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一 范文正公集 卷第十二
宋 范仲淹 撰 宋 楼钥 撰年谱 景江南图书馆藏明翻元天历本
卷第十三

范文正公集卷第十二

    赠戸部郎中许公墓志铭

公讳衮字公仪世为燕人皇考讳某王考讳某并隐君

子也避五代之难不荣以禄考讳某汶阳之庐令累赠

光禄少卿妣清河张氏赠河内县太君皆积德深长庆

著来嗣公英秀而文与时会亨开宝八年太宗之尹开

封也龙德日彰髦杰之士其向如云是岁秋赋公卿送

名者比比焉及试艺公为之首覆䇿于庭复在髙等时

登甲乙科者必更州县有唐之遗风释褐除江寜府狱

⿰扌⿱彐𧰨 -- 掾本路八使言听决详明上既御大器北伐太原促

召至行在曰我姑试之除均州防御判官郡将表其能

状乃拜太子右赞善大夫通判姑苏郡事时二浙之地

始归朝廷宿政如绳公善解之就进殿中丞俄拜奉常

博士领曹南郡树善屏恶新民耳目以前均榷浙右坐

聮职之累降品一等领饶阳钱监未几办之移倅弋阳

郡复官曲台在郡七陈諌章上爱其忠就迁本郡守受

代至阙下复上䇿议并所著文四十卷翌日召试禁庭

上览而嘉之曰南府才冠吾不失人即以本官直昭文

馆赐服五品判登闻鼔院由是四方之讼清而不壅以

奉安先茔请理覃怀郡出奉公家入敦孝事河内人歌

焉又西陲文州扼其戎险命公往刺远人便之真宗即

位一日谓执政曰人君之言行也动乎天地不可以诬

命公修注记以先君之讳固请不𫉬须正人也公在馆

三进秩至于职方贠外郎因论边事慷慨动上心面改

兵部方将图任遘疾求解不得去以景德二年四月二

十九日终于京师武成坊之私第享年五十七娶朱氏

封永城县君有子四人伯曰珂祁州深泽尉仲曰琰有

文与行擢进士第今为太常博士奉朝请叔曰𤦺恭谨

有立今为右侍禁卫州兵马监押季曰顼早亡一女适

进士张涛朝廷赠公尚书戸部郎中进封夫人河南县

太君子登朝也以某年月日归葬于怀之河南县某乡

某里铭曰

燕赵之英邦家之宝亲逢圣神首冠俊造翘翘入彀郁

郁登瀛荣滞六曹淹恤百城晚归内朝端立右史直道

始行怒飞爰止呜呼遇岂不奇进岂不时贤者弗逹天

乎可疑葬于善地兮保以令嗣兮亦公之意兮

    滕公夫人刁氏墓志铭

序曰葬者藏也欲人不得而见之也君子之思也远故

复⺊于山坎于泉又刻名与行从而秘之意百代之下

治乱之变观其铭思其人而不敢废其墓斯孝子之心

取诸大过初夫人之长子今祠部外郞宗谅作谏官以

抗章黜知玉山郡再贬莅池阳之榷酤俄而起倅江寜

府事常谓池之九华山上凌紫霄下盘洪流千岩白云

万壑清风草木多灵民人一熙书契巳降不知干戈居

者得其寿藏者得其朽乃叹曰是可隐志焉是可宅先

焉即奉先公太博之灵葬于此山之金鸡原斯又大过

之意至矣哉时景祐之三载明年夫人无疾而终春秋

七十有二闰四月举而祔之礼也夫人姓刁氏其先谱

史存焉皇考讳晃后唐天平军节度判官王考讳杰梁

泰宁军节度判官考讳允成皇朝赠太子右赞善大夫

夫人归滕氏服勤妇道自先太博之遗世也二子尚㓜

夫人夙夜诲导内惟节俭外丰礼于賔客俾令人是亲

以就厥文行而祠部君克承善志鸿轩鳯翥有风采于

朝廷夫人累封渤海县太君次子宗元就飬于家未登

禄仕二女适名族称其礼范夫人之性柔而明端而慈

晓文翰通名理事长如不克抚下如不及居大族馀五

十载门中无间言及子以言贬颠沛于江湖间夫人从

之未尝出忧语知事君之然也难哉故生享德于庆闾

没反真于福地某于祠部同年之执也尝入拜于堂上

知夫人之贤而敢述焉其铭曰

九江之上九华之中孝子宅亲厥思无穷茫茫万年髙

岸可迁尚有人焉来此拳拳曰贤哉滕公夫人之墓再

拜而去

    都官贠外郎元公墓志铭

公讳奉宗字知礼其先临川大姓危氏也皇考讳仔倡

唐信州刺史避杨渥之乱东依钱氏时朝廷命讨淮南

未行而终因家于馀杭王考讳德照为吴越王相仅三

十年赐姓元氏累赠太保考讳秀文典吴越书命累赠

太仆少卿妣陈氏赠冯翊县太君少卿子五人曰兴宗

象宗宜宗道宗公即㓜子也三人事忠懿王有儒术皆

补为郎象宗忠懿之胥也从而还朝以文召试拜光禄

寺丞公精于词律景德中天子临轩试天下士公中甲

科初命歙州绩溪县事再命常州武进令皆以廉爱称

迁漳州从事故镇牧钱公惟济洎数朝贤交章保任除

忠正军掌书记俄改淮南幕本道按刑使采公理行以

闻擢拜太子中允领淝川榷酤朝廷以西蜀天下之富

昔者吏嚵民膏怨所由生阶之为乱宜清举者往焉公

例改知蜀州晋原县今上即位迁太常丞赐服五品还

知通州海门县迁博士入拜尚书屯田外郎有监郡之

行公以思事松楸愿得馀杭一闲局莅之诏从其请再

期求分务南都寻告老归姑苏郡朝廷恤之补一子官

又以籍田之庆进都官外郎景祐戊寅歳十月丙戌考

终于永定里第之寝享年七十有八始娶吴氏再娶李

氏封寿安县君公三子昞晔𰖍皆举进士昞从其补今

为歙县簿晔𰖍并策名晔不赴调𰖍解官俱就飬左右

及公之丧勺水不入口者三日公孝悌之性不避祸难

初江浙始下关讥甚严衣冠之族咸促赴阙下无敢私

归公闻太夫人之忧昼匿夜驰以及于葬兄道宗有才

名不就世禄举天府进士为搢绅先生所推诺公友事

之如在膝下易衣并食不改其乐有兄子翼幼依于公

爱之如伤教之若不及以至于成宗党称焉相国颍川

公曩司浙漕公在武进诸郡有难狱多命公决之在海

门日患斥卤之泽民无甘饮及⺊良地凿大池广方百

歩积泉袤丈自是虽甚旱暵人常赖之又邑有大渎亘

数十里堙而不治公抗议籍力导至于海人咸利焉公

退十馀年创竹亭花圃游遥其间多素食清居非有道

者不接晚年制敛服葬器而命诸子曰吾死之日必归

我于父兄之侧魂如有知得事亲于地下诸子如其教

以其年十二月甲申葬于钱塘履孝乡岘陁岭之先茔

礼也某以公年德尝修乡丈之礼而敢铭焉

荣华之衢奔者无极公乎何心却焉而息孝友之风𣗳

者无几公乎何心没焉不巳迁惠于民抱道于身于嗟

君子吾不知夫古人

    赠兵部尚书田公墓志铭

公讳锡字表圣世为京兆人唐德之衰徙家于蜀昔武

王封舜之后于陈春秋时公子完如齐子孙遂大食菜

于田而命氏焉厥后将有穰苴相有千秋斯可谓之著

矣大王父易直王父成皆隐君子也文而不耀父懿因

公之贵累赠尚书左司郎中善教于家尝命公曰汝读

圣人之书而学其道愼无速为期二十年可以从政矣

公服其训拳拳然博通群书东㳺长安昌𥠖韩丕复居

骊山白鹿观数年器志大成拔王府荐有声于京师太

宗皇帝亲䇿天下进士擢公第二人时太平兴国三年

秋也释褐除将作监丞通判宣城郡召还改著作佐郎

俄拜右拾遗直史馆赐五品服岀为河北转运使改知

相州就除左补阙移桐庐郡迁起居舎人还判登闻鼔

院寻以本官知制诰进兵部贠外郎充职以直言改戸

部郎中岀守淮阳以留狱之谤左降海州团练副使起

为工部贠外郎直集贤院复户部郎中真宗皇帝即位

迁吏部郎中判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赐金紫求

岀典海陵郡还台兼御史知杂拜右諌议大夫史馆修

𢰅以咸平六年十二月十一日终于私第享年六十四

公自白衣巳有意于风化上书阙下请复乡饮礼又请

修籍田礼及在朝廷知无不言太宗初既取太原范阳

未下帝怒不赏平晋之功中外嚚然而莫敢言者独公

上书论谏理意深切帝感窹玺书褒答赐内帑钱五十

万僚友谓公曰今日之事鲜矣宜少晦以远䜛忌公曰

事君之诚惟恐不竭矧天植其性岂一赏之夺耶在河

朔曁相州累章论边事至桐庐郡以吴越之邦归朝廷

未久人阻礼教邈如也公下车建孔子庙教之诗书天

子赐九经以佑之自是睦人举孝秀登搢绅者比比焉

在郡闻禁中火拜章极言上嘉之及还眷遇愈隆㑹干

明节馆阁多进诗歌帝独喜公之辞乃依韵和赐令宰

相宣付公又上封禅书谓五代之乱人如豺虎不圗复

见太平宜崇检玉之礼以答天意公在西掖㑹京畿太

旱祷祠无应遂抗言切于时政故有宛丘之行咸平初

出使秦陇回上三章言陕西数十州苦于灵夏之役朝

廷为之戚然出海陵之初以星文示变拜䟽请降诏责

躬上奉天诫真宗皇帝嘉其意屡召对便殿及行降中

使抚安仍加宠赉爰有翰林学士承旨宋公白举公贤

良方正以副天下之望一日召对久之且曰陛下以皇

王之道为心臣请采经史中切于治体者上资圣览帝

深然之乃具草以进手诏答曰卿能演皇王清净之风

述理乱兴亡之本备观鉴戒朕心涣然所𢰅三十篇皆

隐其目公奉事两朝由遗补历御史至谏议大夫前后

章䟽凡五十有二尝谓诸子曰吾毎言国家事天子听

纳则人臣之幸不然祸且至矣亦吾之分也及终有遗

表陈邦国安不忘危之意其家弗预焉天子怛然命中

使⿰贝专之有制痛悼赠工部侍郎二子改大理评事持䘮

中并给月俸哀荣之礼可谓至矣后以二子登朝累赠

兵部尚书宝元几年某月某日与夫人合葬于泗州临

淮县某乡之某原礼也公娶杨氏再娶奚氏封江陵县

君能循法度以配君子二子长曰庆远今为驾部贠外

郎次曰庆馀今为比部郎中并克奉堂构有能政于四

方女三人长适王氏次适庞氏季适张氏皆以妇道称

公动必以礼言必有法贤不肖咸惮伏之岀处二十年

未尝趋权贵之门在贬废中乐得其正晏如也著文章

成五十卷目之曰咸平集行于世论者曰在大禹时皋

陶矢厥谟在汤武时伊尹周公为之训诰故教化纪纲

莫盛于三代而子孙有天下皆数百年秦灭诗书其风

丕绍至西汉得贾谊董仲舒其言可以追先王之烈而

弗克施使后世王者无复起三代之心由汉始也圣宋

定天下太宗锐意太平真宗之初复亲擢俊乂如田公

之徒并见奖用惜乎不终其才岂皇天之意特厚于古

欤某幼闻髙风未尝㳺于其门今驾部书先君之履业

索文于江外某敢约而修之又采旧老之言而作铭云

呜呼田公天下之正人也言甚危命甚奇尽心而弗疑

终身而无违呜呼贤哉吾不得而见之

    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铭

宝元二年六月十八日尚书兵部侍郎致仕胡公薨于

馀杭郡之私第明年二月十有一日葬于杭之钱塘县

南山履泰乡龙井源以夫人颍川郡君陈氏祔焉礼也

孤子楷泣血言于友人范某礼经谓称扬先祖之美以

明著于后世此孝子孝孙之心也然而言之不文行而

不远处䘮之言乌乎能文今得浙东签书寺丞俞君状

先人之事而敢请志焉某曰孔子见齐衰者必作重其

孝于亲也敢不唯命公讳则字子正婺之永康人也昔

虞舜之后有胡公武王封于陈盖族望之来远矣皇考

讳彭王考讳瀔皆隐于唐季其道不显考讳承师在乡

闾间以积善称因公而贵官至尚书比部贠外郎赠

吏部郎中妣应氏封永乐县太君赠普寜郡太君公少

而倜傥负气格钱氏为国百年士用补荫不设贡举呉

越间儒风几息公能购经史属文辞及归皇朝端拱二

年御前登进士第释褐为许州许田尉以干自闻补蕲

州广济宰又补宪州录曹以本道计使谏大夫索公湘

之举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签署贝州节度观察判官公

事升本省丞知浔州拜太常博士提举二浙榷茶事兼

知桐庐郡丁太夫人忧服除以本官知永嘉郡迁屯田

贠外郎提举江南路银铜场铸钱监擢任江淮制置发

运使转户部贠外郎入为三司度支副使赐金紫除礼

部郎中京西转运使又移广南西路转运使以户部郎

中充江淮制置发运使转吏部郎中改太常少卿丁先

君忧终制知玉山郡移福唐郡拜右谏议大夫知杭州

入判流内铨以举官累责授少常知池州未行复諌议

大夫知永兴军领河北都转运使给事中入权三司使

拜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知陈州进刑部再牧馀杭郡

践更中外凡四十七年得请加兵部侍郎致仕朝廷命

长子通判钱塘以就飬又六年而终享龄七十有七天

子闻而悼之进一子官初至道中公在宪州时西寇梗

边朝廷命师五路入讨诏具三十日粮以从之索公方

引公督随军粮草事公曰为百日计犹或不支柰何索

公乃遣公入奏召对逾刻公陈𫟪事如指之掌上顾左

右曰州县中有如此人遂可其奏且示甄拔之意后大

帅李继隆果与寇遇十旬不解索公曰㣲子几败吾事

一日其帅移文曰兵将深入粮可继乎公曰师老矣矫

问我粮为归师之名耳请以有备报之索从其议彼即

自还无以咎我其先见如此及索公主河北计又奏辟

之遂以贝州之行朝廷遣赐省天下冗役就命公行河

北道凡去籍者仅十万数民用休息在浔州人有虎患

公斋戒祷城隍神翌朝得死虎于庙中其诚之效欤按

池州永丰监得匿铜数万斤吏惧当死公思之曰昔马

伏波哀重囚而纵之前史义焉今铜尚在吾忍重其货

而轻数人之生耶咸以羡馀籍之不复为坐在江淮制

置日㑹真宗皇帝奉祀景毫公实主其供亿千乘万𮪍

至于礼成无一毫之阙帝深爱其才面加奖劳遂进秩

登于计相之贰在广南西路有大舶困风于远海食匮

资竭久不能进夷人告穷于公公命琼州出公帑钱三

百万以贷之吏曰夷本亡信又海舶乘风无所不之公

曰远人之来不恤其穷岂国家之意耶后夷人卒至输

上之货十倍其贷朝廷省奏而嘉焉又宜州系重辟十

九人时有大水公不虑患而特往辨之活者九人焉在

福唐有官田数百顷民输租食利旧矣至是计臣上言

请就鬻之责其估二十万贯民不胜弊公奏之未报章

三上且曰百姓疾苦刺史当言之而弗从刺史可废矣

乃有俞诏减其直之半而民始安公领三司使寛于财

利不以刻下为功时上方以两京陕西官盐歳久民鲜

得食而日以犯法命通商有司重其改作公首请奉诏

其事遂行公性至孝自曲台丁太夫人忧庐于墓侧以

终䘮纪有草木之祥本郡表之及京西之行以家君朱

绂为请上曰胡某为孝虽非其例与以明劝也搢绅先

生荣之又天禧中尚居郎署朝廷拟公諌议大夫知广

州公以家君八十岁恳辞于政府乃复有制置之行寻

以哀去职得尽心于丧葬公富宇量笃风义往往临事

得文法外意人或讥之公亦无悔焉其轻财尚施不为

私积士大夫又称之福唐前郡将𬒳讼去官尝延蜀儒

龙昌期与郡人讲易率钱十万遗之以归事在讼中及

公下车昌期自益部械至公曰斯何罪耶遽命释之见

以賔礼法当偿其所遗公代以俸金仍厚遣而还又济

阳丁公为举子时与孙汉公客许田公待之甚厚及其

执政而雅故之情不绝若休戚士人而未尝预曁丁有

朱崖之行昔之賔客无敢顾其家公实𬒳议出玉山郡

尚屡遣介夫不远万里而往遗焉此又人之难矣及退

居西湖乘𦘕船击清波深樽雅弦左子右孙与交亲𥬇

歌于时岁之间浩如也人不谓之贤乎夫人颍川郡君

有慈和之德先以寿终令子四人长曰楷都官贠外郎

前知睦州祥符七年秋登服勤词学科所至政能有先

君风度次曰湘好学有志识朋友多之次曰桂俊异居

丧而亡次曰淮孝谨有成人风二女长适泉州德化县

尉苏璠次适御史台主簿华叅而亡其闺门之范见其

颍川之志某非特为重齐衰之情尝倅宛丘郡㑹公为

二千石以国士见遇且与都官布素之㳺诚可代孝子

而言焉铭曰

进以功退以寿义可书石不朽百年之为𠔃千载后

    胡公夫人陈氏墓志铭

诗称采繁夫人不失职也夫人之职莫先乎舅姑甘旨

以事居𬞟蘩以事往故可以配君子正家道也夫人姓

陈氏金华郡之令族曾祖讳晦祖讳资父讳文谕皆乐

善于家不从仕䆠夫人㓜贤父母笃爱择公而妻之及

公中科第累调远方二亲乐闾里与姻族㳺夫人愿侍

左右不从公行凡二十年缝衣㸑飧必躬亲之至舅姑

之终与公执丧三年然后就公官所此夫人大节无愧

天下之为人妇者有声诗之义焉又性好礼自少至老

对公如賔客加以纯俭而仁笄服之馀皆均于亲之贫

者夫人自公登朝封上党县君公为谏议大夫进封本

郡君宝元元年秋九月𥨊疾乃斋沐易衣怡怡而终享

年七十有九以三年二月十一日与公合葬于履泰乡

龙并源礼也子四人长曰楷都官贠外郎次曰湘曰桂

曰淮并太常寺太祝二女习夫人之教柔淑有礼宗党

称焉长适苏氏次适华氏铭曰

惟孝惟礼作配君子伊夫人𠔃至矣

    寜海军节度掌书记沈君墓志铭

呉兴郡太守滕侯下车求故同年沈兄之家得诸孤

其坟墓曰贫未之葬滕侯伤之乃谋于僚属⺊善地㨂

良日其礼悉备以宝元三年二月某日葬于德清县之

永和乡大壮岭君讳严字叔寛世为本郡人其先食邑

于邥后子孙失国而为沈氏汉晋而下代有其人曾祖

讳䂓祖讳廷诲父讳延岫皆隐而不仕叔寛幼负器识

服亲之教宗经属文有声于江表大中祥符七年秋郡

国敦遣首送千礼部明年春礼部较天下之才奏叔寛

第四人天子命试于庭中甲科除南康军判官三载有

善绩改宣城节度掌书记国家兴山泽之利主计等荐

君洪州武寜之茗局外台上请兼领本邑事朝延从之

既而吏畏其廉民爱其慈君子谓之善政馀杭郡榷酤

歳金二十万贯为诸郡之剧主计又奏君尸之三年而

还㑹故叅政蔡公居守南都以同年之㳺惜其沉俊辟

为留守推官其年秋七月以疾终于官所享年五十叔

寛孝悌于家事其亲未尝违颜色视兄之孤必先于巳

子与人交笃于义信善人君子无不乐见之及闻其亡

皆相吊云天与其才也又赋其行也而不及其显以寿

也悲夫三子曰祁曰邰曰郁并从儒学必有立者二女

长适前进士陈经次女未笄长女之嫁蔡公不远千里

命赍金以送之及君之葬又滕侯极意以营之有以见

叔寛感人之深也如此某同年之列最相知心故书之

铭曰

叔寛叔寛生𠔃可爱殁𠔃可伤友朋之望𠔃子孙其昌

    戸部侍郎赠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

宝元二年岁次巳卯四月前叅知政事戸部侍郎蔡公

薨天子悼之卿大夫忧之国人伤之上命三公举行典

礼赠兵部尚书谥曰文忠以康定二年歳次辛巳十一

月某日葬于许州阳翟之某山公讳齐字子思其先周

之子孙累封于蔡因以著姓秦汉以降代生伟人曾祖

绾赠太保洛阳人也尝宰莱之胶水居官九年民爱以

深遂家焉祖讳邻赠太傅隐居丘园以坟素为乐考讳

梦臣累赠中书令博通经史善时笔与宗族居乡党称

其孝友娶楚国太夫人张氏而生公教之亲仁賔来如

归公幼而神秀眉目广耸见者异之尝依外舅刘氏学

于彭城今相国陇西公迪时为监郡得公诗语叹曰渠

有大志宜善视之大中祥符八年春真宗皇帝临轩以

文考天下之士公中第一及引对文陛堂堂英伟进退

有法上大恱顾谓寇莱公曰得人矣特下诏俾金吾给

七人清道自公始也释褐除将作监丞通守兖海郡移

北海郡召还以大著直集贤院主判三司开拆司赐服

五品今上即位拜右司諌同修起居注改礼部贠外郎

兼侍御史知杂事赐金紫历戸部度支二副使迁起居

舎人知制诰同知审官院既而召入翰林为学士兼侍

读学士转礼部郎中龙图阁学士守西京以便亲求为

髙密郡徙南京入除左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寻改给

事中复充龙圗阁学士权三司使拜枢密副使进礼部

侍郎叅知政事以户部侍郎罢终于汝阴郡享年若干

楚国在堂君子哀之公之弟秘书丞禀甥著作佐郎寇

平干公襄事中山郡夫人刘氏哭泣三年至于疾废二

子尚幼曰延庆太常寺太祝曰延嗣秘书省正字长女

适试将作监主簿刘庠次女在室而某自布素从公之

逰见公出处语黙无一不善门中奉亲日视其亲色诸

公昆弟爱之如伤先朝采拔以辅相器之当遗弓之初

公怀哀慕不能食者数日家人视其衾衣涕泗霑湿公

病汝阴闻拓拔僣称嘻吁感概教弟禀言西事甚详盖

忠孝之性发之天也公于亲旧间虽死生不易彼有孤

遗则必为之备嫁娶又好学无倦未尝不以名教为急

孔子之后世袭文宣公尝宰曲阜乾兴中四十九代孙

承祐卒遂废十馀年公闻承祐有母弟在抗章请复其

嗣有诏从之其立朝也能清其心髙其行未尝取于人

明肃太后时用事中贵人董修景德寺时公在翰林诏

为之记中人求公善辞许以不次公迟之不进故被诬

而岀至髙密㑹歳饥公请蠲诸州税又力请放海利以

救东人于今赖之公两居宪台方严不动百辟畏其风

权戚有过则弹劾不隐未尝求其下也明肃之终庄惠

复立阁门促百僚贺公毅然正色目台吏不得追班前

白执政遂罢自是庄惠损抑礼数有力焉在枢密院海

南奏交趾八百馀人避本国之虐以归我议者谓不如

还之恐生𫟪患公曰当内之荆湖间活以闲田柰何求

生而来委之兕虎蛮亦人也义必不还苟散为民盗从

而戮之酷又甚焉争之不能得后果为乱捕之歳馀宜

桂以西皆警朝廷患之公犹有愧色在政府浩然示至

公于中外以进贤为乐以天下为忧见佞色则嫉闻善

言必谢孜孜论道以致君尧舜为心与大臣居和而不

𠋣正而不讦无亲踈之间有方大之量朝廷为之重刑

赏为之平及其出也未逾歳时而天子思之公遽不起

呜呼公之生也天有意也公之亡也天无意乎使在位

而寿则道德功名非竹帛之可胜矣铭曰

泰山之东齐鲁同风厥生我公我公堂堂观国之光亨

于真皇真皇上仙陨血涟涟欲报昊天今上圣神迺眷

正人叅于国钧纯德坦坦平心浩浩进退惟道恕以待

物诚以报国仁人之德天乎天乎岂不有心夺此令人

我怀忧深箕山峨峨颍川悠悠山为陂兮川为丘公之

名兮与日月留




范文正公集卷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