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七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七十九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八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七十九卷目录

     医部汇考五十九

      黄帝灵枢经十三决气篇第三十 肠胃篇第三十一 平人绝谷篇第三

      十二 海论篇第三十三 五乱篇第三十四 胀论篇第三十五 五癃津液别篇第三十

      六 五阅五使篇第三十七 逆顺肥瘦篇第三十八

    艺术典第七十九卷

    医部汇考五十九

    《黄帝灵枢经十三》

    《决气篇第三十》

    《马莳》曰:“决论一气六名之义,故名篇。”

    张志聪曰:“决气” ,谓气之分判为六,而和合为一也。

    黄帝曰:“予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予意以为一气耳, 今乃辨为六名,予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 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 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 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 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 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 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 避,是谓脉。

    马莳曰:此详言气之义也。精、气、津液、血脉,分而言之则有六,总而言之则曰气,故此谓之曰一气而下则曰六气。《易》曰:“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盖当男女相构之时,两神相合,而成所生男女之形,此精常先其身而生,有其精斯有其形,夫是之谓精也。又宗气即大气,积于上焦,上焦开发于脏腑,而宣布五谷精微之气味,此气熏于皮肤,充其身形,泽其毫毛,诚若雾露之灌溉万物也,夫是之谓气也。又津生于内,而腠理发泄于外,其汗出似溱溱然,夫是之谓津也。又谷气入于胃,化为精微之气,充满淖泽,分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其骨,上通于脑,脑为髓海,从兹补益,外而皮肤从兹润泽,夫是之谓液也。又《营卫生会篇》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故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夫是之谓血也。又宗气行于经脉之中,其脉流布诸经,而营气从之以行,无所避匿,夫是之谓脉也。

    吴懋先曰:“所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又曰:“神者,水谷之精气也。两神者,一本于天一之精,一生于水谷之精,两神相搏,合而成此形也。所生之来谓之精,故常先身生,谓未成形而先生此精也。上焦之气,宣发五谷之精微,充肤热肉,润泽皮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腠。理者,肌肉之文理。《本经》曰:‘水谷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是以发泄于腠理,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使骨属屈伸泄泽,从髓空而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中焦受水谷之精气,济泌别汁,奉心神,变化而赤,是为血壅。培,助也。遏,遮蔽也。避,违’” 避也。言经脉壅蔽营气。行于脉中。昼夜环转。无所违逆。是谓脉。

    《黄帝》曰:“六气者,有馀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 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 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 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 脉空虚”,此其候也。

    《马莳》曰:“此言六气之脱者,各有其候也。”

    张志聪曰:“营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精血津液,皆本于气之生化,故谓之六气。清浊者,营卫之气也。肾主藏精,开窍于耳,故精脱者耳聋。目之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故气脱者目不明。津发于腠理,故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淖泽于骨,补益脑髓,故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不能润泽皮肤,故毛色夭焦也。肾主骨,而” 骨髓上通于脑,故脑髓消而胫酸耳鸣。心主血,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是以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 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马莳曰:此言各部为六气之主,而胃又为之大海也。帝问六气者,可较其贵贱否?伯言:“各部皆有六气,故六气各有部主,如阳明多气多血,太阳多血少气,五精五液五津五脉之类,各部皆有之也。然本部所重者,为贵为善;别部所有者,为贼为恶,其本部各为常主也。但此六气者,成于五谷精微之气,而胃则纳五” 谷而成之。故胃又为六气之大海耳。

    考证

    张志聪曰:“夫六气主于心肾,而生于胃海也。各有部主”者,谓精之藏于肾,血之主于心,气之主于皮肤,津之发于理液之淖于骨,资于脑,脉之循于脏腑形身,各有所主之部。然以心肾为常主,五谷与胃为大海,津液血气,乃胃海之所生也。夫心为君主之官而居上,水性润下而居下,火之精为血,水之精为精。水性柔善,火性猛恶,其贵贱善恶,可为六气之常主也。盖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谓六气辩为六名,然总归阴阳之一气。

    《肠胃篇第三十一》

    马莳曰:“《内》言肠胃之数,故名篇。”

    黄帝问于伯高曰:“予愿闻六腑传谷者,肠胃之小大 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伯高曰:“请尽言之。谷所从出 入,浅深远近,长短之度,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 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 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广二寸半,至胃长一尺六 寸;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 大容三斗五升。小肠后附脊,左环回周叠积,其注于 回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 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三尺。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叶积 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 二丈一尺。《广肠》传脊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大 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肠胃所入至所 出,长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

    马莳曰:“此言肠胃自所入至所出之度数也。小肠上口,乃胃之下口,小肠后附于脊,从左环回周,叠积所注之物,以入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计环十六曲,大四寸,径口八分,分之少半,即半分也,其长三丈三尺。又回肠者,大肠也,大肠上口,即小肠下口也。大肠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其运环反十六曲,大” 四寸,径口一寸寸之少半,即五分也,长二丈一尺。又“广肠” 者,直肠也。广肠附脊以受回肠之物,左环叶在脊之上下盘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则是二寸七八分也,其长计二尺八寸。

    张志聪曰:此言有生之后,总藉水谷之所生养,故专论其肠胃。胃主受纳水谷,肠主传道变化,其精液血气,由此而生焉。《越人》曰:“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 盖唇齿乃始受水谷之门,故先论唇齿之广长。舌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舌和,而后能知五味。会厌者。喉之上套。所以分别咽喉。咽乃胃之门。主受纳水谷。喉乃肺之窍。以司呼吸者也。

    《平人绝谷篇第三十二》

    马莳曰:“《内论》平人绝谷七日则死,故名篇。”

    黄帝曰:“愿闻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伯高曰:“臣请 言其故。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 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 满,上焦泄气,出其精微,慓悍滑疾,下焦下溉诸肠。小 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 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回肠大四寸,径一寸 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广肠》大 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 八分合之一。肠胃之长,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谷九 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也。平 人则不然,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 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则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 之精气也。故肠胃之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 平人日再后,后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 五升,而留水谷尽矣。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 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

    马莳曰:“此详言平人皆不食而死之故也。平人者,无病之人也。”

    张志聪曰:此论人之脏腑形骸,精神气血,皆藉水谷之所资生,水谷绝则形与气俱绝矣。《六节脏象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故神者,水榖之精气也。平人不然者,谓平常无病之人,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日夜消化,止留三斗五升,无有如此之留积也。是以不饮食七日,则所留之水谷尽矣,水谷尽,则精气津液皆尽矣 。王芳侯曰:病人不饮食七日不死者,水谷留积故也。盖留积则为病矣。

    《海论篇第三十三》

    马莳曰:《内论》“人有四海,故名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 离于营卫血气。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 肢节,夫子乃合之于四海乎?”岐伯答曰:“人亦有四海 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 海。”黄帝曰:“以人应之奈何?”岐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 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黄帝曰: “远乎哉?夫子之合人,天地四海也,愿闻应之奈何?”岐 伯答曰:“必先明知阴阳表里,荣输所在,四海定矣。”黄 帝曰:“定之奈何?”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 冲,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 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 在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 于其盖,下在风府。

    马莳曰:“此言人之有四海也。人有四海者,即下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也。十二经水者,即清水、渭水、海水、湖水、汝水、潞水、淮水、汉水、江水、泾水、济水、漳水也。夫天下经常之水,固有十二,而此水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之四方,故不曰十二,而止曰四海也。惟胃为水谷之海,其输穴上在气街,下至三里,惟冲脉为” 十二经之血海,其输穴上在于足太阳膀胱经之大杼,下出于足阳明胃经之巨虚上廉与巨虚下廉。又膻中为气之海,其输穴在于督脉经天柱骨之上下,前在于足阳明胃经之人迎。又脑为髓之海,其输穴在于,其盖即《督脉经》之百会,下在于督脉经之风府。

    张志聪曰:“夫天主生物,地主成物,是以人之形身,应地之四海,十二经水。然水天之气,上下相通,是以头气有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胫气有街,经气上下之出入也。故合人于天地四海,必先明知阴阳表里荣输之所在,四海定矣。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冲气在腹者,止之背俞,下至足之三里,是水谷之海,上通于天气,而下通于经水也。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太阳之大杼,下至巨虚之上下廉,而出于胫气之街,是冲脉之外通于天气,而内通于经水也。膻中者,为气之海,在膺胸之内,宗气之所聚也。宗气流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故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故其输上在背之天柱,前在膺胸之人迎,是气海之上通于天,而下通于经水也。脑为髓之海,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故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督脉之风府,是髓海之上通于天,而下通于经水也。” 是十二经脉应地之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而海之云气上通于天,是以人之所以合天地四海也。

    黄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何生何败?”岐伯曰:“得 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

    马莳曰:“此言四海之得生且利者,以其顺而善调之,否则败害至矣。”

    姚士因曰:“人合天地四海,升降出入,运行无息,故得顺而和,则生利无穷,逆而不调,则败害至矣。”

    黄帝曰:“四海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气海有馀者,气满 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

    马莳曰:“此言四海之逆顺,先举气海之偏胜者言之,见其所以为逆,反此则为顺。有馀者,邪气有馀而实;不足者,正气不足而虚也。下文仿此。”

    吴懋先曰:“天地阴阳之道,更相和平者也。故有馀不足,皆为之逆。膻中者,宗气之所居,上出于喉,以司呼吸。故气海有馀者,气满胸中,气息悗乱,气上逆,故面赤也。气海不足则气少,气少故不足于言。”

    血海有馀,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 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

    马莳曰:“此言血海之偏胜,而病者见其所以为逆,反此则为顺矣。” 盖承上文“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者而言耳。”

    吴懋先曰:“冲脉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脉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至胸中,而后散于皮肤之间,是冲脉之血,充贯于周身,故有馀则觉其身大,不足则觉其身小,怫然狭然,不知其为何病。” 王芳侯曰:“血以应水,故有馀常想其大,不足则觉其为小矣。”

    《水谷之海》有馀,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榖 食。

    马莳曰:“此言水谷之海,偏胜则病,见其所以为逆,反此则为顺也。”

    姚士因曰:“胃气有馀,故腹胀满;胃气不足,故饥而不受谷食。”

    髓海有馀,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 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马莳曰:“此言髓海之偏胜,而病者见其所以为逆。”

    考证

    反此则为顺也

    姚士因曰:“精液补益脑髓,而下流阴股,故髓海有馀,则足劲轻健而多力。度,骨度也。髓从骨空,循度而上通于脑,故有馀则自过其度矣。髓海不足,则精液竭,精液者,所以濡空窍者也,是以耳为之鸣,目无所见。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故胫酸而懈怠安卧。”

    黄帝曰:“予已闻逆顺调之奈何?”岐伯曰:“审守其输,而 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者得复,逆者必败。”黄帝曰:“善。”

    马莳曰:“此言善守四海之输穴以善调之,则有利无害,得顺而不得逆也。审四海之穴而善守之,以行补泻之法,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则有利无害,顺者可复,否则逆而为败矣。”

    吴懋先曰:“审其输,则知其四海之通于经,而经俞之外通于气也。调其虚实,则有馀不足自和矣。” 害,谓经气之逆复,则反逆为顺也。

    《五乱篇第三十四》

    《马莳》曰:“内言气有五乱,故名篇。”

    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 何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 逆则乱。黄帝曰:“何谓相顺?”岐伯曰:“经脉十二者,以应 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 各异,荣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 而治。”黄帝曰:“何谓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 阳,荣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 悗。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俛首静伏;乱于肺则俛 仰烦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 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马莳曰:“此言人有五乱,而诸证各有所见也。夫脉与四时相合,是谓顺也。惟清气宜升,当在于阳,反在于阴;浊气宜降,当在于阴,而反在于阳。荣气阴性精专,固顺宗气以行于经隧之中;卫气阳性慓悍滑利,宜行于分肉之间。今昼不行于阳经,夜不行于阴经,其气逆行,乃清浊相干,乱在胸中,是之谓大闷也。故气” 乱于心,或乱于肺。或乱于肠胃,或乱于臂胫。或乱于头。各有其证候者如此。

    张志聪曰:《本经》邪客篇云: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此言宗气积于胸中,上贯心脉,同荣气行于脉中,以应呼吸漏下。《五味篇》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 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荣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 ,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此言宗气积于胸中,上出于肺,偕卫气行于脉外,以应呼吸漏下。此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宗气两行,荣卫之道,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漏下二刻,人二百七十息;脉行十六丈二尺为一周,漏下百刻,人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而大周于身。此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荣行脉中,卫行脉外,清浊之不相干也。又曰:“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此荣卫相将,偕行于脉外。昼行阳二十五度,夜行阴二十五度,与荣行脉中,卫行脉外之各走其道,清浊之不相干也。“经脉十二,以应十二月” 者,六脏六腑之经脉,循度环转,行十六丈二尺为一周也。“分为四时” 者,一日之中有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其气各异,荣卫相随,阴阳相和,而清浊不相干也。夫循脉之荣卫宗气,从胸而上出于心肺,顺脉而行,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其荣卫相随,昼行阳而夜行阴者,与脉逆行,从头注于臂胻,以行三阳之分;夜则内行脏腑之阴,与荣行脉中,卫行脉外之气不相干也。所谓“清浊相干” 者,循脉之荣卫,与行阴行阳之荣卫相干,是以乱于胸,乱于心肺,及乱于肠胃、臂、胻头也。

    黄帝曰:“五乱者,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以来,有道 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黄帝曰:“善。愿闻其道。”岐伯 曰:“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气在于肺者, 取之手太阴荣;足少阴输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 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 杼;不知取足太阳荣输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 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荣输。

    马莳曰:“此言刺五乱之穴也。道者,脉路也。邪之来也,必有其道,则邪之去也,亦必有其道,审知其道,而善去之,斯谓养身之宝。故气乱于心者,当取之手少阴心经之输穴。神门手心主,即厥阴心包络。”

    “经之输穴大陵。气乱于肺者,取足太阴脾经荣穴鱼际,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太谿。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脾经之输穴太白,足阳明胃经之输穴陷谷。如刺之而邪气不下,当取足阳明胃经之三里。若气在于头者,取之足太阳膀胱经之天柱,又取于本经之大杼。如取之而病尚不知,又当取本经之荣穴通谷” ,输穴束骨若气在于臂足者,当先去其臂足之血脉,然后在臂则取手阳明大肠经之荣穴二间。输穴三间手少阳三焦经之荣穴液门输穴中渚。在足则取足阳明荣穴内庭输穴陷谷足少阳胆经之荣穴侠谿。输穴临泣

    张志聪曰:道者,谓各有循行之道路。有道以来,有道以去者,言有道以来而清浊相干,亦当有道以去,而阴阳相和也。故审知逆顺之道,是谓养身之宝。取手少阴手太阴之荣输者,取气以顺其宗气之上行也。《本经》云:宗气流于海,其上者走于息道,其下者注于气街。又曰: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取足少阴输者,顺宗气之下行也,取足太阴、阳明而复取之。三里者,先取气而后取脉也,取天柱、大杼而复取之。荣输者,先取脉而后取气也。盖清浊相干,乃经脉外内之血气厥逆也。《经脉篇》曰:“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逆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 取其阳明少阳之荣输者。先去其脉中之逆。使脉外之血气。溜注于脉中。而阴阳已和也。

    黄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 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馀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黄 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论!请著之玉版,命曰“治乱也。”

    马莳曰:“此言治五乱者,惟以导气,不与补泻有馀不足者同法也。凡有馀者则行泻法,不足者则行补法。今治五乱者,则其针徐入徐出,导气复故而已,不必泥定补泻之形,以其精气相同,非真有馀与不足也,不过乱气之相逆耳,何必以补泻哉!” 张志聪曰:“徐入徐出者,导其气之来去也。荣卫者,精气也,同生于水” 谷之精,故谓之“同精。” 出入补泻,非为有馀不足,乃导乱气之相逆也。

    《胀论篇第三十五》

    马莳曰:“《内详》论脏腑胀,由胀形之治法,故名篇。”

    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岐伯曰:其脉大坚 以涩者,胀也。黄帝曰:何以知脏腑之胀也?岐伯曰:阴 为脏,阳为腑。

    马莳曰:“此言据脉可以知胀,阴脉属脏,而阳脉属腑也。脉见于寸口,其脉大者,以邪气有馀也;其脉坚者,以邪气不散也;其脉涩者,以气血涩滞也,故为胀。” 然“脉大而坚者为阳脉,其胀在六腑;脉涩而坚者为阴脉,其胀在五脏也。”

    张志聪曰:此承上文言卫气之行于形身脏腑之外内,有顺有逆,逆顺不从,在外则为脉胀肤胀,在内则为脏腑之胀矣。寸口坚大为阳,脉涩为阴脉,阴为脏,阳为腑,以脉之阴阳,则知脏腑之胀矣。

    黄帝曰:“夫气之令人胀也,在于血脉之中耶?脏腑之 内乎?”岐伯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黄帝曰:“愿 闻胀之舍。”岐伯曰:“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 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黄帝曰:“脏腑之在胸胁 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异名而 同处,一域之中,其气各异,愿闻其故。”此处必缺岐伯所答之言黄 帝曰:“未解其意,再问。”岐伯曰:夫胸腹,脏腑之郭也;膻 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胃者,太仓也;咽喉小肠者,传送 也;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 也。故五脏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营气循 脉,卫气逆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三里而泻, 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泻。

    马莳曰:“此明言胀之所舍,而胀则成于卫气之逆,其法在于急泻三里也。夫胀不在于血脉之中,亦不在于脏腑之内,乃在于脏腑之外,胸胁之内,排其脏腑,而以胸胁为郭,其皮肤亦为之胀,此则胀之所舍也。且脏腑在胸胁腹里之内,虽同处于一域,然其病各有所异者,以其各有畔界也。故胸胁为脏腑之郭,膻” 中为心主之宫城。胃为太仓咽喉小肠为传送水谷之道。胃有五窍。为闾里门户。廉泉玉英为津液之道。所以脏腑各有畔界。而病亦各有形状也。然其所以胀者。不在于营气。而在于

    卫气。盖营气阴性精专随宗气行,不能为胀。唯卫气逆行。则并脉循分肉者。始为脉胀。而成为肤胀耳。是以胃为脏腑之海。而三里为胃经之合。当泻其三里。病近者一次泻之。病久者三次泻之。不必拘其虚实。而工在于急泻之也。

    张志聪曰:“此病在气,而及于脏腑血脉之有形,故三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胀之舍在内者,皆在于脏腑之外,空郭之中,在外者,胀于皮肤腠理之间,故命曰胀,谓脤在无形之气分也。” 帝复问脏腑在于胸腹之内,如匣匮所藏之禁器,而各有界畔,五脏六腑,其气各异,今胀气皆在于脏腑之外,何以分别某脏某“腑之胀乎?” 伯言夫卫气生于胃腑,水谷之精,日行于阳,夜行于阴。逆于阳则为脉胀、肤胀,逆于阴则为空郭之胀,及五脏六腑之胀也。夫胸腹者,脏腑之郛郭;膻中者,心主之宫城。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此卫气逆于阴,而将为脏腑之胀矣。胃主受纳水谷,为太仓,而居中焦;在上为“咽喉,主传气而送水谷,在下口为小肠,主传送糟粕津汁。是故胃之五窍,犹闾里之门户也。盖水谷入胃,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五脏主藏水谷之精者也,其流溢于下焦之津液,从任脉而出于廉泉、玉英,以濡上之空窍,故五脏六腑,各有界畔” ,其病各有形状也。如营气循脉,卫气逆于脉中,则为脉胀;若并脉而循行于分肉,则为肤胀。盖卫气虽常,然并脉循行于分肉,而行有逆顺,若并脉顺行而乘于脉中,则为脉胀;行于肤肉,则为肤胀。此皆卫气之逆行,故曰“若顺逆也。” 当取足阳明胃经之三里而泻之。在于肤脉而近者一泻,在于城郭“而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泻。盖留之则为脏腑之胀矣。卫气出于太仓,故泻胃之三里 。” 吴懋先曰:“卫气逆于空郭中,则为鼓胀;著于募原,而传送液道阻塞者,则为肠胃之胀;门户界畔不清者,则为五脏之胀。此皆胃腑之门户道路,故泻足之三里。若病久而成虚者,泻之反伤胃气,故曰工在疾泻。疾泻者,治其始萌也 。” 杨元如曰:“逆则生长之机渐消,故久而未有不成虚者。审其传送阻塞者,泻之门户,液道不通者,通之界畔不清者,理之正气不足者,补之补泻疏理兼用,斯为治胀之良法。若新病而不大虚者,急宜攻之,可一鼓而下 。” 倪冲之曰:“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液道不通,则空窍闭” 塞,而气逆于中矣。故治胀者,当先通其津液。故曰:“若欲下之,必先举之 。” 朱卫公曰:“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其别气出于耳而为听,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故液道不通,则诸气皆逆矣。”

    黄帝曰:“愿闻胀形。”岐伯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 安;肺胀者,虚满而喘欬;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 脾胀者,善哕,四肢烦悗,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肾胀 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胜平声

    马莳曰:“此下二节,明上节之病各有形状,而此节以五脏之胀形言之也。”

    吴懋先曰:“此卫气逆于城郭中,而为脏腑之胀也。愿闻胀形者,问五脏六腑之胀形,始在无形,而及于有形也。”

    《六腑胀》:“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 难。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 不化。小肠胀者,少腹䐜胀,引腰而痛。膀胱胀者,少腹 满而气癃。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 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䐜音嗔

    马莳曰:“此以六腑之胀形言之也。”

    凡此诸胀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顺,针数不失,泻虚补 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败,谓之“夭 命。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

    马莳曰:“此言治胀之法,补泻有得失,而医工分高下也。”

    姚士因曰:“其道在一者,谓三合而为一也。逆顺者,谓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逆顺而为行也。塞其空者,外无使经脉肤腠疏空,内使脏腑之神气充足,自无厥逆之患,此良工治未病也 。” 莫仲超曰:“上节言无问虚实,工在疾泻,此复曰泻虚补实,神去其室,是又当审其邪正而补泻之。圣人之虑深矣,学者不可不深体” 之。

    黄帝曰:“胀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卫气之在身也, 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 脏更始,四时有序,五谷乃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 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

    马莳曰:“此言胀之所由生也。卫气之行于人身,昼行于阳经,夜行于阴经,并脉循分肉而行,出入之间,自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故五脏随时以”

    更始五谷自化。惟厥气从下而逆。则营卫遂失其常。而留上不行。寒邪随厥气以上行。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而为胀耳。上文言卫气逆为脉胀,又并脉循分肉为肤胀者,此可见矣。

    张志聪曰:此言卫气逆行,因下焦寒气之所致也。夫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于分肉而行有逆顺,盖卫气与脉内之营气,相逆顺而行也。“阴阳相随” 者,谓脉外之营卫,相将而行,阴阳清浊,有逆有顺,乃得天和,应天气之右旋而西转,经水皆归于东流,得天地自然之和气。“五脏更始” 者,谓营行于脏腑经脉,外内出入,阴阳递更,终而复始也。“四时有序” 者,谓卫气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应四时寒暑之往来也。阴阳和平,五谷乃化,而营卫生焉。此先论其阴阳和调,然后论厥逆之因。乃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

    黄帝曰:“善。何以解惑?”岐伯曰:“合之于真,三合而得。”帝 曰:“善。”黄帝问于岐伯曰:“《胀论》言无问虚实,工在疾泻, 近者一下,远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过焉在?” 岐伯对曰:“此言陷于肉肓,而中气穴者也。不中气穴, 则气内闭,针不陷肓,则气不行上越中肉,则卫气相 乱,阴阳相逐。其于胀也,当泻不泻气故不下三而不”, 不必更其道,气下乃止,不下复始,可以万全,乌有殆 者乎?其于胀也,必审其胗,当泻则泻,当补则补,如鼓 应桴,恶有不下者乎?肓音荒中去声恶音鸟

    马莳曰:“此言胀之愈与不愈,在于针之有得失也。上文言胀贵于急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今下之者三,而病有不下者,正以邪之陷于肉肓,而中于气穴,故针之者,必当中于气穴,肉肓可也。盖不中气穴,则邪气少闭于内,针不陷肉肓,则邪气不行于外,致使此邪上越所刺之肌肉间,则卫气相乱,阴阳诸经相乘” 而逐,其胀当泻不泻,邪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务使气下而止针。设若不下,又复始针,庶可以万全也。且验胀之退否,胗胀则胀,胀则泻之,胗退则退,退则补之,其法有如此者。张志聪曰:真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下焦先天之真元,上与阳明相合,化水谷之精微,生此营卫二气,元真之气,通会于腠理,与营卫合并,而充行于形身者也。故营卫二气,合之于真元,三合而得其厥逆之因矣。如天真之气,厥逆在下,则营卫之气留止于上矣。下焦寒水之气上逆,则真邪相攻,营卫两气相搏,乃合而为胀也。夫元真之气,天乙之真元也,与寒水之气相合,故真邪相搏,则真气反厥于下,而寒气反逆于上矣。真气不得上合于营卫,则营卫留止矣。然卫气逆于内而为脏腑之胀者,有城郭募原之分也。募原者,脏腑之膏肓也。夫卫气之逆于内而为胀者,在于宫城空郭之中,故取之三里、三下而已。今有其三而不下者,此陷于肉肓而中气穴故也。故针不中气穴,则气闭于内,而不得外出,针不陷肓,则气不行而不能上越,故三而不下者,必更其道,取之气穴,恶有不下者乎?按:气穴有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即上纪之胃脘,下纪之关元诸穴,非谿谷之会,是以中肉则卫气相乱,阴阳相逐。盖卫气行于皮肤脏腑之肉理,今入于气穴,故不当取之肉也 。姚士因曰:“按《金匮玉函》云:‘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夫脏腑之文理。乃脏腑募原之肉理。而肉理之中有脉。系卫气陷于肓膜。而入于脉络。故当取之气穴也。

    《五癃津液别篇第三十六》

    马莳曰:“《内论》五液而为水胀,则必为癃,故名篇。” 吴懋先曰:“此章论水谷所生之津液,各走其道,别而为五,如五道癃闭,则为水胀。五别者,为汗,为溺,为唾,为泪、为髓。五癃者,液不渗于脑而下流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而津液不化,水谷留于下焦,不得渗于膀胱,则水溢而为水胀,因以名篇。上章论气胀” 之因,此章论“水胀之因。” 得其因,则知所以治矣。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 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 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 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所由 生,愿闻其道。”岐伯曰:“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 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 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 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则腠理闭,

    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五脏六腑,心
    考证
    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

    为之卫,肾为之主外,故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 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 溢。夫心系与肺不能尽举,乍上乍下,故欬而泣出矣。 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 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

    马莳曰:“此言五液之所由主也。伯言人之所以有津与液者,正以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上注其气于气海之中,积为宗气,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者,上焦为宗气之所出,中焦为营气之所出,下焦为卫气之所出,共出其气,以温外之肌肉,充外之皮肤者为津,其在内之流而不行者为液也。人之所以有汗者,正以天暑衣厚,则人之腠理开,故汗出。若有寒气留于分肉之间,则沫聚而为痛也。人之所以有溺与气者,正以天寒则腠理闭,内之气与湿俱不行,其水下留于膀胱,则前为溺而后为气耳。人之所以有泣者,正以五脏六腑,心为之大主,而耳、目、肺、肝、脾、肾,皆所以辅相此心者也。故五脏六腑之津” 液,尽上渗于目。如心悲气并,故心系急,肺叶举,津液因随之而上溢,此泣之所由出也。盖心系与肺不能尽举,本乍上而乍下者,今心系急而肺叶举,此其所以欬而泣乃出也。人之所以有唾者,正以胃中热,则易消谷之故耳。其消谷之时,虫必上下交作,谷既消尽,则肠胃亦已充郭,故胃亦宽缓。夫胃宽缓。则气得上逆而升。唾斯随气而上出者也。此论五液之为病。而岐伯详言之如此。

    张志聪曰:“此论精别而为津、为液” 、为汗、为溺、为泣、为唾也。“胃者五脏六腑之海,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归其所,喜其津液各走其道,随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者为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流者,淖泽注于骨,补益脑髓,灌精而濡空窍者也。” 腠理者,分肉之文理,津随三焦出气,淖注于皮肤“肌肉之间,故腠理开则汗大泄。如有寒而留聚于分肉之间,则排裂分肉而为痛。” 沫者,津聚而为沫也。此言津之为汗也。至若天寒则腠理闭塞,三焦之气因湿而不行,津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夫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而出者为溺,藏于膀胱者,化生太阳之气。此言津之为溺也。愚按为汗、为溺、为血、为髓,皆水谷津液之化,伯因《帝问》而分别答之。言津随寒暑之气而外内出入,然一日之中有四时,而饮食衣服亦有寒温厚薄,读者不以文害义,庶为得之。夫心为君主之官,乃五脏六腑之主。耳目者上之空窍,津液之所注也。将相卫者,为君主之臣使也。肾主外者,肾主藏津液,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心悲气并者,心悲则脏腑之气,皆上并于心,听令于君主也。气并于心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乃心之盖也,肺举则液上溢,肺主气而水随气行也。心系与肺不能尽举,乍上乍下,下则为欬,上则泣出矣。此言五脏六腑之津液,上渗于目而为泣,由心悲肺举而出也。《口问篇》曰:“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 补足少阴。盖任脉起于足少阴之阴中。上出于廉泉。胃缓则少阴之气不与阳明相合,反上逆于廉泉。则水液随之,故涎唾也。此言液之为唾也。

    五谷之精液,和合而为高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 髓,而下流于阴股。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 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阴 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 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 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

    马莳曰:此原水胀之所由成也。“高” 当作“膏。” 五谷精液,合而成为膏者,渗入于骨空之中,及补益脑髓,以下流于阴股。惟阴阳各经之气不和,则液溢下而下流于阴器矣。其髓液皆减而下行,下行过多则必虚,致腰背痛而胫酸。斯时也,阴阳之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能输泻,其精液无自而化,其水谷并居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而不入,留于下焦而不行,不得渗入膀胱,故下焦胀而水溢,遂使水胀之病所由成也。” 此津液五别之逆顺如此。张志聪曰:“此言精液之为髓也。夫肾主藏精而主骨,和合而高者,五谷之液,与肾脏之精相和合而渗入于骨空;上行而高者,从骨空而补益脑髓,复从髓空而下流阴” 股,此精液淖注于骨而为髓,先上益于脑而复下流。故曰:五谷之精液,和合而为高者。复论五液闭癃,而为腰痛水胀诸病。曰:“阴阳不和者,少阴与阳明之不和也。阴阳之气不和,则液与精不合,使液溢于骨外而下流于阴矣。液溢于外,则髓液皆减而下,是不能为高矣。下流过度,则骨虚而腰痛胫” 酸矣。此髓道之闭癃也。阴阳气道不通。则津液不得注于海。而四海闭塞矣。《三焦》

    之气不通。泻于肌腠而津液不化矣。济泌之汁不得渗于膀胱。而下焦胀矣。水溢于下。则上逆而为水胀矣。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

    《五阅五使篇第三十七》

    马莳曰:内有《五阅》,以观五气。五气者,为五脏之使也,故名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予闻刺有五官五阅,以观五气。五 气者,五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愿闻其五使当安出?” 岐伯曰:“五官者,五脏之阅也。”黄帝曰:“愿闻其所出,令 可为常。”岐伯曰:“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 以应五时,各如其脏,经气入脏,必当治里。”见音现更平声

    马莳曰:“此言五官,为五脏之外阅,五色尤验于明堂也。刺法有五官,如下文‘鼻为肺之官、目为肝之官、口唇为脾之官、舌为心之官、耳为肾之官者是也。此五官者,可五阅,以观青黄赤白黑五气,正以五气者,乃五脏之所使,如肝青、心赤、脾黄、肺白、肾黑是也。又五时之所别,如春肝、夏心、至阴脾、秋肺、冬肾是也。但五’” 气所出。可以常验。五脏者。正以脉虽出于气口。而五色必见于明堂。其五色迭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惟外经邪气入脏。必当从里以治之。盖由外固可以知内。而病在于里。不得以治外也。

    莫仲超曰:“此章论五脏之气,外见于五色,上通于五窍,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脏,此从内而应于外也。如从外而内,是当皮而络,络而脉,脉而经,经而脏,故曰:‘经气入脏,必当治里’。” 夫色见于皮肤,五脏之气见于色者,盖亦从经脉而出于皮肤,故曰“五脉安出?五色安见 ?” 杨元如曰:“色气应天,经脉应地,五脏者在” 地五行之所生也,而色见于面,此五行之气,上呈于天也。从内而外者,由脏而经脉皮肤,应地气之上腾于天;从外而内者,由皮肤经脉而脏,应天气之下降于地。升降出入,环转无端,故曰:“经气入脏,必当治里。”

    帝曰:“善。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岐伯曰:“五官已辩,阙庭 必张,乃立明堂。明堂广大,藩蔽见外,方壁高基,引垂 居外,五色乃治,平博广大,寿中百岁,见此者,刺之必 已。如是之人者,血气有馀,肌肉坚致,故可苦以针。”中去 声

    《马莳》曰:“此言五色虽决于明堂,而凡诸部博大者,寿必高,而病易已也。帝以五色独决于明堂为疑,伯言五官在外,晓然可辩。其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即两眉之间也。庭者,额中也,即首面也。颜也。必开而张,乃立明堂以阅之,明堂者,鼻也。其明堂广大而为蕃为蔽者,又见于外。盖颊侧谓之蕃耳,门谓之蔽耳” ,四周之壁既方,地角之基又高,引垂向外,五色又顺,平博广大,寿当中百岁也。设有病时,见此五色,则刺之,而病必已,盖如是之人,血气有馀,肌肉坚致,故可苦之以针而刺之也。莫仲超曰:“此论五脏之气,应土基之博厚也。阙庭,天庭也。明堂,王者听政之堂,犹天阙在上,王宫在下也。藩蔽者,颊侧耳” 门之间,犹明堂之藩屏也。“方壁高基” 者,四方之墙壁坚固,地基高厚也。“引垂居外” 者,边陲在外,为中土保障也。此土基之平博广大,以配五色之润泽高明,如是者,天地交而二气亨,寿必中百岁而去。

    黄帝曰:“愿闻五官。”岐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 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 也。

    马莳曰:“此言五官之所在也。肺在内而鼻为之窍,所以司吸呼也,故为肺之官。肝在内而目为之窍,所以别五色也,故为肝之官。脾在内而口唇为之窍,所以纳五谷也,故为脾之官。心在内而舌为之窍,所以辩五味也,故为心之官。肾在内而耳为之窍,所以听五声也,故为肾之官。”

    张志聪曰:“官” 之为言司也,所以闻五臭,别五色,受五谷,知五味,听五音,乃五脏之气,外应于五窍,而五窍之各有所司也。

    黄帝曰:“以官何候?”岐伯曰:“以候五脏。故肺病者,喘息 鼻张;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 肾病者,颧与颜黑。”卷上声

    马莳曰:此言五官,可以候五脏之病也。鼻为肺之官,故“肺病者当病喘息,其鼻乃张也。” 目为肝之官,“故肝病者其目眦必青。” “唇为脾之官,故脾病者其唇必黄也。舌为心之官,故心病者其舌必卷而短,颧亦必赤也。耳为肾之官,故肾病者颧与颜皆黑。”

    莫仲超曰:“五官者,五脏之阅也。阅其五官之色证,则知五脏之病也。”

    黄帝曰:“五脉安出?五色安见?其常色殆者如何?”岐伯 曰:“五官不辩,阙庭不张,小其明堂,藩蔽不见,又埤其 墙,墙下无基,垂角去外,如是者,虽平常殆,况加疾哉!” 埤音裨

    马莳曰:“此言诸部狭小者必殆也。五脏之脉安所从出,五脏之色安所从见?其常色见者,而又至于危,皆帝之所疑也。伯言人之五官既不可辩,阙庭又不张,明堂又狭小,藩蔽不可见,其墙又卑,墙下无基,垂角在外,如是者虽无病而平常尚有殆者,况加之以有病哉。”

    莫仲超曰:“此言土基埤薄者,其常色亦殆。盖人秉天地之气所生,得博厚高明,而后能悠久。”

    黄帝曰:“五色之见于明堂,以观五脏之气,左右高下, 各有形乎?”岐伯曰:腑脏之在中也,各以次舍,左右上 下,各如其度也。

    马莳曰:此言面部之左右上下,各如腑脏在中之次舍,所以可观五色于明堂也。帝问五色见于明堂者,可以观五脏之气,然左右上下,各有形可验,而一如其在中之度乎?伯言腑脏之在中也,各有次舍,而面部之左右上下,悉如其在中之度耳,故可以观而知也。按《本经》五色篇曰:“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 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 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眦上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此五脏六腑之部分也。此篇当与《五色篇》参看。

    莫仲超曰:“明堂者,鼻也。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言五色见于明堂,而脏腑之气各有所次之部位也。”

    《逆顺肥瘦篇第三十八》

    马莳曰:“首节有行之逆顺,后分肥瘦、壮幼等刺法,故名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予闻针道于夫子,众多毕悉矣。夫 子之道,应若失而据未有坚然者也。夫子之问学熟 乎?将审察于物而心生之乎?”岐伯曰:“圣人之为道者, 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 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故匠人不能释尺寸而意 短长,废绳墨而起平水也。工人不能置规而为圆,去 矩而为方,知用此者,固自然之物,易用之教,逆顺之 常也。”黄帝曰:“愿闻自然奈何?”岐伯曰:“临深决水,不用 功力,而水可竭也;循掘决冲,而经可通也。此言气之 滑涩,血之清浊,行之逆顺也。”

    马莳曰:“此言针道一本于自然之妙也。帝问针道毕陈,若有所失,而据守难坚,未知由学问而熟,抑亦由心而生。伯言:圣人之为针道者,合于三才,必有明法,以起度数,其法式检押,乃可传之后世也。譬之工匠,必用尺寸绳墨规矩,以为长短,平直方圆,此乃自然之道,其为教易行,其行之逆顺有常,能循其法,譬之” 临深决水。循掘决冲。而水易竭。经可通也。何也?正以人之气有滑涩。血有清浊。行有逆顺。皆有自然之妙故耳。

    张志聪曰:此篇论人之形体厚薄,血气清浊,以应天地之道,逆顺而行者也。“夫子之道,应若失” 者,谓道之幽远难寻坚确也。察于物者,即物穷理,心生之者,豁然贯通也。盖圣人之道,通乎天地,而合于事物之常。伯言天地之道,出于自然,不待勉强,幽远难明,而不出乎规矩方圆之外。临深决水者,决之去也;循掘决冲者,导之来也。此逆顺之行也。

    黄帝曰:“愿闻人之白黑肥瘦小长,各有数乎?”岐伯曰: “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 而留之,此肥人也。广肩腋项,肉薄皮厚而黑色,唇临 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 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

    马莳曰:此言刺肥人之法也。“各有数” 者,各有刺针之数也。“深而留之” 者,深入其针而久留之也。此乃刺肥人之数,而下所言“贪夫体色气血,其法宜同,故并及之,且其数又加益也。”

    张志聪曰:此论形体之太过也。“广肩腋” 者,广阔于四旁也。项乃太阳之所主,项肉薄而皮厚黑色者,太阳之水汽盛也。唇乃脾土之外候,“临临然” 者,土气厚大也。黑者水之色。血黑以浊者,精水之重浊也。“气涩以迟者,肌肉厚而气道滞也。夫太过则能与,不及则贪取,贪于取与者,不得中和之道,过犹不及也 。” 杨元如曰。前篇论五脏之气。应土基厚。

    薄。气色精粗。此篇论形之肥瘦。血之清浊。以应太过不及。盖皮脉肉筋骨。五脏之外合也。

    黄帝曰:“刺瘦人奈何?”岐伯曰:“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 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 此者,浅而疾之。”少去声易去声

    马莳曰:“此言刺瘦人之法也。廉,薄也。疾,速也。言此等瘦人,若深而留之,则气易脱而血易损,故必浅入其针而速去之也。”

    张志聪曰:此论形体之不及也。皮薄色少,秉天气之不足也。廉廉,瘦洁貌。肉廉廉然,薄唇轻言,秉地气之不足也。血清者,水清浅也。气滑者,肌肉薄而气道滑利也。音主长夏,土气薄,故言轻也 。朱济公曰:“气道之滑涩,由肌肉之厚薄,应天气之行于地中。”

    黄帝曰:“刺常人奈何?”岐伯曰:“视其白黑,各为调之。其 端正敦厚者,其血气和调,刺此者,无失常数也。”

    马莳曰:“此言刺常人之法也。常人者,不肥不瘦之人也。视其人之白者,当调以瘦人之数,黑者则用肥人之数有等,端正敦厚,与上贪于取与之人异,此人血气必和调也。刺之者固不如肥人之久而留之,亦不如瘦人之浅而疾之,但无失其常数而已。”

    张志聪曰:此论平人之和调也。黑白者,水天之色也。端正敦厚者,坤之德也。此得天地平和之气,故其血气和调也。常数者,天地之常数也。盖以人应天地之气,而针合天地人之数也。

    《黄帝》曰:“刺壮士真骨者奈何?”岐伯曰:“刺壮士真骨,坚 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刺此者深而留 之,多益其数,劲则气滑血清,刺此者浅而疾之。”

    马莳曰:“此言刺壮士真骨之法也。有等:壮士肉少而骨粗者,其肉坚,其节缓,监监然其势难动。此人者,其体若重,则气必涩而血必浊,刺此者当深其针而久留之,如肥人之数,其体若轻而劲,则气必滑而血必清,刺此者当浅其针而疾去之,如瘦人之数也。”

    张志聪曰:“此言年壮之士,得天真之完固也。先天之真元藏于肾,而肾主骨,天真完固,而后骨肉充满也。真骨坚,肉缓节监监者,筋骨和而肌肉充也。监监者,卓立而不倚也。其人重则气涩血浊,其人轻劲,则气滑血清。盖元真者,乃混然之气,已生之后,而有轻重高下之分焉。深而留之,浅而疾之,导其气出入于外” 内也。

    黄帝曰:“刺婴儿奈何?”岐伯曰:“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 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

    马莳曰:此言刺婴儿之法也。毫针者,“《九针论》七曰:毫针取法于毫毛,其针宜浅,其发针宜速。” 日再者,宁一日之内复再刺之,不可久留其针也。

    张志聪曰:“此言婴儿未得天真充盛,其肉脆而血少气弱也。襁褓乳养曰婴。” 盖男子八岁,女子七岁,肾气始盛,齿更发长。男子四八,女子四七,则筋骨隆盛,肌肉满壮。盖形肉血气,虽藉后天水谷之所资生,然本于先天之生原也。日再者,导阴阳血气之生长。

    黄帝曰:“临深决水奈何?”岐伯曰:“血清气浊,疾泻之,则 气竭焉。”黄帝曰:“循掘决冲奈何?”岐伯曰:“血浊气涩,疾 泻之,则经可通也。”

    马莳曰:“此承首节而言临深决水,循掘决冲之义也。‘气浊’当作气滑。所谓临深决水者,正以比人之血清气滑者,疾泻之而邪气遂竭,犹之临深渊以决放其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所谓循掘决冲者,正以比人之血浊气涩者,疾泻之而经脉可通,犹之循其所掘之处,仍用力以并掘之而水可通也,皆指泻法而” 言也。

    张志聪曰:清浊者,天地之气也。临深决水,循掘决冲,行之逆顺也。血气逆顺而行,应天地之旋转也。按此篇论形肉之厚薄坚脆,血气之多少清浊,应太过不及之气,故用针之浅深疾徐,刺法之多少补泻,皆以针合人而导之和平,是以一篇之中,并无“邪病” 二字。若以泻邪论之,去经义远矣。

    黄帝曰:“脉行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阴,从脏走 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 阴,从足走腹。”

    马莳曰:此承首节而言脉之逆顺,以各经之所行者,有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也。“手之三阴,从脏走手者,太阴肺经,从中府而走大指之少商;少阴心经,从极泉而走小指之少冲;厥阴心包络经,从天池而走中指之中冲也。若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者,阳明大肠经从次指商阳而走头之迎香;太阳小肠经从小指少” 泽而走头之听宫。“少阳三焦经从四指之关冲。而走头之丝竹空也。若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者。太阳膀胱经从头晴明而走足小指之

    考证

    “至阴;阳明胃经脉,从头维而走足次指之厉兑;少阳胆经,从头上关而走足四指之窍阴也。又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者,太阴脾经,从足大指内侧隐白而走腹之大包;少阴肾经,从足心涌泉而走腹之俞府;厥阴肝经,从足大指外侧大敦,而走腹之期门也。” 夫手之阴经,自脏而走手为顺,则自手而走脏为逆;手之阳经,自手而走头为顺。则自头而走手为逆。足之阴经,自足而走腹为顺。则自腹而走足为逆。足之阳经,自头而走足为顺。则自足而走头为逆。所谓脉有逆顺者如此。

    张志聪曰:此言手足阴阳之脉,上下外内,逆顺而行,应地之经水也。

    黄帝曰:“少阴之脉独下行,何也?”岐伯曰:“不然,夫冲脉 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 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 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胻骨内,下至内踝之后, 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 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别络” 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黄帝曰:“何以明 之?”岐伯曰:“以言导之,切而验之,其非必动,然后乃可 明逆顺之行也。”黄帝曰:窘乎哉!圣人之为道也。明于 日月,微于毫厘。其非夫子孰能道之也?

    马莳曰:“此言肾脉之下行者,以冲脉入肾之络,而与之并行也。夫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而独有足少阴肾经之脉,绕而下行,与肝脾直行者别,何也?正以冲脉与之并行故耳。盖冲脉者,起于足阳明胃经之气,冲穴为五脏六腑之海,而脏腑之气皆禀焉。其上则出于颃颡,渗诸阳经,以灌诸经之精,下注于少阴肾经” 之大络,曰“大锺” 者,以出于气冲,又循阴踝之内廉,以入于腘中,伏行胻骨之内,下至内踝之后。凡所属之别于下者,并由少阴之经,渗其脾、肾肝之三经,此则在后廉者然也。其在前者,伏行出于足面之跗上,属于下之涌泉,入循跗以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别络有邪相结,则跗上之脉不动,不动则气厥逆而足冷矣。然何以知之?导病者以言,切病者以脉。其跗上踝非必动,乃可以明不动之为逆,动之为顺,而其有邪与否明矣。

    张志聪曰:“此言血气行于脉外,以应天之道也。夫司天在上,在泉在下,水天之气,上下相通,应人之血气,充肤热肉,澹渗皮毛,而肌肉充满。若怯然少气者,则水道不行,而形气消索矣。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之气,皆禀于冲脉而行,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阴;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下出于气” 街,此五脏六腑之血气,皆从冲脉而渗灌于脉外皮肤之间,应水随气而运行于天表也。夫少阴主先天之水火,水火者,精气也。冲脉并少阴之经渗三阴,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是少阴之精气,又从冲脉而运行,出入于经脉皮肤之外内者也。故别络结则少阴之气不能行于跗上,而跗上不动矣。不动者,乃少阴之气厥于内,故厥则寒矣。此气血结于脉内,而不能通于脉外也。故当导之以言,导气之外出也。验之以脉,知精血之行也。其非跗上不动,然后乃可明逆顺之行。逆顺之行者,少阴之精气,渗灌于肤表,而复运行于脉中,应司天在泉之气,绕地环转,而复通贯于地中,明于“日月,微于毫厘” 者,言圣人之道,如日月丽天,循度环转,无有毫厘差失。故曰:“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而后可传焉 。” 杨元如曰:“五脏六腑应五运之在中,五运者神机之出入也。皮肤经脉,应六气之在外,六气者,左右上下,环转升降者也。五脏六” 腑之气,禀冲脉而运行于肤表,应地气之出于外也 。莫仲超曰:“所谓冲脉者,顺行逆冲于经脉,皮肤之外,内充于形身,无往不到,故曰逆顺之行。” 盖经脉之血气顺行,则皮肤之气血逆转,所以应天地运行之道也。禀于五脏六腑者,即水谷所生之血气,流溢于中,由冲脉而布散于皮肤之外。少阴之气血,先天之精气也。并冲脉渗于三阴,而行于脉中,循足跗渗足指之诸络,而出于脉外,是以“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气起于足五指之里” ,盖秉足少阴先天之水火也。人之形体肥厚,由水谷所生之血气,充肤热肉,澹渗皮毛,其真骨坚肉缓节监监者,秉先天之精气也。皮肉筋骨,营卫血气,皆本于先天后天。生始之血气以资益。而后能筋骨强坚。肌肉丰厚。是以始论人之肥瘦长短。而末结冲脉少阴之出入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