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球阳记事
卷之二
尚思绍王 尚巴志王 尚忠王 尚思达王 尚金福王 尚泰久王 尚德王
琉球国 蔡温、尚文思、郑秉哲等著
卷之三

目录

  • 尚思绍王
    • 二年,明成祖赐祭武宁,并诏思绍嗣王爵。
    • 六年,王请王茂陞国相兼长史事,并程复还乡。
    • 九年,山南王兄达勃期谋弑汪应祖王。
    • 十年,册封使陈季芳等赍诏至国,封为山南王。
    • 十一年,遣尚巴志灭山北王攀安知。
      • 明成祖宽使臣不谨之罪,特以遣归。
  • 尚巴志王
    • 元年
    • 三年,创建下天妃庙。
      • 敕使周彝等赍敕至国。
    • 四年,明仁宗登极,改元洪熙,且册封使柴山赍敕至国。
      • 王舅模都古等乞赐一舟归国。
    • 五年,明宣宗登位,改元宣德。
    • 六年,宣宗遣使赐皮弁冠服并买生漆各色磨石。
    • 七年,创建国门,榜曰中山。
    • 八年,王起义兵灭山南王他鲁每。
    • 九年,内官柴山、阮某至国,赐王尚姓。柴山创建大安禅寺。
      • 宣宗赐诏,褒嘉琉球一统。
    • 十一年,内官柴山创建千佛灵阁。
    • 十四年,改定贡使从人员数。
    • 十八年,蔡让被龟鳣救命。
  • 尚忠王
    • 元年
    • 二年,通事沈志良往爪哇国市胡椒苏木。
    • 四年,册封使余汴、刘逊赍敕至国。
  • 尚思达王
    • 元年
    • 四年,册封使陈传、万祥等赍敕至国。
      • 贡使跟伴殴死,西番人抵命。
    • 王叔尚金福。附王舅马权度进方物于英宗。
  • 尚金福王
    • 元年
    • 二年,国相怀机筑长虹堤,以建长寿神社。
    • 三年,册封使陈谟、董守宏赍敕至国。
      • 那霸威部灶。
  • 尚泰久王
    • 元年
    • 三年,册封使李秉彝、刘俭等赍敕至国。
      • 始铸天尊庙之钟。
    • 四年,新铸天妃二庙及万寿寺等钟。
    • 五年,阿摩和利、护佐丸。
      • 夏居数奉旨攻灭阿摩和利。
    • 六年,王命金丸授御物城御锁侧职。
      • 创建万寿寺。
  • 尚德王
    • 元年
    • 二年,册封使潘荣、蔡哲等赍诏至国。
    • 五年,明宪宗登极,改元成化。
      • 庆贺使臣在闽始学游历。
      • 程鹏封为议大夫。
    • 六年,王亲自率军征讨奇界。
      • 王创建大宝殿于天界寺。
      • 吴弘肇妻献水于王,以蒙褒嘉。
      • 始建泊地头。
    • 七年,朝鲜王寄送方册藏经。
    • 九年,王命辅臣铸巨钟,悬于相国寺。

尚思绍王

神号:君志真物。【《遗老传》有云:思绍之父名叫鲛川大主,乃叶壁人,移居于作敷间切新里村场天之地。遂娶大城按司之女,生一男一女:其男思绍也,女叫场天祝。思绍长成,移居于苗代村,当时之人称苗代大亲。苗代大亲通于佐敷村美里子之女,而生佐敷小按司。小按司即巴志也。又曰:美里大亲、平田大亲,其兄弟也云尔。然籍湮世远,虚实难辨。故遵世谱凡例之定规,不敢强记。】

附纪:思绍为佐敷按司,时会琉球分如鼎足,兵争不息。见其嫡子巴志英明神武,雄才盖世;诚有治世安民之能。遂令巴志立为佐敷按司,而自退养老。巴志果起义兵讨中山,奉父思绍为君,自能辅翼父王,发政施仁;有功者赏,有罪者罚。臣民皆悦,中山始安。

即位元年【明永乐四年丙戌】

二年,明成祖赐祭武宁,并诏思绍嗣王爵。尚思绍遣使以武宁薨讣告。成祖命礼部赐祭赙,诏思绍嗣王爵,并给皮弁冠服。【此时成祖不遣使,止赐诏封之。】

六年,王请王茂陞国相兼长史事,并程复还乡。王遣使表贺元旦,时具疏言:“长史王茂辅翼有年,请陞王茂为国相,兼长史事。”又疏言:“长史程复,饶州人,辅臣祖察度四十馀年,勤诚不懈。今年八十有一,请命致仕,还其郷。”成祖悉许之。[1]

九年,山南王兄达勃期谋弑汪应祖王。山南王承察度无嗣,临终,遗命从弟汪应祖以摄国事。永乐二年,汪应祖受封于朝。其兄达勃期心甚痴之。永乐十二年,谋弑应祖纂位。【汪应祖在位十一年】各寨官并诸按司合兵诛达勃期,推应祖之长子他鲁毎摄国事。

十年,册封使陈季芳等赍诏至国,封为山南王。他鲁每表请袭封。成祖遣陈季芳等赍捧诏文抵国,封他鲁每为山南王,并赐诰命、冠服,及钞一万五千锭。

十一年,王遣尚巴志灭山北王攀安知。攀安知自恃武勇,淫虐无道。其臣名平原,本部人,勇力极强。其馀军士,皆勇刚骁健之人。亦其城池甚系险阻,尤难攻撃。由是骄傲日盛,常有呑中山之意。自受封于朝以来,矜肆益甚。与平原议攻中山,毎日整顿兵马。时中山王尚思绍,抚民以徳,施政以仁。羽地按司率兵来降,告急曰:“山北王作乱,请先动兵。若迟误,悔之无及。”言未毕,国头按司、名护按司亦率兵来投,报说如此。王命世子巴志急整军马,往征山北。巴志奉旨,便将浦添按司、越来按司、读谷山按司、名护按司、羽地按司、国头按司六路军马,分队先往。随后官军大发,前至寒汀那港,拥兵渡江。攀安知原是武勇之人,兼有平原等协力督军,防备甚密。巴志催兵攻城,城上放箭如雨,不可进攻。浦添按司大叫曰:“忠臣委身于国家,视死如归。岂可拱手而送日乎!”言毕,奋勇先进。诸军亦争先攻撃。奈北军恃固,兼得骁健之兵相助守城。攻战数日,城不陷。巴志曰:“攀安知淫虐无道,虽有千军,实非心服。其臣平原,有勇无谋,亦是贪欲之人。以计破之,何难之有!”遂召羽地按司等问其地势。羽地按司曰:“此城三面皆险阻,难急攻破。而坤方尤系险阻。料是此处必怠于防备。”巴志大喜,令一人辨给者,从坤方处乘夜入城,里把币帛,赠平原,并以利害说之,以为内应。次日,平原告攀安知曰:“久不出战,敌军必以我为怯。请王与臣更番出战,敌必败矣。”攀安知从之,命平原守城,自率军先出。巴志见北军出城来,急传令:“从坤方险阻处,分军攻入。”却催军兵,从平坦处迎敌。攀安知武艺绝伦,奋勇冲杀,官军败走。攀安知赶追间,忽见城中火起冲天。攀安知大惊,急慌返兵入城。平原提刀来迎,大叱曰:“汝既无道,我降于中山。”攀安知大怒,战不数合,斫为两段。始知平原心变作叛,悔之无及。只见官军争先攻入,如天摧地塌,无力可御。时城中有一灵石,攀安知常拜为神石。此日智尽力穷,叱其石曰:“予今死,汝岂独生!”挥剑劈石,自刎而亡。由是山北复归中山。【至今神石尚存,而有十字劈开之迹。剑名“千代金丸”,沈在于重间河。后叶壁人获之。又:城门外一大石上有王所乘马蹄之迹。皆山北古迹也。】

明成祖宽使臣不谨之罪,特以遣归。王尝遣直佳鲁,犯法坐诛。成祖敕谕王曰:“比王所遣直佳鲁等来京,朕优待之。及还,至福建,乃肆狂悖,擅夺海舶;杀死官军,殴伤中官,夺其衣物。直佳鲁首罪,当寘大辟,已命法司如律。其阿勃马结制等六十七人,与之同悪,罪亦当死。眷王忠诚,特遣归,俾王自治。自今遣使,宜戒约之,毋犯朝宪。”

尚巴志王

神号:势治高真物。

附纪:巴志生得身体极小,长不满五尺,故俗皆呼佐敷小按司。其幼年尝游于与那原,令铁匠造剑。匠人急造农器,造剑甚迟。巴志屡往问求,匠人佯为造剑之状,巴志还则止。渐渐锻錬,三年而后成。巴志得此剑,一日驾舟游。忽然大鳄翻浪跃来,舟几覆沈。巴志按剑而立,鳄鱼畏退,不敢侵。时有异国商船装载铁块,在与那原贸易,皆见其剑而要之。终以满船所载之铁买之。巴志得铁许多,散给百姓,令造农器,百姓感服。巴志为人,胆大志高,雄才盖世。洪武二十五年,歳二十一。父思绍谓巴志曰:“昔玉城王失徳废政,国分为三,势如鼎足。自尔而后,殆及百年,兵战不息,生民涂炭,未有若此时之甚者也。吾见当时诸按司,虽各据兵柄,皆守戸之犬,不足与有为也。今之世,惟汝一人可以有为。汝能代吾为佐敷按司,拯民于水火中,吾愿足矣。”巴志喟然叹曰:“惟命是从。”即续父为佐敷按司,调练兵马。岛添大里按司召群臣曰:“今诸按司,皆不足惧。惟佐敷按司之子巴志,英明神武,有擎天之翼。今续父领佐敷,吾甚惧焉。况吾与巴志不睦,如之何则可乎?”言未毕,喊声大起,巴志早已领兵来攻。大里按司大惊,催兵拒御。奈巴志希世英雄,兼多勇健之兵,无力可御,竟为巴志所灭。巴志得大里等处,威名大振。时乃中山武宁王,坏覆先君之典刑,臣民遁隐。诸按司相谓曰:“巴志得大里,而地与首里甚近。今王失徳,祸不远矣。”各散隐不朝。巴志谓诸臣曰:“琉球自开辟以来,一王治世。山南、山北,皆假王也。今中山王失徳废政,何时得平二山,而致一统之治乎?”诸臣皆曰:“武宁王失徳,国势日衰。山南、山北强暴益甚。由此观之,武宁王非救民之主,乃伤国之螟虫也。请先伐中山,以建基业;然后平二山,以安社稷。是万民之幸,天理之顺也。”巴志便领大兵来问其罪。武宁慌忙催军拒御。时诸按司闭戸高枕,曾莫之救。武宁悔之无及,出城伏罪。诸按司推巴志为君。巴志固辞,奉父思绍为君。自能翼辅父王,兴政理治。臣民及诸按司皆服。后灭山北,遂平山南,以致一统之治。

即位元年【明永乐二十年壬寅】,次男尚忠监守山北。山北城离首里远,【城在今归仁】地系险阻,人亦骁徤。恐其山北复恃崄岨而生变也,故令尚忠监守,以拒变乱。

三年,创建下天妃庙。

附:杜公《录》云:天尊庙,昔闽人移居中山者,创建庙祠,为国祈福。以此考之,上天妃庙、龙王殿亦此时建之欤?又曰:龙王殿,旧是建在于三重城,経历既久,移建于唐荣上天妃庙前矣。

敕使周彝等赍敕至国。春,遣使以尚思绍讣闻于朝。成祖命礼部遣行人周彛等赍敕至国,赐赙以布帛。

四年,仁宗登极,改元洪熙,册封使柴山赍敕至国。世子巴志遣使表贺成祖万寿圣节。成祖崩,仁宗登极,时仁宗遣中官柴山赍敕至国,封世子巴志为中山王,仍赐冠带,袭衣文绮。由是本国始知改元。

王舅模都古等乞赐一舟归国。王舅模都古、长史郑义才等随天使入京谢恩,并进香长陵。时郑义才具呈言:“海舟経年,被海风坏;臣等附内官柴山舟以得入觐。乞赐一舟归国,且便朝贡。”宣宗命工部给之。【窃按《吾学编》云:“尚巴志王有左长史、右长史,左长史掌国政。”《梁氏家谱》曰:“天顺庚辰,奉皇帝敕命,持陞中山王府长史司。”而历年久远,创建此职,莫从稽详。】[2]

五年,明宣宗登位,改元宣德。前年,贡使何蒲察度归言仁宗崩,宣宗登极,改元宣徳。由是,王遣王舅模都古、长史郑义才、使者实达鲁等,随内官柴山至京,贡方物,谢袭封恩,并进香长陵。【仁宗陵名。】

六年,宣宗遣使赐皮弁冠服并买生漆、各色磨石。宣宗遣内官柴山赍敕至国,赐王皮弁冠服、妃彩币等物。敕曰:“今遣内官柴山,前来赐尔皮弁冠服,并赍铜钱,收买生漆,及各色磨刀石。敕至,尔即领价收买,交付柴山进来。故谕。”

七年,创建国门,榜曰中山。【旧记曰:中山二字,内官柴山进以为额。】[2]

八年,起义兵灭山南王他鲁每。他鲁毎受封于朝,骄心稍动。其后奢侈日加,常拒忠諌,宴游是好,不务政事。臣民怨之,诸按司不朝。他鲁毎发兵问罪,诸按司畏惧,多投中山。他鲁毎怒曰:“贼奴与巴志同谋倡乱,不悉诛灭,吾怒不息。”遂传军令,聚整兵马。山南騒动,事闻于中山。巴志曰:“时至矣。”遂自率四方按司,亲往征之。山南百姓,喜跃拜迎。他鲁毎益怒,率军出战,大败而走。将入门,时城上放箭,闭门拒御。他鲁毎前后受敌,无力可施,被掳伏诛。由是琉球复归一统。【《遗老传》云:往昔之世,球国大旱,乡里无水,民以为忧焉。一日,人将泛舟出港,求水他处。忽见一犬从山中出来,浑身尽湿。人皆疑之:“今旱魃巴久,田野无水,不知此犬何故尽湿耶?”遂随其犬所往,深入山中,果然有水涌出极大,清洁且甘。则犬入水中,忽化为石。人大喜悦,高声叫人曰:“此地有清水!来汲水,不可别去求水也!”于是求水之人尽来汲水,遂名之曰嘉手志川。从此之后,近村之人尽引此泉,注田为耕,大为民利。元延祐年间,国分为三,势如鼎足,二山之主自称为王,敷政施教,抚绥群民,而各遣使纳款中朝。南山王传至四世他鲁每,骄傲愈盛,奢侈日加,臣民怒之。此时中山王尚巴志有金彩围屏,妆饰甚美。他鲁毎要之不止。巴志曰:“吾闻大里有泉,名曰嘉手志川。以此换之,如何?”他鲁毎喜以换之。中山王自换得其泉,严禁其水不与人而汲之,惟从己者与之;不从者,不许用之。南山臣民及按司皆议其事,以相胥怒,暗从中山者不可胜数。于是乎中山王自率四方按司等亲往征之,他鲁每被掳伏诛,遂灭山南云尔。】

九年,内官柴山、阮某至国,赐王尚姓;柴山创建大安禅寺。明宣宗遣正使内官柴山、副使阮某赍敕抵国,赐王尚姓。时柴山损资,建寺于我国,名曰大安禅寺。至于景泰七年丙子,泰久王铸钟悬寺。然寺建何地,今不可考。柴山碑记云:“宣徳五年,正使柴山奉命远造东夷。东夷之地,离闽南数万馀里。舟行累日,山岸无分。茫茫之际,蛟龙涌万丈之波,巨鳞涨冯夷之水;风涛上下,卷雪翻蓝,险衅不可胜纪。天风一作烟雾,忽蒙潮澜;渀湃波涛之声,振于宇宙。三军心骇,呼佛号天。顷之,忽有神光,大如星斗,高挂危樯之上。耿焕昭明,如有所慰。然后众心皆喜,相率而言曰:‘此乃龙天之庇,神佛之光矣,何以至是哉?是咸赖我公崇佛好善,忠孝仁徳之所致也。’迨夫波涛一息,河汉昭明,则见南北之峰,远相迎卫。迅风顺渡,不崇朝而抵岸焉。既而奉公之暇,上择冈陵,下相崖谷。愿得龙盘虎据之地,以为安奉佛光之所,庶几以答扶危之恵。于是掬水闻香,得其地于海岸之南。山环水深,路转林密;四顾清芬,颇类双林之景。遂辟山为地,引水为池。救之陾陾,筑之登登。成百堵之室,辟四达之衢。中建九莲座,金容于上,供南方丙丁火徳于前。累石引泉,凿井于后。命有道之僧董临其事。内列花卉,外广椿松。远呑山光,平浥滩瀬。使巣居穴处者,皆得以睹其光焉。此酬功报徳者之所为也。且东夷与佛国为邻,其圣迹海灵锺秀者,有素矣。此寺宇之建,相传万世无穷,良有以。夫建寺者谁?天朝钦命正使柴公也。”

宣宗赐诏褒嘉球国一统。王遣使进贡,并具奏言:“我琉球国分为三者百有馀年,战无止时,臣民涂炭。臣巴志不堪悲叹。为此发兵,北诛攀安知,南讨他鲁毎。今归大平,万民安生。”宣宗赐诏,特嘉其功。

十二年,内官柴山创建千佛灵阁。明宣宗又遣内官柴山抵国。此时柴山复自损资,建阁于我国,名曰千佛灵阁,并立碑记。阁建何地,亦不可考焉。柴山碑记云:“粤自大明开基,混一六合。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声教讫于四海。凡在远方之国,莫不捧琛执帛而来贡焉。时东夷,遁居东海之东,阻中华数万馀里。水有蛟龙之虞,风涛之悍;陆有丘陆之险,崖谷之危。无县郭之立,无丞尉之官;汗樽抔饮,尽其俗也。虽然,亦屡贡所产于朝。永乐之间,亦常纳其贡焉。洪熙纪年之初,遣正使柴山,曁给使中、行人等官,奉敕褒封王爵,颁赐冠冕。仍遣祭前王,使其知尊君亲上之道,笃仁义礼乐之本。天朝之恩,无以加矣。当今圣人,继登龙驭,率由旧章。宣徳二年,复遣正使山独掌其事,莅临以询之。则见其王钦己于上,王相布政于下。其俗皆循礼法,熙熙如也。宣徳三年,本国遣使,归贡于朝。迨夫五年,正使山复承敕来,兹重宣圣化。淮海往还,沧波万顷;舟楫之虞,风涛之患;朝夕艰辛,惟天是赖。恩无以表良心。遂三军垦地营基建立佛寺,名之曰大安。一以资思育之勤,一以化诸夷之善。寺卒既成,六年卒事复命。迨宣徳八年,歳在癸丑,天朝甚嘉忠孝,特敕福建方伯大臣重造宝船,颁赐衣服、文物以劳之,日夜栖迹海洋之间。三军有安全之欢,四际息风涛之患。或夜见神光,或朝临瑞气。此天地龙神护佑之功,何其至欤?于是重修弘仁普济之宫,引泉凿井,于宫之南,鼎造大安千佛灵阁。凡在诸夷,莫不向化。宝阁既成,佛光严整。八月秋分,又有白龙高挂,以应其祥。此嘉祥之兆,良有自也。遂立碑记,以纪其事,使万世之下闻而知者,咸仰天朝徳化之盛,而同趾美于前人。因书为记。建阁者:故柴山云。”

十四年,改定贡使从人员数。礼部尚书胡濙奏曰:“此奉旨,节一切冗费,以安军民。今四裔使臣,动以百数,沿途疲于供给。宜敕诸路总兵官,并都、布、按三司,继今审其来者量,遣正副使、从人十二人赴京,馀悉留彼处,给待为例。”宣宗从之。【本国贡使以二十人入京,自此而始。】

十八年,蔡让被龟鳣救命。唐荣蔡让,字盛亭,为庆贺通事赴中华。船到中洋,为台风所坏,人多溺死。让抱国简浮在海面,万无一生。时有一大龟忽来负让,又有双鳣在左右扶之。让抱着国简以坐龟背,任他走去。経二昼夜,走到一所。让就登岸,乃南京之地也。让揖龟鳣而言曰:“汝既救我,恩深难报。若我全命归国,则教我子孙永誓,世世弗食汝肉。”龟鳣摇尾而去。让手捧国简,禀报官长,转达礼部。礼部将让奉表庆贺。时被台风覆舟并龟鳣救让等由,详细具题以奏。自此之后,蔡氏之家不敢食龟鳣者也。【附:正统初年,让遇过那霸,见市中有人将宰大龟,不忍视之,赎而放于海。盖此报也欤?】

附:永乐年间,王定鼎丕敷教化,统御万民,而改定国中里数,以纪广狭险易远近。且亦创建驿邮,以传命令也。而万民乐业,国家亦治焉。

尚忠王

神号不传。

附纪:尚巴志王恐山北恃固而复有变,特命尚忠监守山北,称今归仁王子。后尚忠践祚,仍遵旧制,封子弟于今归仁,世世监守,著为定规。【尚徳王骄傲奢侈,覆宗绝祀。由是贵族之徒皆遁世而隐。即今归仁间切下运天村所谓百按司墓者,其贵族之墓也。墓内枯骨甚多,又有水龛数个,以藏尸骨,修饰尤美,皆铭巴字金纹。而一个稍新者之壁,有字云:弘治十三年九月某日。以此考之,则其贵族至于尚真王代而老尽焉。此其证也。然人没世远,墓圯骨露。今人问之,则运天村人曰裔孙已绝,无有扫祭者。】

即位元年【明正统五年庚申】

二年,通事沈志良往爪哇国,市胡椒苏木。

四年,册封使余汴、刘逊赍敕至国。英宗遣正使给事中余汴、副使行人刘逊赍敕至国,谕祭故王巴志,封尚忠为中山王。仍赐王及妃皮弁、冠服、金织、袭衣、币布等物。既而公务照例,全竣归国。

尚思达王

神号:君日。

即位元年【明正统十年乙丑】

四年,册封使陈传、万祥等赍敕至国。明英宗遣给事中陈传、行人万祥赍敕至国,谕祭故王尚忠,封世子尚思达为中山王,仍以皮弁、冠服、常服及金织、纻丝、罗缎等物赐王及妃。既而照例,全竣归国。

贡使跟伴殴死,西番人抵命。王前遣使奉表入贡,其跟伴与四川长河西番人相殴会同馆门外,有重伤者。有司以其事闻。英宗命殴至死者抵死。

王叔尚金福附王舅马权度进方物于英宗。王遣王舅马权度等奉表贡方物,谢袭封恩。此时王叔尚金福附进方物。英宗赐马权度衣币、冠带,仍命马权度赍敕并彩币,归赐王、王妃及王叔。时马权度具呈言,以所赐绢匹往苏州府,易纱罗、纻丝,归国服用。礼部以闻,英宗从之。马权度赍敕并彩币而归。

尚金福王

神号:君志。

即位元年【明景泰元年庚午[3],自造船于福建。王遣百佳尾等贡方物。时通事程鸿具呈言:“来船已坏,不能返国。愿以所赐币帛造船。”礼部奏,允其请。移文福建三司,听其自造,不得扰民。[4]

二年,国相怀机筑长虹堤,以建长寿神社。《遗老传》记:首里那霸间有海阻隔。每敕使贲临,集船架柱。景泰三年,封使至国时,尚金福王恐其往来不便,特命国公怀机筑长虹堤。公曰:“海深波大,难以筑建,此非人之能所。必得神之威力,以完筑建哉。”即设坛许愿二夜三日。自翌日起,海水忽涸,海底出见。爰公卿大夫以至士民,昼夜抯石块,自安里桥至伊边嘉麻筑长堤,设石桥七座并安里桥三座,在牧志、安里间叫待,兼桥以迎天使。怀机大设祭品还愿,建神社奉天照大神。又创造精舍,名长寿寺,请僧满叟为开山住持。【素为官寺。康熙八年己酉,池上院栽植树木。时尚贞王将其寺院赐于池上院,启上长老以为隐居之处。】

三年,册封使陈谟、董守宏赍敕至国。景帝遣左给事中陈谟、【一作乔毅,未知孰是。】行人董守宏赍敕抵国,谕祭故王尚思达,封王叔尚金福为中山王。颁赐如例。既而公务全竣归国。【二年,尚金福称王叔,始以尚思达讣告于中朝。由是今有遣封。】

附:《遗老传说》:那霸长虹堤之南有威部灶。昔有濑长按司者,乃王之驸马也。其夫人有倾国之色、绝世之姿。大城按司窃窥见之,心甚慕之。一日谒濑长城,乃请按司同往海边,设席饮酒,或钓或网,以为戏游。入夜大醉。大城乘他醉时,奔去濑长府,侵其夫人。已及数次,此事稍露,惹世人之讥。王遂闻之,奋然発怒,忽発精兵伏于道傍,而差使召他。大城按司不知其故,骤马进来,已至长虹堤,为伏兵所杀。从人皆溃散,军士将其尸骨葬于堤南。又一说:尚金福王命国公怀机筑建长堤以便往来。怀机以海底已深,无力可施,恭备祭品祈天告神。一七日间,海水干涸,即令国内人民妇女运来石块。此时有安波根祝女,倏添一症而毙去焉。人民深悯其毙,埋于堤畔地,至于后世,屡见灵效。竟筑四围石垣以为神岳,名之曰威部灶云尔。按此二说,历世已久,未知孰是。

尚泰久王

神号:那之志与茂伊,又称大世主。

附纪:宣徳十年乙卯,巴志王封泰久于越来,为越来王子。景泰四年癸酉,会尚金福王薨,世子志鲁将立。时王弟布里威势甚盛,乃言曰:“吾系巴志王之子,宜承父兄业而立。”志鲁怒曰:“汝乃王弟,非世子也。岂可妄夺兄王之业乎!”布里大怒,发兵攻撃。志鲁亦拥兵拒战。两军混杀,满城火起,府库焚烧。布里、志鲁两伤倶绝。朝廷所赐镀金银印亦致镕坏。国人议推王弟尚泰久就大位。

即位元年【明景泰五年甲戌】

三年,册封使李秉彝、刘俭等赍敕至国。景帝遣正使李秉彝、【一曰严诚,未知孰是。】副使刘俭赍敕抵国,谕祭故王尚金福,封王弟尚泰久为中山王,并赐王及妃冠服、彩币等物。既而公务全竣归国。

始铸天尊庙之钟。

附:景泰年间,一僧至国。讳承琥,字芥隐,日本平安城人也。王命辅臣新构三寺:一曰广严,一曰普门,一曰天龙。令芥隐和尚为开山正住持,而轮流居焉。王受其教,礼待甚优,而国人崇佛重僧。由是王大喜,景泰、天顺间,卜地于各处,多建寺院;并铸巨钟,悬于各寺。朝夕令诸僧谈经说法,参禅礼佛,以祈升平之治,虽汉明、梁武亦无能出于其右焉。诚此我国佛法之明君也。【即今禁中或寺庙,所有巨钟,乃景泰、天顺间,尚泰久王所铸也。】王又命辅臣创建末吉山熊野权现社。【其馀神社,何年建之,今不可考。疑是泰久王之世,其亦建之欤?】景泰年间,尚泰久王新建天界寺,而何年建之,今不可考。故俱附纪于此。

四年,新铸天妃二庙及万寿寺等钟。

五年,阿摩和利谗害护佐丸。毛国鼎【护佐丸盛春】自素镇居读谷山城,以供藩职。护佐丸之女为尚巴志王妃,彼地与王都相隔已遥,由是王赐仲城地【在王城东三里。】筑城邑,迁封中城按司。护佐丸赋性聪明,英雄绝伦,而诚实恭谨,正色立朝,不敢妄行。当时诸僚皆尊信之。而奸慝之党深忌惮之,诚为一朝之大臣焉。天顺年间,王有一驸马名曰胜连按司【阿摩和利。】,才知有馀,德义无法。其口给能变黑白,其贪心无所不至,素有弑君夺国之心。然而护佐丸深知阿摩和利之志恒,整兵马,备武器,以供防战之用。阿摩和利畏他武威,以无出师路,不敢动手。一日,阿摩和利密众小舟至与那原,前来王城,克尽心力谗诉于王曰:“护佐丸要聚兵谋叛,宜发兵攻击。若有迟延,悔之无及。”王曰:“护佐丸心存忠义,刚直诚实,此诚股肱之臣也。何有作乱之心耶?”亦巧言曰:“若非信臣言,伏乞遣使窥他。”王被谗惑,即从其言,令人往窥于护佐丸府,果有预备兵马之状。差使妄以覆奏。王大惊,特命阿摩和利为大将,即发官兵寅夜攻伐。护佐丸欲奏闻实情,而无所倚告之门;亦要防御官军,而无所杀战之义。遂携妻子至墓前。其臣士等人大怒怨之,皆要出战。护佐丸止之曰:“王命也,岂可违者哉!”遂仰天曰:“吾何罪如此!呜呼!天神地祗鉴予心志,以兮诚伪。”言毕,夫人及二子俱在墓前自己杀害。近侍奴仆皆守忠义,相从而死不可胜数焉。独有一养娘抱一少子逃去国吉邑地头,查方山【国吉亲云上真元】深悯毛国鼎遭谗就死,隐居其家内也。阿摩和利凯旋复命。未几时,将伐中山。夫人知其谋,叛走告中山。阿摩和利率军赶来,遂围王城。攻伐相战于此。王大追悔之,遂命夏居数【俗叫大城】等征灭阿摩和利。自此之后,护佐丸之丹心明于中外焉。

夏居数奉旨攻灭阿摩和利。首里州有一忠臣,姓夏,讳居数,名乘贤雄,俗名大城。其为人也,忠义刚直,武勇无比,骨骼异人,势如狼虎。由是当时之人叫鬼大城。此时王女踏扬按司嫁于胜连按司阿摩和利,大城为其仆臣赴于胜连。胜连按司身居仪宾而放辟邪侈,骄傲已极,恒有弑篡之志。时中城按司护佐丸已当要途,阿摩和利谗诉于王而亲族灭亡焉。阿摩和利幸得其志,欢喜无穷。密召臣士相议,大整军马,谋攻中山。时居数知其机事,密告夫人。夫人大惊曰:“灾祸不远,为我计之。”居数俟夜静时背负夫人逃去。其难赴乎首里。阿摩和利知夫人逃去,急令军兵将赶杀之。居数过鳄真时,见兵卒炬火赶,遂甚急,无计可施,仰天伏地,大唱神歌。【俗云御呗。】即暴雨大降,兵火悉灭。居数喜,负夫人跑到王城。天未晓曙,扣们禀报。王怒曰:“妇女与男乘夜而来,岂为贞节者乎!”夫人泣哭,将缢于押明森树木。王改色,急令开门而入。夫人详报其事,居数亦唱神歌。王颇信之,犹豫未决。从首里殿内献奏神歌。王大喜其女不失节义,且知阿摩和利之叛逆,即急传令招聚四境军士。未几,阿摩和利以机事不密,大城逃去,若不先动手,灾祸难免。亲率军兵赶来,放火攻城甚密。杀战极急。幸四境军士皆来相救,寡不敌众,阿摩和利大败而走。王命夏居数为大将征讨胜连。居数奉旨,率弟居忠、居勇及官士兵卒前赴胜连。其城西北崄岨,南临海滨,东角平易。而阿摩和利武勇之人,或出城杀战,或闭门拒御。居数大怒,令二弟率军攻南门。两军混战,矢石如雨。居数又分军攻击,锐气甚炽。阿摩和利智力既穷,守城俟死。居数假妆妇人容貌,逾于东墙。阿摩和利倚階而立。居数飞走斩首,大叫曰:“我斩城主阿摩和利,诸军令以闻之,投诚降服。”此时二弟战死,军中居数凯旋复命。此日有诸神贺大平。即王大喜悦之,遂褒嘉其功,特授紫冠位,且将阿摩和利锦縀衣裳并胜连城门楼悉赐居数。其日,诸神皆唱神歌来贺大平。次后,居数拜授越来间切总地头职,名称越来亲方。

六年,王命金丸授御物城御锁侧职。俗说云:往昔之世设此官职,与开国政,兼掌异国及那霸、久米村事。至于近世,兼任取次职。未详何世而始焉。

附:大明天顺年间,宫古山有空广者,生质敏捷,才智超群。自幼稚时供奉岛大立大殿。【乳名真佐盛大殿】大殿恒宠爱之,恰如珍宝,将其家事悉委管焉。大殿已及老,使男后手盛及空广摄治宫古之政事。至大殿病卒后,手盛继父家统,升为嵨主,贡朝中山,而归来之时漂至姑米山,陡染疾病,早已弃世。空广遂奉明主之命升任岛主职,称丰见亲。至于后年,空广到中山以为观朝。时蒙隆恩,赏赐金银簪。弘治年间,八重山谋叛之时,具疏朝廷,率领子弟跟随大将征讨八重山,以致平治。空广制定贡赋,亦入中山贺,献治金丸、藻玉一颗。次男祭金丰见亲擢为八重山头役,镇守彼嵨。三男知理真良跟从他兄,又到八重山,遂娶名田大知女栖居彼岛,子孙繁昌,富贵荣华焉。

附:《旧记》云:[5]景泰年间,尝有一僧名曰鹤翁,壮年赴日本国参禅学道。一日,向熊野神曰“贫衲学道成就,当诣熊野,以为焚香拜礼”云尔。嗣后参禅修行功夫已成而归国焉,既令鹤翁住持天界寺。此时鹤翁屡次奏请拜谒熊野寺,王不准其请。鹤翁有瞻仰熊野之思,昼夜不息。一夜,梦有人来而告曰:“我熊野权现也,今欲遂汝志。明日必往北山,高呼一声,果有应声,则此神验也。”遂化清风而去焉。鹤翁惊醒,伹有异香芬馥,瑞气缠绕也。鹤翁大喜,明且到北峰,扬大声。果然前山有声。鹤翁即视其所响之地,崎岖崭岩,非人迹之所能到,暂时留步踟蹰。即有一鬼面显像出现。鹤翁叩首九拜焉。既而题奏于王庭。时王亦有灵梦相为,符合不有少差。即命辅臣创建宫社于此地。鹤翁徘徊此地,偶获古镜,灵光不常,便藏之于宫内以为崇信也。后亦创造寺院,名之曰大庆山万寿寺,以为看守宫社之所。

尚德王

神号:八幡之按司,又称世高王。

即位元年【明天顺五年辛巳】

三年,册封使潘荣、蔡哲等赍诏至国。明英宗遣正使吏科右给事中潘荣、副使行人司行人蔡哲赍诏抵国,谕祭故王尚泰久,封世子尚德为中山王。仍赐王及妃皮弁、冠服、彩币等物。既而照例,全竣归国。

五年,明宪宗登极,改元成化。

庆贺使臣存闽,始学造暦。【本国造暦自此而始。】[1]

程鹏封为正议大夫。程鹏奉命为进贡使,赴闽入京,明宪宗封为程鹏陞正议大夫。未知何世而始也。窃按往昔之世,唐荣官员奉命为正使入贡时,敕命为大夫。且敕许国王有六员大夫,时建此官职也欤?然而历年已久,莫从稽详。[1]

六年,王亲自率军征讨奇界。奇界岛畔而不朝,连年发兵,屡征无功。王怒曰:“非啻无功,反见侮辱。吾宜亲领军兵,以平贼乱。”遂率二千馀兵。路历安里村,见有一鸟,飞鸣而过。王把弓,仰天祝曰:“若我得平奇界,一矢射鸟落;若平不得,又射不得。”祝毕,弦响矢发,早已鸟落于地。王心大喜,分驾海船五十馀艘。二月二十五日,那霸开船。行至洋中,又见一巨钟,在于波面浮沈。遂载于船,以为八幡大菩萨之赐。二十八日,至奇界。贼兵于港口立栅筑垒,矢石如雨,决不可进。王大怒,令军兵进攻,死者无数。王愈怒不息。老臣一人出班而奏曰:“贼兵有勇无智,破之何难?请延数日,臣必有破贼之计。”王从其言。俟到三月初五日,烟雨霏霏,当夜天黒,对面难辨。老臣令数百军人各驾小舟,多带火把,佯为分军之状,驾赴彼岛背后。贼兵见之,果中其计,止令老兵守港口,皆往背后迎敌。王大喜,急令诸军一齐上岸,放火烧屋,喊声振天。贼兵大惊,魂不附体,降者无数。贼首谋尽力穷,被虏受诛。王别立酋长,令治百姓。本月十三日,开船而归。由是,王命辅臣于射鸟处建宫藏钟,名八幡宫;并构寺,名神德。又铸巨钟,悬于神德寺。【钟今尚存】嗣而王骄傲愈盛,残害益甚。諌者罪之,谀者悦之,国政日坏。臣士遁隐者,不可胜计。

王创建大宝殿于天界寺。尚泰久王创建天界寺,今尚德王续父王之志,加建大宝殿,以祈雍熙之治。又铸巨钟,挂于天界寺。【至今尚存】

吴弘肇妻献水于王,以蒙褒嘉。尚德王亲率军兵征讨鬼界岛凯旋。而圣舟至于泊港,诸臣及男女出迎圣主,独吴弘肇【泊里主宗重】之妻亲自戴水迎于海涯,以献于王。王问曰:“汝何人之妻,为何汲水而来哉?”对曰:“妾是吴弘肇之妻也。窃闻圣舟凯旋,恐有津中日久,水亦渎浊,故妾戴此清水进之于王,以洗王之手足。”于是王大悦曰:“乃是女中忠臣也。”王用其水洗濯手足而清洁之。遂王召弘肇夫妇赐宴,即夫封为泊地头,妻封为泊大阿母潮花司,而赐之田圃【高四石二斗八,合六夕六戈】于浦添间切名嘉琉邑。【泊地头与泊大阿母自此而始】

始建泊地头。王命吴弘肇【泊里主宗重】始任泊地头职,而掌管泊邑及大岛、德岛、鬼界、与论、永良部等嶋。至于近世,改称泊町奉行。后亦仍称泊地头,兼任取次职。

七年,朝鲜王寄送方册藏経。王遣使往朝鲜,呈进鹦鹉、孔雀等物。使者回日,朝鲜王李瑈仍以方册藏経,亦托使者带回进王。

九年,王命辅臣铸巨钟,悬于相国寺。【寺今不在】

国人弑王世子,以葬于城外。王为人聪明勇猛,才力过人,智足拒谏,言足饰非。放辟邪侈,略无忌惮。群臣畏惧而不敢言。王已薨,世子幼冲,法司欲奉世子立。国人皆叛。遂与弑世子,以葬于禁城外。【俗叫腓城】

附:《遗老传说》:尚德王薨,世子幼冲,国人皆叛。王妃、乳母拥着世子,以避乱难,皆隐于真王城。军兵追弑之,遂葬之于王城岩下。其尸骸至灵至明,捷于影响,人皆到此地为求祈之处。至于近世,真壁郡真荣平邑之人寓居首里,供奉大姓家。一日,误为事务,将坚重罪。其人日夜抱愁,不能自安,往至腓城,诚悫许愿曰:“愿神能鉴此诚,垂怜野人,赐救起罪。请奉其骨于吾邑,孙孙子子世赖瞻仰。”则神灵果验洪庇,已速宽恕其罪。真壁人喜出望外,恭备祭品谢恩还愿。遂俟夜深人静,窃至此地,盗取其骨骸,奉安于宫里岳内。昼夜匪懈,世为崇信。时遗一腓骨,后世之人亦奉尊腓骨,尊之如神,名之曰腓城。【子孙之内选为根所殿主。时行焚香】至于今世,每年七月初九日,真壁人子孙俱聚于宫里岳,奉献烧酒及神酒等。子孙皆出庭中,七次环旋,敲鼓百次而祭祀焉。【真壁地别有二尸骸,或说一乳母、一侍婢。一说新垣邑每祭祀节,真荣平村祝女兼掌其事,由来已久。至于后年,新垣村人选擢村人,将设祝女。真荣平祝女不肯从之。遂二村人民诤论,不能决定。于是乎,二村相议曰:“两祝同到神岳,遂插苦竹于地。若有竹生者,当授其职。”两祝允诺,伹到宫里岳,虔诚告祈,逆插苦竹。新垣祝女所栽之竹癸巳枯死。真荣平祝女之竹已致繁盛。由是新垣祝女满面含羞,自刎而死。其侍女亦致殉死焉。人皆悯恤之,将其二尸骸伹葬于此处。此之二说,历年已远,不知孰是。】[6]

注释

  1. ^ 1.0 1.1 1.2 此节见于筑波大学藏本,不见于日本内阁文库藏本。
  2. ^ 2.0 2.1 小字旁注仅见于筑波大学藏本。
  3. 筑波大学藏本作“庚辛”,日本内阁文库藏本作“庚午”,当以“庚午”为是。
  4. 日本内阁文库藏本此节为:“即位元年【明景泰元年庚午】,王遣百佳尾等贡方物。”此处据筑波大学藏本补全。
  5. 日本内阁文库藏本此段之首仅有一“附”字,今据筑波大学藏本补“《旧记》云”三字。
  6. 此处小字旁注仅见于筑波大学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