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六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六卷目录

     农部汇考四

      农政全书二利用图谱 浚铧图说 水排图说 水磨图说 水砻图说 水

      碾图说 水辗三事图说 水转连磨图说 水打罗图说 水碓图说 槽碓图说 水转

      大纺车图说 缶图说 绠图说 龙尾车图说

    艺术典第六卷

    农部汇考四

    《农政全书二》

    《利用图谱》

    王祯曰:“水利之用众矣,惟关于农事、系于食物者录 之,然必假他物乃可成功,所以访诸彼而得于此,稽 诸古而行于今,启秘于初传,干连机而同运。或造谷 食代人畜之劳,或导沟渠集云雨之效,或资米引于 庖湢,或供刻漏于田畴。其馀舟楫灌溉等事,已具前 篇,览者当互相参考,以尽水利之用云。”

    浚铧

    浚铧

    《浚铧图说》

    浚铧。《书》云:“浚畎浍距川。”今浚铧即此浚也。《周礼》匠人 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垡,广尺深尺。以 此考之,则知浚铧即耦耜之法,其制大备。常铧鐴亦 称是。凡开田间沟渠及作陆堑,乃别制箭犁,可用此 铧斲。犁底为胎,煆铁为刃。犁辕贯以横木,二人扶之, 可使数牛挽行。插犁既深,一去复回,即成大沟。挑浚 之力,日省万数。《唐书》:天宝初,开砥柱之险,以通流,石 中得古铁犁铧,上有“平陆”二字,因改河北县为平陆 县。此盖先开险时所遗器也。又泰山下旧有旷野,其 地污下,不任种莳,土人呼曰淳于泊。近于耕斸之际, 得旧铧,大可尺馀。故老云:“闻昔有大铧,用开田间去 水沟堑,当是此器。”因并记之,以为兴利者之助。

    水排

    水排

    《水排图说》

    水排,《集韵》作“櫜”,与鞴同。韦囊,吹火也。后汉杜诗为南 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见功多,百姓 便之。注云:冶铸者为排,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魏志》 曰:“胡暨,字公至,为乐陵太守,徙监冶谒者。旧持冶作 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工力。暨乃 因长流水为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由是器用充实。” 以今稽之,此排古用韦囊,今用木扇。其制当选湍流 之侧,架木立轴,作二卧轮,用水激转,下轮则上轮所 周,弦索通激,轮前旋鼓掉枝,一例随转。其掉枝所贯 行桄,因而推挽卧轴,左右攀耳,以及排前直木,则排 随来去,扇冶甚速,过于人力。又有一法,先于排前直 出木簨,约长三尺,簨头竖置偃木,形如初月,上用《秋 千索》悬之。复于排前植一劲竹,上带牵索,以控排扇, 然后却假水轮卧轴,所列拐木,自上打动,排前偃木, 排即随入。其拐既落,牵竹引排复回,如此间打一轴, 可供数排,宛若水碓之制,亦甚便捷,故并录此

    连二水磨

    连二水磨

    {{{2}}}

    {{{2}}}

    《水磨图说》

    水磨。凡欲置此磨,必当选择用水地所,先尽并岸擗 水激转,或别引沟渠,掘地栈木栈上置磨,以轴转磨 中,下彻栈底,就作卧轮,以水激之,磨随轮转,比之陆 磨,功力数倍,此卧轮磨也。又有引水置闸,甃为峻槽, 槽上两傍植木架,以承水激轮轴。轴要别作竖轮,用 击在上。卧轮一磨,其轴末一轮傍拨周围木齿,一磨 既引水注槽,激动水轮,则上傍二磨,随轮俱转。此水 机巧异,又胜独磨,此立轮连二磨也。复有两船相傍, 上立四楹,以茅竹为屋,各置一磨,用索缆于急水中 流,船头仍斜插板木凑水,抛以铁爪,使不横斜。水激 立轮,其轮轴通长,旁拨二磨,或遇泛涨,则迁之近岸, 可许移借比他所,又为活法。庶兴利者度而用之。

    水砻

    水砻

    《水砻图说》

    “水砻”,水转砻也。砻制上同,但下置轮轴,以水激之,一 如水磨,日夜所破,糓数可倍人畜之力。《水利》中未有 此制。今特造立,庶临流之家以凭仿用,可为永利。

    水碾

    水碾

    《水碾图说》

    水碾,水轮转碾也。《后魏书》:“崔亮教民为辗,奏于方张 桥东堰谷水,造水辗数十区。”岂水辗之制自此始欤? 其辗制上同,但下作卧轮或立轮,如水磨之法,轮轴 上端穿其砣干,水激则砣随轮转,循槽轹谷,疾若风 雨日所。米,比于《陆辗》,功利过倍。

    水辗三事

    水辗三事

    《水辗三事图说》

    “水辗三事”,谓水转轮轴,可兼三事,磨砻辗也。初则置 立水磨,变麦作面,一如常法。复于磨之外周造辗圆 槽,如欲“米惟就水轮轴首,易磨置砻,既得粝米,则 去砻置辗碢干,循槽碾之,乃成熟米。”夫一机三事,始 终俱备,变而能通,兼而不乏,省而有要,诚便民之活 法,造物之潜机。今创此制,幸识者述焉。

    水转连磨

    水转连磨

    《水转连磨图说》

    “水转连磨,其制与陆转连磨不同。此磨须用急流大 水以凑水轮。其轮高阔,轮轴围至合抱,长则随宜。中 列三轮,各打大磨一盘,磨之周匝,俱列木齿,磨在轴 上,阁以板木,磨傍留一狭空,透出轮辐,以打上磨木 齿。此磨既转其齿,复傍打带齿二磨,则三轮之功互 拨。”九磨其轴首一轮,既上打磨齿,复下打碓轴,可兼 数碓。或遇天旱,旋于大轮一周列置水筒,昼夜溉田 数顷。此一水轮可供数事,其利甚溥。尝至江西等处, 见此制度,俱系茶磨所兼碓具,用捣茶叶,然后上磨。 若他处地方间有溪港大水,仿此轮磨或作碓辗,日 得谷食,可给千家,诚济世之奇术也。陆转连磨,下用 水轮亦可。

    水打罗

    水打罗

    《水打罗图说》

    水击面罗随水磨用之,其机与水排俱同。按图视谱, 当自考索。罗因水力互击桩柱筛面甚速,倍于人力。 又有就磨轮轴作机击罗,亦为捷巧。

    水碓

    水碓

    《水碓图说》

    机碓,水捣器也。《通俗文》云:“水碓曰翻车碓。”杜预作连 机碓。孔融论:“水碓之巧,胜于圣人。斲木掘地,则翻车 之类,愈出于后世之机巧。”王隐《晋书》曰:“石崇有水碓 三十区。今人造作水轮,轮轴长可数尺,列贯横木相 交,如滚抢之制。”水激轮转,则轴间横木间打所排碓 稍,一起一落,舂之,即连机碓也。凡在流水岸傍,俱可 设置,须度水势高下为之。如水下岸浅,当用陂栅,或 平流当用板木障水,俱使傍流急注。贴岸置轮,高可 丈馀,自下冲转,名曰“撩车碓”水。若高岸深,则为轮减 小而阔,以板为级,上用木槽,引水直下,射转轮板,名

    曰“斗碓”,又曰“鼓碓。”此随地所制,各趋其巧便也
    考证

    槽碓

    槽碓

    《槽碓图说》

    槽碓碓稍作槽,受水以为舂也。凡所居之地间,有泉 流稍细,可选低处置碓一区,一如常碓之制。但前头 减细,后稍深阔,为槽,可贮水斗馀,上庇以厦。槽在厦, 乃自上流,用笕引水下注于槽,水满则后重而前起, 水泻则后轻而前落,即为一舂。如此昼夜不止可。 米两斛,日省二工,以岁月积之,知非小利。

    水转大纺车

    水转大纺车

    《水转大纺车图说》

    《水转大纺车》“比车”之制,但加所转水轮,与水转辗磨 之法俱同。中原麻苎之乡,凡临流处所多置之。今特 图写,庶他方绩纺之家仿此。机械比用陆车愈便且 省,庶同获其利。

    缶图

    缶图

    《缶图说》

    缶,汲水器。《左传》:“宋灾,乐喜为政具绠缶。”《尔雅疏》云:“《比 卦》初爻‘有孚盈缶’。”注云:“爻辰在木上值东井,井之水, 人所汲用缶。”杨恽《传》曰:“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 羔,斗酒自劳,酒后耳热,仰天击缶而呼乌乌。”应劭曰: “缶,瓦器也。今汲器用瓦,亦缶之遗制也。”

    绠

    《绠图说》

    绠郭璞云:“汲水索也。《易卦》云:‘汔至亦未繘井’。”《方言》:“繘, 自关而东,周、洛、韩、魏间谓之络,关西谓之繘。”绠或作 俗谓“井索下系以钩”,今汲用之家,必有辘轳为绠 设也。

    龙尾一图

    龙尾一图

    龙尾二图

    龙尾二图

    龙尾三图

    龙尾三图

    龙尾五图

    龙尾五图
    ,

    龙尾四图

    龙尾四图

    {{{2}}}

    {{{2}}}

    《龙尾车图说》

    《龙尾车》者,河滨挈水之器也。治田之法,旱则挈江河 之水入焉,潦则挈田间之水出焉。治水之法,“浅涸则 挈水而入方舟焉,疏浚则挈水而出畚锸焉,不有水 器,则不得水之用。三代而上,仅有桔槔。东汉以来,盛 资龙骨。龙骨之制,日灌水田二十亩,以三四人之力, 旱岁倍焉,高地倍焉。驾马牛则功倍,费亦倍焉。溪涧” 长流而用水。大泽平旷而用风。此不劳人力自转矣。 枝节一音锉全,车悉败焉。然南土水田,支分栉比,国 计民生,于焉是赖。即兹器所在,不为无功已。独其人 终岁勤动,尚忧衣食,至北土旱灾,赤地千里,欲拯斯 患,宜有进焉。今作龙尾车,物省而不烦,用力少而得 水多,其大者一器所出,若决渠焉,累接而上,可使在 山,是不忧高田;筑为堤塍而出之,计日可尽,是不忧 潦。岁与下田“去大川数里,数十里凿渠引之,无论水 稻,若诸水生之种,可以必济,即黍、稷、菽、麦、木棉蔬菜 之属,悉可灌溉,是不忧旱。浚治之功,出水当五分之 一,今省十九焉,是不忧疏凿龙蟠之斗。旱熯之年,上 源枯竭,穿渠旁引,多用此器,下流之水,可令复上,是 不忧漕也。盖水车之属,其费力也以重,水车之重”也, 以障水,以帆风,以运旋本身。龙尾者,入水不障水,出 水不帆风,其本身无铢两之重,且交缠相发,可以一 力转二轮,递互连机,可以一力转数轮,故用一人之 力,得数人之功。又向所言风与水,能败龙骨之车也, 在鹤膝斗板龙尾者,无鹤膝,无斗板,器居水中,环转 而已。湍水疾风,弥增其利,故用风水之力,而常得人 之功。若有水之地,悉皆用之。窃计人力可以半省,天 灾可以半免,岁入可以倍多,财计可以倍足,方于龙 骨之类,大略胜之。然而千虑之一,以当起予可也。智 士用之,曲尽其变,不尽方来,或者无烦𫌨缕焉。 龙尾者,水象也,象水之宛委而上升也。龙尾之物有 六,一曰轴,轴者,转之主也,水所由以下而为上也。二 曰墙,墙者以束水也,水所由上也。三曰围,围者外体 也,所以为固抱也。四曰枢,枢者所以为利转也。五曰 轮,轮者所以受转也。六曰架,架者所以制高下也,承 枢而转轮也。六物者具斯成器矣。或人焉,或水焉,风 马牛焉,巧者运之不可胜用也。

    一曰轴。圜木为轴,长短无定度,视水之浅深斟酌焉 而为之度,二十五分其轴之长,以其二为之。径木之 圜,必中规,而上下等。以八绳附臬之法,八平分其轴 之周,直绳而施之墨。轴之两端,因直绳之两端而施 之墨。八绳之交,得轴之心也。以八平分之一分为度, 以度八绳之墨,皆平行相等而为之界。以句股求弦 之法,两界斜相望而墨为之弦,弦之竟轴而得一螺 旋之墨,因螺旋之墨而立之墙,为螺墙,墙之间而得螺旋,一沟为螺沟。螺沟者,水道也。轴得一墨焉,则得 一墙焉;一沟焉,水得一道焉。或二之,或三之,四之以 上同于是。多则均,一则专,惟所为之。既墙而围之,既 建而迤之,而转之,水则自螺旋之孔入也。水之入于 螺旋之孔也。水自以为已下也。而不自知已上也。故 曰:“轴者转之主也。”水所由以下而为上也。

    注曰:圜与圆同量水浅深者,下文言句四、股三、弦五,则岸高九尺者,轴之长当一丈五尺也。凡作轴,皆度岸高,以三五之法准之。二十五分之二者,如轴长一丈,则径八寸。如本篇第一轴《立面图》,己丁长一丈,则丙丁之径八寸也。此略言轴欲大耳。若径至三寸以上,不嫌长丈。八寸以上,不嫌长二丈也。轴过小,则水为之不升。“八绳附臬” 者,《周礼》“树八尺之臬县” ,八绳下垂,皆附于臬。今轴身作线,大略似之也。八平分者,如轴两端图甲乙丙丁戊圈,为轴之周所分甲乙戊丙等八分者,平分度也。轴之两端卧其轴,各作己甲过心线,依法分之,即上下合也。次于轴两端之边,依所分各界,两两相对,各作平行直线,八线附木皆平直,是为八平分轴之周,如《立面图》己丁庚丙诸线是也。次于两端各作甲己丁丙诸线,则得轴两端之各庚心也。“以八平分之一为度” 者,谓以甲乙为度,从庚至辛,作庚辛辛壬等短界线,至丙而止,八线皆如之,各线之短界线皆平行皆相等也。墨为之弦者,从庚向癸,依句股法,作庚癸斜弦线,内缠之至子,外缠之至丑,至寅,至卯至辰,斜缠轴面,竟轴而止,则得一螺旋线也。单线则为单墙单沟也。若欲为双沟者,则平分庚丑线,得午,从午外上向已,内下向未,亦依法作螺旋线也。若作四槽者,又平分庚午于壬,依法作之。欲作三槽、六槽、九槽者,先分轴为九平分。欲作五槽、十槽者,先分轴为十平分,依法作之。

    二曰“墙。”轴之上,各因螺旋之绳而立之墙。墙之法,或 编之,或累之,皆涂之墙之两端,不至于轴之两端。其 至也无定度,惟所为之。以枢之长短称之,八分其轴, 长以其一。为墙之高,可减也,不可加也墙,其累之也 欲坚而无堕也,其编之也欲密而平也,其涂之也欲 均而无罅也。两墙之间谓之沟。沟,水道也。水行沟中 而墙制之,使无下行也。故曰:“墙者所以束水也,水所 由上也。”

    注曰:“编墙之法,削竹为柱,依螺旋之线而立之。每立一柱,即与轴面之八平分长线为直角。如立柱于本篇一图之午,即柱为垂线,与庚丙长线为直角也,而又与轴两端之丙丁为一直线也。若本篇二图之癸丙是也。削柱欲均,安柱欲正,列柱欲顺,立柱欲齐。既毕则以绳编之,略如织箔之势。绳以麻,或纻、或菅、或布或𥰓,惟所为之。” 既毕,以沥青和蜡,或和熟桐油和石灰、瓦灰涂之,或以生漆和石灰、瓦灰涂之。凡沥青加蜡与桐油,取和泽而止。石、瓦灰相半,桐油或漆和之,取燥湿得宜而止。累墙之法,取柔木之皮,如桑槿之属,剥取皮,裁令广狭相等,以沥青和蜡,依螺旋之线层层涂而积之。累毕,如前法。涂之既毕,而两墙之间成螺旋之沟,水从沟行而墙不漏者,是墙之善也。“八分之一” 者,如轴长八尺,则墙高一尺,此亦略言高之所至也。一以下任意作之,故曰“可减不可增。” 一法,若欲为长轴,则墙之高与轴之径等。

    三曰围。墙之外。削版而围之,版,欲无厚。墙之两端,顺 墙柱之势,穿轴而立四柱焉。依墙之高而束之环。围 版之端出于环。围之外,以铁为环而约之。长者,中分 围之长,以铁环约之。又长者,三分其长,以两环约之。 围之版,其相合也,与其合于墙之上也,皆合之以涂。 墙之齐,围之外,皆涂之以受雨露也。围之合也,欲无 罅,围之合于墙也欲无罅。有围,故水入螺旋之孔而 不绝;无罅,故水行于螺旋之沟而不泄,则水旋而上 也。故曰:“围者,外体也,所以为固抱也。”

    注曰:“围之版,量围径之大小与其长,酌全体之重轻而制厚薄焉。其长竟墙,其广一寸以上,视围径之大小,增损之太广,而合之则角见也。其内面稍刳之以就墙之圆外面者,围既合而削之,当墙之尽,穿轴为四柱者,所以居环而受围也,如本篇三图之卯寅、辰午等是也。环以坚韧之木为四弧,弧各加于环柱之”上,合之成环焉。环之下方,或为沟焉,居中以受围版之端。或居外,或居内,为刻而受之。如为沟于未,此居中也。为刻于申,此居外也;于酉,居内也。铁环之束在两端者,与木环相抵,卯午也。戌,亢也。或中分约之者,心斗是也。若两中环者,则在尾与箕也。或不用铁环,以绳约之,而涂之齐。与剂同。合以涂墙之齐者,沥青和蜡,或油灰或漆灰也。若涂围之周者,则漆灰为上,油灰次之。沥青和蜡者,恐不耐暑日也。为下而欲速成则用之,欲解而时修则用之是也。暑日架之,则以苫盖之,水入

    于螺旋之孔者,孔在环之内,轴之外,四柱之中,戌、亥、角、亢之间是也。虽下向,必入者以迤,故水趋于围也。既其出,则在卯、寅、辰、午之间矣。一法墙之两端以二圆版盖之,开围版之下端而水入之,开上端之圆版而出之,其效同焉。

    四曰枢。轴之两端,铁为之枢当心而立之。枢之用在 圜,轮在围,若在轴者,皆圜之。轮在上,枢方其上;枢之 上,轮在下,枢方其下。枢之下,方之者,以居轮。立枢,欲 正欲直。不正不直者,轻重不伦也。既正既直,轻重均, 转之如将自转焉,则虽大而无重也。故曰:“枢者所以 为利转也。”

    注曰:当心者,本篇一图之庚心也。枢之大小长短无定,度量全体之轻重,制大小焉。量轮之所在,与地之所宜,制短长焉。轮所在者有七,下方,详之也。方则正,故可以居轮。正者当庚之心。直者与轴端圆面为直角,与轴上八平分线,俱为一直线也。求正尚有轴端诸线可凭,求直稍难焉。今立一试法,视一图轴两端诸分线,以规一抵轴端边之乙,一抵枢之顶心为度。次去乙扺戊量之,又去戊抵己量之,皆至于枢之顶心者,即枢直也。如将自转者,成速之甚也。

    “五曰轮。轮有七置,轮有三式。七置者,当围之中焉。围 之两端焉,轴之两端焉,两枢焉。在围者,夹其围而设 之辐。辐之末,周之以辋焉,辋树之齿焉。在轴与枢者, 方其处而入之毂,毂树之齿焉。”凡轮皆以他轮之齿 发之,其疾徐之数,视轮与他轮之大小焉与齿之多 寡焉。故轮欲密附而少,为之齿。轮附而齿少,他轮大 而齿多,则其出水也必疾矣。故曰:“轮者所以为受转 也。”

    注曰:“轮有七置者,因地势也,量物力也,相大小而制疾徐也。在围之中者,本篇四图之丁是也。在围之两端者,丙与戊是也;在轴之两端者,乙与己是也;在两枢者,甲与庚是也。若车大而轴长,出水之地高,则在丁矣。若平地受水,而用人力、畜力、风力者,当在甲乙丙矣。用水力当在戊己庚矣。夹围之辐,子丑之类是” 也。辛者,容围之空也。壬癸辋也,寅卯之类,齿也。“方其处” 者,轴与枢当受毂之处也。辰入枢之空也。戌入轴之空也。午,毂也。酉亦毂也。未申亥角之类,皆齿也。他轮者,或人车,或马牛骡车,或风车,或水车之轮也。比诸车之轮者,非谓其大卧轮也,盖指接轮焉。接轮者,农家所谓拨子是也。试言人车,则有“卧轴也。卧轴之一端有接轮,卧轴之上有拐木也。今于甲乙丙任置一轮焉,如置在轴之乙轮,即以卧轴之接轮交于乙轮,人践拐木而转之,接轮与乙轮相发也。若马牛骡车及风车,则有卧轴也。卧轴之两端皆有接轮,今以其一交于乙轮,以其一交于彼车之大卧轮,驾畜焉,颿风焉而转之,接轮” 与乙轮相发也。若水转之车,则有卧轴也。卧轴之一端有接轮,卧轴之上有立轮,立轮之外有受水之箑也。今于戊己庚任置一轮焉,如置在轴之己轮,即以卧轴之接轮交于己轮,水激于箑,而卧轴为之转,接轮与己轮相发也。疾徐之数,与他轮相视者,如乙己之轮齿十二,人车之接轮齿十二,是拐木一转而得一转也。如枢轮之齿八,而人车之接轮齿十六,是拐木一转而得二转也。人车之接轮齿二十四,是一转而得三转也。若枢轮之齿八,而鴐畜颿风之卧轮齿七十二,是一转而得九转也。故曰“轮欲密附,密附则齿为之少。他轮欲大,大则齿多。然而密者过密焉,则力为之不任,大者过” 大焉则迟。故曰:“因地势,量物力,相大小而制疾徐焉。” 今图枢轮之齿八,轴轮十二,围轮十六,约略作之,非定率也。趣欲使两轮之交疏密相等焉,长短相入焉,相关相发而不滞,则足矣。其小者欲无用轮,方其枢之末,别为衡,衡之一端,入于枢焉;其一端植之柱焉。柱之体圆,又为之掉枝,而首为圆孔焉,以掉枝之圆孔入于柱而转之。若大者而欲无用轮,则以两掉枝同加于柱,两人对执而转之。最大者,两掉枝之末各为持衡,四人或六人对持其衡而转之。

    六曰架。架者,一上一下皆为砥柱,或木焉,或石焉,或 瓴甋焉。柱之植,欲坚以固也。“下柱居水中,以铁为管, 施之柱首,迤而上向,以受下枢之末,制管高下,量水 之势,令得入于螺沟之下孔而止也。上者居岸,以铁 为管,施之柱首,迤而下向,以受上枢之末。若轮与衡 在上枢之末者,则中枢而设之,颈以铁为山口,而架” 枢其上,出其枢之末,以受轮与衡也。“制高下之数,以 句股为法,而轴心为之弦,弦五焉则句四焉,股三焉, 过偃则不高,过高则不升。”

    注曰:“瓴甋砖也。坚者,其本体坚,固者,其立基固也。上柱者,本篇五图之甲乙是也。下柱者,丙丁是也。上管以受上枢,戊也,下管以受下枢,己也,句股法。”

    者,一高一下,如四围之《亢》房线而置之,令上枢之末在亢,下枢之末在房也。“三、四五” 者,如上枢之末为亢,至下枢之末为房,长一丈。如法置之,则自下枢之末房依地平作平行线,自上枢之末亢作垂线,而两线相遇于氐,其亢氐线必长六尺,“氐” “房” 线必长八尺也。若迤建于岸之侧,谓无从作垂线者,则以句股法反用之。以围版为倒弦,别作一尾箕,垂线为股,尾为直角,作尾心横线为倒句。若尾箕长一尺五寸,偃仰移就之,令尾心长二尺,即心箕必二尺五寸,而《亢房》线必合三、四、五之句股法也。凡围版是一丈水高必六尺,求多焉不可得。相水度地制器者以此计之,若水过深,岸过高,器不得过长,则累接之法,亦以接轮交而相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