎狄豺狼,不可厌也。”

    䝙獌

    䝙獌,似狸。(今山民呼䝙虎之大者为䝙豻。音岸。○䝙,音枢。獌,音万。)

    疏“䝙獌,似狸”。○释曰:《字林》云:“䝙似狸而大,一名獌。”郭云:“今山民呼䝙虎之大者䝙豻。”《字林》云:“豻,胡地野狗,似狐,黑喙,皆䝙之类。”故又呼䝙豻。

    罴,如熊,黄白文。(似熊而长头高脚,猛憨多力,能拔树木,关西呼曰貑罴。)

    疏“罴,如熊,黄白文”。○释曰:舍人曰:“罴如熊,色黄白也。”郭云:“似熊而长头高脚,猛憨多力,能拔树木,关西呼曰貑罴。”《诗·大雅·韩奕》云:“赤豹黄罴。”陆机《疏》云:“罴有黄罴,有赤罴,大于熊。其脂如熊,白而粗理,不如熊白美也。”

    麢,大羊。(麢羊似羊而大,角圆锐,好在山崖间。○麢,音零。)

    疏“麢,大羊”。○释曰:羊之大者名麢。郭云:“麢羊似羊而大,角圆锐,好在山崖间。”陶注《本草》云:今出建平、宜都诸蛮中及西域。多两角,有一角者为胜。角甚多节,蹙蹙圆绕。别有山羊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而不入用。羌夷云,只此名麢羊。

    麠,大麃,牛尾,一角。(汉武帝郊雍,得一角兽,若麃然,谓之麟者,此是也。麃即獐。○麠,音京。麃,音炮。)

    疏“麠大”至“一角”。○释曰:麃,獐也。大獐牛尾、一角者名麠。即所谓麟也。郭云“汉武帝郊雍,得一角兽,若麃然谓之麟者,此是也”者,《汉书·郊祀志》文也。麃,即獐也。

    {鹿/旨}

    {鹿旨},大麇,旄毛,狗足。(旄毛,犭农长。○{鹿旨},音几。旄,音帽。)

    疏“{鹿旨}大”至“狗足”。○释曰:麇亦獐也。旄毛,犭农长毛也。大獐毛长、狗足者,名{鹿旨}。《山海经》云:女几山,其兽多{鹿京}{鹿旨}。

    魋如小熊,窃毛而黄。(今建平山中有此兽,状如熊而小,毛麆浅赤黄色,俗呼为赤熊,即魋也。○魋,音颓。)

    疏“魋如”至“而黄”。○释曰:窃,浅也。兽如小熊,浅毛而黄者名魋。郭云:“今建平山中有此兽,状如熊而小,毛麆浅赤黄色,俗呼为赤熊,即魋也。”

    䝟貐

    䝟貐,类䝙,虎爪,食人,迅走。(迅,疾。○䝟,乌八切。貐,羊玉切。)

    疏“䝟貐”至“迅走”。○释曰:迅,疾也。䝟貐之兽,其状类䝙而虎爪,食人,疾走。《山海经》云:少咸山有兽,“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婴儿,食人。”其名与此同,其状与此错。

    狻麑

    狻麑,如虦猫,食虎豹。 (即师子也,出西域。汉顺帝时疏勒王来献犎牛及师子。《穆天子传》曰:“狻猊日走五百里。”)

    疏“狻麑”至“虎豹”。○释曰:即师子也,出西域。其状如虦猫,食虎豹,善走者也。○ 注“汉顺帝”至“百里”。○释曰:云“汉顺帝时疏勒王来献犎牛及师子”者,案《后汉·帝纪》云:“孝顺帝讳保,安帝之子也。”阳嘉三年,“疏勒国献师子、犎牛”。注引《东观记》曰:“疏勒王盘遣使文时诣阙献师子,似虎,正黄,有髯耏,尾端茸毛,大如斗。封牛,其领上肉隆起,若封然,因以名之,即今之峰牛。”是也。云“《穆天子传》曰:‘狻猊日走五百里’”,案《穆天子传》云柏天曰“名兽使足,狻猊、野马走五百里”是也。

    驨,如马,一角;不角者,骐。 (元康八年,九真郡猎得一兽,大如马,一角,角如鹿茸,此即驨也。今深山中人时或见之,亦有无角者。○驨,胡圭切。)

    疏“驨如”至“者骐”。○释曰:驨,兽名也。状如马,一角。不角者,名骐。郭云:“元康八年,九真郡猎得一兽,大如马,一角,角如鹿茸,此即驨也。今深山中人时或见之,亦有无角者。”

    羱,如羊。(原羊,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原,音元。)

    疏“原,如羊”。○释曰:《字林》云:“野羊大角者也。”郭云:“原羊,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椭,谓狭而长也。

    麟,麇身,牛尾,一角。 (角头有肉。《公羊传》曰:“有麇而角。”○麟,音邻。)

    疏“麟,麇身,牛尾,一角”。○释曰:李巡曰:“麟,瑞应兽名。”孙炎曰:“灵兽也。”京房《易传》曰:“麟,麇身,牛尾,狼额,马蹄,有五彩,腹下黄,高丈二。”《诗·周南》云:“麟之趾。”毛传云:“麟信而应礼,以足至者也。”郑笺云:“麟角之末有肉,示有武而不用。”陆机《疏》云:“麟,麇身,牛尾,马足,黄色,圆蹄,一角,角端有肉。音中锺吕,行中规矩。游必择地,详而后处。不履生虫,不践生草,不群居,不侣行。不入陷阱,不罹罗网。王者至仁则出。”今并州界有麟,大小如鹿,非瑞应麟也。故司马相如赋曰“射麋脚麟”。谓此麟也。○注“《公羊传》曰:‘有麇而角。’”○释曰:案《春秋》哀十四年春“西狩获麟”。《公羊传》云:“有以告者,曰‘有麇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是其事也。

    犹,如麂,善登木。(健上树。○麂,音几。)

    疏“犹如麂,善登木”。○释曰:《说文》云:“犹,貜属”也。其状如麂,为兽健捷,善能上树。

    貄,脩毫。(毫毛长。○貄,音四。)

    疏“貄,脩毫”。○释曰:脩,长也。《广雅》云:“干毛谓之毫。”言貄兽体多长毛。

    䝙,似狸。(今䝙虎也。大如狗,文如狸。)

    疏“䝙,似狸”。○释曰:䝙兽,其文似狸。郭云:“今䝙虎也。大如狗,文如狸。”

    兕,似牛。(一角,青色,重千斤。)

    疏“兕,似牛”。○释曰:郭云:“一角,青色,重千斤。”《说文》云:“兕,如野牛,青毛,其皮坚厚,可制铠。”《交州记》曰:“兕出九德,有一角,角长三尺馀,形如马鞭柄。”是也。

    犀,似豕。(形似水牛,猪头,大腹,痹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在顶上,一在额上,一在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好食棘。亦有一角者。○椭,音堕。)

    疏“犀,似豕”。○释曰:郭云:“形似水牛,猪头,大腹,庳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在顶上,一在额上,一在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音堕),好食棘。亦有一角者。”刘欣期《交州记》曰:“犀出九德,毛如豕,蹄有甲,头似马。”《吴录·地理志》云:“武陵阮南县以南皆有犀。”

    汇,毛刺。(今猬状似鼠。○汇,音谓。刺,音次。)疏汇即猬也,其毛如针。郭云:“今猬状如鼠。”

    狒狒

    狒狒,如人,被发,迅走,食人。(枭羊也。《山海经》曰:“其状如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则笑。交广及南康郡山中亦有此物,大者长丈许。俗呼之曰山都。”○狒,音费。被,之备。)

    疏“狒狒”至“食人”。○释曰:狒狒,兽名,状如人,被发,疾走,食人。《山海经》谓之枭羊。又谓之赣(音感)臣人。《周书·王会》云:“北方谓之吐喽。”郭云:“枭羊也。《山海经》曰:‘其状如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则笑。交广及南康郡山中亦有此物,大者长丈许。俗呼之曰山都。’” 云“《山海经》曰”者,《海内南经》文也。案,彼文云枭羊,“在北胸之西,其状人面长唇,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左手操管”。又《海内经》云:“笑则唇蔽其面,因可逃也。”故郭《赞》云:“狒狒怪萌,被发操竹;获人则笑,唇蔽其目;终亦号啕,反为我戮。”是也。云“反踵”者,脚跟反向也。《大传》云:“周成王时州靡国献之”也。

    狸、狐、貒、貈丑,其足,蹯;(皆有掌蹯。○蹯,音烦。)其迹,[C041]。([C041],指头处。○[C041],音钮。)

    疏“狸狐”至“迹[C041]”。○释曰:《说文》云:“蹯,掌也。”此四兽之类皆有掌蹯。宣二年《左传》云“宰夫胹熊蹯”,是其类也。其指头著地处,名[C041]。

    蒙颂

    蒙颂,猱状。(即蒙贵也。状如蜼而小,紫黑色。可畜,健捕鼠,胜于猫。九真、日南皆出之。猱亦狝猴之类。○猱,奴刀切。)

    疏“蒙颂,猱状”。○释曰:蒙颂,一名蒙贵,状似猪猱,故曰猱状。郭云:“即蒙贵也。状如蜼而小,紫黑色。可畜,健捕鼠,胜于猫。九真、日南皆出之,猱亦狝猴之类。”

    猱、猿,善援。(便攀援。○猿,音袁。)

    疏“猱、猿,善援”。○释曰:猱,一名猿,善攀援树枝。郭云“便攀援”者,便,谓便捷也。

    貜父

    貜父,善顾。(貑貜也,似狝猴而大,色苍黑,能貜持人,好顾盼。○貜,音。父,音甫。)

    疏“貜父,善顾”。○释曰:大猿也。能貜持人,又善顾盼。因名。郭云:“貑貜也,似狝猴而大。色苍黑,能貜持人,好顾盼。”

    威夷

    威夷,长脊而泥。(泥,少才力。)

    疏“威夷,长脊而泥”。○释曰:泥,弱也。威夷之兽,长脊而劣弱,少才力也。

    麔、麚

    麔、麚,短脰。(脰,项。)

    疏“麔、麚,短脰”。○释曰:脰,项也。麔、麚之兽,皆短项。

    贙,有力。(出西海,大秦国有养者,似狗,多力,犷恶。○贙,音铉。)

    疏“贙,有力”。○释曰:贙,似大之兽名也。郭云:“出西海,大秦国有养者,似狗,多力,犷恶。”

    豦,迅头。(今建平山中有豦,大如狗,似狝猴。黄黑色,多髯鬛,好奋迅其头,能举石摘人。貜类也。○豦,音据。)

    疏“豦,迅头”。○释曰:豦,似猴之兽也。好奋迅其头,故曰迅头。郭云:“今建平山中有豦,大如狗,似狝猴。黄黑色,多髯鬛,奋迅其头,能举石摘人。貜类也。”

    蜼,卬鼻而长尾。(蜼,似狝猴而大。黄黑色,尾长数尺,似獭,尾末有岐。鼻露向上,雨即自县于树,以尾塞鼻,或以两指。江东人亦取养之。为物健捷。○蜼,音诔。)

    疏“蜼,卬鼻而长尾”。○释曰:蜼,亦猴类之兽,卬鼻而尾长大。《山海经》曰:“鬲山多猿蜼。”是也。郭云:“蜼,似狝猴而大,黄黑色,尾长数尺,似獭,尾末有岐。鼻露向上,雨即自县于树,以尾塞鼻,或以两指。江东人亦取养之。为物健捷。”

    时,善乘领。(好登山峰。○乘,音承。)疏“时,善乘领”。○释曰:好登山峰之一兽也。

    猩猩

    猩猩,小而好啼。(《山海经》曰:“人面豕身,能言语。”今交趾封谿县出猩猩,状如獾犭屯,声似小儿啼。)

    疏“猩猩,小而好啼”。○释曰:能言兽也。《曲礼》曰:“猩猩能言。”《周书· 王会》曰:“都郭狌狌,欺羽狌狌,若黄狗,人面能言。”郭云:“《山海经》曰:‘人面豕身,能言语。’今交趾封谿县出猩猩,状如獾犭屯,声似小儿啼。”云“《山海经》”者,《海内南经》文也。

    阙泄

    阙泄多狃。(说者云“脚饶指”。未详。○阙,其越切。狃,音钮。)

    疏“阙泄多狃”。○释曰:旧说以为阙泄兽名,其脚多狃。狃,指也。然其形,所未详闻。

    寓属。 疏“寓属”。○释曰:寓,寄也。言此上兽属多寄寓木上,故题云“寓属”。

    鼠属

    鼢鼠,(地中行者。○鼢,音愤。)鼸鼠。(以颊里藏食。○鼸,故忝切。)鼷鼠,(有螫毒者。○鼷,音奚。)鼶鼠,(《夏小正》曰:“ 鼶鼬则穴。”○鼶,音斯。)鼬鼠,(今鼬似龂,赤黄色,大尾,啖鼠,江东呼为鼪。音牲。○鼬,音佑。)鼩鼠,(小鼱鼩也,亦名𪖁鼩。○鼩,音劬。)鼭鼠,(未详。)鼣鼠,(《山海经》说兽云:“状如鼣鼠。”然形则未详。○鼭,音时。鼣,音吠。)鼫鼠,(形大如鼠,头似兔,尾有毛,青黄色,在田中食粟豆。关西呼为鼩鼠,见《广雅》。音瞿。○鼫,音石。)鼤鼠,鼨鼠,(皆未详。○鼤,音问。鼨,音终。)豹文鼮鼠,(鼠文彩如豹者。汉武帝时得此鼠,孝廉郎终军知之,赐绢百匹。○鼮,音廷。)鼰鼠。(今江东山中有鼰鼠,状如鼠而大,苍色,在树木上。音巫觋。○鼰,南见切。)鼠属。

    疏“鼢鼠”至“鼰鼠”。○释曰:此别鼠属也。云“鼢鼠”者,郭云:“地中行者。”《说文》云:“地中行鼠,伯劳所作也。”《广雅》云:“鼹鼠也。”《方言》名“犁鼠”,即此鼠也。谓起地若耕,因名云。云“鼸鼠”者,《大戴礼》云:“田鼠者,鼸鼠也。”鼸是颊里藏食之名,鼠若此者,因名鼸鼠。云“鼷鼠”者,李巡曰:“鼱鼩鼠。”郭云:“有螫毒者。”盖如今鼠狼。《春秋·成七年》“食郊牛伯”者是也。《博物志》云:“鼠之最小者,或谓之耳鼠。”何休亦云:“鼷鼠者,鼠中之微者。”云“鼶鼠”者,似鼬之鼠也。郭云:“《夏小正》曰‘鼶鼬则穴’”者,在九月。云“鼬鼠”者,《字林》云:“如鼠,赤黄而文。”郭云:“今鼬似龂,赤黄色,大尾,啖鼠,江东呼为鼪。”即《庄子》云:“骐骥骅骝,捕鼠不如狸鼪”是也。云“鼩鼠”者,鼱鼩小鼠也。本云“一名鼷鼠”。郭云:“小鼱鼩也,亦名𪖁鼩。”云“鼫鼠”者,孙炎曰:“五技鼠。”许慎云:“鼫鼠五技:能飞不能上屋,能游不能渡谷,能缘不能穷木,能走不能先人,能穴不能覆身。”此之谓五技。蔡邕以此为蝼蛄。郭云:“形大如鼠,头似兔,尾有毛,青黄色,好在田中食粟豆,关西呼为䶂鼠,见《广雅》。”䶂(音雀),今本作鼩,误也。案《诗·魏风》云:“硕鼠硕鼠。”陆机《疏》云:“今河东有大鼠,能人立,交前两脚于颈上。号舞,善鸣。食人禾苗,人逐则走入树空中,亦有技。或谓之雀鼠。”案,此与郭氏所说同。云“豹文鼮鼠”者,郭云“鼠文彩如豹者。汉武帝时得此鼠,孝廉郎终军知之,赐绢百匹”者,案《汉书》云: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初入关,弃𦈡而去。至长安上书,拜为谒者给事中。使南越,为吕嘉所杀。死时年二十馀,故世号之终童。武帝尝得豹文鼠,终军以《尔雅》辨其名,故受赐也。“鼰鼠”者,鼰,鼠名也。郭云:“今江东山中有鼰鼠,状如鼠而大,苍色,在树木上。”○ 注“《山海经》说兽云:‘状如鼣鼠。’”○释曰:案《中山经》云:“倚帝山,其上多玉,下多金。有兽焉,状如鼣鼠,白喙,名狙如,见则其国有大兵。”是也。“鼠属。”○释曰:言此上皆鼠之属类也。鼠,小兽也。亦四足而毛,故于此释之。案《字林》云:“鼸鼠,即鼢鼠也。”今郭氏分为二。又《说文》云:“鼨,豹文鼠也。”今郭氏以豹文下属,未知孰是。故略言之。

    齸属

    牛曰齝,(食之已久复出嚼之也。○齝,丑之切。)羊曰齛,(今江东呼齝为齛。音漏泄。)麋鹿曰齸。(江东名咽曰齸。齸者,䶗食之所在,依名云。○齸,音益。)鸟曰裹,(咽中裹食处。)寓鼠曰嗛。(颊裹贮食处。寓,谓狝猴之类寄寓木上。)齸属。

    疏“牛曰齝”至“齸属”。○释曰:此别鸟、兽嚼食之名也。牛名曰齝。郭云:“食之已久,复出嚼之。”羊名曰齛。郭云:“今江东呼齝为齛。”麋鹿名曰齸。郭云:“江东名咽为齸。齸者,䶗食之所在,依名云。”鸟名曰嗉。郭云:“咽中裹食处。”即上篇“其长,嗉”也。寓木之兽及鼠皆曰嗛。郭云:“颊裹贮食处。寓,谓狝猴之类寄寓木上。”此属皆咽中藏食,复出嚼之。故题云“齸属”。

    须属

    兽曰衅,(自奋迅动作。○衅,许刃切。)人曰挢,(频伸夭挢。○挢,纪小切。)鱼曰须,(鼓鳃须息。)鸟曰狊。(张两翅,皆气体所须。○狊,古阒切。)须属。

    疏“兽曰衅”至“须属”。○释曰:此辨人、鱼、鸟、兽气体所须之名也。兽之自奋迅动作名衅。人之罢倦,频伸夭挢、舒展屈折名挢。鱼之鼓动两颊,若人之欠须导其气息者名须。鸟之张两翅,狊狊然摇动者名狊。此皆气倦体罢所须若此。故题云“ 须属”也。

    卷十·释畜第十九

    疏“释畜第十九”。○释曰:案《字林》畜作兽。《说文》云:兽也,人之畜养者也。所以与《释兽》异篇者,以其畜是畜养之名,兽是毛虫总号。故此篇唯唯论马、牛、羊、彘、犬、鸡,前篇则通释百兽之名。所以异也。

    马属。

    𫘦𬳿马。

    (《山海经》云:“北海有兽,状如马,名𫘦𬳿。色青。”○𫘦,音陶。𬳿,音徒。)

    疏“𫘦𬳿马”。○释曰:良马名𫘦𬳿。《字林》云:“北狄良马也。”一曰野马。《瑞应图》云:“幽隐之兽也,有明王在位即至。”是也。○注“《山海》”至“色青”。○ 释曰:《海外北经》文也。“色青”二字,郭氏语也。

    野马。

    (如马而小,出塞外。)

    疏“野马”。○释曰:如马而小,出塞外。案《穆天子传》云:“野马,日走五百里。”是也。

    驳,如马,倨牙,食虎豹。

    (《山海经》云:有兽名驳,如白马,黑尾,倨牙,音如鼓,食虎豹。○倨,音锯。)

    疏“驳如”至“虎豹”。释曰:驳,亦野马名也。其状如马,其牙倨曲,而食虎豹也。《诗·秦风》云:“隰有六驳。”传引此文以释之是也。○注“《山海》”至“ 虎豹”。○释曰:案《西山经》云:中曲山,有兽如马而身黑,三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名曰驳。食虎豹,可以御兵。言虽小异,正谓此也。

    騉蹄,趼,善升甗。

    (甗,山形似甑,上大下小。騉蹄,蹄如趼而健上山。秦时有騉蹄苑。○騉,音昆。趼,五见切。甗,言蹇切。)

    疏“騉蹄,趼,善升甗”。○释曰:舍人云:騉蹄者,溷蹄也。趼,平也。谓蹄平正。善升甗者,登山隒也。一云甗者,阪也,言騉善登高历险,上下于阪。秦时有騉蹄苑是也。李云:“騉者,其蹄正坚而平似趼也。”顾云:“山岭曰甗。”郭云:“甗,山形似甑,上大下小。騉蹄,蹄似趼而健上山。”“秦时有騉蹄苑”者,取此骏马以名其苑也。

    騉𬳿,枝蹄趼,善升甗。

    (騉𬳿,亦似马而牛蹄。)

    疏“騉𬳿,枝蹄趼,善升甗”。○释曰:騉𬳿,马名。李巡曰:“騉𬳿,其迹枝平似趼,亦能登高历危险也。”孙炎云:“騉𬳿之马,枝蹄如牛而下平。”郭云:“騉𬳿,亦似马而牛蹄也。”

    小领,盗骊。

    (《穆天子传》曰:“天子之骏,盗骊、绿耳。”又曰“右服盗骊”。盗骊,千里马。)

    疏“小领,盗骊”。○释曰:领,颈也。盗骊,骏马名也。骏马小颈名曰盗骊。○注“《穆天子》” 至“千里马”。○释曰:案《穆天子传》云:“丙寅,天子属官效器,乃命正公郊父,受敕宪,用中八骏之乘,以饮于枝洔之中,积石之南河。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渠黄、华骝、绿耳。”郭注云:“盗骊”者,“为马细颈。骊,黑色也”。“绿耳”者,《纪年》曰:“北唐之君来,见骊马是生绿耳。魏时西卑献千里马,白色而两耳黄,因名之为黄耳。”即此类也。云“又曰‘右服盗骊’”者,案,彼云:“ 癸酉,天子命驾八骏之乘,右服盗骊而左绿耳,右骖赤骥而左白义。天子主车,造父为御。”是也。

    绝有力,駥。

    (即马高八尺者。○駥,音戎。)

    疏“绝有力,駥”。○释曰:马绝有力者名駥。郭云“即马高八尺者”,即下文“马八尺为駥”者也。

    膝上皆白,惟馵。四骹皆白,驓。

    (驳,膝下也。○馵,音注。骹,音敲。驓,音缯。)

    四蹢皆白,首。(俗呼为踏雪马。)前足皆白,𫘬。后足皆白,翑。前右足白,启。(《左传》“曰启服”。○𫘬,音奚。翑,音劬。)左白,踦。(前左脚白。○踦,音欺。)后右足白,骧。左白,馵(后左脚白。《易》曰:“震为馵足。”○骧,音箱。)

    骝马白腹,𫘪。

    (骝,赤色黑鬛。○骝,音留。𫘪,五官切。)骊马白跨,驈。(骊,黑色。跨,髀间。○驈,音聿。)白州,驠。(州,窍。○驠,音宴。)尾本白,騴。(尾株白。○騴,音晏。)尾白,駺。(但尾毛白。○駺,音郎。)馰颡,白颠。(戴星马也。○馰,音的。)白达素,县。(素,鼻茎也。俗所谓漫颅彻齿。○县,音玄。)面颡皆白,惟駹。(颡,额。○駹,音尨。)

    疏“膝上”至“惟駹”。○释曰:此辨马白色所在之异名也。马之膝上皆白者惟馵也。骹,膝下也。四膝下皆白名驓。蹢,蹄也。四蹄皆白名首,俗呼为踏雪马,言蹄白似踏雪也。前两足皆白名𫘬,后两足皆白名翑。前右足白名启,前左足白名踦,后右足白名骧,后左足白名馵。骝马,赤色黑鬛马也。若骝马腹下白者,别名𫘪。《诗·大雅》云“四𫘪彭彭”是也。孙炎云:骊,黑也。白跨,股脚白也。郭云:骊,黑色。跨,髀间也。谓黑马髀间白名驈。《诗· 鲁颂》云“有驈有皇”是也。州,窍也。谓马之白尻者名驠。本,根株也。马尾株白者名騴。但尾毛白者名駺。的颡者,舍人曰:“的,白也。颡,额也。”额有白毛,今之戴星马也。《易》“震为的颡”。素,鼻茎也。其白自额下达鼻茎者,名县,俗所谓漫驴彻齿。其面额皆白者,惟駹马。○注“《左传》‘曰启服’”。○释曰:案昭二十九年”公至自干侯,处于郓”。“卫侯来献其乘马,曰启服”。杜预云“启服,马名”是也。○注“《易》曰:‘震为馵足。’”○释曰:《说卦》文也,取其动而见也。

    回毛在膺,宜乘。

    (樊光云:“俗呼之官府马。伯乐相马法,旋毛在腹下如乳者,千里马。”)在肘后,减阳。在干,茀方。(干,胁。○减,古湛切。)在背,阙广。(皆别旋毛所在之名。○阕,音缺。广,音光。)

    疏“回毛”至“阕广”。○释曰:此别马旋毛所在之名也。回,旋也。膺,焜也。旋毛在膺者,名宜乘。樊光云:“俗呼之官府马。伯乐相马法,旋毛在腹下如乳者,千里马”也。旋毛在肘后者,名减阳。干,胁也。旋毛在胁者,名茀方。旋毛在背者,名阕广。郭云:“皆别旋毛所在之名”也。

    逆毛,居馻。

    (马毛逆刺。○馻,音兖。)

    疏“逆毛,居馻”。○释曰:《字林》云:“马逆毛也。”郭云:“马毛逆刺。”

    騋牝骊牡。

    (《诗》云:“騋牝三千。”马“七尺已上为騋”,见《周礼》。)

    疏“騋牝骊牡”,注“《诗》云”至“见《周礼》”。○释曰:云“《诗》云‘騋牝三千’”者,《鄘风·定之方中》篇文也。云“七尺已上为騋,见《周礼》”者,《廋人》文也。案,郑玄注《礼记·檀弓》引此文云:“騋牝骊牡。”玄谓“七尺曰騋”。牝者,色骊;牡者,色玄。与郭异也。

    玄驹,骖。(玄驹,小马,别名骖耳。或曰此即腰,古之良马名。○,奴了切。骖,音参。)

    疏“玄驹,骖”。○释曰:此郭氏两解:一云“玄驹,小马,别名骖耳”,指谓今马驹也。一云“或曰此即腰,古之良马名”,言玄驹、骖,即腰也。

    牡曰骘,牝曰騇。

    (今江东呼䭸马为骘,音质。)(草马名。○騇,音舍。)

    疏“牡曰骘,牝曰騇”。○释曰:别马牝牡之异名也。郭云:“今江东呼䭸马为骘。”騇,即草马之名也。

    骝白,驳。黄白,騜。

    (《诗》曰:“騜驳其马。”)

    骝马黄脊,𩨃。骊马黄脊,騽。

    (皆背脊毛黄。○𩨃,音虔。騽,音习。)

    青骊,駽。

    (今之铁骢。○駽,呼县切。)

    青骊𬴊,驒。

    (色有深浅,班驳隐邻,今之连钱骢。○𬴊,良刀切。驒,音陀。)

    青骊繁鬛,騥。

    (《礼记》曰:“周人黄马繁鬛。”繁鬛,两被毛,或曰美髦鬛。○鬛,音猎。騥,音柔。)

    骊白杂毛,駂。

    (今之乌骢。○駂,音保。)

    黄白杂毛,𬳵。

    (今之桃华马。○𬳵,音皮。)

    阴白杂毛,骃。

    (阴,浅黑。今之泥骢。○骃,乙巾切。)

    苍白杂毛,骓。

    (《诗》曰:“有骓有𬳵。”)

    彤白杂毛,騢。

    (彤,赤也。即今之赭白马。○騢,音遐。)

    白马黑鬛,骆。

    (《礼记》曰:“夏后氏骆马黑鬛。”)

    白马黑唇,𩧴。黑喙,䯄。

    (今之浅黄色者为䯄马。○䯄,音瓜。)

    一目白,闲。二目白,鱼。

    (似鱼目也。《诗》曰:“有驒有鱼。”○闲,音闲。)

    疏“骝白驳”至“白鱼”。 ○释曰:此别马毛色不纯之异名也。孙炎曰:“骝,赤色也。”谓马有骝处、有白处者曰驳,有黄处、有白处者曰騜。骝马脊毛黄者名𩨃,骊马脊毛黄者名騽。青骊,駽。舍人曰:“青骊马,今名駽马也。”孙炎曰:“色青之间,青毛、黑毛相杂者名駽。”今之铁骢也。青骊𬴊,驒。孙炎曰:“色有浅深,似鱼鳞。”郭云:“色有深浅,班驳隐邻名驒。今之连钱骢。”《说文》云:马文如鼍。《诗》云“有驒有骆”是也。毛色青黑而髦鬛繁多者,名騥。毛色黑白而复有杂毛相错者,名駂。《诗》云“叔于田,乘乘駂”是也。今谓之乌骢。毛色黄白而复有杂毛者,名𬳵。今谓之桃华马。阴,浅黑色也。毛浅黑而白兼杂毛者,名骃。今谓之泥骢。《诗》云“有骃有騢”是也。苍,浅青也。毛有浅青及白兼杂毛者,名骓。彤,赤也。毛赤白兼杂毛者,名騢。《说文》云:“似騢鱼也。” 即今之赭白马也。鬛,𩮀也。白马黑𩮀者名骆。白马黑唇者名𩧴。喙,口也。黑喙者名䯄。《说文》云:“黄马黑喙”曰䯄。郭云:“今之浅黄色者为䯄马。”《诗》云“䯄骊是骖”是也。一目白者名间。二目白者名鱼,言以鱼目也。○注“《诗》曰:‘騜驳其马。’”○释曰:《豳风·东山》篇文也。○ 注“《礼记》”至“髦鬛”。○释曰:云“周人黄马繁鬛”者,《明堂位》文也。云“繁鬛两被毛”者,郭氏释之也。言“繁鬛”者,分其髦鬛两乡被之也。云“或云美髦鬛”者,又引或人以为一解,言其髦鬛繁多而美也。今《礼记》本繁作蕃,则或说为得。○注“《诗》曰‘有骓有𬳵’”。又“《诗》曰‘有驒有鱼’”。○释曰:皆《鲁颂·𬳶》篇文也。○注“《礼记》曰‘夏后氏骆马黑鬛’”。○释曰:亦《明堂位》文也。

    “既差我马”,差,择也。宗庙齐毫,

    (尚纯。○差,音叉。)戎事齐力,(尚强。)田猎齐足。(尚疾。)

    疏“既差”至“齐足”。○释曰:云“既差我马”者,此《诗·小雅· 吉日》篇文也。作者引之,然后作释云“差,择也”者,诂差为拣择之义也。云“宗庙齐毫,戎事齐力,田猎齐足”者,此遂言择马之事也。李巡曰:“祭于宗庙,当加谨敬,取其同色也。”某氏曰:“戎事,谓兵革战伐之事。”当齐其力以载干戈之属。舍人曰:“田猎,取牲于苑囿之中,逐飞逐走,取其疾而己。”郭云:“尚纯、尚强、尚疾”者,此毛传文也。案《诗·小雅· 车攻》云:“我马既同。”毛传引此文则每增二字以解之,云:“宗庙齐毫,尚纯也。戎事齐力,尚强也。田猎齐足,尚疾也。”言齐其毫毛,尚纯色。齐其马力,尚强壮。齐其马足,尚迅疾。义与此合。故郭氏取以为说也。

    马属。

    疏“马属”。○释曰:自𫘦𬳿已下,虽骏异,毛色不同,皆马之属类。故以此题之也。下仿此。

    牛属。

    犘牛,

    (出巴中,重千斤。○犘,音麻。)

    暴牛,

    (即犎牛也。领上肉暴胅起,高二尺许,状如橐驼,肉鞍一边,健行者,日三百馀里。今交州合浦徐闻县出此牛。○暴,音雹。)

    罢牛,

    (罢牛,庳小,今之畟牛也。又呼果下牛,出广州高凉郡。○罢,音悲。)

    犩牛,

    (即夔牛也。如牛而大,肉数千斤,出蜀中。《山海经》曰:岷山“多夔牛”。○犩,音危。)

    巤牛,

    (旄牛也。髀、膝、尾皆有长毛。○巤,音猎。)

    童牛,

    (今无角牛。○童,音童。)

    狊牛。

    (未详。○狊,古賝切。)

    角一俯一仰,觭;

    (牛角低仰。○觭,音欺。)皆踊,觢。(今竖角牛。○觢,音誓。)黑唇,享。(《毛诗》传曰:“黄牛黑唇。”此宜通谓黑唇牛。○享,闰旬切。)黑眦,由。(眼眦黑。○眦,才细切。由,音袖。)黑耳,犚。黑腹,牧。黑脚,卷。(皆别牛黑所在之名。○犚,音尉。卷,音权。)

    其子,犊。

    (今青州呼犊为句。)

    体长,巿。

    (长身者。○巿,音贝。)

    绝有力,欣假。

    (假,音加。)

    牛属。

    疏“犘牛”至“欣假”。

    ○释曰:此别牛属也。 云:犘,牛名也。郭云:“出巴中,重千斤。” 暴牛,领上肉暴胅起之牛也。郭云“即犎牛也”者,即上注云:“汉顺帝时疏勒王来献犎牛”是也。云“领上肉暴胅起,高二尺许”者,谓领上肉肿坟起也。云“状如橐驼,肉鞍一边” 者,《山海经》云:号山“兽多橐驼”。彼注云:“有肉鞍,善行流沙中,日行三百里,负千斤,知水泉所在。”是也。橐驼肉鞍胅起有二,此牛领肉胅起惟一,故云一边。云“健行者,日三百馀里,今交州合浦徐闻县出此牛”。 罢,牛名也。郭云:“罢牛,庳小,今之畟牛也。又呼果下牛,出广州高凉郡。”以其庳小,可行果树下,故又呼果下牛。 犩,亦牛名也。郭云:“即夔牛也。如牛而大,肉数千斤,出蜀中。《山海经》曰:岷山‘多夔牛’。”案《中山经》云:岷山“其兽多犀、象、夔牛”。彼注云:“今蜀中有大牛,重数千斤,名为夔牛。”晋大兴元年,此牛出上鄘郡,人弩射杀之,得三十担肉。即《尔雅》“ 犩牛”是也。 巤,亦牛名也。郭云:“旄牛也。髀、膝、尾皆有长毛。”案《山海经》潘侯山,有兽状如牛。“而四节生毛,名曰旄牛。”彼注云:“今旄牛,背、膝及胡尾皆有长毛。”是也。 童牛者,无角牛名也。《易》云“童牛之牿”是也。俯,低也。牛角一低一仰者名觭,言倾欺也。踊,竖也。牛两角竖者名觢。牛黑唇者名享。眦,目匡也。牛之目匡黑者名由。黑耳者名犚,黑腹者名牧,黑脚者名卷。郭云:“皆别牛黑所在之名。”其牛所生之子名犊。郭云:“今青州呼犊为句。”体,身也。凡牛之身长者名巿,绝有力壮大者名欣假。

    ○注“毛诗” 至“唇牛”。 ○释曰:《诗·小雅·无羊》篇云:“谁谓尔无牛,九十其享。”毛传云:“黄牛黑唇曰享。”毛意以此言黑唇,明不与身同色。而牛之黄者众,故云“黄牛”也。其实不主为黄牛,故郭氏云:“此宜通谓黑唇牛。”

    羊属。

    羊:牡,羒;牝,牂。

    (谓吴羊白羝。○分,音坟。)(《诗》曰:“牂羊坟首。”○牂,音臧。)

    夏羊:牡,俞;牝,羖。

    (黑羖历。)(黑羝也。《归藏》曰:“两壶两俞。”○俞,音俞。)(今人便以牂、羖为白黑羊名。○羖,音古。)

    角不齐,觤。

    (一短一长。○觤,音鬼。)

    角三觠,佥。

    (觠角三匝。○觠,音权。佥,音险。)

    番羊,黄腹。

    (腹下黄。○番,音烦。)

    未成羊,宁。

    (俗呼五月羔为宁。○宁,直吕切。)

    绝有力,奋。

    羊属。

    疏“羊:牡,羒”至“力奋”。 ○释曰:此别羊属也。云谓吴羊也,其牡者名分,即白羝也;其牝者名牂。云“夏羊”者,黑羖历也。其牡者名俞,即黑羝也;其牝者名羖。 郭云:“今人便以牂、羖为白黑羊名。”其实,白羊牝者名牂,黑羊牝者名羖。 羊角不齐,一长一短者名觤。觠,卷也。羊角卷三匝者名佥。羊之黄腹者名番。羊新生未成羊者名宁。 郭云:“俗呼五月羊为宁。”《诗·小雅·伐木》云“既有肥宁”是也。壮大绝有力者名奋。 ○注“《诗》云:‘牂羊坟首。’”○释曰:《小雅· 苕之华》篇文也。 ○注“《归藏》曰:‘两壶两俞。’”○释曰:《归藏》者,成汤之所作也。言万物归之所藏也。是三《易》之一也。云“两壶两俞”者,《齐毌经·瞿有》之文也。案,彼云:“瞿有瞿有,䱄宵梁为酒,尊于两壶两俞,饮之三日,然后鲧士有泽,我取其鱼。”是也。

    狗属。

    犬生三,猣;二,师;一,玂。

    (此与猪生子义同。名亦相出入。○猣,音宗。玂,音祈。)

    未成毫,狗。

    (狗子未生干毛者。)

    长喙,猃。短喙,猲獢。

    (《诗》曰:“载猃猲獢。”○猃,力验切。猲,音歇。獢,虚娇切。)

    绝有力,狣。尨,狗也。

    (《诗》曰:“无使尨也吠。”○狣,音兆。)

    狗属。

    疏“犬生”至“狗也”。○释曰:此别狗属也。云“犬”者,《说文》云:“狗之有县氾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犬生三子则曰猣,二曰师,三曰玂。毫是干毛也。犬子未生干毛者名狗。喙,口也。犬长口者名猃,短口者名猲獢。壮大绝有力者名狣。尨即狗也。《说文》:“孔子曰:‘狗,叩也。叩气吠以守’”也。○注“此与”至“出入”。释曰:云“此与猪生子义同”者,案《释兽》注云:“猪生子常多,故别其少者之名。”犬生子亦常多,而此亦别其少者之名,故云义同。云“名亦相出入”者,谓此猣、师、玂,与彼豵、师、特,字虽小异,大意则同。故云“亦相出入”。○注“《诗》曰:‘载猃猲獢。’”○释曰:《秦风·驷铁》篇文也。毛传云:“田犬也。长喙曰猃,短喙曰猲獢。”郑笺云:“载,始也。始田犬者,谓达其搏噬,始成之也。”○注“《诗》曰:‘无使尨也吠。’”○释曰:《召南·野有死麇》篇文也。毛传云:“尨,狗也。非理相陵则狗吠。”是也。

    鸡属。

    鸡,大者蜀。

    (今蜀鸡。)

    蜀子,雓。

    (雏子名。○雓,音馀。)

    未成鸡,僆。

    (江东呼鸡少者曰僆。○僆,音练。)

    绝有力,奋。

    (诸物有气力多者,无不健自奋迅,故皆以名云。)

    鸡属。

    疏“鸡大”至“力奋”。 ○释曰:此别鸡属也。案《春秋说题辞》曰:“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炎上。故阳出鸡鸣,以类感也。”鸡者,知时畜,其大者名蜀。郭云:“今蜀鸡。”蜀之雏子名雓。雏之稍长,未成鸡者名僆。郭云:“江东呼鸡少者曰僆。”壮大绝有力者名奋。郭云:“诸物有气力多者,无不健自奋迅,故皆以名云”者,谓上文雉也、羊也,并此鸡,皆云“绝有力,奋”,故此释之也。

    六畜。

    马八尺为駥。

    (《周礼》曰:“马八尺已上为駥。”○駥,音戎。)

    牛七尺为享。

    (《诗》曰:“九十其享。”亦见《尸子》。○享,闰旬切。)

    羊六尺为咸。

    (《尸子》曰:“大羊为咸,六尺。”○咸,五咸切。)

    彘五尺为<豕厄>。

    (《尸子》曰:“大豕为<豕厄>,五尺。”今渔阳呼猪大者为<豕厄>。○彘,音滞。<豕厄>,音厄。)

    狗四尺为獒。

    (《公羊传》曰“灵公有害狗,谓之獒”也。《尚书孔氏传》曰:“ 犬高四尺曰獒。”即此义。○獒,五刀切。)

    鸡三尺为鶤。

    (阳沟巨鶤,古之名鸡。○鶤,音昆。)

    六畜。

    疏“马八尺”至“为鶤”。○释曰:此别六畜绝大者名也。马高八尺者名駥,牛高七尺者名享,羊高六尺者名咸。《山海经》云:钱来山有兽,“其状如羊而马尾,名咸。”注云“今大月氏国有大羊如驴马尾” 是也。彘,猪也。猪高五尺者名<豕厄>,狗高四尺者名獒,鸡高三尺者名鶤。○注“《周礼》”至“为駥。 ○释曰:《夏官·庾人》职文也。○注“《诗》曰”至“尸子”。○释曰:《小雅· 无羊》篇文也。上云牛“黑唇,享”注引此《诗》传。此“牛七尺为享”,又引此《诗》文,是享有二义:则牛黑唇者为享,牛七尺者亦为享。义得两通,故并引之。云“亦见《尸子》”者,《尸子》说六畜云:“大牛为享,七尺。”故云“亦见《尸子》”下羊、彘,仿此。○注“《公羊》”至“之獒”。○释曰:案,宣六年传云:晋灵公将杀赵盾,赵盾“躇阶而走”。“灵公有周狗,谓之獒。呼獒而属之,獒亦躇阶而从之。祁祢明逆而踆之,绝其颔。赵盾顾曰:‘君之獒,不若臣之獒’也”。何休云:“周狗,可以比周之狗,所指如意。”是也。今此“周”作“害”,盖传写误,或所见本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