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卷下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尔时,那罗延菩萨即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诸法如是性常寂灭,菩萨摩诃萨能听是法、能知是法、能信是法,不中涅槃。”

佛告那罗延:“菩萨方便力能如是。若菩萨成就善方便者,于念念中能得四法。何等四?谓大慈、大悲、知一切智、佛出于世不断法种。

“如是四法修行诸法,知众生界是正位相、知一切法性常寂灭,闻知信解不中涅槃,是名调伏法知利众生。知已而见乃至不见。何以故?不舍一切诸众生故。”

尔时,净威力士白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如佛所说不堕正位。”

佛言:“善男子!是菩萨摩诃萨不作诸见,然事无不办。

“声闻之人不缘一切众生、不缘佛种、不缘法种、不缘大乘,舍一切智、不观一切智、不愿一切智,灭有为法入声闻位;菩萨摩诃萨缘一切众生、缘不断三宝种、缘于大乘,观一切智不观于命,知诸法一相不入正位,缘诸众生游戏诸禅,不堕声闻位。善男子!是故当知菩萨摩诃萨常恒无我,不堕正位。”

尔时,净威力士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菩萨所行,一切声闻、缘觉之人所不能及。”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会而坐。那罗延菩萨白佛言:“世尊!是文殊师利法王之子在此会坐,乃能于是集一切福德三昧而无所说?”

尔时,文殊师利语那罗延菩萨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不为福德故修行菩提,菩萨不为利养名称、不为生天、不为封邑、不为眷属、不为赞叹、不为自乐,修行菩提。”

那罗延言:“文殊师利菩萨!以何而行菩提?”

文殊师利言:“善男子!菩萨为悲诸众生故修行菩提,为于法故、为脱一切众生苦故、为断不实诸烦恼故、忍自苦故、无所为故,修行菩提,不惜身命。

“观知无主、无宰、无居、无相、无思、无转、无坏、无迁流转、无侵毁害、勇健无降、无知解、无懒堕、无怖、无畏、无惊、无恐、无高、无下、无谄曲,坚住不动,乐寂独一,一道一趣,住于一道、修行一道,为度一切诸众生故。为如是利故,菩萨摩诃萨修行菩提。”

又问文殊师利:“菩萨云何修行菩提?”

文殊师利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无生、无灭,非无生灭行毕竟灭,无有馀生、无所言说,菩萨如是修行菩提。

“复次,那罗延!菩萨知过心已灭无所能行、未来心未至无所能行、现心不住无所能行,不著去来现在之心,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名修行菩提。

“复次,那罗延!菩萨若知施及菩提众生如来等无二行、持戒菩提众生如来等无二行、忍辱菩提众生如来等无二行、精进菩提众生如来等无二行、禅定菩提众生如来等无二行、智慧菩提众生如来等无二行,菩萨如是行六波罗蜜,则不坏败行之性相,菩萨如是修行菩提。

“复次,那罗延!菩萨观色空无有行。如观色空;观受、想、行、识空无有行。色空无尽,色毕竟尽,以其空故;受、想、行、识,识空无尽,识毕竟尽,以其空故。如其性尽,一切法尽;色无尽,受、想、行、识无尽。若有菩萨如是行者,是名为修菩提之行。

“复次,那罗延!菩萨勤断凡夫法行,不生佛法行、不出生死行、不满涅槃行、不见一切不善法成、不集善法不异处观,如是解知不坏行性,是菩提行。那罗延!菩萨如是行,是名为修菩提之行。

“复次,那罗延!菩萨摩诃萨解众生界无量、法界无量,众生界、法界无尽灭行。何以故?众生界、法界无有二故,无有二作、无有二相。不增、不减法界,不增众生界、不减众生界;如法界相,众生界相亦复如是。

“又菩萨解知诸法无相,不尽法界行、不尽众生界行;不尽法界行、不增法界行;不尽众生界行、不增众生界行;亦不住馀妄想颠倒所起结使。如是正观善知诸行,不坏诸有行、不坏我众生寿命行。那罗延!菩萨如是行,名修菩提行。”

文殊师利法王子演说如是诸行法时,十六天子先向大乘,今者逮得无生法忍。

尔时,净威力士欲为供养,守护是经,便作是言:“世尊!若有众生信解是经,当得一切诸善吉利。”

尔时,离魔菩萨语文殊师利:“我亦欲说菩萨所行。”

文殊师利言:“善男子!今正是时,汝可演说。”

离魔菩萨言:“文殊师利!行一切法行是菩萨行、行一切魔行是菩萨行、行一切众生行是菩萨行;若行学、行无学行是菩萨行,行缘觉行是菩萨行。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应遍学故。”

尔时,那罗延菩萨问离魔天子:“云何菩萨学行一切诸众生行?”

天子答言:“那罗延!菩萨应学八万四千行。何等八万四千行?谓二万一千是贪欲行、二万一千是瞋恚行、二万一千是愚痴行、二万一千是等分行。菩萨悉应入是诸行行,于贪欲断离贪欲行、于瞋恚断离瞋恚行、于愚痴断离愚痴行、于等分断离等分行。菩萨行一切众生行,不染众生行、现行一切诸众生行,为化众生故,是名菩萨行菩提行。”

那罗延言:“天子!云何一切魔行是菩萨行?”

天子言:“一切魔行入菩萨心,菩萨应觉随所起魔业而不随之,不为魔行之所系缚,入一切行而修行之,应示魔天令不得便,当教化魔离于魔业。”

那罗延言:“天子!云何学声闻、缘觉行是菩萨行?”

天子言:“善男子!如是一切行,是实性行、是无报行、是无住行、是无趣行、是无生行,解知自行。菩萨应当如是修行。”

离魔天子如是说已,语文殊师利法王子:“善男子!汝今复说如是之行。”

文殊师利言:“天子!菩萨所行过诸境界。何以故?此行非是眼境界数,亦非色、声、香、味、触、法境界之数。天子!是故当知,是善丈夫所行诸行,过诸境界。复次,天子!若菩萨摩诃萨如是修行,则是诸佛之所许可,无有过咎。若如是行,是名菩萨修行正行。”

天子言:“文殊师利!菩萨云何修行诸佛所许可行?”

文殊师利言:“天子!一切诸法实际自空,如来如是而觉知之。若菩萨住如是法行,佛所许可;若乃至涅槃,生见着行,则诳诸佛。

“天子!一切诸法实际无相,如来世尊如是觉知;若有菩萨为诸法作相,与相俱住,则诳诸佛。一切诸法实际无愿,如来世尊如是觉知,无行、无实、无生、无起、无所有、无形、无相、亦非无相、无来、无去、无住,本性清净,本性明了,其性常灭,一切诸法犹如虚空,如来世尊如是觉知;若是菩萨于诸法性若有少得,则诳如来应正遍觉。

“天子!若是菩萨共空俱住,生于见着;是菩萨共无相俱住,生于见着;若是菩萨共无愿俱住,生于见着;则诳诸佛。若是菩萨出过三界,知一切法无实、无生、无起、无有、无形、无相、无来、无去、无住,本性清净、本性照明、本性常灭,同如虚空本性无垢;若如是知,是名菩萨不诳诸佛。”

尔时,世尊赞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此语。若是菩萨如是修行,名菩提行,疾得受记。

“文殊师利!我昔过去于然灯佛前,所住诸行都不得记。何以故?我有相行、有所依行、有所著行,我于是后见然灯佛,得过诸行,当初见时离诸行见,知一切法自性不生。时然灯佛授我记言:‘汝于是后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正遍觉。’我于是时得无生忍。是故,文殊师利!若有菩萨欲速疾得无生法忍,于是品中应如是修,不著诸法。”

尔时,文殊师利白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为缘何法得无生忍?”

佛言:“文殊师利!缘阴界入得无生忍,彼得一切诸法之忍,亦复缘于常乐我净,彼得法忍。文殊师利!所言忍者,名缘一切诸法无尽;所言忍者,名之为正。文殊师利!忍之所缘,非与世法而共俱行;非凡夫法、非学法、非无学法、非缘觉法、非菩萨法、非佛法,而共俱行。不与一切诸法俱行,名为得忍。舍于一切诸法想着,名之为忍。是忍亦不在于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数中,无尽、不尽,名之为忍。是忍亦复不离是界,是名为忍。”

说是忍时,有五百菩萨本先佛所种诸善根,得无生忍,作如是言:“此集一切福德三昧,能令我等住于所住,亦令我等满无量法。世尊!菩萨摩诃萨应至心听甚深诸法,应当修集。”

尔时,那罗延菩萨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于是深法所作已办?”

文殊师利言:“若有菩萨知一切法无作、无不作,是名菩萨所作已办。若知一切诸法无行作已,不执、不作、无忘,是名菩萨所作已办。若是菩萨随所作无恩,是名知恩。有为、无为不生高下,不得作者亦有所作,谓作布施住于回向;亦不得施、不得菩提、不得自他,是名菩萨所作已办。守护净戒回向菩提亦不得戒,修行、忍进、禅定、智慧亦不得慧,是名菩萨所作已办。若不得身、口、意善业,知是菩萨所作已办;若不得身,不得口、意所集庄严,知是菩萨所作已办。”

尔时,常精进菩萨语文殊师利:“我亦欲说菩萨摩诃萨所作已办。”

文殊师利言:“善男子!今正是时,汝便可说。”

常精进菩萨语文殊师利言:“若菩萨能令一众生入佛法中,如是菩萨所作已办。若有菩萨受众生食,若施与他,不以畏故,皆悉摄在无上菩提,是名菩萨福田清净。若彼施者及与受者如法而作,是名菩萨二俱清净。

“若是菩萨以佛音声令他得闻,自住施、戒、忍、进、禅、慧作正忆念,于大众中说六波罗蜜,令他得闻忆念受持如此善根,知是菩萨所作已办,能消供养。

“若是菩萨修行忍辱,若为怨贼、旃陀罗等之所骂辱,不瞋、不恼,为是众生令生信喜,勤修精进、住精进力,知是菩萨所作已办。

“若是菩萨以真金宝满四天下,不贪是宝而作妄语,若他问法不相朋党说言非法,知是菩萨所作已办。

“若有菩萨七日绝食,若有人来作如是言:‘汝若能舍菩提之心,杀诸众生当与汝食。’而是菩萨终不为之,知是菩萨所作已办。

“复次,文殊师利!若是菩萨见满世界利刀、猛火,当从中过而往听法,不爱身命作如是学:‘念阴入界易得,佛难可遇、法难可闻、敬法众生甚亦难得。’作是念已,入众听法,知是菩萨所作已办。

“复次,文殊师利!若是菩萨从他人闻一四句偈,若戒、若施,心生欢喜,胜得转轮立大王位;若以此偈令一人闻,胜得帝释及梵王处;知是菩萨所作已办。

“复次,文殊师利!若是菩萨能住众中,在多闻中生大喜悦,以此多闻向一切智,不得满三千大千世界珍宝生大欢喜,以自善根为一众生回向佛道用为欣庆,知是菩萨所作已办。

“复次,文殊师利!菩萨为化诸众生故,应勤精进、坚自庄严、修集多闻、舍身支节,于世八法其心无异;若是菩萨为佛慧故,宁舍身命不舍持戒;菩萨应当作于忍辱,能忍诸恶不善音声;菩萨应当勤加精进庄严佛土,菩萨应当独一寂处,为不败失菩提道故;菩萨应当不失正念,为修集六波罗蜜故。

“菩萨应当无所执著,勤进戒满已作善业,不舍一切诸众生故。菩萨应当坚誓庄严,为佛法种故。菩萨应当离诸谄伪,身、口、意法善质直故。菩萨应当自净志欲,为救归依诸众生故。菩萨应当无所观作,不著身命故。菩萨应当甘软好语,善来问讯故。菩萨应当常先意语,无有瞋愤不言说故。菩萨应当犹若如地,无爱憎故。菩萨应当柔和善软,同心欢乐故。菩萨应当善易教诲,速受教故。菩萨应当除舍㤭慢,谦下一切诸众生故。菩萨应当犹之如狗,不诳一切众生,不违本誓故。

“菩萨应当诸众生中起大慈心,一切空故。菩萨应当诸众生中起大悲心,为诸众生作大利故。菩萨应当生于大喜,欣乐修集诸善根故。菩萨应当修行大舍,不观一切五欲乐故。菩萨应当不贪悭惜自舍身故。菩萨应当不着我所,不贪一切诸财物故。菩萨应当修大舍心,舍一切妄想故。

“菩萨应当具满大财,圣七财故。菩萨应当牢坚志,固一切善根故。菩萨应当无有满足,修集无量佛功德故。菩萨应当智慧勇健,摧四魔故。菩萨应当作大医王,善治一切烦恼病故。菩萨应当为作应供,不舍菩提心故。菩萨应当作于福田,为诸众生作光明故。

“菩萨应当犹如莲花,不为世泥所染污故。菩萨应当犹如船筏,度诸众生故。菩萨应当犹之如桥,于上中下一切众生无别想故。菩萨应当犹如大池,专意正法水无尽故。菩萨应当犹如大海,一向多闻无厌足故。菩萨应当犹如大山,无能动故。菩萨应当善安止住,如门阃故。菩萨应当无所染著,一切所有诸财物故。菩萨应当令心自在,不退转故。

“菩萨应当犹如大王,为尊胜故。菩萨应当犹如帝释,一切众生所尊贵故。菩萨应当犹如梵王,自在法王故。菩萨应当安乐一切诸众生等,究竟安乐至涅槃故。菩萨应当为作父母,与诸众生衣服利故。

“菩萨应当无所伤损,一切善不善法故。菩萨应当无所侵害,亲非亲中心平等故。菩萨应当不亲、不信,所生诸入故。菩萨应当为法施主,一切悉舍故。菩萨应当离于一切放逸懈怠,为集菩提故。文殊师利!菩萨常应牢强精进,修集一切诸戒德行,为得无上正真道故。”

尔时,世尊赞常精进菩萨摩诃萨:“善哉,善哉!善男子!善说诸行所应住想。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欲逮得此集一切福德三昧者,应当勤修一切福德,不应舍离一切福德。”

尔时,那罗延菩萨白言:“世尊!若有得此集一切福德三昧者,不堕恶道、不生八难,断诸贫穷,心常自在,诸根具足,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善自庄严。

“得大辩才及无尽法、得陀罗尼、得不忘念,起一切福转法轮故。得灌顶位,释梵护世一切众生所供养故。

“得具诸通,达一切死此生彼故。得大自在,在在所生诸所入故。得大封邑,增长诸法故。得智光明,离恶邪见故。

“得大称赞,一切声闻缘觉地故。得大调伏,一切声闻缘觉人故。善分别诸根,教化众生故。神通自在,诸禅解脱三昧门故。

“得无作施,解知施故。得无住戒,三戒净故。有无量忍,慈心普遍诸众生故。修行精进,心无疲惓故。得禅波罗蜜解知寂静,为化众生生欲界故。净慧庄严,善观音声故。是名净眼,能见道故。

“不离见佛及与闻法,不离于空,无相、无作,能持一切佛所有法不离睹见,得不退转菩萨之僧,去无障碍一切佛土诸功德故、降伏诸魔胜四魔故、得深法忍不退转法故。

“疾能通达满足佛法,所未闻法自来入耳,欲愿具足取一切佛土诸功德故,彼得安隐离诸习故。

“得自在身,普遍三界而示现故。一切外道不能降伏,善守护法,于诸佛所舍失身命守护正法故,见佛境界而不毕竟入涅槃故。

“得无所畏,在众无畏故,有所在作为以智为首,心无所营故。

“现大庄严,神通变化故,得大势力过诸害故;净音声扬,遍闻一切诸世界故;心大勇健,摧伏一切诸魔军故;到神通彼岸,能动一切佛世界故;得大辩才,法辞及义无碍滞故;知解无碍而无放逸,住作佛事示诸众生一切智故。

“那罗延!若菩萨入是集一切福德三昧,得于如是相貌事像无量功德。”

尔时,那罗延菩萨白言:“世尊!愿诸众生得集一切福德三昧如此。菩萨得是三昧所有功德,令诸众生得是功德,一切声闻及诸缘觉之所无有。世尊!若有菩萨不得闻于是三昧宝、虽闻不解,当知是人为魔所持。”

佛言:“那罗延!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若有菩萨闻是三昧所生功德,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无量无边。”

尔时,那罗延菩萨问文殊师利:“若有菩萨欲修集行是三昧者,当行何法?”

文殊师利言:“菩萨欲得是三昧者,不舍凡夫法为持佛法,如是修行不与法相应、不与非法相应;如是修行虽流转生死,不学生死法,不为生死所染;虽学涅槃,不入声闻、缘觉涅槃。

“复次,那罗延!若有菩萨欲学此三昧,应益增长集一切福德,不于有漏、无漏诸功德中生起妄想,若善、不善,有为、无为,世间、出世间,若罪、若福,起于分别,解一切福德皆入法性。

“若福法行、若罪法行、若无记法行,皆入法性,应如是见诸众生福等不实起。是众生福、佛福悉皆同等,不见差别,法界无异,起无差别。

“若凡夫福、学福、无学福、缘觉福、菩萨福、正觉福,悉皆不实,无有物故,无有方处、无非方处,应如是知应解福性众生同等。

“善男子!如一切色皆依四大,菩萨之福亦复如是。遍一切处,终不起于福德狂逸,应知无常尽灭之法。

“那罗延!若菩萨欲得此三昧者,于四法中而不惊畏。何等四?于诸众生大悲无边、佛刹无边、佛智无边、入一切众生心行无边。那罗延!菩萨于此四无边中不应生畏。

“又复菩萨应当解知四不思议。何等四?业及业报不可思议、一切众生种种诸行若干差别不可思议、佛如来行不可思议、菩萨生起诸清净行不可思议。那罗延!是名为四不可思议,应当解知。

“善男子!菩萨解知得四无尽。何等四?福德无尽、满誓无尽、乐说无尽、究竟智无尽。那罗延!是为菩萨得四无尽。

“那罗延!菩萨应当修行四法。何等四?庄严善根无有满足、方便回向一切无尽无有满足、一切佛土诸庄严事、取以庄严自己佛土无有满足(梵本中少一)。那罗延!菩萨应当如是修集行是四法。”

尔时,那罗延菩萨复问文殊师利:“此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当至何等菩萨之手?若是经卷若至舍宅、若禅、若忍、若在家、若出家?”

文殊师利言:“那罗延!若菩萨摩诃萨闻是三昧,若至于耳、若至其手、若至舍宅,彼人若当不起诽谤,如是之人我不名之为在家者,当名是人为出家者。何以故?由是菩萨勤修分别是三昧故。彼人当能除一切想,在在住处一切福德及与智慧无尽、无散。

“那罗延!菩萨为化诸众生故,示现种种形色相貌。那罗延!是人遍至一切诸处,犹如日月照四天下一切悉现。如是,那罗延!菩萨亦尔。不依诸难,虽在家中而不依家,亦非出家,不依沙门法,二俱叵说。何以故?菩萨不依一切所有及诸入故。

“那罗延!如琉璃宝器随所在处不失其性。如是,那罗延!若有菩萨住是三昧,虽复在家,当说是人名为出家,能不失是法界体性。”

尔时,那罗延问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住在何处,而能不失是集一切福德三昧,得于如是无尽福德智慧庄严?”

文殊师利言:“菩萨摩诃萨有四住处。何等四?所谓菩萨不住身命及诸利养、尊重赞叹住空无相无愿三昧、不住声闻缘觉正位、悕望佛智及无碍辩,而无贡高妄想分别,亦不执著如是住处。是菩萨住解脱一切所有众生,不住我人众生寿命及与丈夫。

“那罗延!是为菩萨四所住处。最胜住处庄严无尽、大福德聚庄严无尽,大智慧聚断一切见,成就具足起诸佛法。”

那罗延问文殊师利:“菩萨云何得是住处得名出家?”

文殊师利言:“那罗延!菩萨有四法得是住处,谓住慈、住悲、住喜、住舍。那罗延!是为菩萨住四住处。

“那罗延!菩萨若住村邑聚落、若住空处,若住是四梵行住处,名正住处;若离是四梵行住处,虽正殿堂楼阁中住,不名住处。那罗延!是人名为欺诳一切人、天、阿修罗,虚食供养。

“那罗延!菩萨若住馀诸梵行,皆摄在此四梵行中。何以故?那罗延!是梵行住处甚难得故。若有不见是四梵行缘圣禅者,是世身见不断于慢。”

那罗延言:“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名住此慈悲喜舍?”

文殊师利言:“那罗延!若有菩萨作如是念:‘我要当度一切众生。’是名住慈;‘我要当脱一切众生。’是名住悲;‘我要当令一切众生得住佛法。’是名住喜;‘我要当以出世间法寂静一切诸众生等。’是名住舍。

“复次,那罗延!菩萨若解诸法界空,是名住慈;菩萨若解诸法界寂,是名住悲;菩萨若解一切法界无著、无缚、无解,是名住喜;菩萨若解一切法界无去、无来,是名住舍。那罗延!是名菩萨住慈悲喜舍。

“复次,那罗延!菩萨若见无我之法而不惊畏,是名住慈;若见一切众生寂灭而不惊畏,是名住悲;若闻一切佛法同等如一佛法而不惊畏,是名住喜;若闻一切刹无尽而不惊畏,是名住舍。

“复次,那罗延!无所碍滞是名为慈,救众生苦是名为悲,悉无所恼是名为喜,不高不下是名为舍。

“复次,那罗延!有慈悲,非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声闻、缘觉之所无有。声闻、缘觉所有慈悲,不能安乐一切众生,是名慈悲,非大慈悲。

“云何名为大慈大悲?若于一切众生等,起平等心脱其苦恼,是名菩萨大慈大悲。若生五道,为诸众生自舍己乐,作如是念:‘是诸众生堕在邪道,我当安止令住正道。’是名菩萨大慈大悲。

“那罗延!是故当知声闻缘觉有慈有悲,无大慈大悲。那罗延!是故菩萨应当修满大慈大悲。”

说是大慈大悲法时,八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作如是言:“我等亦当住如文殊师利所说大慈大悲。”八千菩萨得集一切福德三昧,八千众生远离尘垢得法眼净。

尔时,那罗延菩萨白言:“世尊!如来世尊名百福相,以何因缘得如是相?”

佛告那罗延:“若于十方各如恒河沙等世界,所有众生皆成转轮大王,所有功德福聚,等一帝释所有福德。十方恒河沙等世界,所有众生成就福聚皆如帝释,是诸帝释所有福聚,等一梵王所有福聚。

“那罗延!若恒河沙等世界所有一切众生成就福聚皆如梵王,是诸梵王所有福聚,等一声闻所有福聚。

“那罗延!若恒河沙等世界所有一切众生皆成声闻,所有德聚,等一缘觉所有福德。

“那罗延!恒河沙等世界所有一切众生皆悉成就缘觉德聚,那罗延!是诸一切声闻、缘觉所有德聚尽合,为一菩萨成就是集一切福德三昧,有如是福,所有德聚,复过于是。那罗延!是菩萨所成福德善根无量无边。

“那罗延!若使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所有一切众生皆悉逮得是集一切福德三昧福德之聚,是诸德聚复百千倍,犹不等佛一相福,是名如来百福德相;一切众生无能思量,是故如来名不思议百福德相。”

说是百福德相法时,而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普照,百千伎乐不鼓自鸣,天雨妙花。一切世间诸天、世人、阿修罗等,叹未曾有,大声唱善,五体投地,礼世尊足,作如是言:“若有众生发于无上正真道心快得善利,当得如是百福德相庄严之身,胜诸一切释梵、护世、声闻、缘觉所有德聚。其有众生得闻此集一切福德三昧宝者,得大利益。既得闻已,当如说行。世尊!所在国土有是经处,当知是中善男子、善女人,佛力所持能流通此经。世尊!若使满于世界大火,当从中过往听是经。”

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不闻是经,当知是人为魔所持。善男子!若菩萨闻此三昧经不能受持,我不说彼名为得闻;若闻不持、不读、不诵、不转、不于大众广分别说,不名多闻。”

尔时,大众皆共同声白言:“世尊!愿护是经名集一切福德三昧,令广流布。”

尔时,世尊放于白毫藏相光明,遍照无量无边世界。是光明中,出如是音声:“如来.应供.正遍觉已护是经。”

尔时,佛告大德阿难:“阿难!如来不久当般涅槃,却后三月入无馀涅槃。阿难!我今以此三昧经典付嘱于汝,受持、读诵,广分别说。阿难!若有众生持是经者,则于其人,佛不涅槃、法亦不灭。何以故?阿难!若有开示是经典者,当知是人则为见佛;若大众中分别演说显示文义,当知是人守护正法。”

尔时,阿难悲泣流泪白言:“世尊!愿住一劫,若住百劫、若住千劫,多所安隐、多所饶益,利安人天。”

佛告阿难:“汝勿悲泣,汝若受持是经、读诵、令广流布,使不漏失,随尔所时,常为见佛。何以故?佛如来者,都不可以色身所见、不可以三十二相所见、不可以诸好而见。阿难!若有得见如是等经,则为见佛。”

说是经已,文殊师利法王子、那罗延菩萨、净威力士及大菩萨僧,大德阿难等声闻大众,一切人、天、诸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世间人民,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集一切福德经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