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一百二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二十八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一百二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一百二十八卷目录

     医部汇考一百八

      经络门三

      黄帝灵枢经经水篇 脉度篇 逆顺肥瘦篇 阴阳系日月篇 卫气篇 动

      输篇 阴阳二十五人篇 邪客篇 卫气行篇

      扁鹊难经十二经脉长短 经络始终 十二经气绝 经有十二络有十五故终

      有十五 奇经八脉

    艺术典第一百二十八卷

    医部汇考一百八

    经络门三

    《黄帝灵枢经》

    《经水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 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 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小大,受谷之多少 亦不等,相应奈何?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脏者,合 神气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 经脉者,受血而荣之。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浅深,灸之 壮数,可得闻乎?”岐伯答曰:“善哉问也!天至高,不可度, 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 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 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 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 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 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 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

    “此以十二经脉,内属于五脏六腑,外合于十二经水。经水有大小浅深广狭远近之不同,脏腑有高下大小,受谷多少之不等。五脏主藏五脏之神志,六腑主行水谷之精气,经脉受荣,血以荣行。”帝问可以合一,而为灸刺之治法乎?伯曰:天之高,地之广,不可度量者也。人生于天地六合之内,亦犹此天之高,地之广,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若夫有形之皮肉筋骨,外可度量切循,内可解剖,而视其于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多气少血,血气皆多,血气皆少,皆有大数。大数者,即《本脏》篇之五脏坚脆,《肠胃》篇腑之大小,《绝谷》篇谷之多少,《脉度》篇脉之长短,《九针篇》之多血少气,多气少血,皆有数推之,其治以针艾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于数者,即下文之六分五分,十呼七呼,以至于二呼一呼,此手足阴阳,皆有合于数也。

    《黄帝》曰:“余闻之快于耳,不解于心,愿卒闻之。”岐伯答 曰:“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不可不察。足太 阳外合于清水,内属于膀胱,而通水道焉。足少阳外 合于渭水,内属于胆。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 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足少阴外合于汝水, 内属于肾。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手太阳外 合于淮水,内属于小肠,而水道出焉。手少阳外合于 漯水,内属于三焦。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 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手少阴外合于济水, 内属于心。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

    “夫三阴三阳,合天之六气,手足经脉,应地之经水。十二经脉外合于六气,内属于脏腑。是以手足之三阴三阳,外合于十二经水,而经水又内属于脏腑,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清水乃黄河合淮处,分流为清河,肺属天而主气,膀胱为津液之腑,受气化而出。六腑皆浊,而膀胱之水独清,故足太阳外合于清水,内属于膀胱而通水道焉。渭水出于雍州,合泾汭漆沮沔水,而渭水独清,诸阳皆浊,而胆为中精之腑,独受其清,故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焉。海水汪洋于地之外,而地居海之中。阳明居中土,为万物之所归,又为水谷之海,故足阳明外合于海水,而内属于胃焉。湖水有五湖,即洞庭、彭”泽、震泽之类。脾位中央,而灌溉于四旁,故足太阴外合于湖水,而内属于脾焉。汝水发源于河南天息山,河南居天之中。夫天居地上,见者一百八十二度半强,地下亦然。北极出地上三十六度,南极入地下亦三十六度,而嵩正当天之中极,盖天气包于地之外,又从中而通贯于地中,故名天息。肾主天一之水,而为生气之原,上应于喉,以司呼吸,故足少阴外合于汝水,而内属于肾。渑水出于青州之临淄,而西入于淮。天下之水皆从东去,渑水自东而来,故应足厥阴东方之肝木焉。淮水自海水而入于淮泗,小肠受盛胃之水液,而济泌于膀胱,故手太阳外合于淮水,内属于小肠焉。漯、济乃西北之大水。漯合济而入于兖豫诸州。少阳为君主之相。阴阳相合。故手少阳合于漯水。而内属于三焦焉。江水自西蜀之岷山发

    源曲折万里,而东入于海。大肠传道水谷,济泌别汁,回肠十六折而渗入膀胱,故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焉。河源发于星宿海,自乾位而来,千里一曲,故曰“黄河之水天上来。” 肺属干金而主天,为水之生源,故手太阴外合于河水,而内属于肺焉。济水发源于王屋山,截河而流,水不混其清,故名曰“清济。” 潜流屡绝,状虽微而独尊,故居四渎之一。心为君主之官而独尊,故手少阴外合济水,内属于心焉。漳水有二:一出于上党沾县大黾谷,名为清漳;一出上党长子县鹿谷山,名为浊漳。二漳异源而下流相合。夫血者神气阴中之清,心所主也,合厥阴包络,而流行于经脉之中,犹二水之合流,故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

    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 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故天为阳,地为 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海以北者为阴,湖以 北者为阴中之阴,漳以南者为阳,河以北至漳者为 阳中之阴,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太阳,此一隅之 阴阳也,所以人与天地相参也。

    夫泉在地之下,地居天之中,水随天气上下,环转于地外,而复通贯于地中,故曰“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盖地禀在泉之水,而外为十二经水之源流,内外相贯,如环无端,而人亦应之。《水热穴论》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是肾脏之精水,膀胱之津水,皆随肺主之气而运行于肤表,故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天地上下之皆有水也。“海以北”者,谓胃居中央,以中胃之下为阴,肝肾之所居也。湖以北者,乃脾土所居之分,故为阴中之阴,脾为阴中之至阴也。“漳以南者为阳”,乃心主包络之上,心肺之所居也。盖以上为天、为阳为南,下为地为阴为北也。河以北至漳者,谓从上焦而后行于背也。漯以南至江者,谓从中焦而前行于腹也。此以人之面南而背北也。盖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以此身一隅之阴阳,应天地之上下四旁,所以与天地参也。

    《脉度篇》

    黄帝曰:“愿闻脉度。”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走头,长 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 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 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 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𫏋 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 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 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此论脉之度数,故曰“此气之大。经隧”,谓荣气宗气所容行之大隧,故《维脉》不与焉。手足六阳六阴者,经脉分循于两手两足,三阴三阳,分而为六也。𫏋脉亦分循左右而上,故合一丈五尺。夫背为阳,腹为阴,督脉主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侠脊抵腰中,下循膂络肾;任脉主阴,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人目。任脉从会阴之分而上行至目。督脉从目绕头而下至脊之十四椎,故各长四尺五寸。盖气行于任督二脉,阴阳通贯而行也。 尚御公曰:“督脉围绕于周身之前后上下”,止言四尺五寸,与任脉相等者,二十八脉,皆分阴阳而行。故𫏋脉之阴阳,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 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承上文而言,脉度之十六丈二尺,止以经脉为数。支而横者,络脉孙络也。夫经脉内荣于脏腑,外络于形,身浮而见于皮部者,皆络脉也。“盛而血”者,邪盛于外,血留于络脉,故当疾诛之。盛者邪客于外,故当泻之。虚者,本虚于内,故当饮药以补之。盖言血气本于脏腑之所生也。

    黄帝曰:“𫏋脉安起安止?何气荣水?”岐伯答曰:“𫏋脉者, 少阴之别,起于然谷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 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 眦,合于太阳”,阳𫏋而上行气井,相还则为濡目,气不 荣则目不合。

    此论流溢之精气,从𫏋脉而布散于脉外,脉外之血气,从𫏋脉而通贯于脉中,气井相还,内外交通者也。夫肾为水脏,受藏水谷之精水者,流溢于肾脏之精水也。何气荣水者,谓阴𫏋之脉,乃足少阴之别,直上循阴股,入于肾,阴脉内之荣气宗气,荣运肾脏之水,上循胸里,交于手少阴之心神而化赤,上注于目内眦,合于太阳阳𫏋而上行,阴𫏋阳𫏋之气相并,经脉外内之气,交相往还,则为濡目。如气不荣,则目不合。谓流溢于脉外之气不荣

    于目也。再按《本经》大惑篇曰:病有不得卧者,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𫏋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不瞑矣。病有不得视者,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𫏋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此脉外之卫气,复内通于𫏋脉,外内之血气相并而往还也 。尚御公曰:“脉外之阴气虚,则目不瞑;气不荣则目不合者,脉外之阴气不荣于目也。” 此节始论𫏋脉之起止,复曰气不荣则目不合,谓脉内之阴气流溢于脉外者也。夫脉度者,乃荣气宗气行于脉中,以应呼吸漏下。若夫荣血之流行,始于手太阴肺,终于足厥阴肝,其支者,止环转督脉一周,而𫏋脉不与焉。盖𫏋主荣运。肾脏之精水于脉中而为血者也。举足行高曰𫏋。盖取其从下行上之义。

    黄帝曰:“𫏋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岐伯答曰:“男子数 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也。”

    阴𫏋脉从足上行,应地气之上升,故女子数其阴。阴𫏋属目内眦,合阳𫏋而上行,是阳𫏋受阴𫏋之气,复从发际而下行,至足,应天气之下降,故男子数其阳。 尚御公曰:“阴𫏋乃足少阴之别,阳𫏋乃足太阳之别。男子之宗荣,注于太阳之阳𫏋,女子之宗荣,注于少阴之阴𫏋。气之所注者,故为大经隧气不荣者,为络脉也。”

    《逆顺肥瘦篇》

    黄帝曰:“脉行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阴,从脏走 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 阴,从足走腹。”

    此言手足阴阳之脉,上下外内,逆顺而行,应地之经水也。

    黄帝曰:“少阴之脉独下行,何也?”岐伯曰:“不然,夫冲脉 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 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 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胻骨内,下至内踝之后, 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 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别络” 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黄帝曰:“何以明 之?”岐伯曰:“以言导之,切而验之,其非必动,然后乃可 明逆顺之行也。”黄帝曰:窘乎哉!圣人之为道也。明乎 日月,微于毫厘,其非夫子孰能道之也?

    “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之气,皆禀于冲脉而行,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阴;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下出于气街。此五脏六腑之血气,皆从冲脉而渗灌于脉外皮肤之间,应水随气而运行于天表也。”夫少阴主先天之水火,水火者,精气也。冲脉并少阴之经,渗三阴,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是少阴之精气,又从冲脉而运行,出入于经脉皮肤之外内者也。故别络结则少阴之气不能行于跗上,而跗上不动矣。不动者,乃少阴之气厥于内,故厥则寒矣。此气血结于脉内,而不能通于脉外也。故当导之以言,导气之外出也。验之以脉,知精血之行也。其非跗上不动,然后乃可明逆顺之行。逆顺之行者,少阴之精气,渗灌于肤表,而复运行于脉中,应司天在泉之气,绕地环转,而复通贯于地中。“明于日月,微于毫厘”者,言圣人之道,如日月丽天,循度环转,无有毫厘差失,故曰:“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而后可传焉。

    《阴阳系日月篇》

    黄帝曰:“阴阳合之于脉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 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 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 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 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 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 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 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 曰“厥阴。”

    “岁半以上为阳,而主少阳太阳,岁半以下为阴,而主少阴太阴”,犹两仪之分四象也。两阳合明,故曰阳明;两阴交尽,故曰厥阴。此四象而生太少中之三阴三阳也。“男生于寅,故始于正月之少阳;女生于申,故始于七月之少阴。阳从左,故左而右,阴从右,故右而左。”

    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 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 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 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太阳主日。少阳主火。故两火并合。是为阳明。阳明者。离明之象也。明两作离。故两火并合。两阳合

    阳,是为阳明,手少阴君火主日,手太阴肺金主天,故应手之十指,此阳中有阴也 。朱济公曰:“按《河图》《洛书》五位,中央而主阳,五行之中,木火为阳,金水为阴,故甲乙丙丁戊己,为阳中之阳,庚辛壬癸为阳中之阴。”

    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 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 也。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

    此论手足之阴阳,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也。上论太少之阴阳,分于左右,此论太少之阴阳,位于上下。盖阴阳气交于六合之内者也。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此阴阳之定位。手经有阴,足经有阳,乃上下之气交。

    其于五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 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心属火而应日,故为阳中之太阳;肺居高而属金,故为阳中之少阴。肝居下而属木,故为阴中之少阳;肾居下而属水,故为阴中之太阴。脾位中央而主坤土,故为阴中之至阴。”“五脏为阴,而阴中有阳也。”

    《卫气篇》

    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 者,目也。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 笼者,耳也。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标在背 腧与舌下两脉也。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 在背腧也。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侠颃颡 也。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腧与 舌本也。

    此明十二经脉之本,出于手足之腕踝,其标在于胸腹头气之街。标者犹树之稍秒秒绝而出于络外之径路也。本犹木之根干,经脉之血气,从此而出也。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其标在于两目,而出于头气之街。夫气在头者,止之于脑,两目之脉入于脑而绝于内也。足少阳之本,在足窍阴之间,其标在耳窗笼之前,而出于头气之街。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其标在于背腧与舌下之两脉,而出于胸气之街,盖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谓络脉之循于胸者,或绝于膺胸之间,或行至背腧而始绝也。《根结篇》曰:“少阴结于廉泉”,舌下两脉,廉泉,玉英也。盖少阴主先天之精气,及受藏水谷之精,故“从本经之络脉而出于胸气之街,复从任脉而上出于廉泉,从冲脉而下出于胫气之街。”少阴为水脏,而富于精血者也。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腧,而出于胸气之街。足阳明之本,在足之厉兑,标在人迎颊侠颃颡,而出于头气之街。颃颡者,鼻之上窍,以收津涕者也。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腧与舌本,而出于胸气之街。”盖三阳之经,上循于头,是以络脉亦上出于头而始绝。三阴之脉,止于膺胸之间,故络脉亦至膺与背腧而止。

    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也。手 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 下外眦也。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 下合钳上也。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 也。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腧也。“手心主之 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下三寸也。”

    “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而出于头气之街。”“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眦,而出于头气之街。”“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钳上,而出于头气之街。钳上”者,耳上也。“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之动处,而出于胸气之街。”“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腧,而出于胸气之街。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三寸,而出于胸气之街。”按十二经脉之终始,出于井,溜于荣,注于俞,行于经,入于合,而内属于脏腑,此脏腑之十二经脉也。十二络脉之本标,乃经脉之支别,故曰“此气之大络也,络绝则径通”,盖血气从络脉之起处为本,尽处为标,而出于气街也。然支络乃经脉之分派,故曰:“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三寸中。”盖以本支所分之处为本,而不定在于经俞之穴会也。至于标在头气之街者,止之于脑,如太阳之在目内,少阳之在耳中,阳明之在颃颡,乃三阳之络脉,绝于头脑之中,亦非头面之穴会也。经脉之内属脏腑,外络形身,应神机之出入,血气之从络脉出于气街,运行于肤表,应精神之升降。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曰:“亭亭淳淳,孰能穷之。”言血气之升降出入,合天地之化育,运行无息者也。

    ===
    《动输篇》
    ===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

    何也?”岐伯曰:“是明胃脉也。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 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 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 不止。”黄帝曰:“气之过于寸口也,上十焉息,下八焉伏, 何道从还?不知其极。”岐伯曰:气之离脏也,卒然如弓 弩之发。如水之下岸。上于鱼以反衰。其馀气衰散以 逆上。故其行微。

    此论荣卫宗气,循度行于经脉之外内,冲脉行于足少阴阳明之经,而出于腹气胫气之街,以明血气之行于经脉皮肤之间,交相和平输应者也。帝问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者,谓手太阴之太渊、经渠,足阳明之人迎、冲阳,足少阴太谿之动脉也。伯言是明胃脉者,谓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营卫宗气,皆胃腑谷精之所生也。清气上注于肺者,营气宗气也。肺气从太阴而行之者,脉气随三阴三阳之气而行也。其行也,以息往来者,人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日夜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十丈为一周也。《帝问》气之过于寸口,“上十焉息”者,乃营气卫气宗气尽走于息道,而变见于寸口也。“下八焉伏”者,谓“流溢于中之营血,下伏于胞中,故如水之下岸也。按《本经》营气篇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夫帝言下伏之营血有八,是精专而行于经隧之营,止二分矣。夫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宗气两行,营卫之道,此经脉外内之气,相为和平,而有形之营血,分行于外内,亦相为匀等者也。夫“冲脉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至胸中而散,充肤热肉,澹渗皮毛。此下伏于胞中之血,半随冲脉而行于脉内,半随冲脉而散于皮肤。又足阳明之脉,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而出于腹气之街,冲”脉与少阴之大络,循阴股而下出于胫气之街。夫精专者二分行于经隧,随冲脉者二分出于气街,是经脉外内之气血,相为匀等矣。皮肤之气血,从指井而溜注于营俞,脉中之血气,从本标而外出于肤表,从道往还,莫知其极矣。伯言气之离脏,卒然如弓弩之发者,谓五脏之气,至于手太阴,而变见于寸口者,应手而动,若弓弩之发弦,上于鱼际,则动气衰而无动脉矣。“其馀气衰散以逆上”者,谓馀气分散,而上注手阳明大肠经,故其脉上鱼而其行微缓也。此言五脏之气,因胃气而至于手太阴,腹走手而手走头,头走足而足走腹,常营无已,终而复始,环转无端也。

    黄帝曰:足之阳明何因而动?岐伯曰:“胃气上注于肺, 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出 顑下,客主人,循牙车合阳明,并下人迎,此胃气别走 于阳明者也。故阴阳上下,其动也若一,故阳病而阳 脉小者为逆,阴病而阴脉大者为逆。故阴阳俱静俱 动,若引绳相倾者病。”

    此言阳明之气盛,而独动不休也。《阴阳系日月论》曰:“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又曰:“两火合并,故为阳明。”是阳明主燥金之气,而又有悍热之火气也。胃气上注于肺者,胃腑所生之荣气。宗气上注于肺,而行于经脉之外内,以应呼吸漏下。其悍热之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出顑下,客主人,循牙车。此阳明之悍气,上走空窍,行于皮肤之气分,而下合于阳明之脉中,并下人迎,此胃腑所生之悍气,别走于阳明者也。故阴阳上下,其动也若一。盖身半以上为阳,身半以下为阴,谓在上之人迎,在下之冲阳,其动之相应也。故阳病而阳脉小,阴脉大者为逆;阴病而阴脉大,阳脉小者为逆。故阴阳上下。静则俱静。动则俱动。若引绳墨。如相倾而不相应者。则为病矣。

    黄帝曰:足少阴何因而动?岐伯曰:“冲脉者,十二经之 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 廉。邪入腘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 后,入足下;其别者,邪入踝,出属跗上,入大指之间,注 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也。”

    此言流溢于中之血气,一从冲脉与足少阴之大络,而下出于足胫之气街,“循阴股内廉”者,血气出于皮肤,仍循少阴之经而行也;“斜入腘中”者,与太阳之承山踝上以下也;其别者,乃少阴之支络,别走于踝跗,上入大指之间,而散于十指之络,是以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气起于足五指之里。盖阴阳二气,本于先天之水火,藏于肾脏,出于下而升于上也。夫卫气者,阳明所生之气也。上节论卫气之别走阳明,合于人迎,是从膺胸脐腹而下至跗上,如左右之动脉,与冲脉会于脐间,则阳明之血气,随冲脉而出于腹气之街矣。此节论冲脉与少阴出于胫脉之街,盖手足十二经之本标止

    出于“头气之街,胸气之街。” “荣卫之行,从本而入,从标而出,上下相贯,如环无端。其腹气之街,胫气之街” ,乃别出阳明少阴之血气,不在十二经脉本标之内,故别提出阳明少阴之动输焉。

    《阴阳二十五人篇》

    黄帝曰:“夫子之言,脉之上下,血气之候,以知形气奈 何?”岐伯曰:“足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髯美长,血少气多 则髯短,故气少血多则髯少,血气皆少则无髯,两吻 多画。足阳明之下,血气盛则下毛美长至胸,血多气 少则下毛美短至脐,行则善高举,足足指少肉,足善 寒,血少气多则肉而善瘃,血气皆少则无毛,有则稀” 枯瘁善痿,厥足痹。

    以下,申明形者,乃皮脉肉筋骨,然藉皮肉经脉之血气,以生养此形,而有上下盛衰之不同也。夫生长须毛者,乃充肤热肉,澹渗皮毛之血气。然手足三阳之气血,各因本经之经脉所循之处,而各分皮部,故帝问脉之上下血气之候,以知形气,盖以各经脉络所循之上下候之,以知形中之气血也。形者,谓皮肉筋“骨也。足阳明之脉,其上行者,挟口环唇,下交承浆”,是以皮肤之血气盛则髯美而长,血少气多则髯短,气少血多则髯少,气血皆少则无髯,盖血盛则澹渗皮肤而生毫毛。气者,所以熏肤充身泽毛者也。是以在上之须眉,在下之毫毛,皆藉皮肤之气血以生长,故气少则髯少,血少则髯短,血气皆少则无髯矣。血气少而不能充皮肤,肥腠理,故两吻多画,盖肌肉不得充满,而多瘦纹也。足阳明之脉,其下行者,循膺胸,下脐腹,从膝膑而至足跗,故在下。皮肤之血气盛,则下毛美而长,至胸,血多气少,则下毛美短至脐。血气皆少则无毛,虽有亦稀而枯瘁也。足指少肉,足善寒者,气之所以熏肤充身“泽毛者也。瘃者,手足寒冷之冻疮,血少则肉而善瘃者,血之所以温肤热肉者也。痿厥足痹者,血气少而不能荣养筋骨也。”此言二十五人之形者,皮、脉、肉、筋、骨也。然藉血气之所资益,而有上下盛衰之不同也。

    足少阳之上,气血盛则通髯美长,血多气少则通髯 美短,血少气多则少须,血气皆少则无须,感于寒湿 则善痹,骨痛爪枯也。足少阳之下,血气盛则胫毛美 长,外踝肥;血多气少则胫毛美短,外踝皮坚而厚;血 少气多则胻毛少,外踝皮薄而软;血气皆少则无毛, 外踝瘦无肉。

    足少阳之经脉,其上行者,循于耳之前后,加颊车,下颈项。是以皮肤之血气盛则通髯美长,血多气少则通髯美短。盖须发乃血之馀,是以血多气少,虽短而亦美也。在外者,皮肤为阳,筋骨为阴,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爪者筋之馀,血气皆少,不能荣养筋骨,以致寒湿之邪留痹,而为骨痛爪枯也。其经脉之下行者,循膝外廉,下辅骨之前,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是以在下皮肤分肉之血气盛,则胫毛美长,外踝肥,血多则皮坚而厚,血少则皮薄而软,盖血之所以澹渗于皮肤者也。

    足太阳之上,血气盛则美眉,眉有毫毛,血多气少则 恶眉,面多小理,血少气多则面多肉,血气和则美色。 足太阳之下,血气盛则跟肉满,踵坚,气少血多则瘦 跟空,血气皆少则善转筋,踵下痛。

    “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循两眉而上额交巅”,是以皮肤之血气盛,则眉美而有毫毛也。夫充肤、热肉、生须毛之血气,乃后天水谷之所生。在上之髭须,在下之长毛,皆生于有生之后,眉乃先天所生。故美眉者,眉得血气之润泽而美也;毫毛者,眉中之长毛,因血气盛而生长,亦后天之所生也。恶眉者,无华彩而枯瘁也。面多小理者,多细小之纹理,盖血少而不能充润皮肤也。血少气多,则面多肉,气之所以肥腠理也。《内经》云:“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平脉篇》曰:“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血气和”,谓经脉皮肤之血气和调,则颜色鲜美。盖五脏六腑之俞,皆出于太阳之经,太阳为诸阳主脉也。转筋踵下痛者,血气少而不能荣养筋骨也。

    手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髭美,血少气多则髭恶,血气 皆少则无髭。手阳明之下,血气盛则腋下毛美,手鱼 肉以温,血气皆少则手瘦以寒。

    手阳明之脉,其上行者,挟口,交人中,上挟鼻孔,是以皮肤之血气盛,则髭美恶者稀而枯瘁也。其经脉之下行者,循臑臂上入两筋之间,出合谷,故血气盛则腋下毛美而手鱼肉以温,血气皆少,则手瘦以寒也。 仇汝霖曰:“手阳明之脉,出合谷两骨之间,手鱼肉乃手太阴之部分。阳明之血气盛,而手鱼肉以温者,脏”腑之血气,互相交通者也。

    手少阳之上,血气盛,则眉美以长,耳色美;血气皆少, 则耳焦恶色。手少阳之下,血气盛,则手卷多肉以温;血气皆少,则寒以瘦气,少血多,则瘦以多脉。

    手少阳之脉,其上行者,出走耳前交颊,上至目锐眦,是以皮肤之血气盛,则眉美以长,长者,即“生毫毛”之意也;其下行者,从肩臑肘臂而上,出于手腕,故血气盛,则手卷多肉以温。盖手少阳之血气,循手表腕,盛则皮缓肉淖,故善于卷握也。多脉者,皮肉瘦而脉络多外见也。

    手太阳之上,血气盛则有多须,面多肉以平;血气皆 少,则面瘦恶色;手太阳之下,血气盛则掌肉充满;血 气皆少,则掌瘦以寒。

    “手太阳之脉,其上行者,循于颧、颊、耳、鼻、目眦之间,是以皮肤之血气盛,则有多须,面多肉以平,血气皆少,则面瘦色恶,太阳为诸阳主气也。其下行者,循肩臑、肘、臂而下,出于手腕,是以血气盛,则掌肉充满,血气皆少,则掌瘦以寒也。”以上论手足三阳之血气,各循本经之部分,充肤热肉,澹,渗皮毛,肥腠理,濡筋骨,以“养二十五变之形。”如血气皆少,则又不能佗佗遗遗之自然矣。

    《邪客篇》

    手太阴之脉,出于大指之端,内屈循白肉际至本节 之后太渊,留以澹,外屈上于本节之下,内屈与阴诸 络会于鱼际。数脉并注,其气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 屈出于寸口,而行上至于肘内廉,入于大筋之下,内 屈上行臑阴,入腋下,内屈走肺,此顺行逆数之屈折 也。

    “此论脉外之宗气,循手太阴之经,顺行而逆数也。夫宗气之行于脉外者,从肺气而出,故其气滑利,伏行于壅骨之下,外屈出于寸口而行,外屈上于本节之下,留以澹渗皮毛。手太阴之脉,出于大指之端,内屈循白肉际至本节之后太渊,内屈与诸阴络会于鱼际,数脉并注,上至于肘内廉,入于大筋之下,内屈上”行臑阴,入腋下,内屈走肺。此太阴之脉从指井而走肺脉,外之宗气从臑腋以上鱼,此顺行逆数之屈折也。

    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留 于掌中,伏行两骨之间,外屈出两筋之间,骨肉之际, 其气滑利,上二寸,外屈出行两筋之间,上至肘内廉, 入于小筋之下,留两骨之会,上入于胸中,内络于心 肺。

    此论行于脉中之宗气,从心主之脉,营行于十二经脉之中,以应呼吸漏下,其脉外之宗气,亦随本经而屈折于皮肤之间。盖宗气之出于肺而行于皮肤者,散于十二经脉之外,各从本经而为逆顺之行。故行于心主之脉外者,外屈出两筋之间,骨肉之际,其气滑利,上肘臂二寸,外屈而澹渗于皮毛。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留于掌中,伏行两骨之间,出行两筋之间,上至肘外廉,入于小筋之下,留两骨之会,上入于胸中,内络于心肺,此亦顺行而逆数也。夫脉外之气血,各随本经以分界畔,故行于脉中者,随脉而屈折于脉内,行于脉外者,亦随本经而屈折于脉外也。以上二节,论宗气之留于胸中,上出于肺,行于十二经脉之皮部,以司呼吸开阖,上贯心脉,营于十二经脉之中,以应呼吸漏下,外内之相应也。

    《卫气行篇》

    “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 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五刻, 人气在太阳;水下六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七刻,人气 在阳明;水下八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九刻,人气在太 阳;水下十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一刻,人气在阳明; 水下十二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阳; 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五刻,人气在阳明; 水下十六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阳; 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九刻,人气在阳明; 水下二十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 阳;水下二十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二十三刻,人气 在阳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五刻, 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 下五十刻,日行半度,回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 之四。《大要》曰:“常以日之加于宿上也,人气在太阳,是 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行于阴分,常如是无已,与 天地同纪纷纷。”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 而尽矣。

    “此论卫气应天道之绕地环转,在阳在阴,以为取刺之法。夫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少阴之上,君火主之。君火者,日之太阳也。日随天道环转,昼明夜晦,盖天运以日光明也。故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阴分者,少阴之分也。水下二十”五刻,此半日之度也。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日行天度之半,回行一舍

    者,绕地回转,从昴至心而又行一舍也。水下三刻者,谓五十三刻而又加于太阳与七分刻之四者,有一分二釐五毫之奇分也。此卫气随天道绕地环转,昼夜皆行于三阳之分,是以五十三刻而复行于太阳,故《大要》曰:“常以日之加于宿上也。”人气在太阳,谓昼夜日之加于舍上,皆以太阳为始也。是故日行一日,人气行于三阳。而行于阴分。常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谓地居天之中。而天道运行于地之外也纷纷。“者,谓杂乱纷纭,而仍有明白之分度也。夫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五脏之阴者,应天气之入于地中,有寒暑之往来。卫气环转一周,行于三阳之分二十五周者,天道环转于地之下也。故病在于三阳,必俟其气在阳而刺之;病在于三阴,必俟其气在阴分而刺之。阴分者,少阴之分,少阴乃三阴之主也。按卫气昼行”阳二十五度者。从太阳之头目散行于手足三阳。若天气之布散于六合。三刻在阳。四刻在阴者。应天道之循度环转。故曰“与天地同纪。”

    《扁鹊难经》

    《十二经脉长短》

    《二十三难》曰:“手足三阴三阳脉之度数,可晓以不?”然: 手三阳之脉,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合三丈。手三阴 之脉,从手至胸中,长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 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三阳之脉,从足至头,长八尺,六 八四丈八尺。足三阴之脉,从足至胸,长六尺五寸,六 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人两足𫏋脉,从 足至目,长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 丈五尺。督脉任脉各长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 尺。合九尺。凡脉长一十六丈二尺。此所谓“十二经脉 长短之数”也。

    此《灵枢》二十七篇全文。“三阴三阳”,《灵枢》皆作“六阴六阳”,义尤明白。按经脉之流注,则手之三阳,从手走至头;手之三阴,从腹走至手;足之三阳,从头下走至足;足之三阴,从足上走入腹。此举经脉之度数,故皆自手足言人两足𫏋脉,指阴𫏋也。阴𫏋脉起于跟中自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循腹上胸里。行缺盆。出人迎之前。入頄内廉。属目内眦。合太阳脉。为足少阴之别络也。足三阳之脉。从足至头。长八尺。

    《经络始终》

    “经脉十二,络脉十五,何始何穷也?”然:“经脉”者,行血气, 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 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 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 厥阴复还注手太阴,别络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 转相灌溉,朝于寸口人迎,以处百病,而决死生也。

    因者,随也,原者始也。朝,犹朝会之朝,因上文经脉之尺度,而推言经络之行度也。直行者谓之经,旁出者谓之络,十二经有十二络,兼阳络、阴络,脾之大络,为十五络也。谢氏曰:“始从中焦者,盖谓饮食入口,藏于胃,其精微之化,注手太阴阳明,以次相传,至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也。络脉十五,皆随十二经脉之”所始,转相灌溉,如环之无端,朝于寸口人迎,以之处百病而决死生也。寸口、人迎,古法以侠喉两旁动脉为人迎,至晋王叔和直以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后世宗之。愚谓昔人所以取人迎、气口者,盖人迎为足阳明胃经,受谷气而养五脏者也;气口为手太阴肺经,朝百脉而平权衡者也。

    《十二经气绝》

    《二十四难》曰:“手足三阴三阳气已绝,何以为候?可知 其吉凶。不然:足少阴气绝,即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 行而温于骨髓,故骨髓不温,即肉不著骨,骨肉不相 亲,即肉濡而却,肉濡而却,故齿长而枯,发无润泽,无 润泽者骨先死”,戊日笃,己日死。

    “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肾绝则不能充于骨,荣于发。”“肉濡而却”,谓骨肉不相著,而肉濡缩也。戊己,土也,土胜水,故以其所胜之日笃而死矣。

    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营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 脉不营,则肌肉不滑泽,肌肉不滑泽,则肉满,肉满则 唇反,唇反则肉先死,甲日笃,乙日死。

    脾,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脾绝则肉满唇反。肉满,谓肌肉不滑泽而紧急䐜膹也。

    足厥阴气绝,即筋缩引卵与舌卷。厥阴者肝脉也,肝 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络于舌本,故脉不营 则筋缩急,筋缩急即引卵与舌,故舌卷卵缩。此筋先 死,庚日笃,辛日死。

    肝者筋之合,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筋者,聚于阴器而络于舌本,肝绝则筋缩引卵与舌也。王充《论衡》云:“甲乙病者,生死之期,常之庚辛。”

    手太阴气绝,即皮毛焦。“太阴者肺也,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气弗营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津液去即 皮节伤,皮节伤则皮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丙日 笃,丁日死。”

    “肺者气之本,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肺绝则皮毛焦而津液去,皮节伤,以诸液皆会于节也。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 色泽去,故面色黑如黧,此血先死。壬日笃,癸日死。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心绝则脉不通,血不流,色泽去也。

    三阴气俱绝者。则目眩转目瞑。目瞑者为失志。失志 者则志先死。死即目瞑也。

    三阴,通手足经而言也。《灵枢》十篇作五阴气俱绝,则以手厥阴与手少阴同心经也。目眩转,目瞑者,即所谓脱阴者目盲,此又其甚者也。故云:目瞑者失志而志先死。 四明陈氏曰:五脏阴气俱绝,则其志丧于内,故精气不注于目,不见人而死。

    六阳气俱绝者,则阴与阳相离,阴阳相离,则腠理泄 绝,汗乃出,大如贯珠,转出不流,即气先死,“旦占夕死, 夕占旦死。”

    汗出而不流者。阳绝故也。 陈氏曰:“六腑阳气俱绝。则气败于外。”故津液脱而死。

    《经有十二络有十五故终有十五》

    《二十五难》曰:“有十二经,五脏六腑十一耳,其一经者, 何等经也?”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心主与 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

    此篇问答,谓“五脏六腑,配手足之阴阳”,但十一经耳。其一经者,则以手少阴与心主各别为一脉,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无形。以此一经,并五脏六腑,共十二经也。

    《二十六难》曰:“经有十二,络有十五,馀三络者,是何等 络也?”然:有阳络,有阴络,有脾之大络。阳络者,阳𫏋之 络也;阴络者,阴𫏋之络也。故终有十五焉。

    直行者谓之经,旁出者谓之络。经犹江汉之正流,络则沱潜之支泒。每经皆有络十二经有十二络,如手太阴属肺络太阳,手阳明属大肠,络肺之类。今云络有十五者,以其有阳𫏋之络,阴𫏋之络,及脾之大络也。谓之络者,盖奇经既不拘于十二经,直谓之络亦可也。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液三寸,布胸胁,其动应衣,宗气也。 四明陈氏曰:“阳𫏋之络,统诸阳络;阴𫏋之络,统诸阴络,脾之大络,又总统阴阳诸络,由脾之能溉养五脏也。”

    《奇经八脉》

    《二十七难》曰:“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也?” 曰:“有阳维,有阴维,有阳𫏋,有阴𫏋、有冲、有督、有任、有 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

    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十二经,故曰奇经。奇,对正而言,犹兵家之云奇正也。虞氏曰:“奇者,奇零之奇,不偶之义,谓此八脉,不系正经阴阳,无表里配合,别道奇行,故曰奇经也。”此八脉者,督脉督于后,任脉任于前,冲脉为诸阳之海,阴阳维则维络于身,带脉束之如带,阳𫏋得之太阳之别,阴𫏋本。诸少阴之别云。

    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 拘于经也。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天 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霈妄作。圣人不能复 图也。此络脉满溢。诸经不能复拘也。

    经络之行有常度,奇经八脉,则不能相从也。故以圣人《图》设沟渠为譬,以见络脉满溢,诸经不能复拘,而为此奇经也。然则奇经,盖络脉之满溢而为之者欤?或曰:“此络脉”三字,越人正指奇经而言也,既不拘于经,直谓之络脉亦可也。此篇两节,举八脉之名,及所以为奇经之义。

    《二十八难》曰:“其《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十二经,皆何 起何继也?然: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 风府,入属于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 腹里,上关元,至喉咽。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 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 一周。“阳𫏋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阴𫏋 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阳 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 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比于圣 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 也。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亦不 能拘之。其受邪气蓄则肿热,砭射之也。

    督之为言都也,为阳脉之海,而都纲乎阳脉也。其脉起下极之俞,由会阴历长强,循脊中行,至大椎穴,与手足三阳脉之交会,上至喑门,与阳维会,至百会,与太阳交会,下至鼻柱人中,与阳明交会。任脉起于中极之下曲骨穴,任者妊也,为人生养之本。冲脉起于气冲穴,至胸中而散,为阴脉之海,《内经》作并足少阴之经。按冲脉行乎幽门、通谷。而

    考证

    “上皆少阴也,当从《内经》。” 此督、任、冲三脉皆起于会阴,盖一源而分三岐也。带脉起季胁下一寸八分,回身一周,犹束带然。阳𫏋脉起于足跟中申脉穴,循外踝而行。阴𫏋脉亦起于足跟中照海穴,循内踝而行。𫏋者,捷也,以二脉皆起于足,故取𫏋捷之义。阳维、阴维,维络于身,为阴阳之纲维也。阳维所发,别于金门,以阳交为郄,与手足太阳及𫏋脉会于臑俞,与手足少阳会于天窌,及会肩井,与足少阳会于阳白,上、本神、临泣、正营、脑空,下至风池,与督脉会于风府、痖门,此阳维之起于诸阳之会也。阴维之郄曰筑宾,与足太阴会于腹哀、大横,又与足太阴、厥阴会于府舍、期门,又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此阴维起于诸阴之交也。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十二字,当在“十二经亦不能拘之” 之下,则于此无所间,而于彼得相从矣。其受邪气蓄云云十二字,谢氏则以为于本文上下,当有缺文,然《脉经》无,此疑衍文也。或云当在三十七难关格“不得尽其命而死矣” 之下,因邪在六腑而言也。

    《二十九难》曰:“《奇经》之为病何如?然:阳维维于阳,阴维 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 收持。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阴𫏋为病, 阳缓而阴急。阳𫏋为病,阴缓而阳急。冲之为病,逆气 而里急。督之为病,脊强而厥。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 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 水中。”此《奇经》八脉为病也。

    此言“《奇经》之病也。阴不能维于阴,则怅然失志;阳不能维于阳,则溶溶不能自收持。阳维行诸阳而主卫,卫为气,气居表,故苦寒热。阴维行诸阴而主荣,荣为血,血属心,故苦心痛。两𫏋脉病,在阳则阳结急,在阴则阴结急。受病者急,不病者自和缓也。冲脉从关元至咽喉,故逆气里急;督脉行背,故脊强而厥。任脉起胞门行腹。故病苦内结。男为七疝。女为瘕聚也。带脉回身一周。故病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