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方/卷三十 中华文库
<目录>卷第三十
<篇名>五谷部第一
内容:《太素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埤注云∶五谷为养生之主也, 五果助谷之资,五畜益谷之资;五菜埤谷之资也。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用之充饥则谓 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此谷畜果菜等二十物莫乃是咨五行五性之味、脏腑血气之本也。 充虚接气莫大于兹,奉性养生,可斯须离也。 胡麻 《本草》云∶味甘平无毒,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坚 筋骨,金创止痛及伤寒温疟,大吐后虚热羸困。久服轻身不老,明目耐饥,延年。以作油, 微寒,利大肠,胞衣不落。《陶景注》云∶八谷之中,唯此为良。淳黑者,名巨胜,是为大 胜。又茎方名巨胜,茎圆名胡麻,服食家当九蒸九曝。熬捣饵之,断谷长生。《苏敬注》云∶ 此麻以角作八棱者为巨胜,四棱者名胡麻。都以乌者良、白者劣耳。生嚼涂小儿头疮及浸淫 恶疮,大效。《拾遗》云∶油,大寒,主天行热,肠秘内结。热服一合,下利为度。食油损 声,令体重。叶沐头长发。《崔禹锡食经》云∶练饵之法,当九蒸九曝,令尽脂润及皮脱。 其不熟者,则令人发KT 落。(和名如字。) 大豆 《本草》云∶生大豆味甘,平,涂痈肿,煮饮汁,杀鬼毒,止痛,逐水胀,除胃 中热痹伤中,淋潞,下瘀血,散五脏结积内寒,杀乌头毒。久服令人身重。熬屑味甘,主胃 中热,去肿,除痹,消谷,止胀。又云∶扁豆,味甘,微温,主和中下气。孟诜云∶平主霍 乱吐逆。《拾遗》云∶大豆炒及投酒中饮,主风痹瘫缓,口噤,产后血气。炒食极热,煮食 极冷。又云∶牛食温,马食冷,一体之中,用之不同也。孟诜云∶大豆初服时似身重,一年 之后便身轻,益阳事。又煮饮服之,去一切毒气。又生捣和饮,疗一切毒,服涂之。崔禹云 ∶大豆少冷无毒,煮饮汁。疗温毒水肿,为验,除五淋,通大便,去结积。蒸煮食胜于米。 久啖浓肠胃,令人身重。大豆为孽取牙生便干者,即熬末食之,芳美味矣,名黄卷,味苦甘 温,主湿痹筋膝挽痛。(和名末女。) 赤小豆 《本草》云∶主下水,排痈肿脓血,味甘酸,平温,无毒,主寒热,热中消渴 止泄,利小便,吐猝 ,下胀满。《拾遗》云∶驴食脚轻,人食体重。《养生要集》云∶味苦 温,久食逐津液,令人枯燥。孟诜云∶青小豆,寒,疗热中消渴,下胀满。(今按∶损害物。 和名阿加阿以支。) 白角豆 崔禹云∶味咸,少冷,无毒,主下气,治关格,蒸煮,食之,止饥,益人。又 有一种,状亦相似,而子紫赤色好,止下利,浓肠胃,益气力。(和名志吕佐佐介。) 大麦《本草》云∶味咸,温,微寒,无毒。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又云∶令人多热。) 为五谷长。《苏敬注》云∶大麦面,平胃止渴,消食,疗胀。《拾遗》云∶作面食之,不动风 气,调中止泄,令人肥健。孟诜云∶暴食之,令脚弱。(为腰肾间气故也,)久服即好,甚宜 人。崔禹云∶主水胀,勿合白稻米食,令人多热。(和名不止矣支。) 麦 《本草》云∶味甘,微寒,食之轻身除热。以作孽,温,消食和中。崔禹云∶以 作粥食之,益面色。(和名加知加多。) 小麦 《本草》云∶味甘,微寒,无毒。主除热,止燥渴,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 唾血。以作面,温,消谷止利;以作面,温,消热止烦。《拾遗》云∶此物秋种夏熟,受四 时气足,自然兼有寒温,面热麸冷,宜其然也。《千金方》云∶作面,消热止烦,不可多食, 长宿癖。《膳夫经》云∶多食壅气。(和名已矣支。) 乔麦 孟诜云∶寒,难消,动热风,不宜多食。鱼玄子张云∶乔麦虽动诸病,犹压丹石, 能练五脏滓,续精神。其叶可煮作菜食,甚利耳目,下气。其茎为灰,洗六畜疮疥及马扫蹄 至神,(今按∶损害物。和名曾波牟支。) 青梁米 《本草》云∶味甘,微寒,无毒,主胃痹,热中渴利,止泻,利小便,益气补 中,轻身长年。《陶景注》云∶粱米皆是粟类,唯其牙头色异为分别耳。《汜胜之书》云∶粱 是秫粟。苏敬云∶夏月食之,极为凉清。(和名安波万与称) 黄粱米 《本草》云∶味甘,平,无毒,主益气和中,止泻。《苏敬注》云∶黄粱,穗 大毛长,谷米但粗于白粱而收子少,不耐水旱,食之香美,逾于诸梁。 白粱米 《本草》云∶味甘,微寒,无毒。主除热益气。《陶景注》云∶夏月作粟餐, 亦以除热。孟诜云∶患胃虚并呕吐食水者,用米汁二合、生姜汁一合和服之。鱼玄子张云∶ 除胸膈中客热,移易五脏气,续筋骨。(和名之吕阿波。) 粟米 《本草》云∶味咸,微寒,无毒。主养肾气,去胃痹中热,益气。陈者味苦,主 胃热,消渴,利小便。《陶景注》云∶其粒细于粱米,阵者谓经三年、五年者,或呼为粢米, 以作粉,尤解烦闷。《苏敬注》云∶粟有多种,而并细于诸粱。其米泔汁主霍乱、夹热心烦 渴,饮数升立瘥。臭泔止消渴尤良。崔禹云∶常所啖食耳,益肾气。熟舂令白作粉,尤解烦 闷。(和名阿波乃宇留之檷。) 秫米 《本草》云∶味甘微寒,止寒热,利大肠,疗漆疮。陶景注云∶方药不正用,唯 嚼以涂疮。《苏敬注》云∶此米功能是犹稻秫也,今大都呼粟糯为秫,稻秫为糯矣。凡黍稷、 粟、秫、KT 、糯,此三谷之 秫也。马琬云∶秫米,温,食之不及黍米,不妊进御也。(今 按∶损害物。和名阿波乃毛知。) 丹黍米 《本草》云∶味苦,微温,无毒。主咳逆,霍乱,止泄,除热,止烦渴。陶景 云∶此即赤黍米也。多入神药用。崔禹云∶食益人。又有 米,是乌黍耳,供酿酒祭祀用之。 人饮,好疗魂病,长生。(和名阿加支美。) 稷米 《本草》云∶味甘,无毒。主益气,补不足。陶景注云∶书多云黍稷。《苏敬注》 云∶《吕氏春秋》云∶饭之美者,有阳山之 也。《传》云∶本草有稷不载 ;即 也今楚人 谓之稷,关中谓之糜,冀州谓之KT 。《广雅》云∶KT , 也。《尔雅》∶粢,稷也。孟 诜云∶益气,治诸热,补不足。(和名支美乃毛知。) 粳米 《本草》云∶味苦,平,无毒,主益气,止烦,止泄。《陶景注》云∶此即今常 所食米,但有白赤小小异挨四五种,犹同一类也。《拾遗》云∶凡米,热食则热,冷食则冷, 假以火气,体自温平。《七卷食经》云∶味甘,微寒,止寒热;利大肠,疗漆疮。鱼玄子张 云∶性寒,拥诸经络气。使人四肢不收,昏昏饶睡,发风动气,不可多食。崔禹云∶又有秕 米,是被含稃壳未熟者曰秕,以水炙焦,舂成米者食之,补五脏,驻面色,不老衰也。(今 按∶米粉,崔禹云∶性冷。一名烂米。止烦闷,服食及药石人亦将食之。丹经云∶米粉汁, 解丹之发热。和名宇留之称。) 稻米 《本草》云∶味苦,主温中,令人多热,大便坚。《陶景注》云∶稻米、粳米, 此两物,今江东无此,皆呼粳米为稻耳。《苏敬注》云∶稻者, 谷通名。崔禹云∶稻米粳 米同之一名, 米又有乌米,江东呼米,性冷,好治血气。又有 米,犹乌米耳。谓舂一斛 之成八斗之米。(和名以称乃与称。) 糯米 《养生要集》云∶味甘平,虽食亦不宜久食。《拾遗》云∶性微寒,妊娠杂肉食 之,亦不利,久食,令人身软。黍米及糯饲小猫犬,令脚屈不能行,缓人筋故也。(今按∶ 损害物。和名毛知乃与檷。) 孽米 《本草》云∶味苦无毒,主寒中下气,除热。《陶景注》云∶此是以米为孽耳, 非别米名也。末其米脂,和敷面,亦使皮肤悦泽。《苏敬注》云∶孽者,生不以理之名也, 皆当以可生之物为之。陶称以米为孽,其米岂更能生乎。崔禹云∶味少苦冷,无毒,下气, 去热,合乳作粥食之,益面色延年。(和名以檷乃毛也之。) 饴糖 《本草》云∶味甘微温,主补虚乏,止渴去血。《陶景注》云∶今酒用曲,糖用 孽犹同。是米麦而为中上之异,糖当以和润为优,酒以熏乱为劣。《七卷食经》云∶置饴麋 粥中食之,杀人,未详。(和名阿女。) 酒 《本草》云∶味苦,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邪恶气。《陶景注》云∶大寒凝海 唯酒不冰,明其热性独冠群物。人饮之使体蔽神昏,是其毒故也。昔三人晨行触雾,一人健, 一人病,一人死。健者饮酒。病者食粥,死者空腹,此酒势辟恶胜于食。《拾遗》云∶酒杀 百邪,去恶气,通血脉,浓肠胃,润皮肤,散死气。愚人饮之则愚,智人饮之则智,消忧发 怒,宣言畅意。《太素经》云∶醪醴者,贤人以适性,不可不饮,饮之令去病,怡神,必此 改性以毒也。《礼记》云∶凡酒饮,养阳气也,故有乐。《养生要集》云∶酒者,五谷之华, 味之至也。故能益人,亦能损人。节其分剂而饮之,宣和百脉,消邪却冷也。若升量转久, 饮之失度,体气使弱,精神侵昏,物之交验,无过于酒也。宜慎,无失节度。崔禹云∶有大 毒,行药力,饮之忘忧为基食家所重。(和名佐介。) 酢酒 《本草》云∶味酸,温,无毒。主消肿,散水气,杀邪毒。《陶景注》云∶酢酒 为用,无所不入。《拾遗》云∶酢破血止运,除 块坚积。消宿食,杀恶毒,破结气,心中 酢水痰饮,多食损筋骨,杀药。孟诜云∶多食损人胃,消诸毒气,杀邪毒,妇人产后血运含 之即愈。(和名须。) 酱《本草》云∶味咸酸,冷利,主除热止烦满,杀药及火毒。《陶景注》云∶酱多以豆 作,纯麦者少,今此当是豆者,又有肉酱、鱼酱,皆呼为醢不入药用也。(和名比之保。) 盐 《本草》云∶味咸,温,无毒,主杀鬼蛊邪注毒气;下部 疮,伤寒寒热,吐胸中 痰,止心腹猝痛,坚肌骨,多食伤肺喜咳。《陶景注》云∶五味之中,唯此不可缺。然以 泪(浸)鱼肉则能经久不败。以沾布帛则易致朽烂,所施之处,各有所宜耳。 《拾遗》云∶五味之中,以盐为主;四海之内,何处无之。崔禹云∶主杀鬼邪毒气,其 为用,无所不入。(和名之保。)
<目录>卷第三十
<篇名>五果部第二
内容:橘《本草》云∶味辛,温,无毒,主胸中痴 瘕、热逆气,利水谷,下气,止呕咳,除 膀胱留热、停水,五淋,利小便。脾不能消,谷气充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久服 去臭,下气,通神,轻身,长年。《陶景注》云∶此是说其皮功耳。其肉,味甘酸,食之令 多痰,恐非益人也。崔禹云∶食之利水谷下气。皮味辛苦,蒸可啖之。孟诜云∶皮主胸中瘕 气热逆。又云∶下气不如皮也,性虽温,甚能止渴。《吴录地志》曰∶建安郡有橘。冬月树 覆之,至明年春夏,色变为青黑,味尤绝美。《上林赋》曰∶庐橘夏熟者,色黑。朱思简曰∶ 橘皮食杀虫鱼毒,啖脍必须橘皮为齑用。(和名多知波奈。) 柑子 《七卷食经》云∶味甘酸,其皮小冷,治气胜于橘皮,去积痰。崔禹云∶食之下 气,味甘酸,小冷,无毒,主胸热烦满,皮主上气烦满。孟诜云∶性寒堪食之。皮不任药用。 初未霜时亦酸,及得霜后方即甜美,故名之曰甘。和肠胃热毒,下丹石渴。食多令人肺燥冷, 中发流癖病也。马琬曰∶食之,胜橘,去积痰,兼即李衡木奴也,兼名菀云,一名金实。( 和名加牟之。) 柚《本草》云∶味辛,温,无毒,主胸中 瘕热逆气,利水谷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 热、停水、五淋、霍乱,止泻,去寸白,去臭,通神,长年。《苏敬注》云∶柚皮味甘,今 俗人谓橙为柚,非《吕氏春秋》曰果之美者,有云梦之柚。崔禹云∶多食之,令人有痰。孟 诜云∶味酸,不能食,可以起盘。按《七卷经》云∶味酢,皮乃可食,不入药用。(今按∶ 损害物。和名由。) 干枣 《本草》云∶味甘平无毒,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脉,平胃气,通九 窍,补少气少津,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调中益气强力,除烦,心下悬,肠 。 久服轻身长年,神仙。又,三载陈核中人,腹痛恶气猝痉,又疗耳聋鼻塞。《七卷经》云∶ 食之轻身和百药。孟诜云∶养脾气,强志。崔禹云∶食之益气力,去烦。又有猗枣,甚甘美 ,大如鸡子,能益人面色,出猗氏县,故以名。朱思简曰∶味甘令热虚冷,人食之补益。〔 和名深(保)世留奈都女。〕 生枣 《本草》云∶味辛,令人热,寒热羸瘦者不可食。《陶景注》云∶大枣杀乌头毒。 崔禹云∶食生大枣者,令发人胃中热渴,蒸煮干食之益人。《膳夫经》云∶不可多食。《七卷 经》云∶常服枣核中人,百邪不干也。孟诜云∶生枣食之过多,令人腹胀,蒸煮食之,补肠 胃肌中,益气。(和名奈未之支奈都女。) 李 《本草》云∶味苦平,无毒,主除固热,调中。陶景注云∶言京口有麦李,麦秀时 熟,小而甜。崔禹云∶小冷,又临水上,食之,为蛟龙被吞之。孟诜云∶李,平,主猝下赤, 生李亦去关节间劳热,不可多食之。《七卷经》云∶味酸,熟实可食之。《神农经》云∶微温 ,无毒,不可多食,令人虚。《要录》云∶李实,临水不可食,杀人。(和名须毛毛。) 杏实 《本草》云∶味酸,不可多食,伤筋骨。其两人者,杀人。《陶景注》云∶核主 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崔禹云∶理风噤及言吮,不开者为最佳,味酸大热,有毒, 不可多食。生痈疖,伤筋骨,《神农经》云∶有热人不可食,令人身热,伤神寿。《七卷经》 云∶杏仁不可多食,令人热利。孟诜云∶杏热,主咳逆,上气,金创惊痫,心下烦热,风头 病。《养生要抄》云∶治食杏仁中毒下利,烦苦方,以梅子汁解之。又方,以蓝青汁服之。( 今按∶损物。和名加良色色。) 桃实 《本草》云∶味酸,多食令人有势。其核味苦,甘平,无毒,主瘀血闭瘕邪气, 杀小虫,咳逆,消心下坚。《陶景注》云∶仙家方言,服三树桃花尽,则面色如桃花,人亦 无试之者。《神农经》曰∶饱食桃入水浴,成淋病。孟诜云∶温,桃能发诸丹石,不可食之, 生食尤损人。《七卷经》云∶桃两仁者,有毒,不可食。崔禹云∶食之令下利,益面色,养 肝气,今食桃仁忌术,非之,俗中用无害,又陈子皇啖术入霍山,霍山桃多食之,续气驻色, 至三百岁还来,面色美泽,气力如壮时。(今按,损害物。和名毛毛。) 梅实 《本草》云∶味酸,平,无毒,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 肌,去青黑痣恶疾,止下利好唾口干。《陶景注》云∶是今乌梅也。又,服黄精仁禁梅实。《苏 敬注》云∶利筋脉,去痹。崔禹云∶味酸,大温,主安肝心下气。《药性论》云∶黑穴服梅 花,黄连登云台。孟诜云∶食之除闷安神。《七卷经》云∶味酸平。诗云∶梅香类也。又可 含以香口也。(和名宇米。) 栗子 《本草》云∶味咸温,无毒,主益气。浓肠胃,补肾气,令人忍饥。《陶景注》 云∶有人患脚弱,往栗树下食数升便能起行,此是补肾之义也。然应生啖之。苏敬云∶作粉 胜于菱芰,嚼生者涂病,疗筋骨折碎、疼痛肿、瘀血,有效。饵孩儿令齿不生。崔禹云∶食 之益气力。《神农经》云∶食疗腰脚烦,炊食之令气拥,患风水之人尤不宜食。孟诜云∶今 有所食生栗,可于热灰中煨之。令才汗出即啖之,甚破气,不得使通熟,熟即壅气,兼名菀 云。一名撰子,一名掩子。(和名久利。) 柿 《本草》云∶味甘,无毒,寒,主通鼻耳气,肠 不足。《陶注》云∶火熏者性热, 断下。日干者性冷,生柿弥冷。《苏敬注》云∶火柿主杀毒、金火疮,生肉止痛,软熟柿解 酒热毒,止口干,押胸间热。《拾遗》云∶日干者,温补多食,去面 ,饮酒食。红柿令心 痛,直至死,亦令易醉。《陶景注》云∶解酒毒,误也。崔禹云∶味甘冷,主下痢,理痈肿、 口焦舌烂。孟诜云∶柿主通鼻耳气,补虚劳。又干柿,浓肠胃,温中消宿血。《膳夫经》云 ∶不可多食,令人腹痛下利,兼名菀云,一名锦叶,一名蜜丸,一名朱实。(和名加支) 梨子 《本草》云∶味苦寒,令人寒中,金创,妇人尤不可食。《陶景注》云∶梨种殊 多,并皆冷利。俗人以为快果,不入药用,食之损人。苏敬云∶梨削贴汤火疮不烂,止痛易 瘥。又主热嗽止渴。《通玄经》云∶梨虽为五脏之刀斧,足为伤寒之妙药。崔禹云∶食之除 伤寒时行为妙药,但不可多食。《神农经》云∶味甘,无毒。不可多食,令人委困。孟诜云∶ 胸中否塞热结者,可多食生梨便通。又云∶寒除客热,止心烦。又云∶猝喑失音不语者,捣 梨汁一合顿服之。又云∶猝咳,冻梨一颗,刺作五十孔,每孔中纳一粒椒,以面裹于热灰, 烧令极熟出。停冷食之。又云∶去皮割梨纳于苏中煎,冷食之。朱思简曰∶食发宿病。又凡 用梨治咳嗽,皆须持冷,候喘息,寒定食之。今愚夫以椒梨木冲气热食之,反成嗽,不可拔 救也。兼名菀云,一名紫实,一名紫KT ,一名缥蒂,一名六俗,一名含须。(今按∶损害 物。和名奈之。) 柰 《本草》云∶味苦寒,多食令人胪胀,病患尤甚。崔禹云∶除内热,无毒。孟诜云∶ 益心气。鱼玄子张云∶补中焦诸不足。《广志》云∶柰有白、青、黄三种也。(今按∶损害物 。和名奈以。) 石榴 《本草》云∶味甘酸,损人,不可多食。根疗蛔虫、寸白,壳疗下痢,止漏精。 崔禹云∶不可多食,损人气,世人云∶石榴花赤赤皈皈可爱,故多植以为延年花也。孟诜云∶ 温,实主谷利泄精。又云∶损齿令黑。(今按∶损害物。和名佐久吕。) 枇杷 《本草》云∶叶平,主猝 不止,下气。崔禹云∶子食之下气,止哕呕逆,味甘, 生啖益人。《七卷经》云∶味酸,食之安五脏。《膳夫经》云∶益人。孟诜云∶温,利五脏。 久食发热黄。(和名比波。) 猕猴桃 《七卷经》云∶味甘,寒,无毒,食之无损益。《拾遗》云∶味酸,温,无毒, 主骨节风。瘫缓不遂,长生变白,肉,野鸡病。一名藤梨,又名羊桃。崔禹云∶食之和中安 肝。味甘,冷,主黄胆消渴,状似枣而青黑色;一节署数十茎,茎头生实,食之利人。(和 名已久波。) 郁子 《本草》云∶味酸,平,无毒,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七 卷经》云∶食之利水道。崔禹云∶味酸,冷,未熟者有毒,食之发狂。熟者食之益人。(和 名宇倍) 通草 《本草》云∶味甘,平,无毒,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 人不忘。脾痹恒欲眠,心烦,哕出音声,疗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 , 堕胎,去三虫。一名丁翁。《拾遗》云∶一名好手,子如算袋。崔禹云∶食之去痰水,止赤 白下利,味甘,温。(和名安介比。) 山樱桃 《七卷经》云∶味甘,平,无毒,食之无损益。或云食补心气,调中,令人好 面色。此有二种,一者白樱子,春早所荣,花白味苦,食令人头痛也。一者黑樱子,花红白, 味甜美也。伯KT 人为良果,皆云山果美者,唯黑樱子。(和名也未毛毛。) 木莲子 崔禹云∶食之安中,养肝气,味甘,酸,冷,无毒,主火烂疮,烦毒。性滑利, 叶似郁,实如 子,啖之轻身,去热气为验也。(和名伊芳太比。) 榛子 《七卷经》云∶味甘,平,食之无损益,多食令人头痛。崔禹云∶食之明目,去 三虫,味甘小涩,冷,无毒,久食轻身耐老。树似杏而实如栎子,蒸干啖之,益人气。(今 按∶损害物。和名波之波美。) 胡桃仁 《七卷经》云∶味甘,温,食之去积气。《博物志》云∶张骞使西域,还得胡 桃,故名之。崔禹云∶食之下气,味甘,小冷,无毒,主喉痹,杀白虫,令人痰动。孟诜云∶ 猝不可多食,动痰饮计日月渐服食,通经络,黑人鬓发毛生,能瘥一切痔病。《千金方》云∶ 不可多食,令人恶心。《拾遗》云∶味甘,平,无毒。食之令人肥健,润肤黑发,去野鸡病 。(和名久留美。) 椎子 《七卷经》云∶味甘,平,食之补益人,耐饥。去甲作屑,蒸食之,断谷胜橡子。 崔禹云∶味甘,小温,无毒,主补五脏,安中,又有枥子相似而大于椎〔(音焦)。和名之比 焦。〕 橡实 《本草》云∶味苦,微温,无毒,主下利,浓肠胃,肥健人。《七卷经》云∶味 涩,无毒,非药非谷而最益人,服之者,未能断谷。《养性要集》云∶啖橡为胜,无气而受 气,无味而受味,消食而止利,令人强健。(和名以知比,都留波美乃美。) 榧实 《本草》云∶味甘,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注。《陶景注》云∶食其子乃言 疗寸白,不复有余用,不入药方。《七卷经》云∶食之轻身去,腹中虫。马琬曰∶常食之者, 三虫不生也。(和名加倍乃美。) 复盆子《本草》云∶无毒,主益气,轻身,令发不白。《陶景注》云∶蓬 是根名,复 盆子是子实名,方家不用,乃昌容所服以易颜色者也。《苏敬注》云∶复盆子、蓬 一物异 名,本谓实,非根也。崔禹云∶复盆子味酸美香,主益气力,安五脏,是烈真常啖之,遂登 仙矣。(和名以知古。) 胡颓子 马琬云∶味甘,凌冬不雕,食之补益五脏之。《膳夫经》云∶食之益人者也。(和 名久美。) 甘蔗 《本草》云∶味甘,平,无毒,主下气,和中,补脾气,利大肠。崔禹云∶食之 下气,小冷。广州大种,经二三年乃生,高硕如竹而过于二三丈。取其汁以为沙糖,甚理风 痹,益面色。(和名久美。) 蒲陶 《本草》云∶味甘,平,无毒,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忍 风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陶景注》云∶魏国使人 来,状如五味子而甘美,北国人 多肥健耐寒,盖食斯乎。不植淮南亦如橘之变于河北矣。崔禹云∶食之益气力,除风冷,味 甘,小冷,益面色。孟诜云∶食之治肠间水,调中。其子不堪多食,令人猝烦闷。《七卷经》 云∶味甘,平,可作酒,逐水,利小便。《广志》云∶蒲陶有黄、白、黑三种也。(和名衣美 。) 桑椹 《本草》云∶苏敬曰∶味甘,寒,无毒,单食主消渴。《七卷经》云∶桑椹,《汉 武传》曰∶西王母神仙上上药。有扶桑丹所谓椹也。孟诜云∶性微寒,食之补五脏,耳目聪 明,利关节,和经脉,通血气,益精神。(和名久波乃美。) 薯蓣 《本草》云∶味甘,温经,平,无毒,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 力。长肌肉,主头面游风、风头、目眩,下气,止腰痛,充五脏,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 身,不饥,延年。一名山芋,秦楚名玉延,郑越名土 。《陶景注》云∶食之以充粮。《苏敬 注》云∶日干,捣筛,为粉,食之大美。崔禹云∶食之长肌肉,强阴气。《七卷经》云∶食 之益气力,充五脏。《膳夫经》云∶补中强阴,兼名菀云,一名 KT (薯蓣二音)一名延 草。《杂要诀》云∶一名王 。(和名也未都伊芳毛。) 零余子 《拾遗》云∶味甘,温,无毒,主补虚,强腰背,不饥。蒸食晒干,功用强于 薯蓣,此薯蓣子在叶上生,大者如卵。(和名奴加古。) 崔禹云∶食之浓肠胃,益气力,止饥。味苦,小甘,无毒,小温,驻面色,胜于麦 豆,烧蒸充粮。(和名止已吕。) 芋 《本草》云∶味辛,平,有毒,主宽肠胃,充肌肤,滑中。一名云芝。《陶景注》 云∶生则有毒, 不可食,性滑下石。崔禹云∶味咸, 小温,滑中,多食之伤人性命。《神 农经》云∶不可多食,动宿冷。孟诜云∶主宽缓肠胃,去死肌,令脂肉悦泽。《七卷经》云∶ 有毒,能下石。《列仙传》云∶昔酒客为梁蒸,使民益种芋。后三年当大饥。梁民不饥死, 兼名菀云。一名长味,一名谈善。《养生要集》云∶芋种三年不收成,野芋食之杀人。又云 ∶治野芋中毒方∶煮大豆汁冷冻饮料之。又方∶土浆饮之。(和名以倍都以毛。) 乌芋 《本草》云∶味苦,微寒,无毒。甘,主消渴、痹热、热中,益气。一名藉姑, 一名水萍。《陶景注》云∶生水田中,叶有桠状如泽写,不正似芋。苏敬云∶此草一名槎牙, 一名茨菰,主百毒,产后血闷,攻心欲死,产难,胞衣不出,捣汁服一升。《拾遗》云∶食 之令人肥白。小者极消,吞之开胃及肠。《千金方》云∶下石淋。崔禹云∶食之益气力,主 消渴、五淋。煮啖为佳。孟诜云∶主消渴,下石淋。吴人好啖之;发脚气,瘫痪风,损齿。 紫黑色,令人失颜色。《七卷经》云∶食之止渴,益气。《广雅》云∶藉姑亦曰乌芋也。《养 生要集》云∶味苦,微寒,食之除热。所谓凫茈者是也。为粉食之,其色如玉。久食益人, 兼名菀云,一名火芋,一名玉银。(和名久和为。) 菰根 《七卷经》云∶味甘,大寒,除肠胃中痼热,消渴,止小便利。《养生要集》云∶ 味甘平,除胸中烦,解酒消食。(和名古毛檷。) 菰首 《七卷经》云∶味甘,冷,被霜之后,食之令人阴不强。又杂白蜜食,令人腹中 生虫。〔今按∶损害物,和名古(已)毛都乃。〕 芰实 《本草》云∶味甘。平,无毒,主安中补脏,不饥,轻身。(一名 。)《陶景注》 云∶火 以为米,充粮断谷长生。崔禹云∶芰实,食之安中补五脏。孟诜云∶食之神仙,此 物尤发冷,不能治众病。《七卷经》云∶味甘,平,无毒。食之不饥,被霜后食之,令阴不 强,(和名比之。) 藕实 《本草》云∶味甘,平,寒,无毒,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 老,不饥延年。《陶景注》云∶此即今莲子是也。宋帝时大官作羊血KT 人削藕皮误落血中, 皆散不凝。医仍用藕疗血多效。《苏敬注》云∶主热渴,散血,生肌。久服令人心欢。崔禹 云。藕实根味甘,冷,食养心神。根大冷,主烦热,鼻血不止。孟诜云∶莲子,寒,主五脏 不足,利益十二经脉,二十五络。马琬云∶食之养神,除百病。根效与实相似也。(和名波 知须。) 鸡头实 《本草》云∶味甘,平,无毒,主疗湿痹,腰脊膝痛,补中益精,强志,耳目 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陶景注》云∶此即今 子,子形上花似鸡冠,故名 鸡头。《苏敬注》云∶作粉与菱粉相似,益人胜菱芰。崔禹云∶益气力,耳目明了。孟诜云∶ 作粉食之甚好。此是长生之药,与莲实合饵,令小儿不能长大。故知长服当驻其年耳。生食 动小冷气。《七卷食经》云∶食之益精气。(和名美都布布支乃美。) 千岁 汁 《本草》云∶味甘平,无毒,和补定五脏,益气续筋骨,长肌肉。去诸痹, 久服轻身不饥耐老,通神明。崔禹云∶食之补五脏,味甘平,小冷,其茎切,绝而受沥汁, 状如薄蜜,甘美,以薯蓣为粉,和汁煮作粥食,主哕逆。又合白蜜食之,益人。(和名安未 都良。)
<目录>卷第三十
<篇名>五肉部第三
内容:牛乳 《本草》云∶微寒,补虚羸,止渴,下气。《陶景注》云∶ 牛为佳。《拾遗》云∶ 凡服乳必煮一二沸,停冷啜之,热食则壅,不欲顿服。兼与酸物相反,令人腹中结 。崔禹 云∶益胃气,令人润泽。《养生要集》云∶腹中有冷患,饮乳汁,令腹痛泄利。《七卷经》 云∶不可合生肉,生腹中虫;不可合生鱼食,反成 。(和名宇之乃知。) 酪 《本草》云∶味甘酸,寒,无毒,主热毒,止渴,除胸中虚热,身面上热疮。《养 生要集》云∶腹中小有不佳,不当啖酪,令不消。 酥 《本草》云∶微寒,补五脏,利大肠,主口疮。《陶景注》云∶乳成酪,酪成酥, 酥成醍醐,色黄白。《养生要集》云∶甘道人云∶乳酪酥髓,常食令人有筋力,胆KT ,肌 体润泽。猝食令人胪胀泄利,渐渐自已。 鹿肉 《本草》云∶肉温,补中,强五脏,益气力。《陶景注》云∶野肉之中,唯獐鹿 可食,生不腥膻,又非辰属,八卦无主,而兼能温补于人,则生死无忧,故道家许听为脯。 《苏敬注》云∶头主消渴,筋主劳损,骨主虚劳,脂主痈肿死肌,温中,四肢不随。一云∶ 不可近阴,角主中恶注痛,血主折伤阴 ,补。又云∶鹿茸味甘,酸温,无毒,主漏下恶血, 寒热,益气强志,生齿,疗虚劳羸瘦、四肢酸痛,腰脊痛、泻精尿血,安胎下气。角主恶疮 痈肿。髓味甘,温,主大(丈)夫、女子伤中脉绝、筋忿、咳逆,以酒服之。又云∶獐骨主 虚损泄精,肉补益五脏,髓益气力、悦泽人面。崔禹云∶味咸,温,无毒,主大风、冷气、 口、消渴,心主安中,肝主安肝,肺主安肺,肾主安肾,脾主安脾,膏主四肢不遂。孟诜 云∶鹿头主消渴多梦,梦见物;蹄肉主脚膝骨髓中疼痛;生肉主中风口偏不正。《膳夫经》 云∶肾弥佳。《千金方》云∶凡饵药之人不可食鹿肉,服药必不得力。所以然者;鹿恒食解 毒之草,是故能制散诸药也。《养生要集》云∶鹿有豹文不可食,杀人。又云∶鹿茸、鹿角 皆不中嗅,角中有细虫,似白粟,入咽令人虫癞,万术不能治。马琬云∶鹿食之不利人。朱 思简云∶合生菜食之,使腹中生疽虫。鹿胆白者不可食之。《食经》云∶鹿雉合煮,食之杀 人。《卢宗食经》云∶鹿,五月以后无角者食伤人。(和名加乃志志。) 猪肉 《本草》云∶味苦,主闭血脉,弱筋骨,虚人肌,不可久食。《陶景注》云∶猪 为用最多,唯肉不宜人。人有多食,皆能暴肥,此盖虚肥故也。《千金方》云∶不可久食, 令人少精,发宿病。《拾遗》云∶肉寒,主压丹石,解热。人食之,杀药动风。《七卷食经》 云∶合五辛食之,伤人肝脾;鲫鱼合食,令人发损消。又不可合鲤鱼子,伤人。朱思简云∶ 合鱼共食,入腹动风,令生虫,肝合芹菜食之,令人腹中终身雷鸣。《养生要集》云∶猪肝 落地,土不着者,食杀人。又云∶猪干脯火烧不动者,食之毕泄利。马琬云∶猪目睫交不可 食,伤人。《膳夫经》云∶豕自死,其目青,食之杀人。又云∶豕燔而死,食餐其肝,杀人。 又云∶猪白蹄青爪斑斑不可食。又云∶白猪青蹄食之杀人。(今按∶损害物。和名为乃志志 。) 雉 《本草》云∶肉味酸,微寒,无毒,主补中益气力。止泻利,除蚁 。《陶景注》 云∶雉虽非辰属而正是离禽,景午日不可食者。《苏敬注》曰∶雉味甘,主诸 疮。崔禹云∶ 主行步汲汲然。益肝气,明目,癣 诸浅疮。丙午日食生心瘕损肝气,五鬼起于内,致不祥。 朱思简《食经》云∶凡食雉害(肉),不得食骨,大伤人筋骨。(和名支之。) 云雀 崔禹云∶味咸,大温,无毒,主补中,阴痿不起,虚劳内损,赤白下利,作 食 之,强阴气。貌似雀而大。是鸟春夏在阳,秋冬在阴。阳时喜鸣,阴时不鸣,吸阴气而登天, 含阳气而下地;翔于云阳而吐气,故以名之。其音密密然,似人大訇。(和名比波利。) 鹑 孟诜云∶温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结气。又云∶不可共猪肉食之, 令人多生疮。(今按∶《拾遗》云∶共猪肉食之,令人生小黑子。)又云∶患利人可和生姜煮 食之。《七卷经》云∶味辛平,食之令人善忘。崔禹云∶鹌鹑,无毒,主赤白下利,漏下血, 暴风湿痹,养肝肺气,利九窍。(和名宇都良。) 鸠 崔禹云∶味苦咸,平,无毒,主续绝伤,补中,坚筋骨。益气力,好令趋走,妊身 妇人尤不可食,其子门肥充,于产难故也。古人云∶是鸟为不噎之鸟,故老人杖头作鸠像, 疗噎之吒。(和名波止。) 崔禹云∶味甘,温,无毒,主赤白下利,补中,下气,貌似鸽,有白喙,隼眼而翅 羽KT 斑KT 斑可爱。(和名伊芳如留加。) 鹎 崔禹云∶味酸,冷,无毒,主赤白下利,虚损不足,补中,安魂魄。(和名比衣止 利。) 鹰 《本草》云∶肪味甘,平,无毒,主风击,拘急偏枯,气不通。久服长发鬓眉,益 气。崔禹云∶味甘,小冷,主风热、烦心,驻面色,理腰脚痿弱,凡鹰类甚多,大曰鸿,小 曰鹰。《七卷经》云∶食无损益。(和名加利。) 鸭 《本草》云∶肉补虚热,和脏腑,利水道。孟诜云∶寒,补中益气,消食。马琬云∶ 目精白者,食之杀人。(和名加毛。) 鲤鱼 《本草》云∶肉味甘,主咳逆上气,黄胆,止渴,生煮主水肿脚满,下气。胆味 苦,寒,无毒,主目热、赤痛、清盲,明目。骨主女子带下赤白;齿主石淋。《陶景注》云∶ 鲤鱼最为鱼之主形,既可爱,又能神变,山上水中有鲤不可食。又鲤 不可合小豆藿食之, 其子合猪肝食之害人。《苏敬注》云∶骨灰主阴蚀哽不出,血主小儿丹肿,皮主丹隐疹,脑 主诸痫,肠主小儿肥疮。《拾遗》云∶肉主安胎,胎动,坏妊身肿。煮食之,破冷气, 癖, 气块。从脊当中数至尾,无大小皆有三十六鳞。《七卷经》云∶鲤鱼,平,补中。又 (胡 斗反。野王云是鲤鱼也。)又 (下瓦反。《说文》∶鲤也。)又KT (音庆。《广雅》云∶大 鲤也。)崔禹云∶鲤、温、无毒、主脚气忤疾,益气力。孟诜云∶天行病后不可食,再发即 死。又砂石中者毒多,在脑髓中,不可食其头。又,每断其脊上两筋及脊内黑血。此是毒故 也。朱思简曰∶白头者,不可食交葱桂,食之令人恶病。马琬云∶妊身食之,令子多疮。《养 性要录》云∶服天门冬勿食鲤鱼,病不除。(和名已比) 鲫鱼 《本草》云∶主诸疮,烧,以酱汁和涂之。又主肠痈。一名鲋鱼。作脍,主久赤 白利。《拾遗》云∶头主腥嗽,烧为灰服之。肉主虚羸,熟煮食之。脍主赤白利及五痔。《七 卷经》云∶味甘温,多食之发热。崔禹云∶味咸,大冷,无毒,主心烦闷,补五脏,安中。 食鲫脍勿饮水,生蛔虫。又勿合猪肉食,成腹中冷 。孟诜云∶作脍食之,断暴痢。其子调 中益肝气。朱思简云∶合鹿肉生食之筋急。又鲤鱼子、鲫鱼不可同食之。又不可共酪同食。 又沙糖不与鲫鱼同食,成甘虫。又不可共笋食之,使笋不消成食 ,身不能行步。《养性要 集》云∶鲫鱼不可合猪肝食之。(和名布奈。) 鱼 《本草》云∶味甘,无毒,主百病。《陶景注》云∶今作 食之云补。又有 鱼 相似而大,又有 鱼黄而美,并益人。又有人鱼似 而有四足,声如小儿,其膏燃之不消耗。 始皇丽山冢中用之,谓之人膏。苏敬云∶ 鱼,一名 鱼,一名 鱼。主水浮肿,利小便。 崔禹云∶ 鱼,温,主风冷冷痹,赤白下利,虚损不足,令人皮肤肥美,貌似鳟而小,色白, 皮中有白垢。大者一二尺,小者七八寸,无鳞,春生夏长,秋衰冬死。一名KT 。《食经》 云∶ 鱼赤且鬓及无鳃,食杀人。(和名阿由。) 鲷 崔禹云∶味甘,冷,无毒,主逐水,消水肿,利小便,去痔虫,破积聚,咳逆上气, 肠主出败疮中虫,利筋骨。貌似鲫而红鳍坚鳞。(和名多比。) 鲈 崔禹云∶味咸,大温,无毒,主风痹、瘀、 ,面 ,貌似鲤而鳃大;补中安五脏, 可为 脍。《食经》云∶鲈鱼为羹,食不利人。又云∶鲈肝不可食之,杀人。又云∶治鲈鱼 中毒方∶捣绞芦根汁饮之,良。(和名须须支。) 鲭 崔禹云∶味咸,大温,无毒,主血利,补中,安肾气,貌似鲢,小口尖背苍,可为 ,食补中,南人多吃鲭益面色,癫疰人,食鲭 难瘥。(和名佐波。) 崔禹云∶味甘温无毒,主下利明目安心神,貌似 而皮中有白垢,尾白刺连逆连逆 者也。头中有石,江南人呼曰石首鱼者是也。(和名阿知。) 崔禹云∶味咸,大温,无毒,主止下利,益气力,其子似莓赤光。一名年鱼。春生 而年中死,故名之。疗风痹为验。(和名佐介。) 鳟 《七卷经》云∶味酸,热,多食发疮。《字林》云∶赤目鱼也。此鱼似KT 而小也。 (今按∶损害物。和名未须。) 蠡鱼 《本草》云∶味甘,寒,无毒,主湿痹、面目浮肿,下大水五痔,有疮者不可食, 令瘢白。一名 鱼。《陶景注》云∶今作鳢字,旧言是公蛎蛇所变。崔禹云∶补中明目,食 鳢肝而勿饮水,生蛇子故也。(今按∶损害物。和名波牟。) 王余鱼 《七卷经》云∶食之无损益。郭璞云∶王余比目同,虽有二片,其实一鱼也。 不比行者,名为王余也;比行者,名为比目也。《搜神记》云∶昔越王为脍割鱼而未切,堕 半于海中化鱼名王余也。(和名加礼比。) 乌贼鱼 《本草》云∶味咸,微温,无毒,主疗女子漏下、赤经、白汁,血闭,阴蚀肿 痛,寒热 瘕,无子,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陶景注》云∶鹎鸟所化,今其口 脚俱存。《拾遗》云∶昔秦王东游弃算袋于海,化为此鱼。其状似算袋,两带极长,墨犹在 腹中也。孟诜云∶食之少,有益髓。《养生要集》云∶味咸,温,食之无损益。崔禹云∶味 咸,生大冷,干,小温,无毒,主鬼气入腹,绞痛积聚。南海多垂 而浮乌,鸟翔来见之为 死即喙,因惊卷捕以杀之,故名曰乌贼。为海神之吏。(和名伊芳加。) 海鼠 崔禹云∶味咸,大冷,无毒,主补肾气,去百节风,貌似马蛭,而大者长五六尺, 小者一二尺,体上小角连数十枚如革囊而KT 缩KT 臌KT 臌者是也。干者,温,主下 利,生毛发,黄胆疲瘦。其肠尤疗痔为验。《七卷经》云∶食无损益,有内瘅者,食此生者 有利。(和名古。) 海月 崔禹云∶味辛,大冷,无毒,主利大小肠(腹),除关格、黄胆、消渴,貌似月 在海中,故以名之。又有凝月,味咸苦冷,主黄胆消渴,似海月在海中,煮时即凝,故以名 之。一名水母。(和名久良介。) 海蛸 崔禹云∶味咸温,无毒,主虚劳内损诸不足及下利,补中,安五脏。又大者长一 二丈,名海肌子;小者长尺余寸,名海蛸子,江东呼曰触外家子。《七卷经》云∶味辛,平, 生冷,干温,人有内瘅者,食此生者有利。(和名多古。) 蝙KT 《七卷经》云∶味甘,微寒,食之无损益。或云补中去烦热,状如大蚯,生 海边池泥中,甚似大KT 也。湖往后,人视其穴掘取之,以芦刀挫之,去其腹中土沙,以 豉盐酱□食美。(和名委。) 蛎 《本草》云∶牡蛎味咸,平,微寒,无毒,主伤寒、寒热、温疟,除拘缓、鼠 , 女子下血赤白。心痛气结,止渴,除老血。疗喉痹、咳嗽,久服强骨节延年。《陶景注》云∶ 是百岁雕所化作。《拾遗》云∶天生万物,皆有牝牡,唯蛎是咸水结成,块然不动,牝牡之 事,何从而生?经言牡者应非其雄也。崔禹云∶杀魇魅,治夜不眠;鬼语,错乱,志意不定。 冬时者为优,夏时者为劣,煮蒸食之。孟诜云∶火上令沸,去壳,食甚美。令人细润肌肤, 美颜色。《七卷经》云∶有癞疮不可食。(和名加支。) 海蛤 《本草》云∶味苦咸,平,无毒,主咳逆上气,喘,烦满,胸痛,寒热,主阴痿。 陶景注云∶从鹰矢中得也。《说文》云∶千岁燕化为海蛤、魁蛤。一名伏老伏翼,化为蛤, 亦生子滋长。《拾遗》云∶按海蛤是海中烂壳,久在泥沙。风陶沥自然圆净。文蛤是未烂时 壳,犹有纹者。崔禹云∶冷,主气劳,补气力。貌小者似臣胜而润泽,然鹅鹰所吞食。大者 圆二三寸及五六寸,壳上有文理,而紫斑或彤黄彤黄、或渌斑渌斑,或KT 黑KT 黑,以 纯黑为良。(和名波末久利。) 石决明 《本草》云∶味咸,平,无毒,主目白翳痛,清盲,久服益精轻身。《陶景注》 云∶是鳆鱼甲者。《苏敬注》云∶七孔者良。崔禹云∶温,主腰脚诸病,补五脏,安中,益 精气,貌细,孔离离,或九或七;以鳆为真,或作鲍字,亦为误。食之利九窍,心目聪了, 故有决明之名。亦附石生,故呼曰石决明耳。秦皇之世,不死之药觅东海者,岂谓于斯欤。 (和名阿波比。) 灵羸子 崔禹云∶味咸,甘,小冷,无毒。主下气补肝胆气,明目。东海多。貌似橘而 圆。其甲紫色,生芒角,以角为脚,口似人脐,脐中有物如马齿而坚白,肠如蛭色赤黑,殊, 疗喉痹,利丈夫。(和名宇仁。) 辛羸子 崔禹云∶味辛KT ,大热,无毒,貌似甲螺而口有盖,盖似甲,香色如虎魄, 薄光薄光是也。啖之为快味,师门得此而将食之,间夜中耳闻数十尼呗声,及觉而不闻,门 即放生,不啖吃矣。(和名于保安支。) 甲羸子 崔禹云∶味涩咸,小冷,无毒,主蛄毒,补中。貌似辛螺而口有角盖,盖上甲 错,似鲛鱼皮,而KT 臌KT 臌者是也。昔烈真到于东海之碣陂而获巨螺,其大如十升器, 将食之间,夜中化成女人,语云为夫妇,十日共俱游之,忽然不见,受真视羸中有光物,即 败见有大珠作,未食之,登仙。(和名都比。) 小羸子 崔禹云∶味涩咸,少冷,无毒,主赤白下利,补中,貌似甲羸而细小。口有白 玉之盖,煮啖之。(和名之多多美。) 口广大辛螺 《七卷经》云∶肉味甘冷。其胆味辛,形似大辛螺而稍小,其甲少薄,色 小青黑。(和名于保尔之。) 石阴子 崔禹云∶味酸,小冷,无毒,主消渴,渴利,黄胆,痈疮,明目补中,貌似人 足而表黯黑生毛,是物生海中,有阴精,故名曰石阴子。(和名加世又伊芳加比。) 龙蹄子 崔禹云∶味咸辛,冷,无毒,主黄胆,消渴,渴利,醒酒,貌似大蹄而附石生 肉,头生黑发白卷曲者是也。(和名世。) 寄居 崔禹云∶味咸,冷,无毒,主渴,醒酒,去烦热,貌似蜘蛸。是物好容他壳中居 负壳行,人犯惊即缩足转坠似死乃过,人物行,行掇取啖之,以壳炙火即走出,亦拾掇食之。 《拾遗》云∶食之益颜色。(和名加牟奈。) 拥剑 《膳夫经》云∶不入药用。《七卷经》云∶《广志》云∶以蟹色黄方二寸,其一 KT偏长三寸余,特有光,其短食物着口,一云其大KT 和利如剑,其爱如实也。(和名 加佐女。) 虾 《七卷经》云∶味甘,平,食之无损益,不可合梅李生菜,皆令人病。《养生要集》 云∶虾无鬓。又亦腹下通黑,食之杀人。又云∶虾煮当赤而反白者,勿食之,腹中生虫。(和 名衣比。) 蟹 《本草》云∶味咸,寒,有毒,主疗胸中邪热气结痛, 僻面肿,散血气,愈漆疮。 崔禹云∶主渣鼻恶血,明目醒酒,蟹类亦多。蔡谟初渡江不识而吃蟹几死,乃叹云∶读《尔 雅》不熟,为劝学所误耳。孟诜云∶蟹脚中髓汲及脑能续断筋骨。人取蟹脑髓微熬之,令纳 疮中,筋即连续。《七卷经》云∶蟹目在下者,食伤人。马琬云∶蟹有六足,腹下无毛,并 杀人。《养生要抄》云∶蟹目相向及目赤足斑,不可食。杀人。《食经》云∶孪皆冷利动嗽不 可多食。(和名加尔。) 河贝子 崔禹云∶味咸,冷,无毒,主黄胆,消渴。(和名美奈。) 田中螺汁 《本草》云∶大寒,主目热赤痛,止渴。《陶景注》云∶生田水中及湖渎岸 侧,形圆大如梨柿者人亦煮食之;疗热,醒酒,止渴。患眼痛,取真朱并黄连纳压裹,久汗 出取以注目中,多瘥。《苏敬注》云∶壳疗尸注,心腹痛。又主失精。《拾遗》云∶煮食利之 大小便,去腹中结热,目黄,脚气冲上,少腹急硬,小便赤涩,手脚浮肿。生水浸取汁饮之, 止消渴。此物至难死,有误泥于壁中二十岁犹活。崔禹云∶田中羸子,味咸,小冷,无毒, 主醒酒。冷补之。(和名多都比。)
<目录>卷第三十
<篇名>五菜部第四
内容:竹笋 《本草》云∶味甘,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可久食。崔禹云∶味甘,少 冷,主利水道,止消渴、五痔。孟诜云∶笋动气,能发冷 ,不可多食。(和名多加半奈。) 白瓜子 《本草》云∶味甘,平,寒,无毒。主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 身耐老。《陶景注》云∶熟瓜有数种,除瓤食之,不害人。若觉食多。入水自渍即便消。又 云∶《博物志》云∶水浸至项,食瓜无数。崔禹云∶味甘冷无毒,食之利水道,去痰水。未 熟者,冷,黄熟者平。其瓤甘,补中,除肠胃中风,杀三虫,止眩冒。《养生要集》云∶瓜 二蒂及二茎食之杀人。马琬云∶有两鼻食之杀人。孟诜云∶寒多,食发瘅黄,动宿冷病。又 瘕癖人不可多食之。(和名宇利。) 冬瓜 《本草》云∶白冬瓜,微寒,主除少腹水胀,利小便,止渴。《陶注》云∶冬瓜 性冷利,解毒消渴。《神农经》云∶冬瓜味甘。无毒,止渴,除热。崔禹云∶冬瓜除水胀风 冷人勿食,益病。又作胃反病。鱼玄子张云∶冬瓜食之压丹石,去头面热。(和名加毛宇利。) 越瓜 孟诜云∶寒,利阳。益肠胃,止渴,不可久食。动气,虽止渴仍发诸疮,令虚, 脚不能行立。《本草陶注》云∶越瓜,人以作菹者,食之亦冷。《拾遗》云∶食之利小使,去 热,解酒毒。(今按∶损害物。和名都乃宇利。) 胡瓜 孟诜云∶寒,不可多食,动寒热,发疟病。鱼玄子张云∶发 气,生百病,消人 阴,发诸疮疥,发脚气。天行后猝不可食之,必再发。(今按∶损害物。和名加良宇利。) 茄子 崔禹云∶味甘咸温,有小毒,主充皮肤,益气力,脚气人以苗叶煮涛脚;皆除毒 气,尤为良验也。《七卷经》云∶温,平,食之多动气损阳。(和名奈须比。) 龙葵 《本草》云∶味苦,寒,无毒,食之解劳少睡,去虚热肿。其子疗疔疮。崔禹云∶ 食之益气力。孟诜云∶其子疗甚妙,其赤其赤,珠者名龙珠,久服变发长黑,令人不老。《养 生要集》云∶补五脏,轻身明目。(和名己奈须比。) 若瓠 《本草》云∶味苦,寒,有毒,主大水,面目四肢浮肿,下水,令人吐。《苏敬 注》云∶瓠与冬瓜瓠 全非别类,味甘,冷,通利水道,止消渴。《陶景注》云∶又有瓠 亦是瓠类。小者名瓢,食之乃胜瓠。《拾遗》云∶煎汁滴鼻中,出黄水,去伤寒,鼻塞,黄 疸。又云∶食苦瓠中毒者,煮黍穣汁饮之,《埤苍》云∶瓠者王瓜也。瓠瓢酌酒琴书自娱也。 (和名尔加比佐古。) 葵菜 《本草》云∶味甘,寒,无毒。主恶疮,疗淋,利小便,解蜀椒毒,叶为百菜主。 《陶景注》云∶以秋种,经冬至春作子,谓之冬葵,至滑利,能下石淋。《苏敬注》云∶ 北人谓之兰香。常食中用之,云去臭(鼻)气。《神农经》云∶味甘,寒,久食利骨气。崔 禹云∶食之补肝胆气,明目;主治内热消渴,酒客热不解。孟诜云∶若热者食之,亦令热闷。 《膳夫经》云;葵叶尤冷利。《千金方》云∶十日一食葵,葵滑,所以通五脏,拥气。马琬 云∶葵赤茎背黄,食之杀人。(和名安不比。) 山葵 崔禹云∶味辛KT 作菹食益人。作齑为快味。(和名和佐比。) 兔葵 《本草》云∶味甘,寒,无毒。主下诸石淋,止武蛇毒。崔禹云∶味甘,大冷, 食之下诸石及蛇毒。(和名以倍尔礼。) 苋菜 《本草》云∶味甘,寒,无毒,主清盲白翳。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热, 杀蛔虫,益气力。《苏敬注》云∶主诸肿、 、疣目。《拾遗》云∶食鳖所忌,今以鳖细锉和 苋于水处置之,则变为生鳖。《七卷经》云∶味甘,益气力,不饥。崔禹云∶食之益气力。 信陵之女,时年十八未嫁而妊胎。父陵自迫问何有妊哉。因垂杀之。女答云∶仆都无所为, 但好啖此菜耳,不知所以然云云。父心含怪而取少年婢令食此苋菜,未出数十月而妊胎,遂 KT净全之产。(和名比由。) 羊蹄 《本草》云∶味苦,寒,无毒,主头秃疥瘙,除女子阴蚀、浸淫、疸、痔,杀三 虫。《万毕方》云∶疗蛊。崔禹云∶补五脏,益气力。(和名志。) 荠 《本草》云∶味甘,温,无毒,主利肝气,和中。孟诜云∶补五脏不足。叶动气。 《陶景注》云∶《诗》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崔禹云∶食之甘香,补心脾。(和名奈都奈。) 生姜 《本草》云∶味辛,微温,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久服去臭气, 通神明。《神农经》云∶令少志少智,伤心性,不可过多耳。(今按∶《拾遗》云∶今食姜处 亦未闻人愚,无姜处未闻人智,为浪说。)《膳夫经》云∶食甜粥讫,勿食姜。即交吐成霍 乱。空腹勿食生姜,喜令渴。崔禹云∶食之去痰下气,除风邪,味辛,KT 是物为调食之 主。《食(KT )》云∶男子多食者,令人尻肛缓大,女人者令其阴器缓大。孟诜云∶食之 除鼻 塞,去胸中臭气。《养生要集》云∶微温,食之尤良。然不可过多耳。伤心气。又云∶空腹 食,喜令扬上,善为骨蒸及作痈疖。(和名都知波之加美。) 芜菁 《本草》云∶味苦,温,无毒。主利五脏,轻身益气,可长食。《苏敬注》云∶ 芜菁,北人名蔓菁。《拾遗》云∶子主急黄、黄胆,肠结不通。又云∶蔓菁园中无蜘蛛,是 其相畏也。崔禹云∶食之利五脏,其根蒸敷,脚肿即消。又,取得一斗捣研,以水三斗,煮 取一斗汁,浓服之,除 瘕积聚及霍乱心腹胀满,为妙药。《神农经》云∶根不可多食,令 人气胀。《苏敬脚气论》云∶患脚气人不宜食蔓菁。《七卷经》云∶陈楚谓之KT ,鲁齐谓 之荛,关之东西谓之芜菁,赵魏谓之大芥。(和名阿宇奈。) 菘菜 《本草》云∶味甘,温,无毒,主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消渴。《拾遗》云∶ 去鱼腥,动病。又,南土无姜,尽为此物所用。崔禹云∶味甘,少冷,无毒,菜中菘尤血常 食。和中,无余逆忤,令多食。孟诜云∶腹中冷病者不服,有热者服之亦不发病。其菜性冷。 (和名大加奈。) 芦茯 《本草》云∶味辛甘,温,无毒,主大下气,消谷去痰 ,服健人。生捣汁服, 主消渴,诫大有验。崔禹云∶味辛薰,温,消五谷反鱼肉毒。又云∶其叶嫩美,亦为生菜之 主,啖之消食和中,利九窍,益人。《七卷经》云∶久在土中,食之不利人。马琬云∶夜食 不用啖芦茯根,气不散不利人。孟诜云∶萝菔,冷,利五脏关节,除五脏中风,轻身,益气, 根消食下气。又云∶甚利关节,除五脏中风,练五脏中恶气,令人白净。(和名于保檷。) 芥 《本草》云∶味辛,温,无毒,归鼻。主除肾邪气,利九窍,明耳目,安中,久食 温中。《陶景注》云∶似菘而有毛,味KT 。崔禹云∶食之安中。又,芥类多,有鼠芥鼠食 其花而皮毛皆KT 落,故以名之。又有雀芥,雀食,其子而KT 能飞翔,故以名之。《七 卷经》云∶芥有两种,大芥、小芥,是治无异之。孟诜云∶生食发丹石,不可多食。(和名 加良之。) 白苣 崔禹云∶味苦,冷,无毒,主明目,进食者为要。孟诜云∶寒,主补筋力。鱼玄 子张云∶利五脏,开胸膈,拥寒气,通经脉,养筋骨,令人齿白净,聪明少睡,可常食之。 有小冷气,人食之虽亦觉腹冷,终不损人。又,产后不可食之,令人寒中,少腹痛。(和名 知佐。) 蓟菜 《本草》云∶味甘,温,主养精保血。陶景注云∶大蓟是虎蓟,小蓟是猫蓟。《苏 敬注》云∶大小蓟欲相似,功力有殊。《拾遗》云∶破宿血,止新血,暴下血、血利、惊疮、 出血、呕血等,取汁温服。又金疮,又蜘蛛、蛇、蝎咬毒,服之佳。崔禹云∶食之养精神 ,令人肥健,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孟诜云∶叶亦堪煮羹,食甚除热风气。又,金 创血不止,义叶封之即止。(和名安佐美。) 茎菜 崔禹云∶食之止利,味甘苦,少冷,有小毒,主心热烦呕。一名 。又取根捣 敷钉肿疮疮根即拔之。(和名不不支。) 薰蕖 崔禹云∶味辛,温,无毒,食之止咳嗽、冷利,止哕。(和名曾良之。) 蘩蒌 《本草》云∶味酸,平,无毒。主积年恶疮不愈。苏敬云∶即是鸡肠。《七卷经》 云∶食之主消渴,杂疮。鱼玄子张云∶煮作羹食之,益甚人。(和名波久倍良。) 兰鬲草 崔禹云∶食之辛香,冷,平,无毒。主利水道,辟不祥不老,通神明。(和名 阿良良支。) 胡KT 崔禹云∶味辛臭,食之调食下气。凡河海之鸟鱼脍者尤是为要也。孟诜云∶ 食之消谷,久食之多忘。鱼玄子张云∶利五脏不足,不可多食。损神。(今按∶损害物。和 名已志。) 蓼 《本草》云∶味辛温无毒,主明目温中。能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痈疡。叶归舌, 除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拾遗》云∶蓼主 癖,一名女憎,是其弱阳事也,不可近阴。 又蓼蕺俱弱阳。《七卷经》云∶多食吐水。又多损阳事。《千金方》云∶黄帝曰∶蓼食过多有 毒,发心痛。(和名多天。) 荷 《本草》云∶微温,主蛊及疟。《陶景注》云∶今人赤者为 荷,白者为覆菹叶。 同一种耳。于食用,赤者为胜;药用,白者中蛊。服其汁,卧其叶,即呼蛊主姓名。多食损 药势。又不利脚人家种。白 荷亦云避蛇。苏敬云∶主诸恶疮,杀螫蛊毒根,主稻麦芒入目 者,以汁注中即出。崔禹云∶今常食之,有益无损。(和名米加。) 芹 《本草》云∶味甘,平,主疗女子赤沃,止血,养精,保血脉。益气,令人肥健嗜 食。一名冰英。《拾遗》云∶茎叶汁小儿暴热,大人酒热毒鼻塞身热,利大小肠。崔禹云∶ 味甘,少冷,无毒,利小便,除水胀。孟诜云∶食之养神益力,杀石药毒。鱼玄子张云∶中 醋中食之,损人,齿黑色。若食之时不如高由者,宜人。其水者,有虫生子食之,与人患。 《养生要集》云∶芹菜(叶)细叶有毛,食之杀人。(和名世利。) 菜 《本草》云∶味甘,寒,无毒,主暴热,喘,小儿丹肿。《七卷经》云∶广陵人 呼为接,一名KT 菜,一名水葱。(和名奈支。) 蕨菜 崔禹云∶味咸,苦,小冷,无毒,食之补中,益气力。或云多食之睡,令人身重。 是物不宜阳人,即宜阴吒 人,食一两斤蕨,终身不病,作脯食之。又煮蒸于腊食之。孟诜 云∶令人脚弱不能行,消阳事,缩玉茎,多食令人发落、鼻塞、目暗小儿不可食之立行不得 也。《拾遗》云∶小儿食,脚弱不行,四皓食芝而寿,夷齐食蕨而夭,固非良物。《搜神记》 曰∶HT 鉴镇丹徒二月出猎,有田土折一茎蕨食之,觉心中淡淡成病,后吐一小蛇,悬屋 前, 渐干成蕨,视即遂瘥。明此物不可生食之。(和名和良比。) 荠蒿菜 《七卷经》云∶冷,食之无损益。崔禹云∶食之明目。味咸,温,无毒,主开 胸府,状似艾草而香,作羹食之,益人。(和名于波支。) 《本草》云∶味甘,寒,主消渴,热痹。陶景注云∶下气。《苏敬注》云∶久食大 宜人。孟诜云∶多食动痔。《拾遗》云∶案物此虽水草,性热,拥气,温病起食者多死,为 体滑,脾不能磨。常食壅气,令关节气急,嗜唾。苏敬云∶上品,主脚气。《脚气论》中令 人食此之误极深也。(和名奴奈波。) 骨蓬 崔禹云∶味咸,大冷,无毒,主黄胆消渴。(和名加波保檷。) 头 《拾遗》云∶味辛,寒,有毒,主痈肿风毒。磨敷肿上捣碎,以灰汁煮成饼,五味 调为如食之,主消渴,生即戟喉出血。生吴蜀。叶如半夏,根如KT ,好生阴地,雨滴叶 生子,一名 ,又有斑枝,根苗相似,至秋有花直出赤子,其根敷痈毒,于 不食。(和 名古尔也久。) 牛蒡 《本草》云∶恶实,一名牛蒡,一名鼠粘草,味辛,平,主明目,补中,中风, 面肿,消渴。《苏敬注》云∶根主牙齿痛,脚缓弱;痈疽,咳嗽,疝瘕。积血。(和名支多支 须。) 骨蓬 崔禹云∶味咸,大冷,无毒,主黄胆,消渴。(和名加波保檷。) 木菌 《七卷经》云∶味甘,温,平,食之轻身,利九窍。凡诸有毒 木所生,人不识, 煮食,无不死之。宜不可轻啖之。又云∶石耳性冷,生于石上,食之为益。又云∶地菌,温, 平,食之补五脏,益气。崔禹云∶菌茸,食之去热气,生冷干温。《拾遗》云∶采归,色变 者有毒,夜中有光者有毒,煮不熟者有毒。盖仰者有毒。又冬春无毒,秋夏有毒,为蛇过也 。冬生白软者无毒,久食利肠胃。《养生要集》云∶木菌味甘,温平,食之轻身,利九窍。 又云∶菌赤色,不可食,害人。又云∶菌生卷者,食之伤人。青色者亦不可食。木耳色青及 仰生者不可食,伤人。又云∶枫树所生菌,食之令人笑不止。又云∶治食菌中毒,烦乱欲死 方∶煮大豆汁,饮之良。又土浆,饮之良。(和名支乃多介。) 榆皮 《本草》云∶味甘,平,无毒,主大小便不通水道,除邪气、肠胃中热气,消肿。 性滑利,疗小儿头疮 ,久服轻身不饥。其实尤良。花主小儿痫、小便不利。《陶景注》云∶ 令人睡眠。嵇公所谓∶榆令人眠。《礼记》云∶粉榆以滑之。(榆白曰粉)《养生要集》云∶ 多睡,发痰。(和名尔礼。) 辛夷 《本草》云∶味辛,无毒,主五脏身体寒风,风头脑痛,利九窍,生发鬓,去白 虫,增年。崔禹云∶食之利九窍,味辛香,温,无毒,其子可啖之。(和名也末安良良支。) 昆布 《本草》云∶味咸,寒,无毒,主十二种水肿,瘿瘤,气 。陶景注云∶干性热, 柔甚冷。《拾遗》云∶生颓卵肿,含汁咽之。崔禹云∶治九 风热热瘅,手脚疼痹,以生啖 之,益人。(和名比吕米。) 海藻 《本草》云∶味苦咸,寒,无毒,主瘿瘤气,颈下核,破散结气,痈肿, 瘕, 坚气,腹中上下鸣,下十二水,水肿,皮间积聚。暴颓留气,热结,利小便。崔禹云∶味咸, 小冷,一名海发,其状如乱发。孟诜曰∶食之起男子阴,恒食消男子 。鱼玄子张云∶瘦 人不可食之。(和名尔支女。) 鹿角菜 《养生要集》云∶味咸,冷利,食之动嗽。(今按∶损害物。和名都乃未多。) 石 崔禹云∶味咸至滑,滑然大冷,无毒,食之止口烂,治消渴,进食。(和名古毛) 紫苔 崔禹云∶味酸,小冷,无毒,生水底石上,食之止消渴。(和名须牟乃利。) 蕺 《本草》云∶味辛,微温,多食令人气喘。《陶景注》云∶不利人肺,恐闭气故也。 (今按∶损害物,和名之不支。) 葱 《本草》云∶葱实味辛,温,无毒,主明目,补中不足。茎主伤寒,寒热,出汗, 中风,面目肿,喉痹不通,安胎,除肝邪气,利五脏,杀百药毒。崔禹云∶其茎白者,性冷, 青者性热。根主伤寒头痛。《七卷经》云∶味辛,温,不可食,伤人心气。(和名纯。) 薤 《本草》云∶味辛苦,温,无毒,主金疮疮败,轻身,不饥,耐老,除寒热,温中, 利病患。《拾遗》云∶调中,主久利不瘥,大腹内常恶者,但多煮食之。苏敬云∶薤有赤白 二种,白者补而美,赤主金疮。崔禹云∶食,长毛发。孟诜云∶长服之可通神灵,甚安魂魄, 续筋力。(和名于保美良。) 韭 《本草》云∶味辛酸,温,无毒,主安五脏,除胃热,利病患,可久食。根主养发。 《陶注》云∶是养性所忌。孟诜云∶冷,气人,可煮长服之。《拾遗》云∶温中下气,补虚 调和腑脏,令人能食,止泄白脓,腹冷痛,蒸煮食之。叶根捣绞汁,服解诸药毒狂犬咬人, 亦杀蛇虺蝎恶虫毒。又汁多,服主胸痹骨痛。俗云韭菜是草钟乳,言其宜人信然也。(和名 已美良。) 苏 《本草》云∶味辛,温,无毒,归脾肾,主霍乱,腹中不安;消谷理胃,温中,除 邪痹毒气。崔禹云∶性温,薰臭中风冷霍乱,煮饮汁至良。或云∶主腹中生疮及疝瘕。《七 卷经》云∶损人,不可长食。孟诜云∶大蒜,热,除风杀虫毒气。(今按∶损害物,和名已 比留。) 葫 《本草》云∶味辛,温,有毒,散痈肿 疮,除风邪,杀毒气。独子者亦佳。归五 脏,久食伤人,损目明。《陶注》云∶葫为大蒜,蒜为小蒜,俗人作齑,以啖脍肉,损性伐 命,莫此之甚。《拾遗》云∶葫大蒜去水恶、瘴气,除风湿,破冷气。烂 癖,伏邪恶,宣 通温补,无已加之。初食不利目,多食却明,使毛发白。合皮截却两头吞之名为内灸。崔禹 云∶味辛KT ,大温,杀鬼毒诸气。云独子者曰葫,少者如百合。片者曰蒜,以作齑;合 虫鱼肉鸟食之为快味。或云久食损性伐命者,今常啖之无有损,是事为不可信耳。但服药曰 慎辟之。马琬云∶不益药性,若直尔啖之,亦应通气。《千金方》云∶多食生葫,行房伤肝 气,令人面色无。(今按∶损害物、和名于保比留。) 蜀椒 《本草》云∶味辛,大热,有毒,主邪气咳逆,温中,下气,逐骨节皮肤肌寒温 痹痛,除五脏六腑寒冷,心腹留饮宿食肠 下利, 结,水肿,黄胆,鬼注,蛊毒,杀虫鱼, 久服头不白。轻身,增年,坚齿发,耐寒暑。崔禹云∶食之温中五脏六腑冷风。孟诜云∶除 客热,不可久食,钝人性灵。《养生要集》云。椒,闭口及色白者,食蒸杀人。(今按∶损害 物,和名不佐波之加美。) 菊 《本草》云∶味苦甘,平,无毒,主风头,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 恶风,湿痹痛,去来陶陶,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脏,调四肢,久服轻身延年耐老。崔禹 云∶仙经以菊为妙药,吴孺子三月三日生,生日常摘菊苗蒸煮啖之,遇于青归子,俱共游于 芳壶,一云石台,遂乘于紫云,升于青天。大补,成好,啖其花头不白筋不KT 之。(和名 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