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地方办工业的积极性 中华文库
要重视地方办工业的积极性
——批判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破坏地方工业的反革命修正主义两种谬论 |
|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发挥两个积极性的光辉思想的指引下,湖南省兴办地方工业的群众运动正在蓬勃开展,形势很好。
湖南省地方工业的成长,经历了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广大干部和群众同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一伙的一个重大原则分歧就是:在社会主义工业建设中,要不要在中央统一计划下,发挥地方办工业的积极性,也就是说要不要贯彻执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大搞群众运动,兴办地方工业。
伟大领袖毛主席一贯十分重视发挥地方积极性,早在一九五六年就教导我们:“有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要“在中央的统一计划下,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毛主席的伟大指示,为地方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刘少奇一伙一贯反对和抵制毛主席关于发挥两个积极性的伟大指示,疯狂地破坏地方工业。特别是在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一九六一年,刘少奇窜来湖南,打着“调查研究”的幌子,恶毒攻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疯狂反对发挥两个积极性的伟大方针,大砍地方工业。
驳“消极平衡”论
刘少奇一伙反对地方办工业的一个“借口”,就是诬蔑发挥地方办工业的积极性,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这完全是一派胡言乱语。
发挥两个积极性,实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伟大方针。这个方针,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的强烈愿望,又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坚决按照毛主席的这个方针办事,在经济建设中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就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发展。
人为地制造“比例失调”的正是刘少奇。刘少奇一伙在一九五八年就鼓吹什么“越不平衡越好”,大搞高指标,瞎指挥,推行一条形“左”实右的路线,力图从“左”的方面干扰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破坏大跃进。一九六一年,刘少奇一伙又利用国民经济的暂时困难,从右的方面干扰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破坏“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大砍地方工业。
刘少奇一伙被蓬勃兴起的地方办工业的群众运动吓得目瞪口呆,惊惶失措。他们刮起一股反革命妖风,大砍地方工业。他们狂叫什么“砍要砍得伤筋断骨,砍得地平线上不留痕迹”。结果,把一些实际需要又有可能办下去的地方工业都砍掉了。就以宁乡县为例,由于刘少奇亲自出马,直接指挥,把全县在一九五八年以来兴办的二十三个地方国营厂矿,一下子砍掉十八个,连支援农业的水泥厂、肥料厂、煤矿也给砍了。全县八百多个社、队企业几乎全部砍光。
刘少奇一伙有一个反动的理论,就是“消极平衡”论。他们看见地方工业在发展中出现了某种不平衡的现象,就诬蔑为“破坏平衡”、“比例失调”。他们所要的“平衡”,不是促进落后向先进转化,而是搞“短线平衡”,把先进拉向后退,向落后看齐。他们的“消极平衡”论是促退的理论,是右倾机会主义的理论。
毛主席教导我们:“世界上没有绝对地平衡发展的东西,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论,或均衡论。”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事物发展的客观辩证法总是这样,从不平衡到平衡,又从平衡到不平衡,波浪式前进的,决不是象刘少奇一伙臆想的那样的“平衡”。
反对刘少奇一伙的“消极平衡”论,但决不是不要平衡,听任不平衡的现象自流发展,而是要用积极的态度搞好综合平衡。承认矛盾,正是为了解决矛盾。综合平衡的过程,就是一个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地方工业在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进程中,发生不平衡,出现矛盾,是正常的、合乎规律的现象。认识了这个规律,就能够自觉地掌握和利用它,及时发现矛盾,狠抓薄弱环节,搞好综合平衡,不断促进落后向先进转化,推动地方工业的发展。
在我省地方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煤炭生产赶不上需要这种不平衡,影响工业生产计划的完成。对待这种情况,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这就是:不顾国家计划的要求,不尽最大努力增产煤炭,让落后的煤炭生产拖住其他工业部门的后腿。另一种是积极的态度,这就是:狠抓薄弱环节,组织社会主义协作,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把煤炭搞上去,更好地适应工业生产计划的需要。我们采取了后一种态度,狠批了刘少奇一伙鼓吹的“江南无煤”等谬论,放手发动群众,既发挥省里面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又充分发挥地、县、社、队的积极性,兴办小煤窑。这样,就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了煤炭自给。煤炭问题基本解决后,工业生产有了发展,又出现了新的矛盾,产生新的不平衡:矿山建设赶不上冶金工业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把工作的重点转到矿山去,加强矿山建设。这种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综合平衡,而每一次新的平衡都促进地方工业向前发展。
事实证明,发挥地方办工业的积极性,有利于搞好综合平衡。但是,地方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并不是就能自然地达到综合平衡。要实现综合平衡,就需要“全面规划,加强领导”,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计划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具体体现。因此,在订计划的时候,必须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提倡顾全大局,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把革命干劲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必须保证重点,照顾一般,使计划做到切实可靠,留有余地。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才能保护群众的积极性,使兴办地方工业的群众运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驳“小土群化不来”论
刘少奇一伙为了反对地方办工业,胡说什么“小、土、群”的工厂没有“机械化”,“化不来”。他胡说什么:“到什么程度才能办工厂,什么情况不能办工厂……要到一定的机械化程度才行,因为他劳动生产率提高了,那就化得来了。”
没有机械化办工厂到底是“化得来”,还是“化不来”?这是关系到在工业战线上要不要大搞群众运动,和能不能高速度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一个重大原则问题。为了高速度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兴办一批大型的现代化企业,作为我国工业化的骨干,这是完全必要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小、土、群”的巨大作用。多搞“小、土、群”,有利于贯彻执行“大家动手”、“自力更生”的方针,调动地方兴办工业的积极性,大搞群众运动,使地方工业因地制宜地遍地开花;有利于抢时间,争速度,做到当年兴办,当年投产;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增加生产,厉行节约”的方针,充分挖掘和利用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省各地兴办了很多社、队小煤窑,它们大都是在一无设备、二无资金、三无技术的情况下开办的。一九六九年全省社、队小煤窑的煤炭总产量,就相当于当年全省国营煤矿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左右。由于社、队小煤窑的大量兴办,对实现我省煤炭自给起了重要作用,解决了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进一步落实了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谁能说“化不来”呢!大中小并举,大的作骨干,多搞中、小,由小到大,逐步发展,这是一条客观规律。
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逐步提高机械化的程度。同时,也应当看到,在工业战线上,只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群众路线,大搞社会主义协作,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农村中,许多分散生产的手工业小组,通过公社化,加入社、队企业工厂集体劳动,虽然还是用土办法,但是由于集体生产的协作关系,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生产出先进产品。例如,长沙市向东五金电器厂,是一个由家庭妇女组织的街道小厂,原来一无现代设备,二无技术工人。他们依靠群众的聪明才智,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终于试制成功了精密度较高的薄膜介质可变电容器,并且投入成批生产,填补了我省电子工业的一个空白。土法上马的工厂在攻尖端的过程中,还可以依靠群众自己武装自己,没有机器可以造机器,用土机器可以造洋机器,可以从土到洋,土洋结合,不断提高机械化的程度。相反,如果违背了党的群众路线,见物不见人,“贪大求洋”,那么就是条件再好,机械化程度再高,也会少慢差费,这样的例子难道还少吗!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在社会主义工业建设中,“只要心红意志坚,鸡毛也能飞上天”,土办法同样可以攻尖端,小厂同样可以办大事。我们并不否认机器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而不是机器。机器要靠劳动人民去创造,还要靠劳动人民去使用,机械化要革命化去统帅。如果认为没有机械化就不能办工厂,没有洋设备就不能攻尖端,那就象在革命战争中认为没有最新式的武器就不能打仗一样,首先自己解除了自己的武装。认为没有机械化就不能办工厂,就只有不搞社会主义工业化,如果要搞,也只能向人讨乞过日子。其结果,必然陷入“洋奴哲学”和“爬行主义”的泥坑。刘少奇一伙胡说什么没有机械化就“不能办工厂”,其罪恶目的就是妄图用“洋奴哲学”和“爬行主义”的枷锁,束缚广大革命群众办工业的积极性,阻挠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
实践证明,每当毛主席关于发挥两个积极性的光辉指示得到正确贯彻执行时,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前进、发展;反之,当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受到右的和“左”的干扰时,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出现曲折,就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中,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落实毛主席关于发挥两个积极性等伟大指示,彻底肃清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余毒,排除右的和“左”的干扰,使地方工业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