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建康实录
◀上一卷 晋上 肃宗明皇帝 下一卷▶
肃宗明皇帝绍 王逊 周札 周嵩 薛兼 王含 王敦 纪瞻 任旭 李矩 孔衍

肃宗明皇帝

明帝讳绍,字道畿,中宗长子,母豫章君。帝幼而聪哲,年数岁,尝置中宗膝上,会长安使来,中宗因问曰︰“汝谓日与长安孰远?”对曰︰“日远。”中宗问其故,答曰︰“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尔。”中宗异之。明日会群臣,又问之。对曰︰“日近。”中宗失色,曰︰“何异昨日之言?”对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由是益奇之。

太兴元年春三月,改晋王太子立为皇太子。性至孝,有文武才略。当代名臣王导、庾亮、温峤等咸亲待之。尝论圣人真假之意,导等不能屈。又习武艺,善抚将士。于时东朝济济,远近属心焉。

及王敦执政,知帝神武明断,朝野共钦,欲谋以不孝废之。会百官,问︰“皇太子何德可称?”声色俱厉,必使有言。中庶子温峤对曰︰“钩深致远,盖非浅局所量。以礼观之,可称为孝矣。”众皆以为然,敦谋乃止。

永昌元年闰十一月己丑,中宗崩。庚寅,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尊所生荀氏为建安郡君。[1]

二年春正月,赤乌见。癸巳,黄雾四塞。

二月,葬元皇帝于建平陵,帝徒跣至陵所。

三月戊寅朔,大赦,改元太宁元年。临轩,悬而不乐。丙戌,陨霜杀草。饶安、东光、安陵三县灾,烧七千馀家,死者万五千人

是月,王敦献皇帝信玺一纽。敦将谋篡夺,讽朝廷征己,帝手诏征之。敦下屯于湖阴,帝乃转司空导为司徒,敦自领扬州牧。[2]

五月,蜀李骧寇宁州,刺史王逊遣将军姚崇拒战于堂狼,[3]大破之。崇以道远,不敢穷追渡泸水。逊大怒,发上冲冠,冠尽裂,中夜而卒。

逊字邵伯,魏兴人。累迁魏兴太守。在郡私牛马生驹犊者,秩满悉以付官,云是郡中所产。中宗即位,拜宁州刺史,封褒中公。

是月,王敦害从事中郎将周嵩及尚书周札。[4]

札字宣季,义兴人,征西将军处之少子。以豪右自处。累迁右将军、都督石头水陆军事。

王敦举兵下攻石头,札不守,开门纳敦。敦用为尚书,兄弟皆居列位,吴士多依附,王敦深忌之。及周筵母丧,送葬者千数,敦益惮焉。钱凤说敦曰︰“夫有国者患于强逼,自古衅难,恒必由之。今江东之豪,莫过周、沈,公万世之后,二族必不静矣。周氏最强而多俊才,宜先为之所,则后嗣可安,国家可保。”敦纳之。

因有道士李脱妖术惑众,自言八百岁,故号“李八百”,时人多信事之。弟子李𢎪养徒灊山作逆,敦使庐江太守李恒告札及宗党与李脱谋反,遂尽掩札兄弟子侄等同杀之。

嵩字仲智,尚书仆射𫖮之次弟。狷狭,每以才气凌物。中宗作相,引为参军。及晋王即位,拜奉朝请,累迁御史中丞。

时王敦势盛,中宗渐疏王导,嵩因上书言︰“导忠谅竭诚,义以奉主,虽有不轨之者,[5]父子尚无反顾之义,况兄弟乎?此固旧德,不可弃垂成之业也。”中宗感悟,与导亲如故。

及敦破石头,擅朝柄而害𫖮,使人吊嵩。嵩曰︰“亡兄天下人,为天下人所杀,复何吊焉!”敦甚衔恨,惧失人情,故未加害,用为从事中郎。嵩以兄遇横祸,恒愤愤。敦知之,使妖人李脱诬嵩反,害之。嵩精于事佛,临刑,犹诵经。初,𫖮母李氏冬至举觞,赐三子曰︰“吾本谓渡江,托足无所,不期尔等并贵,列吾目前,复何忧也!”嵩起曰︰“恐不如尊旨。伯仁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好乘人之弊,此非自全之道。嵩性抗直,亦不容于世。惟阿奴碌碌,在母目下。”阿奴,谟小字也。[6]后果寿终,位至侍中,封西平侯。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贞也。

六月壬子,立皇后庾氏。

秋七月丙子朔,震太极殿柱。

冬十月,散骑常侍薛兼卒。

兼字令长,丹杨人。祖综,父莹,并仕吴显位。兼少清素,与同郡纪瞻、广陵闵鸿、会稽贺循、吴郡顾荣齐名,号为“五俊”。

初入洛,举孝廉,拜比阳相。中宗镇江左,用为军咨祭酒,累迁左长史,进爵安阳乡侯。中兴建,迁尚书,领太子少傅。自综至兼,三世傅东宫,谈者美之。及帝即位,诏以师傅,加进崇礼。

八月,石勒将石季龙攻陷青州,刺史曹嶷遇害。[7]

冬十一月,以国饥乏,调刺史已下米各有差。

二年春正月丁丑朔,帝临轩,悬而不乐。庚辰,赦五岁刑已下。

夏五月,王敦在于湖阴谋举逆,[8]帝密知之,自乘巴滇骏马微行,至于湖,阴察敦营垒而出。时有军士疑帝非常人。敦时昼卧,梦日绕其营,惊起曰︰“此必黄须鲜卑奴来也!”案,《晋书》:帝母荀氏,代州人。帝状类外氏,须黄,故敦谓帝曰“黄须鲜卑奴”也。于是使五骑追之。帝已驰还,见逆旅卖饭妪,以七宝鞭与之,曰︰“后有骑来,以此示也。”俄而敦追骑至,问妪。妪曰︰“去已远矣。”因以鞭示之。五骑传玩,稽留遂久。又见马粪冷,《晋书》云︰帝以水灌粪令冷,以为信而止。帝仅获免。

丁巳,[9]敦病亟,无子,养兄含子应为嗣,矫诏拜其子应为武卫将军以自副,而拜含为骠骑大将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

含字处弘,少顽凶。以敦故累迁显位,日夜与敦计,以沈充、钱凤为谋主,诸葛瑶、邓岳、周抚、李恒、谢雍为爪牙。

戊午,[10]敦以左司马温峤为丹杨尹,使觇伺朝廷。峤至,具言敦逆状,今病笃,恐左右促其事,请为之备。帝召侍中陈晷往问疾,使密睹形势。钱凤以敦病,惧不讳,云谋发兵向京师。

丙寅,帝乃诏︰“王敦将帅官寮唯讨钱凤一人,其馀文武无所问罪。其有舍王敦姓名而称大将军者,准军法从事。”丁卯,以司徒王导为镇南将军、前锋大都督,以温峤为中垒将军,与尚书卞壸守石头。以应詹为护军将军、督朱雀航南诸军事。以建威将军赵胤等武旅三万,十道俱进,以奋威陶瞻精锐三万继之,水陆齐势。帝亲御六师,以尚书郗鉴、庾亮为左右卫将军、都督从驾诸军事。征平北将军王邃、平西将军祖约、临淮太守苏峻等并入卫京师。以太宰、西阳王羕惣统诸军。以虞潭为会稽太守,使蹑沈充。

别遣充乡人沈祯往吴兴,[11]谕充许以为司空。充谓祯曰︰“三司具瞻之重,岂吾所任!币重言甘,古人所畏。且丈夫共事,终始当同,宁可中道改易,人谁容我!”祯因陈祸福成败,苦劝之。充不纳,率兵。临发,谓其妻子曰︰“男儿不竖豹尾,终不还也。”

时虞潭举兵于会稽,将建牙,有野鹰飞集帐屋。众惧,潭曰:“起大义而刚鸷鸟来,破贼必矣!”敦病转笃,不能统众。兄含谓敦曰︰“此家事,吾便当之。”

戊辰,敦上疏罪状温峤,以诛奸臣为名,以含为元帅,率钱凤、邓岳、周抚等。将发,凤问敦曰︰“事克之日,天子云何?”敦曰︰“尚未南郊,何得称天子?但尽卿兵势,唯保护东海王及裴妃而已。”辛未,含至江宁。王导使人送书与含,广言祸福,劝含还武昌,保其门户,无党犬羊以肆逆。“导虽不武,情在宁国。明目张胆,为六军首,宁忠臣死,不无赖生。”含不答。

秋七月壬申朔,含与钱凤等水陆五万,至于南岸,游骑逼淮。温峤乃烧朱雀航以挫其锋。帝躬率六军,出次南皇堂,欲讨之。知其为物情所畏,密与王导谋曰︰“自上人情业业,皆仗敦为势,若闻其毙,众必危殆。因而击之,可破矣。”导遂集宗人,诈云敦死,举哀,众果大危。癸酉夜,募壮士与中军司马曹浑、左卫将军陈嵩、段秀等领甲卒千人渡水,掩其未备。平明,大破含军于越城,[12]临阵斩前锋何康、邓岳等。《晋书》:岳,陈郡人也,字子遐。勇力绝人。为桓温参军,时人方之樊哙。襄阳城北沔水中有蛟,常为人害。岳入水,截蛟而出,人皆异之。敦闻军败,大怒曰︰“我兄老婢儿耳,门户事去矣!”语参军吕宝曰︰“吾当自力行。”因势而起,起而复困卧,遂愤惋而死。临绝,召羊鉴及子应曰︰“我亡后,应便即位,先立朝廷,置百官,然后营葬事。”俄而敦死,秘不发丧,裹尸以席,蜡涂其外,埋于厅事中,夜与左右纵酒淫乐。王含、钱凤乃率馀党,自栅塘西置五城造营。案,《图经》:五城状如却月,势高二丈,相去各二十丈,在今县东二十五里。陶季直《京都记》:五城边淮带湖,祖道送归,多集此处。唐景云中,县令陆彦恭于城侧造桥渡淮水,则今之五城桥也。壬辰,沈充自吴兴率兵万馀来会,含等进筑垒于陵口。乙未,贼分军从竹格渚济水,光禄勋应詹拒之,不利。含、凤长驱至御街,沈充自青溪引军与含会至宣阳门。北中郎将刘遐、历阳太守苏峻等率轻骑从南塘出横击之,贼军大溃,刘遐乘胜追破沈充于清溪。丙申,含等烧营,遁走芜湖,与子应乘单舟奔江陵。荆州刺史王舒使人迎之,并沉于江,馀党平。《晋书》:王舒子允之,总角时,尝随从伯敦。敦与钱凤谋为逆,允之时饮酒帐中,卧已醒,悉闻其言,虑敦疑之,便于卧处大吐,衣面并污。凤既出,敦果照视,见允之卧吐中,以为大醉,不复疑之。允之求还京师,具以敦谋白父,父即与导白帝。及敦平后,累位至会稽内史。诏御史刘彝往芜湖,发瘗出敦,跽而刑之,焚其衣冠,枭首于大航,观者称庆数旬。尚书令郄鉴启帝听牧私葬,诏许之。

敦字处仲,司徒导之从父兄也。伯祖祥,字休征,魏太尉。祖览,祥异母弟,魏宗正卿。生六子︰裁、基、会、正、彦、琛。裁生导,基生敦。

敦少有成人之风。尚晋武帝襄城公主,拜驸马都尉,除太子舍人。时王恺、石崇以豪侈相尚,恺尝会宾客,因乐失调,杀美人,一坐为之改容,敦神色自若。时又使美人行酒,以客饮不尽,辄杀之。酒至敦所,故不肯持,美人悲惧,傲然不视。导叹曰:“处仲若当世,心怀刚忍,非令终也。”时洗马潘滔见敦曰︰“处仲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若不噬人,必为人所噬。”后迁中书监。

永嘉末,天下大乱,敦悉以公主时侍婢百馀人配给将士,金银宝物散之于众。及东海王越辅政,以敦为扬州刺史。潘滔进谏越曰︰“今树仲处于江外,使其肆豪强之心,是见贼也。”越不从。

元帝召为安东军咨祭酒,进左将军,与从弟导同心翊戴元帝于江东,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太兴初,与陶侃、周访讨杜弢。敦以元帅进拜镇东大将军、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封汉安侯。

敦始自选置,于是专权之迹渐彰,帝安慰之,加侍中、荆州牧。敦既专任阃外,有问鼎之志。帝畏而怒之,遂引刘隗、刁协为腹心。及隗用事,颇间王氏。敦怒,上疏陈之,自尔愤愤不平,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鐡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乃率众内向,以诛刘隗为名。既破王师,拥兵石头,多行杀害,肆其劫掠,称疾不朝而去。

及帝即位,乃讽朝廷征己,因下镇姑孰。帝使兼太常应詹授敦加黄钺,班剑虎贲二千人,奏事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又使侍中阮孚赍牛酒犒劳,敦不见,使主簿受诏。敦既得志,暴慢愈甚,诸方贡献,多入己府。含既凶戾,党成不轨。初,敦始病也,梦白犬自天而下噬之,又梦刁协乘轺车导从,瞋目叱左右执之,意恶而死。

敦眉目疏朗,性简脱,口不言财利。武帝尝召时贤共言技艺之事,敦都不关意,自言惟知击鼓,因振袖扬枹,音节谐韵,神气自若,举坐叹其雄爽。案,《晋书》:石崇以奢豪矜物,厕所常有十馀婢列侍,置香粉,有容色。如厕者皆易新衣而出,客多羞脱衣,而敦脱故著新,意色无怍。婢相谓曰:“此必能作贼。”又尝荒恣于色,左右或谏之,敦乃开后阁驱诸婢妾数十人,并放之。

丁酉,帝自南皇堂还宫,大赦天下,诏︰“王敦群从被逼者,一切无所问,唯其党不原。”是月,分遣诸将追逐敦所置宫室及将帅逃者。丁未,[13]义兴人周骞杀敦所置太守刘芳于郡,祖约逐敦淮南太守任台于寿春。戴渊弟良及周光获钱凤,斩之;沈充奔于吴,故将吴儒诱充于覆壁中杀之,并传首京师。

九月,论平贼功,封王导始兴公,温峤建宁公,卞壸建兴公,庾亮永昌公,馀赏各有差。

冬十二月壬子,帝谒建平陵,行大祥礼。

是岁,骠骑将军、临湘侯纪瞻卒。

瞻字思远,丹杨秣陵人。祖亮,父陟,[14]皆吴三公。瞻少以方直知名。吴平,徙居历阳。察孝廉,不行。寻举秀才,为司马东阁祭酒。太安中,弃官归家,与顾荣共讨陈敏,征为尚书郎。

中宗镇江外,引为军咨祭酒。帝亲往瞻宅,与同车而归。加扬威将军,拒石勒功,除会稽内史。时有诈为将军府吏收诸暨令拘之,瞻疑其伪,破槛出令,而讯问使者,果伏诈妄。

及中宗践位,累拜侍中,领尚书令。上疏谏诤,多所裨益,帝甚嘉其忠烈。因疾,上疏自责,因以疾免。寻除尚书左仆射,[15]屡辞疾笃还第,不许。上疏言︰“郄鉴节操,今孤军在邹山,恐为寇贼所获,请朝廷征还。”

及帝即位,尝独引瞻于室,慨然忧天下,曰︰“社稷之臣,无复十人。”因屈指曰:“君便其一也。”转领军将军,当时服其严毅,虽恒疾病,六军敬惮之。加散骑常侍。及王敦之逆,帝使谓瞻曰:“卿虽病,卧护六军,所益多矣。”贼平,自表还家,帝听之。遣使就拜骠骑将军,以家为府,寻卒。追封华容子,封次子一人亭侯。

瞻性静默,少交游,而好仁义,有托后者,皆为立园宅。少与陆机善,及机遇害,瞻恤其家,成其男女,同其所生。立宅于乌衣巷,屋宇崇丽,园池竹木,自足赏玩焉。子景、鉴,并早卒。

是岁,置廪牺署,养天地宗庙牺牲。今在东府城后。[16]

三年春二月戊午,[17]复三族刑,惟不及妇人。

三月戊辰,立皇子衍为皇太子。大赦,增文武位二等。大酺三日,赐鳏寡孤独帛,人二疋。癸巳,征处士临海任旭、会稽虞喜,并为博士。

旭字次龙,临海章安人。有清操,不染流俗,郡守蒋秀请为功曹。秀贪秽,旭正色谏,不纳,乃谢去。及坐事,旭狼狈营送之。

永康初,求俊异,旭辞疾归,寻天下大乱。陈敏之逆,惟旭与贺循等守死不从。中宗初,频征不到。及王导启立学校,以旭与虞喜俱为隐学,同诏之。

夏四月,诏︰“大事初定,其命维新。可令太宰、司徒已下诣都坐,参议政道,诸所因革,务尽事中。飡直言,引亮正,想群贤达吾此怀矣。”己亥,石勒寇河南,司、豫、兖三州并没,将军李矩众溃。

矩字世迪,[18]平阳人。以荥阳守随中宗,加冠军将军,领河南、平阳太守。频破刘聪,以功进安西将军。刘聪死,其将靳准杀聪子粲,尽灭刘氏,乃上言“二帝幽没虏庭,今谨杖持梓宫,请矩上闻”。矩驰表于帝,帝使太常韩胤迎梓宫。未至,遇石勒、刘曜破靳准,矩举众南走,坠马死。

五月,以征南大将军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襄雍梁四州诸军事、[19]荆州刺史,以荆州刺史王舒为都督湘中诸军事、湘州刺史,以刘𫖮为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20]

六月,太子庶子孔衍卒。

衍字舒元,[21]鲁国人,孔子二十二代孙。少好学,谙识古事,朝仪轨制,多取正焉。著《春秋后语》十卷。

秋七月,诏︰“郊祀,天地之重事。自中兴已来,唯南郊,未曾北郊。四时五郊之礼,都不复设;五岳、四渎、名山、大川载在祀典应望秩者,悉废而未举。主者其依旧详处,以时置祭。”

八月,诏︰“吴时将相名贤之胄,有能纂述家训,忠孝仁义,静己守真,不闻于时者,州郡中正亟以名闻,勿有所遗。”

閠月壬午,帝不豫,召太宰西阳王羕、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壸、车骑将军郄鉴、护军将军庾亮、丹杨尹温峤等并受遗辅太子。丁亥,遗诏敛以时服,务从简约。戊子,帝崩于太极东堂。

九月辛丑,葬武平陵,在县城北九里鸡笼山阳,与元帝同。[22]案,帝年二十五,即位三年,年二十七崩,谥曰明帝,庙号肃宗。帝聪明有机断,尤精物理。于时兵凶岁饥,死疫过半,虚毙既甚,事极艰虞。王敦震主之威,将移神器。帝崎岖遵养,以弱制强,潜用独断,廓清大祲。改授荆、湘四州,以分上流之势,拨乱反正,强本弱枝。虽享国日浅,而规谋弘远矣。[23]

卷第六校勘记

  1. 尊所生荀氏为建安郡君 “建安郡君”,《晋书‧后妃》本传、《御览》二0二引《晋中兴书》皆作“建安君”,无“郡”字。荀氏薨后始赠豫章郡君,不应初封即为郡君。
  2. 敦下屯于湖敦自领扬州牧 《晋书‧明帝纪》、《通鉴》九二系此事在四月。
  3. 姚崇 《晋书‧明帝纪》、《王逊传》、《李雄载记》皆作“姚岳”,《通鉴》九二又作“姚岳”,盖此人本名“岳”或“岳”,其后晋史臣避康帝名讳,改其名为崇。
  4. 是月王敦害从事中郎将周嵩及尚书周札 《通鉴》九三云敦害嵩、札在太宁二年正月,《实录》系于永昌二年(即太宁元年)恐误。
  5. 虽有不轨之者 黄廷鉴《第六弦溪文钞》卷三《书校建康实录后》云“名”误“者”。
  6. 阿奴谟小字也 《晋书‧周𫖮传》、《列女传》及《世说‧方正篇》同。汪师韩《谈书录》云︰“阿奴岂是谟之小子哉?盖兄于弟亲爱之词也。《南史‧齐郁林王纪》云‘武帝临崩,执帝手曰:“阿奴,若忆翁,当好作。”如此再而崩。’又《郁林王何妃传》︰‘女巫子杨珉之有美貌,妃尤爱之,与同寝处,如伉俪。明帝与徐孝嗣、王广之并面请,不听。又令萧谌、坦之固请,皇后与帝同席坐,流涕覆面,坦之耳语于帝曰:“此事别有一意,不可令人闻。”帝谓皇后曰:“阿奴暂去。”’《隋书‧麦铁杖传》︰‘将度辽,谓其三子曰:“阿奴当备浅色黄衫。吾荷国恩,今是死日。我既被杀,尔当富贵。”’是则阿奴为尊呼其卑,无论男女,皆有之矣。《晋书》误认为小名耳。”又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云︰“《晋书》皆采之《世说》,其以阿奴为周谟小字,亦是承孝标之误。”又云︰“孝标生于梁时,不应不解南北朝人语,岂偶误耶?抑为唐以后人所妄改,非原本所有耶?”汪、余之说甚是,今录以备参。
  7. 八月刺史曹嶷遇害 此段文字应列于“冬十月,散骑常侍薛兼卒”之前。
  8. 于湖 各本皆脱“于”字,下文及《晋书‧明帝纪》皆作“于湖”,今据补。
  9. 丁巳 五月无丁巳,六月辛丑朔,丁巳为十七日,上文所云王敦在于湖阴谋举逆事,《晋书‧明帝纪》亦载在六月可证。
  10. 戊午 戊午及下文丙寅、丁卯、戊辰皆在六月,分别为十八、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日。
  11. 沈祯 《晋书‧贺循传》、《王敦传》同。《通鉴》九三作“沈桢”。
  12. 平明大破含军于越城 “平明”,《晋书‧明帝纪》、《通鉴》九三作“平旦”,盖许嵩避唐睿宗名讳改。
  13. 丁未 七月壬申朔,无丁未。《晋书‧明帝纪》作“丁亥”,疑是,然《实录》列于丁酉之后亦误。
  14. 父陟 《晋书‧纪瞻传》同。《晋书斠注》云︰“《元和姓纂》六曰吴有纪骘,生瞻。案‘陟’为‘骘’之脱文,本传误也。”
  15. 尚书左仆射 《晋书‧纪瞻传》作“尚书右仆射”。据秦锡圭《补晋执政表》,元帝建武元年刁协为尚书左仆射,太兴元年又改荀嵩,纪瞻不得再官尚书左仆射,《实录》误,当从《晋书》本传为是。
  16. 今在东府城后 郦校云︰“案六字疑是夹注。”
  17. 二月戊午 《晋书‧明帝纪》作“二月戊辰”,误,二月丁酉朔,无戊辰。《御览》九八引《晋书》作“戊戌”。戊午、戊戌皆在二月,未知孰是。
  18. 矩字世迪 “世迪”,《晋书‧李矩传》作“世回”。
  19. 都督荆襄雍梁四州诸军事 《晋书‧陶侃传》作“都督荆雍益梁州诸军事”,《晋书‧明帝纪》、《通鉴》九三作“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疑《实录》与《晋书‧侃传》皆误,当从《明帝纪》。
  20. 以荆州刺史王舒广州刺史 《晋书‧明帝纪》系于六月。《晋书‧王舒传》云,五月“陶侃代舒,迁舒为安南将军、广州刺史。舒疾病,不乐越岭,朝议亦以其有功,不应远出,乃徙为湘州刺史”云云,据此王舒为湘州刺史似应在六月,《实录》盖因上文云陶侃迁荆州而连书误入五月。
  21. 孔衍字舒元 《晋书》本传及《隋书‧经籍志》、《旧唐书‧艺文志》皆同。《北堂书钞》五七、七四引《晋中兴书》作“孔演”,《御览》二二0引《晋中兴书》亦作“孔演”,并云其字为“元舒”。
  22. 葬武平陵在县城北九里鸡笼山阳与元帝同 《元和郡县图志》二五云,晋元帝睿建平陵、明帝绍武平陵、成帝衍兴平陵,并在上元县北六里鸡笼山。
  23. 案帝年二十五而规谋弘远矣 郦校云︰“夹注依全书通例,应作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