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第162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六十二卷 |
第一百六十二卷目录
僧部列传三十八
唐十四
戒法 莲华
飞锡 子邻
般若 悟空
满月〈附智慧轮〉 窥基
道世 普光
法宝 圆测〈附薄尘 灵辩〉
元康 彦悰
义湘 义忠
元晓〈附大安〉 神楷〈附明恂〉
会隐 僧瑗
印宗 宗哲
德感 浮丘
法藏〈附大仪〉 恒景
一行 靖迈
顺璟 嘉尚
慧沼〈附大愿 尘外〉元逸
神异典第一百六十二卷
僧部列传三十八
唐十四
戒法
按《宋高僧传》:“尸罗达摩,华言戒法也。本于阗人,学业 该通,善知华梵,居于是国,为大法师。唐贞元中,悟空 回至北庭,其本道节度使杨袭古与龙兴寺僧请法 为译主,翻《十地经》法,躬读梵文并译语,沙门大震笔 受。法超润文,善信证义,悟空证梵文,又译《回向轮经》。 翻传才毕,缮写欲终,遇北庭宣慰中使段明秀事讫”, 回,与北庭奏事官牛昕、安西奏事官程锷等相随入 朝。为沙河不通,取回鹘路,其梵夹留北庭龙兴寺。藏 赍所译唐本至京,即贞元五载也。法译事方终,却回 豁丹。豁丹一云“于遁”,此皆岭北人之呼召耳。若《五印 度》语云:“瞿萨怛那”,华言乳国,亦云地乳也。
莲华
按《宋高僧传》,莲华,本中印度人也。以兴元元年,杖锡 谒德宗,乞钟一口,归天竺声击。敕广州节度使李复 修鼓铸毕,令送于南天竺金堆寺。华乃将此钟于宝 军国毗卢遮那塔所安置。后以华严后分梵夹附舶 来为信者,般若三藏于崇福寺翻成四十卷焉。一云 梵夹,本是南天竺乌荼国王书献支那天子书,云“手 自书写《华严经》百千偈中所说善财童子五十五圣 者善知识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谨奉进 上,愿于龙华会中奉觐”云。即贞元十一年也。至十二 年六月,诏于崇福寺翻译,罽宾沙门般若宣梵文,洛 京天宫寺广济译语,西明寺圆照笔受,智柔、智通缀 文,成都府正觉寺道恒、鉴虚润文,千“福寺《大通证义》 澄观灵邃详定神策军护军中尉霍仙鸣左街功德 使窦文场写进。”十四年二月解座。
飞锡
按《宋高僧传》:飞锡,未知何许人也。神气高邈,识量过 人。初学律仪,后于天台法门一心三观,与沙门楚金 栖心研习。天宝初,游于京阙,多止终南紫阁峰草堂 寺,属不空当途传译,慎选英髦,锡预其数,频登笔受 润文之任。代宗永泰元年四月十五日,奉诏于大明 宫内道场,同义学沙门良贲等十六人参译《仁王护 国般若经》并《密严经》,先在多罗叶时,并是偈颂。今所 译者多作散文。不空与锡等及翰林学士柳抗重更 详定,锡充证义正员,辞笔不愧斯职也。
子邻
按《宋高僧传》:“子邻,姓范氏,兖州乾封大范村人也。父 峻朝,不喜三宝,或见桑门,必加咄唾,有问其故,即欲 殴焉。邻生已数岁,小字邻儿,见着袈裟者,则生慕羡 之意。开元初,东都广爱寺庆修律师游于岱宗,经范 氏之舍,邻一见之,喜贯颜色,拜求出家,问曰:‘父母云 何’?对曰:‘不令堂亲知,知则遭棰挞矣。师但先去,某乃 影随律师’。”行五里间,邻已至矣。及洛寺,受教之易,若 甘之受和焉。染削已,或名志邻。至十一年,忽思二亲, 辞归宁觐其父丧,明母终已三载矣。因诣岳庙,求知 母之幽趣,即敷坐具,诵《法华经》,誓见天齐王为期。其 夜岳神果召邻,问何故恳苦如是,邻曰:母王氏亡来 已经除服,敢问大王母今何在。王顾簿吏,对曰:“王氏 见系狱受苦。”邻曰:“我母何罪?”王曰:“生和尚时食鸡卵又取白傅头疮,坐是之故,职汝之由。”邻悲号委顿,求 王请免,曰:“絷縻有分,放释无门。然则为法师计,请往 鄮山礼阿育王塔,或可原也。”邻诘朝遵途到句章山 寺,叩头哀诉,五体著地。礼毕,投策至四万数。俄闻有 呼邻声,若蔡顺之解,望空见云气中,母谢曰:“承汝之 力,得生忉利天矣,故来报汝。”倏然不见。邻后求解经 论,至于关辅间,外学兼通,美声藉甚。以名僧之选,恒 入肃宗内殿应奉。高其舌端,精于捷对。御前口占,叙 述皇道,时辈靡及。敕赐紫方袍,充供奉僧。代宗即位, 更崇释氏。永泰中,不空重译《仁王》《护国》《密严》等经,邻 与千福寺法崇、西明寺慧静、保寿寺圆寂分职证义, 并良质润文,邻莫测其终。先所礼塔,今鄮山育王寺 后峰之翠微茅庵基及井存焉。井实方池,其水碧色 绿苔泛泛然。词人游者,诗咏绝多矣。
般若
按《宋高僧传》:“般若,罽宾国人也。貌质魁梧,执戒严整。 在京师充义学沙门。宪宗敦崇佛门,深思翻译,奈何 有事于蜀部,刘辟阻命。王承宗未平,朝廷多故。至元 和五年庚寅,诏工部侍郎归登、孟简、刘伯刍、萧俛等, 就醴泉寺译出经八卷,号《本生心地观》。”此之梵夹,乃 高宗朝师子国所进者,写毕进上,帝览,有敕:“朕愿为 序。”寻颁下其文,冠于经首,三藏赐帛,证义诸沙门锡 赉有差。先于贞元中译《华严经》后分四十卷,此盖乌 荼国王所进者,于是而赐紫衣。后大中中,法宝大师 元畅奏请入藏焉。
悟空
按《宋高僧传》,“悟空,京兆云阳人,姓车氏,后魏拓跋之 远裔也。天假聪敏,志尚典坟,孝悌之声,蔼于乡里。属 元宗德被遐方,罽宾国愿附大唐,遣大首领萨婆远 干与三藏舍利越摩,于天宝九载来朝阙庭,请使巡 按。明年,敕中使张韬光将国信行官兼吏四十馀人 西迈。时空未出俗,名奉朝,授左卫泾州四门府别将”, 令随使臣自安西路去。至十二载,至健陀罗国,罽宾 东都城也。其王礼接唐使,使回空笃疾,留健陀罗,病 中发愿,痊当出家。遂投舍利越摩落发,号达摩驮都, 华言法界,当肃宗至德二年也。洎年二十九,于迦湿 弥罗国受具足戒,文殊矢涅地为亲教师,邬不羼提 为羯磨,阿遮利耶驮里巍地为教授,于蒙鞮寺,讽声 闻戒,习根本律仪,然北天竺国皆萨婆多学也。后巡 历数年,遍瞻八塔,为忆君亲,因咨本师舍利,越摩再 三方允。摩手授《梵本》《十地》《回向轮》《十力》三经共一夹, 并佛牙舍利以赠别。空行从北路至睹货罗国,五十 七蕃中有一城号骨咄国,城东有小海。空行次南岸, 地辄摇动,云阴雨暴,霆击雹飞,乃奔就一大树间。时 有众商咸投其下。商主告众曰:“谁赍佛舍利,异物殊 珍耶?不尔龙神何斯忿怒?有则投于海中,无令众人 惶怖。如藏匿者,自贻伊咎。空为利东夏之故,潜乞龙 神宥过。”自卯达申,雨雹方霁。回及龟兹,居莲华寺,遇 三藏法师勿提提羼鱼,善于传译,空因将《十力经》夹 请翻之。寻抵北庭,大使复命空出梵夹,于阗三藏戒 法为译主,空证梵文并度语,翻成《十地回向轮经》。事 讫,随中使段明秀以贞元五年己巳达京师,敕于跃 龙门使院安置。进上佛牙、舍利、经本,宣付左神策军 缮写。功德使窦文场写毕进呈,敕署空壮武将军、试 太常卿。乃归章敬寺。次返云阳问二亲,坟树已拱矣。 凡所往来,经四十年,于时已六十馀所。翻经三本,共 十一卷。翻经大德圆照《续开元录》皆编入藏,复记空 之行状焉。
满月〈附智慧轮〉
按《宋高僧传》:“满月者,西域人也。爰来震旦,务在翻传, 瑜伽法门,一皆贯练。既多神效,众所推钦。开成中,进 梵夹,遇伪甘露事,去未旋踵。朝廷无复纪纲,不暇翻 译。时悟达国师知元好学声明,礼月为师,情相款密。 指教梵字,并音字之缘界,悉昙八转,深得幽趣。元曰: ‘异哉!吾体两方之言,愿参象胥之末,可乎’?”因请翻诸 禁咒,乃与菩提嚩日罗、金刚悉地等重译,出《陀罗尼 集》四卷。又佛为《毗戍陀天子说尊胜经》一卷,详核三 复,曲尽佛意。此土先已有《陀罗尼集》十二卷,新翻四 卷,未闻入藏,月等俱不测其终。次。有般若斫迦三藏 者,华言智慧轮,亦西域人,大中中行大曼挐罗法,已 受灌顶,为阿阇梨,善达方言,深通密语,著佛法根本, 宗乎大毗卢遮那,为诸佛所依,法之根本者,陀罗尼 是也。至于出生无边法门,学者修戒定慧,以总侍助 成,速疾之要,无以超越。又述《示教指归》,共一十馀言, 皆大教之钤键也。出弟子绍,明,咸通年中刻石记传 焉。
窥基
按《宋高僧传》,“窥基,字洪道,姓尉迟氏,京兆长安人也。” 尉迟之先,与后魏同起,号尉迟部,如中华之诸侯国, 入华则以部为姓也。“魏平东将军说六代孙孟都生
罗迦,为隋代州西镇将,乃基祖焉。考讳宗,唐左金吾将军、松州都督、江由县开国公。”其鄂国公敬德,则诸父也。《唐书》有传:基母裴氏,梦掌月轮,吞之而有孕。及 乎盈月诞弥,与群儿弗类。数方诵习,神悟精爽。奘师 始因陌上见其眉清目朗,举措疏略,曰:“将家之种,不 谬也哉。脱或因缘相叩,度为弟子,则吾法有寄矣。”复 念在印度时,计回程次,就尼揵子边占,得卦甚吉。师 但东归,哲资生矣。遂造北门将军,微讽之出家。父曰: “伊类粗悍,那胜教诏。”奘曰:“此之器度,非将军不生,非 某不识。”父虽然诺,基亦强拒,激勉再三,拜以从命。奋 然抗声曰:“听我三事!”方誓出家,不断情欲,荤血过中 食也。奘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佯而肯焉。行驾累 载前之所欲,故关辅语曰“三车和尚。”即贞观二十二 年也。一基《自序》云:九岁丁艰,渐疏浮俗。若然者,三车 之说,乃厚诬也。至年十七,遂预缁林。及乎入法,奉敕 为奘师弟子,始住广福寺。寻奉别敕,选聪慧颖脱者, 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师,学《五竺》语,解纷开结,统综条 然,闻见者无不叹服。凡百揵度跋渠,一览无差,宁劳 再忆。年二十五,应诏译经,讲通大小乘教三十馀本。 创意留心,勤勤著述,盖切问而近思,其则不远矣。造 疏计可百本。奘所译《惟识论》,初与昉、尚、光四人同受 润色,执笔捡文纂义。数朝之后,基求退焉。奘问之,对 曰:“夕梦金容,晨趋白马,虽得法门之糟粕,然失元源 之醇粹。某不愿立功于参糅,若意成一本,受责则有 所归。”奘遂许之。以理遣三贤,独委于基,此乃量才授 任也。时随受撰录所闻,讲周疏毕。无何,西明寺测法 师亦俊朗之器,于《唯识论》讲场得计,于阍者赂之以 金,潜隐厥形,听寻联缀,亦疏通论旨,犹数座方毕。测 于西明寺鸣椎集僧,称讲此论。基闻之惭,居其后,不 胜怅怏。奘勉之曰:“测公虽造疏,未达因明。”遂为讲陈 那之论。基大善三支,纵横立破,述义命章,前无与比。 又云:请奘师惟为己讲《瑜伽论》还被测公同前盗听 先讲。奘曰:“五性宗法,惟汝流通,他人则否。”后躬游五 台山,登太行,至西河古佛宇中。宿梦身在半山,岩下 有无量人唱苦声,冥昧之间,初不忍闻。徙步陟彼层 峰,皆琉璃色,尽见诸国土,仰望一城,城中有声曰:“住! 住!咄!基公未合到此。”斯须,二天童自城出,问曰:“汝见 山下罪苦众生否?”答曰:“我闻声而不见形。”童子遂投 与剑一镡,曰:“剖腹当见矣。”基自剖之,腹开,有光两道, 辉映山下,见无数人,受其极苦。时童子入城,持纸二 轴及笔投之,捧得而去。及旦,惊异未已。过信夜,寺中 有光,久而不灭。寻视之,数轴发光者。探之,得《弥勒上 生经》。乃忆前梦,必慈氏令我造疏,通畅厥理耳。遂援 毫,次笔锋,有舍利二七粒而陨,如吴含桃许大,红色 可爱。次零然而下者,状如黄粱粟粒。一云:行至太原, 传法三车自随,前乘经论箱袠,中乘自御,后乘家伎 女仆食馔,于路间,遇一老父,问乘何人,对曰:“‘家属’。父 曰:‘知法甚精,携家属偕,恐不称教’。”基闻之,顿悔前非, 翛然独往。老父则文殊菩萨也。此亦卮语矣。随奘在 玉华宫,参译之际,三车何处安置乎?基随处化徒,获 益者众。东行博陵,有请讲《法华经》,遂造大疏焉。及归 本寺,恒与翻译旧人往还,屡谒宣律师。宣每有诸天 王使者执事,或冥告杂务。尔日基去方来,宣怪其迟 暮,对曰:“适者大乘菩萨在此,善神翼从者多,我曹神 通为他所制故”尔。以永淳元年壬午示疾,至十一月 十三日长往于慈恩寺翻经院,春秋五十一,法腊无 闻。葬于樊村北渠,祔三藏奘师茔陇焉。弟子哀恸,馀 外执绋会葬,黑白之众,盈于山谷。基生常勇进造弥 勒像,对其像日诵菩萨戒一遍,愿生兜率,求其志也。 乃发。通身光瑞,烂然可观。复于五台造玉石文殊菩 萨像,写《金字般若经》毕,亦发神光焉。弟子相继取基 为折中,视之,如奘在焉。太和四年庚戌七月癸酉,迁 塔于平原大安国寺。沙门令俭检校塔亭,徙棺见基 齿有四十,根不断玉,如众弹指言:是佛之一相焉。凡 今天下佛寺图形号曰百本。高宗大帝制赞,一云“元 宗然基魁梧堂堂,有桓赳之气。而慈”济之心,诲人不 倦,自天然也。其符彩则项负玉枕,面部宏伟,交手十 指,若印契焉。名讳上字多出没不同者,为以《慈恩传》 中云:奘师龙朔三年于玉华宫译《大般若经》终笔,其 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令大乘基奉表奏闻,请御制序。 至十二月七日,通事舍人冯义宣由此云灵基,《开元 录》为窥基,或言乘基,非也。彼曰“大乘基。”盖慧立彦悰 不全斥。故云大乘基。如言不听泰耳。犹谨遣大乘光 奉表同也。今海内呼慈恩法师焉。
道世
按《宋高僧传》:“道世,字元恽,姓韩氏,厥先伊阙人也。祖 代因官为京兆人焉。生且渥润,渐而聪敏。俄厌众沙, 思参救蚁,二亲钟爱,遏绝其请,久而遂心。时年十二, 于青龙寺出家,从执德瓶止临,欣鉴律宗,研核书籍 钻寻,特慕上乘,融明实性。于时藉甚,三辅钦归。显庆 年中,大帝以元奘师所翻经论,未几诏入内及慈恩” 寺大德,更代行道,不替于时,世亦预其选。及为皇太子造西明寺,爰以英博召入斯寺。时道宣律师当涂 行律,世且旁敷,同驱五部之车,共导三乘之轨,人莫 我及,道望芬然。复因讲贯之馀,仍览甚深之藏,以为 古今绵代,制作多人,虽雅趣佳辞,无足于传记。由是 搴文囿之菁华,嗅大义之薝卜,以类编录,号《法苑珠 林》,总一百篇,勒成十袠。始从劫量,终乎杂记。部类之 前,各序别论,令学览之人,就门随部,捡括所知,如提 纲焉,如举领焉。世之用心,周乎十稔。至总章元年毕 轴,兰台郎李俨为之都序,此文行于天下。又著《善恶 业报》及《信福论》共二十三卷,《大小乘禅门观》及《大乘 观》共十一卷,《受戒仪式》,《礼佛仪式》共六卷,《四分律讨 要》五卷,《四分律尼钞》五卷,《金刚经集注》三卷,十部都 一百五十三卷,世颇多著述,未测其终名,避太宗庙 讳,多行字耳。故时称“元恽”焉。
普光
按《宋高僧传》:普光,未知何许人也。明敏为性,爰择其 木,请事三藏奘师。勤恪之心,同列靡及。至于智解,可 譬循环,闻少证多。奘师默许,末参传译,头角特高,左 右三藏之美,光有功焉。初,奘嫌古翻俱舍义多缺然, 躬得梵本,再译真文,乃密授光。多是记忆西印萨婆 多师口义,光因着《疏解判》,一云:“其疏至圆晖,略之为” 十卷,如汉之有沲欤。又尝随奘往玉华宫译《大般若 经》,厥功出乎裨赞也,时号大乘光观。夫奘自贞观十 九年创译,记麟德元年终于玉华宫,凡二十载,总出 大小乘经、律、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十分 七八,是光笔受。或谓嘉光、普光也。若验从辩机,同参 译务,即普光是也。
法宝
按《宋高僧传》:法宝亦三藏奘师,学法之神足也。性灵 敏利,最所先焉。奘初译《婆沙论》毕,宝有疑情,以非想 见惑,请益之。奘别以十六字入乎论中,以遮难辞。宝 白奘曰:“此二句四句为梵本有无?”奘曰:“吾以义意酌 情作耳。”宝曰:“师岂宜以凡语增加圣言量乎?”奘曰:“斯 言不行,我知之矣。”自此炰烋颉颃于奘之门,至乎六 离合释义,《俱舍》宗以宝为定量矣。光师往往同迦湿 弥罗,馀师,《礼记》衍字也。时光、宝二法师,若什门之融、 睿焉。后越精义学,令问孔胶。长安三年,于福先寺、京 西明寺预义净译场,宝与法藏、胜庄等证义于时,颇 露头角,莫之与京欤。
圆测〈附薄尘 灵辩〉
按《宋高僧传》:“圆测者,未详氏族也。自幼明敏,慧解纵 横。三藏奘师为慈恩基师,讲新翻《唯识论》。测赂守门 者隐听,归则缉缀义章,将欲罢讲。测于西明寺鸣钟 召众,称讲《唯识》。基慊其有夺人之心,遂让测讲训,奘 讲《瑜伽》,还同前盗听受之,而亦不后基也。”迨高宗之 末,天后之初,应义解之选,入译经馆,众皆推挹。及翻 《大乘》《显识》等经,测充证义。与薄尘灵辩嘉尚攸方。其 所著《唯识疏钞》,详解经论,天下分行焉。
元康
按《宋高僧传》:“元康,不详姓氏。贞观中,游学京邑,有彭 亨之誉,形拥肿而短。然其性情酋勇,闻少解多,群辈 推许。先居山野,恒务持诵观音,求加慧解。遂感鹿一 首,角分八岐,厥形绝异。康见之,抚而驯伏,遂豢养之。 乘而致远,曾无倦色。以三论之文,荷之于背,又以小 轴,系之于尾,曳入上都,意为戏弄。说有之徒,不达空 性,我与轻轴碾之,令悟真理。”又衣大布,曳衲播,戴竹 笠,笠宽丈有二尺,装饰诡异,人皆骇观。既入京城,见 一法师盛集讲经化导,康造其筵,近其座,便就所讲 义申问,往返数百言,人咸惊康之辩给如此。复戏法 师曰:“甘桃不结实,苦李压低枝。”讲者曰:“轮王千个子, 巷伯勿生儿。”盖讥康之无生徒也。康曰:“丹之藏者赤, 漆之藏者黑。随汝之赤者,非𫄸绛焉;入汝之黑者,非 铅墨焉。”举众皆云:“辞理涣然,可非垂迹之大士也。”帝 闻之喜曰:“何代无其人?”诏入安国寺讲此三论,遂造 《疏解》《中观》之理,别撰《元枢》两卷,总明中百门之宗旨 焉。后不测其终。
彦悰
按《宋高僧传》,“彦悰,未知何许人也。贞观之末,观光上 京,求法于三藏法师之门。然其才不迨光宝,偏长缀 习学耳。于元儒之业,颇见精微,辞笔之能,殊超流辈。 有魏国西寺沙门慧立,性气炰烋,以护法为己任。著 传五卷,专记三藏。自贞观中一行盛化,及西域所历 夷险等,号《慈恩传》”,盖取寺题也。及削槁云毕,虑遗诸 美,遂藏于地穴。至疾亟,命门徒掘土出之而卒。其本 数年流散他所,搜购乃获。弟子等命悰排次之,序引 之,或文未允,或事稍亏,重更伸明,曰:笺述是也。乃象 郑司农《笺》,毛之诂训也。或有调之曰:“子与隋彦琮相 去几何?”对曰:“赐也,何敢望回。”虽长卿慕蔺,心宗慕于 玉宗,故有以也。《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自许,亦颜 之士也。或人许焉,悰不知所终。
===义湘===按《宋高僧传》:“义湘,俗姓朴,鸡林府人也。生且英奇,长 而出离,逍遥入道,性分天然。年临弱冠,闻唐土教宗 鼎盛,与元晓法师同志西游。行至本国海门唐州界, 计求巨舰,将越沧波,倏于中涂,遭其苦雨,遂依道旁 土龛间隐身所以避飘湿焉。迨乎明旦相视,乃古坟 骸骨旁也。天犹霡霂,地且泥涂,尺寸难前,逗留不进。” 又寄埏甓之中。夜之未央,俄有鬼物为怪。晓公叹曰: “前之寓宿,谓土龛而且安;此夜留宵,托鬼乡而多祟。 则知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龛坟不二。又三界唯 心,万法唯识。心外无法,胡用别求?我不入唐,却携囊 返国。”湘乃只影孤征,誓死无退。以总章二年附商船 达登州岸。分卫到一信士家,见湘容色挺拔,留连门 下。既久,有少女丽服靓妆,名曰善妙,巧媚诲之,湘之 心石不可转也。女调不见答,顿发道心于前,矢大愿 言:“生生世世归命和尚,习学大乘,成就大事,弟子必 为檀越,供给资缘。”湘乃径趣长安终南山智俨三藏 所,综习《华严经》。时康藏国师为同学也,所谓知微知 章,有伦有要,德瓶云满,藏海嬉游。乃议回程,传法开 诱。复至文登旧檀越家,谢其数稔供施,便募商船,逡 巡解缆。其女善妙,预为湘办集法服并诸什器,可盈 箧笥,运临海岸。湘船已远,其女咒之曰:“我本实心供 养法师,愿是衣箧跳入前船。”言讫,投箧于骇浪。有顷 疾风吹之,若鸿毛耳。遥望径跳入船矣。其女复誓之: “我愿是身化为大龙,扶翼舳舻,到国传法。”于是攘袂 投身于海。将知愿力难屈,至诚感神,果然伸形夭矫, 或跃蜿蜒,其舟底宁,达于彼岸。湘入国之后,遍历山 川,于句丽百济,风马牛不相及地,曰:“此中地灵山秀, 真转法轮之所。无何,权宗异部,聚徒可半千众矣。”湘 默作是念:“《大华严》教,非福善之地,不可兴”焉。时善妙 龙恒随作护,潜知此念,乃现大神变于虚空中,化成 巨石,纵广一里,盖于伽蓝之顶,作将堕不堕之状。群 僧惊骇,罔知攸趣,四面奔散。湘遂入寺中,敷阐斯经。 冬阳夏阴,不召自至者多矣。国王钦重,以田庄奴仆 施之。湘言于王曰:“我法平等,高下共均,贵贱同揆。《涅 盘经》八不净财,何庄田之有,何奴仆之为?贫道以法 界为家,以盂耕待稔,法身慧命,借此而生矣。”湘讲树 开花,谈丛结果。登堂睹奥者,则智通、表训、梵体、道身 等数人,皆啄巨�飞出迦留罗鸟焉。湘贵如《说行》,讲 宣之外,精勤修练,庄严刹海,靡惮暄凉。又常行义,净 洗秽法,不用巾帨,立期干燥而止。持三法衣,瓶钵之 馀,曾无他物。凡弟子请益,不敢造次,伺其怡寂而后 启发。湘乃随疑解滞,必无滓核。自是已来,云游不定, 称可我心,卓锡而居,学侣蜂屯。或执笔书绅,怀铅札 叶,抄如结集,录似载言如是义门,随弟子为目,如云 《道身章》是也。或以处为名,如云《锥穴问答》等数章疏, 皆明《华严性海毗卢遮那无边契经》义例也。湘终于 本国,塔亦存焉,号海东华严初祖也。
义忠
按《宋高僧传》,“义忠姓尹氏,潞府襄垣人也。年始九岁, 宿植之性,志愿出家,得淄州沼阇梨为师,若凤巢中 之生鹓雏也。少秉奇操,慧解不伦。沼授与《大涅槃经》, 时十三岁矣,相次诵彻四十卷,众皆惊骇,号空门奇 童。二十登戒,学《四分律》,义理淹通,旁习《十二门论》二 本,即当讲演。”沼师知是千里之骏,学恐失时。闻长安 基师新造疏章,门生填委,声振天下。乃师资相将,同 就基之讲肆。未及五年,又通二经五论,则《法华》《无垢 称》及《百法因明》《俱舍》《成唯识》《唯识道》等也。由兹开奖, 弟子繁多,讲树别茂于枝修,义门旁开于关窍,乃著 《成唯识论纂要》,《成唯识论钞》三十卷,《法华经钞》二十 卷,《无垢称经钞》二十卷,《百法论疏》最“为要,当移解二, 无我归后。”是以掩慈恩之繁,于今盛行,勿过忠本。所 谓别群玉,贯众花,玉装琼树之林,花缀蜀机之锦,辈 流首伏,声彩悠飏。况基师正照于太阳,忠也旁御于 龙烛,四方美誉,千里归心者,不可胜算矣。传持靡怠, 仅五十馀年,计讲诸教七十许遍。至年七十二,忽起 怀土之心,归于昭义,示同初夏,诵戒行道,每一坐时, 面向西北,仰视兜率天宫,冥心内院,愿舍寿时,得见 天主,永离凡浊,终得转依。一日晨兴,澡洗讫,整肃容 仪,望空礼拜,如有哀告之状。少顷,结跏趺坐,嘱付流 通教法之意。毕,忽异香满室,彩云垂空。忠合掌仰视 曰:“秽弱比丘,何烦大圣躬来引接。”言尽而化。乡人道 俗,建塔供养。全身不坏。至今河东乡里《高冈》存焉。
元晓〈附大安〉
按《宋高僧传》:“元晓姓薛氏,东海湘州人也。丱𩭄之年, 惠然入法,随师禀业,游处无恒。勇击义围,雄横文阵, 仡仡然桓桓然,进无前却。盖三学之淹通,彼土谓为 万人之敌,精义入神,为若此也。尝与湘法师入唐慕 奘三藏慈恩之门。厥缘既差,息心游往。无何,发言狂 悖,示迹乖疏,同居士入酒肆,倡家若志公持金刀铁” 锡,或制疏以讲杂华,或抚琴以乐祠宇,或闾阎寓宿, 或山水坐禅,任意随机,都无定检。时国王置百座《仁王经》大会,遍搜硕德,本州以名望举进之。诸德恶其 为人,谮王不纳。居无何,王之夫人脑婴痈肿,医工绝 验。王及王子臣属祷请山川灵祠,无所不至。有巫觋 言曰:“苟遣人往他国求药,是疾方瘳。”王乃发使泛海 入唐,募其医术。溟涨之中,忽见一翁由波涛跃出,登 舟邀使人入海,睹宫殿严丽,见龙王,王名钤海,谓使 者曰:“汝国夫人,是青帝第三女也。我宫中先有《金刚 三昧经》,乃二觉圆通,示菩萨行也。今托仗夫人之病, 为增上缘,欲附此经出彼国流布耳。”于是将三十来 纸重沓散经,付授使人。复曰:“此经渡海中,恐罹魔事。” 王令持刀裂使人腨肠而内于中,用蜡纸缠縢,以药 傅之,其腨如故。龙王言:“可令大安圣者铨次缀缝,请 元晓法师造疏讲释之,夫人疾愈无疑。假使雪山阿 伽陀药力亦不过是。”龙王送出海面,遂登舟归国。时 王闻而欢喜,乃先召大安圣者黏次焉。大安者,不测 之人也,形服特异,恒在市廛,击铜钵唱言大安,大安 之声故号之也。王命安,安云:“但将经来,不愿入王宫 阈。安得经排来成八品,皆合佛意?”安曰:“速将付元晓 讲,馀人则否。”晓受斯经,正在本生湘州也。谓使人曰: “此经以本始二觉为宗,为我备角,乘将案几在两角 之间,置其笔砚始终于牛车。”造疏成五卷。王请克日 于黄龙寺敷演。时有薄徒窃盗新疏,以事白王,延于 三日,重录成三卷,号为《略疏》。洎乎王臣,道俗,云拥法 堂。晓乃宣吐有仪,解纷可则,称扬弹指,声沸于空。晓 复昌言曰:“昔日采百椽,时虽不预会;今朝横一栋处 惟我独能。”时诸名德,俯颜惭色,服膺忏悔焉。初晓示 迹无恒,化人不定,或掷盘而救众,或噀水而扑焚,或 数处现形,或六方告灭,亦杯度志公之伦欤?其于《解 性览》无不明矣。《疏》有广略二本,俱行本土,略本流入 中华,后有翻经,三藏改之为“论”焉。
神楷〈附明恂〉
按《宋高僧传》,神楷姓郭氏,太原人也,即汉末林宗之 后,世袭冠裳。后随父宦于秦,为京兆人也。昆弟六人, 楷居其季。幼而聪敏,立志弗群,不乐浮荣,誓求翦落, 礼明恂法师为弟子,即大乘恂也。洎乎年满受具,于 经论义理,大小该通,耳闻口诵,譬鲜㲲之易染,遂讲 《摄大乘》《俱舍》等论,颖悟辈流,罕有齐驾。后因讲《净名 经》,见古师判处,喟然叹曰:“美则美矣,未尽善也。”乃于 安陆白赵山撰疏。一云:在越州剡石城寺述作。素有 巧性,于剡溪南岩之下,映水塑貌,今有池已涸矣。岩 下石隙缝间幽暗,然中有木棺者,云是楷殡于此。游 人下窥,历历皆睹。又言:楷因慈恩西明等寺,度公者 出家,及翻经论,敕诸道高行才学僧并赴京师,遂应 诏而入,配居崇业寺。至天后朝方行其疏。后卒于此 寺,弟子迁塔于南逍遥园焉。实大乘基之法门犹子 也。
会隐
按《宋高僧传》:“会隐不详何许人也。精明之气,绰有盈 馀。处于等夷,若鸡群之见鹤也。天皇朝慎选高学名 德,隐膺斯选。麟德二年,敕北门、西龙门修书所同与 西明寺元则等一十人,于一切经中略出精义。元文 三十卷,号《禅林要钞》。书成奏呈,敕藏秘阁。隐亦尝预 翻译,元则颇闻著述,高宗朝斯为龙象之最焉。”
僧瑗
按《宋高僧传》:“僧瑗,字辩空,姓郁氏,高平昌邑人也。姬 水疏源,狼亭袭庆。鲁相继昌侯之业,历载弥光。少傅 纂《尚书》之风,清尘不昧。瑗夙植奇颖,早擅嘉祥。母赵 氏娠孕之日,侧侍圣贤,浮空游乐。及年六岁,随母入 舍利塔,见圣僧像,欣然跳跃,状若旧交。因启母出家, 母以其尚幼,抑而未许。至年十三,方遂其志。依虎丘” 寺慧严法师为弟子。谦抑之操,出自生知,辩慧之能, 业称上首。以龙朔二年奉敕剃翦,冥符所应,还隶此 山。暨严公长往,乃依慧诩禅师受具足戒。听常乐寺 聪法师《三论》甚深,无相,疑滞,豁除方便,解脱,怡然独 悟。因智从心证,遂诣江宁融禅师求学心法。摄念坐 禅,众魔斯伏;勤行精进,猛兽恒驯。是以名称普闻,声 光八绝,旗亭趋利,削迹无践,冬夏不易,常披一衲,或 滴水以充于夕渴,或数粒将济于朝饥。或风雪凛凛, 礼诵无替于六时;或炎暑爞爞,经行不亏于少选。称 扬叹羡,容色湛如,毁辱诃骂,欢喜而受。每荫以长松, 属思鸿远。清泉独坐,映定水以雕文;虚室高栖,蔼禅 枝而荡虑。撰《武丘名僧苑》一卷,注《郁子》两卷,文集三 卷,盖道俗之仪表,人物之师范焉。永昌元年十二月 二十日,见身有疾,谓弟子曰:“吾闻尸所到处,便为秽 恶,出就别方,乃称离罪。”尔门弟子等迎止于通波亭 北静志庄,忽闻异香从空而下。瑗遗训勤切,正观叮 咛,灭后可依外国法。言讫,合掌而终,春秋五十一。缁 素奔恸,咸悲眼灭。弟子僧《义元》及雉山县尉檀信等, 同遵师旨,如法阇维。收舍利于寺建塔,勒铭于塔所。
印宗
按《宋高僧传》:“印宗姓印氏,吴郡人也。母刘氏始娠,邻家咸见一沙门端雅徐步入印舍,白刘曰:‘愿为子焉’。母梦同此,再三陈让不克。父梦有馈栴檀香木,童子 跪授付刘,刘顿厌荤膻,俗间食味隔在唇吻之外。及 生而长,从师诵通经典。末最精讲者《涅槃经》。咸亨元 年,在京都,盛扬道化。上元中,敕入大爱敬寺,居辞不” 赴,请于蕲春东山忍大师咨受禅法。后于番禺遇慧 能禅师,问答之间,深谙元理。还乡地,刺史王胄礼重 殊伦,请置戒坛,命宗度人,可数千百。续敕召入内,乃 造慈氏大像,所著《心要集》,起梁至唐,天下诸达者语 言总录焉。又奉敕江东诸寺院,天柱、报恩各置戒坛 度人。又纂百家诸儒士三教文意,表明佛法者,重结 集之,手笔逾高,著述流布。至先天二年二月二十一 日示终,嘱循轮王法葬之,年八十七。会稽王师干立 塔铭焉。
宗哲
按《宋高僧传》:“宗哲,西河平遥人也。稚岁而有奇相,聪 颖天资。既寻师范,砥节饬躬。属元奘三藏新翻诸经 论,哲就其门,请益无替。凡几周星,备穷诸典,若指于 掌,于奘门下,号为得意。后因讲唱,厥义日新,时谓之 为法江。哲曰:‘为吾谢此品藻焉。殊不知法海在乎大 原矣。所指者,盖浮丘为沧溟也。哲悯学者不达其意’”, 而师悖哉。乃著义例,寰海之内,莫不企羡。其如《说佛 位三事喻》中,沼法师言:三点三目,强分上下,胜劣配 属,太成巧诬。哲云:“三事俱得。”然无名师品量,退而省 之,哲其得矣。号之得意,岂虚也乎?沼师所以成馀师 之说也。
德感
按《宋高僧传》:“德感,姓侯氏,太原人也。仪容瑰丽,学业 精赡,众典服勤,于《瑜伽论》特振声彩。天皇大帝征为 翻经大德。又与胜庄、大仪等同参义净译场,对扬受 赐,言谢浏亮。帝悦。寻授封昌平县开国公,累井田至 三千户。帝为赞曰:‘河汾之宝,山岳之英。早祛俗累,夙 解尘缨。缁门仰德,绀宇驰声。式亚龙树,爰齐马鸣。为’” 时君之所贵为若此也。御制《风行》,缁伍荣之。后充河 南佛授记寺都维那。晚升寺任,中外肃然。终年六十 馀,著《义门》行于世。如其七方便人,回心渐顿悟义,与 湛法师为勍敌耳,故交绥而退焉。
浮丘
按《宋高僧传》:“浮丘姓张氏,太原人也。挺然奇表,慧悟 绝伦。于瑜伽论差成精博。旁综群书,言分雅俗,四方 学者,争造其门。然讷于宣剖,敏于通解,深藏若虚,庸 庸品类,多所不知。于时哲公露其头角,博闻强识之 者惧其抵触,岂况诸馀乎。哲惟神服丘之义学,故谓 为《法海》焉。享年七十馀,终于所居。然未闻其有所著” 述矣。
法藏〈附大仪〉
按《宋高僧传》,“法藏,字贤首,姓康,康居人也。风度奇正, 利智绝伦。薄游长安,弥露锋颖。寻应名僧义学之选。 属奘师译经,始预其间。后因笔受证义润文,见识不 同,而出译场。至天后朝传译首登其数。实义难陀赍 《华严》梵夹”至同,义净复礼,译出新经,又于义净译场, 与胜庄大仪证义。昔者炖煌杜顺传《华严法界观》,与 弟子智俨讲授。此晋译之本,智俨付藏,藏为则天讲 《新华严经》,至天帝网义,十重元门、海印三昧门、六相 和合义门、普眼境界门,此诸义章皆是《华严》总别义 网。帝于此茫然未决,藏乃指镇殿金师子为喻,因撰 义门,径捷易解,号金师子章,列十门总别之相,帝遂 开悟其旨。又为学不了者,设巧便取“鉴,十面八方安 排,上下各一,相去一丈馀,面面相对,中安一佛像,然 一炬以照之,互影交光”,学者因晓刹海涉入无尽之 义。藏之善巧化诱,皆此类也。其如宣翻之寄,亦未能 舍。盖帝王归信,缁伍所凭之故。洎诸梵僧罢译。帝于 圣历二年己亥十月八日,诏藏于佛授记寺讲《大经》, 至《华藏世界品》,讲堂及寺中地皆震动,都惟那僧恒 景具表闻奏。敕云:“昨请敷演微言,阐扬秘赜。初译之 日,梦甘露以呈祥;开讲之辰,感地动以标异。斯乃如 来降迹,用符九会之文。岂朕庸虚,敢当六种之震?”披 览来状,欣惕于怀,云:其为帝王所重,实称非虚。所以 《华严》一宗付授澄观,推藏为第三祖也。著《般若心经 疏》,为时所贵。天下流行。复号“康藏国师”是欤。
恒景
按《宋高僧传》,恒景,姓文氏,当阳人也。贞观二十二年, 敕度听习三藏,一闻能诵,如说而行。初就文纲律师 隶业毗尼,后入覆舟山玉泉寺,追智者禅师习止观 门。于寺之南十里别立精舍,号龙兴是也。自天后、中 宗朝,三被诏入内供养,为受戒师。以景龙三年奏乞 归山,敕允其请,诏中书门下及学士于林光宫观内 道场设斋。先时,追召天下高僧兼义行者二十馀人, 常于内殿修福,至是散斋,仍送景并道俊、元奘各还 故乡。帝亲赋诗,学士应和,即中书令李峤、中书舍人 李乂等数人。时景等捧诗,振锡而行,天下荣之。景撰《顺了义论》二卷,《摄正法论》七卷、《佛性论》二卷。学其宗 者,如渴之受浆。至先天元年九月二“十五日。卒于所 住寺。春秋七十九。”弟子奉葬于寺之西原也。
一行
按《宋高僧传》:“一行俗姓张,巨鹿人也。本名遂,则唐初 佐命剡国公公谨之支孙也。丱岁不群,聪黠明利,有 老成之风。读书不再览,已暗诵矣。因遇普寂禅师大 行禅要,归心者众,乃悟世幻,礼寂为师,出家剃染,所 诵经法,无不精讽。寂师尝设大会,远近沙门,如期必 至,计逾千众。时有征士卢鸿,隐居于别峰,道高学富”, 朝廷累降蒲轮,终辞不起。大会主事,先请鸿为导文, 序赞邑社。是日鸿自袖出其文,置之几案。钟梵既作, 鸿谓寂公曰:“某为数千百言,况其字僻文古,请求朗 隽者宣之,当须面指擿而授之。”寂公呼行伸纸,览而 微笑,复置几案。鸿怪其轻脱,及僧聚于堂中,行乃攘 袂而进,抗音典裁,一无遗误。鸿愕视久之,降叹不能 已。复谓寂公曰:“非君所能教导也,当纵其游学。”自是 三学名师,罕不咨度。因往当阳,值僧真纂成《律藏序》, 深达毗尼,然有阴阳谶纬之书,一皆详究,寻访算术, 不下数千里。知名者往询焉。末至天台山国清寺,见 一院古松数十步,门枕流溪,淡然岑寂。行立于门屏, 闻院中布算,其声蔌蔌然。僧谓侍者曰:“今日当有弟 子自远求吾算法,计合到门,必无人导达耶?”即除一 算子。又谓侍者曰:“门前水合却西流,弟子当至。”行承 其言而入,稽首请法,尽授其诀焉,门前水复东流矣。 自此声振遐迩,公卿籍甚。元宗闻之,诏入谓行曰:“师 有何能?”对曰:“略能记览,他无所长。”帝遂命中官取宫 籍以示之,行周览方毕,覆其本,记念精熟,如素所习。 唱数幅后,帝不觉降榻稽首曰:“师实圣人也。”嗟叹良 久。寻乃诏对无恒,占其灾福,若指于掌,言多补益。时 邢和璞者,道术人,莫窥其际,尝谓尹愔曰:“一行和尚 真圣人也。汉洛下闳造历云:八百岁当差一日,则有 圣人定之。今年期毕矣,属《大衍历》出,正其差谬,则洛 下闳之言可信,非圣人孰能预于斯矣。”又于金刚三 藏学陀罗尼秘印,登前佛坛,受法王宝,复同无畏三 藏译《毗卢遮那佛经》,开后佛国,其传密藏,必抵渊府 也。睿宗、元宗并请入内集贤院,寻诏住兴唐寺。所翻 之经,遂著疏七卷,又《摄调伏藏》六十卷,《释氏系录》一 卷,《开元大衍历》五十二卷。其历编入《唐书》,《历律志》以 为不刊之典。又造游仪黄赤二道,以铁成规,于院制 作。次有王媪者,行邻里之老妪,昔多赡行之贫,及行 显遇,常思报之。一日,拜谒云:“儿子杀人,即就诛矣,况 师帝王雅重,乞奏减死,以供母之残龄。”如是泣涕者 数四。行曰:“国家刑宪,岂有论请而得免耶?”命侍僧给 与若干钱“物,任去别图。”媪戟手曼骂曰:“我居邻周,给 迭互綳褓间抱乳,汝长成何忘此惠耶?”行心慈爱,终 夕不乐。于是运算毕,召净人戒之曰:“汝曹挈布囊,于 某坊闲静地,午时坐,伺得生类投囊,速归。”明日果有 猳彘引㹠七个,净人分头驱逐猳母走矣。得㹠而归, 行已,备巨瓮,逐一入之,闭盖,以六乙泥封。口诵胡语, 数契而止。投明,中官下诏入问云:“司天监奏昨夜北 斗七星全不见,何耶?”对曰:“昔后魏曾失荧惑星,至今 帝车不见,此则天将大儆于陛下也。夫匹夫匹妇,不 得其所,犹陨霜天旱,盛德所感,乃能退之。感之切者, 其在葬枯骨乎?释门以慈心降一切魔,微僧曲见,莫 若大赦天下。”元宗依之。其夜占奏:“北斗一星见,七夜 复初,其术不可测也。”又开元中尝旱甚,帝令祈雨,曰: “当得一器,上有龙状者,方可致雨。”敕令中官同于内 库中遍视之,皆言弗类。数日后,指一古鉴鼻盘龙,喜 曰:“此真龙也。”乃将入坛场,一日而雨。其异术通感为 若此也。元宗在大明宫,从容密问社稷吉凶,并祚运 终毕事,行对以他语。帝询之不已,遂曰:“陛下当有万 里之行。”又曰:“社稷毕得终吉。”帝大悦,复遗帝一金合 子,形若弹丸,内贮物,撼必有声,发之不得,云有急则 开。帝幸蜀仓黄,都忘斯事,及到成都,忽忆,启之则药 分中当归也。帝曰:“伊药产于此师,知朕违难,至蜀当 归也。”复见万里桥,曰:“一行之言,信其神矣。”命中官焚 香祝之,乃告谢也。及昭宗初封吉王,至太子德王,唐 为梁灭,终行之言社稷毕,得终吉也。开元十五年九 月,于华严寺疾笃,将舆病入辞,小间而止。元宗此夜 梦瞰禅居,见绳床纸隔开扇,晓而验问,一如所睹。乃 诏京城名德致大道场,为行祈福。危疾微愈,其宠爱 如是。十月八日,随驾幸新丰,身无诸患,口无一言,忽 然浴香水换衣,趺坐正念,怡然示灭。一云:辞告元宗 后,自驾前东来嵩山,谒礼本师,即寂也。时河南尹裴 宽正谒寂,寂云:“有少事,未暇与大尹款话,且请踌躇 休息也。”宽乃屏从人,止于旁室,伺寂何为。见洁净正 堂,焚香默坐,如有所待。斯须,叩门连声云:“天师一行 和尚至。”行入,颇匆切之状。礼寂之足,附耳密语,其貌 愈恭。寂但颔应曰:“无不可者。”语讫又礼,礼语者三,寂 唯言:“是是,无不可者。”行语讫,降阶入南室,自闭其户寂乃徐召侍者曰:“速声钟一,行已灭度。”左右疾走视 之,瞑目而坐,手掩伺息已绝,四众弟子,悲号沸渭,撼 动山谷。乃停神于罔极寺。自终及葬,凡经二七日,爪 甲不变,髭发更长,形色怡悦,时众惊异。帝览奏悲怆 曰:“禅师舍朕,深用哀慕,丧事官供。”诏葬于铜人原,谥 曰大慧禅师,御撰《塔铭》,天下释子荣之。
靖迈
按《宋高僧传》:“靖迈,梓潼人也。少孺矜持,长高志操。特 于经论,研核造微。气性沉厚,不妄交结,游必择方,抵 于京辅。贞观中,属元奘西回,敕奉为太穆太后,于京 造广福寺,就彼翻译。所须吏力,悉与元龄商量,务令 优给。遂召证义大德,谙练大小乘经论,为时所尊尚 者,得一十一人,迈预其精选,即居慈恩寺也。”同普光 寺栖元、广福寺明浚、会昌寺辩机、终南山丰德寺道 宣同执笔缀文,翻译《本事经》七卷。迈后与神昉笔受 于玉华宫及慈恩寺翻经院,皆推适变故,得经心矣。 后著《译经图纪》四卷,铨序古今经目,译人名位、单译、 重翻、疑伪等科,一皆条理,见编于藏。开元中,智升又 续其题目焉。
顺璟
按《宋高僧传》:顺璟者,浪郡人也。本土之氏族,东夷之 家系,故难详练。其重译学声教,盖出天然。况乎因明 之学,奘师精研,付受,华僧尚未多达。璟之克通,非其 宿植之力,自何而至。于是欤传得奘师真唯识量,乃 立决定相违不定。量于乾封年中,因使臣入贡,附至 于时。奘师长往,向及二年,其量云真,故极成色,定离 眼识,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犹如眼根。良以三藏 隐密周防,非大智不明。璟为宗云:“不离于眼识,自许 初三,摄眼所不摄故,犹如眼识也。”如此善成他义。时 大乘基览此作,便见璟所不知。虽然,终仰边僧识见 如此,故叹之曰:新罗顺璟法师者,声振唐蕃,学包大 小。业崇迦叶,惟执行于杜多。心务薄拘,恒驰声于少 欲。既而蕴艺西夏,传照东夷,名道日新,缁素钦揖。虽 彼龙象,不少海外时称独步,于此量作,决定相违。基 师念远国之人有兹利慧,搪突奘师,暗中机发,善成 三藏之义,惜哉!璟在本国,稍多著述,亦有传来中原 者,其所宗法,相大乘了义教也。见《华严经》中始从发 心便成佛已,乃生谤毁不信。或云当启手足,命弟子 辈扶掖下地,地则徐裂,璟身俄坠,时言生身陷地狱 焉。于今有坑,广袤丈馀,实坎窞然,号“顺璟捺落迦”也。
嘉尚
按《宋高僧传》,“嘉尚,未知何许人也。慧性天资,瑰奇气 质,篇聚坚守,性相克攻,勤在进修,务于翻译。远栖心 于奘三藏门,见宗庙之富,窥室家之好。久稽考瑜伽 师地、佛地论旨,成《唯识论》,深得义趣。随奘于玉华宫 译《大般若经》,充证义缀文,多能杰出。及三藏有疾,命 尚具录所翻经论,合七十五部,总一千三百三十五” 卷。又录俱𦙆画像一千帧,造十俱胝像,写经、放生、然 灯,令尚宣读。奘合掌欢喜曰:“吾心中愿也,汝代导之。” 得没而无悔焉。奘卒,著述疏钞,出杂集,义门伙多。天 后朝,同薄尘灵辩等预译场证义,功绩愈繁。尚初侍 奘师在玉华宫翻经,至《初会严净佛土品》,说诸佛菩 萨以神通愿力,盛大千界上妙珍宝、诸妙香花,及意 乐所生五尘妙境,供养庄严。说法处与寺主慧德夜 睹玉华寺内,广博严净,伎乐盈满,又闻三堂讲法。明 日白奘,欢喜符合,尚不知所终。
慧沼〈附大愿 尘外〉
按《宋高僧传》:“慧沼,不知何许人也。少而警慧,始预青 衿。依于庠序,诵习该通。入法修身,不违戒范,乃被时 谚沼阇梨焉。次攻坚于经论,善达翻传。自奘三藏到 京,恒窥壸奥。后亲大乘基师,更加精博。及菩提流志, 于崇福寺译《大宝积经》,沼预其选,充证义新罗胜庄 法师执笔沙门大愿尘外,皆一时英秀,当代象龙。时” 武平一充使,卢藏用、陆景初总预斯场,中书侍郎崔 湜行香至翻经院,叹曰:“清流尽在此矣,岂应见隔?”因 奏请乞同润色新经。初,沼《证义》于义净译场多所刊 正,讹言舛义,悉从指定。后著诸疏义,号《淄洲沼》也。
元逸
按《宋高僧传》,“元逸姓窦氏,即元宗神武皇帝从外父 也。繁柯懿叶,莫我与京,昆友侄弟多升朝列,或以靡 丽自持,或以官荣相抗。逸乃风神秀朗,潇洒拔俗,悟 色空之迹,到真寂之场,糠秕膏粱,幺么轩冕。既而形 厕缁伍,学追上流,秘藏香龛,披阅通理。一日喟然兴 叹曰:‘去圣日远,编简倒错,或止存夏五,或滥在鲁鱼’。” 加以笔札偷行,校雠丧句。若《犍度》失其夹叶,犹《礼记》 脱错后先,日见乖讹,迷而不复。有一于此,彝伦攸斁。 遂据古今所撰目录,及勘诸经,披文已浩于几案,积 卷仍溢于堂宇。字舛者详,义而纶之,品差者赜,理而 纲之。星霜累迁,功业克著。非夫心断金石,志坚冰蘗 者,曷登此哉?既综结其科目,谅条而不紊也。都为三 十卷,号《释教广品历章》焉。考其大小乘经律论,并东西土贤圣集,共一千八十部,以蒲州、共城二邑纸书 校知多少,缚定品次,俾后世无闷焉。其章颇成伦要, 备预不虞,古之善制。有乐陵尹灵琛为序,逸后不知 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