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卷第七 研经室集 一集卷第八
清 阮元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原刊本
一集卷第九

研经室一集卷八

  论语论仁论

孔子为百世师孔子之言著于论语为多论语言五

常之事详矣惟论仁者凡五十有八章仁字之见于

论语者凡百有五为尤详若于圣门最详切之事论

之尚不得其传而失其旨又何暇别取论语所无之

字标而论之邪今综论论语论仁诸章而分证其说

于后谨先为之发其凡曰元窃谓诠解仁字不必烦

称远引但举曾子制言篇人之相与也譬如舟车然

相济达也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水非水不流及

中庸篇仁者人也郑康成注读如相人偶之人数语

足以明之矣春秋时孔门所谓仁也者以此一人与

彼一人相人偶而尽其敬礼忠恕等事之谓也相人

偶者谓人之偶之也凡仁必于身所行者验之而始

见亦必有二人而仁乃见若一人闭戸齐居⿰目𡨋目静

坐虽有德理在心终不得指为圣门所谓之仁矣盖

士庶人之仁见于宗族鄕党天子诸侯卿大夫之仁

见于国家臣民同一相人偶之道是必人与人相偶

而仁乃见也郑君相人偶之注即曾子人非人不济

中庸仁者人也论语巳立立人巳达达人之旨能近

取譬即马走水流之意曰近取者即子夏切问近思

之说也盖孔门诸贤已有未仁难并之论虑及后世

言仁之务为高远矣孔子答司马牛曰仁者其言也

讱夫言讱于仁何涉不知浮薄之人语易侵暴侵暴

则不能与人相人偶是不讱即不仁矣所以木讷近

仁也仲弓问仁孔子答以见大宾承大祭诸语佀言

敬恕之道于仁无涉不知天子诸侯不体群臣不恤

民时则为政不仁极之视臣草芥使民糜烂家国怨

而畔之亦不过不能与人相人偶而巳秦隋是也其

馀圣门论仁以𩔖推之五十八章之旨有相合而无

相戾者即推之诸经之旨亦莫不相合而无相戾者

自博爱谓仁立说以来歧中歧矣吾固曰孔子之道

当于实者近者庸者论之则春秋时学问之道显然

大明于世而不入于二氏之涂吾但举其是者而非

者自见不必多其辞说也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

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

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子曰(⿱艹石)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

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元谓孔子论人以圣为第一仁即次之仁固甚

  难能矣圣仁二字孔子皆谦不敢当子贡视仁

  过高误入圣域故孔子分别圣字将仁字降一

  等论之曰所谓仁者已之身欲立则亦立人已

  之身欲达则亦达人所以必两人相人偶而仁

  始见也即如巳欲立孝道亦必使人立孝道所

  谓不匮锡𩔖也已欲达德行亦必使人达德行

  所谓爱人以德也曾子所谓人非人不济正是

  立人达人之道也亦即近取譬之道也此皆不

   视仁太高误入圣字也为之不厌已立已达也

   诲人不倦立人达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

   达者如在邦必达在家必达之达

   元又谓孟子仁人心也义人路也此谓仁犹人

   之所以为心义犹人之所以为路非谓即心即

   仁也若云此仁即真是心断不可云此义即真

   是路也总之圣贤之仁必偶于人而始可见故

   孔子之仁必待老少始见安怀若心无所著便

   可言仁是老僧面壁多年但有一片慈悲心便

   可毕仁之事有是道乎

  许叔重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人二段(⿱艹石)膺大令

  注曰见部曰亲者密至也㑹意中庸曰仁者人

  也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

  言大射仪揖以耦注言以者耦之事成于此意

  相人耦也聘礼每曲揖注以人相人耦为敬也

  公食大夫礼宾入三揖注相人耦诗匪风笺云

  人偶能烹鱼者人偶能辅周道治民者元谓贾

  谊新书匈奴篇曰胡婴儿得近侍侧胡贵人更

  进得佐酒前上时人偶之以上诸义是古所谓

  人耦犹言尔我亲爱之辞独则无耦耦则相亲

  故其字从人二孟子曰仁也者人也谓仁之意

  即人之也元案论语问管仲曰人也诗匪风疏

  引郑氏注曰人偶同位之辞此乃直以人也为

  仁也意更显矣又案仁字不见于虞夏商书及

  诗三颂易卦爻辞之内似周初有此言而尚无

  此字其见于毛诗者则始自诗国风洵美且仁

  再溯而上则小雅四月先祖匪人胡宁忍予此

  匪人人字实是仁字即人偶之意与论语人也

  夺伯氏邑相同葢周初但写人字周官礼后始

  造仁字也郑笺解匪人为非人孔疏疑其言之

  悖慢皆不知人即仁也

阳货谓孔子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

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元谓鲁国时人之论已皆以圣仁尊孔子故孔

  子曰则吾岂敢阳货之言亦因时论而难之也

  又智者仁之次汉书古今人表叙论九等列智

  人于仁人下子张以仁推令尹子文及陈文子

  孔子皆答以未智焉得仁明乎必先智而后能

  仁也故阳货讽孔子仁智并称孔子谦不敢当

  非特不居仁且不居智孔子又言仁者安仁智

  者利仁此可验圣仁智三者之次矣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元谓以上三章孔门论仁近譬之道子夏恐学

  者视仁过高将流为虚悟远求也故曰勿谓仁

  不易知但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仁道即可近譬

 而知此数语将晋宋以后一切异端空虚元妙

 之学晋人𢆯学最重淸远远与近譬近思相反儒家学案标新竞胜

 之派皆预为括定曾子子游虑子张于人无所

  不容过于高大不能就切近之事与人为仁亦

  同此说也其曰为仁可见仁必须为非端坐静

  观即可曰仁也曰并为并即相人偶之说也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

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

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

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

敏请事斯语矣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

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鄕也吾

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

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元谓右三章皆言王者以仁治天下之道颜子

  克已已字即自已之己与下为仁由已相同言

  能克已复礼即可并人为仁一日克已复礼而

  天下归仁此即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之道仁虽由人而成其实当自已始若但知有

  已不知有人即不仁矣孔子曰勿谓仁者人也

  必待人而后并为仁为仁当由克已始且即继

  上二克已字叠而申之曰为仁由已而由人乎

  哉亦可谓大声疾呼明白晓畅矣若以克已字

  解为私欲则下文为仁由已之已断不能再解

  为私而由已不由人反诘辞气与上文不相属

  矣颜子请问其目孔子答以四勿勿即克之谓

  也视听言动专就已身而言若克已而能非礼

  勿视勿听勿言勿动断无不爱人断无与人不

  相人偶者人必与已并为仁矣俚言之若曰我

  先自已好自然要人好我要人好人自与我同

  作好人也一介之士处世天子治天下胥是道

  也视听言动不涉家国天下一字而齐治平之

  道具在孔子恐学者为仁专待人而后并为之

  故收向内言孟子曰仁内也即此说也然收至

  视听言动亦内之至矣一部论语孔子绝未尝

  于不视不听不言不动处言仁也颜子三月不

  违仁而孔子向内指之曰其心不违可见心与

  仁究不能使之浑而为一曰即仁即心也此儒

  与释之分也又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灵王闻右

  尹子革讽祈招之诗而不能自克以及于难仲

  尼曰古也有志克已复礼仁也楚灵王若能如

  是岂其辱于干谿据此可见克已复礼本是古

  语而孔子尝引之且观楚灵王之事可知克已

  复礼则家国必仁不能克已复礼则国破身亡

  夫求鼎诟天岂止不能克已究其始亦不过因

  不能克已充之至于如此耳

  毛西河检讨四书改错曰马融以约身为克已

  从来说如此惟刘炫曰克者胜也此本扬子云

  胜已之私之谓克语然已不是私必从已字下

  添之私二字原是不安至程氏直以已为私称

  曰已私致集注谓身之私欲别以已上添身字

  而专以已字属私欲于是宋后字书皆注已作

  私引论语克已复礼为证则诬甚矣毋论字义

  无此即以本文言现有为仁由已已字在下而

  一作身解一作私解其可通乎且克已不是胜

  已私也克已复礼本是成语春秋昭十二年楚

  灵王闻祈招之诗不能自克以及于难夫子闻

  之叹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楚灵王(⿱艹石)

  如是岂其辱于干谿是夫子既引此语以叹楚

  灵今又引以告颜子虽此间无解而在左传则

  明有不能自克作克已对解克者约也抑也已

  者自也何尝有已身私欲重烦战胜之说故春

  秋庄八年书师还杜预以为善公克已复礼而

  后汉元和五年平望侯刘毅上书云克已引愆

  显扬侧陋谓能抑已以用人即北史称冯元兴

  卑身克已人无恨者唐韩愈与冯宿书故至此

  以来克已自下直作卑身自下解若后汉陈仲

  弓诲盗曰观君状貌不佀恶人宐深克己反善

  别以克字作克字正以掊克损削皆深自贬抑

  之义故云则是约已自克不必战胜况可诂私

  字也

  凌次仲教授曰即以论语克已章而论下文云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人已对称正是郑氏相

  人偶之说若如集注所云岂可曰为仁由私欲

  乎再以论语全书而论如不患人之不已知

  而及宪问篇又里仁作不患莫已知卫灵公作不病人之不已知夫仁者已欲

  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仲弓问仁子贡问一言章皆有此语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

  人修已以安人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皆人

  已对称此外之已字如无友不如已者人洁已

  以进仁以为已任行已有耻莫已知也恭已正

  南面以为厉已以为谤已若作私欲解则举不

  可通矣马注以克已为约身最得经意邢叔明

  忽援刘光伯之言谓嗜欲与礼义交战盖剽袭

  春秋正义所述者不知刘氏因上文有楚灵王

  不能自克之语故望文生义耳与论语何涉窃

  以马注申之克已已即修身也故修已以敬修

  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直云修不云克中庸

  云非礼不动所以修身动实兼视听言三者与

  下文答颜渊请问其目正相合辞意尤明显也

  臧用中太学曰桉左氏克已复礼仁也即论语

  克已复礼为仁古志本有是语孔子尝称之左

  氏引以论楚子论语引以答颜渊注疏家各望

  文生义尔雅释诂克胜也又胜克也展转相训

  杜元凯本之楚灵王夸功伐多嗜欲不能修身

  自胜以归于礼故刘光伯疏有嗜欲与礼义交

  战之说此以释左氏而非以释论语也马季长

  以克已为约身者能修已自胜约俭其身即下

  文非礼勿动四者是范武子训克为责责已失

  礼而复之与下文四勿义亦通马氏约身之训

  即论语以约失之者鲜矣之约约身则非礼勿

  视听言动故克已复礼连文左传论语马杜范

  刘等说义本互通惟刘光伯嗜欲之言意主楚

  灵王而邢叔明袭之以释论语遂开集注训已

  为私欲之端与全部论语人已对举之文方凿

  员枘之不合矣

  元谓仲弓问仁孔子告以如见大宾诸语似敬

  恕之道与仁无涉不知古天子诸侯之不仁者

  始于不敬大臣不体群臣使民不以时渐至离

  心离德甚至视臣如草芥糜烂其民而战之(⿱艹石)

  秦隋之杀害群臣酷虐百姓行不顺施不惠家

  邦皆怨是不仁之至也究其始不过由不敬不

  恕充之以至于此浅而言之不爱人不人偶人

  而已(⿱艹石)有见大宾承大祭之心行恕而帅天下

  以仁者岂肻少为轻忽哉此所以为孔门之仁

  也又子夏论举皋陶伊尹而不仁者远此亦为

  邦之道不仁者远能使枉者直此即已立立人

  已达达人之道亦即天下归仁之道也

  又案孔子惟与颜子仲弓论南面为邦之道此

  章大宾大祭专指天子而言周礼凡言大宾客

  皆诸侯朝觐之礼尔雅曰禘大祭也可见非朝

  觐非禘祫不得称大宾大祭此与夏时殷辂之

  例同

  又案僖三十三年左传晋臼季之言曰臣闻之

  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孔子语本此孔

  门师弟所述半为古人之恒言故孝经中语每

  见于左传世人以其出于孔子则重之出于子

  革胥臣则忽之岂知此皆夏商以来相传之言

  孔子且奉为准绳所以春秋时学行为至中庸

  也颜子仲弓所谓请事斯语乃有事于孔子所

  举之古语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元谓此章即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之说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寛信敏惠恭则不侮寛则得众信则人

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元谓兼五者之长行之天下始可谓仁必如此

  始能爱及天下臣民也又何疑于敬恕之非仁

  乎大约圣仁二字所包甚广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

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

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元谓此章亦论治天下国家之道动之不以礼

  谓不动民以礼也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元谓此章论王者化民成俗使天下不仁者尽

  改而为仁非三十年之久不可所谓先难而后

  获也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

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

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

也不知其仁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

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

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

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

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淸

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元谓仁之有益于人民者甚大孔子尚不敢当

  故但以治赋为宰与宾客言忠淸许人而不许

  以仁子贡视仁过高远故孔子近而易之孟武

  伯子张视仁太易故孔子难之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榖邦无道榖耻也克伐怨欲不

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臧庸案皇侃义疏邢昺正义皆一章集注本自克伐怨欲以下分别章误

  元谓此但能无损于人不能有益于人未能立

  人达人所以孔子不许为仁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

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巳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

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榖既没新榖既升钻燧改

火期巳可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

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

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

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

下之通䘮也子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元谓右三章可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之

  序孝弟为仁之本即孟子所谓未有仁而遗其

  亲者也所以尧典必由亲九族而推至民雍也

  博爱平等之说不必辩而知其误矣为仁为孝

  弟之本故孔子谓宰我欲短丧为不仁也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

仁焉

  元谓三人之行不同而孔子皆以仁许之爱人

  之道也爱人尚谓之仁况爱君至于如是乎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

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

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元谓夷齐让国相偶而为仁正是已立立人已

  达达人之道谏而饿死与比干同爱君之至也

  卫君反是不仁可知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

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闲违仁造次必于是

顚沛必于是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君子惠

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

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

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

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

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

不亦威而不猛乎

  元谓以上四章以比干夷齐证之其说更明圣

  门论仁为富贵生死所不能夺所以圣人之言

  反正经权行之百世而无弊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

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

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

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

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

仁如其仁

  元谓此二章论管仲不必以死子纠为仁而以

  匡天下为仁盖管仲不以兵车㑹诸侯使天下

  之民无兵革之灾保全生民性命极多仁道以

  爱人为主若能保全千万生民其仁大矣故孔

  子极许管仲之仁而略其不死公子纠之小节

  也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

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

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元谓未有佞人御人以口给而能爱人与人相

  人偶者所以仁道贵讱讷也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

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

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

勇者不必有仁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

可弃也

  元谓以上六章由司马牛问君子及忧无兄弟

  推之可见为仁须讷言修行恭敬忠勇自然四

  海之人各以仁应虽之绝域而不可弃无兄弟

  亦无害也亦即颜子天下归仁之道也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元谓以上二章可见为仁须刚勇也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

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

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

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

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元谓上二章所言乃刚毅木讷之反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

有馀力则以学文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

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曾子曰君子以文㑹友以友辅仁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元谓以上六章皆言为仁须择仁人与我相助

  观此则相人偶之说益明矣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

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

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

之见也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元谓以上五章言不仁之人当恶之(⿱艹石)不能分

  别之必自已为仁之道有未至也不仁虽当疾

  恶之然已甚则足以召乱故曰惟仁者能恶人

  不使不仁者加身此刚毅之至不与不仁者相

  偶也一日用力无不足即一日克已复礼之说

  又礼乐亦惟仁者始能行之如春秋之世列国

  尚行礼乐觐飨朝㑹皆礼乐也(⿱艹石)观兵灭国仇

  杀相寻何必揖让于陔肆间哉

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

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䧟也可欺也不可罔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元谓右三章可见为仁之道(⿱艹石)不明其过必失

  之愚有此不可陷及恶不仁两事始见孔子论

  仁之全道不应更有一豪流弊其有弊者因不

  能证明圣言而失其本旨也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

仁知者利仁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

者寿

  元谓以上四章言为仁之道在于悠久颜子但

  许三月不违可见为仁之难心与仁不违可见

  仁与人心究不能浑而为一(⿱艹石)直号仁为本心

  之德则是浑成之物无庸用力为之矣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元谓孔子言仁者详矣曷为曰罕言也所谓罕

  言者孔子每谦不敢自居于仁亦不轻以仁许

  人也

  又案元此论乃由汉郑氏相人偶之说序入学

  者或致新僻之疑不知仁字之训为人也乃周

  秦以来相传未失之故训东汉之末犹人人皆

  知并无异说康成氏所举相人偶之言亦是秦

  汉以来民间恒言人人在口是以举以为训初

  不料晋以后此语失传也大约晋以后异说纷

  岐狂禅迷惑实非汉人所能预料使其预料及

  此郑氏等必详为之说不仅以相人偶一言以

  为能近取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