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玉部/十二画 中华文库
璏:《唐韵》《集韵》𠀤直例切,音滞。《说文》剑鼻玉饰也。《前汉·王莽传》碎玉剑璏。又《广韵》《集韵》《韵会》𠀤于岁切,音卫。义同。又通作卫。《前汉·匈奴传赐单于玉具剑注》标首镡卫用玉。师古曰:剑口旁横出曰镡,鼻曰卫,与璏同。又通作瑑。《前汉·王莽传》美玉可灭瘢,欲献其瑑。《注》瑑作璏。本音篆,雕刻也。古字通用。《正字通》按莽传,进玉瑑于孔休。服虔曰:瑑,音卫。苏林曰:剑鼻。皆未详。璏,讹作瑑。师古曰:瑑字本作璏,从玉彘声。后转写者讹,瑑自雕瑑字。师古说是。又《集韵》王伐切,音越。义同。《类篇》亦作㻰。
璐:《唐韵》洛故切《集韵》《韵会》《正韵》鲁故切,𠀤音路。《说文》玉名也。《玉篇》美玉也。《楚辞·九章》被明月兮珮宝璐。《注》宝璐,美玉也。《谢惠连·雪赋》逵似连璐。
璑:《唐韵》武扶切《集韵》《韵会》微夫切,𠀤音无。《说文》三采玉也。《徐曰》三采,朱苍白也。《博雅》玉名。《周礼·夏官·弁师诸侯之缫斿九就瑉玉三采注》瑉作璑。璑,恶玉名。《疏》以其三采,又非璠玙,故曰恶玉名。
璒:《唐韵》《集韵》𠀤都腾切,音登。《说文》石之似玉者。
璓:《唐韵》《集韵》𠀤息救切,音秀。《说文》石之次玉者。又《集韵》以九切,音酉。玉名。《集韵》或省作琇。
𤩀:《正字通》俗珊字。
璔:《集韵》咨腾切,音曾。玉貌。
𬍤:《字汇》徐心切,音寻。美石,次玉。
㻵:《集韵》仕谏切,音栈。玉名。
璖:《字汇》同𤦲。
𤩁:《正字通》俗璩字。
㻶:《广韵》鄙密切《集韵》逼密切,𠀤音笔。《玉篇》青白玉管。
𬍡:《广韵》徒朗切《集韵》《韵会》待朗切《正韵》徒党切,𠀤音荡。《说文》金之美者,与玉同色。《尔雅·释器》黄金谓之𬍡。《郭璞注》金之别名。《诗·小雅·鞞琫有珌传》诸侯𬍡琫而璆珌。《集韵》通作玚。
璘:《广韵》力珍切《集韵》《韵会》《正韵》离珍切,𠀤音邻。《玉篇》璘㻞,文貌。又《韵会》通作瞵。《扬雄·甘泉赋》壁马犀之瞵㻞。《注》文貌。《古乐府·董逃行》遥望五岳端,黄金为阙班璘,但见芝草,叶落纷纷。又《玉篇》玉色光彩。《张衡·西京赋》瓀珉璘彬。《注》璘彬,玉光色杂也。又《集韵》《韵会》里忍切《正韵》良忍切,𠀤音粦。义同。又《韵补》叶陵延切,音连。《皇甫谧·释劝》忽金白之辉耀,忘青紫之斑璘。辞容服之光灿,抱敝褐之终年。《正字通》瞵璘音同义别。诗赋凡瞵㻞斑瞵,皆璘字讹文。韵会引扬雄赋通作瞵,误。
𤩂:《广韵》鲁刀切《集韵》郎刀切,𠀤音劳。玉名。
璙:《唐韵》洛萧切《集韵》《韵会》怜萧切《正韵》连条切,𠀤音聊。《说文》玉也。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力吊切,音料。又《广韵》力小切《集韵》朗鸟切,𠀤音缭。义𠀤同。又与镣同。《诗·小雅·鞞琫有珌传》大夫镣琫而璆珌。《释文》镣,本又作璙。
璚:《广韵》《正韵》渠营切《集韵》葵营切,𠀤音琼。《说文》赤玉也。《广韵》同琼。《嵆喜答嵆康诗》俯漱神泉,仰叽璚枝。又《字汇补》老鹿年久,角中生玉。名曰鹿璚。又《集韵》古穴切。同玦,玉佩也。
㻷:《广韵》纪力切《集韵》讫力切,𠀤音殛。《集韵》垂㻷,地名。字林本作棘,以其出美玉,故从玉。或谓玉曰垂㻷。《类篇》亦作𤤹。通作蕀。
璛:《广韵》息逐切《集韵》息六切,𠀤音肃。《玉篇》姓也。又《集韵》琢玉工。《类篇》亦作𤥔。
璜:《唐韵》戸光切《集韵》《韵会》《正韵》胡光切,𠀤音黄。《说文》半璧也。《诗·郑风·杂佩以赠之传》杂佩,珩璜琚瑀冲牙之类。《释文》半璧曰璜。佩上有衡,下有二璜,作牙形于其中,以前冲之,使关而相击也。璜为佩下之饰,有穿孔罥系之处。《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玄璜礼北方。《注》半璧曰璜,象冬闭藏,地上无物,唯天半见也。《后汉·舆服志》乃为大佩,冲牙双瑀璜,皆以白玉。又《扬子·法言》武义璜璜。《注》犹喤喤。又《正字通》黄石为璜,海虞有璜泾,泾底有石而黄,以石名水,以水名地。又《韵会》《正韵》𠀤胡盲切,音横。《周志》文王梦天帝服玄𬙋,立于令狐之津,曰:赐汝望。望钓于河,得玉璜,刻曰:克郼者姬昌,日衣青光。《注》璜,音横。《韩愈·城南联句》鹅肪截佩。璜作横,音押。
㻸:《唐韵》侧岑切《集韵》缁岑切,𠀤音兂。《说文》石之似玉者。又《集韵》锄簪切,音岑。又才淫切,音鬵。又咨林切,音祲。义𠀤同。缁原字从𡿧作。
璝:《字汇》与瑰同。
璞:《广韵》《韵会》匹角切《正韵》匹各切,𠀤音朴。《玉篇》玉未治者。《增韵》玉未琢。《韵会》玉素也。《老子·道德经》璞散则为器。又姓。《正字通》明璞俊。又《韵补》叶普木切,音朴。《司马彪·赠山涛诗》卞和潜幽冥,谁能证奇璞。冀愿神龙来,扬光以见烛。《正字通》或曰璞本有朴、仆二音,非叶也。《正韵》收璞入六药,一屋阙璞,误。
璟:《集韵》与璄同。
璠:《唐韵》附袁切《集韵》符袁切,𠀤音烦。《说文》玙璠,鲁之宝玉。孔子曰:美哉,玙璠。远而望之,奂若也。近而视之,瑟若也。一则理胜,二则孚胜。《左传·定五年》阳虎将以玙璠敛。《注》玙璠,美玉。《阮德如答嵆康诗》良玉须切磋,玙璠就其形。又《集韵》《韵会》𠀤孚袁切,音翻。义同。又《韵补》叶汾沿切,音近楩。《潘尼·赠陆机诗》今子徂东,何以赠旃。寸晷惟宝,岂无玙璠。又叶孚音切,音近芬。《陆云·赠顾秀才诗》藻不雕朴,华不变淳。有斐君子,如珪如璠。 考证:〔《说文》玙璠,鲁之宝玉。孔子曰,美哉,璠玙。〕谨照原文璠玙改玙璠。〔《左传·定五年》阳虎将玙璠敛。〕谨照原文将字下增以字。
琎:《唐韵》将邻切《集韵》《韵会》《正韵》资辛切,𠀤音津。《说文》石之似玉者。又人名。《刘峻·辩命论》近世有沛国刘𤩽,𤩽弟琎,𠀤一时之秀士也。又《广韵》《集韵》𠀤即刃切,音晋。义同。
瑠:《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力求切,音留。瑠璃,珠也。详璃字注。又《广韵》力救切,音澑。瓦饭器也。
𤩃:《集韵》遏合切,音姶。妇人首饰。
㻹:《字汇》许缘切,音喧。𨻶也。
𤩄:《广韵》士恋切《集韵》雏恋切,𠀤音䉵。《广韵》珍𤩄。
玑:《唐韵》居衣切《集韵》《韵会》居希切,𠀤音机。《说文》珠不圆者。《书·禹贡》厥篚玄𫄸玑组。《传》玑,珠类,生于水。《释文》玑,珠不圆也。字书云:小珠也。《前汉·景十三王传》遣建荃葛珠玑。《注》师古曰:玑,珠之不圆者。又镜名。《说文徐注》按符瑞图有玑镜。注:大珠而琕,有光曜,可为镜。又器名。《书·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注》在,察也。玑,正天文之器,玑为转运,衡为横箫,运玑使动。玑径八尺,圆周二尺五寸而强。衡长八尺,孔径一寸,下端望之,以占星辰吉凶之象。七政者,日月五星也。得失由政,故称政焉。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注》春秋运斗极云:斗第三玑。又《集韵》渠希切,音祈。又《集韵》《韵会》其既切《正韵》吉器切,𠀤音禨。又《集韵》巨至切,音𦤌。义𠀤同。
㻺:《集韵》狼狄切,音历。玉名。
𤩅:《说文》古文璿字。注详十四画。
𤩆:《字汇补》与瑍同。
𤩇:《说文》璹本字。
𤩈:《玉篇》同𤩇。
𤩉:《集韵》同𤩈。
𤩊:《字汇补》音未详。人名。《宋史·新编》雍煕时,授西南蛮龙汉𤩊宁远大将军,封归化王。
𤩋:《集韵》𤩅古作𤩋。注详十四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