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典_(四库全书本)/全览4 中华文库
皇朝通典 全览4 |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九十
州郡〈一〉
〈臣〉等谨按杜佑作通典其州郡门凡十四卷以古九州为纲以唐代之州郡为目凡州县之沿革皆自唐上推之以㑹于禹贡诚足为稽古之助第考九州之制肇自唐虞春秋以前分合可据秦置郡县而后愈析愈繁弥难考证且九州外境代有展拓必仍杜氏体例则不得不于九州之外别为标目同此王土王臣而外之于义亦未为妥协业于五朝续通典本门中加案声驳钦惟
皇朝之定大业也发祥长白奄有东土
积功累仁基绪日大至
世祖章皇帝入闗定鼎统御六合
重熙洊洽永固丕基其各省之地旧在九州之内及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诸省之旧在九州外者且置勿论溯自我
太祖高皇帝
太宗文皇帝创建鸿图首取哈达辉发乌拉叶赫及宁古塔诸地于是内附者则有旧藩䝉古内扎萨克二十五部五十一旗
圣祖仁皇帝
世宗宪皇帝继奋天声肤功屡奏于是内附者则有新藩𫎇古喀尔喀四部八十二旗青海四部二十九旗及贺兰山厄鲁特等地西藏全部地至我
皇上御极以来平凖噶尔回部于是有天山南北路地计今地之在古九州外者且不下数万里尤非有明以前各朝所可比论若必以古九州为主则是九州以外之地且数倍于九州之地于体例更为不合我
国家恢张上理统揖群元
焘载之恩无分遐迩又奚为区以别之也今谨以省分
卷首列
京师顺天府崇首善也次之以
盛京重
留都也又次之以
兴京犹之天作高山之意也自直隶以下凡为省十有八则由近迄逺序及焉其未隶省诸地特附叙大致于诸省之后至杜书各州之后附以风俗夫风俗相沿本非一成而不可易我
朝
列圣相承渐仁摩义
文轸诞敷
皇猷逺鬯士食旧徳农服先畴固已东越瀛堧西穷䝉汜北逾漠野南轶炎陬风无殊音俗无异径强为分别实阂通规若夫山川之流峙振古如兹户口之登耗逾时辄变恭纂统志业已备书故于兹编概从其略云
京师顺天府〈东西距四百七十六里南北距四百八十八里东至遵化州界二百四十六里西至宣化府保安州界二百三十里南至天津府青县界三百十三里北至边墙一百七十五里东南至天津府天津县界二百里西南至保定府新城县界一百七十里东北至遵化州马兰峪边墙三百四十里西北至宣化府延庆州界一百三十里〉
京师顺天府明京师
皇朝顺治元年
世祖章皇帝定鼎建都于此仍设顺天府尹十六年省漷县康熙十五年升遵化县为州雍正九年増置宁河县乾隆八年升遵化州为直隶州以玊田丰润二县往属凡领京县二州五县十有七大兴〈京县〉 宛平〈京县〉 通州〈顺治十六年省漷县入州〉 昌
平州 涿州 霸州 蓟州 良乡 固安永清 东安 香河 三河 武清 宝坻顺义 密云 怀柔 房山 文安 大城保定 平谷 宁河〈本宝坻县地明永乐初置梁城千戸所 本朝雍正九年置县〉
盛京〈东西距五千一百馀里南北距六千八百三十馀里东至海四千三百馀里西至山海闗接直隶永平府界八百馀里南至海七百三十馀里北至黒龙江外大兴安岭接俄罗斯界五千一百馀里东南至希喀塔山濵海界二千九百馀里西南至海八百馀里东北至费雅哈濵海界四千馀里西北至䝉古土黙特奈曼各部界六百九十馀里自 盛京至 京师一千四百七十馀里〉
盛京明定辽东宁海州葢州复州金州沈阳铁岭三万辽海广宁义州宁逺等卫及安乐自在二州地我
朝发祥长白建
国满洲逮
肇祖缔造
兴京肇基王迹传至
兴祖
景祖
显祖积功累仁基绪益大至
太祖高皇帝创建鸿图奄有哈达辉发乌拉叶赫及宁古塔诸地天命三年城界藩五年迁萨尔浒六年取沈阳辽阳七年建
东京于辽阳十年自
东京迁都沈阳
太宗文皇帝天聪五年营建
宫阙号为
盛京于是全辽之地悉归抚定
世祖章皇帝统御六合入闗定鼎以
盛京为留都顺治元年悉裁诸卫设八旗驻防官兵统以重臣十年以辽阳为府置辽阳海城二县十四年罢辽阳府于
盛京置奉天府设府尹康熙三年设广宁府领广宁县锦县宁逺州四年罢广宁府置锦州府移治锦县又于奉大府増置承徳盖平开原铁岭四县改
辽阳县为州雍正四年于吉林乌拉置永吉州宁古塔置泰宁县伯都讷置长宁县俱隶奉天府七年罢泰宁县十二年于故复州卫地置复州故金州卫地置宁海县又于锦州府増置义州乾隆元年罢长宁县十二年罢永吉州共设府二其锦州一府仍属奉天府尹
奉天府〈顺治十四年置〉领州二县六承徳〈附郭明沈阳中卫 本朝建为盛京顺治十四年设奉天府康熙四年置承徳县为府治〉辽阳州〈明定辽左右前后四〉
〈卫东寜卫及中左右前后等千户所 本朝天命七年筑 东京城于辽阳城东五里九年迁都之十年由辽阳迁都沈阳顺治初设 东京辽阳城守尉驻此十年置辽阳府领辽阳海城二县十四年罢府为辽阳县属奉天府康熙四年升县为州〉复州〈明复州卫 本朝雍正十一年改置州〉海城〈明海州卫 本朝顺治十年改置海城县属辽阳府十四年属奉天府〉葢平〈明盖州卫 本朝康熙四年置县〉宁海〈明金州卫 本朝雍正十二年改置县〉开原〈明三万卫后乂徙置辽海卫于此永乐中于城内置安乐自在二州后徙自在州于辽阳城内 本朝康熙四年改置县〉铁岭〈明铁岭卫 本朝康熙四年改置县〉
锦州府〈康熙三年置广宁府治广宁县四年罢广寜府改置今府移治锦县〉领州二县二锦〈明广宁中屯左屯右屯三卫 本朝康熙元年改置县属奉天府三年改属广寜府四年为锦州府治〉宁逺州〈明初为广宁前屯中屯二卫地宣徳三年分二卫地置宁逺卫本朝康熙三年改置州属广宁府四年属锦州府〉义州〈明义州卫 本朝初以其地赐察哈〉
〈尔康熙十四年察哈尔叛讨平之迁其部众于宣化大同边外以地属广宁县雍正十二年置州〉广宁〈明广寜卫及广宁中左右三卫 本朝康熙三年置广寜府并置广寜县为府治四年罢府以县属锦州府〉
兴京〈在 盛京东南二百七十里东西距二百二十五里南北距二百九十里东至吉林界三十五里西至奉天府承徳县界一百九十里南至凤凰城界一百八十里北至奉天府开原县界一百十里东南至吉林界十五里西南至凤凰城界一百六十馀里东北至吉林界一百五十里西北至开原县界一百三十里自 兴京至 京师一千七百四十馀里〉
兴京明置建州卫后废
本朝
景祖筑城以居
太祖高皇帝龙兴于此升为
兴京
世祖章皇帝入闗定鼎以
盛京为留都设奉天府尹兼统之
〈臣〉等谨按我
朝发源长白自
逺祖定三姓之乱居鄂多理城
国号满洲是为开基之始逮我
肇祖缔造
兴京用启王迹
太祖高皇帝天命七年建
东京于辽阳十年自
东京迁都沈阳
太宗文皇帝天聪五年建
盛京
世祖章皇帝入闗定鼎以
盛京为留都顺治元年悉裁诸卫设八旗驻防官兵以内大臣副都统领之三年改内大臣为奉天安班章京给镇守总管官印十年于宁古塔设安班
章京副都统镇守之康熙元年改奉天安班章京为镇守辽东等处将军宁古塔安班章京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四年改镇守辽东等处将军为镇守奉天等处将军十年于吉林乌拉设副都统十五年移宁古塔将军驻吉林乌拉留副都统镇守宁古塔二十二年于黒龙江设将军副都统二十九年移黒龙江将军驻墨尔根三十年于伯都讷设副都统三十二年移黒龙江副都统亦驻墨尔根三十八年黒龙江将军副都统皆自墨尔根城移驻齐齐哈尔四十九年于墨尔根设副都统雍正三年于阿勒楚喀设副都统五年设熊岳锦州二副都统七年于三姓设副都统乾隆二十七年于拉林设副都统其全境自辽河左右则奉天将军统之其东则吉林将军统之其北则黒龙江将军统之而副都统复分镇于将军所辖之地其馀各城各边门又有城守尉防守尉等员分驻焉王气特锺幅员万里民物殷阜风俗淳和古所谓轩辕之国建徳之邦良不是过兹以是编非舆地専书未及遍载谨叙其大略于此
直隶省〈东西距一千一百八里南北距二千馀里东至 盛京锦州府宁逺州界六百七十八里西至山西大同府灵邱县界四百三十里南至河南开封府兰阳县界一千四百三十里北至边墙一百九十八里自边外为热河道口北道所辖地又四百馀里东南至海岸四百四十里西南至河南彰徳府安阳县界一千一百三十里东北至喜峰口边墙四百二十里自古北等口边外为承徳府地至木兰围场又五百馀里西北至山西大同府天镇县界五百三十里自独石等口边外为口北三㕔地又四百馀里自省治至 京师三百三十里〉
直隶明以顺天府为京师共领顺天保定永平真定顺徳广平大名河间八府延庆保安二州
皇朝顺治元年
世祖章皇帝定鼎建都以保定府为省治康熙三十二年改宣化镇为宣化府雍正元年改真定府为正定府二年升正定府属之冀赵深定晋五州并改天津卫俱为直隶州七年升河间府属之沧州为直
隶州九年复升天津州为府以沧州属之十一年于热河置直隶承徳州十二年升保定府属之易州为直隶州以晋州还属正定乾隆七年罢承徳州改置热河㕔八年升顺天府属之遵化州为直隶州四十三年升热河㕔为承徳府凡领府十直隶州六
保定府〈省治〉领州二县十五清苑〈附郭〉祁州 安州满城 安肃 定兴 新城 唐 博野 望都〈初名庆都乾隆十一年改今名〉 容城 完 蠡 雄 束鹿高阳 新安
永平府领州一县六卢龙〈附郭〉滦州 迁安 抚宁昌黎 乐亭 临榆〈本古临渝闗地亦名榆闗明洪武初改建山海闗十〉
〈四年置山海卫 本朝乾隆二年改置县〉
河间府领州一县十河间〈附郭〉景州 献 阜城肃宁 任邱 交河 宁津 吴桥 故城 东光〈雍正七年分属沧州九年还属〉
天津府领州一县六天津〈附郭旧为天津卫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九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沧州〈初属河间府雍正七年升为直隶州九年来属〉青〈旧属河间府顺治六年以兴济县省入雍正二年改属天津州九年属府〉静海〈旧属河间府雍正二年改属天津州九年属府〉南皮〈旧属河间府雍正七年分属沧州九年来属〉盐山〈旧属河间府雍正七年分属沧州九年来属〉庆云〈旧属河间府雍正七年分属沧州九年来属〉正定府领州一县十三正定〈附郭旧名真定雍正元年改今名〉晋州〈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十二年还属〉获鹿 井陉 阜平〈顺治十六年省入曲阳行唐二县康熙二十二年复置〉栾城 行唐 灵寿 平山元氏 赞皇 无极〈雍正二年分属晋州十二年还属〉藁城〈雍正〉
〈二年分属晋州十二年还属〉新乐〈雍正二年分属定州十二年还属〉
顺徳府领县九邢台〈附郭〉沙河 南和 平乡 广宗 巨鹿 唐山 内邱 任
广平府领州一县九永平〈附郭〉磁州〈初属河南彰徳府雍正四年来属〉曲周 肥乡 鸡泽 广平 邯郸 成安威 清河
大名府领州一县六大名〈附郭旧尚有魏县旋省入焉〉元城〈附郭〉开州 南乐 清丰 东明 长垣
宣化府领州三县七宣化〈附郭旧为宣府左右前三卫 本朝初省左右二卫入前卫为宣府镇康熙三十二年改置宣化府并置县为府治〉蔚州〈旧属山西大同府雍正六年来属乾隆三十二年省蔚县入焉〉延庆州〈初属宣府镇为东路康熙三十二年属府〉保安州〈初属宣府镇为东路康熙三十二年属府〉赤城〈旧赤城堡 本朝初属宣府镇曰上北路康熙三十二年改置县属府〉龙门〈旧龙门卫 本朝初属宣府镇曰下北路康熙三十二年改置县属府〉万全〈旧万全卫 本朝初属宣府镇为西路康熙三十二年改置县属府〉怀来〈旧懐来卫 本朝初属宣府镇为东路康熙三十二年改置县属府〉西宁〈旧废顺圣县 本朝初领于蔚州卫康熙三十二年改置县属府〉怀安〈旧怀安卫本朝初属宣府镇为西路康熙三十二年改置县属府〉
承徳府〈在古北口外明初置兴州五卫营州五卫及大宁新城富峪㑹州四卫天顺以后乌梁海居之为朵颜卫地其东境兼为泰寜卫地本朝初内属名曰热河康熙四十二年建 行宫于此曰 避署山庄五十二年筑热河城雍正元年置热河同知㕔十年置八沟同知㕔十一年于热河建直隶承徳州乾隆元年置四旗通判㕔五年置塔子沟通判㕔又设热河遒驻承徳州七年罢州改置通判移治热河西南之喀喇河屯三十九年设乌兰哈达㕔三座塔㕔四十三年升热河㕔为府〉领州一县五滦平〈乾隆七年设喀喇河屯㕔四十三年置县〉平泉州〈雍正十年置八沟㕔乾隆四十三年置州〉丰宁〈乾隆元年设四旗㕔四十三年置县〉赤峰〈乾隆三十九年设乌兰哈达㕔四十三年置县〉建昌〈乾隆三年设塔子沟㕔四十三年置县〉朝阳〈乾隆三十九年设三座塔㕔四十三年置县〉
遵化州〈旧为遵化县属顺天府康熙十五年升为州乾隆八年升直隶州〉领县二玊田〈初属顺天府雍正四年改属永平府乾隆八年来属〉丰润〈初属顺天府雍正四年改属永平府乾隆八年来属〉
易州〈初属保定府雍正十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二涞水〈初属保定府雍正十二年来属〉广昌〈初属山西大同府雍正十二年来属〉
冀州〈初属正定府雍正二年升直隶州〉领县五南宫 新河 枣强 武邑 衡水〈五县旧并属正定府雍正二年来属〉
赵州〈初属正定府雍正二年升直隶州〉领县五柏乡 隆平 高邑 临城 宁晋〈五县旧并属正定府雍正二年来属〉
深州〈旧属正定府雍正二年升直隶州〉领县三武强 饶阳 安平〈三县旧并属正定府雍正二年来属〉
定州〈旧属正定府雍正二年升直隶州〉领县二曲阳〈初属正定府雍正二年来属〉深泽〈初属保定府雍正十二年来属〉
皇朝通典卷九十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九十一
州郡〈二〉
山东〈东西距一千六百四十里南北距八百十里东至海一千三百里西至直隶大名府元城县界三百四十里南至江苏徐州府沛县界五百七十里北至直隶河间府宁津县界二百四十里东南至江苏海州界六百八十里西南至河南归徳府商邱县界六百八十里东北至海四百二十里西北至直隶冀州南宫县界三百十里在 京师南八百里〉
山东明领济南兖州东昌青州登州莱州六府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升济南府之泰安武定滨三州兖州府之沂曹济宁三州为直隶州八年以济宁还属兖州府又升兖州府之东平州东昌府之髙唐州濮州青州府之莒州为直隶州十二年升武定州沂州为府以滨州改属武定府以莒州改属沂州府仍以髙唐州还属东昌府十三年升泰安州曹州为府以东平州改属泰安府以濮州改属曹州府乾隆三十九年升兖州府之济宁州东昌府之临清州并为直隶州凡领府十州二
济南府〈省㑹〉领州一县十五历城〈附郭〉徳州 章邱邹平 淄川 长山 新城 齐河 齐东 济阳 徳平 禹城〈雍正八年分属髙唐州十二年还属〉临邑〈雍正八年分属髙唐州十二年还属〉平原〈雍正八年分属髙唐州十二年还属〉陵〈雍正八年分属髙唐州十二年还属〉长清〈雍正二年分属奉安州十二年还属〉
泰安府〈旧为泰安州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长清新泰莱芜肥城四县十三年升为府〉领州一县六泰安〈附郭元以前为奉符县明省入州 本朝雍正十三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新泰〈初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分属泰安州十三年属府〉东平州〈初属兖州府雍正八年升为直隶州领东阿平阴阳榖寿张四县十三年升泰安州为府以东平州及所领东阿平阴二县隶焉其原领之阳榖寿张二县仍还属兖州府〉东阿〈初属兖州府雍正八年分属东平州十三年来属〉平阴〈初属兖州府雍正八年分属东平州十三年来属〉莱芜〈初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属泰安州十三年属府〉肥城〈初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属泰安州十三年属府〉
武定府〈初为武定州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阳信海丰乐陵三县十二年升为府〉领州一县九惠民〈附郭元以前为厌次县明初省入武定州 本朝雍正十二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滨州〈初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升直隶州领利津霑化蒲台三县十二年以州及所属三县来属〉阳信〈初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属武定州十二年属府〉海丰〈初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属武定州十二年属府〉乐陵〈初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属武定州十二年属府〉利津〈初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分属滨州十二年来属〉霑化〈初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分属滨州十二年来属〉蒲台〈初属济南府雍正二年分属滨州十二年来属〉青城〈初属济南府雍正十二年来属〉商河〈初属济南府雍正十二年来属〉
兖州府领县十滋阳〈附郭〉曲阜 宁阳 邹 泗水滕 峄 汶上 阳榖〈雍正八年分属东平州十三年还属〉寿张
〈雍正八年分属东平州十三年还属〉
沂州府〈初为沂州属兖州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郯城费二县十二年升为府〉领州一县六兰山〈附郭元以前为临沂县明初省入沂州 本朝雍正十二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莒州〈初属青州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䝉阴沂水日照三县十二年以州及所领三县来属〉郯城 费〈二县初俱属兖州府雍正二年分属沂州十二年属府〉沂水 𫎇阴 日照〈三县初俱属青州府雍正二年分属莒州十二年来属〉
曹州府〈初为曹州属兖州府雍正二年升直隶州领曹定陶二县十三年升为府〉领州一县十菏泽〈附郭旧为济阴县元省入曹州 本朝雍正十三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濮州〈初属东昌府雍正八年升为直隶州领范观城朝城三县十三年以州及所领三县来属〉曹 定陶〈二县初俱属兖州府雍正二年属曹州十三年属府〉范 观城 朝城〈三县初俱属东昌府雍正八年分属濮州十三年来属〉巨野 郓城〈二县初俱属兖州府雍正二年分属济宁州十三年来属〉单 城武〈二县初俱属兖州府雍正十三年来属〉
东昌府领州一县九聊城〈附郭〉髙唐州〈雍正八年升为直隶州以济南府属之平原禹城临邑陵四县隶之十二年以州还属所领四县仍属济南府〉堂邑博平 茌平 清平 莘 冠 馆陶 恩青州府领县十一益都〈附郭〉博山〈雍正十二年析益都县及济南府之淄川县泰安府之莱芜县地置〉临淄 博兴 髙苑 乐安 寿光 昌乐 临朐 安邱 诸城
登州府领州一县九蓬莱〈附郭〉宁海州 黄 福山栖霞 招逺 莱阳 文登 荣城〈本文登县地明置成〉
〈山卫 本朝雍正十二年升为荣城县〉海阳〈本莱阳县地明置大嵩卫本朝雍正十二年升为海阳县〉
莱州府领州二县五掖〈附郭〉平度州 胶州 潍昌邑 髙密 即墨
济宁州〈初属兖州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嘉祥巨野郓城三县七年裁直隶州仍属兖州府乾隆三十九年复升为直隶州〉领县三金乡 鱼台〈二县初俱属兖州府乾隆三十九年来属〉嘉祥〈初属兖州府雍正二年属济宁州七年改属曹州十三年还属兖州府乾隆三十九年复来属〉
临清州〈初属东昌府乾隆三十九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三武城 夏津邱〈三县初俱属东昌府乾隆三十九年来属〉
山西省〈东西距九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一千七百八十三里东至直隶正定府赞皇县界四百三十里西至陕西绥徳州吴堡县界五百五里南至河南陕州界一千二十三里北至杀虎口边墙七百六十里东南至河南卫辉府辉县界八百五十里西南至陕西同州府朝邑县界一千一百五里东北至直隶宣化府懐安县界六百七十三里西北至陕西榆林府府谷县界八百八十里在京师西南一千二百里其北自得胜口边外为丰镇宁逺二㕔境东西距二百七十馀里南北距二百八十馀里自杀虎口边外为归绥七㕔境东西距四百馀里南北距三百七十里〉
山西明领太原平阳潞安大同汾州五府泽沁辽三州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升太原府属之平定忻代保徳四州平阳府属之蒲解绛吉隰五州俱为直隶州三年増置朔平宁武二府六年升蒲州泽州俱为府乾隆三十五年以吉州及所领县还属平阳府又升平阳府之霍州为直隶州凡领府九直隶州十㕔七
太原府领州一县十阳曲〈附郭〉岢岚州 太原 榆次 太谷 祁 徐沟〈乾隆二十八年省清源县入焉〉交城 文水 岚 兴〈雍正二年属保徳州七年还属〉
平阳府领州一县十临汾〈附郭〉吉州〈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蒲乡宁二县乾隆三十五年以州及乡宁县还属〉洪洞 浮山 岳阳 曲沃 翼城 太平 襄陵〈雍正二年属绛州七年还属〉汾西〈雍正二年属隰州七年还属〉乡宁〈雍正二年分属吉州乾隆三十五年还属〉
蒲州府〈初为蒲州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临晋荣河万泉猗氏四县七年升为府〉领县六永济〈附郭旧河东县明初省入蒲州本朝雍正七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临晋 荣河 猗氏 万泉〈四县初俱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属蒲州七年属府〉虞乡〈旧县元省入临晋本朝雍正七年复置〉
潞安府领县七长治〈附郭〉长子 屯留 襄垣 潞城 壶闗 黎城
汾州府领州一县七汾阳〈附郭〉永宁州 孝义 平遥 介休 石楼 临 宁乡
大同府领州二县七大同〈附郭〉浑源州 应州 懐仁 山阴 阳髙〈旧阳山髙山二卫 本朝顺治十三年以髙山卫并入阳山卫为阳髙卫雍正三年改置县〉天镇〈旧天成镇逺二卫 本朝顺治十三年以镇逺卫并入天成卫为天镇卫雍正三年改置县治〉广灵 灵邱
泽州府〈初为直隶州雍正七年升为府〉领县五鳯台〈附郭雍正七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髙平 阳城 陵川 沁水
宁武府〈旧为宁武闗 本朝初为宁武营雍正三年改置府〉领县四宁武〈附郭旧宁化守御所雍正三年改置县为府治〉偏闗〈旧偏闗所雍正三年改置县〉神池〈旧神池堡雍正三年改置县〉五寨〈旧五寨堡雍正三年改置县〉
朔平府〈旧右玉林卫雍正三年改置府〉领州一县四右玉〈附郭旧右玉林卫雍正三年改置县为府治〉朔州〈初属大同府雍正三年来属〉左云〈旧左云川卫雍正三年改置县〉平鲁〈旧平鲁卫雍正三年改置县〉马邑〈初属大同府雍正三年来属〉沁州领县二沁源 武乡
辽州领县二和顺 榆社
平定州〈初属太原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三乐平 盂 寿阳〈三县初俱属太原府雍正二年分属〉
忻州〈初属太原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二定襄 静乐〈二县初俱属太原府雍正二年分属〉
代州〈初属太原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三五台 崞 繁畤〈三县初俱属太原府雍正二年分属〉
保徳州〈初属太原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一河曲〈初属太原府雍正二年分属〉
霍州〈初属平阳府乾隆三十五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二赵城 灵石〈二县初俱属平阳府乾隆三十五年分属〉
解州〈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县四安邑 夏 平陆芮城〈四县初俱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分属〉
绛州〈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五垣曲〈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属解州七年分属〉闻喜〈初属平阳府雍正七年分属〉绛〈初属平阳府雍正七年分属〉稷山〈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分属〉河津〈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分属〉
隰州〈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三大宁 永和〈二县初俱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分属〉蒲〈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属吉州九年属州〉
归化城同知㕔〈在杀虎口外二百里雍正元年设同知治此〉
绥逺城同知㕔〈在归化城东北五里雍正四年设同知治此〉
归化城通判㕔〈以下五㕔初皆以笔帖式协理通判乾隆二十五年定设通判并隶归绥道〉
和林格尔通判㕔
萨拉齐通判㕔
清水河通判㕔
托克托城通判㕔
河南省〈东西距一千二百二十里南北距一千二百九十里东至江苏徐州府砀山县界三百六十里西至陕西同州府潼闗㕔界八百六十里南至湖北黄州府黄安县界八百五十里北至直隶广平府成安县界四百四十里东南至安徽颍州府阜阳县界五百六十里西南至湖北襄阳府襄阳县界八百二十里东北至山东曹州府曹县界二百里西北至山西辽州界七百四十里在京师西南一千五百四十里〉
河南明领开封归徳彰徳卫辉懐庆河南南阳汝宁八府汝州一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升开封府之陈许郑禹四州及河南府之陕州汝宁府之光州并为直隶州十二年升陈州许州为府仍降郑州禹州为属州乾隆六年改许州府为直隶州凡领府九直隶州四开封府〈省㑹〉领州二县十四㕔一祥符〈附郭〉郑州〈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荥阳荥泽河阴氾水四县十二年以州及所领四县还属〉禹州〈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密新郑二县十二年以州及所领二县并属许州府乾隆六年来属〉陈留 杞通许 尉氏 洧川 鄢陵 中牟 兰阳
荥阳〈雍正二年分属郑州十二年还属〉荥泽〈雍正二年分属郑州十一年还属乾隆二十九年省河阴县入焉〉氾水〈雍正二年分属郑州十一年还属〉密 新郑〈二县雍正二年分属禹州十三年改属许州府乾隆六年还属〉仪封㕔〈本仪封县乾隆四十九年改为㕔〉
陈州府〈初为陈州属开封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西华项城沈邱太康四县十二年升为府〉领县七淮宁〈附郭雍正十二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商水〈初属开封府雍正十二年来属〉西华 项城 沈邱 太康〈四县初俱属开封府雍正二年分属陈州十三年属府〉扶沟〈初属开封府雍正十二年来属〉
归徳府领州一县七商邱〈附郭〉睢州 宁陵 鹿邑夏邑 永城 虞城 柘城
彰徳府领县七安阳〈附郭〉汤阴 临漳 林 内黄〈初属直隶大名府雍正三年来属〉武安 涉
卫辉府领县十汲〈附郭〉新乡 获嘉 淇 辉 延津〈初属开封府雍正三年来属五年省胙城县入焉〉浚〈初属直隶大名府雍正二年来属〉滑〈初属直隶大名府雍正二年来属〉考城〈初属归徳府乾隆四十八年来属〉封邱〈初属开封府乾隆四十八年来属〉
懐庆府领县八河内〈附郭〉济源 原武〈初属开封府雍正二年来属〉修武 武陟 孟 温 阳武〈初属开封府乾隆四十八年来属〉
河南府领县十洛阳〈附郭〉偃师 巩 孟津 宜阳登封 永宁 新安 渑池 嵩
南阳府领州二县十一南阳〈附郭〉南召〈附郭顺治十六年省入南阳县雍正十三年复置〉邓州 裕州 镇平 唐 泌阳桐柏 内乡 新野 淅川 舞阳 叶
汝宁府领州一县八汝阳〈附郭〉信阳州 正阳〈旧真阳县雍正元年改今名〉上蔡 新蔡 西平 遂平 确山罗山
陕州〈初属河南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三灵宝 阌乡〈二县初俱属河南府雍正十年分属〉卢氏〈初属河南府雍正十二年分属〉
汝州领县四鲁山 郏 宝丰 伊阳
许州〈初属开封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临颍等四县十二年升为府以禹州及密新郑二县来属又増置石梁县为府治乾隆六年复为直隶州以禹州及密新郑二县还属开封府仍省石梁县入州〉领县四临颍 襄城 郾城 长葛〈四县初俱属开封府雍正二年属州十二年属府乾隆六年仍属州〉
光州〈初属汝宁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县四光山 固始 商城 息〈四县初俱属汝寜府雍正二年分属〉
皇朝通典卷九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九十二
州郡〈三〉
江苏省〈东西距九百五十里南北距一千一百六十里东至太仓州崇明县大海七百七十里西至安徽和州界一百八十里南至宁国府宣城县界二百五十里北至山东沂州府郯城县界九百十里东南至松江府金山县海岸九百三十里西南至安徽太平府当涂县界一百三十五里东北至山东沂州府日照县界八百三十里西北至河南归徳府虞城县界九百四十里在 京师南二千四百里〉
江苏明以应天府为南京共领府十四州四其应天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淮安扬州七府徐州一州为今下江地
本朝改应天府为江宁府罢南直隶康熙六年定为江苏安徽两省此为江苏省雍正二年升苏州府之太仓州扬州府之通州淮安府之海邳二州并为直隶州十一年升徐州为府仍改邳州为属州凡领府八州三直隶㕔一
江宁府〈省会旧应天府 本朝初年更今名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分为江苏省〉领县七上元 江宁〈二县附郭〉句容 溧水 江浦 六合高淳
苏州府〈省㑹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分为江苏省〉领县九吴 长洲〈二县附郭〉元和〈雍正二年析长洲县地置与吴长洲二县并为府治〉昆山 新阳〈雍正二年析昆山县地置与昆山县同城〉常熟 昭文〈雍正二年析常熟县地置与常熟县同城〉吴江 震泽〈雍正二年析吴江县地置与吴江县同城〉
松江府〈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分属江苏省〉领县七华亭〈附郭〉娄〈顺治十三年置与华亭并为府治〉奉贤〈雍正二年析华亭县地置〉金山〈雍正二年析娄县地置旧治今县东南境乾隆二十六年移治朱泾镇〉上海 南汇〈雍正二年析上海县地置〉青浦〈雍正二年分设福泉县乾隆八年仍省入焉〉
常州府〈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分属江苏省〉领县八武进〈附郭〉阳湖〈雍正二年析武进县地置与武进并为府治〉无锡 金匮〈雍正二年析无锡县地置与无锡县同城〉江阴 宜兴 荆溪〈雍正二年析宜兴县地置与宜兴县同城〉靖江
镇江府〈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分属江苏省〉领县四丹徒〈附郭〉丹阳金坛 溧阳〈初属江宁府雍正二年来属〉
淮安府〈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分属江苏省〉领县六山阳〈附郭〉阜宁〈雍正九年析山阳盐城二县地置〉盐城 清河〈旧治黄河北岸乾隆二十五年移治清江浦〉安东 桃源
扬州府〈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分属江苏省〉领州二县六江都〈附郭〉甘泉〈雍正九年析江都县地置与江都县并为府治〉高邮州 泰州 仪征〈旧为仪真县雍正元年改今名〉兴化 宝应 东台〈乾隆四十年置〉徐州府〈旧为徐州领萧砀山丰沛四县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分属江苏省雍正十一年升为府〉领州一县七铜山〈附郭雍正十一年置县为府治〉邳州〈初属淮安府旧治今州西南境康熙二十八年移今治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宿迁睢宁二县十一年以州及二县来属〉萧 砀山 丰 沛〈四县初属州雍正十一年属府〉宿迁睢宁〈二县初俱属淮安府雍正二年分属邳州十一年还属府〉
太仓州〈初属苏州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县四镇洋〈雍正二年析州地置〉崇明 嘉定〈二县初俱属苏州府雍正二年来属〉宝山〈雍正二年析嘉定县地置〉海州〈初属扬州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二赣榆 沭阳〈二县初俱属淮安府雍正二年来属〉
通州〈初属扬州府康熙十一年省海门县入焉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二如皋 泰兴〈二县初俱属扬州府雍正二年分属〉
海门㕔〈旧海门县乾隆四十年改为㕔〉
安徽省〈东西距七百六十里南北距一千一百八十里东至江苏镇江府溧阳县界四百六十里西至湖北黄州府蕲州界三百里南至江西九江府彭泽县界三百十里北至江苏徐州府睢寜县界八百七十里东南至浙江严州府淳安县界七百九十五里西南至湖北黄州府黄梅县界三百四十里东北至江苏江宁府江浦县界五百十里西北至河南归徳府商邱县界七百八十里在 京师南二千七百里〉
安徽明以应天府为南京又以鳯阳府为中都共领府十四州四其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鳯阳七府滁和广徳三州为今上江地
本朝康熙六年定为江苏安徽两省此为安徽省雍正二年升鳯阳府之颍亳泗三州庐州府之六安州并为直隶州十三年升颍州为府仍改亳州为属州凡领府八直隶州五
安庆府〈省会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分为安徽省〉领县六怀宁〈附郭〉桐城潜山 太湖 宿松 望江
徽州府〈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分属安徽省〉领县六歙〈附郭〉休宁 婺源 祁门 黟 绩溪
宁国府〈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分属安徽省〉领县六宣城〈附郭〉宁国泾 太平 旌徳 南陵
池州府〈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分属安徽省〉领县六贵池〈附郭〉青阳铜陵 石埭 建徳 东流
太平府〈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分属安徽省〉领县三当涂〈附郭〉芜湖繁昌
庐州府〈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分属安徽省〉领州一县四合肥〈附郭〉无为州 庐江 舒城 巢
鳯阳府〈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分属安徽省〉领州二县五鳯阳〈附郭乾隆十九年省临淮县入焉〉寿州 鳯台〈雍正十一年析寿州地置与寿州同城〉宿州 怀逺 定逺 灵壁
颍州府〈初为颍州属鳯阳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颍上霍邱二县十三年升为府〉领州一县五阜阳〈附郭雍正十三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亳州〈初属凤阳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太和䝉城二县十三年以州及二县来属〉颍上 霍邱〈二县初俱属鳯阳府雍正二年属颍州十三年属府〉太和 䝉城〈二县初俱属凤阳府雍正二年分属亳州十三年来属〉
和州〈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分属安徽省〉领县一含山
滁州〈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分属安徽省〉领县二全椒 来安广徳州〈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分属安徽省〉领县一建平
六安州〈初属庐州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二英山 霍山〈二县初俱属庐州府雍正二年分属〉
泗州〈初属鳯阳府康熙十三年以后州治沦于洪泽湖寄治盱眙县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三盱眙 天长 五河〈三县初俱属鳯阳府雍正二年分属〉江西省〈东西距九百七十里南北距一千八百里东至安徽徽州府婺源县界六百里西至湖南长沙府浏阳县界三百七十里南至广东恵州府和平县界一千二百三十里北至湖北黄州府界五百七十里东南至福建建宁府崇安县界五百八十里西南至湖南郴州宜章县界九百五十里东北至安徽池州府东流县界五百六十里西北至湖北武昌府兴国州界五百七十里在京师西南四千八百五十里〉
江西明领南昌饶州广信南康九江建昌抚州临江瑞州袁州吉安南安赣州十三府
本朝初因之乾隆二十年升赣州府属宁都县为直隶宁都州凡领府十三州一
南昌府〈省㑹〉领州一县七南昌 新建〈二县附郭〉宁州进贤 奉新 靖安 武宁 丰城
饶州府领县七鄱阳〈附郭〉馀干 乐平 浮梁 徳兴 安仁 万年
广信府领县七上饶〈附郭〉玉山 弋阳 贵溪 铅山 广丰〈旧永丰县雍正九年改今名〉兴安
南康府领县四星子〈附郭〉都昌 建昌 安义九江府领县五徳化〈附郭〉徳安 瑞昌 湖口 彭泽
建昌府领县五南城〈附郭〉新城 南丰 广昌 泸溪
抚州府领县六临川〈附郭〉崇仁 金谿 宜黄 乐安 东乡
临江府领县四清江〈附郭〉新淦 新喻 峡江吉安府领县九㕔一庐陵〈附郭〉泰和 吉水 永丰安福 龙泉 万安 永新 永宁 莲花㕔
瑞州府领县三高安〈附郭〉上高 新昌
袁州府领县四宜春〈附郭〉分宜 萍乡 万载赣州府领县八㕔一赣〈附郭〉雩都 信丰 兴国㑹昌 安逺 长宁 龙南 定南㕔
南安府领县四大庾〈附郭〉南康 上犹 崇义宁都州〈旧宁都县属赣州府乾隆二十年升为直隶寜都州〉领县二瑞金石城〈二县初俱属赣州府乾隆二十年分属〉
浙江省〈东西距八百八十里南北距一千八百里东至海六百里西至安徽徽州府歙县界二百八十里南至福建建寜府浦城县界九百六十里北至江苏苏州府呉江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南至福建福寜府霞浦县界一千一百三十里西南至江西广信府玉山县界七百五十里东北至江苏松江府青浦县界三百七十里西北至江南广徳州界三百二十里在 京师南三千三百里〉浙江明领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台州金华衢州严州温州处州十一府
本朝因之凡领府十一
杭州府〈省会〉领州一县八钱塘 仁和〈二县附郭〉海宁州〈初为县乾隆三十八年升为州〉富阳 馀杭 临安 于潜 新城 昌化
嘉兴府领县七嘉兴 秀水〈二县附郭〉嘉善 海盐平湖 石门〈初为崇徳县康熙元年改今名〉桐乡
湖州府领县七乌程 归安〈二县附郭〉长兴 徳清武康 安吉〈初为州乾隆三十八年改为县〉孝丰
宁波府领县六鄞〈附郭〉慈谿 奉化 镇海〈初为定海县康熙二十六年别置定海县改此为镇海县〉定海〈旧为舟山卫康熙二十六年置县〉象山绍兴府领县八山阴 㑹稽〈二县附郭〉萧山 诸暨馀姚 上虞 嵊 新昌
台州府领县六临海〈附郭〉黄岩 天台 仙居 宁海 太平
金华府领县八金华〈附郭〉兰谿 东阳 义乌 永康 武义 浦江 汤溪
衢州府领县五西安〈附郭〉龙游 江山 常山 开化
严州府领县六建徳〈附郭〉淳安 桐庐 遂安 寿昌 分水
温州府领县五永嘉〈附郭〉瑞安 乐清 平阳 泰顺
处州府领县十丽水〈附郭〉青田 缙云 松阳 遂昌 龙泉 庆元 云和 宣平 景宁
福建省〈东西距九百五十里南北距九百八十里东至海一百里西至江西赣州府瑞金县界八百五十里南至海二百八十里北至浙江处州府龙泉县界七百里东南至海二百八十里西南至广东嘉应州镇平县界一千二百里东北至浙江温州府平阳县界五百十五里西北至浙江衢州府江山县界八百二十五里在 京师南六千一百三十里〉
福建明领福州泉州建宁延平汀州兴化邵武漳州八府福宁一州
本朝初因之康熙二十四年置台湾府雍正十二年升福宁州为府升泉州府之永春县漳州府之龙岩县为直隶州凡领府十直隶州二
福州府〈省㑹〉领县十闽 侯官〈二县附郭〉古田 闽清屏南〈雍正十二年析古田县地置〉长乐 连江 罗源 永福福清
泉州府领县五晋江〈附郭〉南安 恵安 安溪 同安
建宁府领县七建安 瓯宁〈二县附郭〉建阳 崇安浦城 政和 松溪
延平府领县六南平〈附郭〉将乐 沙 尤溪 顺昌永安
汀州府领县八长汀〈附郭〉宁化 上杭 武平 清流 连城 归化 永定
兴化府领县二莆田〈附郭〉仙游
邵武府领县四邵武〈附郭〉光泽 建宁 泰宁漳州府领县七龙溪〈附郭〉漳浦 南靖 长泰 平和 诏安 海澄
福宁府〈初为直隶州雍正十二年升为府〉领县五霞浦〈附郭雍正十二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福鼎〈乾隆三年析霞浦县桐山堡地置〉福安 宁徳〈二县旧属州雍正十二年属府〉寿宁〈初属建宁府雍正十二年来属〉
台湾府〈古荒服之地不通中国名曰东畨明天启初日本国人屯聚于此郑芝龙附之后为红毛荷兰所据 本朝顺治十七年郑芝龙子成功寇江南兵败退至台地逐荷兰夷居之伪置承天府传至其孙郑克塽于康熙二十二年讨平之二十四年置台湾府〉领县四台湾〈附郭〉鳯山 诸罗〈三县俱康熙二十四年置〉彰化〈雍正三年析诸罗县北境地置〉永春州〈旧为县属泉州府雍正十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二徳化〈初属泉州府雍正十二年分属〉大田〈初属延平府雍正十二年分属〉
龙岩州〈旧为县属漳州府雍正十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二漳平 宁洋〈二县初属漳州府雍正十二年分属〉
皇朝通典卷九十二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典>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九十三
州郡〈四〉
湖北省〈东西距二千二百四十里南北距六百八十里东至安徽安庆府宿松县界五百五十里西至四川夔州府巫山县界一千八百九十里南至湖南岳州府临湘县界四百里北至河南汝宁府罗山县界二百八十里东南至江西九江府瑞昌县界四百五十里西南至四川重庆府彭水县界二千五百十五里东北至安徽六安州霍山县界四百六十里西北至陕西商州山阳县界一千四百七十里在 京师西南三千一百五十五里〉
湖北明为湖广省共领府十五州二其武昌汉阳黄州徳安承天荆州襄阳郧阳八府为今湖北地
本朝初改承天府为安陆府康熙六年定湖北湖南为两省雍正六年升荆州府属之归州为直隶州十三年升荆州府属之彝陵州为宜昌府又升归州属之恩施县为施南府仍降归州为属州属于宜昌府凡领府十
武昌府〈省会初属湖广省康熙六年分为湖北省〉领州一县九江夏〈附郭〉兴国州 武昌 嘉鱼 蒲圻 咸宁 崇阳通城 大冶 通山
汉阳府〈初属湖广省康熙六年分属湖北省〉领州一县四汉阳〈附郭〉沔阳州〈初属安陆府乾隆二十七年来属又析州地置文众县三十年仍省入州〉汉川孝感〈初属徳安府雍正七年来属〉黄陂〈初属黄州府雍正七年来属〉
安陆府〈旧名承天府顺治二年改今名初属湖广省康熙六年分属湖北省〉领州一县五钟祥〈附郭〉荆门州 京山 潜江 天门〈初为景陵县雍正四年改今名〉当阳
襄阳府〈初属湖广省康熙六年分属湖北省〉领州一县六襄阳〈附郭〉均州 宜城 南漳 枣阳 榖城 光化
郧阳府〈初属湖广省康熙六年分属湖北省〉领县六郧〈附郭〉房 竹山竹谿 保康 郧西〈顺治十六年省上津县入焉〉
黄州府〈初属湖广省康熙六年分属湖北省〉领州一县七黄冈〈附郭〉蕲州 黄安 蕲水 罗田 麻城 广济 黄梅荆州府〈初属湖广省康熙六年分属湖北省〉领县八江陵〈附郭〉公安石首 监利 松滋 枝江 宜都 逺安宜昌府〈初为彛陵州属荆州府雍正六年升荆州府属之归州为直隶州以州及长阳县属之又于施州卫土司地置恩施县隶焉十三年升州为府仍以归州及长阳一县来属〉领州二县五东湖〈附郭雍正十三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归州〈初属荆州府雍正六年升为直隶州十三年来属〉鹤峰州〈旧为容羙土司雍正十三年改置州〉长阳〈初属荆州府雍正六年分属归州十三年来属〉兴山 巴东〈二县初俱属荆州府雍正十三年来属〉长乐〈旧废五峰石宝长官司地雍正十三年改置县〉
徳安府〈初属湖广省康熙六年分属湖北省〉领州一县四安陆〈附郭〉随州 云梦 应城 应山
施南府〈旧为施州卫土司地属湖广省康熙六年分属湖北省雍正六年改置恩施县属归州十三年于县置府〉领县六恩施〈附郭雍正六年置属归州十三年来属府〉宣恩〈初为施南土司地雍正六年属恩施县十三年旼置〉来凤〈初为散毛土司地雍正六年属恩施县十三年改置〉咸丰〈初为土巡司雍正六年属恩施县十三年改置〉利川〈初为施南土司地雍正十三年改置〉建始〈初属四川䕫州府乾隆元年来属〉
湖南省〈东西距一千四百二十里南北距一千一百五十里东至江西南昌府宁州界二百八十五里西至贵州铜仁府铜仁县界一千一百三十五里南至广东连州界七百六十五里北至湖北荆州府监利县界三百八十五里东南至广东韶州府仁化县界七百九十里西南至广西平乐府恭城县界九百五十五里东北至湖北武昌府通城县界六百四十里西北至四川酉阳州界九百里在 京师西南四千五百五十里〉
湖南明湖广省共领府十五州二其长沙岳州常徳衡州永州宝庆辰州七府靖郴二州为今湖南省地
本朝初为湖广省康熙六年分湖南湖北为两省雍正七年改永顺土司为永顺府升澧州为直隶州八年升沅州为直隶州十年升桂阳州为直隶州乾隆元年升沅州为府凡领府九直隶州四长沙府〈省会初属湖广省康熙六年分为湖南省〉领州一县十一长沙善化〈二县附郭〉茶陵州 湘潭 湘阴 宁乡 浏
阳 醴陵 益阳 湘乡 攸 安化
岳州府〈初属湖广省康熙六年分属湖南省〉领县四巴陵〈附郭〉临湘华容 平江
宝庆府〈初属湖广省康熙六年分属湖南省〉领州一县四邵阳〈附郭〉武冈州 新化 城歩 新宁
衡州府〈初属湖广省康熙六年分属湖南省〉领县七衡阳〈附郭〉清泉〈乾隆二十一年析衡阳县地置与衡阳县并为府治〉衡山 耒阳 常宁 安仁 酃
常徳府〈初属湖广省康熙六年分属湖南省〉领县四武陵〈附郭〉桃源龙阳 沅江
辰州府〈初属湖广省康熙六年分属湖南省〉领县四沅陵〈附郭〉泸溪〈旧为卢溪县 本朝初改今名〉辰溪 溆浦
沅州府〈旧为沅州属辰州府雍正八年升为直隶州领黔阳麻阳二县乾隆元年升为府〉领县三芷江〈附郭乾隆元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黔阳 麻阳〈二县初俱属辰州府雍正八年分属沅州乾隆元年属府〉
永州府〈初属湖广省康熙六年分属湖南省〉领州一县七零陵〈附郭〉道州 祁阳 东安 宁逺 永明 江华 新田永顺府〈旧为永顺等处宣慰司地属湖广省康熙六年分属湖南省雍正七年以苖人向化愿设流官比于内地改为永顺府〉领县四永顺〈附郭旧永顺宣慰司治雍正七年改置县为府治〉龙山〈旧白崖洞长官司治雍正七年改置县〉保靖〈旧保靖宣慰司地雍正七年改置县〉桑植〈旧桑植安抚司地雍正七年改置县〉
靖州〈初属湖广省康熙六年分属湖南省〉领县三绥宁 㑹同 通道
郴州〈初属湖广省康熙六年分属湖南省〉领县五永兴 宜章 兴宁 桂阳 桂东
澧州〈初属岳州府雍正七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五石门 慈利 安乡〈三县初属岳州府雍正七年分属〉永定〈旧九溪永定二卫地雍正七年改置县〉安福〈雍正十一年析永定县地置〉
桂阳州〈初属衡州府雍正十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三临武 蓝山嘉禾〈三县初俱属衡州府雍正十年分属〉
皇朝通典卷九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九十四
州郡〈五〉
陕西省〈东西距九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二千四百二十六里东至河南陕州阌乡县界三百五里西至甘肃秦州清水县界六百三十里南至四川达州太平县界一千三十里北至榆林府边墙一千三百九十六里东南至河南南阳府浙川县界六百二十里西南至四川保寜府广元县界一千三百八十五里东北至山西保徳州河曲县界一千八百六十里西北至甘肃庆阳府正宁县界三百二十里在 京师西南二千六百五十里〉
陕西明陕西省共领府八直隶州一
本朝因之康熙二年定为陕西甘肃两省以西安凤翔汉中延安四府兴安一州为陕西省雍正二年升西安府之耀州为直隶州三年升西安府之同华商干邠五州延安府之鄜绥徳葭三州俱为直隶州八年改榆林卫为府十三年升直隶同州为府降直隶华州属同州府降直隶耀州还属西安府乾隆元年降直隶葭州属榆林府四十八年升直隶兴安州为兴安府凡领府七直隶州五西安府〈省㑹〉领州一县十五长安 咸宁〈二县附郭〉耀州〈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同官白水二县十三年还属〉咸阳 兴平 临潼髙陵 鄠 蓝田 泾阳 三原 盩厔 渭
南 富平 醴泉 同官〈雍正二年分属耀州十三年还属〉同州府〈初为州属西安府雍正三年升为直隶州领朝邑郃阳澄城韩城四县十三年升为府〉领州一县八㕔一大荔〈附郭雍正十三年升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华州〈初属西安府雍正三年升为直隶州领华阴蒲城二县十三年以州及二县来属〉朝邑 郃阳 澄城 韩城〈四县初俱属西安府雍正三年属同州十三年属府〉白水〈初属西安府雍正二年属耀州十三年来属〉华阴 蒲城〈二县初俱属西安府雍正三年属华州十三年来属〉潼闗㕔〈雍正二年设潼闗县属华州十三年属府乾隆十二年改为㕔〉
凤翔府领州一县七凤翔〈附郭〉陇州 岐山 宝鸡扶风 郿 麟游 汧阳
汉中府领州一县八㕔一南郑〈附郭〉宁羌州 褒城城固 洋 西乡 凤 沔 略阳 留坝㕔
〈乾隆十五年设〉
延安府领县十肤施〈附郭〉安塞 甘泉 保安 安定 宜川 延长 定边〈旧定边营雍正八年改置县属榆林府乾隆元年来属〉靖边〈旧靖边营雍正八年改置县属榆林府乾隆元年来属〉
兴安府〈初为直隶州领平利洵阳白河紫阳石泉汉阴六县乾隆四十八年升为府〉领县六安康〈附郭旧汉阴县地乾隆四十八年置并汉阴县入焉〉平利 洵阳白河 紫阳 石泉〈以上县初俱属州乾隆四十八年属府〉
榆林府〈初为榆林卫雍正八年改置府〉领州一县四榆林〈附郭雍正八年以榆林卫地置县为府治〉葭州〈初属延安府雍正三年升为直隶州领神木府谷二县乾隆元年以州及二县来属〉神木 府谷〈二县初俱属延安府雍正三年属葭州乾隆元年来属〉懐逺〈旧懐远堡雍正八年改置县〉
商州〈初属西安府雍正三年升为直隶州〉领县四镇安 雒南 山阳 商南〈四县初俱属西安府雍正三年分属〉
乾州〈初属西安府雍正三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二武功 永寿〈二县初俱属西安府雍正三年分属〉
邠州〈初属西安府雍正三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三三水 淳化 长武〈三县初俱属西安府雍正三年分属〉
鄜州〈初属延安府雍正三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三雒川 中部 宜君〈三县初俱属延安府雍正三年分属〉
绥徳州〈初属延安府雍正三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三清涧 米脂吴堡〈三县初俱属延安府雍正三年分属〉
甘肃省〈东西距一千九百八十里南北距二千七百五里东至陕西邠州长武县界八百六十里西至河州阁门接番界一千一百二十里南至四川龙安府平武县界一千二百九十里北至边墙一千四百十五里东南至汉中府略阳县界一千四百三十里西南至洮州㕔接番界一千一百三十里东北至陕西延安府保安县界一千二百四十里西北至迪化州境外地五千馀里在京师西南四千四十里〉
甘肃省明为陕西省之临洮巩昌平凉庆阳四府
本朝康熙二年分为甘肃省雍正二年以旧卫所改置宁夏西宁凉州甘州四府三年升平凉府属之泾州为直隶州七年升巩昌府属之阶秦二州并改肃州卫俱为直隶州乾隆三年裁临洮府改兰州为兰州府为省治二十五年改安西靖逆二㕔置安西府三十八年増置镇西府改安西府为直隶安西州又増设直隶迪化州凡领府九直隶州六
兰州府〈省㑹旧属陕西省康熙二年分属甘肃省初为州属临洮府乾隆三年裁临洮府升州为府为省治〉领州二县四皋兰〈附郭宋皋兰县金省入兰州 本朝乾隆三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狄道州〈初为县为临洮府治乾隆三年升州改属〉河州〈初属临洮府乾隆三年改属〉金 渭源〈二县初俱属临洮府乾隆三年改属〉靖逺〈旧靖逺卫雍正八年置县属巩昌府乾隆三年来属〉
平凉府〈初属陕西省康熙二年分属甘肃省〉领州二县三平凉〈附郭〉固原州 静宁州 华亭 隆徳
巩昌府〈初属陕西省康熙二年分属甘肃省〉领州一县八㕔一陇西〈附郭〉岷州〈初为岷州卫雍正八年改置州〉安定 㑹宁 通渭 漳宁逺 伏羌 西和 洮州㕔
庆阳府〈初属陕西省康熙二年分属甘肃省〉领州一县四安化〈附郭〉宁州 合水 环 正宁〈旧真宁县雍正元年改今名〉
宁夏府〈旧宁夏卫初属陕西省康熙二年分属甘肃省雍正二年改置府领宁夏宁朔平罗中卫新渠宝丰六县灵州一州乾隆四年省新渠宝丰二县〉领州一县四宁夏〈附郭旧宁夏左屯卫雍正二年改置县为府治〉宁朔〈附郭旧宁夏右屯卫雍正二年改置县与宁夏县并为府治〉灵州〈旧宁州所雍正二年改置州〉平罗〈初为平罗所雍正二年改置县乾隆四年省新渠宝丰二县入焉〉中卫〈旧宁夏中卫雍正二年改置县〉
西宁府〈旧西宁卫属陕西省康熙二年分属甘肃省雍正二年改置府〉领县三西宁〈附郭旧西宁卫雍正二年改卫为府以卫地置县为府治〉碾伯〈旧碾伯所雍正二年改置县〉大通〈本西番地雍正二年以番众归附置大通卫乾隆二十六年改置县〉
凉州府〈旧凉州卫属陕西省康熙二年分属甘肃省雍正二年改置府〉领县五武威〈附郭旧凉州卫雍正二年改设府以卫地置县为府治〉镇番〈旧镇番卫雍正二年改置县〉永昌〈旧永昌卫雍正二年改置县〉古浪〈旧古浪所雍正二年改置县〉平番〈旧庄浪所雍正二年改置县〉
甘州府〈旧甘州卫属陕西省康熙二年分属甘肃省雍正二年改置府〉领县二张掖〈附郭旧为甘州中左右前后五卫地雍正二年改卫为府以卫地置县为府治〉山丹〈旧山丹卫雍正二年改置县〉
镇西府〈旧巴里坤地乾隆三十八年置〉领县二宜禾〈附郭〉奇台〈二县俱乾隆三十八年置〉
泾州〈初属平凉府雍正三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三崇信 灵台 镇原〈三县初俱属平凉府雍正三年分属〉
阶州〈初属巩昌府雍正七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二文 成〈二县初俱属巩昌府雍正七年分属〉
秦州〈初属巩昌府雍正七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五秦安 清水 礼徽 两当〈五县初俱属巩昌府雍正七年分属〉
肃州〈旧宿州卫雍正二年裁并于甘州卫七年改置直隶肃州〉领县一髙台〈旧髙台所雍正二年置县属甘州府七年来属〉
安西州〈旧为安西靖逆二㕔地乾隆二十四年置安西府领敦煌玉门渊泉三县三十八年改为直隶州〉领县二敦煌〈汉敦煌县地明嘉靖后入于吐鲁番 本朝雍正四年置沙州卫乾隆二十四年改置县属安西府三十八年属州〉玉门〈汉玉门县地明正徳后入于吐鲁番 本朝康熙五十七年置靖逆赤金二卫乾隆二十四年改置县属安西府三十八年属州省渊泉县入焉〉
迪化州〈本新疆乌噜木齐地乾隆三十八年置〉领县三昌吉 阜康绥来〈三县俱新疆地乾隆三十八年置县〉
四川省〈东西距三千里南北距三千二百十里东至湖北宜昌府巴东县界一千七百六十里西至番界一千二百四十里南至云南武定州元谋县界二千三十里北至陕西汉中府宁羌县界一千一百八十里东南至贵州大定府毕节县界一千一百五十里西南由打箭炉出口至西藏界九千六百七十五里东北至陕西兴安府界一千四百十里西北至甘肃阶州文县界一千一百五十里在 京师西南五千七百十里〉
四川明领成都保宁顺庆重庆䕫州叙州马湖龙安遵义八府潼川嘉定雅眉卭泸六州东川乌䝉乌撒镇雄四军民府
本朝康熙四年以乌撒府改隶贵州雍正四年以东川府改隶云南五年以乌䝉镇雄二府亦改隶云南并马湖府入叙州府又以建昌卫改置宁逺府又升成都府属之茂绵二州及资县并为直隶州六年升䕫州府属之达州为直隶州七年以遵义府改隶贵州又升雅州为府八年増置直隶叙永㕔同知十二年升潼川嘉定二州为府又升重庆属之忠州为直隶州乾隆元年改黔彭㕔置酉阳州乾隆十七年置直隶杂谷㕔二十五年置直隶松潘㕔二十七年置直隶石砫㕔四十一年平定两金川置阿尔古美诺二㕔凡领府十一直隶州九㕔六
成都府〈省㑹〉领州三县十三成都〈附郭〉华阳〈康熙元年省入成都县雍正九年复置与成都县并为府治〉简州 崇庆州 汉州 双流〈康熙元年省入新津县雍正六年复置〉温江 新繁 金堂 新都 郫 灌 彭〈康熙七年省入新繁县雍正七年复置〉新津 崇宁〈康熙七年省入郫县雍正六年复置〉什邡
宁逺府〈旧建昌卫雍正五年置府〉领州一县三㕔一西昌〈附郭旧建昌卫雍正五年改卫为府以卫地置县为府治〉㑹理州〈旧㑹川卫康熙二十九年分卫地置州属遵义府雍正五年罢卫移州治其地来属〉冕宁〈旧宁番卫雍正五年改置县〉盐源〈旧盐井卫雍正五年改置县〉越巂㕔
保宁府领州二县七阆中〈附郭〉巴州 剑州 苍溪南部 广元 昭化 通江 南江
顺庆府领州二县八南充〈附郭〉蓬州 广安州 西充 营山 仪陇 渠 大竹 邻水 岳池〈康熙七年省入广安州六十年复置〉
重庆府领州二县十一巴〈附郭〉合州〈康熙元年省安居县入焉〉涪州〈康熙八年省武隆县入焉〉江津 长寿 永川 荣昌 綦江 南川 铜梁〈康熙元年省入合州六十年复置〉大足〈康熙元年省入荣昌县雍正六年复置〉定逺〈康熙八年省入合州雍正六年复置〉璧山〈康熙元年省入永川县雍正十二年复置〉
叙州府〈雍正五年并马湖府入焉〉领县十一㕔二宜賔〈附郭〉庆符富顺 南溪 长宁 髙 筠连 珙 兴文
隆昌 屏山〈旧属马湖府雍正五年罢马湖府来属〉马边㕔〈乾隆二十九年置〉雷波㕔〈乾隆二十六年置〉
䕫州府领县六奉节〈附郭〉巫山〈康熙九年省大昌县入焉〉云阳万 开 大宁〈康熙六年省入奉节县雍正九年复置〉
龙安府领县四平武〈附郭顺治十六年省清川县入焉〉江油 石泉 彰明〈初属成都府顺治十六年省入绵州雍正六年复置九年来属〉
潼川府〈初为直隶州雍正九年升为府〉领县八三台〈附郭雍正十二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射洪 盐亭 中江 遂宁 蓬溪乐至 安岳〈七县初俱属州雍正十二年属府〉
嘉定府〈初为直隶州雍正十二年升为府〉领县七乐山〈附郭雍正十二年升州为府以地置县为府治〉洪雅 夹江 犍为 荣 峨眉〈五县初俱属州雍正十二年属府〉威逺〈康熙六年省入荣县雍正六年复置属州十二年属府〉雅州府〈初为直隶州雍正七年升为府〉领州一县五雅安〈附郭雍正七年升州为府以州地置县为府治〉天全州〈旧为天全六番招讨司地雍正八年改置州〉名山 荣经 芦山〈三县初属州雍正七年属府〉清溪〈初为黎州千戸所雍正七年改置县〉
眉州领县三丹棱 彭山〈康熙元年省入州雍正七年复置〉青神〈康熙六年省入州雍正七年复置〉
卭州领县二大邑 蒲江
泸州领县三纳谿 合江 江安
资州〈初为县属成都府雍正五年升为直隶州〉领县四资阳 内江仁寿 井研〈四县初俱属成都府雍正五年分属〉
绵州〈初属成都府雍正五年升为直隶州〉领县四徳阳 安 绵竹〈三县初俱属成都府雍正五年分属〉梓潼〈初属保宁府雍正五年来属〉
茂州〈初属成都府雍正五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二汶川〈初属成都府雍正五年分属〉保〈初属成都府雍正五年省威州入县移县治于故威州城分属〉
酉阳州〈旧黔彭㕔乾隆元年改置州〉领县三秀山〈旧酉阳宣慰司地乾隆元年置县〉黔江 彭水〈二县初俱属重庆府乾隆元年来属〉
忠州〈初属重庆府雍正十二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三酆都 垫江〈二县初俱属重庆府雍正十二年分属〉梁山〈初属䕫州府雍正十二年来属〉
达州〈初属䕫州府雍正五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三东乡 太平〈二县初俱属䕫州府雍正五年分属〉新宁〈康熙七年省入梁山县雍正七年复置仍属䕫州府十二年分属〉
叙永㕔〈旧永宁宣抚司地雍正七年改置同知㕔直隶川南道〉领县一永宁〈明永宁卫地康熙二十六年设属贵州威宁府雍正七年来属〉
松潘㕔〈旧松潘卫雍正九年移龙安府同知㕔治此仍属龙安府乾隆二十五年直隶松茂道〉
杂谷㕔〈旧杂谷安抚司地乾隆十七年置同知㕔直隶松茂道〉
石砫㕔〈旧石砫宣抚司乾隆二十七年改置同知㕔直隶川东道〉
阿尔古㕔〈乾隆四十一年以金川地置〉
美诺㕔〈乾隆四十一年以小金川地置〉
皇朝通典卷九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九十五
州郡〈六〉
广东省〈东西距二千五百里南北距一千八十里东至福建漳州府诏安县界一千里西至广西南宁府界一千五百里南至海三百里北至湖南郴州桂阳县界七百八十里东南至海二百八十里西南至崖州海二千四百里东北至江西赣州府长宁县界八百里西北至广西平乐府贺县界七百三十里在 京师西南七千五百七十里〉
广东明领广州韶州南雄惠州潮州肇庆髙州廉州雷州琼州十府罗定一州
本朝初因之雍正七年陞连州为直隶州十一年升程乡县为直隶嘉应州凡领府十直隶州三广州府〈省㑹〉领县十四南海 畨禺〈二县附郭〉顺徳 东莞 从化 龙门 新宁 増城 香山 新㑹三水 清逺 新安〈康熙五年省入东莞县八年复置〉花〈康熙二十〉
〈四年析南海畨禺二县地置〉
韶州府领县六曲江〈附郭〉乐昌 仁化 乳源 翁源 英徳
南雄府领县二保昌〈附郭〉始兴
惠州府领州一县九归善〈附郭〉连平州 博罗 长宁 永安 海丰 陆丰〈雍正九年析海丰县地置〉龙川 河源 和平
潮州府领县九海阳〈附郭〉丰顺〈乾隆三年析海阳县地置〉潮阳揭阳 饶平 惠来 大埔 澄海〈康熙五年省入海阳县八年复置〉普宁
肇庆府领州一县十二髙要〈附郭〉徳庆州 四㑹新兴 阳春 阳江 髙明 恩平 广宁 开平〈顺治十年置〉鹤山〈雍正九年析开平县及广州府之新㑹县地置〉封川 开建
髙州府领州一县五茂名〈附郭〉化州 电白 信宜呉川 石城
廉州府领州一县二合浦〈附郭〉钦州 灵山
雷州府领县三海康〈附郭〉遂溪 徐闻
琼州府领州三县十琼山〈附郭〉儋州 万州 崖州澄迈 定安 文昌 㑹同 乐㑹 临髙
昌化 陵水 感恩
罗定州领县二东安 西宁
连州〈初属广州府雍正七年升为直隶州〉领县二阳山 连山〈二县初俱属广州府雍正七年分属〉
嘉应州〈初为程乡县属潮州府雍正十一年升为直隶州〉领县四长乐兴宁〈二县初俱属惠州府雍正十一年分属〉平逺 镇平〈二县初俱属潮州府雍正十一年分属〉
广西省〈东西距二千八百十里南北距三千三百七十里东至广东肇庆府广寜县界一千二百六十里西至云南广南府土富州界一千五百五十里南至广东廉州府灵山县界二千四百五十里北至贵州黎平府永从县界九百二十里东南至广东髙州府石城县界一千一百八十里西南至安南国界二千三百十里东北至湖南永州府东安县界三百四十五里西北至贵州南笼府永丰州界一千三十六里在京师西南七千四百六十里〉
广西明领桂林平乐梧州浔州柳州庆逺思恩南宁太平镇安思明十一府归顺田州泗城思陵向武都康龙州等七州
本朝顺治初降归顺田州思陵向武都康龙州为属州十五年升泗城州为军民土府雍正三年升郁林州賔州为直隶州五年改泗城土府为正府九年降思明府为州十二年升泗城府属之西隆州为直隶州降賔州为属州乾隆七年以西隆州还属泗城府凡领府十一直隶州一
桂林府〈省㑹〉领州二县七临桂〈附郭〉永宁州 全州兴安 灵川 阳朔 永福 义宁 灌阳柳州府领州一县七马平〈附郭〉象州 雒容 罗城柳城 懐逺 融 来賔〈雍正三年改属賔州十二年还属〉
庆逺府领州二县三土州二土县一宜山〈附郭〉河池州 东兰州〈旧土州雍正七年设汛官〉天河 思恩 南丹州〈土州〉那地州〈土州〉忻城〈土县〉
思恩府领州一县三土州二武缘 賔州〈初属柳州府雍正三年升为直隶州领来賔迁江上林武宣四县十二年来属〉迁江 上林〈二县初俱属柳州府雍正三年分属賔州十二年来属〉田州〈土州〉阳万分州〈土州〉泗城府〈旧直隶泗城州顺治十五年升为府寻改军民府属思恩府雍正五年设流官为正府〉领州一县二凌云〈附郭雍正五年置〉西隆州〈康熙五年置属思恩府雍正十二年升为直隶州领西林一县乾隆七年以州及县来属〉西林〈康熙五年置属思恩府雍正十二年属西隆州乾隆七年来属〉
平乐府领州一县七平乐〈附郭〉永安州 恭城 富川 贺 荔浦 修仁 昭平
梧州府领县五苍梧〈附郭〉藤 容 岑溪 懐集浔州府领县四桂平〈附郭〉平南 贵 武宣〈初属柳州府雍正三年属賔州七年来属〉
南宁府领州三县三土州三宣化〈附郭〉新宁州 横州 上思州 隆安 永淳 归徳州〈土州〉果化州〈土州〉忠州〈土州〉
太平府领州四县一土州十四土县一崇善〈附郭〉养利州 左州 永康州〈康熙二十八年省陀陵县入焉〉宁明州〈旧思明土州雍正十年改置〉万承州 思陵州〈旧为直隶土州顺治初来属〉凭祥州〈旧属思明府本朝初改属〉太平州 安平州 茗盈州结安州 佶伦州 龙英州 都结州 龙州江州 思州〈旧思明土府 本朝雍正元年改为州〉上下冻州〈自万〉
〈承州以下皆土州〉罗阳〈土县〉
镇安府〈旧为土府雍正七年改正府〉领州二县一土州三天保〈附郭乾隆三年置〉奉义州 归顺州〈二州旧俱为直隶土州 本朝初改属思恩府雍正十年设流官来属〉下雷州〈初属南寜府雍正十年来属〉向武州〈初属思恩府雍正七年来属〉都康州〈初属思□府雍正七年来属以上三州皆土州〉郁林州〈初属梧州府雍正三年升为直隶州〉领县四博白 北流陆川 兴业〈四县初俱属梧州府雍正三年分属〉
皇朝通典卷九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九十六
州郡〈七〉
云南省〈东西距二千五百十里南北距一千一百五十里东至广西泗城府界七百五十里西至神䕶闗接野夷界一千七百六十里南至交阯界七百五十里北至四川宁逺府㑹理州界四百里东南至广西镇安府界一千一百四十里西南至尺马闗接缅甸界二千三百十里东北至贵州南笼府普安州界四百三十里西北至西藏界二千里在 京师西南八千二百里〉云南明领云南澂江广西广南镇沅临安大理楚雄顺宁䝉化景东永宁十二府武定曲靖寻甸元江姚安永昌丽江鹤庆八军民府北胜一州
本朝初因之顺治十六年改广南土府为正府康熙六年置开化府八年降寻甸府为州属曲靖府三十七年升北胜州为永北府以永宁土府属于永北府雍正二年改威逺土州为直隶同知㕔四年改四川之东川军民府来属五年又改四川之乌蒙镇雄二军民府来属六年降镇雄为州属乌䝉府七年置普洱府改丽江土府为正府九年改乌䝉府为昭通府乾隆三十年武定曲靖东川元江永昌等府俱罢称军民府三十五年省姚安府入楚雄府省鹤庆府入丽江府改广西武定元江镇沅四府为直隶州改𫎇化永北景东三府为直隶同知㕔凡领府十四直隶州四直隶㕔四
云南府〈省㑹〉领州四县七昆明〈附郭〉嵩明州 晋宁州安宁州 昆阳州 富民 宜良 呈贡 罗
次 禄丰 易门
大理府领州四县三太和〈附郭〉赵州 邓川州 宾川州 云龙州 云南 浪穹
临安府领州三县五建水〈附郭〉石屏州 阿迷州宁州 通海 河西 嶍峨 䝉自
楚雄府领州三县四楚雄〈附郭〉南安州 镇南州姚州〈初为姚安府附郭属州乾隆三十五年罢府以州来属〉定逺 广通大姚〈初属姚安府乾隆三十五年罢府来属〉
澂江府领州二县二河阳〈附郭〉新兴州 路南州江川
顺宁府领州一县一顺宁〈附郭乾隆三十五年置〉云州曲靖府领州六县二南宁〈附郭〉霑益州〈旧治在今宣威州境此为交水县地顺治十六年移今治〉陆凉州〈旧治在今州东北境康熙五年移今治〉罗平州 马龙州 寻甸州〈旧为军民府治今州东境后移今治康熙八年降为州来属〉宣威州〈雍正五年析霑益州地置属镇沅府乾隆三十五年来属〉平彛〈旧平彛卫康熙三十四年改置县〉
丽江府〈旧为军民土府雍正元年改设流官为正府〉领州二县一丽江〈附郭乾隆三十五年置〉鹤庆州〈旧为府乾隆三十五年改为州来属〉剑川州〈初属鹤庆府乾隆三十五年来属〉
普洱府〈明车里宣慰司地后为那崑所据 本朝顺治初编隶元江府雍正七年始以其地置府〉领县一宁洱〈附郭雍正十三年置〉
永昌府〈旧为军民府乾隆三十年改为府〉领州一县二保山〈附郭〉腾越州 永平
广南府〈旧为土府顺治十六年改设流官为正府〉领县一宝宁〈附郭乾隆元年置〉
开化府〈旧教化三部王㺯部安南部长官司地康熙六年改置府〉领县一文山〈附郭雍正七年置〉
东川府〈旧为军民土府属四川省康熙三十八年改设流官雍正四年自四川改隶乾隆三十五年称府〉领县一会泽〈附郭雍正五年置〉
昭通府〈旧为鸟䝉土府属四川省雍正五年来属六年设流官九年改为昭通府〉领州一县二恩安〈附郭雍正六年置〉镇雄州〈旧为军民府雍正六年降为州来属〉永善〈雍正六年置〉
广西州〈初为府乾隆三十五年改为直隶州〉领县二师宗 弥勒〈二县初俱为州属广西府乾隆三十五年降为县属州〉
武定州〈初为武定军民府乾隆三十年称武定府三十五年改为直隶州〉领县二元谋 禄劝〈初为州属武定府乾隆三十五年降为县属州〉
元江州〈初为元江军民土府顺治六年设流官乾隆三十年称元江府三十五年改为直隶州〉领县一新平〈初属临安府雍正十年来属元江府乾隆三十五年属州〉镇沅州〈旧为镇沅土府雍正五年设流官称镇沅府乾隆三十五年改为直隶州〉领县一恩乐〈旧者乐甸长官司地雍正五年改置县属镇沅府乾隆三十五年属州〉䝉化㕔〈旧蒙化土府康熙四年称䝉化府置流官设掌印同知管辖乾隆三十五年改为㕔〉景东㕔〈旧为景东土府康熙四年称景东府置流官设掌印同知管辖乾隆三十五年改为㕔〉
永北㕔〈旧为永北直隶州康熙三十七年升为府乾隆三十一年裁知府视䝉化景东二府之例设掌印同知管辖三十五年改为㕔〉
威逺㕔〈旧威逺土州雍正三年改为㕔置威逺抚夷清饷同知治此〉
贵州省〈东西距一千九十里南北距七百七十里东至湖南辰州府界五百四十里西至云南曲靖府界五百五十里南至广西庆逺府南丹州界二百二十里北至四川重庆府界五百五十里东南至广西泗城府西隆州界三百五十里西南至云南曲靖府界五百三十里东北至湖南辰州府界五百二十里西北至云南东川府界五百六十里在 京师西南七千六百四十里〉贵州明领贵阳思州石阡黎平思南铜仁镇逺都匀安顺平越十府
本朝初因之康熙三年以平定水西改设流官以水西宣慰司之水西城置黔西府以比喇坝置平远府以大方城置大定府又改四川之乌撒军民府为威宁府来属二十三年改黔西平逺二府为州属于大定府二十六年又改大定府为州与黔西平逺二州俱属威宁府雍正五年增置南笼府七年改四川之遵义府来属复升大定州为府降威宁府为州以属之乾隆三十七年升遵义府之仁怀县为直隶㕔凡领府十有三㕔一
贵阳府〈省㑹旧贵阳军民府康熙二十六年称贵阳府〉领州三县四贵筑〈附郭康熙二十六年以贵州卫改置县与新贵县并为府治三十四年省新贵县入焉〉开州定番州 广顺州 龙里〈旧龙里卫康熙十一年改置县〉贵定修文〈旧修文等守御所康熙二十六年改置县〉
思州府领县二玉屏〈旧平溪卫隶湖广都司雍正五年来属改置县〉清溪〈旧清浪卫隶湖广都司雍正五年来属改置县〉
思南府领县三安化〈附郭〉婺川 印江
镇逺府领县三镇逺〈附郭〉施秉 天桂〈初属湖南靖州雍正五年改属黎平府十一年来属〉
石阡府领县一龙泉
铜仁府领县一铜仁
黎平府领县三开泰〈附郭旧五开卫隶湖广都司雍正三年来属改置县为府治〉锦屏〈旧铜鼓卫隶湖广都司雍正三年来属改置县〉永从
安顺府〈旧安顺军民府康熙二十六年称安顺府〉领州二县三普定〈附郭旧普定卫康熙十年改置县为府治〉镇宁州 永宁州 清镇〈旧威清镇西二卫康熙二十六年改置县〉安平〈旧平坝卫康熙二十六年改置县〉
南笼府〈旧安笼所康熙五十二年改为南笼㕔雍正五年升为府〉领州二县二永丰州〈旧沩安笼长官司地雍正五年改置州〉普安州〈初属安顺府雍正五年来属〉普安〈本马乃夷地顺治十八年平之置县属安顺府雍正五年来属〉安南〈旧安南卫康熙二十六年改置县属安顺府雍正五年来属〉
都匀府领州二县三都匀〈附郭旧都匀卫康熙十年改置县为府治〉麻哈州 独山州 清平〈康熙七年省入麻哈州十年复置〉荔波〈初属广西庆逺府雍正十年来属〉
平越府〈旧平越军民府康熙二十六年称平越府〉领州一县四平越〈附郭旧平越卫康熙十年改置县为府治〉黄平州〈旧治今州西北境康熙二十六年移于兴隆卫故地为今治〉瓮安 湄潭 馀庆
大定府〈旧水西宣慰司康熙三年讨平之改置大定平逺黔西三府二十三年改平逺黔西二府为州属大定府二十六年复改大定府为州属威宁府雍正七年复置大定府以威宁府为州属之〉领州三县一平逺州 黔西州〈二州旧俱水西宣慰司地康熙三年俱改置府寻俱降为州属大定府后改属威宁府雍正七年并来属〉威宁州〈旧乌撒军民府隶四川省康熙三年改置威宁府改隶贵州雍正七年降为州来属〉毕节〈旧毕节卫康熙二十六年改置县属威寜府雍正七年来属〉
遵义府〈旧遵义军民府隶四川省康熙二十六年称遵义府雍正七年来属〉领州一县三遵义〈附郭〉正安州〈旧治今州东北境康熙中移今治〉桐梓 绥阳
仁怀㕔〈旧仁怀县乾隆三十七年升为㕔〉
〈臣〉等谨按各䝉古藩属翊戴
天家世守勿替其自
国初附属之内扎萨克为旧藩康熙间抚顺之喀尔喀雍正间底定之青海厄鲁特为新藩旧藩地东至黒龙江界西至贺兰山厄鲁特界南至长城北逾绝漠延袤万馀里凡二十五部五十一旗新藩喀尔喀地东至黒龙江界西至阿勒台山伊犁东
北路界南至内扎萨克界北至俄罗斯界延袤八千馀里凡四部八十二旗青海地东至甘肃河州界西至西藏界南至四川界北至甘肃安西州界延袤二千馀里凡四部二十九旗又贺兰山厄鲁特等诸旗西藏全部莫不归义受封永为藩卫允为前古所未有之盛事以此编非舆地专书未及编载谨并叙其大略于此
〈臣〉等又按我
国家统一函夏式廓丕基薄海内外罔不款服
皇上圣武丕昭戡定西域天山南北坐归绥定其北路为乌噜木齐雅尔伊犁等全部地东至喀尔喀界西至藩部哈萨克界南至天山回部界北至俄罗斯界延袤万馀里其南路为回部之哈宻城辟展城吐鲁番城哈喇沙尔城库车城沙雅尔城赛哩木城拜城阿克苏城乌什城喀什噶尔城叶尔羌城和阗六城等属地东至甘肃省安西州界西至葱岭南至西藏界北至伊犁界亦万馀里度地兴屯因方筑堡举从古狉獉雎盱之地一变而为桑麻庐井之区兹以此编非舆地专书未及编载谨撮其大略于此
皇朝通典卷九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九十七
边防〈一〉
〈臣〉等谨按杜佑叙列历代以来荒外之国享王背服兴废沿革与其山川风气习俗性尚殊方异族之迹而统目之以边防诚以四边辽逺声教莫通经纬控制之宜有不可不大为之防者其体例唯载荒外诸国朝贡征伐而不及内地沿边控御屯戍之政名曰边防实即列史之四裔传也自唐以来四裔之国分并迁徙纷纭不一已见于五朝续通典洪惟我
圣朝应
天开基帱覆九宇
重熙累洽畅垓溯埏举凡前代之所为劳师设备长驾逺驭兢兢防制之不暇者莫不备职方而凛藩服东瀛西濛环集辐凑固已无边之可言而亦岂列代防御之术所可比论哉故以杜典及续通典所载诸国参较于今日舆图如挹娄靺鞨三韩为今黑龙江宁古塔诸处早为内地乌桓鲜卑蠕蠕库莫奚突厥鞑靼为今䝉古四十九部及喀尔喀诸部地卭都筰都冉駹为今两金川地鸡笼山为今台湾府地南诏为今大理府地吐蕃朵甘乌斯藏为今西藏地白兰吐谷浑党项为今青海部地赤斤蒙古罕东安定阿端哈玛里为今安西州哈密地盖自
太宗文皇帝抚有𫎇古全部
圣祖仁皇帝三莅朔漠奠定喀尔喀诸部西藏归化世宗宪皇帝征服青海编旗分理逮我
皇上普天遍覆西师之役拓地二万馀里于是天山以北凖噶尔部古之所称乌孙突厥回鹘卫喇特诸部及天山以南回部古之所称土鲁番火州柳城车师焉耆龟兹姑墨疏勒莎车于阗诸国以至美
诺阿尔古诸㕔莫不尽入版图归于疆理凡此皆汉唐以来所谓极边之地而在今日则皆休养生息渐仁摩义之众也既已
特设驻札驻防办事诸大臣统辖而燮理之矣外此有朝献之列国互市之群畨革心面内之部落颙颙向化环四海而达重洋盖可得而略纪焉在东则为朝鲜日本琉球在南则为安南暹罗南掌港口东埔寨宋腒𦛨缅甸整欠景海广南葫芦国柔佛亚齐吕宋莽均达老文莱马辰苏禄噶喇巴旧港曼加萨英吉利干丝腊荷兰法兰西瑞国连国在西则为东西布鲁特安集延塔什罕拔达克山博洛尔爱乌罕意达里亚博尔都噶尔亚在北则为俄罗斯左右哈萨克启齐玉苏乌尔根齐咸奉正朔勤职贡沐浴于
皇仁𬊤赫于
圣武输诚被化万世无极谨差次诸边诸国之事迹仍
杜佑四边之例分为四卷以着我
圣朝一道同风之盛防御控制之周洵有超轶万古者焉其他国名见于前典而今无闻者盖疆域递并名号互易如百济新罗濊貊之已并于朝鲜赤土之改为暹罗林邑之改为环王为占城又为广南干陀利之改为旧港皆以今名著录馀不复述云
边防东序略
〈臣〉等谨按杜氏边防典东方凡二十国五朝续通典分东及东南亦二十国今考濊貊新罗诸国既并于朝鲜其东南之鸡笼山即今台湾府地久为郡县他如吕宋法兰西荷兰等国地处南洋宜入边防南部其在东者惟朝鲜日本琉球考朝鲜于我
朝归命最先其世受我
朝徳泽亦为最渥天聪崇徳间两伸
天讨特沛
鸿恩存已亡之宗社自此称藩奉朔勤慎效职至于发海运以赈饥黎
赉空青以疗王疾
殊恩异数有非他藩服所得滥邀者日本在前明时沿海备御防禁非不严厉而控制失道寇警不绝我
朝声灵震叠重亹帖然洋铜市易琛賮偕来盖
圣化之覃被者逺矣琉球输诚慕化叠
遣正副使逾海册封奕世恭顺国中山形本南北向国
王殿门特易西向以表面内之诚洵
圣泽渐涵无逺不届者哉至于东海中群岛环峙各有居族皆日本琉球之所附属可弗具述又按
盛京东北濵海之境有赫哲费雅喀库伦鄂伦绰奇楞库野恰喀拉诸部各沿海岛居住诸部每岁进貂皮设姓长乡长子弟以统之鄂伦春有使鹿使马二部各设佐领骁骑校等官并设额兵供调遣皆隶宁古塔黑龙江将军所辖地虽极边人皆内属故卷内不复叙列
东
朝鲜
朝鲜古营州外域箕子始封其地汉末改称髙丽明洪武二十五年从其国王李成桂请复今名其全境三面距海并有髙句骊濊貊新罗百济沃沮诸国有两京分八道统郡四十一府三十三州三十八县七十其建置沿革备详前典我
太祖髙皇帝肇兴东土附近诸部落以次服属朝鲜犹纳贡于明天命四年三月征明朝鲜以兵助明我师与战大破之降其将姜功烈是时国王李珲成桂十世孙也珲废侄李倧代立天聪元年正月
太宗文皇帝命大贝勒阿敏率师征朝鲜克义州定州汉山诸城次于平壤其国之西京也李倧遣使求成不许二月逼王京倧挈妻子遁江华岛固请求成许之大军振旅而还二年开市中江通贸易春秋入贡皆有定额后违约反复屡
赐谕书不奉命祟徳元年十二月
太宗文皇帝亲统大军声罪致讨屡克其城至临津江先
是江水冰泮不可渡
车驾未至前三日天骤寒冰坚合大军安驱渡江众兵莫不惊异先遣兵抵王京倧兵迎战大破之歼其众倧挈长子𪶁弃京城遁入南汉山城遣兵围之屡击败其外道援兵
上次王京城由城外径渡汉江益军围倧二年正月倧请
成不许降
敕切责倧奏书称臣复降
敕令其出城归命缚送败盟三四臣正国法以儆国人倧犹豫未决倧之走南汉城也先遣其妻子及其大臣家口遁居江华岛岛在开州南海中意谓大军不能飞渡
上命睿亲王多尔衮造小船八十出渡口岛中出大船三十馀艘迎战大破之遂入岛城获王妃一王子二家属七十六人阁臣一侍郎一群臣家口百六十六人置之别室禁䕶无侵犯仍降
敕谕倧于是倧以孤城穷蹙妻子被俘八道离散宗社垂绝乃顿首受命率其群臣献上明国所给敕印出城来降筑坛设黄幄于汉江东岸之三田渡受其降接以优礼与定约束
命倧及其群臣各与其妻子相见皆相抱恸哭感戴无极
留其长子𪶁次子淏为质二月
上班师以朝鲜凋疲许丁丑戊寅两年准免贡物倡议败盟之洪汉翼诸臣皆伏诛自是朝鲜抒诚归化朝贡不绝十月
上命英俄尔岱马福岱达云等赍
制诰印敕往封李倧为朝鲜国王十一月倧遣陪臣表贺万寿冬至贡方物十二月遣陪臣表贺元旦贡方物并宴
赉遣归嗣凡元旦冬至
万寿圣节皆专遣陪臣表贺岁为常不悉书四年六月遣使往封倧继室赵氏为朝鲜王妃并封长子𪶁为朝鲜国王世子东方库尔喀叛入熊岛恃其险逺抗不服
上命朝鲜以兵讨之倧遣将由庆兴之西水罗前浦出口讨平之七月执叛首来献赐倧银二百两倧以破残垂灭之国得复守宗社感
上殊恩于三田渡树碑称颂
功徳传示万世及是以其事闻六年六月倧遣陪臣献新
罗瑞金
优㫖还之八年九月朝鲜擒获明国天津侦探兵船一解
至降
敕嘉奖顺治元年五月以破流贼李自成底定燕京捷音宣示朝鲜七月倧遣陪臣表贺贡方物奉
敕减朝鲜岁贡额内纻布四百匹苏木二百斤茶千包棉绸千匹各色细布五千匹布四百匹粗布二千匹顺刀十把刀十把其元旦冬至
万寿庆贺贡物以道逺俱于朝正时附进著为令二年十
一月以朝鲜世子𪶁卒遣使赍
敕诰往封倧次子淏为世子三年二月
恩免朝鲜贡米六年正月以朝鲜一年一朝原定阁臣一员尚书一员书状官一员代觐念阁臣尚书等年老不堪逺涉此后或阁臣尚书一员侍郎一员代觐书状官仍旧六月朝鲜国王李倧薨八月遣礼部启心郎渥赫等往
谕祭赐谥庄穆又遣户部启心郎布丹侍卫撒尔岱充正
副使赍
诰敕往封世子淏为国王妻张氏为王妃十年三月以朝
鲜国王印篆止有清文无汉篆
命礼部改铸兼清汉字赐给十一年十二月封淏子棩为
世子
赐诰命十六年五月李淏薨九月遣工部尚书郭科等往谕祭赐谥忠宣又遣大学士蒋赫徳吏部侍郎觉罗硕博㑹充正副使往封世子棩为国王妻金氏为王妃康熙十三年王母妃张氏卒遣使
谕祭是年李棩薨
谕礼部李棩袭封以来克尽藩职可从优给与恤典于常例外加祭一次赐谥庄恪遣内大臣寿西特侍卫桑厄
恩克往
谕祭兼封王嗣李焞为国王妻金氏为王妃二十年正月王妃金氏故遣官致祭二十一年五月遣使册封焞继室闵氏为王妃是年
圣祖仁皇帝恭谒
祖陵朝鲜国王遣陪臣至
盛京迎接进贡方物二十四年六月焞奏国内牛多疫死民失耕种请暂停互市礼部议焞托言妄奏不合应令回奏到日再议
上谕抚驭外国之道不可太严亦不可太寛倘如所请后此恐生玩忽因令礼部另议议上焞应罚银万两得
㫖外藩小国姑宥一次仍令照常贸易二十五年二月朝鲜民韩得完等违禁越江采参擅伤官役遣使㑹同国王焞审拟谳成奉
㫖韩得完等为首六人立斩馀二十二人从寛免死减等发落焞奉表谢罪附贡方物得
㫖朝鲜国王因谢罪进贡理宜不收但恐发还则人役劳苦且驿递骚扰可准作年贡嗣后谢罪贡物著停止三
十二年正月奉
㫖朝鲜国王世笃悃忱嗣后年贡内黄金百两及蓝青红木棉永著停止三十六年七月封焞子李昀为世子十一月焞奏请仍于中江贸易部议不准行奉
㫖著照该国王所请于中江地方贸易三十七年正月遣侍郎陶岱运米四万石至中江平粜又特发米万石赈给有
御制海运赈济朝鲜记是年国王进谢
恩礼物奉
㫖为平粜贡物发回为赏给米谷贡物凖收又三十九年谕朝鲜国王因送回漂溺人民赏赐谢恩其礼物不必收嗣后此等奏谢著停其进贡四十年十二月王妃闵氏故遣使致祭四十二年二月遣使封焞继室金氏为王妃四十五年十月
谕大学士等曰观朝鲜国王凡事极其敬慎其国人亦皆感戴闻其国有八道北道与瓦尔喀地方土门江接界东道接倭子国西道接我凤凰城南接海犹有数小岛
太宗文皇帝定朝鲜之役我兵无处不到以已破之国我朝为之重加营建俾安堵如故其国人于
太宗文皇帝驻军之地树立石碑备书更生之徳累世感戴以至于今且彼更有可取者明之末年彼始终未尝叛之犹为重礼义之邦也五十一年十月
谕礼部朝鲜国年例贡物内有白金一千两红豹皮一百四十二张嗣后永停贡献朝鲜国使沿途馆舍令地方官修葺完固用副朕加恵逺人至意五十六年九月焞
以目疾来求空青遣官以空青往
赐焞奉表谢
恩附进方物得
㫖所进仪物留作下次正贡嗣后凡有附贡方物者皆准作正贡五十九年十月李焞薨遣散秩大臣查克亶礼
部右侍郎罗瞻往
谕祭赐谥僖顺兼册封世子昀为国王继妻鱼氏为王妃六十一年二月昀疏言臣萎弱无嗣请以弟李昑为世弟以续宗祧得
㫖允行遣使往封昑为朝鲜国王世弟雍正元年谕礼部朝鲜自归顺我朝以来恪尽藩职所贡方物再议减免以纾其力寻议减布八百匹獭皮百张青䑕皮三
百张纸二千卷从之又奉
谕㫖朝鲜国进万寿表文不必于九月内来京著仍照例于十二月与年贡并进二年十二月李昀薨遣散秩大
臣觉罗舒鲁翰林院学士阿克敦往
谕祭赐谥恪恭兼封李昑为国王妻徐氏为王妃三年七月昑疏请封副室所生子李緈为世子部议与例不符得
旨如所请行八月遣官封昑子緈为世子是年奉旨朝鲜国因赐祭谥谢恩礼物不必收纳至封王所贡仪物照例收受六年二月减朝鲜岁贡稻米三十石江米三十石每年止贡江米四十石以供祭祀著为例七年正月王世子緈卒遣官致祭十月
谕礼部朝鲜国距京三千馀里贡使往来劳费嗣后凡谢恩章疏与三大节表同时赍奏不必特遣使臣著为令
八年国王为嫂妃鱼氏告哀遣使
谕祭乾隆元年二月礼部奏朝鲜国恭进
万寿表贡乾隆元年应特遣使臣于七月来京至乾隆
二年表贡仍照旧例与年贡同进得
㫖朝鲜国今年所进万寿表贡照例于十二月偕年贡同进由是仍遵旧例岁以为常二年四月昑奏中江通市请仍旧例与内地兵丁交易从之十一月昑请封其副室所生子愃为世子时愃甫三岁部议与例不符奉
特旨允行三年正月遣使往封愃为世子五年三月福建巡抚王士任疏言莆田县民陈协顺商船被风漂至朝鲜国楸子岛资送回籍得
㫖著传㫖嘉奖八年九月
上恭谒
盛京
祖陵朝鲜遣使表贡从优赏赉
御书式表东藩匾额赐之奉
特㫖并令使臣与诸王大臣宴十一年八月
命尚书班第察勘莽牛哨添汛事宜先是奉天将军奏请于莽牛哨添汛巡查并于凤凰城外展边垦土下部议行昑奏其未便是月班第奏莽牛哨在我境内于朝鲜无涉汛宜设得
㫖朝鲜世戴国恩甚为恭顺若安设此汛彼国有违禁者致王得罪朕心不忍可如所请将莽牛哨设汛之处停止九月减中江税额十九年九月
上诣盛京恭谒
祖陵昑遣陪臣表贡得
㫖著照乾隆八年之例加恩赏赉陪臣亦照例加赏二十二年六月昑以其母金氏之丧来告王妃徐氏旋卒二十三年遣官
谕祭四月更定通官额数初朝鲜通官定十二员遇颁诏封王等事用四员或五员不等
赦审及交易诸事用二员为例大学士公傅恒等奏请朝鲜久为属国往来礼节语言均已娴熟所设通官请改设为八员从之二十五年正月遣官封昑继室金氏为王妃二十八年七月封朝鲜故世子愃之子算为世孙四十一年李昑薨该国王妃金氏请以世孙算为国王妻金氏为王妃并请追赐故世子緈爵谥及世子妇赵氏
上命散秩大臣觉罗万福内阁学士嵩贵往封并给与诰敕各一道四十三年
上恭诣
盛京祗谒
祖陵是年以不举筵宴预敇朝鲜毋庸遣使朝贺该国王
具咨礼部仍遣陪臣至
盛京请
安
御书东藩绳美额赐国王加赏以示优奖四十八年上恭谒
盛京
祖陵朝鲜遣使接觐所有朝贡宴赉一切典礼俱照癸亥
甲戌两次尤加优渥
御制诗章颁赐国王四十九年算疏称世子㬀年及三
歳请封为世子奉
特㫖遣使往封并给与
诰敕五十年正月举行千叟宴盛典
上命该国王遴选耆年派充贡使观光预宴以昭优宠自乾隆初年以来所有朝鲜王附贡方物并充作正贡所有朝鲜民人被风漂入内地者俱给资䕶送归国体恤藩服之忱
仁至恩隆无不备尽朝鲜平壤城西北三里有箕子墓小山旁绕前有箕子祠设参奉二人世守其祀即箕子裔大同江岸有柴树林可十里许干似松叶似榆土人常藉以疗饥相传为箕子所植云日本
日本古倭奴国唐咸亨初更号日本以近日出而名也国在东海中环波而宅有五畿七道三岛一百十五州统五百八十七郡皆依水屿小者不过中国一村落而已其国有官名闗白者犹云宰辅之职代相更替专国政兵马国习中华文字而读以倭音俗尊佛尚中国僧敬祖先得名花佳果非敬僧佛即上祖墓立法严人无争斗犯法者事觉即自杀无售卖人口佣工期满即归富者履絮席贫者履荐席名曰毯踏棉男女衣服皆大领阔袂女加长衣曳地杂绘文彩饰用玳瑁气候与江浙齐产五金磁器漆器金文纸马出萨㟃马者良萨㟃马即萨摩州也其地山髙水寒刀最利故倭人好以为佩龙涎香及海参鳆鱼之属皆海中产所统属国北为对马岛与朝鲜接南为萨㟃马与琉球接对马岛与登州直萨㟃马与温台直长﨑与普陀东西对峙水程四十更厦门至长﨑北风由五岛入南风由天堂入水程七十二更海道以更计里一画夜为十更云前明时闗白兴师蹂躏朝鲜八道几没迨朝鲜内附
本朝而侵陵以息崇徳四年日本岛主及对马州太守平义成致书朝鲜胁取土产朝鲜国王惧以二书来告然日本究不敢兴兵启衅则震詟
天威之所致也顺治二年其国一十三人泛海遭风飘至
内地
诏守臣支给衣粮随朝鲜使臣津发回国康熙三十二年九月日本国船一十二人漂至广东守臣以闻
命量给衣粮䕶送浙省令其归国其与中国贸易者长﨑岛为百货所聚商旅通焉国尤饶铜我
朝经制鼓铸所资滇铜而外兼市洋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岁额市四百四十三万馀斤商办铜斤有倭照以为凭信携带绸缎丝斤糖药等物往日本市铜分解各省乾隆二十四年禁止丝斤出洋又两广督臣请将绸缎绵绢一并禁止嗣据江苏巡抚奏请仍许洋商酌量携带每船皆有定额非日本办铜商船不得援以为例从之日本自前明时冦警不绝
圣朝声灵震叠海宇敉宁通商利用绥靖有经超轶前
古之盛轨于斯可概见也
琉球
琉球在福建泉州府东海岛中接漳泉福兴四州界自福州五虎门出海水程一千七百里至其国距
京师七千八百三十二里国分三省各隶间切间切译言府也王城所治为中山为中头省隶间切十有二村县百一十有三山北为国头省隶间切九村县六十有八东西狭南北长四际皆海岛屿环列凡三十有六皆辖于琉球其西南方有北山延袤三百馀里与日本接界由琉球之萨摩境开船四日可至凡国王嗣位先遣陪臣来请
朝命
钦命正副使奉
敇往封赐以镀金银印文曰琉球国王未封以前称世子权国事受封乃称王其历代沿革已详前典不具录国王见
朝使冠乌纱冠双翅侧冲上向盘金朱缨垂颔下受封后诣馆谢及宴皆皮弁气候多暖少寒无冰霜雪希降草木常新所产有番薯红菜松露蕉实野牡丹吉姑罗㭴木福木呀喇菩古巴梯斯之属禽有古哈鲁麻石伊石求子乌凤容蕊皆中土所无者鳞介异产尤多兽则牛马山猪羊鹿犬有市集负薪运水多以妇人为之国王尚氏前明时遣使请封㑹道阻留闽未还我
朝顺治三年福建平经略洪承畴转送使者至京以前朝敕印未缴遣其使还六年世子尚质遣使奉表归诚十年遣使来贡十一年三月质又遣使来贡兼缴前朝敇印请封
赐宴锡赉有差
命兵科副理事官张学礼行人司行人王垓充正副使赍诏印往封令二年一贡进贡人数不得过一百五十人许正副使二员从人十五名入京馀俱留闽待命寻因海氛未靖使臣还京未往康熙元年再降
敇谕令学礼等奉往至国成礼而还三年王表谢五年七
月遣陪臣入贡奉
谕尚质所进玛瑙乌木降香木香象牙锡速香丁香檀香黄熟香等十件不系土产免其入贡馀所贡方物令督抚差人解送来使不必赍送来京即给赏遣归七年二月重建柔逺馆驿于福建以待琉球使臣是年国王尚质薨八年世子尚贞遣陪臣来贡自后贡使不绝二十一年
命翰林院检讨汪楫内阁中书舍人林麟焻为正副使赍诰敇银印往封尚贞为琉球国中山王
御书中山世土四字额赐之贞请令陪臣子弟四人赴京
受学
上许之二十五年贞遣官生梁成楫蔡文溥阮维新郑秉钧等四人入太学三十二年贞遣陪臣入贡请入监读书官生归国
赐宴及文绮乘传厚给遣归自是二年一贡如常例四十八年尚贞薨世子尚纯先卒四十九年尚纯子尚益以嫡孙立五十一年卒未及请封五十二年尚益世子尚敬立比年遣使入贡称世曽孙五十七年六月
命翰林院检讨海宝编修徐葆光充正副使赍
诏敕银印往封五十九年王尚敬疏请续送官生入监读
书从之雍正二年敬遣陪臣奉表贺
上登极并贡方物送官生郑秉哲郑绳蔡宏训等入监御书辑瑞球阳四字额赐王交使臣赍回三年九月奉表
谢
恩并贡方物得
㫖琉球贡物准作二年一次正贡四年贡使还附遣官生郑秉哲等还国乾隆二年六月琉球所属之小琉球国有粟米棉花二船遭风漂至定海象山地浙闽总督大学士嵇曽筠资给衣粮遣还事
闻奉
上谕嗣后似此被风飘泊之船令督抚等加意抚恤动用存公银两资给衣粮遣归本国著为令三年敬遣陪臣奉表贺
上登极并贡方物使回
御书永祚瀛堧四字额赐王
敕谕不必専使谢恩俟正贡之年一同奏谢五年送回
被风失舟之商民五十三人奉
㫖该部行文传谕嘉奖十六年尚敬薨世子尚穆权理国事十七年送回十四年被风失舟之商民四船九十二人其六船因船身坚固先已拨给桅木廪饩资送回籍事
闻
赐缎币嘉奖二十一年世子尚穆遣使进贡兼请袭封命翰林院侍讲全魁编修周煌充正副使册封颁赐并如前例全魁等回京代奏请官生入监读书许之二十五年遣陪臣来贡并遣官生梁文治等入监读书二十九年遣还琉球国诚心向化恭顺最著其国山形本南北向以中国在海西王殿及门皆西向以表忠顺面内之意
皇朝通典卷九十七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典>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九十八
边防〈二〉
南序略
〈臣〉等谨按杜氏边防典南方凡五十六国五朝续通典分南及西南凡七十七国以今舆地考之南诏已入云南大理府吐蕃等十三部则统于西藏其地分并出入多不可详今见于志册者有安南以下二十七部安南为朝贡遣使
敕封之国暹罗南掌吕宋苏禄荷兰
恩赐敇谕即遣贡使赍捧回国不别遣使其港口以下诸国往来贸易严奉约束各安生理无复旧时巨舰大礟自相攻夺之馀习盖
圣朝徳化逺播重洋安恬乐利万宇庆赖即如安南一国在前明时黎李陈莫四姓篡夺不绝自归顺
本朝以后传世绵逺山河晏如洵
圣朝威灵所鬯有以锡禔福于无外也闽粤洋商互市通万国之货财普域外之利用而防范必极其周详
恩膏务从其广大故出入以时科税以则有禁携军器之例有定带米石之条有酌定归期之限有准配丝斤之制立法备尽抚驭兼权诸畨畏神服教久而益洽有逾五六万里如期而至者渉履波涛如循康庄之轨遵四达之衢孰不忭舞欣跃于
天朝膏泽之中哉考英吉利干丝腊荷兰法兰西诸国去广东省自言皆六七万里其本国地本处西北洋中故康熙二十五年荷兰国使臣入贡自言本国与俄罗斯接壤俄罗斯为极北之国是荷兰诸国当近西北也兹以其贸易来从粤省又诸国于南洋岛屿中各有寄居之地于西北诸国不相往来故仍列于边防南卷
南
安南
安南汉交阯九真日南三郡地唐置安南都䕶府宋时始为黎氏所有旋易李氏封安南国王后仍为黎氏其国治交州距
京师一万一千一百六十五里与滇粤接界分十三道有府四十九州县二百馀东西相距一千七百六十里南北二千八百里凡国王嗣位遣陪臣来请
朝命
钦命正副使奉
敕往封赐以镀金银印文曰安南国王颇崇儒教交州有国学文庙各郡县皆建学祭祀配享俱慕效中国为之气候多暖少寒国中农桑极盛兼饶鱼盐之利明末国王黎氏与其臣莫氏分境而治不能统一我
朝顺治初安南都统使莫敬耀向化投诚未授爵而死授其子元清为安南都统使十七年国王黎维祺卒子维禔嗣十八年奉表贡方物降
敕嘉赉交来使带回是年安南出兵助剿海冦奉㫖赐国王文绮白金等物维禔寻卒子维禧嗣康熙元年
安南擒献明裔奉
㫖照前加赏二年奉表贡方物三年遣内院编修吴光礼
部司务朱志逺
谕祭故王维祺维禔五年五月维禧缴送前明敕印遣内国史馆翰林学士程芳朝礼部郎中张易贲
册封维禧为安南国王六年维禧夺都统使莫元清髙平
地元清奔云南遣使
敕谕令归莫氏土地初安南定为三年一贡七年五月以
道里悠逺得
㫖许其六年两贡并进十二年四月莫元清奏称维禧所归土地尚有保乐七原等州未还请再
敕谕全归不许是年维禧薨弟维䘺权理国事十三年遣陪臣进贡方物十四年维䘺卒弟维正权理国事十六年
敕谕黎维正大兵攻讨逆贼吴三桂滇黔与安南壤地相接宜遴选将士协力攻剿十八年维正奉表庆贺大捷疏言逆贼吴三桂屡遣人胁诱令臣服从区区忠悃不敢从贼乃有本国逆臣莫元清与三桂密相缔构图为掩袭愿仗
天威遣兵追擒逆党明正其罪许之二十二年四月遣翰
林院侍读明图编修孙卓
册封维正为安南国王
御书忠孝守邦四字赐之同时遣翰林院侍读邬黒礼部
郎中周灿
谕祭故王维禧维䘺时莫元清已故其弟敬光为黎氏所
讨率众来奔奉
㫖发回安南寻病故莫氏遂绝二十五年増
赐安南国王表里五十著为例三十六年维正奏请云南所属之牛羊蝴蝶普园三处故地不许仍行文申饬五十五年奉
㫖安南路逺免其解送重物五十七年维正薨王嗣维祹请袭封五十八年二月遣内阁中书邓廷喆翰林院编修成文往
谕祭并
册封维祹为安南国王雍正二年十二月
御书日南世祚四大字赐之三年云南总督髙其倬奏云南开化府马伯汛外四十里至铅厂山下小河于康熙间入于安南应行清查又考云南通志铅厂山下小河之外尚有地八十里虽失在前明但封疆所系亦应一并清查现在委勘立界奉
㫖安南累世恭顺宁与争尺寸之地不许嗣总督鄂尔泰奏请于铅厂山下小河离马伯汎四十里立界维祹激切陈疏五年五月颁
谕训饬维祹随感悔奏谢
上因以马伯汛外四十里地赐维祹仍以马伯汛为界六
年三月遣使
敕谕维祹曰此四十里之地在云南为朕之内地在安南仍为朕之外藩无所区别著仍赐该国王世守之五月
谕云贵总督鄂尔泰朕既加恩外藩亦当俯从民便此四十里内人民若有愿迁内地者可资给安插务令得所其愿居外地属安南管辖者听十一年十一月维祹薨王嗣维祜遣陪臣请袭封贡方物十二年二月遣翰林院侍读春山兵科给事中李学裕往
谕祭并
册封维祜为安南国王十三年维祜薨弟维祎权理国事乾隆二年遣翰林院侍读嵩寿修撰陈倓往
谕祭并
册封维祎为安南国王九年九月以广西奸民潜出安
南滋事
命两广总督广西抚臣提臣详议防范边境闗隘寻奏南宁府属迁隆土筒之板䝉等隘太平府属思陵土州之叫荒等隘镇安府属下雷土州之下首等隘共三十馀口岸俱逼近安南应叠石建栅添卡设兵饬地方官每年冬月查修通报安南驱驴地方货物聚集与由隘相近向设禁闭请开之以便商民至平而水口两闗宜设立铁练横江栏截逢五十日开一面以通商
上从之二十五年闽浙总督爱必达奏言安南边境沙匪与交目苏由为难拦入漫卓马鹿二寨抢掠滋事现咨安南国王擒解
上以地方官平日巡防不严临时追捕不力降
㫖责之二十六年维祎薨王嗣维褍请袭封遣翰林院
侍读徳保大理寺少卿顾汝修往
谕祭并
册封维褍为安南国王维褍欲以彼国五拜事天之礼
受封徳保等执不可随凛奉
天朝仪节礼成顾汝修以其侈陈仪从象械并迎送仪节未周既出境遗书责安南国王广西巡抚熊学鹏以
闻顾汝修议革职二十七年三月
谕礼部安南世为属国凡遇朝使册封至其国自应遵行三跪九叩头礼乃该国王狃于小邦陋见与册使商论拜跪仪注原属无知经徳保顾汝修指示成例始知恪遵外藩不谙体制部臣应预行宣示嗣后遇有安南册封等事即将应行典礼并前后遵行拜跪仪节告知正副使令其永逺遵循着为令以后贡使不绝照例加赏四十九年国王遣使谢
恩表贡方物
御书南交屏翰额赐之
暹罗
暹罗在广东省西南海道四十五昼夜可达古暹国罗斛国地明洪武中始名暹罗地方千里环国皆山城分八门官制九等国分大库司九府十四县七十二西北土硗确为古暹国地东南土平衍为古罗斛国地地卑湿气候不常或岚或湿人皆楼居俗修释教男女多为僧尼居庵寺文字皆傍行自明正德时选留贡使一二人入馆肄业始稍习汉文我
朝顺治九年十二月暹罗遣使请入贡并请换给印敕勘合从之
赐以驼纽镀金银印文曰暹罗国王康熙四年十一月国王森列拍腊照古龙拍腊马呼陆坤司由提雅普埃遣陪臣坤司吝喇耶迈低礼等赍奉金叶表文航海入贡
上嘉之从优赏赉至是照各国例定为三年一贡十一年
三月得
㫖暹罗贡使所携货物愿至京师贸易则听其自运或愿在广东贸易督抚委官监视之十二年二月
封森列拍腊照古龙拍腊马呼陆坤司由提雅普埃为暹
罗国王
赐诰命银印令其使臣赍回二十四年十二月阁臣议覆
増赏暹罗缎币表里五十
上从之六十一年四月贡使至
赐其国王及王妃纱缎
谕令运米三十万石于福建广东宁波等处粜卖免其征
税雍正二年十月贡稻种果树
赏赉如例又加
赐国王蟒缎玊磁等物其船捎目九十六人以住居暹罗
数代虽系汉人求免回籍得
㫖免其回籍是年暂停暹罗运米其随带货物免其徴税嗣后运米至闽浙等处俱免其税永著为例六年二月
运米至厦门七年六月贡使至
赏赉如例又加
赐国王蟒缎玊磁等物
御书天南乐国四字匾额赐之奉
㫖暹罗常贡土物内有速香安息香袈裟布匹等嗣后免其入贡著为例乾隆元年国王森列拍照广拍马呼陆坤司由提雅普埃以嗣立故遣陪臣贡驯象及方物奉
㫖特赏蟒缎四匹加恩赏给铜八百斤后不为例八年
九月奉
㫖暹罗国商人运米至闽源源而来其加恩之处自当着为常例嗣后外洋货船带米万石以上者免船货税银十之五五千石以上者免税十之三十一年九月
上以该畨航海逺来慕义可嘉其带米不足五千石者仍加恩免船货税银十之二十四年七月贡使至
赏赉如例又加
赐国王蟒缎玊磁等物
御书炎服屏藩匾额赐之十八年二月贡使至照例加
赏并从所请加
赐人参以后职贡不绝并照例加赏
南掌
南掌本老挝部属其俗佩雕刀为饰故呼为挝家古为越裳氏地明嘉靖间始称南掌东南与安南接西南与暹罗接西北至云南省治六百八十里皆陆行贡道由普洱府入夷性犷悍身及眉目皆刺花相传酋长三等大曰招木弄次曰招木牛又次曰招木化居髙楼部属入见不下楼即所至之地为等级焉
本朝雍正七年云贵广西总督鄂尔泰疏言南掌国王岛孙遣使奉蒲编金字表文一道驯象二只求入贡得
㫖嘉奖沿途䕶送从厚支给八年二月遣使表贡并请定
贡期得
㫖五年一贡本年初次纳贡颁赐
敕谕一道并
赐文绮等物令使臣赍捧回国九年六月奉表谢颁敕谕恩乾隆元年
赐国王岛孙彩缎文绮八年六月
上以南掌僻处天末逺道致贡改为十年一次十四年正月贡牙象二十六年二月南掌国王准苐驾公满奏言臣母喃玛喇提拉同臣遣使奉表进驯象二只庆贺
皇上五旬万寿
皇太后七旬万寿同时准苐驾公满又别备表文一道象二只遣使呈贡以表下情宴赏如例南掌土产有犀牛海贝象及木香诃子乳香之属其贡物则以象为贵云
港口
港口在西南海中安南暹罗附近国也王郑姓名天锡国中多崇山所辖地才数百里有城以木为
之宫室与中国无异自王居以下皆同砖瓦服物制度略仿前代相见以合掌拱上为礼其风俗重文学好诗书国中建有孔子庙王与国人皆知敬礼有义学选国人子弟之秀者及贫而不能具脩脯者诵其中汉人有僦居其地而能句读晓文义者则延以为师土产有海参鱼干虾米牛脯等物
本朝雍正七年以后通市不绝经七洲大洋到鲁万山由虎门入口达广东界计程七千二百里距厦门水程一百六十更
东埔寨〈尹代玛附〉
东埔寨在西南海中海岸多泥名烂泥尾北枕大山国中无城池王即山而建府架竹木为之覆以茅叶民居亦然天时暖而不寒常若春夏衣不以钮扣披于其身下则围以裙名曰水幔惟贵者得服绸缎国人皆布以是为等差人柔弱喜饲象教之操演御敌饮食甘淡薄咸用手团以渔猎耕种为业带剑入山寻犀角献尊长以为礼土产有苏木象牙白豆蔻螣黄獐皮㯽榔子黄蜡每冬春间浙闽粤商人往彼互市近则兼市丝斤及夏秋乃归粤人之归也舟必经七洲大洋到鲁万山由虎门入计程七千三百里距厦门水程一百七十更安南暹罗附属国也其旁有尹代玛国距厦门水程一百四十更亦属安南暹罗风俗略与港口东埔寨同
宋腒𦛨〈⿰仔六崑大呢附〉
宋腒𦛨在西南海中属暹罗俗好事佛以手团食男事耕渔常佩刀女椎髻能纺织土产有牛鹿肉虾米燕窝海参畨锡之属
本朝雍正七年以后通市不绝其国距厦门水程一百八十更旁有⿰仔六崑大呢诸国⿰仔在西南海中东北与宋腒𦛨接男子服短衣布幔跣足持刀女穿花色衣被丝幔足曵浅拖鞋土产燕窝畨锡象牙棉花其国距厦门水程一百八十更六崑风俗物产同⿰仔距厦门水程一百五十更大呢一名大年在西南海中东北与六崑接男女短衣跣足佩刀执枪土产胡椒虾米燕窝黄蜡牛鹿脯其国距厦门水程一百五十更三国自雍正七年以后亦通市不绝俱暹罗属国
缅甸
缅甸古朱波国在云南永昌府腾越州天马虎踞诸闗外其酋居阿瓦城南至海西至猛养北至猛宻所属有木邦等十三路地方辽阔俗尚柔诈其夷官夷民服饰与南掌相似妇人束髪穿耳短衣围以锦幅长裙其地有名老官屯者多海盐恒与内地贸易土产有苏木象牙翠羽木棉之属元及明初虽示羁縻时多反复嘉靖后莽瑞体父子雄长诸部不通职贡我
朝顺治间故明桂王朱由榔走蛮莫思绵缅擒以献畏威懐徳仰慕
圣化葢匪朝夕矣乾隆十五年其王莽达喇制金银二鈚篆刻表文并奉涂金宝塔驯象缅布等物抒诚入贡奉
谕嘉奖其使臣筵宴赏赉俱照各国王贡使之例并颁敕谕
御书瑞辑西琛四字匾额赐之令使臣赍捧回国嗣为木梳酋长瓮藉牙所篡子惜恼懵驳相继占踞三十二年贼匪不靖跳梁犯边滇省督臣因循贻误
上命将军公明瑞统率诸兵讨之三十三年大兵至木邦贼于三日前闻风窜逸我军临江造桥迳渡贼以万众据守蛮结将军公明瑞及领队诸大臣奋勇攻击连破其十六砦贼据天生桥以拒我师我师绕道夹击殱二千馀众获粮械无算寻进兵宋赛直趋猛宻深入二千馀里军威大振时别令参
赞额尔登额统兵自旱塔路接应额尔登额逗遛不进致老官屯匪孽尾随大军伺隙将军公明瑞自大山移驻猛腊连胜殱贼以绿营兵疲病者多不忍弃去令将士䕶行身自殿后遇贼死之时贼酋奉蒲叶书求撤兵因⿰夷送至
上以彼未专使诚心乞降不许三十四年
特命大学士公傅恒往滇经略军务选派黑龙江索伦
兵三千同吉林水师
盛京新满洲兵各一千并拣厄鲁特三百馀鄂伦春三百次第赴滇进剿初缅匪恃有老官屯之险必得舟师夹击攻拔其栅始可沿江顺流直捣贼巢经略大学士公傅恒始至即于铜壁闗外野牛坝地鸠工造船七月二十日由腾越启行进兵时猛拱土司浑觉遣其头目脱猛乌猛至腾越投诚愿备舟济师八月二十四日大兵至南底河猛拱城长来迎遣将抚定其城猛拱为缅甸门户感化服从则全势已得九月初十日大兵至蛮暮㑹兵大江上游要地尽为我有于是分拨舟师水陆并进贼众潜聚新街于江滩结寨一其右及西岸各结大寨一以拒我师我师进击大破之礟碎其舟射毙红衣贼首数人夺得贼纛一破其西岸大寨获贼无数贼大震慑捷音至
上以将弁奋勇老官屯计日可取惟是其地水土恶劣
我军多有病者传
谕傅恒等攻得老官屯后即速撤兵毋庸尽杀㑹贼酋懵驳畏威震慑奉有致将军蒲叶书遣其大头目至老官屯频诣军门吁请免其声讨于是经略大学士公傅恒等移檄使受约束责其奉表纳款暂许解围奏至奉
谕撤兵善后事宜令傅恒熟筹妥办猛拱土司浑觉既率属内附应询彼所愿于边内择善地处之俾得乐业安居三十五年振旅还
京师自是缅酋震我
天威感戴
恩徳慎保土疆南荒帖息焉
整欠
整欠居九龙江边外距普洱府约千馀里所属大猛养等十数寨统大头目十六其一曰先迈岩第乾隆三十四年抒诚内附请修职贡
上念其地在僻逺命六年一贡四十年十月其头目赍
象牙犀角来献
令预朝正班末宴赏如例其头目被红褐锦衣革鞮不冠以红帕抹首妇女衣饰与⿰夷相似
景海
景海亦居九龙江边外距整欠又数百里所统大小头目二十馀其头目曰先纲洪乾隆三十四年抒诚内附请修职贡四十年十月来贡与整欠同其物产服饰亦与整欠相类
广南
广南古南交地王阮姓本中国人历代未通职贡其地东接安南西邻占城南濵海东北至缅甸西北距暹罗境有大山海包其外形如半月名曰广南湾人善泅红毛国人夹板船最大风帆不利漂入广南湾者国人即遣小舟数百云集其处人负一竹筒纳长缕没水而钉缕于船下还棹小舟逺曵以行于是夺其货而焚之故红毛人以不见广南山为幸他国商船入广南者税物加倍以为常康熙八年广东都司刘世虎等遇风飘泊国境广南国王遣其臣赵文炳送归并带货物船只来粤部议赵文炳等虽奉广南国印文遣来实系中国之人或留或遣请
㫖定夺其带来之物现奉海禁不便贸易应入户部得㫖广南国王送刘世虎等回粤殊为可嘉著给以照验遣归广南船货不必入官仍给来使嗣后凡往来商船由厦门至广南过安南界历七洲洋取广南外之占
毕罗山即入其境国无城郭周栽䓶竹以自固云葫芦国
葫芦国一名卡瓦在永昌府东南徼外从古不通中国亦不属缅甸地方二千里北接耿马宣抚司西木邦南生卡瓦东孟定土府距永昌府十八程乾隆十一年三月其酋蚌筑愿以其地茂隆山银厂抽课报解作贡解课三千七百九两零赴云南省投诚且称境内茂隆厂自中华人吴尚贤开采以来矿砂大旺厂地人民各守
天朝法度路不拾遗等语王大臣议令云南督臣晓谕却之仍令将吴尚贤等违例出境查明具奏报
可六月葫芦国夷目仍请仰恳
天恩俯顺夷情收受厂课云督张允随请减半收纳仍以所收课银之半给赏该酋长以慰逺人归顺之意
上从之十六年总督硕巴等以茂隆课长吴尚贤将历
年
恩赏酋长课银侵肥入已参奏治罪下部知之其地山多田少刀耕火种以木为城索绹为屋牲畜繁孳人多造炭为业山居穴处氅衣短袴以布纒头妇女曳裾衣短衣以红藤束腰分地而治者皆其族姓惟传国次第不可考
柔佛〈丁机奴单呾彭亨附〉
柔佛在西南海中背山而国前临大海历海洋九千里达广东界国中无城郭宫室民皆环山而居支以竹木葢以茅叶天时虽秋冬亦暖相见以合掌拱上为礼土产有降香乌木西国米冰片海参胡椒燕窝之属康熙五十七年五月柔佛国番人利哈等五十三名遭风漂至广东船坏官给赀粮并给内地船遣归雍正七年弛南洋商贩之禁自后通市不绝柔佛属国有丁机奴单呾彭亨丁机奴在西南海中风俗略同柔佛土产有胡椒沙金沙藤速香等物国人终身不出境无航海而来中国者各岁冬春间粤东商人以茶叶磁器色纸诸物往其国互市乾隆二十九年以两广总督苏昌奏准带土丝及二蚕湖丝浙闽人亦间有往者及夏秋乃归单呾在西南海中距厦门水程一百三十更风俗物产与柔佛同彭亨国与柔佛连山相接内地商民往柔佛者每转附番舶至其国贸易亚齐
亚齐在西南海中相传即苏门答剌国明万历时易今称其王严防卫拓宫殿建六门虽勲贵不得带刀上殿出乘象象驾亭而帷其外如是者百馀俾人莫测王所在云男女穿长衣头纒白布土产有西洋布丁香肉果水安息苏合油之属无麦有禾一岁二稔市道称平内地商船每附番舶至其地贸易
吕宋
吕宋居南海中在台湾鳯山沙马﨑东南至厦门水程七十二更闽人以其地富饶多往商贩或久居不返至长子孙俗淳朴无争讼出入以刀自卫明万历中法兰西袭杀其王据其国名仍吕宋我
朝顺治三年畨使至四年六月
上锡以服物并颁
赐敕谕遣归本国康熙五十六年以吕宋等国口岸多聚
汉人恐寖成冦盗奉
谕禁止南洋贸易雍正七年复通市如故十三年正月吕宋载米及银至厦门请易麦三千石得
㫖许之吕宋隔海对峙有五岛曰班爱曰垩党曰速巫曰猫务曰烟岛各有王其东南又有万老髙岛人物土产与吕宋相类
莽均达老
莽均达老在东南海中其种类曰巫来由男女服短衣丝幔跣足以手团食土产有海参黄蜡乌木
㯽榔之属雍正七年后通市不绝其国距厦门水程一百五十更
文莱
文莱在东南海中息力大山之西北古婆罗国也相传有东西二王王系闽人眀永乐间随郑和往留主其地民风柔顺以伐乌木采萪藤为业贸易以布代银饮食不用匙箸土产有乌木黄蜡冰片丁香之属雍正七年后通市不绝其国距厦门水程一百八十更
马辰
马辰在东南海中息力大山之南以木为城水多地少惟部领得陆处人民都架筏水中盖屋以居相传汉马援遣兵留寓彼中号马留人者即其苖裔俗尚佛教工织席土产有胡椒畨锡丁香萪藤燕窝豆蔻之属雍正七年后通市不绝其国距厦门水程三百二十更
苏禄
苏禄在南海中距吕宋水程一百一十更贡道由福建达
京师其国气候常热地瘠寡粟麦城据山险器皿皆铜为之煮海为盐酿蔗为酒织竹为布土产有珍珠玳瑁金头牙萨描金花布白洋幼布苏山竹布龙头花刀满花畨刀夹花标枪及燕窝藤席之属雍正四年十月苏禄国王母汉末毌拉律林遣使奉表贡方物得
㫖嘉奖并奉
㫖苏禄国进贡沿途䕶送从厚支给五年六月贡使至赐宴赏赉颁
敕谕一道令使臣赍捧还国定例五年一贡十一年六月
国王奉表谢
恩并奏伊祖东王于明永乐间入朝归至徳州病故所有坟墓及其子孙存留赒恤之处经隔三百馀年恳请修理给复经礼部议覆苏禄国东王巴都噶叭哈答殁谥恭定长子都马含归国袭封次子安都禄三子温哈喇留居守茔其子孙以祖名分为安温二姓今该国陈词恳切应如所请饬查王墓所有神道享亭牌坊修理整饬于安温二姓中各遴一人奉祀给顶带永为例疏入报
可乾隆五年八月国王麻喊末呵禀𦛨宁遣畨丁䕶送遭
风商人回内地得
㫖嘉奖八年五月贡使马明光等至奏请三年后复修
朝贡得
㫖仍遵雍正五年所颁
敕谕酌俟五年外一修岁献之
㫖行二十七年十一月国王苏老丹麻末案柔噒遣使入贡苏禄之西为吉里问又西过文莱为朱葛噍喇皆在息力山之北息力山广大不可测山中人迹多不到产野兽多异状
噶喇巴
噶喇巴本𤓰哇故地巫来由种也后属荷兰国在南海中距福建厦门水程二百八十更计一万六千八百里明世诸畨互市未尝至
本朝初年始与吕宋苏禄等通商闽海闽海商人多留居不返康熙五十六年禁南洋商人往来雍正五年开洋禁嗣后通市不绝初噶喇巴为荷兰人所占委夷目镇守更代皆听荷兰之命汉人居者甚众生长其地者曰土生仔司汉人贸易者曰甲必丹人有罪则徙之西陇西陇在西洋中距噶喇巴逺甚荷兰旧国所属也乾隆十三年福建龙溪县民陈怡老乆居噶喇巴贸易贿通夷目谋充甲必丹于十四年五月潜回厦门为地方官访获以
闻照例逺遣二十四年禁丝斤出洋二十七年开禁惟南洋噶喇巴饬禁如故二十九年仍许立限酌带以嘉恵畨夷云
旧港〈麻六甲附〉
旧港即三佛齐国在西南海中旧为巫来由种类噶喇巴属国也地方袤广数千里国无城池随民居之所聚为村落傍山建王府以砖瓦为之地气多暖土产有胡椒沙藤锡棉花之属王姓名世系不可考雍正七年粤省商船载磁器缸瓦色纸京果诸物往彼互市乾隆二十九年准加市丝斤至广东计程一万一千馀里旧港西南有麻六甲人性灵巧善经商风俗亚于噶喇巴惟不燔炙土产锡萪藤胡椒雍正七年后通市不绝东北距厦门水程一百八十五更
曼加萨〈池闷万丹思吉港附〉
曼加萨在东南港中旧为武讫种类近属噶喇巴产海参海菜黄蜡之属西北距厦门水程三百六十七更曼加萨西有国曰池闷巫来由种也风俗与曼加萨同产海参乌木胡椒黄蜡之属相近有万丹国思吉港国风俗土产略同内地商民往噶喇巴者多转附畨舶至彼贸易
英吉利
英吉利一名英圭黎红毛畨种也距广东计程五万馀里王姓名世系逺者不可考其近者名弗氏京也治传子昔斤京也治又传子非立京也治康熙间英吉利始来通市后数年不复来雍正七年后互市不绝乾隆七年十一月英吉利巡船遭风飘至澳门海面广东抚臣资给回国二十二年禁英吉利商舶不准于浙贸易自是皆收泊广东其土产有大小绒哔叽羽纱紫檀火石及所制玻璃镜时辰钟表等物精巧绝伦二十七年夷商白兰等求仍照前通市两广总督苏昌奏请照东洋铜商丝斤搭配绸缎之例酌量配买奏
可自是英吉利来广互市每船如额配买岁以为常所
属有亚齐国〈见前〉
干丝腊
干丝腊与英吉利相近风俗亦相同毎岁驾夹板船来广东互市处吕宋速巫等地为贸易之所干丝腊国常分遣小臣镇守吕宋
荷兰
荷兰俗称红毛畨亦曰红夷与法兰西相接其国有大山名那兰山山麓建城其人深目长鼻须眉髪皆赤其国受
朝敕称王名列外服俗奉天主教性强悍所恃惟巨舟大礟舟长三十馀丈广六尺厚二尺馀树五桅后为三层楼傍设小窗置铜礟桅下置二丈巨铁礟发之可洞裂石城震数十里然舟大难转遇浅沙即不能动云其所役使名乌鬼入水不沉能走海面如平地其土产有马珊瑚哆啰绒哔叽缎镜丁香檀香自鸣钟冰片琥珀鸟枪火石皆充贡物所制刀劔可屈伸萦绕如带明万历中来侵吕宋泊香山澳入澎湖岛寻据台湾我
朝顺治十年广东抚臣奏荷兰愿备外藩谨修职贡十三年六月国王墨投为也甲必丹物马绥极遣使表贡奉
㫖令八年一朝并
赐敕谕令贡使赍捧归国康熙三年大兵渡海攻郑锦等
荷兰国率舟师助剿
上嘉其功
赐国王文绮白金等物二十五年六月国王遣使请进贡五年一次并请贡道由福建入许之是年定减荷兰贡额
赐敕慰谕乾隆元年
特命减荷兰国税额二十七年准荷兰夷商每船配买
丝斤绸缎皆有定额著为例
法兰西
法兰西一名佛朗机亦红毛畨种也东与荷兰接其国都地名巴离士国王姓无卢蒙名雷士坚治父名雷士吉多治祖名雷士爹利治其人长身髙鼻拳髪赤须恃强凌轹诸国无所不往土产有象犀珠贝市易但伸指示数虽累千金不立约契我
朝顺治四年八月广督佟养甲疏言法兰西国人明季寓居壕境澳与粤商互市后因阑入省㑹遂饬禁止请嗣后仍准畨舶通市
上从之自是每岁通市不绝惟禁入省㑹耳
瑞国
瑞国在海洋中国中土地平衍有大山三产红铜民为开采纳于王王所居名仕的哥卢国人㑹聚之地名乙顿巴梨葢泊船总汇处也其人信奉天主自雍正十年以后通市不绝其国王曰土的亚多传子非里地力非里地力传子亚敦非里地力云
连国
连国地居海洋中凡历六万馀里至广东界王所居名颠地墨王名非釐徳历王父名奚成王祖名奚釐成其逺者莫考国人风俗同英吉利土产有黒铅琥珀白金及大青蒲萄干之属雍正间有夷商来广通市后岁以为常粤省商人无至其国者
皇朝通典卷九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九十九
边防〈三〉
西序略
〈臣〉等谨按杜氏边防典西方凡七十五国五朝续通典分西及西北凡八十二国以今舆地考之诸国疆界半在伊犁回部之内以至青海西藏久为服属馀则今古殊名旧迹湮没有不可详考者恭惟我
皇上圣武布昭鸿猷式廓歼巨憝而拓版疆天山南北
尽同赤县黄图群优游于
闿泽于是附近葱岭之东西布鲁特安集延霍罕拔达克山博洛尔诸国葱岭以外逺抵西海之塔什罕爱乌罕诸国延颈企踵沥诚慕化贡使频来骈生并育
皇上广开渥泽
召见赐宴俾与观灯火暨阅射赏赉优厚欢欣忭跃之诚周浃于大濛之宇凡昔汉唐以来羁縻驾驭不克招致者一旦畏威懐徳并游于
圣化之中洵超轶前古之隆轨矣西洋意达里亚博尔都噶尔亚诸国去中土八万馀里输诚慕化贡献不绝其人来处中土者天文推步之法制器尚象之能亦俾得各用所长专门不废遴厥才良得以筮仕效职至其所崇天主之教则但使自沿其俗严禁流传勿使得淆闻见盖
圣人仁育义正之懐收其人必尽其用安其俗不存其
教而
声教翔洽逺达于重溟冰海之墟尤前古所未有也爱乌罕诸国实邻西海西方之地至此已尽而西洋诸亚则悬处巨海之外其地尤为辽夐云
西
东布鲁特
东布鲁特回部别种也在天山北凖噶尔部西回部西北东南距阿克苏城七百九十里东北距伊犁一千四百里其部有五曰萨雅克鄂拓克图鲁起拜主之曰萨拉巴噶什鄂拓克车里克齐主之户各一千有奇两头目不相统属有玛木克呼里兼辖之曰霍索楚鄂拓克迈他克主之曰启台鄂拓克喀喇博托主之户俱千有奇析居搭拉斯地曰萨娄鄂拓克阿克拜主之其酋长戴毡帽衣锦衣民人冠无皮饰衣褐旧为乌孙西鄙地其国旧游牧处在特木尔图淖尔左名后为凖噶尔所侵始西迁乾隆二十年凖噶尔部平得复故地二十三年六月将军兆惠等追捕逆贼哈萨克沙喇至布鲁特界遣侍卫乌尔金托伦泰抵其游牧珠穆翰地抚谕之萨雅克萨拉巴噶什两鄂拓克人众俱归顺时迈他克之子额什博洛适在其地亦愿率所部来归托伦泰与俱往行六日至其地抚定霍索楚启台两鄂拓克人众并献牛羊遣使来军门投诚七月参赞大臣富徳复遣侍卫伊达木札布至萨娄鄂拓克阿克拜率其众五千户来归于是东布鲁特全部皆内附是年车里克齐图鲁起拜等来朝
京师
诏扈木兰行围
赐宴万树园观灯火二十五年正月布鲁特遣使入贡召见于勤政殿
赐宴六月又遣使臣来贡宴赉如例二十六年部长额木尔贝以其所宝之玉匕首进献嗣是遵奉正朔每岁朝贡不绝
西布鲁特
西布鲁特与东布鲁特相接在回部喀什噶尔城西北三百里西接哈布尔诸部落道由鄂什逾葱岭而至其部落凡十有五最著者四曰额徳格纳鄂拓克曰䝉科尔多尔鄂拓克头目阿济毕兼辖之户七百有奇曰齐里克鄂拓克头目由玛特户二百有奇曰巴斯子鄂拓克头目噶尔住户千三百有奇逐水草事游牧风俗与东布鲁特略同旧为休循捐毒诸塞种地乾隆二十四年将军兆恵既定山南回部追捕馀孽道经其地阿济毕等遮道吁请内附遣二等侍卫达克塔纳等往抚定之乃率诸部自哈布尔以东二十万人众皆来归顺遣使朝
京师
诏与观大阅
赐宴观灯火二十五年八月遣侍卫索诺穆策凌等往赐之
敇其头目阿济毕等咸欢跃逾望郊迎祗受尽礼自是
每岁朝贡不绝
安集延
安集廷东与东布鲁特部接南与西布鲁特部接东南至回部喀什噶尔城五百里其西北为那木干西为玛尔噶朗又西为霍罕四部各有城俱当平陆南控葱岭北濵那林河南北山泉支流㑹合襟带诸城之间人民殷庶畜牧饶富其人亦布鲁特种其头目冠髙顶皮帽衣锦衣民人戴白毡帽毛皮为边衣黄褐古皆为大宛国地史记所称大宛土著耕田有城郭屋室者也元魏为洛那国唐为拔汗那后更名宁逺安集延那木干玛尔噶朗霍罕诸地皆有伯克而霍罕城伯克额尔徳尼为之长众咸听命乾隆二十四年将军兆恵等追捕霍集占遣侍卫达克塔纳等至其地额尔徳尼遣使迎至城内日馈羊酒果米马匹等物备极诚敬上表请归附于是以四城内属遣头目托克托玛哈穆第等朝
京师贡马
赐宴瀛台赏赉有差二十五年正月安集延额尔徳尼伯克遣使入贡宴赉有加与观灯火八月遣侍卫索诺穆策凌等赍
敇往
谕额尔徳尼率诸伯克郊迎祗受成礼自是每岁朝贡不绝玛尔噶朗东与安集延接相去百八十里南接葱岭北濵那林河西亦有河出葱岭北山北行入那林河霍罕东与玛尔噶朗接相去二百里北濵那林河那木干东北与布鲁特杂处东南距玛尔噶郎城八十里南濵那林河有水出城北山南流入那林河
塔什罕
塔什罕在回部喀什噶尔城北一千三百里东南与那木干接东与布鲁特接东北与右部哈萨克接居平原有城郭以三和卓分辖其众曰莫勒多萨木什曰沙达曰图尔占在汉为康居西境大宛北鄙唐九姓昭武所居地也其部旧为凖噶尔羁属岁效差役伊犁平后右哈萨克将胁服其国图尔占不从逐其所置头目与哈萨克连兵不解乾隆二十三年参赞大臣富徳追擒哈萨克沙喇至其地遣使往抚次军于莽格特城外以待之时图尔占方与哈萨克战于河上因宣示
圣主威福谕令释兵和好如初于是塔什罕得安耕牧
遣其属奉表归顺
诏受之九月遣使入朝
赐宴避暑山庄额什木札布者阿睦尔撒纳之兄子亡命入回部为塔什罕所得至是附贡使以献
上恩宥其死而遣还之自是塔什罕朝贡不绝由塔什罕西南行七百里外逾锡尔河又逾那林河为撒玛尔罕城又西南为哈拉科子城又西临达里冈阿鄂谟是为西海西境尽矣
拔达克山
拔达克山居葱岭西南境西北至伊西洱库尔东北至叶尔羌皆千馀里有城郭其汗曰苏尔坦沙部落繁盛户十万有奇头目戴红毡小帽衣锦㲲衣民人衣黄褐在汉为乌古国元史载有巴达哈商明有八答黑商皆字音之讹即其地也其国负山险扼葱岭之右颇擅形势有河北流经博洛尔拔达克山西部落之间至伊西得拉克分流一流经北入土斯库尔一流道西南又北入于伊西洱库尔其北鄙之城曰瓦汉乾隆二十四年八月回部逆酋博罗尼都霍集占为
王师所败奔拔达克山副将军富徳率师追之遣谕其汗苏尔坦沙宣示博罗尼都霍集占负
恩状令擒献苏尔坦沙因缚博罗尼都而以兵围霍集占于阿尔浑楚哈岭擒之囚之于柴札布柴札布者拔达克山系囚处也乃遣人诣军门投款且报二贼就擒状副将军富徳遣使往谕责令献俘进军瓦汉以待之是时痕都斯坦方以兵临拔达克山谋劫取二酋而塔尔巴斯者拔达克山雠国也贼将通之攻拔达克山所遣使被获于是迁霍集占于宻室以二百人围而杀之初苏尔坦沙以二逆囚与已同为派噶木巴尔裔不忍缚献及反复晓以顺逆利害之故遂大觉悟乃出逆尸驰献率部落十万户与邻近之博洛尔部三万户俱降二十五年遣陪臣额穆尔伯克等朝
京师贡刀斧及八骏马二十六年正月
上召见额穆尔伯克等
赐宴如例并观灯火二十七年十二月贡使至宴赉如
例
上御大西门幄次
阅健锐军营俾与观焉二十八年三月贡马犬鸟枪腰
刀由是每岁职贡不绝
博洛尔
博洛尔在拔达克山东有城郭户三万有奇四面皆山西北面有河乾隆二十四年与拔达克山同内附遣其陪臣沙伯克等朝
京师二十五年正月
召见赐宴如例与观大阅灯火二十八年博洛尔伯克沙瑚沙黙特贡剑斧等物二十九年贡匕首是时博洛尔与拔达克山屡行构衅围城劫掠沙瑚沙黙特乞援于驻札叶尔羌都统新柱遣谕拔达克山恪遵约束还俘罢兵至是沙瑚沙黙特以其部所宝之匕首进贡谢
恩三十四年又进玉欛双匕首其南有部落曰痕都斯坦产金丝缎暨玉石国人工巧善于雕刻其制器之精他部莫及后为爱乌罕所并
爱乌罕
爱乌罕在拔达克山西为葱岭以西回部之极西境自拔达克山西南行三月程乃至其地有三大城曰喀奔曰堪达哈尔曰莫沙特喀奔城南北西俱临山东面地平旷堪达哈尔城四面皆山其汗名爱哈摩特沙莫沙特城旧属伊兰国爱哈摩特沙征取之并兼有痕都斯坦地遂统治三城俗事耕种无游牧人兵广稠胜兵十有五万乾隆二十四年大兵追逐霍集占将入爱乌罕境为拔达克山擒献爱哈摩特沙闻之因拔达克山通使投诚二十七年十二月遣使来朝进金纸表文凡重四译乃至
诏赐宴赉如例二十八年三月爱乌罕贡马四匹马皆髙七尺长八尺自后贡献不绝爱乌罕境地辽阔由喀奔至堪达哈尔二十八日程由堪达哈尔至莫沙特二十日程其北境接布哈尔西有莫克孔志尔等数部落过此即西海
西洋意达里亚
西洋去中国水程八万里其道由地中海西出大洋南行过福岛东南行汛利未亚海过大浪山折而东行过西南海东北行过小西洋又东行至吕宋入广南境其地名欧逻巴州意达里亚在欧逻巴州南境周一万五千里三面环地中海一面临髙山土田饶沃州郡繁多其最大者凡六城曰罗玛曰勿搦祭亚曰弥朗曰纳波里曰热孥亚曰福楞察其俗尊奉天主自国都至闾井咸设天主堂有掌教者专主教事称为神父其堂一切供亿皆国王大臣民庶转输不绝每七日瞻礼一次名曰弥撒出五金以金银铜铸钱为币衣服有天鹅绒织金缎毯罽之属有利诺草可为布质细而滑敝可捣为纸极坚韧食用金银玻璃及磁器用桌椅如中国工作制造备极精巧尝造一浑天仪十二重层层相间七政各有本动日月五行列宿运行迟速与天无异以玻璃为之重重可以透视尚文学设学校分为四科一曰医科主疗疾病一曰治科主习政事一曰教科主守教法一曰道科主兴教化别有度数之学曰玛得玛第加皆设学立师使其人习之其国人来者自述其风俗之概如此明万历间有利玛窦者始汎海抵广州后入京师中官马堂以其方物进献嗣后来者益众皆祖述其说明末历法疏舛礼臣请以其国新法相参校书成未上
本朝建元始采取其说先后命西洋人汤若望南怀仁等为钦天监官并许自行其教馀凡直隶各省开堂设教者严行禁止康熙九年六月国王阿丰肃遣陪臣奉表进贡得
㫖西洋地居极边初次进贡具见慕义之诚可从优赏赉
寻遣归国十七年八月贡狮子
上召见使臣于
太和殿宴赉如例五十六年广东总兵官陈昻疏称天主一教开堂聚众在广州城内外者尤多乞循康熙八年例再行严禁从之雍正元年浙闽总督觉罗满保疏言西洋人于内地行教闻见渐淆请除送京效力人员外俱安置澳门其天主堂改为公廨从之二年两广总督孔毓珣疏言西洋人先后来广东者甚众澳门地窄难容请令暂居广州城天主堂内惟不许妄自行走衍倡教说其外府之天主堂悉撤为公廨内地人民入其教者严行禁止从之三年八月意达里亚国教化王伯纳第多遣使贡方物宴赉如例
赐敕谕令赍捧归国乾隆二十五年广东南海县民林六因縁入教至于变易服饰娶妻生子经两广督臣奏准比照左道惑众为从例治罪因奉
㫖严禁勿使滋蔓盖所以杜异教重边制焉传闻意达里亚旁有八九国西洋人艾儒为职方外纪略言由意达里亚东行为厄勒祭亚当欧逻巴极南境地分四道凡制度文字皆为西土之宗东北有罗
玛尼亚生齿极众由厄勒祭亚东北行为翁加里亚物产丰盛牛羊可供欧逻巴一州之用由翁加里亚东北行为波罗亚国分四区地甚寒冷由波罗尼亚东行为莫斯哥未亚东西经五千里南北经八千里中分十六道兵力甚强夜长昼短冬至日止二时气候极寒右五国皆在意达里亚东境其在西北境者有四大国曰大尼亚沿海多鱼及牲畜曰诺而勿惹亚人性驯厚喜接逺方賔旅曰雪际亚地分七道多五谷五金财货曰鄂底亚在雪际亚南亦繁庶此四国与热尔玛尼亚相隔一海套盖北际冰海云
西洋博尔都噶尔亚
博尔都噶尔亚在欧逻巴极西境周七百里西濵大洋地分五道四方商船皆聚都城通海大市凡六水泉二万五千国有二学曰厄物辣曰哥应拔欧逻巴髙士多出此学土产果实丝绵极美多水族善酿蒲萄酒即过海至中国不壊明以前未通中国入
本朝西洋诸部面内向化雍正五年四月其国王名若望者遣陪臣贡方物
上嘉其诚悃优加宴赉并
赐敇书于国王及文绮诸物令使赍捧归国乾隆十八年
三月遣使贡方物
命钦天监监正刘松龄前途𨗳引至京
召见使臣
赐宴观舟嬉并
赐敕书于国王及蟒缎文绮玉磁纸墨诸物优渥有加其国东境为伊西巴泥亚又东北为佛朗察又东北为法兰得斯又东北为热尔玛尼亚博厄美亚彼国中纪载称伊西巴泥亚有二大城曰西未利亚城近地中海曰多勒多城在山巅有巧工制一水器能盘水至山城昼夜转动不烦人力有共学
二所古有名贤曰多斯达笃者著书最多尽属奥理又有王名亚丰肃者好天文历法撰历学全书制图象为今西法之宗初博尔都噶尔亚国君乏嗣伊西巴泥亚之君为其昆仲权署其国事后复立君长不相统云热尔玛尼亚在博尔都噶尔亚东北五千里其土人散处各国为兵极忠实至死不贰工作精巧能于戒指内纳一自鸣钟所属有法兰哥地人质直易信多葡萄善造酒博厄美亚地生金掘井恒得金块佛朗察地周一万一千二百里分十六道属五十馀国其都城名巴理斯其国王能以手愈人疮疬每歳择一日疗人疾法兰得斯地不甚广人居稠宻右皆彼土纪载之所称道
皇朝通典卷九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一百
边防〈四〉
北序略
〈臣〉等谨按杜氏边防典北方四十一部五朝续通典分北及东北凡十八部盖以北方事游牧数移徙所居不常唐以后皆属于辽元则起自沙漠诸地皆归统摄明代北方之地尽为元裔所据故史载北方唯鞑靼一传而已以今舆图考之元裔诸境即今喀尔喀八十二旗及科尔沁等四十九部及察哈尔诸部地自
本朝龙兴之初漠南诸部久为臣仆
圣祖仁皇帝平定朔漠喀尔喀受职归化与内札萨克同皆不得以边目之其逺处北陲者惟俄罗斯一国境地颇为辽阔顺治间即遣使来贡康熙间遣使刻石定界朝贡通市累年不绝乾隆二十三年复
能遵奉行移呈献逆贼阿睦尔撒纳尸身以仰沐
天朝之抚辑葢懐仁慕徳匪朝伊夕矣自黒龙江之格必尔齐河及喀尔喀部之西北境伊犁之塔尔巴噶台路皆与俄罗斯接壤恪守成约无相越界其子弟来学者复特设俄罗斯馆以处之
嘉惠无已洵懐柔无外之规模也左哈萨克部初懐慕
义之忱继有佐贼之举迨怵我
天威稽首归命偕右哈萨克部竭诚效职无有二心其别部启齐玉苏乌尔根齐皆踵接来归翕然从化
帝泽之所涵濡无间于遥陬僻壤而
敕书文绮
赐宴锡赉备荷优渥所为八极从风尊亲感戴配天而无极也左右哈萨克地非正北以其在伊犁北境与俄罗斯国壤地相邻兹列于边防北卷
北
俄罗斯
俄罗斯国东北至海南至喀尔喀及伊犁北路之塔尔巴噶台及哈萨克境西接西洋诸国东南至格必尔齐河东岸自大兴安岭之阴以东至海与黑龙江分界秦时为浑庾屈射丁灵〈即丁零见史记一作丁令〉诸国匈奴冒顿单于始北服之汉时郅支单于北降丁令并有其地北魏为乌洛侯国唐为骨利干戛黠斯国元时为阿罗思吉利吉思昻可新地元史称吉利吉思南去大都万有馀里有谦河西北流注于昻可剌河北入于海即其地也相传其国旧无汗号处西北近海计由之地其酋名依畨瓦什里鱼赤者因族姓扰乱求助于西费耶斯科国假其兵力服属诸族自立为汗部落遂大历二十馀代三百八十馀年其酋皆称察罕汗云其地寒多阴少晴幅𢄙广袤二万里分八道曰莫斯科洼斯科为其国都曰西毕尔斯科自托波儿河束至尼布楚与中国分界曰喀山斯科曰佛罗尼使斯科曰计由斯科曰司马连斯科曰三皮提里普尔斯科曰郭罗多阿尔哈连斯科一斯科所属城堡名柏兴多者至百馀蒙古语谓民居为拜甡俄罗斯与蒙古接葢即拜甡之转音也官制汗左右近侍官四得専政每斯科设总管官一彼中名噶噶林毎柏兴设头目俗尚天主教不知朔望毎岁按四季大斋四次以冬季大斋完日为岁首俗尚贸易务农者少知种而不知耘不以牛耕居河濵者善泅所产有驼马牛熊狼堪达汉野猪鹿狍黄羊狐兔貂䑕银鼠灰鼠鼷鼠之属鼷鼠行地中遇阳气即死身大有重万斤者骨色白润类象齿性最寒食之可除烦热骨可成器彼中名麻门槖洼明时阻于朔漠未通中国我
朝顺治十二年其国察罕汗始遣使来贡
上嘉其诚款降
敕诰及
恩赐令来使赍捧回国十三年遣使奉表来贡以来使不谙朝仪却其贡而遣还之十四年又遣使来贡途经三载至十七年五月至表称俄罗斯一千一百六十五年廷臣谓其不遵正朔宜逐之奉
㫖察罕汗虽恃为酋长表文不合体制然外邦从化宜加涵容以示懐柔著该部与宴量加恩赏但不必遣使报书可即以表文矜诩不令陛见之故谕而遣之康熙十五年察罕汗又遣陪臣进贡方物奏言俄罗斯僻处逺方从古未通上国不谙中华文义及疏奏礼仪两次抒诚致多缺失今特敬谨遣使奉贡仰祈矜宥得
㫖准其通贡初顺治间俄罗斯部落曰罗刹者窃据黒龙江筑城雅克萨地侵扰索伦达虎尔等及是
谕察罕汗严禁罗刹毌扰边陲而罗刹仍复潜侵净理溪等处迁延不返故巢二十一年八月遣副都统郎谈公彭春率兵往达虎尔索伦觇视情形十二月郎谈等回奏攻取罗刹甚易
上谕兵非善事宜暂停攻取于黒龙江呼玛尔二处建木城遣宁古塔将军巴海副都统萨布素以乌喇宁古塔兵千五百戍之相机集事二十二年于黑龙江建城以萨布素为将军领之设斥堠于呼玛尔罗刹之众有过黒龙江者降其兵目三十馀人
上赦不诛并安插之时罗刹属人多来归者令编为一佐
领使彼此相依有资二十四年正月
命都统公彭春都督何佑等率福建藤牌兵五百人代黒龙江兵守城种地五月都统公彭春等率师抵雅克萨城下遵
㫖宣谕促令归巢罗刹迁延不还乃分水陆兵为两翼急进攻城中大惊头目额里克舍等穷迫乞降遂迁归雅库彭春等收复雅克萨城并以逃人还七月释罗刹宜番等四人归国二十五年正月罗刹复来城雅克萨地
上命将军萨布素等率所部兵二千往剿九月察罕汗上
疏言
皇帝所赐之书下国无通解者及前使尼果赉归始悉情节以下国边民构衅请察眀作乱之人收回正法除遣使议定边界外谨先赍书以献并乞撤雅克萨之围
上许之二十七年三月察罕汗遣费岳多罗等至上遣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都统公佟国纲尚书阿喇尼左都御史马齐䕶军统领马喇等往二十八年十二月㑹议于尼布楚归我雅克萨尼布楚诸城定议边界以北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结即阿伦穆河相近格必尔齐河为界循河上流以至于海凡山南一带流入黑龙江之溪河尽属中国山北属俄罗斯凡猎户人等不许越界犯则擒治行旅有往来文票者许贸易勿禁不留逃人议定乃盟立碑界上释兵而还自后遣使通贡互市不绝三十二年俄罗斯送回逃人二名理藩院行文奖之三十九年遣使赍奏至
圣祖谕曰俄罗斯僻处海隅甚为诚敬噶尔丹求救于彼曽拒而不答曩遣人分画疆界即献尼布楚地以东为界即此允当轸念也五十一年兵部职方司郎中图理琛使土尔扈特国时土尔扈特寄居俄罗斯之西境假道俄罗斯以往该国王饬属迎䕶供顿礼节备至圗理琛还悉其山川风俗为异域录以献初通市诸物有噶噶林印记者准市馀则否五十六年七月俄罗斯边城头目以文来请于将军托留欲私行贸易
上命托留移文切责之雍正五年三月察罕汗遣使表贡八月遣郡王额驸䇿凌伯四格侍郎图理琛等与俄罗斯使臣萨瓦定议边界自额尔古纳河岸至阿鲁哈当苏阿鲁奇都勒齐克达奇林俱为我斥堠应以相对之楚库河为界自此以西沿布尔古特山等处以博木沙毕鼐岭为界立石以志不许越境滋事及容留逃盗人等犯者互相查拿并以恰克圗口为常互市所人数不得过二百定例遣理藩院司官一员照料修京城俄罗斯馆来京读书幼童及教习等官给养赡愿回者聴随
召见萨瓦等
赏赉有差并优
赐察罕汗遣萨瓦归国是年议准俄罗斯人所居近山河者以山河为界无山河之空地设立鄂博为界自东边之额尔古纳河至厄白尔哈党苏喀伦外空地从中平分以齐边界乾隆二年监督俄罗斯馆御史赫庆奏言俄罗斯互市止宜在于边境其住居京城者请禁贸易在京读书子弟禁其擅行出入从之二十二年凖噶尔平侍卫顺徳讷穷追阿睦尔撒纳至额尔图拉与俄罗斯喀比潭相见于额尔齐斯河上索阿睦尔撒纳未得将军兆恵以
闻
上命理藩院移咨令遵不纳逃人之例擒献二十三年正月俄罗斯遵奉行移不敢讳匿述阿睦尔撒纳罪䦨入彼界旋以痘死且出其尸于边界之恰克图城乃遣亲王齐巴克雅兰品尔等验而归之俄罗斯西北境有数小部落曰西费耶斯科曰图耶斯科曰博尔托噶里牙曰付兰楚斯曰雅尔玛尼牙曰宜大里牙曰宜斯巴尼牙曰狄音曰和尔斯提音曰布鲁斯奇曰博尔斯奇曰别穆斯奇曰赛萨林木斯奇曰昻假尔斯奇曰贺兰斯奇曰博玻林木斯奇皆俄罗斯附属之国先是土尔扈特汗阿玊奇者本凖噶尔四卫拉特之一以与䇿妄阿拉布坦构衅不相安率其全部徙居俄罗斯西境内其驻牧之地曰额济勒曰马努托海康熙间每假道于俄罗斯来贡乾隆十九年二十一年并来朝贡
京师三十六年其汗渥巴锡与合族台吉挈全部三万馀众由俄罗斯境展转万馀里来归顺入觐于伊绵峪并于万树园
赐宴观灯火
封爵赏赉有差其来归之众并给以饩廪授之牧地于伊犁东境之库尔喀喇乌苏北境之塔尔巴噶台诸地分境游牧各安生理其寄居旧壤仍入俄罗斯境云
左哈萨克
左哈萨克在准噶尔部西北西为右哈萨克北为俄罗斯东去塔尔巴噶台南去伊犁皆千里其部曰鄂尔图玊斯驻伊什尔河旁无城郭东西千馀里南北六百里环境皆山源泉经络其西北为伊什尔河地苦寒其西南境外二千里平时逐水草事游牧地广人稠甲于他部其头目戴髙顶冠用毡一幅嵌以黄皮衣锦衣寛而长民人首戴毡帽衣褐束布带风俗物产文字与准噶尔略同言语稍异境西北隅有独树五干盘拏䕃广可容二百骑名鄂埒引噶克义莫朵年代莫纪为西域神物哈萨克过其下者必膜拜供献而不敢称其名其地为汉康居国以汗族而为首领者名苏尔统乾隆二十年二月准噶尔平
诏遣使往谕其汗阿布赉请归顺九月遣使达伊犁适阿睦尔撒纳由伊犁煽乱眀年遁走哈萨克阿布赉纳之
诏遣将军达尔党阿由西路哈达哈由北路先后以大军进阿布赉遣和集博尔根以兵从阿逆走努拉自率千骑西行㑹于毫哈萨拉克山下以待我师七月将军达尔党阿分兵奋击大破之斩首五百七十级我兵进攻努拉擒其大头目楚鲁克是时和集博尔根引二千骑西行我军逼之出入鏖战获其纛礟斩三百馀级贼乃遁初侍卫顺徳讷归自哈萨克以阿布赉恭顺状闻
诏遣赍
敕书赐蟒服七月至博尔喀尔绰阔以哈萨克佐贼不得达时将军哈达哈方击阿布赉于毫哈萨拉克山下夺其马匹辎重无算阿布赉遁走师从之获大头目昭华什由是三战三捷师至于伊什尔伊什尔者哈萨克巢六也楚鲁克昭华什既获极陈阿布赉悔惧欲乞降顺将军等遣往宣谕令擒讨逆贼于时阿逆慑我军威已潜窃哈萨克马逃回博罗塔拉等处二十二年将军兆恵副将军富徳复将兵西征阿逆仓皇北走我师急蹑之适阿布赉以兵来㑹遣其弟阿布勒比斯等为前队与我军遇陈情谢罪愿受约束于是将军等复遣使往谕阿布赉乃遣使奉良马四表请内附
诏受之秋阿布赉使臣来朝
赐宴热河之万树园观灯火及回
銮
皇上较射于圆眀园大西门外俾与观焉阿布赉既臣顺遣兵助讨贼以计擒阿睦尔撒纳于阿尔察图不获旋奔俄罗斯伏冥诛执其从贼阿布济齐巴罕来献和集博尔根初以残兵遁及是率其属三万户来降左部咸服十二月定哈萨克贸易之地于乌噜木齐二十三年五月哈萨克拜济格特部落之拜布拉克巴圗鲁等获布库查罕六月哈萨克哈尔津等获厄鲁特和硕齐皆献于军械送
京师二十四年阿布赉偕其兄阿布勒巴木比特弟阿布勒比斯遣使来朝贡方物
赐宴并
赐敕书及文绮等物自是朝正入贡岁以为常
右哈萨克
右哈萨克东南与准噶尔接南与安集延那木干布鲁特诸部接西南逾塔什罕西六百馀里山峦稠叠长河经灌其北有大泽名腾吉斯葢小海也右部之汗曰阿比里斯其巴图尔三曰图里拜曰辉格尔徳曰萨萨克拜而图里拜实専国政阿比里斯驻塔什罕城不事事受成而已其俗大扺与左部同但左部无城郭事游牧右部则列城以居为少异耳在古为康居西境汉康居五小王所治之地大宛之西北鄙也乾隆二十一年左部降其汗阿布赉请与右哈萨克部偕来㑹阿布赉复以兵佐逆不果其后参赞大臣富徳以兵索逆贼哈萨克沙喇至右部遣使往抚谕次军于莽格特城外以待是时圗里拜等方与塔什罕回人图尔占战使至宣谕令解雠释兵即顿首听命圗里拜等并诣军门纳款奉马进表以降时左部已归顺两哈萨克并向化面内二十三年图里拜遣其子卓兰及辉格尔徳之弟博索尔满朝
行在
赐宴避暑山庄与观大阅及灯火自是朝贡岁以为常
启齐玊苏
启齐玊苏为右哈萨克之别部在伊犁之西北二千馀里其头目名努喇丽以游牧为生业大兵平定回部后时以羊马至伊犁贸易乾隆二十七年努喇丽遣使入贡
赏赉如例其男子褐衣皮帽妇女花帛纒头亦有戴小
白帽者风俗与左哈萨克略同
乌尔根齐
乌尔根齐亦右哈萨克之别部其游牧与启齐玉苏相近时与邻部回人同至伊犁贸易乾隆二十七年头目哈雅布遣使入贡
赏赉如例其风俗服饰悉与启齐玊苏同
皇朝通典卷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