鲒崎亭集_(四部丛刊本)/卷第二 中华文库
鲒埼亭集 卷第二 清 全祖望 撰 清 董秉纯 撰年谱 景上海涵芬楼藏原刊本
|
鲒埼亭集卷第二
鄞 全祖望绍衣撰 馀姚史梦蛟竹房校
赋
皇舆图赋〈有序〉
成周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广轮之数
辨其山林川泽邱陵坟衍原隰之名物土会土宜之法
而大司寇之属职方掌天下之图辨四夷八蛮之人九
州之国使同其贯大宗伯之属保章以星土辨九州之
地所封之域大司马之属司险掌建九州之图周知山
林川泽之阻达其道路大宰之属司书又以地图得知
山川之数经野之学见于官礼者如此其多然犹未溯
其原也在昔风后受图方州始定葢世远莫得而传至
若圣人作易仰以观天因吉凶而得象俯以察地即图
书而作则所谓图者山川险易星土分合之图是也所
谓书者贡赋多寡九等之书是也图之系以河书之系
以洛则以天地之中实在河洛之闲其中南北高深之
故圣人所则犹之吉凶之象圣人所法葢不离乎周官
之载者近是汉人杂于纬候于是以马毛之旋龟文之
折浮河溯洛者当之果尔则吉凶之垂亦当为陨石之
属而后可摹拟以入易乎惟其为典籍之最重者故顾
命与大训并陈东序宋人愈远愈失以系辞五行生成
之数列为图以九宫数列为书无惑乎穷经之士之哓
哓焉且夫图书历有原委穆王大朝黄山披图视典而
萧何得秦图书以具知天下之要孔安国为博士具见
图书以注遗经即武皇亦据图书以知河源班固亦本
图书以成地志葢皆河洛之旧本也典午以降周秦秘
书既绝司空裴秀按汉人括地诸杂图粗具形似不为
精审于是作禹贡地域图一十八篇其体有六一曰分
率二曰准望三曰道里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
图学之大概略具于此而以二寸为千里唐贾耽作海
内华裔图从三丈三尺广三丈率以一寸折成百里宋
之祥符李宗谔亦尝作图其后税安礼亦作地域指掌
图元则临川道士朱思本作舆图参之梵人帝师之秘
图与宋旧图互译而成葢用功十年而自谓无憾今世
之所存者㢙有此本而亦多为明人转相增窜名以已
图独计程画方之法犹遵其旧耳明嘉靖中山阴周继
志地图极为世所称纵八尺横二丈每方百里今巳鲜
足本三古图书之精意谁克绍之且夫图学固难而其
中以星分合方域为尢难自古学失传康成谓堪舆所
载皆非周礼之法而自汉志而后有以十二分野配十
二国者有以二十八宿配诸国者有以二十八宿配十
二州者有以北斗七星配七国者有以二十八宿配禹
贡二十八山者有自邶鄘诸国而下皆配之者其说之
支离诞妄莫可究诘明初亦有淸类天文分野之书不
过以旧说附会而巳孰若
圣祖皇帝陋术数之妄传成函夏之通谱上参夫万五
千里之升沈下综夫千八百国之广邪葢先圣先王河
洛之传由此代兴以臣所见赋此图者大都侈张版章
之四辟而至于著作之精则莫有能为之发扬者乃拜
手稽首而为之辞
葢闻神禹敷土功成四宅厥有大章竖亥以步八极由
来天壤之广大虽上圣不能以悬测苟非目验无以登
史官之籍也然彼其察地而观天如芋区而瓜副既求
合于寰海之综罗复取必于豪芒之备悉斯则虽辙迹
之遍周或不能穷其界画古人日远精义难详分辰𣺌
𣺌分野茫茫祝融颛顼之墟特其略台骀阏伯之籍且
渐亡禆灶梓愼之言不可究费刘向之说谁最长而
况乎穷驺生之瀛海申郭璞之大荒固宜南人则骇夫
盩厔北客则昧夫浦阳是以后有作者多走且僵
神圣挺生苞符有曜苍精孕灵黄牙抉奥上契昊穹下
谐富媪九野三辰扪胸可照六狄五戎梯航毕到汉典
唐经藐不足道乃以
睿谟而成
鸿裁本周髀之微言通泰西之障碍方田方程之术虽
遥平方立方之旨未晦九章可乘六峜不害三隅所反
五曹巳在历数既以肉贯丳舆图亦连珠入琲隶首运
筹商高经界桑钦郭璞测其原阚骃郦元别其派婆罗
门通其邮利玛窦观其会张骞探源元装志概〈以中西会通之〉
〈算计地里故虽穷鄕僻社无爽𫻪者从古所未有至扫除前人分野之说但依度而推则尢为不刋〉谁谓
星远可算而备谁谓津远可计而逮量天则垣次立成
度地则疆理罔戾既尽扫夫苍帝赤帝白帝黑帝之支
分遂遍历夫深土升土成土信土以行迈中以为舆边
以为葢乃益信夫天之乘风而浮地之得水而载今夫
旸明幽昧之度最不齐山川原隰之区亦多隔内衡中
衡外衡之程各分南洲中洲北洲之势互易或以顺舒
或以逆辟左寒而右凉者天之所虚右热而左温者地
之所厄两遥而一近者广无可裁两近而一遥者轮无
可益是皆良工之所临卷而经营者也而乃方员肖其
区盈缩协其度从横当其程施受谐其势三百六十度
为大圜三十有二篇为分注析之如碎金之各致其精
合之乃完璧之共成其聚一鄕一亭之罔遗一关一隘
之有据不须屑屑于五洲底事区区于两戌三条之脉
未该九邱之文如遇〈三十二图合之可为一图分之虽一府亦可为一图其细如茧丝真〉
〈神手也〉天门更无上可寻地戸更无旁可觎斯真旷千古
而谁同抑亦俟百王而莫具且世亦乌知夫
先皇观察之神也耶在昔万机之暇游心经苑石渠燕
御折衷讹舛太乙之藜荣光高远汝羲朕虞各秉斑管
敷言之出彝训所选试举一二天惊石转彼夫尧典分
州以十二而辽海羇管于东靑越海为境民莫能名亦
粤后王分州曰营有周并合以幽同称两汉而降分州
曰平其于度属之故终弗能明也不知导山有原一气
烟煴长白之峰岱宗所因旁皇乎旧都斜出乎析津乃
飞渡于金复之岛胶莱之漘帝出乎震人生乎寅惟彼
大宗之自出所以为六岳之君斯其神悟谁克敷陈〈太山〉
〈发自长白斯上古靑州之所以统辖三韩也榕村李氏欲申明 圣谕而不得其说不知原在舜典中有之〉
〈出震生寅 御制东岳庙对句也〉大江之出旧曰岷山或者疑之莫配
河源乃指金沙诸水以臆为言荒荒徼外安所览旃不
知出于河源之西远在诸番金沙诸水次第归焉若其
厄塞乃在黄胜之关〈即岷山〉葢自西师告捷使节啴啴古
所未至尽于极边而后探讨罔不了然三危苗裔诸说
纷纶昆明居延人各有云不知出乎甘肃接滇云瓜
沙西峙缅甸南分当年吐番之建节铁桥所屯三藏鼎
足以相为邻斯即三危得所未闻〈三危即今西域之三藏番僧实苗民之裔〉
〈 圣谕兼取证于佛经其博也〉乃若俄罗远绝奉我王路始献舆图
古所未睹其去北极不过廿度爰识鼢鼠格物之助是
则因会同之闲情参要荒之掌故廓千古之见闻而正
昔人之讹误者也于古鸿蒙荡析神禹甸之于今海宇
淸晏
圣主阐之皇皇是图精深简练斯为宝书二仪永奠自
古有作输兹尽善聚米可观画沙可践独怜小臣披图
易俯察未能揜卷三叹以藏
淸庙以陈明堂以颁太史以诏职方又何藉乎马毛又
何藉乎龟文悬之河洛上烛苍旻括地之象推度之占
方斯蔑矣应自愧为小言之詹詹也
国书赋〈有序〉
国书之作超出于前代女真蒙古诸种者以其与等韵
古法尽符斯为神籁然不读
圣祖御制音韵诸论不知也同馆多有习此者相约赋
之愧其文不足称也
粤若阴阳立天刚柔立地一辟一翕而律以生一唱一
和而吕以比或旋发而遽收或先开而后闭斯化育之
神机日流行而不滞是以其音有七其声有四声以为
经音以为纬经以纵行纬以横缀子母互权各从其类
然而群生蚩蚩谁启其秘一生史皇再生仓帝雨粟扶
云灵征可纪谁为法苑别传职志曰梵曰卢有长有次
语近不经事非所自但其肇始实分门例右旋左旋岐
其趋下行旁行殊其势或就声而借或即音而备任声
则字以多而始通任音则字虽寡而可会或正错以成
文或偏缠以立体文则极变蕃于点画体则分屈曲于
比议各擅专长并臻精诣岂知婆罗门之传日以誃反
觉许叔重之徒有未逮试观三十六字之可循遂属一
十四部所不废是以切韵之行竟成象类之髓斯则耳
根目根之功德或不能不参之西竺以举其大致而通
儒夹漈之徒皆为留意者也然而属国之风土不一故
其文亦不齐不见夫鸿胪所掌翰林所司铎衮信宁所
共作谷神合刺所分摛八思巴所专造畏兀儿所兼施
勃海所通隶夏州所别垂驴唇所肖莲叶所釐符篆所
象半隶所规其种错出其状纷披试寻旧籍以及残碑
葢王会图中之变态差足拟其奇也揆之古法非尽无
稽特其所至有合有离〈外蕃诸书亦闲有与古韵合者世多弗知〉知元符之
所钟必有待于昌期至我
国书始克应之在昔风云初起制作堂堂赤文绿字迭
贡其祥惟两文成不亚朱襄〈一曰达海一曰额尔德宜皆榜式制字者〉或作
或述接武擅场治官察民王廷以扬追古初精意浑
茫如虫如鸟以发天光时则长白之山兀兀鸭绿之江
泱泱互嶒𡵓而镗𨱏效神助而呈寒芒博讨于一合再
合三合四合之旨上参夫二体六体八体十体之长汗
流次仲空傲嬴皇双翮匆匆遁逃何方其纲三十可举
其目二百可张爰布九垓以讫遐邦用书
制诰兼摹印章极之奏疏幡信无往不臧乃命词寮部
帙必良以编
日讲史则紫阳更有文鉴石渠之藏设科取士上儗汉
唐有如说文字林莫敢谬忘馆阁新进亦复无荒然而
其中奥论则欲家谕戸晓而未遑也迨夫
天语指示破元关谓喉音最初之五字实为声气之
元彼诸部之相生皆于此乎发端其四声之谐此者葢
亦至尊而莫干诸韵之切弗敢加焉拟诸黄钟之不役
于他律即以之定管而无难彼千年之疑窦遂解滞结
于连环〈即支齐微七韵无头之说〉更连音以纽切又足定等于不刋
葢闻详等而略韵者宋时康节之谱详韵而略等者近
人亭林之编其功虽密其法尚偏孰若
国书之独擅兼二者而俱完较若寘掌洞如隔垣三苍
雅之所未发三菩提之所未宣万声具举万音可殚彼
鲍之杂朵目葢𣺌焉其抱残而后知天下之声出于喉
以启其龠亦收于喉以握其闲何以定母即取其能生
本音者而自叶何以定韵即择其能收本均者而罔愆
缓读之为二字以互括急读之成一音而了然淸声之
字则本韵之影母所揽浊声之字则本韵之喻母所甄
是则合声之法所以为和而无戾简而不繁者也然向
非
神明之天纵一一呈露其渊源谁指示夫秩宗以大阐
其微言〈谓尚书徐文靖公其小学为二文成公之后第一人详见所辑音韵阐微〉嗟彼稚蒙
未函雅故干禄负惭署名失措既阙荄兹旋差杕杜马
不足一者丧其全虎有逾六者乖其数二首六身之未
通一束两缝之莫谕舟二闲则失偏旁门五日或迷推
步昧绯衣之小儿讶黄绢之幼妇柳卯虽同焉乌易误
叠韵未解卑栖双声致疑互护龙龛之镜未谙蜡顶之
话谁溯有孤识字之名何补同文之祚方舌桥而目迷
安定居而分部讵知菁华之不朽远轶乎先民之旧制
好古者罔疑问奇者小悟岂㢙如拓跋之附解于史篇
足令扬子之力穷于油素
五六天地之中合赋〈有序并跋 官限敬授民时圣人所先为韵〉
五六天地之中合当是古语汉志唐志并引之而其解
不同亦各有失汉志既以天五地六各居其中而合乃
又引左氏之六气五味而证以国语天六地五之文其
意乃以天五地六为中天六地五为中之合析中合二
字为两层但考天六地五其数见于素问而素问在七
略不载其目颇疑晚出未知其即国语所指与否若以
素问之六气五运言则以水火金土各一而火独兼两
故曰六气其与左氏之阴阳风雨晦明不同要之两书
所云皆别为一义无关五六中合之旨天道固下济而
正不必以其数之偶合于地者当之地道固上行而正
不必以其数之偶合于天者当之汉志强为附会似巧
实支深宁王氏困学记闻竟谓左氏之说即素问之说
亦因汉志而误也唐志专主大衍即以五六之中为合
尽芟汉志枝叶之语所见是巳而又用六日七分之术
谓一月中五卦即天策六候即地策则其谬也总之五
六中合本属大衍生成之数而五生音六生律历家由
此而出更无可旁牵者予因词科出是题拟作进卷先
据唐志以纠汉志又代汉志答唐志得二首而序以先
之
闻之凝绩在于抚辰授时必先居敬顺九纪以窥化工
审七衡而求元命天效其景地效其响机缄出而理可
推天流其苞地流其符法象昭而数可定一先一后阳
布德以乘权有屈有申阴含章而听令二始则历本之
所自生二终则闰馀之所由剩二微则尚蕴于蒙二章
则渐趋于盛而要之自一而九谁为之枢自二而十谁
为之枋是以参两备而五位于焉错行兼两成而六爻
于焉互应葢十一而奇偶之数皆含亦六十而参伍之
机以竟尔其求天元定蔀首五十五位之用可循四十
九茎之策可授磅礴纵观微茫细剖五与五相守而音
以分六与六相同而律以就音治阳律治阴五六各擅
其官音司日律司辰五六各求其偶中宫则八十一分
之积穷极忽微黄钟则三寸九分之含并包群有以音
求律莫非历数之周分以律审音即为历家之统母阏
逢当夫乾位甲而兼壬星纪宅于坤维子而居丑葢言
乎五六之用实贯始而彻终亦萦左而拂右是知数之
纪三而变七者圆而神惟五是衷数之纪四而变八者
方而知惟六是纽藏往于五原其妙以两化一神知来
于六极其变以虚十盈九虽音与律为有常之用总不
外于下损而上增日与辰为至动之机或不免于盈前
而缩后几疑夫积分之易差定时之难狃要惟此中德
之浑仑常见其合符于永久粤稽古史代有先民谓夫
律历同原之秘实即乾坤成化之门挂象三而揲象四
其由始而中者以合而备蓍以七而挂以八其由中而
终者以合而神立之为度秉之为钧律通于易宫声所
以周于一十二辟历通于易策数所以遍于三百六旬
天地之心于此而见人神之极于此而分是故天中之
策以求卦地中之策以定时卦之周于六十有四者如
棋之布时之运于七十有二者如轮之驰内卦之策为
贞外卦之策为悔一贞一悔而节候定中气之前以增
中气之后以减一增一减而秒母齐卦十其六而四为
馀则分至启闭为之龠时倍其五而二为寄则东西南
北补其维葢合二策而均于六百即通全策而协于当
期今夫运行之度见于天幽赞之功归诸圣将以御大
中之钧应舂和之令则审音期于克谐治历要于各正
责太史之攸司戒四邻其汝听或以天之数合于地六
日辨而岁差齐或以地之数合于天五夜分而刻漏罄
彼三统而后争校短而角长五纪以还亦互负而更胜
是皆未操乎五六之宫以求其中合之并是以朓朒之
易淆疾徐之难靖若夫天或以六为制地或以五为均
气至六期而一备运逢五岁而一巡此乃素问变迁行
度之序而非大易生成相得之论至若以六气之发散
成五味之氤氲则又左氏之偶纪非轩皇之所陈虽于
阴阳化育之功皆别有征而可信而于律历循环之故
未免稍疏而不亲彼徒见其数之适合遂以为其说之
可因又乌知夫两家之错见原无当于中合之互文吾
故谓汉志之言稍凿未若唐志之议有伦彼折衷于长
历尚无墨守夫畴人方今
皇上正南面以继离奠北辰而居所五事协而化育通
六顺成而愆伏杜反商下征俱本元气以鼓文明小素
大林皆合中声以消惰窳于以勤民之宜于以笃天之
祜相风之乌和鸣跳辰之龙就抚方且追踪姚姒接武
羲轩参悟于先天中天后天之心画会通于交朔交望
交率之真传握五之遗徽声以神运布六觚之妙算
意在法先又何有于径围未合之说与夫中西未定之
编
右赋据唐志纠汉志
溯夫精气结而为三辰躔度昭而成七政理乘乎气象
数皆至道之纷纶岁纪夫时律历本一元之合并参天
两地四象之策所生十图九书八卦之爻以定一三七
九主乎奇五为之宫二四八十主乎偶六为之柄神行
者五鬼行者五五位相得而淸浊分雄鸣者六雌鸣者
六六管相乘而倡随盛葢音生于甲六十调迭用其刚
柔律生于辰十二均互为其动静斯在若时者罔敢不
钦而敕天者其疾用敬今夫轩辕之世巳遥冷伦之书
谁授而验葭灰于河内则节可坐而推定秬黍于羊头
则法可立而就五兼二变而为七下宫上宫之无愆六
以三分而得八正声变声之递奏至若五音各有倍而
减淸声之一者用九之首所以虚六律各有同而增准
之一者归奇之扐所以侑是故以审音者审运五德
各嬗其𧇊盈以分野者分辰六辟同征其休咎日以一
十有五而转者五之以三而乘时以二十有四而完者
六之以四而究葢天中则譬之玑衡七宿罔或畸东而
畸西地中则拟诸瀍㵎三涂不须卜左而卜右斯固极
之元会运世而匪遥抑亦质之度量权衡而不谬今夫
一元资始十日成旬前茅以生数相比后劲以成数相
邻若五乃于生数为己屈六乃于成数为方伸生之巳
周有资于庀材之力成之伊始未离乎毓产之因一减
一增忽为同位或进或退与为互根当其两仪翕聚一
缄絪缊错行有道交易有门下降者非故为贬上腾者
非妄自尊睢睢盱盱轮轮囷囷苍精见于九道黄牙遍
于八垠哲王有作丕示烝民定为音者以通干成为律
者以流坤始于一终于九积之即重五之所出始于二
终于十积之即重六之所分而于是合而求之五行实
兼乎六府六事皆运于五辰本天则二十五丝之各协
本地则三十六宫之皆春斯晷仪历象所以起而纪元
章蔀所以神是故观象则取其至著备数则取其至齐
生于东而竟于冬吹律必期其顺序明者孟而幽者幼
推策尢泯其参差分七十二候以成期昏中旦中之有
度通一十九章而置闰大馀小馀之有时苟稍滋其补
凑即不免于支离况夫五六之数本相调中合之几无
偏胜五土之奠定地合于天者罔差六幕之周流天合
于地者毕应故气之应日而盈者于五稍过而非有馀
朔之应月而虚者于六稍歉而非不竞本之真宰之运
所以上协夫太虚著为斯人之程所以仰承于上圣至
理不假于旁求要术不劳夫曲证者也若夫六日七分
之术一月五卦之文京房首为列算扬雄于焉错陈卦
之以五而周既难辞于纷错候之以六而判实难解于
区分然则唐志之取衷于大衍虽巳符乎举正之旨而
其标示夫中策尚未见其说易之醇葢自七纬之遗言
流传莫辨渐与四圣之奥旨混沓同论彼中孚之居首
漫皈依于大易笑月令之改本乃勒石于成均斯乃八
能之士所未尽究九术之客所未尽甄其与互易夫五
六之说者总之无见于中合之真彼司历之附会能无
贻误于后人惟我
皇上知崇礼卑周规折矩通八十四声之妙不逾五节
之循圜合五十二家之遗以推六物之龃吾犹复有严
居心无逸作所迎寒迎暑迎日迎月之祀上符乎六气
之温凉膏芗膏膻膏臊膏鲜之宜下调夫五味之茹吐
斗杓色正玉烛芒寒衡量自心豫调济于浊长淸短枢
机在手讵轇轕夫月后日先皇极之时咸若泰阶之符
毕宣固宜其陋六甲之四十二轨而黜五子之一十八
篇
右赋代汉志答唐志
予既撰二赋逾年偶记汉史翼奉传有以五性六情配
律历之说因考之其谓六情配六合五性配五行观性
以历观情以律又云阳用其精阴用其形故五臧六体
分象天地翼奉为齐诗此乃辕固之说也然亦并不以
左传素问及卦气之说参乎其间乃益知汉唐二志之
牵合而予言之不妄云五性六情见于古本礼运
鲒埼亭集卷第二终
此页面可能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缺两页 欢迎您改进此页面,当问题解决后,您可以移除此消息。如果问题并不存在,请直接移除此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