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249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二百四十九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二百四十九卷目录
𣗋部汇考
山茱萸图
吴茱萸图
礼记〈内则〉
尔雅〈释木〉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茱萸〉
罗愿尔雅翼〈𣗋 樧〉
徐光启农政全书〈实枣树儿考〉
本草纲目〈吴茱萸 食茱萸 山茱萸〉
高濂遵生八笺〈山茱萸粥〉
𣗋部艺文一
茱萸赋 晋孙楚
艾子赞 宋宋祁
𣗋部艺文二〈诗〉
茱萸女 梁简文帝
茱萸女 唐万楚
山茱萸 王维
茱萸沜 前人
茱萸沜 裴迪
寄题江南所居茱萸树 武元衡
奉御札赋茱萸 宋徐铉
奉和御制茱萸 前人
𣗋部选句
𣗋部纪事
𣗋部杂录
𣗋部外编
草木典第二百四十九卷
𣗋部汇考
释名
《藙》。〈礼记〉 《樧》。〈尔雅〉
《𣗋》。〈尔雅翼〉 艾子。〈图经〉
辣子。〈纲目〉 越椒。〈纲目〉
《𣗋子》。〈拾遗〉 《肉枣》〈纲目〉
蜀酸枣。〈本经〉 山茱萸。〈本经〉
吴茱萸。〈本经〉 食茱萸。〈唐本草〉
吴茱萸图
{{{2}}}
《礼记》
《内则》
三、“牲用藙,和用酰。”
〈注〉藙煎,茱萸也。《汉律》“会稽献焉。”《尔雅》谓之樧。〈疏〉贺氏云:“今蜀郡作之。九月九日取茱萸,折其枝,连其实,广长四、五寸一升实可和十升膏,名之藙也。”〈陈注〉藙,茱萸也。“和用酰”,以酰和三牲也。〈大全〉方氏曰:“三牲肉体之大者,气之所聚不能无毒,故用藙之辛以散其毒焉。凡物未始无毒,《三牲》以散之者,肉体特大故也。芥蓼之末非不辛,必用藙,能杀虫故也。”
《尔雅》
《释木》
椒、樧丑,莍。
〈注〉莍萸子,聚生成房貌。今江东亦呼莍莍。樧似茱萸而小,赤色。〈疏〉莍者,实之房也。椒樧之类,实皆有莍,汇自裹。李巡曰:“椒茱萸皆有房,故曰莍莍实也。”
《贾思勰齐民要术》
===高燥之处。”
凡于城上种莳者,先宜随长短掘壍,停之经年,然后于壍中种莳,保泽沃壤,与平地无差。不尔者,土坚泽流长,物不达,经年倍树木尚小。
候实。开便收之。挂著屋里壁上。令阴干。勿使烟熏。
烟熏则苦而不辛也
用时去中黑子。
肉酱鱼鲜遍所可用
《术》曰:“井上宜种茱萸,茱萸叶落井中,饮此水者,无瘟 病。”
《杂五行书》曰:“舍东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 害也。”又术曰:“悬茱萸子于屋内,鬼畏不入也。”
《罗愿尔雅翼》
《𣗋》
《风土记》曰:三香椒、𣗋、姜、𣗋,出闽中、江东,其木似椿,茎 闲有刺,子辛辣如椒。南人淹藏以为果品,或以寄远。 《吴越春秋》曰:“越以甘蜜九𣗋报吴。”增封之礼,则𣗋之 相赠,尚矣。宋义熙八年大社,𣗋生于坛侧,𣗋尚黑也。 宋水德忽生此木。
樧
樧一名藙,今之茱萸也。其味苦辛,置之食中,能去臭。 《南都赋》所谓“苏樧紫姜,拂彻膻腥”者也。古者,脍春用 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葱,膏用薤,三牲用 藙,和用酰,兽用梅,盖皆薰辛之物,所用各有宜尔。汉 律:会稽献。�一斗。贺氏云:“今蜀郡作之。九月九日取 茱萸,折其枝,连其实,广长四、五寸,一升,实可和十升 膏。”然郑氏及《说文》皆以煎茱萸为藙,盖藙必煎乃用 尔。今蜀人犹呼其实为艾子,盖藙之讹也。《风土记》曰: “俗尚九月九日,谓为上九。茱萸至此日气烈熟,色赤, 可拆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御冬。”《西京杂记》云:“汉武 帝宫人,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 长寿。至宗懔记《荆楚岁时》云:“汉费长房教桓景令家 人各作绛囊,九月九日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酒 消厄。”盖至今用是日以樧杂菊花寘酒中饮,古之遗 俗也。尤妙于辟毒破气,故云岭南多毒,足解毒之物, 即金蛇、白药之属是也。江湖多气,足破气之物,姜、橘、 吴茱萸之类是也。乃天生万物以与人,亦人穷急以 致物。《楚辞》称“椒专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帏。椒 以比上官之属,樧其党也。曹植《乐府歌》曰:“茱萸自用, 不如桂与兰。”而郭璞《射覆》云:“子如赤铃含元珠。”乃是 椒耳。
《徐光启农政全书》
《实枣儿树考》
《本草》名山茱萸,一名“蜀枣,一名鸡足,一名鬾实,一名 鼠矢。”生汉中川谷,及琅琊、冤句、东海承县。海州,今钧 州密县山谷中亦有之。木高丈馀,叶似榆叶而宽,梢 团纹,脉微粗,开淡黄白花。结实似酸枣大微长,两头 尖𧣪色赤,既干则皮薄。味酸性平,微温无毒。
救饥
摘取实。枣红熟者食之。
《本草纲目》
《吴茱萸释名》
陈藏器曰:茱萸南北总有,入药以吴地者为好,所以 有“吴”之名也。
李时珍曰:“茱萸”二字义未详,萸有俞、由二音。
《集解》
《别录》曰:“吴茱萸,生上谷及冤句。九月九日采,阴干。陈 久者良。”
苏颂曰:“今处处有之,江浙、蜀汉尢多。木高丈馀,皮青 绿色。叶似椿而阔,厚紫色。三月开红紫细花,七月、八 月结实似椒子。嫩时微黄,至熟则深紫。或云颗粒紧 小,经久色青绿者,是吴茱萸;颗粒大,经久色黄黑者, 是食茱萸,恐亦不然。”按周处《风土记》云:“俗尚九月九 日,谓之上九茱萸,到此日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 插头,云辟恶气,御冬。又《续齐谐记》云:汝南桓景随费 长房学道,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有灾厄,宜令急 去,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上,登高饮菊花酒,此祸 可消。”景如其言,举家登高。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 暴死。长房闻之曰:“此代之矣。”故人至此日登高饮酒, 戴茱萸囊,由此尔。
李时珍曰:“茱萸枝柔而肥,叶长而皱。其实结于梢头, 累累成簇而无核,与椒不同。一种粒大,一种粒小。小 者入药为胜。”《淮南万毕术》云:“井上宜种茱萸,叶落井 中,人饮其水,无瘟疫。悬其子于屋,辟鬼魅。”《五行志》云: “舍东种白杨茱萸,增年除害。”
修治
《雷敩》曰:“凡使,去叶梗,每十两以盐二两投东流水四 斗中,分作一百度洗之,自然无涎,日干入丸散用之。 若用醋煮者,每十两用醋一镒,煮三十沸后,入茱萸, 熬干用寇宗奭曰:“凡用吴茱萸,须深汤中浸去苦烈汁七次, 始可焙用。”
气味
辛温,有小毒。
甄权曰:“辛、苦,大热,有毒。”
王好古曰:“辛、苦、热,气味俱厚,阳中阴也。半浮半沈。入 足太阴经血分,少阴、厥阴经气分。”
孙思邈曰:“陈久者良。闭口者有毒。多食伤神,令人起 伏气,咽喉不通。”
李时珍曰:“辛热,走气,动火,昏目发疮。”
徐之才曰:“蓼实为之使。恶丹参、消石、白垩,畏紫石英。”
主治
《本经》曰:“温中下气,止痛,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欬 逆寒热。”
《别录》曰:“利五脏,去痰冷逆气,饮食不消,心腹诸冷绞 痛,中恶,心腹痛。”
甄权曰:“霍乱转筋,胃冷吐泻腹痛,产后心痛。治遍身 𤸷痹刺痛,腰脚软弱,利大肠壅气,肠风痔疾,杀三虫。” 陈藏器曰:“杀恶虫牙齿虫𧏾,鬼魅疰气。” 大明曰:“下产后馀血,治肾气,脚气,水肿,通关节,起阳 健脾。”
孟诜曰:“主痢,止泻,厚肠胃,肥健人。”
王好古曰:“治痞满塞胸,咽膈不通,润肝燥脾。”
李时珍曰:“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阴毒腹 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发明
苏颂曰:“段成式言椒气好下,茱萸气好上,言其冲膈, 不可为服食之药,故多食冲眼,又脱发也。”
寇宗奭曰:“此物下气最速,肠虚人服之愈甚。”
张元素曰:“气味俱厚,浮而降,阳中阴也。其用有三:去 胸中逆气满塞,止心腹感寒。”�痛消宿酒。为白豆蔻 之使也。
李杲曰:“浊阴不降,厥气上逆,咽膈不通,食则令人口 开目瞪,阴气膈塞,气不得上下。此病不已,令人寒中 腹满,膨胀下利。宜以吴茱萸之苦热,泄其逆气,用之 如神,诸药不可代也。不宜多用,恐损元气。”
王好古曰:“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宜此主之。震坤合见, 其色绿,故仲景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方,治厥阴病 及温脾胃,皆用此也。”
李时珍曰:“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故其 所治之症,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按 朱氏《集验方》云:“中丞常子正苦痰饮,每食饱或阴晴 节变率同,十日一发,头痛背寒,呕吐酸汁,即数日伏 枕不食,服药罔效。宣和初,为顺昌司录,于太守蔡达 道席上得吴仙丹方,服之遂不再作。每遇饮食过多”, 腹满,服五、七十丸便已,少顷小便作茱萸气,酒饮皆 随小水而去,前后痰药甚众,无及此者。用吴茱萸汤 泡七次,茯苓等分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熟水下五 十丸。《梅扬卿方》,只用茱萸酒浸三宿,以茯苓末拌之, 日干。每吞百粒,温酒下。又咽喉口舌生疮者,以茱萸 末醋调贴两足心,移夜便愈。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 行。盖亦从治之义。而谓茱萸之性上行不下者。似不 然也。有人治小儿痘疮口噤者。啮茱萸一二粒抹之 即开。亦取其辛散耳。
叶气味
辛苦热无毒。
叶主治
《大明》曰:“霍乱下气,止心腹痛,冷气内外肾钓痛,盐碾 罨之,神验。干即易。转筋者,同艾捣,以醋和�之。” 李时珍曰:“治大寒犯脑头痛。以酒拌叶,袋盛蒸熟,更 互枕熨之,痛止为度。”
枝主治
苏颂曰:“大小便卒,关隔不通,取南行枝,如手第二指 中节,含之立下。”出姚僧坦《集验方》。
根及白皮气味
同《叶》。
主治
《本经》曰:“杀三虫。”
《别录》曰:“蛲虫,治喉痹欬逆,止泄注,食不消,女子经产 馀血,疗白癣。”
陈藏器曰:“杀牙齿虫,止痛。”
甄权曰:“治中恶,腹中刺痛,下痢不禁,疗漆疮。”
附方
风𤸷痒痹:茱萸一升,酒五升,煮取一升半,温洗之,立 止。〈食疗本草〉
贼风口偏不能语者,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升, 和煎五沸,待冷服半升,一日三服,得少汗即瘥。冬月 感寒,吴茱萸五钱,煎汤服之,取汗。
头风作痛:茱萸煎浓汤,以绵染,频拭发根良。〈千金翼方〉 呕涎头痛,吴茱萸汤:用茱萸一升,枣二十枚,生姜一 大两,人参一两,以水五升,煎取三升,每服七合,日三服。〈仲景方〉
呕而胸满:方同上。
脚气冲心:吴茱萸,生姜擂汁饮,甚良。〈孟诜方〉
肾气上哕:肾气自腹中起,上筑于咽喉,逆气连属而 不能出,或至数十声,上下不得喘息。此由寒伤胃脘, 肾虚气逆,上乘于胃,与气相并,《难经》谓之哕。《素问》云: “病深者其声哕”,宜服此方。如不止,灸期门、关元、肾俞 穴。用吴茱萸醋炒热,橘皮、附子去皮各一两,为末,面 糊丸梧子大,每姜汤下七十丸。〈孙氏存仁方〉
阴毒伤寒,四肢逆冷:用茱萸一升,酒拌湿,绢袋二个, 包蒸极热,更互熨足心,候气透,痛亦即止,累有效。〈圣惠 方〉
中恶心痛:吴茱萸五合,酒三升,煮沸,分三服。〈杨氏产乳方〉 《心腹冷痛》:方同上。
冷气腹痛:吴茱萸二钱擂烂,以酒一锺调之,用香油 一杯,入锅煎热,倾茱酒入锅,煎一滚,取服立止。〈唐瑶经验 方〉
脾元气痛,发歇不可忍用茱萸一两,桃仁一两,和炒 茱焦,去茱,取桃仁去皮尖研细,葱白三茎,煨熟酒浸 温服。〈经验方〉
寒疝往来:吴茱萸一两,生姜半两,清酒一升,煎温分 服。〈肘后方〉
小肠疝气夺命丹治远年近日小肠疝气,偏坠掣疼, 脐下撮痛,以致闷乱,及外肾肿硬,日渐滋长,及阴间 湿痒成疮用吴茱萸去梗一斤,分作四分,四两酒浸 四两、醋浸四两、汤浸四两、童子小便浸一宿,同焙干, 泽泻二两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 汤或酒吞下。《如宜方》名“星斗丸。”〈和剂局方〉
小儿肾缩,乃初生受寒所致,用吴茱萸、硫黄各半两, 同大蒜研涂其腹,仍以蛇床子烟熏之。〈圣惠方〉 妇人阴寒,十年无子者,用吴茱萸、川椒各一升为末, 炼蜜丸弹子大。绵裹内阴中,日再易之。但子宫开,即 有子也。〈经心录〉
子肠脱出:茱萸三升,酒五升,煎二升,分三服。〈兵部手集〉 醋心上攻如浓酸用茱萸一合,水三盏,煎七分,顿服。 近有人心如蜇破,服此二十年不发也。累用有效。〈同上〉 食已吞酸,胃气虚冷者:吴茱萸汤泡七次,焙干姜焙 等分为末,汤服一钱。〈圣惠方〉
转筋入腹:茱萸炒二两,酒二盏,煎一盏,分二服,得下 即安。〈圣济录〉
霍乱干呕不止:吴茱萸泡炒、干姜炮等分,水煎服之。 〈同上〉
多年脾泄,老人多此,谓之“水土同化。”吴茱萸三钱,炮 过入水煎汁,入盐少许,通口服。盖茱萸能暖膀胱,水 道既清,大肠自固,他药虽热,不能分解清浊也。〈孙氏存仁 方〉
脏寒泄泻,倦怠减食:吴茱萸汤泡过,炒,猪脏半条,去 脂洗净,装满扎定,文火煮熟,捣丸梧子大,每服五十 丸,米饮下,日二服。〈普济方〉
滑痢不止:方同上。
下痢水泄:吴茱萸泡炒、黄连炒各二钱,水煎服,未止 再服。〈圣惠方〉
赤白下痢:《和剂局方》戊己丸:“治脾胃受湿,下痢腹痛, 米谷不化。用吴茱萸、黄连、白芍药各一两,同炒为末, 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饮下。” 《百一选方》 变通丸:“治赤白痢日夜无度,及肠风下血。用川黄连 二两,吴茱萸二两,汤泡七次,同炒香拣出,各自为末, 粟米饭丸梧子大,另收。每服三十丸。赤痢甘草汤下 黄”连丸;白痢,干姜汤下茱萸丸。赤白痢,各用十五丸, 米汤下。此乃浙西河山纯老,以传苏韬光者,救人甚 效。 邓华峰《杂兴方》二色丸,治痢及水泄肠风。用吴 茱萸二两,黄连二两同炒香,各自为末,以百草霜末 二两同黄连作丸,以白芍药末二两同茱萸作丸,各 用饭丸梧子大,各收每服五十丸。赤痢,乌梅汤下。“连 霜丸。”白痢米饮下“茱芍丸。”赤白痢。各半服之。
赤痢脐痛:茱萸合黑豆汤吞之。〈千金方〉
肠痔常血,下部痒痛如虫咬者:掘地作坑烧赤,以酒 沃之,捣茱萸二升入坑,乘热坐有孔板熏之,冷乃下, 不过三四度愈。〈肘后方〉
腹中症块:茱萸三升捣,和酒煮熟,布裹熨症上,冷更 炒热,更番熨之,症移走,逐熨之,消乃止。〈姚僧坦集验方〉 产后盗汗,啬啬恶寒:“茱萸一鸡子大,酒三升,渍半日, 煮服。”〈千金翼方〉
口疮口疳:茱萸末,醋调涂足心,一夕愈。〈集简方〉 《咽喉作痛》:方同上。
牙齿疼痛:“茱萸煎酒含漱之。”〈食疗本草〉
小儿头疮:“吴茱萸炒焦为末,入汞粉少许,猪脂醋调 涂之。”〈圣惠方〉
小儿瘭疮,一名“火灼疮”,一名“火烂疮。”茱萸煎酒拭之, 良。〈兵部手集〉
老小风𤺋方同上痈疽发背及发乳诸毒,用吴茱萸一升,捣为末,用苦 酒调涂帛上贴之。〈外台秘要〉
阴下湿痒:吴茱萸煎汤,频洗取效。〈同上〉
骨在肉中不出者,咀茱萸封之,骨当腐出。〈食疗本草〉 鱼骨入腹,刺痛不得出者,吴茱萸水煮一盏,温服,其 骨必软出,未出再服。〈同上〉
蛇咬毒疮:用吴茱萸一两为末,冷水和作三服,立安。 〈胜金方〉
肩疽白秃:并用吴茱萸盐淹过,炒研,醋和涂之。〈活幼口议〉 寒热怪病寒热不止,数日四肢坚如石,击之似钟磬 声,日渐瘦恶,用茱萸、木香等分,煎汤饮之,愈。〈夏子益方〉 寸白虫“茱萸东北阴细根,大如指者,勿洗去土,四寸 切,以水酒各一升渍一宿,平旦分再服,当取虫下。”〈千金 方〉
肝劳生虫,眼中赤脉:“吴茱萸根为末一两半,粳米半 合,鸡子白三个,化蜡一两半,和丸小豆大,每米汤下 三十丸,当取虫下。”
脾劳发热,有虫在脾中为病,令人好呕者:取东行茱 萸根大者一尺,大,春子八升,橘皮二两,三物㕮咀,以 酒一斗浸一宿,微火薄暖之,绞去滓。平旦空腹服一 升,取虫下,或死或半烂,或下黄汁。凡作药时,切忌言 语。
肾热肢肿拘急:“茱萸根一合半,桑白皮三合,酒二升, 煮一升,日二服。”〈普济方〉
《食茱萸释名》
陶弘景曰:“《礼记》名藙,而俗中呼为樧子,当是不识藙 字也。”
苏恭曰:《尔雅》云:“椒樧丑梂。”陆玑《诗疏》云。“椒,樧属也。”并 有樧名。陶说误矣。
李时珍曰:此即𣗋子也。蜀人呼为艾子,楚人呼为辣 子,古人谓之藙及樧子,因其辛辣,蜇口惨腹,使人有 杀毅党然之状,故有诸名。苏恭谓“茱萸之开口者为 食茱萸。”孟诜谓“茱萸之开口者为𣗋子。”《马志》谓“粒大 色黄黑者为食茱萸,粒紧小色青绿者为吴茱萸。”陈 藏器谓吴食二茱萸是一物,入药以吴地者为良,不 当重出此条,只可言汉与吴,不可言食与不食。时珍 窃谓数说,皆因“茱萸”二字相混至误耳。不知吴茱、食 茱乃一类二种。茱萸,取吴地者入药,故名吴茱萸;𣗋 子则形味似茱萸,惟可食用,故名食茱萸也。陈藏器 不知食茱萸即𣗋子,重出𣗋子一条,正自误矣。按曹 宪《博雅》云:“𣗋子,越椒茱萸也。”郑樵《通志》云:“𣗋子一名 食茱萸,以别吴茱萸。”《礼记》:“三牲用藙,是食茱萸也。”二 说足正诸人之谬。
《集解》
陈藏器曰:“𣗋子出闽中、江东。其木高大似樗,茎间有 刺,其子辛辣如椒,南人淹藏作果品,或以寄远。”《吴越 春秋》云:“越以甘蜜丸𣗋报吴赠封之礼。”则𣗋之相赠, 尚矣。
苏颂曰:“食茱萸,南北皆有之。其木亦甚高大,有长及 百尺者。枝茎青黄,上有小白点。叶类油麻,其花黄色, 蜀人呼为艾子,《礼记》所谓藙者是也。藙、艾声相近也。 宜入食羹中,能发辛香。”
李时珍曰:“食茱萸、𣗋子、辣子一物也。高木长叶,黄花 绿子,丛簇枝上,味辛而苦。土人八月采,捣滤取汁,入 石灰搅成,名曰艾油,亦曰辣米油。”始辛辣蜇口,入食 物中用。周处《风土记》以椒、𣗋、姜为三香,则自古尚之 矣。而今贵人罕用之。
实气味
辛苦大热,无毒。
李时珍曰:“有小毒。动脾火。病者忌之。”
《汪颖》曰:“发疮、痔,浮肿虚恚。”
徐之才曰:“畏紫石英。”
实主治
苏恭曰:“功同吴茱萸,力少劣尔。疗水汽用之佳。” 孟诜曰:“心腹冷气痛,中恶,除欬逆,去脏腑冷,温中甚 良。”
陈藏器曰:“疗蛊毒,飞尸著喉口者,刺破,以子揩之,令 血出,当下涎沫。煮汁服之,去暴冷腹痛,食不消,杀腥 物。”
李时珍曰:“治冷痢带下,暖胃燥湿。”
附方
赤白带下:𣗋子、石菖蒲等分为末,每旦盐酒温服二 钱。〈经验方〉
久泻虚痢腹痛者,𣗋子丸治之。𣗋子、肉豆蔻各一两, 陈米一两半,以米一分,同二味炒黄为末,一分生碾 为末,粟米粥丸梧子大,每陈米饮下五十丸,日三服。 〈普济方〉
《山茱萸释名》
寇宗奭曰:“山茱萸与吴茱萸甚不相类,治疗大不同, 未审何缘命此名也。”
李时珍曰。《本经》一名蜀酸枣。今人呼为肉枣,皆象形也。
《集解》
《别录》曰:“山茱萸,生汉中山谷,及琅琊、冤句、东海承县。 九月、十月采实,阴干。”
《苏颂》曰:“叶如梅,有刺。二月开花如杏。四月实如酸枣, 赤色。五月采实。”
陶弘景曰:“出近道诸山中大树。子初熟未干,赤色如 胡颓子,亦可啖。既干,皮甚薄,当合核用也。”
苏颂曰:今海州、兖州亦有之。木高丈馀,叶似榆,花白 色。《雷敩炮炙论》言:“一种雀儿苏,真相似,只是核八棱, 不入药用。”
李时珍曰:“雀儿苏。”即胡颓子也。
实修治
雷敩曰:“凡使,以酒润,去核取皮,一斤只取四两已来, 缓火熬《乾方》用。”能壮元气,秘精。其核能滑精,不可服。
气味
酸平无毒。
《别录》曰:“微温。”
《吴普》曰:“神农、黄帝、雷公、扁鹊:酸,无毒;岐伯:辛。”
甄权曰:“咸、辛,大热。”
王好古曰:“阳中之阴,入足厥阴少阳经气分。”
徐之才曰:“蓼实为之使。恶桔梗、防风、防己。”
主治
《本经》曰:“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 轻身。”
《别录》曰:“肠胃风邪,寒热疝瘕头风,风气去来,鼻塞目 黄,耳聋面疱,下气出汗,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 小便利。久服明目,强力长年。”
甄权曰:“治脑骨痛,疗耳鸣,补肾气,兴阳道,坚阴茎,添 精髓,治老人尿不节,治面上疮,能发汗,止月水不定。” 《大明》曰:“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症结, 治酒。”� 张元素曰:“温肝。”
发明
王好古曰:“滑则气脱,涩剂所以收之。山茱萸止小便 利,秘精气,取其味酸涩以收滑也。仲景八味丸,用之 为君,其性味可知矣。”
附方
《草还丹》益元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乃延年续嗣 之至药也。山茱萸酒浸取肉一斤,破故纸酒浸焙干 半斤、当归四两,麝香一钱,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 八十一丸,临卧盐酒下。〈吴旻扶寿方〉
《高濂遵生八笺》
《山茱萸粥》
采去皮,捣,研为泥粉。每用一盏,入蜜二匙,同炒令凝, 揉同粥搅食。
𣗋部艺文一
《茱萸赋》晋·孙楚
有茱萸之嘉木,植茅茨之前庭。历汉女而始育,阅百 载而长生。森蔓延以盛兴,布绿叶于紫茎;鹑火西徂, 白藏授节。零露既凝,鹰隼飘厉。攀紫房于纤柯,缀朱 实之酷烈。应神农之《本草》,疗生民之疹疾。
《艾子赞》宋·祁
绿实若萸,味辛香苾。投粒羹臛,椒桂之匹。
𣗋部艺文二〈诗〉
《茱萸女》梁·简文帝
茱萸生狭斜,结子复衔花。遇逢纤手摘,滥得映铅华。 杂与鬟簪插,偶逐鬓钿斜。东西争赠玉,纵横来问家。 不无夫婿马,空驻使君车。
《茱萸女》唐·万楚
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姝。 插枝著高髻,结子置长裾。忤性长迟缓,非关诧丈夫。 平明折林樾,日入返城隅。侠客要罗袖,行人挑短书。 蛾眉自有主,年少莫踟蹰。
《山茱萸》王维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茱萸沜》前人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
《茱萸沜》裴迪
飘香乱椒桂,布叶间檀栾。云日虽回照,森沈犹自寒。
《寄题江南所居茱萸树》武元衡
手种茱萸旧井傍。几回春露又秋霜。今来独向秦中
𣗋部选句
楚屈原《离骚》:“樧又欲充夫佩帏。”
晋左思《蜀都赋》,“其园则有蒟蒻茱萸,瓜畴芋区。” 宋王十朋《会稽风俗赋》,“吴萸越桃。”
古乐府·《金辖茱萸网》
魏曹植诗:“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唐中宗诗:“长房萸早熟。”
张说诗:“茱囊系牧童。”〈又〉“西楚”茱萸节。
王维诗:“遍插茱萸少一人。”〈又〉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 筵。
《孟浩然》诗:“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李白诗》:“九日茱萸熟。”
《杜甫》诗。“醉把茱萸仔细看。”
王昌龄诗:“茱萸插鬓花宜寿。”
《卢纶》诗:“茱萸一朵映华簪。”
李益诗:“茱萸滴露房。”
权德舆诗:“酒泛茱萸晚易曛。”
司空曙诗。“强向衰丛见芳意,茱萸红实是繁花。” 白居易诗。“舞鬟摆落茱萸房。”〈又〉茱萸色浅未经霜。 《元稹》诗:“茱萸暗绽红珠蕊。”
《崔鲁诗》:“茱萸冷吹溪口香。”
《阙名诗》:“茱萸蕊绽蝇头赤。”
宋赵抃诗:“红萸浥露香。”
司马光诗:“萸房近令节。”
苏轼诗:“酒阑不必看茱萸。”
《苏辙》诗:“紫萸黄菊映霜须。”
毛伯温诗:“酌酒及秋萸。”
𣗋部纪事
《西京杂记》:“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 妻。说在宫内时,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竞为妖服,以 趣良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 寿。”
《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 曰:‘九月九日,汝南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 萸系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 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 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此。 《晋书五行志》:永嘉六年五月,无锡县有四株茱萸树, 相樛而生,状若连理。先是郭景纯筮延陵蝘鼠,遇《临 之益》曰:“后当复有妖树生,若瑞而非辛螫之木也。傥 有此,东西数百里必有作逆者。”及此木生,其后徐馥 果作乱,亦草妖也。
《郭璞传》:“璞字景纯,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过江,宣城 太守殷祐引为参军。祐迁石头都督,璞复随之。时有 鼯鼠出延陵,璞占之曰:‘此郡东当有妖人欲称制者, 寻亦自死矣。后当有妖树生,然若瑞而非瑞,辛辣之 木也。傥有此者,东南数百里必有作逆者,期明年矣。 无锡县欻有茱萸四株,交枝而生,若连理者。其年盗’” 杀吴兴太守袁琇。或以问璞,璞曰:“卯爻发而沴金,此 木不曲直而成灾也。”
《易洞林》:郭璞避难至新息,有人以茱萸令璞射之,璞 曰:“子如小铃含元珠”,按文言之,是茱萸。
《风土记》:俗尚九月九日,谓之上九。茱萸到此日,气烈 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御冬。
《晋宫阙名》“华林园,茱萸三十六株。”
《地理志》:“九月九日为丝,茱萸囊盛之。”
《建康记》:“建康出茱萸。”
《太平清话》:陆修静饵茱萸,有茱萸坞,在蒋山平坡。 《宋春秋》义熙八年,太社𣗋树生于坛侧,𣗋尚黑也。宋 水德忽生此树。
《南齐书祥瑞志》:“始兴郡本无𣗋树,调味有阙。世祖在 郡,堂屋后忽生一株。”
《唐书王维传》:“维别墅在辋川,地奇胜,有华子冈、欹湖、 竹里馆、柳浪、茱萸沜、辛夷坞。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 酬为乐。”
《成都古今记》:“蜀人每进酒,辄以艾子一粒投之,少顷 香满盂盏。”
《游宦纪闻》:“沙随先生在泰兴时,有乳妪因食冷肉,心 脾发痛,不可堪忍。知县钱仁老名寿之,以药与之,一 服痛止,再服即无他。其药以陈茱萸五六十粒,水一 大盏,煎取汁,去滓,入官局平胃散三钱,再煎热服。”钱 云:“高宗尝以赐近臣,时有归正官校尉,添差县尉,后 归军中,以是愈人疾甚多。其妻弟伍得中,又以其药” 归昌国,亦多愈人疾,真奇方也。
《福建志》:“建宁府,重阳日登高,饮茱萸酒,名茱萸为辟 邪翁
𣗋部杂录
《诗》含神雾,“菖蒲益聪,茱萸耐老。”
《发蒙记》:“蛇以茱萸为酒”,谓饮之即醉也。
《酉阳杂俎》:“茱萸气好上,椒气好下。”
𣗋部外编
《冥祥记》:晋新野庾绍之,小字道覆,湘东太守,与南阳 宋协中表昆弟,情好绸缪,绍之元兴末病亡,义熙中 忽见形诣协,形貌衣服,具如平生,而两脚著械,既至, 脱械置地而坐。协问何由得来,顾答曰:“暂蒙假归,与 卿亲好,故相过。”协问鬼神之事,言辄漫略,不甚谐对, 唯云:“宜勤精进,不可杀生,若不能都断,可勿宰牛,食 肉之时,勿啖物心。”协云:“五脏与肉,乃有异耶?”答曰:“心 者,藏神之宅也,其罪尤重。”具问亲戚,因谈世事,末复 求酒。协时有茱萸酒,因为设之。酒至不饮,云有茱萸 气。协曰:“为恶耶?”答曰:“上官皆畏之,非独我也。”绍之为 人,语声高壮,比言论时,不异平日。有顷,协儿邃之来, 绍之闻屐声,有惧色,谓协曰:“生气见陵,不复得住,与 卿三年别耳。”因贯械而起,出户便灭。协后为正员郎, 果三年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