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七百四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七百四十九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七百五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七百四十九卷目录

     画部汇考一

      书经益稷

      诗经君子偕老 大车 小戎 九罭

      礼记曲礼 郊特牲 玉藻 明堂位

      周礼天官幂人 司书 内宰 典丝 地官司徒 师氏 春官司几筵 冬官考工

      记 梓人

      春秋左传桓公二年纳郜鼎 昭公二十五年会于黄父

      汉书天文志 艺文志

      后汉书舆服志

      晋书舆服志

      南齐书舆服志

      南齐谢赫古画品录

      陈姚最后画品录

      北魏书礼志

      隋书经籍志

      唐书车服志 艺文志

    艺术典第七百四十九卷

    画部汇考一

    《书经》

    《益稷》

    “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𫄨绣”, 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

    正义曰:象其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合五采而画之。又画山、龙、华虫于宗庙彝尊,其藻、火、粉米、黼黻于𫄨葛而刺绣。以五种之采,明施于五色,制作衣服。《春秋》桓公二年《左传》云:“三辰旗,旗三辰,日月星也。”郑元云:“星,五纬也。辰,日月所会十二次也。”日月合宿之辰,非有形容可画。且《左传》云:“三辰”,即日月星也。华,象草华虫雉也。《周礼·司服》有鷩冕,鷩则雉焉。雉五色,象草华也。《月令》五时皆云“其虫”,虫是鸟兽之总名也。下云“作服”,知画三辰、山、龙、华虫于衣服也。《左传》言“三辰旗旗”,《周礼·司常》云:“日月为常”,下传云“天子服日月而下”,则三辰画于衣服,又画于旌旗也。《周礼·司服》云:“享先王则衮冕。”衮者,卷也,言龙首卷然以衮为名,则所画自龙已下,无日月星也。《郊特牲》云:“王被衮冕。”又曰:“龙章而设日月。”郑元云:“谓有日月星辰之章,设日月画于衣服旌旗也。”据此《记》文,衮冕之服,亦画日月。会者,合聚之名。下云“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知会为五色也。《礼》:衣画而裳绣,五色备谓之绣,知画亦备五色,故云以五采成此画焉。藻为水草,火为火字,谓刺绣为火字也。《考工记》云:“火以圜。”郑司农云:“谓圜形似火也。”郑元云:“形如半环,今之服章绣为火字,如孔所说也。粉若粟冰,米若聚米,黼若斧形。黻为两己相背,孔以华,象草、华虫、雉,则合华虫为一。”《周礼》郑元注亦然,则以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画于衣也。藻、火、粉、米、黼、黻六章,绣于裳也。自“日月”至“黼黻”,凡十二章。天子以饰祭服。凡画者为绘,刺者为绣,此绣与绘各有六:衣用绘,裳用绣。

    《诗经》

    《鄘风君子偕老》

    象服是宜。

    《象服》,尊者所以为饰。象服者,谓褕翟、阙翟也。正义曰:象鸟羽而画之,故谓之“象。”以人君之服画日月星辰,谓之“象”,故知画翟羽亦为象也。

    《王风大车》

    毳衣如菼。

    《毳衣》,大夫之服。菼,鵻也,芦之初生者。菼,薍也。正义曰:毳衣之属。衣则画缋为之,裳则刺绣为文,皆有五色。其青色者如鵻,故如菼。自毳以上,当有衮冕、鷩冕与毳冕之服,其衣皆用缋。若𫄨冕则衣刺粉米,惟用绣。元冕则衣无文,不复用绣。毳衣之属,正谓衮、鷩耳。《考工记》言画缋之事,则缋谓画之也。《益稷》云:“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𫄨,绣于华虫。”以上言作缋,明画为缋文;“宗彝”以下言𫄨绣,明是𫄨为绣文。但王者相变,礼制不同。周法火与宗彝亦画而为衣,不复在裳,故郑于《司服》引《尚书》以校之,《周礼》考之而立说云:“古者天子冕服十二章,至周而以日月星辰画于旌旗,而冕服九章。登龙于山,登火于宗彝九章,初一”曰龙,次二曰山,次三曰《华虫》,次四曰火,次五曰《宗彝》,皆画以为缋,次六曰藻,次七曰粉米,次八曰黼,次九曰黻,皆𫄨以为绣。则《衮》之衣五章,裳四章,凡九也。鷩,画以雉,谓《华虫》也,其衣三章,裳四章,凡七也。毳画虎蜼,谓《宗彝》也,其衣三章,裳二章,凡五也。𫄨,刺粉米,无画也,其衣一章,裳二章,凡三也。元者,衣无文,裳刺黻而已,是以谓之元焉。如郑此言,是毳以上则衣用缋,𫄨冕则衣亦绣也。《考工记》曰:“画缋之事杂五色。”又曰:“五色备谓

    之绣,是缋绣皆五色,其青者如鵻,举其一耳。

    《秦风小戎》

    龙盾之合。

    《龙盾》,画龙其盾也。《正义》曰:画龙于盾,合载之以蔽车也。盾以木为之,谓之“龙盾”,画龙干盾也。

    《豳风九罭》

    衮衣绣裳。

    《衮衣》,卷龙也。王迎周公,当以上公之服往见之。衮,六冕之第二章也,画为九章。天子画升龙于衣,上公但画降龙。《正义》曰:画龙于衣谓之衮,故云“衮衣卷龙。”

    《礼记》

    《曲礼》

    饰羔、《雁》者以缋。

    缋,画也。诸侯大夫以布,天子大夫以画。正义曰:饰,覆也。羔羊也。缋,画也。画布为云气,以覆羔雁,为饰以相见也。《士相见礼》云:“下大夫以雁,上大夫以羔,饰之以布。”并不言缋。此言“缋”者,郑云:“诸侯之卿大夫卑,但用布。天子之卿大夫尊,故画之也。”

    前有水则载青旌。前有尘埃则载鸣鸢。前有车骑则 载飞鸿。前有士师则载虎皮,前有摰兽则载貔貅。行 前朱雀,而后元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 其怒。

    载,谓举于旌首以警众也。所举各以其类,象青青雀。鸢鸣则将风,鸿飞有行列。虎,取其威猛。貔貅亦摰兽。以此四兽为军阵,又画招摇星于旌旗上。正义曰:前有变异,则举类示之。军行若前值水,则画为青雀,旌旗幡上举示之。前有尘埃,则画鸱于旌首而载之。鸢不鸣则风不生,故画作开口如鸣时也。前有车骑,则画鸿于旌首而载之。前有士师,则载虎皮,前有摰兽,则载貔貅,画其形耳。一云与虎皮并画作皮于旌也。军行前南后北,左东右西,朱雀、元武、青龙、白虎。画此四兽于旌旗,以标左右前后之军陈。招摇,北斗七星也。类前而论,四宿之陈,画旌为胜。且郑云“又画招摇于旌上”,则知四物是画,故《皇约》言云“又画也。”

    《郊特牲》

    《乘素车》,贵其质也。旗十有二斿,龙章而设日月,以象 天也。

    “设日月,画于旗上。”“素车”,殷车也。鲁公郊用殷礼。正义曰:《乘素车》者,乘殷之朴素之车,所建之旗,十有二斿,画龙为章,而设日月,以象天也。

    《玉藻》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

    祭先王之服也。杂采曰“藻。”天子以五采藻为旒,旒十有二,龙卷画龙于衣。字或作“衮。”正义曰:“龙卷以祭”者,谓画此龙形,卷曲于衣,以祭宗庙。

    王后袆衣,夫人揄狄。

    袆,读如翚。揄,读如摇。翚、摇,皆翟雉名也。刻缯而画之,著于衣以为饰,因以为名也。《尔雅》云:“伊洛而南,素质五色皆备成章曰翚;江淮而南,青质五色皆备成章曰鹞。”鹞音摇,谓刻画此雉形,以为后夫人服也。

    君命屈狄。

    君,女君也。屈《周礼》作“阙。”谓刻缯为翟,不画也。正义曰:“王后袆衣”,谓画翚于衣也。“夫人揄狄”,谓画摇翟之雉于衣也。君命屈狄,直刻雉形,阙其采画,故云“阙翟”也。

    《明堂位》

    夏后氏之龙《簨虡》,殷之崇牙,周之《璧翣》。

    “簨虡,所以悬钟磬也。横曰簨,饰之以鳞属;植曰虡,饰之以裸属、羽属。”簨以大版为之,谓之业。殷又于龙上画之为重牙,以挂县纮也。周又画缯为翣,载以璧,垂五采羽于其下。树于簨之下,饰弥多也。正义曰:“夏后氏之龙簨虡”者,谓簨虡之上以龙饰之。“殷之崇牙”者,于簨虡之上刻画木为崇牙之形。“周之璧翣”者,画缯为翣,戴之以璧,下县五采羽,挂于簨角。翣,扇也。言周画缯为扇,戴小璧于扇之上。皇氏云:“崇牙”者,崇,重也。谓刻画大版重叠为牙。

    “有虞氏服韨,夏后氏山殷火,周龙章。”

    韨冕服之。也。舜始作之,以尊祭服。禹汤至周,增以画文。山取其仁可仰,火取其明。龙取其变化。《正义》曰:“有虞氏服韨者,直以韦为韨,未有异饰。夏后氏画之以山,殷人增之以火,周人加龙,以为文章。”

    《周礼》

    《天官幂人》

    祭祀,以疏布巾幂八尊,以画布巾幂六彝。

    订义贾氏曰:“六彝者,鸡彝、鸟彝、斝彝、黄彝、虎彝、蜼彝。此六者皆盛郁鬯,以画布幂之。” 王昭禹曰:“先儒谓画云气,非是。”以《经》考之,下文言“凡王巾皆黼”,则

    《画布巾》亦皆画黼矣。

    《司书》

    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九职、九正、九事、邦中之版、土 地之图,以周知入出百物。

    订义王昭禹曰:“土地之图,则十有二土五地之图也。”

    《内宰》

    掌书版图之法,以治王内之政令。

    订义郑康成曰:“图王及后、世子之宫中吏官府之形象。” 刘执中曰:“宫寝内外之庐寺,皆画于其图。”

    《典丝》

    凡祭祀,共黼画组就之物。

    订义郑康成曰:“以给衣服冕旒及依,盥巾之属。白与黑谓之黼,采色一成曰就。” 薛氏曰:“天子之巾曰黼,巾位曰黼依,无非黼也。在衣而缋,在裳而绣,黼之于裳则绣矣。此曰黼画者,周人以黼为尚耳。《诗》曰:‘元衮及黼’。《书》曰‘麻冕黼裳’。此典丝所以首黼画也。”

    《地官司徒》

    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

    订义郑康成曰:“《土地之图》,若今《司空郡国舆地图》。”

    《师氏》

    居《虎门》之左,司王朝。

    订义李景齐曰:“虎门,路寝也。画虎以示威武之象。至于中门为雉门,亦画雉以象文明。”

    《春官司几筵》

    依前南乡,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加次席黼纯。

    订义郑锷曰:“王位设之依依,前必南乡。设莞筵而用纷以纯之,加缫席而用画以纯之,加次席而用黼以纯之, 用画以为纯,画以云气。” 《易氏》曰:“缫则席之柔者,画云气以为缘。”

    《冬官考工记》

    设色之工五:

    订义《郑锷》曰:“设色者,敷布其采色也。”

    设色之工,画《缋锺》筐㡛。

    订义郑司农曰:“㡛读如芒。芒,禹迹之芒。” 王昭禹曰:“画缋之事,官异而职同。锺氏染羽,㡛氏涷丝,筐氏阙此,设色之工五。”

    画缋之事杂五色。

    订义陈用之曰:“画为之画而已,缋为之会五采焉。画缋之用,不止于衣裳之间,故不言其所缋而统言其事。” 王昭禹曰:“画缋之事,不过五色而已。模成物体而各有分画,则谓之画;分布五色而会聚之,则谓之缋。所谓青与白相次,赤与黑相次,此之谓缋也。所谓‘山以章’,此之谓画也。故《司几筵》有所谓缋纯,则缋而后纯;有”所谓画,纯则纯而后画,此画缋之别。 郑锷曰:“自阴阳判为五行,五行之位正而五色遂章,《左传》所谓‘天有六气,发为五色’是也。”然各奠其方,各色其形,未足以为文采之美。惟画缋之工,取五行而杂错之,然后其文为可观。既著为文彩,则其离道也益远,故以事言焉。

    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 天谓之元,地谓之黄。

    订义郑康成曰:“此言画缋六色所象,及布采之第次,缋以为衣。” 郑锷曰:“东方震之位,震为木,木始生则其色青。南方离之位,离为火,火炎炽则其色赤。西方兑之位,兑为金,金之色白。北方坎之位,坎为水,水之色黑。天位乎上,观之苍然,不可得而名。谓之元者,以其远而最微,所可见者,元而已。元者,黑色之尚微乎?地位乎”下,土壤不齐,不可得而名。谓之黄者,以其成物之巧所最盛者黄而已。黄者,地色之得中乎?凡取其四方上下位色之著者而名之,故皆以谓之为言。然其色之别有六画,缋之事独以五色为言,何也?盖元之与黑,皆北方之色,黑者阴之正。北方者,万物归根复命之地,而纯阴之所聚也,乃取其正者以名之,然亦可谓之元焉。自其辨而言之,则元浅而黑深;自其体而言之,初不甚相远也。然则画元黑者,殆难辨也,故特以杂五色言焉。 易氏曰:六入为元,则有黑有赤。赤者阳之正,黑者阴之正,惟天体备阴阳之正色,而运此五行者也。 项氏曰:“五而六者,元即黑也。”

    “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元与黄相次也,

    订义郑锷曰:此言画缋之事,取其自然之色而合之,先后次第,各有所宜。 赵氏曰:“《注》谓此布采之次第,是缋于衣者,其说恐拘。盖木者金之配,故青与白相次;火者水之配,故赤与黑相次。地者天之配,故元与黄相次。”想布采画之时,青必与白相对,其他亦然。如画火在南边,是赤必画黑色者在北边,此又顺方隅之次第。 《易》氏曰:“相次,非次序之谓。”亦杂比以为设色之美而已。以天地之色与四方之色并列于四时之间,亦犹乾坤二卦与六子之卦并行于十二月之气

    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

    青谓之黻。

    订义郑锷曰:“此又言画缋之事,取其自然之色而杂之文章黼黻,各有其义。《易》曰:‘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者,言阴阳之杂也。青与赤谓之文者,合青与赤二色相杂,乃名曰文也。盖东方之青,少阳之色,少阳柔也;南方之赤,盛阳之色,盛阳刚也。以青合赤,刚柔相杂,粲然可观,兹其所以为文欤?《传》曰‘东南为文’,谓’”此也。《易》曰:“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章者,言阴阳之相成也。赤与白谓之章者,取其阴阳之成,其功最著而言之。自春徂夏,生者始乎假大;自夏徂秋,长者渐至于揪敛。赤者夏之色,万物洁齐而文明。白者秋之色,万物肃杀而刻制。以赤合白,阴阳相成,其功著见,兹其所以为章欤。《传》曰“西南为章”,谓此也。然二位皆合赤以为之者,盖东者阳之位,西者阴之正,西南者阴阳之所杂,东之文非赤则不能著,西之章非赤则不能成也。黼画为斧形,斧之为物,能断制也,非义则不能断。白与黑谓之黼者,惟义惟智,然后断故也。盖白者西方之金,金刻制所以为义。黑者北方之水,水明内景,其照在内,所以为智。以卦推之,其位为干,干,西北也。惟乾刚健,故能决天事之武在于是也。王巾皆黼,王位设黼依,皆取诸此而已,此白黑所以谓之“黼”也。黻两己相背,所以见其辨也。黑与青谓之黻者,盖黑,北方之色。北方者,万物归根复本之地,藏而不见。青,东方之色。东方者,万物出萌拆甲之时,“见而不藏。黑色在北,其卦为复。复者,反也。青色在东,其卦为震。震者,动也,反则入,动则出,一出一入,其辨明矣。”人道之别,在于是也。黼衣绣裳,以赐诸侯,亦取诸此而已。此黑者所以谓之黻也。 《易》氏曰:“巽位乎东南,万物趋于文明之地,故青与赤谓之文;坤位乎西南,万物均成于致役之地,故赤与白谓之章。” 王昭禹曰:“东之青则纯乎阳,南之赤则杂乎阴,阳刚而阴柔杂之,故青与赤谓之文。南之赤则阳之生气于是乎极,西之白则阴之杀气于是乎中。阴出而以成阳为事,故赤与白谓之章。文者章之始;章者文之就。刚柔杂于东南而为文,至西南而后章,杂固其所也。”包氏曰:“文者取其文明之义;而青与赤则纯于东南之阳,有文明之象焉,故青与赤谓之文章者,取其成章之义;而赤与白则以阳而杂于西方之阴,有刚柔相成之义焉,故赤与白谓之章。” 陈用之曰:“乾位西北,其道主断,故白与黑谓之黼。艮位东北,阴阳各止其所而辨,故黑与青谓之黻。” 郑敬仲曰:“斧所以立威,天地严凝之”气盛于西北,西北用武之方,黼则两己相背。盖北则物藏之方,东则帝出之方。 包氏曰:“黼取其断,决其象,画一斧形而白黑色,是纯阴之色,有决断之义。且黑与白色判然不侔,故谓之黼。黻取其辨,其象两己相背,有殊异之义。而黑与青,是以色之阴而杂乎阳,有刚柔相辨之意,故谓之黻。” 项氏曰:“青以白次,赤以黑次,元以黄次,此六色之相配者,缋之以为衣。青以赤继,赤以白继,白以黑继,黑以青继,此五色之相生者,绣之以为裳。” 陈蕴之曰:“绘事则青白赤黑元黄而对方,绣事则青赤赤白、白黑黑青而比方,何也?绘,阳事也,阳则尊而不亲,故对方而不比;绣,阴事也,阴则亲而不尊,故比方而不”对。

    五采备,谓之“绣。”

    订义赵氏曰:“五采备”是上五色备具,然后谓之绣。注云:“绣是施于裳,自杂五色至绣于裳者。”若上文六色与六色相次,恐凡缋画皆然。经不曾指名,是衣上用,难拘以缋于衣也。始疑画缋只理会彩画,不预绣事。然疏云“凡绣亦须画乃刺之,故画、缋二工共一职”,则知考工之绣,系用五采画成物象,却就上模著绣刺也。 易氏曰:“‘《书》言六章之裳,宗彝、藻、火、粉米、黼、黻、𫄨、绣’。言藻而继之以火,青与赤之文也。言火而继之以粉米,赤与白之章也。言粉米而继之以黼,白与青之黼也。言黼而继之以黻,黑与青之黻也。惟黄之色无所见,而《宗彝》绣以虎蜼,则亦以黄为色,兹实五采备之证。”言五采而不言五色,盖画绘主乎设色,而绣则以五采为用故耳。徐氏曰:“凡物资始于天者,必生养于地而后成就,此裳所以独备五采而成绣。” 《易氏》曰:“画缋阳也,施采未备,未言也;绣,阴也,阴道常乏,常嫌于不备,故五采备谓之绣。”

    “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

    订义郑锷曰:“土者地也,黄者地之中色,故画以黄。地道成矩,惟矩则方,故画地之形则以方。惟天以一气运而为四时,四时之色,春则为青,夏则为赤,秋则为白,冬则为黑,故画天则随时而变其色。” 赵氏曰:“想画天时,必占青赤白黑四色尔。”谓备其四

    色非谓春问则画青色之类,然上文元何也?盖言元者,所以述天之色元妙处,《考工》不得已而继名之,若画天上以元,则元岂足以定天之色?《庄子》云:“天之苍苍” ,岂正色邪?此所以于画形处却言天时变也 。王昭禹曰:“地道静而有常,天道动而无常,则化者地之用,而变者天之用,故曰天时变。”

    火以圜。

    订义赵氏曰:“地二生火,其神无方,其体非体,而托于物以为体;其用非用,而因于物以为用。其形虽锐,而性则圜而无不周。”画火难定其形,只得画其性之圜尔。

    《山以〈章〉》,

    订义赵氏曰:郑改“章”作“獐”,是山中物,对下水以龙,此未是。盖章是山之草木,星辰天之章,草木地之章,画山虽有形,须画出草木之文而成章。王解引《尔雅》曰:“山曰上正”章,谓画山虽画其章,亦必画其上正之形,谓画一坐山上头尖要正当,亦不必如此说。

    《水以龙》。

    订义赵氏曰:“龙,水中神物。画水不画龙,则无以见变化之神。” 郑锷曰:“火以圜者,体神而妙用;山以章者,即仁以显道;水以龙者,因智而乐动。” 王昭禹曰:“以上皆画于服。”

    鸟兽蛇:

    订义赵氏曰:“鸟,鸟隼之属。兽,熊虎之属。蛇,龟蛇之属。”注云:“此即华虫也,是虫之有毛鳞文采者。”《疏》云:“即是华虫,盖华虫有生之总名。”此言“鸟以其有翼,兽以其有毛,蛇以其有鳞。”《王解》谓“画在旗上”,恐有此理。盖合九旗所画之象故也。 郑锷曰:“是三物者,有于旌旗而画之,有于衣服而画之,不尽言所取象之物者,殆举其一以见其二之意。” 李嘉会曰:“羽鳞毛介,不可定名,举此三者,可以类推。” 王昭禹曰:“古之画缋之事,以见于衣服、车旗、宫室器械之间者,其为象,岂一端而已。仰以观天之文,俯以察地之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或象其形与其性,或象其色与其用,道德之义,性命之理,皆寓乎中,将使天下之人目击心喻”而得乎不说之大法。“土以黄”,则象其色也;“其象方”,则象其形也;“天时变”,则象其用也;“火以圜”,则象其性也。至于山以章,水以龙,鸟兽蛇之类,亦皆象其形也。

    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

    订义郑康成曰:“章,明也。缋绣皆用五采以鲜明之,是为巧。” 王昭禹曰:“五行播于四序,而人观以为时,五行发于五气,而人观以为色。四时之错行,五行之迭运,然后岁功待之以为成,物曲资之以为利。四时之协比,五色之间施,然后服饰得之以为盛,彰施因之以为明。然所以施杂之者在乎工,所以章之者在乎巧,非圣”人不能作而探其道,非智者不能创而明其法。而巧者述圣人之道,循智者之法以为文而已。

    凡画缋之事,后素功。

    订义陈用之曰:“素者,质也,缋者,文也。苟无其质,文何所加?质在所先,则文在所后矣。” 易氏曰:“甘受和,白受采。画缋之事,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焉。”子夏问“《诗》云‘素以为绚兮’”,夫子曰“绘事后素。”子夏即有“礼后乎”之对,盖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质。以粉素为质而谓之功者,犹言彰施五采,必待此而后为功, 张横渠曰:“因万物之理以用其智,则智不凿;反天下之文以归于质则文不弊。”画缋之事,文采既极,而以素功为后焉,岂非反天下之文以归于质耶?《易》之《贲》曰:“白贲无咎。”夫贲之极以白从,是欲归质也。

    《梓人》

    《张五采》之侯。

    订义郑锷曰:“五采之侯,即《射人》所谓五正之侯也。虎侯五正,熊侯三正,豹侯二正,用五采以画焉,中朱、次白、次苍、次黄,而元居外,以五行相克为次也。以南为首,故先朱,以正为的,故曰正。画用五采,故曰采侯。张五采之侯,则王与来朝之诸侯行宾射之礼也。惟朝会而张此侯以射,此远国所以系心于王而不敢携贰也。”说者以为远国,岂张侯而遂使之属欤?特不知物有甚微,而托意甚远者。五采之侯以文为主。示之以文,所以明用文德而不用武之意也。能使远国属,孰谓其不然哉。

    《春秋左传》

    桓公二年纳郜鼎

    衮冕黻珽。

    衮,画衣也。正义曰:画衣,谓画龙于衣。祭服“元衣𫄸裳。”《诗》称“元衮”,是元衣而画以衮龙。衮之为言卷也,谓龙首卷然。《玉藻》曰:“龙卷以祭”,知谓龙首卷也。《尚书益稷》云:“帝曰:予欲观于古人之象日月星

    “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𫄨、绣。” 言观古人之象,谓观衣服所象日月以至黼黻十二物,皆衣服之所有也。华虫以上言作会,宗彝以下言𫄨绣,则二者虽在于服,而施之不同。《冬官·考工记》“画缋与绣,布采异次” ,知在衣则画之,在裳则刺之,故郑元礼注及《诗笺》皆云“衣缋而裳绣。” 以此知衮是画文,故云“衮,画衣也。” 衮衣以下章数,郑元注《司服》云:“有虞氏十二章,自日月而下至周而日月星辰画于旌旗。又登龙于山,登火于宗彝。” 冕服自九章而下,如郑此言。九章者,龙一,山二,华虫三,火四,宗彝五,在衣;藻六,粉米七,黼八,黻九,在裳。鷩冕者,去龙去山,自华虫而下七章,华虫一,火二,宗彝三,在衣;馀四章在裳。毳冕者,去华虫,去火,五章自宗彝而下,宗彝一,藻二,粉米三,在衣,馀二章在裳。𫄨冕者,去宗彝,去藻,三章自粉米而下,粉米一在衣,馀二章在裳。元冕者,其衣无画,裳上刺黻而已。杜昭二十五年数九,文不取宗彝,则与郑异也。《明堂位》曰:“有虞氏服黻,夏后氏山,殷火,周龙章。” 郑元云:“黻,冕服之韠也” ,舜始作之。禹、汤至周,增以画文。郑元《觐礼》云:“上公衮无升龙。天子有升龙,有降龙。” 是衮有度也。

    火龙黼黻。

    火,画火也;龙,画龙也。白与黑谓之“黼”,形若斧。黑与青谓之“黻”,两己相戾。正义曰:《考工记》记画缋之事云:“火以圜。”郑司农云:“为圜,形似火也。”郑元云:“形如半环然。”又曰:“水以龙。”郑元云:“龙,水物,画水并画龙。”是衣有画火、画龙也。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考工记》文也。

    《五色比象》,

    正义曰:《考工记》云:“画缋之事杂五色,东青,南赤,西白,北黑,天元,地黄。”

    “三辰”《旗旗》。

    三辰,日、月星也。画于旌旗。正义曰:《春官》神土“掌三辰之法。”郑元亦以为日月星也。三辰是天之光明,故画于旌旗。九旗之物,惟日月为常。不言画星者,盖大常之上又画星也。《穆天子传》称:“葬盛姬,建日月七星。”盖画北斗七星也。按《司常》“交龙为旗,熊虎为旗。”不画三辰,而云“三辰旗旗”者,旗旗是九旗之总名,可以统大常。

    昭公二十五年会于黄父

    子,太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 仪也,非礼也。”简子曰:“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 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 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 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乱, 民失其性。是故为礼以奉之,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 五味,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

    谓山、龙、华虫、藻、火、粉米、黼黻也。华若草华,藻,水草火。画火、粉米若白米,黼若斧,黻若两己相背。《传》曰:“火龙黼黻,昭其文也。”画缋之事,杂用天地四方之色。青与白,赤与黑,元与黄,皆相次,谓之六色。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谓之绣。集此五章,以成五色之用。正义曰:《周礼》有衮冕、鷩冕、毳冕。其衮、鷩、毳者,各是其服,章首所画,举其首章以名服耳。衮是衮龙也。衮冕九章,皆画以为绣,衣五章,裳四章,凡九也。《考工记》云:“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元,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赤与黑相次,元与黄相次。”郑元云:“此言画缋六色所”象及布采之次第,六采谓画缋,五色谓绣刺。

    《汉书》

    《天文志》

    凡天文之在图籍昭昭可知者,“经星常宿中外官”凡 百一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国官宫物 类之象。

    《艺文志》

    《神输》五篇。图一。

    《孔子徒人图法》二卷。

    《吴孙子兵法图》九卷。

    “齐《孙子图》”四卷。

    《楚兵法图》四卷。

    《孙轸图》二卷。

    《王孙图》五卷。

    《魏公子图》七卷。

    《黄帝图》三卷。

    《风后图》二卷。

    《鵊冶子图》一卷。

    《鬼容区图》一卷。

    《别成子望军气图》三卷。

    《鲍子兵法图》一卷
    考证
    《伍子胥图》一卷

    《苗子图》一卷。

    《后汉书》

    《舆服志》

    “龙旗九斿,七仞齐轸;鸟旟七斿,五仞齐较;熊旗六斿, 五仞齐肩;龟旐四斿,四仞齐首。”弧旌枉矢,以象弧也。

    郑元云:“交龙为旗,诸侯所建;鸟隼为旟,州里所建;熊虎为旗,师都所建;龟蛇为旐,县鄙所建。《觐礼》曰:‘侯氏载龙斾弧韣’” ,则旌旗之属皆有弧也。弧以张縿之幅,有衣谓之韣,又为设矢,象弧星有矢也。妖星有枉矢者,蛇行有尾,因此云枉矢,盖画之。

    天子五路,建太常,十有二斿,九仞,曳地,日月、升龙,乘 舆,金根安车,立车,《𣚛文》画辀,羽盖华蚤。建大旗,十有 二斿,画日月、升龙。

    太皇太后、皇太后法驾,皆御金根,加交路帐裳。非法 驾,则乘紫罽軿车,云𣚛文画辀。 大贵人、贵人、公主、王妃、封君,油画軿车。大贵人,加节 画辀。皇太子、皇子,皆安车,黑𣚛文画轓文辀。

    《徐广》曰:“旗旗九斿,画降龙。”

    除吏赤画杠,其馀皆青云。

    《古今注》曰:“诸侯王,大国朱轮,特虎居前,左兕右麋;小国朱轮,画特熊居前,寝麋居左右,卿车者也。”

    《大行》载车,其饰如金根,车前后云气,画帷裳,𣚛文,画 曲轓。

    诸侯王法驾,若会耕,祠主县假给辟车所假诸车之 文。乘舆,倚龙伏虎,𣚛文画辀,龙首鸾衡,重牙班轮,并 龙飞𫐉。

    《薛综》曰:“飞𫐉以缇油,广八寸,长注地,画左苍龙,右白虎,系轴头。二千石亦然,但无画耳。”

    皇太子、诸侯王,倚虎伏鹿,𣚛文画辀轓,吉阳筒,朱班 轮,鹿文飞𫐉。旗旗,九斿,降龙。公、列侯,倚鹿伏熊,黑轓, 朱班轮,鹿文飞𫐉,九斿降龙。卿,朱两轮,五斿降龙。

    《晋书》

    《舆服志》

    玉、金、象、革、木,是为五路,并天子之法。车皆朱班漆轮, 画为𣚛文。 其制,玉路最尊,建太常,十有二旒,九轫 委地,画日月升龙。

    《羊车》,一名“辇车”,其上如轺,伏兔箱,漆画轮轭。

    画轮车,以采漆画轮毂,故名。

    皇太子安车九旒,画降龙。非法驾则乘“画轮车。”其副 车三乘,形制如所乘,但不画轮耳。

    皇太后、皇后法驾,云𣚛,画辕。其庙见,小驾云𣚛,画辀。 皇太后乘辇,皇后乘画轮车。皇后先蚕,乘油画云母 安车。油画两辕,安车为副。贵人驾节,画辀。

    公主油画安车。

    天子郊祀天地、明堂、宗庙、元会临轩,四采衣,衣画而 裳绣,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藻火、粉米、黼黻”之象。 皇太子侍祀,衮衣九章,采画织成衮。

    《南齐书》

    《舆服志》

    玉辂,漆画轮,漆画。车衡旗十二旒,画《升龙》。

    《指南车》,漆画轮。

    辇车,具金银丹青,采艧雕画,蒲陶之文, 漆画。牵车御及皇太子所乘,即古之“羊车”也。

    《衣》画十二乘,古副车之象也。

    油络画安车。

    《辒辌车》,“错画帷裳,以素为地而黼黻。”

    南齐谢赫古画品录

    《叙》

    夫画品者,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 沈,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 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 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 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摸写是也。惟陆探微、卫协备 该之矣。然迹有巧拙,艺无古今,谨依远近,随其品第, 裁成序引。故此所述,不广其源,但传出自神仙,莫之 闻见也。

    第一品五人

    陆探微 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 非复激扬所能称赞,但价重之极乎上,上品之外,无 他寄言,故屈标第一等。

    《曹不兴》。 不兴之迹,殆莫复传,惟《秘阁之内,一龙》而 已。观其风骨,名岂虚成。

    卫协 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六法之中,迨为兼善。虽 不该备形似,颇得壮气,凌跨群雄,旷代绝笔。

    张墨 荀勖, 《风范》气韵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 骨法。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 腴。可谓微妙也。

    第二品三人

    顾骏之 神韵气力,不逮前贤,精微谨细,有过往哲。 殆变古则今,赋彩制形,皆创新意。若包牺始更卦体史籀初改书法。尝结构层楼,以为画所,风雨炎燠之 时,故不操笔,天和气爽之日,方乃染毫,登楼去梯,妻 子罕见。《画蝉雀》,骏之始也。宋大明中,天下莫敢竞矣。 陆绥 体韵遒举,风彩飘然,一点一拂,动笔皆奇,传 世盖少,所谓“希见卷轴,故为宝”也。

    袁蒨, 北方陆氏,最为高逸。象人之妙,亚美前贤。但 志守师法,更无新意。然和璧微玷,岂贬十城之价也?

    第三品九人

    姚昙度, 画有逸方,巧变锋出,馗魁神鬼,皆能绝妙。 同流真伪雅郑兼善,莫不俊拔,出人意表。天挺生知, 非学所及。虽纤微长短,往往失之,而舆皂之中,莫与 为匹。岂直栋梁萧艾,可唐突璠玙者哉!

    顾恺之 格体精微,笔无妄下,但迹不逮意,声过其 实。

    《毛惠远》, 画体周赡,无适弗该,出入穷奇,纵横逸笔, 力遒韵雅,超迈绝伦。其挥霍,必也极妙,至于定质,块 然未尽。其善神鬼及马,泥滞于体,颇有拙也。

    《夏侯瞻》 虽气力不足而精彩有馀擅名远代事非 虚美。

    《戴逵》, “情韵连绵,风趣巧拔,善图贤圣,百工所范。荀、 卫已后,实为领袖。及乎子颙,能继其美。”

    《江僧宝》 斟酌袁、陆,亲渐朱蓝,用笔骨梗,甚有师法。 像人之外,非其所长也。

    吴暕 体法雅媚,制置才巧,擅美当年,有声京洛。 张则 意思横逸,动笔新奇,师心独见,鄙于综采,变 巧不竭,若环之无端,景多触目,谢题徐落,云此二人, 后不得预焉。

    陆杲 体致不凡,跨迈流俗,时有合作,往往出人点 画之间,动流恢服。传于后者,殆不盈握《桂枝一芳》足。 《本性》流液之素,难效其功。

    第四品五人

    蘧道愍、 章继伯, 并善寺壁,兼长画扇,人马分数, 毫厘不失,别体之妙,亦为入神。

    顾宝光 全法陆家,事事宗禀,方之袁蒨,可谓“小巫。” 王微、 史道硕 并师荀、卫,各体善能。然王得其细, 史传其真,细而论之,景元为劣。

    第五品三人

    《刘瑱》 用意绵密,画体纤细,而笔迹困弱,形制单省, 其于所长妇人为最,但纎细过度,翻更失真。然观察 详审,甚得姿态。

    晋明帝 虽略于形色,颇得神气,笔迹超越,亦有奇 观。

    刘绍祖 善于传写,不闲其思,至于雀鼠,笔迹历落, 往往出群。时人为之语,号曰“移画。”然述而不作,非画 所先。

    第六品二人

    宗炳 炳,明于六法,迄无适善,而含毫命素,必有损 益,迹非准的,意足师放。

    《丁光》 虽擅名“蝉雀”,而笔迹轻羸,非不精谨,乏于生 气。

    陈姚最后画品录

    《叙》

    今之所载,并谢赫所遗,犹若文章,止于两卷,其中道 有可采,使成一家之集。且古今书评,高下必诠,解画 无多,是故备取,人数既少,不复区别其优劣,可以意 求也。

    湘东殿下 刘璞、   沈标、   谢赫

    毛惠秀、  萧贲、   沈粲、   张僧繇、 陆肃、一本作宏肃毛棱。惠秀侄嵇宝钧,  聂松, 焦宝愿,  袁质,   释僧珍,  释僧觉, 释迦佛陀 吉底、俱  摩罗菩提、 解蒨。

    《北魏书》

    《礼志》

    阮谌《礼图》并载秦、汉以来舆服。

    《隋书》

    《经籍志》

    没有《周易新图》一卷,《周易普元图》八卷,薛景和撰。 梁有《毛诗图》三卷。

    《毛诗孔子经图》十二卷。

    《毛诗古圣贤图》二卷。

    《周官礼图》十四卷。

    《三礼图》九卷郑元及后汉侍中阮谌等撰。

    《周室王城明堂宗庙图》一卷祁谌撰。

    梁有《冠服图》一卷。

    《五宗图》一卷。

    《月令图》一卷。

    《郊祀图》二卷。

    《乐悬图》一卷。

    梁有《乐五鸟图》一卷。

    梁有《春秋左氏图》十卷,汉太子太傅严彭祖撰; 《古今春秋盟会地图》一卷梁有《孝经图》一卷。

    《孝经孔子图》二卷。

    《孝经古秘图》一卷。

    《孝经左右契图》一卷。

    《孝经雌雄图》三卷。

    《孝经异本雌雄图》二卷。

    《孝经分野图》一卷。

    《孝经内事图》二卷。

    《孝经内事星宿讲堂七十二弟子图》一卷。

    又“《口授图》一卷。”

    《尔雅图》十卷。

    《晋卤簿图》一卷。

    《陈卤簿图》一卷。

    《诸卫左右厢旗图样》十五卷。

    《洛阳图》一卷。

    《水饰图》二十卷。

    《江图》一卷张氏撰。

    《江图》二卷刘氏撰。

    《隋西域图》三卷裴矩撰。

    《并州总管内诸州图》一卷。

    《钱图》一卷。

    《鲁史欹器图》一卷仪同刘徽注。

    《器准图》三卷后魏丞相曹行参军信都芳撰。

    《孙子八阵图》一卷。

    吴孙子牝《八变阵图》二卷。

    黄石公《五垒图》一卷。

    《杂兵图》二卷。

    《阵图》一卷。

    《齐高棋图》二卷。

    《棋图势》十卷。

    《周髀图》一卷。

    《浑天图》一卷石氏。

    《元图》一卷。

    《天文十二次图》一卷。

    《录轨象》以颂其章一卷内有图。

    《杂星图》五卷。

    《星图》二卷。

    《二十八宿二百八十三官图》一卷。

    “魏氏《日旁气图》”一卷。

    《日旁云气图》五卷。

    《天文占云气图》一卷。

    《月行黄道图》一卷。

    《日月薄蚀图》一卷。

    《二十八宿分野图》一卷。

    梁有虞喜《图天图》一卷。

    《天文五行图》十二卷。

    《星书图》七卷。

    《日月晕图》二卷。

    章贤《十二时云气图》二卷。

    《日月本位次图》一卷。

    《三五历说图》一卷。

    《风角杂占五音图》五卷。

    《九宫图》一卷。

    《九宫变图》一卷。

    《九宫八卦式蟠龙图》一卷。

    《黄帝绛图》一卷。

    《黄帝奄心图》一卷。

    《五姓登坛图》一卷。

    《瑞应图》二卷。

    《祥瑞图》十一卷。

    《祥瑞图》八卷侯亶撰。

    《芝英图》一卷。

    《祥异图》十一卷。

    《张掖郡元石图》一卷。

    《相宅图》八卷。

    《白泽图》一卷。

    梁有《八神图》二卷。

    《十二属神图》一卷。

    董仲舒《请祷图》三卷。

    《晋元石图》一卷。

    《晋德易天图》二卷。

    《地镜图》六卷。

    《相书图》七卷。

    《受版图》一卷。

    周穆王《八马图》二卷。

    《明堂孔穴图》三卷,又三卷。

    梁有《偃侧图》八卷,又二卷。

    《神农明堂图》一卷。

    《灵秀本草图》六卷原平仲撰。

    《芝草图》一卷。

    《黄帝明堂偃人图》十二卷《十二人图》一卷。

    《引气图》一卷。

    《道引图》三卷“立一,坐一,卧一。”

    《唐书》

    《车服志》

    天子五路皆重舆,左青龙,右白虎,金凤翅,画苣文,鸟 兽,黄屋。

    皇后之翟车三,皆金饰,末轮画朱牙。

    皇太子车,三金路,赤质,金饰末重较。箱画苣文鸟兽, 黄屋,轮画朱牙。

    黻以缯为之,随裳色,上广一尺,下广二尺,长三尺。朱 质,画“龙、火、山”三章。

    衮冕,深青衣,𫄸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 彝八章在衣;藻、粉米、黼、黻四章在裳。衣画,裳绣。自山、 龙以下,每章一行为等,每行十二。衣、褾、领画以升龙。 皇后三袆衣,深青织成为之,画翚,赤质,五色,十二等。

    《艺文志》

    《大衍元图》一卷。

    《毛诗草木虫鱼图》二十卷开成中,文宗命集贤院修 撰,并绘象,大学士杨嗣复、学士张次宗上之。

    夏侯伏朗“《三礼图》十二卷。”

    张镒“《三礼图》九卷。”

    王大力《琴声律图》一卷。

    严彭祖《春秋图》七卷。

    张杰《春秋图》五卷。

    《应瑞图》一卷。

    《尔雅图》一卷。

    《王氏五位图》十卷王起撰。

    《广五运图》,卷亡

    孙结《大唐国照图》一卷。

    《大唐国要图》五卷左仆射贾耽纂,监察御史褚璆重 修。

    “益州《文翁学堂图》”一卷。

    颜师古《王会图》。卷亡

    杨佺期《洛城图》一卷。

    虞茂《区宇图》一百二十八卷。

    《周地图》一百三十卷。

    《地域方丈图》一卷。

    梁元帝《职贡图》一卷。

    《长安四年十道图》十三卷。

    《开元三年十道图》十卷。

    《剑南地图》二卷。

    李播《方志图》。卷亡

    贾耽“《地图》十卷。”

    《西域图志》六十卷“高宗遣使分往康国、吐火,访其风 俗物产图画以闻。”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五十四卷。”

    又“《十道图》十卷。”

    《罔象成名图》一卷。

    《法界僧图》一卷。

    宁州《宁真观二十七宿真形图赞》一卷,惟少氐宿 道士令狐见尧《正一真人二十四治图》一卷。

    《道绰行图》一卷。

    “侯亶《祥瑞图》”八卷。

    孟众“《张掖郡元石图》一卷。”

    高堂隆《张掖郡元石图》一卷。

    “顾野王《符瑞图》”十卷。

    又“《祥瑞图》十卷。”

    张衡《灵宪图》一卷。

    高文洪《天文横图》一卷。

    《孝经内记星图》一卷。

    《周易分野星图》一卷。

    《长庆算五星所在宿度图》一卷司天少监徐升。 解忠鲠《龙武元兵图》二卷

    《三阴图》一卷。

    《礼图等杂画》五十六卷。

    汉王元昌画《汉贤王图》。

    阎立德画《文成公主降蕃图》。

    《玉华宫图》。

    《斗鸡图》:

    阎立本画《秦府十八学士图》。

    阎立本《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

    王定“画《本草训戒图》。”

    范长寿画《风俗图》。

    《醉道士图》。

    殷。韦无忝画《皇朝九圣图》 《高祖及诸王图》。

    太宗《自定辇上图》:

    《开元十八学士图》。

    檀智敏画《游春戏艺图》。

    董萼画《盘车图曹元廓画后周、北齐、梁、陈、隋、武德、贞观、永徽等《朝臣 图》。

    高祖、太宗《诸子图》

    《秦府学士图》:

    《凌烟图》:

    杨升画《望贤宫图》。

    《安禄山真》。

    张萱《画伎女图》。

    《乳母将婴儿图》。

    按《羯鼓图》:

    《秋千图》。

    谈皎画《武惠妃舞图》。

    《佳丽寒食图》。

    《佳丽伎乐图》:

    韩干画《龙朔功臣图》。

    《姚、宋及安禄山图》。

    《相马图》:

    元宗《试马图》。

    宁王《调马打球图》。

    陈宏画《安禄山图》。

    元宗《马射图》。

    《上党十九瑞图》:

    王象《画卤簿图》。

    田琦画《洪崖子橘术图》。

    窦师纶画《内库“瑞锦对雉斗羊》《翔凤游麟”图》。

    韦𬸘画《天竺胡僧渡水放牧图》。

    周昉画《扑蝶》《按筝》、“《杨真人降真》《五星》等图”各一卷, 《芝草图》一卷。

    《药图》二十卷。

    《新修本草图》二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