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典_(四库全书本)/卷062 中华文库
皇朝通典 卷六十二 |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六十二
礼〈凶二〉
列后大丧
〈臣〉等谨按
国朝
列后大事
孝端文皇后在尊称
皇太后之后
孝庄文皇后在尊号
太皇太后之后
孝康章皇后
孝惠章皇后
孝恭仁皇后均以正位慈宁之日
仙驭升遐敬稽典礼
世祖章皇帝
圣祖仁皇帝
世宗宪皇帝
躬行丧礼备极哀慕诚敬之至
孝圣宪皇后母仪天下四十二载
皇上孝思肫笃尊养兼隆及遇
大事哀毁倍至一切礼仪悉本
至孝以定典章必诚必敬垂法万世〈臣〉等敬考
实录
记注所载各按年月纂纪如左
顺治六年四月乙巳
孝端文皇后崩越日奉安
梓宫于宫中正殿设
几筵
世祖章皇帝率王以下文武各官公主福晋以下官员命妇皆成服凡初祭大祭绎祭月祭百日祭一应礼仪咸与
太宗文皇帝大丧礼同七年二月丁亥恭上
尊谥曰
孝端正敬仁懿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互见吉礼〉戊子奉移梓宫于
昭陵行安葬礼
康熙二年二月庚戌
慈和皇太后崩越日奉安
梓宫于宫中正殿设
几筵
圣祖仁皇帝率王以下文武各官公主福晋以下官员命
妇皆成服每日三次上食
圣祖仁皇帝亲奠献悲泣癸丑诸王大臣等以
圣祖仁皇帝哀痛过甚叩请节哀庚申奉移
梓宫于坝上
飨殿
灵驾发
圣祖仁皇帝奠酒行礼攀号益切
太皇太后
仁宪皇太后念
圣祖仁皇帝冲龄荷
宗社之重不便逺离紫禁亲送
梓宫频降
懿㫖谕止
圣祖仁皇帝虽勉遵
慈谕仍哭踊不辍五月甲午恭上
尊谥曰
孝康慈和庄懿恭惠崇天育圣章皇后〈互见吉礼〉乙未奉移梓宫于
孝陵六月壬寅奉安于
孝陵地宫二十六年十二月己巳
太皇太后崩越日奉安
梓宫于宫中正殿设
几筵每日三次奠献
圣祖仁皇帝亲上食奠酒行礼
谕礼部朕孝服用布旧制国有大丧自宗室公以上服素帛今孝服俱改用布庚午诸王大臣合辞奏请节哀继
又以除夕请
圣驾暂
还宫不允壬申奉
谕
太皇太后疾大渐时谕朕曰
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逺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谆谆降㫖朕何敢违伏思
慈宁宫之东新建宫五间
太皇太后在日屡曽向朕称善乃未及久居遽尔升遐今于
孝陵近地择吉修建
暂安奉殿即将此宫拆运所择吉处毋致缺损著拣选部院贤能官员前往敬谨料理天气甚寒务期基址坚固工程完备二十七年正月乙亥朔诸王大臣以元旦令
节再三奏请节哀
还宫不允惟令王以下辍哭一日乙酉奉移
大行太皇太后梓宫暂安于朝阳门外
殡宫
圣祖仁皇帝居
殡宫傍倚庐不还宫三日始设褥戊子诸王大臣合辞屡
请乃
还宫幕居于
乾清门外之左乙未行大祭礼释服先是
谕曰自汉以来帝王居丧持服以二十七月易为二十七日惟魏孝文帝欲行三年之丧朕平日读史至此常称赞之今非欲遵古贤君祗念朕八岁
世祖章皇帝宾天十一岁
慈和皇太后崩逝全赖
圣祖母太皇太后鞠养教诲以至成立遽遭大故实増痛伤哀疚靡尽今定持服二十七月少慰罔极之痛朕独持于宫中几政毫无旷废不令臣民持服一切俱不禁止如此可以遂朕本怀诸王大臣及百官士民再三陈
奏请遵以日易月之制得
㫖勉从众请犹欲持服百日诸王大臣复固请乃止四月
己酉奉移
梓宫于
暂安奉殿
圣祖仁皇帝哭踊扶掖步行三里馀始乘马在途每日号
恸步行数里如初启行时辛酉奉安
梓宫于
暂安奉殿十月乙卯恭上
尊谥曰
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互见吉礼〉五十六年十
二月丙戌
仁宪皇太后崩越日恭奉
梓宫于
宁寿宫正殿设
几筵
圣祖仁皇帝以足疾方甚舁榻近
几筵前就榻成服跪哭失声奠酒三爵乃跪呼
圣母念臣足疾不能尽礼惟
圣母鉴之言毕大恸迷晕时
世宗宪皇帝及诸皇子皆侍左右惶遽失措
世宗宪皇帝急呼哭者止声于是内外寂然少顷圣祖仁皇帝始苏诸皇子内大臣环跪叩劝乃强舁榻退
至侧殿
圣祖仁皇帝仍哀哭不止皇子诸王大臣再四叩请圣祖仁皇帝乃还苍震门内以
延禧宫为苫次丙申行奉移启奠礼先期礼部奏请
简皇子恭代行礼奉
谕此乃初祭朕虽艰于动履务必亲诣祭酒宁寿宫中复能得行礼乎从此永诀矣诸皇子及大臣等勿拂朕意
是日遣
皇子恭代行礼
圣祖仁皇帝仍御榻诣
几筵前跪于榻上举哀恭代行礼之
皇子诣奠几前跪祭酒三爵每祭一叩
圣祖仁皇帝随行三拜礼众随行礼举哀毕女官奉仁宪皇太后冠服出
圣祖仁皇帝皆一一顶戴跪送至燎所遣公主祭酒三爵圣祖仁皇帝在内随行三拜礼举哀毕
还宫丁酉奉移
梓宫于朝阳门外
殡宫
圣祖仁皇帝御榻哭送出
宁寿宫西门举哀跪送
灵驾发仰望不见始止哀还苫次丁未行大祭礼圣祖仁皇帝亲诣
几筵前奠酒举哀行礼释服五十七年三月辛酉恭上尊谥曰
孝惠仁宪端懿纯徳顺天翊圣章皇后〈互见吉礼〉壬申奉移梓宫于
山陵四月乙酉奉安于
宝城地宫五十八年二月甲子尊称
孝惠章皇后陵曰
孝东陵时礼臣奏言古来帝后有不合葬而自为陵俱就
方位定名今
孝惠章皇后陵在
孝陵之东不必另立陵名恭拟尊称为
孝东陵得
㫖是
雍正元年五月辛丑
仁寿皇太后崩越日恭奉
梓宫于
宁寿宫正殿设
几筵举哀成服
世宗宪皇帝于苍震门内设倚庐以居甲辰恭移梓宫奉安于
寿皇殿
世宗宪皇帝行安奉礼毕乃于顺贞门内设倚庐以居日亲奠献诸王大臣等疏言时当盛暑
躬亲奠献请间两三日一诣不允八月己未恭上尊谥曰
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皇后〈互见吉礼〉乙丑奉移梓宫于
景陵
世宗宪皇帝谕曰
皇太后素性谦谨事
圣祖仁皇帝数十年未尝少懈今暂安奉
仁寿皇太后梓宫于芦殿
飨殿内见奉
圣祖仁皇帝梓宫
仁寿皇太后前一应供献及祭文不可由中门出入皆应于西门行走以仰体我
皇妣谦冲至意九月丁丑朔奉安于
景陵
宝城地宫二年二月
谕诸王大臣九卿等钦惟
孝庄文皇后躬备圣徳
天锡纯禧诞育
世祖章皇帝瑞应昌期君临万国逮我
圣祖仁皇帝继
圣嗣统久道化成立万世无疆之业皆我
孝庄文皇后福徳兼隆之所启佑也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慈驭升遐先期
面谕我
圣祖仁皇帝曰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
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另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意我心恋汝父子不忍逺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再四丁宁言之恳切我
圣祖仁皇帝涕泣受
命爰
谕诸王大臣集议佥同于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安奉梓宫于
孝陵之南为
暂安奉殿迄今三十馀年矣朕惟礼经曰合葬非古也先儒又云神灵有知无所不通是知合与不合惟义所在今
昭陵安奉日久若于左近多起
山陵究非合葬之义且自
孝庄文皇后安奉以来我
圣祖仁皇帝历数绵长海宇乂安子孙蕃衍想
孝庄文皇后在天之灵极为安妥
遗命谆谆
圣祖仁皇帝遵奉三十馀年今朕身任付托之重山陵典礼理宜斟酌尽善以垂世者莫大于此著诸王大臣九卿等㑹同确议具奏寻王大臣等遵
㫖议奏
暂安奉殿自
圣祖仁皇帝亲受
孝庄文皇后遗命奉安三十馀年景运绵长子孙蕃衍海宇乂安诚希有之吉兆稽考古礼无必当合葬之文应即
暂安奉殿定为
陵寝得
㫖是十一月辛酉尊
孝庄文皇后陵曰
昭西陵三年八月丙戌以
孝恭仁皇后三年服阕
世宗宪皇帝诣
奉先殿祭告行释服礼先是
圣祖仁皇帝三年服阕
世宗宪皇帝以
孝恭仁皇后服制未满仍斋居
养心殿素服莅事总理事务王大臣等奏请遵制举行吉礼得
㫖国家大礼
皇考
皇妣虽有轻重之别而朕之私衷则不容分视外边吉礼令照国家典制举行已有谕㫖朕于宫中务期独尽人子之礼况今二十七月并非勉强从事沽取孝名以为观美祗求朕心之安耳礼尽则朕心自安朕意已定诸王大臣毋得再奏寻内阁九卿等奏言八月二十三日为
孝恭仁皇后服阕之辰应照前
圣祖仁皇帝服阕典礼择日行祫祭礼并行令顺天府尹及直省各督抚出示晓谕以慰舆情奉
㫖朕叠遭
皇考
皇妣大事追念罔极深恩莫由仰报三年以来祗于宫禁之中斋居素服黙尽思慕哀戚之忱非敢自谓遵循古礼更不欲宣播于众也父母之丧人子之心则一而帝后之礼国家之制则殊今届
皇妣孝恭仁皇后释服之期择日于
奉先殿祭告自行家礼至于颁谕中外著不必行至是祭告奉先殿礼成
回宫
召诸王大臣等入
谕曰父母之恩鞠育顾复为人子者终身仰报不尽而朕荷
皇考
皇妣之恩尤为至深至厚诚所谓欲报之徳昊天罔极也三年之中如祭祀朝㑹国家大礼不可旷缺朕亦照例举行不过于宫中持服黙尽其心究未能尽此心于万一也日月易迈已届三载礼制有定而朕心无穷此一件素服朕衣着三年今日更换不胜凄怆朕之一念岂但三年固结于中即终身之久断不能忘也
谕毕
天颜𢡖戚诸王大臣仰见
圣孝诚笃莫不感动涕零十二月辛酉奉安
孝庄文皇后梓宫于
昭西陵
宝城地宫
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庚寅
皇太后崩是日恭奉
梓宫于
慈宁宫正殿设
几筵陈奠
皇上痛哭失声擗踊不已百官齐集举哀
上至含青斋苫次王公大臣恳请
还宫不允奉
谕孝服日期
皇太后遗诏令朕止穿孝二十七日然追忆雍正十三年
遭
皇考大故朕欲持服三年因奉
圣母慈谕止穿孝百日朕即遵从今值
皇太后之事朕仍当依
前谕穿孝百日其馀王公大臣官员等并照例二十七日
而除辛卯
谕曰
大行皇太后坤元协徳懋著徽音四十二年
母仪天下尊养兼隆福徳备至实古今史册所未有今忽
遭
仙驭升遐朕心哀痛不能稍释敬稽典礼宜隆
谥号以表尊崇第
至徳难名实非臣下拟议所能切当朕欲亲尊为孝圣宪皇后其令大学士九卿公议可否如是及所有节
次晋加
徽号其中或有按例应行酌减及应増加字样仍著敬谨
详议具奏又
谕朕自登极以来即尊养
皇太后于畅春园迄今四十二年视膳问安承
欢介景所以奉
懿娯而尽爱敬为时最久今奄遭大故遵例于
慈宁宫办理丧仪痛深罔极因念奉安
梓宫于
陵寝地宫诹吉鸠工尚需时日稽诸旧典理应
殡宫移奉以展哀诚与其另择
暂安奉殿不若
畅春园为
皇太后颐和娯志之地
神御所安最为妥适业于
九经三事殿易葢黄瓦敬设
几筵谨蠲本月二十九日举行奉移礼所有应行事宜各该衙门即速敬谨预备是日王大臣等再三恳请
皇上暂还
养心殿得
㫖午奠后暂居养心殿壬辰
谕雍正十三年
皇考龙驭上宾朕欲持服三年群臣请循以日易月之制
朕皆未允嗣奉
圣母慈谕令朕持服百日因即遵行然百日释服仍素服
满二十七月今遭
圣母大故自应仍遵
懿㫖持服百日昨已明降谕㫖矣其素服二十七月亦照
前例惟遇
坛
庙大祀行礼及致斋三日阅视
祝版先期诣
坛并视朝聴政诸事朕从前惟准理而行并未载在令典此时当详议及之又如王公大臣官员持服二十七日而除素服则满百日至百日后用何服色及陪祀斋戒常朝坐班并一切典礼应如何定制亦当酌定章程顷检阅雍正十三年王大臣等所定条款颇为赅括著将原折交军机大臣㑹同办理丧仪王大臣等悉心详议具奏乙未
谕曰
大行皇太后万年吉地今定为
泰东陵丙申奉移
皇太后梓宫于
九经三事殿设
几筵
皇上以
无逸斋为苫次王大臣等固请是日
暂回圆明园居住二月丁酉
皇上诣
安佑宫于
圣祖仁皇帝
世宗宪皇帝神御前行告哀礼戊戌仍至
无逸斋居住王大臣等合辞固请己亥朔
皇上朝奠后回
圆明园是日大学士等遵
㫖议奏臣等伏考历代母后尊谥自东汉明帝始建光烈之称厥后典制相仍著于史册而所上谥号类皆出于臣下由其徽音令徳虽有不同而考礼定名尚易比拟故也钦惟
大行皇太后诞育
皇躬
母仪天下
备福寿者八十六载
受孝养者四十二年合九州万国以
尊亲萃五世一堂而
颐乐
鸿称叠晋
庆典便蕃惟我
皇上本至孝以定典章宣示
谕㫖以
至徳难名亲尊为
孝圣宪皇后仍令臣等集议谨查
孝庄文皇后徽号二十字
孝惠章皇后徽号十字于恭上
尊谥时俱敬列十二字今
大行皇太后徽号系十八字臣等遵
㫖详议于
徽号拟用八字又照例増加四字恭上
尊谥曰
孝圣慈宣康惠敦和敬天光圣宪皇后以符礼制伏候钦定得
㫖是庚子王大臣等奏言
皇上至孝性成自
皇太后慈驭升遐迄今已逾一旬而
孝思纯笃哀恸弥深至奉移以来无日不
躬奠
几筵诚恐哀毁过甚实非仰体
圣母慈爱之意恳请
皇上间一二日亲诣
梓宫前奠祭
上不允三月壬午
上率诸王贝勒文武群臣恭奉
册宝上
大行皇太后尊谥曰
孝圣慈宣康惠敦和敬天光圣宪皇后〈互见吉礼〉四月己酉奉移梓宫于
泰东陵
上恭奉启行哭泣步从里许由别路先至
芦殿候迎奉安行礼奠酒举哀在途每日皆如之辛亥谕本月十八日恭奉
皇妣孝圣宪皇后梓宫至
泰东陵道由
泰陵东经过自应朕躬恭代向
皇考世宗宪皇帝
皇妣孝敬宪皇后陵寝行礼而礼部仪注未经议及葢因
康熙初年
孝康章皇后大事未行此礼是以部臣无可援引然其时皇祖尚在冲龄廷臣又忽于礼遂致阙略朕思
皇妣升祔
太庙之日朕恭捧
神牌进
殿门预设拜位安奉朕躬代于
列祖
列后
皇考
皇妣前行礼然后请
神牌升座正可援以为例是日早朕先展谒
泰陵再诣
泰东陵恭阅工程毕预至
泰陵分路处候
梓宫至恭请
灵舆暂停朕即于道旁遥向
泰陵恭代行礼再奉
梓宫启行朕仍先至
隆恩门外跪迎安奉
隆恩殿所谓礼以义起必如是于心始安亦足为万世法守着交礼部増入㑹典遵行癸丑奉安
孝圣宪皇后梓宫于
泰东陵飨殿庚申奉安于
宝城地宫仪具
大清通礼
〈臣〉等谨按
国朝典礼
孝诚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
孝敬宪皇后大事皆在正位中宫之时载在㑹典列为皇后丧仪乾隆十三年
孝贤皇后崩逝一切典礼皆经
皇上睿裁
诏定准今酌古务协其宜兹悉恭纪于次
康熙十三年五月丙寅
仁孝皇后崩越日奉安
梓宫于
乾清宫
圣祖仁皇帝辍朝成服
妃
嫔以下咸成服戊辰奉移
梓官于西华门外
殡宫庚寅奉移
梓宫暂安于都城北沙河巩华城
殡宫六月庚申
册谥
大行皇后曰
仁孝皇后〈雍正元年恭加 上尊谥曰孝诚仁皇后详见〉十七年二月
丁卯
孝昭皇后崩越日奉安
梓宫于宫中正殿
圣祖仁皇帝辍朝成服
妃
嫔
皇子以下咸成服己巳奉移
梓宫于
武英殿三月丙申奉移
梓宫于沙河巩华城与
仁孝皇后同安于
殡殿闰三月辛酉
册谥
大行皇后曰
孝昭皇后〈雍正元年恭加上 尊谥曰孝昭仁皇后详见吉礼〉二十年二月
癸卯奉移
仁孝皇后
孝昭皇后梓宫于
陵寝四月辛酉同奉安于
陵寝地宫二十八年七月甲辰
孝懿皇后崩越日奉安
梓宫于
承乾宫正殿
圣祖仁皇帝辍朝成服
妃
嫔
皇子以下咸成服丁未奉移
梓宫于朝阳门外
殡宫九月乙卯
册谥
大行皇后曰
孝懿皇后〈雍正元年恭加上 尊谥曰孝懿仁皇后详见吉礼〉十月甲戌奉
移
梓宫于
陵寝癸未奉安于
陵寝地宫
雍正九年九月己丑
孝敬皇后崩越日奉安
梓宫于
畅春园九经三事殿
世宗宪皇帝成服缟素十三日
妃
嫔
皇子以下咸成服十月丁酉奉移
梓宫暂安于田村
殡宫十二月己亥
册谥
大行皇后曰
孝敬皇后十三年十一月丙辰
皇上恭上
尊谥曰
孝敬恭和懿顺昭惠佐天翊圣宪皇后〈互见吉礼〉
乾隆二年二月庚辰奉移
孝敬宪皇后梓宫于
泰陵三月庚辰奉安于
泰陵地宫十三年三月乙未
孝贤皇后崩丙申
谕皇后同朕奉
皇太后东巡诸礼已成忽在济南㣲感寒疾将息数天已
觉渐愈诚恐久驻劳众重厪
圣母之念劝朕回銮朕以途次亦可将息因命车驾还京
今至徳州水程忽遭变故言念
皇后乃
皇考恩命作配朕躬二十年以来诚敬
皇考孝奉
圣母事朕尽礼待下极仁此亦宫中府中所尽知者今在舟行值此事故永失内佐痛何忍言一应典礼至京举行布告天下咸使闻知辛丑
灵驾至京由东华门入至
长春宫奉安于正殿
皇上亲临视安奉
梓宫毕
皇子奠酒三爵众随行礼毕各退甲辰王大臣等奏言谨按㑹典所载
孝诚仁皇后丧仪礼部题准移文直省免其齐集举哀制服盖縁康熙十三年时值三藩叛逆大兵致讨恐在外各衙门举哀制服有惑观聴是以礼部题明
免直省官民治丧原属一时权宜嗣后相沿遂未更正考周礼为王后服齐衰注言诸侯诸臣皆齐衰是内外臣无异也明㑹典载皇后丧仪十三布政使司及直隶礼部请敕差官讣告在外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制服与京师同今
大行皇后崩逝钦奉
谕㫖布告中外应由礼部誊黄遣官颁下直省令在外
文武各官于奉到
谕㫖为始摘冠缨齐集公所哭临三日持服通前二十七日而除三日后照常办事二十七日内文武各官不嫁娶不作乐军民人等摘冠缨七日内不嫁娶不作乐其现在出征官军悉免举哀制服督抚以下仍照常例免其遣官进香从之己酉奉移
梓宫暂安于景山
观徳殿五月甲辰
册谥
大行皇后曰
孝贤皇后丙午大学士等奏帝后虽云俪体而地道臣道天泽昭然陞殿视朝事闗典制非燕飨用乐可比
孝贤皇后丧制应遵用
祖制百日后
皇上陞殿文武各官及外藩使臣行礼群臣朝服均如
常仪其作乐之处并照常举行
皇上两月除沐后即应
御门聴政群臣常服不挂数珠礼毕仍素服百日后遇御门之期群臣常服挂数珠庶于礼制分义皆为允协
再恭检
孝诚仁皇后丧仪案卷内载百日以后期年以内王公以下各官逢初五十五二十五等日咸朝服月朔初十二十等日补服皆挂数珠马悬繁缨寻常入内奏事常服不挂数珠马不悬繁缨今
孝贤皇后百日以后期年以前上朝坐班及入内奏事应悉遵此制至一切典礼应朝服采服之日仍如常仪所有原议入朝奏事用常服之处应通行改正得
㫖
孝贤皇后大事一切典礼朕皆斟酌古今务协其宜盖皇后坤宁正位体制原尊然以天子之礼视之则节文亦自有别纵令伉俪恩笃亦不可事事从而加厚以致失之太过即或情谊稍有未洽亦不宜事事从而贬抑以致失之不及盖皇后自有皇后之体制不可以夫妻之私情为之增损于其间也朕于
孝贤皇后情谊隆重固天下臣民所共知而经纪丧仪从不肯以一毫私意稍紊典常考明代嘉靖七年孝洁陈皇后之丧阁臣张璁据古礼以为丧服自期以下诸侯绝特为旁期言若妻丧本自三年报服杀为期年固未尝绝上宜为后服期等语其折衷颇为允当今据大学士议奏礼仪内如陞殿作乐一节凡属大朝祀典自当照例朕意今年内寻常陞殿但鸣钟鼓乐悬而不作庶为合宜至来年正月将届期年一切典礼著照康熙十四年之例如常仪馀依议六月奉
谕山东沂州府营都司姜兴汉奉天锦州府知府金文淳皆于
孝贤皇后大事百日内薙头经巡抚及都统参奏已降㫖交刑部问罪本朝定制遇有国恤百日以内皆不薙头倘违例私犯
祖制立即处斩亦如进关时令汉人薙发彼不薙发者无不处斩之理此百馀年人所共遵不待传谕而后晓是以㑹典条例皆无明文盖以修㑹典时不过増损明季之旧章明朝原无此制也又以其事本理法所必当然不必载之简册即如子孙孝养父母当食进食当衣加衣岂待専立科条然后尽其子职亦岂得
以律令不载遂为不孝者解免至谓汉人遂可不遵百日之制茍有此心即与不肯薙发者同尤不容诛也伊等身为臣子岂有不遵国朝定制之理若谓出于不知岂不见他人尚未薙头何以不推求其故安心违犯此即立行正法以彰宪典亦无可恕然自朕思之律例㑹典实无明文而部文究未传谕其所以未经声明者亦因其为众所共知今既明正其违犯之罪又当曲体其愚昧犯法之情且或逺方僻陋拘于二十七日除服之文遂有陷于不知或见他人有薙头者即谓事属可行冒昧触网此等情节又不得不格外矜原更恐外省见有此两案谕㫖虑蹈徇𨼆之愆纷纷参奏国家无此体制可传谕各督抚提镇学政钦差各官等此㫖未到之前或见在已经察出之案自当参处不容废法姑纵其馀未发觉者概不必再行饬参旗人本属当知若有丧心之徒不在此寛免之例嗣后将国恤百日内不得薙头违者立即处斩之处载入㑹典律例令人共知遵守朕惟率由
祖制欲使法在必行并无从寛从严之见存乎其间也七
月复
谕今日见江宁协领员缺保送之佐领尚未薙头盖伊等以㫖到日计算
皇后大事满百日薙头皆当以事出之日为始若以㫖到计之则极逺省分益致迟久不齐从前㑹典未载入此条而礼部行文并未明白指示以致外省人员非失之不及则转至矜持至于太过将此通行晓谕各省驻防处如有似此观望未薙头者皆令薙头纂修㑹典时详悉载入十月戊子奉移
孝贤皇后梓宫于
静安庄十七年十月庚子奉移
孝贤皇后梓宫于
陵寝甲寅奉安于
陵寝地宫三十一年七月
谕据留京办事王大臣奏皇后于本月十四日未时薨逝皇后自册立以来尚无失徳去年春朕恭奉
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
欢洽庆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
皇太后前不能恪尽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因令先程回京在宫调摄经今一载馀病势日剧遂尔奄逝此实皇后福分浅薄不能仰承
圣母慈眷受朕恩礼所致若论其行事乖违即予以废黜亦理所当然朕仍存其名号已为格外优容但饰终典礼不便复循
孝贤皇后大事所有丧仪止可照皇贵妃例行交内务府大臣承办着将此宣谕中外知之凡
皇后丧仪具
大清通礼
太妃丧
〈臣〉等谨按
国朝定制
皇贵太妃丧仪与
皇贵妃例同惟未
赠谥以前称
皇贵太妃
赠谥以后照所谥称
皇贵妃恭遇
皇帝临丧于殡前正中行一跪三拜礼其仪注由内务
府奏进
太贵妃与
贵妃同
太妃与
妃同恭遇
皇帝亲临皆如
皇贵太妃礼今从㑹典之例彚为
太妃丧礼列于
皇贵妃之前
顺治十八年正月
皇考贞妃薨从妃礼
康熙四年十二月
皇曾祖寿康太妃薨六年十一月
皇考恪妃薨
皇祖康惠淑妃薨并从妃礼十三年十一月
皇祖懿静大贵妃薨
圣祖仁皇帝亲诣冠摘缨纬奠酒行礼馀从妃礼二十八
年四月
皇考恭靖妃薨从妃礼三十三年六月
皇考宁悫妃薨
圣祖仁皇帝亲诣冠摘缨纬奠酒行礼馀从妃礼四十八
年六月
皇考端顺妃薨从妃礼五十二年十月
皇考淑惠妃薨
圣祖仁皇帝亲诣冠摘缨纬奠酒行礼馀从妃礼
雍正五年闰三月
皇考荣妃薨十年四月
皇考惠妃薨十一年八月
皇考宜妃薨皆从妃礼
乾隆元年八月
皇祖宣妃薨从妃礼二年正月
皇祖熙殡薨从殡礼四月
皇考齐妃薨
皇上亲诣冠摘缨纬奠酒行礼馀从妃礼四年三月
皇祖谨嫔薨从嫔礼五年十月
皇祖成妃薨从妃礼八年四月
皇祖悫惠太妃皇贵妃薨奉
㫖辍朝十日
皇上亲诣冠摘缨纬奠酒行礼馀从妃礼九年四月
皇祖顺懿宻太妃薨
皇上亲诣冠摘缨纬奠酒行礼馀从妃礼六月
皇祖通嫔薨从嫔礼十一年六月
皇祖襄妃薨从妃礼十八年十二月
皇祖纯裕勤太妃薨
皇上亲诣冠摘缨纬奠酒行礼馀从妃礼二十二年四月
皇祖定妃薨
皇上亲诣冠摘缨纬奠酒行礼馀从妃礼四十九年十
二月
皇考纯懿皇贵妃薨从妃礼凡仪具
大清通礼
皇贵妃丧
雍正三年十一月
敦肃皇贵妃薨定为
皇贵妃丧礼诹日奉移
金棺于阜成门外十里庄行
册谥礼
乾隆二年三月奉移
敦肃皇贵妃金棺从葬
泰陵十年正月
慧贤皇贵妃薨是日
谕皇贵妃髙氏著晋封慧贤皇贵妃礼部遵
㫖议准照
册谥敦肃皇贵妃之例行
册谥礼一应丧仪皆与
敦肃皇贵妃同是月
哲悯皇贵妃薨
谕皇长子生母哲妃富察氏著追封皇贵妃又谕皇贵妃富察氏著追封哲悯皇贵妃一应典礼与慧贤皇贵妃同十六年十月奉移
慧贤皇贵妃
哲悯皇贵妃
金棺从葬
孝贤皇后陵寝二十年十一月
嘉贵妃薨奉
㫖追谥
淑嘉皇贵妃一应礼仪与
慧贤皇贵妃同二十二年十一月奉移
淑嘉皇贵妃金棺于
孝贤皇后陵安葬四十年正月
令懿皇贵妃薨奉
㫖皇贵妃薨逝著称令懿皇贵妃又
谕皇贵妃薨逝例应素服十日今已择于二月初五日移殡静安庄所有初六日经筵典礼仍照常举行至初七八等日适届
社稷坛斋戒其应行陪祀执事大臣官员著于初七日起即穿用常服朝珠馀仍穿足素服十日二月奉移金棺于静安庄一应典礼俱与
慧贤皇贵妃同仪具
大清通礼
贵妃丧
康熙三十三年十一月
温僖贵妃薨奉
㫖辍朝五日定为
贵妃丧礼
乾隆二十九年四月
忻妃薨奉
㫖著加恩照贵妃例办理仪具
大清通礼
妃丧
崇徳六年九月
关睢宫宸妃薨定为
妃丧礼
顺治十五年三月
悼妃薨奉
㫖追谥为
悼妃一切礼仪如妃例
康熙九年四月
慧妃薨
圣祖仁皇帝辍朝三日一切礼仪如妃例〈是年并定 嫔丧仪 贵人丧
仪并见 大清通礼〉 三十五年六月
平妃薨三十八年七月
敏妃薨五十年十一月
良妃薨礼俱与
慧妃同
雍正元年追卦
敏妃为
敬敏皇贵妃十二年五月
宁妃薨礼与康熙五十年
良妃同
乾隆三十二年五月
谦妃薨三十八年十二月
豫妃薨礼俱同仪具
大清通礼
追封
皇太子丧
乾隆三年十月
端慧皇太子薨奉
谕皇次子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适子为人聪明贵重气宇不凡当日蒙
皇考命名永琏𨼆然示以承宗器之意朕御极以后不即显行册立皇太子之礼者葢恐幼年志气未定恃贵骄矜或左右謟媚逢迎至于失徳甚且有窥伺动揺之者是以于乾隆元年七月初二日遵照
皇考成式亲书宻㫖召诸王大臣面谕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是永琏虽未行册立之礼朕已命为皇太子矣今于本月十二日偶患寒疾遂致不起朕
心深为悲悼朕为天下主岂肯因幼殇而伤怀抱但永琏系朕适子已定建储之计与众子不同一切典礼著照皇太子仪注行礼部等遵
㫖谨将
皇太子丧礼公同酌议具奏得
㫖遵行是月奉移
金棺于田村十一月行
册谥礼七年建
端慧皇太子
园寝于朱华山八年十一月奉移
金棺恭送朱华山
园寝安葬仪具
大清通礼
皇子丧
顺治十六年
皇子荣亲王薨追封荣亲王治丧视亲王加厚卜葬
于黄花山园寝
雍正六年
皇八子怀亲王薨定为
皇子丧仪十三年十一月
皇上谕朕兄皇长子乃
皇妣孝敬皇后所生朕弟皇八子素为
皇考所钟爱当日曽以亲王礼殡葬今朕眷念手足之谊均著追封亲王一切应行典礼著宗人府㑹同礼部察例具奏寻宗人府等奏言由内阁拟追封亲王谥号恭候
钦定后遣官往殡处读文致祭见今修造园寝俟安葬后照封谥字样制造神牌安设飨堂从之乾隆十三年正月
悼敏皇七子薨奉
谕皇七子永琮毓粹中宫性成夙慧甫及两周岐嶷表异
圣母皇太后因其出自正适聪颖殊常钟爱最笃朕亦深望教养成立可属承祧今不意以出痘薨逝深为轸悼建储之意虽朕衷黙定而未似端慧皇太子之书㫖封贮又尚在襁褓非其兄可比且中宫所出于古亦无遭殇追赠㮣称储贰之理但念皇后名门淑质在
皇考时虽未久承孝养而十馀年来侍奉
皇太后承欢致孝备极恭顺作配朕躬恭俭寛仁可称贤后乃诞毓佳儿再遭夭折殊难为懐皇七子丧仪应视皇子从优著该衙门遵㫖办理送入朱华山园寝寻奉
㫖追赠
皇七子谥曰
悼敏皇子十五年三月
皇长子定安亲王薨奉
谕皇长子诞自青宫齿序居长且年逾弱冠诞育皇孙今遘疾薨逝朕心深为悲悼宜备成人之礼著追封亲王一切丧仪该部详察典礼具奏至弥留之际迁移外所以便殡敛虽属内廷向例但当沉绵疾亟令其逺迁朕心实有所不忍况园亭不同大内著即于皇长子所居别室治丧其亲王爵即令皇长孙绵徳承袭朕近年屡遭哀悼之事于至情实不能已侍奉
慈闻自当以礼节情且皇长子幼而质弱朕加恩顾复念其未能承受厚福原非端慧皇太子悼敏皇子望其可属承祧者比虽父子至情实不能忍而轻重所系朕岂不知明谕至此诸王大臣可不必为朕过虑矣寻内阁撰拟追封谥号进呈奉
㫖追封
皇长子为
和硕定安亲王遣官诣殡处追封致祭九月奉移定安亲王金棺于园寝仪具
大清通礼
亲王以下丧
顺治九年定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丧仪
康熙四年定亲王郡王等由宗人府奏
赐谥号贝勒以下不入八分公以上应否给谥请㫖遵行
雍正十三年十一月
皇上谕诸王贝勒贝子公朕维治天下之道首重亲亲亲亲之道首在慎终追逺我朝宗室皆
太祖
太宗后裔自当敦睦友爱岂可视为疏逖宗人府所奏服制一事各分支派殊有未协是以飭令复议嗣恭阅
皇祖时
皇考所奏折内裕亲王太福晋薨逝时
皇祖行围在外仍令
太妃等临丧令
皇考及诸叔亦往成服由此观之则彼时实存古道后朕
叔怡贤亲王薨逝
皇考遣朕弟兄临丧并令皇五子成服彼时众意不过以为格外之恩未有言及理所当然者如此风渐长则将来皇子等皆以倨傲自恣而亲亲之义势必泯没无存朕常于此有深惧焉古人云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天下无不和之兄弟以祖宗之心为心则天下无不睦之宗族尔诸王贝勒贝子公等惟当以
太祖
太宗之心为心视国事如家事彼此提撕共臻至善果能如此则朕敦睦亲族之怀庶几可副而
皇祖鸿基大业从此贻庆于亿万斯年矣且亲族者乃天地之常经必当有久逺不易之则岂可以君上一时之爱憎率意从事嗣后虽朕之子孙若遇近派尊属薨逝亦当成服除诸王属下仍照原定支派遵行外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如何成服㑹丧之处必使合乎
礼节以尽亲亲之谊其㫖内事宜著诸王贝勒贝子公等㑹同详议具奏遵
㫖议准嗣后
皇帝子孙照依㑹典所定五等服制遇期服胞伯叔兄
弟之事除年幼未分封之
皇子皇孙不议外年长者照例具奏再行临丧既未分出自应停止成服其诸王贝勒贝子公宗室将军闲散宗室等不论爵次凡近支皆照㑹典所定服制五等遇小功服以上之丧照例㑹丧成服期服六十日而除大功一月而除小功七日而除遇百日内致祭仍齐集摘冠缨宗人府委官稽察朝祭大典王公皆当侍班应令期服者于大祭日薙头小功七日大功于出殡后薙头遇斋戒日暂停前往丧所至亲王福晋以下亦照定例准礼部传令齐集委官稽察如丧家呈部愿停止福晋等齐集者准其停止其丧服事宜仍照康熙九年定例遵行
乾隆三年奏定期服者令大祭日除服大功服者令初祭日除服小功服者送殡日除服仪具
大清通礼
亲王福晋以下丧公主以下丧
顺治九年定仪并具
大清通礼
品官丧〈庶士庶人附〉
顺治三年定丧服之制列图于律颁行天下〈详后服制篇〉九年定额驸民公以下各官及庶人丧仪并具
大清通礼
服制
斩衰三年子为父母子之妻同子为继母〈父之后妻〉慈母〈谓妾子无母父命他妾养之者〉养母〈自幼过房与人者〉子之妻同庶子为嫡母为所生母庶子之妻同为人后者为所后父母为人后者之妻同女在室为父母已嫁被出而反在室者同嫡孙承重为祖父母祖父俱亡承重为高曾祖父母嫡孙之妻同〈为人后者承重同〉妻为夫妾为家长
齐衰杖期嫡子众子为庶母〈谓父妾有子者〉嫡子众子之妻同子为嫁母〈谓亲生母父殁而改嫁者〉子为出母〈谓亲生母父在被出者〉夫为妻〈父母在不杖〉
齐衰不杖期祖为嫡孙父母为嫡长子及众子父母为嫡长子之妻父母为女在室者父母为子为人后者继母为长子众子子为从居改嫁继母〈谓父卒继母改嫁而已从之者〉从子为伯叔父母及姑在室者为亲兄弟及姊妹在室者为亲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孙为祖父母孙女为祖父母虽适人不降庶孙为生祖母〈慈母养母孙同〉女出嫁为父母为人后者为其本生父母女在室及虽适人而无夫与子者为其兄弟姊妹及兄弟之子兄弟之女在室者女适人为兄弟之为父后者妇为夫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妾为家长之父母及家长之妻妾为家长之长子众子与其所生子为同居继父两无大功以上亲者
臣等谨按乾隆四十年奉
上谕独子出继之例以一人承两房宗祀原例内虽无服制明文但既为人后其嗣父病故自应照雍正十三年议准定例服丧三年至将来本生父母病故则丧不并行例止期服其人情切报本于礼仍有心丧三年之文原可自尽仰见
圣人酌礼准情化民加厚之至意盖降服心丧礼节不逾而衷情各尽实所以补丧礼之所未备也齐衰五月为曾祖父母女孙虽适人不降
齐衰三月为高祖父母女孙虽适人不降为继父先同居今不同居者〈自来不同者无服〉为同居继父两有大功以上亲者
大功九月祖为众孙及孙女在室者祖母为嫡孙众孙及孙女在室者生祖母为庶孙〈慈养祖母同〉父母为众子妇及女之已嫁者〈慈母养母为其子妇同〉伯叔父母为从子妇及兄弟之女已嫁者为人后者为其兄弟及姑姊妹在室者夫为人后其妇为夫本生父母为夫之同堂兄弟及同堂姊妹在室者为姑及姊妹之已嫁者为兄弟之子为人后者女出嫁为本宗伯叔父母及兄弟与兄弟之子及姑姊妹及兄弟之女在室者妇为夫之祖父母为夫之伯叔父母
小功五月为伯叔祖父母〈谓祖之亲兄弟〉嫡孙众孙为庶祖母为同堂伯叔父母〈谓父之堂兄弟〉为同堂姊妹之出嫁者为再从兄弟及从姊妹在室者为同堂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为祖姑在室者〈谓祖之亲姊妹〉为堂姑之在室者〈谓父之同堂姊妹〉为兄弟之妻祖为嫡孙之妇为兄弟之孙及兄弟之孙女在室者为外祖父母为母之兄弟姊妹为姊妹之子及女之在室者为人后者为其本生母之父母为其姑及姊妹之已嫁者妇为夫兄弟之孙及孙女在室者妇为夫之姑及夫之姊妹〈在室出嫁同〉妇为夫之兄弟及夫兄弟之妻妇为夫堂兄弟之子及女之在室者女出嫁为本宗姊妹之出嫁者为本宗堂兄弟及堂姊妹之在室者有子之妾为家长之祖父母
〈臣〉等谨按
钦定礼记义疏云外祖父母有当服者六子为因母之父母一也因母即亲母也母出为继母之父母二也庶子君母在为君母之父母三也君母即嫡母也庶子为继母之父母四也庶子不为父后者为巳母之父母五也为人后者为所后母之父母六也又云继母多则服在堂继母之党盖外祖父母之服有六则自外祖父母以下者其同为当服可知此母党之服之制也
缌麻三月祖为众孙妇曾祖父母为曾孙曾孙女高祖父母为元孙元孙女祖母为嫡孙众孙妇为乳母为曾伯叔祖父母为族伯叔祖父母为族伯叔父母为族兄弟及族姊妹在室者为曾祖姑在室者为族祖姑及族姑在室者为兄弟之曽孙及曾孙女在室者为兄弟之孙女出嫁者为同堂兄弟之孙及孙女在室者为再从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为祖姑〈谓祖之亲姊妹〉及堂姑〈谓父之堂姊妹〉及己之再从姊妹出嫁者为同堂兄弟之女出嫁者为父姊妹之子为母兄弟之子为母姊妹之子为妻之父母为婿为外孙及外孙女为兄弟孙之妻为同堂兄弟之妻为同堂兄弟子之妻妇为夫高曾祖父母为夫之伯叔祖父母及夫之祖姑在室者为夫之堂伯叔父母及夫之堂姑在室者为夫之同堂兄弟及同堂兄弟之妻为夫之同堂姊妹〈在室出嫁同〉为夫之再从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为夫同堂兄弟之女出嫁者为夫同堂兄弟子之妻为夫同堂兄弟之孙及孙女在室者为夫兄弟孙之妻为夫兄弟之孙女出嫁者为夫兄弟之曾孙及曾孙女之在室者女出嫁为本宗伯叔祖父母及祖姑在室者为本宗同堂伯叔父母及堂姑在室者为本宗堂姊妹之出嫁者为本宗堂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
八旗官员服制除父母之丧应持服百日外养子于本生父母之丧持服两月于一月后薙头当差亲伯叔伯母婶母亲兄弟妻娶妻之子抚养庶母之丧于一月后薙头当差此一户内如有承办其事者仍照常持服两月亲伯叔祖亲伯叔祖之子亲伯叔之子亲兄弟娶妻之子亲嫂亲子妇娶妻之孙生子庶母之丧于出殡七日后薙头当差亲伯叔祖母亲伯叔祖之子妇亲伯叔祖之孙亲弟妇亲伯叔之子妇亲兄弟之子妇亲孙妇之丧于出殡后薙头当差无服族人之丧不准持服照常当差行走凡大臣官员持服日期其职任官差各异应行令各地方各量职任于其应行走之时即令当差行走
皇朝通典卷六十二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