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禽虫典 第一百二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二十九卷
博物汇编 禽虫典 第一百三十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第一百二十九卷目录

     龙部纪事二

    禽虫典第一百二十九卷

    龙部纪事二

    《宋书符瑞志》:高祖少时诞节嗜酒,自京都还,息于逆 旅。逆旅妪曰:“室内有酒,自入取之。”帝入室,饮于盎侧, 醉卧地。时司徒王谧有门生,居在丹徒,还家亦至此 逆旅。逆旅妪曰:“刘郎在室内,可入共饮酒。”此门生入 室惊出,谓妪曰:“室内那得此异物?”妪遽入之,见帝已 觉矣。妪密问何所见,门生曰:“见有一物,五采如蛟龙”, 非刘郎门生。还以白谧,谧戒使勿言,而与结厚。帝自 少至长,目中常见二龙在前,始尚小,及贵转大。 《南史宋武帝本纪》:帝尝游京口竹林寺,独卧讲室前, 上有五色龙章。众僧见之,惊以白帝,帝独喜曰:“上人 无妄言。”帝行止时,见二小龙附翼,樵渔山泽同侣,或 亦睹焉。

    《宋书符瑞志》:“宋武帝永初元年七月,青龙见义兴阳 羡。八月,青龙二见南郡江陵。”

    《南史宋文帝本纪》:“帝,武帝第三子。永初元年,封宜都 郡王,位镇西将军。景平初,有黑龙见西方,五色云随 之,皆以为帝王之瑞。”

    《宋书王昙首传》,“太祖为冠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 昙首为府功曹。太祖镇江陵,自功曹为长史,随府转 镇西长史。高祖甚知之,谓太祖曰:‘王昙首沈毅有器 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景平中,有龙见西方半天 腾上,荫五彩云,京都远近聚观。太史奏曰:‘西方有天 子气’。太祖入奉大统,上及议者皆疑,不敢下。昙首与’” 到彦之、从兄华固劝,上犹未许。昙首又固陈,并言天 人符应。上乃下率府州文武,严兵自卫,台所遣百官, 众力不得近部伍。中兵参军朱《容子》抱刀在平乘户 外,不解带者数旬。既下,在道有黄龙出,负上所乘舟, 左右皆失色。上谓昙首曰:“此乃夏禹所以受天命,我 何堪之!”

    《异苑》:“东海徐羡之字宗文。尝行经山中,见黑龙长丈 馀,头有角,前两足皆具,无后,曳尾而行。后文帝立,羡 之竟以凶终。”

    《宋书符瑞志》:“文帝元嘉十三年九月己酉,会稽郡西 南向晓忽大光明,有青龙腾跃凌云,久而复灭。吴兴 诸处,并以其日同见光景,扬州刺史彭城王义康以 闻。”

    元嘉二十一年十月己丑,永嘉、永宁见黄龙自云而 下,太守臧艺以闻。

    元嘉二十五年五月丁丑,黑龙见元武湖,北苑丞王 世宗以闻。戊戌,黑龙见元武湖东北隈。八月辛亥,黄 龙见会稽,太守孟𫖮以闻。广陵有龙自湖水中升天, 百姓皆见。

    孝武帝孝建二年七月癸丑,黄龙见石头城外水滨, 中护军湘东王讳以闻。

    三年五月己未龙见临川郡江州刺史东海王袆以 闻。

    大明元年五月癸亥,黑龙见晋陵占石邨,改“邨”为“津 里。”

    《南史齐高帝本纪》,始帝年十七时,尝梦乘青龙上天, 西行逐日。帝旧茔在武进彭山,冈阜相属,百里不绝, 上有五色云,又有龙出焉。宋明帝甚恶之,遣善占墓 者高灵文占相。灵文先给事太祖,还诡答曰:“不过出 方伯耳。”密白太祖曰:“贵不可言。”明帝意犹不已,遣人 践籍,以左道厌之。上后于所树华表柱,忽龙鸣,响震 山谷。泰始三年,宋明帝遣前淮南太守孙奉伯往淮 阴监元,会奉伯旧与帝款,是行也,帝与奉伯同室卧, 奉伯梦上乘龙上天,于下捉龙脚不得。及觉叙梦,因 谓曰:“兖州当大庇生灵,而弟不得与也。”奉伯竟卒于 宋世。

    《齐武帝本纪》:帝将产之夕,孝皇后、昭皇后并梦龙据 屋,故小字上为“龙儿。”

    《南齐书祥瑞志》:“元徽三年,太祖在清溪宅斋前池中 忽扬波起浪,涌水如山,有金石响。须臾有青龙从池 中出,左右皆见之。”

    《鼎录》:齐高祖于斋中池内见龙,遂埋一鼎,其文曰:“龙 鼎”,真书,三足。

    《南齐书祥瑞志》:“升明元年,青龙见齐郡。”

    建元四年,青龙见顺阳郡清水县平泉湖中。

    《南史齐始兴简王鉴传》,“永明五年,鉴献龙角一枚,长 九尺三寸,色红有文《南齐书祥瑞志》:“永明七年,黄龙见曲江县黄池中,一 宿二日。”

    《萧颖胄传》:“永元三年正月,和帝为相国,颖胄领左长 史,进号镇军将军。于是始选用方伯。梁王屡表劝和 帝即尊号,梁州刺史柳惔,竟陵太守曹景宗并劝进。 颖胄使别驾宗史撰定礼仪,上尊号,改元于江陵。立 宗庙南北郊,州府城门,悉依建康宫。置尚书五省,以 城南射堂为兰台,南郡太守为尹。建武中,荆州大风” 雨,龙入柏斋中,柱壁上有爪足处,刺史萧遥欣恐畏, 不敢居之,至是以为“嘉祐殿。”

    《祥瑞志》:“中兴二年,山上云障四塞,顷有元黄五色如 龙,长十馀丈,从西北升天。”

    《南史武德郗皇后传》:“后酷妒忌,及终,化为龙,入于后 宫,通梦于帝,或见形,光彩照灼。帝体将不安,龙辄激 水腾涌,于露井上为殿,衣服委积,常置银鹿卢金瓶, 灌百味以祀之。故帝卒不置后。”

    《隋书五行志》:“梁天监二年,北梁州潭中有龙斗,喷雾 数里,龙蛇之孽。”《洪范五行传》曰:“龙,兽之难害者也。天 之类,君之象。天气害,君道伤,则龙亦害。斗者,兵革之 象也。”京房《易飞候》曰:“众心不安,厥妖龙斗。”是时帝初 即位,而有陈伯之、刘季连之乱,国内危惧。

    普通五年六月,龙斗于曲阿王陂,因西行至建陵城, 所经处树木皆折。占同“天监二年。经建陵而树木折 者,国有兵革之祸,园陵残毁之象。”时帝专以讲论为 务,不从耕战,将轻卒惰,君道既伤,故有龙孽之应。帝 殊不悟。至太清元年,黎州水中又有龙斗,波浪涌起, 云雾四合,见白龙南走,黑龙随之。其年,侯景以兵来 降,帝纳之而无备,国人皆惧。俄而难作,帝以忧崩。 大同十年夏,有龙夜因雷而堕延陵人家井中,明旦 视之,大如驴,将以戟刺之,俄见庭中及室中,各有大 蛇,如数百斛船,家人奔走。《洪范五行传》曰:“龙,阳类,贵 象也。上则在天,下则在地,不当见庶人邑里室家。井 中幽深之象也。诸侯且有幽执之祸,皇不建之咎也。” 后侯景反,果幽杀简文于酒库,宗室王侯皆幽死。 《南史梁武陵王纪传》:纪为益州刺史,侯景陷台城,纪 总戎发益镇。纪之将发也,江水可揭,前部不得行,及 登舟,无雨而水长六尺。刘孝胜喜曰:“殆天赞也。”将至 峡,有黑龙负舟,其将帅咸谓天助。及顿兵日久,频战 不利,师老粮尽,智力俱殚。又魏人入剑阁,成都虚弱, 忧懑不知所为。

    《王僧辩传》:“侯景既陷郢城,元帝以僧辩为征东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封长宁县公,命即率巴陵 诸军沿流讨景。攻拔鲁山,仍攻郢,即入罗城。有龙自 城出,五色光曜,入城前鹦鹉洲水中。景闻之,倍道归 建邺。僧辩发鹊头中江,贼望官军上有五色云,双龙 挟舰,行甚迅疾。景自出战于石头城北。僧辩等大破” 之,逆寇悉平。湘州贼陆纳等攻破衡州刺史丁道贵, 而李洪雅又自零陵称助讨纳。既而朝廷未达其心, 洪雅降纳。于是共议拜洪雅为大将军,尊事为主。时 天日清明,初无云雾,军发之际,忽然风雨,时人谓为 “泣军。”百姓窃言,知其败也。三月庚寅,有两龙自城西 江中腾跃升天,五色分明,遥映江水,百姓咸仰面目 之。父老咸聚而悲,窃相谓曰:“地龙已去,国其亡乎?” 《集异志》:梁元帝时,有二龙自南郡城西升天,百姓聚 观,五彩分明。江陵故老窃相泣曰:“昔年龙出建康、秦 淮,而天下大乱。今复有焉,祸至无日矣。”帝闻而恶之。 逾年遘祸。此眚祥也。

    《述异记》:“冀州鹄山,传龙千年则于山中蜕骨。今有龙 冈,冈中出龙脑。”

    普宁县有龙葬洲,父老云:龙蜕骨于此洲,今犹多龙 骨。按山阜冈岫,龙兴云雨者,皆有龙骨。或深或浅,多 在土中,齿骨脊足,宛然皆具。大者数十丈,或盈十丈, 小者才一二尺,或三四寸,体皆具焉。尝因采取见之。 《独异志》:“梁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不点睛。人 问之,曰:‘点睛则飞去’。众以为虚诞,固请点之,顷刻二” 龙乘云腾上。其二不点者犹在。

    《陈书武帝本纪》,“梁敬帝太平元年九月丁未,中散大 夫王彭笺称,今月五日平旦,于御路见龙迹,自大社 至象阙,亘三四里。”

    永定三年正月己丑,青龙见于东方。丁酉夜,大雪,及 旦,太极殿前有龙迹见。甲午,广州刺史欧阳𬱟表称 “白龙见于州江南岸,长数十丈,大可八九围,历州城 西道,入天井冈。”

    《隋书五行志》:“陈太建十一年正月,龙见南兖州池中, 与梁大同十年同占。未几,后主嗣位,骄淫荒怠,动不 得中。其后竟以国亡,身被幽执。”

    《南史陈宜黄侯慧纪传》,“祯明三年,隋师济江,慧纪遣 南康太守吕肃将兵据巫峡。肃别帅廖世宠领大舫 诈降,欲烧隋舰,决死一战。于是有五黄龙备众色,各 长十馀丈,骧首连接,顺流而东,风浪大起,云雾晦冥, 陈人震骇,不觉火自焚。隋军乘高舰,张大弩以射之陈军大败。”

    《魏书灵征志》:“世祖神麚三年三月,有白龙二见于京 师家人井中。”

    真君六年二月丙辰,有白龙见于京师家人井中。龙, 神物也,而屈于井中,皆世祖暴崩之征也。

    肃宗正光元年八月,有黑龙如狗,南走至宣阳门,跃 而上,穿门楼下而出。魏衰之征也。

    庄帝永安二年,晋阳龙见于井中,久不去。庄帝暴崩, 晋阳之征也。

    前废帝普泰元年四月甲寅,有龙迹自宣阳门西出, 复入城。乙卯,群臣入贺,帝曰:“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 于神。但当君臣上下,克己为治,未足恃。”此为《庆 波知国传》。波知国有三池,《传》云:“大池有龙王,次者有 龙妇,小者有龙子。行人经之,设祭乃得过,不祭多遇 风雪之困。”

    《水经注》:祁夷水东北迳青牛渊,水自渊东注之。耆谚 云:“有潜龙出于兹浦,形类青牛焉。”故渊潭受名矣。 荆水东北流,迳平昌县故城,城之东南角有台,台下 有井,与荆水通。昔常有龙出入于其中,故世亦谓之 龙台城也。

    龙陂,古天井水也。广圆二百馀步,在灵溪东江堤内。 水至渊深,有龙见于其中,故曰“龙陂。”

    《隋书五行志》:“后齐天保九年,有龙长七八丈,见齐州 大堂。”占同“大同十年。时常山、长广二王权重,帝不思 抑损。明年帝崩,太子殷嗣立,常山王演果废帝为济 南王,幽而害之。”

    《北齐书武成本纪》,太宁二年“六月乙巳,齐州言济河 水口见八龙升天。”

    《隋书五行志》:“河清元年,龙见济州浴堂中,占同天保 九年。先是平秦王归彦受昭帝遗诏,立太子百年为 嗣,而归彦遂立长广王湛,是为武成帝。而废百年为 乐陵王,竟以幽死。”

    天统四年,贵乡人伐枯木,得一黄龙,折脚死于孔中。 齐称“木德,龙君象。”木枯龙死,不祥之甚。其年武成崩。 武平三年,龙见邯郸井中,其气五色属天。又见汲郡 佛寺涸井中。占同河清元年,后主竟降周,后被诛。 后周建德五年,黑龙坠于亳州而死。龙君之象。黑,周 所尚。色坠而死,不祥之甚。时皇太子不才,帝每以为 虑。直臣王轨、宇文孝伯等骤请废立,帝不能用。后二 岁,帝崩,太子立,虐杀齐王及孝伯等,因而国亡。 《开封府志》:大象元年,荣州有黑龙见,与赤龙斗汴水 侧,黑龙死。

    《隋书高祖本纪》:“高祖集义兵,进军顿西昌,有龙见于 水滨,高五丈许,五采鲜耀,军民观者数万人。”

    《五行志》:“仁寿四年,龙见代州总管府井中,其龙或变 为铁马,甲士弯弓上射之象。变为铁马,近马祸也。弯 弓上射,又近射妖,诸侯将有兵革之变,以致幽囚也。 是时汉王谅潜谋逆乱,故变兵戒之。谅不悟,遂兴兵 反,事败,废为庶人,幽囚数年而死。”

    《王劭传》:“劭拜著作郎,上表言符命曰:建德六年,亳州 大周村有龙斗,白者胜,黑者死。大象元年夏,荧阳汴 水北有龙斗,初见白气属天,自东方历阳武而来。及 至,白龙也。长十许丈,有黑龙乘云而至,两相薄,乍合 乍离,自午至申,白龙升天,黑龙坠地。谨按龙,君象也。 前斗于亳州周村者,盖象至尊以龙斗之岁为亳州” 总管,遂代周有天下。后斗于荧阳者,荧字三火,明火 德之盛也。白龙从东方来,历阳武者,盖象至尊将登 帝位,从东第入,自崇阳门也。西北升天者,当乾位天 门。《坤灵图》曰:“圣人杀龙,龙不可得而杀。”皆盛气也。又 曰:“泰姓商,名宫,黄色,长八尺。河龙以正月辰见白龙 与五黑龙斗,白龙陵,故泰人有命。”谨按此言,皆为大 隋而发也。圣人杀龙者,前后龙死是也。“姓商”者,皇家 于五姓为商也。名宫者,武元皇帝讳,于五声为宫。“黄 色”者,隋色尚黄。长八尺者,武元皇帝身长八尺。河龙 以正月辰见者,《泰》正月卦,龙见之所,于京师为辰地。 白龙与黑龙斗者,亳州荧阳龙斗是也。胜龙所以白 者,杨姓纳音为商至尊。又辛酉岁生,位皆在西方。西 方色白也。死龙所以黑者,周色黑所以称五者,周闵、 明、武、宣、靖凡五帝,赵、陈、代、越当五王,一时伏法亦当 五数。白龙陵者,陵犹胜也。郑元说陵当为除,凡斗能 去敌曰除。“臣以泰,人有命”者,泰之为言通也,大也,明 其人道通,德大,有天命也。《干凿度》曰:“泰表戴干。”郑元 注云:“表者,人形体之彰识也。干,盾也。泰人之表戴干。” 臣伏见至尊有戴干之表,益知泰人之表不爽毫厘, 《坤灵图》所云,字字皆验。

    《唐书高祖太穆顺圣皇后传》:“始太宗生有二龙之符, 后于诸子中爱视最笃。”

    《册府元龟》:“武德三年七月,灵州言白龙见。”

    《唐书五行志》:“贞观八年七月,汾州青龙见,吐物在空 中,光明如火,堕地,地陷。掘之得元金,广尺,长七寸。” 《册府元龟》:“贞观十二年十月,隰州言青龙见十四年七月,白龙见于富平。九月,杭州言青龙见。 十五年二月,开州言白龙见。六月,滁州言青龙见。九 月,沧州言龙见。”

    十六年七月朔鄜州言白龙见九月金州言青龙见 十二月宋州言青龙见。

    十七年七月辛卯,常州言“青龙见。”

    十八年正月嘉州言青龙见四月豫州言白龙见七 月会州言青龙见朗州言青龙见九月汝州言青龙 见。

    十九年,渠州言“青龙见。”

    二十年七月,安州言白龙见。十一月,兖州言青龙见。 汾州言青龙、白龙见。白龙吐物,初在空中,有光如火, 至地陷入二尺,掘之,则元金之形,团斜广高六七寸。 按此即唐书五行志贞观八年事也册府元龟载于贞观二十年姑并存以备参考 二十一年六月壬申白龙见于郓州七月郓州言白 龙见九月崖州言白龙见。

    二十二年六月,洮州言“白龙见。”

    显庆元年五月,岐州五龙见于皇后泉。

    龙朔元年,益、绵等五州皆言“龙见”,于是改元。六月,兖 州青龙三十九见。

    《广西通志》:“唐龙朔二年,灵川大水,有龙出。时县西山 风雨雷电七昼夜,既霁,山腹洞贯成岩,广百馀丈,岩 中石壁皆印龙鳞。溪水从岩流出,可通舟楫,而旧溪 为平陆。”

    《山西通志》:“中宗景龙元年,潞州黄龙升天,紫云见。时 明皇为潞州别驾,境内黄龙升天,出猎所至,紫云如 盖。”

    《唐书褚无量传》:“无量字弘度,杭州盐官人。幼授经于 沈子正、曹福,刻意坟典。家滨临平湖,有龙出,人皆走 观,无量尚幼,读书若不闻,众异之。”

    《续前定录》:明皇初登极,梦二龙衔符自红雾中来,上 大隶“姚崇宋璟”四字,挂之两大树上,蜿蜒而去。梦回, 上召申王圆兆,王进曰:“两木相也。二人各为天遣龙 致于树,即姚崇宋璟当为辅相兆矣。”上叹异之。 《酉阳杂俎》:僧一行穷数有异术,开元中尝旱,元宗令 祈雨,一行言当得一器,上有龙状者,方可致雨。上令 于内库中遍视之,皆言不类。数日后,指一古镜鼻盘 龙,喜曰:“此有真龙矣。”乃持入道场,一夕而雨。

    《明皇十七事》:元宗尝幸东都,天大旱且暑。时圣善寺 有竺干僧无畏,号三藏,善召龙致雨之术。上遣力土 疾召,无畏奏:“旱数当耳。召龙兴云,烈风迅雷,适足暴 物,不可为也。”上强之曰:“苦暑人病矣。虽暴风疾雷,亦 足快意。”无畏不得已,乃奉诏。有司为陈请雨具,而幡 幢像设甚备。无畏笑曰:“斯不足致雨。”悉令彻之。独盛 一钵水,以刀搅旋之,胡言数百咒水。须臾,有若龙状, 其大类指,赤色,首啖水上,俄复没于钵中。无畏复以 刀搅水咒者三,顷之,白气自钵中兴,如炉烟,直上数 尺,稍引出讲堂外。无畏谓力士曰:“宜去,雨至矣。”力士 疾驰而去。还顾,见白气疾旋,自讲堂出,若一匹素练 者。既而昏霾,大风震雷以雨。力士才及天津桥之南, 风亦随马而至矣。衢中大树多拔,力士比复奏,衣尽 霑湿。

    《宣室志》:“北庭西北沙州有黑河中巨龙为患,民甚苦 之。凡吏兹土者,皆先备牲醴往祀河浒,然后敢视事。 开元中,南阳张嵩为都护,即命致祭,密令左右挈弓 矢侍其侧。俄有巨龙长百尺,自波中跃出,委首于席, 伸其舌,且长数尺,将食未及,为矢所毙。于时中右胁, 遽伏于地,声若山摧。龙既死,观者如市。嵩命封其腹”, 具表以献。上壮之,诏断其舌,函以赐嵩,且降优诏劳 之,因赐号为“龙舌张氏。”

    《唐书李嗣业传》:“嗣业进右金吾大将军,留为疏勒镇 使。城一隅阤,屡筑辄坏。嗣业祝之,有白龙见,因其处 蕝祠以祭,城遂不坏。”

    《传信记》:上封太山,进次荥阳旃然河上见黑龙,命弧 矢射之,矢发,龙潜灭,自尔旃然伏流,于今百馀年矣。 《因话录》:肃宗在春宫,尝与诸王从元宗诣太清宫,有 龙见于殿之东梁,元宗目之,顾问诸王有所见乎,皆 曰无之。问太子,太子俛而未对。上问头在何处,曰:“在 东。”上抚之曰:“真我儿也。”

    《春渚纪闻》:昔唐明皇顾视一龙,横亘南山,而首尾皆 具。询之左右侍臣,或有见有否者。所见者俱止见龙 之一体,未见全龙也。帝曰:“朕闻至富可敌至贵。”令召 王元宝视之,元宝奏称所见与帝一同。

    《开元天宝遗事》:王元宝家有一皮扇子,制作甚质。每 暑月宴客,即以此扇子置于座前,使新水洒之,则飒 然风生。巡酒之间,客有寒色,遂命彻去。明皇亦尝差 中使取看,爱而不受。帝曰:“此龙皮扇子也。”

    《唐书五行志》:“天宝十四载七月,有二龙斗于南阳城 西。”

    《明皇十七事》:天宝中,兴庆池小龙尝出游宫垣南沟 水中,蜿蜒奇状,靡不瞻睹。及銮舆西幸,一夕乘云雨自池中望西南而去。上至嘉陵江,将乘舟,有龙翼舟 而进。上泫然流涕,顾谓左右曰:“此吾兴庆池中龙也。” 命以酒沃酹之,于是龙振甲而登天。

    《旧唐书五行志》:“乾元二年九月,通州三冈县放生池 中,日气下照,水腾波涌,上有黄龙跃出,高丈馀,又于 龙旁数处,浮出明珠。”

    《唐书五行志》:“建中四年九月戊寅,有龙见于汝州城 壕。龙大人象,其潜也渊,其飞也天,城壕失其所也。 贞元末,资州得龙丈馀,西川节度使韦皋匣而献之, 百姓纵观。三日为烟所薰而死。”

    《杜阳杂编》:“元载有龙髯紫拂,色如烂椹,可长三尺。或 风雨晦暝,临流沾湿,则光彩动摇,奋然如怒。置之堂 中,夜则蚊蚋不敢入。拂之为声,鸡犬牛马无不惊逸。 若垂之池潭,则鳞介之属悉俯而至。引水空中,则成 瀑布,三五尺未尝辄断。烧燕肉薰之,则勃勃焉若生 云雾。”

    《酉阳杂俎》:僧无可言,近传有白将军者,常于曲江洗 马,马忽跳出惊走,前足有物,色白如衣带,萦绕数匝, 遽令解之,血流数升。白异之,遂封纸帖中,藏衣箱内。 一日送客至浐水,出示诸客,客曰:“盍以水试之?”白以 鞭筑地成窍,置虫于中,沃盥其上。少顷,虫蠕蠕如长, 窍中泉涌,倏忽自盘若一席,有黑气如香烟,径出檐 外。众惧曰:“必龙也。”遂急归。未数里。风雨忽至。大震数 声。

    有史秀才者,元和中曾与道流游华山。时暑,环憩一 小溪,忽有一叶大如掌,红润可爱,随流而下。史独接 得,寘怀中坐食。觉怀中渐重,潜起观之,觉叶上鳞起, 栗栗而动。史惊惧,弃林中。遽白众曰:“此必龙也,可速 去矣。”须臾,林中白烟生弥于一谷中。下山未半,风雷 大至。

    《集异记》:“元和中,故都尉韦宥出牧温州,忽忽不怡,江 波修永,舟船燠热。一日晚凉,乃跨马登岸,依舟而行。 忽逢浅沙乱流,芦苇青翠,因纵辔饮马,而芦枝有拂 鞭者。宥因闲援熟视,忽见新丝筝弦,周缠芦心。宥即 拔芦伸弦,其长倍寻,则试纵之,应手复结。宥奇骇,因 寘于怀。行次江馆,其家室皆已维舟入亭矣。宥故驸” 马也,家有妓乐,即付筝。妓曰:“我于芦心得之,颇甚新 紧,然沙洲江徼,是物何自而来?吾甚异之,试施于器, 以听其音。”妓将安之,更无少异,唯短二三寸耳。方馔, 妓即置之赴食,随置复纫。及食罢就视,则已蜿蜒舒 展,蠕蠕摇动。妓乃惊告,众来竞观,而双眸了然矣。宥 骇曰:“得非龙乎?”遽命衣冠,焚香致敬,盛诸盂水之内, 而投于江。才及中流,风浪大作,蒸云走电,咫尺昏晦。 俄有白龙长百丈,拏攫升天,众咸观之,良久乃灭。 《旧唐书五行志》:“元和七年四月,舒州桐城县有黄青 白三龙,各一翼,风雷自梅天陂起,约高二百尺,凡六 里,降于浮塘陂。”

    九年四月,道州二青龙见于江中。

    太和二年六月七日,密州卑产山北面有龙见。初,赤 龙从西来,续有青龙、黄龙从南来,后有白龙、黑龙从 山北来,并形状分明,自申至戌方散去。

    《唐书五行志》:“太和三年,成都门外有龙与牛斗。” 《剧谈录》:“朱崖李相国德裕宅在安邑坊东南隅,桑道 茂谓为玉碗舍,宇不甚宏侈,而制度奇巧,其间怪石 古松,俨若图画。在文宗、武宗朝,方秉化权,威势与恩 泽无比,每好搜掇殊异,朝野归附者,多求宝玩。献之 尝因暇日休浣,邀同列宰相及朝士宴语。时畏景赫 曦,咸”有郁蒸之病。轩盖候门,已及亭午,搢绅名士,交 扇不暇,将期憩息于清凉之所。既而延于小斋,不甚 高敞,四壁施设皆古书名画,俱有炎烁之虑。及别,列 坐开樽,烦暑都尽。良久,觉清飙爽气,凛若高秋,备设 酒肴,及昏而罢。出户则火云烈日,熇然焦灼。好事者 求亲信问之,云:“此日唯以金盆贮水,渍白”龙皮,置于 座末。龙皮者,有新罗僧得自海中,云“海旁有居者,得 之于渔扈,其初以为鳞介之属,曾有老人见而识之, 僧知相国好奇,因以金帛赎之而献。又暖金带、辟尘 簪,皆希代之宝。”及南迁,悉为恶溪沉溺,使昆仑没水 求之,在鳄鱼穴不能取。

    《尚书故实》:牛相公僧孺镇襄州日,以久旱祈祷无应。 有处士不记名姓,众云豢龙者。公请致雨,处士曰:“江 汉间无龙,独一湫泊中有之,黑龙也。强驱逐,必虑为 灾难制。”公固命之,果有大雨,汉水泛涨,漂溺万户,处 士惧罪,亦亡去。十年前有人他处见犹在。

    《唐国史补》:元义方使新罗,发鸡林洲,遇海岛,上有流 泉,舟人皆汲携之。忽有小蛇自泉中出,舟师遽曰:“龙 怒。”遂发。未数里,风雨雷电皆至,三日三夜不绝。及雨 霁,见远岸城邑,问之,乃莱州也。

    《销夏》韦澳、孙宏,大中时同在翰林。盛暑,上在太液池 中,宣二学士既赴召,中贵人颇以𫄨绤为讶。初殊未 悟,及就坐,但觉寒气逼人,熟视,有龙皮在侧。

    五色线杜升,能沙书,好作水碗及盆中,以沙书“龙”字浮而左右转,或叱之飞起,高丈馀,隐隐若云雾,作小 龙形,呼之复下水中。

    《中朝故事》:长安有豢龙户,观水即知龙色目有无悉 知之。懿皇朝,龙户上言,龙池中走失两条。往关东寻 访,数十日,东都魏王池中见之,取而归阙,经华州,时 李讷为刺史,为人正直,闻得龙来,大以为虚妄,命就 公府视之,则于二小瓶子中倒于盆内,乃二细鱼也。 讷怒曰:“何以为验?”其人对曰:“验非难也。请凿穴尺许”, 注水其间,投鱼水内相趁,旋转,尾触穴四隅,随触而 陷,水亦暴涨,逡巡已阔数尺。其人云:“恐穴更广,即难 制也。”遂搦入瓶中。讷方奇之,携归辇下。

    《剧谈录》:“咸通九年春,华阴县南十馀里,一夕风雷暴 作,有龙移湫,自远而至。先是崖垄高亚,无贮水之所, 此夕回从数丈小山,从东西直亘南北,峰峦草树,一 无所伤,碧波回塘,湛若疏凿,京洛符旅,无不枉道而 观。京城南灵应台有三娘子湫,与崖相近,水波澄明, 莫测深浅,每秋风摇落,未尝有草木飘汎其上,或睹 片叶纤茎,必有飞鸟衔而去之。祈祷者多致花钿粉 黛,及绮罗之类,启祝投之,欻然而没。”乾符初,有朝士 数人同游终南山,遂及湫所,因话灵应之事。其间有 不信者,试以木石投之。俄有巨鱼跃出波心,鳞甲如 雪,忽有风雨冥晦,车马几为暴水所漂。迩后人愈敬 之,莫有敢犯者。

    《唐年补录》:咸通末,舒州刺史孔威进龙骨一具,因有 表录其事。状云:“州之桐城县善政乡百姓胡举家有 青龙斗死于庭中。时四月尚有茧箔在庭,忽云雷暴 起,闻云中有击触声,血如酾雨,洒茧箔上,血不污箔 旋渐结聚,可拾置掌上,须臾令人冷痛入骨。初,龙拖 尾及地,绕一泔桶,即腾身入云,及雨,悉是泔也。龙既 死,剖之,喉中有大疮,凡长十馀丈,身尾相半。尾本褊 薄,鳞鬣皆鱼,惟有须,长二丈,其足有赤膜翳之,双角 各长二丈,其腹自相龃龉。时遣大云仓使督而送州, 以肉重不能全举,乃剸之为数十段,载之赴官。” 《剧谈录》:“中书舍人韦颜子婿崔道枢举进士,乾符二 年春,下第归宁汉上所居,因井渫得鲤鱼”一头,长可 五尺,鳞鬣金色,目光射人,所视异于常鱼,令仆投于 江水。道枢与表兄韦氏密备鼎俎,烹而食之。经信宿, 韦得疾暴卒。有碧衣人引至府舍,廨宇颇甚严肃。既 入门,见厅事有女人戴金翠冠,著紫绣衣,据案而坐。 左右侍者皆黄衫金栉,如宫内之饰。有一人吏从,执 簿领而出。及轩陛间,付双鬟青衣,著于绣衣案上。更 引韦生,东庑曹署理,诘杀鱼之状。韦引过道枢云:“非 某之罪。”吏曰:“此雨龙也。若潜伏于江海湫湄,虽人所 食,即无从而辨矣。但昨者得之于井中,崔氏与君又 非愚昧,杀而啖之,俱难获免。然君且却还,试与崔广 为佛道功德,庶几消减其过。自兹浃旬,当复相召。”韦 忽然而寤,具以所说,话于眷属,命道枢具述其事。道 枢虽怀忧迫,亦未深信。才经及旬馀,韦生果殁。韦乃 道枢姑之子也。数日后,寄梦于母云:“寺以杀鱼获罪,所 至之地即水府,非久当受重谴。可急修《黄箓道斋》,尚 冀得宽刑辟。表兄之过亦成矣,今夕当自知其事。”韦 母泣告道枢。及暝,昏然而寝,复见碧衣人引至公署, 俱是韦之所述。俄有吏执黑纸丹书文字,立道枢于 屏侧,疾趋而入,见绣衣操笔而书讫,吏接之而出,令 道枢览之。其初云:“某官登四品,年至七十二。”其后有 判词云:“崔道枢所害雨龙,事关天府,原之不可,按罪 急追。所有官爵,并皆削除,年寿亦减一半。”时道枢三 十五矣。夜分而寤,恍惚悲涕,莫知所为。时节在冬季, 其母方为修崇福力。才及春首抱疾,数日而终。时崔 之妻孥咸在京师,《紫微》备述其事。

    《云笈七签》:“玉局九海神龙,会稽山处士孙立画也。干 符庚子年九月庚辰,辰时下笔,巳时已毕。蟠拏蹴缩 者七十三尺,壁广一丈八尺许,喷云鼓波,颇为奇状。 燕国公刘景宣因梦神龙降于玉局,遂画其像。”颍川 王陈公敬瑄浚井于其前,远近居人,时有祷祈者,率 言有应。一旦川境亢旱,有一健步者恃酒卧于龙前 井栏之上,嫚骂曰:“天旱如此,用汝何为?”以大石击画 龙之脚,其痕尚在。既还家,足疾忽甚,痛不可忍。使人 焚香告谢,竟不能解。于是数日而殂。

    《山东通志》:“龙井堂在高唐州北二十里。唐僖昭时,魏 州人罗弘信微时逃难,至高唐田氏之里投寄。田氏 后里有井将涸,命工淘之,淘者多伤。田氏使弘信淘 之,乃有龙见焉,弘信挥刃伤之。俄而雷雨交作,众皆 惊悸,弘信自井出,神色自若。”

    《录异记》:“荆州当阳县倚山为廨,内有刘文龙井,极深, 井中有龙窠,傍入不知几许,欲晴霁,及将雨,往往有 云气自井而出。光化中,有道士称自商山来,入井中 取龙窠及草药而去。其后有令黄驯者,到任之后,常 系马于井旁,滓秽流渍,尽入于井中。或有讥之者,饰 辞以对,岁馀驯及马皆瞽。”

    《稽神录》:“天祐中,饶州有柳翁,常乘小舟钓鄱阳江中不知其居处,妻子亦不见其饮食,凡水族之类与山 川之深远者,无不周知之。凡鄱人渔钓者,咸咨访而 后行。”吕师造为刺史,修城掘濠,至城北则雨止,役则 晴。或问柳翁,翁曰:“此下龙穴也,震动其土则龙不安 而出穴,龙出则雨矣。掘之不已,必得其穴,则霖雨方 将为患矣。”既深数丈,果得大木,长数丈,交加构叠之, 累之数十重。其下雾气冲人,不可入,而其上木皆腥 涎萦之,刻削平正,非人力所致。自是果霖雨为患。吕 氏诸子将网鱼于鄱阳江,召问柳翁,翁指南岸一处, “今日惟此处有鱼,然有一小龙在焉。”诸子不信,网之 果大获。舟中以瓦盆贮之,中有一鳝鱼,长一二尺,双 目精明,有二长须,绕盆而行,群鱼皆翼从之。将至北 岸,遂失所在。柳翁竟不知所终。

    《云仙杂记》:崔奉国家一种李,肉厚而无核,识者曰:“天 罚乖龙,必割其耳,耳血堕地,故生此李。”

    司马伯殊,买得鸭卵一枚,非常珍重。夜犹未食,梦曰: “此卵乃徐龙幼子清水郎君也,不杀将富。”殊乃放之。 王积薪梦青龙吐《棋经》九部授己,其艺顿精。

    《尚书故实》:“南中久旱,即以长绳系虎头骨,投有龙处 入水,即数人牵制不定。俄顷云起潭中,雨亦随降。龙 虎敌也,虽枯骨犹激动如此。”

    《江西通志》:“豢龙池在建昌府广昌县城西南一里,有 潭深无际,龙居焉。潭上有石盆,唐伍之奇常以食馀 置盆中,龙化为黑犬食之。至今豢龙池尚存,后人即 其地建龙泉观。”

    《纬略》:郑内翰獬未贵时,病疫困甚,梦至一处若宫阙, 有吏迎谒甚恭,公曰:“吾病烦热,思凉浴以清肌肤。”吏 曰:“办之久矣。”遂导至一室,中有小方池,甃以明玉,水 光灔灔,以手测之,清冷可爱。公坐其上,引水沃身,俄 顷两臂皆生白鳞,顾水中影,则头巳角出,公惊遽去。 吏云:“此玉龙池,惜乎公不入其水,入当大贵,但霑洒” 而已。幸而公是白龙翁,虽贵不至一品,乃觉大汗而 愈。公后登第为天下第一,乃戏为诗云:“文闱数载夺 先锋,变化须时自古同。霹雳一声从地起,到头元是 白龙翁。”

    《王贾传》:婺州参军王贾,本太原人,移家覃怀,而先人 之垄在于临汝。贾少而聪颖,未尝有过,沉静少言。年 十四,忽谓诸兄曰:“不出三日,家中当恐,且有大丧。”居 二日,宅中火,延烧堂室,祖母年衰,震惊,自投于床而 卒。兄以贾言闻诸父,诸父讯贾,贾曰:“卜筮知之。”后又 白诸父曰:“太行南泌河湾澳内有两龙居之,欲识真 龙,请同观之。”诸父怒曰:“小子好诡言骇物,当笞之。”贾 跪曰:“实有故,请观之。”诸父因与同行。贾请具雨衣,于 是至泌河渊深处,贾入水,以鞭画之,水为之分。下有 大石,二龙盘绕之,一白一黑,各长数丈,见人冲天。诸 父大惊,良久瞻视,贾曰:“既见矣,将复之。”因以鞭挥之, 水合如旧,则云雾昼昏,雷电且至。贾曰:“诸父驶去。”因 驰,未里馀,飞雨大注,方知非常人也。

    传载,五台山北台下有青龙池,约二亩已来。《佛经》云: “禁五百毒龙之所。”每至盛午,昏雾渐开,比丘及净行 居士,方可一观。比丘尼及女子近即雷电风雨,当时 大作。如近池,必为毒气所吸,逡巡而没。

    《唐书·地理志》河东道,“河中府,河东郡,土贡龙骨。 太原府,太原郡,土贡龙骨。”

    《一统志》:烟塘在永州府城东北十里,其深莫测。相传 昔有民得一白鳝,将烹之,有老叟曰:“此湘江之龙,恐 祸及。”民怒以为虚诞,排之,翌日一村俱陷。

    《金华子杂编》:“一家燕窠中,忽然赤色光芒,而隐隐有 声若鸣鼓,地中日夜不绝。夜后厢处呼喝于外,责其 不戢灯烛。既入其舍,视之,不见有火,才出门外望,则 有火焰亘天。居旬日间,人声渐博,日或聚众,其家老 父惧,偶以拄杖探燕窠中,即有一小赤龙子,长尺馀 堕下,鳞甲炳焕。老父惊惶,速以裀褥藉之,焚香祷谢” 未毕,既而见一大龙,长丈馀,自檐屋而入,光如列炬 烁人。瞻视一家震骇,窜伏稽颡。“龙徐徐拥其子入自 寝室,越其屋,腾空而去,亦不损物。然其家不三四年 皆隳败焉。”

    《北梦琐言》:大江之南,芦荻之间,往往烧起睡龙。朱梁 末,辰州民向氏因烧起一龙,四面风雷急雨,不能扑 灭,寻为煨烬,而角不化,莹白如玉。向氏宝而藏之。湖 南行军高郁酬其价而强取于时。术士曰:“高司马其 祸乎?安得不祥之物以速之。”俄而被诛。

    《吴越备史》:临安大旱,宰君命道士东方氏起龙祈雨。 对曰:“茅山前池中有之,然不可起,起必大异。”遂止。明 年宰君复召至,将临池,遽指王所居曰:“此龙生彼家 矣。”时王已诞数日。

    《浙江通志》:“湖州卞山有黄龙洞,顶有洞出泉,名金井 泉,亦名金井洞。窦穴深邃,莫窥其际。梁时黄龙见于 洞,吴越王因立宫以祀。”

    《十国春秋·吴越武肃王世家》:“天宝二年六月戊申,王 至自东府。是役也,王行次馀姚丈亭镇,舟凑巨石不能进。既而大雨震电,有二龙负王舟。镇遏使翁元轲 拽舟而进,二龙自舷升焉。”

    《楚张文表传》:初,文表将叛,犹豫不定。有从者夜梦文 表颔上绕一龙,文表大喜曰:“此天命也。”于是决意举 兵。及败,识者以龙神物而出于颔,是祸将作,神去焉 之兆也。

    《北梦琐言》:同光中,沧州民子路逢白蛇,以绳系之,摆 其头落。须臾雷电撮此子上空中,为雷火烧死,坠地 而背有朱书,曰:“此人杀安天龙,为天符所诛。”

    《录异记》:“海龙王宅在苏州东,入海五六日程,小岛之 前,阔百馀里,四面海水粘浊,此水清无风而浪高数 丈,舟船不敢辄近。每大潮水漫没其上,不见此浪,船 则得过。夜中远望,见此水上红光如日,方百馀里,上 与天连。船人相传,龙王宫在其下矣。”

    蜀庚午岁,金州刺史王宗朗奏“洵阳县洵水畔有青 烟庙,数日,庙上烟云昏晦,昼夜奏乐。忽一旦,水波腾 跃,有群龙出于水上,行入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馀, 或黄或黑,或赤或白或青,有如牛马驴羊之形,大小 五十,累累相次行入汉江,却回庙所,往复数里,或隐 或见,三日乃止。”

    《癸酉年》,犀浦界田中有小龙一,青黑色,剖为两片。旬 日臭败,寻亦失去。

    “摩诃池”,大厅西面亦有龙井,甚灵,人不可犯。

    成都书台坊武侯宅南乘烟观内古井中,有鱼长六 七寸,往往游于井上,水必腾涌,相传井有龙。

    新康县西百二十里,有清潭,在漳浦。溪源极深,常有 白龙藏此中。天旱,令人取猪羊粪掷潭中,即有洪雨, 大水至今有验。

    《遗史记》:闻南唐时有苍头持龙水图求货,或得之将 练以为服,忽釜中云蒸起,见二龙腾跃穿壁而去。 野人闲话:伪蜀大军未至前,及春自夏无雨,螟蝗大 作。一旦,汉川什邡县石井中,夜有十丈火龙腾跃而 出,浩浩升天而去,乃至鳞甲首足明耀粲然,大风吼 天,草木皆拔,馀烬坠地,延烧数百家。

    《清波杂志》:五代时有僧某,卓庵道边,艺蔬丐钱。一日 昼寝,梦一金色黄龙,食所艺莴苣数畦。僧寤惊,且曰: “必有异人至。”已而见一伟丈夫于所梦之所,取莴苣 食之。僧视其状貌凛然,遂摄衣延之,馈食甚恭,顷刻 告去。僧嘱之曰:“富贵无相忘。”因以所梦告之,且曰:“公 他日得志,愿为老僧,只于此地建一大寺。”伟丈夫乃 艺祖也。

    《幸蜀记》:“广政二十三年正月人日,昶谒和陵,龙见于 垒关。时艺祖皇帝见龙元年也。”

    《辽史太祖本纪》:“神册五年夏五月庚辰,有龙见于拽 刺山阳冰上,上射获之,藏其骨内府。”

    “天显元年秋七月,次扶馀府,上不豫。是夕大星陨于 幄前。辛巳平旦,子城上见黄龙缭绕,可长一里,光耀 夺目,入于行宫,有紫黑气蔽天,逾日乃散。是日上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