鲒崎亭集_(四部丛刊本)/外编卷第二十四 中华文库
鲒埼亭集 外编卷第二十四 清 全祖望 撰 清 董秉纯 撰年谱 景上海涵芬楼藏原刊本
|
鲒埼亭集外编卷二十四
鄞 全祖望 绍衣
序〈二〉
公是先生文钞序
予尝谓文章不本于六经虽其人才力足以凌厉一时
而总无醇古之味其言亦必杂于机变权术至其虚㤭
恫喝之气末流或一折而入于时文有宋诸家庐陵南
丰临川所谓深于经者也而皆心折于公是先生葢先
生于书无所不窥尢笃志经术多自得于心所著七经
小传春秋五书经苑中莫与抗故其文雄深雅健摹春
秋公谷两家大小戴记皆能神肖当时先生亦自负独
步虎视一时虽欧公尚以不读书为所诮而欧公不敢
怨之世或言先生卒以此忤欧公今稽之墓志始知其
不然也然闻先生垂殁戒其弟公非先生毋得遽出吾
文百年后当自有知之者故其家藏遗集不肯轻以示
人其后东莱水心始极口称之列之欧王之闲先生之
言似乎验矣乃自元以来文章之道日衰先生之文复
束高阁而并其集俱不完然则不特以经术为文之难
即取经术之文而知好之者亦难也先生春秋其传于
今者三种与七经小传皆盛行总集七十五卷明文渊
阁巳无足本相传常熟钱氏尝有公是公非仲冯三集
而毁于火若吾郷天一阁范氏江都葛氏昆山徐氏皆
不过有原集之什一后得临川侍郞李丈穆堂本则视
诸家倍之时方从永乐大典求前辈遗文得所未见者
颇多因与侍郞合钞订为二十四卷而命之曰文钞从
其实也先生尚有弟子记五卷乃学者答问之言皆有
关于经学今亦不存其偶见于诸书所引者今为编入
附录将以次缉公非之作并及仲冯虽未泰山豪芒
之叹然犹愈于并此而失之也
唐说斋文钞序
唐台州说斋以经术史学负重名于乾淳闲自为朱子
所纠互相奏论其力卒不胜朱子而遂为世所訾方干
淳之学初起说斋典礼经制本与东莱止斋齐名其后
浙东儒者绝口不及葢其以公事得罪宪府而要人为
之左袒者遂以伪学诋朱子并其师友渊源而毁之固
宐诸公之割席而要人之所以为说斋者适以累之可
以为天下后世之任爱憎者戒也详考台州之案其为
朱子所纠未必尽枉说斋之不能检束子弟固无以自
解于君子然弹文事状多端而以牧守刻荀杨王韩四
书未为伤廉其中或尚有可原者况是时之官非一跌
不可复振者也说斋既被放杜门著书以老则其人非
求富贵者不可以一偏遽废之是吾长于善善之心也
予少时未见说斋之文但从深宁困学纪闻得其所引
之言皆有关于经世之学深宁私淑于朱子者也而津
津如此则巳见昔人之有同心说斋著书自六经解而
下共三百六十卷文集又四十卷今皆求之不可得近
于永乐大典中得其文若干首诗若干首钞而编之以
备南宋一家之言因为论其人之本末或言说斋自矜
其博尝诋朱子不识一字故朱子劾之或又言说斋不
肯与同甫相下同甫构之于朱子此皆小人之言最为
可恶要之说斋之被纠所当存而不论而其言有可采
者即令朱子复起或亦以予言为然也
鄮峰真隐漫录题词
史忠定王鄮峰真隐漫录五十卷天一阁范氏藏本也
是在诸储藏家俱未之有至予始钞而传之吾鄕宋人
之集由忠定以前亦皆无传当以是集为首座矣忠定
深于经学所著尚书周礼论语诸种予皆从永乐大典
中钞之而惜其不完也独是集无恙至其翁外集则
不可得矣忠定最受横浦先生之知故其渊源不谬其
为相自属贤者特以阻规恢之议遂与张魏公参辰然
忠定蓄力而动不欲浪举不特非汤思退沈该之徒亦
与赵雄之妒南轩者不同而梅溪劾之其言有稍过者
不然忠定首请褒录中兴将相之为秦氏所陷者而乃
自蹈之乎至其有昌明理学之功实为南宋培国脉而
惜乎旧史不能阐也忠定再相谓此行本非素志但以
朱元晦未见用故勉强一出耳既岀而力荐之并东莱
𧰼山止斋慈湖一辈尽入启事乾淳诸老其连茹而起
者皆忠定力也其于文人则荐放翁其家居则遣其诸
子从慈湖絜斋讲学又延定川之弟季文于家以课诸
子故其诸子率多有学行可观者其不驯者止同叔子
申耳吾考嗣是而后宰辅之能下士者留公正赵公汝
愚周公必大王公蔺皆称知人而忠定实开其首忠定
之功大矣彼夫王淮之徒以私眤阻正人创为学禁贻
庆元以后之祸等量而观岂不相去悬绝欤今读忠定
之集其资善堂诸文字所以启沃孝宗于濳藩者也其
两府文字则即吹嘘诸老不遗馀力者也其归田以后
文字所以优游林下举行鄕飮酒礼建置义田者也中
兴宰辅如忠定者葢亦完人也巳其诗文春容大雅有
承平之馀风所谓庙堂钟吕之音也鄮峰真隐者忠定
家居时所署因筑观于月湖之南最称佳胜即竹洲也
明中叶后始废先宫詹以为别业去吾家不百步耳然
则是集又吾湖上之文献也
广平先生类藁序
舒文靖公之学得于其妇翁童公持之故杨文靖公高
弟也文靖未成进士又受业于张公南轩因遍求益于
晦翁东莱而卒业于存斋四先生之中莫若文靖之渊
源为最博其行亦最尊其生平所著诗说礼说皆为经
学之宗广平𩔖藁则其文也宝庆志云嘉定初朝廷革
文弊选前辈之文以范后学舒文靖公实冠编首世知
文靖之理学而不知其文为当时宗仰若此当文靖时
巨公元夫甚多乃以其文冠者葢其心气和平而议论
质实足以消诡诞之习俗尝闻诸淸容之言以为淳熙
以后多窃取国策庄周之词事遽起而辍语未毕而更
断续钩棘荒唐变幻沦胥而莫能以救斯其所以亟取
于文靖之文也夫六百年以来遗藁脱落康熙中同里
万先生充宗求之其家得其奇零不完者四卷南雷寄
之诗曰甬上舒公有旧文邮筒千里特相闻是也时南
雷方辑宋儒学案为撮其论道之精者以及常平义仓
盐法茶法保长学政诸科可以见之施行者其辑宋文
钞亦录其尢予乃更釐定之是虽不足以尽文靖之文
然而其得存者亦幸矣昔我有先正其言明且淸虽残
编要可宝也行状称文靖于举主无称门生者今观其
谢荐诸启皆引古谊以相规大儒风节不肯少屈如此
是岂可以区区文字目之哉四先生之后裔舒氏为盛
明嘉靖中建正学于府城者舒氏之后人也近巳颓矣
予方谋重为补葺而舒氏之后人复新之予喜其不忘
先生之学统也乃劝以是藁付之梓人而序其首
二袁先生文钞引
淳熙四先生之遗文惟慈湖之集尚完广平则近世始
得其残编而絜斋先生父子与定川皆不可得予于永
乐大典中见二袁集大喜随见即钞意谓可得还其足
本而未及遍览左降出都因念玉皇香案遥隔蓬莱未
知他日尚得辍业焉否也乃即所钞而先编次之附以
吾郷志乘所载共得九卷絜斋居其五蒙斋居其四不
犹愈于定川之无有耶二公之文颇相肖较之慈湖则
平正而视广平又畅达焉其在南宋亦名家也淸容居
士在元文中为睂目接剡源之文统予观其集源流颇
自二公而出淸容之祖卫公絜斋之徒也卫公得师而
不能传其学至为史氏之私人而淸容亦仅传其文惜
夫
黄南山先生传家集序
南山先生遗集五十六卷藏于天一阁中予读而叹曰
是先正之绪言也先生所著之书为仪礼戴记附注中
庸脉络大学旨归经书补注道德经附注阴符经附注
四明文献录宁波𥳑要志含山县志其杂记为海涵万
𧰼录予所见者二礼道德阴符之注四明文献录𥳑要
志而巳最后得是集据其孙存吾之序凡五编始就而
其前此之散失者巳不可收拾即存吾所编云卷末附
以经书补注含山志而今无有成化四明志又载有参
同契纲领孙子纲领而今无有着述之不能保其必传
如斯也明儒自成化𢎞治以前大率笃实醇懋脱尽粉
饰如月川敬轩康斋皆有躬行君子不激不随之风至
白沙岀而气𧰼为之一变先生之于诸公其伯仲也故
读其集信笔道其胸之所有勤勤恳恳藻采尽落而
以理胜其论大学古本武成诠次以及中庸三重之旨
何尝不异乎朱子而未尝有意为异正与后来诸公立
意争奇者迥然故先生虽不自预于能文之列而读其
文者不当以文观之葢皆其心之所自得而非浮虚剽
袭之言顾世之所尚者文而巳矣是以四百馀年以来
泊如也存吾所编尚属草本其中舛错甚多予为校理
而出之太羹腥鱼之味非甘口腹者所知大帛大布之
冠衣非侈文绣者所悉也先生由台谏而为监司皆以
刚正淸白有声最后触忤都御史李实左降含山致仕
筑南山书院以讲学享年最高顾先生之闻道少时巳
见其端其代父行役燕中也富室委产而不受力辞大
贾托女之嫌见者皆严事之而先生曰吾幸识理趣于
稚年者皆吾师遁翁先生之教遁翁名彦予族祖本心
先生子也本心传慈湖之学以世其家遁翁为武中
征士辞不就而传其学于先生故予读先生之文未尝
不三叹于吾家之学统而茫然于弓冶之莫继也
荥阳外史题词
明广信教授郑先生千之所著荥阳外史一百卷吾郷
之以文章擅名于武时者也甬上文统自楼宣献公
始为大家而王尚书深宁继之深宁之徒为戴戸部剡
源剡源之徒为袁学士淸容其与剡源并起者为任山
长松郷是称宋元五家迂斋本堂又其亚也曁于明初
即推先生郑氏自德仲求斋以来一门以文献世其家
其与深宁之孙遂初砥砺最切先生兄弟并能文而先
生之文益昌其时杨征君廉夫以文章起越中先生从
之学文然杨氏之文奇而葩先生之文质以厚其于师
门稍为转手葢先生最留心经学尝及见草庐吴文正
公问道其文平正通达而不求异于时此自宋乾淳而
降儒者之文皆然而杨氏所传反称别派故先生虽讨
论其门而其文不甚肖先生尝为裴氏作著存堂记宋
学士濳溪叹曰使我执笔不能过之裴氏固请濳溪卒
辞不作姚江赵古则于同辈尢服先生春秋之说其为
巨公心折如此先生所辑四明文献至今流传而其集
希有朱检讨竹垞求明人集谓安得荥阳外史读之者
也予求之天乙阁范氏则在焉顾集本称一百卷而成
化郡志祗称六十卷今范氏藏本则七十卷葢其孙假
之于人而失去不完予乃重为诠次而序之明文莫盛
于初年其酝酿于根柢者大率皆深厚而又恪守高曾
之规矩所谓典𠛬未替者也其后渐衰渐支而别体错
出而不一彼其作者之心孰不有矜厉自高蔑视前人
之气而岂知其日趋而下也读先生之文不禁为之三
叹
吕语集粹序
洛闽递兴而后正学昌明语录讲义之书列屋兼车而
明儒为尢多其所发明皆各抒其所自得也然而浑涵
平正一种或疑其为正心诚意公家之言不足以竦发
灵机而语渉微奥者或不出入二氏且非细参不足
以见其妙也宁陵吕先生新吾明隆万闲醇儒也所著
有呻吟语一书其言立身行巳处事接物以及居官行
政之道各明其生平所得力之处即身说法洞彻乎物
理人情能使迷者醒醒者惧惧者安如斯人及身疴痒
之相关而怡然有所即安也不以泥古者伤今复不以
宐今者背古问学经纶一以贯之葢所谓先行其言而
后从之者而非世之张皇门戸哆陈颊舌者伦也予尝
读姚江黄氏明儒学案言先生少时甚鲁读书不能成
诵乃一切弃之澄心体认久之豁然自是遂过目不忘
有是哉从事于口耳之无益而深造嘿成之神也先生
扬历中外宵人多所不悦加以闺范图说之谤而世莫
之信至诚足以自白也睢州汤文正公最爱读此书博
陵尹公因采其粹言梓为四卷予爱之乃更勒于粤中
以广其传先生之自序曰呻吟者病语也病语狂择其
未甚者存之予观先生之论道体曰道无津涯非圣人
之言所能限事有时势非圣人之制所能尽后世苟有
明者岀发圣人所未发而嘿契圣人欲言之心为圣人
所未为而吻合圣人必为之事此固圣人之所深幸而
拘儒之所大駴也又别录曰明道之学葢有得之佛老
者康节之学葢有得之庄列者然二公能奴仆四氏而
不为其所用亦非深于四氏者不能知此意也如斯二
条其殆先生之所自以为狂者乎今尹公之所采则无
一语不近人情者而予复引此二条于题词中以见先
生之所自以为狂者其实亦未尝狂也
稚山先生残集序
稚山先生殉节翁洲其遗集在补陀三元寺中浮屠敬
中藏之以故𥿄反书磨糊汗漫不可识别万农部履安
求而手钞之共四册农部身后归于叔子褐夫先生九
沙编修之父也顾世未有得见者予不及侍褐夫先生
而九沙以忘分忘年之交待予最厚尝请借钞之九沙
许诺顾以南北往来未及践约而九沙家被火是集遂
归天上农部之得是集于补陀也尚有稚山丛谈四册
其闲过从杂㳫之言纪闻纪梦靡所不载虽出率笔未
尽成文而颇有关系者十之六农部未及钞身后归于
少子石园先生予亦尝得见之尝语石园之子欲借归
摘钞其中之可存者附之集后亦未及得而其子死家
书荡尽不知所之又尝闻稚山先生在翁洲辑文史一
书其中皆同时诸公之作足备桑海以来之史料者其
部帙甚侈钱退山侍御兄弟曾及见之此尢胜国之宝
书而今亦不可问呜呼兵火之际忠义之翰墨往往难
传其幸而存者葢百之一顾先生之集幸而传者几及
百年而复失之为可恨也先生之殉节积薪文庙抱先
圣之栗主赋诗自焚浩然之气复还太虚又何有于遗
集顾后死者之不能广其传于谁是问则予之罪也夫
今予家尚有先生诗文集一卷乃高隐君辰四物而先
赠公得之者又有岁寒松柏录一卷乃陆隐君春明物
而先子得之者予乃合为二卷序之而题曰稚山先生
残集呜呼此广陵散之仅存者即令断曲单词皆可起
爱而起敬也序成令钱君浚恭钞一副本浚恭之尊公
太保乃先生门下而先殉者先生所录文史其收太保
之作最多皆今钱氏所无也浚恭钞此集其应同此欷
歔也巳
吴少保文藁序
予钞稚山吴公残集惜其非足本五年之后得其文藁
一卷于砌里李君甘谷其中尚有公之手笔焉喜其足
以审证史事也为编之集中而沈太保宸荃冯侍郞跻
仲诸公所与公书亦附焉呜呼海上之事残断者十九
矣即以是卷言之闽人周侍郞之䕫早年故与东林殊
趣及亡国后皆言其殉难今读公请恤疏则侍郞扼防
三山劳瘁而卒是其晚节固不可谓不善然非殉难也
歙人方侍郞端士本与孙熊诸公起江上最有勇钱忠
介公谓其能上马杀敌下马吟诗相传其曾出师江上
大捷惜诸营无继之者今读公疏乃知其亦从亡海上
在闽以都御史抚上游在浙以侍郞副戎政至巳丑以
后始不见葢不知其所终矣禾人谭太常贞良挈家入
闽举兵漳南以病卒今读公请恤疏则其子吉璁是时
亦赐郷贡进士为中书舍人而其后讳之皆异闻也沈
督师廷扬赠戸部尚书以其本戸部侍郞也然则今明
史以为兵部者非马阁学思理谥忠宣曹尚书学佺谥
文忠王太常恩及谥忠襄皆出于公之所请李侍郞长
祥亦从亡健跳然则野史以为越中败后即行遁者非
至如郑彩之子以已丑尚郡主读之令人愤恨孙尚书
延龄家属尽为 大兵絷于健跳读之令人流涕更有
大者监国以丙戌为元年故野史皆于庚寅书五年辛
卯书六年及读公集乃知王自健跳入翁洲以诸臣之
请更用庚寅为元年有奉敕撰上诏书此所当为表出
者也公之请休在庚寅而是年尚有疏恳恳以王忽有
内降之旨不由阁票正词力谏可谓大臣矣呜呼陆秀
夫之日记邓光荐之填海录后世惜其不可得见公书
虽不完要亦考索之资也乃更为之序
四明文献录题词
吾鄕自郑教授千之辑四明文献集其于鄕先辈著述
所存甚为有功其后李处士孝谦预修永乐宁波府志
毕父为四明文献录以续千之之绪其书精博张制置
之图经非是录几不得传然其书尚未分卷次葢垂成
之作也予钞自天一阁范氏重为釐而次之自图经后
别为二十四卷处士之至行见于旧志予不具录其读
书则历尝受业于胡舜咨戴九灵杨彦常吴主一揭伯
防远有端绪其生平所著尚有经书问难通鉴考证许
心百忍箴注急就章解长律英华中林集而今不可得
见矣其是录之馀亦别有四明名贤记今亦不可得其
后成化闲黄佥事南山亦有四明文献录葢因张太守
之请而作则祗文种以下四十馀人之赞而巳不比是
录之精博也
四明雅选题词
明少参南江戴氏四明雅选三卷所辑吾鄕诗老五十
七人葢广宋高士宏之之集而为之者也先是郑千之
有四明文献集李孝谦有四明文献录皆兼言行而记
之是后未有继者宏之为𢎞治中诗人乃专辑武以
来诗二卷而署之曰四明雅集嘉靖中李侍郞堇山既
缉四明文献志以接二公之传又思选诗而未就少参
适得高士旧本乃令沈山人嘉则更论定而增多之共
得五十七家更其名曰雅选其书未开雕而逝张尚书
东沙从少参侄士光得之复增之为四明风雅则所增
者更数倍自东沙之选行而前此二本皆无称矣予从
范侍郞东明家得雅选钞本乃知其前二卷即宏之之
集也其后一卷则少参之选也诗闲有评葢综罗辑孴
亦具见前辈之留心于表章焉椎轮为大辂之始则是
书也讵非吾枌社之所当珍重者哉爰诠次其原委而
题之卷首
康熙宁波府志作少参传谓少参于杨知州茂淸得
其父尚书碧川先生所辑先辈诗而增订之考之少
参所自为序无此语葢误也少参又有四明文献今
亦不传
永乐宁波府志题词
成祖诏天下府州县皆修志书时方修永乐大典天下
之志皆入焉诸书皆以为十七年所修考大典成于永
乐六年则志之修亦在六年以前也书专为大典而作
既贡书局未尝付梓故今天下之传永乐志者最少吾
鄕志书其为吾家所藏者自宋以下无一不备所少者
永乐志耳及钞大典始得之是志也里人纪征士宗德
李处士孝谦为之其书体例绝佳生平不喜袁淸容志
谓其党仕元之匪人没前宋之遗事得此书以补之真
大快事也成化中杨实所修未见此书故过于略今而
后枌社之志毕具矣
钱忠介公葬录题词
予少时读汉人平陵黄犊之谣以为此一时义士生不
能救死而谋葬之之作也若王子珩死诸义士有请尸
之书有窃尸之举温公皆纪之通鉴文宋瑞死而张毅
夫亦以此垂名呜呼是所谓附青云而显者矣钱忠介
公之葬也诸义士合力营之其时闽南未尽底定海师
尚在岛中故丰碑幽诔以及启攒祭告哀挽之作极盛
亡国之大夫所未有也公既葬之数年闽之制府陈经
征海道出黄檗尝亲往祭于墓下是非人心是非之公
有脱略于忌讳者欤葬录中人物之著者大学士刘公
沂春忠介所荐同升相位者也都御史徐公孚远忠介
旧交也定西侯张名振平彝侯周鹤芝仪部纪许国忠
介旧同事也尚宝叶进晟文忠公之孙海上曾改官翰
林姚翼明曾官职方而是时为僧即所称独耀上人也
葬事出于叶姚二公之手最力闽僧预其劳者亦多俱
详录中予尝读故都御史林公茧庵集载甲午庄烈皇
帝忽降神于浙所降之家惊问帝从何来则曰吾往临
故大学士钱肃乐之葬其家讶之巳而闻公果以是日
葬其事颇怪抑或忠臣所感信有之乎初公之卒也同
里纪侍御衷文故公弟子江上从公幕下丙戌以后隐
太白山中键戸久矣至是忽失所在阅十旬始归叩之
则会公之丧也时侍御意欲为公谋葬而不克公弟侍
御肃图官翁洲时亦尝乞墓铭于大学士张肯堂未及
作而翁洲陷闽中道梗至甲午而尚宝诸公卒成之吾
闻纪侍御之集家藏无恙其㑹丧之作有足以附之此
录者行当访而补之康熙丙子吾郷陈公汝咸令漳浦
闻忠介墓田多被人据贻书古田令淸釐之绘图以归
钱氏予谓浚恭使皆附入葬录中而并纪其顚末焉
钱忠介公年谱引
钱忠介公事迹自乙酉六月以前皆谱以年乙酉六月
以后至戊子六月皆谱以月葢此三年中事迹繁多但
谱以年不能尽也史记年表之外别有月表今援其例
即于年谱之中寓月谱焉戊子六月以后无所用谱矣
而直引之附记其诸弟殉节之年及同事诸公殉节之
年以接于立后之年至丙戌葢叹忠介至是始有后亦
幸其至是终有后也一线之寄浚恭其勉之矣
杨氏葬录序
杨氏四忠之丧谋其葬者始于王水功太常而不克卒
成于石门曹给事远思为功甚巨竟其局者林太常茧
庵与先赠公杨氏之族子始终有功于是举者诸生式
传也葬录一卷成于式传述其事甚详予少时求之式
传之后人不得岁在戊午因撰李舍人昭武阡表昭武
之曾孙贫甚困于屠顾能以表章先人为念为之起敬
问以昭武遗书则散佚无有顾独以杨氏葬录来予惊
喜葢楚石先生与昭武同被囚昭武狱中与楚石弟圆
石为儿女姻故是书存于李氏呜呼杨氏兄弟死义其
家靡有孑遗而远思以圆石同年贡士地之相去八百
馀里乃推爱于一门十棺同葬以同里诸公所未能者
一人任之高义孰与京哉吾闻乙酉之夏远思预于禾
中城守之役慬而得免其后累以蜡书致海上频遭不
测葢平日素同臭味非一时慕义强仁者比也呜呼古
今贤愚总随大化以俱尽即镜川之坏土今亦鞠为荒
邱惟是殉国之大节闵忠之古道天荒地老终于不朽
读斯编者其尚有感于斯文
鲒埼亭集外编卷二十四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