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部七 太平御览
卷九百七十一.果部八
果部九 

《义熙起居注》曰:二年正月,吴令顾脩期言:“西乡有柿树,殊本合条。依旧集贺,诏停之。”

《晋宫阁名》曰:徽章殿前柿一株。

《广志》曰:柿有小者如杏。

王逸《荔支赋》曰:宛中朱柿。

潘岳《闲居赋》曰:张公大谷之梨,梁侯乌椑之柿。

王廙《洛都赋》曰:豹祠赤杏,胡并丹柿。甘液滋脆,不絓牙齿。

李尤《七款》曰:鸿柿若瓜。

刘义恭《启事》曰:敕旨垂赐华林园柿,出自神苑,滋味殊绝。

《说文》曰:橙,橘属也。

《东观汉记》曰:建武中,南单于来朝,赐御食及橙、橘、龙眼、荔支。

《晋令》曰:诸官有祑者,守护橙者,置吏一人。

《淮南子》曰:夫橘树之江北,化为橙。

《风俗通》曰:橙皮可为酱虀。

《慱物志》曰:成都、广都、郫、繁、江原、临卭六县生金橙,似橘而非,若柚而芬香。夏秋冬或华或实,大如樱桃,小者或如弹丸。或有年,春秋冬夏华实竟岁。

《广志》曰:有给客橙,自夏至冬,且花且实。

《风土记》曰:橙、柚属也,而叶正圆。

《异苑》曰:南康归美山石城内有橙,就食其实,任意取足。持归家人啖,辄病,或顚仆失径。

庾仲初《杨都赋》曰:果则黄甘朱橙。

胡道安《甘赋》曰:襄阴大橙,江阳巨橘。

林檎

《广志》曰:黑琴似赤㮏。亦名黑琴。

刘祯《京记》曰:园多林檎。

《述征记》曰:林檎,果实可佳,其榅勃实微大,其状丑,其味香。辅关有之,江淮南少。

《晋宫阙记》曰:华林园有林檎十二株,榅勃六株。

左思《蜀都赋》曰:林檎、枇杷、橙、柿、梬、楟。

谢灵运《山居赋》曰:枇杷、林檎,带谷映渚。

《广州记》曰:荔支、壶橘,南珍之上;菱、莲、椑、柿为其次。

《地理记》曰:梁侯园有乌椑,八棱,大如酒盏。

《荆州土地记》曰:宜都出大椑。

《晋宫阁名》曰:华林园,椑子二株。

范汪《祠制》曰:孟冬,祭用椑、柿。

《异苑》曰:傅亮,永初中为护军。兄珍住府西斋,忽见北䆫外椑树下物,面广三尺,状若方相,久乃自灭。

韦耀《灵阳赋》曰:甘蔗、椑、柿、榛、栗、木瓜。

潘安仁《闲居赋》曰:梁侯乌椑之柿。

谢灵运《山居赋》曰:椑、柿被实于长浦。

潘岳《金谷诗》曰:前庭树沙甘,后园植乌椑。

魏武帝《为兖州牧上书》曰:谨上椑、枣二箱。

枇杷

范汪《祠制》曰:孟夏,祭用枇杷。

《唐书》曰:建中元年,诏山南之枇杷,江南之甘、橘、藕,岁为次第贡者,取一次以供庙飨,馀皆罢。

《晋宫阁名》曰:华林园,枇杷四株。

《风土记》曰:枇杷,叶似栗,子似药,十而丛生,四月熟。

《南中八郡志》曰:南安县出好枇杷。

《广州记》曰:枇杷、若榴,参乎京都。

《华山记》曰:华山讲堂西头,有枇杷园。

《荆州记》曰:宜都出大枇杷。

《广志》曰:枇杷,冬华,实黄,大如鸡子,小者如杏,味甜酢,四月熟,出犍为。

仲长统《昌言》曰:今人主不思甘露醴泉之涌,而患枇杷、荔支之腐,亦鄙矣!

王彪之《闽中赋》曰:果则乌椑朱柿,扶馀枇杷。

周祗《枇杷赋》曰:昔鲁季孙有嘉树,韩宣子誉之。屈原《离骚》,亦著《橘赋》。至于枇杷,寒暑无变,负雪扬华,余植之庭圃,遂赋之云:名同音器,质异贞松,四序一采,素华冬馥。

曹植《乐府歌》曰:橙、橘、枇杷、甘蔗代出。

谢灵运《七济》曰:朝食既毕,摘果堂阴,春惟枇杷,夏则林檎。

槟榔

《吴录·地理志》曰:交趾朱䳒县有槟榔树,直无枝条,高六七丈,叶大,如莲实房,得古贲灰,扶留藤食之,则柔而美。郡内及九真日南并有之。

《宋书》曰:刘穆之少时,家贫,诞节嗜酒食,不修拘检。好往妻兄家乞食,多见辱,不以为耻。其妻江嗣女,甚明识,每禁不令往。江氏后有庆会,属勿来,穆之犹往。食毕,求槟榔,江氏兄弟戏之曰:“槟榔消食,君乃常饥,何忽须此?”妻复截发市肴馔,为其兄弟以饷穆之,自此不对穆之梳沐。及穆之为丹阳尹,将召妻兄,妻泣而稽颡以致谢。穆之曰:“本不匿怨,无所致忧!”及至醉,穆之乃令厨人以金拌贮槟榔一斛以进之。

《齐书》曰:任昉父遥,本性重槟榔,以为常饵,临终尝求之,不得好者。昉亦所嗜好,深以为恨,遂终身不尝槟榔。

《梁书》曰:干陁利国,在南海洲上,其俗与林邑、扶南略同。出班布、古贝、槟榔。槟榔特精,为诸国之极。

《三国典略》曰:齐命通直散骑常侍辛德源聘于陈,陈遣主客蔡佞宴酬。因谈谑,手弄槟榔,乃曰:“顷闻北间有人为啖槟榔获罪,人间遂禁此物,定尔不?”德源答曰:“此是天保初王尚书罪状辞耳,犹如李固被责云胡粉饰貌,搔头弄姿,不闻汉世顿禁胡粉。”

《金楼子》曰:有寄槟榔与家人者,题为“合”字,盖人一口也。

《风俗记》曰:王高丽,年十四五时,四月八日在彭城佛寺中,谢混见而以槟榔赠之,执王手谓曰:“王郎,谢叔源可与周旋否?”

《南中八郡志》曰:槟榔,大如枣,色青似莲子。彼人以为异。婚族好客,辄先进此物;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

《林邑记》曰:槟榔树,大围丈馀,高十馀丈。皮似青铜,节如桂竹,下本不大,上末不小,调直亭亭,千万若一。森秀无柯,端顶有叶。叶似甘蕉,条泒开破,仰望沙沙,如插藂蕉于竹杪;风至独动,似举羽扇之扫天叶。下系数房,房缀十数子。家有数百树,云踈如坠绳也。

《广州记》曰:岭外槟榔,小如交阯,而大如蒳子,土人亦呼为槟榔。

《广志》曰:木实曰槟榔,树无枝,略如柱。其顚五六尺间,穟如黍秀,实大如桃李。生棘针,重叠其下。剥其皮,煮其肉实而贯之,坚如干枣。食后啖之滑、美,消谷下气。彼方珍之,以为口实。亦出交阯。

《南方草物状》曰:槟榔树,三月开花,仍连着实,大如鸡卵,十一月熟。

《云南记》曰:云南有大腹槟榔,在枝朵上,色犹青。每一朵有三二百颗。又有剖之为四片者,以竹串穿之,阴干,则可久停。其青者,亦剖之,以一片青叶及蛤粉卷和,嚼咽其汁,即似减涩味。云南每食讫,则下之。

又曰:云南多生大腹槟榔,色青,犹在枝朵上,每朵数百颗。云是弥臣国来。

又曰:云南有槟榔,花糁极美。

又曰:平琴州有槟榔,五月熟。以海螺壳烧作灰,名为奔贲蛤灰,共扶留藤叶和而嚼之,香美。

《罗浮山疏》曰:山槟榔,一名蒳子,干似蔗,叶类柞。一藂十馀干,每干生十房,房底数百子,四月采。树似栟音并榈。生日南者,与槟榔同状,五月子熟,长寸馀。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曰:南方歌营国冣为强大,民户殷多。出明珠、金、玉及水精珍异,饶槟榔。

《异物志》曰:槟榔若笋竹生,竿种之,精硬,引茎直上。末五六尺间,洪洪肿起,若瘣木焉。因拆裂出,若黍穗,无花而为实,大如桃李。又生棘针,重累其下,以御卫其实。剖其上皮,空其肤,熟而贯之,硬如干枣。以扶留藤古贲灰并食,下气及宿食消谷。饮设以为口实。

《岭表录异》曰:槟榔,交、广生者,非舶槟榔,皆大腹子也。彼中悉呼为槟榔。交阯豪士,皆家园植之,其树茎叶根干,与桄榔椰子小异也。安南人自嫩及老采实啖之,以不娄藤兼之瓦屋子灰,竞咀嚼之。自云交州地温,不食此,无以袪其瘴疠。广州亦啖槟榔,然不甚于安南也。府郭内亦无槟榔树。

周成《杂字》曰:槟榔,果也,似螺,可食。

李当之《药录》曰:槟郎,一名宾门。

左思《吴都赋》曰:槟榔无柯,椰叶无荫。

刘渊林《吴都注》曰:槟榔高六七丈,正直无枝叶,条从心生。其实作房从心中,一房数百实,如鸡子,外有壳。肉满壳中,正白,味苦涩。得扶留藤与古贲灰食,则柔滑而美矣。

俞益期《与韩康伯笺》曰:槟榔,信南游之可观!子既非常,木亦特奇,云温交州时度之。大者三围,高者九丈。其擢穗似禾,其缀实似谷。其皮似桐而厚,其节似竹而穊音既。其中空,其外劲。其屈如覆虹,其申如缒绳,步其林则寥朗,庇其荫则萧条。信可以长吟,可以远想矣!性不奈霜,不得北植,必当遐树海南,辽然万里。不遇长者之目,自令恨深。

刘义恭《启事》曰:奉赐交州所献槟榔,味殊常品,涂远蒟酱。九真蛮獠俗曰:“九真獠欲婚,先以槟榔子一函诣女,女食即婚。”

豆蔻

刘欣期《交州记》曰:豆蔻,似杬树,味辛。堪综合槟榔嚼,治断齿。

环氏《吴地记》曰:黄初三年,魏来求豆寇。

《南方草物状》曰:漏蔻树,子大如李实,二月华,七月熟。出兴古。

左思《吴都赋》曰:草则藿蒳豆蔻。

胡桃

《晋宫阁名》曰:华林园,胡桃八十四株。

《广志》曰:陈仓胡桃,皮薄多肌。阴平胡桃,大而皮脆,急捉则破。

《西京杂记》曰:上林苑有胡桃。

《吴时外国志》曰:大秦有枣、㮏、胡桃。

《慱物志》曰:张骞使西域还,得胡桃。

《广五行记》曰:后蜀李雄玉衡十二年,扶风人韩豹为太史令。雄卒,子期立,以豹为太传,犹领侯职。豹尝言于期曰:“臣今老,志在田园,欲植胡桃,愿赐其种。”期不悟。俄而李寿自涪率众南向,袭克成都,废期自立。

《岭表录异》曰:山胡桃,皮厚而坚,大于北府。底平如槟榔,多肉少穰,亦与北中者相似。以斧磓之方破,或取之,自底磨平,以为印子,其隔屈曲,类篆文也。

马融《西弟颂》云:胡桃自零。

潘岳《闲居赋》曰:三桃表樱、胡之别。

孔融《与诸卿书》曰:先日多惠胡桃,深知笃意。

刘滔母《答虞吴国书》曰:咸和中,避苏峻乱于临安山,吴国遣使饷馈,乃答书曰:“此果有胡桃、飞穰。飞穰出自南州,胡桃本生西羌。外刚内柔,质似贤,欲以奉贡。”

荔支

《东观汉记》曰:单于来朝,赐橙、橘、龙眼、荔支。

谢承《后汉书》曰:汝南唐羌为临武县长,接交州,旧献荔支,羌上书谏,乃止。

魏文帝诏群臣曰:南方有龙眼、荔支,宁比西国蒲陶、石蜜乎?今以荔支赐将吏,啖之,则知其味薄矣。

《吴录》曰:苍梧多荔支,生山中,人家亦种之。

《唐书》曰:杨贵妃生于蜀,好荔支。海南荔支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辄败。

又曰:白居易为忠州刺史,在郡为木莲荔支图,寄朝中亲友,各记其状曰:“荔支生巴峡间,形圆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采如蒲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如酪,大抵如此。其实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广志》曰:荔支,高五六丈,如桂树,绿叶蓬蓬然,冬夏郁茂,青华朱实。实大如鸡子,核黄黑,似熟莲子。实白如肪,甘而多汁,似安石榴,有甜味。夏至日将已时,翕然俱赤,则可食也。一树下百斛。犍为僰道南,荔支熟时,百鸟肥。其名之曰焦核,小次曰春花,次曰朝偈,此三种为美。次鳖卵,大而酸,以为醢和。率生稻田间。

又曰:荔支、壶橘,南珍之上。

《西京杂记》曰:南越王尉他,献高祖鲛鱼、荔支,高祖报以蒲桃、锦四疋。

笁法真《登罗浮山疏》曰:荔支冬青,夏至日子始赤,六七日可食,甘酸宜人。其细核者,谓之焦核,荔枝之冣珍也。

《异物志》曰:荔支为异,多汁,味甘绝口,又小酸,所以成其味。可饱食,不可使厌。生时大如鸡子,其肤光泽,皮中食。干则醮小,则肌核不如生时奇。四月始熟也。

《岭表录异》曰:荔支,南中之珍果也。梧州江前有火山,上有荔支,四月先熟,以其地热,故曰火也。核大而味酸。其高新州与南海产者冣佳,五六月方熟。黔中亦出荔支,余曾得一尝,一似火山者。形若小鸡子,近蒂稍平,皮壳殷红,肉莹寒玉。又有焦核者,性热液甘,食之过度,即蜜浆制之。又有䗶荔枝,黄色,味稍劣于红者。

《广州记》云:每岁进荔枝,邮传者疲毙于道。汉朝下诏止之。今犹修事荔支煎进焉。其树自径尺至于合抱,叶密如冬青。木性坚重。其根,工人多取为阮咸槽、弹弓、棋局。

仲长统《昌言》曰:今人主不思神芝、朱草,而患枇杷、荔支之腐,亦鄙矣!

王逸《荔支赋》曰:乃睹荔支之树,其形也,暧若朝云之兴,森如横天之彗。角亢兴而灵华敷,大火中而朱实繁。灼灼若朝霞之吐日,离离如繁星之著天。

刘渊《吴郡注》曰:荔支树生山中,叶绿色,实正赤,肉肥,肌正白,味美。

左思《蜀都赋》曰:傍挺龙目,侧生荔枝,布绿叶之萋萋,结朱实之离离。

太平御览卷第九百七十一

 果部七 ↑返回顶部 果部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