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医大全/8 中华文库
论神灯照法
程山龄曰∶凡肿在头面以上者,不宜艾灸,恐引火气上攻,宜用神灯照法,神乎其神。用火照散安纸捻中,以麻油浸点,每用神火三枝,离毒半寸许照之,自外而内,俾药气透入,皮色紫滞者,立转红活;疮势平塌者,立转高耸。仍须不时照之,则毒瓦斯顿解,转阴为阳,以收全功。且此法不止施于头面,即如发背等毒,亦宜用之。此痈疽门之宝筏,宜互相参考,以神其用也。(《十法》)
火照门主方
火照散(即神灯照法,《正宗》)
朱砂 血竭 没药(各三钱) 麝香(五分) 明雄(三钱)
共为细末,用绵纸条长寸许,每条裹药三分,真麻油浸点,自外而内,周遭照之,疮毒随药气解散,自不内侵脏腑。初用三条,渐加至五七条,疮势渐平,又渐减之。熏罢随上红升丹,粘贴膏药。若肿势漫延周遭,用药敷之,如再熏,须洗去末药。其贴膏药处,药油可不必洗。
熏发背对口神方(盛旦明)此二种疮,初起先用丝瓜叶,煎水洗之;如无,热水洗之。后用儿茶、血竭、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一钱,研匀。卷入草纸内成条,浸在麻油内浸透,点着照疮头熏之。一点露水相似,其毒自散。如知觉迟,已肿不可当,亦要熏过,最效。
论艾灸法
李东垣曰∶夫疽则宜灸不宜烙,痈则宜烙不宜灸。丹瘤肿毒,宜 渍之,肿皮光软,则针开之,以泄其毒。治疮之手法,殆不过此,而各有所宜。故《圣惠方》论曰∶认是疽疮,便宜灸之一二百壮,如绿豆许,火灸后觉似 痛,经一宿,乃是火气下彻,肿内热气被火导之,随火而出,所以然也。若其疮痒,宜隔豉饼子灸之,其饼须以椒、姜、盐、葱相和捣烂,捏作饼子,浓薄如叠三钱为率,当疮头豉饼子上灸之,若觉太热即抬起,又安其上,饼子若干,更换新者尤佳。若其疮痛,即须急灸,壮数多为妙。若其脓已成者,慎不可灸,即便针开之,即得瘥也。若诸疮经久不瘥,变成漏者,宜用硫黄灸法灸之。其法∶硫黄一块,看疮大小,口上安之,别取硫黄少许,放火上烧,用钗尖挑起,点硫黄令着三五遍,取脓水干差为度。若发背初生,即宜上饼灸法灸之;初觉背上有疮,疼痒颇异,认是发背,即取净土水和捻作饼子,径一寸,浓二分贴着疮上,以艾炷灸之,一炷一易饼子。其疮粟米大时,可灸七七壮;其疮如钱许大,日夜不住灸,以差为度。已上数方,并根据本方,一一亲验,所以载之。愚谓疮医自幼至老,凡所经验,必须写之。尝记疳 、恶疮,诸医不验者,取蛴螬剪去两头,安疮口上,以艾灸之,七壮一易,不过一枚,无不效者。
又法∶用乞火婆虫灸之同前法,累验之神效,人皆秘之,往往父子不传。又法∶赤皮蒜捣烂捏作饼子,一如豆豉饼子灸法灸之,弥佳。(《十书精义》)
蒋示吉曰∶凡疮初起,不论阴阳,俱用灸火灸之,是开门逐贼法也。(《说约》)
又曰∶试疮头在何处,好于疮顶灸法。先以湿纸覆疮上,立视其纸先干处,乃疮结头处也。
又曰∶初起一二日,灸可立愈;三四日,十愈六七;若过七日之关,内脓将成,则不可灸矣。
程山龄曰∶隔蒜艾灸,灸法胜于刀针。书云∶不痛灸至痛,痛灸不痛时。凡治痈疽,疔毒流注,及一切无名肿毒,以大蒜切片安疮顶上,用陈艾炷安蒜上,香点灸之。其艾炷大小,看疮毒大小取裁。若痈疽之大者,以蒜捣饼敷上,必须不痛者灸至大痛而止,疼痛者,灸至不知痛而后止。若灸不透,反能为害。若内已有脓,则不须灸矣。(《十法》)
陈实功曰∶痈疽发背怎生医,不论阴阳先灸之,不痛灸至痛,痛灸不痛时。(《正宗》)
又曰∶考之方书,凡头上疮面疔毒、肾俞发,俱禁艾火。以头为诸阳之首,又乃纯阳无阴之位,生疮俱是亢阳热极,如再加艾火,使毒瓦斯炽甚,随后必加大肿,最能引动内痰,发之必死。又有面疮为阳毒,肾俞发多因房劳素亏,肾水枯竭,真阴销烁其源,必致内外干涸,多成黑陷,昏闷而死。又有病患元气素虚,肢体倦怠,精神昏愦,疮形平塌,脉来微散空虚,及素畏艾火者,俱不可灸。灸之恐生昏晕,且无真气抵挡火力,有损无益,诚至言也。
又曰∶如阴疮数多者,艾炷不及其事,以蒜捣烂,铺于疮上,再以艾又铺蒜上,点火灸之。必知痛甚为效,此为火气方得入里知痛,深处方是好肉,盖艾火拨引郁毒,透通疮窍,使内毒有路而外发,诚为疮科首节第一法也。贵在早灸为佳。
陈文治曰∶疔毒药力不能速到,非艾火不解,惟艾火功效甚捷。
周文采曰∶初起阴塌不起,便可用艾多灸,或隔蒜灸之,如痛灸至痒,如痒灸至痛,此最妙法也。若疽疮已成,亦可用火针烙开疮口,则易治也。(《集验》)
又曰∶痈疽初发小点,一二日间,急以大蒜头横切如钱,放顶上,顿小艾炷灸之,五壮而止。若形状稍大,以黄棉纸蘸酒全贴肿上,先于干处为筋脚,于先干处灸之,或两处先干,皆灸,但五七壮而止。又法∶屈指从四围按之,过痛处是根,就是重按深入,自觉轻快,即此灸之,更于别处灸;若或大肿,即捣蒜为饼,焙干蘸醋灸热,更换频罨,或以熨斗火于蒜饼上熨之,更换热饼频熨。如觉患处走散,即以绵帛盖覆,勿令气泄,俟少间敷药。凡痈疽展大如龟之形,且看头向上下,先灸其前两脚,次灸其尾,或红筋走紧而长,从尽处灸之,须留头并后两脚勿灸。若尽灸之,不惟火气壅聚,使毒无从解散,又攻入里也。若辨认不明,以香白芷三分,汉椒、桑白皮各一分,连叶葱白十根,新水煎汤,入酸醋半盏,淋洗少顷,其筋自现,可以辨验头尾。
朱丹溪曰∶头面患毒,如纯阴平塌顽麻,非艾灸无功,但艾炷宜小,如麦粒样式,以神其用也。
窦汉卿曰∶凡灸于患上头聚处,切蒜片如钱浓,放患处置艾壮于上,以火燃之。若蒜皮枯焦,再易之。待将毕,三五壮着贴肉上灸为佳,至少者以二十一壮为期。头顶上五壮七壮为期。艾炷只可如豆大,但面心为阳中之阳,禁灸。其阳证不可灸者何?恐火气内侵,势益昌大,以火济火,故戒之。惟阴证可灸,郁气、湿热、积毒,借火以拔之,然以火济水,自有相生之妙。临灸毕,用口吹火致灭。其火功借气得以入内。其疮易散。设或灸不能即散者,灸迟之故也。虽不能全散,大能解毒,易溃脓,易敛口,功难尽述。惟脏毒、坐马痈,以蚯蚓泥作饼,代蒜片艾灸之,以热为度,易之如前,共十四壮为期。若附骨疽,痈毒入骨髓,择天气晴朗和暖,尻神不犯吉日,午时灸至申时止,徐问病者骨中热否,若果骨中热方效。凡灸不拘壮数,忽然爆起者,是病根脱矣,即止之。凡灸须饮食半饱,并饮好酒以通经络,以和气血;再令善笑谈者,以乱其痛,亦妙方也。体虚者禁灸。(《经验全书》)
薛立斋曰∶余按疮疡之证,有诸内必形诸外,在外者引而拔之,在内者疏而下之,苟或毒瓦斯郁结,瘀血凝滞,轻者药可解散,重者药无全功,是以灼艾之功为大。
凡灸法,未溃则拔引郁毒,已溃则补接阳气,每治四肢患疮,气血无亏者,灸之皆愈。头乃诸阳之首,及肾俞一穴在于两腰脊旁,并弱甚之人,内无真气抵挡火气,数证禁灸,当慎察之。
王肯堂曰∶灸,乃从治之意,惟头为诸阳所聚,艾炷宜小而少。若少阳分野,尤不可灸,灸之多至不救,亦有因灸而死者。盖虚甚孤阳将绝,其脉必浮数而大且鼓,精神必短而昏,无以抵挡火气,宜其危也。
汪省之曰∶夫疮有脓水恶物,渐渍根深者,用面、硫黄、蒜三物,一处捣烂,看疮大小,捻作饼子,浓三分,安疮上,用艾炷灸二十一壮,一壮一易矣。后四五日,用翠霞锭子 入疮内,使歹肉尽去,好肉长平,然后贴收敛之药,内服补接之剂,调理则瘥矣。
《元戎》曰∶疮疡自外而入者,不宜灸,自内而出者宜灸,外入者托之而不内,内出者接之而令外。故经云∶陷者灸之,灸而不痛,痛而后止其灸。灸而不痛者,先及其溃所以不痛,其灸而痛者,先及其未溃所以痛,而次及将溃,所以不痛也。
《精要》曰∶脑为诸阳所会,颈项近咽喉,肾俞皆致命之所,俱不可灼艾。
刘河间灸刺法谓∶凡疮疡须分经络部分,血气多少, 穴远近,从背出者,当从太阳五穴,选用至阴(在足小指外铡,去爪甲角如韭叶大。)通谷(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前陷中。)束骨(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昆仑(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中。)委中(在 中央、约纹中动脉。)从鬓出者,当从少阳五穴,选用窍阴(在足小指次指端,去爪甲如韭叶。)侠溪(在足小指次指歧骨间本节前陷中。)临泣(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中。)阳辅(在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如前三分。)阳陵泉(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从髭出者,当从阳明五穴,选用厉兑(在足大指次指去爪甲如韭叶。)内庭(在足大指次指,外间陷中。)陷谷(在足大指次指间,本节后陷中。)冲阳(在足趺上五寸,骨间动脉,去陷骨三寸。)解谷(在冲阳后一寸五分,腕上陷中。)从脑出者,则唯绝骨一穴,(在外踝上三寸,动脉中。)详见《痈疽灸经》。
刘宗浓曰∶此谓痈疽初发,宜灸之也。然诸疮患久成漏者,常有脓水不绝,其脓不臭,内无歹肉,尤宜用附子浸透,切作大片,浓两三分,于疮上着艾灸之,仍服内托之药,隔二三日再灸之,不五七次,自然肌肉长满矣。至有脓水恶物,渐渍根深者,郭氏治用白面、硫黄、大蒜三物,一处捣烂,看疮大小,捻作饼子,浓约三分,于疮上用艾炷灸二十一粒,一灸一易。后隔四五日,方用翠霞锭子并信效锭子,互换用之。插入疮内,歹肉尽去,好肉长平,然后贴收敛之药,内服应病之剂调理,即瘥矣。盖不止宜灸于疮之始发也。大抵始发宜灸,要汗下补养之药对证,至灸冷疮,亦须内托之药切当,设反逆不唯不愈,恐致转生他病之患也。
经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营卫,以会大气。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营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锁骨髓,外破大 ,留于节腠,必将为败。积寒留舍,营卫不养,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大寒,留于溪谷也。此用附子灸者,盖此义也。(灸漏疮论)
李氏云∶治疽之法,灼艾之功胜于用药,盖使毒瓦斯外泄,譬诸盗入人家,当开门逐之,不然则入室为害矣。凡疮初发一二日,须用大颗独蒜,切片三分浓,贴疽顶,以艾隔蒜灸之,每三壮一易蒜,疮溃则贴神异膏,如此则疮不开,大肉不坏,疮口易敛,一举三得。此法之妙,人所罕知。若头顶见疽,则不可用此法。(《五府极观碑》载)
伍氏曰∶凡用蒜饼灸者。盖蒜味辛温有毒,主散痈疽,假火势以行药力也。有只用艾柱灸者,此可施于顽疽痼发之类,凡赤肿紫黑,毒甚者,须以蒜艾同灸为妙。
张景岳曰∶痈疽为患,无非血气壅滞,留结不行之所致。凡大结大滞者,最不宜散,必欲散之,非藉火力不能速也,所以极宜用灸。然又有孙道人神仙熏照方,其法尤精尤妙。若毒邪稍缓,邪深经远,而气有不达,灸之为良;若毒邪炽盛,其势猛急而垂危者,则宜用熏照方,更胜于灸也。
冯鲁瞻曰∶疮毒溃后,风寒侵袭作肿痛者,用韭菜杵烂炙热,敷患上,冷则易之;或捣成饼放患上,艾圆灸之,使热气入内。(《锦囊》)
张仲景曰∶凡人一见背有疮口外现者,不可小视之,急用蒜切片一分浓,贴在疮口上,用艾火烧之。痛者烧之不痛,不痛者烧之知痛而止,且不可不痛而止也。此法最妙,世人不识,而我特表而出之,以治发背之初起者。盖一经灸之,则毒虽火化,以火攻火,又何疑焉?愿世医留意。
《心法》云∶灸乃开结破硬之法,倘有一点白粒如粟米起,四围微肿如钱,盒饭于米粒上,着艾火十四五壮。三日内灸者,只灸成疮而散;三日外者,其肿渐少,宜多灸之;或灸火着处,则结热可伸,灸处先溃,则毒势分减,庶免展开,不致下陷,及坏筋骨,伤气血也。所谓灸至不痛者,谓着皮肉未坏处则痛,火至着毒处则不痛,必令火气至着毒处方止;所谓灸至痛者,谓初着毒处不痛,至好肉则痛,必令火气至好肉方止。畏灸者,或用独蒜瓣,或豆豉饼,或椒、姜、盐捣烂,捏作饼子,如当三钱浓,铺艾灸之,热则易新饼,亦可散也。
艾灸门主方
陈艾圆此法因疮毒纯阴,平塌顽麻,非艾灸无功。每岁端午日蓄蕲艾一二斤,愈久愈良。用时取叶为炷,或加麝香末、木香末、雄黄末,搓成圆,安蒜上灸之。灸一切无名大毒。胡桃劈开去仁取壳,用极干人粪填满,合肿处,以艾火灸之,壳穿则易。已成即流稠黄水,未成即消散也。
艾火灸成疮。春用柳絮,夏用竹膜,冬用壁喜窝,秋用新棉贴之。
制艾法(胡公弼) 须在伏天取真正蕲艾,不拘多少,捡净,以筛子中揉擦,再将细筛又揉,筛眼中漏下者方成。艾茸或以粗布包搓亦可,再于烈日中晒极干收贮。灸疮最妙。
骑竹马灸法(《准绳》) 治一切疮疡,无有不愈。令病患以肘凭几,伸臂腕要直,用蔑一条,自臂腕中曲处横纹,男左女右,贴肉量起,直至中指尖尽处,截断为则,不量指甲。却用竹杠一条,令病患脱衣,正身骑定,前后用两人扛起,令病者脚不着地,又令两人扶之,勿令伛偻,却将前所量臂篾,从竹杠坐处尾 骨尽处,直贴脊背量至篾尽处为则,用墨笔点定,此只是取中,非灸穴也。却用薄篾作则子,量病人中指节相去两横纹为则。男左女右,截为一则,就前所点记处两边,各量一则,尽处即是灸穴。两穴各灸五七壮,疽发于左则灸右,疽发于右,则灸左。甚者左右皆灸。盖此二穴心脉所过之处,凡痈疽皆心火留滞之毒,灸此则心火流通而毒散矣。起死回生之功,屡试屡验。
豆豉饼(《理例》) 此法专灸一切痈疽对口,顽疮恶毒,肿硬不溃及溃而不敛。用江西豆豉为末,唾津和作饼如钱大,浓如三文钱,覆患处,以艾铺饼上灸之,以患者宽快为度。未成者即消,已成者虽不全消,其毒顿减,大有奇功。
桃壳灸法(《毕驿承集》) 大核桃劈开,去肉、壳背钻一孔,内填溏鸡屎令满,将有屎一面合毒顶上,孔外以艾灸之。不论壮数,惟取患者宽快,壳热另换一壳。如法灸之,其毒立好,真奇方也。
蜡灸法(《秘方集验》) 凡患发背对口,一切无名肿毒,及久近 疮。先看所患肿处,用生面水调作圈,根据肿处大小围之,圈高寸余,实贴皮上,勿令渗泄圈外,密施布帛数重,防火气侵余肉。患者安身勿动,圈内铺极好黄蜡片屑,上以炭火灸至黄蜡溶化。毒浅者,皮上觉热痛不受灸便止;毒深者,全不觉热痛,再下蜡,随化随添至圈满,仍前热火灸至蜡沸。初觉痒,后觉痛,久之不要忍,乃去火,以少水微浇滚蜡上,俟冷揭去蜡,近皮者俱带青黑色,此毒随蜡拔去。浅者一二灸便内消,深者三四灸,亦脓去肿消立愈。灸毕外搽生肌玉红膏,此百治百验法也。
灸身上诸毒。独蒜一个,加雄黄不拘多少,共捣成饼粘贴,将艾放饼上,灸一壮即愈。
论针烙法
李东垣曰∶夫疮疽之候,证候不一,针烙之法,实非小端。盖有浅有深,有迟有速,宜与不宜,不可不辨。盖疽肿皮浓口小,肿多脓水出不快者,宜用针烙,疖皮薄,惟用针以决其脓血,不可烙也。如有未成脓以前,不可以诸药贴 , 渍救疗,以待自消。久久不消,内溃成脓,即当弃药,从其针烙。当用火针,如似火筋,磨令头尖,如枣核样圆满,用灯焰烧须臾,作炬数温油,烧令赤,于疮头近下烙之。一烙不透,即须再烙令透,要在脓水易出,不假按抑。近代良医,仓卒之际,但以金银铁锭其样如针者可通用之,实在泄其毒也。或只以木炭熟火,猛烧通赤,蘸油烙之尤妙。烙后实者捻发为 ,虚者以纸为 ,上蘸药 之,上以帛摊,温热软粘膏药贴之。常令滋润,勿令燥也。夫疮疽既作,毒热聚攻,蚀其膏膜,肌肉腐烂,若不针烙,毒气无从而解,脓瘀无从而泄,过时不烙,反攻其内,内即消散,欲望其生,岂可得乎!嗟乎!此疾针烙取差,实为当理,然忌太早,亦忌稍迟。尝见粗工,不审其证浅深,妄施针烙之法,或疮深针浅烙,毒瓦斯不得泄,以致内溃。或疮浅烙深,误伤良肉,筋骨腐烂;或抑擦掀动,益加烦痛;或针之不当,别处作头;或实时无脓,经灸方溃,遂使痛中加痛,真气转伤,详其所由,不遇良医也。以此推之,凡用医者,不可不择,纵常医疗之得痊者,幸矣。(《十书》)
蒋示吉曰∶又有烙法,脓已成而皮浓肉深难溃,若不用针烙,使腐肉挟毒热之气,久留肉腠间,将好肉亦化为脓血,此烙法所以有功于溃疡也。若根浅而皮薄者,又何必假此以卖弄乎!由此观之,皮薄者用白降丹,皮稍浓者,则用针,皮极浓而毒附骨者,非烙不可。其法看疮头最大者,即是脓窍,用熟铁五六寸长大针,下半截用竹箸劈开,夹针在内,以意消息。用半寸即露针尖半寸于外。用一寸即露针尖一寸于外。以线扎紧,庶深浅不致有误也。将针于麻油灯火上烧令红透,量疮深浅及所生之处,深浅虚实,插入一寸或至二三寸,若未有脓,临时以纸捻 入,候次日取出。
脓色黄白即愈,赤黑防出鲜血。若在虚处,及筋骨节缝处。不得乱行针烙。针烙入肉,犹宜稍斜,恐透内膜也。烙迟固为不佳,太早亦生变证,脓深针浅,内脓不出,外血反泄,疮浅针深,内脓虽出,好肉受伤,此用针烙之难也。(《说约》)
申斗垣曰∶顽疖疮瘤妒其脓,半载医治不得愈者,当用烙法,烙之易愈也。
周文采曰∶夫顽疖疮瘤妒其脓,半载整年不得愈者,何也?盖于男妇不慎房欲,故多有之,小儿亦因吮其欲乳,更是一理也。亦有因跌撞妒其脓血,未及将愈,又跌之,故此成其顽疖。不能得愈,百药不效,当用银钱、银匙烧赤,于疖上烙之,不数日而痊,先勿令知之。此真良法也。如无银钱,以铜钱代之,亦可。
胡公弼曰∶凡火烙针圆如箸,大如苇,挺头圆平长六七寸,一样二枚,蘸香油于炭火中烧红,看疮头形处烙之,宜斜入向软处一烙,不透再烙,必得脓。非其时所出皆生血,当其时所出黄脓瘀肉。不假按抑,仍以纸捻 之,勿令口合。
又曰∶凡疮毒发在虚处,及筋脉骨节之处、断不可乱行针烙,即用针烙法,宜稍斜防透膜也。
论刀针砭石法
《素问》曰∶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
《通评虚实论》曰∶所谓少针石者,非痈疽之谓也。痈疽不得顷时回。
《灵枢》曰∶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
李东垣曰∶夫上古制砭石大小者,随病所宜也。《内经》谓针石、砭石、 针,其实一也。今时用镰者,从《圣济总录》丹毒论曰∶法用镰割出血,明不可缓也。合扁鹊云∶病在血脉者,治之以砭石。此举《素问》血实宜决之。又《气血形志论》曰∶形乐志乐,病生于内,治之以砭石。盖砭石者,亦东方来,为其东方之民,其病多疮疡,其法宜砭石。砭石之用,自有证候,非止丹瘤也。但见肿起色赤,游走不定,宜急镰之,先以生油涂赤上,以镰镰之,要在决泄其毒。然而此法不可轻用,忌其太深。《内经》所刺皮无伤肉,以其九针之用,而各有所宜也。砭镰之法,虽治疮疽、不可轻用也。(砭镰论)
周文采曰∶如针砭伤其经络,白脓赤汁逗流不止,宜服内托黄 圆∶生黄 去芦焙锉八两,当归洗焙三两,木香、沉香、肉桂去粗皮,不见火,乳香别研,各一两。诸香忌见火,共为细末,用绿豆粉四两,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桐子大。不拘时温汤送下,四五十丸。(《集验》)
又曰∶古人用砭石、 针、刀镰,乃决疮毒之器械也。所谓疮毒之宜出血,可急去之意,不可延缓,恐毒势变走。《内经》云∶病在血脉;决之于针石也。岐伯五治论云∶砭针,乃磁石锋芒利快,决毒甚便,乃东方之民,善于此,用于疮疖、丹瘤,涂生油于赤肿之上,砭之出血。妙在合宜,亦不可过之耳。
薛立斋曰∶若元气虚弱,误服克伐,患处不痛,或肉将死,急温补脾胃,亦有生者,后须纯补之药,庶可收敛。若妄用刀针,刺肉出血,则气无所根据附,气血愈虚,元气愈伤矣。何以生肌收敛乎!
陈实功曰∶凡疮十日以后,自当腐溃为脓,如期不作脓腐,仍然坚硬者,此属阴阳相半之证,疮根必多深固,若不将针当头点入寸许,开窍发泄,使毒瓦斯无门而出,必致内攻也。倘内有脓又便易出,此为开户逐贼之意。如十日外疮虽不腐溃,形尚红活, 热肿痛,此虽脓迟,后必有出,此又不必针之。盖由元气不能充足,或失用补托药,又误用寒凉,或盖覆未暖,多致脓迟。有此证者,宜用补中健脾,大托补药,以得脓为效。又以十五日至二十一日为期,过此外者纵有稀脓,但元气被毒相拒日久,必致耗散,诚难归结也。(《正宗》)
又曰∶如疮半月后,仍不腐溃,不作脓者,毒必内陷,急用铍针品字样,当原顶寸许点开三孔,随疮之深浅,一寸、二寸,皆可入之,入之不痛,再深入不妨,随将药筒预先煮热,对孔窍合之。良久,候温取下,如拔出之物,血要红而微紫,脓要黄而带鲜,此为血气营运活疮;如拔出瘀血紫黑,色败气秽,稀水无脓者,此为气血内败死疮。
程山龄曰∶凡毒有胀痛紧急,脓已成熟,无暇待灼艾火照者,即宜用刀法开之。
但刀法须在的确脓熟之时,又须要深浅合度,以左手按肿处,先看脓之成否,如按下软而不痛,随手起者,脓已成也;按下硬而痛,或凹陷不起者,脓未成也。已成脓者宜刺,未成脓者宜姑待之。若脾虚气弱者,宜托补之。又须看其脓之深浅,以手指按下软肉深者,其脓必深;软肉浅者,其脓必浅。若脓浅刀深,恐伤好肉;脓深刀浅,恐毒不出而内败,最宜斟酌。更有伏骨之疽,脓腐于内,皮色不变,宜以刀刺入深处,放出瘀脓,或灸开大口放出之,不得姑息因循,俾毒瓦斯越烂越深也。其下刀须利刃,勿令病者见,恐惊彼耳。砭法施于头面及耳之前后,因其漫肿无头,急用此法,以泻其毒。取上细磁锋,用竹箸夹定紧扎,放出锋约半分许,对患处,另以箸敲之,偏刺肿处,俾紫血多出者为善。刺毕以精肉贴片时,再用鸡蛋清调乳香末润之。盖此地不宜成脓,因头内中空,耳前后更多曲折,提脓拔毒,恒多未便,故砭法断宜早施。(《十法》)
薛立斋曰∶若患于背髀之间,凡人背近脊处,并髀皮里有筋一层,患此处者,外皮虽破,其筋难溃,以致内脓不出,令人胀痛苦楚,气血转虚,变证百出,若待自溃多致不救。必须开之引之,兼以托里,常治此证,以利刀剪之,尚不能去,似此坚物,待其自溃,不反甚乎!此非气血壮实者,未见其能自溃也。
又曰∶疮疡脓成,而及时针之,不数日即愈矣。常见患者,皆畏针痛而不肯用,又有恐伤肉而不肯用。殊不知疮虽发于肉薄之所,若其脓成,必肿高寸余,疮皮又浓分许,用针深不过二分。若发于背,必肿高二三寸,入针止寸许,况患处肉既已坏,何痛之有,何伤之虑?凡怯弱之人,或患附骨等疽,待脓自通,以致大溃不能收敛,气血沥尽而已者,多矣。
又曰∶凡疮既成脓,皮肤不得疏泄,昧者待其自穿,殊不知少壮而充实者,或能自解,若老弱之人,气血枯槁,或兼攻伐太过,不行针刺,脓毒乘虚内攻,穿肠腐膜,鲜不误事。若毒结四肢,砭刺少缓,则腐溃深大,亦难收敛。毒结颊、项、胸、腹紧要之处,不问壮弱,急宜针刺,否则难治。大抵疮疡之证,感有轻重,发有深浅。浅者肿高而软,发于血脉;深者肿下而坚,发于筋骨。然又有发于骨髓者,则皮肉不变,故古人制法,浅宜砭而深宜刺,使瘀血去于毒聚之始,则易消。若脓成之时,气血壮实者自出,怯弱者,不行针刺,鲜有不误。凡疮疡透膜,十无一生,虽以大补药治之,亦不能救,此可为待脓自出之戒也。
《心法》曰∶上古有砭石之制。《内经》有九针之别,制虽不同,而去病之意则一也。其疮疡一科,用针为贵。用针之际,虽云量其溃之浅深,尤当随其肉之浓薄,若皮薄针深,则反伤良肉,益增其溃,肉浓针浅,则脓毒不出,反益其痛,用针者可不慎哉!至于附骨疽、气毒流注及有经久不消,内溃不痛者,宜燔针开之;若治咽喉之患,当用三棱针;若丹瘤及痈毒,四畔 赤,疼痛如灼,宜用砭石去血,以泄其毒,则重者减,轻者消。如洪氏室患腹痈,脓胀闷瞀,以卧针刺出脓即苏。一人患囊痈,脓熟肿胀,小便不利,几殆。急针之,脓水大泄,气通而愈。大抵用针之法,迎而夺之,顺而取之,所谓不治已成治未成,正此意也。今之患者,或畏针而不用,医者又徇患者之意而不针,遂至脓已成而不得溃,或得溃而所伤已深矣。卒之夭亡者,十常八九,亦可悲矣。
张景岳曰∶经云∶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溢,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涩,而卫气沉,是以因天时而调血脉也。故凡遇天寒水冰,或阴气凝滞之时,欲行针刺,则先当温衣覆盖,或以艾叶炒热,或热盐、热衣类先熨其处,务令血脉温和而后刺之,则血泻气行,其病立已。若血寒脉涩,遽尔用针,则邪毒不泻,徒伤良肉,反以益其病也。
薛立斋曰∶凡元气虚弱者,必当补助脾胃,禁用刀针,若妄用之,而去肉去血,使阳随阴散,是速其危也。
孙真人曰∶针灸血出不止,用人屎烧灰,敷上立止。
神农所置九宫尻神
坤(外踝) 震(牙口) 巽(头、口、乳) 中宫(肩、尻) 干(背、面、目) 兑(手膊) 艮(腰、项) 离(膝、肋) 坎(肚、脚、肘) 一岁起坤,二岁震,三岁巽,四岁中宫,五岁干,六岁兑,七岁艮,八岁离,九岁坎,十岁又是坤。逐年顺行,周而复始,如患人行年到处,则忌针灸。慎勿泛用,免变他病。
四季人神
春(左胁) 夏(在脐) 秋(右胁) 冬(在腰)
九部人神(一岁为始,起于脐。一年行一位,周而复始。)
脐(一) 心(二) 肘(三) 咽(四) 口(五) 头(六) 脊(七) 腰(八) 足(九)
十二部人神(一岁为始,起于心。一年行一位,周而复始。)
心(一) 喉(二) 头(三) 肩(四) 背(五) 腰(六) 腹(七) 项(八) 足(九)
膝(十) 阴(十一) 股(十二)
十干日忌用针灸
甲(头) 乙(耳、喉) 丙(肩) 丁(背、心) 戊(腹、脾) 己(腹、脾) 庚(腰、肺)
辛(膝) 壬(肾、足、胫) 癸(手、足)
十二支日人神所在忌针灸
子(目) 丑(腰、耳) 寅(胸) 卯(脾、鼻) 辰(腰、膝) 巳(手) 午(心) 未(头、手) 申(头、脊) 酉(背) 戌(面头) 亥(头项)
逐月血忌日
正月(丑) 二月(未) 三月(寅) 四月(申) 五月(卯) 六月(酉) 七月(辰) 八月(戌) 九月(巳)
十月(亥) 十一月(午) 十二月(子)
逐日人神所犯忌用针灸
初一、十一、二十一日(大拇指、鼻柱、手小拇指) 初二、十二、二十二日(外踝、发际)
初三、十三、二十三(股内、牙齿、足、股、肘) 初四、十四、二十四日(腰间、胃气、手阳明) 初五、十五、二十五日(口、舌、遍身、足阳明) 初六、十六、二十六日(手掌、胸前) 初七、十七、二十七日(内踝、气冲、膝) 初八、十八、二十八日(手腕、股内、阴) 初九、十九、二十九日(尻、足、膝、胫) 初十、二十、三十日(腰、背、内踝、足趺)
人神所犯十二时辰忌用针灸
子(踝) 丑(腰) 寅(目) 卯(面) 辰(头) 巳(手)
午(胸) 未(腹) 申(心) 酉(背) 戌(头) 亥(股)
男忌日
壬辰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辛未 除日
女忌日
甲寅 乙卯 乙酉 乙巳 丁巳 辛未 破日
男女忌日
白虎 黑道 血支 血忌 月厌 月杀 月害 月刑 独火
针灸吉日
丁亥 丁卯 丁丑 甲辰 甲申 甲戌 丙子 丙午 丙申 丙辰 壬子 壬戌 壬午 庚午 辛巳 戊戌 戊申 己亥 己未
针灸凶日
每月初八 十五 十八 廿三 廿四 廿八 廿九
论疮疡用针灸勿忌尻神
薛立斋曰∶夫针灸之法,有太乙人神、周身血忌、逐年尻神、逐日人神,而其穴有禁针禁灸之论,犯之者,其病难瘳,理固然也。但疮疡气血已伤,肌肉已坏,宜迎而夺之,顺而取之,非平人可比之,此何忌之有?《外科精义》云∶疮疡之证,毒瓦斯无从而解,脓瘀无从而泄,反攻于内,内既消败,欲望其生,岂可得乎?危恶之发于致命之所,祸在反掌,腹痈,囊痈,二便不通,胸腹胀闷,唇疔喉痹,咽喉肿塞,其祸尤速,患者审之。
论敷药法
李东垣曰∶夫疮肿生于外者,由热毒之气蕴结于内也。盖肿于外有生头者,有漫肿者,有皮浓者,有皮薄者,有毒瓦斯深者,有毒瓦斯浅者,有宜用温药贴 者,有用凉药贴 者,有可以干换其药者,有可以湿换其药者,深浅不同,用药有异,是以不可不辨也。若疮肿初生,似有头者,即当贴温药,引出其热毒,乃火就燥之义也。
于四畔赤 处,捣生寒药贴 之,折伏其热势,驱逐其邪恶,扑火之义也。夫生寒药势气之精全,性味雄健,或有疗者,不本物理,皆用药草膏之类,有势力微,欲使瘠者,敌其勇夫,不亦难乎!又有粗工不审逆从,便用寒药敷贴,趁逐邪毒,复入于内,归于心肝,十死八九矣。大抵敷贴之法,欲消肿散,每血脉疏通,寒气逆从,断其去就焉。慎不可执方无权,安能散其郁结,不成脓乎!其肿皮浓者,以软布或以棉花纸涂药贴 之,待其药干换;肿皮薄者,即用疏纱或薄纸涂药贴 之,其药未干,即当换之。若至脓溃之后,即贴温肌生肉膏药,要在逐臭腐,排恶汁,取死肌,生良肉,全藉温热膏剂之力也。切勿用寒凉之药,水调贴之,夫血脉喜温而恶寒,若着冷气透里,即血滞难瘥矣。(《十书·贴 法》)
朱丹溪曰∶夫外施敷贴,正与发表之意同。经曰∶发表不远热,大凡气得热则散,冷则敛,不可不知。
又曰∶敷药之药,此可应酬轻小热证,若不辨阴阳之所由分,妄敷凉药,其祸不小,此诚不易之论。
戴院使曰∶有不敷药时大痛,敷即不痛,有不敷药不痛,敷之则痛,盖寒热风湿,并忧怒等气积而内攻则痛不禁,敷药拔出之,故不痛也。死血阴毒在中,愈伏愈深,愈不觉痛,药发之于外,故反痛也。
汪省之曰∶外施敷药,正是发表之意。经曰∶发表不远热,大凡气得热则散,得冷则凝,庸工敷贴冷药,岂理也哉!
周文采曰∶敷者,化也,散也,乃化散其毒,不令壅滞也。然疮之缓急,毒之冷热,则用药亦有寒热之异,如赤肿 甚者,当用寒性药敷之;肉色不变而肿势深暗者,当用温性药敷之;如不热不凉者,当以冲和膏敷之;根脚走散者,当用铁箍、铁桶等膏敷之。庶毒不走,易于消散,脓亦易熟也。
蒋示吉曰∶敷药止可围疮之四旁,中空,疮头用白降丹点上,以拔其毒,自无倒陷之误。(《说约》)
又曰∶溃后若根脚渐大,红肿不散,恶证也。宜用铁箍膏箍之,脓溃犹痛,必有筋隔住,内脓不得出,用针挑引出之,痈疽脓熟,势盈欲溢,用白降丹点上,半日自溃。
又曰∶制敷围之药,第一要研的极细,敷之则不痛,调敷药之法,必须用抿脚搅至千余下,敷之方不脱。
临敷之时,敷药必隔水顿温,庶药力易达,敷时中留一孔透气,使毒瓦斯易泄,不可不知此法。
又曰∶寒凉敷药,如芙蓉散、大黄膏,其患最大。气脉得寒则不行,瘀血得寒则不散,瘀肉得寒则不溃,新肉得寒则不生。
窦汉卿曰∶凡制围药,宜绝细,则不痛,和围药多加工夫,搅千余下,其药自稠,则用轻手围之,留孔须如鹅卵形状,敷药之外,须用薄纸贴之,务要扯碎粘贴,免崩裂疼痛之苦。待围药略干,再用调药余汁润之,以助药力,况药干不能入肌肉,借湿以通窍耳,宜深详之。
齐·马嗣明治杨遵彦发背,取白麦饭石(即粗理黄石,堪作碓碾,即磨刀粗石,用酽醋淬,猛火赤淬之,令屑落醋中者良。)为末。醋熬为糊,浓涂立愈。本草曰∶大凡石类多主痈疽,此石治发背神良。
程山龄曰∶书云∶用膏药贴顶,敷药四边围,凡肿毒之大者,将已成脓,用白降丹或乌金膏贴疮头上,然后用万全膏盖之,四旁以铁箍、铁桶、芙蓉等膏敷之,贴膏处取其出脓,敷药处取其消散,并能箍束根脚,不令展开,共作三层敷围法。第一层用白降丹,或乌金膏贴疮正顶,若漫肿无头,以湿纸粘贴,先干处是头也;第二层万全膏贴之;第三层以敷药围之。桑皮纸扯碎盖上,如蜜调敷药,则频以蜜水润之,如醋调敷药,则频以醋汁润之。不特添助药力,亦且敷药不致干憔,然予尝用万全膏遍覆肿处,连根脚一齐箍住,其中消处自消,溃时自溃,竟收全功,可见此膏之妙也。
《集验》云∶痈疽无头起者,用神豸膏、灵龟膏、拔毒膏、铁箍散贴,即令消退。溃脓者,用灵龟膏贴之,或用追毒膏去脓,或用筒子吸脓。有头疽疮,每于洗后视赤晕阔狭,用凉水调大铁箍散成膏,隆冬用温水调如人肉温,贴之;肿赤盛、用生地黄自然汁调,围贴之法,从四畔红晕处围贴,用桑皮纸掩上,疮有旋生白粒,散漫如米、如豆者,用银簪脚拨去疮眼,用老皮散敷之,再换新药敷上。凡热多则赤, 肿散漫,热甚则紫黑,外寒郁亦紫,血虚兼寒则青白,大铁箍散、正铁箍散,乃常用之药。或因风寒热及秽气厌触等证,四时寒热不同,又宜从权设法。热者,宜三黄散;热甚,宜三消散;有风者,加羌活、防风;气滞者,加木香;寒郁者,加桂;秽气触者,宜加香药熏之;肿处脆嫩者,去白芨。去敷药时,看毛下窍中,当有汗珠,此则血脉疏通,热毒消散,赤晕渐缩,脓溃痛止,变逆为顺。皮毛润活,要作良肉。但疽顶有些少腐开,不用刀剪。如药下不生汗珠,腐败必阔必多也。脓后围贴,则收散漫遗毒,尽随脓出,疮口贴拔毒膏药;如脓出不顺,用追毒膏;恶肉不去,用金宝膏。败肉去后,围贴则气血易活,新肉易长,疮口用长肉膏敷贴之,药与淋洗并行,同功。
郭氏法云∶如是有头疮疽,就便用朱砂备急膏一丸如黄豆大,安于疮头上,却用软粘膏药盖护之。其疮必破。如疮晕紫黑色,外用宣毒散,周遭敷住毒瓦斯。如疮晕赤红色,用水澄膏敷之,次日用坚峻碧云锭子开了疮口,次用紧缓碧霞锭子去其歹肉,稍净,却用缓慢碧玉锭子生肌,总名青金锭子。不拘日数,直待歹肉去净,单用膏药贴之。候脓水尽,肌肉平,方许贴生肌敛口之药。若根据此法,免教人受刀剪针烙之苦。如是无头痈肿,待脓成用针刺破,方以法收功也。
痈疽敷药门主方
铁箍散(吴丹垣) 阳疮肿疡,根脚散漫。
五倍子(一两,微炒) 生大黄(四钱) 秋芙蓉叶(六钱)
醋一盅入杓内熬滚,投药末搅匀敷患上留顶,以纸盖之,干则以醋扫之。一方照原方加寒食面五钱。
阴疽以及皮色不变,漫肿无头者不可敷。
如意金黄散(《正宗》) 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跌扑损伤,湿痰流注,大头时肿,漆疮火丹,风热天泡,肌肤赤肿,干湿香港脚,妇女乳痈,小儿丹毒。凡外科一切诸般顽恶肿毒,随手用之,无不应效,诚为疮家良便方也。
天花粉(上白,十斤) 黄柏(色深者) 大黄 姜黄 白芷(各五斤) 陈皮 天南星 苍术紫浓朴 甘草(各二斤) 共为咀片,晒极干燥,用大驴磨连磨三次,方用密绢罗筛出,瓷器收贮,勿令泄气。凡遇红赤肿痛发热,未成脓者,及夏月火令时,俱用茶汤同蜜调敷。如微热微肿,及大疮已成,欲作脓者,俱用葱汁同蜜调敷。如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湿痰流毒,附骨痈疽,鹤膝风等病,俱用葱酒调敷。如风热恶毒所生患,必皮肤亢热,红色光亮,形状游走不定,俱用蜜水调敷。如天泡火丹、赤游丹、黄水漆疮、恶血攻注等证,俱用大蓝根叶或水芭蕉根叶捣汁调敷,加蜜亦可。汤泼火烧,皮肤破烂,麻油调敷。具此诸引,理取寒热温凉制之,又在临用之际,顺合天时,洞窥病势,使引为当也。
四虎散(《正宗》)
天南星 草乌 半夏(生用) 野狼毒(等分)
上为细末,猪脑同捣,遍覆疮上,留正顶出气。凡痈疽肿硬,浓如牛领之皮,不作脓腐者,宜用。
铁桶膏(《正宗》) 发发背将溃已溃时,根脚走散不收束者。
五倍子(微炒,一两) 明矾(四钱) 胆矾(三钱) 铜绿 白芨(各五钱) 轻粉 郁金(各二钱) 麝香(三分)
上为极细末,用陈米醋一碗,杓内慢火熬至一小杯,候起金色黄泡为度。待温,用上药一钱,搅入膏内,每用顿温以新笔涂膏疮根上,以绵纸盖其疮根,自生皱纹,渐收渐小,再不开大为效。凡敷药宜极细,若粗则作痛,不可不知。
一切根脚走散,不能收束者用之,收根束毒,功效非轻。
治对口脑疽,不必洗去旧药,逐日添药,恐动疮口惹风也。
芙蓉膏阳疮红 ,收根束毒。
芙蓉叶(秋采,六钱) 榆面(二两) 生大黄(五钱) 皮硝(一两)
研细,葱汁童便调敷留顶,初起敷之可消,不特收束根脚。
敷大毒二法 茅厕垢浓敷四围,中空出气,自消。或用赤小豆、紫苏同研,敷上立消。
敷一切大毒消肿吸毒法 川贝母研末,同白槟榔汁敷之,有病之处即起白泡,无病之处则起红点如疮。
远志膏(程山龄)
凡一切痈疽肿毒,初起之时,随用远志肉二三两去心,清油煮,捣烂如泥敷患处,用油纸隔布扎,越一宿其毒自消,屡试屡验,其效如神。
芙蓉菊花膏
赤小豆 芙蓉叶 香附 白芨 菊花叶(各四两)
研细。每末一两加麝香一分,米醋调涂,围住根脚,或鸡子清调亦可。
敷药方
紫花地丁(去筋揉碎,一两) 白糖(一撮) 米饭(一团) 捣烂敷四围留顶。
又方
鲜鲫鱼(一尾) 山药(一段) 明矾(一钱)
捣烂敷留头,片时发痒,痒定自消。(一方无明矾)
又方
乳香 没药 麝香(各三分) 大蚰蜒(二条)
捣敷患上留头,自消。
又方
当归 黄柏皮 羌活
研细。以生金银花汁调敷四围,空中。
又方
生大黄(一两) 白芨(三钱) 穿山甲(三钱) 麝香(一分)
醋调敷露顶,或黄蜜、葱汁敷之更妙。此药敷上,便能立时止痛。
又方(《正宗》)
车前草(连根叶) 草 五龙草 金银花(各等分)
上四味鲜草一处捣烂,加三年陈米粉,即常用糨衣小粉浆。初起仍加飞盐末二三分,共打为稠糊,遍敷疮上,中留一顶,以膏盖贴,避风,自然拔出脓毒。若冬月草无鲜者,预采蓄下阴干为末,用陈米醋调敷,亦如前法并效。今恐前敷药内用五龙草,随地或有缺少,不便合用,预常熏后顶,以膏盖周遭肿上,以如意金黄散代敷之。
又方
荞麦面 硫黄末(各二两)
研末。井花水和作饼,晒干,每用一饼,水磨敷之,痛令不痛,不痛自痛。
又方 用活泥鳅以手捉定头尾,放 赤痈疽根盘上,大则以数条围之,其鳅即吸紧拔其毒瓦斯。
又方
木香 乳香(去油) 榆皮面(各等分)
滴醋熬稠调敷。
真君妙贴散(《正宗》) 治痈疽诸毒,及异形异类,顽硬大恶歹疮,走散不作脓者,宜用此药,不痛者即痛,痛甚者即止。
荞麦面 白面(各五斤) 明净硫黄(十斤,研细)
共一处用清水微拌,干湿得宜,木箱内晒成面片,单纸包裹,风中阴干收用。临时再研极细,用新汲水调敷。如皮破血流,湿烂疼痛等证,麻油调搽。天泡火丹,肺风,酒刺,染布青汁调搽并效。
回阳玉龙膏(《正宗》) 背疽阴病,不肿高,不 痛,不发热,不作脓,及寒湿流注,鼓风久损,冷痛痹风,诸湿香港脚,手足顽麻,筋骨疼痛,及一切皮色不变,漫肿无头,鹤膝风,但无皮红肌热者,用之俱有功效。此方乃救阴疽之外施良法。
草乌(炒) 军姜(煨,各三两) 赤芍(炒) 天南星(煨) 白芷(各一两) 肉桂(五钱)
制毕,共为细末,热酒调敷。此药军姜、肉桂热血生血,既生既热,恐不能散而为害。故有草乌、南星可以破恶气,祛风毒,活死肌,除骨痛,消结块,回阳气。
又有赤芍、白芷足以散滞血,住痛苦,加以酒行药性,功通气血,虽十分冷证,未有不愈,诚为寒灰之焰,枯木之春。大抵病冷则肌肉阴烂,不知痛痒,其有痛者,又多附骨之痛,设若不除,则寒根透髓,寻常之药,固莫能及矣。
冲和膏(《正宗》) 痈疽发背,阴阳不和,冷热不明。
紫荆皮(即红内消。炒,五两) 独活(炒,三两) 赤芍药(炒,二两) 白芷(一两) 石菖蒲(即望见消,又名阳春雪,又名木蜡,一两五钱)
上为细末,葱汤热酒俱可调敷。药中紫荆皮乃木之精,能破气逐血消肿;独活乃土之精,能动荡凝滞血脉,散骨中冷痛,去麻痹湿;石菖蒲乃水之精,善破坚硬,生血止痛,去风消肿;白芷乃金之精,能去风生肌定痛;赤芍药乃火之精,能生血活血,散瘀除痛。盖血生则肌肉不死,血动则经络流通,故肌活不致溃烂,经通不致壅肿,此为散风行气、活血消肿、去冷软坚之良药也。其中五行相配,用者再无不效之理,如流毒骨疽冷证,用之尤效。故云∶风消血自散,气通硬自除。
本方加乳香、没药,治流注筋不能伸。
神应丹(《说约》) 治气血不和,壅遏为疮,高肿赤痛,兼痰兼郁,兼寒兼湿,并效。
小雄鲫鱼(七尾) 鲜山药(四两) 连须大葱头(廿一个)
共捣烂,加千年陈锻石半斤,天南星、半夏、白芨、赤芍药研末各一两,和匀阴干,再研细末,临用以蜜调敷四围,外以皮纸盖之。
敷疮头凹者。 荞麦面炒黄研细,水和敷之。
化腐紫霞膏(《正宗》) 痈疽发背,瘀肉不腐,并不作脓者,又诸恶疮,内有脓而外肉不穿溃者。
萆麻仁(研) 轻粉(各三钱) 巴豆仁(五钱) 螺蛳肉 潮脑(各一钱) 金顶砒( ,五分)
血竭(二钱)
共为末。瓷瓶收贮,临时用麻油调搽,顽硬肉上至顽者,不过两次即软。
秘传敷毒法独核肥皂去核一个,萆麻仁二十九粒,捣烂敷,留顶透气,已成自溃,初起自消。
铁箍散敷诸般肿毒。
草乌 知母 天花粉 半夏 天南星 五倍子(炒) 芙蓉叶(各等分)
上为末。蜜醋顿热,调敷四围,中留一孔透气。
乌龙膏敷一切肿毒。入小粉浆,炒黑研细,用滴醋调敷,或加生大黄、天南星更炒。
倍子散敷一切肿毒,并乳痈初起。五倍子不拘多少,打碎炒黑为末,醋调敷,或井水调敷亦可。
立消散
雄黄(二钱二分) 穿山甲(三钱) 生大黄(锦纹者良) 芙蓉叶 倍子(炒,各五钱)
共研极细末。滴醋调敷,中留一孔透气。如干,又搽,不过十次自消。
清凉膏(山东东昌府聊城县南普陀寺僧神授方)
敷痈疽发背肿毒。先用白面调成,围圈患外。葱根捣泥,平铺疮上,用猪胆汁一枚,黄蜜二两,倾瓷器内和匀,茶匙挑胆汁于内,一时即消。
敷毒 大五倍子蜜炙九次,研末,醋调敷。
敷毒 老桑虫屎研末,醋调敷留顶,三四次即消。
毒疮未出脓,敷此即有头。
牙皂 京墨( 过) 干姜(各等分)
研末。醋调敷。
敷药神功散
川乌(炮) 黄柏(炙、各等分)
研细,滴醋调。无头漫敷,有头敷四围留顶。
周氏曰∶用唾津调成膏敷。如干用米泔水润湿,听其流脓,不可手挤。
敷发背 松香半斤,将水煮一炷香,葱五十根,连根须研如泥,量疮大小,红绢摊贴。
敷毒并敷痘毒 紫花地丁草捣敷神效。
回生丹敷痈疽发背诸毒,一切恶疮等证,敷之消散,起死回生神方。五倍子整个大者,去一角,入上好银朱不拘多少,再用银箔糊住角口,放铜勺内,微火慢慢焙之,烟绝为度。研细末,放地下出火气,用雄鸡蛋(尖头者是)取蛋清调末,务要多搂匀浓,其药稍干,即以鸡翎或硬笔蘸药敷疮,自肿处由外往里周遭敷之,留疮口,一连三四次,住痛消肿如神,破后敷之亦效。
敷发背如神 熟铁锈刮为细末,鸡蛋清调浓,用新笔圈红晕肿处,自外向内渐渐圈尽,一日三次,其疮自然收小。
代针散凡恶疮肿毒,日久不出头,用此即穿。
木鳖子 川乌
水磨以鹅翎扫刷疮上,留豆大一处出脓,如药水干,再刷上,不过一时即穿。
敷一切肿毒疔疮。
猪牙皂(火煨再炒) 羌活 大黄 防风 白芷 天南星 白芨 白蔹 连翘(各一钱) 乳香(去油五分) 没药(去油五分) 贝母(三分)
上研细,用蛋清同蜜调敷患处,未成形者即消,已成出头者,其效亦速。
敷一切大毒疔疮。
五倍子(微火焙) 白芷(各四两) 陈小粉(十年者佳,慢火炒黑黄色,一斤) 川乌 黄柏 草乌野狼毒 天南星 半夏 粉甘草(各一两)
研细。未破者,用滴醋调敷四围;已溃者,用蜜调敷,俱放滚水内顿,匀敷。
奇验金箍散(《锦囊》)
五倍子 白芨 白蔹(各四钱) 生大黄(六钱) 芙蓉叶(白花者良,阴干不经霜者佳。二两)
研细。用蛋清些少,同醋调敷,如干以葱头酒润之,已有头者,露出头敷四围。
消毒围药 白糯米炒焦色,研细末,醋调敷患处,无脓即消,有脓即溃。
敷痈疽发背奇方(镇江招隐寺浣尘和尚)先用陈金墨磨浓,涂四围红晕处,再以猪胆汁、生姜自然汁各等分,不得多寡和匀,有顶露顶,无顶一概用鸡翎扫上。干则又扫,未成即消,已成即溃,百发百中。
麦饭石膏(一名鹿角膏。《医灯续焰》)
白麦饭石(此石颜色黄白,类麦饭团,生粒点,若无此石,当以旧磨面磨子近齿处石代用,取其有麦性故也,屡试得效,此石医家有时无处买,今欲用之,但于溪中寻有白石粒如豆、如米大者,即是也。但其石大小不同,或如拳,如鹅卵,如碗大,略如握聚一团麦饭焉。用炭火 红,以好米醋淬之,如此 炼十次,研令极细,二两,研得不极细,涂之极痛,若细而嫩,大能止痛,排脓收口) 白蔹(研细,二两) 鹿角(不用自脱者,必取生带脑骨者,去脑骨烧灰,截二三寸长,炭火 令烟尽,研细,四两)
凡用时量药末多寡,用经年好米醋入银石器内,煎令鱼眼沸,却旋旋入前三味药末内,用竹篦子不住手搅熬一二时久,令稀稠合宜,取出瓷盆内候冷,以纸盖固,勿令着尘灰。每用时,先以猪蹄汤洗去痈疽脓血至净,以旧绵挹干,用鹅翎扫敷四围,凡有赤处尽涂之。但留中心一口如钱大,以出脓血,使热毒之气随出。如疮未溃,能令内消;如已溃则排脓如淌水,则逐日见疮收敛;如患疮久,肌肉腐烂,筋骨出露,用旧布片涂药以贴疮上;如内膜才穿,亦能取安。洗疮勿以手触动嫩肉,仍不可以口气吹着疮,更忌有腋气之人,及行经妇女,或有孕人,见合药亦宜禁忌。外取好米醋一大碗,收瓷器,候逐日用药于疮上,久则其药干,常用鹅翎蘸醋扫上,可令其药常润也。初用一日一洗一换药,十日后两日一换药。
水澄膏(《集验》) 敷热毒肿痛,红赤神效,皮肤白色者勿用。
大黄 黄柏 郁金 白芨 朴硝 天南星 黄蜀葵花(各一两)
研细末。每用新汲水一盏半,称药末二钱搅,调匀候澄底者,去浮水,敷于肿处,贴之如干燥,唾津润之。
乌龙膏(《集验》) 敷肿毒痈疽,收赤晕。
木鳖子(去壳) 半夏(各二两) 小粉浆(四两) 草乌(五钱)
共入铁铫内,慢火炒焦研细,出火毒,再研细,用水调敷四围,中留顶出毒瓦斯,或用醋调。
宣毒散敷初起及灸后,肿消晕聚。
露蜂房(炒焦三两) 天南星 赤小豆(各一两) 小米(一合) 生草乌(一钱) 生白矾(五分)
研细末,淡醋调涂四畔,干即再上。
清凉膏(《启玄》) 敷痈肿 痛。生大黄(研末) 醋调敷。
金蟾膏(《启玄》) 敷发背疔毒。活蛤蟆一个去骨,捣如膏,敷患上留头;如无头,都敷上,大有神效。一二日揭去,不过换敷二个全好。
火龙膏(《启玄》) 敷阴发背,出黑水不知痛。新火姜六月六日晒干研末,瓷瓶收贮,每用以鲜猪胆汁调敷周遭,皮纸遮盖,干则热水润之。知痛时黑水自出为妙,如不知痛,虽出黑水难治。
隔皮取脓散(窦太师)
驴蹄(细末) 五倍子(各一两) 白盐(五钱) 草乌(去皮,四钱) 荞麦面(炒,二两)
共研,水调作饼,慢火炙黄,去火毒,研细醋调成膏摊贴,其肿渐退。
铁箍散(《青囊》)
芙蓉叶 生大黄 牛蒡子 白芨 雄黄(各等分)
共研细。看疮势大小,或称三钱或五钱,以鸡翎搅入鸡蛋清内调敷四围,束毒不致走散开大。
神草膏专敷发背对口,一切无名肿毒,立时消散。蜈蚣节草一大把,入盐少许,捣烂如膏敷患上。(胡公弼曰∶按蜈蚣节草乃柔草也。其色青白,节节生细叶,沿漫田墁,如蜈蚣形,二三月采取阴干备用,恐夏时草深难寻)
寸金散患痈疽肿毒。
天花粉(三两) 赤芍 白芷 姜黄 白芨 芙蓉叶(各一两)
上研细,每用姜汁三分,凉茶七分,未破敷头,已破敷四傍留顶,经验神效。
黄蓉散(胡言爵) 敷手足肿毒,已成未成并效。
生大黄(五钱) 芙蓉叶(一两)
研细,苦茶调敷。
蜗牛涎敷痈疽解毒止痛 蜗牛一百个,纳瓶内,入新汲水一盏浸之,封至次早,将蜗牛放去,其水如涎,入蛤粉调稀,鸡翎扫疮上,日十余次。
乳香止痛散一切痈疽 痛,搽之立止。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各二钱) 寒水石( ) 滑石(各四钱) 冰片(五厘)
上为末。以葱汁调搽,其痛立即止矣。
乌龙膏
臭小粉 五倍子(各等分)
同炒黑研细,醋调敷,干则以醋调润之,消毒甚效。
止痛麻药
川乌尖 草乌尖 生南星 生半夏 荜茇 胡椒(各五钱) 蟾酥(一钱五分)
上为末。用鱼胶烊化,入药拌匀,阴干,临用水磨涂于肉上,药力麻住刀割不痛。
赤小豆散治一切无名大毒,敷之初起即消,已成立溃。赤小豆一斗,略焙磨细,用黄蜜调敷,或葱汁、好醋、酒、菊花根叶捣汁、靛汁,俱可调敷,中留一孔透气。
敷一切无名大毒(孙真君)生猪脑摊纸上贴之,一日三换。
痈疽提脓(孙真君)飞面以人乳调敷,一宿脓出。
发背初起(孙真君)新鹿角烧灰,研细,醋调敷之,一日四五次,以消为度。
痈疽久不收口(孙真君)老鼠皮烧灰,敷口上即收。
敷肿毒(《刘秘》)鼻涕虫同银朱捣敷留顶,立消。
一切白色阴毒以及对口初起者。(钱青抡)
活鲫鱼(一尾) 生山药(一段,与鱼一般长) 白洋糖(二钱)
同捣极烂,敷上立消即去。更治瘰 如神。如妇人乳痈,初起用蜡、糟同捣敷上,立散。
冬瓜痈及四肢痈毒肿满 新锻石先以水一润,即用醋一碗化开敷上,再加醋调敷上,立消。惟身上肿毒忌用。
发背初起未成(《医林集效》)用活蟾一只,系于疮上半日必昏愦,置水中救其命。
再易一只必踉跄,再易其蟾如旧,则毒散矣,屡试极效。
又方(《灵秘丹药》)凡患痈疽疮毒者,用土中大蛤蟆一个,剥全身癞皮,盖贴疮口,于蟆皮上以针将皮刺数孔以出毒瓦斯,自觉安静,且能抓住疮口,不令长大,又可免蜈蚣闻脓味来侵,神妙。
痈疽初起。(申一斋)
干姜(一两,泡,炒紫色。)
研末。醋调敷四围留头,愈。
肿毒(抄本)凡毒初起及经十日以上,热肿疼痛,用鸡蛋一个打开,入新狗粪如蛋大搅匀,微火熬令稀稠得所,捻作饼子,于肿头上贴之,以帛包抹,时时看视,觉饼热则易,勿令转动及歇气,经一宿自愈。如日多者一日一易。至瘥乃止。一切诸方皆不及此。
铁箍散(《医方解》)一切初起肿毒,敷之立消,已成毒不走散。未溃有脓即溃,已溃脓即追出。
九月九日取芙蓉叶(阴干) 五倍子 白芨 白蔹 姜黄(各五钱) 大黄(一两) 陈小粉(炒黑、二两) 蟹壳(五个) 研细末。醋调敷。
肿毒及指上痈肿。(《卫生备要》)独蒜一颗,百合数瓣,腊糟同捣烂敷。
定痛散(单方)
山药(一两) 白糖霜 大黄(各四钱)
捣烂敷上,即止疼。
或手搭发背破烂者,只用糖霜、山药捣烂,塞入毒内不臭,烂肉自去,新肉自生。初时日换三次,三日后每日换一次,换时以甘草煎汤或猪蹄汤洗用,软鹅毛数根扎之,洗去再敷,待肉长满方止。
消毒神方(周惠南) 凡初起一切肿毒,用杏核半边,入干人粪填满,合疮顶上扎之。如毒盛其核即炸碎,另换一核填粪合上,至重不过易二三核,自消。
敷方
天南星 生大黄(各等分)
研细,烧酒调涂,露顶即消。
又方 尿缸底刮下,研细,浓敷四围露顶,干则再敷再润,即消,极效。
又方 芙蓉叶或根皮或花,或生捣或干研,和白蜜调敷四围,中留一孔透气,干则频易,初起者消,已成者脓出易敛。加赤小豆末,其效更速。
又方 连须葱同白蜜捣极烂敷之露顶,如重换敷二三次即消。如已有脓将破,不可用此法。
又方 芥菜子研末,同扁柏叶捣敷,即消。
一笔描(周鹤仙) 治一切肿毒神效。四月间于田中收取蝌蚪数升,滤干水,装入瓦罐内,加入冰片三四分,紧封罐口,再用泥糊,勿令泄气,埋于不见天日土内六十四天,取出尽成水矣。凡遇无名肿毒之人,以笔蘸水在于患处画一大圈围之,逐渐收小,中间留头,其毒即散,神验。
敷肿毒一切恶疮。(黄洞阳)
糯米 稷米 米(各二升)
五月五日上午时将米入于坛内,用滚水冲入,要通过米,浸至次年六月六日磨成浆,再将原水和入,晒干收贮,临用时取粉一两,加明雄末二钱和匀,醋调如稀糊样,周遭敷扫,中留一孔透气,如干以醋润之,每用药不过一钱二三分为率。
刘氏敷药秘方
人中黄( ,乃多年粪坑内者是人中黄,马桶内者亦是) 土子(即无名异) 生大黄 白芨 五倍子(生研) 榆皮面(各四两)
上磨细。用鸡蛋清或葱汁、黄蜜、醋调敷,俱可。
金箍散(丁振宇)
胆矾 硼砂 水银 明雄 黑铅(各二钱)
端午日修合,敷一切大毒。研为细末,火酒调敷,如不粘,加飞面六钱。
敷一切毒 五爪龙藤熬稠膏敷之。
又方(吴鲁南)香肥皂一圆,毒大用三圆,同生山药捣化敷上,中留一孔透气,未成即消,已成自溃。
治发背痈疽,不问已溃未溃,并杖疮诸蛇伤 白凤仙花连根、茎、叶捣烂听用,先以陈米醋洗净,然后敷上,一日一换。如冬月无鲜的,秋间采取,阴干为末,水调敷之,立消,止痛如神。疮将好,用桑叶醋煮,一滚即捞起,贴疮上,便能生肌收口。
水云膏(阐传) 治发背
皂角(炙,去皮弦) 五倍子(炒) 川芎 干姜(各一两) 乳香 儿茶 没药(各三钱) 枯矾槐花(各一钱)
上研细末,犍猪胆汁调涂,神效。
敷痈疽 五倍子醋炙为末。疮在左用猪左脑,疮在右用猪右脑,同捣匀敷。
芙蓉膏(张秀峰) 发背痈疽,痛如锥挖不可忍者,立时止痛。
芙蓉叶 黄荆子(各等分)
研细末。鸡子清调搽,四围留顶。中间如烟雾起,立效。用于未溃之先,将溃之际并效。
消肿止痛散
芙蓉叶(一两) 陈小粉(一两五钱) 五倍子 生南星 生半夏 生草乌(各三钱)
共研末。醋调敷。
肿毒皮色不变,敷上实时红肿。
陈小粉(四两) 葱白(一两)
同炒黑,研末,醋调敷。
龙虎膏敷一切无名痈疽大毒。
陈小粉(一斤) 土木鳖(连壳整炒,二两) 川草乌 干姜 白芨 花椒(各五钱)
共研细末。凡疮未成者,漫头敷,已成者,中留一孔,已溃烂者,敷于四围,俱以醋调炖温敷上,外用绵纸贴,干则温醋鸡毛扫上。
铁箍丹(何龙泉) 敷一切肿毒。
五倍子(炒枯黑,四两) 陈小粉(炒黄) 赤小豆(炒,各二两) 乳香(五钱)
研细末。醋调敷四围。
神仙驱毒一扫丹专治大小男妇一切痈疽发背,无名肿毒,赤紫丹瘤,缠喉风证。初起扫之即消,已溃扫之即愈。
雄黄 朱砂(各二钱) 牛黄 麝香(各二分)
共研极细,用猪胆汁调敷毒上,其毒自散,疼痛即止,外用桐油纸捻点着,近毒处照之,须令冷气透出毒外,自愈。
神仙敷毒失笑饼初起一切痈疽大毒。
黄泥(一大块,煨熟) 连须葱(一大把) 蜂蜜(一盅) 雄黄(三分)
共杵烂,作一饼,乘热敷毒上,如干了再敷,一二次自愈。
铁箍散痈疽发背疔毒初起。
雄黄 熊胆 朱砂(各二钱) 京墨(五钱) 麝香(三分)
共研细,醋调敷。已成只用京墨磨汁调敷四围。
金箍散(吴近宸) 敷一切火毒及无名肿毒,痈疽初起者即消,已成者即轻。
生大黄 三柰 生南星 姜黄 生半夏(各四两) 白芨 人中白 白芷 天花粉(各三两)
草河车(一两)
共为细末。用黄蜜调敷,如红白色者,用米醋调敷。
白敷药(吴近宸) 敷一切流痰湿痰,寒痰喉痰,腮痈腋痈,及妇人乳痈乳疽乳吹,瘰 等证,如神。
陈小粉 白蔹 生半夏 白芷 生南星 白芨 五倍子 三亲 人中白(各三两)
共为细末,瓷瓶密贮。火痰用黄蜜调;流痰、湿痰用鸡蛋清调;瘰 、腮痈、腋痈、喉痰用米醋调。惟乳证用活鲫鱼一尾,捣烂去骨,和药末捣敷。
敷发背
车前草 草 巴山虎草 金银花(各等分)
共研细末。陈小粉浆打糊调敷。
铁箍散
芙蓉叶(阴干) 姜黄 五倍子(炒去虫) 白蔹 白芨 蟹壳(各五钱) 生大黄 陈小粉(各一两)
共研细末。用热米醋调如稀糊,敷围中留一孔透气。
麻药此药敷于毒上,麻木任割不痛。
川乌尖 草乌尖 生半夏 生南星(各五钱) 胡椒(一两) 蟾酥(四钱)
研细末。烧酒调敷。(一方加荜茇五钱。一方加细辛一两。)
疮口冷难收口 干姜研末掺之,患处搅热如烘,生肌最速。
消肿毒 土三七根捣烂,醋调敷,留顶出气,敷之立消。如脓已熟,敷之立溃。
一笔勾
蚰蜒虫(三四十条) 冰片(四分)
同入罐内,即化为水,入麻油半斤,封口收藏,勿令泄气。初起用笔圈涂毒外,四围频频圈之,即消。已成敷满留顶透气。
敷肿毒未成即消,已成即溃。
黄狗下颏(一具, ) 白蔹 蚕豆(各一两)
研细末。醋调敷,留顶透气。
消对口 白牵牛茎叶一把,生姜三片,同捣敷,留顶透气。
敷诸肿毒并瘰 棒疮。
川倍子(八两炒黑色,取末四两) 川贝母(去心,五钱) 海粉(要绿色者四两,炒黑色,约有二两重)
生半夏 川乌(甘草煮过) 生南星 草乌(各一钱)
各研极细末,和为一处。凡用以熟蜜茶汁和匀,贴患上,油纸护之。瘰 初起,以熟蜜茶汁调敷,如久成硬核者,单用陈米醋调敷,亦消。
论疮疡忌围寒凉之药
薛立斋曰∶《内经》云∶五脏不和,九窍不通,六腑不和,留结为痈。又云∶形伤痛,气伤肿,此则脏腑不和,疮发于外也,明矣。涂贴寒凉,岂能调和脏腑,宣通气血耶?设使肿痛热渴,脉滑数而有力,属纯阳,宜内用济阴丹,外用益阳散,则热毒自解,瘀滞自散。若似肿而非肿,似痛而非痛,似溃不溃,似赤非赤,脉洪数而无力,属半阳半阴,宜内用冲和丸,外用阴阳散,则气血自和,瘀滞自消。若微肿微痛,或色黯不痛,或坚硬不溃,脉洪大,按之微细软弱,属纯阴,宜内服回阳汤,外敷抑阴散,则脾胃自健,阳气自回。丹溪云∶敷贴之剂,应酬小热证耳,若不辨其阴证阳证之所由分,而妄敷寒凉之剂迷塞腠理,凝滞气血,毒反内攻而肉反死矣。况运气得寒而不健,瘀血得寒而不散,瘀肉得寒而不溃,新肉得寒而不生,治者审焉。
李世英曰∶疽不热不痛,属阴,切不可用冷药敷贴,恐逼毒瓦斯入内。
澄曰∶冬月不拘葱汁、黄蜜、酒醋、敷药,必须隔汤炖热,然后敷围,不可冷敷。
若冷敷,俟肌肉温暖,一时何能,且冰伏毒瓦斯内攻之害,不可草率误事。
论渍法
王肯堂曰∶肿疡宜紫葛汤一日五七次洗之,每洗后拭干,视疮顶上有白粒如米大者,以五灰膏点破之,疮眼敷老皮散,次用水调大铁箍散,围贴四边红肿处,用正铁箍散水调贴疮口,再洗则先去旧药,每一次洗换新药如前。溃疡用猪蹄汤,一日一二次洗之;仍用大铁箍散如前围贴疮口,上用追毒、拔毒等膏贴之,败肉去后,间二三日一洗之,可换长肉膏贴之。淋洗之功,痈疽初发,洗之则宜拔邪气,可使消退;已成洗之则疏导腠理,调和血脉,深引热毒从内达外,易深为浅,缩大为小;红肿蔓延,洗之则收敛;紫黯黑,洗之则红活;逐恶风,祛风邪,除旧生新,如疮口冷滞不收者,浓煎北艾汤洗,烧松香兔毛熏之,淋洗之药,可与铁箍散并行同功。
李东垣曰∶夫 法者,宣通行表,发散邪气,使疮内消也。盖汤水有荡涤之功。
古人有论,疮肿初生一二日不退,即须用汤水淋射之。其在四肢者, 渍之;其在腰背者,淋射之∶其在下部委曲者,浴渍之,此谓疏导腠理,通调血脉,使之无凝滞也。且如药二两,用水二升为则,煎取一升半,以净帛或新绵蘸药水稍热 其患处,渐渐喜 淋浴之,稍凉则急令再换,慎勿冷用,夫血气得寒则凝涩,得热则淖泽,日用五七次,痛甚者,日夜不住,或十数次,肿消痛止为验。此治疮肿神良之法也。(《十书》)
又曰∶凡治疮肿初起,一二日间,宜药煎汤洗浴熏蒸,不过取其开通腠理,血脉调和,使无凝滞之意,免其痛苦,亦消毒耳。如已溃洗之,令疮净而无脓,隔畔疙疤作痛之意也,杖疮亦然。近时杨梅疮生于谷道,各治不愈,以五根煎汤入妇人净桶内,先熏后洗,不数次而愈,诸疮更妙,何但于梅毒乎!
蒋示吉曰∶疮毒初生,古人用药汤淋射,盖气血凝滞则为痈肿,得热则腠理通,经络畅,诚至理也。其法以药煎浓汤,疮在四肢者,则 渍之,在腰腹者,则淋射之,下部者,则浴渍之,仍以净布蘸水, 其患处,水凉再换,必数易而热始透也。
渍门主方
木香 肿汤治痈疽始发肿 ,憎寒热痛。
地黄汁(五合,如无,用生地黄五两以代之) 犀角 木香 升麻 射干 栀子仁 大黄黄柏 黄芩 黄连 白蔹 炙甘草 朴硝 紫檀 羚羊角(各一两)
切碎和匀,每用药五两,水一斗,煎七升,入麝香五分,净帛蘸药,热 肿上,日两三度,冷即更换。
升麻 肿汤
升麻 黄 防风 生地黄 川芎 细辛(各等分)
咀,用药二两,水二升,煎十沸,稍热淋 ,内消如神。
肿升麻汤(《总录》)
升麻 漏芦 栀子仁 蒴 芒硝 黄芩(各等分)
每用二两,水三升,煎十沸,帛蘸药 溃肿处。
猪蹄汤(《圣惠方》)
升麻 甘草 芍药 蒴 (各等分)
每用四两,水一斗,猪蹄一对,煮蹄软取出,次下药,再煎十沸,帛蘸淋之。
肿汤
木香 犀角 升麻 大黄 黄芩 黄连 射干 黄柏 白蔹 甘草 朴硝 檀香 山栀 生地羚羊角(各等分)
每用五两,以水一斗,煎七升,入麝香一钱,净绵蘸药,热 肿上,一日两三度,冷则再换。
论熏消法
澄曰∶痈疽发背,初起已成,有用熏法,可令未成即消,已成自溃,溃而易敛,秘而不传,留心访求,始获其方,用之颇验。
痈疽门熏药主方
千金神草熏药方(袁圣伯) 发背对口已成,肿痛势甚,或未溃已溃。
千金草(一握,按千金草六月间高二三尺,叶似桃叶,顶上开紫花一丛,如紫瑞香花一般)
捣烂,入小口砂锅内熬滚,将病患仰卧于有洞板门上,毒露洞中,以砂锅对洞熏之,少倾疮口毒水如涎流出,病患快意为度,即将搽敷患处缚住,次日另熬又熏,三次毒水流尽自愈。
神验熏药方(吴羹相)
如意草(即犁头草) 金银花(各五钱) 桑叶(三钱) 三角峰(又名爬壁蜈蚣,系枫树上藤,其藤系三个叶儿。一两)
上入大砂锅内,入水煎滚,纸封罐口,以棉花将病患好肉包盖,再取门板量毒大小上下,开一洞,对毒熏之,药气直透毒内,自有恶水流出必多,如此三熏,毒散自愈。如未愈,再熏一次;如已溃烂,亦宜此法熏之。若攻出数头,以葱头煎洗,有腐肉或疮口燥,用猪蹄汤洗之,以膏盖之。此乃奇效之法,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