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七十二 皇朝文献通考 卷二百七十三 卷二百七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七十三
  舆地考
  山西省
  等谨按禹贡叙冀州于九州之首而晋阳平阳之间伊耆氏实先后都之所谓惟彼陶唐有此冀方者也冀州三面距河当时辟龙门凿吕梁至于壶口既载而西河以治此施功之最大者然则今之山西固禹迹所首经之地矣周礼职方氏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其霍恒二山及诸州浸多在今山西境内地利之胜自古而然战国时赵韩魏以三晋遗墟争雄大国逮乎十六国南北朝时诸雄并起割据相寻率以此为用武之地葢其界邻朔塞东据太行而西薄大河形势最为险要明代自边墙以外为元裔所逼处筑城架屋号曰板升侵轶之患无歳无之终明之世大同宣府之间倚为重镇又以雁门宁武偏头为外三闗列戍分屯控防孔亟我
  朝边境敉宁各卫所之地俱已改为朔平宁武等郡县至于长城之外䝉古各部久为臣仆若归化城绥逺城及丰镇宁逺诸㕔并以王官临治其奉令禀教视内地无异焉于以拱䕶
  帝京峙为右辅固不仅区区焉画郊圻固封守之为矣山西明置山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治太原府领太原平阳潞安大同四府汾泽沁辽四州又置山西都指挥使司领太原左右等七卫保徳等四守御千戸所又置行都指挥使司领大同等十三卫二所万历中又升汾州为府
  本朝初因之设山西巡抚及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皆驻太原府复仍明制设宣大总督驻大同府之阳和城顺治十三年裁宣大总督改置山西总督康熙四年并为山陕总督驻西安府兼辖山西十四年复専设山西总督十九年裁山西总督雍正元年增置归化城同知㕔分理边外𫎇古民人交涉事务二年升太原府属之平定忻代保德四州平阳府属之蒲解绛吉隰五州俱为直隶州三年增置朔平宁武二府六年升蒲州泽州俱为府乾隆四年増置绥逺城同知㕔与归化城㕔并直隶于归绥道二十五年于归化城绥逺城所属地方又増置五通判㕔分理边外事务三十五年升平阳府属之霍州为直隶州仍以吉州还属府凡领府九直隶州十道所辖之㕔七各卫所俱以次裁并入州县东西距九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一千七百八十三里东至直隶正定府赞皇县界四百三十里西至陕西绥德州呉堡县界五百五里南至河南陕州界一千二十三里北至杀虎口边墙七百六十里东南至河南卫辉府辉县界八百五十里西南至陕西同州府朝邑县界一千一百五里东北至直隶宣化府懐安县界六百七十里西北至陕西榆林府府谷县界八百八十里在
  京师西南一千二百里其北自得胜口边外为丰镇宁逺二㕔界东西距二百七十馀里南北距二百八十馀里自杀虎口边外为归绥七㕔界东西距四百馀里南北距三百七十里
  太原府为省治东西距五百七十里南北距七百三十里东至平定州寿阳县界一百七十里西至汾州府永宁州界四百里南至沁州沁源县界四百七十里北至代州崞县界二百六十里东南至辽州榆社县界二百四十里西南至汾州府平遥县界二百五十里东北至忻州定襄县界一百八十里西北至保徳州界五百里自府治至
  京师一千三百里明太原府共领州五县二十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升平定忻代保徳四州俱为直隶州以乐平等九县分属四州乾隆二十八年省清源县入徐沟县今领州一县十
  阳曲县附郭
  太原县在府西南四十里
  榆次县在府东南六十里
  太谷县在府东南一百二十里
  祁县在府南少西一百四十里
  徐沟县在府南八十里
  交城县在府西南一百二十里
  文水县在府西南一百六十里
  岢岚州在府西北三百二十里
  岚县在府西北二百六十里
  兴县在府西北四百十里
  平阳府在省治西南五百六十里东西距二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三百六十里东至泽州府沁水县界一百五十五里西至隰州蒲县界八十里南至绛州界一百十里北至汾州府介休县界二百五十里东南至绛州垣曲县界一百九十里西南至绛州稷山县界一百十五里东北至沁州沁源县界一百五十三里西北至隰州界一百五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一千八百里明平阳府领州六县二十八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升蒲解绛吉隰五州俱为直隶州以临晋等十七县分属五州乾隆三十五年仍以吉州及乡宁县还属升霍州为直隶州以赵城灵石二县属之凡领州一县十
  临汾县附郭
  洪洞县在府东北五十五里
  浮山县在府东南八十里
  岳阳县在府东北一百二十里
  曲沃县在府南一百二十里
  翼城县在府东南一百二十里
  太平县在府西南九十里
  襄陵县在府西南三十里
  汾西县在府西北一百八十里
  乡宁县在府西南二百二十里 本朝雍正二年分属吉州乾隆三十五年还属吉州在府西一百七十里旧属府 本朝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乡宁蒲二县九年以蒲县改属隰州乾隆三十五年还属
  蒲州府在省治西南一千一百里东西距九十五里南北距二百二十里东至解州界九十里西至陕西同州府朝邑县界五里南至同州府潼闗㕔界六十里北至绛州河津县界一百六十里东南至解州芮城县界一百十五里西南至潼闗㕔界六十里东北至绛州稷山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朝邑县界三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二千二百里明为蒲州省河东县入州属平阳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三年升为直隶州以临晋等四县来属六年升为蒲州府増置永济县八年増置虞乡县凡领县六
  永济县附郭明初省入蒲州 本朝雍正六年升州为府以州地改置永济县为府治临晋县在府东七十里
  虞乡县在府东六十里元省入临晋县 本朝雍正八年复置
  猗氏县在府东北一百十里
  荣河县在府东北一百二十里
  万泉县在府东北一百六十里
  汾州府在省治西南二百二十里东西距四百三十里南北距一百里东至太原府祁县界一百四十里西至陕西绥德州呉堡县界二百九十里南至霍州灵石县界六十里北至太原府文水县界四十里东南至沁州治二百六十里西南至隰州治二百七十里东北至祁县治一百二十里西北至陕西榆林府葭州治三百九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一千三百八十里明初为直隶汾州万历二十三年升为汾州府
  本朝因之领州一县七
  汾阳县附郭
  孝义县在府南少东三十五里
  平遥县在府东八十里
  介休县在府东南七十里
  石楼县在府西少南二百五十里
  临县在府西北三百二十里
  永宁州在府西北一百七十里
  宁乡县在府西一百四十里
  潞安府在省治东南四百五十里东西距三百十里南北距二百八十里东至河南彰徳府林县界一百七十里西至平阳府岳阳县界一百五十里南至泽州府髙平县界八十里北至辽州界二百里东南至河南卫辉府辉县治三百三十里西南至泽州府沁水县治二百五十里东北至彰徳府涉县治一百七十里西北至沁州治二百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一千三百里明洪武九年为直隶潞州嘉靖八年升为潞安府共领县八
  本朝因之乾隆二十九年以平顺县省入潞城黎城壶闗三县凡领县七
  长治县附郭
  长子县在府西少南五十里
  屯留县在府西北六十里
  襄垣县在府北少西九十里
  潞城县在府东北四十里
  黎城县在府东北一百十里
  壶闗县在府东南三十里
  泽州府在省治东南六百二十里东西距四百六十里南北距二百四十五里东至河南卫辉府辉县界二百四十里西至平阳府翼城县界二百二十里南至河南懐庆府河内县界一百十里北至潞安府长子县界一百三十五里东南至辉县界二百三十里西南至绛州垣曲县界一百九十里东北至河南彰德府林县界二百三十里西北至翼城县界二百二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一千八百里明泽州洪武初省州治晋城县入州属平阳府九年升为直隶泽州共领县四
  本朝初因之雍正六年升为泽州府增置鳯台县凡领县五
  鳯台县附郭本晋城县明初省入州 本朝雍正六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鳯台县为府治髙平县在府北少东八十五里
  阳城县在府西八十里
  陵州县在省东北一百二十里
  沁水县在府西北一百七十里
  大同府在省治北六百二十里东西距六百六十里南北距二百四十三里东至直隶宣化府懐安县界二百十里西至朔平府左云县界五十里南至代州繁峙县界一百六十里北至得胜堡边墙八十三里东南至直隶宣化府蔚州界二百五十里西南至左云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新平堡边墙二百六十里西北至破鲁堡边墙五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七百二十里明洪武五年置山西行都指挥使司七年改为大同府共领州四县七
  本朝初因之顺治六年移大同府治于阳和城八年仍还故治雍正三年改置阳髙天镇二县以朔州及马邑县往属朔平府六年以蔚州往属直隶宣化府十一年以广昌县往属直隶易州乾隆十一年增置丰镇㕔凡领州二县七㕔一
  大同县附郭
  懐仁县在府西南七十里
  浑源州在府东南一百二十里
  应州在府南一百二十里
  山阴县在府西南一百四十里
  广灵县在府东南二百四十里
  灵邱县在前东南二百七十里
  阳髙县在府东北一百二十里明洪武三十一年置阳和髙山二卫 本朝顺治十三年以髙山卫并入阳和卫为阳髙卫雍正三年改为阳髙县
  天镇县在府东北一百八十四里明洪武三十一年置天城镇逺二卫 本朝顺治十三年以镇逺卫并入天城卫为天镇卫雍正三年改为天镇县
  丰镇㕔在得胜口外三十馀里明为边外地 本朝康熙十四年迁察哈尔部众分驻于此雍正十二年以口外开垦地亩生聚日众置丰川卫及镇宁所乾隆十五年裁卫所设立理事通判管理边外官地及察哈尔正黄半旗正红一旗并附近各扎萨克部落䝉古民人交涉事务仍属于大同府
  朔平府在省治北六百七十里东西距三百里南北距三百六十里东至大同府大同县界一百七十五里西至边墙一百二十五里南至宁武府宁武县界三百四十里北至杀虎口边墙二十里东南至大同府山阴县界二百七十里西南至宁武府偏闗县界一百四十里东北至威鲁堡边墙二十里西北至阻虎堡边墙三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九百六十里明洪武二十五年置定边镇朔二卫后省永乐七年移置大同左右二卫于此正统间徙边外玉林卫并入右卫名右玉林卫徙边外云川卫并入左卫名左云川卫成化时又置平鲁卫
  本朝初因之雍正三年改右玉林卫为朔平府置右玉左云平鲁三县又以大同府之朔州马邑县来属乾隆十五年增置宁逺㕔凡领州一县四㕔一右玉县附郭明洪武时置定边卫永乐时改置大同右卫正统时并置右玉林卫 本朝雍三年改置右玉县为府治
  左云县在府东南七十五里明洪武时置镇朔卫永乐时改置大同左卫正统时并置左云川卫 本朝雍正三年改置左云县
  平鲁县在府西南一百十五里明成化时置平鲁卫 本朝雍正三年改置平鲁县朔州在府南二百四十里初属大同府雍正三年改属朔平府
  马邑县在府东南二百四十里初属大同府雍正三年改属朔平府
  宁逺㕔在杀虎口外六十里明为边外地 本朝康熙十四年迁察哈尔部众分驻于此雍正十二年以口外开垦地亩生聚日众置宁朔卫及懐逺所乾隆十五年裁卫所设立理事通判管理边外官地及察哈尔镶黄镶蓝二旗并附近各扎萨克部落䝉古民人交涉事务仍属于朔平府宁武府在省治北少西三百四十里东西距一百五十里南北距一百七十七里东至朔平府朔州界二十五里西至太原府岢岚州界一百二十五里南至代州崞县界七里北至水泉营边墙一百七十里东南至崞县界九十五里西南至忻州静乐县界一百四十里东北至朔平府平鲁县界二百里西北至保徳州河曲县界一百十五里自府治至
  京师九百五十里明初置宁化守御千户所属山西都司成化二年置宁武闗与偏头闗及代州之雁门闗称外三闗为重镇
  本朝初为宁武营雍正三年改置宁武府领县四宁武县附郭明初置宁化守御所 本朝雍正三年改置宁武县为府治
  神池县府北三十里明嘉靖十八年置神池堡 本朝雍正三年改置县
  偏闗县在府北一百八十里明成化二年置偏闗所 本朝雍正三年改置县五寨县在府西一百里明嘉靖十六年置五寨堡 本朝雍正三年改置县
  沁州在省治东南三百十里东西距四百二十里南北距四百里东至潞安府黎城县界二百十里西至霍州界二百十里南至潞安府襄垣县界七十里北至太原府太谷县界三百三十里东南至襄垣县界八十里西南至平阳府岳阳县
  界一百七十里东北至辽州榆社县界八十里西北至汾州府平遥县界一百五十里本州境东西距九十里南北距一百十里东与北并界武乡县西界沁源县南界襄垣县自州治至
  京师一千七百里明洪武初省州治铜鞮县入州九年升为直隶沁州万历二十四年改属汾州府三十二年复为直隶州
  本朝因之领县二
  沁源县在州西少南一百二十里
  武乡县在州东北六十里
  辽州在省治东南三百四十里东西距三百三十里南北距二百三十里东至河南彰徳府武安县界一百四十里西至太原府太谷县界一百九十里南至潞安府黎城县界一百里北至平定州乐平县界一百三十里东南至黎平县界一百里西南至沁州武乡县界一百二十五里东北至直隶顺德府邢台县界一百十里西北至太原府榆次县界二百里本州境东西距一百四十五里南北距一百四十五里东界武安县西界榆社县南界黎城县北界和顺县自州治至
  京师一千二百里明洪武初省州治辽山县入州九年升为直隶州
  本朝因之领县二
  榆社县在州西九十里
  和顺县在州北九十里
  平定州在省东南二百七十里东西距二百七十里南北距二百九十五里东至直隶正定府井陉县界九十五里西至太原府榆次县界一百七十五里南至辽州和顺县界八十五里北至代州五台县界二百十里东南至正定府赞皇县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榆次县界九十五里东北至正定府平山县界二百三十里西北至太原府阳曲县界二百十里本州境东西距一百五十里南北距八十五里东界井陉县西界寿阳县南界乐平县北界盂县自州治至
  京师八百七十里明属太原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三
  乐平县在州东南五十里初属太原府雍正二年分属平定州
  寿阳县在州西一百里初属太原府雍正二年分属平定州
  盂县在州西北一百里初属太原府雍正二年分属平定州
  忻州在省治北一百里东西距三百四十五里南北距一百里东至平定州盂县界一百二十五里西至太原府岚县界二百二十里南至太原府阳曲县界四十里北至代州崞县界六十里东南至阳曲县界六十五里西南至汾州府永宁州界三百三十里东北至代州五台县界七十五里西北至宁武府五寨县界二百八十里本州境东西距一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一百里东界定襄县西界静乐县南界阳曲县北界崞县自州治至
  京师一千三百里明洪武初省州治秀容县入州属太原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二
  定襄县在州东五十里初属太原府雍正二年分属忻州
  静乐县在州西一百八十里初属太原府雍正二年分属忻州
  代州在省治东北三百二十里东西距三百七十六里南北距三百四十里东至大同府灵邱县界二百三里西至宁武府寜武县界一百七十三里南至平定州盂县界二百二十里北至大同府山阴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南至直隶正定府平山县界二百四十五里西南至忻州界一百四十里东北至大同府浑源州界一百九十里西北至朔平府朔州界一百四十里本州境东西距七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东与南并界繁峙县西界崞县北界山阴县自州治至
  京师七百七十里明为代州属太原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三
  五台县在州东南一百四十里初属太原府雍正二年分属代州
  繁峙县在州东六十里初属太原府雍正二年分属代州
  崞县在州西南八十里初属太原府雍正二年分属代州
  保德州在省治西北四百六十里东西距三百三十里南北距二百二十里东至宁武府五寨县界一百二十里西至太原府兴县界一百十里南至太原府岢岚州界七十里北至边墙一百五十里东南至岢岚州界一百六十里西南至兴县界一百里东北至寜武府偏闗县界一百八十里西北至边墙一百四十五里本州境东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九十一里东界河曲县西与北并界陕西榆林府府谷县南界兴县自州治至
  京师一千七百十五里明属太原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以河曲县及兴县来属八年仍以兴县还属太原府今领县一河曲县在州东北六十里初属太原府雍正二年分属保徳州
  解州在省治西南九百五十里东西距二百二十五里南北距九十里东至绛州垣曲县界二百五里西至蒲州府虞乡县界二十里南至河南陕州灵宝县界六十里北至蒲州府猗氏县界三十里东南至陕州界一百里西南至陕州阌乡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绛州闻喜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蒲州府临晋县界三十里本州境东西距五十五里南北距五十里东界安邑县西界虞乡县南界芮城县北界猗氏县自州治至
  京师一千四百五十里明洪武初省州治解县入州属平阳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以安邑夏平陆芮城垣曲五县来属八年以垣曲县改属绛州凡领县四
  安邑县在州东北五十五里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分属解州
  夏县在州东北一百里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分属解州
  平陆县在州东南九十里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分属解州
  芮城县在州西南七十里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分属解州
  绛州在省治西南七百十里东西距一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一百里东至平阳府曲沃县界十里西至陕西同州府韩城县界一百二十五里南至解州夏县界八十里北至平阳府太平县界二十里东南至曲沃县界二十里西南至蒲州府荣河县界一百四十里东北至太平县界四十五里西北至吉州乡宁县界五十里本州境东西距四十里南北距五十里东界曲沃县西界稷山县南界闻喜县北界太平县自州治至
  京师一千八百里明洪武初省州治正平县入州属平阳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以太平襄陵河津稷山四县来属七年以闻喜绛二县来属仍以太平襄陵二县还属平阳府八年又改垣曲县来属凡领县五
  闻喜县在州南七十里初属平阳府雍正七年分属绛州
  绛县在州东南八十里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分属绛州
  稷山县在州西五十里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分属绛州
  河津县在州西一百里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分属绛州
  垣曲县在州东南二百十里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分属解州八年改属绛州隰州在省治西南五百五十里东西距二百五十里南北距二百九十五里东至平阳府汾西县界九十里西至陕西延安府宜川县界一百五十里南至吉州界一百三十里北至汾州府宁乡县界一百六十里东南至平阳府临汾县界一百五十里西南至延安府宜川县界一百五十里东北至汾州府孝义县界一百十里西北至汾州府石楼县界五十里本州境东西距一百四十里南北距二百二十里东界汾西县西界永和县南界大寜县北界宁乡县自州治至
  京师一千七百里明洪武二年省州治隰州县入州属平阳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以汾阳大宁永和三县来属九年又改蒲县来属仍以汾阳县还属平阳府凡领县三
  蒲县在州东南一百十里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分属吉州九年改属隰州
  大宁县在州西南九十里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分属隰州
  永和县在州西九十里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分属隰州
  霍州在省治西南五百里东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二百二十五里东至沁州沁源县界五十里西至汾州府汾西县界三十里南至平阳府洪洞县界七十里北至汾西县界一百五十五里自州治至
  京师一千五百五十里明省霍邑县入州复属平阳本朝初因之乾隆三十五年升为直隶州凡领县二赵城县在州南二十五里初属平阳府乾隆三十五年分属霍州
  灵石县在州北五十里初属平阳府乾隆三十五年分属霍州
  归绥七㕔在杀虎口外直隶于归绥道东西距四百馀里南北距三百七里东至镶蓝旗察哈尔界西至鄂尔多斯界南至边城界北至四子部落喀尔喀右翼茂明安各䝉古界归化绥逺二城至
  京师一千一百八十馀里明初于故丰州东南置玉林卫西南置云川卫又于故胜州地置东胜左右二卫设兵戍守永乐初俱内徙宣徳初复置玉林云川二卫正统以后移治于大同其故地遂废为䝉古诸部驻牧地嘉靖间察哈尔小王子之族曰谙达始筑城于丰州滩屡为边患隆庆间封为顺义王名其城曰归化是为西土黙特
  本朝天聪八年
  太宗文皇帝亲征察哈尔驻跸归化城土黙特部众悉降后编为二旗设都统等官管辖雍正元年以口外地方生聚日众设立归化城理事同知乾隆元年于归化城东北增建绥逺城四年移建威将军驻其地又设立绥逺城理事同知后因地方辽阔増设协理通判分管六年设归绥道驻绥逺城以各同知通判隶之后又増至七协理通判乾隆二十五年裁协理通判二员改为五㕔与两同知共为七㕔凡口外官地及土黙特并附近各扎萨克部
  落䝉古民人交渉事务俱归五通判分理由两同知核转并属归绥道管辖
  归化城同知㕔在杀虎口北二百里雍正元年设同知治此管理民人事务乾隆二十五年定各地方归五通判分管其刑名事务由归化城同知核转
  绥逺城同知㕔在归化城东北五里乾隆元年建城四年设同知治此管理𫎇古民人事务二十五年定各地方归五通判分管其钱榖事务由绥逺城同知核转
  归化城通判㕔初以笔帖式协理通判乾隆二十五年定设通判治此分管䝉古民人事务
  和林格尔通判㕔初以笔帖式协理通判乾隆二十五年定设通判治此分管䝉古民人事务
  萨拉齐通判㕔初以笔帖式协理通判乾隆二十五年定设通判治此分管䝉古民人事务
  清水河通判㕔初以笔帖式协理通判乾隆二十五年定设通判治此分管䝉古民人事务
  托克托城通判㕔初以笔帖式协理通判乾隆二十五年定设通判治此分管䝉古民人事务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