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第011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十一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
第十一卷目录
皇天上帝部选句
皇天上帝部纪事
皇天上帝部杂录
皇天上帝部外编
神异典第十一卷
皇天上帝部选句
后汉张衡《东京赋》“宗上帝于明堂,推光武以作配,辨 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推,尊赤氏之朱光,四灵懋 而允怀。”
梁简文帝《南郊颂》:“龙官弱言之后,合揆于苍昊;鸟纪 垂衣之君,昭格于上帝。”
《魏曹植诗》:“回驾观紫微,与帝合灵符,阊阖自嵯峨,双 阙万丈馀。”〈又〉阊阖启丹扉,双阙曜朱光。徘徊文昌殿, 登陟太微堂。上帝休西棂,群后集东厢。带我琼瑶佩, 漱我《沆瀣浆》。
《齐谢朓诗》:“秉玉朝群帝,樽桂迎东皇。”
唐李白诗:“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又〉谁使尔为鱼, 徒劳诉天帝。
韦应物诗:“逍遥仙家子,日夕朝玉皇。”
刘复诗:“天上见玉皇,寿与天地休。”
韩愈诗:“玉皇颔首许归去,乘龙驾鹤来青冥。”
柳宗元诗:“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
鲍溶诗:“帝命河岳神,降灵翼轩辕。天王委管龠,开闭 秦北门。”
李贺诗:“炎炎红镜东方开,晕如车轮上徘徊,啾啾赤 帝骑龙来。”
《王初诗》:“青帝,游春隔岁还。”
白居易诗:“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仰谒玉皇帝,稽 首前致诚。帝言汝仙才,努力勿自轻。却后十五年,期 汝不死庭。再拜受斯言,既寤喜且惊。秘之不敢泄,誓 志居岩扄。” 李商隐诗:“叫帝青天阔。”
李咸用诗:“三清宫殿浮晴烟,玉皇据案方凝然。” 韦渠牟诗:“上帝求仙使,真符取玉郎。”〈又〉“真”,帝玉为名。 〈又〉方朝太素帝,更向玉清天。
僧齐己诗《离宫》:“划开赤帝怒,喝起六龙奔日驭。” 张为诗:“皎然梦中路,直到瀛洲东。初平把我臂,相与 骑白龙。三留对上帝,玉楼十二重。上帝赐我酒,送我 敲金钟。宝阁香敛苒,琪树寒玲珑。动叶如笙篁,音律 相怡融。”
郑谷诗:“至诚闻上帝,明德祀圆丘。”
南唐陈陶诗:“鸿胧九阙相玉皇,钧天乐引《金华郎》。”〈又〉 漴漴大帝开明宫。 徐铉诗“天帝黄金阙。”
宋苏轼诗:“泰坛朝扫地,魄宝夜垂精。”〈又〉民言知可酌, 帝谓本无声。〈又〉上帝降瑶姬,来处荆巫间。〈又〉历玉阶 兮帝迎劳,君良苦兮马豗颓。闵人世兮迫隘,陈下土 兮帝所哀。
曹勋诗:“于昭上帝,灵命有赫。其命维何?卿云五色。”〈又〉 皇皇上帝,俾予字民。民协平康,帝命式臧。
明刘基诗云:“中有金阙,谓是天帝宫。明星列两藩,琪 树光玲珑。”〈又〉上帝宸居俨肃森。丸关虎豹立,崟崟 《桑悦》诗。“我思白黑帝,鄙吝似无匹。收藏宝府库,扫荡 空山泽。”青帝喜为主,外逞又丧质。稽首诉晴昊,反贲 当用“白。”〈又〉“笑约玉皇香案吏,禹馀宫里借花看”, 《薛蕙诗》:白帝金精气萦薄。
皇天上帝部纪事
《史记封禅书》:“秦穆公立,病卧五日不寤,寤,乃言梦见 上帝。上帝命穆公平晋乱。史书而记藏之府,而后世 皆曰秦穆公上天。”
《赵世家》: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医扁鹊视 之,出,董安于问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在昔秦穆 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 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学也。帝告我:‘晋国将 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 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谶于是出矣。献 “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此 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疾与之同,不出三日,疾必间,间 必有言也。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 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 其声动人心。有一熊欲来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 死。又有一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 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 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今余思虞 舜之勋,适余,将以其胄女孟姚配而七世之孙’’’。”董安 于受言而书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 四万亩。他日简子出,有人当道,辟之不去。从者怒,将 刃之。当道者曰:“吾欲有谒于主君。”从者以闻。简子召 之曰:“嘻!吾有所见。子,哲也。”当道者曰:“屏左右,愿有谒。” 简子屏人。当道者曰:“主君之疾,臣在帝侧。”简子曰:“然, 有之。子之见我,我何为?”当道者曰:“帝令主君射熊与 罴,皆死。”简子曰:“是且何也?”当道者曰:“晋国且有大难, 主君首之。帝令主君灭二卿。夫熊与罴,皆其祖也。”简 子曰:“帝赐我二笥,皆有副,何也?”当道者曰:“主君之子 将克二国,干、翟皆子姓也。”简子曰:“吾见儿在帝侧,帝 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长以赐之’。夫儿何谓以赐 翟犬?”当道者曰:“儿,主君子之也。翟犬者,代之先也。主 君之子,且必有代。及主君之后嗣,且有革”政而胡服, 并二国于翟。简子问其姓,而延之以官。当道者曰:“臣 野人,致帝命耳。”遂不见。简子书,藏之府。
《汉·高祖本纪》: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 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 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 馀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 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 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困卧。后人 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 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 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 欲笞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 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搜神记》:周揽者,贫而好道,夫妇夜耕困卧,梦天公过 而哀之,敕有以给与。司命按录籍云:“此人相贫,限不 过此,有张车子,应赐钱千万,车子未生,请以借之。”天 公曰:“善。”于是夫妇治生,赀至千万。先是有张妪者,尝 往周家佣赁,野合有身,驻车屋下产得儿,主人往视, 问“当名儿作何,妪曰:‘今在车屋下生。梦天告之,名为’” 车子。周乃悟曰:“吾昔梦天以张车子钱贷我,必是子 也,财当归之矣。”自是居日衰减,车子后富于周家。 《旧唐书肃宗本纪》:楚州刺史崔侁献定国宝玉十三 枚:一曰元黄天符,如笏,长八寸,阔三寸,上圆下方,近 圆有孔,黄玉也;二曰玉鸡毛,文悉备,白玉也;三曰谷 璧,白玉也,径可五六寸,其文粟粒,无雕镌之迹;四曰 “西王母白环”二枚,白玉也,径六七寸;五曰“碧色宝”,圆 而有光;六曰“如意宝珠”,形圆如鸡卵,光如月;七曰红 靺鞨,大如巨栗,赤如樱桃;八曰“琅玕珠”,二枚,长一寸 二分;九曰“玉玦”,形如玉环,四分缺一;十曰“玉印”,大如 半手,斜长,理如鹿形,陷入印中,以印物,则鹿形著焉; 十一曰“皇后采桑钩”,长五六寸,细如著屈,其末似真 金,又似银。十二曰雷公石斧,长四寸,阔二寸,无孔,细 致如青玉。十三宝置于日中,皆白气连天。《侁表》云:楚 州寺尼真如者,恍惚上升,见天帝,帝授以十三宝,曰: “中国有灾,宜以第二宝镇之。”上诏皇太子曰:“上天降 宝,献自楚州,因以体元,叶乎五纪。其元年宜改为宝 应。”〈如青玉下原本疑有脱误〉
《唐书萧遘传》:“遘字得圣,咸通中,擢进士第,辟节度府, 入朝拜右拾遗,与韦保衡联第。而遘姿㝢秀伟,气孤 峻,尝慕李德裕为人,保衡才下诸儒,靳薄之,不甚齿, 独呼遘太尉,保衡憾焉。于是保衡已为相,摭遘罪,由 起居舍人斥播州司马。道三峡,方迫,畏不暝,若有人 谓曰:‘公无恐,予为公呵御’。遘恍悟,俄谒白帝祠,见帝” 貌类向所睹,异之。
张师正《括异记》:初,乐史留守西京,梦天帝召谓曰:“世 主求嗣,吾为择之。”少选一人至,帝曰:“中原求嗣,汝往 勿辞。”遂唯而去。旁侍者曰:“此南岳赤脚李仙也。”明年 仁宗生。
《行营杂录》:崇观间,京卞用事,拘以党籍,禁东坡文辞 墨迹而毁之。政和间,或侍徽宗亲临宝箓宫醮筵,其 主醮道流拜章伏地,久之方起。上诘其故,答曰:“适至 上帝所,值奎宿奏事,良久方毕,始能达其章也。”上叹 讶久之,问曰:“奎宿何神为之?所奏何事?”对曰:“所奏事 不知为此宿者,即本朝苏轼也。”上大惊,遂弛其禁。 《遂昌杂录》:宋道士邓山房先生者,绵州人也,讳道枢, 以斋科精严际遇,理度两朝。一日,谢后遣巨珰召至 内后门,泣降德音,且令其谪军令状,使无泄。后谓昨 夜梦济王大怒,以为我且将兵由独松关灭汝社稷。 后特旨令邓往南高峰顶为誊心章哀告上帝。已而 黄头先锋斩关吏而入,宋亡。
《幽怪录》:宋咸淳十年,度宗大渐,大内建醮,保安太乙 宫。《唐道录》:素以精虔著名,持章伏坛出神层霄,被罡 风吹击,遂排神驭气,得至魔王界内,又为天花坠压, 乃竭力作法,直造天门,大神又行麾叱,乃默叩祖师 云:“自传法以来,有辞即达,未尝过差,未审何罪。”若此 有天丁传祖师张真君法旨,引至三省,敷陈所奏,始得誊送奏院,看详呈覆,祖师云:“昨奉上帝敕命,不许 受宋国章表,但其辞意虔切,难以抑遏。”乃命有司引 押唐某恭诣玉阶。适逢下界公事稠众,中见真君引 致一神人,衣妆皆如天帝,但簪下辫发耳。有十数人 各荷青册一儋在庭下伺候,忽传帝旨云:“宋国人民 疆土,付汝执掌。”神人祗拜而退,其荷册者皆随去。傍 有天丁谓某言:“宋国历数尽矣,汝章不达,由此也。”唐 还,不敢泄露。后至元丙子革命,方与人言之。
《桯史》:金国正隆“丁丑春二月,亮御武德殿,召其臣吏 部尚书李通、刑部尚书胡励、翰林直学士萧廉,赐坐 而语之曰:‘朕自即位,视阅章奏,治宫中事,常至丙夜 始御内寝。畴昔之夜方就榻,恍惚如亲觌。有二青衣 持幢节,自天降,授朕以幅纸若牒,谓上帝有宣命,朕 再拜受。遂佩弓矢,具鍪铠,将从之前。而朕常所御小’” 骓,号小将军者。倏已鞚勒待墀下,青衣揖就骑。既行, 但觉云雾勃郁,起马蹄间,下如海涛汹涌,方觉心悸, 望一门正开,金碧焜耀,青衣指之曰:“天门也。”朕随入 焉。又里许,至钧天之宫,严邃宏丽,光明夺目,朕意欲 驰。二金甲人谓朕曰:“此非人间,可下马步入。”及殿下, 垂帘若有所待。须臾,有朱衣出赞拜仿佛,闻殿上语 如婴儿,使青衣传宣𢌿朕曰:“天策上将令征某国。”朕 伏而谢,出复就马,见兵如鬼者,左右前后杳无边际。 发一矢射之,万鬼齐喏,声如震雷,惊而寤喏犹不绝 于耳。朕立遣内侍至厩,视小将军喘汗雨浃,取箭箙 数之,亦亡其一矣。昭应如此,岂天假手于我,令混江 南之车书乎?方与卿“等图之,谨无泄!”众皆称贺,于是 始萌南牧之议矣。
皇天上帝部杂录
《山海经》五:“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注〉天帝之二女,而 处江为神。
《本相经》:“昔赤明元年,高上大圣玉帝于此土中链其 真文,以火莹发字形。尔时真文火漏,馀处气生,化为 七宝林,是以枝叶成紫书。”
《大洞真经》上皇玉帝君曰:“玉帝有元上之幡,一名‘反 华之幡,皆玉帝之旌旗,招仙之号令也,以制命九天 之阶级,征召四海五岳之神王也’。”
《太微天帝君》曰:“《金房》在明霞之上,《九户》在琼阙之内, 此皆太微之所馆,天帝之玉宇也。”
《云笈七签道门大谕》云:“三洞者,洞言通也。通元达妙, 其统有三:第一洞真,第二洞元,第三洞神。洞真以不 杂为义,洞元以不滞为名,洞神以不测为用。三洞所 起,皆有本迹。洞真之教,以教主天宝君为迹,以混洞 太无元高上玉皇之气为本;洞元之教,以教主灵宝 君为迹,以赤混太无元无上玉虚之气为本;洞神之” 教,以教主神宝君为迹,以冥寂元通元无上玉虚之 气为本也。通名宝君者,宝是可尊,君是群义,明为群 生之所尊仰也。又《洞真法》天宝君住玉清境,《洞元法》 灵宝君住上清境,《洞神法》神宝君住太清境,此为三 清妙境,乃三洞之根源,三宝之所立也。
《玉纬》云:“《洞真经》是天宝君所出。”又云:“以元始高上玉 帝出上清洞真之经三百卷,玉诀九千篇,符图七千 章,秘在九天之上大有之宫。后传玉文,付上相青童 君,封于玉华宫。元景元年又封一通于西城山中。 太上之道有三,曰玉清隐书、神虎大符、金虎真符。行 此真道,得为太上之真,位为上真玉皇君也。”
《青要紫书金根众经》,盖玉帝命高上侍真总仙君科 集宝目,采日根之法,合为众经,以紫笔缮文,金简为 篇也。
鼠璞。今俗人食三长月素。按《释氏智论》:天帝释以大 宝镜照四大神州,每月一移,察人善恶,正五、九月照 南赡部州。唐人于此三月不行死刑,曰“三长月节镇。” 因戒屠宰不上官,是以天帝释为可欺也。妄诞可笑。 然《月令》于孟春,言无伤胎卵,毋聚大众,不可称兵。于 仲夏,言君子斋戒必掩身,毋躁,薄滋味,节嗜欲,静事 “毋刑”,于《季秋》。言命众百官,无不务内,以会天地之藏, 无有宣出,岂时令当然耶?
《蠡海集》:“神明降诞,以义起者也。玉帝生于正月初九 日者,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原始要终也。”
韩昌黎《集原鬼注》:昔李石尝谓退之以长庆四年寝 疾,帝遣神召之曰:“骨蕝国世与韩氏相仇,欲同力讨 之。”当是退之数穷识乱,为鬼所乘,平生强聒,至此无 用。嗟乎,此李石盖本好鬼者,故因相传之说以诬退 之耳。不然,天帝之兵欲行阴诛,更藉人力乎?
《月令广义》:“正月初一日,天神地祇朝三清玉帝。初九 日,玉皇大帝圣诞。十二月十三日,天帝游东井。” 《行唐县志》:上房,旧传为玉皇修真之地,宋时敕修庙 宇,白石刻像。后庙毁像存,古为上方,今讹为上房
皇天上帝部外编
《老子中经》“太清乡虚无里,姓朱愚,名光,字帝卿,乃在 太微勾陈之内一星是也,号曰天皇大帝耀魄宝。” 《酉阳杂俎》:天翁姓张名坚,字剌渴,渔阳人。少不羁,无 所拘忌,常张罗得一白雀,爱而养之。梦天刘翁责怒, 每欲杀之。白雀辄以报坚,坚设诸方待之,终莫能害。 天翁遂下观之,坚盛设宾主,乃窃骑天翁车,乘白龙, 振策登天,天翁乘馀龙,追之不及。坚既到元宫,易百 官,杜塞北门,封白雀为上卿侯,改“白雀之裔不产于 下土。刘翁失治,徘徊五岳作灾。”坚患之,以刘翁为太 山太守,主生死之籍。
太子端应《本起经》:“佛为白净王,太子年十四,启王出 游,王令左右百官导从。始出东城门,天帝化作病人, 身瘦腹大,依门壁而喘息。太子问曰:‘此为何人’?其仆 曰:‘病人也’。”“‘何谓为病’?对曰:‘凡病者皆由风寒,或热或 冷,此人必以饮食不节,卧起无常,故得此病’。太子曰: ‘一何苦哉!吾处富贵,饮食快口,亦有不节,当复有病, 与此何异’?”即回车还,悲念:人生俱有此患,岂以豪强 独得免耶?遂忧不食,自念不能婴此病也。数年复出 游,王预敕国中:太子当出,无令疾病诸不洁净在道 侧也。太子驾乘出南城门,天帝复化作老人,头白背 偻,拄杖羸步。太子问曰:“此为何人?”其仆曰:“老人也。何 如为老?”曰:“年耆根熟,形变色衰,饮食不化,气力虚微, 坐起苦极,馀命无几,故谓之老。”太子曰:“有何乐哉?日 月流迈,时变岁移,物生于春,秋冬枯悴,老至如电,身 安足恃?”回车而还,悲念“人生,丁壮不久,有病有老,其 痛难忍,吾不能久居天下,婴此苦也。”又忧不食数年, 复欲出游。王曰:“汝每出观,还辄不乐,又出何为?”太子 曰:“念彼苦耳,年大当差。”王敕国中:太子当出,莫使老 病诸不洁净在道侧也。太子驾乘出西城门,天帝复 化作死人,室家男女持幡随车,啼哭送之。太子又问: “此为何人?”其仆曰:“死人也。”“何如为死?”曰:“死者尽也。寿 有长短,福尽命终,气绝神逝,形骸销索,故谓之死。人 物一统,无生不终。”太子曰:“夫死痛矣,精神剧矣,生当 有此老病死苦,莫不热中,迫而就之,不亦苦乎!吾见 死者,形坏体化,而神不灭,随行善恶,祸福自追,富贵 无常,身为伪成。吾不能复以死受生,往来五道,劳我 精神。”回车而还,愍念天下,有此三苦,忧不能食。 修行《本起经》:“太子年十九,誓欲出家,离恩爱,远诸苦 恼根,思欲剃头发,仓卒无有具。帝释持刀来,天”神受 发去。
菩萨坐娑罗树下,日食一麻一米,以续精气。端坐六 年,形体羸瘦。天帝释念言:“菩萨坐树下六年已满,形 体羸瘦,当使世间人奉转轮王食,补六年之饥虚。”便 感斯、那二女,使于梦中,见天下尽成为水,中有一华, 七宝光色,须臾便萎,失其本色。见有一人,以水洒上, 更生如故,水中众华,始生萌芽,覆水如出。二女梦寤, 怪未曾有,即启语父。其父不解,尽问耆年,皆不能说。 天帝复下化作梵志,为女解梦言:“汝见天下水中生 一华者,是白净王太子初生时,今在树下六年,身羸 形瘦。是华萎时,见一人水洒更生者,是能献食者;小 华萌芽欲出者,是五道生死人也。”时天帝释即说偈 言:“六年不倾倚,亦不念饥寒,精进无所著,形瘦皮骨 连。汝等修敬意,奉献于菩萨,现世获大福,后世获果 报。”女言:“献食者,其法云何?”梵志答言:“当取五百牛乳, 展转相饮至于一牛。”�《一、牛》�持用作糜,乳糜涌沸, 出高七仞,左上右下,右上左下,斟糜入钵,釜杓不污。 二女恭肃,奉献菩萨。菩萨食毕,洗手漱口,澡钵已还 掷水中,逆未至七里,天化作金翅鸟,飞来捧钵去。 《佛国记》:昔天帝释试菩萨,化作鹰鸽,割肉贸鸽处,佛 即成道。
弗楼沙国佛昔将诸弟子游行,语阿难云:“吾般泥洹 后,当有国王名罽腻伽,于此处起塔。”后腻伽王出世, 出行游观。时天帝释欲开发其意,化作牧牛小儿,当 道起塔。王问言:“汝作何等?”答曰:“作佛塔。”王言:“大善。”于 是王即于小儿塔上起塔,高四十馀丈。王作塔成小 塔,即自傍出大塔南,高三尺许。
佛昔共九十六种外道论议,国王、大臣、居士、人民皆 云集而听。时外道女名旃遮摩那,起嫉妒心,及怀衣 著腹前,似若妊身,于众会中谤佛以非法。于是天帝 释即化作白鼠,啮其腰带断,所怀衣堕地,地即劈裂, 生入地狱。
摩竭提国东南一小孤石山,山头有石室,佛坐其中。 天帝释将天乐、般遮弹琴乐佛处。帝释以二十四事 问佛,一一以指画石,画迹故在。
《墉城集仙录》:王法进精专香火,护持斋戒,亦茹柏绝 粒,时有感降。是岁三川饥歉,斛斗翔贵,死者十有五 六,多采山芋野葛充饥。忽有二青童降于其庭,宣上 帝之命曰:“以汝宿禀仙骨,归心精诚,不忘于道,今以 青童召汝,受事于玉京也。”法进即随青童腾身凌虚, 径达上帝之所,命以玉杯霞浆赐之,饮讫,帝谓之曰“人禀五行之大体,天地之和气,得为人形,复生中土, 甚不易也。而天运四时之气,地禀五行之秀,生五谷 百果,以养于人。而人不知天地养育之恩,轻弃五谷, 厌舍丝麻,使耕农之夫,织纺之妇,身勤而不得饱,力 竭而不免寒,徒施其劳,曾不爱惜,斯固神明所责,天 地不祐也。近者地司岳渎,日有奏言”,人厌贱米麦,不 贵衣食之本。我已敕太华之府,收五谷之神,令所种 不成,下民饥饿,因示责罚,以惩其心。世愚悠悠,曾未 觉悟。旋奉太上所敕,以大道好生,不可因彼恶民,以 害众生。虽天地神明罪之,愚民亦不知过之所起,因 无忏请首原之路,虚受其苦耳。汝当为无上侍童,入 侍天府。今且令汝下“于世,告谕下民,使其悔罪。宝爱 柔蚕,贵敬农事,惜五谷百果,知大道之养人,厚地之 育物。宗奉正道,崇事神明。至于水火之用,不可厌弃。 衣食之养,俭己约身。皆能行此明戒。天地爱之,神明 护之,风雨顺调,家国安泰。此乃增益汝之阴功也。”即 命侍女披琅笈珠韫,出《灵宝清斋告谢天地法》一卷 付之,传行于世。曰:“世人可相率幽山高静之处,置斋 悔谢。一年之内,春秋两为。春则祈于年农,秋则谢于 道力,如此则宿罪可除,谷父蚕母之神为置丰衍也。 龙虎之年,复当召汝矣。”命青童送还其家,已三个月 也。所受之书,即今灵宝清斋告谢天地之法是也。 王钦若翊圣保德真君传:真君,玉帝辅臣,受命卫时, 乘龙御世。张守真常朝礼,至玉皇大殿,睹其题曰:通 明殿,不晓其旨,因焚香告曰:“通明之理,窃所未谕,敢 祈真教。”真君曰:“上帝在无上三天,为诸天之尊,万象 群仙,无不臣者。常陞金殿,殿之光明照于帝身,身之 光明照于金殿,光明通彻,无所不照,故为通明殿。诸 天帝君,万灵侍卫,仙众梵佛”,悉来朝谒。仰视其殿,惟 见大光明中上帝俨然,仙班既退,光明遍彻诸天焉。 守真一日从容焚香,虔诚问曰:“守真睹释氏之教,言 天上天下无如佛者,未知三清之上,品位何若。愿赐 真语,以触蒙滞。真君降言曰:‘佛即西方得道之圣人 也。在三清之中,别有梵天,居之于上帝,如世之九卿 奉天子也’。”守真曰:“其教流演,颇盛于世,又何理也?”真 君曰:“教流中夏,帝之念也;随时盛衰,亦帝之念也。” 《云笈七签》:“皇天上帝,中极北辰中央星是也。乃在九 天之上,万丈之巅,太渊紫房宫中,衣五色之衣,冠九 德之冠,上有太清元气,云曜五色华盖九重之下,老 子、太和侍之左右,姓制皇氏,名上皇德,字汉昌。 太微”星君字卿元。太微内有三皇,一曰皇君,二曰天 皇,三曰皇老。此即三元之气,混沌之真,在太微总领 符命也。
《高上九元三十六天内音》第一无上元景无色郁单 无量天英勃天王,姓混讳��罗。第二无形清微天 化升天王,姓冯讳提河沙。第三无精波罗褥天,元黑 天王,姓云讳奎零。第四《入色水无量亿罗天》,飞宗天 王,姓王讳阿卫。第五《无极洞清上上禅善无量寿天》, 云罗天王,姓�讳。���第六元微自然上虚禹馀 天,梵咽天王,姓罗讳彼犁茶。第七元清上无那首约 诤天,元那天王,姓梵讳摩首波。第八梵行上清气稽 那边净天,云携天王,姓骞讳首苛。第九无穷洞虚极 上须延天,回摩天王,姓泽讳��罗;第十元梵玉虚 无精气罗迦净月天“云阿天王,姓周讳阿迦须;第十 一气元元达上灵赤天重慕天王,姓丹讳清净坱;第 十二《大梵元无气离惒行如天》世毕天王,姓周讳分 若”;第十三无极上灵玉虚元洞寂然天家王天王,姓 津讳��第十四宝梵无色上真气潘罗元妙天云 持天王,姓随讳梨沐音。第十五飞梵行真上元答谩 福德天部利天王,姓王讳惟钵离。第十六云梵流精 中元近。�际淳天世良天王,姓朱讳梨蔼。第十七元 上洞极无崖不骄乐天流芬天王,姓凝讳�霍。�第 十八大《梵元青元精答惒近际天》元深天王,姓阿,讳 明秀。第十九行梵紫虚上元首带快见天洞干天王, 姓刘,讳且房。第二十虚梵上清化灵须陁结爱天,飞 衣天王,姓彭,讳移那。第二十一上极无景洞微化应 声天玉携天王,姓辉,讳��第二十二大梵九元中 元气阿那给道德天葵天王,姓揵讳尼姤。第二十三 行梵元清下灵气须达天总几天王,姓周讳难首。第 二十四极梵洞微九灵气须带阿那天九曲天王,姓 竺讳明和。第二十五无名至极洞微梵宝天天王,姓 精讳雾云霹。第二十六微梵元天气带扇给道德天 天王,姓洛,讳须阿摩。第二十七虚梵天气蝉然识慧 天天王,姓“云’讳元陁。《第二十八空梵中天绩元》伊檀 天天王,“姓朱讳仲生。”《第二十九》太极无崖紫虚洞幽 梵迦摩夷天世罗天王,姓云讳�霐。《第三十绿梵自 然识慧入天》云九天王,姓迦,讳释文罗。《第三十》一元 梵大行无景无所念慧天宗提天王,姓伊,讳擅阿。《第 三十》二天云梵上行维先阿檀天正群天王,姓仲,讳 云勋勃。《第三十三》无色元清洞微波梨答惒天天王, 姓王,讳灵。�“第三十四洞微元上梵气阿竭舍那天天王,姓桓,讳堕世宗;第三十五元上绿梵灭然天天 王,姓朱,讳陁云弥。第三十六极色上行梵泥维先若 那天天王,姓袁,讳员珠”,三十六天内名。生于空洞元 气之先,文华表见,题于昆仑之山。《高上》音其玉文,上 相集其妙篇,禀受《太空自然之章》,上标元图,中统六 国三十六音,“下总九地三十六土皇,灵篇洞畅,玉慧 虚鲜,皆天王之游歌,空元之宝章。六六韵合,四四齐 真,九帝分号,三十六天,万气总隶,普领群仙。”上极无 崖无色,下极洞源洞渊。诸为上真飞仙,不禀玉音,则 不得游观无崖之天。有得其文,天王书名,刾字紫扎, 结录玉晨,三十六年,克得上登无色之天,下洞九地 之源,上妙之道,不传下仙。轻泄宝音,七祖充责,身负 刀山,三徒五苦,万劫不原。
《梓潼化书》“上天开化十九年下世,大宋中元甲子绍 熙六年正月初一日,三清至尊在玉清圣境九霄梵 炁之上,大会九天十极考校功过无上至尊金阙昊 天玉皇上帝,总领三界群真,诸天列曜,地水众圣,上 朝三清。”尔时元始天尊登命金阙侍中九天司马储 福定命真君,开璧玉宝笈流露丹匣,出《万天素威功 过》,《玉历》考校诸天诸地水界阳曹,升真得道以来功 过大小。
《甲申杂记》:“张元素字君饰,从事荆南府,其同事杨久 中一日忽遇天帝降其室前,有鸾鹤凤凰祥云先至, 帝有随身宫殿,光彩焕耀,一室之间望之不穷,遂锡 久中曰‘廉正君。其妻及子皆有名号。论物外事,皆非 世人所知,语世间事,大小无不验。杨置花枝数盆于 室前,即生根株于盆中,随四时开落结实,皆不盈尺’”, 而根株盘结,与常木无异,病者取花盆中水饮之即 愈。荆南守孙颀龙图病目,点之随手而愈。久中后为 朝奉郎,七十馀岁卒于睦州。其妻子奉事今如故。 《嵩高志古碑》云:唐蜀僧法藏来游嵩山,路逢一梵僧, 托附一书与竹林寺上座,且曰:“是寺随机应缘,隐现 不常,但到嵩岳寺,入三石门,登逍遥台”,望之,山腹是 也。法藏至嵩寺,登台逢一老人,问之,老人曰:“随吾手 看。”但见梵刹峥嵘,天花散坠。有二童子来迎,入寺参 礼上座投书,忽见天使持书,帝释请五百尊者斋。须 臾钟磬齐鸣,观诸尊者皆去。上座呼法藏乘云,同到 天门,帝释出迎,乐作,升殿布斋,嚫三铢绢。法藏执绢, 心生爱着,忽觉身坠岩前,天宫圣寺都失,绢犹在袖, 寻径复到岳寺。众僧问故,法藏曰:“我入竹林随诸尊 者赴帝释斋,因得嚫三铢绢,心生贪羡,不觉身坠岩 前。”僧曰:“汝得同诸尊者受天王供养,何未除流俗爱 物生心乎?今此天绢非汝用物,当献至尊。”法藏具表 进于朝,明皇倍加宣赐。后岩洞圣迹屡常应现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