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1号——本量利分析
财会〔2017〕24号
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2017年9月29日
有效期:2017年9月29日至今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量利分析,是指以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为基础,运用数学模型和图式,对成本、利润、业务量与单价等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变动的规律性,为企业进行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活动提供支持的一种方法。其中,“本”是指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量”是指业务量,一般指销售量;“利”一般指营业利润。

    第二条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如下:

    营业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固定成本

    第三条 本量利分析主要用于企业生产决策、成本决策和定价决策,也可以广泛地用于投融资决策等。

    第四条 企业在营运计划的制定、调整以及营运监控分析等程序中通常会应用到本量利分析。

    第五条 企业应用本量利分析,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0号——营运管理》中对应用环境的一般要求。

    第二章 应用程序

    第六条 本量利分析方法通常包括盈亏平衡分析、目标利润分析、敏感性分析、边际分析等。

    第七条 盈亏平衡分析(也称保本分析),是指分析、测定盈亏平衡点,以及有关因素变动对盈亏平衡点的影响等,是本量利分析的核心内容。盈亏平衡分析的原理是,通过计算企业在利润为零时处于盈亏平衡的业务量,分析项目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等。

    盈亏平衡分析包括单一产品的盈亏平衡分析和产品组合的盈亏平衡分析。

    第八条 单一产品的盈亏平衡分析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一)公式法

    盈亏平衡点的业务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单价×盈亏平衡点的业务量
    或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率)
    或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

    企业的业务量等于盈亏平衡点的业务量时,企业处于保本状态;企业的业务量高于盈亏平衡点的业务量时,企业处于盈利状态,企业的业务量低于盈亏平衡点的业务量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二)图示法

    企业可以使用本量利关系图进行分析。本量利关系图按照数据的特征和目的分类,可以分为传统式、贡献毛益式和利量式三种图形(具体的图示法分析见附录)。

    第九条 产品组合的盈亏平衡分析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产品组合的盈亏平衡分析是在掌握每种单一产品的边际贡献率的基础上,按各种产品销售额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据以计算综合边际贡献率,从而确定多产品组合的盈亏平衡点。

    某种产品的销售额权重=该产品的销售额÷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合计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固定成本÷(1-综合变动成本率)
    或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固定成本÷综合边际贡献率
    综合边际贡献率=1-综合变动成本率

    企业销售额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处于盈利状态;企业销售额低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企业通常运用产品组合的盈亏平衡点分析优化产品组合,提高获利水平。

    第十条 目标利润分析是在本量利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计算为达到目标利润所需达到的业务量、收入和成本的一种利润规划方法,该方法应反映市场的变化趋势、企业战略规划目标以及管理层需求等。

    目标利润分析包括单一产品的目标利润分析和产品组合的目标利润分析。单一产品的目标利润分析重在分析每个要素的重要性。产品组合的目标利润分析重在优化企业产品组合。

    第十一条 企业应结合市场情况、宏观经济背景、行业发展规划以及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等确定目标利润。

    第十二条 企业要实现目标利润,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时,通常应提高销售数量或销售价格,降低固定成本或单位变动成本。单一产品的目标利润分析公式如下:

    实现目标利润的业务量=(目标利润+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单价×实现目标利润的业务量
    或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目标利润+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企业

    在应用该工具方法进行如何提高销售量的策略分析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对销售价格进行调整,降价通常可能促进销售量的增加,提价通常可能使销售量下降;在市场需求极为旺盛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固定成本支出(如广告费、租赁设备等)、扩大生产能力来扩大销售量。

    第十三条 产品组合的目标利润分析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在单一产品的目标利润分析基础上,依据分析结果进行优化调整,寻找最优的产品组合。基本分析公式如下: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综合目标利润+固定成本)÷(1-综合变动成本率)
    实现目标利润率的销售额=固定成本÷(1-综合变动成本率-综合目标利润率)

    企业在应用该工具方法进行优化产品产量结构的策略分析时,在既定的生产能力基础上,可以提高具有较高边际贡献率的产品的产量。

    第十四条 敏感性分析参见《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2号——敏感性分析》。

    第十五条 边际分析参见《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3号——边际分析》。

    第三章 工具方法评价

    第十六条 本量利分析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广泛应用于规划企业经济活动和营运决策等方面,简便易行、通俗易懂和容易掌握。

    第十七条 本量利分析的主要缺点是:仅考虑单因素变化的影响,是一种静态分析方法,且对成本性态较为依赖。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指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附录:本量利关系图指标计算说明

    1.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本量利关系图形(见图1)。绘制方法如下:

    (1)在直角坐标系中,以横轴表示销售量,以纵轴表示成本或销售收入。

    (2)在纵轴上找出固定成本数值,即以(0,固定成本数值)为起点,绘制一条与横轴平行的固定成本线。

    (3)以(0,固定成本数值)为起点,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斜率,绘制总成本线。

    (4)以坐标原点(0,0)为起点,以销售单价为斜率,绘制销售收入线。

    (5)总成本线和销售收入线的交点就是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图1 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
    图1 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

    2.贡献毛益式本量利关系图是将固定成本置于变动成本之上,能够反映贡献毛益形成过程的图形(见图2)。绘制方法如下:

    (1)在直角坐标系中,以横轴表示销售量,以纵轴表示成本或销售收入。

    (2)从原点出发分别绘制销售收入线和变动成本线。

    (3)以纵轴上的(0,固定成本数值)点为起点绘制一条与变动成本线平行的总成本线。

    (4)总成本线和销售收入线的交点就是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图2 贡献毛益式本量利关系图
    图2 贡献毛益式本量利关系图

    3.利量式本量利关系图是反映利润与销售量之间依存关系的图形(见图3)。绘制方法如下:

    (1)在直角坐标系中,以横轴代表销售量,以纵轴代表利润(或亏损)。

    (2)在纵轴原点以下部分找到与固定成本总额相等的点(0,固定成本数值),该点表示销售量等于零时,亏损额等于固定成本;从点(0,固定成本数值)出发画出利润线,该线的斜率是企业贡献毛益。

    (3)利润线与横轴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图3 利量式本量利关系图
    图3 利量式本量利关系图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