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中华文库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一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缘起品第一 世尊一时。游力士生处。至波波邑。住折路迦林。时彼邑中诸力士众。于恒聚戏 东西村间。嗢跋诺迦旧制多所。共造台观莹饰初成。未有沙门婆罗门等。及诸力士曾 所受用。时力士众闻佛世尊。将苾刍僧住近林内。互相庆慰咸共议言。我等所修胜妙 台观。应先请佛及苾刍僧。无上福田于中止住。然后我等随胜善业。所获资财于中受 用。由斯我等长夜获得。利益安乐岂不善哉。诸力士众作是议已。各集徒侣并诸眷属 。出波波村往如来所。到已顶礼世尊双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时薄伽梵以慈软音。 慰问力士并诸眷属。复以种种微妙法门。示现教导赞励庆喜。说是事已默然而住。诸 力士辈闻佛所说。欢喜踊跃即从座起。合掌恭敬俱白佛言。我此邑中诸力士众。于恒 聚戏东西村间。嗢跋诺迦旧制多所。共造台观莹饰初成。未有沙门婆罗门等。及诸力 士曾所受用。唯愿世尊哀愍我等。将诸弟子于中止住。令我长夜利益安乐。尔时如来 哀愍彼故。将诸弟子往住其中。复以妙音。为诸力士宣扬种种施果差别。问答往还过 初夜分。诸力士辈并其眷属。闻法欢喜礼佛而去 尔时世尊告舍利子。吾今背痛暂当寝息。汝可代吾为苾刍众宣说法要勿空度也。 时舍利子默然受教。佛便四叠嗢怛罗僧。敷为卧具大衣为枕。端身累足右胁而卧。如 理作意住光明想。及当起想具念正知。如大宝山寂然无动 尔时舍利子。告苾刍众言。此波波村离系亲子。处无惭众自号为师。其人命终未 逾旬月。诸弟子辈两两结朋。诤讼纷纭互相陵蔑。各言法律我解非馀。如我所知是法 是律。我之所说应理合仪。汝等于斯悉皆绝分。于其师教各随己执。回换前后或减或 增。破析支离遂成多部。欲知胜负便共激论。为脱过难递相诽斥。虽有论言而无论道 。口出刀矟以相残害。诸有白衣信彼法者。见其弟子乖诤如斯。皆共瞋嫌毁而舍去 时舍利子复告众言。此波波村离系亲子。所有法律恶说恶受。不能出离不趣正觉 。是可坏法无趣无依。我等如来应正等觉大师法律。善说善受能永出离。能趣正觉非 可坏法有趣有依。我等今应闻佛住世。和合结集法毗奈耶。勿使如来般涅槃后。世尊 弟子有所乖诤。当令随顺梵行法律。久住利乐无量有情。哀愍世间诸天人众。令获殊 胜义利安乐 P. 2 集异门足论一法品第二 时舍利子复告众言。具寿当知佛于一法。自善通达现等觉已。为诸弟子宣说开示 。我等今应和合结集。佛灭度后勿有乖诤。当令随顺梵行法律。久住利乐无量有情。 哀愍世间诸天人众。令获殊胜义利安乐。一法云何。嗢柁南曰 一法谓有情 依食依行住 于一切善法 不放逸为尊 一切有情皆依食住。一切有情皆依行住。于诸善法不放逸胜是谓一法。一切有情 依食住者。何等是食而言有情皆依食住。如世尊说。苾刍当知食有四种。能令部多有 情安住。及能资益诸求生者。何谓四食。一者段食若粗若细。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 。四者识食。由此四食说诸有情皆依食住。何缘故知诸有情类皆依食住。谓诸有情于 彼彼聚。由此诸食未尽为因。有想等想施设言说。活住存济差别而转。若诸有情于彼 彼聚。由此诸食已尽为因。有想等想施设言说。死殁殒逝差别而转。由此故知诸有情 类皆依食住 问如是四食当言有为当言无为。答应言有为。问如是四食当言常当言无常。答应 言无常。问如是四食当言恒当言非恒。答应言非恒。问如是四食当言变易当言不变易 。答应言变易。问如是四食当言缘已生。当言非缘已生。答应言缘已生。问如是四食 当言名摄当言色摄。答段食应言色摄。馀三食应言名摄。问如是四食当言有见当言无 见。答应言无见。问如是四食当言有对当言无对。答段食应言有对。馀三食应言无对 。问如是四食当言是心当言非心。当言是心所当言非心所。当言心相应当言心不相应 。答段食应言非心非心所心不相应。触意思食应言是心所与心相应。识食应言唯是心 。问如是四食当言善。当言不善当言无记。答段食应言无记。馀三食应言或善或不善 或无记。云何善触食。答若善有漏触为缘。能令诸根长养大种增益。又能滋润随滋润 。充悦随充悦。护随护转随转。持随持是谓善触食。云何不善触食。答若不善触为缘 。能令诸根长养大种增益。又能滋润随滋润。乃至持随持是谓不善触食。云何无记触 食。答若无记触为缘。能令诸根长养大种增益。又能滋润随滋润。乃至持随持是谓无 记触食。云何善意思食。答若善有漏触相应诸思等。思现前等。思已思思类造心意业 。是谓善意思食。云何不善意思食。答若不善触相应诸思等。思乃至意业是谓不善意 思食。云何无记意思食。答若无记触相应诸思等。思乃至意业是谓无记意思食。云何 善识食。答若善有漏思相应诸心意识。是谓善识食。云何不善识食。答若不善思相应 。诸心意识是谓不善识食。云何无记识食。答若无记思相应。诸心意识是谓无记识食 。问如是四食当言有漏。当言无漏。答应言有漏。问如是四食当言学当言无学。当言 非学非无学。答应言非学非无学。问如是四食当言欲界系。当言色界系。当言无色界 系。答段食应言欲界系。馀三食应言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 P. 3 问诸食皆是段食耶。答诸段食皆是食。有是食非段食。谓馀三食及世俗。问诸食 皆是触食耶。答诸触食皆是食。有是食非触食。谓馀三食及世俗。问诸食皆是意思食 耶。答诸意思食皆是食。有是食非意思食。谓馀三食及世俗。问诸食皆是识食耶。答 诸识食皆是食。有是食非识食。谓馀三食及世俗。问诸段皆是食耶。答应作四句。有 是段而非食。谓段为缘诸根损减大种变坏。有是食而非段。谓馀三食及世俗。有是段 亦是食。谓段为缘诸根长养大种增益。又能滋润随滋润。乃至持随持。有非段亦非食 。谓除前相。问诸触皆是食耶。答应作四句。有是触而非食。谓无漏触及有漏触为缘 。诸根损减大种变坏。有是食而非触。谓馀三食及世俗。有是触亦是食。谓有漏触为 缘。诸根长养大种增益。又能滋润随滋润乃至持随持。有非触亦非食。谓除前相。如 触食有四句。意思识食应知亦尔。颇有食为缘。生食生非食生食非食耶。答生。云何 食为缘生食。答段食为缘生馀三食。云何食为缘生非食。答段食为缘。生受想作意等 。云何食为缘。生食非食。答段食为缘。生馀三食及受想作意等。颇有非食为缘。生 非食生食生食非食耶。答生。云何非食为缘生非食。答如眼及色为缘。生受想作意等 。云何非食为缘生食。答如眼及色为缘。生触意思识食。云何非食为缘。生食非食。 答如眼及色为缘。生触意思识食。及受想作意等。颇有食非食为缘。生食非食。生食 生非食耶。答生。云何食非食为缘。生食非食。答如眼及色眼识为缘。生触意思识食 。及受想作意等。云何食非食为缘生食。答如眼及色眼识为缘。生触意思识食。云何 食非食为缘。生非食。答如眼及色眼识为缘。生受想作意等。问若段食已断已遍知。 触食亦尔耶。答若触食已断已遍知。段食亦尔。有段食已断已遍知。非触食。谓已离 欲染未离上染。如以段食对触食。对意思识食亦尔。问若触食已断已遍知。意思食亦 尔耶。答如是。如以触食对意思食。对识食亦尔。问若意思食已断已遍知。识食亦尔 耶。答如是。问若于食已断已遍知。彼于欲色无色界已离染耶。答若于段食已断已遍 知。彼于欲界已离染。非于色无色界。若于馀三食已断已遍知。彼于欲色无色界皆已 离染。尔时于一切一切事一切种一切位一切处一切结。皆已离染故 一切有情依行住者。何等是行。而言有情皆依行住。如世尊说。苾刍当知。若诸 有情于彼彼聚不死不殒。不破不没不失不退。皆由寿住命根相续。此寿命根说名为行 。由此行故一切有情存济住活。此行于彼能护随护能转随转。由此故说一切有情皆依 行住。何缘故知诸有情类皆依行住。谓诸有情于彼彼聚。由此寿行未尽为因。有想等 想施设言说活住存济差别而转。若诸有情于彼彼聚。由此寿行已尽为因。有想等想施 设言说。死没殒逝差别而转。由此故知诸有情类皆依行住 问如是寿行当言有为。当言无为。答应言有为。问如是寿行当言常。当言无常。 答应言无常。问如是寿行当言恒当言非恒。答应言非恒。问如是寿行当言变易。当言 不变易。答应言变易。问如是寿行当言缘已生。当言非缘已生。答应言缘已生。问如 是寿行当言名摄。当言色摄。答应言名摄。问如是寿行当言有见。当言无见。答应言 无见。问如是寿行当言有对。当言无对。答应言无对。问如是寿行当言是心当言非心 P. 4 。当言是心所。当言非心所。当言心相应。当言心不相应。答应言非心非心所心不相 应。问如是寿行当言善。当言不善。当言无记。答应言无记。问如是寿行当言有漏。 当言无漏。答应言有漏。问如是寿行当言学当言无学。当言非学非无学。答应言非学 非无学。问如是寿行当言欲界系。当言色界系。当言无色界系。答应言或欲界系。或 色界系。或无色界系。云何欲界系。答欲界寿云何色界系。答色界寿。云何无色界系 。答无色界寿 问若欲界寿已断已遍知。色界寿亦尔耶。答若色界寿已断已遍知。欲界寿亦尔。 有欲界寿已断已遍知。非色界寿。谓已离欲染未离色染。问若欲界寿已断已遍知。无 色界寿亦尔耶。答若无色界寿已断已遍知。欲界寿亦尔。有欲界寿已断已遍知。非无 色界寿。谓已离欲染未离无色染。问若色界寿已断已遍知。无色界寿亦尔耶。答若无 色界寿已断已遍知。色界寿亦尔。有色界寿已断已遍知。非无色界寿。谓已离色染未 离无色染。问若于寿行已断已遍知。彼于欲色无色界。已离染耶。答若于欲界寿行已 断已遍知。彼于欲界已离染。非于色无色界。若于色界寿行已断已遍知。彼于欲色界 已离染。非无色界。若于无色界寿行已断已遍知。彼于欲色无色界皆已离染。尔时于 一切一切事一切种一切位一切处一切结。皆已离染故 于一切善法不放逸胜者。云何不放逸。答若为断不善法。为圆满善法。常习常修 坚作恒作。数修不止名不放逸 集异门足论二法品第三之一 时舍利子复告众言。具寿当知。佛于二法自善通达。现等觉已。为诸弟子宣说开 示。我等今应和合结集。佛灭度后勿有乖诤。当令随顺梵行法律。久住利乐无量有情 。哀愍世间诸天人众。令获殊胜义利安乐。二法云何。嗢柁南曰 二法谓名色 乃至尽无生 总二十七门 应随次别释 有二法。谓名色。复有二法。谓无明有爱。复有二法。谓有见无有见。复有二法 。谓无惭无愧。复有二法。谓惭愧。复有二法。谓恶言恶友。复有二法。谓善言善友 。复有二法。谓入罪善巧出罪善巧。复有二法。谓入定善巧出定善巧。复有二法。谓 界善巧作意善巧。复有二法。谓质直柔和。复有二法。谓堪忍可乐 复有二法。谓和顺供养。复有二法。谓具念正知。复有二法。谓思择力修习力。 复有二法。谓不护根门。食不知量。复有二法。谓能护根门。于食知量。复有二法。 谓匮戒匮见。复有二法。谓破戒破见。复有二法。谓具戒具见。复有二法。谓净戒净 见。复有二法。谓见如理胜。复有二法。谓厌如理胜。复有二法。谓于善不喜足。于 断不遮止。复有二法。谓奢摩他毗钵舍那。复有二法。谓明解脱。复有二法。谓尽智 无生智。此中有二法。谓名色者。名云何。答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及虚空择灭非择灭 。是谓名。色云何。答四大种及所造色。是谓色 P. 5 复有二法。谓无明有爱者。无明云何。答如法蕴论说。有爱云何。答色无色界诸 贪等。贪执藏防护耽著爱染。是谓有爱 复有二法。谓有见无有见者。有见云何。答若谓我世间常。由此发起忍乐观见是 谓有见。云何无有见。答若谓我世间断。由此发起忍乐观见。是谓无有见 复有二法。谓无惭无愧者。无惭云何。答如世尊说。有无惭者。于可惭法而不生 惭。可惭法者。谓诸恶不善法。顺杂染顺后有。有炽然苦异熟。顺当来生老死。彼于 如是恶不善法生时。无惭无所惭无别惭。无羞无所羞。无别羞无崇敬。无所崇敬。无 随属无所随属。于自在者无怖畏转。是谓无惭。无愧云何。答如世尊说。有无愧者于 可愧法而不生愧。可愧法者。谓诸恶不善法。乃至顺当来生老死。彼于如是恶不善法 生时。无愧无所愧。无别愧无耻无所耻无别耻。于诸罪中不怖不畏。不见怖畏是谓无 愧 复有二法。谓惭愧者。惭云何。答如世尊说。诸有惭者于可惭法而生于惭。可惭 法者。谓诸恶不善法。乃至顺当来生老死。彼于如是恶不善法生时。有惭有所惭有别 惭。有羞有所羞有别羞有崇敬有所崇敬。有随属有所随属。于自在者有怖畏转。是谓 惭。愧云何。答如世尊说。诸有愧者于可愧法而生于愧。可愧法者。谓诸恶不善法。 乃至顺当来生老死。彼于如是恶不善法生时。有愧有所愧有别愧。有耻有所耻有别耻 。于诸罪中有怖有畏。能见怖畏是谓愧 复有二法。谓恶言恶友者。恶言云何。答如法蕴论说。恶友云何。答亦如法蕴论 说 复有二法。谓善言善友者。善言云何。答如有一类。若亲教若同亲教。若轨范若 同轨范。若馀随一尊重可信往还朋友。如法告言。汝从今去。勿坏身业。勿坏语业。 勿坏意业。勿行不应行处。勿亲近恶友。勿作三恶趣业。如是教诲称法应时。于所修 道随顺磨莹。增长严饰宜便常委。助伴资粮于此教诲。欣喜爱乐信受随顺。不左取而 右取。不拒逆不毁訾不非拨。是谓善言。善友云何。答如法蕴论说 复有二法。谓入罪善巧出罪善巧者。入罪善巧云何。答罪谓五部五蕴罪。何等为 五。一者他胜。二者众馀。三者堕煮。四者对首。五者恶作。入罪善巧。谓如实知见 。如是苾刍犯他胜罪。如是苾刍犯众馀罪。如是苾刍犯堕煮罪。如是苾刍犯对首罪。 如是苾刍犯恶作罪。复次如实知见。如是苾刍犯趣他胜罪。如是苾刍犯趣众馀罪。如 是苾刍犯趣堕煮罪。如是苾刍犯趣对首罪。如是苾刍犯趣恶作罪。复次如实知见。此 苾刍犯如是他胜罪。此苾刍犯如是众馀罪。此苾刍犯如是堕煮罪。此苾刍犯如是对首 罪。此苾刍犯如是恶作罪。复次如实知见。此苾刍犯趣如是他胜罪。此苾刍犯趣如是 众馀罪。此苾刍犯趣如是堕煮罪。此苾刍犯趣如是对首罪。此苾刍犯趣如是恶作罪。 复次如实知见。诸苾刍所犯罪若重若轻。若深若浅若有馀若无馀。若隐覆若不隐覆。 若显了若不显了。若已发露若未发露。若已除灭若未除灭。若可说若不可说。若可作 若不可作。于如是入种种罪中。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 P. 6 钵舍那。是谓入罪善巧。出罪善巧云何。答罪谓五部五蕴罪。如前说出。罪善巧。谓 如实知见众馀。堕煮。对首。恶作四罪。可出其事云何。如有说言。我如是说如是显 。于如是罪非说非显。我如此说如此显。于如是罪是说是显。我如是显了如是发露。 如是作法于如是罪。非发露非除灭。我如此显了如此发露。如此作法于如是罪。是发 露是除灭。于如是出种种罪中解了。乃至毗钵舍那。是谓出罪善巧 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卷第一 P. 7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二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二法品第三之二 复有二法。谓入定善巧出定善巧者。入定善巧云何。答定谓八部八蕴定。即四静 虑四无色定入定善巧。谓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入初静虑定。如是补特伽罗。乃至 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复次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于初静虑定有善巧作意。如是补特 伽罗。乃至于非想非非想处定有善巧作意。复次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入初静虑道 。如是补特伽罗。乃至入非想非非想处道。复次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于入初静虑 道。有善巧作意。如是补特伽罗。乃至于入非想非非想处道。有善巧作意。其事云何 。如有说言。我如是作意如此作意。于入初静虑定。乃至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善等了 善近了善分别。善思惟善通达。我如是想如是观。如是胜解如是任持如是分别。于入 初静虑定。乃至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善等了乃至善通达。我如是摄心策心伏心。持心 举心舍心制心纵心。于入初静虑定。乃至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善等了乃至善通达。我如 是法于入定。及入定善巧。无作用无利益。无多所作但为障碍。我于此法善等了乃至 善通达。我如是法于入定。及入定善巧有作用有利益。有多所作不为障碍。我于此法 。善等了乃至善通达。于如是入种种定中。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 觉明慧行毗钵舍那。是谓入定善巧。出定善巧云何。答定谓八部八蕴定。即四静虑四 无色定出定善巧。谓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出初静虑定。如是补特伽罗。乃至出非 想非非想处定。复次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于出初静虑定有善巧作意。如是补特伽 罗。乃至于出非想非非想处定。有善巧作意。复次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出初静虑 道。如是补特伽罗。乃至出非想非非想处道。复次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于出初静 虑道。有善巧作意。如是补特伽罗。乃至于出非想非非想处道。有善巧作意。其事云 何。如有说言我如是作意。如此作意于出初静虑定。乃至出非想非非想处定。善等了 善近了善分别。善思惟善通达。我如是想如是观。如是胜解如是任持如是分别。于出 初静虑定。乃至出非想非非想处定。善等了乃至善通达。我如是摄心策心伏心。持心 举心舍心制心纵心。于出初静虑定。乃至出非想非非想处定。善等了乃至善通达。我 如是法于出定。乃至出定善巧无作用。无利益无多所作但为障碍。我于此法善等了乃 至善通达。我如是法于出定。乃至出定善巧有作用。有利益有多所作不为障碍。我于 此法善等了。乃至善通达。于如是出种种定中解了。乃至毗钵舍那。是谓出定善巧。 复有二法。谓界善巧作意善巧者。界善巧云何。答如有苾刍如实知见十八界。谓眼界 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 。意界法界意识界。复次如实知见六界。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复次如实知 见六界。谓欲界恚界害界。出离界无恚界无害界。复次如实知见六界。谓乐界苦界喜 界忧界舍界无明界。复次如实知见四界。谓受界想界行界识界。复次如实知见三界。 谓欲界色界无色界。复次如实知见三界。谓色界无色界灭界。复次如实知见三界。谓 P. 8 过去界未来界现在界。复次如实知见三界。谓劣界中界妙界。复次如实知见三界。谓 善界不善界无记界。复次如实知见三界。谓学界无学界非学非无学界。复次如实知见 二界。谓有漏界无漏界。复次如实知见二界。谓有为界无为界。于如是种种界。解了 等了近了遍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是谓界善巧作意。善巧云何 。答如有苾刍。或受持素呾缆。或受持毗奈耶。或受持阿毗达磨。或闻亲教师说。或 闻轨范师说。或闻展转传授藏说。或闻随一如理者说。依止如是如理所引闻所成慧。 于眼界乃至意识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地界乃至识界有善巧作意。 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欲恚害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出离无恚无害界 。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空非我。于乐苦喜忧舍无明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 非我。于受想行识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欲色无色界。有善巧作意 。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色无色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灭界有善巧作 意。思惟空非我。于过去未来现在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劣中界有善 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妙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善不善无 记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学无学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空非我。于 非学非无学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有漏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 非我。于无漏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有为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 空非我。于无为界有善巧作意。思惟空非我。复次如有苾刍。如实知见过去未来现在 作意。善不善无记作意。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作意。学无学非学非无学作意。见所 断修所断非所断作意。于如是等种种作意。解了乃至毗钵舍那。是谓作意善巧 复有二法。谓质直柔和者。质直云何。答心不刚性。心不强性。心不硬性。心纯 质性。心正直性。心润滑性。心柔软性。心调顺性。是谓质直。柔和云何。答身不刚 性。身不强性。身不硬性。身纯质性。身正直性。身润滑性。身柔软性。身调顺性。 是谓柔和 复有二法。谓堪忍可乐者。堪忍云何。答谓能忍受。寒热饥渴风日蚊虻蛇蝎等触 。又能忍受他粗恶语。能起身中猛利切心夺命苦受。是谓堪忍。可乐云何。答设有事 至。不可容纳不可矜持。不可回转不可忍耐。而能于彼不暴不恶。不粗不犷堪忍可乐 。易可共住止息众恶。若有事至。可能容纳可能矜持。可能回转可能忍耐。亦能于彼 不暴不恶。不粗不犷堪忍可乐。易可共住止息众恶。是谓可乐 复有二法。谓和顺供养者。和顺云何。答若有乐作可憙乐语可爱味语。容貌熙怡 远离频蹙。先言慰问具寿善来。事可忍不。可存济不。安乐住不。食易得不。乐作如 是可憙语等诸悦豫事。是谓和顺。供养云何。答供养有二种。一财供养。二法供养。 财供养云何。答以可意色声香味触。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馀资具。于他有情能惠能施 能随惠施。能弃能舍能遍弃舍。是谓财供养。法供养云何。答以素呾缆或毗奈耶或阿 毗达磨。或亲教语或轨范语或传授藏。或馀随一可信者。语于他有情。能惠能施能随 惠施。能弃能舍能遍弃舍。是谓法供养。如是二种总名供养 P. 9 复有二法。谓具念正知者。具念云何。答若依出离远离善法。诸念随念专念忆念 。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是谓具念。正知云何。答若依出离远善法 。于法拣择极拣择最极拣择。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 舍那。是谓正知 复有二法。谓思择力修习力者。思择力云何。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诸多闻圣 弟子应如是学。诸身恶行现法当来招恶异熟。谓我若行身恶行者。现自厌毁。亦复为 他天神诸佛之所诃责。亦为有智同梵行者以法讥嫌。一切世界恶名流布。身坏命终堕 崄恶趣生于地狱。由正了知诸身恶行。现法当来招恶异熟。故能勤断诸身恶行。亦能 勤修诸身妙行。于语恶行及意恶行广说亦尔。乃至勤修语意妙行。若能如是因思择。 依思择住思择。断不善法修诸善法。说名思择亦名为力。是谓思择力。修习力云何。 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诸多闻圣弟子修念等觉支。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 。修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等觉支。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若能如是因修习 。依修习住修习。断不善法修诸善法。说名修习亦名为力。是谓修习力。问何故名力 。答以因此力依此力住此力。能断能碎能破。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故名为力 复有二法。谓不护根门食不知量者。不护根门云何。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无 闻异生眼见色已。由眼根故取相随好。即于是处不护眼根。由住不护起世贪忧。恶不 善法随心生长。彼于眼根不防不守。由斯故说不护眼根。以不护眼根贪瞋痴生长。耳 鼻舌身意根亦尔。且说意根者。谓意了法已由意根故取相随好。即于是处不护意根。 由住不护起世贪忧。恶不善法随心生长。彼于意根不防不守。由斯故说不护意根。以 不护意根贪瞋痴生长。彼由发起非理思择眼。见诸色耳闻诸声。鼻嗅诸香舌尝诸味。 身觉诸触意了诸法。于六根门不防不等防。不遍防不藏。不覆不蔽不寂静。不调伏不 守护。是谓不护根门。食不知量云何。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无闻异生不思择而食 。为勇健故为傲逸故。为颜貌故为端严故。而食所食不思择而食者。谓住非理所引思 择而食所食。为勇健故食所食者。谓如一类食所食时。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饱满令 身勇健。能作重业能荷重担。资益寿量久住世间。能摧怨敌能越车乘。能远跳掷能作 种种世间掉戏。为傲逸故食所食者。谓如一类食所食时。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饱满 令我傲逸㤭醉之心起等起生等生。相续引发陵蔑一切。随情所乐作纵逸业。为颜貌故 食所食者。谓如一类食所食时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饱满当令我身容貌光鲜肤体润 滑。为端严故食所食者。谓如一类食所食时。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饱满。当令我 身成就第一美妙形色众所爱敬。诸有如是爱重饮食。于诸饮食不平等性。不知量性不 黠慧性。不了其相不了相已不自裁量。我今但应食尔所食。是谓食不知量。复有二法 。谓能护根门。于食知量者能护根门云何。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诸多闻圣弟子。眼 见色已由眼根故。不取其相不取随好。即于是处能护眼根。由住能护不起世贪。忧恶 不善法不随心生长。彼于眼根能防能守。由斯故说能护眼根。以能护眼根贪瞋痴不起 。耳鼻舌身意根亦尔。且说意根者。谓意了法已由意根故。不取其相不取随好。即于 P. 10 是处能护意根。由住能护不起世贪忧恶不善法。不随心生长。彼于意根能防能守。由 斯故说能护意根。以能护意根贪瞋痴不起。彼由发起如理思择。眼见诸色。耳闻诸声 。鼻嗅诸香。舌尝诸味。身觉诸触。意了诸法。于六根门能防能等防能遍防。能藏能 覆能蔽能寂静。能调伏能守护。是谓能护根门。于食知量云何。答如世尊说。苾刍当 知。诸多闻圣弟子能思择而食。不为勇健不为傲逸。不为颜貌不为端严。而食所食但 为此身。暂住存济止息饥渴。摄受梵行而食所食。为断故受不起新受。无罪存济力乐 安住而食所食。能思择而食者。谓住如理所引。思择而食所食。不为勇健食所食者。 非如一类食所食时。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饱满令身勇健。能作重业能荷重担。资 益寿量久住世间。能摧怨敌能越车乘。能远跳掷能作种种世间掉戏。不为傲逸食所食 者。非如一类食所食时。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饱满令我傲逸。㤭醉之心起等起生 等生。相续引发陵蔑一切。随情所乐作纵逸业。不为颜貌食所食者。非如一类食所食 时。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饱满当令我身。容貌光鲜肤体润滑。不为端严食所食者 。非如一类食所食时。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饱满当令我身成就第一美妙形色众所 爱敬。但为此身暂住存济。食所食者。谓身亦名身身根亦名身。五色根亦名身。四大 种所造聚亦名身。于此义中说四大种所造聚身。诸圣弟子食所食时。但起是心我食此 食。令四大种所造聚身。暂住等住近住安住故名暂住。诸圣弟子食所食时。但起是心 我食此食。令四大种所造聚身存随存济。随济护随护转随转故名存济。但为止息饥渴 食所食者。此中饥渴所起苦受说名饥渴。诸圣弟子食所食时。但起是心我食此食。当 令饥渴所起苦受。暂时止息不为恼害。但为摄受梵行食所食者。谓离淫欲亦名梵行。 八支圣道亦名梵行。于此义中八支圣道说名梵行。诸圣弟子食所食时。但起是心我食 此食。为欲摄受随顺增益八支圣道。为断故受不起新受食所食者。不食为缘所起苦受 说名故受。饱食为缘所起苦受说名新受。诸圣弟子食所食时。但起是心我食此食。为 断故受不起新受。非为充悦为无罪。存济而食所食者。存济有二种。一有罪存济。二 无罪存济。云何有罪存济。答如有一类矫妄诡诈现相激磨。以利求利而求饮食。如是 方便得饮食已欢喜受用。贪爱迷闷耽著不舍。不见过患不知出离。如是名为有罪存济 。云何无罪存济。答非如一类矫妄诡诈现相激磨。以利求利而求饮食。如实方便得饮 食已如法受用。不贪不爱不迷不闷不耽不著。能见过患善知出离。如是名为无罪存济 。诸圣弟子但为如是无罪存济。而食所食为力乐故食所食者。谓圣弟子食所食时。但 起是心我食此食。欲令身力得不衰退。心受喜乐能办善事。为安住故食所食者。谓圣 弟子食所食时。但起是心我食此食。欲令行立坐卧读诵。修定等时身心安隐。诸有如 是不重饮食。于诸饮食有平等性。有知量性有黠慧性。能了其相既了相已。能自裁量 我今但应食尔所食。是谓于食知量。复有二法。谓匮戒匮见者。匮戒云何。答断生命 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复次若断生命若不与取若非梵行。复次 诸所有不善戒。诸所有非理所引戒。诸所有障碍定戒。是谓匮戒。问何故名匮戒。答 此法自性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憙。不可意不安隐。不正直不可欣。不悦意违正理。复 P. 11 次此法能得不可爱果。不可乐果不可憙果。不可意果不安隐果。不正直果不可欣果。 不悦意果违正理果。复次此法能感不可爱异熟。不可乐异熟不可憙异熟。不可意异熟 不安隐异熟。不正直异熟不可欣异熟。不悦意异熟违正理异熟故名匮戒匮见云何。答 诸所有见无惠施。无亲爱无祠祀。无妙行无恶行。无妙行恶行业果异熟。无此世无他 世。无母无父无化生有情。无世间阿罗汉正至正行。谓于此世他世。自通达作证证知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复次诸所有不善见。诸所有非理所引见。 诸所有障碍定见。是谓匮见。问何故名匮见。答此法自性不可爱。乃至违正理。复次 此法能得不可爱果。乃至违正理果。复次此法能感不可爱异熟。乃至违正理异熟故名 匮见。如匮戒匮见。应知破戒破见亦尔 复有二法。谓具戒具见者。具戒云何。答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 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复次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非梵行。复次诸所有学戒。 诸所无学戒诸所有善非学非无学戒。是谓具戒。问何故名具戒。答此法自性可爱。可 乐可憙可意安隐。正直可欣悦意随顺正理。复次此法能得可爱果。可乐果可憙果。可 意果安隐果。正直果可欣果。悦意果顺正理果。复次此法能感可爱异熟。可乐异熟可 憙异熟。可意异熟安隐异熟。正直异熟可欣异熟。悦意异熟顺正理异熟。故名具戒。 具见云何。答诸所有见。有惠施有亲爱。有祠祀有妙行有恶行。有妙行恶行业果异熟 。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化生有情。有世间阿罗汉正至正行。谓于此世他世自通 达。作证具足住如实证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复次诸所有学见 。诸所有无学见。诸所有善非学非无学见。是谓具见。问何故名具见。答此法自性可 爱。乃至随顺正理。复次此法能得可爱果。乃至顺正理果。复次此法能感可爱异熟。 乃至顺正理异熟。故名具见。如具戒具见。应知净戒净见亦尔 复有二法。谓见如理胜者。见云何。答谓依出离远离善法。于法拣择极拣择最极 拣择。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是谓见。如理胜 云何。答谓有苾刍如其所见。若由如是诸行相状。世间正见未生而生。彼便如理思惟 如是诸行相状彼由如理思惟如是诸行相状。便令圣道起等起生等生转现转修集出现。 是名道如理胜。复次若有苾刍如其所见。若由如是诸行相状随一出离。远离善法未生 而生。彼便如理思惟如是诸行相状。彼由如理思惟如是诸行相状。便令圣道起等起生 等。生转现转修集出现。是名道如理胜。如是二种总名如理胜 复有二法。谓厌如理胜者。厌云何。答谓依四种顺厌处法而生于厌。如理胜云何 。答谓正思惟引生圣道。何等为四顺厌处法。一自衰损顺厌处法。二他衰损顺厌处法 。三自兴盛顺厌处法。四他兴盛顺厌处法。依自衰损顺厌处法。而生于厌如理胜者。 如有一类等随观见。自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究竟圆满增上淳熟。便作是念。我因放 逸。依放逸住放逸。由放逸故造斯恶事。我今当令恶不善法。未生者不生。已生者永 断。彼由如是出离勇猛。所引生厌是名为厌。既生厌已如理思惟。复令圣道起等起生 等。生转现转修集出现。是名道如理胜。如是名为依自衰损厌如理胜。依他衰损顺厌 P. 12 处法。而生于厌如理胜者。如有一类等随观见。自他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究竟圆满 增上淳熟。便作是念。彼因放逸。依放逸住放逸。由放逸故造斯恶事。我今当令恶不 善法。未生者不生已生者永断。彼由如是出离勇猛。所引生厌是名为厌。既生厌已如 理思惟。复令圣道起等起生等。生转现转修集出现。是名道如理胜。如是名为依他衰 损厌如理胜。依自兴盛顺厌处法而生于厌如理胜者。如有一类等随观见。自身妙行语 妙行意妙行。究竟圆满增上淳熟。便作是念。我因不放逸。依不放逸住不放逸。由不 放逸故作斯善事。我今当令诸胜善法。未生者生已生者倍复增广。彼由如是出离勇猛 所引生厌。是名为厌。既生厌已如理思惟。复令圣道起等起生等。生转现转修集出现 。是名道如理胜。如是名为依自兴盛厌如理胜。依他兴盛顺厌处法而生于厌如理胜者 。如有一类等随观见。他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究竟圆满增上淳熟。便作是念。彼因 不放逸。依不放逸住不放逸。由不放逸故作斯善事。我今当令诸胜善法。未生者生已 生者倍复增广。彼由如是出离勇猛所引生厌。是名为厌。既生厌已如理思惟。复令圣 道起等起生等。生转现转修集出现。是名道如理胜。如是名为依他兴盛厌如理胜 复有二法。谓于善不喜足。于断不遮止者。于善不喜足云何。答于善喜足者。如 有一类唯得少戒便生喜足。唯得少禁便生喜足。唯得离欲便生喜足。唯得不净观便生 喜足。唯得持息念等便生喜足。或唯得初静虑。乃至第四静虑便生喜足。或唯得慈无 量。乃至舍无量便生喜足。或唯得空无边处定。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定便生喜足。或唯 得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便生喜足。或唯得神境智证通。天耳智证通。他心智证 通。宿住随念智证通。死生智证通。便生喜足。此等名为于善喜足。于善不喜足者。 如有一类非唯得少戒便生喜足。广说乃至非唯得死生智证通便生喜足。彼作是念。我 修诸善。乃至未得阿罗汉果。于其中间终不喜足。是名于善不喜足。于断不遮止云何 。答于断遮止者。如有一类为断不善法。为圆满善法。勇猛精进炽然爱乐。勤修不息 。作是念言。云何令我速疾证得如理善法。彼于如是勇猛精进炽然爱乐。勤修习时未 能证得如理善法。便作是念。我所修断。空虚无果无利无义无味无益。由彼于断谓无 胜利。便生厌患诽谤毁呰。如是名为于断遮止。复有一类为断不善法。为圆满善法。 勇猛精进炽然爱乐勤修不息。作是念言。云何令我速疾证得如理善法。彼于如是勇猛 精进。炽然爱乐勤修习时。未能证得如理善法。或虽证得而不了知。便作是念。我所 修断。空虚无果无利无义无味无益。由彼于断谓无胜利。便生厌患诽谤毁呰。如是亦 名于断遮止 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卷第二 P. 13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三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二法品第三之馀 于断不遮止者。如有一类为断不善法。为圆满善法。勇猛精进炽然爱乐勤修不息 。作是念言。云何令我速疾证得如理善法。彼于如是勇猛精进。炽然爱乐勤修习时。 未能证得如理善法。便作是念。如世尊说无处无容。善男子等勤修正行。而不证得如 理善法。由我所修正行未满。是故未证如理善法。我所修断定应不空不虚。有果有利 有义有味有益。由彼于断知有胜利。不生厌患诽谤毁呰。是名于断不遮止。复有一类 为断不善法。为圆满善法。勇猛精进炽然爱乐勤修不息。作是念言。云何令我速疾证 得如理善法。彼于如是勇猛精进。炽然爱乐勤修习时。未能证得如理善法。或虽证得 而不了知。便作是念。如世尊说无处无容。善男子等勤修正行。而不证得如理善法。 由我所修正行未满。是故未证如理善法。我所修断定应不空不虚。有果有利有义有味 有益。由彼于断知有胜利。不生厌患诽谤毁呰。是名于断不遮止。复有一类为断不善 法。为圆满善法。勇猛精进炽然爱乐勤修不息。作是念言。云何令我速疾证得如理善 法。彼于如是勇猛精进。炽然爱乐勤修习时。遂能证得如理善法。便作是念。我所修 断决定不空不虚。有果有利有义有味有益。由彼于断知有胜利。不生厌患诽谤毁呰。 是名于断不遮止 复有二法。谓奢摩他毗钵舍那者。奢摩他云何。答善心一境性是谓奢摩他。毗钵 舍那云何。答奢摩他相应。于法拣择极拣择最极拣择。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机黠通达 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是谓毗钵舍那。如世尊说 非有定无慧 非有慧无定 要有定有慧 方证于涅槃 非有定无慧者。谓若有如是类慧。则有获得如是类定。若无如是类慧。则无获得 如是类定。故说非有定无慧。非有慧无定者。谓若有慧是定所生以定为集。是定种类 由定而发。若有如是类定。则有获得如是类慧。若无如是类定。则无获得如是类慧。 故说非有慧无定。要有定有慧方证于涅槃者。爱尽离灭名曰涅槃。要具定慧方能证得 。若随阙一必不能证。由此因缘故作是说。要有定有慧方证于涅槃。复次或有补特伽 罗。得内心止不得增上慧法观。或有补特伽罗。得增上慧法观不得内心止。或有补特 伽罗。不得内心止。亦不得增上慧法观。或有补特伽罗。得内心止亦得增上慧法观。 何等补特伽罗。得内心止不得增上慧法观。答若补特伽罗。得世间四静虑。不得出世 圣慧。何等补特伽罗。得增上慧法观。不得内心止。答若补特伽罗。得出世圣慧。不 得世间四静虑。何等补特伽罗。不得内心止。亦不得增上慧法观。答若补特伽罗。不 得世间四静虑。亦不得出世圣慧。何等补特伽罗。得内心止亦得增上慧法观。答若补 特伽罗。得世间四静虑。亦得出世圣慧。如说世间四静虑相应。心住等住近住安住。 不散不乱摄止等持。心一境性者。此显内心止。如说出世圣慧所摄。于法拣择极拣择 P. 14 最极拣择。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者。此显增上 慧法观。是名奢摩他毗钵舍那 复有二法。谓明解脱者。明云何。答无学三明。何等为三。一者无学宿住随念智 作证明。二者无学死生智作证明。三者无学漏尽智作证明。是谓明。解脱云何。答三 种解脱。何等为三。一者心解脱。二者慧解脱。三者无为解脱。心解脱者。谓无贪善 根相应心。已胜解当胜解今胜解。是名心解脱。慧解脱者。谓无痴善根相应心。已胜 解当胜解今胜解。是名慧解脱。无为解脱者。谓择灭。是名无为解脱。此中心解脱或 学或无学或非学非无学。云何学。答学无贪善根相应心。已胜解当胜解今胜解。是谓 学。云何无学。答无学无贪善根相应心。已胜解当胜解今胜解。是谓无学。云何非学 非无学。答有漏无贪善根相应心。已胜解当胜解今胜解。是谓非学非无学。慧解脱或 学或无学。或非学非无学。云何学。答学无痴善根相应心。已胜解当胜解今胜解。是 谓学。云何无学。答无学无痴善根相应心。已胜解当胜解今胜解。是谓无学。云何非 学非无学。答有漏无痴善根相应心。已胜解当胜解今胜解。是谓非学非无学。无为解 脱唯非学非无学。是名明解脱。复有二法。谓尽智无生智者。尽智云何。答谓如实知 我已知苦。我已断集。我已证灭。我已修道。此所从生智见明觉解慧光观。是名尽智 。无生智云何。答谓如实知我已知苦不复当知。我已断集不复当断。我已证灭不复当 证。我已修道不复当修。此所从生智见明觉解慧光观。是名无生智。复次若如实知已 尽欲漏有漏无明漏。是名尽智。若如实知所尽三漏不复当生是无生智。复次若如实知 已尽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是名尽智。若如实知所尽。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不复 当起。是名无生智 集异门足论三法品第四之一 时舍利子复告众言。具寿当知。佛于三法自善通达。现等觉已。为诸弟子宣说开 示。我等今应和合结集。佛灭度后勿有乖诤。当令随顺梵行法律。久住利乐无量有情 。哀愍世间诸天人众。令获殊胜义利安乐。三法云何。此中有五嗢柁南颂。初嗢柁南 曰 初三法有十 谓根寻行界 前三各有二 后一有四种 有三不善根三善根。三不善寻三善寻。三恶行三妙行。欲恚害三界出离无恚无害 三界欲色无色三界色无色灭三界 三不善根者。谓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贪不善根者。贪云何。答谓于 欲境诸贪等贪执藏防护坚著爱乐迷闷耽嗜遍耽嗜内缚欲求耽湎苦集贪类贪生总名为贪 。不善根云何。答谓此贪法是不善性能为无量不善法根。是故此法能为病根痈根箭根 恼根苦根秽根浊根诸杂染根不清净根不鲜白根。是故名为贪不善根。瞋不善根者。瞋 云何。答谓于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欲为扰恼。已瞋当瞋现瞋。乐为过患极为过患 意极忿恚于诸有情各相违戾欲为过患。已为过患当为过患现为过患。总名为瞋。不善 P. 15 根云何。答谓此瞋法是不善性。能为无量不善法根。是故此法能为病根痈根箭根恼根 苦根秽根。浊根诸杂染根不清净根不鲜白根。是故名为瞋不善根。痴不善根者。痴云 何。答谓于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于内无知。外无知。内外无知。于业 无知。异熟无知业异熟无知。于善作业无知。恶作业无知。善恶作业无知。于因无知 因所生法无知。于佛无知法无知僧无知。于苦无知集无知灭无知道无知。于善法无知 不善法无知。于有罪法无知无罪法无知。于应修法无知不应修法无知。于下劣法无知 胜妙法无知。于黑法无知白法无知。于有敌对法无知。于缘生法无知。于六触处如实 无知。如是无知无见非现观。黑暗愚痴无明盲冥。罩网缠裹顽𫘤浑浊障盖。发盲发无 明发无智。灭胜慧障碍善品令不涅槃。无明漏无明暴流无明轭。无明毒根无明毒茎。 无明毒枝无明毒叶。无明毒花无明毒果。痴等痴极痴改等改极改。痴类痴生改类改生 。总名为痴。不善根云何。答谓此痴法是不善性。能为无量不善法根。是故此法能为 病根痈根箭根恼根苦根秽根浊根诸杂染根。不清净根不鲜白根。是故名为痴不善根。 如世尊说 诸恶贪瞋痴 恼害自心者 如树心有蝎 皮果等皆衰 三善根者。谓无贪善根。无瞋善根。无痴善根。无贪善根者。无贪云何。答谓于 欲境诸不贪。不等贪不执藏不防护不坚著不爱不乐。不迷心闷不耽嗜不遍耽嗜不内缚 不欲不求不耽湎。非苦集非贪类非贪生总名无贪。善根云何。答谓无贪法是善性。能 为无量善法根。是故此法能为无病根。无痈根无箭根无秽根无浊根不杂染根清净根鲜 白根。是故名为无贪善根。无瞋善根者。无瞋云何。答谓于有情不欲损害。不怀栽杌 不欲扰恼。非已瞋非当瞋非现瞋。不乐为过患不极为过患意不愤恚。于诸有情不相违 戾不欲为过患。非已为过患。非当为过患。非现为过患。总名无瞋。善根云何。答谓 无瞋法是善性。能为无量善法根。是故此法能为无病根。无痈根无箭根无秽根无浊根 不杂染根清净根鲜白根。是故名为无瞋善根。无痴善根者。无痴云何。答谓知前际智 。后际智前后际智。知内智外智内外智。知业智异熟智业异熟智。知善作业智恶作业 智善恶作业智。知因智因所生法智。知佛智法智僧智。知苦智集智灭智道智。知善法 智不善法智。知有罪法智无罪法智。知应修法智不应修法智。知下劣法智胜妙法智。 知黑法智白法智。知有敌对法智。知缘生法智。知六触处如实智。如是智见明觉解慧 光观总名无痴。善根云何。答谓无痴法是善性。能为无量善法根。是故此法能为无病 根。无痈根无箭根无秽根无浊根不杂染根清净根鲜白根。是故名为无痴善根。如世尊 说 若离贪瞋痴 说名为智者 亦名为上士 不恼害自心 是故应远离 贪瞋及无明 勤修起慧明 速得众苦尽 P. 16 三不善寻者。谓欲寻恚寻害寻。欲寻云何。答欲贪相应诸心寻求。遍寻求近寻求 。心显了极显了现前显了。推度构画思惟分别总名欲寻。恚寻云何。答瞋相应诸心寻 求。遍寻求近寻求。心显了极显了现前显了。推度构画思惟分别总名恚寻。害寻云何 。答害相应诸心寻求。遍寻求近寻求。心显了极显了现前显了。推度构画思惟分别。 总名害寻。如世尊说 恶寻伏众生 令于秽见净 倍增长贪爱 自为坚固缚 三善寻者。谓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出离寻云何。答于诸欲寻思惟过患。谓此欲 寻是不善法。诸下贱者信解受持。一切如来及诸弟子。贤贵善士共所呵厌。能为自害 。能为他害。能为俱害。能灭智慧。能碍彼品。能障涅槃。受持此法不生通慧。不引 菩提不证涅槃。如是思惟诸欲寻过患时。诸心寻求遍寻求近寻求。心显了极显了现前 显了。推度构画思惟分别名出离寻。复次为断欲寻于出离寻思惟功德。谓出离寻是胜 善法。是尊胜者信解受持。一切如来及诸弟子贤贵善士共所称赞。不为自害。不为他 害。不为俱害。不灭智慧。不碍彼品。不障涅槃。受持此法能生通慧。能引菩提能证 涅槃。如是思惟出离寻功德时。诸心寻求乃至分别名出离寻。复次思惟欲寻如病。如 痈如箭恼害。无常苦空非我转动。劳倦羸笃是失坏法。迅速不停衰朽非恒。不可保信 是变坏法。如是思惟诸欲寻时。诸心寻求乃至分别名出离寻。复次为断欲寻思惟彼灭 。是真寂静思惟彼道是真出离。如是思惟彼灭道时。诸心寻求乃至分别名出离寻。复 次思惟舍心定。及道舍心定相应。无想定灭定择灭。如是思惟时诸心寻求。乃至分别 名出离寻。复次思惟出离。及出离相应受想行识。及彼等起身语业心不相应行时。诸 心寻求乃至分别名出离寻。无恚寻云何。答于诸恚寻思惟过患。谓此恚寻是不善法。 诸下贱者信解受持。一切如来及诸弟子。贤贵善士共所呵厌。能为自害。能为他害。 能为俱害。能灭智慧。能碍彼品。能障涅槃。受持此法不生通慧。不引菩提不证涅槃 。如是思惟诸恚寻过患时。诸心寻求遍寻求近寻求。心显了极显了现前显了。推度构 画思惟分别名无恚寻。复次为断恚寻于无恚寻思惟功德。谓无恚寻是胜善法。是尊胜 者信解受持。一切如来及诸弟子。贤贵善士共所称赞。不为自害。不为他害。不为俱 害。不灭智慧。不碍彼品。不障涅槃。受持此法能生通慧。能引菩提。能证涅槃。如 是思惟无恚寻功德时。诸心寻求乃至分别名无恚寻。复次思惟恚寻如病。如痈如箭恼 害。无常苦空非我转动劳倦羸笃是失坏法。迅速不停衰朽非恒。不可保信是变坏法。 如是思惟诸恚寻时。诸心寻求乃至分别名无恚寻。复次为断恚寻思惟彼灭是真寂静。 思惟彼道是真出离。如是思惟彼灭道时。诸心寻求乃至分别名无恚寻。复次思惟慈心 定。及道慈心定相应。无想定灭定择灭。如是思惟时诸心寻求。乃至分别名无恚寻。 复次思惟无恚。及无恚相应受想行识。及彼等起身语业心不相应行时。诸心寻求。乃 至分别名无恚寻。无害寻云何。答于诸害寻思惟过恚。谓此害寻是不善法诸下贱者信 解受持。一切如来及诸弟子。贤贵善士共所呵厌。能为自害。能为他害。能为俱害。 P. 17 能灭智慧。能碍彼品。能障涅槃。受持此法不生通慧。不引菩提。不证涅槃。如是思 惟诸害寻过患时。诸心寻求遍寻求近寻求。心显了极显了现前显了。推度构画思惟分 别名无害寻。复次为断害寻。于无害寻思惟功德。谓无害是胜善法。是尊胜者信解受 持。一切如来及诸弟子。贤贵善士共所称赞。不为自害。不为他害。不为俱害。不灭 智慧。不碍彼品。不障涅槃。受持此法能生通慧。能引菩提。能证涅槃。如是思惟无 害寻功德时。诸心寻求乃至分别名无害寻。复次思惟害寻如病。如痈如箭恼害。无常 苦空非我转动。劳倦羸笃是失坏法。迅速不停衰朽非恒。不可保信。是变坏法。如是 思惟诸害寻时。诸心寻求乃至分别名无害寻。复次为断害寻。思惟彼灭是真寂静。思 惟彼道是真出离。如是思惟彼灭道时。诸心寻求乃至分别名无害寻。复次思惟悲心定 。及道悲心定相应。无想定灭定择灭。如是思惟时诸心寻求。乃至分别名无害寻。复 次思惟无害。及无害相应受想行识。及彼等起身语业心不相应行时。诸心寻求乃至分 别名无害寻。如世尊说 乐灭诸恶寻 勤修不净观 常念断贪爱 能坏坚固缚 三恶行者。谓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身恶行云何。答断生命不与取欲邪行。复次 断生命不与取非梵行。复次诸所有不善身业。诸所有非理所引身业。诸所有身业能障 碍定。总名身恶行。语恶行云何。答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复次诸所有不善语 业。诸所有非理所引语业。诸所有语业能障碍定。总名语恶行。意恶行云何。答贪欲 瞋恚邪见。复次诸所有不善意业。诸所有非理所引意业。诸所有意业能障碍定。总名 意恶行。如世尊说 若造身恶行 语意恶行已 不修对治者 当堕于地狱 三妙行者。谓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身妙行云何。答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 。复次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非梵行。复次诸学身业诸无学身业。诸善非学非无学身业 。总名身妙行。语妙行云何。答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复次诸学语业 诸无学语业诸善非学非无学语业。总名语妙行。意妙行云何。答无贪无瞋正见。复次 诸学意业。诸无学意业。诸善非学非无学意业。总名意妙行。如世尊说 若修身妙行 语意妙行已 无馀缘碍者 当生天受乐 欲界恚界害界。及出离界无恚界无害界。如法蕴论说。欲界色界无色界。亦如法 蕴论说。如世尊说 诸有能遍知 欲色无色界 超一切依故 当触无馀依 身证甘露界 无漏不思议 世尊说涅槃 为饶益含识 P. 18 色界无色界灭界。亦如法蕴论说。如世尊说 住色界有情 及住无色界 不证知灭故 定当往后有 若遍知色界 不住于无色 趣向究竟灭 后解脱生死 第二嗢柁南曰 二三法有十 世言依处行 心数趣上座 聚举不护三 有三世三言依三色处三行三心。三补特伽罗三上座三聚三举罪事三不护 三世者。谓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过去世云何。答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 。已转已现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过去尽灭离变。过去性过去类过去世摄。是谓过 去世。未来世云何。答诸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转未已现转。未 聚集未出现。未来性未来类。未来世摄。是谓未来世。现在世云何。答诸行已起已等 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聚集出现。住未已谢。未已尽灭。未已离变和合现前 。现在性现在类现在世摄。是谓现在世。问世是何义。答世是显示诸行增语。三言依 者。谓过去言依未来言依现在言依。过去言依者云何。过去云何言云何依。而说过去 言依耶。答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过去尽 灭离变。过去性过去类过去世摄。是谓过去。即依如是过去诸行所起。语言唱词评论 呼召宣说显示教诲。语路语音语业语表是谓言。即前所说过去诸行亦名为依。是言因 本眼路缘起无间引发。能作生缘集等起故。依过去行起诸言说故。过去诸行名过去言 依。未来言依者云何。未来云何言云何依。而说未来言依耶。答诸行未已起未已等起 。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转未已现转。未聚集未出现。未来性未来类未来世摄。是谓 未来。即依如是未来诸行所起。语言唱词评论呼召宣说显示教诲。语路语音语业语表 是谓言。即前所说未来诸行亦名为依。是言因本眼路缘起无间引发。能作生缘集等起 故。依未来行起论言说故。未来诸行名未来言依。现在言依者。云何现在云何言云何 依。而说现在言依耶。答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聚集出现。住 未已谢未已尽灭。未已离变和合现前现在性现在类。现在世摄。是谓现在。即依如是 现在诸行所起。语言唱词评论呼召宣说显示教诲。语路语音语业语表是谓言。即前所 说现在诸行亦名为依。是言因本眼路缘起无间引发。能作生缘集等起故。依现在行起 诸言说故。现在诸行名现在言依。无第四第五者依有为说。谓有为法唯有三种更无第 四第五可得。有说此依一切法说。诸无为法即是现在言依摄故。更无第四第五可得。 如世尊说 乐言想有情 恒依言想住 未遍知言想 趣生死无穷 若遍知言想 于他无所说 P. 19 亦不乐他说 常欣修静虑 寂定勤精进 见生死尽边 摧伏诸魔军 至生死彼岸 三色处者。谓有三处摄一切色。何等为三。一者有色有见有对。二者有色无见有 对。三者有色无见无对。云何有见有对色。答一处。云何无见有对色。答九处。云何 无见无对色。答一处。少分 三行者。谓身行语行意行。身行云何。答身亦名身行。身业亦名身行。入息出息 亦名身行。于此义中意说入息出息身行。所以者何。入息者呼吸外风令入身内。出息 者引发内风令出身外。由此势力令身动转通畅安隐。故入出息说为身行。语行云何。 答语亦名语行。语业亦名语行。寻伺亦名语行。于此义中意说寻伺语行。所以者何。 要寻伺已能发语言非无寻伺是故寻伺说为语行。意行云何。答意亦名意行。意业亦名 意行。想思亦名意行。于此义中意说想思意行。所以者何。以想及思是心所法。依止 于心系属于心。依心而转扶助于心。是故想思说为意行 三心者。一漏疮喻心。二电光喻心。三金刚喻心。漏疮喻心云何。答如世尊说。 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禀性暴恶言憙粗犷。少有触恼便多愤恚。结怨佷 语 言凶勃。如恶漏疮才被物触。便多流出脓血不止。彼心亦尔少遇违缘。即便愤恚怨恨 不息。问何故彼心名漏疮喻。答彼心意识暂触违缘。便速发生种种秽恶。是故名曰漏 疮喻心 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卷第三 P. 20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四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三法品第四之二 电光喻心云何。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居阿练若或居树下 或住空闲。精勤修习多修习故。证得如是寂静心定。依是定心能永断五顺下分结得不 还果。受上化生即住上界。得般涅槃不复还来生于欲界。如过夏分至秋初时。从大云 台电光发已。暂现色像速还隐没。如是一类补特伽罗。居阿练若乃至广说。彼所得心 名电光喻。问何故彼心名电光喻。答彼心意识证不还果。暂能照了速还隐没。是故名 曰电光喻心。金刚喻心云何。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居阿练若 或居树下或住空闲。精勤修习多修习故。证得如是寂静心定。依是定心能尽诸漏。证 得无漏心慧解脱。于现法中以胜通慧。自证觉受圆满功德。谓自证知我生已尽。梵行 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譬如金刚无有少物。而不能断或穿或破。所谓若铁若牙若贝 。若角若珠若玉石等。如是一类补特伽罗。居阿练若乃至广说。彼所得心名金刚喻。 问何故彼心名金刚喻。答彼心意识证无学果。无结缚等而不能坏。是故名曰金刚喻心 三补特伽罗者。一者覆慧补特伽罗。二者膝慧补特伽罗。三者广慧补特伽罗。云 何覆慧补特伽罗。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为听法故苾刍前坐。 苾刍哀愍为说法要。开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彼在法座。于 所说法初中后分皆不能知。从座起已于所说法。初中后分亦不能了。所以者何。彼都 无慧犹如覆器亦如覆瓶。虽多溉水竟无受入。如是一类补特伽罗。为听法故苾刍前坐 。广说乃至彼都无慧。是名覆慧补特伽罗。问何故名覆慧补特伽罗。答彼有是慧在法 座时。于所说法初中后分。虽皆欲知而无慧故皆不能知。彼有是慧从座起已。于所说 法初中后分。虽皆欲了而无慧故。亦不能了故名覆慧补特伽罗。云何膝慧补特伽罗。 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为听法故苾刍前坐。苾刍哀愍为说法要 。开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彼在法座。于所说法初中后分。 虽皆能知而从座起。于所说法初中后分皆不能了。先虽领受而后忘失。譬如有人得妙 饮食。置于膝上以失念故。欻从座起皆悉坠落。如是一类补特伽罗。为听法故苾刍前 坐。广说乃至而后忘失。是名膝慧补特伽罗。问何故名膝慧补特伽罗。答彼有是慧在 法座时。于所说法初中后分。随所欲知以有慧故。虽皆能知彼有是慧。而从座起于所 说法初中后分虽皆欲了。而无慧故皆不能了。先虽领受而后忘失。故名膝慧补特伽罗 。云何广慧补特伽罗。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为听法故苾刍前 坐。苾刍哀愍为说法要。开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彼在法座 。于所说法初中后分皆悉能知。从座起已于所说法初中后分亦悉能了。复能善知所说 义趣。如刹帝利女或婆罗门女。或长者女或居士女。清水沐浴妙香涂身。梳剪发爪莹 饰眉面。服鲜净衣着诸缨络。以环钏等而自庄严。唯少花鬘未冠其首。有诸尊者持妙 花鬘。谓嗢钵罗瞻博迦等。随其所好而授与之。诸女尔时欢喜踊跃。恭敬受取冠在顶 P. 21 上。深心爱玩终无遗失。如是一类补特伽罗。为听法故苾刍前坐。乃至善知所说义趣 。是名广慧补特伽罗。问何故名广慧补特伽罗。答彼有是慧在法座时。于所说法初中 后分随所欲知。以有慧故皆悉能知。彼有是慧从座起已。于所说法初中后分随所欲了 。以有慧故亦悉能了。复能善知所说义趣。故名广慧补特伽罗。如世尊说 覆慧不聪明 虽数多闻法 无智不能了 如灌覆瓶器 膝慧胜于前 坐听虽能了 而起已皆忘 如遗膝上食 广慧最为胜 在法座若起 于文义俱了 如女冠花鬘 具持念辩才 乐修净业染 断㤭慢放逸 能舍诸恶趣 三上座者。谓生年上座世俗上座法性上座。云何生年上座。答诸有生年尊长耆旧 。是谓生年上座。云何世俗上座。答如有知法富贵长者共立制言。诸有知法大财大位 。大族大力大眷属大徒众。胜我等者我等皆应推为上座。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由此因 缘虽年二十或二十五。若能知法得大财位大族大力。有大眷属大徒众者。皆应和合推 为上座。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诸国土城邑王都。其有多闻妙解算数辩才书印。或随 一一工巧业处。胜馀人者皆共和合推为上座。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商侣中有多财者 众人和合推为上座。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得为王或大臣等。众人皆共供养恭敬尊重 赞叹。如难陀王长发王种欲兴战争。召马胜王刹帝利种。重赐财宝令其示现种种技能 。知彼胜已告大臣曰。封主当知吾欲敬礼刹帝利种马胜王足。大臣白言。天不应礼刹 帝利种马胜王足。所以者何。彼是臣佐君不应礼臣佐之足。如是等事有无量种。今此 意说长发王种。难陀王时世俗上座。云何法性上座。答诸受具戒耆旧长宿是谓法性上 座。有说此亦是生年上座。所以者何。佛说出家受具足戒名真生故。若有苾刍得阿罗 汉诸漏永尽。已作所作已办所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解脱。心善自在 此中意说。如是名为法性上座。如世尊说上座颂言 心掉多绮语 染意乱思惟 虽久隐园林 而非真上座 具戒智正念 寂静心解脱 彼于法能观 是名真上座 三聚者。谓邪性定聚正性定聚不定聚。云何邪性定聚。答五无间业。云何正性定 聚。答学无学法。云何不定聚。答除五无间业。馀有漏法及无为 三举罪事者。谓见举罪事闻举罪事疑举罪事。见举罪事者。云何见云何举罪云何 事。而说见举罪事耶。答见谓见有苾刍故思断生命。不与物而取。行非梵行淫欲法正 知而说。虚诳语故思出不净。非时食饮诸酒。自手掘地。坏生草木。歌舞作乐冠饰花 P. 22 鬘放逸纵荡。是名为见举罪。谓五种举罪。一者觉察举罪。二者忆念举罪。三者应告 羯磨举罪。四者布洒他时安立举罪。五者于恣举时安立举罪。云何觉察举罪。答谓有 觉察他苾刍言。具寿已犯如是如是罪。应发露勿覆藏。发露则安隐不发露罪益深。是 名觉察举罪。云何忆念举罪。答谓有教他令自忆念。告言具寿汝已曾犯如是如是罪。 应发露勿覆藏。发露则安隐不发露罪益深。是名忆念举罪。云何应告羯磨举罪。答谓 应告言。具寿不应不令我觉默然。从此住处出去。我于具寿欲有少言。是名应告羯磨 举罪。云何布洒他时安立举罪。答谓布洒他时所差举者。作如是言。此苾刍众和合共 坐作布洒他。我某苾刍为布洒他之所差举。是名布洒他时安立举罪。云何于恣举时安 立举罪。答谓恣举时所差举者作如是言。此苾刍众和合共坐作恣举事。我某苾刍为恣 举众之所差举。是名于恣举时安立举罪。是名举罪事。谓即前所见犯事是名为事。如 是合名见举罪事。闻举罪事者。云何闻云何举罪云何事。而说闻举罪事耶。答闻谓闻 有苾刍故思断生命。不与物而取。行非梵行淫欲法。正知而说虚诳语。故思出不净。 非时食。饮诸酒。自手掘地。坏生草木。歌舞作乐冠饰花鬘放逸纵荡。是名为闻举罪 。谓五种举罪如前说。是名举罪事。谓即前所闻犯事是名为事。如是合名闻举罪事。 疑举罪事者。云何疑云何举罪云何事。而说疑举罪事耶。答疑谓五缘而生于疑。一由 色故。二由声故。三由香故。四由味故。五由触故。由色故者。谓见苾刍非时入聚落 非时出聚落。或与女人入出丛林。或亲狎外道。或亲狎扇搋半择迦。或亲狎苾刍尼。 或亲狎淫女。或亲狎小男。或亲狎大女。或亲狎寡妇。见如是等可疑事已。便生疑念 观此具寿。现行如是不清净。非沙门非随顺行。如是具寿定应已犯非梵行法。是名由 色而生于疑。由声故者。谓闻苾刍非时入聚落非时出聚落。或闻与女人入出丛林或闻 亲狎外道。亲狎扇搋半择迦。亲狎苾刍尼。亲狎淫女。亲狎小男。亲狎大女。亲狎寡 妇。闻如是等可疑事已便生疑念。闻此具寿现行如是不清净。非沙门非随顺行。如是 具寿定应已犯非梵行法。是名由声而生于疑。由香故者。如有苾刍或为澡手。或为洗 面。或为饮水。或随一缘入馀苾刍所住之处嗅杂染香。谓女人香或酒肉香。或涂熏香 或馀随一淫泆之香嗅是香已便生疑念。今此具寿所住之处。既有如是不清净。非沙门 非随顺香。定应已犯非梵行法。是名由香而生于疑。由味故者。如有苾刍或为澡手。 或为洗面或为饮水。或随一缘入馀苾刍所住之处。见彼苾刍口中含嚼杂染诸味。谓耽 𫗦罗龙脑豆寇或馀随一淫泆之味。见彼苾刍尝是味已。便生疑念今此具寿。舌尝如是 不清净非沙门非随顺味。定应已犯非梵行法。是名由味而生于疑。由触故者。如有苾 刍或为澡手或为洗面。或为饮水。或随一缘入馀苾刍所住之处。见彼苾刍所止床座。 宝香挍饰细软杂彩。锦绣绫罗以为敷具。于床两头俱置丹枕。迦陵伽褐而覆其上。于 彼住处复见女人。端正少年或坐或卧。见是事已便生疑念。今此具寿身触如是不清净 。非沙门非随顺触。定应已犯非梵行法。是名由触而生于疑。是名为疑举罪。谓五种 举罪如前说。是名举罪事。谓即前所疑犯事是名为事。如是合名疑举罪事 P. 23 三不护者。谓诸如来三业无失。可有隐藏恐他觉知故名不护。何等为三。一者如 来所有身业。清净现行无不清净。现行身业恐他觉知须有藏护。二者如来所有语业。 清净现行无不清净。现行语业恐他觉知须有藏护。三者如来所有意业。清净现行无不 清净。现行意业恐他觉知须有藏护。云何如来所有身业清净现行。答身业清净现行者 。谓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复次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非梵行。复次所 有学身业清净现行。所有无学身业清净现行。所有善非学非无学身业清净现行。总名 身业清净现行。于此义中意说如来。所有无学身业清净现行。及所有善非学非无学身 业清净现行。如来具足圆满成就如是身业清净现行。故说如来所有身业清净现行。云 何如来无不清净现行身业。答不清净现行身业者。谓断生命。不与取。欲邪行。复次 断生命不与取非梵行。复次所有不善身业。所有非理所引身业。所有身业能障碍定。 总名不清净现行身业。如来于此不清净现行身业。已断已遍知。如断草根多罗树头。 令永于后成不生法。由此如来无可隐匿覆蔽藏护。勿他见我此秽身业。故说如来无不 清净现行身业。云何如来所有语业清净现行。答语业清净现行者。谓离虚诳语离离间 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复次所有学语业清净现行。所有无学语业清净现行。所有善非 学非无学语业清净现行。总名语业清净现行。于此义中意说如来。所有无学语业清净 现行。及所有善非学非无学语业清净现行。如来具足圆满成就如是语业清净现行。故 说如来所有语业清净现行。云何如来无不清净现行语业。答不清净现行语业者。谓虚 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复次所有不善语业。所有非理所引语业。所有语业能障碍 定总名不清净现行语业。如来于此不清净现行语业。已断已遍知。如断草根多罗树头 。令永于后成不生法。由此如来无可隐匿覆蔽藏护。勿他见我此秽语业。故说如来无 不清净现行语业。云何如来所有意业清净现行。答意业清净现行者。谓无贪无瞋正起 。复次所有学意业清净现行。所有无学意业清净现行。所有善非学非无学意业清净现 行。总名意业清净现行。于此义中意说如来。所有无学意业清净现行。及所有善非学 非无学意业清净现行。如来具足圆满成就如是意业清净现行。故说如来所有意业清净 现行。云何如来无不清净现行意业。答不清净现行意业者。谓贪瞋邪见。复次所有不 善意业。所有非理所引意业。所有意业能障碍定。总名不清净现行意业。如来于此不 清净现行意业。已断已遍知。如断草根多罗树头。令永于后成不生法。由此如来无可 隐匿覆蔽藏护。勿他见我此秽意业。故说如来无不清净现行意业 第三嗢柁南曰 三三法有九 谓三爱漏求 及有黑暗身 怖受苦慢类 有三爱三漏三求三有三黑暗身三怖三受三苦性三慢类 三爱者。一欲爱。二色爱。三无色爱。欲爱云何。答于诸欲中诸贪等贪。执藏防 护耽著爱染。是谓欲爱。复次于欲界系十八界十二处五蕴诸法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 耽著爱染。是谓欲爱。复次下从无间大地狱。上至他化自在天。于此所摄色受想行识 P. 24 诸法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著爱染。是谓欲爱。色爱云何。答于诸色中诸贪等贪。 执藏防护耽著爱染。是谓色爱。复次于色界系十四界十处五蕴诸法中诸贪等贪。执藏 防护耽著爱染。是谓色爱。复次下从梵众天上至色究竟天。于此所摄色受想行识。诸 法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著爱染。是谓色爱。无色爱云何。答于无色中诸贪等贪。 执藏防护耽著爱染。是谓无色爱。复次于无色界系三界二处四蕴诸法中诸贪等贪。执 藏防护耽著爱染。是谓无色爱。复次如欲色界决定处所上下差别不相杂乱。无色界中 无如是事。然可依定依生胜劣说有下上。谓下从空无边处天。上至非想非非想处天。 于此所摄受想行识诸法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著爱染。是谓无色爱。如世尊说 有爱诸士夫 长世数流转 数受胎藏苦 往还诸有中 断爱诸有情 瀑流已断故 无爱润生故 不流转后有 复有三爱。一欲爱。二有爱。三无有爱。欲爱云何。答于诸欲中诸贪等贪。执藏 防护耽著爱染。是谓欲爱。有爱云何。答色无色界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著爱染。是 谓有爱。无有爱云何。答欣无有者。于无有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著爱染。是谓无 有爱。此复如何。如有一类怖畏所逼。怖畏所恼。忧苦所逼。忧苦所恼。苦受触故。 作是念言。云何当令我身死后断坏无有。永绝众病岂不乐哉。彼欣无有。于无有中诸 贪等贪。执藏防护耽著爱染。是谓无有爱。如世尊说 爱所执有情 心贪有无有 魔轭所轭故 身常不安乐 流转诸有中 生已归老死 如犊子爱乳 随母尝不离 三漏者。一欲漏。二有漏。三无明漏。欲漏云何。答除欲界系无明。诸馀欲界系 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是谓欲漏。有漏云何。答除色无色界系无明。诸馀色无色界系结 缚随眠随烦恼缠。是谓有漏。无明漏云何。答三界无智。是谓无明漏。如世尊说 若苾刍已断 欲有无明漏 诸漏永尽故 无影般涅槃 三求者。一欲求。二有求。三梵行求。欲求云何。答住欲有者于欲界法未得为得 。诸求随求平等随求。悕求欣求思求勤求。是谓欲求。有求。云何。答住色无色有者 于色无色界法未得为得。诸求乃至勤求是谓有求。梵行求云何。答离二交会说名梵行 。八支圣道亦名梵行。于此义中意说八支圣道梵行。诸有于此八支圣道未得为得。诸 求乃至勤求。是谓梵行求。复次欲求者。非求死后当生诸有。然于现在可意色声香味 触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诸资生具未得为得诸求乃至勤求。是名欲求。有求者。有谓 五取蕴。何等为五。谓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如有一类作是念言 。云何令我得未来世如是类色受想行识。彼于死后当生诸有。色等五蕴。诸求乃至勤 P. 25 求。是名有求。梵行求者。从世第一法趣苦法智忍时。有梵行求非有梵行。所以者何 。八支圣道说名梵行。彼于尔时未得未近得。未有未现有。从苦法智忍趣苦法智时。 有梵行求亦有梵行。所以者何。八支圣道说名梵行。彼于尔时已得已近得。已有已现 有。如是从苦法智趣苦类智忍。从苦类智忍趣苦类智。从苦类智趣集法智忍。从集法 智忍趣集法智。从集法智趣集类智忍。从集类智忍趣集类智。从集类智趣灭法智忍。 从灭法智忍趣灭法智。从灭法智趣灭类智忍。从灭类智忍趣灭类智。从灭类智趣道法 智忍。从道法智忍趣道法智。从道法智趣道类智忍。从道类智忍趣道类智。从道类智 趣道类智。或趣所馀无漏智时。有梵行求亦有梵行。所以者何。八支圣道说名梵行。 彼于尔时已得已近得。已有已现有。复次若世间道。证一来果不还果时。有梵行求非 有梵行。所以者何。八支圣道说名梵行。彼于尔时未得未近得。未有未现有。若无漏 道证预流果。或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时。有梵行求亦有梵行。所以者何。八支圣道说 名梵行。彼于尔时已得已近得。已有已现有。如世尊说 具念定正知 诸佛真弟子 正知求圣道 终不求馀事 若悕求已灭 圣道当趣尽 苾刍求尽故 无影般涅槃 三有者。一欲有。二色有。三无色有。欲有云何。答若业欲界系取为缘欲感当有 。彼业异熟。是谓欲有。色有云何。答若业色界系取为缘欲感当有。彼业异熟。是谓 色有。无色有云何。答若业无色界系取为缘欲感当有。彼业异熟。是谓无色有 三黑暗身者。一过去黑暗身。二未来黑暗身。三现在黑暗身。过去黑暗身者。云 何过去云何黑暗云何身。而说过去黑暗身耶。答过去者。谓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 等生。已转已现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过去尽灭离变。过去性过去类过去世摄。是 谓过去。黑暗者。谓于过去行。发起种种求解异慧。广说乃至疑犹豫箭。是谓黑暗身 者有说与疑相应无明名身。于此义中即疑名身。所以者何。黑谓无智。由黑故暗。说 名黑暗。此即是疑即此黑暗说名为身。故名过去黑暗身。未来黑暗身者。云何未来云 何黑暗云何身。而说未来黑暗身耶。答未来者。谓诸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 等生。未已转未已现转。未聚集未出现。未来性未来类未来世摄。是谓未来。黑暗者 。谓于未来行发起种种求解异慧。广说乃至疑犹豫箭。是谓黑暗。身者有说与疑相应 无明名身。于此义中即疑名身。所以者何。黑谓无智。由黑故暗。说名黑暗。此即是 疑即此黑暗。说名为身。故名未来黑暗身。现在黑暗身者。云何现在云何黑暗云何身 。而说现在黑暗身耶。答现在者。谓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聚集 出现住。未已谢未已尽灭。未已离变和合现前。现在性现在类现在世摄。是谓现在。 黑暗者。谓于现在行发起种种求解异慧。广说乃至疑犹豫箭。是谓黑暗。身者有说与 疑相应无明名身。于此义中即疑名身。所以者何。黑名无智。由黑故暗。说名黑暗。 此即是疑即此黑暗。说名为身。故名现在黑暗身 P. 26 三怖者。一病怖。二老怖。三死怖。病怖者云何病。答头痛等。广说如法蕴论。 是谓病。云何怖。答如有一类见他病已深生厌患。自念我身亦有此分。亦有此性亦有 此法未越此法。由此便生惊恐怖畏。惶惧毛竖。是谓怖。由病起怖故名病怖。老怖者 云何老。答发落等。广说如法蕴论。是谓老。云何怖。答如有一类见他老已深生厌患 。广说乃至惶惧毛竖。是谓怖。由老起怖故名老怖。死怖者云何死。答彼彼有情即于 彼彼诸有情聚移转坏没。广说如法蕴论。是谓死。云何怖。答如有一类见他死已深生 厌患。广说乃至惶惧毛竖。是谓怖。由死起怖故名死怖。如世尊说 诸异生虽能 厌病老死法 而不能如实 厌此所依身 我能厌此身 深了知此法 故不乐久住 速入无馀依 我观一切种 无疾少年命 病老死所坏 唯出离安隐 我已勤精进 通达究竟迹 虽不习诸欲 而舍修梵行 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卷第四 P. 27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五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三法品第四之三 三受者。一乐受。二苦受。三不苦不乐受。乐受云何。答顺乐受触所生身乐心乐 平等受受所摄。是谓乐受。复次修初第二第三静虑时。顺乐受触所生身乐心乐平等受 受所摄。是谓乐受。苦受云何。答顺苦受触所生身苦心苦不平等受受所摄。是谓苦受 。不苦不乐受云何。答顺不苦不乐受触所生身舍心舍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摄。是谓 不苦不乐受。如世尊说 具念定正知 诸佛真弟子 能正知诸受 令贪等不生 于诸受及道 俱令渐次灭 苾刍受尽故 无影般涅槃 三苦性者。一苦苦性。二坏苦性。三行苦性。苦苦性云何。答欲界诸行由苦苦故 苦。坏苦性云何。答色界诸行由坏苦故苦。行苦性云何。答无色界诸行由行苦故苦。 复次不可意诸行由苦苦故苦。可意诸行由坏苦故苦。顺舍诸行由行苦故苦。复次若诸 苦受。若彼相应法。若彼俱有法。若从彼生。若彼种类不可爱异熟果由苦苦故苦。若 诸乐受。若彼相应法。若彼俱有法。若从彼生。若彼种类可爱异熟果由坏苦故苦。若 不苦不乐受。若彼相应法。若彼俱有法。若从彼生。若彼种类非可爱非不可爱异熟果 由行苦故苦。复次苦苦性云何。答诸身所有由苦苦故苦。所以者何。依身生起老病死 等种种苦故。坏苦性云何。答如世尊说可意朋友可意眷属可意境界。若变坏时。若遭 毁谤陵蔑等时。发生愁叹忧苦悲恼。彼于尔时由坏苦故苦。行苦性云何。答除苦苦性 及坏苦性。诸馀有漏行由行苦故苦。三慢类者。一我胜慢类。二我等慢类。三我劣慢 类。我胜慢类云何。答如有一类作是念言。我之种族形色作业工巧财位寿量力等。或 总或别皆胜于彼。由此起慢。已慢当慢。心高举心恃蔑。是谓我胜慢类。我等慢类云 何。答如有一类作是念言。我之种族形色作业工巧财位寿量力等。或总或别皆等于彼 。由别因缘而起于慢。已慢当慢。心高举心恃蔑。是谓我等慢类。我劣慢类云何。答 如有一类作是念言。我之种族形色作业工巧财位寿量力等。或总或别皆劣于彼。由别 因缘而起于慢。已慢当慢。心高举心恃蔑。是谓我劣慢类 第四嗢柁南曰 四三法有十 谓火福欲乐 及慧根眼仗 六一火慧二 有三火三福业事三欲生三乐生三慧三根三眼三仗。火慧各二。馀六各一。初三火 者。一贪火。二瞋火。三痴火。贪火云何。答谓于欲境诸贪等贪。执藏防护坚著爱乐 。迷闷耽嗜遍耽嗜内缚欲求耽湎。苦集贪类贪生。总名为贪。由此贪爱所蔽伏者。发 生种种身热心热身心俱热。身烧心烧身心俱烧。身恼心恼身心俱恼。又由贪爱缠为缘 P. 28 故。长夜领受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欣不可意异熟果。是谓贪火。瞋火云何。答谓于有 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欲为扰恼。已瞋当瞋现瞋。乐为过患极为过患意极忿恚于诸有 情各相违戾欲为过患。已为过患当为过患现为过患。总名为瞋。由此瞋恚所蔽伏者。 发生种种身热心热身心俱热。身烧心烧身心俱烧。身恼心恼身心俱恼又由瞋恚缠为缘 故。长夜领受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欣不可意异熟果。是谓瞋火。痴火云何。答谓于前际 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广说乃至痴类痴生改类改生。总名为痴。由此愚痴所蔽伏 者。发生种种身热心热身心俱热。身烧心烧身心俱烧。身恼心恼身心俱恼。又由愚痴 缠为缘故。长夜领受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欣不可意异熟果。是谓痴火。如世尊说 诸有愚夫类 贪瞋痴火烧 如次耽欲境 害生憎圣法 于三毒炽火 若不如实知 便耽著有身 不能趣寂灭 由斯履邪路 堕三恶趣中 受剧苦沦回 不解脱魔缚 正等觉弟子 昼夜常精进 以秽想慈慧 如次灭三火 从斯入圣道 降伏诸魔军 证得二涅槃 清凉无取漏 后三火者。一应奉事火。二应给施火。三应供养火。应奉事火云何。答父母是子 所应奉事。如世尊为高直身形婆罗门说。云何名为应奉事火。谓世父母应受其子种种 乐具。随处随时无倒奉事。云何其子以诸乐具。随处随时无倒奉事应奉事火。谓族姓 子以精进力。及手足力若汗血力。如法所得财物乐具。随处随时无倒奉事供养父母。 何故名为应奉事火。谓族姓子从彼而生。由彼长养乃得成立。是故父母诸佛说为应奉 事火。应给施火云何。答妻子奴婢作使亲友。是其家主所应给施。如世尊为高直身形 婆罗门说。云何名为应给施火。谓世妻子奴婢作使及诸亲友。应受家主种种乐具随处 随时无倒给施。云何家主以诸乐具。随处随时无倒给施应给施火。谓族姓子以精进力 。及手足力若汗血力。如法所得财物乐具。随处随时无倒给施妻子奴婢作使亲友。何 故名为应给施火。谓族姓子如法居家。其妻子等无倒承事。如教为作所应作业。令无 匮乏速得成办。是故妻子奴婢作使及诸亲友。诸佛说为应给施火。应供养火云何。答 真沙门婆罗门。是诸施主所应供养。如世尊为高直身形婆罗门说。云何名为应供养火 。谓沙门婆罗门。若已离贪或复修行调伏贪行。若已离瞋或复修行调伏瞋行。若已离 痴或复修行调伏痴行。如是沙门及婆罗门。应受施主种种乐具。随处随时无倒供养。 云何施主以诸乐具。随处随时无倒供养应供养火。谓族姓子以精进力。及手足力若汗 血力。如法所得财物乐具。随处随时无倒供养。如前所说。诸沙门婆罗门。何故名为 应供养火谓族姓子供养阿罗汉及诸有学者。彼是世间真福田故。能令施主于中树福。 P. 29 感得最胜此世他世富乐异熟及解脱果。是故真沙门及真婆罗门。诸佛说为应供养火。 馀世间火非应奉事给施供养。彼不能令诸有情类得胜果故。如世尊说 智者能如法 祭事前三火 生有乐世间 证无苦解脱 三福业事者。一施类福业事。二戒类福业事。三修类福业事。施类福业事者。云 何施类云何福云何业云何事。而说施类福业事耶。答施类者。谓施主布施诸沙门婆罗 门贫穷苦行道行乞者。饮食汤药衣服华鬘涂散等香。房舍卧具灯烛等物。是名施类。 复次或由身布施。谓或施身或施身业。或施所舍物。或由语布施。谓或施语或施语业 。或施所舍物或由意布施。谓或施意或施意业。或施舍心。是名施类。福者谓施俱行 身律仪语律仪命清净。是名福。业者谓施俱行诸思等思现等思已思思类作心意业。是 名业。事者谓施主受者及所施物。是名事。此中施类名施类亦名福亦名业亦名事。此 中福名为福亦名业亦名事亦名施类。此中业名为业亦名事亦名施类亦名福。此中事唯 名事。戒类福业事者。云何戒类云何福云何业云何事。而说戒类福业事耶。答戒类者 。谓离害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妄语。离饮窣罗迷丽耶末陀放逸处酒。是 名戒类。福者。谓戒俱行身律仪语律仪命清净。是名福。业者谓戒俱行诸思等思。现 等思已思思类作心意业。是名业。事者谓若防若止若遮。若离害生命事。是离害生命 事。若防若止若遮。若离不与取事。是离不与取事。若防若止若遮。若离欲邪行事。 是离欲邪行事。若防若止若遮。若离虚妄语事。是离虚妄语事。若防若止若遮。若离 饮窣罗迷丽耶末陀放逸处酒事。是离饮诸酒事。是名事。此中戒类名为戒类。亦名福 亦名业亦名事。此中福名为福亦名业亦名事亦名戒类。此中业名为业亦名事亦名戒类 亦名福。此中事名为事亦名戒类亦名福亦名业。修类福业事者。云何修类云何福云何 业云何事。而说修类福业事耶。答修类者。谓慈悲喜舍四无量。是名修类。福者谓无 量俱行身律仪语律仪命清净。是名福。业者谓无量俱行诸思等思现等思已思思类作心 意业。是名业。事者谓所缘事缘彼而起四无量。是名事。此中修类名为修类。亦名福 亦名业亦名事。此中福名为福亦名业亦名事亦名修类。此中业名为业亦名事亦名修类 亦名福。此中事唯名事。如世尊说 智者能依法 勤学施戒修 生无苦世间 受三种乐果 三欲生者。有诸有情。乐受现前诸妙欲境。彼于现前诸妙欲境富贵自在转。谓人 全天一分是第一欲生。有诸有情乐受自化诸妙欲境。彼于自化诸妙欲境富贵自在转。 谓乐变化天是第二欲生。有诸有情乐受他化诸妙欲境。彼于他化诸妙欲境富贵自在转 。谓他化自在天是第三欲生。此中有诸有情者。谓诸有情谛义胜义。不可得不可近得 。非有非现有但于诸蕴界处。由想等想假言说转谓为有情那罗意生儒童命者生者养者 士夫补特伽罗。由斯故说有诸有情乐受现前。诸妙欲境者。谓彼有情恒乐受用藏护积 集委寄安置。随本所生现前欲境。彼于现前诸妙欲境富贵自在转者。谓彼有情于所受 P. 30 用。藏护积集委寄安置。随本所生现前欲境。有势力得自在随意受用。谓人全者。显 一切人。天一分者。显欲界下四天。是第一者。谓随算数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此居第 一。欲生者。谓此于欲界生。复次有诸有情者。谓诸有情谛义胜义不可得。广说如前 。乐受自化诸妙欲境者。谓乐变化天造化增长如是类业。彼由此业随所爱乐。化作种 种男女等事而自娱乐。谓若天女化作天男而自娱乐。若诸天男化作天女而自娱乐。彼 于自化诸妙欲境富贵自在转者。谓乐变化天造作增上如是类业。彼由此业随所爱乐。 化作种种男女等事。彼于此事有势力得自在随意受用。谓乐变化天者。显一切乐变化 天。是第二者。谓随算数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此居第二。欲生者。谓此于欲界生。复 次有诸有情者。谓诸有情谛义胜义不可得。广说如前。乐受他化诸妙欲境者。谓他化 自在天造作增长如是类业。彼由此业与诸他化自在天。虽同一类身同一趣同一生同一 进趣。而有高下胜劣差别。诸下劣天子化作种种色声香味触诸妙欲境。令高胜天子于 中受用。彼于他化诸妙欲境富贵自在转者。谓他化自在天造作增长如是类业。彼由此 业随所爱乐。令他下劣天子化作种种色声香味触诸妙欲境。彼高胜天子于此欲境有势 力得自在随意受用。譬如梵天虽同类同一趣同一生同一进趣。而有高下胜劣差别。谓 梵众天下劣梵辅天高胜。梵辅天下劣大梵天高胜。他化自在天亦复如是。造作增长如 是类业。彼由此业。广说如前。谓他化自在天者。显一切他化自在天。是第三者。谓 随算数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此居第三。欲生者。谓此于欲界生 三乐生者有诸有情。即如是身离生喜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适悦遍适悦。充满遍充 满。滋润乃至遍充满已安乐而住。谓梵众天是第一乐生。有诸有情。即如是身定生喜 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适悦遍适悦。充满遍充满。滋润乃至遍充满已安乐而住。谓极光 净天是第二乐生。有诸有情。即如是身离喜之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适悦遍适悦。充满 遍充满滋润乃至遍充满已安乐而住。谓遍净天是第三乐生。此中有诸有情者。谓诸有 情谛义胜义。不可得不可近得非有非现有。但于诸蕴界处。由想等想假言说转。谓为 有情那罗意生儒童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由斯故说有诸有情。即如是身者。身 名为身。身业亦名身。身根亦名身。五有色根亦名身。四大种聚亦名身。今此义中意 说四大种聚身。故说即如是身。离生喜乐者。谓初静虑中所可得乐平等受受所摄。是 名离生喜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适悦遍适悦。充满遍充满者。谓梵众天于此离生喜乐随欲 而得。无艰无难即此离生喜乐。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现。能令如是四大种聚身。 滋润遍滋润。适悦遍适悦。充满遍充满。滋润乃至遍充满已安乐住者。谓彼尔时由离 生喜乐。身心无苦恼安乐而住。如世尊于分别生记经中说。苾刍当知。如修定者从此 处没生梵众天。数现受离生喜乐。彼先住此入初静虑。亦数现受离生喜乐。彼先后所 受离生喜乐无异无差别。依定等故。谓先此间于初静虑。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后方生 彼梵众天故。二所受离生喜乐品类相似。谓梵众天者显初静虑。梵众等天是第一者。 谓随算数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此居第一。乐生者。谓此生处长时受安隐乐。离苦乐乐受 乐故名乐生。复次有诸有情者。谓诸有情谛义胜义不可得广说如前。即如是身者。身 P. 31 名为身。乃至广说。定生喜乐者。谓第二静虑中所可得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定生喜 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适悦遍适悦。充满遍充满者。谓极光净天于此定生喜乐随欲而得 。无艰无难即此定生喜乐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现。能令如是四大种聚身。滋润遍 滋润。适悦遍适悦。充满遍充满。滋润乃至遍充满已安乐住者。谓彼尔时由定生喜乐 。身心无苦恼安乐而住。如世尊于分别生记经中说。苾刍当知。如修定者。从此处没 生极光净天。数数现受定生喜乐。彼先住此入第二静虑。亦数现受定生喜乐。彼先后 所受定生喜乐。无异无差别。依定等故。谓先此间于第二静虑。若习若修若多所作。 后方生彼极光净天故。二所受定生喜乐品类相似。谓极光净天者。显第二静虑极光净 等天。是第二者谓随算数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此居第二。乐生者。谓此生处长时受安 隐乐。离苦乐乐受乐故名乐生。复次有诸有情者。谓诸有情谛义胜义不可得。广说如 前。即如是身者。身名为身乃至广说。离喜之乐者谓第三静虑中所可得乐平等受受所 摄。是名离喜之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适悦遍适悦。充满遍充满者。谓遍净天于此离喜 之乐随欲而得。无艰无难即此离喜之乐。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现。能令如是四大 种聚身。滋润遍滋润。适悦遍适悦。充满遍充满。滋润乃至遍充满已安乐住者。谓彼 尔时由离喜之乐。身心无苦恼安乐而住。如世尊于分别生记经中说。苾刍当知。如修 定者。从此处没生遍净天。数数现受离喜之乐。彼先住此入第三静虑。亦数现受离喜 之乐。彼先后所受离喜之乐。无异无差别。依定等故。谓先此间于第三静虑。若习若 修若多所作。后方生彼遍净天故。二所受离喜之乐品类相似。谓遍净天者。显第三静 虑遍净等天。是第二者。谓随算数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此居第三。乐生者。谓此生处 长时受安隐乐。离苦乐乐受乐故名乐生 初三慧者。一闻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闻所成慧云何。答因闻依闻 由闻建立。于彼彼处有势力得自在正遍通达。其事如何。如有苾刍。或受持素呾缆。 或受持毗奈耶。或受持阿毗达磨。或闻亲教师说。或闻轨范师说。或闻展转传授藏说 。或闻随一如理者说。是名为闻。因此闻依此闻由此闻建立故。于彼彼处有势力得自 在正遍通达。是名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云何。答因思依思由思建立。于彼彼处有势力 。得自在正遍通达。其事如何。谓如有一如理思惟书数算印。或随一一所作事业。是 名为思。因此思依此思由此思建立故。于彼彼处有势力得自在正遍通达。是名思所成 慧。修所成慧云何。答因修依修由修建立。于彼彼处有势力得自在正遍通达。其事如 何。谓如有一方便善巧。自勤修习诸离染道。由此所修离染道故。离欲恶不善法。有 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广说乃至入第四静虑具足住。是名为修。因此修 依此修由此修建立故。于彼彼处有势力。得自在正遍通达。是名修所成慧。有作是说 。如此亦是思所成慧。所以者何。唯依佛法不共所修。乃可名为修所成慧。今此义中 依诸等引所起寂静慧。皆名修所成慧 P. 32 后三慧者。一学慧。二无学慧。三非学非无学慧。学慧云何。答学作意相应。于 法栋择极栋择最极栋择。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 。是名学慧。无学慧云何。答无学作意相应。于法栋择。广说乃至毗钵舍那。是名无 学慧。非学非无学慧云何。答有漏作意相应。于法栋择广说乃至毗钵舍那。是名非学 非无学慧 三根者。一未知当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如法蕴论广说其相。如世尊说 学者学诸根 恒随正直道 常委勤精进 守护于自心 初慧根无间 生第二慧根 若第三慧根 解脱位方有 不动解脱位 诸有结永尽 无漏根圆满 乐止息诸根 将入永寂灭 任持最后身 降伏诸魔军 证毕竟常乐 三眼者。一肉眼。二天眼。三圣慧眼。肉眼云何。答杂骨肉血净四大种所造。眼 界眼处眼根。是名肉眼。天眼云何。答不杂骨肉血极净四大种所造眼界眼处眼根。是 名天眼。圣慧眼云何。答诸有学慧及无学慧。并一切善非学非无学慧。是名圣慧眼。 如世尊说 肉眼最为劣 天眼名次上 圣慧眼最胜 有三种差别 诸世间善慧 能顺趣决择 学无学正知 尽生老病死 大觉天人中 名称最高远 亦由慧速证 妙觉庄严身 三仗者。一闻仗。二离仗。三慧仗。闻仗云何。答多闻闻持闻积集者。若所说法 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于如是法具足多闻。忆持所闻言教纯熟专意 观察所闻言教。于诸法义见善通达。是名为闻。因此闻由此闻建立故。能断不善法能 修诸善法。此名为闻。亦名为仗。亦名闻仗。故名闻仗。离仗云何。答离欲恶不善法 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广说乃至入第四静虑具足住。是名为离。因此 离依此离由此离建立故。能断不善法能修诸善法。此名为离。亦名为仗。亦名离仗。 故名离仗。慧仗云何。答如实了知此是苦圣谛。此是苦集圣谛。此是苦灭圣谛。此是 趣苦灭道圣谛。是名为慧。因此慧依此慧由此慧建立故。能断不善法能修诸善法。此 名为慧。亦名为仗。亦名慧仗。故名慧仗。如世尊说 P. 33 闻仗最为劣 离仗名次上 慧仗最为胜 精进力具足 具念乐静定 知世间生灭 于一切解胜 至世边彼岸 第五嗢柁南曰 五三法有十 谓学修住定 导净默增上 无上明各三 有三学三修三住三定三示导三清净三寂默三增上三无上三明 三学者。一增上戒学。二增上心学。三增上慧学。增上戒学云何。答安住具戒守 护别解脱律仪。轨则所行悉皆具足。于微小罪见大怖畏。受学学处。是名增上戒学。 增上心学云何。答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广说乃至入第 四静虑具足住。是名增上心学。增上慧学云何。答如实了知此是苦圣谛。此是苦集圣 谛。此是苦灭圣谛。此是趣苦灭道圣谛。是名增上慧学。如世尊说 苾刍具三学 乐修如理行 增上戒心慧 恒相续现行 具精进势力 及明盛静虑 常守护诸根 勤行不放逸 如昼夜亦然 如夜昼亦尔 如前后亦尔 如后前亦然 如下上亦然 如上下亦尔 胜伏诸方所 由不放逸定 说此为学迹 不放逸而住 由能了能舍 故得心解脱 世说为等觉 雄猛至行边 明行俱圆满 恒住无忘失 命根不相续 爱尽解脱故 如灯火涅槃 究竟心解脱 三修者。一修戒。二修定。三修慧。修戒云何。答于诸善戒亲近数习。殷重无间 勤修不舍。是名修戒。修定云何。答于诸善定亲近数习。殷重无间勤修不舍。是名修 定。修慧云何。答于诸善慧亲近数习。殷重无间勤修不舍。是名修慧。如世尊说 善修戒定慧 至极究竟者 已永尽诸有 无垢亦无忧 于著得解脱 具利慧深定 超众魔境界 遍照如日轮 P. 34 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卷第五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六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三法品第四之馀 三住者。一天住。二梵住。三圣住。天住云何。答谓四静虑。何等为四。谓离欲 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广说乃至入第四静虑具足住。如世尊 为吠那补梨婆罗门说。梵志当知。若时我于世间四静虑中。随为一静虑故行。尔时我 为天住而行。若时我于世间四静虑中。随为一静虑故住或坐或卧。尔时我为天住而住 或坐或卧。如是世间四静虑中。随于一静虑亲近数习。殷重无间勤修不舍。是名天住 。梵住云何。答谓四无量。何等为四。谓慈悲喜舍。如世尊为吠那补梨婆罗门说。梵 志当知。若时我于四无量中。随为一无量故行。尔时我为梵住而行。若时我于四无量 中。随为一无量故住或坐或卧。尔时我为梵住而住或坐或卧。如是四无量中随于一无 量亲近数习殷重无间勤修不舍。是名梵住。圣住云何。答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 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如世尊为吠那补梨婆罗门说。梵志当知。若时我于出离远离 所生善法中。随为一出离远离所生善法故行。尔时我为圣住而行。若时我于出离远离 所生善法中。随为一出离远离所生善法故住或坐或卧。尔时我为圣住而住或坐或卧。 如是出离远离所生善法中。随于一出离远离所生善法亲近数习殷重无间勤修不舍。是 名圣住 三定者。一有寻有伺三摩地。二无寻唯伺三摩地。三无寻无伺三摩地。云何有寻 有伺三摩地。答若三摩地寻俱伺俱。寻等起伺等起。寻相应伺相应。依寻伺转心住等 住。广说乃至心一境性。是名有寻有伺三摩地。云何无寻唯伺三摩地。答若三摩地非 寻俱唯伺俱。非寻等起唯伺等起。寻不相应唯伺相应。寻已止息唯依伺转心住等住。 广说乃至心一境性。是名无寻唯伺三摩地。云何无寻无伺三摩地。答若三摩地非寻俱 非伺俱。非寻等起非伺等起。寻不相应伺不相应。若寻若伺俱已止息心住等住。广说 乃至心一境性。是名无寻无伺三摩地 三示导者。一神变示导。二记心示导。三教诫示导。神变示导者。云何神变云何 示导。而说神变示导耶。答神变者。谓诸神变现神变已神变当神变。谓诸所有变一为 多变多为一。或显或隐。若知若见。各别领受墙壁山岩崖岸等障身过无碍。如是广说 乃至梵世身自在转。是名神变。示导者。谓有苾刍虽于多种神变境界各别领受。若不 令他知见。但名神变自在。不名示导。若有苾刍能于多种神变境界各别领受。亦能令 他知见名神变自在。亦名示导。是故所说神变示导。要能令他见等见了等了调伏随顺 。乃名神变。亦名示导。由此说名神变示导。记心示导者。云何记心云何示导。而说 记心示导耶。答记心者。如世尊说。苾刍当知。谓有一类或。由占相或由言说。随记 他心。彼意如此。彼意如是。彼意转变。或随记过去。或随记未来。或随记现在。或 P. 35 随记久所作。或随记久所说。或随记少。谓随记心。或随记多。谓随记心所法。诸所 随记一切如实非不如实。或有一类不由占相不由言说随记他心。然由天神或由非人。 闻彼声故随记他心。彼意如此。彼意如是。彼意转变。广说如前。或有一类不由天神 不由非人。闻彼声故随记他心。然由内心知他有情心所寻伺。随记他心。彼意如此。 彼意如是。彼意转变。广说如前。复有一类不由内心。知他有情心所寻伺。随记他心 。然由现见他有情住无寻无伺三摩地。见已念言。如是具寿。无寻无伺意行微妙。如 是具寿从此定出。当起如此如此寻伺。诸所随记一切如实非不如实。如是具寿从此定 出。当起如是如是寻伺。诸所随记一切如实非不如实。是名记心。示导者。谓有苾刍 。虽由占相或由言说随记他心。广说乃至。如是具寿从此定出。当起如是如是寻伺。 诸所随记一切如实非不如实。若不令他知见。但名记心自在。不名示导若。有苾刍或 由。占相或由言说随记他心。广说乃至。如是具寿从此定出。当起如是如是寻伺。诸 所随记一切如实非不如实。亦能令他知见名记心自在。亦名示导。是故所说记心示导 。要能令他见等见了等了调伏随顺。乃名记心亦名示导。由此说名记心示导。教诫示 导者。云何教诫云何示导。而说教诫示导耶。答教诫者如世尊说。苾刍当知。谓有苾 刍为他宣说。此是苦圣谛应遍知。此是苦集圣谛应永断。此是苦灭圣谛应作证。此是 趣苦灭道圣谛应修习。是名教诫。示导者。谓有苾刍虽能为他宣说。此是苦圣谛应遍 知。乃至此是趣苦灭道圣谛应修习。若他闻已不起谛顺忍。不得现观边世俗智。但名 教诫自在不名示导。若有苾刍能为他宣说。此是苦圣谛应遍知。乃至此是趣苦灭道圣 谛应修习。亦能令他闻已起谛顺忍。得现观边世俗智。名教诫自在亦名示导。是故所 说教诫示导。要能令他见等见了等了调伏随顺。乃名教诫亦名示导。由此说名教诫示 导 三清净者。一身清净。二语清净。三意清净。身清净云何。答离害生命。离不与 取。离欲邪行。复次离害生命离不与取离非梵行。复次诸所有学身业。诸所有无学身 业。诸所有善非学非无学身业。如是一切名身清净。语清净云何。答离虚诳语。离离 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复次诸所有学语业。诸所有无学语业。诸所有善非学非 无学语业。如是一切名语清净。意清净云何。答无贪无瞋正见。复次诸所有学意业。 诸所有无学意业。诸所有善非学非无学意业。如是一切名意清净。如是世尊说 身语意净中 我说无漏净 名圆满清净 能永净诸恶 三寂默者。一身寂默。二语寂默。三意寂默。身寂默云何。答无学身律。仪名身 寂默。语寂默云何。答无学语律仪。名语寂默。意寂默云何。答无学心。名意寂默。 如世尊说 身语意默中 我说无漏默 名圆满寂默 永寂诸恶故 P. 36 三增上者。一世增上。二自增上。三法增上。世增上云何。答如世尊说。有诸苾 刍居阿练若。或在树下或住空闲。学所学法应作是念。今此世间有多众集。夫众集处 必有天神。成就天眼具他心智。若近若远皆能睹见。心劣心胜悉能了知。我若发生不 善寻伺。能为诸恶耽嗜所依。则诸天神现知见我。既知见已互相谓言。今应共观此善 男子。已能厌俗正信出家。云何复生不善寻伺。能为诸恶耽嗜所依。又于世间大众集 处。或现有佛及佛弟子。成就天眼具他心智。若近若远皆能睹见。心劣心胜悉能了知 。我若发生不善寻伺。能为诸恶耽嗜所依。则诸圣众现知见我。既知见已互相谓言。 今应共观此善男子。已能厌俗正信出家。云何复生不善寻伺。能为诸恶耽嗜所依。复 作是念。彼诸世间虽见知我而不及我自审了知。故我今应自审观察。勿生如是不善寻 伺。能为诸恶耽嗜所依。彼因如是自审知见。发勤精进身心轻安。远离惛沈安住正念 。心定一趣制伏愚痴。彼由世间增上力故。能断不善修诸善法。如是世间增上势力。 起善有漏或无漏道。名世增上。自增上云何。答如世尊说。有诸苾刍居阿练若。或在 树下或住空闲。学所学法应作是念。我已厌俗正信出家。不应复生不善寻伺。能为诸 恶耽嗜所依。数数宜应自审观察。勿生如是不善寻伺。能为诸恶耽嗜所依。彼因如是 自审知见。发勤精进身心轻安。远离惛沈安住正念。心定一趣制伏愚痴。彼由自我增 上力故。能断不善修诸善法。如是自我增上势力。起善有漏或无漏道。名自增上。法 增上云何。答如世尊说。有诸苾刍居阿练若。或在树下或住空闲。学所学法应作是念 。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说之法善说现见。离诸热恼随顺应时。来观来尝智者内证。 如是正法我已了知。不应复生不善寻伺。能为诸恶耽嗜所依。数数宜应自审观察。勿 生如是不善寻伺。能为诸恶耽嗜所依。彼因如是自审知见。发勤精进身心轻安。远离 惛沈安住正念。心定一趣制伏愚痴。彼由正法增上力故。能断不善修诸善法。如是正 法增上势力。起善有漏或无漏道。名法增上。如世尊说 世无有智者 乐作诸恶业 彼能自通达 谛实虚妄故 贤善者能证 不应自轻篾 应常省己恶 有便无隐覆 世现有天神 佛及佛弟子 恒见知愚者 造作诸恶行 是故世增上 自法增上力 能断不善法 修法随法行 我说有勇健 能摧伏魔军 度生老病死 证彼永寂灭 三无上者。一行无上。二智无上。三解脱无上。行无上云何。答无学八支圣道。 是名行无上。智无上云何。答无学八智。是名智无上。解脱无上云何。答尽智无生智 。是名解脱无上 P. 37 三明者。谓无学三明。一无学宿住随念智作证明。二无学死生智作证明。三无学 漏尽智作证明。云何无学宿住随念智作证明。答如实忆知诸宿住事。谓如实忆知过去 世。或一生。或十生。或百生。或千生。或百千生。或多百生。或多千生。或多百千 生。或坏劫或成劫。或坏成劫。或多坏劫。或多成劫。或多坏成劫。我于如是有情聚 中。曾作如是名如是种如是姓。曾食如是食。曾受如是苦如是乐。曾如是长寿如是久 住如是寿量边际。我曾从彼处死生于此处。复从此处死生于彼处。于如是等若形相若 因缘若言说无量种宿住事。皆能随念如实忆知。是名无学宿住随念智作证明。问此中 何者是明。答知前生相续智。是名明。云何无学死生智作证明。答以净天眼超过于人 。见诸有情死时生时。若好色若恶色。若劣若胜。若往善趣。若往恶趣。如是有情成 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发起邪见毁谤贤圣。成就邪见业法受因。由此 因缘身坏命终。堕诸恶趣生地狱中。如是有情成就身妙行。成就语妙行。成就意妙行 。发起正见赞叹贤圣。成就正见业法受因。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升诸善趣生于天中。 于如是等诸有情类业果差别。皆如实知。是名无学死生智作证明。问此中何者是明。 答知自业智。是名明。云何无学漏尽智作证明。答如实知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 苦灭圣谛。此趣苦灭道圣谛。彼如是知如是见。心解脱。欲漏心解脱。有漏心解脱。 无明漏心解脱。已如实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名无学漏尽 智作证明。问此中何者是明。答知漏尽智。是名明。如世尊说 牟尼如宿住 见善恶趣别 了生死已尽 得究竟通慧 知心永解脱 贪等一切漏 成就三明故 名具三明者 集异门足论四法品第五之一 时舍利子。复告众言。具寿当知。佛于四法自善通达现等觉已。为诸弟子宣说开 示。我等今应和合结集。佛灭度后勿有乖诤。当令随顺梵行法律久住利乐无量有情。 哀愍世间诸天人众。令获殊胜义利安乐。四法云何。此中有五嗢拖南颂初嗢拖南曰 初四法有十 念断神虑谛 想无量无色 圣种果各四 有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四静虑。四圣谛。四想。四无量。四无色。四圣种 。四沙门果 四念住者。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身念住云何。答十有色 处及法处所摄色。是名身念住。受念住云何。答六受身。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 生受。是名受念住。心念住云何。答六识身。谓眼识乃至意识。是名心念住。法念住 云何。答受蕴所不摄无色法处。是名法念住。复次身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 名身念住。受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受念住。心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 道。是名心念住。法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法念住。复次缘身慧名身念住 P. 38 。缘受慧名受念住。缘心慧名心念住。缘法慧名法念住 四正断者。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是名第一。为令未 生恶不善法不生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是名第二。为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发 勤精进策心持心。是名第三。为令已生善法坚住不忘修满倍增广大智作证故。起欲发 勤精进策心持心。是名第四。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正断 云何。答为断已生恶不善法。增上所起诸善有漏及无漏道。如是名为第一正断。为令 未生恶不善法不生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正断云何。答为遮未生恶不善法。增 上所起诸善有漏及无漏道。如是名为第二正断。为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发勤精进策 心持心。正断云何。答为起未生善法增上所起诸善有漏及无漏道。如是名为第三正断 。为令已生善法坚住不忘修满倍增广大智作证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正断云何 。答为增已生善法增上所起诸善有漏及无漏道。如是名为第四正断 四神足者。一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二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三心三摩地断 行成就神足。四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云何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答欲增上所生 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云何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答勤 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云何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 足。答心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云何观三摩地断 行成就神足。答观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 四静虑者。谓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云何初静虑。答初静虑 所摄善五蕴。是名初静虑。云何第二静虑。答第二静虑所摄善五蕴。是名第二静虑。 云何第三静虑。答第三静虑所摄善五蕴。是名第三静虑。云何第四静虑。答第四静虑 所摄善五蕴。是名第四静虑 四圣谛者。一苦圣谛。二苦集圣谛。三苦灭圣谛。四趣苦灭道圣谛。云何苦圣谛 。答五取蕴。谓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是名苦圣谛。云何苦集 圣谛。答诸有漏因。是名苦集圣谛。云何苦灭圣谛。答择灭无为。是名苦灭圣谛。云 何趣苦灭道圣谛。答诸学法无学法是名趣苦灭道圣谛 四想者。一小想二大想。三无量想。四无所有想。小想云何。答作意思惟狭小诸 色。谓或思惟青瘀。或思惟脓烂。或思惟破坏。或思惟膖胀。或思惟骸骨。或思惟骨 锁。或思惟地。或思惟水。或思惟火。或思惟风。或思惟青。或思惟黄。或思惟赤。 或思惟白。或思惟诸欲过患。或思惟出离功德。与此俱行诸想等想。现前等想已想当 想。是名小想。大想云何。答作意思惟广大诸色而非无边。谓或思惟青瘀。广说如前 。是名大想。无量想云何。答作意思惟广大诸色其量无边。谓或思惟青瘀。广说如前 。是名无量想。无所有想云何。答此即显示无所有处想 四无量者。一慈无量。二悲无量。三喜无量。四舍无量。慈无量云何。答诸慈及 慈相应受想行识。若彼等起身语业。若彼等起心不相应行。是名慈无量。悲无量云何 。答诸悲及悲相应受想行识。若彼等起身语业。若彼等起心不相应行。是名悲无量。 P. 39 喜无量云何。答诸喜及喜相应受想行识。若彼等起身语业。若彼等起心不相应行。是 名喜无量。舍无量云何。答诸舍及舍相应受想行识。若彼等起身语业。若彼等起心不 相应行。是名舍无量 四无色者。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空无边处 云何。答空无边处略有二种。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有受想行识。是名空无边处。识 无边处云何。答识无边处略有二种。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有受想行识。是名识无边 处。无所有处云何。答无所有处略有二种。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有受想行识。是名 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云何。答非想非非想处略有二种。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有 受想行识。及有一类定所等起心不相应行。即灭想受定。是名非想非非想处 四圣种者。一有苾刍。随得衣服便生喜足。赞叹喜足不为求觅衣服因缘。令诸世 间而生讥论。若求不得终不懊叹。引颈希望抚胸迷闷。若求得已如法受用。不生染著 耽嗜迷闷藏护贮积。于受用时能见过患。正知出离。彼由随得衣服喜足。终不自举陵 篾于他。而能策勤正知系念。是名安住古昔圣种。二有苾刍。随得饮食便生喜足。广 说如前。三有苾刍。随得卧具便生喜足。广说如前。四有苾刍。爱断乐断精勤随学于 断爱乐。爱修乐修精勤随学于修爱乐。彼由如是断修爱乐。终不自举陵篾于他。而能 策勤正知系念。是名安住古昔圣种。随得衣服喜足圣种云何。答随得衣服喜足增上。 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随得衣服喜足圣种。随得饮食喜足圣种云何。答随得饮 食喜足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随得饮食喜足圣种。随得卧具喜足圣种云 何。答随得卧具喜足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随得卧具喜足圣种。爱乐断 修圣种云何。答爱乐断修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爱乐断修圣种 四沙门果者。一预流果。二一来果。三不还果。四阿罗汉果。预流果云何。答预 流果有二种。一有为二无为。有为预流果者。谓证预流果时所有学法。或已得或今得 或当得。是名有为预流果。无为预流果者。谓证预流果时所有择灭。或已得或今得或 当得。是名无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应知亦尔。阿罗汉果云何。答阿罗汉果有二种 。一有为二无为。有为阿罗汉果者。谓证阿罗汉果时所有无学法。或已得或今得或当 得。是名有为阿罗汉果。无为阿罗汉果者。谓证阿罗汉果时所有择灭。或已得或今得 或当得。是名无为阿罗汉果 第二嗢柁南曰 二四法有九 谓支净智力 处蕴依迹法 各四智有二 有四预流支四证净四智四力四处四蕴四依四法迹四应证法。智有二门馀八各一 四预流支者。一亲近善士。二听闻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云何亲近善 士。答善士者。谓佛及弟子。复次诸有补特伽罗具戒具德。离诸瑕秽成调善法。堪绍 师位成就胜德。知羞悔过善守好学。具知具见乐思择爱称量喜观察。性聪敏具觉慧。 息追求有慧类。离贪趣贪灭。离瞋趣瞋灭。离痴趣痴灭。调顺趣调顺。寂静趣寂静。 P. 40 解脱趣解脱。具如是等诸胜功德。是名善士。若能于此所说善士。亲近承事恭敬供养 。如是名为亲近善士。云何听闻正法。答正法者谓前说善士未显了处为正显了。未开 悟处为正开悟。以慧通达深妙句义。方便为他宣说施设安立开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 。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如是等名正法。若能于此所说正法。 乐听乐闻。乐受持乐究竟。乐解了乐观察。乐寻思乐推究。乐通达乐触乐证乐作证。 为闻法故不惮艰辛。为受持故数以耳根。对说法音发胜耳识。如是名为听闻正法。云 何如理作意。答于耳所闻耳识所了无倒法义。耳识所引令心专注。随摄等摄作意发意 。审正思惟心警觉性。如是名为如理作意。云何法随法行。答如理作意所引出离。远 离所生诸胜善法。修习坚住无间精勤。如是名为法随法行 四证净者。如契经说。成就四法说名预流。何等为四。一佛证净。二法证净。三 僧证净。四圣所爱戒。云何佛证净。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 诸佛。谓此世尊是如来。阿罗汉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 薄伽梵。彼以此相随念诸佛。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信信性。现前信性随顺印可。爱慕 爱慕性心澄心净。是名佛证净。云何法证净。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此圣弟子以如 是相随念正法。谓佛正法善说现见无热应时。引导近观智者内证。彼以此相随念正法 。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信信性。现前信性随顺印可。爱慕爱慕性心澄心净。是名法 证净。云何僧证净。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于僧。谓佛弟子 具足妙行质直行。如理行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于此僧中有预流向有预流果。有 一来向有一来果。有不还向有不还果。有阿罗汉向有阿罗汉果。如是总有四双八只补 特伽罗佛弟子众。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智见具足。应请应屈应 恭敬无上福田。世所应供。彼以此相随念于僧。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信信性。现前信 性随顺印可。爱慕爱慕性心澄心净。是名僧证净。云何圣所爱戒。答无漏身律仪语律 仪命清净。是名圣所爱戒。问何故名为圣所爱戒。答圣谓诸佛及佛弟子。彼于此戒爱 慕欣喜忍顺不逆。是故名为圣所爱戒。诸预流者成就此四 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卷第六 P. 41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七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四法品第五之二 四智者。谓法智类智他心智世俗智。法智云何。答缘欲界行诸无漏智。缘欲界行 因诸无漏智。缘欲界行灭诸无漏智。缘欲界行能断道诸无漏智。复次缘法智及缘法智 地诸无漏智。是名法智。类智云何。答缘色无色界行诸无漏智。缘色无色界行因诸无 漏智。缘色无色界行灭诸无漏智。缘色无色界行能断道诸无漏智。复次缘类智及缘类 智地诸无漏智。是名类智。他心智云何。答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能 知欲色界和合现前他心心所。及一分无漏他心心所。是名他心智。世俗智云何。答诸 有漏慧。是名世俗智 复有四智。谓苦智集智灭智道智。苦智云何。答于五取蕴。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所 起无漏智。是名苦智。集智云何。答于有漏因思惟因集生缘所起无漏智。是名集智。 灭智云何。答于诸择灭思惟灭静妙离所起无漏智。是名灭智。道智云何。答于无漏道 思惟道如行出所起无漏智。是名道智 四力者。一信力。二精进力。三定力。四慧力。信力云何。答依诸如来应正等觉 所殖净信。是有根生安立坚固。一切沙门及婆罗门诸天魔梵。若馀世间。皆无有能如 法牵夺。是名信力。精进力云何。答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 。为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名。为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发勤 精进策心持心。为令已生善法坚住不忘修满倍增广大智作证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 心。是名精进力。定力云何。答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 广说乃至入第四静虑具足住。是名定力。慧力云何。答如实了知是苦圣谛。如实了知 是苦集圣谛。如实了知是苦灭圣谛。如实了知是趣苦灭道圣谛。是名慧力。问何故名 力。答以因此力依此力住此力。能断能碎能破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故名为力 四处者。一慧处。二谛处。三舍处。四寂静处。慧处云何。答如薄伽梵于辩六界 记别经中为具寿池坚说。苾刍当知。最胜慧处。谓漏尽智。是故苾刍应成就漏尽智。 若成就漏尽智。说名成就最胜慧处。是名慧处。谛处云何。答如薄伽梵于辩六界记别 经中为具寿池坚说苾刍当知。最胜谛处。谓不动解脱。谛者。谓如实法。诳者。谓虚 妄法。是故苾刍应成就不动解脱。若成就不动解脱。说名成就最胜谛处。是名谛处。 舍处云何。答如薄伽梵于辩六界记别经中为具寿池坚说。苾刍当知。先所执受无智无 明越正路法。今时应舍应变吐应除弃。苾刍当知。最胜舍处。谓弃舍一切依。爱尽离 染永灭涅槃。是故苾刍应成就此涅槃。若成就此涅槃。说名成就最胜舍处。是名舍处 。寂静处云何。答如薄伽梵于辩六界记别经中为具寿池坚说。苾刍当知。贪染恼心令 不解脱。瞋染恼心令不解脱。痴染恼心令不解脱。苾刍当知。此贪瞋痴无馀永断变吐 除弃爱尽离染永灭静没。名真寂静。是故苾刍应成就真寂静。若成就真寂静。说名成 就最胜寂静处。是名寂静处 P. 42 四蕴者。一戒蕴。二定蕴。三慧蕴。四解脱蕴。戒蕴云何。答如薄伽梵于辩三蕴 记别经中作如是说。苾刍当知。我说学戒若无学戒。若一切善非学非无学戒。皆是戒 蕴。是名戒蕴。定蕴云何。答如薄伽梵于辩三蕴记别经中作如是说。苾刍当知。我说 学定若无学定。若一切善非学非无学定。皆是定蕴。是名定蕴。慧蕴云何。答如薄伽 梵于辩三蕴记别经中作如是说。苾刍当知。我说学慧。若无学慧。若一切善非学非无 学慧。皆是慧蕴。是名慧蕴。解脱蕴云何。答如薄伽梵于辩三蕴记别经中作如是说。 苾刍当知。我说学解脱。若无学解脱。若一切善非学非无学解脱。皆是解脱蕴。是名 解脱蕴 四依者。一思择一法应远避。二思择一法应受用。三思择一法应除遣。四思择一 法应忍受。云何思择一法应远避。答如薄伽梵于防诸漏记别经中作如是说。汝等苾刍 。应审思择。恶象恶马恶牛恶狗恶水牛等当远避之。应审思择株杌毒刺。坑堑崖谷井 厕河等当远避之。应审思择恶行恶威仪。恶友恶伴侣恶行处恶卧具等当远避之。恶卧 具者。谓若受用如是卧具。为诸有智同梵行者。不应分别处。而生分别。不应测量处 。而生测量。不应猜疑处。而生猜疑。如是卧具我说为恶。汝等苾刍。应当远避。是 名思择一法应远避。云何思择一法应受用。答如薄伽梵于防诸漏记别经中作如是说。 汝等苾刍。应审思择。如法衣服当受用之。不为勇健。不为傲逸。不为颜貌。不为端 严。但为遮防蛟虻寒热蛇蝎等触。及为覆蔽。深可羞耻丑陋身形。应审思择如法饮食 当受用之。不为勇健。不为傲逸。不为颜貌。不为端严。但为此身暂住存济。止息饥 渴摄受梵行。为断故受不起新受。无罪存济力乐安住。应审思择如法卧具当受用之。 不为勇健。不为傲逸。不为颜貌。不为端严。但为遮防寒热风雨。及得最胜安隐寂静 。应审思择如法医药当受用之。不为勇健。不为傲逸。不为颜貌。不为端严。但为止 息未起已起。所有疾病得修善业。是名思择一法应受用。云何思择一法应除遣。答如 薄伽梵于防诸漏记别经中作如是说。汝等苾刍。已起欲寻恚寻害寻。不应韫畜。应速 断灭变吐除遣。是名思择一法应除遣。云何思择一法应忍受。答如薄伽梵于防诸漏记 别经中作如是说。汝等苾刍应起精进。有势有勤。勇悍坚猛。不舍善轭。假使我身。 血肉枯竭。唯皮筋骨连拄而存。若本所求胜法未获。终不止息所起精进。又精进时身 心疲惓。终不由斯而生懈怠。应深忍受寒热饥渴蛇蝎蚊虻风雨等触。又应忍受他人所 发能生身中猛利辛楚夺命苦受毁辱语言。是名思择一法应忍受 四法迹者。一无贪法迹。二无瞋法迹。三正念法迹。四正定法迹。云何无贪法迹 。答无贪者。谓于欲境诸不贪不等贪。广说乃至非贪类非贪生。是名无贪。法迹者。 谓即无贪亦名为法。亦名为迹。亦名法迹。是故名为无贪法迹。云何无瞋法迹。答无 瞋者。谓于有情不欲损害。不怀栽杌。不欲扰恼。广说乃至非已为过患。非当为过患 。非现为过患。是名无瞋。法迹者。谓即无瞋亦名为法。亦名为迹。亦名法迹。是故 名为无瞋法迹。云何正念法迹。答正念者。谓依出离远离所生善法。诸念随念。广说 乃至心明记性。是名正念。法迹者。谓即正念亦名为法。亦名为迹。亦名法迹。是故 P. 43 名为正念法迹。云何正定法迹。答正定者。谓依出离远离所生善法。诸定令心住。广 说乃至心一境性。是名正定。法迹者。谓即正定亦名为法。亦名为迹。亦名法迹。是 故名为正定法迹 四应证法者。谓或有法是身应证。或复有法是念应证。或复有法是眼应证。或复 有法是慧应证。云何有法是身应证。答谓八解脱。是身应证。云何有法是念应证。答 谓宿住事。是念应证。云何有法是眼应证。答谓死生事。是眼应证。云何有法是慧应 证。答谓诸漏尽。是慧应证 第三嗢拖南曰 三四法有九 行修业受轭 离系与瀑流 取系各四种 有四行四修定四业四法受四轭四离系四瀑流四取四身系 四行者。一苦迟通行。二苦速通行。三乐迟通行。四乐速通行。云何苦迟通行。 答静虑不摄下品五根。是名苦迟通行。云何苦速通行。答静虑不摄上品五根。是名苦 速通行。云何乐迟通行。答静虑所摄下品五根。是名乐迟通行。云何乐速通行。答静 虑所摄上品五根。是名乐速通行 复有四行。一不堪忍行。二堪忍行。三调伏行。四寂静行。云何不堪忍行。答谓 不堪忍寒热饥渴蛇蝎蚊虻风雨等触。又不堪忍他人所发能生身中辛楚猛利夺命苦受骂 辱语言。如是种类。是名不堪忍行。云何堪忍行。答谓能堪忍寒热饥渴蛇蝎蚊虻风雨 等触。又能堪忍他人所发能生身中辛楚猛利夺命苦受骂辱语言。如是种类。是名堪忍 行。云何调伏行。答眼见色时专意系念。防护眼根。调伏其心。不令发起烦恼恶业。 耳闻声时。鼻嗅香时舌尝味时。身觉触时。意了法时。专意系念防护耳根。广说乃至 防护意根。调伏其心。不令发起烦恼恶业。是名调伏行。云何寂静行。答谓四念住。 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四通行四法迹。奢摩他毗钵舍那 。是名寂静行。问何故说此名寂静行。答以于此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已生贪 欲瞋恚愚痴慢等。寂静等寂静。最极寂静。是故说此名寂静行 四修定者。一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现法乐住。二有修定若习若修 若多所作。为能获得最胜知见。三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胜分别慧。四 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诸漏永尽。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 现法乐住。答于初静虑所摄离生喜乐。俱行心一境性。若习若修坚作常作精勤修习。 是名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现法乐住。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 最胜知见。答于光明想俱行心一境性。若习若修坚作常作精勤修习。是名修定若习若 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最胜知见。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胜分别慧。答于 受想寻观俱行心一境性。若习若修坚作常作精勤修习。是名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 能获得胜分别慧。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诸漏永尽。答于第四静虑所摄 。清净舍念俱行。阿罗汉果无间道。摄心一境性。若习若修坚作常作精勤修习。是名 P. 44 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诸漏永尽。如薄伽梵于波罗衍拏起问中说 断欲想忧怖 离惛沈睡眠 及恶作掉举 得舍念清净 法轮为上首 得正智解脱 我说断无明 得胜分别慧 四业者。一黑黑异熟业。二白白异熟业。三黑白黑白异熟业。四非黑非白无异熟 业能尽诸业。云何黑黑异熟业。答如世尊为持俱胝牛戒布剌拏说。圆满当知。世有一 类补特伽罗。造有损害身语意行。彼造有损害身语意行已。积集增长有损害法。彼积 集增长有损害法已。感得有损害自体。彼感得有损害自体已。生有损害世间。彼生有 损害世间已。触有损害触。彼触有损害触已。受有损害受。一向不可爱。一向不可乐 。一向不可喜。一向不可意。如那落伽诸有情类。彼由此类有此类生。生已复触如是 类触。是故我说彼诸有情随自造业。圆满当知。是名黑黑异熟业。造有损害身语意行 者。谓造不善身语意行。于此义中意说不善身语意行。名有损害身语意行。彼造有损 害身语意行已。积集增长有损害法者。谓造不善身语意行已。造作增长不远离法。于 此义中意说造作增长不远离法。名积集增长有损害法。彼积集增长有损害法已。感得 有损害自体者。谓造作增长不远离法已。感得地狱中有。于此义中意说地狱中有。名 有损害自体。所以者何。谓住彼中有中。眼所见色。耳所闻声。鼻所嗅香。舌所尝味 。身所觉触。意所了法。一切不可意非可意。不悦意非悦意。不可意相非可意相。不 平等相非平等相。彼由此缘纯受忧苦。彼感得有损害自体已。生有损害世间者。谓感 得地狱中有已。生地狱趣。于此义中意说地狱趣名有损害世间。所以者何。谓生地狱 趣已。眼所见色。乃至意所了法。一切不可意非可意。广说乃至不平等相非平等相。 彼由此缘纯受忧苦。彼生有损害世间已。触有损害触者。谓生地狱趣已触地狱触。于 此义中意说地狱触名有损害触。彼触有损害触已。受有损害受者。谓触如是类触。定 受如是类受。触顺苦受触时必受苦受。由此故说触有损害触已。受有损害受。一向不 可爱。一向不可乐。一向不可喜。一向不可意者。谓彼苦受一切有情皆共不爱不乐不 憙。亦不可意。由此故说一向不可爱乃至不可意。如那落迦诸有情类者。谓显趣向地 狱世间诸有情类。由此故说如那落迦诸有情类。彼由此类有此类生者。谓彼有情有所 依事有因有缘而生于彼。由此故说彼由此类有此类生。生已复触如是类触者。谓生地 狱已复触地狱触。由此故说生已复触如是类触。是故我说彼诸有情随自造业者。谓设 若造有损害身语意行。若不造有损害身语意行。俱积集增长有损害法。或俱不积集增 长有损害法。若积集增长有损害法。若不积集增长有损害法。俱感得有损害自体。或 俱不感得有损害自体。若感得有损害自体。若不感得有损害自体。俱生有损害世间。 或俱不生有损害世间。若生有损害世间。若不生有损害世间。俱触有损害触。或俱不 触有损害触。若触有损害触。若不触有损害触。俱受有损害受。或俱不受有损害受。 则不应言。是故我说彼诸有情随自造业。以若造有损害身语意行。则积集增长有损害 P. 45 法。若不造有损害身语意行。则不积集增长有损害法。若积集增长有损害法。则感得 有损害自体。若不积集增长有损害法。则不感得有损害自体。若感得有损害自体。则 生有损害世间。若不感得有损害自体。则不生有损害世间。若生有损害世间。则触有 损害触。若不生有损害世间。则不触有损害触。若触有损害触。则受有损害受。若不 触有损害触。则不受有损害受。由此应言。是故我说彼诸有情随自造业。是名黑黑异 熟业者。谓此业是不善感非爱异熟。云何白白异熟业。答如世尊为持俱胝牛戒补剌拏 说。圆满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造无损害身语意行。彼造无损害身语意行已。积 集增长无损害法。彼积集增长无损害法已。感得无损害自体。彼感得无损害自体已。 生无损害世间。彼生无损害世间已。触无损害触。彼触无损害触已。受无损害受。一 向可爱。一向可乐。一向可喜。一向可意。如超段食天诸有情类。彼由此类有此类生 。生已复触如是类触。是故我说。彼诸有情随自造业。圆满当知。是名白白异熟业。 造无损害身语意行者。谓造善身语意行。于此义中意说善身语意行。名无损害身语意 行。彼造无损害身语意行已。积集增长无损害法者。谓造善身语意行已。造作增长远 离法。于此义中意说造作增长远离法。名积集增长无损害法。彼积集增长无损害法已 。感得无损害自体者。谓造作增长远离法已。感得色界中有。于此义中意说色界中有 。名无损害自体。所以者何。谓住彼中有中。眼所见色。耳所闻声。身所觉触。意所 了法。一切可意非不可意。悦意非不悦意。可意相非不可意相。平等相非不平等相。 彼由此缘纯受喜乐。彼感得无损害自体已。生无损害世间者。谓感得色界中有已。生 色界天趣。于此义中意说色界天趣。名无损害世间。所以者何。生色界天趣已。眼所 见色乃至意所了法。一切可意非不可意。广说乃至平等相非不平等相。彼由此缘纯受 喜乐。彼生无损害世间已。触无损害触者。谓生色界天趣已。触色界天触。于此义中 意说色界天触。名无损害触。彼触无损害触已。受无损害受者。谓触如是类触。定受 如是类受。触顺乐受触时必受乐受。由此故说触无损害触已受无损害受。一向可爱一 向可乐一向可喜一向可意者。谓彼乐受无量有情。皆共可爱可乐可喜可意。由此故说 一向可爱乃至可意。如超段食天诸有情类者。谓显趣向色界世间。由此故说如超段食 天诸有情类。彼由此类有此类生者。谓彼有情有所依事。有因有缘而生于彼。由此故 说彼由此类有此类生。生已复触如是类触者。谓生色界已复触色界触。由此故说生已 复触如是类触。是故我说彼诸有情随自造业者。谓设若造无损害身语意行。若不造无 损害身语意行。俱积集增长无损害法。或俱不积集增长无损害法。若积集增长无损害 法。若不积集增长无损害法。俱感得无损害自体。或俱不感得无损害自体。若感得无 损害自体。若不感得无损害自体。俱生无损害世间。或俱不生无损害世间。若生无损 害世间。若不生无损害世间。俱触无损害触。或俱不触无损害触。若触无损害触。若 不触无损害触。俱受无损害受。或俱不受无损害受。则不应言。是故我说彼诸有情随 自造业。以若造无损害身语意行。则积集增长无损害法。若不造无损害身语意行。则 不积集增长无损害法。若积集增长无损害法。则感得无损害自体。若不积集增长无损 P. 46 害法。则不感得无损害自体。若感得无损害自体。则生无损害世间。若不感得无损害 自体。则不生无损害世间。若生无损害世间。则触无损害触。若不生无损害世间。则 不触无损害触。若触无损害触。则受无损害受。若不触无损害触。则不受无损害受。 由此应言。是故我说彼诸有情随自造业。是名白白异熟业者。谓此业是善感可爱异熟 。云何黑白黑白异熟业。答如世尊为持俱胝牛戒补剌拏说。圆满当知。世有一类补特 伽罗。造有损害无损害身语意行。彼造有损害无损害身语意行已。积集增长有损害无 损害法。彼积集增长有损害无损害法已。感得有损害无损害自体。彼感得有损害无损 害自体已。生有损害无损害世间。彼生有损害无损害世间已。触有损害无损害触。彼 触有损害无损害触已。受有损害无损害受。相间相杂如人及一分天诸有情类。彼由此 类有此类生。生已复触如是类触。是故我说。彼诸有情随自造业。圆满当知。是名黑 白黑白异熟业。造有损害无损害身语意行者。谓造善不善身语意行。于此义中意说善 不善身语意行。名有损害无损害身语意行。彼造有损害无损害身语意行已。积集增长 有损害无损害法者。谓造善不善身语意行已。造作增长远离不远离法。于此义中。意 说造作增长远离不远离法。名积集增长有损害无损害法。彼积集增长有损害无损害法 已。感得有损害无损害自体者。谓造作增长远离不远离法已。感得人及欲界天中有。 于此义中。意说人及欲界天中有。名有损害无损害自体。所以者何。谓住彼中有中。 眼所见色。耳所闻声。鼻所嗅香。舌所尝味。身所觉触。意所了法。一切可意亦不可 意。悦意亦不悦意。可意相亦不可意相。平等相亦不平等相。彼由此缘杂受苦乐。彼 感得有损害无损害自体已。生有损害无损害世间者。谓感得人及欲界天中有已。生人 及欲界天趣。于此义中。意说人及欲界天趣。名有损害无损害世间。所以者何。谓生 人及欲界天趣已。眼所见色。乃至意所了法。一切可意亦不可意。广说乃至平等相亦 不平等相。彼由此缘杂受苦乐。彼生有损害无损害世间已。触有损害无损害触者。谓 生人及欲界天趣已。触人及欲界天触。于此义中。意说人及欲界天触。名有损害无损 害触。彼触有损害无损害触已。受有损害无损害受者。谓触如是类触。定受如是类受 。触顺苦乐触时。必受苦乐受由此故说。触有损害无损害触已。受有损害无损害受。 相间相杂者。谓苦乐受相间相杂而现在前。由此故说相间相杂。彼由此类有此类生者 。谓彼有情有所依事。有因有缘而生于彼。由此故说彼由此类有此类生。生已复触如 是类触者。谓生人及欲界天已。复触人及欲界天触。由此故说生已复触如是类触。是 故我说彼诸有情随自造业者。谓设若造有损害无损害身语意行。若不造有损害无损害 身语意行。俱积集增长有损害无损害法。或俱不积集增长有损害无损害法。若积集增 长有损害无损害法。若不积集有损害无损害法。俱感得有损害无损害自体。或俱不感 得有损害无损害自体。若感得有损害无损害自体。若不感得有损害无损害自体。俱生 有损害无损害世间。或俱不生有损害无损害世间。若生有损害无损害世间。若不生有 损害无损害世间。俱触有损害无损害触。或俱不触有损害无损害触。若触有损害无损 害触。若不触有损害无损害触。俱受有损害无损害受。或俱不受有损害无损害受。则 P. 47 不应言。是故我说。彼诸有情随自造业 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卷第七 P. 48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八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四法品第五之三 以若造有损害无损害身语意行。则积集增长有损害无损害法。若不造有损害无损 害身语意行。则不积集增长有损害无损害法。若积集增长有损害无损害法。则感得有 损害无损害自体。若不积集增长有损害无损害法。则不感得有损害无损害自体。若感 得有损害无损害自体。则生有损害无损害世间。若不感得有损害无损害自体。则不生 有损害无损害世间。若生有损害无损害世间。则触有损害无损害触。若不生有损害无 损害世间。则不触有损害无损害触。若触有损害无损害触。则受有损害无损害受。若 不触有损害无损害触。则不受有损害无损害受。由此应言。是故我说彼诸有情随自造 业。是名黑白黑白异熟业者。谓此业是善不善。感可爱非可爱异熟。云何不黑不白无 异熟业能尽诸业。答如世尊为持俱胝牛戒补剌拏说。圆满当知。若能尽黑黑异熟业思 。若能尽白白异熟业思。若能尽黑白黑白异熟业思。是名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 。此中不黑者。谓此业非如不善业。由不可意黑说名为黑。故名不黑。不白者。谓此 业非如有漏善业。由可意白说名为白。故名不白。无异熟者。谓此业非如前三业能感 异熟。故名无异熟业。能尽诸业者。谓此业是学思能趣损减。所以者何。谓若学思能 趣损减。于前三业能尽遍尽随得永尽。于此义中意说名业能尽诸业。由此故说不黑不 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 四法受者。一有法受能感现乐后苦异熟。二有法受能感现苦后乐异熟。三有法受 能感现苦后苦异熟。四有法受能感现乐后乐异熟。云何法受能感现乐后苦异熟。答如 世尊说。苾刍当知。如有一类补特伽罗。与喜乐俱害生命。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 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彼害生命。广说乃至邪见为缘。得喜得乐。如 是种类身乐心乐是不善。不善类究竟摄受。能障通慧能障等觉能障涅槃。是名法受能 感现乐后苦异熟。云何法受能感现苦后乐异熟。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如有一类补 特伽罗。与忧苦俱离害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 秽语。无贪无瞋正见。彼离害生命。广说乃至正见为缘。得忧得苦。如是种类身苦心 苦是善。善类究竟摄受。能引通慧能证等觉能得涅槃。是名法受能感现苦后乐异熟。 云何法受能感现苦后苦异熟。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如有一类补特伽罗。与忧苦俱 害生命。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彼害生命。 广说乃至邪见为缘。得忧得苦。如是种类身苦心苦是不善。不善类究竟摄受。能障通 慧能障等觉能障涅槃。是名法受能感现苦后苦异熟。云何法受能感现乐后乐异熟。答 如世尊说。苾刍当知。如有一类补特伽罗。与喜乐俱离害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 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彼离害生命。广说乃至正见 为缘。得喜得乐。如是种类身乐心乐是善。善类究竟摄受。能引通慧能证等觉能得涅 盘。是名法受能感现乐后乐异熟 P. 49 四轭者。一欲轭。二有轭。三见轭。四无明轭。云何欲轭。答如世尊说。苾刍当 知。有诸愚夫无闻异生。于欲集没味患出离不如实知。彼于欲集没味患出离。不如实 知故。于诸欲中所有欲。贪欲欲欲亲欲爱欲乐欲。闷欲耽欲嗜欲憙欲藏欲随欲。著缠 压于心。是名欲轭。云何有轭。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诸愚夫无闻异生。于有集 没味患出离。不如实知。彼于有集没味患出离。不如实知故。于诸有中所有有。贪有 欲有亲有爱有乐有。闷有耽有嗜有憙有藏有随有。著缠压于心。是名有轭。云何见轭 。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诸愚夫无闻异生。于见集没味患出离。不如实知。彼于 见集没味患出离。不如实知故。于诸见中所有见。贪见欲见亲见爱见乐见。闷见耽见 嗜见憙见藏见随见。著缠压于心。是名见轭。云何无明轭。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 有诸愚夫无闻异生。于六触处集没味患出离不如实知。彼于六触处集没味患出离。不 如实知故。于六触处所有执著。无明无智随眠随增。是名无明轭。如世尊说 有情与欲轭 有见轭相应 愚痴为上首 于生死流住 四离系者。一于欲轭离系。二于有轭离系。三于见轭离系。四于无明轭离系。云 何于欲轭离系。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多闻圣弟子。于欲集没味患出离。能如实 知。彼于欲集没味患出离。如实知故。于诸欲中所有欲。贪欲欲欲亲欲爱欲乐欲。闷 欲耽欲嗜欲憙欲藏欲随欲。著不缠压心。是名于欲轭离系。云何于有轭离系。答如世 尊说。苾刍当知。有多闻圣弟子。于有集没味患出离。能如实知。彼于有集没味患出 离。如实知故。于诸有中所有有。贪有欲有亲有爱有乐有。闷有耽有嗜有憙有藏有随 有。著不缠压心。是名于有轭离系。云何于见轭离系。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多 闻圣弟子。于见集没味患出离。能如实知。彼于见集没味患出离。如实知故。于诸见 中所有见。贪见欲见亲见爱见乐见。闷见耽见嗜见憙见藏见随见。著不缠压心。是名 于见轭离系。云何于无明轭离系。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多闻圣弟子。于六触处 集没味患出离。能如实知。彼于六触处集没味患出离。如实知故。于六触处所有执著 无明无智。不缠压心。是名于无明轭离系。如世尊说 若断欲有轭 及超越见轭 远离无明轭 便得安隐乐 彼于现法中 证得永寂灭 远离一切轭 必不往后有 四瀑流者。一欲瀑流。二有瀑流。三见瀑流。四无明瀑流。云何欲瀑流。答除欲 界系诸见无明。诸馀欲界系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是名欲瀑流。云何有瀑流。答除色无 色界系诸见无明。诸馀色无色界系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是名有瀑流。云何见瀑流。答 谓五见。一有身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禁取。如是五见。名见瀑流。 云何无明瀑流。答三界无智。是名无明瀑流 P. 50 四取者。一欲取。二见取。三戒禁取。四我语取。云何欲取。答除欲界系诸见及 戒禁取。诸馀欲界系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是名欲取。云何见取。答谓四见。一有身见 。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如是四见合名见取。云何戒禁取。答如有一类于戒执 取。谓执此戒能清净。能解脱能出离。能超苦乐至超苦乐边。或于禁执取。谓执此禁 能清净。能解脱能出离。能超苦乐至超苦乐边。或于戒禁俱执取。谓执此戒禁俱能清 净。能解脱能出离。能超苦乐至超苦乐边。是名戒禁取。云何我语取。答除色无色界 系诸见及戒禁取。诸馀色无色界系。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是名我语取 四身系者。一贪身系。二瞋身系。三戒禁取身系。四此实执取身系。云何贪身系 。答贪者。谓于欲境诸贪等贪。广说乃至贪类贪生。是名为贪。身系者。谓此贪未断 未遍知。于彼彼有情彼彼身。彼彼聚彼彼所得。自体为因为缘系等。系各别系相连相 续方得久住。如巧鬘师或彼弟子聚花置前。以长缕结作种种鬘。此花用缕为因为缘结 等。结各别结相连相续方得成鬘。此贪亦尔未断未遍知。于彼彼有情彼彼身彼彼聚彼 彼所得。自体为因为缘系等。系各别系相连相续乃得久住。是名身系。云何瞋身系。 答瞋者。谓于有情欲为损害。广说乃至现为过患。是名为瞋。身系者如前说。云何戒 禁取身系。答戒禁取及身系。俱如前说。云何此实执取身系。答此实执取者。谓或有 执我及世间常。此实馀痴妄。或复有执我及世间无常。此实馀痴妄。或复有执我及世 间亦常亦无常。此实馀痴妄。或复有执我及世间非常非无常。此实馀痴妄。或复有执 我及世间有边。此实馀痴妄。或复有执我及世间无边。此实馀痴妄。或复有执我及世 间亦有边亦无边。此实馀痴妄。或复有执我及世间非有边非无边。此实馀痴妄。或复 有执命者即身。此实馀痴妄。或复有执命者异身。此实馀痴妄。或复有执如来死后有 。此实馀痴妄。或复有执如来死后非有。此实馀痴妄。或复有执如来死后亦有亦非有 。此实馀痴妄。或复有执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此实馀痴妄。如是等。名此实执取身 系者。谓此实执取未断未遍知。于彼彼有情等。如前广说。是名身系 第四嗢拖南曰 四四法有十 谓大种食住 爱不应行问 施摄生自体 有四大种四食四识住四爱四不应行而行四记问四种施四摄事四生四得自体 四大种者。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风界。此四广如法蕴论六界中说 四食者。一段食或粗或细。二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云何段食或粗或细。答 若段为缘能令诸根长养大种增益。又能滋润随滋润。充悦随充悦。护随护。转随转。 持随持。是名段食。云何施设段食粗细。答依所资养有情。大小及段渐次施设。粗细 其事如何。答如灯祇罗兽等所食为粗。尼民祇罗兽等所食为细。尼民祇罗兽等所食为 粗。泥弥兽等所食为细。泥弥兽等所食为粗。龟鳖鱼等所食为细。龟鳖鱼等所食为粗 。馀水生虫所食为细。复次象马牛等所食为粗。羊鹿猪等所食为细。羊鹿猪等所食为 粗。野干狗等所食为细。野干狗等所食为粗。雁孔雀等所食为细。雁孔雀等所食为粗 P. 51 。馀陆生虫所食为细 复次若诸有情。食诸草木枝条叶等。彼食是粗。若诸有情食饭粥等。彼食是细。 若诸有情食饭粥等。彼食是粗。若诸有情食酥油等。彼食是细 复次若诸有情以口嘴舌。摄取段食用齿咀嚼而吞食之。彼食是粗。若诸有情在胎 卵中段食津液。从脐而入资养其身。彼食是细 复次若诸有情食有便秽。彼食是粗。若诸有情食无便秽。彼食是细。如有食香酥 陀味等。虽有所食而无便秽。如是施设段食粗细。云何触食。答若有漏触为缘。能令 诸根长养大种增益。又能滋润随滋润。乃至持随持。是名触食。其事如何。答如鹅雁 。孔雀鹦鹉鸜鹆春鹦离黄命命鸟等。既生卵已。时时亲附。时时覆育。时时温暖。令 生乐触。若彼诸鸟于所生卵。不时时亲附覆育温暖令生乐触。卵便腐坏。若彼诸鸟于 所生卵。时时亲附覆育温暖令生乐触。卵不腐坏。如是等类。说名触食。云何意思食 。答若有漏思为缘。能令诸根长养大种增益。又能滋润随滋润。乃至持随持。是名意 思食。其事如何。答如鱼龟鳖室首摩罗部卢迦等。出至陆地生诸卵已细沙覆之。复还 入水。若彼诸卵。思母不忘便不腐坏。若彼诸卵不思念母即便腐坏。如是等类。名意 思食。云何识食。答若有漏识为缘。能令诸根长养大种增益。又能滋润随滋润。乃至 持随持。是名识食。其事如何。答如世尊教。颇勒窭那记经中说。颇勒窭那当知。识 食能令当来后有生起。如是等类。说名识食 四识住者。一色识住。二受识住。三想识住。四行识住。云何色识住。答若色有 漏随顺诸取。于彼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或生起欲或贪或瞋或痴。或随一一心所 随烦恼。是名色识住。受想行识住。广说亦尔 四爱者。一有苾刍苾刍尼等。因衣服爱。应生时生。应住时住。应执时执。二有 苾刍苾刍尼等。因饮食爱。应生时生。应住时住。应执时执。三有苾刍苾刍尼等。因 卧具爱。应生时生。应住时住。应执时执。四有苾刍苾刍尼等。因有无有爱。应生时 生。应住时住。应执时执。云何苾刍苾刍尼等。因衣服爱应生时生应住时住应执时执 。答此中衣服者。谓毛所成。或扇那所成。或刍摩所成。或麻所成。或建鼓罗所成。 或丝所成。或绵所成。或 所成。或㤭砧娑所成。或突窭罗所成。或阿遮烂陀所成。 又衣服者。谓总覆衣出着衣内服衣。单裙复裙单掩腋复掩腋。于如是等种种衣服。诸 贪等贪执藏防护坚著染爱。是名苾刍苾刍尼等。因衣服爱应生时生应住时住应执时执 。云何苾刍苾刍尼等因饮食爱。应生时生应住时住应执时执。答此中饮食者。谓五种 应啖。五种应食。五种应啖者。一根二茎三叶四花五果。五种应食者。一饭二粥三饼 𪎊四鱼肉五羹臛。于如是等种种饮食。诸贪等贪执藏防护坚著染爱。是名苾刍苾刍尼 等因饮食爱应生时生应住时住应执时执。云何苾刍苾刍尼等因卧具爱应生时生应住时 住应执时执。答此中卧具者。谓院宇房堂楼阁台观。长廊圆室龛窟厅庌。草叶等庵。 土石等穴。又卧具者。谓床座 褥眠单卧被。 緂罽枕褐机橙。于如是等种种卧具 。诸贪等贪执藏防护坚著染爱。是名苾刍苾刍尼等因卧具爱应生时生应住时住应执时 P. 52 执。云何苾刍苾刍尼等因有无有爱应生时生应住时住应执时执。答此中有者。谓五取 蕴。即是色受想行识取蕴。无有者。谓此五取蕴当来断灭。如有一类作是念言。愿我 当来五蕴生起。复有一类作是念言。愿我死后五蕴断灭。于有无有。诸贪等贪执藏防 护坚著染爱。是名苾刍苾刍尼等因有无有爱应生时生应住时住应执时执 四不应行而行者。一贪欲故不应行而行。二瞋恚故不应行而行。三愚痴故不应行 而行。四怖畏故不应行而行。云何贪欲故不应行而行。答如有一类。或亲教师。或轨 范师。或同亲教。或同轨范。或随一一往还亲友。于僧众中有诤事起。彼作是念。若 与师等共为朋党便堕非法。若与师等不为朋党便堕不义。虽作是念。而为贪欲所蔽伏 故。起恶身语。是名贪欲故不应行而行。云何瞋恚故不应行而行。答如有一类。有怨 嫌者。于僧众中。有诤事起。彼作是念。若助怨嫌。于情不可。若为乖反。于理有违 。虽作是念。而为瞋恚所蔽伏故。起恶身语。是名瞋恚故不应行而行。云何愚痴故不 应行而行。答如有一类。禀性暗钝。或亲教师。或轨范师。或同亲教。或同轨范。或 随一一往还亲友。于僧众中有诤事起。彼作是念。我今不知是非好恶。但应朋助亲教 师等。彼为愚痴所蔽伏故。起恶身语。是名愚痴故不应行而行。云何怖畏故不应行而 行。答如有一类。或国王亲友。或大臣亲友。或强贼亲友。于僧众中有诤事起。彼作 是念。若我不助有势力者。由是因缘。或失名利。或失衣钵。或失身命。是故我今定 应朋助有势力者。彼由怖畏所蔽伏故。起恶身语。是名怖畏故不应行而行。如世尊说 诸有贪瞋痴 怖故违法者 彼退失名利 犹如黑分月 四记问者。一应一向记问。二应分别记问。三应反诘记问。四应舍置记问。云何 应一向记问。答若有问言。世尊是如来阿罗汉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 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耶。佛所说法是善说。现见无热应时引导。近观智者内证耶。佛 弟子众具足妙行。质直行如理行。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耶。苦集灭道是圣谛耶。 一切行无常耶一切法无我耶。涅槃寂静耶。如是等问有无量门应一向记。世尊是如来 阿罗汉。广说乃至涅槃是寂静等。是名应一向记问。何故此问应一向记。答以于此问 若一向记。能引义利能引善法。能引梵行能发通慧。能生等觉能证涅槃。故于此问应 一向记。云何应分别记问。答若有问言。云何为法。得此问时应分别记。法有多种。 或过去或未来或现在。或善或不善或无记。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或学或无 学或非学非无学。或见所断或修所断或非所断。如是等法。有无量门。应分别记。是 名应分别记。问何故此问应分别记。答以于此问若分别记。能引义利能引善法。能引 梵行能发通慧。能生等觉能证涅槃。故于此问应分别记。云何应反诘记问。答若有问 言。为我说法。得此问时应反诘记。法有多种汝问何法。为过去为未来为现在。为善 为不善为无记。为欲界系为色界系为无色界系。为学为无学为非学非无学。为见所断 为修所断为非所断。如是等法有无量门。应反诘记。是名应反诘记。问何故此问应反 诘记。答以于此问若反诘记。能引义利能引善法。能引梵行能发通慧。能生等觉能证 P. 53 涅槃。故于此问应反诘记。云何应舍置记问。答若有问言。世间常耶。无常耶。亦常 亦无常耶。非常非无常耶。世间有边耶。无边耶。亦有边亦无边耶。非有边非无边耶 。命者即身耶。命者异身耶。如来死后有耶。非有耶。亦有亦非有耶。非有非非有耶 。于如是等不应理问。应舍置记。谓应记言。佛说此问。是不应记。常无常等不应理 故。是名应舍置记。问何故此问应舍置记。答以于此问。若舍置记。能引义利能引善 法。能引梵行能发通慧。能生等觉能证涅槃。故于此问应舍置记。如世尊说 初应一向记 次应分别记 三应反诘记 四应舍置记 于如此四问 知次而记者 引义利善法 及梵行纯净 甚深难降伏 知义非义俱 舍非义取义 审观名智者 四种施者。一者有施。施者清净。受者不清净。二者有施。受者清净施者不清净 。三者有施。施者受者俱清净。四者有施。施者受者俱不清净。云何有施施者清净受 者不清净。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若有施主具净戒住律仪。有依见有果见。依如是 见说如是言。决定有施有果异熟。能受施者不具净戒不住律仪。无依见无果见。依如 是见说如是言。决定无施无果异熟。是名有施施者清净受者不清净。何故此施施者清 净受者不清净。答诸支分诸资粮施者应修集。彼支分彼资粮施者成就。诸支分诸资粮 受者应修集。彼支分彼资粮受者不成就是故此施施者清净受者不清净。云何有施受者 清净施者不清净。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若有施主不具净戒不住律仪。无依见无果 见。依如是见说如是言。决定无施无果异熟。能受施者具净戒住律仪。有依见有果见 。依如是见说如是言。决定有施有果异熟。是名有施受者清净施者不清净。何故此施 受者清净施者不清净。答诸支分诸资粮施者应修集。彼支分彼资粮施者不成就。诸支 分诸资粮受者应修集。彼支分彼资粮受者成就。是故此施受者清净施者不清净。云何 有施施者受者俱清净。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若有施者具净戒住律仪。有依见有果 见。依如是见说如是言。决定有施有果异熟。能受施者亦具净戒住律仪。有依见有果 见。依如是见说如是言。决定有施有果异熟。是名有施施者受者俱清净。何故此施施 者受者俱清净。答诸支分诸资粮施者应修集。彼支分彼资粮施者成就诸支分诸资粮受 者应集。彼支分彼资粮受者亦成就。是故此施施者受者俱清净。云何有施施者受者俱 不清净。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若有施者不具净戒不住律仪。无依见无果见。依如 是见说如是言。决定无施无果异熟。能受施者亦不具净戒不住律仪。无依见无果见。 依如是见说如是言。决定无施无果异熟。是名有施施者受者俱不清净。何故此施施者 受者俱不清净。答诸支分诸资粮施者应修集。彼支分彼资粮施者不成就。诸支分诸资 粮受者应修集。彼支分彼资粮受者亦不成就。是故此施施者受者俱不清净。如世尊说 P. 54 具戒施缺戒 清净而证法 信业果异熟 是唯施者净 缺戒施具戒 不净引非法 谤业果异熟 是唯受者净 缺戒施缺戒 不净引非法 谤业果异熟 我说无大果 具戒施具戒 清净而证法 信业果异熟 我说有大果 信业果异熟 施自所尊重 父母僮仆等 智者咸称赞 身语意无著 行苾刍妙行 不求自富贵 而能广施他 诸有已离欲 施已离欲者 我说如是施 财施中最尊 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卷第八 P. 55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九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四法品第五之四 四摄事者。一布施摄事。二爱语摄事。三利行摄事。四同事摄事。云何布施摄事 。答此中布施者。谓诸施主布施沙门及婆罗门。贫穷苦行道行乞者。饮食汤药衣服花 鬘。涂散等香。房舍卧具灯烛等物。是名布施。复次如世尊为手长者说。长者。当知 诸布施中法施最胜。是名布施。摄事者。谓由此布施于他等。摄近摄近持令相亲附。 如是布施于他有情。能等摄能近摄。能近持能令亲附。是故名为布施摄事。云何爱语 摄事。答此中爱语者谓可喜语可味语。舒颜平视语远离颦蹙语含笑前行语。先言庆慰 语可爱语善来语。谓作是言善来具寿。汝于世事可忍。可度安乐住不。汝于饮食衣服 卧具。及馀资缘勿有乏少。诸如是等种种安慰。问讯语言名善来语。此及前说总名爱 语。复次如世尊为手长者说。长者。当知诸爱语中最为胜者。谓善劝导诸善男子善女 人等。属耳听法时时说法。时时教诲时时决择。是名爱语。摄事者。谓由此爱语于他 等。摄近摄近持令相亲附。如是爱语于他有情。能等摄能近摄能近持能令亲附。是故 名为爱语摄事。云何利行摄事。答此中利行者。谓诸有情或遭重病。或遭厄难困苦无 救。便到其所起慈愍心。以身语业方便供侍。方便救济是名利行。复次如世尊为手长 者说。长者。当知诸利行中最为胜者。谓不信者方便劝导。调伏安立令信圆满。若破 戒者方便劝导。调伏安立令戒圆满。若悭贪者方便劝导。调伏安立令施圆满。若恶慧 者方便劝导。调伏安立令慧圆满。诸如是等说名利行。摄事者。谓由此利行于他等。 摄近摄近持令相亲附。如是利行于他有情。能等摄能近摄能近持能令亲附。是故名为 利行摄事。云何同事摄事。答此中同事者。谓于断生命深厌离者。为善助伴令离断生 命。若于不与取深厌离者。为善助伴令离不与取。若于欲邪行深厌离者。为善助伴令 离欲邪行。若于虚诳语深厌离者。为善助伴令离虚诳语。若于饮诸酒深厌离者。为善 助伴令离饮诸酒。诸如是等说名同事。复次如世尊为手长者说。长者。当知诸同事中 最为胜者。谓阿罗汉不还一来预流果等。与阿罗汉不还一来预流果等。而为同事是名 同事摄事者。谓由此同事于他等。摄近摄近持令相亲附。如是同事于他有情。能等摄 能近摄能近持能令亲附。是故名为同事摄事。如世尊说 布施及爱语 利行与同事 如应处处说 普摄诸世间 如是四摄事 在世间若无 子于其父母 亦不欲孝养 以有摄事故 有法者随转 故得大体者 观益而施设 P. 56 四生者。一卵生二胎生三湿生四化生。云何卵生。答若诸有情从卵而生。谓在卵 先为卵 之所缠裹。后破卵 方得出生。此复云何。如鹅雁孔雀鸜鹆鹦鹉春鹦离黄 命命鸟等。及一类龙一类妙翅并一类人。复有所馀诸有情类从卵而生。谓在卵 先为 卵 之所缠裹。后破卵 方出生者皆名卵生。云何胎生。答若诸有情从胎而生谓在胎 藏先为胎藏之所缠裹。后破胎藏方得出生。此复云何。如象马驼牛驴羊鹿水牛猪等。 及一类龙一类妙翅一类鬼一类人。复有所馀诸有情类从胎而生。谓在胎藏先为胎藏之 所缠裹。后破胎藏方出生者皆名胎生。云何湿生。答若诸有情展转温暖。展转润湿展 转集聚。或依粪聚或依注道。或依秽厕或依腐肉。或依陈粥或依丛草。或依稠林或依 草庵。或依叶窟或依池沼。或依陂湖或依江河。或依大海润湿地等方得出生。此复云 何。如蟋蟀飞蛾蚊虻蠓蚋麻生虫等。及一类龙一类妙翅并一类人。复有所馀诸有情类 展转温暖广说乃至或依大海润湿地等。方得生者皆名湿生。云何化生。答若诸有情支 分具足根不缺减。无所依托欻尔而生。此复云何。谓一切天一切地狱一切中有。及一 分龙一分妙翅一分鬼一分人。复有所馀诸有情类。支分具足根不缺减。无所依托欻尔 生者皆名化生 四得自体者。一有得自体。唯可自害非可他害。二有得自体。唯可他害非可自害 。三有得自体。自他俱可害。四有得自体。自他俱不可害。云何有得自体唯可自害非 可他害。答若诸有情自有势力。能断自命他无势力能断其命。此复云何。谓有欲界戏 忘念天或时游戏最极娱乐。经于多时身疲念失。由此缘故则便命终。复有欲界意愤恚 天。或时忿怒最极愤懑。角眼相视经于多时。由此缘故则便殒没。复有所馀诸有情类 。自有势力能断自命。他无势力能断其命。是名有得自体唯可自害非可他害。云何有 得自体唯可他害非可自害。答若诸有情自无势力能断自命。他有势力能断其命。此复 云何。谓处卵 或母胎中。若羯剌蓝。若頞部昙。若闭尸。若键南。若钵罗奢佉。诸 根未满诸根未熟。复有所馀诸有情类。自无势力能断自命。他有势力能断其命。是名 有得自体。唯可他害非可自害。云何有得自体。自他俱可害。答若诸有情自有势力能 断自命。他亦有势力能断其命。此复云何。谓象马驼牛驴羊鹿水牛猪等。复有所馀诸 有情类。自有势力能断自命。他亦有势力能断其命。是名有得自体。自他俱可害。云 何有得自体。自他俱不可害。答若诸有情自无势力能断自命。他亦无势力能断其命。 此复云何。谓一切色无色界天。住无想定灭定慈定中有有情。住最后有诸有情类。佛 使佛记诸转轮王。及轮王母怀彼胎时。后身菩萨及菩萨母怀彼胎时。殑耆罗嗢怛罗婆 罗痆斯长者子。王舍城长者子。耶舍童命哀罗伐拏龙王。善住龙王。婆罗呼马王。琰 摩王等一切地狱。复有所馀诸有情类。自无势力能断自命。他亦无势力能断其命。是 名有得自体自他俱不可害 第五嗢柁南曰 P. 57 五四法有八 谓流利趣苦 四语恶妙行 四非圣圣言 有顺流行等四补特伽罗。自利行等四补特伽罗。从暗趣暗等四补特伽罗。自苦等 四补特伽罗。四语恶行。四语妙行。四非圣言。四圣言。顺流行等四补特伽罗者。一 顺流行补特伽罗。二逆流行补特伽罗。三自住补特伽罗。四到彼岸补特伽罗。云何顺 流行补特伽罗。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染习诸欲造不善业。是名 顺流行补特伽罗。问何故名顺流行补特伽罗。答爱是生死流。此补特伽罗顺彼趣。彼 临至于彼。是彼道路是彼行迹。故名顺流行补特伽罗。云何逆流行补特伽罗。答如世 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于贪瞋痴为性猛利。数数厌患贪瞋痴生作意忧苦 。彼由厌患作意忧苦。乃至命终常勤修习。纯一圆满清白梵行。是名逆流行补特伽罗 。问何故名逆流行补特伽罗。答爱是生死流。此补特伽罗于断爱法。随顺趣向临至于 彼。是彼道路是彼行迹。故名逆流行补特伽罗。云何自住补特伽罗。答如世尊说苾刍 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住阿练若或居树下或处空闲。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若正思惟 。证得如是寂静心定。随此定心断五顺下分结当受化生。即于彼处得般涅槃。不复退 还生此欲界。是名自住补特伽罗。问何故名自住补特伽罗。答此补特伽罗自住化生界 得般涅槃。不复退还生此欲界。故名自住补特伽罗。云何到彼岸补特伽罗。答如世尊 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住阿练若或居树下或处空闲。若习若修若多所作。 若正思惟证得如是寂静心定。随此定心永尽诸漏证得无漏。心慧解脱于现法中自证通 慧。具足领受能正了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名到彼岸补特伽 罗。问何故名到彼岸补特伽罗。答生死有身名为此岸。爱尽离染永灭涅槃名为彼岸。 此补特伽罗于彼爱尽离染永灭。涅槃彼岸能得能获能触能证故。名到彼岸补特伽罗。 如世尊说 于欲未伏离 没欲界爱中 我说名顺流 数数受生死 若安住正念 不染习欲恶 厌舍欲忧苦 我说名逆流 学断五烦恼 满无退五法 得心胜定根 我说名自住 普于胜劣法 解脱灭无馀 智者至世边 我说到彼岸 自利行等四补特伽罗者。一有补特伽罗有自利行无利他行。二有补特伽罗有利他 行无自利行。三有补特伽罗有自利行亦有利他行。四有补特伽罗无自利行亦无利他行 。云何有补特伽罗有自利行无利他行。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自 于诸善法有速谛察忍。彼于诸法为知义故为知法故。精勤修习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 。而言词不调善语具不圆满。亦不成就上首语美妙语。显了语易解语。无依语无尽语 P. 58 。乃至于义为令他知。不能示现不能教导。不能赞励不能庆慰不能赞叹。示现教导赞 励庆慰。修善者者。不能勤为四众说法。是名有补特伽罗有自利行无利他行。云何有 补特伽罗有利他行无自利行。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自于诸善法 无速谛察忍。彼于诸法不为知义不为知法。不勤修习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而言词 调善语具圆满。亦成就上首语美妙语。显了语易解语。无依语无尽语。乃至于义为令 他知。能示现能教导能赞励能庆慰。亦能赞叹。示现教导赞励庆慰。修善者者。亦能 勤为四众说法。是名有补特伽罗有利他行无自利行。云何有补特伽罗有自利行亦有利 他行。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自于诸善法有速谛察忍。彼于诸法 为知义故为知法故。精勤修习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言词调善语具圆满。亦成就 上首语美妙语。显了语易解语。无依语无尽语。乃至于义为令他知。能示现能教导能 赞励能庆慰。亦能赞叹示现教导赞励庆慰。修善者者。亦能勤为四众说法。是名有补 特伽罗有自利行亦有利他行。云何有补特伽罗。无自利行亦无利他行。答如世尊说苾 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自于诸善法无速谛察忍。彼于诸法不为知义不为知法。 不勤修习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言词不调善语具不圆满。亦不成就上首语美妙语 。显了语易解语乃至于义为令他知。不能示现不能教导不能赞励。不能庆慰不能赞叹 。示现教导赞励庆慰。修善者者。不能勤为四众说法。是名有补特伽罗无自利行亦无 利他行。从暗趣暗等四补特伽罗者。一有补特伽罗从暗趣暗。二有补特伽罗从暗趣明 。三有补特伽罗从明趣暗。四有补特伽罗从明趣明。云何有补特伽罗从暗趣暗。答如 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生贫贱家谓旃荼罗家。补羯娑家工巧家妓乐家 。及馀随一种姓。秽恶贫穷困苦衣食乏少下贱家生。形色丑陋人所轻贱。众共策使是 名为暗。彼依此暗造身恶行。造语恶行造意恶行。彼由如是恶行因缘。身坏命终堕崄 恶趣生地狱中。当知如是补特伽罗。譬如有人从黑暗处往黑暗处。从粪秽厕堕粪秽厕 。从恶瀑流入恶瀑流。脱一牢狱趣一牢狱。用臭秽血洗臭秽血。依贫贱身造恶行者亦 复如是。是名从暗趣暗补特伽罗。云何从暗趣明补特伽罗。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 有一类补特伽罗。生贫贱家谓旃荼罗家。广说乃至是名为暗。彼依此暗造身妙行造语 妙行造意妙行。彼由如是妙行因缘。身坏命终超升善趣生于天中。当知如是补特伽罗 。譬如有人从地上隥从隥上座。从座上舆从舆上马。从马上象从象升殿。依贫贱身造 妙行者亦复如是。是名从暗趣明补特伽罗。云何从明趣暗补特伽罗。答如世尊说苾刍 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生富贵家。谓刹帝利大族姓家。或婆罗门大族姓家。或诸 长者大族姓家。或诸居士大族姓家。或馀随一大族姓家。其家多有种种珍宝。衣服饮 食奴婢作使。象马牛羊库藏财谷。及馀资具无不充满。生是家已形相端严。言词威肃 众所敬爱是名为明。彼依此明造身恶行造语恶行造意恶行。彼由如是恶行因缘。身坏 命终堕崄恶趣生地狱中。当知如是补特伽罗。譬如有人下殿乘象。下象乘马下马乘舆 。下舆居座下座居隥从橙堕地。依富贵身造恶行者亦复如是。是名从明趣暗补特伽罗 。云何从明趣明补特伽罗。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生富贵家。谓刹 P. 59 帝利大族姓家。广说乃至是名为明。彼依此明造身妙行造语妙行造意妙行。彼由如是 妙行因缘。超升善趣生于天中。当知如是补特伽罗。譬如有人从隥趣隥从座趣座。从 舆趣舆。舍马乘马舍象乘象从殿趣殿。依富贵身造妙行者亦复如是。是名从明趣明补 特伽罗。如世尊说 诸有贫贱人 无信有瞋忿 悭贪乐作恶 好妄想邪见 见沙门梵志 具戒多闻者 不恭敬呵毁 言我无可施 毁施受施具 彼死生随业 堕恶趣地狱 是从暗趣暗 诸有贫贱人 有信无瞋忿 具惭愧正见 乐施离悭贪 见沙门梵志 具戒多闻者 欢喜而迎奉 等供养恭敬 赞施受施具 彼死生随业 升善趣天处 是从暗趣明 诸有富贵人 无信有瞋忿 悭贪乐作恶 好妄想邪见 见沙门梵志 具戒多闻者 不恭敬呵毁 言我无可施 毁施受施具 彼死生随业 堕恶趣地狱 是从明趣暗 诸有富贵人 有信无瞋忿 具惭愧正见 乐施离悭贪 见沙门梵志 具戒多闻者 欢喜而迎奉 等供养恭敬 赞施受施具 彼死生随业 升善趣天处 是从明趣明 自苦等四补特伽罗者。一有补特伽罗。自苦自勤苦非苦他非勤苦他。二有补特伽 罗。苦他勤苦他非自苦非自勤苦。三有补特伽罗。自苦自勤苦亦苦他勤苦他。四有补 特伽罗。非自苦非自勤苦。亦非苦他非勤苦他。云何自苦自勤苦非苦他非勤苦他补特 伽罗。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受持苦行恶自存活。露体无衣不居 宅舍。手捧饮食不须器等。受饮食时非隔刀杖。非隔铛釜非隔盆瓮。非狗在门所受饮 食。非蝇依附非杂秽非分段非缠裹非覆蔽。授饮食者不言进来。不言退去不言止住。 非怀胎孕非新产生。非饮儿乳所得饮食。非故为造亦非变坏。不食肉不食鱼不食脯腊 P. 60 不饮酒不饮浆。或全不饮或一受食。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或一家乞或二或三 或四或五或六或七。或食一抟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或隔日食或二或三或四或 五或六或七或隔半月或隔一月。或食草菜或食稗莠。或食牛粪。或食果蓏。或食糠秕 或食米脐。或食麦脐或食稆豆。或处旷野食诸根果。乃至或食零果落叶。有虽被服而 著麻葈。或著 纻或著茅蒲或著莎蔍或著毛褐。或著緂罽或著兽皮。或著鸟羽或著简 牍。或著树皮。或有被发或复蓬头。或作小髻或作大髻。或剃须留发或剃发留须。或 二处俱留或五处俱剃。或唯拔发或唯拔须。或须发俱拔。或常举两手或恒翘一足。或 乐常立或舍床座。或乐蹲坐而修苦行。或依卧刺或依卧灰。或依卧杵或依卧板。或适 牛粪涂地而卧。或乐事火乃至日三事火。或乐升水乃至日三升水。或翘一足随日转视 行。如是等无量勤苦等苦遍苦自苦诸行。是名自苦自勤苦非苦他非勤苦他补特伽罗。 问何故如是补特伽罗名自苦自勤苦非苦他非勤苦他。答由彼自苦而活其命故。名自苦 自勤苦非苦他非勤苦他补特伽罗。云何苦他勤苦他非自苦非自勤苦补特伽罗。答若屠 羊若屠鸡若屠猪。若捕鸟若捕鱼若猎兽。若作贼若魁脍若缚龙若司狱。若煮狗若罝弶 等。是名苦他勤苦他非自苦非自勤苦补特伽罗。问何故如是补特伽罗名苦他勤苦他非 自苦非自勤苦。答由彼苦他而自活命。故名苦他勤苦他非自苦非自勤苦补特伽罗。云 何自苦自勤苦亦苦他勤苦他补特伽罗。答如王祠主欲祠祀时。先于城内结置祠坛。以 诸酥油自涂支体。散发露顶被黑鹿皮。手执鹿角揩磨支体。或时祀火或时祭天。于祠 坛中自饿自苦。以金色犊母牛置前先构一乳。用祀火天。第二为王第三为后第四为宰 辅。馀为馀亲爱。于祠坛中杀害种种牛王水牛牸牛犊子鸡猪羊等诸傍生类。责罚恐怖 亲属左右。令其悲泣忧苦愁叹。是名自苦自勤苦亦苦他勤苦他补特伽罗。问何故如是 补特伽罗名自苦自勤苦亦苦他勤苦他。答由彼自苦亦苦于他而活其命。故名自苦自勤 苦亦苦他勤苦他补特伽罗。云何非自苦非自勤苦亦非苦他非勤苦他补特伽罗。答谓诸 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出现世间宣说正 法。开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诸善男子或善女人。闻是法已 深生净信。生净信已作是思惟。在家迫迮多诸尘秽犹如牢狱。出家宽旷离诸喧杂犹若 虚空。染室家者不能相续。尽其形寿精勤修习。纯一圆满清白梵行。是故我今应以正 信。剃除须发被服袈裟。弃舍家法出趣非家。既思惟已财位亲属。若少若多悉皆弃舍 。既弃舍已以正信心。剃除须发被服袈裟。远离家法出趣非家。既出家已受持净戒。 精勤守护别解律仪。轨则所行无不圆满。于微小罪深见怖畏。于诸学处能具受学。离 害生命弃诸刀杖。有惭有愧具慈具悲。于诸有情下至蚁卵。亦深怜愍终不损害。毕竟 远离害生命法。离不与取能施乐施。若净施物知量而受。于诸所有不生染著。摄受清 净无罪自体。毕竟远离不与取法。离非梵行常修梵行。远行妙行其心清洁。远离生臭 淫欲秽法。毕竟远离非梵行法。离虚诳语常乐实语。谛语信语可承受语世无诤语。毕 竟远离虚诳语法。离离间语不破坏他。不闻彼语为破坏故向此而说。不闻此语为破坏 故向彼而说。常乐和合已破坏者。诸和好者赞令坚固。常乐宣说和合他语不破坏语。 P. 61 毕竟远离离间语法。离粗恶语所发语言。不粗不矿亦不苦楚令他嫌恨。亦令多人不爱 不乐不欣不喜。障碍修习等引等持。于如是等诸粗恶语。皆能断灭所发语言。和软顺 耳悦意可乐圆满清美。明显易了令他乐闻。无依无尽令多有情可爱可乐可欣可喜。能 令修习等引等持。于如是等诸美妙语。常乐发起毕竟远离粗恶语法。离杂秽语凡所发 言。应时应处称法称义。有实有真能寂能静。有次序有所为。应理合仪无杂无秽能引 义利。毕竟远离杂秽语法。远离买卖伪秤伪斗伪斛凾等。终不摄养象马牛驴鸡猪狗等 诸傍生类。亦不摄养奴婢作使男女大小朋友亲属。终不受畜谷麦豆等。亦不受畜金银 等宝。不非时食或唯一食。非时非处终不游行。若语若默不生讥论。于衣喜足粗得蔽 身。于食喜足才除饥渴。凡所游住衣钵自随。如鸟飞止不舍嗉翼。彼由此故成就戒蕴 。密护根门安住正念。由正念力防守其心。眼见诸色耳闻诸声。鼻嗅诸香舌尝诸味。 身觉诸触意了诸法。不取其相不执随好。于此诸处住根律仪。防护贪忧恶不善法。毕 竟不令随心生长。彼由戒蕴密护根门。观顾往来屈申俯仰。着衣持钵皆住正知。彼既 成就清净戒蕴。密护根门正念正知。随所依止城邑聚落。于日初分执持衣钵。守护诸 根安住正念。威仪庠序修行乞食。既得食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持坐具 往阿练若。旷野山林远恶有情。舍诸卧具其处唯有非人所居。或住空闲或在树下。结 加趺坐端直其身。舍异攀缘住对面念。心恒专注远离贪瞋惛沈睡眠掉举恶作疑惑犹豫 。诸随烦恼能碍善品。令慧力羸不证涅槃。住生死者由斯离欲恶不善法。乃至得住第 四静虑。彼由如是殊胜定心。清白无秽离随烦恼。柔软堪能得住无动。其心趣向能证 漏尽智见明觉。能如实知见此是苦圣谛此是集圣谛。此是灭圣谛此是道圣谛。由如是 知如是见故。心解脱欲漏有漏无明漏。既解脱已如实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 已办不受后有。是名非自苦非自勤苦亦非苦他非勤苦他补特伽罗。问何故如是补特伽 罗名非自苦非自勤苦亦非苦他非勤苦他。答由彼不自苦亦不苦他而活其命。故名非自 苦非自勤苦亦非苦他非勤苦他补特伽罗 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卷第九 P. 62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四法品第五之五 四语恶行者。一虚诳语。二离间语。三粗恶语。四杂秽语。云何虚诳语恶行。答 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虚诳语者。或在质谅者前。或在大众中。或在王家。或在执理 家。或在亲友家。为令证故作是问言。汝善男子应自忆念。若知便说不知勿说。若见 便说不见勿说。彼得此问不知言知。或知言不知。不见言见或见言不见。彼或自为或 复为他或为财利。正知而说虚诳语。不离虚诳语。此中有虚诳语者。谓不离虚诳语者 不断虚诳语者。不厌虚诳语者。安住虚诳语者。成就虚诳语者。是名有虚诳语者。或 在质谅者前者。谓或村落质谅者。或城邑质谅者。或邦国质谅者。如是等质谅者。若 会遇若和合若现前。是名或在质谅者前。或在大众中者。谓或刹帝利众或婆罗门众。 或长者众或沙门众。如是等诸大众。若会遇若和合。若现前是名或在大众中。或在王 家者。谓有国王辅臣围绕。若会遇若和合若现前。是名或在王家。或在执理家者。谓 执理众聚集评议。若会遇若和合若现前。是名或在执理家。或在亲友家者。谓诸亲友 聚集言论。若会遇若和合若现前。是名或在亲友家。为令证故作是问言者。谓劝请彼 说诚谛言。欲决是非故共审问。汝善男子应自忆念。若知便说不知勿说。若见便说不 见勿说者。谓令忆念先所受境依实而说。可为明证此劝诫言。若于是事已见已闻已觉 已知。便可宣说建立开示。若于是事不见不闻不觉不知。勿谬宣说建立开示。故作是 言。汝善男子应自忆念。若知便说不知勿说若见便说不见勿说。彼得此问不知言知。 或知言不知。不见言见。或见言不见者。此中不知言知者。谓耳识所受耳识所了说为 所闻。彼实耳识未闻未了而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已闻。此等名为不知 言知。或知言不知者。谓彼耳识已受已了而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闻。 此等名为或知言不知。不见言见者。谓眼识所受眼识所了说为所见。彼实眼识未受未 了。而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已见。如是名为不见言见。或见言不见者。 谓彼眼识已受已了而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见。如是名为或见言不见。 彼或自为或复为他或为财利。正知而说虚诳语者。此中彼或自为者。如有一类自行劫 盗被执送王。王亲检问。咄哉男子。汝于他物实作贼耶。彼作是念我若实答。王定瞋 忿重加刑罚。或打或缚或驱出国。或夺资财或复断命。我当自覆自等覆。自藏自等藏 。自护自等护。作虚诳语可免刑罚。作是念已便白王言。我于他物曾不劫盗。愿王鉴 照我实非贼。如是名为彼或自为。或复为他者。如有一类亲友作贼被执送王。王亲检 问不得情实。为作证故追检。问言汝之亲友实作贼不。彼作是念。我若实答王定瞋忿 。令我亲友重遭刑罚。或打或缚或驱出国。或夺资财或复断命。我为亲友应覆等覆。 应藏等藏。应护等护。作虚诳语令免刑罚。作是念已便白王言。我之亲友于他财物曾 不劫盗。愿王鉴照彼实非贼。如是名为或复为他。或为财利者。如有一类心怀贪欲作 是思惟。我当施设虚诳妄语方便求觅。可爱色声香味触境。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馀资 P. 63 财。作是念已即便追觅。由此因缘作虚诳语。如是名为或为财利。正知而说虚诳语者 。谓审决已数数宣说。演畅表示虚诳语言。是名正知而说虚诳语。不离虚诳语者。谓 于恶心不善心所起。恶行不善行所摄虚诳语。不离不断不厌不息。如是语言唱词评论 。语音语路语业语表。名虚诳语恶行 云何离间语恶行。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离间语者。闻此语向彼说。为破此故 闻彼语向此说。为破彼故诸和合者令其乖离。已乖离者令永间隔。爱乐离间说离间语 。不离离间语。此中有离间语者者。谓不离离间语者。不断离间语者。不厌离间语者 。安住离间语者。成就离间语者。是名有离间语者。闻此语向彼说为破此故者。谓闻 此说顺破坏语。顺不坚语。顺不摄语。顺不喜语。向彼宣说令彼闻已。便于此处乖反 背叛。是名闻此语向彼说为破此故。闻彼语向此说为破彼故者。谓闻彼说。顺破坏语 。顺不坚语。顺不摄语。顺不喜语。向此宣说令此闻已。便于彼处乖反背叛。是名闻 彼语向此说为破彼故。诸和合者令其乖离者。谓往此彼展转和合。随顺喜乐无诤者所 。方便破坏令其乖离。是名诸和合者令其乖离。已乖离者令永间隔者。谓往此彼已相 乖反背叛者所。作如是言善哉汝等。已能展转乖反背叛。所以者何。汝等长夜更相呰 毁。言不具信戒闻舍慧故。能展转乖反背叛甚为善哉。此彼闻已转相乖反转相背叛。 是名已乖离者令永间隔。爱乐离间者。谓于此彼乖反背叛。深生爱乐不厌不舍是名爱 乐离间。说离间语者。谓数宣说演畅表示。离间语言是名说离间语。不离离间语者。 谓于恶心不善心。所起恶行不善行所摄离间语。不离不断不厌不息。如是语言唱词评 论。语音语路语业语表。名离间语恶行 云何粗恶语恶行。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粗恶语者。彼所发语能恼涩强。令他 辛楚令他愤恚。众生不爱众生不乐。众生不喜众生不悦。令心扰乱能障等持。说粗恶 语不离粗恶语。此中有粗恶语者者。谓不离粗恶语者。不断粗恶语者。不厌粗恶语者 。安住粗恶语者。成就粗恶语者。是名有粗恶语者。彼所发语能恼者。谓所发语鄙秽 粗矿。是名能恼。涩强者。谓所发语不滑不软亦不调顺。是名涩强。令他辛楚者。谓 所发语令能闻者无利无乐。是名令他辛楚。令他愤恚者。谓所发语先自愤恚忿恼忧戚 。亦令他生愤恚等事。是名令他愤恚。众生不爱众生不乐众生不喜众生不悦者。谓所 发语令多有情不爱不乐不喜不悦。是名众生不爱乃至不悦。令心扰乱者。谓所发语令 心躁动扰浊不得安定。是名令心扰乱。能障等持者。谓所发语令他闻已。其心躁动扰 浊不得安定。是名能障等持。说粗恶语者。谓数宣说演畅表示粗恶语言。是名说粗恶 语。不离粗恶语者。谓于恶心不善心所起。恶行不善行所摄粗恶语。不离不断不厌不 息。如是语言唱词评论。语音语路语业语表。名粗恶语恶行 云何杂秽语恶行。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杂秽语者。说非时语非实语非真语。 无法语无义语。不寂语不静语。无喻无释不相应不相近。杂乱无法能引无义。说杂秽 语不离杂秽语。此中有杂秽语者者。谓不离杂秽语者。不断杂秽语者。不厌杂秽语者 。安住杂秽语者。成就杂秽语者。是名有杂秽语者。说非时语者。谓所说语。非时不 P. 64 应时。非节不应节。非分不应分。是名说非时语。非实语者。谓所说语不实不称实。 是名非实语。非真语者。谓所说语虚妄变异。是名非真语。无法语者。谓所说语宣说 显了表示开发纯非法事。是名无法语。无义语者。谓所说语宣说显了表示开发纯无义 事。是名无义语。不寂语者。谓所说语。非诸智者先思而说率尔而说。是名不寂语。 不静语者。谓所说语数数宣唱告示喧杂。是名不静语。无喻者谓所说语。无譬喻无释 者。谓所说语无解释。不相应者谓所说语。义不应文文不应义。是名不相应。不相近 者。谓所说语。前后不相续或意趣有异。是名不相近。杂乱者。谓所说语不一不定。 名为杂乱。若所说语纯一决定名无杂乱。无法者。谓所说语越素呾缆及毗柰耶阿毗达 磨。是名无法。能引无义者。谓所说语能引种种不饶益事。是名能引无义语。杂秽语 者。谓数宣说演畅表示杂秽语言。是名说杂秽语。不离杂秽语者。谓于恶心不善心所 起。恶行不善行所摄杂秽语。不离不断不厌不息。如是语言唱词评论。语音语路语业 语表。名杂秽语恶行 四语妙行者。一离虚诳语。二离离间语。三离粗恶语。四离杂秽语。云何离虚诳 语妙行。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断虚诳语离虚诳语者。谛语乐实可信可保可住世间 无诤说。如是语离虚诳语。此中有断虚诳语离虚诳语者者。谓断虚诳语者。离虚诳语 者。厌虚诳语者。安住不虚诳语者。成就不虚诳语者。是名断虚诳语离虚诳语者。谛 语者谓所说语。是实非不实。是真非不真。不虚妄不变异是名谛语。乐实者谓乐谛语 。爱谛语。不厌不舍是名乐实。可信可保可住世间无诤者。谓由谛语。若天若魔若梵 若沙门若婆罗门。若馀世间天人众生皆共信保安住无诤。是名可信可保可住世间无诤 说。如是语者。谓数宣说演畅表示不虚诳语。离虚诳语者。谓于善心调柔心所起善行 。调柔行所摄离虚诳语。不离不断不厌不息。如是语言唱词评论。语音语路语业语表 。是名离虚诳语妙行 云何离离间语妙行。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断离间语离离间语者。不欲破坏不 闻此语向彼说。为破坏此不闻彼语向此说。为破坏彼诸乖离者令其和合。已和合者令 永坚固。爱乐和合说如是语离离间语。此中有断离间语离离间语者者。谓断离间语者 。离离间语者。厌离间语者。安住不离间语者。成就不离间语者。是名有断离间语。 离离间语者。不欲破坏者。谓欲和合不闻此语向彼说。为破坏此者。谓闻此说顺破坏 语。顺不坚语。顺不摄语。顺不喜语。不向彼说勿彼闻已便于此处乖反背叛。是名不 闻此语向彼说。为破坏此不闻彼语向此说为破坏彼者。谓闻彼说顺破坏语顺不坚语顺 不摄语顺不喜语。不向此说勿此闻已便于彼处乖反背叛。是名不闻彼语向此说。为破 坏彼诸乖离者。令其和合者。谓往此彼展转乖反背叛者所。种种方便令其和好。更相 爱乐。是名诸乖离者令其和合。已和合者令永坚固者。谓往此彼展转和合随顺憙乐无 诤者所。作如是言善哉汝等。能共和合随顺憙乐不相乖诤。所以者何。汝等长夜更相 赞美。言具净信戒闻舍慧故无乖诤甚为善哉。此彼闻已转共和合随顺憙乐永无乖诤。 是名已和合者令永坚固。爱乐和合者。谓于此彼和合随顺憙乐无诤。深生爱乐不厌不 P. 65 舍。是名爱乐和合。说如是语者。谓数宣说演畅表示不离间语。离离间语者。谓于善 心调柔心所起。善行调柔行所摄。离离间语。不离不断不厌不息。如是语言唱词评论 。语音语路语业语表。名离离间语妙行 云何离粗恶语妙行。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断粗恶语离粗恶语者。彼所发语。 无过悦耳入心高胜美妙明了。易解乐闻可尚无依。众生所爱众生所乐。众生所憙众生 所悦。令心无乱能顺等持。说如是语离粗恶语。此中有断粗恶语离粗恶语者者。谓离 粗恶语者。断粗恶语者。厌粗恶语者。安住离粗恶语者。成就离粗恶语者。是名有断 粗恶语离粗恶语者。彼所发语无过者。谓所发语无曲秽浊。亦不刚强是名无过。悦耳 者谓所发语能令闻者利益安乐是名悦耳。入心者谓所发语令心离盖及随烦恼。安隐而 住是名入心。高胜者谓宫城语如宫城中人所发语。于馀城邑人所发语。为最为胜为尊 为高为上为妙。故名高胜。离粗恶语亦复如是。于馀语言为最为胜为尊为高为上为妙 。是名高胜。美妙者谓所发语。不疏不密不隐不显是名美妙。明了者。谓所发语不急 不缓是名明了。易解者谓所发语易可了知是名易解。乐闻者。谓所发语软滑调顺是名 乐闻。可尚者谓所发语应可供养。是名可尚。无依者谓所发语不希名利。是名无依。 众生所爱众生所乐众生所憙众生所悦者。谓所发语令多有情爱乐憙悦。是名众生所爱 乃至所悦。令心无乱者。谓所发语。令心安定无躁无动亦无扰浊。是名令心无乱。能 顺等持者。谓所发语令他闻已其心安定。无躁无动亦无扰浊。是名能顺等持说。如是 语者。谓数宣说演畅表示不粗恶语。离粗恶语者。谓于善心调柔心所起。善行调柔行 所摄。离粗恶语。不离不断不厌不息。如是语言唱词评论。语音语路语业语表。是名 离粗恶语妙行 云何离杂秽语妙行。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断杂秽语离杂秽语者。彼有时语实 语真语法语义语寂语静语有喻有释相应相近无杂乱有法能引义说如是语离杂秽语。此 中有断杂秽语离杂秽语者者。谓离杂秽语者。断杂秽语者。厌杂秽语者。安住离杂秽 语者。成就离杂秽语者。是名有断杂秽语离杂秽语者。彼有时语者。谓所说语。应时 离非时。应节离非节。应分离非分。是名时语。实语者。谓所说语称实离非实。是名 实语。真语者。谓所说语。不虚妄不变异是名真语。法语者。谓所说语。宣说显了表 示开发。纯如法事是名法语。义语者。谓所说语。宣说显了表示开发。纯有义事是名 义语。寂语者。谓所说语。是诸智者先思而说非率尔说。是名寂语。静语者谓所说语 非数宣唱告示喧杂。是名静语。有喻有释者。谓所说语有譬喻有解释。是名有喻有释 。相应者。谓所说语义应于文文应于义。是名相应。相近者。谓所说语前后相续意趣 无异。是名相近。无杂乱者。谓所说语纯一决定名无杂乱。若所说语。不一不定名为 杂乱。有法者。谓所说语。不越素呾缆及毗柰耶阿毗达磨。是名有法。能引义者。谓 所说语能引种种有饶益事。是名能引义。说如是语者。谓数宣说演畅表示不杂秽语。 离杂秽语者。谓于善心调柔心所起。善行调柔行所摄离杂秽语。不离不断不厌不息。 如是语言唱词评论。语音语路语业语表。名离杂秽语妙行。四非圣言者。一不见言见 P. 66 。二不闻言闻。三不觉言觉。四不知言知。云何不见言见非圣言。答眼识所受眼识所 了说为所见。有实眼识未受未了而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已见。如是名为 不见言见非圣言。有实已见起不见想而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已见。如是 虽名非圣言而不名不见言见。彼实已见故。云何不闻言闻非圣言。答耳识所受耳识所 了说为所闻。有实耳识未受未了而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已闻。如是名为 不闻言闻非圣言。有实已闻起不闻想而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如是虽名非圣 言。而不名不闻言闻。彼实已闻故。云何不觉言觉非圣言。答三识所受三识所了说为 所觉。有实三识未受未了而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如是名为不觉言觉非圣言 。有实已觉起不觉想。而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已觉。如是虽名非圣言 。而不名不觉言觉。彼实已觉故。云何不知言知非圣言。答意识所受意识所了说为所 知。有实意识未受未了而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已知。如是名为不知言 知非圣言。有实已知起不知想而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已知。如是虽名 非圣言。而不名不知言知。彼实已知故 四圣言者。一不见言不见二不闻言不闻。三不觉言不觉。四不知言不知。云何不 见言不见圣言。答眼识所受眼识所了说为所见。有实眼识未受未了。彼不隐覆此想。 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未见。如是名为不见言不见圣言。有实已见起不见想彼不隐 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见。如是虽名圣言而不名不见言不见。彼实已见 故。云何不闻言不闻圣言。答耳识所受耳识所了说为所闻。有实耳识未受未了。彼不 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闻。如是名为不闻言不闻圣言。有实已闻起不 闻想。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闻。如是虽名圣言。而不名不闻言 不闻。彼实已闻故。云何不觉言不觉圣言。答三识所受三识所了说为所觉。有实三识 未受未了。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觉。如是名为不觉言不觉圣言 。有实已觉起不觉想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觉。如是虽名圣言。 而不名不觉言不觉。彼实已觉故。云何不知言不知圣言。答意识所受意识所了说为所 知。有实意识未受未了。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知。如是名为不 知言不知圣言。有实已知起不知想。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知。 如是虽名圣言。而不名不知言不知。彼实已知故 复次四非圣言者。一见言不见。二闻言不闻。三觉言不觉。四知言不知。云何见 言不见非圣言。答眼识所受眼识所了说为所见。有实眼识已受已了而隐覆此想。此忍 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见。如是名为见言不见非圣言。有实不见而起见想。彼隐覆此 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见。如是虽名非圣言。而不名见言不见。彼实不见故 。云何闻言不闻非圣言。答耳识所受耳识所了说为所闻。有实耳识已受已了而隐覆此 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闻。如是名为闻言不闻非圣言。有实不闻而起闻想。 彼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闻。如是虽名非圣言。而不名闻言不闻。彼 实不闻故。云何觉言不觉非圣言。答三识所受三识所了说为所觉。有实三识已受已了 P. 67 而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觉。如是名为觉言不觉非圣言。有实不觉而 起觉想。彼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觉。如是虽名非圣言。而不名觉言 不觉。彼实不觉故。云何知言不知非圣言。答意识所受意识所了说为所知。有实意识 已受已了而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知。如是名为知言不知非圣言。有 实不知而起知想。彼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知。如是虽名非圣言。而 不名知言不知。彼实不知故 复次四圣言者。一见言见。二闻言闻。三觉言觉。四知言知。云何见言见圣言。 答眼识所受眼识所了说为所见。有实眼识已受已了。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 事。言我已见如是名为见言见圣言。有实不见而起见想。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 质直事。言我已见。如是虽名圣言。而不名见言见。彼实不见故。云何闻言闻圣言。 答耳识所受耳识所了说为所闻。有实耳识已受已了。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 事。言我已闻。如是名为闻言闻圣言。有实不闻而起闻想。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 此质直事。言我已闻。如是虽名圣言。而不名闻言闻。彼实不闻故。云何觉言觉圣言 。答三识所受三识所了说为所觉。有实三识已受已了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 事。言我已觉。如是名为觉言觉圣言。有实不觉而起觉想。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 此质直事。言我已觉。如是虽名圣言。而不名觉言觉。彼实不觉故。云何知言知圣言 。答意识所受意识所了说为所知。有实意识已受已了。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 直事。言我已知。如是名为知言知圣言。有实不知而起知想。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 见此质直事。言我已知。如是虽名圣言。而不名知言知。彼实不知故 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 P. 68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一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五法品第六之一 时舍利子复告众言。具寿当知。佛于五法自善通达。现等觉已为诸弟子宣说开示 。我等今应和合结集。佛灭度后勿有乖诤。当令随顺梵行法律。久住利乐无量有情。 哀愍世间诸天人众。令获殊胜义利安乐。五法云何。此中有二嗢拖南颂。初嗢拖南曰 初五法十种 谓蕴取妙欲 悭趣盖栽缚 下上结各五 有五蕴五取蕴五妙欲五悭五趣五盖五心栽五心缚五顺下分结五顺上分结 五蕴者。一色蕴二受蕴三想蕴四行蕴五识蕴。云何色蕴。答诸所有色。若过去若 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 。云何受蕴。答诸所有受。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 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受蕴。云何想蕴。答诸所有想。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 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想蕴。云何行蕴。答诸 所有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 为一聚说名行蕴。云何识蕴。答诸所有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 。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识蕴。此中诸所有色者。云何名为诸所 有色。答尽所有色。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如是名为诸所有色。复次尽所有色 。谓十色处及法处所摄色。如是名为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者。云何过去色 。答若色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过去尽灭离变 。过去性过去类过去世摄。是名过去色。云何未来色。答若色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 生未已等生。未已转未已现转。未聚集未出现。未来性未来类未来世摄。是名未来色 。云何现在色。答若色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聚集出现住未已谢。 未已尽灭未已离变和合现前。现在性现在类现在世摄。是名现在色。若内若外者。云 何内色。答若色在此相续已得不失是名内色。云何外色。答若色在此相续。或本未得 或得已失。若他相续若非情数。是名外色。若粗若细者。云何施设粗色细色。答观待 施设粗色细色。复如何等。答若观待无见有对色。则有见有对色名粗。若观待有见有 对色。则无见有对色名细。若观待无见无对色。则无见有对色名粗。若观待无见有对 色。则无见无对色名细。若观待色界色。则欲界色名粗。若观待欲界色。则色界色名 细。若观待不系色。则色界色名粗。若观待色界色。则不系色名细。如是施设粗色细 色。如是名为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者云何施设劣色胜色。答观待施设劣色胜色。复如 何等。答若观待有覆无记色。则不善色名劣。若观待不善色则有覆无记色名胜。若观 待无覆无记色。则有覆无记色名劣。若观待有覆无记色。则无覆无记色名胜。若观待 有漏善色。则无覆无记色名劣。若观待无覆无记色。则有漏善色名胜。若观待无漏善 P. 69 色。则有漏善色名劣。若观待有漏善色。则无漏善色名胜。若观待色界色。则欲界色 名劣。若观待欲界色则色界色名胜。若观待不系色。则色界色名劣。若观待色界色。 则不系色名胜。如是施设劣色胜色。如是名为若劣若胜。若远若近者云何远色。答过 去未来色。云何近色。答现在色。复次云何远色。答若色过去非无间灭。若色未来非 现前起是名远色。云何近色。答若色过去无间已灭。若色未来现前正起是名近色。如 是名为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为一聚。答推度思惟称量观察集 为一聚。是故名为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者云何说名色蕴。答于此色蕴显色显 蕴显身显聚。是故名为说名色蕴。诸所有受者。云何名为诸所有受。答尽所有受。谓 六受身。何等为六。谓眼触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如是名为诸所有受。若过 去若未来若现在者。云何过去受。答若受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已 聚集已出现。落谢过去尽灭离变。过去性过去类过去世摄。是名过去受。云何未来受 。答若受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转未已现转。未聚集未出现。未来 性未来类未来世摄。是名未来受。云何现在受。答若受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 转已现转。聚集出现住未已谢。未已尽灭。未已离变和合现前。现在性现在类现在世 摄。是名现在受。若内若外者。云何内受。答若受在此相续已得不失。是名内受。云 何外受。答若受在此相续。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续是名外受。若粗若细者。云 何施设粗受细受。答观待。施设粗受细受复如何等。答若观待无寻唯伺受。则有寻有 伺受名粗。若观待有寻有伺受。则无寻唯伺受名细。若观待无寻无伺受。则无寻唯伺 受名粗。若观待无寻唯伺受。则无寻无伺受名细。若观待色界受。则欲界受名粗。若 观待欲界受。则色界受名细。若观待无色界受。则色界受名粗。若观待色界受。则无 色界受名细。若观待不系受。则无色界受名粗。若观待无色界受。则不系受名细。如 是施设粗受细受。如是名为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者云何施设劣受胜受。答观待施设劣 受胜受。复如何等。答若观待有覆无记受。则不善受名劣。若观待不善受则有覆无记 受名胜。若观待无覆无记受。则有覆无记受名劣。若观待有覆无记受。则无覆无记受 名胜。若观待有漏善受。则无覆无记受名劣。若观待无覆无记受。则有漏善受名胜。 若观待无漏善受。则有漏善受名劣。若观待有漏善受。则无漏善受名胜。若观待色界 受。则欲界受名劣。若观待欲界受。则色界受名胜。若观待无色界受。则色界受名劣 。若观待色界受。则无色界受名胜。若观待不系受。则无色界受名劣。若观待无色界 受。则不系受名胜。如是施设劣受胜受。如是名为若劣若胜。若远若近者云何远受。 答过去未来受。云何近受。答现在受。复次云何远受。答若受过去非无间灭。若受未 来非现前起是名远受。云何近受。答若受过去无间已灭。若受未来现前正起是名近受 。如是名为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为一聚。答推度思惟称量观 察集为一聚。是故名为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受蕴者。云何说名受蕴。答于此受蕴显 受显蕴显身显聚。是故名为说名受蕴。诸所有想者。云何名为诸所有想。答尽所有想 。谓六想身何等为六。谓眼触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想。如是名为诸所有想。若 P. 70 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者。云何过去想。答若想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 已聚集已出现。落谢过去尽灭离变。过去性过去类过去世摄。是名过去想。云何未来 想。答若想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转未已现转。未聚集未出现。未 来性未来类未来世摄。是名未来想。云何现在想。答若想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 已转已现转。聚集出现。住未已谢。未已尽灭。未已离变和合现前。现在性现在类现 在世摄。是名现在想。若内若外者。云何内想。答若想在此相续已得不失是名内想。 云何外想。答若想在此相续。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续是名外想。若粗若细者。 云何施设粗想细想。答观待施设粗想细想。复如何等。答若观待无寻唯伺想。则有寻 有伺想名粗。若观待有寻有伺想。则无寻唯伺想名细。若观待无寻无伺想。则无寻唯 伺想名粗。若观待无寻唯伺想。则无寻无伺想名细。若观待色界想。则欲界想名粗。 若观待欲界想。则色界想名细。若观待无色界想。则色界想名粗。若观待色界想。则 无色界想名细。若观待不系想。则无色界想名粗。若观待无色界想。则不系想名细。 如是施设粗想细想。如是名为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者。云何施设劣想胜想。答观待施 设劣想胜想。复如何等。答若观待有覆无记想。则不善想名劣。若观待不善想。则有 覆无记想名胜。若观待无覆无记想。则有覆无记想名劣。若观待有覆无记想。则无覆 无记想名胜。若观待有漏善想。则无覆无记想名劣。若观待无覆无记想。则有漏善想 名胜。若观待无漏善想。则有漏善想名劣。若观待有漏善想。则无漏善想名胜。若观 待色界想。则欲界想名劣。若观待欲界想则色界想名胜。若观待无色界想。则色界想 名劣。若观待色界想。则无色界想名胜。若观待不系想。则无色界想名劣。若观待无 色界想。则不系想名胜。如是施设劣想胜想。如是名为若劣若胜。若远若近者。云何 远想。答过去未来想。云何近想。答现在想。复次云何远想。答若想过去非无间灭。 若想未来非现前起是名远想。云何近想。答若想过去无间已灭。若想未来现前正起是 名近想。如是名为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为一聚。答推度思惟 称量观察。集为一聚。是故名为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想蕴者。云何说名想蕴。答于 此想蕴。显想显蕴显身显聚。是故名为说名想蕴。诸所有行者。云何名为诸所有行。 答尽所有行谓六行身。何等为六。谓眼触所生行耳鼻舌身意触所生行。如是名为诸所 有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者。云何过去行。答若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 已现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过去尽灭离变。过去性过去类过去世摄。是名过去行。 云何未来行。答若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转未已现转。未聚集未 出现。未来性未来类未来世摄。是名未来行。云何现在行。答若行已起已等起。已生 已等生。已转已现转。聚集出现住未已谢未已尽灭。未已离变和合现前。现在性现在 类现在世摄。是名现在行。若内若外者。云何内行。答若行在此相续。已得不失是名 内行。云何外行。答若行在此相续。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续若非情数。是名外 行。若粗若细者。云何施设粗行细行。答观待施设粗行细行。复如何等。答若观待无 寻唯伺行。则有寻有伺行名粗。若观待有寻有伺行。则无寻唯伺行名细。若观待无寻 P. 71 无伺行。则无寻唯伺行名粗。若观待无寻唯伺行。则无寻无伺行名细。若观待色界行 则欲界行名粗。若观待欲界行则色界行名细。若观待无色界行则色界行名粗。若观待 色界行。则无色界行名细。若观待不系行则无色界行名粗。若观待无色界行则不系行 名细。如是施设粗行细行。如是名为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者。云何施设劣行胜行。答 观待施设劣行胜行。复如何等。答若观待有覆无记行。则不善行名劣。若观待不善行 则有覆无记行名胜。若观待无覆无记行。则有覆无记行名劣。若观待有覆无记行。则 无覆无记行名胜。若观待有漏善行。则无覆无记行名劣。若观待无覆无记行。则有漏 善行名胜。若观待无漏善行则有漏善行名劣。若观待有漏善行。则无漏善行名胜。若 观待色界行。则欲界行名劣。若观待欲界行。则色界行名胜。若观待无色界行。则色 界行名劣。若观待色界行。则无色界行名胜。若观待不系行。则无色界行名劣。若观 待无色界行。则不系行名胜。如是施设劣行胜行。如是名为若劣若胜。若远若近者。 云何远行 答过去未来行。云何近行。答现在行。复次云何远行。答若行过去非无间灭。若 行未来非现前起。是名远行。云何近行 答若行过去无间已灭。若行未来现前正起是名近行。如是名为若远若近。如是一 切略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为一聚。答推度思惟称量观察集为一聚。是故名为如是一 切略为一聚。说名行蕴者。云何说名行蕴。答于此行蕴显行显蕴显身显聚。是故名为 说名行蕴。诸所有识者。云何名为诸所有识。答尽所有识。谓六识身。何等为六。谓 眼识耳鼻舌身意识。如是名为诸所有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者。云何过去识。答若 识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过去尽灭离变。过去 性过去类过去世摄。是名过去识。云何未来识。答若识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 等生。未已转未已现转。未聚集未出现。未来性未来类未来世摄。是名未来识。云何 现在识。答若识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聚集出现住未已谢。未已尽 灭未已离变和合现前。现在性现在类现在世摄。是名现在识。若内若外者。云何内识 。答若识在此相续已得不失是名内识。云何外识。答若识在此相续。或本未得或得已 失。若他相续是名外识。若粗若细者。云何施设粗识细识。答观待施设粗识细识。复 如何等。答若观待无寻唯伺识。则有寻有伺识名粗。若观待有寻有伺识。则无寻。唯 伺识名细。若观待无寻无伺识。则无寻唯伺识名粗。若观待无寻唯伺识。则无寻无伺 识名细。若观待色界识。则欲界识名粗。若观待欲界识。则色界识名细。若观待无色 界识。则色界识名粗。若观待色界识。则无色界识名细。若观待不系识则无色界识名 粗。若观待无色界识。则不系识名细。如是施设粗识细识。如是名为若粗若细。若劣 若胜者。云何施设劣识胜识。答观待施设劣识胜识复如何等。答若观待有覆无记识。 则不善识名劣。若观待不善识。则有覆无记识名胜。若观待无覆无记识。则有覆无记 识名劣。若观待有覆无记识。则无覆无记识名胜。若观待有漏善识。则无覆无记识名 劣。若观待无覆无记识。则有漏善识名胜。若观待无漏善识。则有漏善识名劣。若观 P. 72 待有漏善识。则无漏善识名胜。若观待色界识。则欲界识名劣。若观待欲界识。则色 界识名胜。若观待无色界识。则色界识名劣。若观待色界识。则无色界识名胜。若观 待不系识。则无色界识名劣。若观待无色界识。则不系识名胜。如是施设劣识胜识。 如是名为若劣若胜。若远若近者。云何远识。答过去未来识。云何近识答现在识。复 次云何远识。答若识过去非无间灭。若识未来非现前起。是名远识。云何近识。答若 识过去无间已灭。若识未来现前正起。是名近识。如是名为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 一聚者。云何一切略为一聚。答推度思惟称量观察集为一聚。是故名为如是一切略为 一聚。说名识蕴者。云何说名识蕴。答于此识蕴显识显蕴显身显聚。是故名为说名识 蕴 五取蕴者。一色取蕴。二受取蕴。三想取蕴。四行取蕴。五识取蕴。云何色取蕴 。答若色有漏随顺诸取于此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欲生时生或贪或瞋或痴。或 随一一心所随烦恼。是名色取蕴。云何受取蕴。答若受有漏随顺诸取于此诸受。若过 去若未来若现在。欲生时生或贪或瞋或痴。或随一一心所随烦恼。是名受取蕴。云何 想取蕴。答若想有漏随顺诸取于此诸想。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欲生时生或贪或瞋或 痴。或随一一心所随烦恼。是名想取蕴。云何行取蕴。答若行有漏随顺诸取于此诸行 。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欲生时生或贪或瞋或痴。或随一一心所随烦恼。是名行取蕴 。云何识取蕴。答若识有漏随顺诸取于此诸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欲生时生或贪 或瞋或痴。或随一一心所随烦恼。是名识取蕴 五妙欲者。一眼所识色。可爱可乐可憙可意。此可爱色能引诸欲随顺染著。名眼 所识色妙欲。二耳所识声。可爱可乐可憙可意。此可爱声能引诸欲随顺染著。名耳所 识声妙欲。三鼻所识香。可爱可乐可憙可意。此可爱香能引诸欲随顺染著。名鼻所识 香妙欲。四舌所识味。可爱可乐可憙可意。此可爱味能引诸欲随顺染著。名舌所识味 妙欲。五身所识触。可爱可乐可憙可意。此可爱触能引诸欲随顺染著。名身所识触妙 欲。云何眼所识色妙欲。答若色欲界系眼触所生爱所缘。是名眼所识色妙欲。云何耳 所识声妙欲。答若声欲界系耳触所生爱所缘。是名耳所识声妙欲。云何鼻所识香妙欲 。答若香欲界系鼻触所生爱所缘。是名鼻所识香妙欲。云何舌所识味妙欲。答若味欲 界系舌触所生爱所缘。是名舌所识味妙欲。云何身所识触妙欲。答若触欲界系身触所 生爱所缘。是名身所识触妙欲 五悭者。一住处悭。二家悭。三色赞悭。四利养悭。五法悭。云何住处悭。答若 于住处顾恋系心。谓如有一作如是念。愿此住处属我非馀。我于此处经行敷设。居止 受用勿馀复得。彼于住处顾恋系心。于他有情障碍遮止。不施不惠不随施惠。不弃不 舍不遍弃舍。是名住处悭。云何家悭。答若于施主家顾恋系心。谓如有一作如是念愿 。此施主家属我非馀。我于此家独入独出。往还亲昵居止受用勿馀复得。彼于施主家 顾恋系心。于他有情障碍遮止。不施不惠不随施惠。不弃不舍不遍弃舍。是名家悭。 云何色赞悭。答若于色赞顾恋系心。谓如有一作如是念。愿我独得微妙好色。众所乐 P. 73 见颜貌端正。成就第一清净圆满。诸显形色馀无及者。愿我独得广大名称善声善誉。 遍诸方维一切世间。皆共赞颂馀无及者。唯我善知受用饮食。及馀资具令所饮食。随 时消化资具长养。面色光泽皮肤细软。众所爱乐馀不能及。唯我善知冠带衣服。及诸 严具庄饰形貌。令极显好馀皆不及。彼于色赞顾恋系心。于他有情障碍遮止。不施不 惠不随施惠。不弃不舍不遍弃舍。是名色赞悭。云何利养悭。答若于利养顾恋系心。 谓如有一作如是念。愿我独得世间利养。馀不能得愿独差我。受诸利养不差馀人。愿 独知我具大福慧。随时布施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馀资财。一切世间无及我者。彼于 利养顾恋系心。于他有情障碍遮止。不施不惠不随施惠。不弃不舍不遍弃舍。是名利 养悭。云何法悭。答若于教法顾恋系心。谓如有一作如是念。愿我独能宣说正法。馀 皆不能愿我独能。令他诵念馀皆不能。愿我独能。问答决择馀皆不能。愿我独能持素 怛缆。及毗奈耶阿毗达磨。馀皆不能。愿我独能分别解释善理教者。所造诸论及自能 造。馀皆不能。彼于教法顾恋系心。于他有情障碍遮止不施不惠。不随施惠不弃不舍 不遍弃舍。是名法悭 五趣者。一地狱趣。二傍生趣。三鬼趣。四人趣。五天趣。云何地狱趣。答与诸 地狱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地狱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 是名地狱趣。复次由上品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往于地狱生地狱 中结地狱生。是名地狱趣。复次地狱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故 名地狱趣。云何傍生趣。答与诸傍生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 傍生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傍生趣。复次由愚钝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往于傍 生生傍生中结傍生生。是名傍生趣。复次傍生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 言说。故名傍生趣。云何鬼趣。答与诸鬼众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 所有生鬼界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鬼趣。复次由悭悋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若 习若修若多所作。往于鬼界生鬼界中结鬼界生。是名鬼趣。复次鬼趣者。是名是号异 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故名鬼趣。云何人趣。答与诸人众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 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人中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人趣。复次由下品身妙行 语妙行意妙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往于人中生于人中结人中生。是名人趣。复次人 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故名人趣。云何天趣。答与诸天众一性 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天上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天趣 。复次由上品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往于天上生于天上结天上生 。是名天趣。复次天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故名天趣 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一 P. 74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二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五法品第六之二 五盖者。一贪欲盖。二瞋恚盖。三惛沈睡眠盖。四掉举恶作盖。五疑盖。贪欲盖 者。云何贪欲。答于诸欲境诸贪等贪执藏防护。坚著爱乐迷闷耽嗜。遍耽嗜内缚希求 。耽湎苦集贪类贪生。是名贪欲。云何贪欲盖。答由此贪欲障心蔽心。镇心隐心盖心 覆心缠心裹心。故名贪欲盖。瞋恚盖者。云何瞋恚。答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 欲为扰恼。已瞋当瞋现瞋。乐为过患极为过患意极愤恚。于诸有情各相违戾欲为过患 。已为过患当为过患现为过患。是名瞋恚。云何瞋恚盖。答由此瞋恚障心蔽心镇心。 隐心盖心覆心缠心裹心。故名瞋恚盖。惛沈睡眠盖者。云何惛沈。答所有身重性心重 性。身不调柔性心不调柔性。身惛沈心惛沈 瞢愦闷。是名惛沈。云何睡眠。答染污 心中所有眠梦。不能任持心昧略性是名睡眠。云何惛沈睡眠盖。答由此惛沈睡眠障心 蔽心镇心。隐心盖心覆心缠心裹心。故名惛沈睡眠盖。掉举恶作盖者。云何掉举。答 诸有令心不寂不静。掉举等掉举心掉举性。是名掉举。云何恶作。答染污心中所有令 心变悔恶作恶作性。是名恶作。云何掉举恶作盖。答由此掉举恶作障心蔽心镇心。隐 心盖心覆心缠心裹心。故名掉举恶作盖。疑盖者云何疑。答于佛法僧及苦集灭道。生 起疑惑二分二路。踌躇犹豫犹豫箭不悦。不悦行不决度不悟入。非已一趣非当一趣非 现一趣。是名疑。云何疑盖。答由此疑故障心蔽心镇心。隐心盖心覆心缠心裹心。故 名疑盖 五心栽者。云何为五。具寿当知。如有一类于大师所。疑惑犹豫不悟入。无胜解 无净信。若于大师疑惑犹豫。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是名第一。于大师所心栽未断未 遍知。如有一类于正法所。疑惑犹豫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若于正法疑惑犹豫。不 悟入无胜解无净信。是名第二。于正法所心栽未断未遍知。如有一类于所学处。疑惑 犹豫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若于所学疑惑犹豫。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是名第三。 于所学处心栽未断未遍知。如有一类于教诫所。疑惑犹豫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若 于教诫疑惑犹豫。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是名第四。于教诫所心栽未断未遍知。如有 一类。于诸苾刍上座聪慧。久入佛法久修梵行。乃至大师及诸有智。同梵行者共所称 赞护念敬爱。于是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毁骂陵辱触恼。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若于苾 刍上座聪慧。久入佛法久修梵行乃至大师。及诸有智同梵行者。共所称赞护念敬爱。 如是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毁骂陵辱触恼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是名第五。于诸有智梵 行者所。心栽未断未遍知。若于大师疑惑犹豫。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是名第一。于 大师所。心栽未断未遍知者。云何大师。答谓诸如来应正等觉是名大师。云何于大师 所疑惑犹豫。答于诸如来应正等觉。发起种种疑惑犹豫。是名于大师所疑惑犹豫。云 何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答若于大师生起种种疑惑犹豫。便于彼断不能发起。随顺心 随顺欲随顺信。随顺胜解已胜解当胜解。是名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云何是名第一。 P. 75 答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一。云何于大师所心栽。答若于如来应正等觉。生起种种 疑惑犹豫。便于彼心自作栽事。譬如农夫虽有良田。若不耕垦即便坚硬。多诸栽 秽 草不植何况嘉苗。于大师所疑惑犹豫亦复如是。覆蔽其心令心刚强作栽 事。尚不令 心得邪决定况正决定。是名于大师所心栽。云何未断未遍知。答彼于心栽未降伏未永 害。是名未断未遍知。若于正法疑惑犹豫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是名第二。于正法所 心栽未断未遍知者。云何正法。答爱尽离灭究竟涅槃。是名正法。云何于正法疑惑犹 豫。答若于爱尽离灭究竟涅槃。生起种种疑惑犹豫。是名于正法疑惑犹豫。云何不悟 入无胜解无净信。答若于正法生起种种疑惑犹豫。便于彼断不能发起。随顺心随顺欲 。随顺信随顺胜解。已胜解当胜解。是名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云何是名第二。答渐 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二。云何于正法所心栽。答若于爱尽离灭究竟涅槃。生起种种 疑惑犹豫。便于彼心自作栽事。譬如农夫虽有良田。若不耕垦即便坚硬。多诸栽 秽 草不植何况嘉苗。于正法所疑惑犹豫亦复如是。覆蔽其心令心刚强。作栽 事尚不令 心得邪决定。况正决定。是名于正法所心栽。云何未断未遍如。答彼于心栽未降伏未 永害。是名未断未遍知。若于所学疑惑犹豫。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是名第三。于所 学处心栽未断未遍知者。云何所学。答若诸如来应正等觉。正知正见施设学处。是名 所学。如说我如是学我学此事。于理善法不能证得。我如是学我学此事。于理善法则 能证得。云何于所学疑惑犹豫。答于诸如来应正等觉。施设学处生起种种疑惑犹豫。 是名于所学疑惑犹豫。云何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答若于所学生。起种种疑惑犹豫。 便于彼断不能发起。随顺心随顺欲随顺信。随顺胜解已胜解当胜解。是名不悟入无胜 解无净信。云何是名第三。答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三。云何于所学心栽。答若于 如来应正等觉。正知正见施设学处。生起种种疑惑犹豫。便于彼心自作栽事。譬如农 夫虽有良田。若不耕垦即便坚硬。多诸栽 秽草不植何况嘉苗。于所学处疑惑犹豫亦 复如是。覆蔽其心令心刚强。作栽 事尚不令心得邪决定。况正决定。是名于所学处 心栽。云何未断未遍知。答彼于心栽未降伏未永害。是名未断未遍知。若于教诫疑惑 犹豫。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是名第四。于教诫所心栽。未断未遍知者。云何教诫。 答若诸如来应正等觉。正知正见半月半月。所说别解脱戒经。是名教诫。如说我如是 教诫。我教诫此事于理善法不能证得。我如是教诫我教诫此事。于理善法则能证得。 云何于教诫疑惑犹豫。答于诸如来应正等觉。半月半月所说别解脱戒经。生起种种疑 惑犹豫。是名于教诫疑惑犹豫。云何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答若于教诫生起种种疑惑 犹豫。便于彼断不能发起。随顺心随顺欲随顺信。随顺胜解已胜解当胜解。是名不悟 入无胜解无净信。云何是名第四。答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四。云何于教诫所心栽 。答若于如来应正等觉。正知正见半月半月。所说别解脱戒经。生起种种疑惑犹豫。 便于彼心自作栽事。譬如农夫虽有良田。若不耕垦即便坚硬。多诸栽 秽草不植何况 嘉苗。于教诫所疑惑犹豫亦复如是。覆蔽其心令心刚强作栽 事。尚不令心得邪决定 。况正决定。是名于教诫所心栽。云何未断未遍知。答彼于心栽未降伏未永害。是名 P. 76 未断未遍知。若于苾刍上座聪慧。久入佛法久修梵行。乃至大师及诸有智。同梵行者 共所称赞护念敬爱。如是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毁骂陵辱触恼。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 是名第五。于诸有智梵行者所。心栽未断未遍知者。云何大师。答谓诸如来应正等觉 。云何有智同梵行者。答谓舍利子。大采菽氏。大营构氏。大饮光。大执藏。大劫庀 那。大迦多衍那。大准陀。大善见。大路。大名。无灭欲乐金毗罗等。贤圣弟子是名 有智同梵行者。若为大师及诸有智同梵行者。共所称赞护念敬爱。是名苾刍上座聪慧 久入佛法久修梵行。即此苾刍名有智梵行者。云何如是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毁骂陵辱 触恼。答于彼有智梵行者所。起瞋恚心发不随顺语。不随顺语表毁辱陵突。是名如是 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毁骂陵辱触恼。云何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答若于有智梵行者所 。瞋恚毁骂陵辱触恼。便于彼断不能发起。随顺心随顺欲随顺信。随顺胜解已胜解当 胜解。是名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云何是名第五。答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五。云 何于诸有智梵行者所心栽。答若于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毁骂陵辱触恼。便于彼心自作 栽事。譬如农夫虽有良田若不耕垦。即便坚硬多诸栽 。秽草不植何况嘉苗。于诸有 智梵行者所。瞋恚毁骂陵辱触恼亦复如是。覆蔽其心令心刚强。作栽 事。尚不令心 得邪决定。况正决定。是名于诸有智梵行者所心栽。云何未断未遍知。答彼于心栽未 降伏未永害。是名未断未遍知 五心缚者。云何为五。具寿当知。如有一类于身未离贪。未离欲未离亲未离爱未 离渴。彼由于身未离贪等故。便于炽然加行。永断寂静证得上义。心不悟入无净信不 安住无胜解。若于炽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无胜解。是名第一。于身未离贪等。心 缚未降伏未永害。复次具寿。如有一类。于诸欲境未离贪。未离欲未离亲未离爱未离 渴。彼由于欲未离贪等故。便于炽然加行永断寂静证得上义。心不悟入无净信。不安 住无胜解。若于炽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无胜解。是名第二。于欲未离贪等。心缚 未降伏未永害。复次具寿。如有一类。乐与在家出家离住。于乐同乐于苦同苦。同喜 同忧。于诸事务皆共兴起。究竟随转不相舍离。彼由乐与在家出家杂住等故。便于炽 然加行永断寂静证得上义。心不悟入无净信。不安住无胜解。若于炽然加行等。心不 悟入乃至无胜解。是名第三。乐相杂住。心缚未降伏未永害。复次具寿。如有一类。 于诸正论是圣除遣。能趣向心离盖可乐所。谓戒论定论慧论解脱论解脱智见论。少欲 论喜足论损减论省事论。永断论离染论寂灭论。随顺缘性缘起等论。彼于宣说如是论 时。不恭敬听不属耳听。不住受教心不行法随法越大师教。于诸学处不乐受学。彼由 宣说如是论时。不恭敬听等故。便于炽然加行永断寂静证得上义。心不悟入无净信。 不安住无胜解。若于炽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无胜解。是名第四。于诸正论心缚未 降伏未永害。复次具寿。如有一类少小证得。虽有后时所作胜事。而中止息。彼由少 小证得等故。便于炽然加行永断寂静证得上义。心不悟入无净信。不安住无胜解。若 于炽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无胜解。是名第五。于后胜所作。心缚未降伏未永害。 此中于身未离贪。未离欲未离亲未离爱未离渴者。谓顾恋身令心被缚不得出离故。说 P. 77 于身未离贪等。便于炽然加行永断寂静证得上义者。云何便于炽然。谓若于身生顾恋 者。便于永断精勤勇猛。势用策励不可制伏策心相续。是名炽然。彼于此中不起欲乐 。由斯故说便于炽然。云何便于加行。谓若于身生顾恋者。便于永断。若习若修若多 所作是名加行。彼于此中不起欲乐。由斯故说便于加行。云何便于永断。谓若于身生 顾恋者。便于永断八圣道支是名永断。彼于此中不起欲乐。由斯故说便于永断。云何 便于寂静。谓若于身生顾恋者。便于永断住空闲室是名寂静。彼于此中不起欲乐。由 斯故说便于寂静。云何便于证得上义。谓若于身生顾恋者。便于永断证得爱尽离灭涅 盘。是名证得上义。彼于此中不起欲乐。由斯故说便于证得上义。心不悟入。无净信 不安住无胜解者。谓若于身生顾恋者。彼于永断不起。随顺心随顺信。随顺欲随顺心 。胜解已胜解当胜解。是故说心不悟入等。是名第一者。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一 。于身未离贪等心缚者。谓若于身深生顾恋。彼心被缚甚缚极缚。如被壮人以坚绳索 缚已水浇。彼名被缚甚缚极缚。如是于身深生顾恋。彼心被缚甚缚极缚。言未降伏未 永害者。谓未断未遍知。于欲未离贪等。心缚广说亦尔。乐与在家出家杂住者。谓常 乐与在家出家喧杂。而住于乐同乐。于苦同苦者。谓于乐事同受其乐。于诸苦事同受 其苦。同喜同忧者。谓于喜事同生欢喜。于诸忧事同起愁忧。于诸事务皆共兴起。究 竟随转不相舍离者。谓于种种所作事业。皆共相助身心无怠。馀如前说。于诸正论者 。云何正论。谓依出离远离。所生善法发起语论。言说宣唱评议显了。词辩语路语音 语业语表。是名正论。言是圣者有二种。圣谓由善故及无漏故。此中言论由善故圣。 非由无漏故说是圣言。除遣者。谓此正论。长夜能引少欲喜足。易满易养损减除遣。 杜多功德知量清净。故名除遣。能趣向心离盖可乐者。今此义中说心名心。谓此正论 令心断盖清净可乐。由斯故说能趣向心离盖可乐。言戒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犯 戒过患持戒功德。故名戒论。言定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散动过患正定功德。故 名定论。言慧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恶慧过患妙慧功德。故名慧论解脱论者。谓 此正论能正显了。邪解脱过患正解脱功德。故名解脱论。解脱智见论者。谓此正论能 正显了。邪智过患正智功德。故名解脱智见论。少欲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多欲 过患少欲功德。故名少欲论。喜足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不喜足过患喜足功德。 故名喜足论。损减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增益生死过患损减生死功德。故名损减 论。省事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多事过患省事功德。故名省事论。永断论者。谓 此正论能正显了诸结过患断结功德。故名永断论。离染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贪 染过患离染功德。故名离染论。寂灭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有身过患灭有身功德 。故名寂灭论。随顺缘性缘起论者。谓此正论能正宣说施设建立显了。缘起缘已生法 。及彼善忍故名随顺缘性缘起论。彼于宣说如是论时。不恭敬听不属耳听。不住受教 心。不行法随法。越大师教于论学处不乐受学者。谓缠所缠于诸正论。不能恭敬属耳 听等。便于炽然者。谓缠所缠于诸正论。不能恭敬属耳听等。便于永断精勤勇猛势用 。策励不可制伏策心相续是名炽然。彼于此中不起欲乐。由斯故说便于炽然便于加行 P. 78 者。谓缠所缠于诸正论。不能恭敬属耳听等。便于永断若习若修若多所作。是名加行 彼于此中不起欲乐。由斯故说便于加行。便于永断者。谓缠所缠于诸正论。不能恭敬 属耳听等。便于永断八圣道支。是名永断。彼于此中不起欲乐。由斯故说便于永断。 便于寂静者。谓缠所缠于诸正论。不能恭敬属耳听等。便于永断住空闲室。是名寂静 。彼于此中不起欲乐。由斯故说便于寂静。便于证得上义者。谓缠所缠于诸正论。不 能恭敬属耳听等。便于永断证得爱尽。离灭涅槃。是名证得上义。彼于此中不起欲乐 。由斯故说便于证得上义。心不悟入无净信不安住无胜解者。谓缠所缠于诸正论。不 能恭敬属耳听等。便于永断不起随顺心。随顺信随顺欲随顺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是 故说心不悟入等。是名第四。及心缚言准前应说。少小证得虽有后时所作胜事。而中 止息者。云何少小证得。谓如一类唯得戒禁便生喜足。或复乃至唯证少分。死生智通 便生喜足。如是等名少小证得。虽有后时所作胜事者。谓彼未能永断烦恼。亦未证得 诸烦恼断。由斯故说。虽有后时所作胜事。而中止息者。谓舍善轭精进懈废。由此故 名而中止息。便于炽然者。谓于此界。未作劬劳未断诸结。便于永断。精勤勇猛势用 策励。不可制伏策心相续。是名炽然。彼于此中不起欲乐。由斯故说便于炽然。便于 加行永断寂静证得上义等。皆准前应说。是名第五者。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五。 于后胜所作心缚者。谓于此界未作劬劳未断诸结。心便被缚甚缚极缚。如被壮人以坚 绳索缚已水浇。彼名被缚甚缚极缚。如是有后胜所作者。彼于此界未作劬劳未断诸结 。心便被缚甚缚极缚。言未降伏未永害者。谓未断未遍知 五顺下分结者。云何为五。一欲贪顺下分结。二嗔恚顺下分结。三有身见顺下分 结。四戒禁取顺下分结。五疑顺下分结。欲贪顺下分结者。欲贪云何答于诸欲境诸贪 等贪。广说乃至。贪类贪生。是名欲贪。顺下分结者。下分谓欲界。上分谓色无色界 。由此欲贪未断未遍知故。便往欲界生于欲界结欲界生。故名欲贪顺下分结。嗔恚顺 下分结者。嗔恚云何。答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广说乃至现为过患。是名嗔恚顺下分结 。广说如前。有身见顺下分结者。有身见云何。答于五取蕴等。随观见我或我所。从 此起忍欲慧观见。是名有身见顺下分结。广说如前。戒禁取顺下分结者。戒禁取云何 。答如有一类执取于戒。谓由此戒能得清净解脱出离。超诸苦乐及能证得超苦乐处。 复有一类执取于禁。谓由此禁能得清净。解脱出离超诸苦乐。及能证得超苦乐处。或 有一类执取戒禁。谓由戒禁能得清净。解脱出离超诸苦乐。及能证得超苦乐处。是名 戒禁取顺下分结。广说如前。疑顺下分结者。疑云何。答于佛法僧及苦集灭道生起疑 惑。广说乃至非现一趣。是名疑顺下分结者。下分谓欲界。上分谓色无色界。由此疑 未断未遍知。故便往欲界生于欲界结欲界生。故名疑顺下分结 五顺上分结者。云何为五。一色贪顺上分结。二无色贪顺上分结。三掉举顺上分 结。四慢顺上分结。五无明顺上分结色贪顺上分结者。色贪云何。答于色界系修所断 法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著贪爱。是名色贪顺上分结者。下分谓欲界。上分谓色无色 界。由此色贪未断未遍知。故便往色界生于色界结色界生。故名色贪顺上分结。无色 P. 79 贪顺上分结者。无色贪云何。答于无色界系修所断法。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著贪爱。 是名无色贪。顺上分结者。下分谓欲界。上分谓色无色界。由此无色贪未断未遍知。 故便往无色界生于无色界结无色界生。故名无色贪顺上分结。掉举顺上分结者。掉举 云何。答于色无色界系修所断法。诸不寂静不极寂静。掉举生性等。掉举生性心躁扰 性。是名掉举顺上分结者。下分谓欲界。上分谓色无色界。由此掉举未断未遍知。故 便往色无色界。生于色无色界。结色无色界生。故名掉举顺上分结。慢顺上分结者。 慢云何。答于色无色界系修所断法。诸慢恃执慢性心高举心轻蔑。是名慢顺上分结。 广说如前。无明顺上分结者。无明云何。答于色无色界系修所断法。诸无智愚痴无明 黑暗。是名无明顺上分结者。下分谓欲界。上分谓色无色界。由此无明未断未遍知故 。便往色无色界。生于色无色界。结色无色界生。故名无明顺上分结 ◎后嗢拖南曰 后五法十四 谓不忍及忍 损减与圆满 语路无能处 胜支解脱想 解脱处根力 不还及净居 出离界各五 有五不忍过失。五能忍功德。五损减。五圆满。五语路。五无堪能处。五胜支。 五成熟解脱想。五解脱处。五根五力。五不还。五净居天。五出离界 五不忍过失者。云何为五。一者暴恶。二者忧悔。三者众生不爱不乐。四者十方 恶名流布。五者身坏命终当堕恶趣地狱。云何暴恶。答诸不能忍补特伽罗不忍因缘。 集诸刀杖乐为损害。故名暴恶。云何忧悔。答诸不能忍补特伽罗。不忍因缘行身恶行 行语恶行行意恶行。彼行身语意恶行已。多生忧悔。身心热恼。故名忧悔。云何众生 不爱不乐。答诸不能忍补特伽罗。不忍因缘若被他骂即还反骂。若被他嗔即还反嗔。 若被他打即还反打。若被他害即还反害。若被他弄即还反弄。由此众生不爱不乐。彼 由如是反骂等缘故。说众生不爱不乐。云何十方恶名流布。答诸不能忍补特伽罗。不 忍因缘常与斗诤。好相言。讼轻弄毁蔑。由此恶名十方流布。彼由如是斗诤等缘。故 说十方恶名流布。云何身坏命终当堕恶趣地狱。答诸不能忍补特伽罗。不忍因缘多行 增上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彼行增上身语意恶行已。身坏命终当堕恶趣大地狱中受诸 剧苦故。说身坏命终当堕恶趣地狱 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二 P. 80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三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五法品第六之三 ◎五能忍功德者。一者不暴恶。二者不忧悔。三者众生爱乐。四者十方善名流布 。五者身坏命终当生善趣天上。云何不暴恶。答诸有能忍补特伽罗。能忍因缘不集刀 杖不为损害名不暴恶。云何不忧悔。答诸有能忍补特伽罗。能忍因缘行身妙行。行语 妙行。行意妙行。彼行身语意妙行已。不生忧悔身心清凉名不忧悔。云何众生爱乐。 答诸有能忍补特伽罗。能忍因缘骂不反骂。嗔不反嗔。打不反打。害不反害。弄不反 弄。由此众生悉皆爱乐。彼由如是不反骂等缘故。名众生爱乐。云何十方善名流布。 答诸有能忍补特伽罗。能忍因缘常无斗诤。不相言讼轻弄毁蔑。由此十方善名流布。 彼由如是无斗诤等缘故。说十方善名流布。云何身坏命终当生善趣天上。答诸有能忍 补特伽罗。能忍因缘多行增上。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彼行增上身语意妙行已。身坏 命终当生善趣天世界中受诸妙乐。故说身坏命终当生善趣天上 五损减者。云何为五。一者亲属损减。二者财富损减。三者无病损减。四者戒损 减。五者见损减。亲属损减云何。答若有亲属遭诸灾害。谓由王故贼故火故水故死故 。又少亲属亦得名为亲属损减。如是名为亲属损减。问何故名为亲属损减。答以如是 法非可爱非可乐非可忍。无救护有违损不可意。是故名为亲属损减。财富损减云何。 答若有财富遭诸灾害。谓由王故贼故火故水故怨故。又少财宝亦得名为财富损减。如 是名为财富损减。问何故名为财富损减。答以如是法非可爱非可乐非可喜非可意。馀 如前说。无病损减云何。答若于身中遭如是病。谓头痛等广说如前。又此身中多有疹 疾。亦得名为无病损减。如是名为无病损减。问何故名为无病损减。答以如是法非可 爱等广说如前。戒损减云何。答害生命。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 。杂秽语。又诸所有不善戒。若诸所有非理所引戒。若诸所有障碍定戒。如是一切名 戒损减。问何故名为戒损减耶。答以如是法非可爱非可乐非可忍。无救护有违损不可 意。以如是法非可爱果。非可乐果。非可喜果。非可意果。非适意果。不悦意果。以 如是法。非可爱异熟。非可乐异熟。非可喜异熟。非可意异熟。非适意异熟。不悦意 异熟。是故名为戒损减。见损减云何。答诸所有见。无施与无祠祀无爱乐。乃至广说 。又诸所有不善见。若诸所有非理所引见。若诸所有障碍定见。如是一切名见损减。 问何故名为见损减耶。答以如是法非可爱。广说乃至不悦意异熟。是故名为见损减 五圆满者。云何为五。一者亲属圆满。二者财富圆满。三者无病圆满。四者戒圆 满。五者见圆满。亲属圆满云何。答若有亲属无诸灾害。谓非王故贼故火故水故死故 。又多亲属亦得名为亲属圆满。如是名为亲属圆满。问何故名为亲属圆满。答以如是 法可爱可乐可忍。有救护无违损称可意。是故名为亲属圆满。财富圆满云何。答若有 财富无诸灾害谓非王故贼故火故水故怨故。又多财宝亦得名为财富圆满。如是名为财 富圆满。问何故名为财富圆满。答以如是法可爱可乐可喜可意。馀如前说。无病圆满 P. 81 云何。答若于身中无如是病。谓头痛等广说如前。又此身中无诸疹疾。亦得名为无病 圆满。如是名为无病圆满。问何故名为无病圆满。答以如是法是可爱等广说如前。戒 圆满云何。答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 杂秽语。又诸所有善戒。若诸所有如理所引戒。若诸所有不障碍定戒。如是一切名戒 圆满。问何故名为戒圆满耶。答以如是法可爱可乐可忍。有救护无违损称可意。以如 是法可爱果。可乐果。可喜果。可意果。适意果。悦意果。以如是法可爱异熟。可乐 异熟。可喜异熟。可意异熟。适意异熟。悦意异熟。是故名为戒圆满。见圆满云何。 答诸所有见。有施与有祠祀有爱乐。乃至广说。又诸所有善见。若诸所有如理所引见 。若诸所有不障碍定见。如是一切名见圆满。问何故名为见圆满耶。答以如是法是可 爱。广说乃至悦意异熟。是故名为见圆满 五语路者。云何为五。一者或时语或非时语。二者或实语或不实语。三者或引义 利语。或引无义利语。四者或细软语或粗犷语。五者或慈愍语或嗔恚语。或时语或非 时语者。问云何非时语。答有二种非时。一者内二者外。内非时云何。答且如举他罪 苾刍。或贪缠所缠。或嗔缠所缠。或痴缠所缠。或遭剧苦。或有重病。或复不能与他 言论。是为内非时。外非时云何。答且如举他罪苾刍所欲举者。或贪缠所缠或嗔缠所 缠或痴缠所缠。或遭剧苦或有重病。或复不能受他言论。或未受具补特伽罗现在前住 。是名外非时。此中所有若内非时若外非时。总略为一数为非时。如是时语名非时语 。问云何时语。答有二种时。一者内二者外。内时云何。答且如举他罪苾刍。非贪缠 所缠非嗔缠所缠。非痴缠所缠。无剧苦无重病。复有堪能与他言论。是名内时。外时 云何。答且如举他罪苾刍所欲举者。非贪缠所缠。非嗔缠所缠非痴缠所缠。无剧苦无 重病。复有堪能受他言论。无未受具补特伽罗现在前住。是名外时。此中所有内时外 时。总略为一数之为时。如是时语名为时语。是故名为或时语或非时语。或实语或不 实语者。问云何不实语。答且如苾刍举他苾刍不见不闻。不疑犯戒犯见犯轨则犯净命 罪。彼如是语名不实语。问云何实语。答且如苾刍举他苾刍实见实闻实疑。犯戒犯见 犯轨则犯净命罪。彼如是语名为实语。是故名为或实语或不实语。或引义利语或引无 义利语者。问云何引无义利语。答且如苾刍举他苾刍犯戒犯见犯轨则犯净命罪。然他 苾刍于如是罪。已陈首已发露已显示已悔除。实无馀言有馀。彼如是语名引无义利语 。问云何引义语。答且如苾刍举他苾刍犯戒犯见犯轨则犯净命罪。然他苾刍于如是罪 。未陈首未发露未显示未悔除。或有馀言有馀。彼如是语名引义利语。是故名为或引 义利语或引无义利语。或细软语或粗犷语者。问云何粗犷语。答且如苾刍于他苾刍。 结恨愤发凶暴恶意。作如是言。汝见如是所犯罪。不汝是恶沙门。愚钝沙门无羞耻。 沙门难调难伏。汝应陈首如是诸罪。勿有覆藏彼如是语名粗犷语。问云何细软语。答 且如苾刍往他苾刍所。作如是言。具寿已犯如是如是罪。应陈首应发露勿覆藏。陈首 则安乐不陈首不安乐。彼如是语名细软语。是故名为或细软语或粗犷语。或慈慜语或 嗔恚语者。问云何嗔恚语。答且如苾刍于他苾刍。有嗔恚心有损害心。而举犯戒犯见 P. 82 犯轨则犯净命罪。彼如是语名嗔恚语。问云何慈慜语。答且如苾刍于他苾刍。有慈慜 心与慈慜具。往至其所举所犯戒犯见犯轨则犯净命罪。彼如是语名慈慜语。是故名为 或慈慜语或嗔恚语 五无堪能处者。云何为五。谓阿罗汉苾刍诸漏已尽。无复堪能故思断生命。无复 堪不与物盗心取。无复堪行非梵行习淫欲法。无复堪能正知说虚诳语。无复堪能贮积 受用诸欲乐具。阿罗汉苾刍诸漏已尽。无复堪能故思断生命者。谓由彼因彼缘。故思 断生命阿罗汉苾刍。诸漏已尽故。于彼因缘已永断已遍知。如断树根截多罗顶。令后 有趣成不生法故。名阿罗汉苾刍诸漏已尽。无复堪能故思断生命。阿罗汉苾刍诸漏已 尽。无复堪能不与物盗心取。行非梵行习淫欲法。正知说虚诳语亦尔。阿罗汉苾刍诸 漏已尽。无复堪能贮积受用诸欲乐具者。谓由彼因彼缘贮积受用诸欲乐具。阿罗汉苾 刍诸漏已尽故。于彼因缘已永断已遍知。如断树根截多罗顶。令后有趣成不生法故。 名阿罗汉苾刍诸漏已尽。无复堪能贮积受用诸欲乐具 五胜支者。云何为五。具寿当知诸圣弟子。于如来所修植净信根生安住。不为沙 门或婆罗门或天魔梵或馀世间如法引夺。是名第一胜支。复次具寿诸圣弟子。无谄无 诳淳直性类。于大师有智同梵行者所。如实自显。是名第二胜支。复次具寿诸圣弟子 。少疾无病成等熟腹非极冷热。时节调和无诸苦恼。由斯饮食易正消化。是名第三胜 支。复次具寿诸圣弟子。勤精进住有势有勤。有勇坚猛。于诸善法常不舍轭。假使唯 馀皮筋骨在。身诸血肉皆悉干枯。为得所求殊胜善法。发勤精进有势有勤。有勇坚猛 不舍善轭。若求证得精进炽然终无中废。是名第四胜支。复次具寿诸圣弟子。具慧安 住成就世间。有出没慧圣慧出慧善通达慧。彼所作慧正尽苦慧。是名第五胜支。于如 来所修植净信者。如来云何。答应正等觉说名如来。净信云何。答若依出离远离所生 善法诸信。信性随顺性印可性。已爱乐当爱乐现爱乐性。心清净性故名净信。即此净 信于如来所。已修植当修植现修植。由斯故说于如来所修植净信。言根生者。谓此净 信有二种根。一者无漏智。二者无漏善根。故名根生。言安住者。谓由如是行相根生 。即由如是行相安住。若由如是行相安住。即由如是行相根生故名安住。不能引夺者 。谓由成就如是净信。一切世间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门若婆罗门若馀众生诸天人类。皆 不能引不能夺。不能引夺不能倾。不能等倾不能等极倾。不能摇不能等摇。不能等极 。不能动不能等动。不能等极动。是故说为不能引夺。是名第一者。渐次顺次相续次 第数为第一。言胜支者。谓由净信增盛。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后后转胜故名胜支。言 无谄者。谄云何。答诸心险性若心奸性。若心曲性心杂乱性。心不显了性心不正直性 。心不调善性皆名为谄。无如是谄故名无谄。言无诳者诳云何。答伪斗伪秤伪函伪。 语于他罔帽极罔帽遍罔帽。罔帽业欺弄迷惑。皆名为诳。无如是诳故名无诳。淳直性 类者。谓重显了无谄诳性。是故复说淳直性类。于大师有智同梵行者所。如实自显者 。大师云何。答谓诸如来应正等觉说名大师。有智同梵行者云何。答谓舍利子。大采 菽氏。大营构氏。大迦叶波。大执藏。大劫庀那。大迦多衍那。大准陀。大善见。大 P. 83 路。大名。无灭欲乐金毗罗等。皆名有智同梵行者。若彼具寿多贪嗔痴有所违犯。便 于大师及诸有智同梵行所。如实陈首施设建立分别显了。发露开示无所覆藏。由斯故 说于大师有智同梵行者所。如实自显是名第二者。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二。言 胜支者。谓由无谄诳增盛。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后后转胜故名胜支。言少疾者多疾云 何。答谓头痛等乃至广说。及馀多种逼恼疹疾能生种种不安隐触。住在身中皆名多疾 。如是疾无故名少疾。言无病者。重显少疾成等熟腹非极冷热。时节调和无诸苦恼。 由斯饮食易正消化者。谓彼成就非极冷热。平等成就生熟二藏。若有成就极冷藏者。 诸所饮啖极迟成就。令身沉重无所堪任。不能精勤修胜断行。若有成就极热藏者。诸 所饮啖极速成熟。令身羸劣无所堪任。不能精勤修胜断行由彼成就。非极冷热生熟二 藏。时节调和无诸苦恼。有所饮啖易正消化。令身强盛有所堪任故。能精勤修胜断行 。是名第三者。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三。言胜支者。谓由少疾等增盛。诸善男子 或善女人。后后转胜故名胜支。勤精进住者。精进云何。答若于出离远离所生善法。 精勤勇猛势用策励。不可制伏策心相续。是名精进。由彼成就如是精进。于所修习能 行胜行。进趣证会是故说为勤精进。住言有势者。谓彼上品精进圆满故名有势言。有 勤者。谓即显示精进坚固故名有勤。言有勇坚猛者。谓由成就精进力故。勇决而取坚 住。而取猛利而取诸有所取。是善非恶随所取相。守护不舍如获他国。善能守护是故 说为有勇坚猛。于诸善法常不舍轭者。谓于善法不舍勤勇精进无断。是故说为于诸善 法常不舍轭。为得所求殊胜善法。若未证得精进炽然终无中废者。谓若未得阿罗汉果 。精进炽然常无懈废。由斯故说为得所求殊胜善法。若未证得精进炽然终无中废。是 名第四者。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四。言胜支者。谓由精进增盛。诸善男子或善女 人。后后转胜故名胜支。具慧安住者。慧云何。答若依出离远离所生善法。于诸法相 能简择极简择。广说乃至毗钵舍那是名为慧。言安住者。谓由成就如是慧故。于诸法 相能行胜行进趣证会。由斯故说具慧安住。成就世间有出没慧者。世间谓五取蕴。云 何为五。谓色取蕴受想行识取蕴。彼由成就如是慧故。能如实知此五取蕴生及变坏。 由斯故说成就世间有出没慧。言圣慧者有二种圣。一者善故圣。二者无漏故圣。此慧 具由二种圣故。说名为圣故名圣慧。言出慧者。谓彼成就如是慧故。能出离欲界。及 能出离色无色界故名出慧。善通达慧者。谓彼成就如是慧故。于苦集灭道谛。由苦集 灭道相能通达。善通达各别通达。是故名为善通达慧。彼所作慧者。谓彼所引学无间 道所有胜慧。此中说为彼所作慧。正尽苦慧者。正云何。答因故门故理趣故行相故说 名为正。尽苦慧者。五取蕴名为苦。此慧能令五取蕴尽。等尽遍尽证永尽。故名尽苦 慧。是名第五者。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五。言胜支者。谓由具慧增盛。诸善男子 或善女人。后后转胜故名胜支 五成熟解脱想者。云何为五。一无常想。二无常苦想。三苦无我想。四厌逆食想 。五死想。无常想云何。答一切行皆无常。于无常行由无常故。如理思惟诸想等。想 现前而想已想当想现。想是名无常想无常。苦想云何。答一切行皆无常由。无常故有 P. 84 是苦者。于诸苦行由苦相故。如理思惟诸想等想现前。而想已想当想现想。是名无常 苦想。苦无我想云何。答一切行皆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于无我行由无我故。 如理思惟诸想等想现前。而想已想当想现想。是名苦无我想。厌逆食想云何。答诸苾 刍等应于段食。发起厌逆俱行作意。及起毁呰俱行作意。以不净想思惟段食。其事云 何。答于诸糜饭。应起膖胀死尸胜解。于粥羹臛。应起人之稀粪胜解。于生酥乳酪。 应起人之髓脑胜解。于熟酥油沙糖及蜜。应起人之肪膏胜解。于𪎊应起骨屑胜解。于 饼应起人皮胜解。于盐应起碎齿胜解。于莲根茎生菜枝叶。应起连发髑髅胜解。于诸 浆饮。应起人之脓血胜解。彼于段食发起如是厌逆毁呰俱行作意。以不净相思惟段食 。诸想等想现前。而想已想当想现想。是名厌逆食想。死想云何。答于自身命极善作 意。思惟无常诸想等想现前。而想已想当想现想。是名死想。如是五种名成熟解脱想 。问何缘此五名成熟解脱想耶。答解脱有三种一心解脱。二慧解脱。三无为解脱。由 此五想有为解脱。未生令生。生已增长坚固广大。由斯速证无为解脱。由此因缘名成 熟解脱想 ◎五解脱处者云何为五。具寿当知若诸苾刍苾刍尼等。或有大师为说法要。或有 随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为说法要如如大师。或有随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为说法要。如 是如是于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义由正了知。若法若义便发起欣。欣故生喜。心喜 故身轻安。身轻安故受乐。受乐故心定。心定故如实知见。如实知见故生厌。厌故能 离。离故得解脱。是名第一解脱处。是诸苾刍苾刍尼等。安住此处念未住者能住正念 。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尽者能尽诸漏。未得无上安隐涅槃者。疾能证得。复次具 寿若诸苾刍苾刍尼等。虽无大师或馀随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为说法要而能以大音声 读诵。随曾所闻究竟法要。如如以大音声读诵。随曾所闻究竟法要。如是如是于彼法 要能正了知。若法若义由正了知。若法若义便发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轻安。身 轻安故受乐。受乐故心定。心定故如实知见。如实知见故生厌。厌故能离。离故得解 脱。是名第二解脱处。是诸苾刍苾刍尼等。安住此处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 住正定。漏未尽者能尽诸漏。未得无上安隐涅槃者疾能证得。复次具寿若诸苾刍苾刍 尼等。虽无大师。或馀随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为说法要亦不以大音声读诵。随曾所 闻究竟法要。而能为他广说开示。随曾所闻究竟法要。如如为他广说开示。随曾所闻 究竟法要。如是如是于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义由正了知。若法若义便发起欣。欣 故生喜。心喜故身轻安。身轻安故受乐。受乐故心定。心定故如实知见。如实知见故 生厌。厌故能离。离故得解脱。是名第三解脱处。是诸苾刍苾刍尼等。安住此处念未 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尽者能尽诸漏。未得无上安隐涅槃者疾能证 得。复次具寿若诸苾刍苾刍尼等。虽无大师。或馀随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为说法要 亦不以大音声读诵。随曾所闻究竟法要。亦不为他广说开示。随曾所闻究竟法要。而 能独处寂静思惟筹量观察。随曾所闻究竟法要。所有义趣如如独处。寂静思惟筹量观 察。随曾所闻究竟法要。所有处趣如是如是。于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义由正了知 P. 85 。若法若义便发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轻安。身轻安故受乐。受乐故心定。心定 故如实知见。如实知见故生厌。厌故能离。离故得解脱。是名第四解脱处。是诸苾刍 苾刍尼等。安住此处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尽者能尽诸漏未得 无上安隐涅槃者疾能证得 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三 P. 86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四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五法品第六之四 ◎复次具寿若诸苾刍苾刍尼等。虽无大师。或馀随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为说法 要亦不以大音声读诵。随曾所闻究竟法要。亦不为他广说开示。随曾所闻究竟法要。 亦不独处寂静思惟筹量观察。随曾所闻究竟法要。所有义趣而能善取随一定相。于彼 定相能善思惟。又善了知复善通达。如如善取随一定相。于彼定相能善思惟。又善了 知复善通达。如是如是于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义由正了知。若法若义便发起欣。 欣故心喜。生喜故身轻安。身轻安故受乐。受乐故心定。心定故如实知见。如实知见 故生厌。厌故能离。离故得解脱。是名第五解脱处。是诸苾刍苾刍尼等。安住此处念 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尽者能尽诸漏。未得最上安隐涅槃者疾能 证得。此中大师或有随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为说法要者。问大师云何。答即诸如来 应正等觉说名大师。问尊重有智同梵行者云何。答解㤭陈那马胜贤胜雾气大名那舍圆 满无垢妙臂牛主舍利子大采菽氏大迦叶波大劫庀那大营构氏大迦多衍那大执藏大善见 大路随顺无灭欲乐金毗罗等。皆名尊重有智同梵行者。问法云何。答名身句身文身是 名为法。即前大师尊重有智同梵行者。以诸名身句身文身。为彼宣说施设建立。开显 分别明了开示。由此故言为说法要。如如大师或有随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为说法要 如是如是。彼于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义者问能正了知。若法云何。答名身句身文身 是名为法。彼于此法等了近了明了。通达品类差别。获得无二无退转智故。名能正了 知若法。问能正了知若义云何。答名身句身文身。所显所了所说所遍说。所示所等示 。所开名义彼于此义。等了近了明了通达品类差别。获得无二无退转智。是名能正了 知。若义由正了知若法若义便发起欣者。最初所发喜名为欣。彼于此欣起等起。生等 生。转现转。聚集出现。由斯故说便发起欣。欣故生喜者。谓上品欣转名为喜。彼于 此喜。起等起。生等生。转现转。聚集出现。由斯故说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轻安者。 谓彼从欣生心喜故。于现法中身重性断。心重性断。身有堪能。心有堪能身细滑。心 细滑。身轻软心轻。软身离盖。心离盖。身无懒惰心无懒惰。身无疲倦心无疲倦。由 斯故说心喜故身轻安。身轻安故受乐者。谓由身有堪能心有堪能。广说乃至身无疲倦 心无疲惓故。身便有乐心受妙喜。由斯故说身轻安故受乐。受乐故心定者。谓受乐故 远离劳倦。无劳倦法平等行故。心住等住近住一趣得三摩地。由斯故说受乐故心定。 心定故如实知见者。谓彼若时心住等住无二无转。尔时于苦如实知见苦。于集灭道如 实知见集灭道。由斯故说心定故如实知见。如实知见故生厌者。谓彼若时于苦如实知 见苦。于集灭道如实知见集灭道。尔时于五取蕴便生厌毁违逆而住。由斯故说如实知 见故生厌。厌故能离者。谓彼若时于五取蕴能生厌毁违逆而住。尔时便于贪嗔痴三不 善根。能损能薄令渐缺减。如人以水浸渍黄衣置日光中染色速脱。如是若时于五取蕴 。能生厌毁违逆而住。尔时便于三不善根能损能薄令渐缺减。由斯故说厌故能离。离 P. 87 故得解脱者。谓彼若时能损能薄能渐缺减三不善根。尔时便于贪嗔痴等心得解脱。由 斯故说离故得解脱。是名第一者。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一。解脱处者。此中何谓 解脱处耶。答此中七法名解脱处。一者正了知法。二者正了知义。三者欣。四者喜。 五者轻安。六者乐。七者定。是诸苾刍苾刍尼等者。谓若能引学无间道。于此义中说 为苾刍苾刍尼等。安住此处者。谓住此处等住近住。是故说为安住此处。念未住者能 住正念者。谓能住四念住。心未定者能住正定者。谓能住四静虑。漏未尽者能尽诸漏 者。问诸漏云何。答有三漏。谓欲漏有漏无明漏。彼于此三漏能尽等尽遍尽现尽当尽 速尽。由斯故说漏未尽者能尽诸漏。未得无上安隐涅槃者能疾证得者。谓诸爱尽离灭 涅槃。说为无上安隐涅槃。彼速于此能得随得能触能证。由斯故说未得无上安隐涅槃 者。能疾证得而能以大音声读诵随曾所闻究竟法要者。谓以广大音声读诵。如先所闻 究竟法要。而能为他广说开示。随曾所闻究竟法要者。谓彼而能为他宣说施设建立。 开显分别明了显示。如先所闻究竟法要而能独处。寂静思惟筹量观察。随曾所闻究竟 法要所有义趣者。谓能独处寂静。寻思遍寻思。简择遍简择观察遍观察。如先所闻究 竟法要所有义趣。而能善取随一定相。于彼定相能善思惟。又善了知复善通达者。谓 能善取定及定相。于彼定相能善思惟。又善了知复善通达入住出相。馀如前说。五根 者 云何为五。一信根。二精进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此五根相。如前广说 。五力者。云何为五。一信力。二精进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问信力云何。 答于如来所修植净信根生安住。不为沙门或婆罗门或天魔梵或馀世间如法引夺。是名 信力。问精进力云何。答于己生不善法为永断故。生欲策励。乃至广说四种正断是名 精进力。问念力云何。答于内身住循身观。乃至广说四种念住是名念力。问定力云何 。答离欲恶不善法。乃至广说四种静虑是名定力。问慧力云何。答如实了知。此是苦 圣谛。此是苦集圣谛。此是苦灭圣谛。此是趣苦灭行圣谛。是名慧力。问何故名力。 答因如是力。依如是力。住如是力。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皆可断截摧伏破坏故名 为力 五不还者云何为五。一者中般涅槃补特伽罗。二者生般涅槃补特伽罗。三者有行 般涅槃补特伽罗。四者无行般涅槃补特伽罗。五者上流补特伽罗。云何中般涅槃补特 伽罗。答诸有补特伽罗。即于现法已断五顺下分结。未断五顺上分结。造作增长。起 异熟业。非生异熟业。身坏命终彼色界天中有起已。便得如是无漏道力。进断馀结而 般涅槃。是名中般涅槃补特伽罗。问何故名中般涅槃补特伽罗。答由此补特伽罗。根 极猛利结极微薄。已超欲界未至色界。于其中间便得如是无漏道力。进断馀结而般涅 盘故。名中般涅槃补特伽罗。云何生般涅槃补特伽罗。答诸有补特伽罗。即于现法五 顺下分结。已断已遍知。五顺上分结未断未遍知。造作增长起异熟业及生异熟业。身 坏命终彼生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生已不久。便得如是无漏道力。进断馀结而般 涅槃。是名生般涅槃补特伽罗。问何故名生般涅槃补特伽罗。答由此补特伽罗。才生 P. 88 未久便得如是无漏道力。进断馀结而般涅槃故。名生般涅槃补特伽罗。复次有说如是 补特伽罗。才生未久便得如是无漏道力。进断馀结此后乃至尽寿而住。方入无馀般涅 盘界故。名生般涅槃补特伽罗。云何有行般涅槃补特伽罗。答诸有补特伽罗。即于现 法五顺下分结。已断已遍知。五顺上分结未断未遍知。造作增长起异熟业。及生异熟 业。身坏命终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生已后时。依有行道以有勤行有勤作意。 修不息加行道。进断馀结而般涅槃。是名有行般涅槃补特伽罗。问何故名有行般涅槃 补特伽罗。答由此补特伽罗。依有行道以有勤行有勤作意。修不息加行道。进断馀结 而般涅槃故。名有行般涅槃补特伽罗。复次有说。由此补特伽罗。依有为缘定。进断 馀结而般涅槃故。名有行般涅槃补特伽罗。云何无行般涅槃补特伽罗。答诸有补特伽 罗。即于现法五顺下分结。已断已遍知。五顺上分结未断未遍知。造作增长起异熟业 及生异熟业。身坏命终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生已后时依无行道。以无勤行无 勤作意。修止息加行道进断馀结。入无馀依般涅槃界。是名无行般涅槃补特伽罗。问 何故名无行涅槃补特伽罗。答由此补特伽罗。依无行道以无勤行无勤作意。修止息加 行道。进断馀结而般涅槃故。名无行般涅槃补特伽罗。复次有说。由此补特伽罗。依 无为缘定。进断馀结入无馀依般涅槃界故。名无行般涅槃补特伽罗。云何上流补特伽 罗。答诸有补特伽罗。即于现法五顺下分结已断已遍知。五顺上分结未断未遍知。乃 至现入杂修世俗第四静虑。将命终时退三静虑。住初静虑临命终时。造作增长。起异 熟业及生异熟业。身坏命终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梵众天中。生已后时现入世 俗第二静虑。临命终时造作增长。起异熟业及生异熟业。身坏命终彼色界天中有起已 。往生色界光音天中。生已后时现入世俗第三静虑。临命终时造作增长。起异熟业及 生异熟业。身坏命终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遍净天中。生已后时现入世俗第四 静虑。临命终时造作增长。起异熟业及生异熟业。身坏命终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 色界广果天中。生已后时现入下品杂修世俗第四静虑。临命终时造作增长。起异熟业 及生异熟业。身坏命终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无烦天中。生已后时现入中品杂 修世俗第四静虑。临命终时造作增长。起异熟业及生异熟业。身坏命终彼色界天中有 起已。往生色界无热天中。生已后时现入上品杂修世俗第四静虑。临命终时造作增长 。起异熟业及生异熟业。身坏命终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善现天中。生已后时 入上胜品杂修世俗第四静虑。临命终时造作增长。起异熟业及生异熟业。身坏命终彼 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善见天中。生已后时入上上品最极圆满杂修世俗第四静虑 。临命终时造作增长。起异熟业及生异熟业。身坏命终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 色究竟天。生已后时方得如是无漏道力。进断馀结入无馀依般涅槃界。是名上流补特 伽罗。问何故名上流补特伽罗。答有二种流。谓生死业及彼烦恼。彼于此二俱未断未 遍知。彼由此因及此缘故。上行随行上流随流故。名上流补特伽罗。复次有作是言。 说由此不还补特伽罗。渐次胜进于后后定。能领随领能受随受。永无退转故名上流。 复次上流略有二种。何谓为二。一者行色界。二者行无色界。行色界者。以色究竟天 P. 89 为最极处。行无色界者。以非想非非想处天。为最极处 五净居天者。云何为五。答一无烦天。二无热天。三善现天。四善见天。五色究 竟天。云何无烦天。答谓此与彼诸无烦天。是一类为伴侣共众同分。依得事得处得皆 同。又若生在无烦天中。所有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蕴。是名无烦天。复次以无烦天。 于苦见苦于集见集于灭见灭于道见道故。名无烦天。复次以无烦天。身无烦扰心无烦 扰。由彼身心无烦扰故。领受寂静遍净无漏微妙诸受故。名无烦天。复次此是彼名异 语增语诸想等想。施设言说谓无烦天故。名无烦天。云何无热天。答谓此与彼诸无热 天。同一类为伴侣共众同分。依得事得处得皆同。又若生在无热天中。所有无覆无记 色受想行识蕴。是名无热天。复次以无热天。于苦见苦于集见集于灭见灭于道见道故 。名无热天。复次以无热天。身无热恼心无热恼。由彼身心无热恼故。领受寂静遍净 无漏微妙诸受故。名无热天。复次此是彼名异语增语诸想等想。施设言说谓无热天故 。名无热天。云何善现天。答谓此与彼诸善现天同一类。为伴侣共众同分依得事得处 得皆同。又彼生在善现天中。所有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蕴。是名善现天。复次以善现 天。于苦见苦于集见集于灭见灭于道见道故。名善现天。复次以善现天形色微妙。众 所乐观清净端严。超过无烦无热天众故。名善现天。复次此是彼名异语增语诸想等想 。施设言说谓善现天故。名善现天。云何善见天。答谓此与彼诸善见天同一类。为伴 侣共众同分依得事得处得皆同。又彼生在善见天中。所有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蕴。 是名善见天。复次以善见天。于苦见苦于集见集于灭见灭于道见道故。名善见天。复 次以善见天形色转微妙。众所转乐观转清净端严。超过无烦无热善现天众故。名善见 天。复次此是彼名异语增语诸想等想。施设言说谓善见天故。名善见天。云何色界究 竟天。答谓此与彼诸色究竟天同一类。为伴侣共众同分依得事得处得皆同。又复生在 色究竟天中。所有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蕴。是名色究竟天。复次以色究竟天。于苦 见苦于集见集于灭见灭于道见道故。名色究竟天。复次以色究竟天所得自体。于生色 趣最胜第一故。名色究竟天。复次此天亦名碍究竟天。碍谓碍身。此是碍身最究竟处 故。名碍究竟天。复次此是彼名异语增语诸想等想。施设言说谓色究竟天。或谓碍究 竟天故。名色究竟天。或名碍究竟天 五出离界者。云何为五。具寿当知。诸有多闻圣弟子众具猛利见。若念诸欲便于 诸欲心不趣入不信乐。不安住无胜解。卷缩不伸弃舍而住。厌恶毁呰制伏违逆。如烧 筋羽卷缩不伸。如是多闻圣弟子众具猛利见。若念诸欲便于诸欲心不趣入乃至广说。 若念出离。便于出离深心趣入信乐安住。有胜解不卷缩恒舒泰。心不厌毁任运现行。 其心安乐易善修习。于诸欲缘所起诸漏。损害热恼皆得解脱。从彼起已离系解脱。不 受彼因彼缘诸受。如是名为于欲出离。于恚无恚于害无害于色无色。应知亦尔。具寿 当知诸有多闻圣弟子众具猛利见若念有身。便于有身心不趣入不信乐。不安住无胜解 。卷缩不伸弃舍而住。厌恶毁呰制伏违逆。如烧筋羽卷缩不伸。如是多闻圣弟子众具 猛利见。若念有身。便于有身心不趣入乃至广说。若念有身灭涅槃。便于有身灭涅槃 P. 90 。深心趣入信乐安住。有胜解不卷缩恒舒泰。心不厌毁任运现行。其心安乐易善修习 。于有身缘所起诸漏。损害热恼皆得解脱。从彼起已离系解脱。不受彼因彼缘诸受。 如是名为有身出离。此中诸有者。谓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类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长 寿。如是寿边际故名诸有。多闻者。谓闻多正法。多正法者谓契经。应诵。记别。讽 颂。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闻此诸法故名多闻。圣弟 子者圣谓诸佛。佛之弟子名圣弟子。诸能归依佛法僧者。一切皆得圣弟子名故。名圣 弟子具猛利见者。云何猛利。答上品圆满故名猛利。云何为见。答若依出离远离所生 善法。于法简择极简择。广说乃至毗钵舍那故名为见。若念诸欲者。云何名诸欲。答 欲亦名诸欲。欲界亦名诸欲。五妙欲境亦名诸欲。今此义中意说五妙欲境名诸欲。由 此故名若念诸欲。便于诸欲心不趣入不信乐不安住无胜解者。谓圣弟子于妙欲境。以 称赞俱行作意审思惟时。不起随顺心随顺信随顺欲随顺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由此 故名便于诸欲心不趣入不信乐不安住无胜解卷缩不伸者。谓圣弟子于诸妙欲。以称赞 俱行作意审思惟时。心不乐住不随顺。不趣向不临入故名卷缩。不伸弃舍而住厌恶毁 呰制伏违逆者。谓圣弟子于诸妙欲。以称赞俱行作意审思惟时。于诸妙欲弃舍而住。 厌恶毁呰制伏违逆故。名弃舍而住厌恶毁呰制伏违逆。若念出离者。云何出离。答出 离亦名出离。出离界亦名出离。色界善根亦名出离。初静虑亦名出离。今此义中意说 初静虑名出离。由此故名若念出离。便于出离深心趣入。信乐安住有胜解者。谓圣弟 子于此出离。以胜解俱行作意审思惟时。便生随顺心随顺信随顺欲随顺心。胜解已胜 解当胜解。由此故名便于出离深心趣入信乐安住。有胜解不卷缩恒舒泰者。谓圣弟子 于此出离。以称赞俱行作意审思惟时。心乐安住顺趣临入故名不卷缩恒舒泰。心不厌 毁任运现行者。谓圣弟子于此出离。以称赞俱行作意审思惟时。非如于欲心不乐住。 厌恶毁呰制伏违逆。由此故言心不厌毁任运现行。其心安乐者。谓圣弟子当于尔时。 其心安乐无劳无损成无倦法。由此故言其心安乐。易修习者。谓圣弟子当于尔时。数 数修习数数作意。相应修习故名易修习。善修习者。谓圣弟子当于尔时。因故门故理 故行故。殷重修习。坚住修习。恭敬修习。作意修习故。名善修习。于诸欲缘所起诸 漏。损害热恼皆得解脱。从彼起已离系解脱者。谓圣弟子由此因缘。于诸欲中心得解 脱。从彼起已离系解脱。由斯故说于诸欲缘所起诸漏。损害热恼皆得解脱。从彼起已 离系解脱。不受彼因彼缘诸受者。谓于诸欲若未断未遍知便受苦受。若已断已遍知不 受苦受。由斯故说不受彼因彼缘诸受。如是名为于欲出离者。问今于此中何谓出离。 答永断诸欲亦名出离。超过诸欲亦名出离。舍离尘俗亦名出离。色界善根亦名出离。 初静虑亦名出离。今此义中意说初静虑名出离。于恚无恚者。问恚云何。答恚亦名恚 。恚界亦名恚。今此义中意说恚界名恚。问无恚云何。答无恚亦名无恚。无恚界亦名 无恚。慈心定亦名无恚。今此义意说慈心定名无恚。于害无害者。问害云何。答害亦 名害。害界亦名害。今此义中意说害界名害。问无害云何。答无害亦名无害。无害界 亦名无害。悲心定亦名无害。今此义中意说悲心定名无害。于色无色者。问色云何。 P. 91 答色亦名色。色界亦名色。四静虑亦名色。今此义中意说四静虑名色。问无色云何。 答无色亦名无色。无色界亦名无色。四无色亦名无色。今此义中意说四无色名无色。 诸有多闻圣弟子众具猛利见者如前说。若念有身者。有身亦名有身。五取蕴亦名有身 。今此义中意说五取蕴名有身。便于有身心不趣入等如前欲说。若念有身灭者。有身 灭亦名灭。择灭亦名灭。今此义中意说择灭名灭非馀 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四 此卷宋本第八幅第八九行云彼色界天中有起(之下便云)坏命终彼色界天(乃至)第九幅 原五行补特伽罗复(之下便云)已往生色界(乃至)第十一幅第七行生异熟业身(之下便云)次有 作是言说(等) 如是三节文断义绝不相连续今捡二本则宋本错将生异熟业身(之下)坏命终彼色界天 (乃至)补特伽罗复(等)凡三十四行之文进而写之于彼色界天中有起(之下)却将中有起(之下) 已往生色界(乃)生异熟业身(等)三十四行之文退而写之于补特伽罗复(之下)致令如是今依 二本进退而正之 第十二幅原六行善现天中所有无(之下)国本宋本并脱覆无记(乃至)便于诸欲心(等)凡 三十五行之文今依丹本足之 P. 92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五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六法品第七之一 时舍利子复告众言。具寿当知。佛于六法自善通达现等觉已。为诸弟子宣说开示 。我等今应和合结集。佛灭度后勿有乖诤。当令随顺梵行法律。久住利乐无量有情。 哀愍世间诸天人众。令获殊胜义利安乐。六法云何。此中有二嗢柁南颂。初嗢柁南曰 初六法十种 谓内外识触 及受想思爱 退不退各六 有六内处。六外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爱身。六顺 退法。六顺不退法。六内处者云何为六。答一眼内处。二耳内处。三鼻内处。四舌内 处。五身内处。六意内处。云何眼内处。答若眼于色。或已见或今见或当见。或彼同 分是名眼内处。耳鼻舌身意内处。随所应当广说 六外处者云何为六。答一色外处。二声外处。三香外处。四味外处。五触外处。 六法外处。云何色外处。答若色为眼。或已见或今见或当见。或彼同分。是名色外处 。声香味触法外处。随所应当广说 六识身者云何为六。答一眼识身。二耳识身。三鼻识身。四舌识身。五身识身。 六意识身。云何眼识身。答眼及诸色为缘生眼识。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于眼所识 色。诸了别性。极了别性。了别色性。是名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随所应当广说 六触身者云何为六。答一眼触身。二耳触身。三鼻触身。四舌触身。五身触身。 六意触身。云何眼触身。答眼及诸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触。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 缘。于眼所识色。诸触等触等触性。已触当触。是名眼触身。耳鼻舌身意触身。随所 应当广说 六受身者云何为六。答一眼触所生受身。二耳触所生受身。三者鼻触所生受身。 四舌触所生受身。五身触所生受身。六意触所生受身。云何眼触所生受身。答眼及诸 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触。触为缘故受。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眼触为因眼触等 起。眼触种类眼触所生。眼触所起作意相应。于眼所识色诸受等受。别受已受当受。 是名眼触所生受身。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身。随所应当广说。六想身者云何为六。答 一眼触所生想身。二耳触所生想身。三鼻触所生想身。四舌触所生想身。五身触所生 想身。六意触所生想身。云何眼触所生想身。答眼及诸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触。 触为缘故想。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眼触为因眼触等起。眼触种类眼触所生。眼触 所起作意相应。于眼所识色诸想等想。现前等想已想当想。是名眼触所生想身。耳鼻 舌身意触所生想身。随所应当广说 P. 93 六思身者云何为六。答一眼触所生思身。二耳触所生思身。三鼻触所生思身。四 舌触所生思身。五身触所生思身。六意触所生思身。云何眼触所生思身。答眼及诸色 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触。触为缘故思。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眼触为因眼触等起 。眼触种类眼触所生眼触所起作意相应。于眼所识色。诸思等思。现前等思已思当思 。作心意业。是名眼触所生思身。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思身。随所应当广说 六爱身者云何为六。答一眼触所生爱身。二耳触所生爱身。三鼻触所生爱身。四 舌触所生爱身。五身触所生爱身。六意触所生爱身。云何眼触所生爱身。答眼及诸色 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触。触为缘故受。受为缘故爱。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于眼 所识色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著爱乐。是名眼触所生爱身。耳鼻舌身意触所生爱身。 随所应当广说 六顺退法者云何为六。答一于佛不恭敬住。二于法不恭敬住。三于僧不恭敬住。 四于学不恭敬住。五具恶言。六遇恶友。于佛不恭敬住者。云何于佛不恭敬性。答于 佛世尊诸不恭敬性。不等恭敬性。不与自在性。不等与自在性。是名于佛不恭敬性。 于法于僧于学亦尔。具恶言者。云何恶言性。答如前恶语说。遇恶友者云何恶友性。 答如前恶友说 六顺不退法者云何为六。答一于佛有恭敬住。二于法有恭敬住。三于僧有恭敬住 。四于学有恭敬住。五具善言。六遇善友。于佛有恭敬住者。云何于佛有恭敬性。答 于佛世尊诸恭敬性。有恭敬性。有与自在性。有怖随自在转性。是名于佛有恭敬性。 于法于僧于学亦尔。具善言者云何善言性。答如前善语说。遇善友者云何善友性。答 善友谓佛及佛弟子。广说乃至行远离痴调伏痴行。是名善友性。若于如是善友。诸习 近等习近。亲近等亲近。恭敬承事。是名遇善友。后嗢柁南曰 后六有十四 谓喜忧舍恒 界出根喜通 明念上观类 有六喜近行。六忧近行。六舍近行。六恒住。六界。六出离界。六诤根法。六可 喜法。六通。六顺明分想。六随念。六无上法。六观待。六生类 六喜近行者。云何为六。答一眼见色已顺喜处色近行。二耳闻声已顺喜处声近行 。三鼻嗅香已顺喜处香近行。四舌尝味已顺喜处味近行。五身觉触已顺喜处触近行。 六意了法已顺喜处法近行。眼见色已顺喜处色近行者。谓眼见色已。于一向可爱一向 可乐一向可欣一向可意色。以顺喜处作意思惟。若于此色由顺喜处作意思惟。所生喜 受。是名眼见色已顺喜处色近行。耳鼻舌身意喜近行亦尔 六忧近行者。云何为六。答一眼见色已顺忧处色近行。二耳闻声已顺忧处声近行 。三鼻嗅香已顺忧处香近行。四舌尝味已顺忧处味近行。五身觉触已顺忧处触近行。 六意了法已顺忧处法近行。眼见色已顺忧处色近行者。谓眼见色已。于一向不可爱一 向不可乐一向不可欣一向不可意色。以顺忧处作意思惟。若于此色由顺忧处作意思惟 。所生忧受。是名眼见色已顺忧处色近行。耳鼻舌身意忧近行亦尔 P. 94 六舍近行者。云何为六。答一眼见色已顺舍处色近行。二耳闻声已顺舍处声近行 。三鼻嗅香已顺舍处香近行。四舌尝味已顺舍处味近行。五身觉触已顺舍处触近行。 六意了法已顺舍处法近行。眼见色已顺舍处色近行者。谓眼见色已。于非可爱非不可 爱。非可乐非不可乐。非可欣非不可欣。非可意非不可意色。以顺舍处作意思惟。若 于此色由顺舍处。作意思惟所生舍受。是名眼见色已顺舍处色近行。耳鼻舌身意舍近 行亦尔 六恒住者。云何为六。答一眼见色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二耳闻声已 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三鼻嗅香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四舌尝味 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五身觉触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六意了 法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眼见色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者。谓眼 见色于可爱不可爱。可乐不可乐。可欣不可欣。可意不可意。或所依止。或等无间。 或所缘。或处所。或增上色。以顺舍处作意思惟。若于此色由顺舍处作意思惟。所生 妙舍。是名眼见色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耳鼻舌身意恒住亦尔。问此中舍者 何所谓耶。答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惊觉任运住性。应知此中说名为舍。复次有 说。六识相应缘色声香味触法境。舍受名舍。今此义中应知意说。心平等性。心正直 性。心无惊觉任运住性。行舍名舍。六界者云何为六。答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 四风界。五空界。六识界。分别此六如法蕴论。六出离界者。云何为六。答一有具寿 作如是言。我于慈心定。虽已习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犹为嗔所缠缚。应告彼曰。勿 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寿。于慈心定。已习已修。已多所作。无处无容。其心犹 为嗔所缠缚。若心犹为嗔所缠缚。无有是处。谓慈心定必能出离一切嗔缚。问此中出 离何所谓耶。答嗔缚永断亦名出离。超越嗔缚亦名出离。诸慈心定亦名出离。今此义 中意说慈心定名出离。二有具寿作如是言。我于悲心定。虽已习已修已多所作。而我 心犹为害所缠缚。应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寿。于悲心定。已习已修。 已多所作。无处无容。其心犹为害所缠缚。若心犹为害所缠缚。无有是处。谓悲心定 必能出离一切害缚。问此中出离何所谓耶。答害缚永断亦名出离。超越害缚亦名出离 。诸悲心定亦名出离。今此义中意说悲心定名出离。三有具寿作如是言。我于喜心定 。虽已习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犹为不乐缠缚。应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 具寿。于喜心定。已习已修。已多所作。无处无容。其心犹为不乐缠缚。若心犹为不 乐缠缚。无有是处。谓喜心定必能出离一切不乐。问此中出离何所谓耶。答不乐永断 亦名出离。超越不乐亦名出离。诸喜心定亦名出离。今此义中意说喜心定名出离。四 有具寿作如是言。我于舍心定虽已习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犹为欲贪嗔缠缚。应告彼 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寿。于舍心定。已习已修。已多所作。无处无容。其 心犹为欲贪嗔缠缚。若心犹为欲贪嗔缠缚。无有是处。谓舍心定必能出离一切欲贪嗔 。问此中出离何所谓耶。答欲贪嗔永断亦名出离。超越欲贪嗔亦名出离。诸舍心定亦 名出离。今此义中意说舍心定名出离。五有具寿作如是言。我于无相心定。虽已习已 P. 95 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犹为随相识缠缚。应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寿。于 无相心定。已习已修。已多所作。无处无容。其心犹为随相识缠缚。若心犹为随相识 缠缚。无有是处。谓无相心定必能出离一切随相识。问此中出离何所谓耶。答随相识 永断亦名出离。超越随相识亦名出离。无相心定亦名出离。今此义中意说无相心定名 出离。六有具寿作如是言。我虽远离我慢不观见我我所。而我心犹为疑犹豫箭缠缚损 害。应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寿。远离我慢不观见我我所。无处无容。 其心犹为疑犹豫箭缠缚损害。若心犹为疑犹豫箭缠缚损害。无有是处。谓远离我慢不 观见我我所者。必能出离一切疑犹豫箭。问此中出离何所谓耶。答我慢永断亦名出离 。超越我慢亦名出离。今此义中意说。超越诸慢名出离 六诤根法者。云何为六。答谓有一类有忿有恨。若有忿恨。便于大师。不能恭敬 供养尊重赞叹。若于大师不能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即不见法。若不见法即不顾沙门。 若不顾沙门便起染著。轻弄斗诤由起染著。轻弄斗诤为所依止。令多众生无义无利受 诸苦恼。由此能引无量天人。无义无利诸苦恼事。如是诤根汝等若见。或内或外有所 未断。即应聚集和合精勤。方便求断无得放逸。汝等应使如是诤根无馀断灭。如先未 起如是诤根。汝等若见或内或外皆悉已断。即应发起正念正知。猛利之心精勤防护。 令当来世永不复起。是为正断。善断诤根如有忿恨。若有覆恼若有嫉悭。若有诳谄若 有邪见倒见广说亦尔。复有一类取著自见。起坚固执难教弃舍。若取著自见起坚固执 难教弃舍。便于大师不能恭敬供养尊重赞叹。若于大师不能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即不 见法。若不见法即不顾沙门。若不顾沙门便起染著轻弄斗诤。由起染著轻弄斗诤为所 依止。令多众生无义无利受诸苦恼由此能引无量天人无义无利诸苦恼事。如是诤根汝 等若见或内或外。有所未断。即应聚集和合精勤。方便求断无得放逸。汝等应使如是 诤根无馀断灭。如先未起如是诤根。汝等若见或内或外皆悉已断。即应发起正念正知 猛利之心。精勤防护令当来世永不复起。是为正断善断诤根。有忿有恨若有覆恼。若 有嫉悭若有诳谄。如是一切皆如前说。有邪见倒见者。云何邪见。答诸所有见。无施 与无祠祀。无爱乐。广说乃至无自觉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名邪 见。言倒见者。谓即邪见所见颠倒。取著自见起坚固执难教弃舍者。云何取著自见。 答执我及世间常。唯此谛实馀皆愚妄。广说乃至执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唯此谛实馀 皆愚妄。是名取著自见。云何起坚固执。答即由取著自见。是故起坚执。云何难教弃 舍。答由于自见起爱乐等爱乐现前爱乐。是故难教厌离解脱 六可喜法者。云何为六。答若有苾刍。于大师所。及诸有智同梵行者。起慈身业 。是名第一可喜法。由此法故能发可爱。能发尊重能发可意。能引可爱尊重可意悦意 。摄受欢喜无违无诤一趣。复有苾刍。于大师所。及诸有智同梵行者。起慈语业。是 名第二可喜法。由此法故能发可爱。广说乃至无诤一趣。复有苾刍。于大师所。及诸 有智同梵行者。起慈意业。是名第三可喜法。由此法故能发可爱。广说乃至无诤一趣 。复有苾刍。以法获得如法利养。下至钵中所受饮食。于此利养与诸有智同梵行者。 P. 96 等共受用不别藏隐。是名第四可喜法。由此法故能发可爱。广说乃至无诤一趣。复有 苾刍。诸所有戒。无缺无隙无杂无秽。应供无执善究竟善。受取诸有智者称赞无毁。 于如是戒与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持无所藏隐。是名第五可喜法。由此法故能发可 爱。广说乃至无诤一趣。复有苾刍。诸所有见。是圣出离能善通达。若起作彼能正尽 苦。于如是见与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修学无所藏隐。是名第六可喜法。由此法故能 发可爱。能发尊重能发可意。能引可爱尊重可意悦意。摄受欢喜无违无诤一趣。于大 师所者。云何大师。答一切如来应正等觉。说名大师。及诸有智同梵行者。云何有智 同梵行者。答解㤭阵那乃至广说。是名有智同梵行者。起慈身业者。云何慈身业。答 兴起俱行哀愍俱行所有身业。此中意说名慈身业。于大师所。及诸有智同梵行者。此 慈身业和合现前。由斯故说于大师所及诸有智同梵行者起慈身业是名第一可喜法者。 谓如是法是能随顺甚可爱乐。长养端严应供常委支具资粮。是故名可喜法。能发可爱 者。谓由此法。能发可爱。能发尊重者。谓由此法能发尊重。能发可意者。谓由此法 能发可意。能引可爱尊重可意悦意摄受欢喜无违无诤一趣者。谓由此法能引可爱尊重 可意悦意摄受欢喜无违无诤一趣此中摄受。谓令和合。言一趣者。谓趣一境一味现前 。如慈身业。慈语意业应知亦尔。以法获得如法利养者。云何以法获得如法利养。答 若诸利养不由矫妄而得。不由诡诈而得。不由现相而得。不由激发而得。不由以利求 利而得。然受用时无罪生长。故名以法获得如法利养。下至钵中所受饮食者。谓下至 堕钵中饮食。尚共受用。况馀财物。于此利养与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用不别藏隐 者。谓以法获得如法利养。是名于此利养。若苾刍苾刍尼。正学勤策勤策女。近事近 事女。是名有智同梵行者。以法所得如法利养。应与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用不应各 别藏隐受用。是名第四可喜法等。如前广说。诸所有戒者。云何名为诸所有戒。答无 漏身业语业。及命清净。一切皆名诸所有戒。无缺无隙无杂无秽者。谓于此戒恒随作 恒随转。平等共作平等共转。故名无缺无隙。无杂无秽。言应供者。谓诸有情有贪嗔 痴名为给使。若诸有情离贪嗔痴名为应供。应受给使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等常供养故 。言无执者。谓圣弟子于戒不起若取若执。善究竟者。谓于此戒善守善护至极究竟。 善受取者。谓于此戒殷重恭敬。具足摄受诸有智者。称赞无毁者。谓诸佛及弟子名有 智者。此诸智者皆共称赞。无诃毁者。由斯故说诸有智者称赞无毁。于如是戒与诸有 智同梵行者等共受持无所藏隐者。云何名为于如是戒。答谓平等戒。平等戒者。谓八 圣道支中正语正业正命名平等戒。与诸有智同梵行者。谓解㤭陈那等。皆名有智同梵 行者。等共受持无所藏隐者。谓于此戒与诸有智同梵行者。共一义利共一所趣。彼此 相似。是名第五可喜法等。如前广说。诸所有见者。云何名为诸所有见。答若依出离 远离所生善法。于诸法相诸简择极简择。乃至广说。如是名为诸所有见。是圣出离等 。如前广说。于如是见与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修学无所藏隐者。云何名为于如是见 。答谓平等见。平等见者。谓八圣道支中正见名平等见。馀如前说。如是亦名六和敬 法 P. 97 六通者。云何为六。一神境智证通。二天耳智证通。三他心智证通。四宿住智证 通。五死生智证通。六漏尽智证通。云何神境智证通。答领受示现种种神境。乃至广 说。是名神境智证通。问此中通者何所谓耶。答于诸神境所有妙智。云何天耳智证通 。答以天耳闻种种音声。谓人声非人声远声近声等。是名天耳智证通。问此中通者何 所谓耶。答于天耳境所有妙智。云何他心智证通。答于他有情补特伽罗寻伺心等。皆 如实知。谓有贪心如实知。有贪心离贪心如实知。离贪心。如是。有嗔心离嗔心。有 痴心离痴心。略心散心。下心举心。掉心不掉心。寂静心不寂静心。不定心定心。不 修心修心。不解脱心解脱心。皆如实知。是名他心智证通。问此中通者何所谓耶。答 于他心等所有妙智。云何宿住智证通。答能随忆念过去无量诸宿住事。谓或一生。乃 至广说。是名宿住智证通。问此中通者何所谓耶。答于诸宿住所有妙智。云何死生智 证通。答如明广说。云何漏尽智证通。答亦如明广说 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第十五 P. 98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六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六法品第七之二 六顺明分想者。云何为六。答一无常想。二无常苦想。三苦无我想。四厌食想。 五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六死想。此中五想如成熟解脱想说。云何一切世间不可乐想。 答世间谓五取蕴。即色取蕴乃至识取蕴。有诸苾刍于五取蕴。以有思虑俱行作意审谛 思惟。以有恐惧俱行作意审谛思惟。以不可乐俱行作意。审谛思惟。以不可喜俱行作 意审谛思惟。彼于五取蕴如是思惟时。诸想等想。现前等想。已想当想。是名一切世 间不可乐想。问何故名为顺明分想。答明有三种。一无学宿住智证明。二无学死生智 证明。三无学漏尽智证明。由前六想。令此三明未生者生已生者增长广大故。名顺明 分想 六随念者。云何为六。答一佛随念。二法随念。三僧随念。四戒随念。五舍随念 。六天随念。云何佛随念。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于世尊所。以如是相随 念诸佛。谓此世尊是如来阿罗汉。广说乃至佛薄伽梵。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 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念随念别念忆念。念性随念性别念性不忘性。不忘法性心明记 性。是名佛随念。云何法随念。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正法 。谓佛正法善说。乃至知者内证。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正法见为根本。证智相应 广说如前。是名法随念。云何僧随念。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以如是相随 念诸僧。谓佛弟子具足妙行。广说乃至无止福田世所应供。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 诸僧。见为根本证智相应。广说如前。是名僧随念。云何戒随念。答如世尊说。苾刍 当知。有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戒。谓此净戒无缺无隙。广说乃至诸有智者称赞无毁 。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戒。见为根本。证智相应。广说如前。是名戒随念。云 何舍随念。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舍。谓我善得无染财利 。我于悭垢所缚众中。能离悭垢心无染著。舒手惠施所有财物。弃舍财物心无所顾。 分布施与心无偏党。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舍。见为根本证智相应。广说如前。是 名舍随念。云何天随念。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天。谓有 四大王众天。有三十三天。有夜摩天。有睹史多天。有乐变化天。有他化自在天。若 有成就无倒信戒。闻舍慧者从此舍命得生彼天。我亦成就无倒信戒。闻舍慧善云何不 得当生彼天。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天。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念随念。别念 忆念。念性随念性。别念性不忘性。不忘法性心明记性。是名天随念 六无上法者。云何为六。一见无上。二闻无上。三利无上。四学无上。五行无上 。六念无上。云何见无上。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如有一类补特伽罗。往观轮宝象 宝马宝珠宝女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或复往观若沙门若婆罗门。发起邪见邪见行者。 我说彼类虽有所见非无所见。而是下贱本性异生非贤圣见。若有修植清净信爱。往观 如来或佛弟子。我说彼类为无上见。能自利益能自安乐。能令自身安隐而住超越灾愁 P. 99 灭诸忧苦。疾能证得如理法要。是名见无上。云何闻无上。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 如有一类补特伽罗。往听象声马声车声步声螺声大小鼓声呼叫声歌舞声伎乐声。或复 往听若沙门若婆罗门发起邪见邪见行者所说邪法。我说彼类。虽有所闻非无所闻。而 是下贱本性异生非贤圣闻。若有修植清净信爱。往听如来或佛弟子所说正法。我说彼 类为无上闻。能自利益。广说乃至疾能证得如理法要。是名闻无上。云何利无上。答 如世尊说。苾刍当知。如有一类补特伽罗。或得妻子或得珍财。或得诸谷。或行亲友 。或于沙门若婆罗门。发起邪见邪见行者得深信乐。我说彼类。虽名得利非不得利。 而是下贱本性异生非贤圣利。若有修植清净信爱。能于如来及佛弟子。得深信乐。我 说彼类。得无上利。能自利益。广说乃至疾能证得如理法要。是名利无上。云何学无 上。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如有一类补特伽罗。或学乘象或学乘马。或学乘车或学 弯弓。或学放箭或学执钩。或学执索或学执排。或学上乘或学下乘。或学驰走或学跳 踯。或学书数或学算印。或学沙门若婆罗门发起邪见邪见行者所说学处。我说彼类。 虽有所学非无所学。而是下劣本性异生非贤圣学。若有修植清净信爱。能学如来及佛 弟子所说学处。我说彼类为无上学。能自利益。广说乃至能疾证得如理法要。是名学 无上。云何行无上。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如有一类补特伽罗。行调象行或调马行 。或调人行或调牛行。或事火行。或事月行或事日行。或事药行或事珠行。或事星宿 宫殿等行或行。沙门若婆罗门发起邪见邪见行者所受持行。我说彼类。虽有所行非无 所行。而是下贱本性异生非贤圣行。若有修植清净信爱。能行如来及佛弟子所行之行 。我说彼类为行无上。能自利益。广说乃至疾能证得如理法要。是名行无上。云何念 无上。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如有一类补特伽罗。或念妻子或念财谷。或念亲友。 或念沙门若婆罗门发起邪见邪见行者及彼邪法。我说彼类。虽有所念非无所念。而是 下贱本性异生非贤圣念。若有修植清净信爱。能念如来及佛弟子。我说彼类为念无上 。能自利益能自安乐。能令自身安隐而住。超越灾愁灭诸忧苦。疾能证得如理法要。 是名念无上。此中世尊说伽他曰 若得离相应 安隐无上见 闻利学行念 必得趣无忧 六观待者。云何为六。答一观待色。二观待声三观待香。四观待味。五观待触。 六观待法。云何观待色。答若色有漏有取。于此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或欲或贪 或瞋或痴。或随一一心所。随烦恼应生时生。是名观待色。声香味触观待亦尔。云何 观待法。答若法有漏有取。于此诸法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或欲或贪或瞋或痴。或随 一一心所。随烦恼应生时生。是名观待法 六生类者。云何为六。答一有黑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黑法。二有黑生类补特伽罗生 起白法。三有黑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四有白生类补特伽罗生起白法 。五有白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黑法。六有白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云何 黑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黑法。答如有一类生贫贱家。谓旃荼罗家。广说乃至少饮食家。 P. 100 彼生此家。形容丑陋。人不憙见。众共诃毁。多分为他作诸事业。故名为黑。如是黑 类。行身恶行行语恶行行意恶行。由行三种恶行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趣。生地狱中 受诸剧苦。是名黑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黑法。云何黑生类补特伽罗生起白法。答如有一 类生贫贱家。谓旃荼罗家。广说乃至少饮食家。彼生此家。形容丑陋。人不憙见。众 共诃毁。多分为他作诸事业。故名为黑。如是黑类。行身妙行行语妙行行意妙行。由 行三种妙行因缘。身坏命终生于善趣。天世界中受诸妙乐。是名黑生类补特伽罗生起 白法。云何黑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答如有一类生贫贱家。谓旃荼罗 家。广说乃至少饮食家。彼生此家。形容丑陋。人不憙见。众共诃毁。多分为他作诸 事业。故名为黑。如是黑类闻有如来为众宣说如实所证法毗柰耶。便往听受。既听受 已得净信心。彼成如是净信心故。作是思惟。居家迫迮譬如牢狱。多诸尘秽。出家宽 广犹若虚空。一切善法因之生长。又作是念。耽著居家。彼尚不能恒修世善。况能尽 命精勤修学。纯一圆满清白梵行。是故我应剃除须发。身被法服正信舍家。出趣非家 勤修梵行。既思念已。便于后时。弃舍亲财剃除须发。身被法服正信舍家。出趣非家 受持净戒。精勤守护别解脱律仪。轨则所行无不具足。于微小罪见大怖畏。受学学处 常无毁犯。依斯戒蕴渐次勤修。乃至证得第四静虑。由定心故乃至漏尽。证得无漏心 慧解脱。广说乃至不受后有。是名黑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云何白生类 补特伽罗生起白法。答如有一类生富贵家。请刹帝利大族。或婆罗门大族。或长者大 族。或居士大族。或馀随一富贵家生。多饶财宝仓库盈溢。彼生此家。形容端正。人 皆乐见。众共称美。故名为白。如是白类。行身妙行行语妙行行意妙行。由行三种妙 行因缘。身坏命终生于善趣。天世界中受诸妙乐。是名白生类补特伽罗生起白法。云 何白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黑法。答如有一类生富贵家。谓刹帝利大族。或婆罗门大族。 或长者大族。或居士大族。或馀随一富贵家生。多饶财宝仓库盈溢。彼生此家。形容 端正。人皆乐见。众共称美。故名为白。如是白类。行身恶行行语恶行行意恶行。由 行三种恶行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趣。生地狱中受诸剧苦。是名白生类补特伽罗生起 黑法。云何白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答如有一类生富贵家。谓刹帝利大 族。或婆罗门大族。或长者大族。或居士大族。或馀随一富贵家生。多饶财宝仓库盈 溢。故名为白。如是白类。闻有如来为众宣说如实所证法毗柰耶。便往听受。既听受 已得净信心。彼成如是净信心故。作是思惟。居家迫迮譬如牢狱。多诸尘秽。出家宽 广犹若虚空。一切善法因之生长。又作是念。耽著居家。彼尚不能恒修世善。况能尽 命精勤修学。纯一圆满清白梵行。是故我应剃除须发。身被法服正信舍家。出趣非家 勤修梵行。既思念已。便于后时。弃舍亲财剃除须发。身被法服正信舍家。出趣非家 受持净戒。精勤守护别解脱律仪。轨则所行无不具足。于微小罪具大怖畏。受诸学处 常无毁犯。依斯戒蕴修根律仪。具念正知断盖证得四种静虑。由斯展转乃至漏尽。得 心解脱及慧解脱。于现法中自证通慧。具足觉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 不受后有。是名白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P. 101 七法品第八之一 时舍利子复告众言。具寿当知。佛于七法自善通达现等觉已。为诸弟子宣说开示 。我等今应和合结集。佛灭度后勿有乖诤。当令随顺梵行法律。久住利乐无量有情。 哀愍世间诸天人众。令获殊胜义利安乐。七法云何。嗢拖南曰 支数具财力 非妙妙各二 识住与随眠 事止诤各七 有七等觉支。七补特伽罗。七定具。七财七力。七非妙法七妙法。复有七非妙法 。复有七妙法。七识住七随眠。七无过失事。七止诤法。七等觉支者。云何为七。答 一念等觉支。二择法等觉支。三精进等觉支。四喜等觉支。五轻安等觉支。六定等觉 支。七舍等觉支。云何念等觉支。答诸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 灭。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诸念随念。广说乃至心明记性。是名念等觉支。云何 择法等觉支。答诸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道无漏 。作意相应诸简择法。广说乃至毗钵舍那。是名择法等觉支。云何精进等觉支。答诸 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诸勤精 进。广说乃至励意不息。是名精进等觉支。云何喜等觉支。答诸圣弟子。于苦思惟苦 。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心欣极欣。数欣欣性欣类。 适意悦意可意踊跃非不踊跃。悦受适悦调柔性堪任性。欢悦欢悦性。欢喜欢喜性。是 名喜等觉支。云何轻安等觉支。答诸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 。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身轻安心轻安。轻安性轻安类。是名轻安等觉支。云何 定等觉支。答诸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道无漏。 作意相应心住等住。广说乃至心一境性。是名定等觉支。云何舍等觉支。答诸圣弟子 。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心平等性。心 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是名舍等觉支 七补特伽罗者。云何为七。答一随信行补特伽罗。二随法行补特伽罗。三信胜解 补特伽罗。四见至补特伽罗。五身证补特伽罗。六慧解脱补特伽罗。七俱分解脱补特 伽罗。云何随信行补特伽罗。答此随信行补特伽罗。先凡位中禀性多信。多爱多净多 胜解多慈愍。少思惟少称量少观察少简择少推求。彼由多信多爱多净多胜解多慈愍故 。得遇如来或佛弟子。宣说正法教授教诫。由遇如来或佛弟子。宣说正法教授教诫。 以无量门分别开示。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便作是念。善哉善哉。 所言谛实定不虚妄。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我于今者应勤观察。诸 行无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无我。作是念已遂勤观察。诸行无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 无我。由勤观察诸行无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无我故。便于后时后分。修得世第一法。 从此无间生苦法智忍。相应圣道观欲界行。为无常或苦或空或无我。随一现前乃至未 起道类智现在前。尔时名随信行。是名随信行补特伽罗。云何随法行补特伽罗。答此 随法行补特伽罗。先凡位中禀性多思惟。多称量多观察多简择多推求。少信少爱少净 P. 102 少胜解少慈愍。彼由多思惟多称量多观察多简择多推求故。得遇如来或佛弟子。宣说 正法教授教诫。由遇如来或佛弟子。宣说正法教授教诫。以无量门分别开示。苦真是 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便作是念。善哉善哉。所言谛实定不虚妄。苦真是 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我于今者应自审知。应自审见应自审察。诸行无常 有漏行苦。一切法空无我。作是念已便自审察。诸行无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无我。 由自审察诸行无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无我故。便于后时后分。修得世第一法。从此无 间生苦法智忍。相应圣道观欲界行。为无常或苦或空或无我。随一现前乃至未起道类 智现在前。尔时名随法行。是名随法行补特伽罗。云何信胜解补特伽罗。答即随信行 补特伽罗。得道类智故舍随信行性。入信胜解数。是名信胜解补特伽罗。云何见至补 特伽罗。答即随法行补特伽罗。得道类智故。舍随法行性。入见至数是名见至补特伽 罗。云何身证补特伽罗。答若补特伽罗。虽于八解脱身已证具足住。而未以慧永慧诸 漏。是名身证补特伽罗。云何慧解脱补特伽罗。答若补特伽罗。虽于八解脱身未证具 足住。而已以慧永尽诸漏。是名慧解脱补特伽罗。云何俱分解脱补特伽罗。答若补特 伽罗。于八解脱身已证具足住。而复以慧永尽诸漏。是名俱解脱分补特伽罗。问何故 名俱分解脱补特伽罗。答有二分障。一烦恼分障。二解脱分障。是名俱分。此补特伽 罗于彼二分障。心俱解脱极解脱永解脱。是名俱分解脱补特伽罗。七定具者。云何为 七。答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勤。七正念。如是七种即 七道支。应如彼相一一别说是名定具。问何故名定具。答定谓正定。由七道支资助围 绕。令彼增盛具大势力。自在运转究竟圆满。故名定具 七财者。云何为七。一者信财。二者戒财。三者惭财。四者愧财。五者闻财。六 者舍财。七者慧财。云何信财。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于如来所修植净 信根生安住。不为沙门或婆罗门或天魔梵或馀世间如法引夺。是名信财。云何戒财。 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离断在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 饮诸酒。是名戒财。云何惭财。答如世尊说。有具惭者。于可惭羞恶不善法。有诸杂 染能感后有。有极炽然苦异熟果。能引后世生老死法。深起惭羞。是名惭财。云何愧 财。答如世尊说。有住愧者。于可愧耻恶不善法。有诸杂染能感后有。有极炽然苦异 熟果。能引后世生老死法。深生愧耻。是名愧财。云何闻财。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 。有圣弟子。多闻闻持其闻积集。谓佛所说无上法要。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 清白梵行。彼于如是无上法要。具足多闻能持语义。极善通利心无散乱见善通达。是 名闻财。云何舍财。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于为悭垢所缠众中能离悭垢 。虽住居家而心无著。能行惠舍能舒手施。常乐弃舍好设祠祀。惠舍具足。于行施时 平等分布。是名舍财。云何慧财。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能如实知。此 是苦圣谛。此是苦集圣谛。此是苦灭圣谛。此是趣苦灭道圣谛。是名慧财。此中世尊 说伽他曰 P. 103 男子或女人 具信戒惭愧 闻舍慧财者 真富贵应知 我说彼大士 不虚度一生 常生天人中 受富贵妙乐 七力者。云何为七。答一信力。二精进力。三惭力。四愧力。五念力。六定力。 七慧力。云何信力。答如世尊告诸苾刍言。有圣弟子。于如来所修植净信。乃至广说 。是名信力。云何精进力。答如世尊说。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故起欲。乃至广说四种 正胜。是名精进力。云何惭力。答如世尊说。有具惭者。于可惭羞恶不善法。乃至广 说。是名惭力。云何愧力。答如世尊说。有住愧者。于可愧耻恶不善法。乃至广说。 是名愧力。云何念力。答如世尊说。于此内身住循身观。乃至广说四种念住。是名念 力。云何定力。答如世尊说。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初静虑具足住。广 说乃至第四静虑具足住。是名定力。云何慧力。答如世尊告诸苾刍言。有圣弟子。能 如实知此是苦圣谛。乃至广说。是名慧力。此中世尊说伽他曰 若有诸苾刍 具信勤惭愧 及念定慧力 速得尽众苦 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六 P. 104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七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七法品第八之二 七非妙法者云何为七。答一不信。二无惭。三无愧。四懈怠。五失念。六不定。 七恶慧。云何不信。答诸不信不信性。不现前信性。不随顺不印可。不已忍乐。不当 忍乐。不现忍乐心不清净。是名不信。云何无惭。答诸无惭乃至广说是名无惭。云何 无愧。答诸无愧乃至广说是名无愧。云何懈怠。答诸下精进性。劣精进性。怯精进性 。惧精进性。广说乃至心懈怠懈怠性。心不勇悍不勇悍性。是名懈怠。云何失念。答 诸空念性虚念性失念性心外念性。是名失念。云何不定。答心散乱性。云何心散乱性 。答诸心散性。若心乱性心躁扰性。心流荡性不一境性。不安住性。是名心散乱性。 云何恶慧。答于不如理所引简择。执为如理所引。于如理所引简择。执为不如理所引 。是名恶慧。如是七种名非妙法。问何缘是七名非妙法。答非妙谓非善士。此是彼法 名非妙法。谓此诸法非善士边可获可得。此是彼士所有现有故。说是七名非妙法 七妙法者云何为七。答一信二惭三愧四精进五念六定七慧。云何信。答诸信信性 。现前信性随顺印可。已忍乐。当忍乐。现忍乐心清净。是名信。云何惭。答诸惭惭 性。乃至广说是名惭。云何愧。答诸愧愧性。乃至广说是名愧。云何精进。答诸非下 精进性。乃至广说是名精进。云何念。答诸念随念广说乃至。心明记性是名念。云何 定。答诸心住广说乃至心一境性。是名定。云何慧。答于如理所引简择觉。为如理所 引。于不如理所引简择觉。为不如理所引。是名慧。如是七种名为妙法。问何缘是七 名为妙法。答妙谓善士。此是彼法故名妙法。谓此诸法唯善士边可获可得。此是彼士 所有现有故。说是七名为妙法 复有七非妙法者云何为七。答一不知法。二不知义。三不知时。四不知量。五不 自知。六不知众。七不知补特伽罗有胜有劣。不知法者。谓不了知如来教法。谓契经 应诵记说伽他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是名不知法。不知义者。谓不了 知彼彼语义。谓如是如是语。有如是如是义。是名不知义。不知时者。谓不了知是时 非时。谓此时应修止相。此时应修举相。此时应修舍相等。是名不知时。不知量者。 谓不了知种种分量。谓所饮所食所尝所啖。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睡若觉若语若默。 若解劳闷等所有分量。是名不知量。不自知者。谓不了知自德多少。谓自所有若信若 戒。若闻若舍若慧若教。若证若念若族姓若辩才等。是名不自知。不知众者。谓不了 知众会胜劣。谓此是刹帝利众。此是婆罗门众。此是长者众。此是居士众。此是沙门 众。此是外道众。我于此中应如是行。应如是住。应如是坐。应如是语。应如是默等 。是名不知众。不知补特伽罗有胜有劣者。谓不了知补特伽罗德行胜劣。谓如是如是 补特伽罗。有如是如是德行或胜或劣。是名不知补特伽罗有胜有劣。如是七种名非妙 法。问何缘是七名非妙法。答非妙谓非善士。此是彼法名非妙法。谓此诸法非善士边 可获可得。此是彼士所有现有故。说是七名非妙法。复有七妙法者。云何为七。答一 P. 105 知法。二知义。三知时。四知量。五自知。六知众。七知补特伽罗有胜有劣。知法者 。谓正了知如来教法。谓契经应诵记说伽他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是 名知法。知义者。谓正了知彼彼语义。谓如是如是语。有如是如是义。是名知义。知 时者。谓正了知是时非时。谓此时应修止相。此时应修举相。此时应修舍相等。是名 知时。知量者。谓正了知种种分量。谓所饮所食所尝所啖。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睡 若觉若语若默。若解劳闷等所有分量是名知量。自知者。谓正了知自德多少。谓自所 有若信若戒若闻若舍。若慧若教若证若念。若族姓若辩才等。是名自知。知众者。谓 正了知众会胜劣。谓此是刹帝利众。此是婆罗门众。此是长者众。此是居士众。此是 沙门众。此是外道众。我于此中应如是行。应如是住。应如是坐。应如是语。应如是 默等。是名知众。知补特伽罗有胜有劣者。谓正了知补特伽罗德行胜劣。谓如是如是 补特伽罗。有如是如是德行或胜或劣。是名知补特伽罗有胜有劣。如是七种名为妙法 。问何缘是七名为妙法。答妙谓善士。此是彼法故名妙法。谓此诸法唯善士边可获可 得。此是彼士所有现有。故名妙法。七识住者。云何为七。答有色有情种种身种种想 。如人及一分天。是名第一识住。有色有情种种身一种想。如梵众天劫初起位。是名 第二识住。有色有情一种身种种想如光音天。是名第三识住。有色有情一种身一种想 如遍净天。是名第四识住。无色有情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 无边处具足住。如空无边处天。是名第五识住。无色有情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 识无边处具足住。如识无边处天是名第六识住。无色有情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 所有处具足住。如无所有处天。是名第七识住。此中有色者。谓彼有情有色。施设有 色身。有有色处有有色界。有色蕴故名有色。有情者。谓谛义胜义。虽诸有情不可获 不可得无所有非现有。而依蕴界处假立有情。诸想等想施设言说转。谓有情人意。生 儒童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故名有情。种种身者。谓彼有情有种种显色身。种 种相种种形非一显色。非一相非一形。故名种种身。种种想者。谓彼有情有乐想苦想 不苦不乐想。故名种种想。如人及一分天者。谓总显示人及欲界天。故名如人及一分 天。是名第一者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一。识住者云何识住。答即此所系。所有色 受想行识蕴总名识住。有色者。谓彼有情有色施设有色身。有有色处有有色界。有色 蕴故名有色。有情者。谓谛义胜义。虽诸有情不可获不可得无所有非现有。而依蕴界 处假立有情诸想等想。施设言说转。谓有情人意生儒童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 故名有情种种身者。谓彼有情有种种显色身。种种相种种形非一。显色非一相非一形 故。名种种身。一种想者。谓诸有情有时有分。于此世界劫将坏时。多往生上光音等 天众同分中。于彼具足意成色身根无缺减。支分圆满形显清净。喜为所啖喜为所食。 长寿久住有时有分。于此世界劫初成时。于下空中有空宫殿欻然而起。有一有情由寿 尽故业尽故福尽故。先从光音等天众同分没。生下梵世空宫殿中。独一无二无诸侍者 长寿久住。时彼有情长时住已。欻然生爱及生不乐。作如是念。云何当令诸馀有情生 我同分为我伴侣。当彼有情起此心愿。有馀有情亦寿尽故业尽故福尽故。复从光音等 P. 106 天众同分没。生下梵宫与前有情共为伴侣。时前生者便作是念。我先于此独一无二见 寿久住。长时住已欻然生爱及生不乐。作如是念。云何当令诸馀有情生我同分为我伴 侣。我起如是心愿之时。是诸有情便生此处。满我意愿为我伴侣。是故当知此有情类 是我所化。我于此类及馀世间。是自在者作者化者。生者起者是真父祖。时诸有情亦 作是念。我等曾见如是有情。独一无二长寿久住。时彼有情长时住已。欻然生爱及生 不乐。作如是念。云何当令诸馀有情生我同分为我伴侣。于彼正起此心愿时。我等便 生彼同分内为彼伴侣。由斯我等是彼所化。彼于有情及世间物。是自在者作者化者。 生者起者是真父祖。故名一想。如梵众天者。谓此义中总显生在梵众等天。有种种身 唯有一想。劫初起住者。谓劫初生时是名第二者。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二。识住 者。云何识住。答即此所系所有色受想行识蕴。总名识住。有色者。谓彼有情有色施 设。有色身有有色处有有色界有色蕴。故名有色。有情者。谓谛义胜义。虽诸有情不 可获不可得无所有非现有。而依蕴界处假立有情。诸想等想施设言说转。谓有情人意 生儒童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故名有情。一种身者。谓彼有情有一显色身一种 相一种形。无种种显色。无种种相无种种形。故名一种身。种种想者。谓彼有情有乐 想不苦不乐想故。名种种想。如光音天者。谓总显示光音等天。是名第三者。渐次顺 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三。识住者云何识住。答即此所系。所有色受想行识蕴。总名识住 。有色者。谓彼有情有色施设。有色身有有色处有有色界有色蕴。故名有色。有情者 。谓谛义胜义。虽诸有情不可获不可得无所有非现有。而依蕴界处假立有情。诸想等 想施设言说转。谓有情人意生儒童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故名有情。一种身者 。谓彼有情有一显色身一种相一种形。无种种显色。无种种相。无种种形。故名一种 身。一种想者。谓彼有情唯有乐想故名一种想。如遍净天者。谓总显示遍净等天。是 名第四者。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四。识住者云何识住。答即此所系。所有色受想 行识蕴。名识住。无色者谓彼有情无色施设。无色身无有色处。无有色界无色蕴。故 名无色。有情者。谓谛义胜义。虽诸有情不可获不可得无所有非现有。而依蕴界处假 立有情。诸想等想施设言说转。谓有情人意生儒童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故名 有情。超一切色想者。谓超一切眼识身相应想。灭有对想者。谓灭四识身相应想。不 思惟种种想者。谓无五身识所引意识相应。缘色等种种障碍定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 具足住。如空无边处天者。谓总显示空无边天。是名第五者。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 第五。识住者。云何识住。答即此所系。所有受想行识蕴。总名识住。无色者。谓彼 有情无色施设。无色身无有色处无有色界。无色蕴故名无色。有情者谓谛义胜义。虽 诸有情不可获不可得无所有非现有。而依蕴界处假立有情。诸想等想施设言说转。谓 有情人意生儒童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故名有情。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 无边处具足住。如识无边处天者。谓总显示识无边处天。是名第六者。渐次顺次相续 次第数为第六。识住者。云何识住。答即此所系。所有受想行识蕴。总名识住。无色 者。谓彼有情无色施设。无色身无有色处无有色界。无色蕴故名无色。有情者。谓谛 P. 107 义胜义。虽诸有情不可获不可得无所有非现有。而依蕴界处假立有情。诸想等想施设 言说转。谓有情人意生儒童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故名有情。超一切识无边处 。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如无所有处天者。谓总显示无所有处天。是名第七者。 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七。识住者云何识住。答即此所系。所有受想行识蕴。总名 识住 七随眠者。云何为七。答一欲贪随眠。二瞋随眠。三有贪随眠。四慢随眠。五无 明随眠。六见随眠。七疑随眠。云何欲贪随眠。答若于诸欲诸贪等贪。乃至广说是名 欲贪随眠。云何瞋随眠。答若于有情欲为损害。乃至广说是名瞋随眠。云何有贪随眠 。答于色无色诸贪等贪。乃至广说是名有贪随眠。云何慢随眠。答诸慢恃执。乃至广 说是名慢随眠。云何无明随眠。答三界无智是名无明随眠。云何见随眠。答五见是名 见随眠。谓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禁取。如是五见名见随眠。云何疑随眠。答于谛 犹豫。是名疑随眠 七无过失事者。云何为七。具寿当知有圣弟子。于如来所修植净信根生安住。不 为沙门或婆罗门。或天魔梵或馀世间如法引夺。是名第一无过失事。复次具寿有圣弟 子。安住净戒精勤守护。别解脱律仪轨则所行无不具足。于微小罪见大怖畏。受学学 处常无毁犯。是名第二无过失事。复次具寿有圣弟子。亲近善友善为伴侣。与善交通 。是名第三无过失事。复次具寿有圣弟子。乐居闲寂具二远离。谓身远离及心远离。 是名第四无过失事。复次具寿有圣弟子。勤精进住有势有勤有勇坚猛。于诸善法常不 舍轭。是名第五无过失事。复次具寿有圣弟子。具念安住成就最胜常委念支。久作久 说皆能忆念。是名第六无过失事。复次具寿有圣弟子。具慧安住成就世间。有出没慧 圣慧出慧善通达慧。彼所作慧正尽苦慧。是名第七无过失事。于如来所修植净信者云 何如来。答应正等觉说名如来。云何净信。答若依出离远离所生善法诸信信性。广说 乃至心清净性故名净信。即此净信于如来所。已修植当修植现修植。是故说为于如来 所修植净信根生等言。如前广说。是名第一者。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一。无过失 事者。谓能显示清净永断。安住净戒者。云何净戒。答诸所作业。谓身律仪语律仪命 清净是名净戒。安住者。谓成就净戒修行胜行进趣契会。故名安住。精勤守护别解脱 律仪者。云何别解脱。答谓诸如来应正等觉广说。乃至佛薄伽梵自知自见。为诸苾刍 半月半月。常所宣说别解脱契经。是名别解脱。问何缘说此名别解脱。答最胜善法由 此为门此为上首此为初缘。别行别住由斯故立别解脱名。精勤守护此律仪者。谓于如 是别解脱法。恒随作恒随转。由斯故说精勤守护别解脱律仪。轨则所行无不具足者。 谓诸苾刍众有五非轨则及五非所行。云何名为五非轨则。答一他胜罪。二众馀罪。三 堕煮罪。四别首罪。五恶作罪。云何名为五非所行。答一国王家。二执恶家。三淫女 家。四音乐家。五酤酒家。诸圣弟子于此所说五非轨则五非所行常乐远离止息弃舍。 于正轨则及正所行具足成就。由斯故说轨则所行无不具足。于微小罪见大怖畏者。谓 于小罪起极怖想。由斯故说于微小罪见大怖畏。受学学处常无毁犯者。谓圣弟子不作 P. 108 是念。我于如是如是学处应勤修学。我于如是如是学处不勤修学。诸圣弟子常作是念 。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广说乃至佛薄伽梵自知自见。凡所制立一切学处。我皆受学常 无毁犯。由斯故说受学学处常无毁犯。是名第二者。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二。无 过失事者。谓能显示清净永断。亲近善友者。云何善友答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及佛弟 子皆名善友。复次若有补特伽罗具戒具德。乃至广说故名善友。于斯善友亲近等亲近 极亲近。随顺承奉供养恭敬。是故说为亲近善友。云何名为善为伴侣。答于断生命。 若不与取。若欲邪行。若虚诳语。若饮诸酒。皆能远离止息弃舍。厌患永断说名谓善 。与此善者为伴为侣。随顺趣向身心无二。是故说为善为伴侣。云何名为与善交通。 答若于具信具戒多闻具舍具慧。随转随属随顺不逆。是故说为与善交通。复次若于具 足出离远离善法。随转随属随顺不逆。是故说为与善交通。复次若于具足出离远离善 法。一乐一欲一喜一爱。同乐同欲同喜同爱。是故说为与善交通。是名第三者。渐次 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三。无过失事者。谓能显示清净永断。乐居闲寂者。云何名为乐 居闲寂。答诸空迥舍皆名闲寂。若住此中欢喜爱乐。不生愁思心无厌怖。是故说为乐 居闲寂。具二远离谓身远离乃心远离者。谓住此中能勤修学。内心寂止不离静虑。成 就妙观长空迥舍勤修自义。能勤修学内心寂止者。谓住此中能勤精进。修学世间四种 静虑。不离静虑者谓于世间。四种静虑常勤思慕。不下不劣。无怯无断是故说为不难 静虑。成就妙观者。谓于世间四种静虑。相应妙慧具足成就。是故说为成就妙观。长 空迥舍者。谓住闲寂空迥舍中。由简择力欢喜爱乐。不生愁思心无厌怖。增长身心及 诸善法。是故说为长空迥舍。勤修自义者。谓诸爱尽。离灭涅槃名最上义亦名自义。 于如是义精勤修学求疾证得。是故说为勤修自义。是名第四者。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 为第四。无过失事者。谓能显示清净增语勤精进住者。云何精进。答若于出离远离所 生善法。精勤勇猛势用策励。不可制伏策心相续是名精进。由彼成就如是精进。于所 修习能行胜行进趣证会。是故说为勤精进。住有势者。谓彼上品精进圆满故名有势。 有勤者。谓即显示精进坚固故名有勤。有勇坚猛者。谓由成就精进力故。勇决而取坚 住而取猛利而取。诸有所取是善非恶。随所取相守护不舍。如获他国善能守护。是故 说为有勇坚猛。于诸善法常不舍轭者。谓于善法不舍勤勇。炽然精进无间无断。是故 说为于诸善法常不舍轭。是名第五者。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五。无过失事者。谓 能显示清净增语。具念安住者。云何为念。答若依出离远离所生善法诸念随念。乃至 广说是名为念。成就最胜常委念支者。谓八支圣道说名常委。此念是彼一支所摄。谓 正念支。是故说为成就最胜常委念支。久作久说皆能忆念者。谓由此念于曾更事。不 忘不失令心明记。是故记为久作久说皆能忆念。是名第六者。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 第六。无过失事者。谓能显示清净增语。具慧安住者。云何名慧。答若依出离远离所 生善法。于诸法相能简择极简择。广说乃至毗钵舍那。是名为慧言安住者。谓由成就 如是慧故。于诸法相能行胜行进趣证会。由斯故说具慧安住。成就世间有出没慧者。 世间谓五取蕴。云何为五。谓色取蕴受想行识取蕴。彼由成就如是慧故。能如实知此 P. 109 五取蕴生及变坏。由斯故说成就世间有出没慧。言圣慧者。有二种圣。一者善故圣。 二者无漏故圣。此慧具由二种圣故。说名为圣故名圣慧。言出慧者。谓彼成就如是慧 故。能出离欲界及能出离色无色界。故名出慧。善通达慧者。谓彼成就如是慧故。于 苦集灭道谛由苦集灭道相。能通达善通达各别通达。是故名为善通达慧。彼所作慧者 。谓彼所引学无间道所有胜慧。此中说为彼所作慧。正尽苦慧者云何名正。答因故门 故理趣故行相故说名为正。尽苦慧者。五取蕴名为苦。此慧能令五取蕴尽等尽遍尽。 证永尽故名尽苦慧。是名第七者。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七。无过失事者。谓能显 示清净增语。此中世尊说伽他曰 具信戒善友 居寂乐精勤 成就念正知 名七无过事 七止诤法者。云何为七。答一现前毗柰耶。二忆念毗柰耶。三不痴毗柰耶。四求 彼自性毗柰耶。五取多人语毗柰耶。六取自言持毗柰耶。七如草覆地毗柰耶。如是名 为七止诤法。问何缘是七名止诤法。答诤谓彼此斗讼违诤。由斯七法随一现前。令所 起诤皆调止息。由此因缘名止诤法 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七 P. 110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八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八法品第九之一 时舍利子复告众言。具寿当知。佛于八法自善通达现等觉已。为诸弟子宣说开示 。我等今应和合结集。佛灭度后勿有乖诤。当令随顺梵行法律。久住利乐无量有情。 哀愍世间诸天人众。令获殊胜义利安乐。八法云何。嗢柁南曰 道支数取施 懈怠精进福 众世法解脱 胜处各八种 有八道支。八补特伽罗。八种施。八懈怠事。八精进事。八福生。八种众。八世 法。八解脱。八胜处 八道支者。云何为八。答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勤七正念八正 定。此八道支如前广说 八补特伽罗者。云何为八。答一证预流果向。二证预流果。三证一来果向。四证 一来果。五证不还果向。六证不还果。七证阿罗汉果向。八证阿罗汉果。如是八种补 特伽罗。如法蕴论广说其相 八种施者。云何为八。答一随至施。二怖畏施。三报恩施。四求报施。五习先施 。六要名施。七希天施。八为庄严心为资助心。为资瑜伽为得通慧。菩提涅槃上义故 施。云何随至施。答如有一类施邻近者。施亲近者。施现至者。谓作是念。云何乞者 现来至此而不施耶。是名随至施。云何怖畏施。答如有一类有怖故施有畏故施。由怖 畏缠而行惠施。彼作是念若不行施。勿有如是如是衰损。是名怖畏施。云何报恩施。 答如有一类作是念言。彼既曾施我如是如是物。我亦应施彼如是如是物。岂得彼恩而 不酬报。是名报恩施。云何求报施。答如有一类作是念言。我今若施彼如是如是物。 彼亦当施我如是如是物。期他反报而行惠施。是名求报施。云何习先施。答如有一类 作是念言。我之父祖常行惠施。我家长夜惠施无断。我今生在信家施家。我家本来常 乐布施。我若不施便断种族。为护种族而行惠施。是名习先施。云何要名施。答如有 一类为得广大妙善称誉声颂美名。遍诸方域而行惠施。是名要名施。云何希天施。答 如有一类希求生天胜异熟果。而行惠施。谓我命终当生天上。由今布施受天妙乐。是 名希天施。云何为庄严心为资助心为资瑜伽为得通慧菩提涅槃上义故施。答如有一类 作是念言。我心长夜为贪瞋痴之所杂染。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若 行惠施便发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轻安。身轻安故受乐。受乐故心定。心定故如实 知见。如实知见故生厌。厌故能离。离故得解脱。解脱故证涅槃。如是布施渐次增长 诸胜妙法。展转证得菩提涅槃微妙上义。世尊于此说伽他言 P. 111 于众相圆满 所舍离悭贪 施质直应时 必获于大果 智者善净心 施可祠可爱 以心清净故 遂证得于欣 即从此欣心 复发生胜喜 由此心喜故 又起身轻安 从此身轻安 智者心受乐 由心受乐故 定心一境转 依如是胜定 心净无染浊 调顺有堪能 发如实知见 由如实知见 便厌患于身 既厌患于身 智者正能离 以能远离故 解脱贪嗔痴 智者自应知 梵行立生尽 如是大利益 应知由布施 若缘此修行 必证得常乐 八懈怠事者云何为八。具寿当知如有一类。依止城邑或聚落住。于日初分着衣持 钵。入城邑等巡行乞食。彼乞食时作如是念。愿得美妙众多饮食。若不遂心便作是念 。我食既少身力羸劣。不能进修所修胜行。且应偃卧以自将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 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证未证。是名第一懈怠事。复次具寿如有一类。依止城邑或聚落 住。于日初分着衣持钵。入城邑等巡行乞食。彼乞食时作如是念。愿得美妙众多饮食 。若得遂心便作是念。我食既多身饱闷重。不能进修所修胜行。且应偃卧以自将息。 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证未证。是名第二懈怠事。复次具寿如有一 类。昼营事业作如是念。我于昼时既营事业身力劳倦。今于夜分不能进修行修胜行。 且应偃卧以自将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证未证。是名第三懈怠 事。复次具寿如有一类。期至明日作诸事业。便作是念。我既明日当作事业。不应进 修所修胜行。且应偃卧长养身力。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证未证。 是名第四懈怠事。复次具寿如有一类。昼行道路作如是念。我于昼时既行道路身力劳 倦。今于夜分不能进修所修胜行。且应偃卧以自将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 求至未至求证未证。是名第五懈怠事。复次具寿如有一类。期至明日当行道路。便作 是念。我既明日当行道路。不应进修所修胜行。且应偃卧长养身力。作是念已遂不精 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证未证。是名第六懈怠事。复次具寿如有一类。正为病苦之 所婴缠作如是念。我正病苦之所婴缠。身力羸劣不任进修所修胜行。且应偃卧以自将 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证未证。是名第七懈怠事。复次具寿如 有一类。病苦婴缠虽愈未久。作如是念我遭病苦之所婴缠。虽愈未久身力羸劣。不任 P. 112 进修所修胜行。且应偃卧以自将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证未证 。是名第八懈怠事。如是八种名懈怠事。问何缘此八名懈怠事。答懈怠者谓懈惰。由 斯八事未生而生生已倍复增长广大。由此因缘名懈怠事 八精进事者云何为八。具寿当知如有一类。依止城邑或聚落住。于日初分着衣持 钵。入城邑等巡行乞食。彼乞食时作如是念。愿得美妙众多饮食。若不遂心便作是念 。我食虽小而身轻利。堪能进修所修胜行。作是念已精进炽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 证未证。是名第一精进事。复次具寿如有一类。依止城邑或聚落住。于日初分着衣持 钵。入城邑等巡行乞食。彼乞食时作如是念。愿得美妙众多饮食。若得遂心便作是念 。我食既多身力强盛。堪能进修所修胜行。作是念已精进炽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 证未证。是名第二精进事。复次具寿如有一类。昼营事业作如是念。我于昼时既营事 业。无暇修学大师圣教。今于夜分应自策勤补先间缺。作是念已精进炽然。求得未得 求至未至求证未证。是名第三精进事。复次具寿如有一类。期至明日作诸事业。便作 是念我既明日。当作事业无暇修学大师圣教。今于夜分应预精勤补当间缺。作是念已 精进炽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证未证。是名第四精进事。复次具寿如有一类。昼行 道路作如是念。我于昼时既行道路。无暇修学大师圣教。今于夜分应自策勤补先间缺 。作是念已精进炽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证未证。是名第五精进事。复次具寿如有 一类。期至明日当行道路。便作是念。我既明日当行道路。无暇修学大师圣教。今于 夜分应预精勤补当间缺。作是念已精进炽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证未证。是名第六 精进事。复次具寿如有一类。正为病苦之所婴缠。便作是念。我既病苦之所婴缠。或 有是处因斯病苦之所婴缠。便舍身命于大师教空无所得。作是念已精进炽然。求得未 得求至未至求证未证。是名第七精进事。复次具寿如有一类。病苦婴缠虽愈未久。作 如是念。我遭病苦之所婴缠。虽愈未久或有是处病苦还起。因斯病苦便舍身命。于大 师教空无所得。作是念已精进炽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证未证。是名第八精进事。 如是八种名精进事。问何缘此八名精进事。答精进者谓策励。由此八事未生而生。生 已倍复增长广大。由此因缘名精进事 八福生者云何为八。具寿当知如有一类。施诸沙门或婆罗门。贫穷苦行道行乞者 苦行。衣服饮食及诸香华。房舍卧具并灯明等资生什物。见富贵人便作是念。由此布 施所集善根。愿我来生当得如是富贵人类。彼于此心若习若修若多所作。由彼于心若 习若修若多所作。先虽爱乐下劣喧杂。后便欣求胜妙寂静。彼有是处身坏命终。还生 人中。得富贵类。虽受富贵自在安乐。而具尸罗心愿清净。先人身中尸罗净故。是名 第一福生。如愿生人得富贵类。如是愿生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 。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应知亦尔。然梵众天有差别者应说离欲。此中是 名第一乃至第八者。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一乃至第八。言福生者问何故说此名为 福生。答摄受福果生于此处。故名福生 P. 113 八种众者云何为八。答一刹帝利众。二婆罗门众。三长者众。四沙门众。五四大 王众天众。六三十三天众。七魔天众。八梵天众。云何刹帝利众。答显示彼色显示彼 蕴显示彼部。是名刹帝利众。乃至梵众广说亦尔 八世法者云何为八。答一得二不得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云何名得。答若 于可爱色声香味触。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资生什物。诸得别得已得当得。是名为 得。云何不得。答若于可爱色声香味触。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资生什物。诸不得 不别得不已得不当得。是名不得。云何名毁。答诸有隐背不现在前。不称不赞不叹不 美。亦不揄扬言。彼信戒闻舍慧等皆不具足。是名为毁。云何名誉。答诸有隐背不现 在前。称赞叹美亦复揄扬言。彼信戒闻舍慧等悉皆具足。是名为誉。云何名称。答诸 不隐背正现在前。不诃不毁不骂不辱。称赞叹美亦复揄扬言。汝信戒闻舍慧等悉皆具 足。故名为称。云何名讥。答诸不隐背正现在前。诃毁骂辱不称不赞。不叹不美亦不 揄扬言。汝信戒闻舍慧等皆不具足。是名为讥。云何名苦。答顺苦受触所触故。生身 及心苦不平等受受类所摄。是名为苦。云何名乐。答顺乐受触所触故。生身及心乐是 平等受受类所摄。是名为乐。世尊于此说伽他言 得不得毁誉 及称讥苦乐 无常意生欲 变坏法难保 智者如实知 现见伏生死 于爱非爱法 心不生欣恚 彼虽逢顺违 而能弃伏灭 于一切解脱 至世边彼岸 八解脱者云何为八。答若有色观诸色。是第一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诸色。是第二 解脱。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是第三解脱。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 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是第四解脱。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 是第五解脱。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是第六解脱。超一切无所 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是第七解脱。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身作证 具足住。是第八解脱。若有色观诸色者。谓彼于内各别色想。未远离未别远离。未调 伏未别调伏。未灭没未破坏。彼由于内各别色想。未远离未别远离。未调伏未别调伏 。未灭没未破坏故。由胜解力观外诸色。或作青瘀或作脓烂。或作破坏或作离散。或 作啄啖或作异赤。或作骸骨或作骨锁。是名若有色观诸色。第一者谓诸定中渐次顺次 相续次第数为第一。解脱者谓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识。是名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诸 色者。谓彼于内各别色想。已远离已别远离。已调伏已别调伏。已灭没已破坏。彼由 于内各别色想。已远离已别远离。已调伏已别调伏。已灭没已破坏故。由胜解力观外 诸色。或作青瘀或作脓烂。或作破坏或作离散。或作啄啖或作异赤。或作骸骨或作骨 锁。是名内无色想观外诸色。第二者谓诸定中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二。解脱者谓 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识。是名解脱。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者。问此净解脱加行云何 P. 114 。修观行者由何方便入净解脱定。答初修业者创修观时。取青树相。所谓青茎青枝青 叶青花青果。或取青衣青严具相。或取所馀种种青相。既取如是诸青相已。由胜解力 思惟想念。观察安立信解此色是某青相。彼既如是由胜解力。思惟想念观察安立。信 解此色是某青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色是青非馀。彼心 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色定是青故。未能住心入净解脱。定为摄 散动驰流心。故于一青相系念思惟。谓此是青非非青相。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 心相续久住。由斯加行入净解脱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已。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 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 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色定是青相。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 念一境。思惟青相无二无转。便能证入净解脱定。如观青相观黄赤白。随其所应亦复 如是。第三者谓诸定中。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三。解脱者。谓此定中所有善色受 想行识。是名解脱。超一切色想者。云何色想。答眼识身相应诸想等想性。现想性已 想性。已现想性当想性。当现想性是名色想。复次有说。五识身相应诸想等想。乃至 广说是名色想。今此义中眼识身相应诸想等想。乃至广说是名色想。入此定时于彼色 想。皆能超越平等超越最极超越。是故说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者云何有对想。答四 识身相应诸想等想。乃至广说是名有对想。复次有说。五识身相应诸想等想。乃至广 说。是名有对想。复次有说。瞋恚相应诸想等想。乃至广说是名有对想。今此义中。 四识身相应诸想等想。乃至广说是名有对想。入此定时彼有对想。已断已遍知。已远 离已别远离。已调伏已别调伏。已灭没已破坏。是故说为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者 。云何种种想。答有覆缠者所有染污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诸所有想。若不善诸 所有想。若非理所引诸所有想能障碍定。如是一切名种种想。入此定时于种种想。不 引发不随引发。不等引发。不思惟不已思惟。不当思惟。由斯故说不思惟种种想。入 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者。问此空无边处解脱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入空无边 处解脱定。答初修业者创修观时。先应思惟第四静虑为粗苦障。后应思惟空无边处为 静妙离。彼既思惟第四静虑为粗苦障。亦复思惟空无边处为静妙离。故心便散动驰流 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相续。思惟空无边处。彼心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 境相续。思惟空无边处。故未能住心入空无边处解脱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专系念 思惟空无边处相。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由斯加行入空无边处解脱 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已。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 。既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是空无边处。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如是空无边处。无 二无转便能证入空无边处解脱定。第四者。谓诸定中。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四。 解脱者。谓此定中。所有善受想行识皆名解脱。超一切空无边处者。云何超一切空无 边处。答将欲趣入识无边处时。于一切空无边处想。皆能超越平等超越最极超越。是 故说为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者。问此识无边处解脱加行云何。 P. 115 修观行者由何方便入识无边处解脱定。答初修业者创修观时。先应思惟空无边处为粗 苦障。后应思惟识无边处为静妙离。彼既思惟空无边处为苦粗障。亦复思惟识无边处 为静妙离。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相续思惟识无边处。彼心散动 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相续思惟识无边处。故未能住心入识无边处解脱定。 为摄散动驰流心故。专系念思惟识无边处相。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 。由斯加行入识无边处解脱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已。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 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 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是识无边处。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 境。思惟如是识无边处。无二无转便能证入。识无边处解脱定。第五者。谓诸定中。 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五。解脱者。谓此定中所有善受想行识皆名解脱。超一切识 无边处者。云何超一切识无边处。答将欲趣入无所有处时。于一切识无边处想。皆能 超越平等超越最极超越。是故说为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者。问 此无所有处解脱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入无所有处解脱定。答初修业者创修 观时。先应思惟识无边处为苦粗障。后应思惟无所有处为静妙离。彼既思惟识无边处 为苦粗障。亦复思惟无所有处为静妙离。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相续思惟无所有处。彼心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相续思惟无所有处。故 未能住心入无所有处解脱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专系念思惟无所有处相。思惟此相 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由斯加行入无所有处解脱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已。复 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 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是无所有处。由心安 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如是无所有处无二无转。便能证入无所有处解 脱定。第六者。谓诸定中。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六。解脱者。谓此定中所有善受 想行识。皆名解脱。超一切无所有处者。云何超一切无所有处。答将欲趣入非想非非 想处时。于一切无所有处。皆能超越平等超越最极超越。是故说为超一切无所有处。 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者。问此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入 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定。答初修业者创修观时。先应思惟无所有处为苦粗障。后应思惟 非想非非想处为静妙离。彼既思惟无所有处为苦粗障。亦复思惟非想非非想处为静妙 离。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相续思惟非想非非想处。彼心散动驰 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相续思惟非想非非想处。故未能住心入非想非非想处解 脱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专系念思惟非想非非想处相。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 心相续久住。由斯加行入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已。复进修行此定方 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 。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是非想非非想处。由心安住等住近 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如是非想非非想处无二无转。便能证入非想非非想处解 脱定。第七者。谓诸定中。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七。解脱者。谓此定中所有善受 P. 116 想行识。皆名解脱。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者。云何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答将欲趣入 想受灭解脱时。于一切非想非非想处想。皆能超越平等超越最极超越。是故说为超一 切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者。问此想受灭解脱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 何方便入想受灭解脱定。答初修业者创修观时。于一切行不愿造作不欲思觉。而入于 定但作是念。云何当令未生想受暂时不生。已生想受暂时息灭。彼于诸行不愿造作不 欲思觉。而入于定但作是念。云何当令未生想受暂时不生。已生想受暂时息灭。故随 心所愿有时能令未生想受暂时不生。已生想受暂时息灭。齐此名入想受灭解脱定。第 八者。谓诸定中。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八。解脱者。谓此定中诸解脱异解脱异极 解脱。已解脱当解脱是名解脱。复次若法想微细为因。想微细为等无间。由想不和合 义。非不成就义。是名解脱。此中想受灭解脱定者。云何想受灭。云何想受灭解脱。 云何想受灭解脱定。而说想受灭解脱定耶。答想受灭者。谓想及受灭寂静没是名想受 灭。想受灭解脱者。谓想受灭诸解脱。异解脱。异极解脱。已解脱当解脱。是名想受 灭解脱。想受灭解脱定者。谓想受灭及想受灭解脱。不隐不背现前自在身所证得。是 名想受灭解脱定 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八 P. 117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九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八法品第九之二 八胜处者云何为八。答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若好若恶于彼诸色。胜知胜见有如是 想。是第一胜处。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若好若恶于彼诸色。胜知胜见有如是想是第二 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若好若恶于彼诸色。胜知胜见有如是想。是第三胜处。内 无色想观外色多。若好若恶于彼诸色。胜知胜见有如是想。是第四胜处。内无色想观 外诸色。若青青显青现青光。犹如乌莫迦花。或如婆罗痆斯深染青衣。若青青显青现 青光。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若青青显青现青光亦复如是。于彼诸色胜知胜见有如是想 。是第五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若黄黄显黄现黄光。犹如羯尼迦花。或如婆罗痆 斯深染黄衣。若黄黄显黄现黄光。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若黄黄显黄现黄光亦复如是。 于彼诸色胜知胜见有如是想。是第六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若赤赤显赤现赤光。 犹如盘豆时缚迦花。或如婆罗痆斯深染赤衣。若赤赤显赤现赤光。内无色想观外诸色 。若赤赤显赤现赤光亦复如是。于彼诸色胜知胜见有如是想。是第七胜处。内无色想 观外诸色。若白白显白现白光。犹如乌沙斯星色。或如婆罗痆斯极鲜白衣若白白显白 现白光。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若白白显白现白光亦复如是。于彼诸色胜知胜见有如是 想。是第八胜处。内有色想者。谓彼于内各别色想。未远离未别远离。未调伏未别调 伏。未灭没未破坏。由彼于内各别色想未远离未别远离。未调伏未别调伏。未灭没未 破坏名内有色想。故观外色少者。谓所观色其量甚小。微细非多故名为少。若好者。 谓所观色已善磨莹。青黄赤白故名若好。若恶者。谓所观色未善磨莹。青黄赤白故名 若恶。于彼诸色胜知胜见者。谓即于彼所观诸色。已伏欲贪。已断欲贪。已超欲贪。 于彼已得胜知胜见。降伏自在都无所畏。如贵胜人或贵胜子。以胜知见执取僮仆。降 伏自在都无所畏。诸瑜伽师亦复如是。于所观色已伏欲贪。已断欲贪已超欲贪。于彼 已得胜知胜见。降伏自在都无所畏。有如是想者。谓如实想正现在前。第一者。谓诸 定中。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一。胜处者。谓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识。皆名胜处 。内无色想观外色多等者。谓所观色其量广大。无边无际故名为多。馀如前说。内无 色想者。谓彼于内各别色想。已远离已别远离。已调伏已别调伏。已灭没已破坏。由 彼于内各别色想。已远离已别远离。已调伏已别调伏。已灭没已破坏。故名内无色想 。观外色少多等皆如前说。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若青者。谓总显示所有青色青聚青众。 故说若青。青显者。谓此青色是显非形故说青显。青现者。谓此青色如是眼识所行境 界。亦是意识所行境界。故说青现。青光者。谓此青色能现能发种种光明。故说青光 。馀如前说。如说若青等。若黄等亦尔 P. 118 九法品第十 时舍利子复告众言。具寿当知。佛于九法自善通达现等觉已。为诸弟子宣说开示 。我等今应和合结集。佛灭度后勿有乖诤。当令随顺梵行法律。久住利乐无量有情。 哀愍世间诸天人众。令获殊胜义利安乐。九法云何。此中略有二种九法。所谓九结九 有情居。九结者云何为九。答一爱结。二恚结。三慢结。四无明结。五见结。六取结 。七疑结。八嫉结。九悭结。云何爱结。答三界贪是名爱结。云何恚结。答于诸有情 欲为损害。内怀栽孽欲为扰恼。已嗔当嗔现嗔。乐为过患极为过患。意极愤恚于诸有 情各相违戾欲为过患。已为过患当为过患现为过患。是名恚结。云何慢结。答有七慢 类说名慢结。云何为七。答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 七邪慢。此七慢类合为慢结。云何无明结。答三界无智名无明结。云何见结。答三种 见名见结。云何为三。答一萨迦耶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如是三见合为见结。云何 取结。答二种取名取结。云何为二。答一见取。二戒禁取。如是二取合为取结。云何 疑结。答于谛犹豫是名疑结。云何嫉结。答心不忍许是名嫉结。云何悭结。答心有秘 悋是名悭结 九有情居者云何为九。答有色有情。有种种身有种种想。如人及一分天。是第一 有情居。有色有情。有种种身有一种想。如梵众天劫初起位。是第二有情居。有色有 情。有一种身有种种想。如光音天是第三有情居。有色有情。有一种身有一种想如遍 净天。是第四有情居。有色有情。无想无别想如无想有情天。是第五有情居。无色有 情。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如空无边处天 。是第六有情居。无色有情。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如识无边 处天。是第七有情居。无色有情。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如无 所有处天。是第八有情居。无色有情。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如 非想非非想处天。是第九有情居。此中有色者。谓彼有情有色施设有色身有有色处有 有色界有色蕴。故名有色。有情者。谓谛义胜义。虽诸有情不可获不可得无所有非现 有。而依蕴界处假立有情。诸想等想施设言说转。谓有情人意生儒童命者生者养者士 夫补特伽罗。故名有情。种种身者。谓彼有情有种种显色。身种种相种种形。非一显 色非一相非一形故。名种种身。种种想者。谓彼有情有乐想苦想不苦不乐想故名种种 想。如人及一分天者。谓总显示人及欲界天。故名如人及一分天。是第一者。渐次顺 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一。有情居者。谓诸有情所居所住所依所止所乐生处即总显示此中 所有有漏色受想行识蕴名有情居。有色有情种种身者义如前说。一种想者。谓诸有情 有时有分。于此世界劫将坏时。多往生上光音等天众同分中。于彼具足意成色身。根 无缺减支分圆满。形显清净长寿久住。有时有分于此世界劫初成时。于下空中有空宫 殿欻然而起。有一有情寿业福尽。从彼处没生下梵世空宫殿中。独一无侣长寿久住。 时彼有情长时住已。欻然生爱及生不乐作如是念。云何当令诸馀有情。生我同分为我 伴侣。当彼有情起此心愿。有馀有情寿业福尽。复从彼没生下梵宫。与前有情共为伴 P. 119 侣。时前生者便作是念。此有情类是我所化。我于此类及馀世间。是自在者作者化者 。生者起者是真父祖。时诸有情亦作是念。我等有情是彼所化。彼于有情及世间物。 是自在者作者化者生者起者是真父祖。故名一想。如梵众天者。谓此义中总显生在梵 众等天。有种种身唯有一想。劫初起位者。谓劫初生时是第二等。义如前说。有色有 情者。亦如前说。一种身者。谓彼有惰有一显色。身一种相一种形无种种显色。无种 种相无种种形。故名一种身。种种想者。谓彼有情有乐想不苦不乐想故名种种想。馀 如前说。有色有情一种身者亦如前说。一种想者。谓彼有情唯有乐想故名一种想。馀 如前说。有色有情者亦如前说。言无想者总显无想。无别想者别显无想。此中以想而 为上首。显无一切心心所法。如无想有情天者。谓别显示无想有想天。是第五等义如 前说。无色者。谓彼有情无色施设。无色身无有色处。无有色界无色蕴故名无色。有 情者如前说超一切色想等如八解脱中广说。然于此中唯取有漏受想行识为有情居 十法品第十一之一 时舍利子复告众言。具寿当知。佛于十法自善通达现等觉已。为诸弟子宣说开示 。我等今应和合结集。佛灭度后勿有乖诤。当令随顺梵行法律。久住利乐无量有情。 哀愍世间诸天人众。令获殊胜义利安乐。十法云何。此中略有二种。十法谓十遍处十 无学法。十遍处者云何为十。具寿当知。地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无二无边无际。是第 一遍处。复次具寿。水遍一相如是上下傍布无二无边无际。是第二遍处。复次具寿。 火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无二无边无际是第三遍处。复次具寿。风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 无二无边无际。是第四遍处。复次具寿。青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无二无边无际是第五 遍处。复次具寿。黄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无二无边无际。是第六遍处。复次具寿。赤 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无二无边无际。是第七遍处。复次具寿。白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 无二无边无际。是第八遍处。复次具寿。空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无二无边无际。是第 九遍处。复次具寿。识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无二无边无际。是第十遍处 问地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证入地遍处定。答初修业者创修 观时。于此大地彼彼方所。若高若下若刺若杌若醎若榛若险若秽。如是等处皆不思惟 。于此大地彼彼方所。平坦显了犹如掌中。具净园林可爱乐处。随取一相以胜解力。 系念思惟假想观察安立信解是某地相。彼由于此以胜解力系念思惟假想观察安立信解 是某地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是地非馀。彼心散动驰 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地故。未能证入地遍处定。为摄散动驰流心 故。于一地相系念思惟。谓此是地非为水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 。由斯加行能入地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己。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 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 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地相。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 此境定是地相。无二无转能入地定。而未能入地遍处定。问若此未能入地遍处定者。 地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证入地遍处定。答即依如前所入地定。 P. 120 令心随顺调伏趣向。渐次柔和周遍柔和。一趣定已复想此地。渐次增广东南西北遍皆 是地彼想此地。渐次增广东南西北。遍是地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遍皆是地彼心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是地故未能 证入地遍处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于遍地相系念思惟此遍是地非遍水等。思惟此相 精进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由斯加行乃渐能入地遍处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已。复 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 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地。由心安 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地无二无转。从此乃入地遍处定。 言上下者。谓上下方。言傍布者。谓东南等。言无二者。谓无间杂。无边无际者。谓 边际难测。是第一者。谓诸定中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一。言遍处者。谓此定中所 有善色受想行识。皆名遍处 问水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证入水遍处定。答初修业者创修观 时。于此世界或取大水注相。或取大泉水相。或取大池水相。或取大陂水相。或取大 湖水相。或取殑伽水相。或取盐母那水相。或取设腊婆水相。或取阿视罗筏底水相。 或取莫酰河水相。乃至或取东大海水相。或取南大海水相。或取西大海水相。或取北 大海水相。或取四大海水相。或取大水轮相。于如是等随取一相。以胜解力系念思惟 。假想观察安立信解是某水相。彼由于此以胜解力系念思惟。假想观察安立信解是某 水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是水非馀。彼心散动驰流诸相 。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水故。未能证入水遍处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于 一水相系念思惟。谓此是水非为地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由斯加 行能入水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已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 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 一境。思惟此境定是水相。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水相 无二无转。能入水定而未能入水遍处定。问若此未能入水遍处定者。水遍处定加行云 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证入水遍处定。答即依如前所入水定。令心随顺调伏趣向 。渐次柔和周遍柔和。一趣定已复想此水。渐次增广东南西北。遍皆是水彼想此水。 渐次增广东南西北遍是水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 是水。彼心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是水故。未能证入水遍处 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于遍水相系念思惟。此遍是水非遍地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 。乃至令心相续久住。由斯加行乃渐能入水遍处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已。复进修行此 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 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水。由心安住等住近 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水无二无转。从此乃入水遍处定。言上下者 。谓上下方。言傍布者。谓东南等。言无二者谓无间杂。无边无际者。谓边际难测。 是第二者。谓诸定中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二。言遍处者。谓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 P. 121 行识。皆名遍处 问火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证入火遍处定。答初修业者创修 观时。于此世界或取清净日轮火相。或取妙药光明火相。或取神珠光明火相。或取星 宿宫殿火相。或取火聚大猛焰相。或取烧村大火焰相。或取烧城大火焰相。或取烧川 大火焰相。或取烧野大火焰相。或取烧十载木大火焰相。或取烧二十载木大火焰相。 或取烧三十载木大火焰相。或复取烧四十载木大火焰相。或复取烧五十载木大火焰相 。或复取烧百载木大火焰相。或取烧千载木大火焰相。或取烧百千载木大火焰相。或 取烧无量百载木大火焰相。或取烧无量千载木大火焰相。或取烧无量百千载木大火焰 相。彼见如是诸火焰相。先渐炽然。复极炽然。转遍炽然后皆洞然。于如是等随取一 相。以胜解力系念思惟假想观察。安立信解是某火相。彼由于此以胜解力系念思惟。 假想观察安立信解是某火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是火 非馀。彼心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火故。未能证入火遍处 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于一火相系念思惟。谓此是火非为水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 。乃至令心相续久住。由斯加行能入火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已。复进修行此定方便。 谓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心 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火相。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 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火相。无二无转能入火定。而未能入火遍处定。问若此 未能入火遍处定者。火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证入火遍处定。答 即依如前所入火定。令心随顺调伏趣向。渐次柔和周遍柔和一趣定已。复想此火渐次 增广。东南西北遍皆是火。彼想此火渐次增广。东南西北遍是火故。心便散动驰流诸 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火。彼心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遍是火故。未能证入火遍处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于遍火相系念思惟。 此遍是火非遍水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由斯加行乃渐能入火遍 处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已。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 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遍皆是火。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火无 二无转。从此乃入火遍处定。言上下者。谓上下方。言傍布者。谓东南等。言无二者 。谓无间杂。无边无际者。谓边际难测。是第三者。谓诸定中。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 为第三。言遍处者。谓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识。皆名遍处 问风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证入风遍处定。答初修业者创修 观时。于此世界或取东方所有风相。或取南方所有风相。或取西方所有风相。或取北 方所有风相。或取有尘风相。或取无尘风相。或取吠湿摩风相。或取吠岚婆风相。或 取小风相。或取大风相。或取无量风相。或取大风轮相。于如是等随取一相。以胜解 力系念思惟。假想观察安立信解是某风相。彼由于此以胜解力。系念思惟假想观察。 安立信解是某风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是风非馀。彼 P. 122 心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风故。未能证入风遍处定。为摄 散动驰流心故。于一风相系念思惟。谓此是风非为火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 心相续久住。由斯加行能入风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已。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 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等 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风相。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 一境。思惟此境定是风相。无二无转能入风定。而未能入风遍处定。问若此未能入风 遍处定者。风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证入风遍处定。答即依如前 所入风定。令心随顺调伏趣向。渐次柔和周遍柔和。一趣定已复想此风。渐次增广东 南西北。遍皆是风彼想此风。渐次增广东南西北遍是风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 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风。彼心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 境遍是风故。未能证入风遍处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于遍风相系念思惟。此遍是风 非遍火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由斯加行乃渐能入风遍处定。精 勤数习此加行已。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 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 境遍皆是风。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风无二无转。 从此乃入风遍处定。言上下者。谓上下方。言傍布者。谓东南等。言无二者。谓无间 杂。无边无际者。谓边际难测。是第四者。谓诸定中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四。言 遍处者。谓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识。皆名遍处 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九 P. 123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二十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十法品第十一之二 问青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证入青遍处定。答初修业者创修 观时。于此世界或取青树。或取青叶或取青花或取青果。或取青衣或取种种青庄严具 。或取青云或取青水。或取种种诸馀青物。彼于如是随取一相。以胜解力系念思惟。 假想观察安立信解是某青相。彼由于此以胜解力。系念思惟假想观察。安立信解是某 青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是青非馀。彼心散动驰流诸 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青故。未能证入青遍处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 。于一青相系念思惟。谓此是青非为黄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 由斯加行能入青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已。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数 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续 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青相。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 境定是青相。无二无转能入青定。而未能入青遍处定。问若此未能入青遍处定者。青 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证入青遍处定。答即依如前所入青定。令 心随顺调伏趣向。渐次柔和周遍柔和。一趣定已。复想此青渐次增广。东南西北遍皆 是青。彼想此青渐次增广。东南西北遍是青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 境。思惟此境遍皆是青。彼心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是青故 。未能证入青遍处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于遍青相系念思惟。此遍是青非遍黄等。 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由斯如行乃渐能入。青遍处定精勤数习。此 加行已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 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青 。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青无二无转。从此乃入青 遍处定。言上下者。谓上下方。言傍布者。谓东南等。言无二者。谓无间杂。无边无 际者。谓边际难测。是第五者。谓诸定中。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五。言遍处者。 谓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识。皆名遍处 问黄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证入黄遍处定。答初修业者创修 观时。于此世界或取黄树。或取黄叶或取黄花或取黄果。或取黄衣或取种种黄庄严具 。或取黄云或取黄水。或取种种诸馀黄物。彼于如是随取一相。以胜解力系念思惟。 假想观察安立信解是某黄相。彼由于此以胜解力。系念思惟。假想观察安立信解是某 黄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是黄非馀。彼心散动驰流诸 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黄故。未能证入黄遍处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 。于一黄相系念思惟。谓此是黄非为青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 由斯加行能入黄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已。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数 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续 P. 124 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黄相。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 境定是黄相。无二无转能入黄定。而未能入黄遍处定。问若此未能入黄遍处定者。黄 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证入黄遍处定。答即依如前所入黄定。令 心随顺调伏趣向。渐次柔和周遍柔和。一趣定已复想此黄。渐次增广东南西北。遍皆 。是黄彼想此黄。渐次增广东南西北遍是黄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 境。思惟此境遍皆是黄。彼心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是黄故 。未能证入黄遍处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于遍黄相系念思惟。此遍是黄非遍青等。 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由斯加行乃渐能入黄遍处定。精勤数习此加 行已。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 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黄 。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黄。无二无转从此乃入黄 遍处定。言上下者。谓上下方。言傍布者。谓东南等。言无二者。谓无间杂。无边无 际者。谓边际难测。是第六者。谓诸定中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六。言遍处者。谓 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识。皆名遍处 问赤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证入赤遍处定。答初修业者创修 观时。于此世界或取赤树。或取赤叶或取赤花或取赤果。或取赤衣。或取种种赤庄严 具。或取赤云或取赤水。或取种种诸馀赤物。彼于如是随取一相。以胜解力系念思惟 。假想观察安立信解是某赤相。彼由于此以胜解力。系念思惟假想观察。安立信解是 某赤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是赤非馀。彼心散动驰流 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赤故。未能证入赤遍处定。为摄散动驰流心 故。于一赤相系念思惟。谓此是赤非为黄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 。由斯加行能入赤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已。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 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 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赤相。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 此境定是赤相。无二无转能入赤定。而未能入赤遍处定。问若此未能入赤遍处定者。 赤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证入赤遍处定。答即依如前所入赤定。 令心随顺调伏趣向。渐次柔和周遍柔和。一趣定已复想此赤。渐次增广东南西北遍皆 是赤彼想此赤。渐次增广东南西北遍是赤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遍皆是赤。彼心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是赤故。 未能证入赤遍处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于遍赤相系念思惟。此遍是赤非遍黄等。思 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由斯加行乃渐能入赤遍处定。精勤数习此加行 已。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 。数习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赤。 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赤无二无转。从此乃入赤遍 处定。言上下者谓上下方。言傍布者谓东南等。言无二者谓无间杂。无边无际者谓边 P. 125 际难测。是第七者谓诸定中。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七。言遍处者谓此定中所有善 色受想行识。皆名遍处 问白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证入白遍处定。答初修业者创修 观时。于此世界或取白树。或取白叶或取白花或取白果。或取白衣或取种种白庄严具 。或取白云或取白水。或取种种诸馀白物。彼于如是随取一相。以胜解力系念思惟。 假想观察安立信解是某白相。彼由于此以胜解力。系念思惟假想观察。安立信解是某 白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是白非馀。彼心散动驰流诸 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白故。未能证入白遍处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 。于一白相系念思惟。谓此是白非为赤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 由斯加行能入白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已。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数 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续 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白相。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 境定是白相。无二无转能入白定。而未能入白遍处定。问若此未能入白遍处定者。白 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证入白遍处定。答即依如前所入白定。令 心随顺调伏趣向。渐次柔和周遍柔和。一趣定已复想此白。渐次增广东南西北。遍皆 是白彼想此白。渐次增广东南西北遍是白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遍皆是白。彼心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是白故。 未能证入白遍处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于遍白相系念思惟。此遍是白非遍赤等。思 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由斯加行乃渐能入白遍处定。精勤数习此加行 已。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 。数习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白。 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白。无二无转从此乃入白遍 处定。言上下者谓上下方。言傍布者谓东南等。言无二者谓无间杂。无边无际者谓边 际难测。是第八者谓诸定中。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八。言遍处者谓此定中所有善 色受想行识。皆名遍处 问空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证入空遍处定。答初修业者创修 观时。于此世界取舍上空。或地上空或树上空。或岩上空或山上空。或川中空或谷中 空。于此等空随取一相。以胜解力系念思惟。假想观察安立信解是某空相。彼由于此 以胜解力。系念思惟假想观察。安立信解是某空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 念一境。思惟此境是空非馀。彼心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 空故。未能证入空遍处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于一空相系念思惟。谓此是空非为识 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由斯加行能入空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已 。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 数习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空相。由 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空相。无二无转能入空定。而未 P. 126 证入空遍处定。问若此未能入空遍处定者。空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 乃能证入空遍处定。答即依如前所入空定。令心随顺调伏趣向。渐次柔和周遍柔和。 一趣定已复想此空。渐次增广东南西北遍皆是空。彼想此空渐次增广东南西北遍是空 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空。彼心散动驰流诸相 。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是空故。未能证入空遍处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 于遍空相系念思惟。此遍是空非遍识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由 斯加行乃渐能入空遍处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已。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 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 。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空。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遍皆是空。无二无转从此乃入空遍处定。言上下者谓上下方。言傍布者谓东 南等。言无二者谓无间杂。无边无际者谓边际难测。是第九者谓诸定中。渐次顺次相 续次第数为第九。言遍处者谓此空无边处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识。皆名遍处 问识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证入识遍处定。答初修业者创修 观时。于此身中或取清净眼识相。或取清净耳识相。或取清净鼻识相。或取清净舌识 相。或取清净身识相。或取清净意识相。于此诸识随取一相。以胜解力系念思惟。假 想观察安立信解是某识相。彼由于此以胜解力。系念思惟假想观察。安立信解是某识 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是识非馀。彼心散动驰流诸相 。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识故。未能证入识遍处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 于一识相系念思惟。谓此是识非为空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由 斯加行能入识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已。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 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 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识相。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 定是识相。无二无转能入识定。而未能入识遍处定。问若此未能入识遍处定者。识遍 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证入识遍处定。答即依如前所入识定。令心 随顺调伏趣向。渐次柔和周遍柔和。一趣定已复想此识。渐次增广东南西北。遍皆是 识彼想此识。渐次增广东南西北遍是识故。心便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遍皆是识。彼心散动驰流诸相。不能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识故。未 能证入识遍处定。为摄散动驰流心故。于遍识相系念思惟。此遍是识非遍空等。思惟 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续久住。由斯加行乃渐能入识遍处定。精勤数习此加行已 。复进修行此定方便。谓于加行所引生道。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既于加行数习数修数 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识。由心安住等 住近住。相续一趣系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识。无二无转从此乃入识遍处定。言上 下者谓上下方。言傍布者谓东南等。言无二者谓无间杂。无边无际者谓边际难测。是 第十者谓诸定中。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数为第十。言遍处者谓此识无边处定中。所有善 受想行识。皆名遍处。十无学法者云何为十。答一无学正见。二无学正思惟。三无学 P. 127 正语。四无学正业。五无学正命。六无学正勤。七无学正念。八无学正定。九无学正 解脱。十无学正智。云何无学正见。答尽智无生智。尽所不摄无学慧是名无学正见。 云何无学正思惟。答诸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道。 无学作意相应所有思惟。等思惟近思惟。寻求等寻求近寻求。推觅等推觅近推觅。令 心于法粗动而转。是名无学正思惟。云何无学正语。答诸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 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道。无学作意相应简择力故。除趣邪命语四恶行。于 馀语恶行所得。无学远离胜远离近远离极远离。寂静律仪无作无造。弃舍防护不行不 犯。船筏桥梁堤塘墙堑。于所制约不逾不逾性。不越不越性无表语业。是名无学正语 。云何无学正业。答诸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道。 无学作意相应简择力故。除趣邪命身三恶行。于馀身恶行所得。无学远离胜远离近远 离极远离。寂静律仪无作无造。弃舍防护不行不犯。船筏桥梁堤塘墙堑。于所制约不 逾不逾性。不越不越性。无表身业是名无学正业。云何无学正命。答诸圣弟子。于苦 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道。无学作意相应简择力故。于趣邪命 身语恶行所得。无学远离胜远离近远离极远离。寂静律仪无作无造。弃舍防护不行不 犯。船筏桥梁堤塘墙堑。于所制约不逾不逾性。不越不越性无表身语业。是名无学正 命。云何无学正勤。答诸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 道。无学作意相应所有勤精进。勇健势猛炽盛难制励意不息。是名无学正勤。云何无 学正念。答诸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道。无学作 意相应所有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是名无学正 念。云何无学正定。答诸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 道。无学作意相应所有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无学 正定。云何无学正解脱。答诸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 思惟道。无学作意相应所有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是名无学正解脱。云何无学正智。 答尽智无生智是名无学正智 尔时舍利子告苾刍众言。具寿当知。佛于一法乃至十法现等觉已。为诸弟子宣说 开示。我与大众皆共和合。亲对世尊已结集竟。诸苾刍众皆应受持。为他演说广令流 布。佛灭度后勿有乖违。当令随顺梵行法律。久住利乐无量有情。哀愍世间诸天人众 。令获殊胜义利安乐 赞劝品第十二 尔时世尊。知舍利子为苾刍众说法已讫。从卧而起身心调畅。整理衣服结加趺坐 。赞舍利子善哉善哉。汝今善能于此台观与苾刍众和合。结集如来所说增一法门。汝 可从今为诸大众数复宣说如是法门。此法能令诸天人等长夜证会义利安乐世尊复告苾 刍众言。汝等皆应受持读诵。舍利子说集异法门。如是法门。能引大善大义大法清白 梵行。复证通慧菩提涅槃。净信出家诸善男子。受持读诵如是法门。不久定当办所办 事。时薄伽梵说是语已。诸苾刍众欢喜踊跃顶礼佛足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