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诚论 中华文库
自性达物曰诚,自学达诚曰明。上圣述诚以启明,其次考明以得诚。苟非将圣,未有不由明而致诚者。文武周孔,自性而诚者也。无其性,不可得而及矣。颜子游夏,得诚自明者也。有其明,可得而至焉。从古而还,自明而诚者众矣:尹喜自明诚而长生,公孙宏自明诚而为卿,张子房自明诚而辅刘,公孙鞅自明诚而佐嬴。明之于诚,犹玉待琢,器用于是乎成。故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器者,隐于不琢而见于琢者也;诚者,隐于不明而见乎明者也。无有琢玉而不成器,用明而不至诚焉。呜呼!既明且诚,施之身,可以正百行而通神明;处之家,可以事父母而亲弟兄;游于乡,可以睦闾里而宁讼争;行于国,可以辑群臣而子黎;立于朝,可以上下序;据于天下,可以教化平。明之于诚,所恨不诚也;苟诚也,蹈水火其罔害,弥天地而必答,岂止君臣乡党之间乎!父子兄弟之际乎!大哉!明诚也。凡百君子有明也,何不急夫诚?先师有言曰:“生而知之者上也。”所谓自性而诚者也。又曰:“学而知之者次也。”所谓自明而诚者也。且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夫然,则自明而诚可致也。苟致之者,与自性而诚,异派而同流矣。知之者知之,委之者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