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准 中华文库
平准之法,是武帝理财尽头之想、最后之著,所以代一切兴利之事,而救告缗之祸。所谓穷而变、变而通,其道不得不出于此者也。
何也?文、景殷富,而武帝以喜功生事,化而为虚耗之世:鬻爵鬻罪,而鬻爵鬻罪不效也;盐铁,而盐铁不效也;铸钱制皮币,而钱币不效也;酎金,而酎金不效也;风示百姓分财助县官,而分财不效也;募徙民,而徙民不效也。非惟不效而已矣,而又曰“选举陵迟,廉耻相冒”;曰“吏道杂而多端,官职耗废”;曰“见知之法生”,“穷治之狱用”;曰“县官大空”,“而富商大贾或祼财役贫”;曰“公卿大夫谄谀取容”。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则形已见而势已穷矣。至于告缗之令下,以天子而同于盗与兵,天下嚣然丧其乐生之心。不思以解之,且求为秦之季世而不可得矣。
桑弘羊晚出,乃始为平准之法,笼天下财物归于县官而相灌输,贵即卖之,贱即买之,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虽所谓“不加赋而天下用饶”,是利臣笼络人主之语,而赏赐帛百馀万匹、金钱巨万计,皆取足大农,不复告缗。不复告缗,此即平准之效也。
或曰:是又以天子而同于负贩矣。以天子而同于负贩,不犹愈于以天子而同于盗与兵乎?且告缗之祸可以亡,平准,非救穷,以救亡也。故曰:平准者,所以代一切兴利之事,而救告缗之祸,其道不得不出于此者也。
其道不得不出于此,然则史遂无说乎?曰恶得无讥?汉文、景之天下,何以遂化为武帝之天下也?睹时观变,史盖有深悲焉。非悲平准也,悲其所以不得不出于平准之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