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遗事篇 习凿齿《襄阳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德公,襄阳人。孔明每至其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德操尝造德公,值其渡沔,上祀先人墓,德操径入其室,呼德公妻子,使速作黍,“徐元直向云有客当来就我与庞公谭。”其妻子皆罗列拜于堂下,奔走供设。须臾,德公还,直入相就,不知何者是客也。德操年小德公十岁,兄事之,呼作庞公,故世人遂谓庞公是德公名,非也。德公子山民,亦有令名,娶诸葛孔明小姊,为魏黄门吏部郎,早卒。子涣,字世文,晋太康中为牂牁太守。统,德公从子也,少未有识者,惟德公重之,年十八,使往见德操。德操与语,既而叹曰:“德公诚知人,此实盛德也。”

【澍案:一引末云:“此盛德之人,当为南州士之冠冕。”】

《襄阳记》:孔明在南阳,同县庞德公素有重名,司马徽兄事之,娶孔明小姊,夫妻相敬如宾。孔明每至其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其从子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惟德公与徽重之。德公尝谓孔明为卧龙,统为凤雏,徽为水鉴。

【澍案:此系《汉书》注所引,较《蜀志》注所引微略,又娶孔明小姊上脱漏子山民等字,水一作冰。】

《仙鉴》:司马徽谓亮曰:“以君才,当访名师,益加学问。汝南灵山酆公玖熟谙韬略,余尝过而请教,如蠡测海,盍往求之!”引亮至山,拜玖为师。居期年,不教,奉事惟谨。玖知其虔,始出《三才秘箓》、《兵法陈图》、《孤虚相旺》诸书,令揣摩研究。百日,玖略审所学皆能致其奥妙,谓曰:“方今天运五龙,非有神力者不能济弱于斯时也。”亮问五龙之说,酆公曰:“秦汉之时,五龙变现,如赢秦为白,吕秦为黑,项王为苍,汉高为赤,汉文梦黄龙之瑞,光武膺赤伏之符,故两汉互尚黄赤。及今汉祚欲终,火土垂绝,虽馀焰未息,复当流之于西,禀金而王。孙坚修汉诸陵,乘土之德,故狮儿创业于江左。与火土为仇难者,水也。今曹氏已定北方,木继水而生,其子有青龙之祥,火袭木而王,其后有二火之谶也。”亮曰:“操为国贼,权为窃命,亮当此乱世,则惟退隐躬耕,养志乐道。”公曰:“不然,抱此材器而不拯救斯民,非仁者之心,然出处必以正,刘备汉室之胄,子如一出为辅,则可成立矣。”亮问关、张辈何如?公曰:“羽是解梁老龙,飞是涿州玄豹,云乃长山巨蟒,竺乃东海寿麋,其后犹有襄阳凤雏、长沙虎母,西凉驹子,天水小龙,皆子之良佐使也。南郡武当山上有二十七峰,三十二岩,二十四涧,峰最高者曰天柱、紫霄,二峰间有异人曰北极教主,有琅书、金简、玉册、灵符,皆六甲秘文,五行道法。吾子仅习兵陈,不喻神通,终为左道所困。”遂引至武当山拜见。惟令担柴汲水,采黄精度日。居既久,方授以道术,遣下山行事。至灵山,酆公已北回复命,复寻教主亦不在,峰头风雷声轰轰,如千万人语,始悟神人指点,自负不凡。司马徽见之,改容曰:“真第一流也。”

《魏略》:徐庶先名福,与同郡石韬相亲爱。初平中,中州兵起,乃与韬南客荆州,到,又与诸葛亮特相善。及荆州内附,孔明与刘备相随去,福与石韬俱来北。至黄初中,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至左中郎将、御史中丞。太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才如此,叹曰:“魏殊多士耶?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汉氏春秋》:汝南孟建,字公威,代温恢为凉州刺史,有治名,与诸葛亮俱游学,亮后出祁山,使杜子绪宣意于公威。

【澍案:《魏略》云:诸葛亮出祁山,答司马宣王书,使杜子绪宣意于公威也。】

《魏略》:诸葛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夕,从容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笑而不言。后公威思乡里,欲北归,亮谓之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耶!”裴松之《蜀志》注以为《魏略》此言,谓诸葛亮为公威计者可也,若谓兼为己言,可谓未达其心矣。老氏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凡在贤达之流,固必兼而有焉。以诸葛亮之鉴识,岂不能自审其分乎?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于其始矣。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所能沈翳哉!委质魏氏,展其器能,诚非陈长文、司马仲达所能颉颃,而况于馀哉!苟不患功业不就,道之不行,虽志恢宇宙而终不北向者,盖以权御已移,汉祚将倾,方将翊赞宗杰,以兴微继绝克复为己任故也。岂其区区利在边鄙而已乎!此相如所谓“鹍鹏已翔于寥廓,而罗者犹视于薮泽”者矣。王粲《英雄记》与《魏略》同。

《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魏略》:刘备屯于樊城。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齿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眊,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眊而已耶!”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眊而言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是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裴松之曰: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词,各生彼此,乖背至是,亦良为怪。

《后汉书‧刘表传》:刘琦尝与琅邪人诸葛亮谋自安之术。亮初不对。后乃共升高楼,因令去悌,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亮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居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

孙盛《蜀记》:晋初,扶风王骏镇关中,司马高平刘宝、长史荥阳桓隰诸官属士大夫共论诸葛亮。于时谈者多讥亮托身非所,劳困蜀民,力小谋大,不能度德量力。金城郭冲以为亮权智英略,有逾管、晏,功业未济,论者惑焉,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宝等亦不能复难。扶风王慨然善冲之言。裴松之以为亮之异美,诚所愿闻,然冲之所说,实皆可疑,谨随事难之如左:

郭冲一事曰: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法正谏曰:“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恩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亮答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难曰:案法正在刘主前死,今称法正谏,则刘主存也。诸葛职为股肱,事归元首,刘主之世,亮又未领益州,庆赏刑政,不出于己。寻冲所述亮答,专自有其能,有违人臣自处之宜。以亮谦顺之体,殆必不然。又云“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未闻善政以刻剥为称。 郭冲二事曰:曹公遣刺客见刘备,方得交接,开论伐魏形势,甚合备计,稍欲亲近。刺者尚未得便会,既而亮入,魏客神色失措。亮因而察之,亦知非常人。须臾,客如厕,备谓亮曰︰“向得奇士,足以助君补益。”亮问所在,备曰:“起者其人也。”亮徐叹曰:“观客色动而神惧,视低而忤数,奸形外漏,邪心内藏,必曹氏刺客也。”追之,已越墙而走。裴松之难曰:凡为刺客,皆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也。刘主有知人之鉴,而惑于此客,则此客必一时之奇士也。又语诸葛 曰“足以助君补益”,则亦诸葛之流亚也。凡如诸葛之俦,鲜有为人作刺客者矣,时主亦当惜其器用,必不投之死地也。且此人不死,要应显达为魏,竟是谁乎?何其寂蔑而无闻!

郭冲三事曰:诸葛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人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十六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洒。宣帝尝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裴松之难曰:案阳平在汉中。亮初屯阳平,宣帝尚为荆州都督,镇宛城,至曹真死后,始与亮于关中相抗御耳。魏尝遣宣帝自宛由西城伐蜀,值霖雨不果。此之前后,无复有于阳平交兵事。就如冲言,宣帝既举二十万众,已知亮兵少力弱,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设防持重,何至便走乎?案《魏延传》云:“延每随亮出,辄欲请精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亮制而不许。延尝谓亮为怯,叹己才用之不尽也。”亮尚不以延为万人别统,岂得如冲言,顿使将重兵在前,而以轻弱自守乎?且冲与扶风王言,显章宣帝之短,对子毁父,理所不容,而云“扶风王慨然善冲之言”,故知此书举引皆虚。

郭冲四事曰:亮出祁山,陇西、南安二郡应时降,围天水,拔冀城,虏姜维,驱略士女数千人还蜀。人皆贺亮,亮颜色愀然有戚容,谢曰:“普天之下,莫非汉民,国家威力未举,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以此相贺,能不为愧!”于是蜀人咸知亮有吞魏之志,非惟拓境而已。裴松之难曰:亮有吞魏之志久矣,不始于此众人方知也。且于时师出无成,伤缺而反者众,三郡归降而不能有。姜维,天水之匹夫耳,获之则于魏何损?拔西县千家,不补街亭所丧,以何为功,而蜀人相贺乎?

郭冲五事曰:魏明帝自征蜀,幸长安,遣宣王督张郃诸军,雍、凉劲卒三十馀万,潜军密进,规向剑阁。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十二更下,在者八万。时魏军始陈,番兵适交,参佐咸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停下兵一月,以并声势。亮曰:“夫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原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遣令去。于是去者感悦,愿留一战,住者愤踊,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不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刃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郃,却宣王,一战大克,此信之由也。裴松之难曰:案亮前出祁山,魏明帝身至长安耳,此年不复自来。且亮大军在关、陇,魏人何由得越亮径向剑阁?亮既在战场,本无久住之规,而方休兵还蜀,皆非经通之言。孙盛、习凿齿搜求异同,罔有所遗,而并不多载冲言,知其乖剌多矣。《太平御览》四百三十引《诸葛亮别传》与郭冲五事同。

袁宏曰:张子布荐诸葛亮于孙权,亮不肯留。人问其故,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魏略》曰:初,备在小沛,不意曹公卒至,遑遽弃家属,奔荆州。禅时年数岁,窜匿,随人西入汉中,为人所卖。及建安十六年,关中破乱,扶风人刘括避乱入汉中,买得禅,问知其良家子,遂养为子,与娶妇,生一子。初,禅与备相失时,识其父字玄德。比舍人有姓简者,及备得益州而简为将军。备遣简到汉中,舍都邸。禅乃诣简,简相检讯,事皆符验。简喜,以语张鲁,鲁乃洗沐送诣益州,备乃立以为太子。初,备以诸葛亮为太子太傅,及禅立,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谓亮曰:“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亮亦以禅未闲于政,遂总内外。裴松之案:诸书记及《诸葛亮集》,亮不为太子太傅。

《汉晋春秋》:亮自至,数挑战。宣王亦表固请战。使卫尉辛毗持节以制之。姜维谓亮曰:“辛佐治持节而至,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耶!”

  • 《世说》: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司马。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诡谲万方,宣王果大忿愤,将应以重兵。亮遣间谍觇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黄钺,当军门立,军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也。”

《汉晋春秋》:亮围祁山,招鲜卑轲比能,比能等至故北地石城以应亮。于是魏大司马曹真有疾,司马宣王自荆州入朝。魏明帝曰:“西方事重,非君莫可付者。”乃使西屯长安,督张郃、费耀、戴陵、郭淮等。宣王使耀、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馀众悉出,西救祁山。郃欲分兵驻雍、郿,宣王曰:“料前军能独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亮分兵留攻,自迎宣王于上邽。郭淮、费耀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敛兵依险,军不得交,亮引兵而还。宣王寻亮至于卤城。张郃曰:“彼远来逆我,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胜之也。且祁山知大军已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于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宣王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诸将咸请战。五月辛巳,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魏氏春秋》:诸葛亮屯渭南,粮少,欲速战。魏敕司马宣王坚壁挫其锋。亮屡遗书,又致巾帼以怒宣王。将战,辛毗仗节奉诏敕乃止。巾帼,妇人丧巾,遗巾帼,言其无勇以掉之。

《汉末传》:蜀丞相亮出军围祁山,始以木牛运粮。魏将司马宣王命张郃救祁山。夏六月,亮粮尽引去,郃追之,至木门道,亮驻军削大树皮,书曰:“张郃死此树下。”郃军到,亮豫令军士夹道而伏,弓弩乱发,中郃而死。

《汉晋春秋》:先主入益州,吴遣迎孙夫人。夫人欲将太子归吴,诸葛亮使赵云勒兵断江留太子,乃得止。

《蜀志》:先主平益州,赐诸葛亮等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

《蜀志‧刘璋传》:先主迁璋于南郡公安。孙权取荆州,以璋为益州牧,驻秭归。卒,孙权以璋子阐为益州刺史。丞相诸葛亮平南土,阐还吴,为御史中丞。

《先主传》:刘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正因陈益州可取之策。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

《蜀志》:先主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零陵先贤传》云:亮时在临蒸。

《蜀志》:曹公南征刘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时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

《蜀志》:曹公恐先主据江陵,追之,先主斜趣汉津,适与关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馀人,与俱到夏口。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

《江表传》:刘备进驻鄂县,即遣诸葛亮随鲁肃诣孙权,结同盟誓。

《吴志》:刘备欲南渡江,鲁肃劝备与孙权并力。时诸葛亮与备相随,肃谓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备遂到夏口,遣亮使于权。

《吴志‧鲁肃传》:肃卒,诸葛亮亦为发哀。

裴松之《蜀志》注:亮南征,诏赐亮金𫓧钺一具,曲盖一,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事在《亮集》。

《华阳国志》:先主之入汉中也,争二郡不得。建兴七年,诸葛亮始命陈式平之。

【澍案:二郡指阴平、武都。】

《汉晋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祗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或以谏亮,亮曰:“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吏屡有废杀之罪,自觉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

【澍案:《杂记》,孟获之兄名节,隐于万安谿,号万安隐者,曾以芸草解军士哑泉之毒。孔明叹曰:“展禽、盗跖,信有之也。”又言获妻祝融夫人,其弟名带来。】

刘艾《献帝春秋》曰:孙权欲与备共取蜀,遣孙瑜率水军住夏口。备不听军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备自住孱陵。权因召瑜还。

  • 《华阳国志》:八年,亮使司马魏延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瑶、郭淮于阳谿。

《汉晋春秋》:街亭之败,或劝亮更发兵者,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于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自今已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𫏋足而待矣。”于是考微劳,甄壮烈,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天下,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见本传注。

《汉晋春秋》:刘玄德与庞统宴语,问曰:“卿为周公瑾功曹,孤到吴,闻此人密有白事,劝仲谋相留,有之乎?在君为君,卿其毋隐。”统对曰:“有之。”玄德叹息曰:“孤时危急,当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时孔明谏孤莫行,其意独笃,亦虑此也。孤以仲谋所防在北,当赖孤为援,故决意不疑。此诚出于险途,非万全之策也。”亦见《江表传》。

《江表传》:蜀将诸葛亮讨贼还成都,孙权遣使劳问之,送驯象二头于刘禅。

《零陵先贤传》:先主收江南,时诸葛亮驻临蒸。

《魏志‧刘放传》:青龙初,孙权与诸葛亮连和,欲俱出为寇。边候得权书,放乃改易其辞,往往换其本文而傅合之,与征东将军满宠,若欲归化,封以示亮。亮腾与吴大将步骘等,骘等以见权。权惧亮自疑,深自解说。

臧荣绪《晋书》曰:诸葛亮率众出斜谷,司马宣王拒亮,遂济渭水,背水为垒。

《魏略》:诸葛亮围陈仓,使人说郝昭,不下。昭兵才千馀人,亮进攻之,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以火箭逆射其云梯,又以绳逴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于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穴,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昼夜相攻拒,二十馀日。

  • 《魏志‧郭淮传》: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

裴松之云:刘备以建安十三年败,遣亮使吴,亮以建兴五年抗表北伐。自倾覆至此整二十年。然则刘备始与亮相遇,在败军之前一年时也。

《魏略》:始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

裴启《语林》:武侯与司马懿在渭滨,将战,懿戎服莅事;使人密觇武侯,乃乘素舆,葛巾,持白羽扇,指麾三军,众军皆随其进止。懿闻而叹曰:“诸葛君可谓名士矣!”

梁元帝《金楼子》:诸葛孔明常战于凤山。

【澍案:果州南十里有朱凤山,高一百七十二丈,周回二十里。昔有凤皇集山。又长宁县西有凤山,志言武侯驰马其上,又名走马岭。诸葛所战,宜为长宁之凤山也。】

《金楼子》:诸葛孔明到益州,尝战于石室。

【澍案:《华阳国志》:文翁立学,精舍讲堂作石室。任豫《益州记》:石室,其药炉节制犹古,建堂基高六尺,屋厦三间,皆画古人之像,及礼器瑞物。堂西有二石。又案《搜神记》,益州之西,云南之东,有神祠,克山石为室,孔明所战,当系干宝所说石室也。】

《金楼子》:诸葛孔明尝战于万骑谿。

【澍案:《寰宇记》:巴渠县东八十里有万户谿。不知即万骑谿否?】

《金楼子》:诸葛孔明战于石井。

郦道元《水经注》:叶榆水迳漏江县伏流山下,复出蝮口,谓之漏江。左思《蜀都赋》曰:“漏江洑流溃其阿,泊若汤谷之扬涛,沛若蒙汜之涌波。”诸葛亮之平南中也,战于漏水之南。

《水经注》:盘水东迳汉兴县,北入叶榆水,诸葛亮入南,战于盘东,是也。

  • 司马彪《战略》:孟达将蜀兵数百降魏,魏文帝以达为新城太守。太和元年,诸葛亮从成都到汉中,达又欲应亮,遗亮玉玦、织成障汗、苏合香。亮使郭模诈降,过魏兴太守申仪,仪与达有隙,模语仪:“亮言玉玦者,事已决;织成者,言谋已成;苏合香者,言事已合。”

《华阳国志》:南中其俗征巫鬼,好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盟诅要之。诸葛亮乃为夷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驼、羊;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恤;又画夷牵羊负酒、赍金宝诣之之象,以赐夷。夷甚重之,许致生口直。又与瑞锦、铁券,今皆存。每刺史、校尉至,赍以呈诣,动亦如之。

王隐《蜀记》:谯周,字允南,体貌素朴,无造次辩论之才。诸葛亮领益州牧,周为劝学从事,初见,左右皆笑。既出,有司请推笑者,亮曰:“孤尚不能忍,况左右乎?”

《零陵先贤传》:刘巴往零陵,事不成,欲由交州道还京师。时诸葛亮在临蒸,巴与亮书,亮追谓曰:“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已可知矣。足下欲何之?”巴曰:“受命而来,不成当还,此其宜也。足下何言耶!”

张勃《吴录》云: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乃叹曰:“锺山龙盘,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也。”

《太平寰宇记》引《蜀志》云:魏武入汉中,诸葛亮出屯江阳。

【澍案:《三国志》:建兴二十年,先主已得益州,闻曹操定汉中,与孙权连和。《诸葛亮传》及《华阳国志》皆不载亮屯江阳事。惟《元和志》云:曹公入汉中,诸葛亮出屯江阳。乐史当即据《元和志》,误以为《蜀志》耳。《泸州图经》亦沿其讹,但不知李宏宪所据何书。】

《华阳国志》:涪陵山险水激,人性戆勇,多儴、蜑之民,县邑阿党,鬬讼必死。无蚕桑,少文学。汉时,赤甲军常取其民。蜀丞相亮时,亦发其劲卒三千人为连弩士。其性质直,虽徙他所,风俗不变。

《华阳国志》:先主战败,委舟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曰永安。明年正月,召丞相亮于成都。四月,殂于永安宫。

陈寿《益部耆旧杂记》:诸葛亮于武功病笃,后主遣李福省视,遂因咨以国家大计。福往,具宣圣旨,听亮所言,至别去数日,忽驰思未尽其意,遂却驰骑还见亮。亮语福曰:“孤知君还意。近者语虽弥日,有所不尽,更来一决耳。君所问者,公琰其宜也。”福谢:“前实失不咨请公,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可以继之。”又复问其次,亮不答。福还,奉使称旨。

【澍案:《蜀志》注:李福,字孙德,梓潼人,官至尚书仆射。】

《华阳国志》:吴以亮之亡也,增巴丘守万人,蜀亦益白帝军。

《华阳国志》:亮时,军旅屡兴,赦不妄下。自亮没后,兹制遂亏。

《魏氏春秋》:初,益州从事常房行部,闻朱褒将有异志,收其主簿按问,杀之。褒怒,攻杀房,诬以谋反。诸葛亮诛房诸子,徙其四弟于越雟,欲以安之。褒犹不悛,遂以郡叛应雍闿。裴松之案:以为房为褒所诬,执政所宜澄察,安有妄杀不辜以悦奸慝?斯殆妄矣!

陈寿《益部耆旧传》:任安,广汉人。少事聘士杨厚,究极图籍。州牧刘焉表荐安味精道度,厉节高邈。王涂隔塞,遂无聘命。年七十九,卒。后丞相亮问秦宓以安所长,宓曰:“记人之善,忘人之过。”亦见《后汉书》。

《益部耆旧传》:董扶字茂安。少从师学,兼通数经,善欧阳《尚书》,又事聘士杨厚,究极图谶。大将军何进荐扶,灵帝征拜侍中。后求为蜀郡属国都尉。后去官,年八十二卒。后丞相诸葛亮问秦宓以扶所长,宓曰:“董扶褒秋毫之善,贬纤芥之恶。”亦见《后汉书》。

《吴志‧张温传》:温字惠恕,以辅义中郎将使蜀。孙权谓温曰:“卿不宜远出,恐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与曹氏通意,以故屈卿行。山越都除,便欲大构于蜀。行人之义,受命不受辞也。”温对曰:“诸葛亮达见计数,必知神虑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无疑贰。”

虞预《会稽典录》曰:馀姚虞俊叹曰:“张惠恕才多智少,华而不实,怨之所逢,有覆家之祸,吾见其兆矣。”诸葛丞相闻俊忧温,意未之信,及温放黜,乃叹俊之有先见。亮初闻温败,未知其故,思之数日,曰:“吾已得之矣,其人于清浊太分,善恶太明。”

《吴志》:严畯字曼才,彭城人,官卫尉,使至蜀,蜀相诸葛亮深善之。《吴志‧顾邵传》注引殷礼子基作《通语》曰:礼字德嗣,弱不好弄,潜识过人。少为郡吏,守吴县丞。孙权为王,召除郎中。后与张温使蜀,诸葛亮甚称叹之。稍迁至零陵太守,卒官。

《述异录》:蜀汉时,牂牁帅火济者,从诸葛孔明破孟获有功,封罗甸国王,即今宣慰使安氏远祖也。

《滇载记》:滇酋有六,各号为诏,夷语谓王为诏。其一曰蒙含诏,其二曰浪施诏,其三曰邓𧸘诏,其四曰施浪诏、其五曰摩㱔诏,其六曰蒙雟诏。兵埒,不能相君长。至汉,有仁杲者,九龙八族之四世孙也,强大,居昆弥川。传十七世,至龙佑那,当蜀汉建兴三年,诸葛武侯南征雍闿,师次白崖川,获闿,斩之,封龙佑那为酋长,赐姓张氏。割永昌益州地置云南郡于白崖。诸夷慕侯之德,渐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诸郡于是始有姓氏。

【澍案:雍闿为高定部曲所杀。】

《方舆记要》曰:《白虎通》,战国时,楚庄𫏋据滇,号为庄氏。汉武帝立白崖人仁果为滇王,而𫏋嗣绝。仁果传十五代为龙佑那。诸葛武侯南征,师次白崖,立为酋长,赐姓张氏。历十七传,当贞观世,张乐进求以蒙舍酋细农罗强,遂逊位焉。

【澍案:杲果二字必有一误。】

《华阳国志》:先主薨后,越雟叟帅高定元叛,益州大姓雍闿亦杀太守正昂。孙权遥用闿为永昌太守,牂牁郡丞朱褒领太守,恣睢。丞相亮以初遭大丧,未便加兵,遣从事蜀郡常颀行部南入,以都护李严书晓谕闿,闿答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正朔有三,远人惶惑,不知所归。”其傲慢如此。颀至牂牁,收郡主簿考讯,奸褒因杀颀为乱。

【澍案:《蜀志》作常房,颀即房也。常氏江原大姓,《华阳国志》出于常璩,疑作颀为是。】

《新唐书》:南诏蛮本乌蛮别种,姓蒙氏。蛮谓王为诏,自言哀牢之后,代居蒙舍州为渠帅,在汉永昌故郡东姚州之西。其先渠帅有六,自号六诏,兵力相埒,各有君长,无统。蜀时为诸葛亮所征,皆臣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