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玉部/十一画 中华文库
瑹:《广韵》伤鱼切《集韵》《韵会》《正韵》商居切,𠀤音书。《玉篇》广雅云:瑹班,𠀤笏也。或作荼。《礼·玉藻》诸侯荼,前绌后直。《注》绌谓圆杀其首,不为椎头。诸侯惟天子诎焉,所诎在前也。又《玉篇》美玉。又《集韵》通都切,音㻌。义同。
瑺:《集韵》辰羊切,音常。玉名。
瑻:《广韵》古浑切《集韵》公浑切,𠀤音昆。《说文》石之美者。《书·禹贡瑶琨篠簜释文》琨,音昆。美石也。本作瑻。韦昭音贯。《前汉·地理志》引书亦作瑶瑻。《注》师古曰:瑻,音昆。美玉名也。
㻫:《玉篇》古文珌字。注详五画。
瑼:《集韵》朱遄切,音专。玉名。
𪻐:《集韵》七恭切,音枞。《玉篇》𪻐瑢,佩玉行貌。《集韵》佩玉声。
瑾:《唐韵》居隐切《集韵》《韵会》几隐切,𠀤音谨。《说文》瑾瑜,美玉也。《左传·宣十五年》瑾瑜匿瑕。《山海经》锺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栗精密,润泽而有光。又《广韵》渠遴切《集韵》《韵会》渠吝切《正韵》具吝切,𠀤音仅。义同。又《类篇》巨靳切,音仅。赤玉也。
瑿:《集韵》烟奚切,音鹥。美石,黑色。《正韵》黑玉。旧注美石黑色,误。《本草》琥珀千年者为瑿,状似玄玉,黑如纯漆,大如车轮。永昌有黑玉镜,即瑿也。 考证:〔《集韵》烟奚切,音兮。〕谨按兮字属匣母,烟字属影母,烟奚切不得音兮,今据集韵兮改鹥。
㻬:《集韵》《韵会》《正韵》𠀤抽居切,音摅。《集韵》玉名。《山海经》小华之山,其阳多㻬琈之玉。《注》㻬浮,玉名。又《集韵》通都切,音㻌。义同。
𤨔:《字汇》俗环字。
㻭:《集韵》同璱。
璀:《唐韵》七罪切《集韵》《韵会》《正韵》取猥切,𠀤音漼。《说文》璀璨,玉光也。《孙绰·游天台山赋》琪树璀璨而垂珠。《注》璀璨,珠垂貌。又《抱朴子知止卷》戈甲璀错。又《广韵》玉名。
璁:《唐韵》《正韵》仓红切《集韵》麤丛切,𠀤音匆。《说文》石之似玉者。又《集韵》祖动切,音总。美石。
璂:《唐韵》《集韵》《韵会》渠之切《正韵》渠宜切,𠀤音其。《周礼·夏官·弁师》王之皮弁,会五采玉璂。《注》郑康成曰:读如綦。綦,结也。皮弁之缝中,每贯结五采玉十二以为饰。诗曰会弁如星是也。
璃:《广韵》吕支切《集韵》《韵会》邻知切,𠀤音离。《玉篇》瑠璃也。《博雅》琉璃,珠也。《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又或作流离。《前汉·西域传师古注》大秦出赤白黑黄青绿缥绀十种流离,此自然之物。今所用,皆销冶石汁,加以众药,灌而为之。始于元魏,月氏人商贩至京,采矿铸之。又簟色。《韩愈·郑群赠簟诗》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黄瑠璃。体坚色净又藏节,尽眼凝滑无瑕疵。《苏轼·寄簟与蒲传正诗》愧此八尺黄瑠璃。《注》瑠璃,象簟色,假借语也。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明行圆满。又《韵会》玻璃,亦西国宝。此云水玉千年冰化,亦书作颇黎。殑原字从歺,不从歹。
𤨕:《唐韵》卢则切《集韵》《韵会》历德切,𠀤音勒。《说文》本作𤨙,玪𤨙也。《玉篇》玉名。《广韵》美石,次玉。《类篇》亦作玏。
璄:《广韵》于丙切《集韵》于境切,𠀤音影。《玉篇》玉光彩。《广韵》同璟。
㻮:《正字通》俗璨字。
璅:《唐韵》《集韵》《韵会》𠀤子晧切,音早。《说文》石之似玉者。又《集韵》损果切《正韵》苏果切,𠀤音𧴪。玉声也。与琐同。又门镂也。《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璅兮。《注》灵璅,谓楚宫,不敢斥言君,犹后代称陛下之意。又小也。《张衡·东京赋》既璅璅焉。《注》璅璅,小也。又猥屑意。《晋书·习凿齿传》璅璅常流离。 《正字通》琐本字。
璆:《广韵》巨鸠切《集韵》渠尤切,𠀤音求。与球同。玉磬也。《晋语》籧篨蒙璆。《注》蒙,戴也。璆,玉磬也。《前汉·礼乐志》璆磬金鼓。《师古注》璆,美玉名。以为磬也。又玉声。《史记·孔子世家》环珮玉声璆然。又《集韵》一曰美玉。《书·禹贡》厥贡璆铁银镂砮磬。《传》璆,玉名。《释文》璆音虬。又居虬反,又闾幼反。《诗·小雅·鞞琫有珌传》诸侯𬍡琫而璆珌。《释文》璆,玉也。《楚辞·九歌》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注》璆,琳琅,皆美玉也。又《广韵》《集韵》𠀤渠幽切,音虬。又《集韵》居尤切,音鸠。又居虬切,音樛。又夷周切,音由。又张流切,音周。又力救切,音溜。义𠀤同。 考证:〔《前汉·𠛬法志》璆磬金鼓。〕谨按𠛬法志无此文,所引见礼乐志,谨改为礼乐志。
璇:《广韵》似宣切《集韵》旬宣切,𠀤音旋。《广韵》同琁。《山海经》王母之山,有璇瑰瑶碧。《注》璇瑰,亦玉名。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注》春秋运斗极云:斗第二璇。又《扬子·方言》簙谓之蔽。或谓之𠥙璇。《注》竹器所以整顿簿者。又人名。《后汉·杨璇传》杨璇字机平。
璈:《集韵》《韵会》𠀤牛刀切,音敖。乐器。《汉武帝·内传》王母命侍女弹八琅之璈,吹云和之曲。《吴均诗》凤舞龙璈奏。
𤨖:《集韵》后五切,音戸。玉也。
琏:《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力展切,音辇。《说文》本作梿,瑚梿也。从木,连声。或作琏。《礼·明堂位》夏之四琏,殷之六瑚,周之八簋。《论语》瑚琏也。《注》宗庙中黍稷器。又《集韵》陵延切。与连同。详辵部连字注。
𤨗:《字汇》郎佐切,音逻。玉华。◎按即𤪇字之讹。
𫞩:《唐韵》莫奔切《集韵》《正韵》谟奔切《韵会》谟昆切,𠀤音门。《说文》玉䞓色也。禾之赤苗谓之虋,言𫞩,玉色如之。《诗·王风》毳衣如𫞩。《传》𫞩,赪也。又《集韵》模元切,音樠。义同。《类篇》或作玧。亦作㻊。
𤨘:《集韵》逋还切,音班。驳也,文也。
㻯:《集韵》通都切,音㻌。玉名。
璋:《唐韵》《集韵》《韵会》诸良切《正韵》止良切,𠀤音章。《说文》剡上为圭,半圭为璋。礼六币:圭以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锦,琥以绣,璜以黼。《徐曰》剡削之也。《诗·小雅》载弄之璋。《传》半圭曰璋。《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赤璋礼南方。玉人之事,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厚寸,牙璋中璋七寸。射二寸,厚寸。《又》璋邸射。《注》射,剡出者,邸射,剡而出也。又祭祀之礼,王祼以圭瓒,诸臣助之亚祼以璋瓒,左右奉之。《诗·大雅》济济辟王,左右奉璋。
㻰:《五音集韵》于刿切,音卫。剑鼻玉。《类篇》本作璏。
𤨙:《说文》𤨕本字。
𤨚:《王融·曲水诗序》重英曲𤨚之饰。《注》𤨚,侧绞反。◎按即瑵字之讹。
𤨛:《字汇补》子何切,音侳。人名。《前汉·古今人表》景𤨛。《师古注》即景差也。
𤨜:《五音集韵》古文琅字。注详七画。
𤨝:《玉篇》瑟本字。注详九画。
㻱:《字汇补》音未详。《汲冢周书》商王纣取天智玉,琰㻱身厚以自焚。《注》㻱,环以自厚也。
璌:《集韵》夷真切,音寅。场也。
㻲:《五音集韵》力求切,音刘。立秋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