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愚经/贤愚经卷十一 中华文库
贤愚经卷第十一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五二)无恼指鬘品第四十五(丹本为五十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于时国王名波斯匿。王有辅相,聪明巨富,
其妇怀妊,生一男儿,形貌端正,容体殊绝。
于时辅相,见儿欢喜,即召相师,
令占相之。相师看见,怀喜而言:“是儿福相,
人中挺特,聪明智辩,有逾人之德。”父闻遂喜,
敕为作字。相师问言:“儿受胎来,有何异事?”
辅相答言:“其母素性,不能良善,怀妊已来,
倍更异常,心性恭顺,乐宣人德,慈矜苦厄,
不喜说过。”相师言曰:“此是儿志,当为立字,
号阿舋贼奇,晋言无恼。”儿渐长大,雄壮绝伦,
有力士之力,一人敌千,腾接飞鸟,
走疾奔马,其父辅相,甚爱念之。于是国中,
有一婆罗门,聪明博达,多闻广识,有五百弟子,
追逐随学。尔时辅相,即将其子,
往嘱及之,令其学问。婆罗门可之,受持教授。
阿舋贼奇,夙夜勤业,一日咨受,
胜馀终年,学未经久,普悉通达。婆罗门师,
异常待遇,行来进止,每与是俱,及诸同学,
倾意瞻敬。 尔时婆罗门师妇,
见其端正才姿挺邈过逾人表,怀情色著,爱不去意。
然诸弟子,与共周回,行止不独,无缘与语,
有心不遂,常以叹悒。会有檀越,
来请其师及诸弟子,三月一时。婆罗门师内与妇议:
“我今当行受请三月,当留一人经纪于后。”
时妇内喜,密自怀计,白婆罗门:“是事应尔,
后家理重,宜须才能,可留无恼嘱以后事。”
时婆罗门,即敕无恼:“我今赴彼檀越之请,
后事总多,须人料理。卿著才能,为吾营后。”
无恼受教,即住不行,师及徒众,引导而去。
其妇怡悦欣喜无量,极自庄饰,多作姿媚,
与共谈语,娆动其意。无恼志固,无心相从。
欲心转盛,实意语之:“我相钦爱,由来有素,
但逼众人,有怀未发。汝师临去,吾故相留,
今既独静,当从我意。”无恼晓谢,语言:
“我梵志法,不淫师妇,若当违犯非婆罗门。
宁交取死,终不为此。”于时师妇,望重违心,
惭愧瞋愤,复作密计。候师垂至,挽裂衣裳,
攫破其面,尘土坌身,憔悴卧地,
无所言语。时婆罗门师徒俱到,师即入内,
见妇色状,即问其故:“何缘乃尔?”妇垂泣言:
“不足问也。”时婆罗门重更问之:
“汝有何事?当相告语,云何不说?”妇啼而言:“汝所钦美,
阿舋贼奇,自汝去后,常见侵凌,我适不从,
曳裂我衣,坏我身首。汝畜弟子,云何乃尔?”
婆罗门闻,甚怀恚忿,语其妇言:“此无恼者,
力敌千人,辅相之子,种族强盛,虽欲治之,
宜当以渐。”诠谋是已,往见无恼,随宜方便,
而慰喻言:“我去之后,苦汝营劳。又汝前后,
奉事尽忠,常感汝意,思欲相酬。有一秘法,
由来未说,若能成办,直生梵天。”无恼长跪,
问是何事?答言:“若持七日之中,斩千人首,
而取一指,凡得千指,以为鬘饰。尔时梵天,
便自来下,命终之后,定生梵天。”
无恼闻此情怀犹豫,复白师言:“此事不应,杀害众生,
便生梵天。”师又告言:“汝我弟子,
岂不信我至要之言?若汝不信则为义绝,
随尔道径莫复此住。”又更作咒,竖刀在地。
说咒已讫恶心转生。师知其意,即授与刀。受刀走外,
得人便杀,取指为鬘,人见便号鸯仇魔罗,
晋言指鬘。 周行斩害到七日头,
方得九百九十九指,唯少一指,残杀一人,指数便满。
人皆藏窜,无敢行者,遍行求觅,更不能得。
七日之中,不得饮食,其母怜愍,遣人为致,
悉各怀惧,无敢往者。其母持食,躬自致往,
儿遥见母,走趣欲杀。母时语言:“咄不孝物!
云何怀逆欲危害我?”儿便语言:“我受师教,
要七日中,满得千指,便当得愿生于梵天。
日数已满,更不能得,事不获已,
当杀于母。”母又语言:“事苟当尔,但取我指,
莫见伤杀。” 于时世尊具遥睹见,知其可度,
化作比丘,行于彼边。鸯仇摩罗已见比丘,
舍母腾跃,走趣规杀。佛见其来,徐行舍去。
指鬘极力走不能及,便遥唤言:“比丘小住。”
佛遥答言:“我常自住,但汝不住。”指鬘复问:
“云何汝住我不住耶?”佛即答言:“我诸根寂定,
而得自在;汝从恶师,禀受邪倒,变易汝心,
不得定住,昼夜杀害,造无边罪。”
指鬘闻此意欻开悟,投刀远弃,遥礼自归。
于时如来尔乃待之,还现佛身,光明朗日,
三十二相,昺著奇妙。指鬘见佛光相威仪,
以身投地,悔过自责。佛粗说法,得法眼净,
心遂纯信,求索出家。佛即可之。“善来比丘!”
须发自落,法衣着身,随彼所应,重为说法,
心垢都尽,得罗汉道。佛即将其,还祇陀林。
尔时国中,人民之类,闻指鬘声,皆各惊怖,
人畜怀妊,怖不能生。时有一象,不能出子,
佛敕指鬘,往说诚言:“我生已来,不杀一人。”
指鬘白佛:“我由来杀多,云何不杀?”佛告之曰:
“于圣法中,是为始生。”尔时指鬘便整衣服,
奉教往说,如语寻生皆得安隐。还诣精舍,
坐一房中。 时波斯匿王,大合兵众,
躬欲往讨鸯仇摩罗,路由祇洹,当往攻击。
时祇洹中,有一比丘,形极痤陋,音声异妙,
振声高呗,音极和畅,军众倾耳,无有厌足,
象马竖耳,住不肯行。王怪,顾问御者:
“何以乃尔?”御者答言:“由闻呗声,
是使象马停足立听。”王言:“畜生尚乐闻法,我曹人类,
何不往听?”即与群众,暂还祇洹。到下象乘,
解剑却盖,直进佛所,敬礼问讯,彼呗比丘,
呗声已绝。王先问言:“向闻呗音,清妙和畅,
情豫钦慕,愿得见识,施十万钱。”佛告之曰:
“先与其钱,然后可见。若已见者,
更不欲与一钱之心。”即将示之。见其形状,倍复痤陋,
不忍见之,意无欲与一钱之想。王从座起,
长跪白佛言:“今此比丘,形极短丑,
其音深远声彻乃尔。宿作何行,致得斯报?”
佛告王曰:“善听着心!过去有佛,名曰迦叶,
度人周讫,便般涅槃。时彼国王,名机里毗,
收取舍利,欲用起塔。时四龙王,化为人形,
来见其王,问起塔事:‘为用宝作?为用土耶?’
王即答言:‘欲令塔大,无多宝物,
那得使成?今欲土作,令方五里高二十五里,
极使高显可观。’龙王白言:‘我非是人,皆是龙王,
闻王作塔,故来相问,苟欲用宝,当相佐助。’
王欢喜言:‘能尔者快。’龙复语言:‘四城门外,
有四大泉,城东泉水,取用作墼,成绀琉璃。
城南泉水,取用作墼,其墼成已,皆成黄金。
城西泉水,取用作墼,墼成就已,变成为银。
城北泉水,取用作墼,其墼成已,变为白玉。’
王闻是语,倍增踊跃,即立四监,各典一边。
其三监所作工向欲成,一监慢怠,
工独不就。王行看见,便以理责:‘卿不用心,
当加罚谪。’其人怀怨,便白王言:‘此塔太大,
当何时成?’王去之后,敕诸作人,昼夜勤作,
一时都讫。塔极高峻,众宝晃昱庄校雕饰,
极有异观。见已欢喜,忏悔前过,
持一金铃,著塔枨头,即自求愿:
‘令我所生音声极好,一切众生莫不乐闻,将来有佛,
号释迦牟尼,使我得见度脱生死。’如是大王!
欲知尔时一监作迟怨塔大者,此比丘是。
缘彼恨言嫌其塔大,五百世中,
常极痤陋;由后欢喜施铃塔头,
求索好声及愿见我,五百世中,极好音声,今复见我,
致得解脱。” 王闻是已,便辞欲退。佛问大王:
“欲何所至?”王白佛言:“国有恶贼鸯仇摩罗,
伤杀人民,纵横暴害,今欲率众往攻伐之。”
佛告王曰:“鸯仇摩罗,当如今者不能杀蚁,
况复馀耶?”王心念言:“世尊已往已降伏之?”
佛告王言:“指鬘今已出家入道得阿罗汉,
诸恶永尽,今在其房,欲见之不?”王言:“思见。”
即起到其房外,闻指鬘比丘謦欬之声,
忆其暴恶所伤弥广,怖躄断绝良久乃稣,
还至佛所,以事白佛。 佛告王言:
“不但今日闻彼之声堕地断绝,
过去世时闻其音声亦尔断绝。善听大王!过去久远,此阎浮提,
有一大国,名波罗捺。尔时国中,有一毒鸟,
捕诸毒虫,恒以为食。其形极毒,不可触近,
所经历下,众生皆死,树木悉枯。尔时此鸟,
遇到一林,住一树上,謦欬欲鸣。时彼林中,
有白象王,在傍树下,闻毒鸟声,
躄地断绝不能动摇。如是大王!尔时毒鸟,今指鬘是。
时白象王,今王身是。” 王复白佛:“鸯仇摩罗,
暴害滋甚,杀尔所人,赖蒙世尊降化修善。”
佛告王曰:“鸯仇摩罗,不但今日杀此多人,
蒙我降化;过去世时,亦杀此等,我亦降化,
乃复思善。”王重白佛言:
“不审此等先世被害,世尊降化,其事云何?愿为解说。”
佛告王曰:“善听着心!过去久远阿僧祇劫,
此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捺,于时国王,
名波罗摩达。尔时国王,将四种兵,入山林中,
游行猎戏。王到泽上,驰逐禽兽,单只一乘,
独到深林,王时疲极,下马小休。尔时林中,
有[马*字]师子,怀欲心盛,行求其偶,困不能得,
值于林间,见王独坐,淫意转隆,
思欲从王,近到其边,举尾背住。王知其意,
而自思惟:‘此是猛兽,力能杀我,若不从意,
傥见危害。’王以怖故,即从师子,成欲事已,
师子还去。诸兵群从,已复来到,王与人众,
即还宫城。尔时师子,从是怀胎,日月满足,
便生一子,形尽似人,唯足斑驳。师子忆识,
知是王有,便衔担来,著于王前。王亦思惟,
自忆前事,知是己儿,即收取养,以足斑驳,
字为迦摩沙波陀,晋言驳足。养之渐大,
雄才志猛,父王崩亡,班足继治。 “时驳足王,
有二夫人,一王者种,二婆罗门种。
时驳足王,一日出城,游于园观,敕二夫人:
‘随我后往,谁先到者,当与一日,极相娱乐,
其随后者,吾不见之。’王去之后,其二夫人,
极自庄饰,严驾车乘,一时俱往。到于道中,
见于天祠,梵志种者,下车作礼,礼已急进,
犹随后到;王从本言,而不前之。
于是夫人,瞋恚烦愤,怨责天神:‘我由礼汝,
使王见薄,若有天力,何不护我?’恚恨愤恼,
密自怀计。王后还宫,加意奉事,复还待遇,
从王求愿:‘听我国中一日自在。’值王偏心,
即听可之。出外令人打坏天祠,令平如地,
乃还宫中。守天祠神,悲苦懊恼,往至宫中,
欲思伤害;王宫天神,遮不听入。
“有一仙人,住仙山中,时驳足王,恒常供养,
日日食时,飞来入宫,不食肴膳,粗食粗供。
偶值一日仙人不来,天神知之,化作其形,
欲来入宫。宫神犹识,不听前入。遥在门外,
白王求通,王闻仙人在外索现,怪其所以,
急敕听入。是时宫神,
闻王有教即休不遮。径前得入,坐于仙人常坐之处,
办如常食,以用供养。时化仙人,不肯就食,
即语王言:‘此食粗恶,又无肉鱼,云何可啖?’
王即白言:‘大仙自来,恒食清素,
故令不办肉鱼肴膳。’化仙又告:‘自今已后,莫设粗供,
但肉为食。’即如语办,食已还去。后到明日,
旧仙飞来,为设肴膳种种诸肉,仙人瞋恚,
怨愤于王。王言:‘大仙昨日敕如是作。’
仙人语言:‘昨日有患,断食一日,不来是间,
谁语汝曹?但相轻试,故复尔耳。
令王是后十二年中,恒食人肉。’作是语竟,飞还山中。
“是后厨监,忘不办肉,临时无计,出外求肉,
见死小儿肥白在地,念且称急,即却头足,
担至厨中,加诸美药,作食与王。王得食之,
觉美倍常,即问厨监:‘由来食肉,未有斯美,
此是何肉?’厨监惶怖,腹拍王前:‘若王原罪,
乃敢实说。’王答之言:‘但实说之,不问汝罪。’
厨监白王:‘先日有缘,不及觅肉,
得死小儿,以称时要。不意大王,乃当觉之。’
王言:‘此肉甚美异常,自今已往,如是求索。’
厨监白王:‘前者偶值自死小儿,更求叵得。
其作食者,畏惧国法。’王又语言:‘汝但密取,
设有觉者,断处由我。’厨监受教,
密捕得之,日日供王。于时城中人民之类,
各各行哭云亡小儿,展转相问:‘何由乃尔?’
诸臣聚议,当试微伺,即于街里,处处安人。
见王厨监曳他小儿,伺捕得之,缚将诣王,
具以前后所亡事白。王闻是语,默然不答。
三重白王:‘今捕得贼,罪衅彰露,
事当断决,云何默然?’王乃答言:‘是我所教。’
诸臣怀恨,各自罢去,于外共议:‘王便是贼,
食我等子,
啖人之王云何共治?当共除之去此祸害。’一切同心咸共齐谋:‘城外园中,
有好池水,其王日日,至彼洗浴。诸臣储兵,
安伏园中。’王出洗浴已到池中,
伏兵一时周匝四合,即围其王,当取杀之。王见兵集,
惊怖问言:‘汝等何故而围逼我?’诸臣答言:
‘夫为王者,养民为事。方临厨子,杀人为食。
众民呼嗟,告情无处,不任苦酷,故欲杀王。’
王语诸臣:‘我实无状,自今已后,
更不复为,唯见恕放,当自改厉。’诸臣语曰:
‘终不相放,正使今日天雨黑雪,
令汝头上生黑毒蛇,犹不相听,不须多云。’
时王驳足闻臣语已,自知必死,得脱无路,即语诸臣:
‘虽当杀我,小缓须臾,听我小住。’诸臣缓置,
王即自誓:‘我身由来,所修善行,为王正治,
供养仙人,合集众德,
回令今日我得变成飞行罗刹。’其语已讫,寻语而成,即飞虚空,
告诸臣曰:‘汝等合力,欲强杀我,赖我大幸,
复能自拔。自今已后,汝等好忍,所爱妻儿,
我次当食。’语讫飞去,止山林间,
飞行抟人,担以为食,人民之类,恐怖藏避。
如是之后,杀啖多人。诸罗刹辈,附为翼从,
徒众渐多,所害转广。后诸罗刹,白驳足王:
‘我等奉事,为王翼从,愿为我曹,作一宴会。’
时驳足王,即许之言:‘当取诸王令满一千,
与汝曹辈,以为宴会。’许之已讫,一一往取,
闭着深山,已得九百九十九王,残少一人,
其数未足。诸王念言:‘我曹穷急,
当何所趣?若其捕得须陀素弥,须陀素弥有大方便,
能济我等。’作是计已,白罗刹王:
‘王欲作会,极令有异,纯取诸王,不用凡细;
须陀素弥,甚有高德,若能得来,王会乃好。’
罗刹王言:‘有何高德?’即时飞腾,往欲取之。
“值须陀素弥,将诸婇女,晨欲出城至园洗浴,
道见婆罗门,从其乞[句-口+匕]。王语婆罗门:
‘待我洗还,当相布施。’王既到园,入池中洗。
时罗刹王,飞空来取,担到山中。须陀素弥,
愁忧悲泣!时驳足王,而问之曰:
‘闻汝名德殊胜第一,大丈夫志,当任穷达,云何特愁,
啼如小儿?’须陀素弥白罗刹王:
‘我不爱身贪惜寿命,但念生来未曾妄语,朝出宫行,
见一道士,当车驾前,从我乞[句-口+匕]。我许洗还,
当相施与。出值大王担我至此,
念今妄语违失诚信,是以故愁,非惜身也。
愿见哀愍,假我七日,施彼道士,当归就死。’
驳足闻是,而语之言:‘汝今得去,
宁当自还来就死耶?’即复问言:‘正使不还,我自能得。’
寻放令去。王还到国,道士犹在,欢喜供养,
施婆罗门。时婆罗门,见王不久欲还就死,
惧其恋国而有愁忧,即为其王,而说偈言:
“‘劫数终极, 乾坤洞然, 须弥巨海,
都为灰炀。 天龙人鬼, 于中雕丧,
二仪尚殒, 国有何常? 生老病死,
轮转无际, 事与愿违, 忧悲为害。
欲深祸重, 疮疣无外, 三界都苦,
国有何赖? 有本自无, 因缘成诸,
盛者必衰, 实者必虚。 众生蠢蠢,
都如幻居, 三界皆空, 国土亦如。
识神无形, 假乘四蛇, 无眼宝养,
以为乐车。 形无常主, 神无常家,
形神尚离, 岂有国耶?’
“时须陀素弥,闻说此偈,思惟义理,
欢喜无量,即立太子,自代为王,与诸臣别,
当还赴信。诸臣同声,白于王言:‘愿王但住,
勿忧驳足,臣等思计,设备防虑,锻铁为舍,
王且在中,驳足虽猛,何所能耶?’
王告诸臣并诸人民:‘夫人生世,诚信为本,
虚妄苟存,情所未许,宁就信死,不妄语生。’
复为种种说诚信之利,广为分别虚妄之罪。
诸臣悲咽,一更无言。王起出城,一切皆送,
[口*睾]慕道次,断绝复稣;王晓喻讫,涉道而去。
时驳足王,自思惟言:‘须陀素弥,今日应来。’
坐于山顶,遥候望之,见其顺道径来越已。
既到见之,颜色怡悦,欢喜解释,逾过于旧。
罗刹王问:‘快能来到,人生于世,
靡不惜寿,汝今当死,欢喜倍常,还到本国,
获何善利?’须陀素弥答言:
‘大王宽恩假我七日布施,得遂诚言,又闻妙法,心用闻解,
当如今日,志愿毕足,虽当就死,情欣犹生。’
驳足王言:‘汝闻何法?试为吾说。’须陀素弥,
为说本偈,复更方便广为说法,
分别杀罪及其恶报,复说慈心不杀之福。驳足欢喜敬戴为礼,
承用其教,无复害心,即放诸王,各还本国。
须陀素弥,即收兵众,还将驳足安置本国,
前仙人誓,十二年满,自是已后,更不啖人,
遂还霸王,治民如旧。 “如是大王!
欲知尔时须陀素弥王者,今我身是。驳足王者,
今鸯仇摩罗是。尔时诸人十二年中,
为驳足王所食啖者,今此诸人,
为鸯仇摩罗所杀者是。此诸人等,
世世常为鸯仇摩罗之所杀害,我亦世世,降之以善。我念过去,
为凡夫时,化令不杀;况我今日成为如来,
众德普备,诸恶永息,岂复不能降化之耶?”
王复白佛:“今此诸人!宿有何缘,乃常世世,
为其所杀?” 佛告王曰:“善谛听之!
乃往过去久远劫中,此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捺,
于时国王,名波罗摩达。王有二子,各有雄才,
端正殊妙,王甚爱念。于时小者,心自念言:
‘设我父崩,兄当继治,我既年小,无望国位,
生于一世,已不作王,
处世何为?不如幽静以求仙道。’作是念已,往白父王:‘贪慕深山,
求于仙道,愿见听放,得遂所志。’
如是殷勤,志不可夺,父便听之,即放入山。
去经数年,父王崩亡,其兄继位,统领人民。
兄治不久,遇疾命终,未有子嗣,更无继绍,
诸臣集议,靡知所归?有一臣言:
‘王有小子,前启大王,入山学仙,
当还往迎以续王位。’诸臣喜曰:‘定有此事。’
即相率合入山请唤,到以情状具白其意:‘唯愿垂怜!
抚接我国。’仙人答言:‘此事可畏,我此静乐,
永无忧患。世人凶恶,好相斩戮,若我为王,
傥见图害。今甚乐此,不能为也。’诸臣重白:
‘王崩绝嗣,更无绍继,唯有大仙是王之种。
国土人民,不得无主。唯愿垂愍!顾意临覆。’
如是致诚,殷勤求请,其意不忍,遂与还国。
仙人少小,不习欲事,既来治国,渐近女色,
淫事已深,奔逸放荡,晨夜耽荒不能自制。
遂敕国中,一切诸女,欲出行时,要先从我,
尔乃然后,听往从夫。及诸国中,端正妇女,
入其意者,皆悉凌辱。 “时一女人,
于道陌上多人众中,裸形立溺,人悉惊笑,来共呵之:
‘汝何无羞乃至若是?’女即答言:
‘女于女中,有何羞耻?汝等立溺,既亦不羞,
我汝不异,有何羞耻?’诸人答言:‘是语何谓?’
女复言曰:‘唯王一人,是男子耳,一国妇女,
皆被其辱。汝等若男,当令尔耶?’于是诸人,
更相惭愧,便共谈论:‘如此女言,实是其理。’
阴持女言,转密相语,同心合谋,欲共图王。
城外园中,有清凉池,王恒前后,至池洗浴,
诸臣民辈,安伏园中,值王出洗,伏兵悉出,
周匝围绕,逼取欲杀。王乃惊曰:‘欲作何等?’
诸臣白言:‘王为正治,淫荒过度,坏乱常俗,
污辱诸家。臣等睹见,不能堪忍,故欲除王,
更求贤能。’王闻遂惊,语诸臣言:
‘我实不是负累汝等,请自改厉,更不敢尔。
愿见宽放,与民更始。’诸臣复语:‘正使今日,
天雨黑雪,顶生毒蛇,终不相放,奚须多云。’
王闻是已,自知必死,瞋恚感愤,语诸臣言:
‘我本在山,无豫世事,强来见逼,以我为王。
未有大失,同心图我。我今单弱,
无力自拔,誓当来世当常杀汝,垂当得道,
犹不相置。’虽作是誓,犹故杀之。如是大王!
欲知尔时仙人王者,今鸯仇摩罗是。
尔时臣民同心杀王者,今此诸人,
为鸯仇摩罗所杀者是。从彼已来,常为所杀,乃至今日,
犹害此等。” 时王长跪,复白佛言:“指鬘比丘,
杀此多人,今已得道,当受报不?”
佛告大王:“行必有报,今此比丘,在于房中,
地狱之火,从毛孔出,极患苦痛,酸切叵言。”
于时如来,欲令众会知作恶行必有罪报,
敕一比丘:“汝持户排,往指鬘房,刺户孔中。”
比丘即往,奉教为之,排入户内,寻时融消。
比丘惊愕,还来白佛,佛告比丘:“行报如是。”
王及众会,莫不信解。 尔时阿难长跪白佛:
“鸯仇摩罗,宿有何庆,身力雄壮,力士之力,
健捷轻疾,走及飞鸟?复得值佛,
越度生死?唯愿垂哀!为众会说。” 佛告阿难:“汝等善听!
乃往过去迦叶佛时,有一比丘,为僧执事,
将僧人畜,载致谷米,道中逢雨,隐避无处,
谷米囊物,悉被浇浸。时彼比丘,思欲疾过,
力少行迟,无方从意,心怀悒迟,即立誓言:
‘愿我后生,力敌千人,身轻行速,走疾飞鸟,
将来有佛释迦牟尼,使我得见永脱生死。’
如是阿难!尔时执事比丘者,
今鸯仇摩罗是。由彼世时,出家持戒,因营僧事,
立愿之故,自从是来,世世端正猛力轻疾,
悉如其愿,复遇见我,得度生死。” 尔时阿难,
及诸比丘,王及臣民,一切会者,
闻佛所说因缘行报,皆悉感厉,思惟四谛,有得须陀洹、
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者,
有种辟支佛善根本者,有发无上正真道意者,
或有得住不退转者,皆护身口克心从善,
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三)檀腻羁品第四十六(丹本为五十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国内,有婆罗门宾头卢埵阇,
其妇丑恶,两眼复青,纯有七女,无有男儿,
家自贫困,诸女亦穷。妇性弊恶,恒骂其夫,
女等更互来求所须,比未称给,瞋目啼哭。
其七女夫瑧集其舍,承待供给,恐失其意,
田有熟谷,未见践治,从他借牛,将往践之,
守牛不谨,于泽亡失。时婆罗门,坐自思惟:
“我种何罪,酸毒兼至?内为恶妇所骂,
七女所切,女夫来集,无以承当,复失他牛,
不知所在。”广行推觅,形疲心劳,愁闷恼悸,
偶到林中,值见如来坐于树下,诸根寂定,
静然安乐。时婆罗门,以杖拄颊,久住观之,
便生此念:“瞿昙沙门,今最安乐,
无有恶妇骂詈斗诤,诸女熬恼,贫女夫等,烦损愁苦,
又复无有田中熟谷,不借他牛,无有失忧。”
佛知其心,便语之曰:“如汝所念,如我今者,
静无众患,实无恶妇咒诅骂詈,
无有七女傲恼于我,亦无女夫竞集我家,
亦复不忧田中熟谷,不借他牛,无有亡忧。”
佛告之曰:“欲出家不?”即白佛言:
“如我今者观家如冢,妇女众缘如处怨贼,世尊慈愍,
听出家者,甚适鄙愿。”佛即告曰:“善来比丘!”
须发自落,身所着衣,变成袈裟。佛为说法,
即于坐处诸垢永尽,成阿罗汉。 阿难闻之,
叹言:“善哉!如来权导实难思议。此婆罗门,
宿种何庆,得离众患,
获兹善利?犹如净[(畾/且)*毛]易染为色。” 佛告阿难:“此婆罗门,
非但今日蒙我恩泽离苦获安;过去世时,
亦赖我恩,免众厄难,复获安快。” 阿难白佛:“不审,
世尊!过去世时,云何免救令其脱苦?”
佛告阿难:“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吾当为汝广分别说。”阿难白佛:“诺当善听!” 佛告阿难:
“乃往过去阿僧祇劫,有大国王,
名阿波罗提目佉,晋言端正,治以道化,不[打-丁+王]民物。
时王国中,有婆罗门,名檀腻羁,家理空贫,
食不充口,少有熟谷,不能治之,
从他借牛,将往践治。践谷已竟,驱牛还主。
驱到他门,忘不嘱付,于是还归。牛主虽见,
谓用未竟,复不收摄。二家相弃,遂失其牛。
后往从索,言已还汝,共相诋谩。尔时牛主,
将檀腻羁,诣王债牛。适出到外,
值见王家牧马之人,时马逸走,
唤檀腻羁为我遮马。时檀腻羁,下手得石,持用掷之,
值脚即折;马吏复捉,亦共诣王。次行到水,
不知渡处,值一木工,口衔斲斤,褰衣垂越。
时檀腻羁,问彼人曰:‘何处可渡?’
应声答处,其口开已,斲斤堕水,求觅不得;
复来捉之,共将诣王。时檀腻羁,为诸债主,
所见催逼,加复饥渴,便于道次,从沽酒家,
乞少白酒,上床饮之,不意被下有小儿卧,
压儿腹溃。尔时儿母,复捉不放:‘汝之无道,
枉杀我儿。’并共持着,将诣王宫。到一墙边,
内自思惟:‘我之不幸,众过横集,若至王所,
傥能杀我;我今逃走,或可得脱。’
作是念已,自跳踯墙,下有织公,堕上即死。
时织公儿,复捉得之,便与众人,共将诣王。
“次复前行,见有一雉住在树上,遥问之曰:
‘汝檀腻羁!今欲那去?’即以上缘向雉说之,
雉复报言:‘汝到彼所,为我白王,我在馀树,
鸣声不快,若在此树,鸣声哀好。
何缘乃尔?汝若见王,为我问之。’次见毒蛇,
蛇复问之:‘汝檀腻羁!今欲何至?’即以上事,
具向蛇说。蛇复报言:‘汝到王所,为我白王,
我常晨朝,初出穴时,身体柔软,无有众痛,
暮还入时,身粗强痛,碍孔难前。’时檀腻羁,
亦受其嘱。复见母人,而问之言:‘汝欲何趣?’
复以上事,尽向说之。母人告曰:‘汝到王所,
为我白王,不知何故,我向夫家,思父母舍,
父母舍住,思念夫家。’亦受其嘱。 “时诸债主,
咸共围守,将至王前。尔时牛主,前白王言:
‘此人借我牛去,我从索牛,不肯偿我。’
王问之曰:‘何不还牛?’檀腻羁曰:‘我实贫困,
熟谷在田,彼有恩意,以牛借我,我用践讫,
驱还归主,主亦见之,虽不口付,牛在其门,
我空归家,不知彼牛竟云何失?’王语彼人:
‘卿等二人,俱为不是,由檀腻羁口不付,
汝当截其舌,由卿见牛不自收摄,
当挑汝眼。’彼人白王:‘请弃此牛,不乐剜眼、
截他舌也。’即听和解。马吏复言:‘彼之无道,
折我马脚。’王便为问檀腻羁言:‘此王家马,
汝何以辄打折其脚?’跪白王言:‘债主将我,
从道而来,彼人唤我,令遮王马,高奔叵御,
下手得石捉而掷之,误折马脚,非故尔也。’
王语马吏:‘由汝唤他,当截汝舌;由彼打马,
当截其手。’马吏白王:‘自当备马,
勿得行刑。’各共和解。木工复前云:
‘檀腻羁失我斲斤。’王即问言:‘汝复何以失他斲斤?’
跪白王言:‘我问渡处,彼便答我,
口中斲斤失堕渠水,求觅不得,实不故尔。’王语木工:
‘由唤汝故,当截其舌,担物之法,礼当用手,
由卿口衔致使堕水,今当打汝前两齿折。’
木工闻是,前白王言:‘宁弃斲斤,
莫行此罚。’各共和解。时酒家母,复牵白王。
王问檀腻羁:‘何以乃尔[打-丁+王]杀他儿?’跪白王言:
‘债主逼我,加复饥渴,彼乞少酒,上床饮之,
不意被下有卧小儿。饮酒已讫,儿已命终,
非臣所乐。唯愿大王!当见恕察。’王告母人:
‘汝舍沽酒,众客猥多,何以卧儿置于坐处,
覆令不现?汝今二人,俱有过罪。汝儿已死,
以檀腻羁,与汝作婿,令还有儿,
乃放使去。’尔时母人,便叩头曰:‘我儿已死,
听各和解,我不用此饿婆罗门用作夫也。’
于是各了自得和解。时织工儿,复前白王:
‘此人狂暴,蹑杀我公。’王问言曰:‘汝以何故,
[打-丁+王]杀他父?’檀腻羁曰:‘众债逼我,我甚惶怖,
趒墙逃走,偶堕其上,实非所乐。’王语彼人:
‘二俱不是,卿父已死,以檀腻羁,与汝作公。’
其人白王:‘父已死了,
我终不用此婆罗门以为父也。’听各共解,王便听之。 “时檀腻羁,
身事都了,欣踊无量,故在王前。见二母人,
共诤一儿,诣王相言。时王明黠,以智权计,
语二母言:‘今唯一儿,二母召之,听汝二人,
各挽一手,谁能得者,即是其儿。’其非母者,
于儿无慈,尽力顿牵,不恐伤损;所生母者,
于儿慈深,随从爱护,不忍曳挽。王鉴真伪,
语出力者:‘实非汝子,强挽他儿,
今于王前,道汝事实。’即向王首:‘我审虚妄,
[打-丁+王]名他儿。大王聪圣!幸恕虚过。’儿还其母,
各尔放去。复有二人,共诤白[(畾/且)*毛],诣王纷纭,
王复以智,如上断之。时檀腻羁,便白王言:
‘此诸债主,将我来时,于彼道边,有一毒蛇,
殷勤倩我,寄意白王:“不知何故,从穴出时,
柔软便易,还入穴时,妨碍苦痛,
我不自知何缘有是?”’王答之言:‘所以然者,从穴出时,
无有众恼,心情和柔,身亦如是。
蛇由在外,鸟兽诸事,触娆其身,瞋恚隆盛,
身便粗大,是以入时,碍穴难前。卿可语之:
“若汝在外,持心不瞋,如初出时则无此患。”’
复白王言:‘道见女人,倩我白王:“我在夫家,
念父母舍,若在父舍,复念夫家,
不知所以何缘乃尔?”’王复答言:‘卿可语之:
“由汝邪心,于父母舍更畜傍婿,
汝在夫家念彼傍人;至彼小厌,还念正婿,是以尔耳。”
卿可语之:“汝若持心,舍邪就正,则无此患。”’
又白王言:‘道边树上,见有一雉,倩我白王:
“我在馀树,鸣声不好,若在此树,鸣声哀和,
不知其故何缘如是?”’王告彼人:‘所以尔者,
由彼树下有大釜金,是以于上,鸣声哀好;
馀处无金,是以住上,音声不好。’
王告檀腻羁:‘卿之多过,吾已释汝,
汝家贫穷困苦理极,树下釜金,应是我有,就用与汝,
卿可掘取。’奉受王教,一一答报。掘取彼金,
贸易田业,一切所须,皆无乏少,便为富人,
尽世快乐。” 佛告阿难:“尔时大王,
阿婆罗提目佉者,岂异人乎?我身是也。
尔时婆罗门檀腻羁者,今婆罗门宾头卢埵阇是。我往昔时,
免其众厄,施以珍宝,令其快乐;吾今成佛,
复拔彼苦,施以无尽法藏宝财。” 尊者阿难,
及诸众会,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贤愚经卷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