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四百九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四百九十七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四百九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四百九十七卷目录

     医部汇考四百七十七

      痘疹门十九

      王肯堂证治准绳起发证治 干枯灰白红紫青黯 顶陷 顶凸 粘连

       陷伏 大便 手足 头面 痘疔 发疱 起发不透 阳毒 起发吉凶 灌浆证治

       不作脓 脾胃 泄泻 便秘手足厥冷 烦躁 错喉呕哕 痒 头面 手足 肩背

      臀 漏浆 咽喉不利涕唾稠粘 睡梦呢喃 腹痛 斑烂 板黄 灌脓吉凶 收靥证

      治 溃烂 倒靥 不靥闷乱哽气腹胀 泄泻 面 人中 头足 疳蚀 口疳 喉痹

       发热 收靥吉凶 落痂证治瘢赤黑 瘢黑暗 痂不脱 瘢肿成脓 能食不能食

      瘢痕赤白 禁忌

    艺术典第四百九十七卷

    医部汇考四百七十七

    痘疹门十九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

    《起发证治》

    痘疮之证,热三日,出三日后方起发,此常论也。盖先 出者先起,后出者后起。痘疏毒轻,气禀厚者,自易出 易发易靥;痘密毒重,气禀薄者,自难出难发难靥,未 可拘定日数。时师不知虚实补泻之理,但于起发之 初,便用补脾,果内气不足少食者,用之允当。若内实 便秘,能食之人,宁不党邪为恶乎?非徒无益,而反害 之。

    痘疮之出,有轻有重,观其形状,即可知之。如一发便 出尽者,必重也;疮夹疹者,半轻半重也;出稀者轻;里 外微红者轻;外黑里赤微重也;外白里黑者,至重也; 疮端里黑点如针孔者,势剧也;青干紫陷,昏睡汗出, 烦躁热渴,腹胀啼喘,大小便不通者,困也。善用药者, 能使轻者易安,重者不致大困,斯可谓之“十全”矣。 凡痘疮疏则无毒,密则有毒。痘疏毒少者,邪不胜正, 其气和,其势顺,不须服药。痘疏密布散,邪正相持,其 气病,其势险,此宜抑邪扶正,使邪气亟夺,不为正气 之贼。痘稠密无缝,正不胜邪,其气乖,其势逆,善治者 什可救其二三,不善治者束手待毙而已。故顺者不 必治,逆者不可治,险者贵治。此以下专言险逆者之 证治也。

    痘子轻者作三四次出,大小不一等,其起发亦先后 循次,大小分明,不相连串,颗粒尖圆,根窠红活,光壮 肥泽,此表无病;饮食如常,大小便清润,此里无病。表 里无病,大吉之兆,不须服药。

    凡痘密者,多难起顶,但欲皮厚有脓浆色,以灯影之, 苟非皮薄,水泡光润,虽平亦无伤。

    凡痘子出得稀疏者,自然易发易靥,不可妄治。若疮 稠密,常患其发不能透,宜细视之。但红活不甚长大 者,气不足也,用四君子汤合匀气散加烧人屎治之。 如焮肿色带红紫者,血热也,用四物汤合消毒饮加 烧人屎治之。如不润泽而干者,此血弱也,用活血散 加消毒饮与之。如不起发,不红活,平塌灰白者,此气 血俱虚也,用十全大补汤加烧人屎、牛蒡子与之。如 有青干者,内服快斑汤加烧人屎,合夺命丹与之,外 用四圣散合胭脂涂法,或用胡荽酒,或用水杨汤浴 法,务求光壮红活而后已。如中间有成水泡者,防其 痒塌,宜先补脾胃,疏风泻火,使肌肉实不作痒可也, 十全大补汤加防风、大力子主之。

    “疮子起发,只以出匀为期,不可拘定日数,疮出以渐, 其发亦以渐,谓之适中。”若已一齐涌出,便皮肉处肿, 一齐焮发者,此表气虚,毒气奔溃而出,表虚不能收 敛,必生痒塌,或成溃烂,急宜救表,十宣散调无价散、 活血散合消毒饮,相间服之。若出已尽,当起不起,或 起不透,此里气虚,毒气留伏壅遏而不出,必增烦躁, 腹满喘促。或后为痈毒。急宜救里。十全大补汤合匀 气散。或参苓白术散。调无价散服之。

    痘至四五日,停住不甚起者,少后力,宜助之。用生黄 芪三五钱,人参二三钱,当归、鹿茸一二钱,煎服,或磨 入木香少许,儿大者倍之,俟浆满足而止。

    《干枯灰白红紫青黯》

    如将出成就之际,却色淡不正者,属血虚,宜用补血 药当归、川芎、白芍酒洗之类,或加红花。

    如将成就之际,却色紫不正者属热,宜用凉药解毒, 升麻、黄芩、黄连、桔梗、连、𧄍之类,甚者用犀角屑。

    如用后项诸药,色仍不正者,宜兼用二法治之。

    痘疮之毒,必气以呴之,血以濡之,而后可得成熟也。 故于起发之时,光壮者,气有馀也;肥泽者,血有馀也。 气血有馀,表里俱和,不须服药。如形长大而色枯燥者,此气至而血不荣也,宜四物汤加人参、麦门冬。如 色红润而形平陷者,此血至而气不充也,宜四君子 汤加黄耆、官桂、川芎。形平陷色枯萎者,此气血俱不 “足也,宜十全大补汤合无价散主之。色灰白者,气虚 也,四君子汤加黄耆、当归、官桂。色红紫者,血热也,四 物汤加红花、地骨皮、牡丹皮。”

    凡痘疹起发迟滞,顶平色灰白者,气虚也。其人平日 食少,脾胃不足,人参白术散去葛根加桂,十全大补 汤去地黄加木香主之。如曾有吐泻,以致气弱者,四 君子汤合益黄散主之。泻未止者,四君子汤吞肉豆 蔻丸,甚者陈氏木香散主之。若红紫色焮肿者,血热 也,四物汤合消毒饮加红花,外用胭脂涂法解之。干 “枯者。血虚也。四物汤加人参麦门冬地骨皮。外用胭 脂涂法。”水杨汤浴法。

    起发之时,根窠红活,形色润泽者,此血随气行,灌注 诸疮,自然红活肥泽,不须服药。如虽起发,干枯无水, 谓之不肥泽;带青紫黯色,谓之不红活。其变为黑陷, 乃血虚也。四物汤加人参及麦门冬、紫草、红花,间进 调“无价散”,或吞服夺命丹,外用胭脂涂法。

    《顶陷》

    起发之时,不徐不疾,以渐长大,尖圆磊落,光润坚实, 根脚红活,此气充足,载血而行,透彻诸疮,自然尖圆 光壮,不须服药。如虽红活,顶平中陷,不成尖圆,色嫩 皮薄,不能坚厚,其变为痒塌,为留伏壅遏,乃气虚也。 四君子汤合匀气散加黄芪、官桂,或人参白术散加 黄芪、官桂、防风,或调元汤加官桂、防风、白芷、荆芥穗, 或十全大补汤去地黄加防风、白芷,或十宣散,皆可 选用。若疮皮薄色娇,淫淫如湿者,此气不胜血,宜补 气凉血,四君子汤。四物汤去川芎、地黄加黄耆、官桂、 防风、荆芥穗。如浮囊虚起,壳中无水者,此气不依血, 血不附气,其变为痒塌、为痈肿,十全大补汤去白术 加大力子、连翘、防风、烧人屎。

    痘疮起发尖圆为贵。如四围起,中心平陷者,此有二 种:有血化成水,四围高起,中心略低凹者,俗呼为“茱 茰痘”,此中气不足,发未透彻故耳。能食者,至养浆时, 尽充满而起矣。不能食者,宜扶中气,人参白术散主 之。有四围沸起,中心落陷无水,犹是死肉,其形如钱, 宜急攻之。若待渐变黑点,不可为矣。此名“鬼痘”,四君 子汤合九味顺气散,加烧人屎,或紫草饮子连进服 之,外更用胭脂涂法。

    出齐后,痘有小孔,自顶直下至脚,不黑不白,与痘色 相同,名为“蛀痘。”皆因表虚而腠理不密成此证也。失 于早治,大泄元气,不起不发,祸不旋踵。急用保元汤 下生糯米、川芎、肉桂、丁香,其孔自密,甚为捷径。连进 二三服,不待孔闭而痘自起。孔若黑色,则为疔矣。 顶陷色白,皮薄晶光者,气虚也。大下《保元》,倍加酒炒 黄耆肉桂川芎丁香茯苓皮人乳。好酒进之。

    《顶凸》

    痘疮起发,有心中凸起,四围干平无水者,或里红外 黑者,此由平日感受风寒,皮肤坚木,以致疮毒郁而 不散,宜桂枝葛根汤、十宣散以散表邪,外用水杨汤 浴之。

    《粘连》

    痘疮起发,贵于颗粒分明,如其彼此相串,皮肿肉浮, 或于本痘四傍旋出小痘,攒聚胖长,渐成一块,此侯 最重。宜以“快斑汤”合消毒饮加烧人屎服之。更宜禁 忌,以防瘙痒之变。

    《陷伏》

    凡痘疮以起发光壮,红活肥泽为顺,若将起发之时, 中间有干黑不起者,须急治之,不可因循,以致传变 加多,不可救药矣。

    痘疮内而不出谓之“伏”,外而复入谓之“陷”,痘疮黑陷, 当分四证。

    一则感风寒,肌窍闭塞,血凝而不行,必身痛,四肢微 厥,斑点不长,或变黑色,或青紫瘾疹,此为倒伏也。宜 温肌发散,桂枝葛根汤加麻黄、蝉蜕,或以紫草饮吞 夺命丹,外用胡荽酒喷之,须令温散寒邪,然后热气 复行,则其斑自长矣。

    “二则毒气太盛,内外蒸烁,毒复入里,必心烦狂躁,气 喘妄言,如见鬼神,大小便秘,渴而腹胀,此为倒陷伏 也。”病邪轻者,宜利小便,解毒连翘汤、通关散,甚者以 百祥丸、牛李膏,以泻膀胱之毒,令阳气复还,脾胃温 暖服之身温欲饮水者可治,是脾强胜肾陷者,当复 出矣。若加以寒战,身冷汗出,耳尻反热者死。然百祥 丸太峻。今以宣风散、三乙承气汤代之。外以水杨汤 浴之。

    “三,则内虚而不能使阳气以副荣卫者,出而复没,斑 点白色或黑色,其人必不能乳食,大便自利,或呕或 厥,此胃虚而不出,谓之陷伏也。宜用温中之剂,令其 胃暖,荣卫复行,则当自出矣。宜调元汤加丁香、官桂, 理中汤加黄耆、官桂,甚则陈氏木香散、异功散皆可用也。”外用胡荽酒喷之。或因误下之后,毒气入里而 黑陷者,则宜温养而表出之,先以理中汤温养其里, 后以桂枝葛根汤疏解于表也,不出再加麻黄。 四则被房室等杂秽恶气冲触而黑陷者,则宜熏解 之,内服紫草饮子,外用胡荽酒喷之,及茵陈熏法。

    《大便》

    痘疮自起发之后,大便常宜坚实,缘小儿脆弱身热, 而大便不通者则易实,大便自利者则易虚,虽四五 日不便,无忧也。不能食者,听其自便,赖旧谷气为养, 至五日后则脓成毒化,解利之剂可用也。能食者三 日后不通,不腹满,不里急后重,则亦不必攻之,可用 胆导法导之。如不通,以当归丸微令润过,使气道升 降,无壅遏之患,不可妄下。

    凡能食者,大便喜润,赖新谷以为养,而旧污之不留, 自然脏腑流利,血气和平,不可妄用温补,反增里热 之证。

    “胃主腐熟水谷,大肠主传送已化之物,故食多少可 以知人谷气之虚实,大便滑涩可以知人脏腑之冷 热。大便如常”,是亦疮疹之一顺也。如起发之时,忽然 泄泻,此宜急止之,恐肠胃虚,真气脱也。须辨冷热虚 实,如泻而手足冷,面色青白,疮不红绽者,冷证也,理 中汤丸、豆蔻丸、益黄散,甚则陈氏木香散、异功散皆 可用也。泻下之物,黄又酸臭渴,手足心热,面赤,疮红 绽焮发者,热证也,黄芩汤、五苓散主之。脾胃怯弱,精 神慢而不食者为虚,当温养之,益黄散。身热中满,渴 而不食者为实,当清利之,五苓散。其人或脏气自脱, 或因服寒药,致令疮毒陷入大肠,泻下如豆汁,或便 脓血,或便黑汁,口内臭气,唇焦目闭,加腹胀者。必死 之证。

    《手足》

    痘疮起发欲透,惟四肢稍远,难得均齐,必脾胃素强, 能食多者,不须虑此。若脾胃素弱,又食少者,手足上 疮常发不透。盖脾主四肢,脾虚则不能行其津液,溉 灌四肢,所以发迟。以补脾为主,快斑越脾汤。如不令 透,其后手足必作痈毒。又手足疮痘多发水泡者,此 肝乘脾也,先泻肝,羌活汤加柴胡,后补脾,人参白术 散去葛根加桂。如见而复隐。起而复塌。色紫黑者。此 肾乘脾。不可治。

    《头面》

    头面属阳,疮疹亦属阳,以类相从,故出现起发收靥, 自头面始,升生浮长,阳之性也。痘疮起发头面,以渐 肿大,升生浮长之性,不须忧恐,只要疮子磊落红活, 光壮肥泽,待至成脓之后,毒化结痂,而肿亦渐消矣。 如疮粘连通串,模糊成饼者,又要红活润泽,以快斑 汤、消毒饮合而饮之,或消毒化斑汤以解其毒,更以 “甘桔汤”加牛蒡子。相间与之。以利咽喉。宽胸膈。令饮 食无阻也。又以“神应膏”护目。若灰白青黄干燥。疮面 肤起者。皆死证也。其头面肿。有不闭目者毒浅而轻。 有闭目者毒深而重。亦待疮熟肿消。而目自开。若疮 未成。肿消目开者。此陷也。勿治。

    《痘疔》

    痘疹之毒,自内而出,冲突气血,发散腠理。初出一点 血,乃身中气血被毒驱逐,现于皮肤之外。其成形者 气也;成色者,血也。毒火太甚,煎熬气血,先至之气则 削矣,血则枯矣。气削血枯,腠理反闭,毒不得出,未免 复入于里,遂成陷伏,时人以黑疮子为痘疔。又曰:“鬼 痘”者,深恶而畏之词也。此乃毒气郁遏,非外感风寒, 内虚吐利,杂气触犯者可比。古人立方,如大小便秘, 腹胀烦躁者,则下之。但大小便秘者,则利小便解毒。 自利者,以泻脓血为顺,水糓为逆。却不立方,以毒虽 入腹,皆泻出也。攻之则无可攻,补之则不可补。昏闷 不醒者,用龙脑膏以去心中之邪。枯黑不起者,或内 用无价散,以解在里之邪,或外用水杨汤、四圣散、胭 脂涂法,以解其表,使邪气得出,皆良法也。为工者合 下即下,合利即利,合发即发,或解其里,或解其表,应 变出奇,勿泥常法可也。

    《发疱》

    痘疮发疱,亦与黑陷相似,外出内入虽不同,而毒气 壅郁则一也。或发水疱,或发血疱,或赤或紫或黑,但 见此证,十无一生。然亦有似是而非者,不可不辨。其 人身上原有灌疮,或破伤疮未痊,或虽痊瘢痕尚嫩, 一旦痘出,则疮瘢四围,痘必丛集者,物从其类之理 也。发生之后,必然作疱者,腐败皮肉,气色先变,宜与 完肤有别也。治此者,先以针破吮去恶血,后以胭脂 涂法合百花膏傅之。此疮又易作痒。起发之后,常宜 以茵陈熏法熏之。勿令爪伤。若被爬搔则反复灌烂。 淹延不愈。变为疳蚀坏疮。以致不治者多矣。

    痘起六七朝,脓浆未曾充裕,头面身背,或手足关轴 遽起水泡,或似葡萄样,或似鹳子大,或如被单联,盖 因肝荣不能以资浥,而肺金窃势以陵侮,准服三化 丹。《歌》曰:“七朝泡起势相陵,三化丹中二味金,白术茯苓俱二两,四般法制用工深。一两要同归酒浸,一两 和却乳参蒸,一两再加雄附煮,一两分与炒米停,为” 末,必须甜醴服,“自然泡里注黄金”,痘里起泡多,患乎 脓浆不能充灌。若虚泡结轴,十中八九,泡内微有脓 浆,滋养元气,寒剥之剂,毫不可投,或单用浑天汤和 人参酒服,但恐痒作而泡溃,死在旦夕耳。

    《起发不透》

    痘疹起发欲透,磊落尖圆,光壮肥泽者,上也;根脚横 开,皮起水涨者,次也。顶皮不起,根脚不开,犹是先出 之形,不见新生之水,此谓“起发不透。”审查证候,如气 本实者,必曾感风寒,以桂枝葛根汤合夺命丹发之。 如气本虚,必不能食或吐利,以人参白术散合夺命 丹,以补中气而发表邪。如欲成陷伏者,依前四法治 之。若时日已多,发犹不透,或烦躁不安者,此毒热在 里,心恶热,以导赤散送服牛黄清心丸,以解散热毒, 导引心火也。或啼哭者,凡人五脏平和,则神宇安静, 今五脏蕴毒,内外蒸郁,神不安舍,以导赤散送服安 神丸,使郁热解散,神宇清快也。若谵言妄有见闻,时 狂叫者,此五脏热毒蕴积,阳气独盛,无阴气以和之, 大便必不利。以当归丸微利之。再行胆导法,使无留 滞,易快利也。甚则三乙承气汤主之。若昏不知人,腹 胀喘呼,死证也。

    《阳毒》

    七日前阳毒者,凡疮也。以儿未出痘之先,或生疥疮 有形窠而成脓,因而发热出痘者,或凡疮未痊因而 出痘者,或凡疮方结成瘢因而出痘者。盖凡疮未痊 及初结瘢处,肉分必虚,毒趋虚处而出,故阳疮阳毒 杂为一党,气血俱盛则易成浆,气血衰弱则枯燥干 红,与诸疮俱不成浆,治法与顶陷同。

    起发最忌泄泻,故特著之。其他证候,如发热、痛痒、腹 胀、烦躁、谵妄等,各有本门,宜就彼中查之,兹不赘叙。

    《起发吉凶》

    痘疮放标以后,渐渐起胀,先出者先起,后出者后起, 微红光泽,根窠明润,面目渐肿,能食无杂证者吉。 《大扺》!痘胀一分,则毒出一分,至六七日不尽,胀又黑 色者死。

    鼻有涕,口有涎、眼有泪者可治,俱无者,大凶。

    凡痘子已出,自放标之日算起,如当起发,不应有浆, 先有戴浆者;如当作浆,不应收靥,便有干收者,此皆 恶候,治之无功。

    口唇者,脾之外候。人以脾胃为本,不宜受伤。如初发 热,唇焦裂者,此毒发于脾,便宜用“泻黄散解之。不知 早治”,痘子之出,丛集于唇。及至起发之初,诸痘尚未 试浆,此痘已熟,内带黄浆者,此恶候也。待诸痘成浆, 此疮已靥,唇皮揭脱,渐变呕食呛水,昏睡而死矣。 大抵起发之初,疮头便戴白浆者,不分何处,并非佳 兆,不特口唇为然,盖痘疮初出一点血,血化为水,水 化为脓,脓成而毒解,此自然之序也。若初出之时,半 是水疱,或才起便有带浆者,或未成脓即干收者,火 性躁急,失其自然之序,不应至而至,所谓早发还先 萎也。此毒火所为,倏忽之间,焰息气尽而死矣。 痘疮最要以渐起发,磊落红活,如一发都起,“无复颗 粒模糊,串连不红活,带灰白色,面上浮肿如锡饼形, 此恶候也。”其人能食,大小便如常,无他证候者吉。若 食顿减,或原不能食者凶。凡起发之时,痘疮稠密,又 见陷伏烦躁狂叫之证,或口中出臭气者,此毒火熏 煎,肺烂胃败之气也。或不饮食失声者,此咽喉肿烂 也。寒战咬牙者,邪传肾也。或闷乱者,神已丧也。或体 寒者,阳脱也。或呕或泻者,肠胃俱败也。《经》云:“五脏气 绝于内者,利不止。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厥。”凡见以 上诸证者,皆不可治。

    《灌浆证治》

    痘疮初出一点血,只成小小血疱,起发则渐长大,血 化成水为水疱,至水疱转作脓疱,始成实矣。成实之 时,却要个个成脓,肥泽饱满,根脚红活,又苍蜡色,如 此者可以刻定日数,而知收靥之期。

    痘疮初出,或中心陷下者,或顶平者,或根窠白色者, 其人能食,或治不乖方,以至起发之后,陷者尽起,平 者复尖,白淡者变红活,窠中血水已化为脓。夫陷起 平尖,起发可谓透矣,红活饱满,气血可谓足矣,水化 为脓,毒亦解矣。表无痛痒之证,里无吐泻之证,是表 里又无病矣。如此者坐待收靥,不可妄投汤剂。 痘子轻者,常作三四次出,有大小,有先后,起发亦作 三四次,先出者先起,后出者后起,大者自大,小者自 小,亦如初出之样。待至养浆,则先长者先作浆,后长 者后作浆,大小亦如之,磊落分明,不相粘连者,上也。 痘子密者,长大胖壮,以至作浆,未有不相串者,只要 陷者尽起,无处不透,转成脓浆,次也。脓成之后。毒气 已解。无复留伏矣。

    人言痘疮只到成脓,则毒气化解,便称无患,不知脓 亦有凶有吉。如疮皮坚厚,脓浆浑浊,约束完固,无少破损,此真吉兆。若疮皮软薄,脓水清淡,渗漏淫湿,易 于破损,此犹凶也。惟疮久熟,时日已过,当靥不靥者, 则脓复化为水,皮亦易破,勿依此论。

    痘疮起发之初,已当避风寒,远人物,节饮食,守禁戒, 到此养浆之时,比之起发尤加谨焉可也。盖前此人 病未久,气血犹强,足以御乖戾之变,至此则气耗血 亏,精神减损,少有乖戾,不能任之。况疮始成就,尤易 触犯,不可不加谨矣。如天大热则彻去衣被,令常清 凉,但谨门窗帷帐,勿使邪风透入,天大寒则添厚盖 覆,令常温暖,更用亲人左右夹之房室中可明亮,勿 绝灯火,常烧辟秽香加乳香,令香气袭人。日夜常用 一人看视,互相更代,勿令疲倦,恐或作痒。为之抚摩, 莫使误破,以致灌烂结痂不美。

    《不作脓》

    凡痘疮出欲尽,发欲透,至于养脓,便要成脓,饱满者, 脓已成也;浑浊者,脓之形也;黄白者,脓之色也。若当 作脓之时,犹是空壳,此气载毒行,血不附气,毒者血 也,血既不至,则毒犹伏于血中而不出,四物汤合紫 草饮加蝉蜕主之。如已成水,清淡灰白,不能作脓,此 气血俱虚,所有之水,乃初时一点血气,解而为水,非 自内潮起之水。十全大补汤主之。此二证者。为痒塌。 为痈毒。不可不知也。

    痘疮初发之后,正待作脓,却不作脓者,此与不起发 而黑陷者,分四证同论。如感风寒,则当温散,桂枝葛 根汤加黄芪、白芷、防风。毒气盛则宜托里解毒,利小 便,紫草饮子、连𧄍汤相间服之。大便秘者,宣风散。内 虚宜温里,十全大补汤、陈氏木香散。触犯宜熏解,内 服紫草饮,外用茵蔯熏法。若烦躁昏闷者,龙脑膏。 《薛氏》云:“若灰白色,或痒而脓不贯,用紫草四君、木香; 色赤或痒而脓不贯,用紫草木通汤;贯而脓清稀,用 参芪内托散;不应,加附子,缓则不救。” 顶陷无脓为逆,急用保元加川芎、肉桂、归、芍、木香、糯 米煎熟,加人乳、好酒温服。

    色白如水晶。内无脓者。宜《保元》加糯米、人乳、好酒进 之。

    按:病者元气素弱,或出痘时因稠密,故服解毒之药 太多,或起发时曾有吐利等证,俱伤元气,虽用参、芪 等助发脓浆,而犹恐元气薄弱,止灌清浆,或缺而不 满,且有痒塌痈毒之虑,宜于前药内加上好鹿茸及 紫河车丸药,仍进八味二花散为妙。

    曾见痘疮初出磊落,起发亦透,只待结脓窠之时,却 不作脓,往往变为坏证者;或因其人不能食,脾胃虚, 又自利不知调理者;或出未匀,发未透,毒气陷伏,妄 谈稀疏者。此皆人事之不修,非干时毒而然也。

    《脾胃》

    痘疮已长,脓浆欲成之时,专以脾胃为主。脾胃强则 气血充实,自然脓浆易成,饱满坚厚,不须服药。脾胃 弱则气血衰少,不能周灌于身,使之作浆,虚软清淡, 虽有浆亦水而已。宜十全大补汤去地黄加木香,或 人参白术散去葛根加黄芪、官桂,多服乃佳。然脾胃 强弱,于食多少,大便坚利求之。食少大便坚者,脾胃 之气犹足也。若泄泻则脾胃益虚,四君子汤送下豆 蔻丸,利止,复以人参白术散去葛根加黄芪、官桂,服 之便清。要能食不能食者,亦依上法。如能食,大便坚, 数日未更衣者,用胆导法通之,使气得疏通,荣卫和 畅,不致斑烂也。

    《泄泻》

    痘疮出形起发,并不宜泄泻,恐里气虚,毒邪不出,反 成陷伏,故以泄利,非佳兆也。若成浆之时,尤不宜利, 比之于前,殆有甚焉。盖前此为病未久,脾胃尚强,足 以任之。今则病久,津液已衰,脾胃已弱,若复泄泻,则 仅存之气,重竭于内,方张之毒,不能成于外,或为痒 塌,或为倒靥,或寒战咬牙,虚惫而死。轻则人参白术 散去葛根,加木香、官桂、黄芪。甚则陈氏木香散、异功 散、肉豆蔻丸,可以并进。不效,亟服“不二散。”

    《便秘手足厥冷》

    痘疮手足和暖为贵。养浆之时,手足发热,手足必有 汗,此毒热郁于中,必大小便不通,脉沉滑数疾,宜利 之,三乙承气汤去硭、硝主之。手足厥逆者,此阳气欲 脱,必自利不止,或吐,脉沉细微弱,或浮大而虚,宜急 温之,理中汤加熟附子,或陈氏异功散。服药后,手足 和暖者生,厥者死。若大便秘,小便不通,烦躁狂妄,腹 胀喘而渴。脉沉滑数。疮不起者。此陷伏之证。为阳厥。 百祥丸、三乙承气汤主之。

    《烦躁》

    “痘疮始终贵于安静,脓成之时,毒已化解,脏腑平和, 神宇爽快,尤宜安静也。若忽加烦躁不得眠者,但就 痘子上辨之。如脓多清淡而不满足,此毒犹在里,未 得尽出也,龙脑膏主之。如脓已成又饱满,因发热干 浆而烦者,此宜利小便,导赤散主之。如疮子太密,脓 成之后,心血亏虚,虚烦不得眠者,四物汤去川芎,加人参、麦门冬栀子仁。又酸枣仁汤主之。

    《错喉呕哕》

    凡痘疮密,咽中亦有之。成浆之时,咽疮早熟,肉虚皮 薄,易致破损,疮瘢新嫩,触之即痛,痂皮沾滞,痰涎缠 裹,所以堵塞。饮食难入,勉强吞咽,则为疼痛所苦,痰 涎所隔,是以水入则呛,糓入则呕也。如语言清亮者 可治,甘桔汤加牛蒡子、天花粉,利咽膈,化痰涎,惟多 饮之,自然平愈。若声哑嗄,语言不出者,咽喉溃烂,不 可治矣。

    《痒》

    凡痘疮皮嫩色娇者,到成脓时多生瘙痒,先当调理, 勿令有此可也。若失于早治而发痒者,内服消风化 毒汤,外用茵陈熏法,破者以白龙散傅之。大抵痘疮 作痒,乃是恶候,吉少凶多。如其人能食,或大便坚,抓 破之处复灌成脓,原无痘处续出大小不等,虽尽抓 破可治。内服十全大补汤、苦参丸间而与之,外以灭 “瘢救苦散”合“百花膏”涂之。若瘙痒之时,其人颠倒闷 乱,抓破之处不复肿灌,或成坑窟,或即干黑,或皮自 脱,又加以呛水呕食,水浆不入,或泄泻,或寒战咬牙, 或失声,或手足厥逆,或狂叫,皆死证也。

    《头面》

    凡视痘疮,以正面为主,五脏精华皆萃于面故也。身 上疮有痒者,或至抓破不能为害。惟正面疮不可犯 动一处。苟于眉目鼻面之间抓破一处,此肺有热也。 急用甘桔汤加牛蒡子以解之,其痒即止,乃佳兆也。 若痒不止,浸淫渐开,气愈泄而痒愈急,必至满面抓 破而死。

    凡痘疮起发养浆之时,额上疮如火烧汤浇之状,溃 烂破坏,无复完肤,或两颊之傍亦如是样,不待爬搔 而自破烂者,以渐而开,沙崩之势莫之能御,壳焦水 去,似靥非靥,阳气脱而死。

    痘疮作浆之初,面上诸疮未尽成脓,或鼻准头疮先 干如橘子色者,或眉心疮自干黑者,或唇上疮焦黑 者,或两耳上疮自收者,或两颊疮如饼中间干陷者, 此名“倒陷”,乃死之候,不可认作“正收”,对人妄言。

    《手足》

    手足痘疮,最要脓浆饱满,乃脾胃强,气血足也。若灰 白色,或清淡水,或虚馁𪔀塌,此脾胃弱,快斑越脾汤 主之。如此者,纵得收靥之后,必手足腕膝及关节之 处发痈毒也。

    《肩背臀》

    痘疮初出起发,邪气虽旺,正气亦强,足以任之。至干 成浆,则气血渐耗,精神渐弱,有不胜之状,起止艰难, 多喜仰卧。惟肩膊背臀之疮,展转摩擦,最受亏苦。若 痘子好者,自然坚厚耐久不破;其次则收靥稍迟,脓 熟自溃。最可恶者,如汤火之疱,水去皮脱,又疮自破, 清水非脓,黑䵟干焦,皆是不治之证。

    《漏浆》

    歌曰:“才试浆时未饱囊,疮头有孔漏脓浆,依然团聚 封疮孔,泄去真津毒气藏。”盖痘疮作脓窠之时,最要 皮厚包裹完固。若脓未成,忽然疮头有孔,其水漏出, 或结聚成团,堆于孔外者,或水去窠空,自干黑者,俗 名漏疮,必死。若脓熟之后,窠皮亦熟,浆水沸出,因而 结靥,此头额正面之间多有之,俗谓之“堆屎收”,不可 以漏疮例论。盖漏疮脓未成。堆屎收脓过熟也。

    《咽喉不利涕唾稠粘》

    疮痘者,每至作脓窠之时,咯唾痰涎,稠粘脓结,或有 脓血夹杂者,咽喉不利,饮食亦少,此肺受火邪,津液 不足,故多粘痰。喉舌牙齿之间,疮溃血出,惟用甘桔 汤加牛蒡子、天花粉,清肺化痰利咽膈,直待收靥之 后,自然平和,不可妄用太凉之剂。

    《睡梦呢喃》

    痘内之脓,皆身中之血熏蒸而成,疮痘稠密,脓血周 遍,津液消耗,心主血,血虚则舍空,故心热者,虚烦不 得眠,酸枣仁汤主之。心虚者喜睡,梦中呢喃,如与人 言者,多怪诞之事,唤之不醒,安神丸主之。若昏闷甚 者,先以龙脑膏开其心窍,后以安神丸、人参麦门冬 汤下之。

    《腹痛》

    痘疮初出腹痛者,毒在里也。起发不透腹痛者,陷伏 也。若作脓,则毒已出,又无陷伏。忽然腹痛,其人不大 便者,必然燥屎也,当归丸胆导法以通之。便清者,必 受冷也,急与理中汤加桂,或黄芪建中汤加木香主 之。

    痘疮其出已尽,其发已透,其脓已成,表无邪也;能食, 小便清,大便润,里无邪也;一向平安,忽然腹胀作痛, 烦躁喘促,痘疮色变如灰木之状,此必伤食得之。先 以丁香脾积丸原物汤下,去其宿食,后以人参白术 散去葛根,加青陈橘皮,与养脾丸相间调之。

    《斑烂》

    夫痘疮脓熟溃烂者,常候也。若未成脓先即溃者,此名斑烂,其由当发散而不发散,则毒气闭塞,喘促闷 乱。不当发散而误发散,则热毒随阳气暴出,遍身皮 肉溃烂,此不善表之过。宜调脾进食,令大便得所,安 养荣卫,生肌解毒,解之不至于冷,调养不至于热,方 为良法。宜十全大补汤去桂枝,多加防风、荆芥穗。大 便秘,以胆导法润之。脓水不干,以败草散衬之。斑烂 作脓痛甚者,以天水散和百花膏涂之。又有发表过 甚,外为斑烂而内虚,阳气不守,脏腑自利,此又急当 救里解表,陈氏木香散主之。厥逆者,异功散。

    《板黄》

    痘澄脓,则毒尽全美矣,何有乎板黄?岂知玉不在乎 厚薄,而在乎体之纯;珠不在乎大小,而在乎体之明。 痘浆不在乎饱满,而在乎黄活。夫黄者,中央土之正 色,浆汲乎脾,其黄自润,正者也。彼痘气得其卫而不 逆,血养其荣而不伤,囊窠鼎耸,脓浆澄注于中者,活 动而不腻塞,明润而不死色,乌有所谓板黄者哉。若 阴阳离其正气,枭毒肆其残虐,根窠薄劣,囊房夷委, 脓浆之澄注于中者板腻,牢则死塞而不活动,干蜡 而不明黄,以手指抵之,凝结板定,五经瘅而二气截 矣,此谓之板黄。若“《方广》《天庭》”板黄,而馀者润活,痈毒 必结于脑、项、腮、脸板黄,而四体润美,痘痈必发于肩 阜、肚腹板黄者,痈起于曲池、三里、背脊板黄者痈结 于两轴尻骨,遍身板黄者死,项颈前后板黄者死,头 面板黄者死,眼眶唇上板黄者死,两胁阳球板黄者 死。观此而痘囊之脓,固欲其充,黄尤宜润活也。

    《灌脓吉凶》

    灌脓时根窠红润,脓浆满足,如黄蜡色,二便如常,饮 食不减,此为吉证,不须服药。

    灌脓时纯是清水,皮白而薄,与水泡相似,三四日后, 抓破而死。

    灌脓之时,痘中干枯,全无活血,此名“空仓”,不治。 灌脓时吐利不止,或二便下血,乳食不化,痘烂无脓 者死。若二便不下血,犹可用止泻健脾之药。

    灌脓时二便闭,目闭声哑,腹中胀满,肌肉变黑者死。

    《收靥证治》

    痘疮成脓之后,鲜明肥泽,饱满坚实,以手拭之,疮头 微焦硬者,此欲靥也。大小先后,以渐收靥,不失太急, 不失太缓。已靥者痂壳周圆,无有突凸陷凹者,干净 无淫湿破溅者,此为“正靥”,否极泰来之象也。

    凡痘疮收靥,不可以日数拘也。大抵痘本稀,元气实 者,自然易出易靥。若疮本稠密,元气虚者,难出难靥 也。只要先后有次,疾徐得中,饮食如常,便无他证。如 收太急者,毒邪未尽,煎熬津液,以致速枯,非正收也, 必为目病,为痈毒,为诸怪疾,甚则夭亡,微则残废,宜 微利之,以彻其毒,当归丸主之。

    如收太迟者,中气已虚,脾胃太弱,不能荣养肌肉,使 之完就,以致溃烂,内服“十全大补汤,外用败草散”衬 之。

    斑疹脓而不焦,此本治失清凉之气,有如五糓得阳 气而成熟,非凉风至则不能实也。天地严肃之气一 加,则万物秀而实矣,与斑疹何异?须察何经而清凉 之,或下而成严肃之气,则疮气必不至于脓而不痂 矣。要当知之。馀毒不尽而疾作,盖出于此。

    当是“清凉饮子” 下之是也。

    非阳和则苗不秀,非严肃则秀不实。

    五七日痂不焦,是内发热蒸于外,故不得焦痂也。宜 宣风散导之,用生犀磨汁解之,必著痂矣。

    刘洙《疮子诀》云:“痘发如脓窠,不肯靥者,但调沙糖水 与吃。”刘提点云:“亦曾试用,但后来结瘢痕白。”

    “痘欲靥不靥,其痂欲落不落。若腹胀烦渴,忌食水蜜 生冷之物。若食之转渴而死,急与木香散救之。如身 热烦渴者,宜服人参麦门冬散;身热大渴,人参白术 散;如不愈,仍服木香散。”窃谓前证,乃脾胃气虚,津液 不足所致,非实热为患也。如身热烦躁,手足发热,脾 胃有热也,用人参麦门冬散。身热作渴,手足微冷者, 脾胃气虚也,用人参白术散。腹胀泄泻,或寒战咬牙, 脾胃虚寒也,用十一味木香散。泄泻气促,手足并冷, 脾气脱陷也,用十二味异功散。凡疮结痂作靥,皆由 元气充实而内融也,若审见虚弱,便与滋补,血气无 亏,可保终吉。若见不靥而投补剂,恐无及矣。

    《溃烂》

    痘疮过期不收,遍身溃烂者,此与斑烂不同,乃熟太 过也。其候不同:或因天寒失于盖覆,使疮受冻而不 收者,宜内服五积散,外用乳香烧烟于被内熏之。或 因天热过求温暖,使疮被蒸而不收者,宜内服人参 白虎汤,或五苓散,外减去衣被,令少清凉,以天水散 扑之。或大便秘结,内外极热,毒气散漫,无阴气以敛 之而不收者,宜内服宣风散,或三黄丸、四顺清凉饮, 外用胆导法,以败草散衬之。或泄泻气虚,脾胃弱,津 液少,肌肉虚而不收者,宜内服陈氏木香散,外用败 草散。或因渴饮冷水过多,以致水渍脾胃,湿淫肌肉而不收者,内服五苓散。如因食少气虚而不收者,人 参白术散去葛根加桂主之。已上诸证。以法治之。已 溃者结薄痂。未溃者结痂。方为佳兆。若痂皮俱不结 者。成倒靥矣。

    痘已成脓之后,过期不靥,以致溃烂,脓汁淋漓,不可 著席,粘惹痛疼者,用败草散或荞麦粉,以绢袋盛,于 身体上扑之。更多布席上衬卧尤佳。面上欲不成瘢 䵟者,用灭瘢散和百花膏敷之。

    《倒靥》

    痘子初出,磊落成个,后来长大作脓,始相连串,外虽 相串,皮下犹一个是一个。至于结痂,肿消脓干,现出 初来本形,所以收藏敛束,要完全坚固,复成个数为 贵。或根脚相通,皮肉尽串者,结痂之时,亦要干净,无 有淫湿及溅破者,次也。若未成痂者溃烂,已成痂者 只是嫩皮,此“倒靥”也。

    痘毒当靥不靥,复入于内者,谓之倒靥,此死证也。元 气素怯,又不食,常自利者,陈氏木香散、异功散,死中 求活圣药也。如原无泄泻,大便久秘,今添腹胀喘呼, 此毒盛,薄蚀元气,复入于里,宜急下之,排毒散。若不 急下,则肠胃不通,荣卫不行,益加喘满躁闷而死矣。 若毒入里,忽然自利者,此人脾胃素强,毒气难留,故 自利,须看利下之物,如利痂皮脓血者,毒气得出为 顺,不可止之,待利尽脓血自愈。如利水糓者,此毒气 反驱水糓,脾虚不能制之,其证为逆,不可治也。 如痘疮破损溃烂者,复肿灌作疮,不致干枯,原无痘 疮处复出一层,如初出之状,亦以渐起发作脓者,此 里气充实,毒不得入,犹在于表,未成倒靥,逆中之顺 证也。但痘子重出一番,必其人能食,大便坚,足以胜 其再作之毒。如食少大便润者,用十全大补汤、人参 白术散、肉豆蔻丸主之。盖病久气虚,惟利温补,不可 再解毒也。

    《不靥闷乱哽气腹胀》

    痘疮十一日至十二日,当靥不靥,身热闷乱不宁,卧 则哽气,腹胀泄泻,寒战咬牙,急用异功散加木香、当 归,以救阴阳表里,助其收靥。窃谓前证若手足并冷, 属脾胃虚寒,宜用十二味异功散;手足微冷,属脾胃 虚弱,宜用五味异功散加木香。若手足热,大便秘,属 脾胃实热,宜用清凉饮救其阴以抑其阳。

    《泄泻》

    痘子初出以来,表里俱病,收靥之时,表邪已解,里气 当和,大便宜润,小便宜清。忽尔洞泄水糓者,此中气 暴虚,不能禁固水糓,或毒气乘虚入里,欲作倒靥,并 宜陈氏木香散、异功散、肉豆蔻丸主之。利止者佳,利 不止者,阳脱而死。

    《面》

    痘疮溃烂,先伤于面者,面乃诸阳之会,痘乃纯阳之 毒,以类相从,如水就湿,火就躁也。又“心之华在面,诸 疮皆属于心”,心火上炎之象。如面疮已破,肿消目开 者,此不著痂,先已干燥,病为倒靥,死在旦夕。如已破 复灌,满面成饼,焦裂溅起,脓血淋漓,食糓则呕,饮水 则呛,咯唾粘涎,语音哑嗄,口中气臭者,此脏腑败坏, 故诸证尽见也,淹延闷绝而死。如疮溃肿,饮食无阻, 大小便调,更无他苦,如上证者,此则可治。内用十全 大补汤、升阳解毒汤,相间服之。外用“灭瘢救苦散”、百 花膏合而敷之。

    《人中》

    人中为任督交会之衢,督乃阳脉,自人身而上;任乃 阴脉,自人中而下。故自准头至印堂,与颏至鸠尾相 应,印堂至发际,与鸠尾至膝相应,发际以上,与膝以 下相应。痘疮收靥,但观面上收到之处,则知身上收 到之处矣。凡痘子自人中上下左右,先出先靥者吉, 阴阳变合相济之理也。若自额角先靥者,孤阳不生, 足下先靥者,孤阴不长,皆凶兆也。

    《头足》

    造化之理,生于阳者阴成之,生于阴者阳成之。故痘 疮收靥,头自发际以上,阳气独盛,谓之“孤阳;足自膝 以下,阴气所聚,谓之寡阴。”所以诸疮皆靥之后,此二 处难靥,乃造化自然之理,不可作倒靥论。

    《疳蚀》

    痘已靥未愈之间,忽然风邪搏之,成疳蚀疮,宜雄黄 散绵。散治之。久不愈,多渍骨伤筋杀人。 前证属足阳明胃经,其方解毒杀虫之剂,若毒发于 外,元气未伤者,用之多效。若胃气伤损,邪火上炎者, 用芜荑汤、六味丸。若赤痛者,用小柴胡汤加生地黄。 肝脾疳证,必用四味肥儿丸,及人参白术散,更佐以 九味芦荟丸。

    痘疮结脓窠之先,或曾伤犯破损者,灌烂成疮,至于 收靥。此独不靥,脓汁不干,更多痛楚,若不急治,渐成 疳蚀疮,损骨伤筋,以致横夭。宜内服十全大补汤,外 用灭瘢散和百花膏傅之。

    痘子已成疳蚀疮者,若在肢节及诸虚怯软弱,血气俱少之处,色青紫黑,肿痛溃烂,以渐延开,血自出者 难治。若所生之处在于阳分,不痛不烂,色不变,血不 出者,以绵。散主之。

    《口疳》

    痘八九朝之期,虽澄黄结蜡,而口中恶臭喷外,上下 牙床溃烂,舌板堆裹黄垢,名曰口疳。若不早治,则床 脱牙落而成漏矣,速将出白散吹之。

    歌曰:“痘中疳臭世休轻,脱床落齿漏淹成,出白散方 多不识,细茶薄荷共煎浓,乱发滚汤摩洗净,指缠拭 口去膜腥,才将青黛硼砂片,薄荷僵蚕与铜青,按制 研为极细末,吹来顷刻痘疳平。”

    余治痘疳,单用人中白煅过,和片脑薄荷吹之,朝夕 用细茶、黄连、薄荷煎汤频漱口,后吹之,极效。

    《喉痹》

    痘至七八朝之际,而喉内锁紧,肿痛难咽,毒峻于阳 明而然也。金虚则鸣,当以稀涎散吹之。

    歌曰:“喉中锁痛。”《稀涎》山豆根真效可言,薄荷熊胆 相圭合,再把茶芽总共研,随时吹入喉门里,顷刻之 间痛遂痊。

    此方甚妙。熊胆、山豆根须要识得真正者,方可用此 获效,否则以为无用之方矣。

    《发热》

    痘疮常宜温暖,有热不可尽去。如一向身温,今反发 热者,俗名“干浆。”此亦常候。只怕内伤饮食,外感风寒, 以致发热,又当别论。然病久气虚,不可轻用汗下。因 外伤者,桂枝葛根汤加人参;因内伤者,木香大安丸 主之。

    歌曰:“待到浑身脓水干,人情倦怠尽偷安,不知禁忌 多翻变,一篑终亏九仞山。”盖收靥之时,人心怠忽,居 处饮食不知禁忌,以致变生异证者,纷纷皆是也。行 百里者,半于九十,可不慎哉!

    《收靥吉凶》

    痘疮收靥,圆净坚厚如螺靥者,上也。头穿脓出,堆聚 成痂,如鸡矢者,次也。皮破脓出,痂薄如纸者,又其次 也。皮烂脓溃,不成痂,皮脓汁腥臭者,斯为下矣。如已 过期,譬如瓜果,熟久则烂,此造化之常,还作顺看。若 未及期,则为斑烂,乃逆候也,变倒靥而死。

    结靥时色转苍蜡,一二日从口唇四边结靥,由胸腹 收至两腿,然后脚背和额上一齐结靥,落而愈者吉。 结靥时遍身臭烂如搭饼,臭不可近,目中无神者死。 结靥时遍身发痒,抓破无脓,皮卷如豆壳干者死。 结靥时寒战,手足颤掉,咬牙噤口者死。

    落痂后瘢痕雪白,全无血色者死。急宜补气血,养脾 胃,庶几可活。

    “患痘八九日,充灌回谢,宜保全矣。然有回至项颈而 死者,有回至胸前而死者,有回至脐上而死者,有回 至阳物而死者,其故何欤?”曰:“消息盈虚,自有定数,若 痘证仅取其浆灌则可也。倘元气所禀者,本是薄劣, 痘兼多蔓,遂用毒物尽以发之,再投升劫之剂,尽把 元气赶上,痘虽充灌,然外囊实而内体耗蠹矣。五经” 伤而不能斡补矣。颈上喉突气窝,肺之关辖也,肺气 先绝,回至此则蜮绊而死。胸阜,心之关辖也,心脉先 绝,回至此则死。脐,乃脾之关辖也,脾脉先绝,回至此 则死。眼眶,乃肝之关辖也,肝脉先绝,回至此则死。阳 物,乃肾之关辖,肾脉先绝,回至此则死。本拔则枝枯, 源塞则流涸,自然之道也。若语其变风寒不知慎护, 而致枭邪逼于中,饮食不知撙节,而致脾胃伤于内, 肚腹肿胀,痰喘不息,于是回至各关辖而死者,亦有 之也。又有一样嚣痘,视之若似黄脓灌满,回至胸前 则死,此真蜮痘也。

    《落痂证治瘢赤黑》

    疮痂落后,其面瘢或赤或黑者,用“四白灭瘢散”,临睡 以清蜜水调搽面上,至晓以水涤去之,自然白莹脱 去。更宜爱护,不得早见风日,经年不灭。如疮瘢突起 成凸,此热毒未尽,解毒防风汤主之,外更用蚬子内 水摩之。如陷下成凹者,此脾胃虚不能长肌肉也,人 参白术散加黄芪主之。

    《瘢黑暗》

    凡疮瘢头面浑身并黑暗者,未可便说无事,犹恐日 前未甚作脓,收靥太急,此倒靥归肾也。但察其表里, 如壮热大渴未除,烦闷昏睡少食,或大便不通,或自 利,此真倒靥归肾也。若身温暖爽快,食渐加,大小便 调者,此疮瘢本色无虑也。

    《痂不脱》

    痘疮收后,其痂自脱者佳。不脱以百花膏润之,令其 速脱。稍迟则干硬深入肌肉,经久方脱,遂成瘢痕。然 久而不脱者,脾胃虚也,人参白术散加黄芪、官桂主 之。不可挦掐剥去,若不禁手,反伤皮肤,复灌作疮,翻 覆溃烂,一时难愈,其后多成疥癞也。

    痘疮黏着皮肉,不肯脱落,此表虚也,尤当禁忌,以防 异变,宜调元固表汤主之凡疮痂日久,当脱不脱者,胸背手足无妨,惟面上不 脱,必成瘢陷。未脱者,以百花膏润之,令其易脱。脱尽 之后,瘢痕黑黯者,以四白灭瘢散涂之。

    如收靥既迟,疮痂不落,昏昏喜睡者,此邪气已退,正 气未复,脾胃虚弱,宜调元汤加麦门冬合安神丸,或 只用酸枣仁汤缓缓调理,待气血平复,荣卫和畅而 安矣。

    《瘢肿成脓》

    痘疮收靥之后,痂皮尽脱,曾见瘢痕凸起,复作脓窠, 依旧结一层疕子者。或因收靥太骤,毒气未尽,或因 误服温补之药,多啖肥甘之物,饮酒喜食,煎炒辛热, 或因出风太早,荣卫郁而不通,皆能复成此证,亦与 前日一般,但无苦耳。若此者,毒邪外散,决无留毒之 患。

    痘疮遍身溃烂不结痂者,倒靥也。或三五处肿灌溃 烂不结痂者,疳蚀疮也。若已正靥,痂起自脱,或面上, 或手足,或片结硬,疮头虽焦,中蓄脓浆者,此是原出 疮子之初,其处太密,糊涂成片,无复颗粒,所以毒壅 于里,不能起发作脓结痂也。但用“灭瘢救苦散”和百 花膏涂之,待脓尽痂起自愈。或手足腕膝之间,疮窠 连串作一大块,脓化作水,停蓄于中,恰如囊袋,皮不 破,水不去,日久只如是者,此里面肌肉已好,原日疮 皮剩于外也。宜用针抉去其水,自干脱矣。

    《能食不能食》

    疮痂既落,中气暴虚,多不能食,必藉人参白术散去 葛根,加陈皮、木香以调养之。其间或有疮痂起而能 食者,是胃中宿有蕴热故也。盖胃热则消糓,所以能 食。其人必大便稍秘,或大便难,当用三黄丸利之。否 则,恐胃热不去,郁为口臭齿腐生风之证,流散四肢, 则发为痈疽肿毒。然有一等脾胃素壮实者,平素能 “食,大便亦不至有秘结之患”,此又不可一概论也。

    《瘢痕赤白》

    痘疮赤白,各有所因,治法亦异。凡痕赤而作痒,血虚 而有热也,用四味牡丹皮。赤而作痛,馀热也,用四君、 连𧄍、金银花。若发热而大便调和者,脾胃虚热也,用 五味异功散。若发热而大便秘结者,肠胃内热也,用 圣济犀角地黄汤。若母有肝火,用加味逍遥散。若母 有郁怒,用加味归脾汤,佐以加味逍遥散治之。 白者,属气虚而血衰也,宜固元气为本。痒而作渴者, 气血俱虚也,十全大补汤之类。乳食减少,四肢倦怠 者,中气虚也,五味异功散之类。气虚发热者,补中益 气汤之类。血虚发热者,当归补血汤之类。须参兼变 之证治之。此证若服药而渐红活者可治,色不转者 不治,虽经年后多患泻利而死。若妄投攻伐,祸在反 掌。

    《禁忌》

    痘疮新差之后,气血未复,视之未靥,尤加调护可也。 盖痂皮起落,肌肉新嫩,不宜澡洗,增减衣服,则表已 虚,寒暑之气易袭也。疮毒内作,脏腑俱伤,毒虽外散, 肠胃已弱,不宜饮冷,伤饥过饱,则里气虚,饮食之物 易伤也。时俗不知此理,谓之“已痊”,再无他变,怠玩纵 弛,致生后灾,一旦病生,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