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十一 秋涧先生大全文集 卷第七十二
元 王恽 撰 景江南图书馆藏明弘治刊本
卷第七十三

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第七十二

  题䟦

    题遗山手简后

公道存在上者惟恐士之不才公议废当涂者惟恐

士之有才此古今通病必然之理也昔伊川与韩相

维游许昌西湖坐间有以书投韩者程视之盖干进

者也程曰相公亦令人求之耶况尔后乎冝其藩维

𣗥琐遐想玉堂如在天上也观此帖者幸不以遗山

为疑可也

    题张嘉贞北岳碑后

余少时喜作擘窠大字尝书岀师表于屋壁房山刘

先生过而见之顾谓家府曰毋令辍学后当名家因

问余学书觉有进否对曰不知但今日书明日视之

有大可恶者又不择诸人书以余拙视彼善者即黙

识于心及省书当之必仿其笔𫝑先生曰此即汝所

而出此碑见赠且提诲曰古人书有当玩而必

习者有未易学而当玩者吾今以是授(⿱艹石)非欲汝师

之也俟尽参众妙立笔后时时玩其意味可也晚年

当有所得此帖藏几三纪未尝发视仐岁巳丑予六

十有三追忆往事时时取观觉日有所得乃知房山

之言为不妄不然后生爱风华老大即厌之而然欤

观其简古旷逸𥘉(⿱艹石)缓散不收一一视之内方而外

圎风骨伟秀殆似夫上帘瞻对鳯鸣朝阳时也前人

谓焦山鹤铭乃逸少龙爪书或者谓未(⿱艹石)以大辩(⿱艹石)

讷大巧若拙方之为近似余于嘉贞书亦云唯具眼

者当识之因叹吾老矣技进而道不至是亦所当惧

也然张么唐名相今见千丗者止此耳枝虽微固亦

有不可废焉者剪制巳遂题记于后示阿孙鞬郎且

使知嗜古者莫书学为重何则先贤手泽在焉故也

是夏六月二日秋涧老人记

    题山谷手简后文瑞名璋

侍御于文瑞奉使江西回以山谷诉哀帖见贶观者

致疑其间予晓之曰公孝友纯至当痛酷摧裂之际

意有不在书者此正言不当文之义也若以微瑕而

弃连城之壁非余之所敢知也

    题竹溪诗笔

文献党公大定间翰墨为天下第一如雪溪黄山辈

皆北面师尊之冝其片言𨾏字为后丗宝藏仰之如

泰山云

    题家藏祷佛帖后

颜鲁公书气洞金石精贯白日然得长史心法笔力

日进遂集大成公之书可知冝其使长沙比面髙闲

终不侔也𥘉藏者平章政事卢予时盖自琉璃瓶中

恊神䇲者也大元已丑秋七月秋涧老人曽收

    题左山所书春露堂后

余构春露堂之明年 参政左山商公作三大字自

燕见遗因刻而榜之吾庐为烂然也公今岁寿登八

秩观其书端庄婀娜略不见衰老之气吾喜其所飬

至刚非唯书之尽善也公为人雅重深谋其翰墨之

工在公为馀事然嗜好之笃营求之切殆饥渴之于

饮食只以功业相逼有不遑专事者当急遽际尝与

予论及津津然喜见颜间不知老之将至日之云夕

也方在藩府时以分陕之重横当事冲至与䝙虎相

搏者屡矣未尝见志之衄气之靡降而少屈规其所

不可求避其所不可免者此所谓砥柱颓波迄然而

莫倾者也求试其心之所在盖安命顺受而巳既安

且顺则心乃定心乃定则气不馁气不馁则道可以

坐进而况枝之云乎医家有云荣卫可以知人之脩

短予亦谓文翰可以卜士君子之盛衰仐观公书以

精神气𦦨取之是知公之寿考既𦒿而艾也必矣岂

斯文未丧造物者将属之于公耶于是书以自警至

元戊子夏四月十二日谨题

    题张氏所藏先卋手泽后

昔人以长不识父对其𦘕像辄拜而垂涕张㑦以劳

卒军中子用道痛乎不睹其没毎得其手泽虽片言

𨾏字洞洞焉奉之如恐失坠其于𮗚行速肖之心为

可见矣

    题时苗留犊图

君子之居官也论其称与无愧而巳苟能致君泽民

虽禄之以万钟系之以千驷将受焉而不辞况巳之

所当有乎若苗之事持清而近名矫枉过正者耳然

使贪墨畏人者闻寿春之风亦可以少知愧矣此京

兆王云笔也以年深色故因之𥙷缀颇踈妙意至布

置分数尚当与斩蛟图气势两相髙也戊子夏五月

秋涧老人题

    题自书归去来后

录事参军丹阳薛君文曜携佳纸见过请余书晋处

士陶靖节归去来辞是日晨气颇爽在庚伏中难得

朝也乘笔墨调利心手相应忽忆往年过曲阳见唐

宰相张嘉贞所书北岳庙歌歌碑不觉行墨以入其

体识者莫讶其刻鹄也

    题郎官石柱记后

真生行行生草顚之草至称之为圣其法盖先能楷

所谓善行而后能走者也郎官石柱记以予闻见今

在丗有三本   梁崔氏赠余与平阳曹氏所藏

寿国公故物同出一石但未知柳城姚氏所宝者何

如耳商左山云正刻旧在京兆兵后沦入公堂址下

恐不复出矣汝軰冝珍惜之其姿体端方清劲似出

欧虞自成一家少陵云卓立天骨森开张者也至元

戊子七月朔秋涧老人记

    䟦蔡㐮书后

尝观心画水镜宋一代能书者不少然苏黄一出爝

火难为光矣㐮之书在当时极为坡所推重恐是徐

行后长之义梦卿好古得于法帖者甚多书学予非

深之者不千里逺来求题评此亦不可晓也秋涧老

人题

    题哀江南赋后示韩陈二生

称信有文集二十卷行于丗今祇见者此数篇而

巳乙卯岁予得之于沙麓萧茂先家迨今岁戊子盖

三十四年矣近目疾瞑坐者浃旬二生来问适新是

帙令句句详读且究其用事非徒然也盖辞之为体

甚多学者不无利钝于其间汝等文窦方开然有望

而未见者故令观覧欲彼摩其朴钝发其清新此老

夫之意也呜呼理者性所自出才者气之所由形中

人以上苟得其养性使可复才也者不可强而致也

或曰理重才轻取其重而舎其轻可也曰𫝑有不可

偏废者焉理则体才则用也体与用具然后可以持

躬而应物二生其志之

    䟦杨𥙷之墨梅后

花光梅在前宋为第一赏之者至有买舡来住之语

及𥙷之一出变苦硬为秀润曽观春风雪溪二圗者

乃知予言为不妄一有自题云日移清影人立黄昏其用意不分固巳神疑于此君矣

    昭陵六骏图后序

物之贤否一定论其遇不遇可也昭陵六骏天降毛

龙授之英主俾剪隋乱及其功成琢石为像太宗亲

题真赞以传不朽何存殁遭遇其为幸也如此冝其

声华气艶上与房驷争光故潼关之役备体涣汗又

何神哉如昭烈之的卢冉闵之朱龙名虽存而形何

见焉大史公称闾阎之人虽砥行立名非附青云之

士恶能施于后丗者是巳予藏此图乆矣特䊋潢以

备珍玩因题品卷末以寓余之所感云

    书送郑尚书序后

韩柳文多同时相顾而作如送郑𫞐序飨军堂记之

𩔖是也笔𫝑翩翩若相陵跨者柳之记间架曲折宏

深雅丽出奇无穷然不过崇洽闬闳飨燕军容之盛

而巳序之为文𦂯五百馀字虽云后出词气绝胜令

人读之抵一部岭南方志觉海气拂拂来逼人矣其

终篇致意最妙专以贵而能贫仁而不冨为主委曲

谋猷之壮从容箴戒之深诚有关于岭徼之治乱为

尚书𫞐之药石也近年某官有奉使句丽烦于乞索

者至为东人易而伤体信乎贪而无威微而无经术

者不可以华逺而𭔃边方重命呜呼公之斯文曰经

丗柔逺之长䇿可也作之明年公卒在诸文极为老

笔又见其气之至耄不少衰也如此韩生因说有问

特书此以示戊子冬十一月十日也

    䟦蔡萧闲醉书风檐梨雪瑞香乐府二篇

    赠王尚书无竞王后有䟦语小楷数十字

    极妍劲可爱

乐府尚豪华然非纨绮中人未免邻女效颦耳明秀

一集以崇髙之馀发而为词章如饮内府酒金沙雾

散六府为之醺酣方之逢麹车而口流涎者固有间

    䟦竹溪所书墨苑篇后

东坡先生百丗髙士至自跨𫁘作墨得佳者数百九

顾之而𥬇曰足供吾一丗著书及煤发焚舎乃巳冝

其竹溪为墨𫟍作书而不猒所谓子云相如同工异

曲也

    薛绍彭临鲁公座位帖后

鲁公此帖纯是一假折鱼军容直气知此然后可以

论书之法度耳

    书南麓珍翰后

龙岩书在颜坡之间然未免有痴绝处此帖殊靖劲

可爱岂得意时书邪

    䟦黄华烟江归艇图

先生当明昌间以文彩风流照映玉堂仐观此𦘕所

谓金镳野鹿志在长林丰草也

    䟦闲闲公草书心经

(⿱艹石)经前后文辞重复公书之字字姿态不同所谓

堂堂天阵临机制变出奇无穷者也

    锦峰真逸王仲元清卿书

锦峰书意韵潇散不减古人但前有黄山后有闲闲

公故公之墨妙揜而不彰丗称士之得名有幸不幸

者岂其然乎

    䟦黄华老人二诗后

观公手迹多矣此幅恐是早年所作然涧松出士巳

有凌云之气识者自当知之

    䟦庞才卿悲潼关赋后

此赋都运庞才卿所作其歩骤全𩔖思子台赋意则

扩充潼关甲辞字𦘕潇散有法出颜苏之间前丗士

大夫学艺精妙如此岂胜叹慕

    评杨凝式书

杨凝式书维摩等皆作行体大字𭹹奇豪迈潇散

中寓正笔左山云鲁公后惟少师能得二王之法所

谓文起八代之衰也坡公行书大概𩔖此至元廿年

四月𥘉五日过辞左山𫉬观于座所论如此其王文

荆公论云公书不曵之以就长蹴之以就短云

    题元杨手书后

卷中诸公皆一时名胜先生爼豆其间诸贤乐与游

者其以道义故也余早岁读书苏门尚及见之岁时

以文酒吟咏于山水间彬彬然极平时故家风味不

知轩冕为何物孰谓三十年后文物夌替而至于斯

拊卷援毫岂胜慨至元癸未蕤賔日谨题

    䟦自书训俭文后

文正公平昔著述纯粹深切其有𥙷世教如菽粟之

于饮食可斯须离哉后人传诵敬仰冝矣徳昻茂异

喜读书善居室属余书斯文将置诸坐右取为修齐

矜式所谓俭者徳之共也故乐为笔之𥘉不计其工

拙也

    䟦罗谦甫医辨后

容斋述医论二篇求予书将板行以证俗之讹谬因

念丗之物理流传失正渐习成风无复革易者多矣

较其所系重者莫医若也谦甫心存济物明当然之

理不为流浴所移固自可尚又使药石乱投之祸日

有所弭其于丗岂小𥙷哉所谓砥柱中流回狂澜于

既倒也故乐为笔之

    跋紫丝靸鞋帖后

紫丝鞋帖四十六字二十年癸未夏借𮗚于张条山

家昔公书太宗送梨帖后云珠还合浦剑入延平葢

自谓也此帖虽遒婉可爱然笔虚墨嫩九渊之神宜

跃而沕恐临本也观者自当识之

    䟦摹马圗

书与𦘕同一哄纽昔人谓学书者苟非自得虽夺真

妙墨终为奴书余于𦘕亦然

    题所临颜鲁公十帖后

大名杨君顺之家藏刘元刚嘉定间忠义堂所刻鲁

公书廿一帖予择其大小尤精者临一十纸近在京

师入翰林复观颜碑十馀本皆所未见也又与左山

商公论其平生所得于公书者数焉一日觉𦚾中顿

有所悟及南归取向所临裴将军等帖观之当时凝

神笔端非不玉汝奈非其人而学不至何譬如以羙

石追琢瑚琏则不可也癸未岁夏六月入伏前二日

大雨淋浪五昼夜不止开䆫隐几坐见舎东积潦展

观此帖偶为题其后云

    字程氏小子

癸未夏四月仆还自京师道出梁台蜀士程天骥自

云伊川先生之遣裔有子方黄携而拜予因求其小

字乃训之曰伊传呜呼小子其念之哉

    䟦樗轩寿安宫赋西园杂诗后

余生长汴梁八岁而北渡河当时风物有能记忆者

但如隔丗梦寐中见尓及读如庵西园杂诗何殊赵

家老树遗台令人对之有足悲者故孙樵杂报云生

恨不为承平时人良有以哉收卷奉还题其后

    汉文翁讲室𦘕像

余读汉魏五书云成都有汉文翁髙朕石室壁间刻

三皇五帝以来圣贤𦘕像蜀太守张收笔也收献帝

时人近过刘氏家塾遂𫉬其本盖自盘古氏以下至

仲尼七十弟子百一十三人𦘕极精妙简古经千有

馀岁无丝髪剥壤非神物护持畴克尔邪后有东坡

所临王逸少欲摹帖气韵豪逸有颜鲁公风格再四

展观悚然起敬令人有振缨希古之想真奇迹也■

    书刘氏屋柱

至元甲申夏四月余自泰安平阴东阿捡覆桑灾而

西赤日黄尘中驰六百馀里忽得此屋休䕃车怠马

烦之意为释然也主婿刘泽克家有礼且云此屋甫

成未经寝处而公至可谓弹压瘴气矣又说妇翁张

学临终戒作佛事以多诵孝经为嘱不圗田野间有

此端士重午后二曰过此

    䟦坡公春寒帖

茶使分宁李君踵门来谒坐定出春寒帖相示愿一

言为审定余曰昔坡公在馆阁时每作一石一竹净

为好事者取去况词翰乎所谓良金羙玉自有定价

尚何言子归而潜珍东绿吾将见烨然之光不唯在

惠州李氏矣

    龙门寺题名

余闻龙门乆矣尝读故相云叟公题名风烟形胜尽

在目中终以不得一往为旷今岁冬适诸君以事㑹

共遂成此逰相与分云寻壡攀水𬯀危抵悬瀑下少

焉环坐磐石尽一尊而去凡得诗一十一首偕来者

判官李譲州将刘民望陈州长李公恵前宪台狱丞

梁平州学正张贲士人程翼蔡州吏目薛丗英郡人

徐英时至元乙酉冬仲望日也

    䟦鹿庵书玉华宫诗后

鹿庵书气韵满散尝疑出焦山鹤铭一日问笔法于

先生曰平昔于沙河碑致力为多今𮗚此帖一一较

之其瘦健清㧞盖以广平作骨而取真逸为奇放也

    䟦米元晖书

元晖书𩔖王谢子弟以当家论之暗中模索知为人

豪然其间时有圎转蔵锋处岂厌家鸡而欲敛乃翁

之掉率邪

    䟦虞丗南十二大字

虞永兴书攀鳞附田异十二大字丗皆以雄伟称之石

刻墨本凡两见之予特爱其结密无间由智永小楷

扩而充之至于如此之极且见夫落笔不难也因悟

蔡京书太学首善仪门昊天大帝之𩔖其法度一出

于此今夕而有一举两得之佒于是乎书

    题耶律公手书济源诗后

物之有光华者虽微必著况文章翰墨之卓越乎近

观故中书令耶律公当壬辰岁过济渎留题诗翰逮

今歳龙集适一甲子其孙希逸始托揔尹靳荣俾刻

石祠下属予题数语于后余曰事之𩔰伏虽数存其

间至后大前光在后人固当如是所可敬而仰者玉

泉老仙于洒景同翻经纶致泽之馀复发为文章翰

墨铿然而金石振巍然而冠劔植表里

国华鼓舞元化为丗𠋣重巳见恶盈好谦恬然静退

之心故赓和乐天诗韵为恱无乃魏公醉白之意欤

俾来者𮗚咏将有击节叹赏挹髙风而跋绝尘者矣

又何翅纪岁月而传不朽者哉

    题临潜珍铭后

潜珍阁铭坡公渡海北为李光道书于曲江当时真

迹入石为龙潭绝胜逮淳祐乙巳东嘉赵汝驭求访

百至巳不复得惜哉今所传者盖汉中石刻濮之板

本再一传也此则以濮本较之迫视笔𫝑往往有形

似者岂践其迹庶入室之意欤然龙为神物唯刘累

乃能⿰扌⿳丆⺝⿱冖友-- 扰之或者辄攀鳞进技其气亦可尚也至元壬

辰后六月廉访任居携以示予曰此李安仁所藏也

幸吾子题数语于后故书

    题山谷苦笋赋帖后

临安漕副乔仲山予为御史时台小吏也庚寅冬南

行遗杭仲山以是帖赆予或有以真赝为问者予曰

𥘉未尝经意唯其无心于得渠无求而见赠取与两

间皆岀自然(⿱艹石)有不为嗜好所玩者故喜为收之至

于书之真赝君其问诸墨卿

    䟦朱文公手书

子所见手迹十馀番皆老笔也公何尝以书学名家

只以道义精华之气混混灏灏自理窟中流出一旦

挥洒有不期然而然者未易以翰墨畛畦论也前人

称孔明岀师表秪见性情不见文字予于公书亦云

    题杜仲正省⿰扌⿱彐𧰨 -- 掾家世卷后

先师泌阳府君河中人应进士时石公子坚同舎生

也且蒲当秦晋之郊其河山之胜楼观之冨甲天下

而文物之盛如金吾李氏昆季及公皆极一时之选

予尝三走中条登髙望逺追惟师之遗言思其人而

不见徒有永言慨慕之叹去年冬予持节仝闽有杜

君仲正来谒盖公之甥也与之语訚訚侃侃愿有馀

而辝甚雅因念予児时耳公之名阅五十寒暑始识

其甥于瓯闽越绝之徼所谓老成虽逺典刑得见于

玆一日携雷苦斋所述示予且求训励数语于后予

谓今之士夫思其大而略其细知其雅而不通其俗

此大夫士之通患曽不思亲其细所以全其大也通

其俗所以尊其雅也今吾子含香佩棠所治者皆簿

书期㑹米塩琐屑之务而能终日黾勉无倦色安知

开封府推异时不至忠献礼绝之地乎

    䟦郭熙山水巨轴

崔生有𦘕二轴不见题志中隐云此郭熙笔也信当

行玆能事熙无疑但立名不正物不得顺受所谓山

亭避暑者余易之曰江烟晚浦崔抱归志甚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也然

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今降而

嗜此以为髙且多识虽屡中何足道哉

    䟦颜鲁公裴将军帖

此帖予见者数本皆大小不同独忠义堂刻临摹最

善盖纯以隶体发其奇特尓至于诗格雄伟壮丽比

之清逺等作又何翅十倍曹丕也

    赠师御史彦贞名頥

丗固有难事惟笃好者即能之况气志清明者乎御

史师君彦贞世为瀚海府人姿英毅逹时应务乃其

所长复于公馀以吟咏自乐积而至十数篇非好之

笃其克如是耶因求一言见诲子谓诗固一艺心之

声言之至文者也作之者譬犹良工就利器虽有棠

谿之金须百錬乃得其精如吾御史君气不凡意窦

方启能敏修不巳将见与日新之业并驱而前至缀

聮云烟撑霆裂月恐不难矣立夏后十日谨题

    书归去来偶题于后

古今闻人例善于辞而克行之者鲜践其所言能始

终而不易者其惟渊明乎此所以髙于千古人也仆

今年六十有五衰病相仍越在绝域终日役役疲于

官守虽云微劳事有无如何者因书此辞不觉慨叹

者乆之

    䟦苏子美千文帖

长史颠草㸃画略具意度巳足子美迫近之此帖豪

放飞动所谓笔阵堂堂者乎欧公于本朝书独取苏

蔡三人非虚言也周越軰安得窥其籓篱哉赵生其

宝藏之至元庚寅八月谨题

    䟦拙翁桃华春水图

南华云相拘相沬不(⿱艹石)相忘于江湖此正圉圉相忘

时也但恐冯驩軰见之即垂涎耳庚寅秋题于西寺

    䟦文公与子晋伯谟二帖

建安诸公往往以文公翰墨赐观视之皆非也此二

帖母君希悦所藏其为真迹无疑所谓刚徤含婀娜

玉德而温栗者也因知前书皆邑人江春山效颦予

特表而出之恶紫之乱朱也至元庚寅九月二十八

日夜漏下卅二刻既寤不能寐起书于府集思堂之

烛下敛祍题

    题三河驿壁

余回自海徼暑毒之气至此方作眩卧于舟中者一

伏时盖以闽中气节不常水土殊异䆠游之士鲜有

不病而归者因念孔孟之道能治心而不治病仓扁

之术治病而不治心安得合而为一俾治南方不治

之病庶乎其有瘳者余言虽鄙庶有关扵丗教故书

至元庚寅冬十月十有七日题于三河驿壁尚闻者

知所警

    答戴生

余来官南越凡十有一月戴生叔坚者闽产也以诗

文来谒且言其志乆乃见其为人叔均有岁寒姿扣

之所学外又通熟吏事时居闲日乆思以三釡侍亲

义形于色予告之曰行与止有数存其间者此心不

匮则棒檄之喜其来之不逺也传有之居则曰人不

我知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盖言其学之不可不积行

之不可不卓也戴生其勉旃

    晦翁墨迹

紫阳先生手探月窟足蹑天根𥘉非欲书名家唯其

道义之气葱葱郁郁散于文字间者不得不如是耳

传曰爱其人爱及屋上乌况先生之手泽乎韩生其

宝藏之

    䟦香林先生㒹草

尝爱甘露寺诗草圣笔𫝑纵横破碎陈敌今观香林

先生遗墨得涪翁歩骤为多具眼者当知余言为不

    䟦黄华书后

昔黄华老仙方书翰得名求之者众日不暇给张丹

华家傽善于刻鹄公时命代书至真赝莫辨此又张

奴之重胎者也

    东坡开葑帖后语

此借舡一帖耳今人读之耸然有趍事赴功之意当

时民说忘劳概可知巳使公得坐庙堂𨤲众务文致

太平为不难矣

    题米南宫帖后

今日客有自河朔山东来者闻时雨霑足蚕麦有望

适师孟携此卷相过临风展玩沾沾然有三安之喜

不然奚暇及此且将为质钱慱米之具耳

    䟦禊饮序后

两𣈆法书李唐诗骚宋人之论议天机所到有不可

企及者独韩子以右军书娬媚可传鶂鶂而已其立

论峻绝不诡随如是亦可愕眙然予绵历丗故以来

士大夫所系非轻不尔安能有立于丗区区游艺巳

是末学令就末以泥其不必者竟何为哉至元癸巳

四月予入院后五日师孟持此卷坚求䟦尾因信笔

及此

    书商司业定武兰亭本后

书学自是吾侪一假妙韵昔先正商公善书而深识

客至多谈是为乐娓娓忘倦公今己矣言复得闻邪

去岁冬予载入京师与台符司业时㑹爱其议论操

守识鉴书翰得家法为多如考定定武拓本辩论隠

显是否真赝几数百言截断众流㑹归其极予击节

叹赏何其该且洽也然暗中摸索知为人豪者𥘉不

在是丗家子弟当门户焜耀鲜不以丗味务快一时

商子曽有是乎及其顺受厄穷以理自信卓尔有立

于㒹沛流离之际吾𮌎中耿耿者曽不少挫是则商

之最起予者故特表而出之使丗知夫寥寥千载下

殷士肤敏者盖有人焉不只以技进而巳耳⿺辶商佳客

在坐闻予言皆唯之而去因书卷尾以还

    䟦马左丞所蔵贯休罗汉后时子卿有未疾不出

昔梁直阁将军张僧繇𥘉作绘事貌天竺二僧侯景

乱剖裂为二一失所在其一后为唐常侍陆坚所

得及坚病亟所藏僧见梦曰吾有同侣今在洛阳李

氏能求而合之当以法力护尓平复陆如其言访之

果验遂以钱数万赎归陆疾随愈呜呼凝思之妙通

于神明𩔰诸阴佑者如是此尽云僧贯笔贯平生专

艺在唐一代亦号精绝能敬礼有加安知不同繇僧

通灵时出光怪而致主人勿药之喜邪岁癸已夏四

月题

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第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