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十四 攻愧集 卷第五十五
宋 楼钥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武英殿聚珍本
卷第五十六

攻愧集卷五十五

     宋   楼   钥   撰

 记

  麻姑山颜鲁公祠记

颜鲁公尝为抚州刺史至今有南城县麻姑仙坛记南

城今属建昌军郡人祠公于仙都观中曽南丰一记论

公之风节备矣正平张公戒又发明邪正祸福之说尤

为著明张南轩已谓无可言者于是糸之以辞使祠者

歌之以侑神然则后来者可无作矣庆元六年观遭火

灾祠宇灰烬巨石皆毁裂大钟亦融液不可寻而公之

碑独俨然人益敬之太学甯君居麻姑山下与观相望

慕公之为人以私财撤而新之求记于余又以李盱江

麻姑山赋求宇文枢密之书余虽不识甯君而嘉其好

古以扣工部尚书何公公曰此山与吾月湖山庄皆同

郡尝建一阁于观门之西藏书万卷馀以效李公择山

房之旧因亦与甯氏游且促余记之鲁公事业载新旧

二史然得南丰正平二记而幽光发越不容赘词独惟

公既亲为仙坛记真有意于神仙之说故附会者亦众

姑以为作尉时或谓子有金骨可以为仙又谓希烈使

人刺之公曰吾服殷七七丹在顶解金带与之故得缢

死而全其首领及其既死又有寄书小颜家之说皆方

士之言无所取信固不必辨观公视烈火满坑忠愤一

发径欲投其中贼徒救而得免当是时岂暇顾身首之

全否耶因诵平日所闻以授甯君使刊之以袪世人之

惑亦不失曾张二公之本意又与盱江一赋词旨暗合

云甯君名式聚族颇众又多为儒甯氏未艾则公之祠

亦赖以不坏矣

  广德军范文正公祠记

文正范公勲业在国史其祠于广德则已具见于内相

浮谿汪公之记兹以祠宇久圯不修从弟镛以嘉定二

年为郡博士撤而新之求记于钥语之曰文正公盛德

绝识才兼文武非赞扬所能尽然大要在立志不苟而

已耳方在贫约则朝暮甘虀粟之味既已富贵则子弟

均布帐之清在海陵为一仓官而筑海堤数百里在桐

川为一狱掾而所立已卓然如此一马微矣居则鬻以

养士去又鬻之徒步而归其跋乞米帖云颜鲁公唐朝

第一等人而𫗴粥不继非所谓君子固穷者欤又有家

书云老夫平生屡经风波惟能忍穷故得免祸公之所

存类如此此其所以大过人者故曰志士不忘在沟壑

勇士不忘丧其元公之自处直欲追古人而友之故其

见于行事亦非今人所能及也学既奉公之祠则为士

者无徒慕公之名位当求其所以致此者钥既为推公

之所以致此者而为之记又因以勉吾弟与吾党之士

钥虽老尚当相与思古人与稽之义云

  鄞县经纶阁记

庆历七年荆国王文公宰明之鄞县元祐中县治建

阁以纪遗爱名曰经纶肖公之像而祠其下俯仰百馀

年间尝再兴于绍兴淳熙而又废壊绍熙五年知县事

莆阳吴君泰初新之起于三月戊寅逾月而讫工旧观

复还而有加焉求记于郡人楼钥钥以史牒考之公为

县时世当承平公方读书为文章率三日一治县事垂

意斯民为之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榖于民立

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严保伍又刻善救方立县

门外邑人便之此相业之权舆也公之于鄞厚矣观经

游之记皆为农田而行历东西十有四乡乡之民毕已

孚事而遂归上书外台极论浚河捕盐利害则公之为


政可知诗文之传于世为鄞而作者班班也乡有五先

生钥之五世祖及王公杜公皆与之定交是以教化兴

行学者竞劝后有忆鄞及忆东吴太白山等诗则又知

公之恋恋于鄞也熙宁遇主千载一时尽以所行于鄞


者推广之呜呼使一时奉行者皆能如公之在鄞则天

下岂以为病哉天下虽病之然吾邑人之于公不敢忘


也故尸而祝之以至于今若吴君可谓知务矣政成且

去如始至然一新县楼出于人之乐输以其馀材又为

此举盖将以表先正仁民之效慰父老甘棠之思而示


后日循吏之劝一举而三善具非直为是观美而已也


  定海县淮海楼记


庆元五年十月甲戌庆元府东海县淮海楼成主簿陈


君广孙求记于余问楼何以名曰秦公少游初筮之地


也旧有此楼碎于建炎兵火至是始得再作退而考之

国史有传云元祐初调定海主簿信矣又求于文集则

绝无一语及之访诸父老相去百馀年间耳目所不接

不可得而考矣公受知于东坡王荆公本欲以大科发

身俯就进士举实与先祖少师同在元丰八年丙科家

藏小录淮海独掌笺表盖其布衣时名已重矣然亦不

闻仕乡邑之详谓公鄙夷吾乡而不出一语耶则公所

至必有诗文不应于此独尔顷游括苍公之故迹班班

可见水边沙外之词后人作为莺花亭登临赋咏犹使

人想见风度楼今在簿领官舍余未及登也闻其东望

大海浮天浴日之波殆无津涯大江自东而南西抵郡

城横陈楼前潮汐往来风帆浪舶尤为壮观北有蛟门

招宝伏龙之山南有长山太白诸峰一览而尽得之此

宜公之所甚乐岂亦有诗文而遗佚不传耶公未第前

一年尝自题其闲居集之首曰将赴京师索文稿于囊

中得数百篇辞鄙而悖于理者辄删去之岂后来亦尝

取少作而删之耶陈君元枢之子宦学有家法知所向

慕故一官虽小慨念前闻人而兴斯楼及瓜且去矣必

欲记此余既喜其意因又念一时诸公与公同时秉钧

怙权富贵隆盛者多矣由今观之虽穷达贤否之不同

同归子尽彼或甚达而民无称至有搢绅所羞道者公

以轶群奇才为苏门上客赋似屈宋诗凌鲍谢壮犹硕

画直欲鞭笞二虏而困于烦言陷于党人仅得一校勘

黄纸书籍为正字史院编修官遂倅杭州监处州酒窜

郴及横雷坎𡒄流离醉卧古藤一笑而终亦可悲已而

声名至今暴白家有其书望之如神仙然其所经行之

地了无片言可寻犹为士夫爱慕如此然则士之立于

世可不知所择乎莺花亭诗祭酒芮公国器一章最佳

人言多技亦多穷随意文章要厎工淮海秦郎天下士

一生怀抱百忧中余尝诵而悲之因并记焉

  东莱吕太史祠堂记

乾道淳熙间儒风日盛晦庵朱公在闽南轩张公在楚

而东莱吕公讲道婺女是时以学问著述为人师表者

相望惟三先生天下共尊仰之而婺人被东莱之教尤

深至今名士班班其传盖未艾也先生为文靖公之七

世孙自正献公而下名德继起又为文清曾公之外孙

渊源固已甚远而天资绝人读书五行俱下少从三山

林公之奇游学徒百数卓然出其上博极群书究通千

古兴亡治乱之变而耽嗜经学至忘寝食年二十有七

礼闱既擢前列又中博学宏词科声名震于都城钥既

忝同登复愧齐年意其为豪俊之士一日相遇则颓然

似不能言者殊不称其名与之坐而叩焉不惟使人意

消钦叹击服虽定交于是日终不敢以友友也公入馆

学钥在敕局又邻居于百官宅听教为多亦尝造婺之

寓居留连夜话几至达旦又六年而再造焉则公已病

矣尝为之叹息曰少为国器长为人师使居大位则必

称物平施庶几直道之行也而公已矣世间万物自书

之外无一可动其心者推明道德性命之说而不流于

迂尽排佛老异端之论而不至于甚爱惜士友如待子


姓而持论不阿别白是否如持水镜而不事于察著书

立言粹然一出于正而克勤小物虽使之仕于州县亦

甘心焉盖其造诣精深本末具举用志不分必欲至于

圣贤阃域沛乎不见其止也其教人则以孝弟忠信为

先以穷经躬行为务故登其门者随其性质咸有得焉

自建炎南渡父祖始寓于婺假官屋以居其地在光孝

观之侧八仕虽久而在官之日仅四年故在婺之日最


多四方学者几于云集横经受业皆在于此晚始买屋

于城之北隅以旧居归之官公之亡既二十有七载是

为开禧之三年邦之士夫及其门人请于郡欲以旧居

之半为堂以祀先生郡侯谏议李公大异慨然从之又

出钱五十万属掌书记宣君绘经理其事前增城主簿

潘君颐孙实董斯役郡寮及其门人合力以佐费庀工

之初相率持牛酒以犒焉嘉定改元之秋为屋才十馀

楹外门五间祠室及前轩各三间又欲前为一堂扁以

丽泽书院以存公之旧且为后来讲习之地后为遗书

阁以庋平日所著如大事记读诗记阃范近思录春秋

尚书讲议家法祭礼及他书之未成者皆可以传远垂

后而工费犹未备国子司业王公介与其同门友生谒

记于钥感念畴昔自以宦游不得日陪函丈亦不谓公

之蚤殁也老矣公之墓木拱矣虽欲一拜祠下而不可

得遂不复辞而书其始末将使吾党之士自今瞻先生

之像如在左右毋忘先生之淑诸人者以自勉且思有

以称贤使君所以风厉振起之意则先生之传宁有既

乎先生讳祖谦字伯恭其季曰祖俭字子约确守素业

能世其家顷以忠愤上书贬死江右主上更化念其困

于权幸之手赠直秘阁泽一子学术操行亚于先生恐

久而泯没敢牵聨书之

  平江府瞻仪堂画像记

庆元二年知衢州郑公若容治行彰闻浙东部使者合

词以最课表于朝某月甲子有旨除直秘阁改知平江

府自皇帝践阼以来垂意民瘼郡太守以异等效膺不

次之宠实自公始四方流传莫不耸动而公之名益显

吴门地大物伙郡务又十倍于西安旧尝闻吴中士夫

言吾邦使君当得三数人以治宾客答笺书理财赋听

民讼分典之乃可办治虽若戏言盖甚言其日不暇给

也公精力绝人年侵而强直不衰今蒙天子亲擢以平

日临事不苟之意穷日夜之力以从事于簿书期会宜

视前后数公愈劳而无顷刻之闲然下车未几而治声

已随舟车而东矣一日贻书于钥谓郡中自至道以迄

于今更郡守一百五十人率有绘像旧在齐云楼两庑

绍兴末年洪公枢密以内相出守尝建瞻仪堂而列像

其中范公参政为之记今又三十六年绘事故暗装潢

寖以陊脱欲尽图于壁间良工名笔一开生面而以旧

像庋之阁上庶几可久子为我记之钥唶曰以绘事为

甘棠固他郡所无于浩穰胶扰中公馀丰豫雍容及此

非身兼数器之才宁能尔耶举此一事可以知公之政

下转而上闻天子之用公殆未艾也钥祖父宣和中尝

以徽猷阁直学士为守遗像在诸公间虑其久或失真

谨以家藏写照因托公是正之并书始末以塞公命

  慈溪县董孝子庙记

庆元二年某月甲子庆元府慈溪县重修董孝子庙成

邑令朱君堂求记于郡人楼钥以传记图经参考之孝

子讳黯字叔逹一字孝治㑹稽句章人生后汉时家贫

少孤事母尽孝采薪供养甘果美味奔献于母母甚肥

悦比舍有王寄者富而不孝二母各言其子寄闻而衔

之伺孝子出苦辱其母孝子知之恐贻母忧黙而不言

母既葬斩寄首以祭母墓自囚以告有司和帝释其罪

召为郎不就以寿终句章今之鄞县也孝子之母尝寝

疾喜饮大隐溪水不以时得于是筑室溪傍以便日汲

厥疾用瘳溪在今县南一舍故以慈名溪而又以溪名

县母反葬于鄞鄞为郡太守治所故州邑与其墓侧皆

世祠之城之祠宇即其故居先其母塑像在南郭草堂

中康宪钱公亿迎归于庙钥亲访其墓宰木犹存近在

城南岂所谓草堂者耶晋虞预㑹稽典录亦载其事但

言㑹赦免而不言为郎之详然至今乡人犹称董孝郎

中庙也吴之虞翻称其尽心色养丧致其哀单身林野

鸟兽归怀怨亲之辱白日报仇海内闻名昭然光着以

为㑹稽英俊之首唐大历中刺史崔殷作碣徐浩书之

亦云其徙居也庭出寒泉其执丧也林集祥鸟无贻一

日之忧终报共天之怨又载其六代祖仲舒汉大中大

夫嗣孙字春领庐江太守世为郡中名族既不可详考

又言环堵已芜遗记将落意前此必有碑版今不得见

矣若董孝名乡慈溪名县亦谓之董溪则不可磨也祥

符元年冬真宗皇帝封岱礼毕诏赐号纯德徴君或云

起于钱康宪之请夫孝子岂有意身后名耶发于至诚

自不可揜生䝉和帝之恩越九百载而膺章圣之宠然

则隐约之士可不慕而勉哉唐神龙中有张孝子无择

墓在慈溪之虎胛山结庐负土有涌泉芝草之异仕至

和州刺史比郡中有扬孝子庆自绍圣至宣和刲股割

乳以愈父母之疾者至于五六卒旌表其门孝秀相望

蔚为义郡其源流有所自矣元丰间盛君次仲为令尝

书董溪事于碑下建炎改元林君叔豹祠于东山之阳

绍兴之末戸掾董君邻摄邑又崇大之为前后二殿前

以奉孝子而处其母于内今三十五年矣寖以圯坏朱

君始至进谒慨然以为此盖风化所系宜为先务顾荒

陋如许是阙典也君既以儒雅饰吏剸决如流县务毕

举以政成之馀一新庙貎视旧增辟首捐俸钱助以馀

帑敛不及民给工直如私家人徒见轮奂之美而不知

役莫不惊叹称服又率邑之士夫酌奠以落之是足以


仰赞天子之孝治而示邦人于无穷皆可书故备书之


  嵊县嶀浦庙记

剡壮县也两火一刀自古记之晋宋名胜遗迹至多地


以豁名以谿之山水俱秀也邑城之北山围平野谿行


其中至四十里许两山相向愈迫剡之水易于暴涨者


以此然水口气聚所以为壮县也西曰嶀山巨石突踞


水上其下曰嶀浦岩壑奇耸尤为胜绝溪多积沙深浅


不等惟此数里间渊渟澄澈不知为几寻丈潭在石下

为群鱼渊薮相传中有神物无敢触犯亦险绝之地也

上善济物侯庙貎像严毅夙著威灵据山瞰谿称其为

明神之居谿通曹娥大江山为台越孔道舟车所经无

不致敬吉凶响答求梦尤应远近以雨旸祈祷蒙赐为

深时节报谢者相踵画像以祠于家者俱是也骆氏世

为庙史有吴越时公牒称陈长官祠嘉祐七年乡贡进

士何淹为给事郎太子中舍知县高安世为记亦云侯

姓陈氏为台之仙居令始过此阴有卜居之志秩满舟

覆于下拯之复溺死焉自尔显灵民遂祠之天福初有

神兵之助而受此封然郦道元之注水经出于后魏已

言嶀山北有嶀浦浦口有庙庙甚灵验行人及樵伐者

皆克敬焉若相盗窃必为蛇虎所伤则庙已古矣况台

州乐安县五代时改永安至皇朝景祐四年始改为仙

居不应石晋之前已有此名岂侯实为永安县令后人

误承仙居之名耶正如磁州崔府君国家奉之甚严㑹

要以为后汉之崔子玉孝宗圣德事迹谓赐名从玉从

爰盖以始生符瑞黙契其名而昭陵实录乃谓唐贞观

滏阳一县令也幽冥之事不可究知传记亦有谓灵

祠间有以刚方之士代之者惟其血食有素授职于朝

故封爵之报与臣子不殊也建炎时敌骑入越而叛兵

欲犯邑境以神之威不战而退乾道中曾赐香茗之奠

今丞相大观文谢公布衣时由丹丘赴南宫神已告之

富贵之期是举登科作尉此邑事之尤谨公既登枢筦

修职魏君必大率邑人以加封为请庆元改元赐庙额

曰显应公之力也魏君年及八十为一乡之老既募众

力新其嗣而钥之子㴋适为丞介以请记惟神之姓氏

事迹著闻已久㴋又能道祠宇祈禬之祥且将捐私财

而刻石并为记之修庙之役刘令君矩先以十万钱市

材魏君以宰木助之周令君悦取以建殿宇始于庆元

四年十一月成于六年六月而终始经理者魏君也

桐庐县桐君祠记

荆州多荆蓟州多蓟豫章以木氏都酸枣以棘名邦

邑以一桐之大垂葢如庐古有隐者采药求道于此或

问其姓则指桐以示之人因称为桐君故桐江桐谿桐

岘皆以此得名既以为县又因以名郡焉大谿澄澈横

其前又一谿出天目至此而㑹一山岿然耸于谿之东

林樾秀润号小金山上有祠宇肖君之像盖一方之绝


境也新婺州贰车詹君乂民以书来曰家本严陵郡中

慕桐君之高风来寓邑下念古祠之芜废思有以兴起

之未能也邑尉赵君某公馀为一新之士民称美思有

以登载传后求记于余昔未冠时尝侍亲过其下虽甚

爱山川之清淑曽不能登嵲𡿗以致一觞之荐徒诵卢

公赞元招仙之词而去之至今犹属梦境也夫所谓隐

者正欲逃名于世严之高士有三人焉子陵隐于汉风


节最高而其名终不可泯方干隐于唐又以诗显桐君

不知为何人身既隐而姓氏竟不传其殆最优乎余既

喜詹赵二君之好事有契夙心因并书之俾刻焉

  建宁府冲应周真人祠记

神仙之说茫乎邈哉有耶无耶不可得而知也以为无

者谓以秦皇汉武之力求之而不得故以为必无之殆

未必然以为有者则指传记以为信传记虽多夸言然

耳目所不及者非必无之噫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洪

内相志夷坚言建之周生事以为丹欲成而失之出神

往求而魔又困之劝家人火其尸而无所归又谓其山

浅陋非神仙所居也嘉定五年学士院权直真希元建


人也为其里浦城周真人之祠求记于余且示以真人

之弟待制公所为行状及闲乐先生陈公师锡容台何

博士去非所书陈何皆同乡始末甚明始知内相得于

传闻而未见此三书也真人天分素高夙有仙骨神既

授之又加以真积力久之功其妻杨氏文公之孙亦有

隐操相与枯槁于山林之深及其垂成犹未至于形神

俱妙轻举飞升之地则世之谓一有遇而遂羽化者又

难矣然其精神聚而不散遂著灵响水旱有祷至今犹

能惠其里社里人以其祈禬之明验闻于府于监司以

彻于朝封冲应真人旧有祠宇因而兴葺以侈上赐而

真人之名益显矣余闻建多伟人山川孕秀非他郡比

近阅图志武夷之外名山无数造化岂故私于一方哉

自有宇宙融结自然而秀气特多人才方兴而未艾盖

不止神仙道家之盛也余家于鄞少有四方之志而宦

游不出温台粗穷东南之胜欲入闽而终不遂老矣方

乞身以归将隐于四明山中望建安无可到之期第切

怅叹而已既为书此且嘱希元并与前三公之文刻之

此不复具载云真人名霞字史卿希元名德秀









攻愧集巻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