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川先生集_(四部丛刊本)/卷第二十一 中华文库
震川先生集 卷第二十一 明 归有光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康熙刊本
|
震川先生集巻之二十一
墓志铭
陈处士妻王孺人墓志铭
孺人姓王氏陈处士讳可乐之妻父讳士髙以岁贡
入太学三娶无子元配某氏生女子子一人故处士
受室成礼于王氏之庙太学君落魄不事生业家徒
壁立独喜饮酒孺人治女红以资其费即宾至酒醴
羞膳无不得所欲太学君卒乃归于陈未㡬处士病
瘵生一子周岁矣且死顾谓孺人曰伯兄无子可以
儿与之孺人曰养老字孤吾事也因泣下截髪以自
誓时庚午之岁大侵道殣相望孺人抱一岁儿哭其
夫且汲饪以承迎二亲甚艰难也卒以孝养终二亲
之世而䘮葬之命其子事其兄公如夫之教内外相
依倚为命以迄于有成居无一亩之宫在阛阓中人
罕见其面尼媪往来富贵家与妇人交杂膜呗尤数
从寡妇人游孺人一切谢绝之晚年目蜗睆䑃朦然
甚不自得医至却之曰吾手不能与人诊视也葢年
二十四而䘮处士六十有二而卒时嘉靖二十六年
十二月十一日也于是嫠居㡬四十年矣初处士之
曾祖讳翊中乙榜进士授胶州学正历应山王府教
授尝为㑹试同考官昆山之士以易学登第自应山
君始家世读书清贫节行可慕尚也孺人子一人唐
县学生孙二人王道县学生次王政葬以嘉靖二十
九年十二月十七日在白马泾随字圩之新茔其辞
曰
两仪奠位自初有民阴阳㑹合男女贞行圣人因之
秩为典常法则天地垂象咸恒王道陵迟闗雎刺兴
郑卫靡靡礼俗以倾㑹齐于禚天宇晦暝孰知千载
是心犹明懿矣淑婉居然性灵争芬昧谷竞节髙冥
有赫管彤于昭汗青子政作传元凯翼经无㣲不显
靡幽不呈镌辞于石以绍前人
太学生陈君妻郭孺人墓志铭
孺人姓郭氏长洲人封鸿胪寺丞讳某之曾孙处士
讳某之孙太学生讳受益之子归陈氏工部都水司
郎中讳天贵之子妇太学生大雅之妻也年四十有
四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卒太学君为治
葬事遣其子良谟来请铭初孺人始归陈氏太学日
游庠舍不能治生产㡬无以自赡孺人父母家在呉
淞江上田肥美岁多收为捐嫁时衣被财物买田庐
每岁之冬即往收获苦寒迨春而面尝皲瘃凡宾祭
补纫饎㸑一任其劳苦时节缩而用其仂纤丽之服
珍华之饰屏去不御亲党有邀为宴㑹者曰饮酒非
妇人事辄谢之辛勤二十馀年家用可以给而夫君
以年赀贡入太学满次谒选当为州县官不日有禄
养而教育其子为进士业亦既有成矣一旦构危疾
自知其不起为其子女从容叙述生平言始为妇以
至于今其勤劳如此若操舟渡江舟中之人仅已登
岸而操舟者没焉因唏嘘不自己家人度为榇须若
干直孺人闻之即曰吾不须此木当若干直可也又
曰吾生自谓尽瘁于尔家然不欲费但得片石求能
文者志吾墓足矣予闻而伤之孺人以女子有志于
名后世夫岂为区区之名即其平生之志有不容没
没者予读谷风之诗葢夫妇之变也其称所以为其
夫者曰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
有何无黾勉求之至于㫖畜以御冬甚㣲细者亦自
言之亹亹不厌千载而下可以见为人妇者之心也
其亦可悲也已孺人生子男二人良谟长洲县学生
良䇿尚㓜女子一人适李春阳呉县学生孙男女二
人其葬在武丘乡卒之明年正月二十四日也铭曰
郭世巨族居差方里大胪貤封亦以贵起来嫔陈宗
实相厥美致其畜藏勤毖自喜悲彼褕衣不能为婢
一世之志迫于短晷不承其享贻后之祉
顾孺人墓志铭
嘉靖二十七年沈君子善䘮其配顾孺人又明年举
进士官鄱阳孺人尚在殡寻以中宪之䘮还家明年
治葬事以孺人祔于昆山县横塘祖茔之次寔三十
二年某月日也子善先期来请铭其子尧俞从予游
每念其母辄流涕曰吾母贤非夫子其谁宜铭嗟夫
富贵寿夭非所以论贤者而贤者之志不在于此然
世恒以是为幸不幸相与为悲喜亦夫人之情哉沈
氏世以诗书名家中宪趾美前武三为二千石而孺
人之考给事兄弟起海上一时同官黄门并贵显矣
孺人托于两家得子善以为之婿孰不为喜然孺人
未及笄属给事捐馆舍哭泣悲哀㡬不能以生后每
追慕顾念有终身之悲而子善为诸生悒悒不得意
孺人与共劳苦有鸡鸣警戒之志及游两京太学遂
魁畿甸多士又再试不利比及第孺人㡬及见之而
先以死葢富贵寿夭之数虽父子夫妇不能相及者
此其所以可悲也孺人生而敏慧数岁为给事制小
冠给事喜为冠以出见客常以格言教训孺人辄能
记其后每称以朂其子为人凝重在父母侧不问不
言或竟日无一言虽中宪严惮之君所交游以文字
学业相过从即喜具食饮令尽欢苟非其人虽林茗
不时至也见其子夜读书辄纺绩与共灯火用劝率
之事祖姑太宜人尤孝敬中宪之官太宜人老不能
行尝谓中宪有贤孙妇即汝面汝目在吾眼前矣其
贤如此葢子善宦学之助为多焉给事讳济官刑科
给事中中宪讳大楠官至惠州府知府子善名绍庆
今为鄱阳县知县孺人生于正徳四年七月十四日
得年四十男子子二人尧俞尧典女子子二人婿王
炳衡王伯稠后出女子子一人妾出男子子二人尧
钦尧文昔雍门子以哭见孟尝君孟尝君为之増欷
呜唈流涕不能自止予铭孺人葢有伤心者铭曰
嗟夫人之婉好宜其寿考胡遽以夭其行独而不禄
嗟夫造物者区区以此为𬽦夫孰能知其由
潘府君室沈孺人墓志铭
予少善潘士英子实子实自嘉定来昆山居马鞍山
岩石之间予亦时过子实因获拜潘府君气貌方壮
盛也喜饮酒不屑事生产而沈孺人者清浦大族清
浦在县东南海上黄浦之东葢俗谓之江东沈氏云
孺人去膏泽攻勤苦以佐其家又以其馀力为髙楼
夏屋以居而子实得自恣游学嘉靖某年月日潘府
君卒其明年十二月葬于脚袜泾之原予尝志其墓
府君亡而孺人持门戸如其存时子实益复聚县中
俊彦日与讲肄某县人往往取科名贵显于朝或不
幸困踣于时亦以道义为乡人所重皆子实之与也
人以是愈称孺人之贤而㓜子士贤亦力学为诸生
㑹倭奴犯境子实家近海最先被兵遂奉孺人避居
予安亭舍中予家人皆得挹其慈范明年寇益深子
实去之淀山湖中孺人命舟益逺去之槜李入其郛
中淀山湖王氏予姻家也是时从孺人行者皆获免
不从孺人留者皆被害其仓卒明智如此兵后家悉
毁子实稍卜新居始以不能具菽水养为忧于是计
偕留京师选授处之龙泉博士龙泉山县学宫皆倾
圮因留妻子侍养先之官除馆舍欲迎孺人而孺人
竟病卒葢子实非苟仕者千里就㣲禄以为亲也而
竟不能致居官一日之养岂不伤哉虽然使子实早
取科名亦不肯趋时以为大官虽为大官亦必不藉
此以为亲荣则今子实之所以事孺人者葢无憾也
予铭府君至是二十年乃铭孺人而予与子实亦已
老矣其又不能无感矣夫其辞曰
沈氏江东世名族黄门柱后两贤擢孺人父肄王父
辅世称孝子善庆渥府君讳干用中字士英士贤二
子续女适金诩徐应元张来之配先母覆孙男女七
曾孙二𦙍嗣蛰蛰繁祉福己未腊月日初五七十有
六龄非促㣲文志墓袭前词明岁除日祔夫𪋤
周子嘉室唐孺人墓志铭
震泽东岀为淞江绕呉之境而南故呉地多以江名
子嘉世居江南唐氏居江北皆昆山之鄙也相去二
十里故孺人归于子嘉时参知公已登进士子嘉以
兄故诸生时为廉吏禄养不赡赖国家恩泽得以安
其闾里无呼召之扰视先世虽以赀髙里中而数苦
徭赋今可以无事遂与孺人耕田常数百亩孺人日
馌百馀人岁时伏腊賔亲之费不使子嘉有言而悉
自办治而事二大人极孝养参知公宦游数千里外
有令兄弟又有贤妇得以无顾念孺人产子舅中宪
公已病亟闻之亦喜初晏恭人卒孺人哭之哀又哭
中宪公而病寻卒子嘉痛之十七年而不葬曰不敢
薄吾妻也又曰始吾为生之难今稍裕而吾妻不及
矣于是以某年月日葬于千墩浦奈字圩之新阡子
嘉名大宾男子子一人之荣女子子三人适某某某
又男子子四人女一人继赵出孙男子一人余与徐
韬仲皆子嘉之姑之子故请韬仲为状而余为铭子
嘉谓皆外兄弟可信其贤不诬也铭曰
孰为之昉不既其养自我为土或居其上其命也夫
今见子之长黍稷禋祀其永享之
方母张孺人墓志铭
乡进士方范循道之母张孺人卒将葬乞铭于予其
状云张氏世居昆山之水墟村曽大父讳奎大父讳
佩父讳锦母潘氏父少习举子业长为郡从事不久
弃去所生女子五人皆聪明颖慧而吾母尤凝重贞
淑颇习小学列女传能了大义嘉靖初吾父以御史
议大礼不合归久之先妣封孺人范氏卒遂以礼聘
焉先是范孺人方正贤淑动协矩矱人以为女丈夫
吾母志操娟洁动止有则族党内外咸谓有范孺人
之风期年生不肖先君乃悉以前所树产归伯兄而
携吾母子构别室以居吾母念先君所留鲜薄惧弗
给也治生纤悉仅仅取足而恒宿储甘㫖为吾父征
姻合朋之需吾父得夷犹于江山绿野之间情闲意
适者实吾母之助为多不肖方向学吾父谓吾母曰
儿年少勿以他好夺志即逺大可期也庚戌之秋吾
父奄忽见背吾母敬承父志咨于伯兄博访名宿延
之家塾饩币馈遗必加丰腆早夜兾有成立以慰先
人于九原未逾年则讼役交侵吾母于是抚不肖泣
曰汝父不欲以厚贻汝正为今日而人情若此奈何
所赖以自立者惟能读父书耳即汝负先人之志吾
亦何以生为也遂相与大恸不肖因悚惕痛励值倭
警家产荡焚吾母复鬻簪珥为延师费不足则又稍
捐成业以资之葢自先君谢世今十五六年中经顿
撼百出之苦惴惴焉不敢一日之宁惟是尊师教子
则愈久而愈切时从伯兄课试有不惬辄令长跪提
以大杖吾母既忿不肖驽钝又重怜之即投杖号泣
竟日每夜篝灯课读而躬自辟纑虽隆冬冱寒戸外
雨雪交作犹凄然相对不少假借岁甲子遘腹疾三
年不能起丙寅疾益甚是冬值五之诞子姓姻戚
衣冠萃止举觞称庆吾母为力疾强起整衣登堂矣
而委顿不能胜乃自叹曰吾必死矣然自汝父见背
遗汝中更多难吾抚之以至于今吾即死不愧汝父
于地下矣越明年正月某日终得寿五十有一子男
一即不肖范孙女一幼未字呜呼他人之母母耳使
范无母其能一日自存也哉范今仅得成立能备一
日之养而吾母已不能待矣此所以抱终天之恨也
状如是余交方氏三世矣侍御讳鳯与其兄奉常公
讳鹏同举进士有名时称二方侍御性豪爽然于范
孺人颇严惮之后与张孺人别居甚相爱舍其平生
所为业更自建立故循道称其母之辛勤者如此其
伯兄则长史筑范孺人出也又所为延塾师如吾友
桐城赵中丞子举秦进士光甫及海虞二陆皆相继
登科第而循道复中乡举将踵二父以起人称孺人
主中馈极奉师之礼故循道痛念其母异于他母良
然循道事孺人尤孝葬在县治马鞍山之阳故祖墓
而为别域实隆庆某年月日噫其可铭铭曰
懿矣慈母又有孝子卜从其先惟墨食遗后人祉
张孺人墓志铭
孺人姓张氏太学生陆子征之妻武康令本枝之母
世为长洲人始尚医张公与子征父如隠公皆出赘
居祥符里以故张公以女予子徴子征名焕与其弟
灿子潜兄弟皆有名呉中子潜进士髙第入翰林为
给事中而子征久不第子征为人博雅善著书好游
名山水意兴所到独自往来不孰何家事家事一任
孺人孺人亦以为治生纎啬非丈夫所宜与知也至
于教子孺人亦躬自督责以故子征得以游闲而诸
子学皆有成子潜给事中言事被谪都匀而其孺人
又病死母胡夫人春秋髙每念其仲子得罪■朝廷
万里外孺人独共养时以温言慰解之胡夫人乃
喜孺人初为家甚纎及本枝中乡举仲季二子并游
太学乃喟然叹曰三子俱长吾今可以无事事矣遂
为之析生独居一室日唯焚香礼佛又好观北史遗
文隋朝故事诸稗官小说家数为诸子言之本枝迎
养之官孺人一日下堂踬伤其左足而病病良愈二
子迎归为寿寻以他病遂不起元年甲子之二月某
日也年八十有一子男三长即本枝次培枝翘枝皆
太学生女一适刑部主事查懋光孙男四某某女四
曽孙男女四陆氏自冡宰公最贵其族多著朝籍其
后出子征兄弟而本枝为吏以循良称其闻丧而还
也呉兴人惜之余与本枝同年又同官以是年之九
月某日葬孺人于贞山故奉子征之命来请铭铭曰
陆于长洲厥世逺矣家卿之兴綦贵而圮黄门绩文
为时宗工太学博雅允宜其兄唯是名族宜有令母
令母颀颀徳音则有当其治生束之若急及有代人
脱焉如释来游武康象服裶裶观子循政式遄其归
顺化委蛇八十一终勒词𤣥石以诒无穷
张孺人墓志铭
孺人姓张氏曽祖璠祖锦父沂以赀雄海上孺人年
十七归沈君坦沈君自少不能治生遇有赋调辄转
徙避之孺人常椎髻单衣歩从其夫至则与女奴共
操作终不以父母家有所觊望沈君时大困意不能
无怼孺人俛嘿而已母老且病兄鸿胪君梓在京师
孺人日夕侍汤药不去侧母以是安之平生无疾病
一日之后园右食指为棘所伤血濡缕遂至大疾嘉
靖三十年十一月初一日也年五十有一殡殓不具
鸿胪君经纪其事葬之呉塘之源寔以其年十二月
初八日子男二人大有大成女一人大有从予游予
素知孺人之爱其子每告归必问所习大有对之辨
析即喜见于色吾妻沈之自出呼孺人为嫂然年最
少孺人尝在他所未尝相见先五月吾妻死孺人独
曰嗟乎贤者固不能久生于今世因流涕累日予屏
居安亭江上十馀年矣自遭此痛回首平生惘惘无
可向人道者或讥以私䘮逾礼而不知实有身世无
穷之悲闻孺人之言而为之屡恸焉及是大有来请
铭思其言尤悲因序而铭之铭曰
嗟生之厚而数之蹇不忮不求君子之选生有令辞
是以铭于兹
陆孺人墓志铭
孺人姓陆氏朱君艮之妻封吉安府推官讳苓之子
妇父讳桂母王氏伯父讳松母朱氏实吉安之女弟
孺人少时伯父母无子养以为已女欲为朱氏重亲
遂聘朱君为赘婿久之致其槖于陆氏之族曰蕾者
曰女不可以为嗣婿不可以为烝尝必欲为后蕾也
宜遂归于朱氏吉安为诸生布衣粝食厪以自给及
长子举进士选调吉安得推封及为监察御史福建
副使吉安始卒已又为广西廉使为河南布政使而
太夫人犹在堂孺人终始孝养虽其兄弟亦赖之年
二十得寒疾自以终不能有子为置他姫生三女子
已又生三男子抚抱若一生平无纷华之好无夷鬼
之惑于治生尤纤以此致饶给云嘉靖二十六年八
月二十六日卒得年五十九男邦教娶归氏予从女
也邦礼娶徐氏邦治未聘女适县学生周履冰杨承
芳张复祖以卒之年十一月壬寅权厝于祖茔而以
某年月日葬履冰述孺人状甚备予为采次其辞而
为铭曰
三代诗书之所载女子之行非有怪特奇畸而在于
仁孝勤俭而无忮忌之资虽今世固有之世人不察
而不知有其知之视予铭词
张太孺人墓志铭
太孺人张氏故戸侯章君注之少室归化令若虚宗
实之母也章氏世海虞人若虚曽祖圭监察御史祖
格大理寺卿御史四子皆登朝二季位至九列而大
理最贤大理生注以赀为某卫千戸始昆山之东鄙
曰安亭有杨氏亦名族大理故与杨翁善遂以戸侯
赘于杨氏而杨女蚤亡杨翁曰女不幸吾不可以失
章甥遂为章甥娶洪氏女如其女戸侯以此卒居杨
氏然无子以兄子棨为后太孺人在诸姬中独后生
子即若虚也已而戸侯与洪孺人皆亡太孺人抱其
子日夜啼泣遂丧其明倚兄子为后者而戸侯与两
娶皆葬安亭矣若虚既举于乡太孺人抚几绕而行
喜不自胜及为归化令不能之官其孙太学生衡已
能自主其家太孺人遂与其孙归海虞比若虚之丧
自归化还家人恐太孺人悲哀不以告竟太孺人死
犹以为尚在归化也又三年太孺人以嘉靖甲子五
月二十七日卒年八十有三初太孺人十五而归戸
侯久未有娠他姬往往有娠不育太孺人又十五年
年三十始生若虚他姫丰氏新寡其父母欲嫁之丰
姬怒断其发哭曰奈何以女与人食其茶死又昜之
茶独贵如此乎竟不能夺太孺人其后遂迎丰姬与
共处兄子为后者后倅永州先以单县最当封永州
请移封其本生若虚方贡在春官意望其兄而永州
以若虚能自得之也及若虚久不第颇以为惭已调
归化曰吾父母不得单县封当得归化封矣然竟不
得云于是衡以隆庆元年三月初六日葬于虞山拂
水岩先茔之侧若虚之葬在其北余与若虚同学又
同举若虚娶陆氏故王氏也与余妻为姑侄故皆在
安亭同居王氏者数年后离居矣不得视其母子䘮
以为憾铭曰
命也为娣又嫠而曚传世绍业乃其功母之爱子望
无穷石巉水落宰木丛猿哀虎啸霜山空生兮不归
死来从
龚母秦孺人墓志铭
孺人姓秦氏讳清父讳璇祖讳恭赠刑部员外郎其
丈夫曰龚君河字顺之顺之父讳干祖讳纮承事郎
曽祖讳理山东左布政使门人私谥为清惠先生者
也孺人初归时舅祖方伯公已殁舅以编戸长乡赋
正徳庚午岁大侵县官不为蠲贷尽责之长赋舅罄
其产输不足则尽室以逃孺人之旁舍追者至时方
有娠天大暑闭密室中㡬暍死顺之常夜雨雪中行
身被涂泥时就系棰楚血渍衣孺人私取衣浣濯之
不使其舅姑知顺之时时出外独黾勉事其二亲抚
教其儿孺人本儒家女其前世皆贵显数更困厄能
怡然安之昼夜纺织不怠性端肃虽老见男子常蔽
茀伯兄元氏知县雷修谨之士每敬叹之始龚氏自
宋殿中侍御史猗渡江南来遇异人得枯杏枝教以
树之复生则止居焉殿中君至昆山畯仪村殖其树
果复生居六世而杏已大数十围矣稍迁至十里所
曰青墩又五世而方伯始显故县中称龚氏之族最
久及顺之之世而青敦之故居始失之乃迁徙无常
处嘉靖三十六年四月乙巳孺人竟卒于学宫之寓
舍年七十二子二人邦衡邦伯女二人嫁王仁髙岱
孙男二人女二人曽孙男一人邦衡即孺人避旁舍
所妊者也少有隽材为县学生以春秋教授乡里县
人尤以孺人之不逮于禄养为恨时殡于学宫欲速
葬故以六月丁酉葬小虞浦之新茔铭曰
殿中南徙历四百春畯仪之族始大青墩懿兹令母
来嫔自秦有乔者木百岁为薪生无处所殁有髙坟
勒铭幽石以俟后人
季母陶硕人墓志铭
季母姓陶氏昆山某里人年二十一归于同县季君
生子男三人镐龙伯钺女一人适杭成乐孙男四人
曽孙男女二人年七十一而卒母少孤鞠于其嫂事
嫂如母及在季氏抚其伯之孤如子家常乏以女工
佐其费至于充裕母勤毖不休龙伯读书为博士弟
子员诸公贵人爱其材争折节与交龙伯亦数数造
请或颇诮之然龙伯以为士负意气立崖岸不可于
人非通世之资终直行其意不顾其游诸公间礼数
往来必与之称门外常有长者车客从季氏饮者日
十数人费皆取于母母终不厌龙伯以此益自喜龙
伯工于应主司之文虽更试不第人不谓龙伯拙而
谓其必自奋故龙伯不以自沮而母岁岁以望去年
秋母病而龙伯妇支氏有娠术者曰子丑之月以喜
冲病有瘳乎母闻之悦屈指顾支氏曰是已是已及
支氏乳而得病甚母惊悸抚膺曰吾妇贤孝妇死吾
亦死顷之支氏卒母悲惋逾月亦卒噫可伤也已时
嘉靖十八年三月己亥遂以是年十一月庚申葬于
白马泾之新阡龙伯请予铭铭曰
质之淑兮又修能也荣禄弗膺兮年不待也育子之
悯兮命奚在也铭以藏之永不坏也
王母孙孺人墓志铭
太湖东北复溢为诸湖以十数其东为淀山湖最巨
淀山湖东北折为溪复小汇为度城潭葢湖水之观
大矣水欲尽而复汇其境无穷而益胜此吾呉之所
以为泽国而饶于水如是昔有隠徳君子曰王复斋
先生与其子南阳先生居于潭上父子并磊落奇伟
人予之曽大父城武公雅善复斋先生故至今子孙
犹缔婚媾之好予岁时一至其家多从中秋泛月湖
中或憩潭旁篁筱闲观鱼鸟之飞泳主人为撷嘉树
之实采芳桂之英瀹茗清谈指㸃山旁竹木之间二
先生饮酒博奕之处因登忠孝之堂为之慨然而叹
息潭东北葢王氏之世墓墓之迤南则南阳先生葬
于是三十年矣嘉靖二十有八年十月十三日其子
有亲始奉孙孺人祔焉先期来请铭而自为状曰先
君讳懋徳是为南阳先生先母姓孙氏即吾家度城
之近地碛礇人也外祖讳奎外曽祖讳源先祖讳某
是为复斋先生举进士试礼部未第而卒不及见吾
先君之婚娶也祖母凌孺人躬自督课遣入县学为
弟子员先母来未半载祖母即付以家事祖母性严
厉鲜当其意先母能委曲将迎常得其欢心晚年遘
疾宛转床第㡬及三载先母亲调药食扶持起居终
其身不倦中年得痰疾为先君置妾杨氏生一女爱
之不异已出比先君病卒共处一室食则同几卧则
同衾杨氏亦奉事惟谨如女之事母此人家之所难
也自先君蚤世吾母在艰难疾病之中三十三年于
乎痛哉其状云尔又曰先母八十吾兄弟为寿辱吾
子为文序之吾子又志吾从兄邦献之墓知吾家者
唯吾子且又能文兹不可以辞予乃铭曰
淀山之东度城之堧爰有王氏世居其间庭有古木
堂有遗编碛礇之孙云树其连来嫔夫子亦婉其贤
中途背捐疾疚缠绵独阅春秋八十三年终从厥居
何后何先白水弥弥绿草芊芊我著斯铭积徳之阡
家其大昌子孙其延
朱母顾孺人墓志铭
孺人姓顾氏世为昆山人髙祖讳大本赠光禄大夫
柱国少保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曽祖
讳良祖讳恂赠官皆同考讳鼎臣光禄大夫柱国少
保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赠太保谥
文康孺人为国子生朱君讳端禧字子求之妻子求
祖讳拭云南道监察御史考讳绂赠礼部左侍郎正
徳中文康公在翰林子求应例陞国子与孺人偕入
京居文康公馆㑹有诏国子生年未二十者令家食
及年以来公意不忍子求行卜之留不吉卜行又不
吉公颇疑之竟遣行亡何子求卒于家初子求有一
男子子蚤殇至是独有一女子子孺人抚孤事姑再
更三年丧哀礼其至已而女子子又亡子求同母弟
讳隆禧礼部左侍郞赠其考者也先是以其仲子世
扬为孺人子女亡而世扬又稚乃携入京从文康公
居时文康公已为吏部左侍郎掌詹事府事公尤怜
之曰吾女女而不妇葢喜其尝在侧也公日向亲用
累迁遂入殿阁■上遣中使至家恩赐稠叠公拜受
必呼夫人与女至观视嗟叹葢荣■天子之赐且以
慰藉寡女云夫人凝重有徳孺人绝类其母常代夫
人居中馈家人罕见其言笑向夕屏居一室独与所
携儿对灯火黯然泪下竟文康公世凡八年公薨随
丧还遂老于朱氏卒时年六十有七嘉靖四十年二
月七日也子男即世扬初礼侍有长子后亡以世扬
少育于嫂不忍夺其母子之爱卒定为其兄后男子
孙一人鹤年女子孙三人以其年十有二月十七日
祔子求之兆在县城马鞍山之阳里拱字圩之先茔
文康公及第三十年间家无死丧哭泣独其女蚤寡
福葢未能全也余尝论之以为孺人当艶阳桃李之
时独秉霜雪之操不愧称宰相家女云铭曰
夫既弱丧又折其萌父耶母耶不救其伤其命也耶
抱空依亡怀哺其婴子耶孙耶世有宗祊其非命也
耶是为铭
沈引仁妻周氏墓志铭
孺人姓周氏昆山人嫁同县沈引仁为妻生子男三
人友恭孝引仁亡二十三年矣恭亦已早死孺人年
六十有五生孙男女五人而后卒时嘉靖二十一年
四月四日是月二十日葬蒋泾之原合引仁之兆引
仁之祖为王安道家婿安道者故县中名医也繇此
沈氏世传其术引仁少孤孺人已归即当家时引仁
医未知名甚贫窭内有以养其寡母而外不乏者孺
人之力为多其后引仁医大行家稍裕矣而病渇日
食斗米肉十斤如是病者六年医既废赠谢绝无所
得于是益困诸所须必于孺人昼夜勤瘁事引仁愈
谨引仁齿尽落不能食孺人尝哺之即欲食妇人所
忌食者亦哺之无难色引仁卒竟抚二子至于有立
二子能养矣孺人犹自劳苦不遗馀力引仁先有所
贷负年久主者往往弃责或忘之孺人皆疏记次第
以偿比死棺敛之属悉手自整具二子至无事可以
尽其心惟悲哀而已初引仁与其兄不相能兄数苦
之尝夜使酒登屋大噪尽去其瓦其嫂即来谢曰兄
狂乃尔今毁瓦吾为葺之其嫂固贤妇人而孺人又
贤每事相为和解故引仁兄弟卒大欢也呜呼孺人
之所能可谓人之所难者矣铭曰
嗟沈君艺惟医有废兴命与时惟淑媛实相之阅百
艰勤若斯为女则视铭诗
唐孺人墓志铭
太学生嘉定沈君煦之室唐孺人其先自晋阳徙上
海四世至右副都御史瑜其季子铠生三女而两女
皆归沈氏其长归监察御史灼君之从父兄而季即
孺人也君同产兄弟六人长兄刑科给事中照致政
家居奉母持节率兄弟诸妇进拜堂下孺人于其中
尤称贤𡥉君卒业太学孺人从居金陵告归久之君
卒太夫人龚氏亦卒四月中再遭大故持丧有礼子
兆方童幼保育勤至兆多疾每疾作孺人辄不食饮
焚香膜拜以祈福祐教令绍续前业复遣入太学倭
奴涉内海孺人趣办装走入昆山不数日故居悉毁
明年冦迫昆山遂避居金坛转徙白下久之营卒为
乱都人恇扰还居昆山然卒不能至江东也竟死崑
山寓舍云江东者在海上渡呉松江而东故土人以
此为称有鱼盐蒲苇之利沈氏世居于此数百年巨
室兵燹为之一空孺人生贵为父母钟爱入沈氏又
富贵一旦失偶嫠居四十年老又遇冦白首流播可
悲痛也然自冦至多见卤掠孺人独有先识故不及
于难临死敕侍婢出所御服珥分赐旁侍者爽然不
乱以嘉靖四十二年某月日卒年七十有八子男兆
也女六人孙男一人先是嘉靖某年月日权厝君于
周溪孺人从父江西按察司副使锦为铭于是兆作
周溪茔启攅与孺人合窆焉实嘉靖四十三年正月
某日君家世行事具唐志中铭曰
吁嗟沈君不永其龄孺人耄矣所悲者生孰是长违
而同斯坟子则成矣有以见君人世哀荣委之逝波
惟有懿行载斯不磨
毛孺人墓志铭
余晚而知学里中有周孺亨先生积徳累行余师也
葢其道行于家矣于是将葬其配毛孺人而手述其
状示余请铭按孺人姓毛氏世居县西南陈家墩曽
祖讳昱祖讳忠父讳震字畏之举辛未进士调新昌
令到官未㡬以疾引归新昌有子而夭惟一女以许
孺亨孺亨方龆龀往𠉀焉新昌执其手而训诲之无
何竟卒孺亨父南京刑部侍郎讳广时以御史言事
再贬于沅孺亨从居深山中三年而后归始葬新昌
而受室于毛氏之馆孺人少从女师通古今大义性
端重而慈𡥉事姑夏淑人甚有妇道处娣姒间油然
无间言人以缓急告之虽空乏必得所欲新昌为后
之子于孺人为从父弟待之有加尝自悼终鲜兄弟
虽有疏属无所不厚父有遗妾适人而所适者亦死
孺人还之孺亨以彼已自污意不谓然而孺人曰是
燕人也以吾父故南来忍使之流落失所乎卒养之
终身至于家之罢老不事事而饩者常十数人人有
牾逆怡然受之或与孺亨相顾咨嗟曰是宁有此也
终不复言孺亨举进士试礼部不第还即相从观书
问古义了不以得失动其心方少年即为买妾以广
继嗣久之未效则増置者不一而拊之人人各得其
所则又曰𦙍嗣之续否天也君宜知保养寿命之原
孺人先得末疾及是孺亨㑹葬他所还而病发巳不
能言遂以嘉靖三十六年二月丁亥卒年五十有三
夏淑人泣曰前二日新妇闻酿熟呼婢扶侍以往首
斟以奉我讵意其至此也又曰妇能顺吾志吾老矣
望其事我今治其后事痛何可忍孺亨不事生产孺
人主调张弛惟宜至是殆不能以家忽见其手书女
教诸篇因忆平日相警诫之语悲感益甚术者尝谓
孺亨子于相法当损妻孺亨先聘魏恭简公女意自
谓当之矣而竟不能免也初为毛氏置后而不振春
秋祭祀主之孺人新昌有老母及严孺人与孺人所
生母丧葬皆尽其诚焉嗣子一人曰邦桢以嘉靖四
十二年九月甲申葬于先公之兆在县北尉迟村孺
亨公之仲子名士淹呜呼有道者之言余何敢杀其
辞铭曰
周召毛原世皆数千新昌之禋有女以传而复不延
厥徳之周禄又不雠呜呼生有贤哲以为述其奚尤
魏孺人墓志铭
太尝卿夏公㫤始事成祖文皇帝历官四朝知名海
内公长子承事郎讳钺钺子讳景濓景濓子讳承恩
后更讳盘字思绍孺人其配也姓魏氏考讳璧妣姓
赵氏宋楚王元俨之后夏氏自太常公时富贵雄于
呉中其后寖弱矣而孺人兄讳校是为恭简公官亦
至太常卿为当世大儒兄讳庠仕南京光禄典簿家
富贵㡬与往时夏氏埒孺人处内外两家兴废之间
闭门独处寂如也晚年兄与父母兄嫂相继沦亡日
忽忽不乐遂得疾以逝是岁嘉靖某年月日年若干
将葬予表弟夏焕来请铭初予之祖母为夏公之孙
承事之女承事没后外祖母张夫人依吾祖母以居
丧殡皆在吾家祖母思绍之姑也故思绍与母许硕
人尤往来亲厚虽孺人亦数至吾家其后祖母谢世
吾始娶于魏孺人吾妻之姑也不数年吾妻复夭殁
自此吾与两家漠然无所向回念吾祖母之亡忽逾
三纪吾妻少矣先孺人而亡亦㡬二十年今而哭孺
人安得而不哀也孺人生子男一人曰焕女一人嫁
某孙男一人某年月日从其夫祔于昆山城之东原
太常公之兆铭曰
女耶妇耶两太常家居太常里从太常墓后千百年
其藏永固
叶母墓志铭
叶裕居太湖洞庭山中泛湖徒步行二百里从余游
然又不常留数往来江海间所至语合意即止数日
饮酒髙歌甚欢即又去江海间人皆以为狂生然与
余言其母未尝不呜咽流涕也嘉靖三十二年五月
十三日母卒且葬来请铭悲不能自止予未为铭㑹
有倭奴之难裕亦去三年不复见予念裕平生好游
连年兵乱道途之梗存亡殆不可知一日忽复至则
又请其母之铭悲泣如故葢江海间以为狂生而不
知其于孝诚如此也洞庭人依山居仅仅呉之一乡
然好为贾往往天下所至多有洞庭人至其于父母
妻子之欢犹人也而裕母其所遭异是独茕茕以终
其身裕年逾四十尚未有室家凡生人之所宜有者
皆无之裕自言初生时祖母旦夕诅咒拜其祖之主
而字之曰叶士贞何不以儿去母患之寄之外氏时
叶氏居在澄湾其外家在湖沙湾东西相望一里所
外母抱裕倚门望西山夕烟缕起裕思母黯然泪下
裕每道此尤悲也母姓陆氏卒时年六十五裕后娶
沈氏生子一人予怜其意而为之铭曰
五湖洞庭于是焉生于是焉死我为是铭其尚何恨
可慰幽灵〈铭辞昆山本颠倒失韵今从常熟本〉
震川先生集巻二十一 呉疁后学王楫汝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