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独断 卷下
汉 蔡邕 撰 张济元 撰校勘记 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弘治十六年刊本

独断卷下

        汉左中郎将陈留蔡邕撰

易曰帝出乎震震者木也言宓牺氏始以木徳王天下

也木生火故宓牺氏殁神农氏以火徳继之火生土故

神农氏没黄帝以土徳继之土生金故黄帝没少昊氏

以金徳继之金生水故少昊氏没颛顼氏以水徳继之

水生木故颛顼氏没帝喾氏以木徳继之木生火故帝

喾氏没帝尧氏以火徳继之火生土故帝舜氏以土徳

继之土生金故夏禹氏以金徳继之金生水故殷汤氏

以水徳继之水生木故周氏以木徳继之木生火故髙

祖以火徳继之伏牺为太昊氏炎帝为神农氏黄帝为

轩辕氏少昊为金天氏颛顼为髙阳氏帝喾为高辛氏

帝尧为陶唐氏帝舜为有虞氏夏禹为夏后氏汤为殷

商氏

武王为周

髙祖为汉

高帝 在位十二年生惠帝

惠帝 十年无后

吕氏摄政 八年立惠帝弟代王为文帝

文帝 二十年生景帝

景帝 十六年生武帝


武帝 五十四年生昭帝


昭帝 十三年无后立元卫太子孙为宣帝


宣帝 二十五年生元帝


元帝 十六年生成帝


成帝 二十六年无后立弟定陶王子为哀帝


哀帝 五年无后立弟中山王子为平帝


平帝 五年王莾篡


王莾 十六年刘圣公杀之


圣公 二年光武杀之

光武 二十三年生明帝


明帝 十八年生章帝


章帝 十三年生和帝


和帝 十七年生殇帝


殇帝 一年无后取淸河王子为安帝


安帝 十九年生顺帝


顺帝 十九年生冲帝


冲帝 一年无后取和帝孙安乐王子为质帝


质帝 一年无后取河间敬王孙蠡吾侯子为桓帝


桓帝 二十一年无后取解犊侯子立为灵帝

灵帝 二十年生史侯董卓杀之立史侯弟陈留王为帝

从髙帝至桓帝三百八十六年除王莾刘圣公三百六

十六年从髙祖乙未至今壬子歳四百一十年吕后王

莾不入数髙帝以甲午岁即位以乙未为元 帝嫡妃

曰皇后帝母曰皇太后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其众号皆

如帝之称秦汉以来少帝即位后代而摄政称皇太后

诏不言制汉兴惠帝崩少子𢎞立太后摄政哀帝崩平

帝㓜孝元王皇后以太皇太后摄政和帝崩殇帝崩安

帝㓜和熹邓皇后摄政孝顺崩冲帝质帝桓帝皆㓜顺

烈梁皇后摄政桓帝崩今上即位桓思窦后摄政后摄

政则后临前殿朝群臣后东面少帝西面群臣奏事上

书皆为两通一诣太后一诣少帝

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六世七世八世九世十世十一世十二世十三世十四世十五世十六世

            中山平

            孝王帝

            定陶哀帝

            共王

      戾 史 宣 元 成

      太 皇 帝 帝 帝

      子 孙

髙祖惠帝 景 武 昭文帝 帝 帝 帝

     长沙 舂陵 郁鹿 巨鹿 南 光 明 章 和 殇定王 节侯 太守 都尉   武 帝 帝 帝 帝

                  淸河 安 顺 冲孝王 帝 帝 帝




文帝弟虽在三礼兄弟不能为后文帝即髙祖子于惠

帝兄弟也故不为惠帝后而为第二宣帝弟次昭帝史

皇孙之子于昭帝为兄孙以系祖不得上与父齐故为

七世光武虽在十二于父子之次于成帝为兄弟于哀

帝为诸父于平帝为父祖皆不可为之后上至元帝于

光武为父故上继元帝而为九世故河图曰赤九世㑹

昌谓光武也十世以光谓孝明也十一以兴谓孝章也

成虽在九哀虽在十平虽在十一不称次

宗庙之制古者以为人君之居前有朝后有𥨊宫则前

制庙以象朝后制𥨊以象𥨊庙以蔵主列昭穆𥨊有衣

冠几杖象生之具总谓之宫月令曰先荐𥨊庙诗云公

侯之宫颂曰𥨊庙奕奕言相连也是皆其文也古不墓

祭至秦始皇出𥨊起之于墓侧汉因而不攺故金陵上

称𥨊殿有起居衣冠象生之备皆古𥨊之意也居西都

时髙帝以下每帝各别立庙月备法驾游衣冠又未定

迭毁之礼元帝丞相匡衡御史大夫贡禹乃以经义处

正罢游衣冠毁先帝亲尽之庙髙帝为太祖孝文为太

宗孝武为世宗孝宣为中宗祖宗庙皆世世奉祠其馀

惠景以下皆毁五年而称殷祭犹古之禘祫也殷祭则

及诸毁庙非殷祭则祖宗而已光武中兴都洛阳乃合

高祖以下至平帝为一庙蔵十一帝主于其中元帝于

光武为祢故虽非宗而不毁也后嗣遵承遂常奉祀光

武举天下以再受今复汉祚更起庙称世祖孝明临崩

遗诏遵俭母起𥨊庙蔵主于世祖庙孝章不敢违是后

遵承蔵主于世祖庙皆如孝明之礼而园陵皆自起𥨊

庙孝明曰显宗孝章曰肃宗及后踵前孝和曰穆宗孝

安曰㳟宗孝顺曰敬宗孝桓曰威宗唯殇冲质三少帝

皆以未逾年而崩不列于宗庙四时就陵上祭𥨊而已

今洛阳诸陵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伏社腊及四时曰上

饭太官送用园令食监典省其亲陵所宫人随鼓漏理

被枕具盥水陈严具天子以正月五日毕供后上原陵

以次周遍公卿百官皆从四姓小侯诸侯家妇凡与先

帝先后有𤓰葛者及诸侯王大夫郡国计吏匈奴朝者

西国侍子皆㑹尚书官属陛西除下先帝神座后大夫

计吏皆当轩下占其郡谷价四方灾异欲皆使先帝魂

神具闻之遂于亲陵各赐计吏而遣之正月上丁祠南

郊礼毕次北郊明堂高祖庙世祖庙谓之五供五供毕

以次上陵也四时宗庙用牲十八大牢皆有副倅西庙

五主髙帝文帝武帝宣帝元帝也髙帝为髙祖文帝为

太宗武帝为世宗宣帝为中宗其庙皆不毁孝元功薄

当毁光武复天下属弟于元帝为子以元帝为祢庙故

列于祖宗后嗣因承遂不毁也

东庙七主光武明帝章帝和帝安帝顺帝桓帝也光武

为世祖明帝为𩔰宗章帝为肃宗和帝为穆宗安帝为

恭宗顺帝为敬宗桓帝为威宗庙皆不毁少帝未逾年

而崩皆不入庙以陵𥨊为庙者三殇帝康陵冲帝怀陵

质帝静陵是也追号为后者三章宋贵人曰敬隐后葬

敬北陵安帝祖母也清河孝徳皇后安帝母也章帝梁

贵人曰恭怀后葬西陵和帝母也安帝张贵人恭敏后

葬北陵顺帝母也两庙十二主三少帝三后故用十八

太牢也

汉家不言禘祫五年而再殷祭则西庙惠帝景昭皆别

祠成哀平三帝以非光武所后蔵主长安故髙庙四时

祠于东庙京兆尹侍祠衣冠车服如太常祠行陵庙之

礼顺帝母故天姓李或姓张高祖得天下而父在上尊

号曰太上皇不言帝非天子也孝宣继孝昭帝其父曰

史皇孙祖父曰卫太子太子以罪废及皇孙皆死宣帝

但起园陵长承奉守不敢加尊号于父祖也光武继孝

元亦不敢加尊号于父祖也世祖父南顿君曰皇考祖

巨鹿都尉曰皇祖曾祖郁林太守曰皇曾祖髙祖舂陵

节侯曰皇髙祖起陵庙置章陵以奉祠之而已至殇帝

崩无子弟安帝以和帝兄子从清河王子即尊号依高

帝尊父为太上皇之义追号父清河王曰孝德皇顺帝

崩冲帝无子弟立乐安王子是为质帝帝逼于顺烈梁

后父大将梁冀未得尊其父而崩桓帝以蠡吾侯子即

尊位追尊父蠡吾侯曰孝崇皇母匽太夫人曰孝崇后

祖父河间孝王曰孝穆皇祖母妃曰孝穆后桓帝崩无

子今上即位追尊父解犊侯曰孝仁皇母董夫人曰孝

仁后祖父河间敬王曰孝元皇祖母夏妃曰孝元后

天子太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受天子之社

土以所封之方色东方受青南方受赤他如其方色苴

以白茅授之各以其所封方之色归国以立社故谓之

受茅土汉兴以皇子封为王者得茅土其他功臣及乡

亭他姓公侯各以其户数租入为限不受茅土亦不立

社也

汉制皇子封为王者其实古诸侯也周末诸侯或称王

而汉天子自以皇帝为称故以王号加之总名诸侯王

子弟封为侯者谓之诸侯群臣异姓有功封者谓之彻

侯后避武帝讳攺曰通侯法律家皆曰列侯功徳优盛

朝廷所异者赐位特进位在三公下其次朝侯位次九

卿下皆平冕文衣侍祠郊庙称侍祠侯其次下士但侍

祠无朝位次小国侯以肺腑宿卫亲公主子孙奉坟墓

在京者亦随时见㑹谓之猥朝侯也

巡狩校猎还公卿以下陈洛阳都亭街上乘舆到公卿

下拜天子下车公卿亲戚颜色然后还宫古语曰在车

则下惟此时施行

正月朝贺三公奉壁上殿向御座北面太常赞曰皇帝

为君兴三公伏皇帝坐乃进璧古语曰御坐则起此之

谓也旧仪三公以下月朝后省常以六月朔十月朔旦

朝后又以盛暑省六月朝故今独以为正月十月朔朝

也冬至阳气始起麋鹿解角故𥨊兵鼓身欲宁志欲静

不听事送迎五日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非迎气

故但送不迎正月岁首亦如腊仪冬至阳气起君道长

故贺夏至阴气起君道衰故不贺鼓以动众锺以止众

夜漏尽鼓鸣则起昼漏尽锺鸣则息也

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有大驾有小驾有法驾大

驾公卿奉引大将军叅乘太仆御属车八十一乘备千

乘万𮪍在长安时出祠天于甘泉备之百官有其仪注

名曰甘泉卤簿中兴以来希用之先帝时特备大驾上

原陵他不常用唯遭大䘮乃施之法驾公卿不在卤簿

中唯河南尹执金吾洛阳令奉引侍中参乘奉车郎御

属车三十六乘北郊明堂则省诸副车小驾祠宗庙用

之每出太仆奉驾上卤簿于尚书中中常侍侍御史主

者郎令吏皆执注以督整诸军车𮪍春秋上陵令又省

于小驾直事尚书一人从令以下皆先行

法驾上所乘曰金根车驾六马有五色安车五色立车

各一皆驾四马是为五时副车俗人名之曰五帝车非

也又有戎立车以征伐三盖车名根耕车一名芝车亲

耕耤田乘之又有蹋猪车慢轮有画田猎乘之绿车名

曰皇孙车天子孙乘之以从

凡乘舆车皆羽盖金华𤓰黄屋左纛金鑁方𨰿繁缨重

毂副牵黄屋者盖以黄为里也

左纛者以牦牛尾为之大如斗在最后左𬴂马鬃上金

鑁者马冠也髙广各四寸如玉华形在马鑁前方𨰿者

铁广数寸在鑁后有三孔插翟尾其中繁缨在马膺前

如索裙者是也

重毂者毂外复有一毂施牵其外乃复设牵施铜金鑁

形如缇亚飞铃以缇油广八寸长注地左画苍龙右白

虎系轴头今二千石亦然但无画耳前驱有九斿云罕

阘㦸皮轩銮旗车皆大夫载銮旗者编羽毛引繋撞旁

俗人名之曰鸡翘车非也后有金钲黄越黄门鼓车古

者诸侯贰车九乘秦㓕九国兼其车服故大驾属车八

十一乘也尚书御史乘之最后一车悬豹尾以前皆皮

轩虎皮为之也

永安七年建金根耕根诸御车皆一辕或四马或六马

金根箱轮皆以金镈正黄两臂前后刻金以作龙虎鸟

龟形上但以青缣为盖羽毛无后戸冕冠周曰爵弁殷

曰冔夏曰收皆以三十升漆布为壳广八寸长尺二寸

加爵冕其上周黑而赤如爵头之色前小后大殷黒而

㣲白前大后小夏纯黒而赤前小后大皆有收以持笄

诗曰常服黼冔礼朱干玉戚冔而舞大武周书曰王与

大夫尽弁古皆以布中右以丝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

纯俭汉云翘冠乐祠天地五郊舞者服之冕冠垂旒周

礼天子冕前后垂延朱绿藻有十二旒公侯大夫各有

差别汉兴至孝明帝永平二年诏有司采尚书臬陶篇

及周官礼记定而制焉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

朱绿里而𤣥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于其端

是为十二旒组缨如其绶之色三公及诸侯之祠者朱

绿九旒青玉珠卿大夫七旒黒玉珠皆有前无后组绶

各视其绶之色旁垂黈纩当耳郊天地祠宗庙祀明堂

冠之衣黼衣佩玉佩履絇履孔子曰服周之冕鄙人

未识谓之平天冠

天子冠通天冠诸侯王冠逺游冠公侯冠进贤冠公王

三梁卿大夫尚书二千石博士冠两梁千石六百石以

下至小吏冠一梁天子公卿特进朝侯祀天地明堂皆

冠平冕

天子十二旒三公九诸侯卿七其缨与组各如其绶之

色衣玄上埙下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祠宗庙则长冠

𤣥其武官太尉以下及侍中常侍皆冠惠文冠侍中常

侍加貂蝉御史冠冠谒者冠髙山冠其乡射行礼公

冠委貎衣玄端执事者皮弁服宫门仆射冠却非大

乐郊社祝舞者冠建华其状如妇人缕簏迎气五郊舞

者所冠亦为冕车加出后有巧士冠似髙山冠而小

帻者古之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孝武帝幸馆陶

公主家召见董偃偃𫝊青褠绿帻主赞曰主家庖人臣

偃昧死再拜谒上为之起乃赐衣冠引上殿董仲舒武

帝时人其上两书曰执事者皆赤帻知皆不冠者之所

服也元帝额有壮发不欲使人见始进帻服之群臣皆

随焉然尚无巾如今半帻而已王莾无髪乃施巾故语

曰王莾秃帻施屋冠进贤者宜长耳冠惠文者宜短耳

各随所宜

通天冠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礼无文逺游冠诸侯王

所服展筒无山礼无文高山冠冠也一曰侧注高九

寸铁为卷梁不展筒无山秦制行人使官所冠今谒服

之礼无文太傅胡公说曰髙山冠盖齐王冠也秦㓕齐

以其君冠赐谒者

进贤冠文官服之前髙七寸后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

卿大夫尚书傅士两梁千石六百石以下一梁汉制礼

无文

冠冠也一曰柱后惠文冠髙五寸以纚裹铁柱卷

秦制执法服之今御史廷尉监平服之谓之獬豸獬豸

兽名盖一角今冠两角以獬豸为名非也太傅胡公说

曰左氏传有南冠而絷者国语曰南冠以如夏姬是知

冠盖楚之冠秦灭楚以其君冠赐御史

冠或曰繁冠今谓之大冠武官服之侍中中常侍加

黄金附貂蝉鼠尾饰之太𫝊胡公说曰赵武灵王效胡

服始施貂蝉之饰秦㓕赵以其君冠赐侍中齐冠或曰

冠竹裹以纚高七寸广三寸形制如板

高祖冠以竹皮为之谓之刘氏冠汉制礼无文鄙人不

识谓之鹊尾冠建华冠以铁为柱卷贯大珠九枚今以

铜为珠形制以缕簏记曰知天文者服之左𫝊曰郑子

臧好聚鹬冠前图一作以为此则是也天地五郊明堂

月令舞者服之

方山冠以五采縠为之汉祀宗庙大享八佾乐五行舞

者服之衣冠各从其行之色如其方色而舞焉

术士冠前圆吴制逦迤四重赵武灵好服之今者不用

其说未闻

巧士冠高五寸要后相通埽除从官服之礼无文

却非冠宫门仆射者服之礼无文

樊哙冠汉将军樊哙造次所冠以入项籍营广七寸前

出四寸司马殿门大护卫士服之

却敌冠前高四寸通长四寸后高三寸监门卫士服之

礼无文

珠冕爵冔收通天冠进贤冠冠缁布冠委貌冠皮弁

惠文冠古者天子所加者其次在汉礼

帝谥

  违拂不成曰隐    靖民则法曰黄

  翼善传圣曰尧    仁圣盛明曰舜

  残人多垒曰桀    残义损善曰纣

  慈惠爱亲曰孝    爱民好与曰惠

  圣善同文曰宣    声闻宣逺曰昭

  克定祸乱曰武    聦明睿智曰献

  温柔圣善曰懿    布徳执义曰穆

  仁义说民曰元    安仁立政曰神

  布纲治纪曰平    乱而不损曰灵

  保民耆艾曰明    辟土有徳曰襄

  贞心大度曰匡    大虑慈民曰定

  知过能改曰恭    丕匡其国曰声

  一徳不懈曰简    夙兴夜𥨊曰敬

  清白自守曰贞    柔徳好众曰靖

  安乐治民曰康    小心畏忌曰僖

  中身早折曰悼    慈仁和民曰顺

  好勇致力曰庄    恭仁短折曰哀

  佐国逢难曰愍    名实过爽曰缪

  雍遏不通曰幽    暴虐无亲曰厉

  致志大图曰景    辟土兼国曰桓

  经纬天地曰文    执义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善曰怀

  短折不成曰殇    去礼逺众曰炀

  怠政外交曰携    治典不敷曰祈一曰震





独断巻下

    右蔡氏独断一编古之制度文为类

    于此乎考录本多舛今稍是正而刻

    之舒頖淳熙庚子六月𥘉吉江都吕

    宗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