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四 王文成公全书 卷第三十五
明 王阳明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明隆庆刊本
卷第三十六

王文成公全书卷之三十五

  附录四年谱四

   年谱附录二

嘉靖九年庚寅五月门人薛侃建精舎于天真山

 祀先生

  天真距杭州城南十里山多奇岩古洞下瞰

  八卦田左抱西湖前临胥海师昔在越讲学

  时尝欲择地当湖海之交目前常见浩荡圗

  卜筑以居将终老焉起征思田洪畿随师渡

  江偶登兹山若有会意者临𤼵以告师喜曰

  吾二十年前游此乆念不及悔未一登而去

  至西安遗以二诗有天真泉石秀新有鹿门

  期及文明原有象卜筑岂无縁之句侃奔师

  丧既终葬患同门聚散无期忆师遗志遂筑

  祠扵山麓同门董沄刘侯孙应奎程尚宁范

  引年柴鳯等董其事邹守益方献夫欧阳德

  等前后相役斋庑庖湢具备可居诸生百馀

  人每年祭期以春秋二仲月仲丁日四方同

  志如期陈礼仪悬钟磬歌诗侑食祭毕讲㑹

  终月

十年辛卯五月同门黄弘纲㑹黄绾于金陵以先

 生胤子王正亿请婚

  先是师殡在堂有忌者行譛于朝革锡典世

  爵有司黙承风㫖媒孽其家鄕之恶少遂相

  煽欲以鱼肉其子弟胤子正亿方四龄与继

  子正宪离仳窜逐荡析厥居明年夏门人大

  学士方献夫署吏部择刑部员外王臣陞浙

  江佥事分巡浙东经纪其家奸党稍阻弘纲

  以洪畿拟是冬赴京 殿试恐失所托适绾

  陞南京礼部侍郎弘纲问计绾曰吾室远莫

  计有弱息愿妻之情𨵿至戚庶得处耳是月

  洪畿趋金陵为正亿问名绾曰老母家居未

  得命不敢专洪畿复走台得太夫人命于是

  同门王艮遂行聘礼焉

十一年壬辰正月门人方献夫合同志㑹于京师

  自师没桂萼在 朝学禁方严薛侃等既遭

  罪谴京师讳言学至是年编脩欧阳德程文

 德杨名在翰林侍郎黄宗明在兵部戚贤魏

  良弼沈谧等在科与大学士方献夫俱主会

  于时黄绾以进表入洪畿以趋廷对入与林

 春林大钦徐樾朱衡王惟贤𫝊頥等四十馀

  人始定日㑹之期聚于庆寿山房

 九月正亿趋金陵

  正亿外侮稍息内衅渐萌𭰹居家扄同门居

  守者或经月不得见相怀忧逼于是同门佥

  事王臣推官李逄与欧阳徳王艮薛侨李珙

  管州议以正亿趋金陵将依舅氏居焉至钱

  塘恶少有蹑其后载者迹既露诸子疑其行

  请卜得𪔂二之上吉乃徉言共分胤子金以

  归恶党信为实弛谋有不便者遂以分金腾

  谤流入京师臣以是𬒳中黜职

十二年癸巳门人欧阳徳合同志会于南畿

  自师没同门既襄事于越三年之后归散四

  方各以𠩄入立教合并无时是年欧阳徳季

  本许相卿何廷仁刘旸黄弘纲嗣讲东南洪

  亦假事入金陵远方志士四集类萃群趋或

  讲于城南诸刹或讲于国子鸡鸣倡和相稽

  疑辩相绎师学复有继兴之机矣

十三年甲午正月门人邹守益建复古书院于安

 福祀先生

  师在越时刘邦采首创惜阴会于安福间月

  为会五日先生为作惜阴说既后守益以祭

  酒致政归与邦采刘文敏刘子和刘阳欧阳

 瑜刘肇衮尹一仁等建复古连山复真诸书

 院为四鄕会春秋二季合五郡出青原山为

  大会凡鄕大夫在郡邑者皆与会焉于是四

  方同志之会相继而起惜阴为之倡也

 三月门人李遂建讲舍于衢麓祀先生

  先自师起征思田舟次西安门人栾惠王玑

 等数十人雨中出𠉀师岀天真二诗慰之明

 年师䘮还玉山惠偕同门王修徐霈林文

 等迎衬于草萍驿慿棺而哭者数百人至西

  安诸生追师遗教莫知𠩄𭔃洪畿乃与玑应

  典等定毎岁㑹期是年遂为知府从诸生请

  筑室于衢之麓设师位歳修祀事诸生柴惟

  道徐天民王之弼徐惟缉王之京王念伟等

  又分为龙游水南会徐用检唐汝礼赵时崇

  赵志皋等为兰西会与天真远近相应往来

  讲㑹不辍衢麓为之先也

 五月巡按贵州监察御史王杏建王公祠于贵

 阳

  师昔居龙场诲扰诸夷乆之夷人皆式崇尊

  信提学副使席书延至贵阳主教书院士𩔖

  感徳翕然向风是年杏按贵阳闻里巷歌声

  蔼蔼如越音又见士民岁时走龙场致奠亦

  有遥拜而祀于家者始知师教入人之𭰹若

  此门人汤叶梧陈文学等数十人请建祠

  以慰士民之懐乃为赎白云庵旧址立祠置

  膳田以供祀事杏立石作碑记记略曰诸君

  之请立祠欲追崇先生也立祠足以追崇先

  生乎构堂以为宅设位以为依陈爼豆以为

  享祀似矣追崇之实曾是足以尽之乎未也

  夫尊其人在行其道想像于其外不若佩教

  于其身先生之道之教诸君𠩄亲承者也徳

  音凿凿闻者饫矣光范丕丕炙者切矣精蕴

  渊渊领者𭰹矣诸君何必他求哉以闻之昔

  日者而倾耳听之有不以道则曰非先生之

  法言也吾何敢言以见之昔日者而凝目视

  之有不以道则曰非先生之徳行也吾何敢

  行以领之昔日者而潜心会之有不以道则

  曰非先生之精思也吾何敢思言先生之言

  而徳音以接也行先生之行而光范以睹也

  思先生之思而精蕴以传也其为追崇也何

  尚焉

十四年乙未刻先生文录于姑苏

  先是洪畿奔师丧过玉山检𭣣遗书越六年

  洪教授姑苏过金陵与黄绾闻人诠等议刻

  文录洪作购遗文䟽遣诸生走江浙闽广直

  隶搜猎逸稿至是年二月鸠工成刻

 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曹煜建仰止祠于九华山

 祀先生

  九华山在青阳县师尝两逰其地与门人江

   柯乔等𪧐化城寺数月寺僧好事者争持

  纸索诗通夕洒翰不倦僧蓄墨迹颇冨思师

  夙范刻师像于石壁而亭其上知县祝増加

 葺之是年煜因诸生请建祠于亭前扁曰仰

  止邹守益捐󠄂资令僧买赡田岁供祀事越隆

  庆戊辰知县沈子勉率诸生讲学于斯増葺

  垣宇赡田煜祭文见青阳志

十五年丙申巡按浙江监察御史张景提学佥事

徐阶重脩天真精舍立祀田

  门人礼部尚书黄绾作碑记记曰今多书院

  兴必由人或仕于斯或逰于斯或生于斯或

  功徳𬒳于斯必其人实有足重者表表在人

  思之不见而后立书院以祀之聚四方有志

  树之风声讲其道以崇其化浙江之上龙山

  之麓有曰天真书院立祀阳明先生者也盖

  先生尝逰于斯既没故于斯创精舍讲先生

  之学以明先生之道夫人知之岂待予言哉

  正徳已卯寜濠之变起事江右将窥神器四

  方岌岌日危于死浙为下游通衢八道财赋

  称甲濠意欲先得之故阴置腹心计为之应

  因先生据其上㳺𡚒身独当之濠速败浙赖

  以宁卒免锋刄荼毒之苦皆先生之功也则

  今日书院之创非徒讲学又以明先生之功

  也书院始于先生门人行人薛侃进士钱徳

  洪王畿合同志之资为之继而门人佥事王

  臣主事薛侨有事于浙又増治之始买田七

  十馀𤱔蒸尝辑理歳病不给侍御张君按浙

  迺跻书院而叹曰先生之学论同性善先生

  之功存于社稷皆𠩄宜祀矧覆泽兹土尤甚

  恶可忽哉乃属提学佥事徐君阶命绍兴推

  官陈让以㑹稽废寺田八十馀𤱔为庄属之

  书院又出法台赎金三百两命杭州推官罗

  大用及钱塘知县王𬬩买宋人𠩄为龟畴田

  九十馀亩以益之于是需足人聚风声益树

  而道化行矣昔宋因书院而为学校今于学

  校之外复立书院盖乆常特新之意与予尝

  登玆山坐幽岩歩危磴俯江流之洄浙引苍

  渤之冥茫北览西湖南目禹穴云树苍苍晴

  岚窅窅于是怆然而悲悄然而戚恍见先生

  之如在而不能忘也乃知学校之设既逺逺

  则常常则玩玩则怠怠则学之道其踈乎书

  院之作既近近则新新则惕愓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则励励则学

  之道其修乎玆举也立政立教之先务益于

  吾浙多矣

十六年丁酉十月门人周汝贠建新建伯祠于越

  是年汝贠以御史按浙先是师在越四方同

  门来游日众䏻仁光相至大天妃各寺院居

  不能容同门王艮何秦等乃谋建楼居斋舍

  于至大寺左以居来学师没后同门相继来

  居依依不忍去是年汝贠与知府汤绍恩拓

  地建祠于楼前取南康蔡世新肖师像每年

  春秋二仲月郡守率有司主行时祀

 十一月佥事沈谧建书院于文湖祀先生

  文湖在秀水县北四十里广环十里中横一

  州四面澄碧书院创焉谧初读传习录有悟

  师学即期执贽请见师征思田弗遂及闻讣

  追悼不已后为行人闻薛子侃讲学京师乃

  叹曰师虽没天下传其道者尚有人也遂拜

  薛子率同志王爱等数十人讲学于其中置

  田若干亩以赡诸生是年巡按御史周汝贠

  立师位于中堂春秋二仲月率诸生䖍祀事

  歌师诗以侑食既后谧起佥江西为师遍立

  南赣诸祠北没叅政孙宏轼副使刘悫设谧

  位附食于师谧子进士启原増置赡田与爱

  等议附薛子位祭期定季丁日同志与祭天

  真者俱趋文湖于今益盛

十七年戊戌巡按浙江监察御史𫝊鳯翔建阳明

 祠于龙山

  龙山在馀姚县治右辛巳年师归省祖茔门

  人夏淳孙陞吴仁管州孙应奎范引年柴凤

  杨珂周于徳钱大经应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谷锺秀王正心正

  思俞大本钱徳周仲实等侍师讲学于龙泉

  寺之中天阁师亲书三八会期于壁吴仁聚

  徒扵阁中合同志讲会不辍丁亥秋师出征

  思田毎遗书洪畿必念及龙山之㑹是年传

  以诸生请建祠于阁之上方毎年春秋二仲

  月有司主行时祀

十八年巳亥江西提学副使徐阶建仰止祠于洪

 都祀先生

  自阶典江西学政大𤼵师门宗㫖以倡率诸

  生于是同门吉安邹守益刘邦采罗洪先南

  昌李遂魏良弼良贵王臣裘衍抚州陈九川

  𫝊黙吴悌陈介等与各郡邑选士俱来合㑹

  焉魏良弼立石纪事

吉安士民建报功祠于庐陵祀先生

  祠在庐陵城西隅师自正徳庚午莅庐陵日

  进父老子弟告谕之使之息争睦族兴孝悌

  敦礼让民渐向化兴利剔蠹赈疫禳灾皆有

  实惠七越月而去民追思之既提督南赣扫

  荡流贼定逆濠之乱皆切民命及闻师讣䘮

  过河下沿途哀号如䘮考妣乃相与筑祠名

  曰报功岁脩𥝠祀后曾孔化贺钧周祉王时

  椿时槐陈嘉谟等相与恊成制益宏丽春秋

  郡有司主祀

十九年庚子门人周桐应典等建书院于寿岩祀

先生

 寿岩在永康西北乡岩多瑞石空洞垲爽四

  山环翠五峰前拥桐典与同门李珙程文德

  讲明师㫖嵌岩作室以居来学诸生卢可乆

  程梓等就业者百有馀人立师位于中堂歳

  时奉祀定期讲会至今不辍

二十一年壬寅门人范引年建混元书院于青田

 祀先生

 书院在青田县治引年以经师为有司延聘

  主青田教事讲艺中时𤼵师㫖诸生叶天秩

  七十有馀人闻之惕然有感复肃仪相率再

  拜共进师学又惧师聮无𠩄树艺不固乃紏

  材筑室肖师像于中堂谓范子之学出于王

  门追𠩄自也范子卒春秋配食乞洪作仰止

  祠碑记御史洪恒纪其详后提学副使阮鹗

  増建为心极书院畿作碑记记略曰心极之

  义其昉诸古乎孔子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以

  至定吉㐫而生大业𠩄以通神明之徳𩔖万

  物之情而冒天下之道无非易也易者无他

  吾心寂感有无相生之机之象也天之道为

  阴阳地之道为刚柔人之道为仁义三极于

  是乎立象也者像此者也阴阳相摩刚柔相

  荡仁义相禅藏乎无扄之键行乎无辙之途

  立乎无𠩄𠋣之地而神明出焉万物备焉故

  曰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

  之故此孔子之精蕴也当时及门之徒惟颜

  氏独得其宗观夫喟然之叹有曰如有𠩄立

  卓尔有无之间不可以致诘虽𣣔从之末由

  也巳故曰𤼵圣人之蕴颜子也颜子没而圣

  学遂亡后千馀载濓溪周子始复追寻其绪

  𤼵为无极而太极之说盖㡬之矣而后儒纷

  纷之议尚未䏻一无惑乎千载之寥寥也盖

  汉之儒者泥于有象一切仁义忠孝礼乐教

  化经纶之迹皆认以为定理必先讲求穷索

  执为典要而后以为应物之则是为有得于

  太极似矣而不知太极为无中之有不可以

  有名也隋唐以来老佛之徒起而攘臂其间

  以经纶为糟粕乃复矫以窈冥玄虗之见甚

  至培撃仁义荡㓕礼教一切归之于无是为

  有得于无极似矣而不知无极为有中之无

  非可以无名也周子洞见二者之弊转相谬

  溺不得巳而救之建立圗说以显圣学之宗

  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中正仁义云者太

  极之谓而主静云者无极之谓人极于是乎

  立焉议者乃以无极之言为出于老氏分中

  正仁义为动静而不悟主静无欲之㫖亦独

  何哉夫自伏羲一画以启心极之原神无方

  而易无体即无极也孔子固已言之矣而周

  子之得圣学之传无疑也夫圣学以一为要

  一者无欲也人之欲大约有二髙者蔽于意

  见卑者蔽于嗜欲皆心之累也无欲则一无

  欲则明通公⿰氵専 -- 溥而圣可学矣君子寡欲故脩

  之而吉小人多欲故悖之而㓙吉㓙之㡬极

  之立与不立于此焉分知此则知𠙶𡶶阮子

   𠩄谓心极之说矣

 二十三年甲辰门人徐珊建虎溪精舍于辰州祀

 先生

  精舍在府城隆兴寺之北师昔还自龙场与

  门人冀元亨蒋信唐愈贤等讲学于龙兴寺

  使静坐宻室悟见心体是年珊为辰同知请

  于当道与诸同志大作祠宇置赡田邹守益

  为作精舍记罗洪先作性道堂记又有见江

  亭玉芝亭鸥鹭轩珊与其弟杨珂俱多题志

二十七年戊申八月万安同志建云兴书院祀先

 书院在白云山麓前对芙蓉𡶶幕下秀出如

 圭大江横其下同志朱衡刘道刘弼刘

 舜韶吴文恵刘中虚等迎予讲学于精脩观

 诸生在座者百五十人有奇晚游城𬮱见民

 居井落邑屋华丽洪曰民庶且富而诸君敷

 教之勤若此可谓礼义之鄕矣衡曰是城四

 十年前犹为赤土耳问之曰南赣峒贼流劫

  无常妻女相牵而泣曰贼来SKchar避惟一死可

  恃耳师来荡平诸峒百姓始得筑城生聚乃

  有今日皆师之赐也洪嘉叹不巳乃谓曰沐

  师徳泽之𭰹(⿱艹石)此南来郡邑俱有祠祀何是

  地独无众皆蹙然曰有志未遂耳乃责洪作

  疏紏材是夕来相𦔳者⿱⿵乃𰀁皿 -- 盈二百金举人周贤

  宣作文祀土众役并兴中遭异议止之至嘉

  靖甲子衡为尚书贤宣为方伯与太仆卿刘

  悫复完旧业祭祀䂓制大备名曰云兴书院

  云

 九月门人陈大伦建明经书院于韶祀先生

 书院在府城先是同门知府郑骝作明经馆

 与诸生课业倡明师学至是大伦守韶因更

 建书院立师位与陈白沙先生并祀是月洪

 谒甘泉湛先生逾𢈔岭与诸生邓鲁骆尧知

  胡直王城刘应奎锺大賔魏良佐潘槐莫如

 徳张昻等六十三人谒师祠相与入南华二

  贤阁与邓鲁胡直等共阐师说至隆庆巳巳

  知府李渭大脩祠宇集诸生与黄城等身证

  道要师教复振

二十九年庚戌正月吏部主事史际建嘉义书院

 于溧阳祀先生

  书院在溧阳救荒渰史际因歳青筑渰塘以

  活饥民塘成而建书院于上延四方同志讲

 㑹馆榖之籍其田之𠩄入以备一邑饥荒名

  曰嘉义钦 玉音也际与吕光洵议延洪主

  教事乃先币聘越二年兹来定盟是月同志

  周贤宣赵大河诸生彭(⿱艹石)思彭适𡊮端化王

  襞徐大经陈三谟等数十人际率子侄史继

  源继志史铨史珂史继书继辰致詹偕吾子

  婿叶迈郑安元钱应度应量应礼应乐定期

  来会常不下百馀人立师与甘泉湛先生位

  春秋奉祀○天成篇掲嘉义堂示诸生曰吾

  人与万物混处于天地之中为天地万物之

  宰者非吾身乎其䏻以宰乎天地万物者非

  吾心乎心何以䏻宰天地万物也天地万物

  有声矣而为之辩其声者谁欤天地万物有

  色矣而为之辩其色者谁欤天地万物有味

  矣而为之辩其味者谁欤天地万物有变化

  矣而神明其变化者谁欤是天地万物之声

  非声也由吾心听斯有声也天地万物之色

  非色也由吾心视斯有色也天地万物之味

  非味也由吾心尝斯有味也天地万物之变

  化非变化也由吾心神明之斯有变化也然

  则天地万物也非吾心则弗灵矣吾心之灵

  毁则声色味变化不得而见矣声色味变化

  不可见则天地万物亦㡬乎息矣故曰人者

  天地之心万物之灵也𠩄以主宰乎天地万

  物者也○吾心为天地万物之灵者非吾䏻

  灵之也吾一人之视其色若是矣凡天下之

  有目者同是明也一人之听其声(⿱艹石)是矣凡

  天下之有耳者同是聪也一人之尝其味(⿱艹石)

  是矣凡天下之有口者同是嗜也一人之思

  虑其变化若是矣凡天下之有心知者同是

  神明也匪徒天下为然也凡前乎千百世巳

  上其耳目同其口同其心知同无弗同也后

  乎千百世已下其耳目同其口同其心知同

  亦无弗同也然则明非吾之目也天视之也

  聪非吾之耳也天听之也嗜非吾之口也天

  尝之也变化非吾之心知也天神明之也故

  目以天视则尽乎明矣耳以天听则竭乎聪

  矣口以天尝则不爽乎嗜矣思虑以天动则

  通乎神明矣天作之天成之不参以人是之

  谓天䏻是之谓天地万物之灵○吾心为天

  地万物之灵惟圣人为䏻全之非圣人䏻全

  之也夫人之𠩄同也圣人之视色与吾目同

  矣而目能不引于色者率天视也圣人之听

  声与吾耳同矣而耳䏻不蔽于声者率天听

  也圣人之嗜味与吾口同矣而口䏻不爽于

  味者率天尝也圣人之思虑与吾心知同矣

  而心知不乱于思虑者通神明也吾目不引

  于色以全吾明焉与圣人同其视也吾耳不

  蔽于声以全吾聪焉与圣人同其听也吾口

  不爽于味以全吾嗜焉与圣人同其尝也吾

  心知不乱于思虑以全吾神明焉与圣人同

  其变化也故曰圣人可学而至谓吾心之灵

  与圣人同也然则非学圣人也能自率吾天

  也○吾心之灵与圣人同圣人䏻全之学者

  求全焉然则何以为功𫆀有要焉不可以支

  求也吾目蔽于色矣而后求去焉非𠩄以全

  明也吾耳蔽于声矣而后求克焉非𠩄以全

  聪也吾口爽于味矣而后求复焉非𠩄以全

  嗜也吾心知乱于思虑矣而后求止焉非𠩄

  以全神明也灵也者心之本体也性之徳也

  百体之会也彻动静通物我亘古今无时乎

  弗灵无时乎或间者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

  知之或困而知之皆自率是灵以通百物勿

  使间于𣣔焉已矣其功虽不同其灵未尝不

  一也吾率吾灵而𤼵之于目焉自辩乎色而

  不引乎色𠩄以全明也𤼵之于耳焉自辩乎

  声而不蔽乎声𠩄以全聦也𤼵之于口焉自

  辩乎味而不爽乎味𠩄以全嗜也𤼵之于思

  虑焉万感万应不动声臭而其灵常寂大者

  立而百体通𠩄以全神明也人一能之巳百

  之人十䏻之已千之必率是灵而无间于欲

  焉是天作之人复之是之谓天成是之谓致

  知之学○増刻先生朱子晚年定论朱子定

  论师门𠩄刻止一卷今洪増录二卷共三卷

  际令其孙致詹梓刻于书院○重刻先生山

  东甲子乡试录山东甲子鄕试录皆出师手

 笔同门张峰判应天府欲畨刻于嘉义书院

  得吾师继子正宪氏原本刻之

 四月门人吕懐等建大同楼于新泉精舎设师

 像合讲会

  精舎在南畿崇礼街初史际师甘泉先生筑

  室买田为馆谷之资是年懐与李遂刘起宗

  何迁余胤绪吕光洵欧阳塾欧阳瑜王与槐

  陆光祖庞嵩林烈及诸生数十人建楼于精

  舎设师与甘泉像为讲㑹㑹毕退坐昧昧室

  黙对终夕而别是月洪送王正亿入胄监至

  金山遂入金陵趋会焉何迁时为吏部文选

  司郎中偕四司同僚邀余登报恩寺塔坐第

  一层问曰闻师门禁学者静坐虑学者偏静

  沦枯槁也似也今学者初入门此心乆濡俗

  习沦浃肤髄(⿱艹石)不使求宻室耳目与物无所

  睹闻澄师绝虑𭰹入玄漠何时得见真面目

  乎师门亦尝言之假此一假以𥙷小学之功

  又云心罹疾痼如镜面班垢必先磨去明体

  乃见然后可使一尘不容今禁此一法恐令

  人终无𠩄入洪对曰师门未尝禁学者静坐

  亦未尝立静坐法以入人曰舍此有何法可

  入曰只教致良知良知即是真面目良知明

  自䏻辩是与非自䏻时静时动不偏于静曰

  何言师门不禁静坐曰程门叹学者静坐为

  善学师门亦然但见得良知头脑明白更求

  静处精錬使全体著察一滓不留又在事上

  精錬使全体著察一念不欺此正见吾体动

  而无动静而无静时动时静不见其端为阴

  为阳莫知其始斯之谓动静皆定之学曰偏

  于求静终不可与入道乎曰离喜怒哀乐以

  求中必非未𤼵之中离仁敬孝慈以求止必

  非缉熙之止离视听言动以求仁必非天下

  归仁之仁是动静有间矣非合内合外故不

  可与语入道曰师门亦有二教乎曰师尝言

  之矣吾讲学亦尝误人今较来较去只是致

  良知三字无病众皆起而叹曰致知则存乎

  心悟致知焉尽矣下塔由𦘕廊指真武流形

  圗曰观此亦可以证儒佛之辩众皆曰何如

  曰真武山中乆坐无得欲弃去感老妪磨针

  之喻复入山中二十年遂成至道今若𦘕尧

  流形圗必从克明峻徳亲九族以至恊和万

  邦𦘕舜流形圗必从舜往于田自耕稼陶渔

  以至七十载陟方又何时得在金碧山水中

  枯坐二三十年而后可以成道𫆀诸友大𥬇

  而别

三十年辛亥巡按贵州监察御史赵锦建阳明祠

 于龙场

 龙场旧有龙冈书院师𠩄手植也至是锦建

  祠三楹于书院北旁翼两序前为门仍题曰

 龙冈书院周垣缭之奠师位于中堂巡抚都

  御史张鹗翼廉使张尧年叅政万虞恺提学

  副使谢东山共举祠祀罗洪先撰祠碑记记

  略曰予尝考龙场之事于先生之学有大辩

  焉夫𠩄谓良知云者本之孩童固有而不假

  于学虑虽匹夫匹妇之愚固与圣人无异也

  乃先生自叙则谓困于龙场三年而后得之

  固有不易者则何以哉今夫𤼵育之功天地

  之𠩄固有也然天地不常有其功一气之敛

  闭而成冬风露之撼薄霜霰之严凝陨获摧

  败生意萧然其可谓寂寞而枯槁矣𣡸极而

  轧雷霆𡚒焉百蛰启群草茁氤氲动荡于宇

  宙之间者则向之风霰为之也是故藏不𭰹

  则化不速蓄不固则致不远屈伸剥复之际

  天地且不违而况于人乎先生以豪杰之才

  振迅雄伟脱屣于故常于是一变而为文章

  再变而为气节当其倡言于逆瑾蛊政之时

  挞之朝而不悔其忧思𢢽款意气激烈议论

  铿訇真足以凌驾一时而托名后世岂不快

  哉及其摈斥流离而于万里绝域荒烟𭰹箐

  狸鼯豺虎之区形影孑立朝夕惴惴既无一

  可骋者而且疾病之与居瘴疠之与亲情迫

  于中忘之有不能势限于外去之有不可辗

  转烦瞀以需动忍之益盖吾之一身巳非吾

  有而又何有于吾身之外至于是而后如大

  夣之醒强者柔浮者实凡平日𠩄挟以自快

  者不惟不可以常恃而实足以増吾之机械

  盗吾之聪明其块然而生块然而死与吾独

  存而未始加损者则固有之良知也然则先

  生之学出之而愈张晦之而愈光鼓舞天下

  之人至于今日不怠者非雷霆之震前日之

 龙场其风霰也哉嗟乎今之言良知者莫不

  曰固有固有问其致知之功任其固有焉耳

  亦尝于枯稿寂寞而求之乎𠩄谓盗聪明増

 机械者亦尝有辩于中否乎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岂有待于人乎

三十一年壬子提督南赣都御史张烜建复阳明

 王公祠于郁孤

  祠在赣州郁孤台前濓溪祠之后嘉靖初年

  军卫百姓思师恩徳不已百姓乃紏材建祠

  于郁孤台以䖍尸祝军卫官兵建祠于学宫

  右塑像设祀俱有成式继后异议者移郁孤

  祠像于报功祠后湫隘慢䙝军民懐忿至是

  署兵备佥事沈谧访询其故父老子弟相与

  涕泣申告谧谒师像为之泫然出涕报功祠

  旧有赡田米三十八石见供春秋二祭郁孤

  祠则取诸赣县均平银两乃具申军门烜如

  其议脩葺二祠迎师像于郁孤台庙貌严餙

  焕然一新军卫有司各申䖍祝父老子弟岁

  腊骏奔烜作记立石纪事 师自征三浰山

  寇尽平即日班师立法定制令赣属县俱立

  社学以宣风教城中立五社学东曰义泉书

  院南曰正蒙书院西曰富安书院又西曰镇

  宁书院北曰龙池书院选生儒行义表俗者

  立为教读选子弟秀颖者分入书院教之歌

  诗习礼申以孝悌导之礼让未期月而民心

  丕变革奸𮜿而化善良市㕓之民皆知服长

  衣乂手拱揖而歌诵之声溢于委巷浸浸乎

  三代之遗风矣继后异议者尽堕成䂓而五

  院为强𭧂者𥝠据礼乐之教息矣至是谧询

  士民之情罪逐僣据脩举废坠五社之学复

  完慎选教读子弟而淬砺之风教复兴沨沨

  乎如师在日矣

 建复阳明王公祠于南安

 南安青龙舗师𠩄属纩之地也士民哀号哭

  泣相与建祠于学宫之右岁时父老子弟奔

  走祝奠有司即为崇祀庙貌宏丽后为京师

  流言承奉风㫖者遂迁祠于委巷隘陋污秽

  人心不堪谧与有司师生议复旧址原制楼

  五楹前门五楹取委巷祠址之值于民𦔳完

  工作具申军门烜从之自是师祠与圣庙并

  垂不朽矣

三十二年癸丑江西佥事沈谧脩复阳明王公祠

 于信丰县

  按谧䖍南公移录曰赣州府𠩄属十一县俱

  有前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阳明王公祠巍然

  并存盖因前院功业文章足以匡时而华国

  谋猷军旅足以御𭧂而捍灾南赣士民咸思

  慕之歌颂功徳乆而不衰尚有谈及而下泪

  者本县原有祠堂后有塞门什主者废为宴

  憩之𠩄是诚何心哉为此仰本县官吏照牌

  事例限三日内即查䆒清理仍为洒扫立主

  因旧为新不惟一邑师生故老得以俱兴瞻

  仰之𥝠而凡过信丰之𭏟者咸得以尽展拜

  爼豆之礼古人𠩄谓爱礼存羊礼失求野之

  意即是可见矣时谧署南赣兵备事故云

  三月改建王公祠于南康

  南康旧有祠在学宫右后因异议者迁师像

   于旭山韩公祠内谧往谒祠见二像并存于

   一室王公有祭而无祠韩公有祠而无祭其

  室且卑陋访祠西有鄕约𠩄前有堂三间后

  有阁一座䂓模颇胜乃置师像于堂而复其

  祭韩公祠另为立祭使原有祠者因祠而举

  祭原有祭者因祭而立祠则两祠之势并峙

   而各全其尊报功之典同行而咸尽其义矣

  三月安远县知县吴卜相请建王公报功祠

  安远旧无师祠百姓𥝠立牌于小学父老子

  弟相率馈奠始伸岁腊之情卜相见之乃惕

  然曰此吾有司之责也乃具申旧院道谓前

  都御史阳明王公功在天下而安远为用武

  之地教在万世而䖍州为首善之区本县正

  徳年间中有广寇叶芳拥众数千肆行剽掠

  民不聊生自受本院抚剿以来立籍当差无

   异于土著之齐民后生小子不忘乎良知之

   口授今询舆情择县西旧堤备𠩄空处堪以

  修建祠堂本县将日逐自理词讼银两买辨

  供费庶财省而功倍祀专而民恱嘉靖二十

   九年申据前提督军门卢俱如议行之见今

  像貌森严祠宇宏丽申兵备佥事沈提督军

  门张扁其堂曰仰止门曰报功祠烜为作记

  立石纪事

  四月瑞金县知县张景星请建王公报功祠

 按䖍南公移录景星申称正徳初年岁侵民

 饥軬贼冲炽民不聊生逃亡过半赖提督军

  门王公剪除凶恶宣布徳威𤼵粟赈饥逃民

 复业感恩思徳欲报无酬今有𦒿民苏振等

  愿自𦔳财鸠工拓鄕校右以崇祠像李珩禄

  愿自𦔳早田八十亩以承春秋尸祝佥事沈

  谧嘉奖之申照军门张烜严立䂓制题曰报

  功立石纪事

 六月崇义县知县王廷耀重脩阳明王公祠

  崇义县在上犹大𢈔南康之中相距各三百

  馀里师𠩄奏建也数十年来居民井落草木

  茂宻生聚䌓衍百姓追思功徳家设像以致

  奠祝至是廷耀请于前军门卢会民建师祠

  于儒学东隅卢从之佥事沈谧巡县廷耀请

  新旧制谧为増其未备设制定祀如信丰诸

  县立石纪事

 九月太仆少卿吕懐巡按御史成守节改建阳

 明祠于琅琊山

  山去城五里旧有祠在丰乐亭右湫隘不容

  爼豆玆改建紫薇泉上是年畿谒师祠与懐

 戚贤等数十人大会于祠下十月洪自宁国

 与贡安国谒师祠见同门髙年犹有能道师

  教人初入之功者

三十三年甲寅巡按直隶监察御史闾东宁国知

府刘起宗建水西书院祀先生

 水西在泾县大溪之西有上中下三寺初与

  诸生会集寓于各寺方丈既而诸生日众僧

  舍不能容乃筑室于上寺之𨻶地以备讲肄

  又不足提学御史黄洪毗与知府刘起宗创

  议建精舍于上寺右未就巡按御史闾东提

  学御史赵镗继至起宗复申议于是属知县

  丘时庸恢弘其制督成之邑之士民好义者

  竞来相役南陵县有寡妇陈氏曹按妻也遣

  其子廷武输田八十亩有奇以廪饩来学于

  时书院馆榖具备遂成一名区云起宗礼聘

  洪畿间年至㑹

三十四年乙卯欧阳徳改建天真仰止祠

 德掲天真祠曰据师二诗石门苍峡龟畴胥

 海皆上院之景吾师神明𠩄依也今祠建山

 麓恐不足以安师灵适其徒御史胡宗宪提

 学副使阮鹗俱有事吾浙即责其改建祠于

 其上院扁其额曰仰止江西提学副使王宗

  沭访南康生祠塑师像遣生员徐应隆迎至

  新祠为有司公祭下祠塑师燕居像为门人

  𥝠祭邹守益撰天真仰止祠记记曰嘉靖丙

  辰钱子徳洪聚青原连山之间议葺阳明先

  生年谱且曰仰止之祠䂓模耸旧观矣宜早

  至一记之未果趋也迺具颠末以告天真书

  院本天真天龙净明三寺地岁庚寅同门王

  子臣薛子侃王子畿暨徳洪建书院以祀先

  生新建伯中为祠堂后为文明阁藏书室望

  海亭左为嘉㑹堂游艺𠩄传经楼右为明徳

  堂月新馆傍为翼室置田以供春秋祭祀歳

  甲寅今总制司马梅林胡公宗宪按浙今中

  丞阮公鹗视学谋于同门黄子弘纲主事陈

  子宗虞改祠于天真上院距书院半里许以

  薛子侃欧阳子徳王子臣附俱有事师祠也

  左为叙勲堂右为斋堂后崖为云泉楼前为

  祠门门之左通慈云岭磴道横亘(⿱艹石)虹立石

  牌坊于岭上题曰仰止下接书院百歩一亭

  曰见畴曰㵼云曰环海右拓基为净香庵以

  居守僧外为大门合而题之曰阳明先生祠

  门外半壁池跨池而桥曰登云桥外即龟田

  亭其上曰大极云岁丁巳春总制胡公平海

  夷而归思敷文教以戢武士命同门杭二守

  唐尧臣重刻先生文录传习录于书院以嘉

  恵诸生重修祠宇加丹垔泉石之胜辟凝霞

  玄阳之洞梯上真蹑蟾窟经苍峡采十真以

  临四眺湘烟越峤纵足万状穷岛怒涛坐收

  樽爼之间四方逰者愕然以为造物千年𠩄

  秘也文明有象先生尝咏之而一旦尽𤼵于

  群公鬼神其听之矣守益拜首而复曰真之

  动以天也㣲矣果畴而仰应又畴而止之先

  师之训曰有而未尝有是真有也无而未尝

  无是真无也见而未尝见是真见也而反复

  师㫖慨乎颜子知㡬之传故其诗曰无声无

  臭而乾坤万有基焉是无而未尝无也又曰

  不离日用常行而直造先天未画焉是有而

  未尝有也无而未尝无故视听言动于天则

  欲罢而不䏻有而未尝有故天则穆然无方

  无体欲从而末由兹颜氏之𠩄以为真见也

  吾侪之服膺师训乆矣饬励事为而未逹行

  著习察之蕴则𠋣于滞像研精性命而不屑

  人伦庶物之实则𠋣于凌虗自迩而逺自卑

  而髙未免于岐也而入门升堂奚𠩄仰而止

  乎独知一脉天徳𠩄由立而王道𠩄由四逹

  也慎之为义从心从真不可人力加损稍渉

  加损便入人为而伪矣古之人受命如舜无

  忧如文⿰纟⿱𢆶匹 -- 继志述事如武王周公格帝飨庙运

  天下于掌举由孝弟以逹神明无二𡍼辙故

  曰夫㣲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指真之动以

  天也先师立艰履险磨瑕去垢从直諌远谪

  九死一生沛然有悟于千圣相传之诀析支

  离于众淆融阙漏于二氏独掲良知以醒群

  夣故惠流于穷民威袭于巨寇功昭于宗社

  而教思垂于善类虽罹谗而遇𡝭欲掩而弥

  章身没三十年矣干戈倥偬中表扬日力此

  岂声音笑貎可袭取哉惟梅林子尝受学于

  金台至取师门学术勲烈相与研之既令馀

   姚谙练淬励荐拜简命神谋鬼谋出入千古

   旁观骇汗而竟以成功若于先师有黙解者

   继自今督我同逰暨于来学骏奔咏歌务尽

   斋明盛服之实其望也若跂其至也若休将

   三千三百盎然仁体罔俾支离阙漏杂之以

   古𠩄称忠信笃敬叅前𠋣衡蛮貊无异于州

   里省刑薄敛亲上死长持挺于秦楚是𤼵先

   师未展之秘逹为赤舄隐为陋巷俾 圣代

   中和位育之休熙光天化日之中是谓仰止

  之真

三十五年丙辰二月提学御史赵镗修建复初书

院祀先生

 书院在广徳州治初邹守益谪判广徳创建

  书院置赡田以延四方来学率其徒濮汉施

  天爵过越见师而还复初之会遂振不息后

 汉天爵出宦逰是会兴复不常者二十年至

  洪畿主水西会往来广徳诸生张槐黄中李

  天秩等邀会五十人过必与停骖信𪧐是年

  汉天爵致政归知州荘士元州判何光𥙿申

  镗复大修书院设师位以岁修祀事

 五月湖广兵备佥事沈宠建仰止祠于崇正书

 院祀先生

 书院在蕲州麒麟山宠与州守同门谷锺秀

 建书院以合州之选士讲授师学是年与乡

  大夫顾问顾阙迎洪于水西诸生锺沂史修

 等一百十人有奇合会于立诚堂宠率州守

  首举祀事属洪撰仰止祠记其略曰二三子

  尔知天下有不因世而异不以地而隔不为

  形而拘者非良知之谓乎夫子于诸生世异

  地隔形踈而愿祠而祀之尸而祝之非以良

  知潜通于其间乎昔舜文之交也世之相后

  千有馀岁地之相去千有馀里揆其道则若

  合符节者何也为其良知同也苟求其同岂

  惟舜文为然哉赤子之心与大人同夫妇之

  愚不肖与圣人同蒸民之不识不知与帝则

  同故考诸往圣而非古也俟诸百世而非今

  也无弗同也无弗足也故历千载如一日焉

  地不得而间也通千万人如一心焉形不得

  而拘也三代而降世衰道㣲而良知真体炯

  然不灭故夫子一𤼵其端而吾人一触其㡬

  恍然如出幽谷而睹天日故诸生得之易而

  信之䔍者为良知同也虽然诸生今日得之

  (⿱艹石)易信之(⿱艹石)䔍矣亦尚思其难而拟其信之

  (⿱艹石)未至乎昔者夫子之始倡是学也天下非

  笑诋訾㡬不免于䧟阱者屡矣夫子悯人心

  之不𮗜也忘其身之危困积以诚心稽以实

  得见之行事故天下之同好者共起而以身

  承之以政明之故诸生之有今日噫亦难矣

  诸生今日之得(⿱艹石)火燃泉逹䏻继是无间必

  信其燎原逹海以及于无穷斯为真信也已

  是在二三子圗之

四十二年癸亥四月先师年谱成

  师既没同门薛侃欧阳徳黄弘纲何性之王

  畿张元冲谋成年谱使各分年分地搜集成

  藁总裁于邹守益越十九年庚戌同志未及

  合并洪分年得师始生至谪龙场寓史际嘉

  义书院具稿以复守益又越十年守益遗书

  曰同志注念师谱者今多为隔世人矣后死

  者寜无惧乎谱接龙场以续其后脩餙之役

  吾其任之洪复寓嘉义书院具稿得三之二

  壬戌十月至洪都而闻守益讣遂与巡抚胡

  松吊安福访罗洪先于松原洪先开关有悟

  读年谱若有先得者乃大恱遂相与考订促

 洪登懐王越四月而谱成

八月提学御史耿定向知府罗汝芳建志学书

院于宣城祀先生

 洪畿初赴水西会过宁国府诸生周怡贡安

  国梅守徳沈宠余珊徐大行等二百人有奇

  延至景徳寺讲会相继不辍是年畿至定向

  汝芳䂓寺𨻶地建祠立祀于今讲㑹益盛后

  知府锺一元扁为昭代真儒遵圣谕也

四十三年甲子少师稌阶撰先生像记

  记曰阳明先生像一幅水墨冩嘉靖巳亥予

  督学江西就士人家摹得先生燕居像二朝

  衣冠像一明年庚子夏以燕居之一赠吕生

  此幅是也先生在正徳间以都御史巡抚南

  赣督兵败宸濠平定大乱拜南京兵部尚书

  封新建伯其后以论学为世𠩄忌竟夺爵予

  往来吉赣间其父老云濠之未叛也先生奉

  命按事福州乞归省其亲乘单舸下南昌至

  丰城闻变将走还幕府为讨贼计而吉安太

  守松月伍公议适合郡又有积谷可养士因

  留吉安徴诸郡兵与濠战湖中败擒之其事

  皆有日月可按覆而忌者谓先生始赴濠之

  约后持两端遁归为伍𠩄强㑹濠攻安庆不

  克乘其沮丧幸成功夫人苟有约其败徴未

  见必不遁凡攻讨之事胜则侯不胜则族苟

  持两端虽强之必不留 武皇帝之在御也

  政由嬖幸濠悉与结纳至或许为内应方其

  崛起天下皆不敢意其⿺辶处亡先生引兵而西

  留其家吉安之公署聚薪环之戒守者曰兵

  败即纵火母为贼辱呜呼此其功岂可谓幸

  成而其心事岂不皦然如日月哉忌者不与

  其功足矣又举其心事诬之甚矣小人之不

  乐成人善也自古君子为小人𠩄诬者多矣

  要其终必自𭧂白乃予𠩄𭰹慨者今世士大

  夫髙者谈玄理其次为柔愿下者直以贪黩

  奔竞谋自利其身有一人焉出死力为国家

  平定大乱而以忌厚诬之其𫝑不尽驱士𩔖

  入于三者之途不止凡为治不患无事功患

  无赏罚议论者赏罚𠩄从出也今天下渐以

  多事庶㡬得人焉驰驱其间而平时𠩄议论

  者如此虽在上智不以赏罚为劝惩彼其激

  励中才之具不已踈乎此予𠩄𭰹慨也濠之

  乱孙许二公死于前先生平定之于后其迹

  不同同有功于名教江西会城孙许皆庙食

  而先生无祠予督学之二年始祀先生于后

  圃未㡬𬒳召因摹像以归将示同志者而首

  以赠吕生予尝见人言此像于先生极似以

  今观之貌殊不武然独以武功显于此见儒

 者之作用矣吕生诚有慕乎尚于其学求之

 巡按江西监察御史成守节重脩洪都王公仰

 止祠

  大学士李春芳作碑记记曰阳明先生祠少

  师存翁徐公督学江右时𠩄创建也公二十

  及第宏词博学烨然称首词林一时词林宿

  学皆自以为不及而公则曰学岂文词巳也

  日与文荘欧阳公穷䆒心学闻阳明先生良

 知之说而𭰹契焉江右为阳明先生过化公

  既阐明其学以训诸生而又为崇犯无𠩄不

  足以繋众志乃于省城营建祀宇肖先生像

  祀之遴选诸生之㒞茂者乐群其中名曰龙

  沙㑹公课艺暇每以心得开示诸生而一时

 诸生多𠩄兴起云既公召还洊跻纶阁为

 上𠩄亲信盖去江右㡬二十年矣有告以祠宇

  倾圯者公则愀然动心捐󠄂赐金九十属新建

  钱令脩葺之侍御甘斋成君闻之曰此予责

  也遂身任其事鸠工拓材餙其𠩄巳敝増其

  𠩄未备堂宇斋舍焕然改观不惟妥神𠃔称

  而诸生之兴起者益勃勃不可御矣噫公当

  枢筦之任受心膂之𭔃无论㡬务丛委即宸

  翰咨答日三四至而犹之不可以巳也夫致

  知学𤼵自孔门而孟子良知之说则又𤼵𠩄

  未𤼵阳明先生合而言之曰致良知则好善

  恶恶之意诚推其极家国天下可坐而理矣

  公笃信先生之学而日以体之身心施之政

  事秉钓之初即𤼵𥝠馈屏贪墨示以好恶四

  海向风不数年而人心吏治翕然丕变此岂

  有异术哉好善恶恶之意诚于中也故学非

  不明之患患不诚耳知善知恶良知具存譬

  之大明当天无㣲不照当好当恶当赏当罚

  当进当退锱铢不爽各当天则循其则而应

  之则平平荡荡无有作好无有作恶而天下

  平矣故诚而自慊则好人𠩄好恶人𠩄恶而

 为仁不诚而自欺则好人𠩄恶恶人𠩄好而

 为不仁苟为不仁生于其心害于其事蠹治

  𢦤民有不可胜言者矣公为此惧又举明道

  定性识仁二书𤼵明其义以示海内学者而

  致知之学益明以切诸生䏻心惟其义而体

  诸身则于阳明先生之学㡬矣业新舍者其

  尚体公之意而殚力于诚以为他日致用之

  地哉

四十五年丙寅刻先生文录续编成

  师文录乆刻行于世同志又以𠩄遗见𭔃彚

  录得为卷者六嘉兴府知府徐必进见之曰

  此于师门学术皆有𨵿切不可不遍行同志

  董生启予徴少师存斋公序命工入梓名曰

  文录续编并家乘三卷行于世云

上皇帝隆庆元年丁卯五月 诏赠新建侯谥文

  丁卯正月诏病故大臣有应得恤典赠谥而

  未得者许部院科道官议奏定夺于是给事

  中辛自脩岑用賔等御史王好问耿定向等

  上䟽原任新建伯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

  御史王守仁功勲道徳宜膺殊恤下吏礼二

  部会议得王守仁具文武之全才阐圣贤之

  绝学筮官郎署而抗疏以犯中珰甘受炎荒

  之谪建台江右而提兵以平巨逆亲𭣣社稷

  之功伟节奇勲乆见推于舆论封盟锡典岂

  宜⿺辶处夺于身终䟽上诏赠新建侯谥文成

 制曰竭忠尽瘁固人臣职分之常崇徳报功实

  国家激劝之典矧通侯班爵崇亚上公而节

 惠易名荣逾华衮事必待乎论定恩岂容以

  乆虗尔故原任新建伯南京兵部尚书兼都

  察院左都御史王守仁维岳降灵自天佑命

  爰从弱冠屹为宇宙人豪甫拜省郎独𡚒干

  坤正论身濒危而志愈壮道处困而造弥𭰹

  绍尧孔之心传㣲言式阐倡周程之道术来

  学攸宗蕴蓄既宏猷为丕著遗艰投大随试

  皆宜戡乱解纷无施勿效闽粤之箐巢尽扫

  而擒纵如神东南之𥠖庶举安而文武足宪

  爰及逆藩称乱尤资仗钺渊谋旋凯奏功速

  于吴楚之三月出奇决胜迈彼淮蔡之中宵

  是嘉社稷之伟勲申盟带砺之异数既复抚

  夷两广旋至格苗七旬谤起功髙赏移罚重

  爰遵遗 诏兼采公评续相国之生封时庸

  旌伐追曲江之殊恤庶以酬劳兹特赠为新

  建侯谥文成锡之

诰命于𭟼钟𪔂勒铭嗣羙东征之烈劵纶昭锡世

  登南国之功永为一代之宗臣实耀千年之

  史册冥灵不昧宠命其承六月十七日遣行

  人司行人 赐造坟域遣浙江布政使司堂

  上正官叅政 与祭七坛

二年戊辰六月先生嗣子正亿袭伯爵

  元年三月给事中辛自脩岑用賔等为开读

  事上䟽请复伯爵吏部尚书杨博奉

 㫖移咨江西巡抚都御史任士慿会同巡按御

  史苏朝宗查覆征藩实迹及浙江巡抚都御

  史赵孔昭巡按御史王得春奏应复爵荫

  同于是吏部奉钦依会同成国公朱希忠户

  部尚书马森等议得本爵一闻逆濠之变不

  以非其职守急还吉安倡义勤王未逾旬朔

  而元凶授首立消东南尾大之忧不动声色

  而奸宄荡平坐贻 宗社盘石之固较之

  开国佐命时虽不同拟之靖远咸宁其功尤

  伟委应𥙷给

 诰劵容其子孙承袭以彰与国咸休永世无穷

  之报议上 诏遵

 先帝原封伯爵与世袭至三年五月御史𫝊宠

  奏议爵荫吏部复请 钦依会同成国公朱

  希忠户部尚书刘体干议得诚意伯刘基食

  粮七百石乃

 太祖钦定靖远伯王骥一千石新建伯王守仁

  一千石系累朝钦定多寡不同夫封爵之典

  论功有六曰开国曰靖难曰御胡曰平畨曰

  征蛮曰擒反而守臣死绥兵枢宣猷督府剿

 寇咸不与焉盖六功者𨵿

 社稷之重轻系四方之安危自非茅土之封不

  足以报之至于死绥宣猷剿寇则皆一身一

 时之事锡以锦衣之荫则可概欲剖符则未

  可也窃照新建伯王守仁乃正徳十四年

  捕反贼宸濠之功南昌南赣等府虽同邦

  分土分民各有专责提募兵而平邻贼不可

  不谓之倡义南康九江等处首罹荼毒且进

  且攻人心摇动以藩府而叛

 朝廷不可不谓之劲敌出其不意故俘献于旬

  月之间若稍懐迟疑则贼谋益审将不知其

  𠩄终攻其必救故绩𭣣乎万全之略(⿱艹石)少有

  踈虞则贼党益䌓自难保其必济肤功本自

  无前奇计可以范后靖远威寜姑置不论即

  如宁夏安化之变比之江西难易迥绝逰击

  𬽦𨱆于时得封咸宁伯人无间言同一藩服

  捕反何独于新建伯而疑之乎𠩄据南京各

   道御史欲要改荫锦衣卫于报功之典未尽

   激劝攸𨵿难以轻拟合无将王守仁男袭新

   建伯正亿不必改议以后子孙仍照臣等先

   次会题

  明㫖许其世袭

 诏从之准照旧世袭



 王文成公全书卷之三十五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