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规范
汉语拼音方案的通用键盘表示规范
Standard for the Scheme of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 Input with Universal Keyboard
GF 3006-2001

作者: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001年2月23日
原文参考([1]
前 言

本规范规定了在使用通用键盘输人汉语拼音时的键位表示。

本规范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提出立项。

本规范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规范审定委员会审定。

本规范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实施。

本规范起草单位: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柴鸿斌、陈一凡、宋利强、陈民、崔永华、张普、邢红兵、石定果。


汉语拼音方案的通用键盘表示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规范规定了在使用通用键盘输人汉语拼音时,《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及隔音符号的键位表示。

1.2 适用范围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中文信息处理领域汉字输人法的设计。

2 引用标准

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GB 1988-1989 信息处理 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

GB 2311-1990 信息处理 七位和八位编码字符集 代码扩充技术

GB 12200.1-1990 汉语信息处理词汇 01部分:基本术语

以上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文。本规范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若上述标准被修订,使用本规范者应探讨使用上述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 术语

3.1 汉语拼音(方案)(scheme of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Pinyin)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拼写和注音的工具。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方案采用26个罗马字母,并有声母表、韵母表及拼写规则,对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的标记也有规定。

3.2 通用键盘(universal keyboard)

指目前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的标准键盘(符合GB 1988-1989《信息处理 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和GB 2311-1990《信息处理 七位和八位编码字符集 代码扩充技术》,亦即符合ISO 646和ISO 2022)。

3.3 键位(key)

键盘上可操作的部件。其上标有所代表的字母、数字、标点符号或功能名称。

4 键位表示

4.1 字母表

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中26个字母,分别用通用键盘上相应的26个字母键直接表示。

4.2 声母表

汉语拼音方案声母表中21个声母,分别用通用键盘上相应的字母键直接表示。

本规范暂不规定声母zh、ch、sh的简写形式ẑ、ĉ、ŝ的键位替代表示。

4.3 韵母表

4.3.1 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中ü行(ü、üe、üan、ün)以外的31个韵母,依其构成字母分别用通用键盘上相应的字母键直接表示。

4.3.2 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中ü行韵母(ü、üe、üan、ün)中的字母ü,凡是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可以省略ü上两点写成u的,在通用键盘上用键位U表示;不能省略两点,仍需写作ü的,在通用键盘上用键位V替代表示。

4.3.3 本规范暂不规定ng的简写形式ŋ的键位替代表示。

4.3.4 韵母ê在通用键盘上用E加A组合键位替代表示。

4.4 声调符号

汉语拼音中的四个声调符号(阴平“ˉ”、阳平“ˊ”、上声“ˇ”、去声“ˋ”),在通用键盘上依次用数字键1、2、3、4替代表示(轻声用数字键5表示)。

标示声调(包括轻声)的数字,放在该音节字母之后。

例如:guójiā(国家)替代表示为guo2jia1;

xiōngdi(兄弟)替代表示为xiong1di5。

4.5 隔音符号

汉语拼音中隔音符号“’”,在通用键盘上用键位“'”替代表示。

例如:xi’an(西安)替代表示为x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