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政全书/卷09 中华文库
目录 | 农政全书 | |
◀上一卷 | 卷九 农事 | 下一卷▶ |
卷九·农事
○开垦下
玄扈先生《垦田疏》曰:京东水田之议,始于元之虞集。万⒗间,尚宝卿徐贞明踵行之。今良涿水田,犹其遗泽也。职广其说为各直省概行垦荒之议。然以官爵招致狭乡之人,自输财力,不烦官帑,则集之策不可易也。集之言曰:京师之东,濒海数千里,北极辽海,南滨青齐,萑苇之场也。海潮日至,淤为沃壤。用浙人之法,筑堤垾水为田,听富民欲得官者,合其众,分授以地,官定其畔以为限。能以万夫耕者,授以万夫之田,为万夫之长。千夫百夫亦如之。三年后,视其成,以地之高下定额,以次渐征之。五年有积蓄,命以官,就所储,给以禄,十年不废,得世袭,如军官之法。职按:集所言海滨之地,今斥卤难用,其可用者,或窒碍难行。而海内荒芜之沃土至多,弃置不耕,坐受匮乏,殊非计也。职故祖述其说,稍觉未安者,别加裁酌,期于通行无滞。今[B083]条议事宜,列款如左:
一、垦荒足食,万世永利,而且不烦官帑。招徕之法,计非武功世职如虞集所言不可。或疑世职所以待军功,今输财力以垦田而得官,与事例何异?则职尝辩之矣。唐虞之世,治水治农,禹稷两人耳,而能平九州之水土,粒天下之烝民。当时之经费,何自出乎?盖皆用天下之巨室,使率众而各效其力,事成之后,树为五等之爵以酬之。《禹贡》一篇,所以不言经费,第于则壤成赋之后,终之曰锡土姓而已,故曰建万国以亲诸侯。若必以军功封,则生民之初,何所事而得万诸侯乎?后来兼亻并之世,乃以武得官。则生人而封,比之杀人而封者,犹古也。况虞集尚言世袭如军官之法,职所拟者,不管事,不转,不出征,空名而已。田在爵在,去其田,去其爵矣,即世袭,又空名也。名为给之禄,禄其所自垦者,犹食力也。事例之官,为天下之最大害者,为其理民治事筦财耳。卫所之空衔,安得与事例比乎?今之事例,岁不过六十万。此法行不数年,而公私[B083]饶。即事例可罢,欲重名器,尤宜出此。但恐空衔无实,人未乐趋,故必以空衔为根著,而又使得入籍登进以示劝。凡狭乡之人才必众,进取无因,以此歆之,自然麏集。又疑土著之民不能相容,则另立屯额科举乡试,不与土人相参也。以此均民而实广虚,甚易矣。或又疑举额加增,则仕途壅滞。不知今之壅仕途者,非科贡也,事例也。今垦田入学,其中式以渐增加。若增至百名,则垦田已得千万亩,岁入至轻亦得百馀万石。而藏富于民者,更不可数计矣。此时渐革事例,以举人入选,犹患其少耳,何壅滞之有!
一、或疑均民之说,以为人各安其居,乐其业足矣,何事纷纷,率天下而路乎?不知徙远方之民,以实广虚,汉人有此法矣。自汉以来,永嘉之乱,靖康之乱,中原之民,倾国以去,所存无几耳。南之人众,北之人寡,南之土狭,北之土芜,无怪其然也。司马迁曰:“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为下。”北人居闲旷之地,衣食易足,不务畜积,一遇岁祲,流亡载道,犹不失为务本也。南人太众,耕垦无田,仕进无路,则去而为末富奸富者多矣。末富,未害也。奸富者,目前为我大蠹,而他日为我隐忧。长此不已,尚忍言哉!今均民之法行,南人渐北,使末富奸富之民,皆为本富之民。民力日纾,民俗日厚,生息日广,财用日宽,唐虞三代,复还旧观矣。若均浙直之民于江淮齐鲁,均八闽之民于两广,此于人情为最便,而于事理为最急者也。
一、虞集言:三年之后,视其成,以地之高下,定其额,以次渐征之。职今言开垦之月,即定岁入之米,何也?祖宗朝,有开荒永不起科之例,不行久矣。必于三年之后,即目前无定则之田,人将恫疑而不就也。职今拟定:上田,每亩一斗。下田,照本地科则折算。名为一斗,以半为其俸入,实出五升而已。其止于五升者,板荒无粮之地,向来弃置,而尽力垦治,为费已多。亩出五升,不为薄也。其半荒者,原有本地粮额,决不可少,正额之外,加出五升,亦不轻矣。且今日之大利,在田垦而粟贱,和籴易而畜积多耳,不在多取也。况有岁入之米为据,即可以定其所垦之田,即可以定其入籍之人。彼应募者,又何吝此两年之入乎?
一、耕垦武功爵例:
二人,耕水田十亩,入米一石。二十人,耕百亩,入米十石,为小旗。内以五石为本名粮,馀半纳官。小旗给帖,许立籍广种。
五十人,耕二百五十亩,入米二十五石,为总旗。内以十二石五斗为名粮,馀半纳官。总旗许嫡男一名考县童生。
一百人,耕五百亩,入米五十石,为试百户。内以二十五石为俸,馀半纳官。试百户许县考童生二人。一百五十人,耕七百五十亩,入米七十五石,为百户。内以三十七石五斗为俸,馀半纳官。百户许县考童生三人。
二百人耕一千亩,入米一百石,为副千户。内以五十石为俸,馀半纳官。副千户许县考童生四人。
二百五十人,耕一千二百五十亩,入米一百二十五石,为正千户。内以六十二石五斗为俸,馀半纳官。正千户许县考童生五人。
三百人,耕一千五百亩,入米一百五十石,为指挥佥事。内以七十五石为俸,馀半纳官。指挥佥事许县考童生六人。
三百五十人,耕一千七百五十亩,入米一百七十五石,为指挥同知。内以八十七石五斗为俸,馀半纳官。指挥同知许县考童生七人。
四百人,耕二千亩,入米二百石,为指挥使。内以一百石为俸,馀半纳官。指挥使许县考童生八人。
一、凡应募者,不论南北官民人等,但各自备工本,到闲旷地方,或认佃无主荒田,或自买半荒堪垦之田,即于本处报官。府县即与查勘,丈量明白,编立步口号,开造鱼鳞图册,类报本道,就令开垦。成田入米之后,该道仍亲诣丈勘,申详题请给札,俱准世袭职衔,与卫所官一体行事。仍给札文,令嫡亲子弟孙至考试。有司照验帖文事理,仍准同官五员,连名保结,即与收考。其以他人冒顶幸进者,依冒籍律,同保连坐。向后如阙田阙米,本身及幸进子弟,俱追札革职除名。或虽纳米而无实垦田亩者,罪同。其自副千户以上,本身愿改文官职衔者,或文官已经休致,而愿进阶及加衔加服色者,咨送吏部,酌量相应职级,奏请定夺。若勋戚大臣,虽不以卫所职衔为重,而能为国为民,将自己庄田开垦成熟者,听其推及族姓,或自愿请给恩典者,该部代为陈奏,取自上裁。
一、凡垦田者,若买到有主半荒之田,此田原有本地粮差,俱要于本等粮差之外,另自纳米,为水田岁入之数。其负欠本等粮差者,先将纳米扣足,后算岁入。
一、所垦之田,若是板荒地土,未入粮额者,听凭告官开垦,水旱耕种,止纳馀米。官民军灶人等,不许生端科索扰害。若是民田抛荒无主者,听其告官佃种,止完承佃之后本地应出粮差,有司不得指以旧逋,勒令赔纳。开垦成熟,原主复来争业者,遵奉恩诏事例,断给荒田价值。
一、凡垦田,必须水田种稻,方准作数。若以旱田作数者,必须贴近泉溪河沽氵甸泊,朝夕常流不竭之水,或从流水开入腹里,沟渠通达,因而畦种区种旱稻二麦棉花黍稷之属,仍备有水车器具,可以车水救旱;筑有四围堤岸,可以捍水救潦。成熟之后勘,果水旱无虞者,依后开法例,准折水田一体作数。若不近流水,无法可以通浚而能凿井起水,区种畦种成熟者,用力为艰,定以一亩准水田一亩。其以若干亩准一亩者,止纳一亩馀米。旱田馀米,除旱稻小麦准作米数外,有以黍稷豆等上纳,照依时价加添作数。
一、旱田通水灌溉者,即古人井田之制。损地愈多,其田愈沃。今定准折之数,除有见成河沽泉溪氵甸泊之外,其以实地开作沟渠塍岸者,每百亩损田十亩,即准水田百亩。损田五亩准作五十亩。损田三亩,准作三十亩。损田二亩,准作二十亩。二亩以下,不准作数。
一、凡实地种水田,须多开沟浍,作径畛,费田二十分之一以上,方为成田。近大川者,减三之一,宁可过之,无不及焉。若平原漫衍,无径涂沟洫,望幸天雨,水旱无备者,谓之不成田,不准作数。勘时,全要备细查明造册。其成田入米授职考试之后,复有水旱灾伤,以致抛荒不能遽复者,许告明于别处垦补。其抛荒不报,止以纳米搪塞者,事发,本身子弟俱行削革,馀田没官,另募垦种。有首告者,以半充赏。
一、凡水行地皆可灌,凡地得水皆可佃。故地须水灌,必委曲用其水;水须地行,必委曲用其地。凡应募人众,或买或佃,或认开积荒,所承地土,倘去江河溪涧稍远,中间开通沟洫,畜泄水道,须从邻田经过,要从附近人户,买田开浚者,须凭地方人等,议同和买。比于时值,量加半倍多至一倍为止。垦户不得以应募为辞,抑勒强买;田主亦不得以方圆为辞,高求价值。违者,许各具情赴官,听候裁断。
一、垦田用水,其间开塞筑治之事,有与地方官民相关者,或利害互相争执,工费互相推调。院道宜选委贤能官员,亲诣查勘,斟酌调停,务期两利无害。一切兴修工费,有应属原系官民者,有应属垦田官民者,有共利共害,应均摊出办者,俱须从公裁处,无得曲徇一面之词,致有偏累。亦无得因其互争,概从废阁,以致有害不除,有利不举。两下亦宜平心听处。如有偏执成心,理屈求伸者,合行尽法究罪。
一、垦田去处,有大工作,如开河渠、造<片>坝等,有肯一力造办者,有集合众力造办者,俱报官勘明兴工。功成报勘,如费银一千两,准作水田一千亩。一体授职入籍,但无入米,亦无官俸。此外,本人别有开垦地亩,照数纳米给俸。
一、边方紧急去处,于耕种地所,造如式吊角空心敌台一座,约用银一千两者,准水田一千亩。更高大多费者,勘实递加准田之数。但造台受职者,止许受职入籍,亦无入米,无官俸。此外,开垦田亩,照常入米给俸。其所造敌台,平时即与本官居住,仍令于台上,各备大小火铳药弩等件。遇有虏警,集户下壮丁于台上射打。若杀贼数多,获有功级,照依边方事例,一体给赏。其能自备马匹盔甲军火器械,本官率领户下丁壮,遇有零犯大举,与官军犄角杀贼,获有功级而愿 者,于屯卫职级之外,另职级,悉依军政事例,给与世袭。此项职级,与耕垦无与,不在阙田阙米革除职名之限。愿赏者听。
一、⒊边要地,人人惮往。独能筑治台堡,开垦地亩者,与内地难易迥绝。应照辽东诸生顺天乡试事例,特立边字号,令其中式稍易,以示激劝。
一、今抚按司道职掌敕中,皆带营田官,不须耑设。第人情各是所习,各安所近,须择其耑意明农者,使居其任可矣。独府州县佐,宜归亻并他务,选用一员专理,以便责成。
一、开垦去处,所选用司道府县正佐,听在京九卿科道,访实保举,通知农田水利,及有志富民足国者,从优选授。或未蒙保举,而自愿告就,查无规避情由者听。果有成绩,从优迁,或加衔管事。其任久功多者,破格超迁,以示优异。或就于本处超迁,以便责成。
一、议者言:荒地有司,多有隐匿私税者,故以荒为利,最忌开垦。此或未必尽充囊橐,即以给官中公用,或抵补荒粮,亦属非法。且境内之土尽辟,人必聚,何虑无财用。今后功令既颁,就垦既众,若犹仍故习,生端借口,或诡言境无荒芜,或禁止和买,或抑勒承佃,如此沮人心,挠成议者,该抚按司道访实参处。
一、新授指挥以下官员,俱用附近卫所名色,别称屯田职衔。如附近某卫者,即衔称某卫屯田指挥使。位本官之下。如指挥使,即序本卫指挥使之下,本卫指挥同知之上也。若此地官员既多,愿自于紧要去处,设立屯卫衙门及屯学者听。其行移文案,若关职级等事,俱经由本卫印官申详院道。若田土钱粮事宜,经由府州县申详。或有迫切及枉抑难明事情,径自陈告院道,不关本卫所之事。
一、屯卫所官员,除有军功世袭外,其馀俱以耕垦入米为事。不在征调之限。其户下丁夫,除自愿应募充兵者听。其馀,不许边方将官,用强勒充家丁,以致人心不安,良法沮坏。如有故违者,许被害人轻则陈告,重则奏请处治。因而煽诈者,计赃论罪。
一、凡以垦田授职者,通不许私自顶名代职,违者以假官论。子弟考试者,以冒籍论。其田没入官,另行召募耕种。首告者,以没田一半充赏。
一、生员入学,俱于附近卫府州县总计。与考童生二十名,进学一名;生员五名,科举一名。科举计二十五名。即题准加额中式一名。俟本学生员满二百名,别立屯学,设廪膳十名,增广十名,四年一贡。满三百名,各设十五名,三年一贡。满四百名,各设二十名,二年一贡。廪生,止用名目捱贡,其廪膳银,姑俟成功之日,财用充足,另与设处。贡生举人进士牌坊银两,俱照京府事例,行文原籍支给。
一、乡场中,另立屯字号,不论京省,每科举二十五名。中式一名。会场不必遽加甲科之额。会场脚色,要开见在某处屯卫,原籍某处。朱墨卷,要照原籍地方开填南北中字样,不得用屯卫地方开写,骤侵北土之额。后果乡试中式数多,听候临期另行题请定夺。 卷,要照原籍地方开填南北中字样,不得用屯卫地方开写,骤侵北土之额。后果乡试中式数多,听候临期另行题请定夺。
一、若止愿垦田,不愿入籍登仕者,或于授官入籍额外多垦者,皆免其岁入馀米,止完本田上粮差。
一、开垦成熟之田,不许地方豪右用强夺占,用价勒买。违者,赴合于上司陈告处治。其垦田纳米之外,获有馀米,许依时价粜卖,各衙门不许指以官价为名,减值勒买。违者亦听被害人陈告处治。如衙门人役指官抑买者,告发计赃论罪。
一、各省直漕粮,江南民运白粮,耗费最为烦苦。自今垦田以后,屯卫所官员人等,有于近京去处,收获馀米,自出脚力搬运到来。白粮于户部光禄寺等衙门,漕粮于户部仓场总督等衙门告明,即许将合式粮米,照例上纳。给与印信仓收执照,类总移文彼处漕运巡抚等衙门,转下所司,照数给与应解正耗贴役等米石车水脚等银两,免其解运。其民户情愿扣除本名及子婿族亲名下应纳银米者,听其尽数扣除,有司不得留难抑勒,重复征收。违者许被害人径赴合于上司陈告参处。在京各衙门,仍照军民粮运见行规则,刊刷易知单册,给与纳户,以便交纳扣除。
一、律法有流罪三等,久废不行。大率比附军徒,引例拟断。推原其故,当因杖流人犯,二三千里之外,了无拘管,亦无资藉,势难存立。不若军徒,既有卫所驿递,官长钤束,新军亦有月粮三斗,徒犯亦有站银二分,少资糊口。故流罪废,而比附军徒,势不得已也。今既设立屯卫官员,皆在广虚之地。若将流罪人犯,解赴收管,令作佃徒,以当差操摆站,即得服田食力,务本营生。以此聚人辟土,正合古人徙民之意,亦不至牵合比拟,使罪不丽法,法不当罪矣。犯人本身,除有血战功级,照例升赏外,其馀垦田虽多,终身不得除罪受职。其子弟以垦田顷亩入米,考试上进者听。
一、既垦成熟而弃去者,如未授职名,另募人耕种。已授者,革职除名,遗下田亩,亦另募耕种。所在有司军卫盐司等衙门,不得指以义田贴役养廉草束产盐条鞭等项名目,勒作官田,以致逆沮人心,弃置永利。其另募者,无开垦之劳,本身授职与子弟考试,准其半给。半给者,如耕二千亩,原该指挥使子弟八人与考,今止授副千户四人与考也。若委系边地危险,或兵荒倥偬,而能应募补缺者,仍准全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