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四 球阳记事
卷之十五
尚穆王
自元年起至十九年
琉球国 蔡温、尚文思、郑秉哲等著
卷之十六

目录

尚穆王

即位元年,【大清乾隆十七年壬申】始加赐申口方笔者年俸。申口方笔者原是申口方笔者二员、假笔者二员。而笔者赐年俸四石,以其四员捡合诸座费用,应不可不用其功勋。于今亦当预备册封之费,而修作房屋器具亦有甚多。其笔者功勋与诸座笔者大异。况复其假笔者只无俸米,永勤其职,则其功勋与诸座假笔者愈异。是以今番笔者始加年俸一石,共计五石;假笔者二员改称相付役,始赐年俸各四石。

二年,赐真和志并东风平郡百岁老人爵位、物件。真和志间切与仪村有高安筑登之亲云上者,东风平间切友寄村有武太岛袋者,各养身谨慎,而年及百岁,以呈太平人瑞。因此奖赐高安直陞座敷位,岛袋直陞黄冠位,并丝绵各一把、棉布各二端。

赐读谷山郡百岁老人爵位、物件。读谷山郡楚边村真刈岛袋养身谨慎,而年及一百岁,以呈太平人瑞。由是奖赐直陞黄冠位,并丝绵一把、棉布二端。

赐中城郡百岁老人爵位、物件。中城郡热田村山户玉城养身谨慎,而年及百一岁,以呈太平人瑞。由是奖赐直陞黄冠位,并丝绵一把、棉布二端。

创建寝庙。自古未有寝庙。至于是年,命紫冠翁鸿业【佐久真亲云上盛胤】创建寝庙于国殿之后。

创建世添御殿。往昔未有世添御殿。今番命紫冠翁鸿业【佐久真亲云上盛胤】创建世添御殿于国殿之后。【翌年因翁鸿业出使,向嘉猷·安室亲方朝意代他而勤焉。】

三年,改修奉神门。是年,以奉神门年久大坏,题请改旧制而效笔式一栋,而焉三门其左右较中,稍低以修之。上允其请,如华式新修焉。

赐八重山百岁老女爵位、物件。八重山岛宫良村赤头仲宗根仁屋之母名曰南风,平素谨身养生,年至一百岁,是为太平人瑞。故赐其称呼与黄冠之妻同,并赐丝绵二把。后至一百三岁而身故。

皮弁冠增缝玉数。皮弁冠【即玉御冠也。】原制九缝,而其中央七缝,用五色宝珠、金银之玉为餙;左右二缝无玉餙。至乾隆十九年,始定加三缝,共十二缝。其中八缝用珠玉二十四颗;左右二缝每缝用二十颗,二缝每缝用十七颗;共计珠玉二百六十六颗。【其皮弁于乾隆二十年造成。至二十一年册封竣,方用焉。】[1]

浚那霸港。是港久自壅塞,兹因封舟将临于甲戌年二月初三日,命向聪【美里按司朝昌】、毛景文【高良亲方盛传】为督浚官,自乙亥三月二十四日兴工,丙子六月内告竣。从此塞通港深。

夏四月二十八日,雷损马承基·国头按司正方房屋柱壁。此日辰牌时分,忽有听得一声雷响。不料国头后殿檐外,赤黄光辉自其茶房入其次座,转过库理而熄。此时所坐家女惊且悚,而家人皆无恙。自此寻其踪迹,落于后庭大屋檐外九尺许,有潦浮赤色。又见其傍边烟立腻流,恰如硫磺之臭,侵入鼻中。不意自殿中往来轮环,遂破柱壁而回去。

附贡使兼请册封。贡使毛元翼【池城亲云上安命】、蔡宏谟【宫城亲云上】到闽,递请封咨文于布司,转详督抚两院具题。随蒙皇上钦点册封正使全魁、副使周煌,礼部移知两院,于是海防厅知会。贡使抵京,具呈册使往封,乞俟近年冬国王照例遣接封大夫带谙练海道者来闽,准于来夏航海,是为无虞等由,请礼部具奏。奉礼部批,琉球请封,蒙皇上俞允。业经本部请旨,移咨福建督抚两院,令其预备船只及老海之舵工、水梢,即于今年夏同贡使联帆渡海。今未便复奏,俟回闽省,请两院具题可也。贡使及至回闽,随闻本国札款天使诸务悉皆备妥,且遴遣舵工、水梢来接封舟。故不具呈恳,于丙子年六月初十日,与封舟一齐五虎门开洋,七月初一日归国复。

四年,始营八重山崎山村。八重山古见、西表两邑之间有崎山地方,泉甘土肥,宜住居人民耕种。而港津广深,宜泊船只。且附近之港亦如此。然而因道路险阻,每过有飘到船只,来于小舟,以致往还,恐有迟误公务。今番始营村于此地,名曰崎山村。因此分庆田城、波照间两邑人民而移居,并设与人一员、目差一员而总理焉。

红秉毅始学时宪书撰日之式。本国通书撰日与天朝宪书撰日有不相同者。红秉毅【伊差川通事亲云上】为副通事到闽,始学撰日新法,得其传授而归。自此,将其新法印造撰日通书,而不用古法。[1]

五年,始造黄缎龙凉伞。原是奉迎敕书,只用黄缎无龙凉伞,似轻敕书。因此新造黄缎绣龙凉伞,只限奉迎敕书时用之,其外不敢用此。永著成例。[1]

奖八重山寡妇孝行。八重山岛有寡妇名曰宇那札。既生三子,而其夫小滨早死,坚守节义,能孝舅姑。其舅年老而精力甚衰,不能自行屎尿。寡妇护扶而行,无少怠慢。如衣食之供,或夹绵,或单布,或粥,或饭,或神酒之类,先请其所欲而进之。舅弥衰,而妇弥孝,曾无违逆之心。每朝妇梳舅发,使其一身不染垢秽。冬则进火,供暖老舅所居之处,极致清洁。寡妇孝行如此,是以长子伊那真、其妻锅等皆观感而向孝。但寡妇丧夫之时,子皆幼稚,无一人助治家道者,只以寡母一人之力,兼孝而养子,以致成人。当日寡母无告受苦,真不可言。今见子皆能听母教,肯力耕耘,渐次致丰,得储粟米,能效母行,皆有以孝。屡次捕鱼,供祖孝养。祖父至年九十,忽然得病。母子惊慌,延医调治,不愈而亡。厚葬后日,以丰致祭不懈。今只可美寡母在堂,亦享孝养,恰如其舅。而见子之兄弟既翕和乐,以安寡母之心。又与宗族、亲戚相睦,至村人无与此不相和者。是以时,赐寡母宇那札,以筑登之位妻之呼而称呼之;赐长子小滨以筑登之位;又宇那札、小滨、其妻锅三人,各赐丝绵二把。

天使临国,册封王爵。册使翰林院侍讲全魁、编修周煌充正副使,坐驾宝舟,六月初十日,与接贡船一齐五虎门开洋。十五日,收泊姑米山仲里间切真谢港。十八日,王遣御书院向廷器【浦添里之子亲云上朝孝】、长史魏献芝【牧志亲云上】赍帖礼物,诣姑米山。请册使安【事竣,以七月初四日回朝。】。二十八日,又差平等侧毛彩清【座喜味亲云上盛长】、中议大夫毛如苞【和宇庆里之子亲云上】赍具礼物,赴姑米山,复请册使安【事竣,以七月初九日回朝。】。于二十四日晚间,飓风大作,封舟难以维住。于夜之寅时,绳索扯断,搁坏于真谢黑礁。两册使即捧诏敕、币帛登岸。自文武员弁以及兵丁、梢役,亦皆上岸无恙。七月初一日,王以封舟之坏,一面命法司、紫金大夫等官往姑米山,督率诸事,并具礼物,请册使安【法司马宣哲·宫平亲方良廷、紫金大夫阮为标·与古田亲方承命为使,于是七月初三日霸港开船。因无顺风,暂泊座间味间切与边名浦候风。初五日本处开船,遇对头逆风,驶入座间味喜濑浦暂且维舟。初七日夜之寅时,封舟驶过此处。法司等官即另驾小舟拢近封舟,递国王名帖、礼物及本款手本,以达国王差来督率之意。次日早间,本处开船。夜之亥时收入那霸港内。】;一面另备船只,遣向成训【仲田里之子亲云上朝知】率领梢役,自那霸开驾,泊马齿山座间味间切喜濑浦。初四日诣姑米山。初七日,请天使登舟,随即开驾。初八日至那霸港内。王遣尚承基【具志川王子朝利】于港口迎接封舟。【查旧例,无遣王子以迎。兹因贡使报云:奉礼部谕,此次未遣按封大夫,俟封舟入乎国境,则当遣大臣迎之,方为合礼。故遣王子而迎焉。此外委员请安皆如旧例。】王亦亲诣唐船堀前迎恩亭,恭迎使节,虔请圣安。【迎恩亭者,本在过堂崎也。因其狭小,故于唐船堀前权造焉。册使曾在闽,谕贡使曰:“册使封国之日,国王亲迎使节,躬请圣安,为合礼也。前封差法司官迎诏敕,不合礼也。此次自出京之后,所经之地,大小官员皆有亲迎之礼。至福州,亦有都抚两院以至于庶官皆诣洪山桥,恭请圣安之礼。且于册封朝鲜、安南之时,二国世子亦行亲迎之礼。惟琉球无行,甚属不恭。尔等达之国王,举行此礼。”使以此奏王。王行亲迎之礼。】既而王待天使七宴礼竣,册使于九月二十六日捧节登舟。王临那霸,恭送节印。十一月初七日,封舟解缆,而风不顺,仍回霸港。厥后因西风劲冽,莫能开洋。至二十日,仍请册使下船入馆。至于游击船,本偕封舟船一齐开洋,至六月十四日亦几近姑米山。然以风波之险,不能前行,掉头飘流。至二十七日飘入温州港,而本船坏矣。因以置访是处,则复回福州。另驾一船,于九月初四日福省开驾,十二月十一日始到霸港。十五日,游击登王城,请王安,并贺膺爵。王请入南风殿行礼相见,既而令摄政尚宣谟【今归仁王子朝义】陪坐宴待焉。翌年正月十六日,王请游击于南风殿御番所相见,礼毕,亦命摄政尚宣谟【今归仁王子】陪宴。又令乐工为之歌舞以待之。于二十八日,封舟与游击船依旧登舟,王亦临那霸,恭送节印。三十日,封舟开驾。又无顺风,是晚收入马齿山安护浦抛碇湾泊。二月初四日早间,本处开洋,十二日到闽。【册使系舟于安护浦之音信,二月初一日报到王府。理应具礼物以请安。随于初四日,王遣御书院当毛文龙·伊野波亲云上盛周、署长史蔡功熙·具志亲云上等赍礼物以行。而封舟于是日早间开洋,不相及矣。差官等于十一日回朝。】[2]

天朝改赐御印。御印前以清字、篆字互用。今单铸篆字赐之,其旧印仍交册使捧回。【先于乾隆十九年,布司咨称:从前所赐王印,以满、汉字交铸。此次奉旨,单铸汉字,俟册使到国日赐之。其旧印可令画其图十张送之本司。王依其言,于甲戌年送之。】[1]

王受封,谒崇元寺。王受封,以丙子年八月二十八日照例诣崇元寺,行谒庙之礼。

谒圆觉等寺。十二月十九日谒圆觉、天王、天界三寺,烧香行礼。

册封正使全魁树碑于至圣庙。

又树碑于天后宫。

又于瑞泉之上树碑,题曰“云根石髓”。

册使建天后宫于姑米岛。封舟在姑米山破坏之时,通船幸赖菩萨灵佑,得以活命。可知菩萨之灵,往往于危险之际,救难济生者无穷,故中国各处皆崇祀焉。今夫真谢港群船出入之洋,吾欲于彼处建立天后宫,以酬救生之德。望国王亦舍银,共建神宫等因,二册使既达之于王。而又以工费银一百二十两及匾字对联二付送之,其副使内司九人亦送助银三十七两二钱。王于乙卯年命建天后宫于姑米山,而其神像购之于闽。是年十二月初一日,安奉其宫。

六年,王受封,谒文庙。王已受封,择吉于丁丑年四月初四日谒至圣庙行礼。

始设汉文总师。原是役职,总理司【惣役】、长史遴择大夫等官能文者二员,请宪令、编修表奏公文之类,两年交代,不赐俸米,亦不举其功。因无学其文者,遂文力渐衰。若恐粗表奏,而致进贡之患。始请置教文总师一员,给俸【米五石、杂谷二石】,又叙其功升官。置其候补【寄役之类】二员,相帮办理教学诸生,庶永无表奏文之弊。乃以郑宣猷【根路铭里之子亲云上】为是官,金节【手登根里之子亲云上】、梁廷枢【龟岛里之子亲云上】为其候补。

改题启圣上神牌。启圣公神位,原是奉书启圣公孔氏神位。册封副使周煌有咨达王上,其神位并祝文应改书启圣王叔梁纥。总理司【惣役】、长吏议请,应如周煌所咨改题,不啻尊敬启圣王叔梁纥,即位尊至圣先师。王上依议。于是改题曰启圣王叔梁纥。

七年,奖八重山国吉孝行。八重山仲间村国吉仁屋为人,天性至孝。不幸母早死。父粟国乃告国吉曰:“我闻男不六十不得鳏居。今吾年方五十二,若妻不在,衣服制浣,总是不便。由是吾欲再娶。”国吉奉父命,即夹媒前行本村于佐家,妁媒其女加以志。他不肯应承。国吉见父挂念不忘,子心何止。再遣媒强劝,他遂应允。父子不堪欢喜,即择日为婚。其后加以志生得女子,名曰锅真牛。及三岁,母加以志早死。父粟国见幼稚之女,悲恻无疆。国吉夫妇朝夕侍坐,安慰父心,亦受妹锅真。既及成长,厚备妆奁,嫁于村人。此时父粟国衰老发痰,且腰痛。国吉供火具烤火。朝夕食物外,或黑糖,或万金丹,或泡盛酒。从父所欲而奉进外,或奉公入山林,或往田圃,见得父所嗜田蟹,及时物果实等,即星夜携回进之。由此村人观感其孝行,将他父之所嗜品物送与国吉,使进其父。其父年至八十二岁发病,食物不进,欲吃小砗渠【俗叫安左加以】,虽冬天寒而不畏恽。即往海边,取而进之。即吃之,病愈。国吉孝行如此外,又自身或耕耘田亩,或作工匠。又令妻勤家业,遂贮积资财。见兄弟妹不足即助之。又与村人、亲戚相待和睦。不意父染病辞世。俗未有龛餙,只下台葬之。国吉新造龛具,为出葬礼,其墓始用砂灰涂之。又其后朝晚饮食,必荐神位。又年回忌及佳节,祭扫不懈。惟所有龛与之于村,使村人得备葬之餙。国吉之行亦如此,由是蒙褒,赐黄冠位,并丝绵二把;赐妻丝绵二把。

夏六月二十八日,龙作暴风坏屋。此日申牌时分,忽有暴风急雨。不料龙风从北谷郡桑江村丑方飞过川原时,一家并戊土树为此龙所卷,掷弃村南三十间许。

八年,新造加良川石桥。下仪保存加良川有一小川,无贵无贱,皆踏处所有石头,常为往来。至近年,其所铺石为雨所破,难以往还。由是,主上命毛自焕【佐渡山里之子亲云上安因】等新筑石桥,为往来之便。

春三月,怪星见。此夜有怪星见于辰位。由是御番头官将下库理当官转达于明王。其星图见于下库理日记。[1]

夏四月五日,异星见。此夜有异星见巳午位,及下库理当官转达于明王。其星图见于下库理日记。[1]

天妃宫改称天后宫。天妃曾历受封,称天后。然本国不知之。至此年,始改称天后宫。

改孔子启圣庙号。今番改庙号曰文庙,又曰至圣庙。又改祠号曰崇圣祠。

牝马生角。首里汀志良次村有仲村渠筑登之,其家喂养牝马一疋。已及三岁,其前左足五寸上生距,恰如羊角,长五寸。

九年,大地震。三月二十九日夜丑时,城墙内外共五十七处被地震倒塌。四月十五日,又地震数次。

古关和尚奏该天德山号,并设禅鉴禅师木主。天德山龙福寺古称补陀洛山极乐寺。至于后世国朝,出令改曰天德山龙福寺。因令芥隐和尚居守于焉。本年三月,准其住僧古关和尚奏请,改其山号仍称补陀洛山,并设禅鉴禅师神牌,安奉寺内。

十年,伊江、宫古两岛大雨殷雷。二月十一日巳时,伊江岛西江村赤头【官名】并里仁也之家被雷打破,梁旁出火。灭其火视之,惟打坏榱桷一株,而无形影。又四月十二日未时,宫古山多良间岛塩川村人民名庆次者,行年十九岁,在途被雷打死,其肩上有烧痕处。又于十六日午时,多良间岛池间村蒲户【时年五十六】之屋榱桷一株、大柱一株,被雷打断两截。

大里郡玉城一胎而产三子。大里间切稲福村玉城仁也之妻,四月二十九日卯时,始生一女名亀。亥时又产二男,一名蒲户,一名三良。

知念郡迁番所。本年七月二十三日,本省检者、惣地头,仝闻得大君御殿大亲等题请,本省城内地势尤胜,乞准迁其番所于城内。王允之。

赐粟宫古岛庆佐。原来庆佐【人名】夫妻二人养一稚子,远离乡村,构屋居之。峕九月十八日,有中国难人漂入浦底滨,径向庆佐屋进来。庆佐见其饥渴之色,延入屋内,与粥食之,充其饥渴。盖庆佐仅偕其妻与稚子,僻居草野五人之地。倏见异服异言之人,则宜惊惶无措。而乃抚恤如此,其志可嘉。故奖赐粟一石五斗,以表厥诚。

高岭郡迁番所。因本郡屋古村迁于嘉多志川上原之地,其番所离村甚远,殊属不便。十一月二十九日,准其番所徙上原之区。

具志川郡宇坚、江洌、宫里三村迁址。宇坚村在天愿川原外,里水不灌溉乎田圃,甚为不便。因此准迁于后川原之地。江洌村本在城原【地名】,宫里村在石大那原之地。前年以其风水不利,故迁江洌于多路喜原【地名】,迁宫里于当原之地。然迩来故墟地势转善,且里水亦灌注田圃。故于十二月二十五日,仍迁各村于各故墟。

十一年春二月,定按司未继统者亦备出使。各按司未继承统者,原无奉差之例。今始定,虽未继统,亦均备出使之选。

夏六月,加御近习相附。法司以御近习所事系人少,加其三人,无俸而协办之;后考其功,或顺陞本官,或另授别职等因奏王。王上允焉。

冬十一月,东苑【俗称御茶屋】复设剃发苑守。东苑笔者,始于雍正十二年,设置二人。今减其一人,而立苑守一人。其苑守复为剃发改妆,昼夜俾其守之。其笔者限周年而替换。

十二年春正月,越来郡迁邑。本郡安庆田邑,每遇大风,吹损房屋,不堪屡修。兼日用泉水亦远隔川河,每当风雨,难以往还。且民居地狭,生齿日繁。诚恐无处可居。今夫竹口原地广泉多,又无风雨之忧。且里水亦灌溉乎田圃。由是准迁其村于此地。

二月,奖赐马元亮·国头按司正实乳母百岁。马承基【国头按司正方】及与中,将其乳母于户年届百岁,禀明于廷。故赏丝绵二把、棉布二端。

冬十一月,定每年正月朔望行香于圆觉、崇元、广严、长寿等寺。古者,每值王正朔望,必行香【即社参也。】于此数寺。至雍正七年停之。今定,仍行旧礼,是为定例。

十三年秋八月,高岭郡屋古邑曰大里村。是村原称大里,后改之曰屋古村。然改名以来人民渐困,且其声音不雅。于是酋长具奏,复改依旧名焉。

冬十月,定八重、麻姑两岛士家准戴绿冠。古制,两岛士家子孙结欹髻,许戴赤冠或绿冠。于雍正壬子年,始定未职者不得戴之。至于是年,两岛各监抚使及透明等,以两岛任职顶缺无期,鲜有就职者,故其无职者虽至老而不冠,则与民家无别。请如旧制,凡士家子孙许戴绿冠,以别上下尊卑等情陈言。法司据之奏王。王许之。

十四年春三月,以内府厨房改造层楼。王命以其厨房改作两层楼,而其楼下仍为厨房。令向克宽·大山里之子亲云上朝尧为之董率而成之。

夏六月朔日,始定唐荣诸役限期顶缺。原是,唐荣诸役顶缺无期,迩来生齿浩繁,而役数却少,至老而不就职者亦多。故令唐荣诸大夫酌议,可否限期替换。诸大夫各陈意见,因令御物奉行会同申口官再议。其覆曰:“讲谈师与读书师及通书并其相附役,本自习熟各有其能,随用随办。应限二十四月而替换。至于文组寄役与汉字御右笔相附,专掌表奏,其职虽重,而各有头目为之董率。应限三十六月而替换。其馀长史、文组师与汉字主取并其御右笔,宜如旧制,勿庸限期。应于诸役顶缺之时,着令各头目与前任其职者五六人立为主考,当面考试,仍令唐荣司长史加考,然后举之。则诸生益励勉,各精其能,而限期替换,则人易食俸而无怨矣。”法司据议具奏,奉命依议。

秋八月晦日,准八重山新营真荣里邑。八重山监抚使及头目等,以平得村近来民穷财之家鲜积蓄,每遇水旱,多欠年赋。是由地方官广廓常耕于二三里外,离村甚远,往还费时,以致劳倍而得少也。窃惟其村人口已满二千四百馀人,事亦浩繁,有司二人不能董治。乞将人丁、田地均分一半,新设一邑,名呼真荣里,立与人、目指各一人为之督率,则邑民富足,庶免拖欠之患等情陈言。法司据情具奏。奉命依议。

九月初十日,复定御医相附顶缺无期,而废其寄役。御医相附近定周年替换。然屡有不便。请如古制,顶缺无期,而其每夜直入御书院与闻得大君御殿,则同御医轮班而勤。至于闻得大君御殿,令其昼夜守直。而其寄役,宜应废除等因具题。奉命依议。

题定纳殿诰医专令见在御医相附而任焉。纳殿诰医六人,俱皆废之,专令见在御医相附三人而任之,亦限周年替换。年俸国俭之间,与诸俸一并减之,每年赐二石五斗等因具题。奉命依议。

题减銮舆夫【即御轿夫也】三人。旧制,銮舆夫三十人,分为三班,每班十人。内选一人为头目,六人为之供役,其三人为势头方当差。今应减其当差之舆夫内三人,共计銮舆夫二十七人为定数等因具题。奉命依议。

冬十月十七日,题设纳殿医者寄役三人。御医等佥禀曰:“纳殿公务浩繁,惟诰医三人不能办理。乞赐设立寄役三人。”国相、法司据禀具题。奉命依议。

十一月朔日,始定为法司者许戴紫地浮织冠。前奉王命,为法司者其任匪轻。宜于授任之时,许戴紫地浮织冠。从今以后如前命,永为定例等由具题。奉命依议。

题定法司官许坐官轿。【即安駄也。】古制,钦授法司,然后具题,而坐安駄。请自今以后,即授任之时许坐安駄等由具奏。奉命依议。

十二月二十三夜,八重山大雨殷雷。八重山监抚使与其头目等申报,本岛雷猛雨暴,于夜之亥时,雷落平得村仁志摩【人名】屋中。家人惊慌出视,不见踪影,只见其屋右角出火,高声叫喊。四邻齐集灭其火焉。后查屋里柱一株、榱一株被雷打碎,别无所伤。

十五年,复定老人、病人许服色袜。准诸士、百姓者,不论在公在私,皆许用水色、玉色形付布袜,以为保养。今定虽私居之时,亦除白色、浅黄色、薄土器色外,其馀各色,非朝庙行礼之时,则不论老者、病者,即诸士、下者皆许服焉。

夏四月二十六日,创建惣横目役。今国中严行俭约,是以首里三平等,每平定立惣横目各二员、中取各三员、笔者各六员;久米村立惣横目三员、笔者四员;那霸四町,每町立惣横目各二员、笔者各二员;泊村立惣横目二员、笔者二员。俾其巡行辖村,观风正俗,以杜犯法者。

五月朔日,准迁读谷山郡濑名波村于高志原。濑名波村地土虽肥,然其势溛下。每遇大雨,水聚不漏。且播种被水淹枯,又无所贮粪。况井在远处,甚属不便。夫高志原地方,其土硗瘠,井在近处。且风水亦善。故准其所请,迁于高志原。

二十三日,越来郡宇久田村沛雨殷雷。太工回村农民三良,与美里郡高原村岛袋筑登之亲云上男子三良,共构野庄于宇久田村于无帝伊知也原,以为稼穑。此日俄焉大雨,雷落其庄,连人被雷烧死。

二十九日,题请准继唐荣总理司统者,减其知行高十石。古制,续久米村惣役之兆者,赐知行高五十石。今以异于诸例子,题准减其十石,而赐四十石。

复定按司未续父兆者,仍旧停其奉使于外。迩年始定,按司虽未继统亦令其奉使出外。然甚有不便,使者应如旧制,停其奉使于外,而令其在国奉公。

秋七月二十三日,因久米嶋修其废地而纳米粟,奖赐有司。久米岛具志川郡所有加佐志原地区五千六百馀坪,川场多庆原地区四千八百馀坪,久为水潦,不能耕种。爰通沟【其左右铸石为防。】于海,又注其水于洞中,以为耕种。乃得粟三十馀石。又瑞知与原及志由密原地区,凡三百九十馀坪,崩落于海边,以致其傍二千四百三十馀坪之地水灌而妨耕。于是修其坏圯,砌石为畦二层,浚沟注水,乃得粟六石馀。又以大田、兼城、嘉手苅三村野路之土崩落于田圃,不惟妨耕,且人马难以往返。是亦筑石为畦二叠,以修其路,以治其圃。乃得粟三斛馀。又以兼城村大沟、中沟久被大雨所坏,由是长田原、平等田原约有三十石区、友那边田原、讲帝原、久波田原亦十石馀区皆不能灌水养水。于焉修厥沟道,使水顺行,乃得耕种。此皆前任在番毛培基【新城亲云上安稠】飭令彼岛夫地头上江洌亲云上、耕作当仲间筑登之等为之督率,以修整其坏,永为万民之福,其功可嘉。是以在番新城亲云上赏赐上布二疋;地头上江洲亲云上赏赐势头座敷位;耕种当仲间筑登之赏赐黄八卷位;大田掟上江洲仁也、嘉手苅目差糸数仁也、滨川目差与那城仁也、耕作当米次仁也、前任仲地目差仲松仁也、船筑仲兼久仁也、前任仲村渠目差滨川仁也、造船工玉那霸仁也等十人,各赐筑登之座敷位;船筑大城仁也、知念仁也、幸地仁也、樽知花、蒲户与那霸、嘉那前田、武太当间、仁牛当间等八人,各赐赤八卷位。[1]

二十七日,始分设田地奉行职。高所事多人少。今加增座敷奉行三员、大屋子三员、笔者三人,俾其惩劝诸方农务,名田地奉行。其奉行给俸八石,勤职五年;大屋子给俸七石,勤职五年;笔者给俸六石,勤职三【所有亲方奉行、座敷奉行,仍称高奉行;而其亲方勤职周年,座敷奉行并大屋子勤职两年;笔者顺进大屋子,但其亲方兼领田地奉行职。】

八月十五日,准宫古岛新立仲地、长滨、前里三村。彼岛在番及头目,以其伊良部作、和田、池间三村生齿浩繁,母村已满二千馀人,事亦多繁,有司二人不能董治,恐其百姓怠耕就困。乞准将其三村人丁各分一半,新设三村,一名仲地,一名长滨,一名前里村,而又各立与人一人、目指一人为之督率等情具禀。法司据情具奏。奉命依议。[1]

准以纳殿诰医移置于下库理当所。纳殿人多屋狭,无栖医处。且其医每于禁中有事及诸方有急病之时,必禀下库理当所,然后得以招之。故准移栖其医于下库理当所焉。

二十二日,因宫古岛东仲宗根与人、长间与人劝民革俗,奖赐物件。多良间岛水纳村隔海三里,其地窄狭多沙。且百姓荒芜农务,而欲渔猎以营年贡。是以人多渐困,拖欠赋米约有七石馀。时东仲宗根、长间二人劝励民心,尽力农业,以完其欠。且以其村自古惑虚说而嫌修墓,人死,则不择地而埋之。又不知丧祭之礼。二人招聚村中老幼,叮咛教之,始筑一墓,合葬各处所埋之尸,以旧葬之地变为耕田凡八百六十一坪。又教备由报来。法司据之奏王。奖赐其二人挂物各一幅、丝绵各二把。又垣川村耕作笔者下地仁也、杣山笔者平良仁也、仲筋村耕作笔者高江洲仁也等三人,随彼东仲宗根、长间二人同为勤劳,故奖陞赤八卷位。

二十八日,准遣御俭使于宫古、八重山、姑米三岛,以正田地。宫古岛头目等禀曰:“昔遣御俭使以来,历年已久,制度混乱,风俗变颓,百姓荒业,年欠贡赋。且自明年加输三度夫钱米,恐其百姓不能承办。请遣御俭使正理田地,革化风俗。”因令御物奉行会同申口官确议,其覆曰:“今国中严行俭约,遣其检使虽属不便,然田地混杂,农业荒怠,则万民之困苦必矣。应遣俭使以正之。又八重山、姑米山虽无祈请,亦应往正旧制可也。”法司据议具奏。王命向文源【汉那亲方朝昌】为之使焉。【九月十九日,汉那亲方禀称:宫古岛、八重山各隔海路,若以明年秋起程,而于后年夏内两岛事竣,复到姑米,料必难矣。请准于来春起身,庶无滞误奉命。准其所请。】丁亥三月二十一日,那霸开船。二十七日到宫古岛。公务已竣,十月十五日彼岛放洋,此日到八重山。戊子六月初二日,彼山开洋,要往救米岛。因风不顺,驶至本国。已及三月十六日,那霸开船,次日到久米岛。公务全竣,五月二十七日回国。[1]

九月十六日,准迁摩文仁郡米次村于其故墟。米次村于乾隆十二年间迁于后原之地。奈其地凹窊,每遇大雨,水聚不漏。此次浸倒人屋四橺,溺死畜类,漂失家伙,凡历七日其水方退。诚非可居之地。且旧村前米次当原地方,本为肥善。然迁村以后,里水不灌乎田圃,厥土痩瘠,殊属不便。故准其仍迁于故墟。

创造唐纸、印金纸、縀子纸。首里大中村无谱知念筑登之亲云上,始造出唐纸、印金纸、縀子纸,以备国用之未备。因此停止寄贸于他国焉。[1]

十六年春二月二十九日,准迁美里郡渡口村于加那波川原。渡口村原来生齿不繁,人屋常被劲风吹损,未免修造围村。群树不见茂荣,且井在远处,甚属不便。夫加那波川原井在近处,且村水流入田地,有利于耕种。又无风患,风水甚善。故准其所请,迁之于加那波川原。

准迁浦添郡仲西村于外间原。仲西村当宫城川流水所冲料必风水不善,自古生齿不多。且井在远处,甚属不便。夫外间原地方近于首里、那霸,况井在近处,风水亦善。故准其所请,迁之于外间原。

三月二十七日,褒赏小禄郡大岭村松川亲云上孝行。松川亲云上秉性纯孝,尝为西掟,转陞夫地头。戊寅年,又为小横目役。其父母年各八十馀岁,松川事之尽孝,出入必告。其家近于马场,人多会集。松川念老亲待人辛苦,别造房屋,使父母安居。令弟喜屋武筑登之侍侧。至于日用饮食,必问其所好以进之。且每年以米托酒家造酒,以为供奉。寒则供火箱以温之。且养蚕桑,以供之帽,以其所剩之绵分与亲戚老者。二十年前,父染眼疾,疗治不痊,遂为瞽盲。松川定于每年五月初四日泛舟江流,弹弦唱歌,以乐亲心。乙酉年,父染重病,松川夫妇求医进药,昼夜侍侧,留心调养。奈因年迈,饮食少进。松川自行疗治,其病全愈。其母尝为大岭村女祝者,有御祭与朔望及诸方参拜之务,年老难行。松川备簥乘之,以为往还,是以礼节无缺。至若松川行路之时,见路上有小石,则恐老弱与妊妇踏跌,而采拾以除之。且甲子年以来,大岭村百姓十二人年税不足,皆欲卖身以纳之。松川闻之,意谓许多百姓卖身于他方,则靡但一村衰微,父母妻子亦皆离散,甚属堪悯。遂发金买之。平日使之以道理,劝之以农业。且怜其无配,为之求妻。不数年,皆得赎身,而各之门户。至于奴婢,亦择偶成嫁。是以奴仆视松川夫妇犹父母。且大岭村有神名呼和良伊喜由,其宫以茅盖之。又近海边,每年不堪修葺。松川与村人相议,以瓦改修,而其工钱松川捐其一半。且小禄郡栽落地生不多,每值公用,则往他处贵买缴之。松川劝人播种,自此落地生蕃息广衍。且于山野植松木千株、铁树二万馀株,以防饥馑。每遇凶年,则分与亲戚、邻里,以救其命。检者、两总地头、田地奉行等以其孝行转详具题。王上嘉之,赐座敷位并上布三疋。

褒赏小禄郡宇荣原村金城亲云上孝行。金城亲云上赋性笃实,才能过人。直擢南风掟,顺陞首里大屋子,两授夫地头,转任地头代。其为人也,善事老父,寒则温之,暑则凉之。衣服饮食从父所好,家事皆从父命而行。不啻妻子感化,他人亦观感兴起焉。其父享年七十八而终。且夫金城之于奴仆也,分与己田,又给钱五十贯,以为摇会。【俗称寄合】未数年,各得赎身。奴仆有急则周之,是以奴仆亦尽心力而事之。至于大宗家极贫,不得承祭先祖,所有家宝不得不卖。金城意谓自家祭祀虽备丰饶,先人之心岂肯安乎?遂发钱八百贯以助之。一门亦皆感其心志,各随力量以周之。由是宗家保其宗祀。且村中每值分理田地与山野之时,必费人工。金城曾于改正经界之时,学习竿入针图之法,分地肥硗,算其坪数以登记,故无费力之忧。又抄竿入帐,以其原名之内,今时不用之小名,悉以朱笔记之;于探经界之时,循其朱记而正之。且于刈稻勘定谷米之时,亦循其帐而行之。由此费用减而利郡多。又村中取拂帐,自古未尝校清,其开销不明,百姓怀疑。金城悉校其帐,逐名归款,使百姓逐一知悉。因其处事若是精谨,故凡村中所卖杂物钱每年存三百贯,以此塞乎村中公用;其馀皆授村中,俾供诸用。且村中素无规模帐与诸费定例帐及缔方帐、公用帐。金城新造其帐,然后诸事得无滞误。又每年算沠贡赋多有难办者,金城照名寄帐,算定贡赋及租税米之数,扣算定例出物之数,立案定规,从此以后无费人力。又以宇荣原村百姓地之内有崎原地方,远在海边而埼𥐟,风旱甚强,五谷难熟,甚属不便。已于癸酉年为一村公地【俗称浮地。】,俾人受之,每年收其税钱三百五十贯,将其税钱低利而借之于村中欠债高利者,使还其债。其所借之钱至癸未年俱各还清,共有一万零五百馀贯。以二千二百贯买仕明地;八千贯授于村中,以其利息为摇会,丙戌年共收会钱一万七千八百三十贯文。以其每年所纳所之公地税钱三百五十贯文徒贮村库,甚属耗折,故为摇会。至丁酉年,该收会钱壹万五千二百余贯。夫金城不惟孝行超群,且一乡风俗亦为淳美;郡中诸事又为善便,厥功不小。是以检者、两总地头及田地奉行等以其善行转详具题。王上嘉之,赐座敷位并上布二疋。[1]

十七年春正月二十二日,准迁知念郡安座间村于汀敷原。安座间村原来人不堪病,民不繁荣。且废田成籍,以致贡赋不足。本村素自有泉,若就泉作田,不惟水灌本田,且天水田亦得利。然另有地方名曰汀敷原,其地田圃得便。且井在近处,风水亦善。故准其所请,迁之于汀敷原。

二月十二日,始定每年清明之节上谒玉陵奉祭。上欲每年清明时节谒先王之陵奉祭,特谕法司议奏。法司遵令,御物奉行、申口、诸大夫会议,兼并其议题奏。上依议,每年清明初日谒玉陵,照祭寝庙之例,供御三味物三通奉祭。至次日,亦谒极乐陵,供御三味物一通奉祭。又清明初日,国母、王妃谒玉陵,供御香、御花酒奉祭。次日,恭遣座敷大亲斋御香、御花酒诣极乐陵奉祭。以上祭典,俱著御书院办理。

三月朔日,诏定诸王子之夫人各插金筓。诸王子之夫人曾封列翁主位,尚插银筓。此番诏定各插金筓。因自此次,始发帑金,造筓颁赐。

夏六月初九日过午时候,大地震。王城之石墙数十个所并三个寺、玉陵、极乐陵之石墙,处处为地震所坏。其外诸方亦有损所。且地震已止,潮水不常,或二三尺许,或三四尺许,扬入内港,再三满退。比及未刻,潮水恬静。至庆良间岛内座间味、阿佐两村海边之田园处处并民屋九家被波所损。

二十六日,因王殿修完,主上自大美御殿迁于新殿。

二十九日,准迁座间味郡阿佐村于古村。阿佐村地方窄狭,前已准迁于大滨原。奈人屋常被劲风吹损,且其村都属沙地。此次过大地震,波浪大扬,处处被潮水,所牵五家亦为波所倒。且地震以后,井水亦咸。故准其所请,迁之于旧村。

秋九月十五日,准八重山庆田城付西表首里大屋子改名西表,西表付庆田城与人改名上原。庆田城、西表两村役人,于庆田城之内祖纳村一处设立公所办事。奈事务迟滞,因此西表役人于西表上原村设公所办事。夫庆田城津口不少,每有飘风船只,于此应付。故准其所请,庆田城西表首里大屋子掌管改名西表,西表附庆田城与人掌管改名上原。

十六日,准迁南风原郡山川村于川田原。山川村风水不善,渐渐衰微。夫本村里主地内川田原风水最善,且村水流入田地,有利于耕种。故准其所请,迁之于川田原。

冬十一月二十三日,准定宫古、八重山惣横目役赐俸各五石。宫古、八重山两岛诸凡上纳与百姓对算不清,以致百姓窘困。因此曾已每岛各立惣横目二人,【给夫六人,无有俸米】使之稽察,尚未见其效。所以然者,由致仕老人掌之之故也。且至近年加输出米、出银,百姓极至困穷。若非择人而授职给俸而劝之,百姓不免依旧困穷等由,御检使详情。故准其所请,赐俸各五石,使其隔二年上国以报岛内百务之善否。若果有功,举之直为头役。且其职交代之时,选首里大屋子与人内有能者授焉。

十八年春三月九日,沛雨殷雷。此日大雨,雷落于东村故仲村渠筑登之亲云上后家之市屋。其栋壁少破,家人无伤。

三月十日,准御八卷组改称御八卷组主取;同日新设御八卷组相附一人、细工一人。御八卷组之务,一人难以承办御用。故加立此役。

四月朔日,褒赏金城亲云上善行。金城亲云上,乃小禄郡宇荣原村人,自幼有志。两亲冀其成立,令其学习书算。金城曾为文子,转而服役惣地头。奈家业素贫,兼母甚弱,将父一人之力日食难续。因此金城下班之时,昼则耕作,夜则弹棉,以为食。兼奉公直登西掟。自此顺陞惣耕作当、夫地头,转任地头代。勤职多年,毫无误失。祖母、两亲俱各安心,衣服、饮食从其所好。家事皆从其所命而行。祖母享年九十四,父享年六十五。今母虽年及八十五,自壮年染脚病,不得外出。金城怜之,常以悦之,不啻一家兴孝。他村人亦观感兴起焉。且夫小宗家有大城者,曾染眼病,未几而殁。妻子皆欲卖身。金城闻之,发钱千三百贯,不使妻子离散。且正月、七月并遇佳节,亦发钱助之依之,宗家完备祭祀。又大宗家有具志筑登之者,因年不熟,拖欠赋米。金城为之借钱八百贯,以完其欠。且将金城之力偿还其所借之债。不但此而已,具志抱病,费用甚多。男子虽为文子,遂卖身。金城为之鼎力,发钱四百贯,使其赎身,男子如旧任职。至于奴婢,亦亲爱之,分与田园,使各自勉业。且奴婢嫁娶,亦发赐财货,俾其婚姻。是以奴婢各自尽心勉业,及早赎身。奴婢之内,八人俱免身价,十人皆免半价。是以奴婢视金城夫妇犹父母。且村人劝农休游之时,自乙丑年以来年年给米五斗。农人感恩,尽力农亩。夫金城于村,可谓善便。且庚辰年,𤘩宫城村人十九名食苏铁,当起毒及十死一生。金城闻之,急率妻子携沙糖、猪油、豆耒,自行疗治。又请求医师友利宗奄服药。因年大饥馑,村中无米。金城遣仆,取自家之米,煮粥而食之依之。十二人各得活命。又无利借米五斗,以救其饥。且种粟苗并木棉用粪培植之法,自金城而始。于今其法行于郡中。夫金城气量过人,故𤘩宫城、具志两村地头并村人,因本村无诸上纳物本,立帐事甚难办,请倩金城造帐。现今惣地头着令金城勘定各村之诸帐。且宇荣原、松川两村欠债卖身,金城自癸未年设立督理之人,犹自卫督率,勉励百姓各自勤业。兼为徭会【俗称寄合】,以还其债。曾卖身者,亦渐渐赎身,料必近年内两村丰裕。夫金城不惟孝行超群,且郡中诸事亦为善便,厥功不小。是以检者、两惣地头及田地奉行等,以其善行转详具题。王上嘉之,赐越阶之座敷位。

六月朔日,准复继今归仁阿应理屋惠按司之职。今归仁阿应理屋惠按司,于雍正九年辛亥年因其职只掌一郡之礼式,无公边之务,故照三十三君内彻去之例,不准继顶其职。然殿于彻去,君君传于近代,犹立不废。料必难以彻去。故准择于今归仁郡亲泊村兼次亲云上女蒲户继按司之职,赐年俸二石【杂谷一石、米一石】;忰者二人,地所高十九石七斗七斘四合二才。

宫古岛伊良部村一乳而生三子。宫古岛伊良部村塩川仁也之妻,正月十六日夜产一男二女。

五日,准寺社座新设假中取一人。寺社座原有中取三员。辛巳年,因国中严行俭约,减去一员。每逢三个寺均有事务,则另立加势中取一员办事,犹有误失。由是,寺社奉行上书曰:“乞准立假中取一员,与本役会同办事。本役交代之时,举之为本役。”故准设此职。

十五日,题准唐荣总理司、长史司直于明伦堂。久米村总役、长史原无直所,在家办公,于公用庶有碍。故准隔日直夜于明伦堂。

六月,特定中秋拜月。往昔每年八月十五日夜,于禁中后庭拜月。此礼既废既久矣。自今年,复行拜月之礼。[1]

七月七日,准另设掟、目差各一人。久米岛酋长、左番及御检使等禀曰:“本岛具志川郡仲村渠、具志川两村,原属仲村渠掟及同村目差之管掌。仲地、山里两村,原系仲地掟及同村目差之管辖。奈仲村渠与具志川往来越山,更相隔六町有馀,且其间有小村名叫上村渠。仲地与山里相离虽近,亦有三个小村,名叫安里、玉那霸、武富。若伹委各役兼治数村,不惟平日之治不便,且于织造绵䌷及治理丝绵之时,又以难董治。先是暂立署掟、目指各一人于具志川、山里两村,以为督率。现今虽设立假役劝厉百姓,亦恐百姓信之。不若本役且与他村不一样。请准于具志川、山里两村新设掟、目指各一人。”故准设如此。

二十六日夜,子刻,御番头进奏客星见于卯方。

秋八月十日,宫古岛上地村沛雨殷雷。此日大雨,雷落农民与那霸屋甍之侧,烧穿周围八九寸许,损破屋内几柱。

二十八日,褒赏樽野底并妻孝行。樽野底,乃八重山与那国人。父盲目,母手足痿痹,然十年以前照管家事。讵意长子弃世,家及灭亡。此时樽野底年及十九岁,深悯父母抱衰,种种慰父母心。樽野底因管家事,殚精勤业,一家裕足。将诸出物无滞交纳,无不足之忧。父母气力宽舒。樽野底平日自田圃归时,必往海边拣拾父母所好食物以膳之;往石垣时,亦买父母所好什物以进之。不唯樽野底有孝心,即妻玉亦厚存孝心。樽野底常与妻相商,不惟每日饮食从父母所好,或造糕饼,或造神酒,或造烧酒,以为供养。至衣服,亦从父母所好,寒则供火以温之,暑则令童子扇。夫妇出必告,归必面。晨夕侍侧,说与好事,以悦父母。或值盆中有跃招之,以乐亲心。或遇别处有观,夫妇舁户乘之,以乐亲之耳目。母亲因手足痿痹,饮食及烟不能自吃。其妻玉亲自进之,大小便在寝座撒去。其妻不欲他人视之,随即收之。九个年以来,未敢怠慢。至于亲戚及村人,亦交之以和睦。亲戚、村人均感其志,因此百姓、各役及头、在番等进其善行于朝廷。法司题奏:“伊樽野底虽产于离驿六十里外与那国村,善行超群。若赐褒赏,则一乡观感。请赐褒赏。”故嘉之,赐樽野底黄八卷位、木棉布三端、绵子二把;赐妻玉木棉布三端、绵子二把。

九月朔日,准移置久米岛藏元于大田村。久米岛具志川郡之藏元,原在兼城村。奈常被大风吹损,且风水不善。大田村土地得宜,风水亦善。由是诸役、在番等上书曰:“藏元大颓,将次改造。乞趋此时迁之大田村。”故准改移。

九月五日,八重山岛黑岛村沛雨殷雷。本村农民加祢出耕于西加祢原。此日大雨,雷落其原。加祢被雷烧死。

十月十五日,褒赏蒲松原孝行。蒲松原乃渡名喜岛人。父年八十,母年七十八,年老齿弱,不便食硬物。故每日饮食从父母所好,令妻烹调。且父母嗜大茶,故每度自那霸买大茶来,每日两度进之。夏冬供乎好衣服,冬则采薪以防其寒。且往那霸时,寻买珍物,为土产而进之。父母殊怡。且彼姑年已七十岁,有男子一人,家素贫,男子不能如意供养。松原板岳母于其宅,养之犹母。且册封之时,百姓为公事,久滞那霸,饭米缺乏。则无利发钱五百贯,以资其食。夫松原于岛,可谓善便。且渡名喜岛有上原仁屋者,遇火灾,财货什物统被烧焚,家无馀储,极至窘迫。松原见之,发黍一斗、粟五斘、钱三十贯以济之。夫松原气量过人,故彼岛酋长等为公事,每到那霸,必带他掌管内事。松原酌宜处事,万无一失。夫松原虽为野人,孝行不凡,且厥功不小。至于亲戚及村人亦行和睦,举岛亦殊感其志。是以酋长及诸百姓具禀,在番并地头等转达朝廷。法司题奏:“伊松原心志不凡,若赐褒赏,则一乡观感。请赐褒赏。”故嘉赐越阶筑登之座敷。

十一月朔日,复定三司官照功戴浮织冠。前此三司官役职太重,是故任其役职,即许戴紫冠浮织冠。乾隆己丑年,与那原亲方任三司官之时,奉命照其功勋,许服紫地浮织冠。永著为例。

十一月朔日,特定三司官宜経题奏许乘安駄。前此奉诏,任三司官,则不経题奏,蒙许乘安駄。今年与那原亲方任三司官,特谕任三司官则已経题奏,许乘安駄。永著为例。

十九年春正月,准迁佐敷郡小谷村于山久比利原。小谷村用名寄帐所载之田编立成籍,因此每年赋米不足,百姓渐疲,风水亦恶。故准其所请,迁之于山久比利原。[1]

二月六日,本部郡伊豆味村沛雨殷雷。此日,本村赤头山城等六人俱往砂糖家。及午时大雨,不能涩荻,系牛于车,坐待雨晴。未几,时雷大鸣。牛惊,殆挽倒车。山城见之,出外取牛。瞬息间雷落其地,山城并牛被雷打死。其雷色赤,飞腾二三间许,而不知其所行焉。

二月,真壁郡加立掟役一人。真壁郡九村,原来设掟役四人。一人管宇江城、伊敷两村,一人管真荣平、新垣两村,一人管名城、小波藏、安里、糸洲四村。但四村与他村相异,项年渐疲,掟役一人难以董治。因此减夫地头一人,加立掟役一人,俾他管名城、伊敷两村,且领伊礼地所,改称名城掟。

二月八日,今归仁郡涌川村沛雨殷雷。此日大雨,雷落涌川村,打穿蒲户玉城屋顶,打折桁柱。

三月九日,高岭郡真荣里村之西自世直滨至大里村近边小雨雹降。

自四月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小鱼【此鱼俗通用鳀字,叫太久知,形似楚理吕鱼。】集来崎原并楚崎边。

宫古岛松原村之东北比利岭山野之内,自穿其口径五尺许、深二丈馀、底广四五间许,有泉出。

秋七月十四日之夜,雷落八幡前,打剥松树。

八月六日,宫古、八重山两岛自首里大屋子与人内兼务惣横目职。宫古、八重山两岛屡改条例,严行检束,选立惣横目。若不授之以村,威势不重,诸事悉属不便。故准其所请,其交代之时,选自首里大屋子与人内有才能者,俾其兼本职,而勤横目,而加赐民夫。

冬十月九日,伊江岛东江村大雨,雷落东江胡志原与佐志高蒲地方,农民户、户三良二人并牛二匹被雷打死。

十一月十三日,国头郡楚洌村准迁于奥村楚江兼久原。楚洌村于乾隆元年丙辰营建,然其地不善。先年因大风潮扬,村围并贮藏被潮所引。因此郡人相帮筑堤遮潮,然不永保。且耕作场遥隔一里馀,往还湏需时刻。且津口不善,村中之船远系一里馀港,甚属不便。居民亦渐减。夫奥村之东楚江兼久原其地悉善。且减楚洌掟而奥掟兼务其职。故准其所请,迁之于楚江兼久原。

注释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日本内阁文库藏本无此节。
  2. 此节据筑波大学藏本列出。日本内阁文库藏本自“十五日”一句之后的内容与筑波本大异,其内容为:“留滞未数日,飓风骤作,封舟冲礁而损坏。王闻之,急备船只,请封使登舟,迎到那霸港。册典全竣,翌年正月三十日开船。因风色不顺,即日马齿山候风。二月初四日,见有顺风,该地放洋。十二日到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