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先生遗稿/卷一 中华文库
东山先生遗稿 卷之一 作者:赵晟汉 1881年 |
卷二 |
诗
玉莲堂。暮春书怀。
旅馆春将暮。归心一倍加。新荷出水短。弱柳拂池拖。醉里乾坤窄。愁边岁月多。他乡虽信美。不若早还家。
雨馀深巷静。墟落夕烟生。山色三春暮。池光一面平。那中清兴足。身外世机轻。长啸坐因久。高楼无限情。
次凝香池韵
枕流绮阁壮。危栏俯华池。宇宙吟边迥。峯峦眼外迤。风光随序改。佳兴与时移。扁署知相协。莲香君子宜。
聘望登高阁。飞甍近碧池。波光浮潋滟。山势远逶迤。坐久荷香袭。兴阑夕照移。骚人看不厌。来往也随宜。
甲午之春。与李美叔秀彦读书龟尾寺。罢归之日。相与泛舟游于霁湖。
青山如画水如天。明月清风共客船。赤壁千年苏子兴。至今瞻想更依然。
一带长江两岸山。可堪移向画图看。傍人莫道归程暮。沙路何妨带月还。
玉川山登览
闲来携杖偶登山。烟景高低一望间。为报地灵须秘护。他年会向此中看。
观政楼
郡城南畔耸高楼。观政为名信有由。太守登临要观政。化民要使德风流。
玉川浪吟
客里谁能劝玉舟。春来无事独淹留。烦君唤取山村酒。谈笑何妨到夜游。
与李美叔复构前韵。还示东轩诸弟。
日晏山窗睡起馀。谁飞一札到幽居。惠连风度今方信。约会先传数字书。
书来认得惠连情。多谢诸君意气盈。会待明朝携酒访。乃知风度不欺兄。
何事山中娱客情。奇花满树白盈盈。烦君莫惜携壶枉。一慰春来病渴兄。
次申寿翁耆寿宴韵
福禄申从保佑天。北堂高设寿辰筵。蟠桃影里春长在。宝婺光中景又延。盛事好将宾主乐。美谈留与子孙传。已知今日如前日。更愿明年似是年。
赠郑翊卿云抟
信乎多病故人疏。尺地相思几月馀。白首更无知己在。怪君心事不吾如。
知君疏我我非疏。琼报何悭一唾馀。倘许新诗当旧面。开怀不啻万金如。
室迩人何远。愁多病转深。窗前催唤友。山鸟是知心。
寄郑丈云翰
身落江湖尚恋君。不才何恨阻风云。但知耕凿无分别。日出为朝日入曛。
处世机心久已疏。闭门邱壑十年馀。赖君同住三山下。言志歌怀任自如。
境静身仍静。年深病亦深。非无诗酒意。其奈事违心。
哀李文甫彬之死。又寄郑丈。
一死谁能免。斯人怨独深。善馀乖食报。难可测天心。
孝仁人共爱。情义我偏深。已矣俱陈迹。那堪感旧心。
寄李君瑞纬征
僻居身与世相疏。万事都忘一病馀。遥想故人应似我。欲邀同话意何如。
送药艾于郑翊卿。又以诗寄之。
谓君当勿药。求艾病何深。未有三年蓄。空怀一寸心。
病中戏吟
闻说医方病莫忧。断房停酒可全瘳。老来情欲宜无戒。其奈难消万斛愁。
次或人郑兴周
丈人高义荷深知。秀句曾蒙咏柳枝。庾亮老来多逸兴。刘祯病后少新诗。三峯山下春归尽。八景轩前日暮时。节物变迁思正苦。一般怀抱柰如饥。
柴门昼掩客来稀。绕径全低五柳枝。万事无心仍止酒。十年多病幷休诗。抱琴长啸林深处。枕石高眠日午时。剥喙何人传秀句。却令咀嚼自忘饥。
赏牧丹戏吟
稺子牵花戏嫩红。笑余何事白头翁。芳华信美其能久。数十年前我亦童。
赠李公达涞,渊渊湸兄弟。
二妙青年渥似红。韶颜肯对此衰翁。却思春丈追随日。君是当时膝下童。
朝起看花有感
露浥琼枝色愈红。英华应愧对衰翁。看来重畏身全老。恨未还为五尺童。
惜残花
看花还复羡残红。犹胜吾人老作翁。春到年年应更发。不知何日我还童。
暮春谩兴
不必看花觅浅红。暮春须趁浴沂翁。咏归闲日堪乘兴。来去应携五六童。
喜雨
落花时雨涨溪红。四野欢声击壤翁。粒我蒸民知帝力。康衢何待问谣童。
奉和金遐仲万远
柴户常关寂寞滨。思君一日抵三春。如今契阔缘多病。忆昨逢迎互主宾。已把襟期同臭味。相看义气出风尘。频将句语频相问。披豁还疑面目真。
谢诸公见访
李君长醉卧高轩。郑丈于吾齿更尊。幷驾来寻非偶尔。德星今复照寒门。
北窗高卧傲羲轩。尘世浮荣视孰尊。万事无心堪独乐。息交聊可掩蓬门。
雨后朝起
闭户春宵稳睡过。流莺处处送清歌。夜来新雨如何许。窗外青山翠更多。
花落闲庭昼掩扃。卧看天日自阴晴。幽禽亦识忘机我。来惯山窗近不惊。
咏莺
间关幽谷听犹微。庭树枝头始见飞。应笑世情无定态。年年不改旧黄衣。
形虽羽族莫云微。知向邱隅止不飞。至善谁能知所止。最灵还可愧冠衣。
百花䕺里影依微。杨柳园中片片飞。莫向东山声唤友。主人多病易沾衣。
又步前韵
柴关竟日少经过。独对闲花啸且歌。山雨夜来添胜槩。一眉晴绿夕阳多。
闻郑翊卿昨入偃室。戏吟二绝。
休怪人无到小轩。世情惟视势卑尊。扬鞭枥上追风足。不向蓬门向府门。
莫打黄莺儿。〈缺〉令枝上啼。啼时应唤友。友在屋东西。
寄洞中诸公
闲中何以送乌蟾。遣兴惟凭笔舌尖。只为同怀频问讯。莫教西子笑无盐。
斫柳枝
种柳门前意。要藏唤友鹂。为嫌遮望眼。刬却最长枝。
寄送林檎于郑丈云翰。仍呈二绝。
垂垂园果满枝危。稺子攀援手不离。才到熟时应更尽。莫嫌生涩一尝之。
来禽只有数枝横。聊寄筠笼小竖行。欲赋殷勤投赠志。自惭诗力写难成。
闻前渠桥坏。敬呈郑丈得宰。○二绝
野渡宁将一木横。前川休碍访花行。固知课役非君事。为是谋猷问老成。
休说溪桥更补危。得无君意笑支离。只应他日松村驾。谁复临流共济之。
谢郑丈及李君瑞来访
有客联翩至。殷勤问采薪。淹留移日夕。谈笑见天真。幸得成三老。何嫌少一人。前期知又在。拟不负佳辰。
和李载叔堉赠尹明斋韵
久阔才〈缺〉袂。如何遽拂衣。离亭人北去。时序雁南飞。学道寻师友。谈经析妙微。老来心力弱。临别倍依依。
自嘲
华发垂千丈。馀生更几春。流光真可惜。携酒且娱宾。
赠赵大圭瑜
忆醉君家日。风光属暮春。至今传胜践。佳会又蕤宾。
赠郑飞卿云扬
满座金兰友。盈樽曲味春。忘形倾意处。谁主且谁宾。
胜游俱我辈。佳约自今春。谈笑论心地。毋令间杂宾。
酬郑丈云翰韵五月二十五日。乃李公达生辰也。同约之人皆会。而独郑丈不来。寄示一绝。故余乃奉次其韵。又各以一首。遍赠座中诸君子。
美疢终何病。苍颜不改春。会看丹液就。高揖紫阳宾。
气岸人中杰。襟怀座上春。同心霞谷子。来去忝门宾。
宴设华堂日。杯传竹叶春。座中无上客。还欠乐嘉宾。
奉别李载叔
征轮咫尺面成阻。离合还如有数然。冉冉春光梅绽玉。苍苍暮景野和烟。伤心人送同心客。惜别诗题未别前。思虑应须妨静摄。莫将诗句恼相缠。
漫浪江湖作钓翁。荷衣不染世尘红。凭君为问烟波兴。只在芦花浅水边。
别李道伯文翔
乍见翻疑梦。临分意不竆。重逢知几日。来岁又秋风。地隔东山远。天连汉水平。山高水阔处。无限别离情。
又以前韵。演为长律寄郑丈云翰。
高义平生荷最亲。忘年托契自青春。登门几作通家客。觅举频同观国宾。养志终能安素履。误身还愧染缁尘。秋风忽枉相思字。斗觉交情老更真。
和李载叔次赵文老韵
我爱浣花翁。藻思风雅续。更怜云泉子。竆经卧空谷。还往有佳篇。一唱三叹息。既遇锺期耳。何惭流水曲。常拟驾轻车。一鞭就路熟。北望川无梁。西瞻山更寂。欲往不自得。寸心徒精白。
商山千载后。高风君更续。绝意慕轩冕。考槃终㵎谷。旁有澹荡人。同调复同息。敢将白头吟。时和紫芝曲。峨洋幸托契。肝胆知最熟。拙性爱闲放。德人心寥寂。杖屦不须烦。恐教俗眼白。
戒㭎儿
学问无他道。工夫贵接续。当如鸟数飞。复期莺迁谷。孜孜趁鸡鸣。乾乾常不息。有疑必审问。有得铭心曲。究义患不精。读书患不熟。耐苦任饥渴。主敬忘喧寂。毋如乃翁痴。玩愒头空白。
次李君瑞韵。别李载叔。
末路谁知己。惟君许共游。浮生聚又散。世事乐兼愁。北海甘长往。东山恨独留。莫教书信阔。须趁雁来秋。
才罢清游又作别。世间离合摠须臾。那堪人事多忧喜。但把心期许尔吾。物外可能全性命。闲中何必羡蓬壶。君归北海寻遗迹。避地曾闻圣者徒。
病中书怀寄金汝大取重
雪消风暖水溶溶。细草阳坡随意茸。一病经旬犹掩户。乘春不敢强扶筇。
春来风日转晴和。景物佳时病奈何。对月清宵人不到。恨君终是食言多。
凄凉老病客。何事悄无情。正为悲幽独。非关念死生。昼嫌春日永。夜喜月华清。堪恨君疏我。徒烦诗句呈。
头成白发缘多病。眼有玄花不待春。此身已分明时弃。敢向王家更作宾。
复用前韵。戏呈赵光甫持谦。
翼翼平生畏且寅。行年五十有馀春。闲中剩得烟霞趣。不羡腰金更绾银。
半世功名一梦场。却将耕凿颂尧唐。当年早识闲居味。肯使田园久就荒。
又次咏雪韵
纷纷春雪暗连空。酿作寒威消未融。病里尚馀忧国念。谩将盈尺占年丰。
赠金来伯泰煕
千载斯文续不传。渊源一脉契前贤。早知独善非君志。会待云衢蹑后躔。
次权公弼抡韵
一病经三朔。春光次第催。青摇门外柳。红绽枕边梅。山沐新晴色。人无旧友来。不堪花事烂。扶杖强徘徊。
寂寞东山卧病久。沉绵三月未全苏。青春倏忽韶光暮。绿影参差嫩叶敷。老境吟诗辞转拙。愁边触景兴还无。相思佳句时相赠。多谢吾君眷独纡。
咏梅寄前人
嫩萼轻轻绽。清香冉冉新。相思一夜发。何处寄情人。
酬朴震卿东胄乞菊韵
时菊东篱色正华。一年佳兴占秋多。多君解爱凌霜节。分把清香到野家。
抱病年来鬓欲华。断杯却嫌〈违廉恐误〉菊花多。分将一朵凭归使。寒萼端宜有酒家。
赵元禛相鼎次韵见寄。又用前韵奉谢。
槛外沧浪一带斜。清缨浊足任君歌。个中真趣谁同赏。分付江山待我过。
谢郑飞卿惠鱼
夕粥朝𫗴不继巡。㮙然邱壑一竆民。晩来剩得充肠饱。多谢邻朋惠素鳞。
寄书赵同福云老。伴呈一绝。
爱君高趣迈陶翁。俗子闻风面却红。想得从游听㵎日。北窗松菊梦魂中。
四月初一日。大雨久早之馀。皆喜有年。而独念金哀家葬事有妨。感吟一绝。
崇朝一雨涨前川。争喜瓯娄大有年。遥想北邙窀事窘。哀哀栾棘哭号天。
次赠赵元禛
别来无日不劳思。相望长吟伐木诗。书到从知先我获。一回怊怅一回披。
八景轩前山似拥。浣花堂下水萦回。堪愁咫尺成千里。落尽春花不共杯。
李子重齐衡寿席。醉赠子华齐华。
宾筵何幸忝邻翁。庆溢萱闱舞袖红。兰玉满庭兄弟乐。福星方照德门中。
寄徐鲁望宗泰
家世文章举世推。锦肠藻思一何奇。欲酬佳句吟还拙。却悔当年不学诗。
次赠沈隆甫樘
妙岁声名冠艺场。传家诗格迈三唐。阳春自古称〈缺〉和。况复衰翁旧业荒。
酬李惠仲
诗声远继稼亭翁。晔晔天葩更见红。侧伫云霄终奋翼。文星遍照德门中。
以我思君君可推。相逢一笑事堪奇。莫将佳什烦求和。交在知心不在诗。
郑汝清送书求药。以诗答之。
邂逅前宵乐事多。况承情问慰如何。却将灵药凭归使。愿自调颐去宿疴。
除夜闻鸡有感己未
三百六旬将尽夜。七年仍病苦吟身。可怜无限今宵意。独对寒灯坐到晨。
何处鸡声报晓催。三阳已逐五更回。春光只是无情物。肯向衰翁鬓上来。
奉和赵文老
莫嫌诗未报。情在不言中。门迳栽松菊。生涯厌韭葱。远看晴霭碧。闲送夕阳红。此意君知否。相期妙处同。
赠朴仲章尚彬
一自归来后。三年疾病中。笼藏平胃术。畦长养心葱。愁鬓添新白。衰颜失旧红。惟馀恋恋意。应与故人同。
奉呈李君瑞
危踪世路任逡巡。老寄林泉作逸民。莫诧青云多故旧。肯将飞翼顾沉鳞。
还医鉴
谩把医篇阅屡巡。奈无真诀寿斯民。检方调药徒劳耳。堪笑汀泞戏促鳞。
挽赵振威公植持纲○戊午
先人亲炙大先生。不肖于君若弟兄。浮世几多伤往事。暮年偏觉契深情。团圆杯酒才三月。倏忽音容已九京。独立竆途知己少。谩将双泪洒荒茔。
积德门馀庆。贤孙更绝奇。家声传孝友。交契任追随。五秩人间梦。三州去后思。青毡承世业。犹有白眉儿。
又二首○代伯氏作
加君二岁我犹生。孰谓君今先我行。函丈追随还似梦。暮年存没更伤情。高才谩屈三州薄。馀庆犹征一子英。却忆溪堂谈笑日。不堪哀泪自沾缨。
大贒之后有贤孙。诗礼庭中孝友敦。早佩铜章驰美誉。晩随泉石卧幽园。福宜绵世天方佑。寿不赢身理或冤。白首竆途无限恨。似君交契几人存。
挽李佥知时栽
事亲诚孝性于天。至行如公问几焉。可惜世人浑不识。恨无㫌美到生前。
阶陞顶玉寿征仁。馀庆从知属后人。鼓缶宜歌还痛哭。此生无复见天真。
传家有子不须多。内外诸孙更摘科。一片牛冈龙剑合。死安生顺福无过。
挽金君尚祖
仲氏才先逝。君胡又告亡。堪嗟一岁内。连哭二难丧。馀庆儿孙在。行年六十忙。万缘今尽了。何处卜牛冈。
爱君心貌古。真率谢尘情。耕凿安吾分。林泉毕此生。有儿家可世。无憾死还荣。莫恨孤鸿叫。应随六弟兄。
挽金丈国柱庚申
孝友全天赋。文章更有神。命途多蹭蹬。身世任邅迍。七秩尘间梦。三郞席上珍。悄然门巷寂。空锁草堂春。
词坛当日擅文雄。谁料平生运路竆。功业蹉跎人易老。身名埋没事还空。征仁只有延稀寿。恋德那堪隔下风。七雁行中馀几在。三难俱作白头翁。
挽朴丈光○辛酉
莫叹无爵且无男。寿富康宁五福三。显婿贒孙馀庆在。更看螟嗣克家堪。
交情三世最相敦。杯酒频蒙笑语温。哭送灵輀无限痛。善人今代几人存。
挽李文川郁
一代文章士。如公复几人。屠龙酬壮志。分虎牧疲民。北阙沾新渥。西湖卧旧身。平生诗酒兴。七十五回春。
自叨元礼御。屡醉谪仙杯。敢与文章论。偏蒙笑语开。交情忘老少。人事忽悲哀。八咏当时约。那堪负夜台。
挽李参奉仲安
忆昨三秋月。寅缘再合簪。德音犹在耳。哀讣忽惊心。大限中身促。高才下位沉。病违蒿里饯。老泪倍沾襟。
宿世论交谊。君家伯仲间。暮年深契分。末路喜追攀。奄忽人何逝。苍茫涕独潸。最怜曾寿席。无复彩衣班。
书
上伯氏老圃书丁未
以我陟冈之望。每忆看云之怀。奴还此际。下书谆悉。伏审炎蒸。起居万福。慰豁之馀。不知所喩。此中诸况。大小依遣。前书云云之说。非谓创设新科也。又非谓不当为而为之也。为贫之仕与行道之官不同。守故循常。自能无愧于心而已。何必别有所作为然后谓之尽职哉。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但曰会计当而已。牛羊壮长而已。未闻革弊政振颓纲。必行其己志。则此非后学之所当法者乎。第念人情久习于因循。流俗例安于姑息。而一朝绳之以法。束之以律。则所为虽名正言顺。人安得无怨。怨之所在。祸亦随之。区区过虑之情。窃恐无益于国而有害于身也。今闻京城士大夫。皆以为善则无足虑矣。然此亦不可以一槩论也。己卯诸贤。何尝为不义之事。而当时士大夫亦岂有非之者哉。然而见败者。以其所为拂于人情之故也。为今之计。莫如刚柔双行。恩威幷施。舒惨之迹不偏。廉刿之形不露。然后方可为得耳。曾见京城士夫。廉耻都丧。虽在细物。不厌请托。此亦可详审处也。
上伯氏老圃书庚戌
松丈留念之意。虽极可感。自兄主言及。殊涉未妥。虽其事同一家之间。为弟求官。得无嫌于廉耻之道欤。轻浮无实之讥。弟实有以致之。况闻长者之指教。岂不欲饬身补过。以为将来之戒乎。但气质偏驳。不能谨之于平日。四十年来。习与性成。若非吃紧着力大加矫揉之工。实难变化其质。无定力之人。安知不为他日之冯妇乎。是可虑也。做工之教。敢不承命。院事物力未备。不得速行。奉安之礼。以是宽限。定期于三月之念矣。且自院中以弟为位牌奉安有司云。而第念位牌之备造。固非一二日之工。则洛中留住。实是乡人之难事。玆姑停行。幸于季亮住京之日。周旋鸠材。使之付匠精造。则弟当及期上去。陪来为计耳。
上伯氏老圃书癸丑
季亮之丧。痛哭痛哭之外。尚忍言哉。岂知吾家真有是祸。况想兄主悲怛罔极之状。肠肚欲绝。尤不自胜也。葬事若或顺成。则临期奔哭是计。明惠公主迁葬。定于今廿六。而以弟为护丧差员。关文来到矣。服制之后。方伯犹不许递。而又见催促之文。不得已含哀冒寒。方作广州之行。今番之无事。亦不可必也。正朝及忌辰祭物。略此备送。而悲疚之中。又值行遽。草率尤甚。不孝之罪。可胜逃哉。痛恨痛恨。
上伯氏老圃书乙卯
第审久滞旅邸。职事烦委。还用伏虑。日月易迈。国家练事已过。臣民攀慕之痛。宁有竆已。奔哭阙外。非但分义之当然。区区微诚。亦切于中。而卜马虺𬯎。寸步难运。末由致身。终未遂愿。不忠之罪。如何可言。我国家议礼之举。非止一二。曩者三年之论。固有可执之端矣。今日斩衰之论。实是意外之事也。母之于子。尚可以臣服君之服服之。则舜南面而立。瞽瞍北面而朝之之说。孟子何以辟之力也。况所谓子无臣母之义者。独非朱子之明训乎。国之典礼。至于此极。可胜叹哉。兄主之久不迁转。勿论京乡。相知者无不称惜。而近有一种谤言大起。或以为出入吏判之门。情义甚密。或以为出入吏判之论。掠取时望云。盖其谤议之作。由于别荐之被抄与吏判之来见也。别荐既出于兵判。则在京之人。必皆知之。吏判以大官来见。则在我无可绝之道。而讥谤如此。世道之险巇。可胜言哉。西人之宰相名士外。其他荫官之仍仕者。不可胜数。而独于兄主。人言至此。甚可怪也。光甫家祭需。专人送去。而物不称情。可叹。
上伯氏老圃书
松儿上去之后。伏承下书。得知未免于画地之灾。惊叹闷虑。曷可胜言。飞语获罪。古闻其语矣。岂意今日。亲见于吾家耶。弟意以为彼虽引松为证。此亦有所闻之处。传相告引。则终亦必底于无事矣。今承自当之教。无乃非得计乎。自当而无害于吾身。有补于朋友。则吾自无悔于心。而人亦以义气称之矣。如或朝家有诘问论罪之举。则日后之祸。谁使当之。是大可惧也。书中所谓从实呈状之教。大不然大不然。岂以忧挠之故。精神错乱。未之深思而然欤。既已自当之后。更为变辞。则非但见疑于朝家。且以儿子之道言之。为他人则托辞自当。而为父兄则渠独脱免乎。若如是则将陷子于不义。而不得容于覆载矣。更加商量。勿为可骇之事如何。领相之意。虽欲究问。以飞语刑戮士夫。实非盛世之事。朝著之间。岂无知此而为言者乎。古人云无所为而至者。灾也非祸也。在我无自致之咎。则天地神祇实所监临。宁有枉罹之患乎。日夜之所默祷者惟此耳。
上伯氏老圃书庚申
伏问即辰。起居何如。弟闻南令为都承旨。昨往候之。则旋即移拜副学。有乘驲上来之旨。盖以国有逆狱。方设鞫厅。至有宫城扈卫之举。故急于参鞫。都承旨则以在京人改差。而移拜玉堂之长也。以此南令行色甚忙。上去之后。便成阻阔。揆诸人事。不可不送别。而况于昨日既以兄主要拜路次之意语及之。尤不可不实其言也。敢此走告。须以此奴执御命驾如何。邸报自念八至今六。皆得见之。其间说话。不必烦诸文字。姑待面陈耳。右相则兵判升入。赵师锡为兵判。吕圣齐为礼判。李尚真为判义禁。朴泰尚为吏议。光甫为吏佐。皆特除也。
上伯氏老圃书辛酉
呈状之举。固知一二次之不容不为。而三则过矣。至于四度则实非所料矣。得见该曹前后所题及入启措语。然后始觉自处之道。方得恰好。而南申诸公忠告之诚。良可感也。虽然光甫美叔之劝止者。亦不为无见。苟非铨相曲为之地。安得如意所欲为而为之哉。一官之得。不足为荣。而使当日之至冤。得以昭白于国人之耳目。岂非难得之幸而不世之遇欤。揆以分义。亦无可避之理。但当任运委命。以尽在我之职而已。吏曹既请催赴。则似难久稽。陛辞之期。当卜何日耶。家庙奉陪之行。期会清州。则既闻命矣。奉主时弟欲陪后。兼叙远离之怀为计耳。此中旱干之灾。已到十分地头。凡可以为民食者。无一可恃。民事之惨。可谓罔极矣。念二幸得霈泽。谷形稍得苏生。信乎天地之德。以生物为心也。
上伯氏老圃书
伏承下书。因审酷炎修程。尚能行李无事。政履亦胜。欣慰区区。倍增常品。此中两处诸况。皆得依保。他尚何喩。新昌祭需之备送。固知出于至诚。而程途绝远。担负送伻。不亦有弊乎。节扇之办。可谓善矣。然亲旧中皆欲遍及。则虽过二千之数。犹恐不瞻。本县扇匠之工拙。虽未可知。而如未精致则反招人言。此亦商量处也。碣文厘正。万分紧急。尼山之行。非不欲往返于内行未发之前。而枨儿马蹇。骑往家鬣于试所。他无可借。尚未得行。伏叹何极。然碑石之完役未易。何患乎文字之未及也。写手极难。果如下示。然借得无名之笔。亦似未安。谈者谓韩肯世笔法可以书之云。何不送书请之耶。或谓尹明斋之笔。亦可书云。故将于往见时。仍欲请其自笔。而其得请与否。未可知也。前所云云。主丧之节。近观同异宫之说。则次子妇丧。其父不主。似合礼意也。
上伯氏老圃书
去晦前往返尼山。与明斋兄弟。稳讨文字。颇加修改。而如使具眼者见之。则未知其评论复如何也。石役果得经始耶。碑文字数。多至二千七百馀字。虽曰四面环刻。碑体长广。必如神道碑之制。乃可容刻。幸须与知妙理者。商议字数。容刻之势。量度其长广而为之如何。刻役亦欲始于明春。则亦必预请善书之人。先期书写。而未知其当请于何人耶。明斋笔楷。可以写之。故栗谷碑文士林方请于明斋云耳。书石之法。必先度石之长广。而量其字数画间然后乃可云。其势似不容易写下。而况远地往返之间。易致迟稽。是可闷也。且官衔则当用篆字。此亦请于谁手耶。示及后便幸甚。
上伯氏老圃书
凡词讼不捧作纸。则可谓便民之政。然纳作自是三代之遗法。国家之金石。君子为政。如法足矣。第竆族衣资之助。非止一二处。此虽出轸念之至意。而居官用财。自有节度。且公与私不两立。若专以记念亲知为务。则鲜不至于害公矣。此正十分商量处也。至如单衫单袴不得着之教。不可使闻于他人。古之仕者。必曰衣君食君。夫岂不义。古人言之哉。若邑力凋弊。无以供衣资。则犹之可也。若以所得先救竆族。而不暇念于自家之饥寒。则天下岂有如此道理乎。闻李甥海南。见忤上司。竟至罢职。在渠固失为下之道矣。赵令之处事躁急。亦可笑也。蓝浦倅又以兵符见失。方在应罢之中。叔世人心不淑。如此之变。迭见于诸处。况于遐荒顽㬥之俗。尤当尽其抚御之道。幸须先恩后威。以为孚民焉。三官记南令既已修正下送云。其能净写屡件耶。后便投示一本是望。第祠庙盖瓦。今才始役。不出数日。可期讫工耳。
上伯氏老圃书癸亥
别后多日。未审起居若何。伏慕区区。弟于当日。抵闵士弘家止宿。翌日过见郑别提有锡。驰到酉峯。则日已晡矣。门庭寂然。明斋独自闲坐。入与晤语。以终其夕。夜与美汝同宿于怀德之空舍。念一朝明斋来见于宿所。食后弟又往见。仍值风雨。终日稳话。所恳事皆得蒙诺。留置册子而归。盖闻史官奉命敦迫者。凡二十八日。三度驰启。明斋亦自再上辞疏。而温谕愈勤。故不得已近当前进江外。陈疏待罪之意。言于史官。使之书启。则史官发还者才二日矣。前进则恩礼必优。恐不免入对之举。屡叩其自处之道。则但曰一番谢疏之后。便当留疏逃归。决不敢进至阙下云耳。尼山倅闻我之来。即以书答之曰衙中有儿辈之疾。身且有病。不得往见。须暂历过云。故念二入见文仲。殷勤之意。无异平日。强请止宿。而午后辞归。宿于定山安埰家。历吊李万夏及他亡友。昨朝还来。登程凡六日。周行数百里之地。而无他疾苦。良幸良幸。节近天中。而设祭无计。闷极奈何。徐当休息一进。只此不备。
上江华留守松谷赵先生书乙巳
恭闻再虚侍从之列。出莅股肱之邦。朝廷之所以畀付之者盖亦甚重。而君民世道之责。不无内外之殊。徯望之至。私叹曷已。即辰首夏未熟。伏惟大监从政体履天相万福。某窃尝闻之。人之有功德才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托于当世立言之君子。以求著其不朽之实。此仁人孝子之欲显其亲者。未尝不汲汲于斯。而志铭状叙之所以不可缓也。某之不肖无似。固不敢与论于仁孝之緖馀也。第念先人不幸不克久试于世。事业既不足为史氏之所采。而惟是志行之懿。不可以不白矣。则某亦人子耳。何独无显亲之心哉。玆于昔者谨将先人行录一通。敢以徼惠于下执事。何幸不见斥以不肖。而获蒙惠教之命。感铭心骨。伏地颙俟。而时则执事方在于朝。上有夙宵之勤。下有应接之劳。固知其未遑于是也。今当卧治之日。必有燕闲之暇。不复如曩时之勤且劳者矣。倘加省录而亟赐一言。以幸吾父子于幽明之间。则其恩轻重大小。宜如何可报也。再申一喙。更渎崇严。极知僭越之为罪。而岁月飚驰。邱中之木。倏已拱矣。必须先叙行状。然后志铭之作。亦当次第图之。区区欲速之心。有不能自已者。抑又恐执事朝夕还朝。则玆事尤迟。而某不孝之罪。将无以自赎矣。执事其亦垂察而哀怜之欤。前呈行录。荒乱无序。非不知有妨于阅览。而初不敢撰次成状者。有意存焉。夫志铭状叙之作。其义实近乎史。人之〈缺〉功德才行志义。不能无高下浅深粹驳之不齐。而虽孝子慈孙。不可得而私之也。世之为人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则遣辞下语之际。鲜不差于轻重之分。而或至于失实者多矣。某盖尝病焉。况如先人之令德懿行。固非不肖子所可称述其万分。而先人平日尝以身出入于大先生门下。则其得于函丈之间者。执事之知之。必有详于某之所知者。故不敢妄有所叙。以冀立言者之裁之耳。古人有言曰苟非畜道德能文章者。书之非公与是。而不足以行世传后也。当今之世。畜道德能文章者。或复有其人矣。其于先人之志行。书之能尽公与是而不节惠不溢美者盖鲜焉。此某所以不敢望于他人。而死万一有知。亦固以是望于执事矣。千万至祷。千万至祷。某礼当趋造拜谒以请。而思觌清范。寸诚亦急。顾方困于贫涸。又际农剧。末由致身于数百里之地。而本府都事。适是某一家之亲也。玆因其便。谨此西向再拜。奉书以告。伏惟执事略其礼而矜其诚。不胜大愿。
上同春宋先生书
拜违侍右。已忽经岁。区区瞻慕。食息不置。即日春序向深。东风尚峭。不审体候起居若何。伏惟万福。某身在遐僻。性且疏缓。其于庆吊之仪。久阙问候之礼。自料逋慢之罪。宜获谴斥于门下。而乃蒙不弃。曲加优容。远嘱邑宰。使之存抚。寄惠新蓂。意尤不浅。方庸幸荷之际。又因家兄转教收敛身心之道。倘非今日诱掖之力。几不免小人之归矣。感幸之至。还切瞿然。某虽不敏。敢不服膺。庶母负大君子见教之至意。而顾念慵懒之质。已过四十。志气不刚。恐不能不变于常久。此深可惧也。就中院事就完。已卜揭虔之辰。斯文之幸。为如何哉。谨不备。
答平安兵使李而实汝发书戊午
自兄杖钺西陲。音问益疏。一味瞻想。方切憧憧。不意情问。远及竆僻。五月冒子。已出望表。千金宝刀。足知肝胆。仰戴盛眷。感珮不已。方伯令监。意外长逝。知与不知。孰不嗟悼。况兄情义。有倍他人者乎。弟竆约之中。犹带昔日容状。而门运不幸。顷遭弟妇之丧。惨怛之私。可胜云喩。东西敻邈。攀拜无期。引领牙纛。瞻溯徒勤。不宣。
追白布衣半世。生理一寒。樽前漉酒。不乏渊明之葛。雪中骑驴。但欠浩然之巾。倘遇秋风。幸须留念焉。
代人上戎轩书
不佞窃尝闻之。传曰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释之者曰欲立欲达。谓欲自立于世而自遂其志也。立人达人。谓扶持培殖。使之有以目立。而无遏塞沮抑。使之得以自达也。盖仁人之于人也。以己所欲。知人所欲亦犹是焉。故韩子亦曰因人所欲而遂推之。此皆圣人贤士之格言至论。而古今之所宜法者也。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威行如秋。仁行如春。一方赖以无虞。朝廷倚以为重。湖右之人。莫不趍走下风。不愿万户之封。但冀一识之幸。则可谓大丈夫之能自立于世。而自遂其志矣。然则人之不能自立者。能扶持培殖而使之立之者谁欤。将非吾阁下乎。人之不能自达者。无遏塞沮抑。而使之达者谁欤。将非吾阁下乎。惟阁下可以闻此言。而惟不佞之于阁下。亦可以进此言。请陈不佞之所欲于左右。阁下其推仁采纳焉。不佞本以将种。世习弓马。祖父早岁出身。名艺俱著。而命途奇衅。坎𡒄终世。官止宣传。不克大用。而若兄若弟之通籍于武帐者。接武一时。或视师于北阃。或杖钺于南徼。服劳王家。知名当世。至今在人耳目。而不佞之父不幸短命。未有所试。不佞少孤㥘于他艺。自度无可努力。又不通诗书。无以树立。遂自发奋。专笃武业。生二十三年。兄弟联捷一榜。旋试兵铨。又得荐选。庶几繇是而得效其尺寸。不坠弓箕之馀緖者。区区之志也。而才不适于实用。名不著于后进。时与志乖。讫无所成。九品之位。非吾可望。百夫之长。揆分亦足。不宜有所惮劳而为耻焉耳。既而抑自奋然于心曰佣者之贱。尚慕富贵。而将相之贵。本自无种。丈夫生世。孰不欲求通于爵位。策名于当代。而不佞亦人耳。虽以不佞之至愚焉。而欲达之情。自期之心。岂有异于人乎。思欲乘机奔走。伺候公卿之门。以要一时之权利。而一系官任。戎事鞅掌。累累随行。役役逐队。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递。千谋万虑。无路抽身。身勤而事左。志大而计误。头出头没。而将不复自立于世。求达其志。则其所以遏塞之沮抑之者。为如何哉。扶持之培殖之。其亦可矣。岂非不佞之不暇自哀。而亦非仁人之所宜深怜者乎。不佞之进见于阁下者有日。其于不佞之为人。必有所可否而熟虑者矣。其以不佞为才且能乎哉。百夫之长。固非才且能者之所宜屑也。其以不佞为无才与能乎哉。百夫之长。亦非无才与能者之所能为也。二者之分。必居其一。阁下将何以为我谋哉。况今隶名京司。主将之催督日至。系身戎行。县邑之事权亦烦。舍之入京不可也。随而行之亦不可也。不佞之进退。实为狼狈。而上无以承事。下无以自立。夫如是则阁下安得不以仁推之而使之达之也。不佞亦安得不以仁期之而望其推之也。倘蒙因其所欲而成就之。使不陨其家声。则下无沮抑之怨于上。而上有扶持之恩于下矣。四方之人。闻阁下之于不佞如是也。必皆曰阁下之仁。能推其所欲而及于人如此。阁下之欲威人之美而扶持之者如此。又将曰不佞之能使其主推之以仁如此。不佞之无才与能而得其所自立者如此。然则自今至死。莫非阁下之仁恩。自非陨首结草之所能仰报。不识仁人之必动之否乎。古人云哀之亦命。不哀之亦命。进退今日。惟命是俟。
与蓝浦太守郑尚朴书丙寅
比来秋风太狂。不审尊候如何。伏推政履有相。顺时多福。此中癃陋如昔。无可言者。前书云云之说。盖因此土人往来于治下者。略有所闻。虽未知指为某事。而衙客作弊。例有人言。故敢及之。欲望尊随事规戒矣。尊反讳之者何耶。子妇挈还之意。盖为彼此止谤之计。而尊不肯诺。吾岂敢夺之安饱之地。置之贫苦之中也。去住迟速。惟在裁度也。就节祀已迫。而此时鱼产。尤不易得。尝闻贵县虽滨海。而亦不得继用。则固不敢望其波及。而至如蟹蛤可以易得者。其肯留念否。且次子所居之室。今方移建。栋宇粗完。而所不足者铁物也。如蒙小许之助则甚大惠也。鱼潜于海。铁在于山。固知尊不易得。区区仰请者。是亦侏优问天高之类耳。幸勿为咎。不宣。
与列邑守令书
云云六先生节义之成双。志行之相孚。皆可为万世之纲常。则岂非后学之所共尊慕者乎。盖自鲁洞祠宇创建之初。已有一例同享之议。而因仍世故。久而未就。到今营役粗完。议遂大定。欲于来十一月中。将以顺天朴先生,韩山李先生,文化柳先生,晋州河先生,杞溪兪先生。合享于成先生庙宇。一如长关鲁湖之例。第念草创之馀。功力未敷。大惧尊贤重礼。将不能有所就。玆敢发文通告。伏惟佥尊尊慕之诚。亦必有素。而斯文大举。义当共之。望须各出财力。助举盛仪。
与营将李后晟书
曾蒙辱存。适出违谢。间尝一入公府。又值大旆出巡。竟乖一拜。迨用怅懊。即辰阳至。伏惟令体多福。瞻言慰溯。不任鄙悰。某病骨㥘寒。无计就拜。每与金友议屈高驾于山房温堗。以做一宵良话。而事未易谐。徒叹奈何。前书云云。获蒙然诺之重。不啻奉若灵龟。而窃恐扰攘之中。或致遗忘。敢此申告。毋泛另施如何。
与赵公植持纲书
即惟献岁。茂膺新祉。不任抃贺。而又念投绂归来。闲趣超胜。尤令人发遐想而挹馀芬也。弟陆陆依旧。而光阴不贷。又添一筭。甘为伎俩自怜而已。就中院事。至今迁延。论议尚未归一。斯文之叹。为如何哉。如弟人微言贱。不足轻重于其间。然在我之道。不可退坐观变。任其乖张。玆于望后即拟进去。与水罗诸人。讲定调剂之策。兼欲就叙于左右。第于七八日间。兄须勿出以待如何。
与德山地主宋炳夏书
民之墓山。争卞曲折。已陈于原状。不须更烦。今此争卞。出于切亲。门户之衰薄。令人大惭。所不敢抗颜开口。有所烦渎。而区区迷惑之见。必欲就卞于城主之一言。乃敢冒死发状矣。伏蒙盛德含容。不加谴斥。指陈义理。反复开谕者。无非化民以德之至意也。民虽甚愚。尚有一端天赋之性。且尝与闻前辈之馀论。实非全然无识之比。况奉城主下教。亦岂无羞恶之心哉。非不欲祇承德音。以图自新。而民见轻宗族。诚不孚人。身在局中。所言见疑于非公。发状之后。势尤扞格而难入。终未免上负勤教。下速罪戾。冞增惶惧。无地措躬。大槩彼此相争。元非积成仇怨之所发。亦非食财逞欲之所致。当初争端。只在于弹丸一片之山耳。彼则曰祖父曾所入葬之地。有同生人之旧基。今虽迁葬。不可空弃也。民则曰祖父立案占得之地。复为两世案对之山。而亡弟夫妻之葬。亦在其中。不可轻以许人也。以此两端。各是己见。辗转激恼。气像愁惨。此皆蔽于私意。不能明见而然也。门无尊行长老之亲。旁无师友取重之人。是非之卞。孰能公言。执滞之见。孰能开发。邱墓所托之山。自别于汗漫田地。既不可如华山之一半相分。又不可如虞芮之相让不取。则到此地头善后无策。愚意以为事有不可知者。事有不可柰何者。若使彼此藏怒宿怨。含糊不发。留时引日。则一念私意之蔽。或不无潜滋暗长于隐微之中。驯以至于难处之域。此非事之不可知者乎。民与彼俱以望六之老人。亦各有子有孙。而世习日卑。人心日渝。两家子孙或反不如今日之父兄。则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理势之自然也。至于后属。则虽以周武王之子孙。及其疏远之后。尚有攻击之患。况此残门。安保其必无此事乎。此事之不可奈何者也。民为此之惧。必欲就卞于未死之前。而其所卞论。只是形容其曲折是非也。议定事已之后。有同云行水逝。声响无痕。则彼此亲亲之意。自当乃复如初。一时卞破之举。何害于永世敦睦之道乎。不获已乃敢呈状。而满纸张皇。只是闷迫求卞之意耳。何尝有愤疾请治之语哉。巡使依法痛治之题。实非民之本意。则其在城主牖民之道。何必曰法。亦有振德而已。伏愿两造于庭。一言卞破某是某非。炳示丹青。则德音之下。孰不感悟。各自知悔。改心易虑。上有不罚之化。下无不睦之民。其于公私。岂不休哉。
与赵光甫持谦书庚戌
恭问侍履对时增佑。瞻溯之至。不任鄙悰。弟一病支离。长事药饵。苦闷苦闷。就院事斋力未备。尚此迁延。斯文之叹。倘复如何。而玆于来初。拟作位牌奉陪之行。有若稽缓于举职奉行之道。得无致罚于不为致诚耶。前书云云。新妇见舅姑之礼。古则云用枣。而今不知为何物。则枣修代之可宜。且近来次养。实是用权。则待自已生男。使之立后。还归本宗。恐似合当。而京中有或为人次养而还归者。其于言称时。必以家亲呼之乎。且书辞间亦以子某书之乎。至于此等处。自不能无疑端耳。
上崔进士自平书
此间不迩。冒雨委伻。仰为谋之忠。不胜铭感之至。况审体中动静百福。尤用慰豁。示来疏草谨悉。文意词富理顺。果协所闻。亦可谓湖右之麤拳。殊豁人意。但或者所谓疏与行状不同之说。虽似有理。而愚之管见。以为告君之辞。不可不详。而孝与廉皆实行也。论其实行。当从其实迹。除烦举大者。无乃太𥳑乎。然此间取舍。惟具眼者能之。他无可质处奈何。大槩此事。不必通告然后为之。门弟子中若而人。倡率同志者数十人。可能办事。而内浦中可者惟李某一人。故家兄曾欲议及矣。未知果能蒙诺否也。今将疏草送于家兄。相议然后。或走伻或躬进奉报为计。纸地则自有出处。不必留念。伊山一乡则无论大小。当心力而但恨无可取重之人耳。左右亦须深思博议。求得藉力之人则何幸何幸。林进士其已得见否。彼必有万分之助。温邑士子中知名者同参则似好。而未知其人为谁耶。
上崔进士自平书丁未
久阻之馀。顷得一宵之奉。而睡魔所恼。有蕴莫宣。归来一念。迨切耿耿。即伏承惠翰。示谕谆复。慰泻之极。感拜无任。侄千万意外。忝此不似之职。揆分惭惶之馀。况念先人旧职。万无承当之理。尤切忝厥之惧耳。西行定在初七。历路切欲入拜外家家庙。而登程之后。势难周行。就门屏未可必也。以是为恨。
与沔川太守洪九叙书
迺者窃闻田大益与李恒茂。有奴婢之讼。而纳其可考文记。则所谓文记。即先人所自笔。而以外祖母禹氏之命代述者也。禹氏以元财主。参酌区处之意。溢于辞表。先人以外孙承命成文之迹。不啻明白。则凡有爱亲尊祖之心者。孰敢致疑于其间。而恒茂乃独诋之以非理。目之以伪造。肆然纳供于两造之际。言之无伦。胡至此极。后生少年自执褊见。轻议前辈。尚云不美。况伪造文记。是何等恶名。而乃敢加之于不当加之地哉。其为诬蔑。吁亦惨矣。世降俗末。义理都丧。则言之善恶。固不足喜怒于此人。而以阁下之刚明公正。亦无一言半辞严加退斥。乃反从而荧惑之者。抑何心也。此不佞所以不能无痛恨也。事涉讼场。不当容喙。而重哀先人之被诬。安忍终默而不言。玆敢略陈其梗槩焉。凡家事任长。父在则父为之主。父亡则母为之主者。古今之通义。而礼家法家。同一揆也。区画处置。虽出于禹氏之意。而陈说义理。导而成之。使不悖于情法者。莫非吾先人之所为也。敬述以文而藏之宗家。以诏来裔。则处事之正大光明。可以俟百世而不惑矣。先人之行义。举国之所共知也。朝廷尝体貌而礼待之矣。士林尝尊慕而敬服之矣。渠以幺麽一后生。安敢非议之诬毁之若是哉。况于面对之时。显加讥侮之语。则其心之无忌惮。不亦甚乎。谓禹氏不当为财主者。是无母之言也。对人子弟。讥诲其父兄者。是无父之心也。使无母无父之论。得以肆发于府庭之间而莫之禁。无乃教化未及大行而然欤。如使听讼之官。少有义怒之心。则渠且不免于忘亲负祖之罪。而乃敢得尽其无情之辞。世道之薄。良可寒心。伏愿一从法情。参酌义理而明听之。开释是非而快断之。大为薄俗妄言者之戒。千万幸甚。切于卞诬。语不知裁。
与郑兴周书
即惟炎序。兄服履奚似。仲氏之亡。似隔晨矣。而倏迫葬期。万事已矣。感念平昔。哽怆曷已。伏惟孔怀之情。悲疚何堪。某尚尔病蛰。末由致身于相绋者后。以申永诀之痛。幽明之间。负负多矣。谨将挽词一幅呈上。虽文短词拙。不足以道尽情素。而亦各言志而已。伏惟歆纳。惟冀抑情遵礼。克襄无事。
与朴参奉寿祖书
令堂侄之丧。出于千万梦外。惊怛之至。不知攸喩。清明纯粹之质。未免于短折之凶。此是天理之难谌。而不但其人可惜。孰谓积累之门。不能庇覆其遗胤耶。况念其孀亲寡妻惸独之状。尤不觉心摧而骨惊也。伏惟兄亲爱之至。痛悼何忍。顷于家奴之往。弟适在外。不得修候。兄亦西笑。未见一字。瞻恋徒切。即辰初炎。兄履安否何如。想今来在松楸。非不欲一鞭相就。而适有冗故。愿莫之遂。尤庸歉恨。弟粗保宿状。而家兄所患。尚尔为苦。忧闷亦不自胜。聊凭儿子之行。敢此不宣。
寄松儿书己酉
不得惯见汝冠后仪容。而遽作远别。眉目依依。如在眼前。虽欲忘之。其可得乎。汝能体得父母之心。勤业不怠。则虽十年不见。亦复何恨。倘过六七日。则汝年又加一岁。光阴不亦可惜乎。乃父性懒。少不勤学。到今悲叹之状。汝既见而知之。何不以此为惩创之地乎。三畏离母远游。汝当倍加友爱。可得安其心。亦须勿懈益笃可也。
寄松儿书壬子
一朔之中。连得两书。足慰远念。汝之留滞。盖缘主家之多事。苟能随其所在而读书勤业。则虽久于客。亦何伤乎。人生一世。事业无竆。盖棺以前。莫非用功之日。而汝辈恬然无事。不肯读一字书。未知何所恃而然耶。独不见乃父坐不读书。便作世间无用之物乎。如此之事。虽改于父之道。不害为孝子矣。幸望改心易虑。勿复如前浪游可也。汝兄亦于初旬间。下送为计。汝则趁寒食进去。两家事往来经纪可也。李甥之妻。今此下去。分离之怀不可言。先君为教官时。同门录藏在册笼中。此便搜出。精封送来。年谱亦送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