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先生文集_(四部丛刊本)/卷第七十二 中华文库
临川先生文集 卷第七十二 宋 王安石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明刊本
|
临川先生文集卷第七十二
书
答韩求仁书
答龚深父书
再答龚深父论语孟子书
答王深父书三
与王深父书二
答刘读秀才书
答韩求仁书
比承手笔问以所疑哀荒久不为报勤勤之意不可
以虚辱故略以所闻致左右不自知其中否也唯求
仁所择尔盖序诗者不知何人然非逹先王之法言
者不能为也故其言约而明肆而深要当精思而熟
讲之尔不当疑其有失也二南皆文王之诗而其所
系不同者周南之诗其志美其道盛微至于赳赳武
夫兔置之人逺至于江汉汝坟之域久至于衰世之
公子皆有以成其德召南则不能与于此此其所以
为诸侯之风而系之召公者也夫事出于一人而其
不同如此者盖所入有浅深而所施有久近故尔所
谓小雅大雅者诗之序固曰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
有大雅焉然所谓大雅者积众小而为大故小雅之
末有疑于大雅者此不可不知也又作诗者其志各
有所主其言及于大而志之所主者小其言及于小
而志之所主者大此又不可不知也司马迁以为大
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𥠖庶小雅讥小巳之得失而
其流及上此言可用也又宣王之大雅其善疑于小
而幽王之小雅其恶疑于大盖宣王之善微矣其大
者如此而已幽王之恶大矣其小者犹如此也凡序
言刺某者一人之事也言刺时者非一人之事也刺
言其事疾言其情或言其事或言其情其实一也何
以知其如此墙有茨卫人刺其上也而卒曰国人疾
之而不可道也是以知其如此也刺乱为乱者作也
闵乱为遭乱者作也何以知其如此平王之扬之水
先束薪而后束楚忽之扬之水先束楚而后束薪周
之乱在上而郑之乱在下故也乱在上则刺其上乱
在下则闵其上是以知其如此也管蔡为乱成王㓜
冲周公作鸱鸮以遗王非疾成王而刺之也特以救
乱而已故不言刺乱也言刺乱刺𥚹刺奢刺荒序其
所刺之事也言刺时者明非一人之事尔非谓其不
乱也𨵿睢之诗所谓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者孔子所
谓哀而不伤者也何彼禯矣之诗所谓平王者犹格
王宁王而巳非东周之平王也所谓齐侯者犹康侯
宁侯而已非营丘之齐侯也郑缁衣之诗宜也好也
席也此其先后之序也此诗言武公父子善善之无
巳故序曰以明有国善善之功焉席多也宜者以言
其所善之当也多者以言其所善之众也缁衣者君
臣同朝之服也适子之馆者就之也为之改作缁衣
而授之以粲者举而养之也能就之又能举而养之
此所以为有国者之善善而异于匹夫之善善也夫
有国善善如此则优于天下矣其能父子善于其职
而国人美之不亦宜乎生民之诗所谓是任是以
归肇祀者言后稷既开国任所种之榖以归而肇
祀尔非以谓兆帝祀于郊也所谓卭盛于豆于豆于
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者言我既为天子得祀郊则
盛于豆登其香始升而上帝居歆尔非以为后稷得
郊也其卒曰故臭亶时庶无罪悔以迄于今者言上
帝所以居歆何臭之亶时乎乃以后稷肇祀则庶无
罪悔以迄于今得郊祀之时尔盖所谓文武之功起
于后稷故推以配天者此也卫有邶鄘之诗而者
以谓卫后世并邶鄘而取之理或然也既无所受之
则疑而阙之可也意诚而心正心正则无所为而不
正故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此诗之
言故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也非以它经为有异乎
此也吾之所受者为此则彼者吾之所弃也所谓彼
哉彼哉者盖孔子之所弃也孔子曰管仲如其仁仁
也扬子谓屈原如其智不智也犹之诗以不明为明
又以不明为昏考其辞之终始则其文虽同不害其
意异也忠足以尽巳恕足以尽物虽孔子之道又何
以加于此而论者或以谓孔子之道神明不测非忠
恕之所能尽虽然此非所以告曾子者也好勇过我
也者所谓能勇而不能怯者也能勇而不能怯非成
材也故孔子无所取古者凤鸟至河出图皆圣人在
上之时其言凤鸟不至河不出图者盖曰无圣人在
上而已矣颜子具圣人之体而微所谓美人也其于
尊五美屏四恶非待教也若夫郑声佞人则由外铄
我者也虽若颜子者不放而逺之则其于为也不
能无败书曰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何畏乎巧言令
色孔壬由此观之佞人者尧舜之所难而况于颜子
者乎夫佞人之所以入人者言而巳言之入人不如
声之深则郑声之可畏固又甚矣孔子曰如有所誉
其有所试矣谓颜子三月不违仁者盖有所试矣虽
然颜子之行非终于此其后孔子告之以克己复礼
而请事斯语矣夫能言动视听以礼则盖巳终身未
尝违仁非特三月而巳也语道之全则无不在也无
不为也学者所不能据也而不可以不心存焉道之
在我者为德德可据也以德爱者为仁仁譬则左也
义譬则右也德以仁为主故君子在仁义之间所当
依者仁而已孔子之去鲁也知者以为为无礼也乃
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也以微罪行也者依于仁而已
礼体此者也智知此者也信信此者也孔子曰志于
道据于德依于仁而不及乎义礼智信者其盖如
此也杨子曰道以道之德以得之仁以人之义以宜
之礼以体之天也合则浑离则散一人而兼统四体
者其身全乎老子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
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扬子言其合老子言其离此其
所以异也韩文公知道有君子有小人德有凶有吉
而不知仁义之无以异于道德此为不知道德也管
仲九合诸侯一正天下此孟子所谓天之大任者也
不能如大人正巳而物正此孔子所谓小器者也言
各有所当非相违也昔之论人者或谓之圣人或谓
之贤人或谓之君子或谓之仁人或谓之善人或谓
之士微子一篇记古之人出处去就盖略有次序其
终所记八士者其行特可谓之士而巳矣当记此时
此八人之行盖犹有所见今亡矣其行不可得而考
也无君子小人至于五丗则流泽尽泽尽则服尽而
尊亲之礼息万丗莫不尊亲者孔子也故孟子曰予
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所谓市㕓而
不征法而不㕓者先儒以国中之地谓之㕓以周官
考之此是也㕓而不征者赋其市地之㕓而不征
其货法而不㕓者治之以市官之法而不赋其㕓或
㕓而不征或法而不㕓盖制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
去本者众又恶其衰衰则货不通故制法以权之稍
盛则㕓而不征巳衰则法而不㕓文王之时𨵿讥而
不征及周公制礼则凶荒札䘮然后无征盖所以权
之也贡者夏后氏之法而孟子以为不善者不善非
夏后氏之罪也时而巳矣责难于君者吾闻之矣责
善于友者吾闻之矣虽然其于君也曰以道事之不
可则止其于友也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王驩
于孟子非君也非友也彼未尝谋于孟子则孟子未
尝与之言不亦宜平求仁所问于易者尚非易之蕴
也能尽于诗书论语之言则此皆不问而可知某尝
学易矣读而思之自以为如此则书之以待知易者
质其义当是时未可以学易也唯无师友之故不得
其序以过于进取乃今而后知昔之为可悔而其书
往往巳为不知者所传追思之未尝不愧也以某之
愧悔故亦欲求仁愼之盖以求仁之才能而好问如
此某所以告于左右者不敢不尽冀有以亮之而已
至于春秋三传既不足信故于诸经尤为难知辱问
皆不果答亦冀有以亮之
答龚深父书
某得手笔感慰喜侍奉万福所示王深父事甚晓
然不为小廉曲谨以投众人耳目而趣舎必度于仁
义是乃深父所以合于古人而众人所以不识深父
者也言之于深父何病扬雄亦用心于内不求于外
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丗故某以谓深父于为雄几可
以无悔扬雄者自孟轲以来未有及之者但后丗士
大夫多不能深考之尔孟轲圣人也贤人则其行不
皆合于圣人特其智足以知圣人而巳故某以谓深
父其知能知轲其于为雄几可以无悔扬雄之仕合
于孔子无不可之义奈何欲非之乎若以深父不仕
为过于雄则自雄以来能不仕者多矣岂皆能过于
雄乎若以深父之不仕为与雄异则孟子称禹稷颜
回同道深父之于为雄其以强学力行之所至仕不
仕特其所遭义命之不同未可以议于此深父吾友
也言其美不敢略亦不敢诬所以致忠信于吾友
然以久废学恐所论尚不中不惜更详喻及也
再答龚深父论语孟子书
某启所论及异论其晓然道德性命其宗一也道有
君子有小人德有吉有凶则命有顺有逆性有善有
恶固其理又何足以疑伊尹曰兹为不义习与性成
出善就恶谓之性亡不可谓之性成伊尹之言何谓
也召公曰惟不恭厥德乃早坠厥命者所谓命凶也
命凶者固自取然犹谓之命若小人之自取或幸而
免不可谓之命则召公之言何谓也是古之人以无
君子为无道以无吉德为无德则出善就恶谓之性
亡非不可也虽然可以谓之无道而不可谓之道无
小人可谓之无德而不可以谓德无凶可以谓之性
亡而不可以谓之性无恶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逺
也言相近之性以习而相逺则习不可以不愼非谓
天下之性皆相近而已矣孔子见南子为有礼则孔
子不可告子路曰是礼也而曰天厌之乎孟子曰男
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若有礼而
无权则何以为孔子天下之理固不可以一言尽君
子有时而用礼故孟子不见诸侯有时而用权故孔
子可见南子孔子与蒲人盟而适卫者将以行法也
不如是则要盟者得志矣且有至于人而不得行则
圣人之无所奈何孔子适卫非蒲之所能至则孔子
何为而不适卫盖适卫然后足以明义此孔子之所
微也凡此皆略为深甫道之以深甫之明何难于答
是而千里以书见及此固深甫之好问嗜学之无已
也久废笔墨言不逮意幸察
答王深甫书
某拘于此郁郁不乐日夜望深甫之来以豁吾心而
得书乃不知所冀况自京师去颖良不逺深甫家事
会当有暇时岂宜爱数日之劳而不一顾我乎朋友
道䘮久矣此吾于深甫不能无望也向天民与深
甫不同虽𫎇丁宁相教意尚未能与深甫相合也深
甫曰事君者以容于吾君为恱安社稷者以安吾之
社稷为恱天民者以行之天下而泽于民为逹三
者皆执其志之所殖而成善者也而未及乎知命大
人则知命矣某则以谓善者所以继道而行之可善
者也孔子曰智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
礼未善也又曰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之所谓善
者如此则以容于吾君为恱者未可谓能成善者也
亦曰容而已矣以容于吾君为恱者则以不容为戚
安吾社稷为恱则以不安为戚吾身之不容与社稷
之不安亦有命也而以为吾戚此乃所谓不知命也
夫天民者逹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彼非以逹
可行于天下为恱者也则其穷而不行也岂以为戚
哉视吾之穷逹而无恱戚于吾心不知命者其何能
如此且深甫谓以民系天者明其性命莫不禀于天
也有匹夫求逹其志于天下以养全其𩔖是能顺天
者敢取其号亦曰天民安有能顺天而不知命者乎
深甫曰安有能视天以去就而德顾贬于大人者乎
某则以谓古之能视天以去就其德贬于大人者有
矣即深甫所谓管仲是也管仲不能正已者也然而
至于不死子纠而从小白其去就可谓知天矣天之
意固尝甚重其民故孔子善其去就曰岂匹夫匹
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此乃吾所谓
德不如大人而尚能视天以去就者深甫曰正已以
事君者其道足以致容而已不容则命也何恱于吾
心哉正已而安社稷者其道足以致安而已不安则
命也何恱于吾心哉正已以正天下者其道足以行
天下而已不行则命也何穷逹于吾心哉某则以谓
大人之穷逹能无恱戚于吾心不能母欲逹孟子曰
我四十不动心又曰何为不豫哉然而千里而见王
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王庶几改之予
日望之夫孟子可谓大人矣而其言如此然则所谓
无穷逹于吾心者殆非也亦曰无恱戚而已矣深甫
曰惟其正已而不期于正物是以使万物之正焉某
以谓期于正已而不期于正物而使万物自正焉是
无治人之道也无治人之道者是老庄之为也所谓
大人者岂老庄之为哉正已不期于正物者非也正
已而期于正物者亦非也正已而不期于正物是无
义也正已而期于正物是无命也是谓大人者岂顾
无义命哉杨子曰先自治而后治人之谓大器杨子
所谓大器者盖孟子之谓大人也物正焉者使物取
正乎我而后能正非使之自正也武王曰四方有罪
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横行于天下
武王耻之孟子所谓武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不期
于正物而使物自正则一人横行于天下武王无为
怒也孟子没能言大人而不放于老庄者扬子而已
深甫尝试以某之言与常君论之二君犹以为未也
愿以教我
二
某学未成而仕仕又不能俛仰以赴时事之会居非
其好任非其事又不能逺引以避小人之谤谗此其
所以为不肖而得罪于君子者而足下之所知也往
者足下遽不弃绝手书勤勤尚告以其所不及幸甚
幸甚顾私心尚有欲言未知可否试尝言之某尝以
谓古者至治之世然后备礼而致刑不备礼之世非
无礼也有所不备耳不致刑之世非无刑也有所不
致耳故某于江东得吏之大罪有所不治而治其小
罪不知者以谓好伺人之小过以为明知者又以为
不果于除恶而使恶者反资此以为言某乃异于此
以为方今之理势未可以致刑致刑则刑重矣而所
治者少不致刑则刑轻矣而所治者多理𫝑固然也
一路数千里之间吏方苟简自然狃于养交取容之
俗而吾之治者五人小者罚金大者才绌一官而岂
足以为多乎工尹商阳非嗜杀人者犹杀三人而止
以为不如是不足以反命某之事不幸而𩔖此若夫
为此纷纷而无与于道之废兴则既亦知之矣抑所
谓君子之仕行其义者窃有意焉足下以为如何自
江东日得毁于流俗之士顾吾心未尝为之变则吾
之所存固无以媚斯世而不能合乎流俗也及吾朋
友亦以为言然后怵然自疑且有自悔之心徐自反
念古者一道德以同天下之俗士之有为于世也人
无异论今家异道人殊德又以爱憎喜怒变事实而
传之则吾友庸讵非得于人之异论变事实之传而
后疑我之言乎况足下知我深爱我厚吾之所以日
夜向往而不忘者安得不尝试言吾之所自为以冀
足下之察我乎使吾自为如此而可以无罪固夫善
即足下尚有以告我使释然知其所以为罪虽吾往
者已不及尚可以为来者之戒幸留意以报我无忽
三
某启不见已两月虽尘劳汨汨企望盛德何日无之
忽辱惠书承以论语义见教言微㫖奥直造孔庭非
极高明孰能为之仰羡仰羡近𫎇子固夷甫过我因
与二公同观所叹服何时得至金陵以尽逺怀
与王深父书
某顿首自与足下别日思规箴切劘之𥙷甚于饥渇
足下有所闻辄以告我近世朋友岂有如足下者乎
此固某所望于足下者惜乎与足下相去逺过失日
甚而不肯传闻于足下诚使尽闻而尽教之虽某之
愚其庶几少有成乎惟足下不以数附书为勤幸甚
幸甚
二
某顿首近已奉状不知到否竟不得脱省中而今曰
就职闻足下当入都下幸能蚤来冀得一见若足下
来差池则某此月乞去至淮南迎亲矣出不过三四
十日则还至都下幸足下且留以待某还事欲讲于
左右者甚众切勿遽去若今不得一见又不知何时
奉见切勿亟归也有王逢原者卓荦可骇自常州与
之如江南已见其有过人者及归而见之所学所守
愈超然殆不可及忽得报死矣天于善人君子如此
可叹可叹如逢原者求之于时殆未见比不知常君
方之孰贤耳可痛可痛恨足下不得见之耳书不尽
意自爱自爱
答刘读秀才书
久不闻问忽得书承侍奉万福良以为慰见问进退
去就之意盖道之所存意有所不能致而意之所至
言有所不能尽第深考微子一篇则古之圣人君子
所以趣时合变盖可睹矣阻阔愈逺惟自爱数以书
见及
临川先生文集卷第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