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愚经卷第十二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五四)

  师质子摩头罗世质品第四十七(丹本为五十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国中,有一婆罗门,字曰师质,

居家大富,无有子息,诣六师所,问其因缘。

六师答言:“汝相无儿。”尔时师质便还归家,

著垢腻衣,愁思不乐,而自念言:“我无子息,

一旦命终,居家财物,当入国王。”思惟是已,

益增愁恼。婆罗门妇,与一比丘尼共为知识。

时比丘尼,值到其舍,见其夫主,忧愁燋悴,

便问之言:“汝夫何故,愁悴如是?”婆罗门妇,

即答之曰:“家无子姓,往问六师,

六师占相云当无儿。以是之故,愁忧不乐。”时比丘尼,

复语之言:“六师之徒,非一切智,

何能知人业行因缘?如来在世,明达诸法,过去未来,

无所障碍,可往问之,必足了知。”

比丘尼去后,妇便白夫如向所闻。时夫闻已,

心便开悟,更著新衣,往诣佛所,稽首佛足,

而白佛言:“我之相命,当有儿不?”世尊告曰:

“汝当有儿,福德具足,生长已大当乐出家。”

婆罗门闻欢喜无量,而作是言:“但使有儿,

学道何苦?”时因请佛及比丘僧,明日舍食,

是时世尊默然许之。 明日时到,佛与众僧,

往诣其家,众坐已定,婆罗门夫妇齐心同志,

敬奉饮食。众会食竟,佛及众僧,还归所止,

路由一泽,中有泉水,甚为清美,

佛与比丘僧,便住休息。诸比丘众,各各洗钵,

有一猕猴,来从阿难,求索其钵,阿难恐破,

不欲与之。佛告阿难:“速与勿忧。”奉教便与。

猕猴得钵,持至蜜树,盛满钵来,奉上世尊。

世尊告曰:“去中不净。”猕猴即时,拾去蜂虫,

极令洁净。佛便告言:“以水和之。”

如语着水,和调已竟,奉授世尊。世尊受已,

分布与僧,咸共饮之,皆悉周遍。猕猴欢喜,

腾跃起舞,堕大坑中,即便命终,

魂识受胎于师质家。时师质妇,便觉有娠,日月已足,

生一男儿,面首端正,世之少双。当生之时,

家内器物,自然满蜜,师质夫妇,喜不自胜。

请诸相师,占其吉凶。相师占讫,而告之言:

“此儿有德,甚善无比。”因为作字,

字摩头罗瑟质,晋言蜜胜,以其初生之日蜜为瑞应,

故因名焉。儿年已大,求索出家,

父母恋惜不肯放之,儿复殷勤白其父母:

“若必违遮不从我愿,当取命终,不能处俗。”

父母议言:“昔日世尊,已豫记之,云当出家。

今若固留,或能取死,就当听之。”共议已决,

而告儿言:“随汝所志。”儿大欣踊往到佛所,

稽首作礼求索出家,世尊告言:“善来比丘!”

须发自堕,法衣在身,便成沙门,

因为广说四谛妙法种种诸理,心开结尽,得阿罗汉。

每与诸比丘,人间游化,若渴乏时,掷钵空中,

自然满蜜,众人共饮,咸蒙充足。

 是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摩头罗瑟质,积何功德,

出家未久,获得应真,意有所须,随意而得?”

佛告阿难:“汝忆往日受师质请不?”答言:

“忆之。”佛言:“阿难!于彼食还,至空泽中,

时有猕猴从汝索钵,盛蜜施佛,佛为受之,

欣悦起舞,堕坑即死,汝复忆不?”答言:“忆之。”

佛语阿难:“彼猕猴者,今摩头罗瑟质是,

由其见佛欢喜施蜜,得生彼家,姿貌端正,

出家学道,速成无漏。” 阿难长跪,重白佛言:

“复有何缘,生猕猴中?”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

迦叶佛时,有年少比丘,

见他沙门跳渡渠水而作是言:‘彼人飘疾熟似猕猴。’

彼时沙门闻是语已,便问之曰:‘汝识我不?’答言:‘识汝。

汝是迦叶佛时沙门,何以不识也?’

时彼沙门,复语之言:‘汝莫呼我假名沙门,

沙门诸果,我悉备办。’年少闻已,毛衣皆竖,

五体投地,求哀忏悔,由悔过故,

不堕地狱;形呰罗汉,故致五百世中恒作猕猴。

由前出家持禁戒故,今得见我,

沐浴清化,得尽诸苦。”佛告阿难:“尔时年少比丘,

今摩头罗瑟质是。”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

闻佛所说,悲喜交怀,咸作是语:“身口意业,

不可不护,缘是比丘不能护口,

获报如是。”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因为四众,

广说诸法,净身口意,心垢除净,各得道迹,

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

有发无上正真道意,或有住于不退地者。

众会闻法,咸共欢喜,顶戴奉行。

  (五五)檀弥离品第四十八(丹本为五十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竹园之中。

时拘萨罗国中,有一长者,字昙摩贯质,

豪贵大富,无有子息。祷祀国中一切神祇,

求索有子,精诚感神,妇即怀妊。日月期满,

生一男儿,躯体端严,世所希有,召诸相师,

占相吉凶。相师占之,知其有德,因为立字,

名檀弥离。年既长大,其父命终,

时波斯匿王,即以父爵封之。受王封已,父时舍宅,

变成七宝,诸库藏中,悉皆盈满,种种具有。

时王子流离,被纯热病,至为困悴,

诸医处药,须牛头栴檀用涂其身,当得除愈。

王即出令,唱语国中:

“谁有牛头栴檀?持诣王家,市当雇直与千两金。”令语尽遍,

无持来者。时有一人,启白王曰:

“拘萨罗国檀弥离长者,家内大有。” 时王闻之,乘车马舆,

躬自往求,到檀弥离长者门前。时守门人,

即入白之:“波斯匿王来在门外。”长者欢喜,

即出奉迎,请王入宫。前见外门,纯以白银,

门内有女,面首端正,世无有双,踞银床,

纺银缕,小女十人,侍从左右。时王便问:

“是汝妇耶?”答曰:“非也,是守门婢。”王续问之:

“是小女辈,复用何为?”弥离答言:“通白消息。”

次入中门,纯绀琉璃,门内有女,面貌端严,

复胜于上,左右侍从,转倍前数。进入内门,

纯以黄金,门内有女,颜貌端正,转胜上者。

坐金床,纺金缕左右侍人,复倍上数。

王亦问之:“此女人者,是卿妇耶?”答言:“非也。”

入到舍内,见琉璃地,清彻如水,

屋间刻镂种种兽形及水虫像,风吹动之,影现地中,

弈弈动摇,王见疑怖,谓是实水,而问之言:“馀更无地,

殿前作池?”弥离答言:“此非水也,是绀琉璃。”

即脱手指七宝环钏,掷置于地,径到彼际,

碍壁乃住。王见欢喜,即共入内,升七宝殿。

弥离夫人,在其殿上,所坐之床,用绀琉璃,

更有妙床,请王令坐。弥离夫人,眼即泪出。

王问之言:“何以泪出?不相喜耶?”夫人答言:

“王来大善!但王衣服,有微烟气,令我泪出,

非是相憎。”王便问言:“今汝家内,不然火耶?”

答言:“不也。”王问曰:“以何煮食?”答曰:

“欲食之时,百味饭食,自然在前。”王复问言:

“冥暮之时以何为明?”答言:“用摩尼珠。”

即便闭户及诸窗牖,出摩尼珠,明逾昼日。

时檀弥离跪白王言:“大王!何故劳屈尊神?”王告之曰:

“我子流离,被病困笃须牛头栴檀,

故来索之。”弥离欢喜,将入诸藏,指示其物,

七宝珍琦,明净曜日,栴檀积聚,不可称计,

而语王言:“须者取之。”时王答言:“我须二两。”

便折与之,多少正足。即使侍从先送归国。

 时王敬念,而语之言:“汝当见佛。”弥离答言:

“云何为佛?”王曰:“汝不闻乎?迦维罗卫,

净饭王子厌老病死,出家学道,道成号佛,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神足智慧,殊挺无比,

人天中尊故号为佛。”弥离闻已,深生敬心,而问王言:

“今在何许?”王答之曰:“在王舍城竹园中止。”

 王去之后,即往见佛,睹佛威颜,

过逾国王所叹万倍,心怀欢喜,头面作礼,问讯起居。

佛为说法,得须陀洹道,长跪合掌,求索出家。

佛即听许。“善来比丘!”须发便堕,法衣着身,

重为说法四谛真法,苦习尽道,心垢都尽,

成阿罗汉。 尔时阿难,及诸比丘,合掌白佛,

问世尊言:“檀弥离比丘,有何功德,

生于人中,受天福禄,不乐世乐;

出家未久即获道果?” 佛语阿难:“善听当说!乃往过去,

九十一劫时,世有佛名毗婆尸,灭度之后,

于像法中,有五比丘,共计盟要,求觅静处,

当共行道。见一林泽,泉水清美,净洁可乐,

时诸比丘,俱共同声,劝语一人:‘此去城远,

乞食劳苦,汝当为福,供养我等。’尔时一人,

即便许可。往至人间,劝诸檀越,日为送食。

四人身安,专精行道,九十日中,便获道果。

即共同心,语此比丘:‘缘汝之故,我等安隐,

本心所规,今已得之。欲求何愿?恣汝求之。’

时彼比丘心情欢喜,而作是言:

‘使我将来天上人中富贵自然,所愿之物,不加功力,

皆悉而生,遭值圣师过逾仁等百千万倍,

闻法心净疾获道果。’”佛告阿难:“尔时比丘,

今檀弥离是。缘其供给四比丘故,九十一劫,

生天人中,豪贵尊严,不处贫穷卑贱之家,

今得见我获道度世。” 尔时阿难,及诸比丘,

闻佛所说,各自劝励,精进修道,

有得初果乃至四果,有发旷济之心住不退者,各各喜悦,

顶戴奉行。

  (五六)象护品第四十九(丹本为五十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摩竭国中,有一长者,生一男儿,

相貌具足,甚可爱敬。其生之日,

藏中自然出一金象,父母欢喜,便请相师,为其立字。

时诸相师,见儿福德,问其父母:“此儿生日,

有何瑞应?”即答之言:“有一金象,与儿俱生。”

因瑞立字名曰象护。儿渐长大,象亦随大,

既能行步,象亦行步,出入进止,常不相离;

若意不用,便住在内。象大小便,唯出好金。

其象护者,常与五百诸长者子,共行游戏,

各各自说家内奇事。或有说言:

“我家舍宅床榻坐席,悉是七宝。”或有自说:

“我家屋舍及与园林,亦是众宝。”复有说言:“吾家库藏妙宝恒满。”

如是之比,种种众多。是时象护,复自说言:

“我初生日,家内自然,生一金象。我年长大,

堪任行来,象亦如是,于我无违。

我恒骑之,东西游观,迟疾随意,甚适人情。

其大小便,纯是好金。”时王子阿阇贳,亦在其中,

闻象护所说,便作是念:“若我为王,

当夺取之。”既得作王,便召象护,

教使将象共诣王所。时象护父,语其子曰:“阿阇贳王,

凶暴无道,贪求悭吝,自父尚虐,

何况馀人?今者唤卿,将贪卿象,傥能被夺。”其子答曰:

“我此象者,无能劫得。”父子即时,共乘见王。

时守门人,即入白王:“象护父子,乘象在门。”

王告之曰:“听乘象入。”时守门者,还出具告,

象护父子,乘象径前,既达宫内,尔乃下象,

为王跪拜,问讯安否。王大欢喜,命令就座,

赐与饮食,粗略谈语,须臾之顷,辞王欲去,

王告象护:“留象在此,莫将出也。”

象护欣然,奉教留之,空步出宫。未久之间,

象没于地,踊出门外,象护还得乘之归家。

经由少时,便自念曰:“国王无道,刑罚非理,

因此象故,或能见害。今佛在世,泽润群生,

不如离家遵修梵行。”即白父母,求索入道,

二亲听许,便辞而去,乘其金象,往至祇洹。

既见世尊,稽首作礼,陈说本志,佛寻许言:

“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在身,便成沙门,

佛便为说四谛要法,神心超悟,便逮罗汉。

每与诸比丘,林间树下,思惟修道,

其金象者,恒在目前。舍卫国人,闻有金象,

竞集观之,匆闹不静,妨废行道。时诸比丘,

以意白佛,佛告象护:“因此象故,致有烦愦,

卿今可疾遣象令去。”象护白佛:“久欲遣之,

然不肯去。”佛复告曰:“汝可语之:

‘我今生分已尽,更不用汝。’如是至三,象当灭矣。”

尔时象护,奉世尊教,向象三说:“吾不须汝。”

是时金象,即入地中。 时诸比丘,咸共奇怪,

白世尊言:“象护比丘,本修何德,

于何福田种此善根,乃获斯报巍巍如是?”

 佛告阿难及诸比丘:“若有众生,于三宝福田之中,

种少少之善,得无极果。乃往过去,迦叶佛时,

时彼世人,寿二万岁。彼佛教化周讫,

迁神泥洹,分布灵骨,多起塔庙。时有一塔,

中有菩萨本从兜率天所乘象来下,

入母胎时像。彼时象身,有少剥破。时有一人,

值行绕塔,见象身破,便自念言:

‘此是菩萨所乘之象,今者损坏,我当治之。’取泥用补,

雌黄污涂,因立誓愿:‘使我将来恒处尊贵,

财用无乏。’彼人寿终,生于天上,尽天之命,

下生人间,常生尊豪富乐之家,颜貌端正,

与世有异,恒有金象,随时侍卫。”佛告阿难:

“欲知尔时治象人者,今象护是。

由于彼世治象之故,从是以来,天上人中,

封受自然;缘其敬心,奉三尊故,今遭值我,

禀受妙化,心垢都尽,逮阿罗汉。”

 慧命阿难及诸众会,闻佛所说,莫不开解,各得其所,

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者,

有发无上正真道意者,有证不退位者,莫不欢喜,

敬戴奉行。

  (五七)波婆离品第五十(丹本为五十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头山中,

与尊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波罗[木*奈]王,

名波罗摩达,王有辅相,生一男儿,

三十二相,众好备满,身色紫金,姿容挺特。

辅相见子,倍增怡悦,即召相师,令占相之。

相师披看,叹言:“奇哉!相好毕满,功德殊备,

智辩通达,出逾人表。”辅相益喜,因为立字,

相师复问:“自从生来,有何异事?”辅相答言:

“甚怪异常,其母素性,不能良善,怀妊已来,

悲矜苦厄,慈润黎元,等心护养。”相师喜言:

“此是儿志。”因为立字,号曰弥勒。父母喜庆,

心无有量。其儿殊称,合土宣闻,国王闻之,

怀惧言曰:“念此小儿,名相显美,傥有高德,

必夺我位。曼其未长,当豫除灭,久必为患。”

作是计已,即敕辅相:“闻汝有子,容相有异,

汝可将来,吾欲得见。”时宫内人,闻儿晖问,

知王欲图,甚怀汤火。其儿有舅,名波婆梨,

在波梨弗多罗国,为彼国师;聪明高博,

智达殊才,五百弟子,恒逐咨禀。于时辅相,

怜爱其子,惧被其害,复作密计,

遣人乘象送之与舅。舅见弥勒,睹其色好,

加意爱养,敬视在怀。其年渐大,教使学问,

一日咨受,胜馀终年,学未经岁普通经书。

时波婆梨,见其[外*男]甥儿,学既不久,通达诸书,

欲为作会显扬其美,遣一弟子,至波罗[木*奈],

语于辅相,说儿所学,索于珍宝,

欲为设会。其弟子往至于中道,

闻人说佛无量德行,思慕欲见,即往趣佛,未到中间,

为虎所啖。乘其善心,生第一四天。

 波婆梨自竭所有,合集财贿,为设大会,请婆罗门,

一切都集,供办肴膳种种甘美。设会已讫,

大施哒嚫,一人各得五百金钱。布施讫竟,

财物罄尽。有一婆罗门,名劳度差,最于后至,

见波婆梨:“我从后来,虽不得食,

当如比例与我五百金钱。”波婆梨答言:“我物已尽,

实不从汝有所爱也。”劳度差言:“闻汝设施,

有望相投,

云何空见不垂施惠?若必拒逆不见给者,汝更七日,头破七段。”时波婆梨,

闻是语已,自思惟言:“世有恶咒及馀蛊道,

事不可轻,傥能有是。”财物悉尽,卒无方计,

念是愁忧,深以为惧。前使弟子终生天者,

遥见其师愁悴无赖,即从天下,来到其前,

问其师言:“何故愁忧?”师具以事广说因缘。

天闻其语,寻白师言:“劳度差者,未识顶法,

愚痴迷网恶邪之人,竟何所能?而乃忧此。

今唯有佛,最解顶法,无极法王,特可归依。”

时波婆梨,闻天说佛,即重问之:“佛是何人?”

天即说:“佛生迦毗罗卫净饭王家,右胁而生,

寻行七步,称天人尊,三十二相、八十妙好,

光照天地,梵释侍御,三十二瑞,振动显发。

相师观见,记其两处,在家当作转轮圣王,

出家成佛。睹老病死,不乐国位,

逾宫出国,六年苦行,菩提树下,破十八亿魔,

于后夜中,普具佛法,三明六通、十力无畏、

十八不共,悉皆满备。至波罗[木*奈],初转法轮,

阿若㤭陈如五人漏尽,八万诸天,得法眼净,

无数天人,发大道意。复到摩竭,

度郁毗罗并舍利弗、目健连等,

出千二百五十比丘以为徒类,号曰众僧,功德智能,不可称计。

总而言之,名为佛也,今在王舍鹫头山中。”

 时波婆梨,闻叹佛德,自思惟言:“必当有佛。

我书所记,佛星下现,天地大动,当生圣人。

今悉有此,似当是也。”即敕弥勒等十六人:

“往见瞿昙,看其相好。众相若备,心念难之:

‘我师波婆梨,为有几相?’如我今者,

身有两相:一发绀青,二广长舌。若其识之,

复更心难:‘我师波婆梨,年今几许?’如我年者,

今百二十。若其知之,复更心念:‘我师波婆梨,

是何种姓?’欲知我种,是婆罗门。若其答识,

复更心难:‘我师波婆梨,有几弟子?’

如我今者,有五百弟子。若答知数,斯必是佛,

汝等必当为其弟子,令遣一人语我消息。”

时弥勒等,进趣王舍,近到鹫头山,

见佛足迹,千辐轮相[日*丙]然如画,即问人言:

“此是谁迹?”有人答言:“斯是佛迹。”时弥勒等,

遂怀慕仰,徘徊迹侧,豫钦渴仰。时有比丘尼刹罗,

持一死虫著佛迹处,示弥勒等,

各共看此:“汝等钦羡叹慕斯迹,

蹑杀众生有何奇哉?”弥勒之等,各共前看,

谛观形相是自死虫,即问比丘尼:“汝谁弟子?”比丘尼答言:

“是佛弟子。”时弥勒等,各自说言:“佛弟子中,

乃有是人。”渐进佛所,遥见世尊,光明显照,

众相赫然,即数其相,不见其二。

佛即为其出舌覆面,复以神力令见阴藏。

见相数满,益以欢喜,即奉师敕,遥以心难:

“我师波婆梨,为有几相?”佛即遥答:“汝师波婆梨,

唯有二相:一发绀青,二广长舌。”闻是语已,

复更心难:“我师波婆梨,年今几许?”佛遥答言:

“汝师波婆梨,年百二十。”既闻是已,复心念难:

“我师波婆梨,是何种姓?”佛即遥答:

“汝师波婆梨,是婆罗门种。”得闻是已,复更心难:

“我师波婆梨,有几弟子?”佛即遥答:“汝师波婆梨,

有五百弟子。” 于时会者,闻佛所说,

甚怪如来独说此语。时诸弟子,长跪问佛:“世尊!

何故而说是言?”佛告比丘:“有波婆梨,

在波婆梨弗多罗国,遗十六弟子,来至我所,

试观我相,因心念难,是以一一还以答之。”

时弥勒等,闻佛答难,事事如实,一无差违,

深生敬仰,往至佛所,头面礼讫,却坐一面。

佛为说法,其十六人,得法眼净,各从座起,

求索出家。佛言:“善来!”须发自堕,法衣在身,

寻成沙门,重以方便,为其说法,其十五人,

成阿罗汉。时弥勒等,自共议言:“波婆梨师,

在远悒迟,宜时遣人还白消息。”

十六人中,时有一人,字宾祈奇,是波婆梨姊子,

众人即遣往白消息。还到本国波婆梨所,

具以闻见,广为说之。波婆梨闻已,喜发于心,

即从坐起,长跪合掌,向王舍城,自说诚言:

“生遭圣世,甚难值遇,思睹尊容,

禀受清化,年已老迈,足力不强,虽有诚款,

靡由自达。世尊大慈!豫知人心,唯愿屈神,

来见接济。”于时如来,遥知其意,屈伸臂顷,

来到其前,礼已举头,寻见世尊,惊喜踊跃,

礼拜问讯,请令就坐,恭肃侍佛。佛为说法,

逮阿那含。于时世尊,寻还鹫头山。 时净饭王,

闻佛道成,游行教化多有所度,情怀渴仰,

思得睹觐,告优陀耶:“汝往佛所,

腾我志意,白于悉达,汝本有要得道当还。

愿遵往言,时来相见。”优陀耶到,具宣王意,

佛寻可之,七日当往。优陀耶喜,还白消息。

净饭王闻,告语诸臣:“优陀耶来,云佛当还。

庄严城内,极令清洁,涂污街陌,遍竖幢幡,

饶储华香,当俟供养。”严办已讫,与诸群臣,

四十里外,奉迎世尊。 于时如来,与大众俱,

八金刚力士,住在八面;时四天王,各在前导;

时天帝释,与欲界诸天,侍卫其左;时梵天王,

与色界天,侍卫其右;诸比丘僧,列在其后。

佛在众中,放大光明,晖曜天地,威逾日月,

普与大众,乘虚而往,渐欲近王,下齐人头,

王与臣民夫人婇女,观见大众晃朗俱显,

佛在中央如星中月。王大欢喜,不觉下礼,

礼毕问讯,与共还国,

住尼拘卢陀僧伽蓝。是时国法,男女有别,王与臣民,

日日听法,闻法开悟,得度者众;诸女人辈,

各怀怨恨:“佛与大众,虽复还国,男子有幸,

独得见闻,我曹女人,不蒙恩祐。”佛知其意,

即语王言:“自今已后,令国男女,

番休听法一日一更。”从是已后,蒙度甚多。

 时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佛已出家,手自纺织,

预作一端金色之[(畾/且)*毛],积心系想,唯俟于佛。

既得见佛,喜发心髓,即持此[(畾/且)*毛],奉上如来。

佛告㤭昙弥:“汝持此[(畾/且)*毛],往奉众僧。”

时波阇波提,重白佛言:“自佛出家,心每思念,

故手纺织,规心俟佛。唯愿垂愍!为我受之。”

佛告之曰:“知母专心欲用施我。然恩爱之心,

福不弘广,若施众僧获报弥多。我知此事,

是以相劝。”佛又言曰:“若有檀越,

于十六种具足别请,虽获福报,亦未为多。

何谓十六?比丘、比丘尼,各有八辈,不如僧中,

漫请四人,所得功德,福多于彼,十六分中,

未及其一。将来末世,法垂欲尽,正使比丘,

畜妻侠子,四人以上,名字众僧,

应当敬视如舍利弗、目犍连等。”时波阇波提,

心乃开解,即以其衣,奉施众僧,僧中次行,

无欲取者,到弥勒前,寻为受之。 于后世尊,

与比丘僧,游波罗[木*奈],转行化导。尔时弥勒,

著金色[(畾/且)*毛]衣,身既端正,色紫金容,表里相称,

威仪详序,入波罗[木*奈]城,欲行乞食。到大陌上,

擎钵住立,人民之类,睹其色相,围绕观看,

无有厌足,虽皆钦敬,无能让食。

有一穿珠师,偶到道宕,见于弥勒,甚怀敬慕,

即问大德:“为得食未?”答言:“未得。”寻请将归,

办设饮食,食已澡漱,为说妙法,言辞高美,

听之无厌。时有大长者,值欲嫁女,先与一珠,

雇令穿之,若其穿讫,当与钱十万。

于时长者,遣人来索,珠师闻法,五情甘乐,语言:

“且去!比后当穿。”其人复语:“今急须之,

念时着手。”嘱已还去,具语长者。斯须之顷,

重遣往索,犹故听法,未为穿之。还语长者,

长者恨言:“既重相雇,不唐倩托,今乃前却,

不称我要。”更重遣人,因赍钱往,“若其未穿,

还担珠来。”使人到问,犹故听法,知未穿珠,

急从还索。事不得已,即取还他。穿珠之师,

在弥勒前,次第听法,心无厌退。其妻瞋恚,

嫌责夫言:“须臾之劳,当得钱十万,

以供家中衣食乏短;但听沙门浮美之谈,

亡失尔许钱财之利。”夫闻其言,情怀悔恨。 弥勒知意,

而语之言:“汝今能共至精舍不?”答言:“可尔。”

即时共到精舍,将到僧中,问众僧言:

“若有檀越,请一持戒清净沙门,就舍供养,

所得盈利,何如有人得十万钱?”时㤭陈如,

寻即说言:“假使有人,得百车珍宝,计其福利,

不如请一净戒沙门就舍供养得利弘多。”

舍利弗言:“设令有人,

得一阎浮提满中珍宝,

犹不如请一净戒者就舍供养获利弥多。”目犍连言:“正使有人,

得二天下满中七宝,实不如请一清净沙门,

于舍供养得利极多。”其馀比丘,如是各各,引于方喻,

比挍其利,皆悉多彼。 时阿那律复自说言:

“正令得满四天下宝,

其利犹复不如请一清净沙门诣舍供养得利殊倍。所以然者,

我是其证。自念过去九十一劫时,

世有佛号毗婆尸,般涅槃后,经法灭尽。时阎浮提,

有一大国,名波罗奈。尔时国中,有一萨薄,

家居巨富,无所乏少。有二男儿,各皆端正,

长名泪吒,小字阿泪吒。父垂命终,告敕二子:

‘我必不免,当即后世。汝等兄弟,念相承奉,

合心并力,慎勿分居。所以然者,

譬如一丝,不任系象,合集多丝,乃能制象。

譬如一苇,不能独燃,合捉一把,燃不可灭。

今汝兄弟,亦复如是,共相依恃,外人不坏,

内穆勤家,则财业日增。’嘱诫之后,气绝命终。

兄弟奉教,合居数时,后阿泪吒妇,

自心念言:‘今共居止,逼难兄家,

人客知识不得瞻待;若当分异,各自努力,

情既无难可自成家。’念是事已,具向夫说。

阿泪吒闻妇所言,以为不可,妇复殷勤,广引道理。

阿泪吒情回,以事白兄,

兄复引父垂命之言,广示方比不可之理。时阿泪吒妇,

数数劝夫,其夫意决急求分居;兄见意盛,

与分家居。分异之后,阿泪吒夫妻,恣情放志,

招合伴党,饮啖奢侈,不顺礼度,未经几年,

家物耗尽,穷罄无计。诣兄[曷-曰]之。

兄复矜之,与钱十万。用尽更索,如是六返,

前后凡与六十万钱。后复来求。兄复呵责:‘亡父敕诫,

汝不承用,未经几时,求共分异。丧用无度,

不可供给,前后与汝六十万钱,汝不知足,

复更来求。今复更与汝十万钱,

能有能无更勿来索。’其弟得责,惭愧取钱,

夫妇改操,谨身节用,勤心家业,财产日广,

其后渐富,更无乏短。 “其兄泪吒,连遭衰艰,

所在破亡,财物迸散,家理顿穷无有方计,

往到弟边,说所契阔,求索少钱,供足不逮。

其弟瞋嫌,而语兄言:‘谓望兄家,不识有贫,

云何复来从我所索?’作是语已,

乃不让食。兄便还去,而自愕然:‘生死之中,

何可畏耶?析体兄弟,不识恩养,岂况他人?’

当推义理,心即厌世,舍家入山,

静坐思惟诸法生灭,心即开悟,成辟支佛,威仪可观,

入城乞食。后值岁俭,人民饥乏,时辟支佛,

乞食难得。 “时弟阿泪吒,后转贫穷,复值岁荒,

食谷不继,日往取薪,卖籴稗子,共家妇儿,

以自供活。一日晨朝,早往入泽,于城门中,

见辟支佛,威仪可观,入城乞食,即往取薪。

还来到门,见辟支佛空钵而出,心自生念:

‘此是快士,晨见入城,今乃空来,

若今与我共归至舍,当共分食以奉施之。’

作是念已,舍之而去。时辟支佛,寻知其意,

即随其后,往到门中。阿泪吒见之,心用欢喜,

即为敷床,请令入坐,索其自分稗子之糜,

躬手自持,施辟支佛。时辟支佛,语阿泪吒言:

‘汝亦饥渴,当共分啖。’阿泪吒白言:‘我曹世俗,

食无时节,尊日一食,但愿为受。’即受食讫,

感其至心,遭斯岁俭,父子不救,

能割身分,以用见施,当为现变令其欢喜。

即飞虚空,身出水火,广现神足,还住其前,

语阿泪吒言:‘欲求何愿?恣随汝意。’

见变欢喜踊跃即前至心,自立誓言:‘一切众生,多种求财,

我愿世世,莫有所乏,情有所欲,

应意而至。又愿将来,得遇上士,

功德胜汝百千万倍,令我于彼得漏尽证,

神足变化与汝不异。’求愿已讫,倍复欢喜。时辟支佛,

还归所止。时阿泪吒,即还入泽取薪。到见一兔,

意欲捕取,走逐转近,以镰遥掷,即时堕地,

适欲前取,化为死人上其背上急抱其头,

尽力推却,不能令却。心怀恐怖,

慞惶苦恼,意欲入城,共妇解却,

复恐人见令不听入。留待日暮,以衣用覆,

担负入城往趣其舍。已到舍内,自然堕地,

变成一聚阎浮檀金,光明晃昱,并照比舍。展转谈之,

上彻于王。 “王即遣人,往看审实。使人到观,

见是死人,寻还白王:‘是死人耳。’王问馀人,

犹言是金。甚怪所以,重遣人看。如是七返,

来言不定。王即自往,亲往看之,

见是死人,形渐欲臭。即问阿泪吒:‘汝见是何?’

答言:‘看实是金。’即取少许,用奉于王。

王见金色,敬之未有,问其所由:‘何缘得此?’

于时阿泪吒,具以本末向王而说,

‘必当由施辟支佛故。’王闻其语,叹言:‘善哉!汝得快利,

值此上人。’即更赐与,拜为大臣。如是诸尊!

彼阿泪吒者,即我身是。我于彼世,

以少稗糜施辟支佛,因自求愿,缘是以来,九十一劫,

生天人中,无所乏少,三事挺特,端正受称,

情有所欲,应意而至。 “乃至今身,在家之时,

我常优游,不喜世务;兄摩诃男,常有怨辞。

我母语言:‘我儿福德。’摩诃男言:‘我独劳虑,

家理田业;优闲卧食,云何福德?’其母欲试,

遣我至田,监临种作,令不送食。

我怪食迟,遣人往索,母遣人语我云:‘无所有。’

我还白母:‘唯愿与我,送无所有。’于时其母,

闻儿是语,即取宝案,严具器物,以幞覆上,

送以与我,令摩诃男逐而看之。已到我前,

发去其幞,百味饮食,案器悉满。如是馀时,

在所应意,若令满得四天下宝,劫尽之时,

理当消灭,复不得久。

如是我以少糜施辟支佛,九十一劫,福利未减,复缘斯德,

见佛度苦。以是之故,故知请一净戒比丘,

于舍供养得利多彼四天下宝。” 时阿那律,

说是语已,于时世尊,从外来入,

闻阿那律说过去事,告诸比丘:“汝等比丘!

说过去事,我复次说当来之世,此阎浮提,

土地方正,平坦广博,无有山川,地生濡草,

犹如天衣。尔时人民寿八万四千岁,身长八丈,

端正殊妙,人性仁和,具修十善。

彼时当有转轮圣王,名曰胜伽(晋言具也),

彼时当有婆罗门家生一男儿,字曰弥勒,身色紫金,

三十二相,众好毕满,光明殊赫。出家学道,

成最正觉,广为众生,转尊法轮。其第一大会,

度九十三亿众生之类;第二大会,

度九十六亿;第三大会,度九十九亿。如是比丘!

三会说法,得蒙度者,悉我遗法种福众生,

或三宝中兴供养者,出家在家持齐戒者,

烧香燃灯礼拜之者,皆得在彼三会之中。

三会度我遗残众生,然后乃化同缘之徒。”

 于时弥勒,闻佛此语,从座而起,长跪白佛言:

“愿作彼弥勒世尊。”佛告之曰:“如汝所言,

汝当生彼为弥勒如来,如上教化,

悉是汝也。” 于时会中,有一比丘,名阿侍多,

长跪白佛:“我愿作彼转轮之王。”佛告之曰:

“汝但长夜,贪乐生死,不规出耶?”

 于时在会一切大众,见佛世尊授弥勒决当来成佛,

犹字弥勒,各皆有疑,欲知本末。尊者阿难,

即起白佛:“弥勒成佛,复字弥勒,

不审从何造起名字?” 佛告阿难:“谛听着意!

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一大国王名昙摩留支,

领阎浮提,八万四千国,六万山川,八十亿聚落,

二万夫人婇女,一万大臣。有一小国丰乐,

是中国王,名波塞奇。时弗沙佛,初出于世,

在此国中,化导众生。

时波塞奇王与诸群臣,专供养佛及于众僧,

不暇得往朝觐大王,贡献音信,亦悉断替。于时大王,

怪其间绝,即遣使者,往责所以。使者到已,

宣王言令:‘比年已来,人信俱断,汝为人臣,

何以违常?将有异心,欲怀逆耶?’时波塞奇,

得大王教,自知违替,靡知所如,即往见佛,

白如是事。佛告王言:‘汝勿忧虑,

但还遣使以诚告言:“佛在我国,朝夕承事,

是以不暇往觐大王;国内财物,供佛及僧,

无有遗馀可以献贡。”’波塞奇王,得佛教已,即还报使,

如佛所语。使到见王,具道其意。

大王闻之,甚怀盛怒,即合诸臣,共详此事。

诸臣皆言:‘彼王傲慢,横引道理,

宜合兵众往攻伐之。’王即然之,合兵躬往。前军近到,

彼王乃知,心怀怖惧,急往白佛。佛告王言:

‘莫用忧虑,但自往见,宣说前语。’波塞奇王,

即与群臣,往到界上,见于大王,礼问毕讫,

住在一面。大王责问:‘汝何所恃,违慢失常,

不来朝觐?’波塞奇言:‘佛世难值,甚难得睹,

顷来在国,化导民物,朝夕侍奉故使违替。’

于时大王,复更重责:‘正使令尔,何以断献?’

波塞奇言:‘佛有徒众,名曰众僧,戒德清净,

世良福田。合国所有,常用供养,

无有盈长可以为贡。’昙摩留支闻此语已,告言:‘且住!

须我见佛,见佛来还,乃问汝罪。’即与群臣,

往至佛所。是时如来,大众围绕,

各悉静然端坐入定。有一比丘,入慈三昧,放金光明,

如大火聚。昙摩留支,遥见世尊,

光明显赫明曜逾日,大众围绕,如星中月,为佛作礼,

问讯如法。见此比丘,光明特显,即白世尊:

‘此一比丘,入何等定,光曜乃尔?’佛告大王:

‘此比丘者,入慈等定。’王闻是语,倍增钦仰,言:

‘此慈定巍巍乃尔,我会当习此慈三昧。’

作是愿已,志慕慈定,意甚柔濡,更无害心,

即时请佛及比丘僧:‘唯愿回神,往至大国。’

佛即许可克日当往。 “波塞奇王,

闻佛欲往至大王国,甚怀恋恨,愁悸无憀,心自念言:

‘若当令我是大王者,如来则当常住我国,

由我小故不得自在。’念是事已,

即问佛言:‘诸王之中,何者最大?’佛告之曰:‘转轮王大。’

波塞奇王,因自作愿:‘愿我由来,

供养佛及众僧,持此功德,

誓愿将来世世常作转轮之王。’如是阿难!尔时大王昙摩留支者,

今弥勒是。始于彼世,发此慈心,自此以来,

常字弥勒。彼波塞奇王,今祇陀是,乃于彼中,

常作转轮王,自是以来,世世恒作,

乃至今日,功德不尽,是以今日,复求索作。” 时穿珠,

师闻说是已,寻发无上正真道意。

其馀会者,闻佛所说,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

阿罗汉者,有发无上正真道意者,

有得迁住不退地者,各皆敬戴,欢喜奉行。

  (五八)二鹦鹉闻四谛品第五十一(丹本为五十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长者须达,敬信佛法,为僧檀越,

一切所须,悉皆供给。时诸比丘,随其所须,

日日往来,说法教诲。须达家内,有二鹦鹉:

一名律提,二名赊律提;禀性黠慧,能知人语。

诸比丘往来,每先告语家内闻知,拂整敷具,

欢喜迎逆。是时阿难,往到其家,见鸟聪黠,

爱之在心,而语之言:“欲教汝法。”

二鸟欢喜,授四谛法,教令诵习,而说偈言:

“豆佉  三牟提耶  尼楼陀  末加”(晋言苦习灭道)

门前有树,二鸟闻法,喜悦诵习,飞向树上,

次第上下,经由七返,诵读所受四谛妙法。

其暮宿树,野狸所食,缘此善心,

即生四天。尊者阿难,明日时到,着衣持钵,

入城乞食,闻二鹦鹉为狸所杀,生矜愍心,

还白佛言:“须达家内,有二鹦鹉,弟子昨日,

教诵四谛,其夜命终。不审识神,

生处何所?唯愿如来!垂愍见示。” 佛告阿难:“谛听谛听!

善著心中,当为汝说,令汝欢喜。缘汝授法,

喜心受持,命终之后,生四王天。

此阎浮提五十岁,为四王天上一日一夜,

彼亦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四王天寿五百岁。”

 阿难问佛:“于彼命终,当生何处?” 佛告阿难:

“当生第二忉利天上。此阎浮提百岁,

为忉利天上一日一夜,亦三十日为一月,

十二月为一岁,彼忉利天寿千岁。” 阿难复问:“于彼命终,

当生何处?”佛告阿难:“当生第三焰摩天上。

此阎浮提二百岁,为炎摩天一日一夜,

亦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

彼焰摩天上寿二千岁。” 阿难又问:“于彼命终,当生何处?”

佛告阿难:“当生第四兜率天上。

此阎浮提四百岁,为彼天上一日一夜,

亦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兜率天寿四千岁。”

 阿难又问:“于彼命终,当生何处?”佛告阿难:

“当生第五不㤭乐天。此阎浮提八百岁,

为第五天上一日一夜,亦三十日为一月,

十二月为一岁,彼第五天寿八千岁。” 阿难又问:

“于彼命终,当生何处?”佛告阿难:

“当生第六化应声天。此阎浮提千六百岁,

为第六天上一日一夜,亦三十日为一月,

十二月为一岁,彼第六天寿万六千岁。” 阿难又问:

“于彼命终,复生何处?”佛告阿难:“还生第五天上。

如是次第,至四天王天。上下七返,

生六欲天中,自恣受福,极天之寿,无有中夭。”

 阿难又问:“六天寿尽,当生何处?”佛告阿难:

“当下阎浮提,生于人中,出家学道。

缘前鸟时诵持四谛,心自开解,成辟支佛,一名昙摩,

二名修昙摩。” 佛告阿难:“一切诸佛,

及众贤圣,天人品类,受福多少,

皆由于法种其善因,致使其后各获妙果。” 尔时阿难,

及诸众会,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九)鸟闻比丘法生天品第五十二(丹校为五十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于林树间,有一比丘,坐禅行道,

食后经行,因尔诵经,音声清雅妙好无比。

时有一鸟,敬爱其声,飞在树上,听其音响。

时有猎师,以箭射杀,缘兹善心,

即生第二忉利天中,父母膝上,忽然长大,如八岁儿,

面貌端正,殊异光相,[日*丙]然无有伦匹。

即自念言:“我以何福?得生此中?”天福果报,

便识宿命,观见故身,本是禽鸟,

蒙彼比丘诵经福报,得生此中。即持天华,诣阎浮提,

到比丘所,礼敬问讯,以天华香,供散其上。

比丘问言:“汝是何神?”答言:“我本是鸟,

爱尊音声,来此听经。承为猎师所杀,因此善心,

生忉利天。”比丘欢喜,即命令坐,

为其说法种种妙善,天人开解,得须陀洹果,

欢喜踊跃,即还天上。 佛告阿难:“如来出世,

饶益甚多,所说诸法,实为深妙。乃至飞鸟,

缘爱法声,获福无量,

岂况于人信心坚固受持之者,所获果报,难以为比。”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贤愚经卷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