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第109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百九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
第一百九卷目录
建都部汇考一
上古〈庖牺氏一则 神农氏一则 有熊氏一则 金天氏一则 高阳氏一则 高辛
氏一则〉
陶唐氏〈帝尧一则〉
有虞氏〈帝舜一则〉
夏〈大禹一则 太康一则 帝相一则 少康一则 帝杼一则 帝廑一则 履癸一则〉
商〈成汤一则 仲丁一则 河亶甲一则 祖乙一则 南庚一则 盘庚一则 武乙二
则 太丁一则 帝乙一则〉
坤舆典第一百九卷
建都部汇考一
上古
大皞庖牺氏都于陈
按:《史记补三皇本纪》:“大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 天而王,都于陈。”
按《帝王世纪》,宓羲为天子,都陈,在《禹贡》豫州之域,西 望外方,东及明诸于周。陈胡公所封,故《春秋传》曰:“陈, 太昊之墟也。”于汉属淮阳,今陈国是也。
按《路史》:“太昊生于仇夷,长于起城,都于宛丘。”故陈为 太昊之虚。
〈注〉《世纪》:天皇庖牺都陈留。《遁甲注》云:伏羲徙治陈仓,地非陈国,则不必宛丘矣。然历代以宛丘为太昊之虚。今宛丘北一里有伏羲庙、八卦坛。《寰宇记》云:伏羲于蔡水得龟,因画八卦之坛。有长史张齐贤文,李邕易之。然《九域志》陈蔡俱有八卦坛,此后人附会。按姚睦亦云:黄帝都陈,则羲黄俱在西方矣,岂其先后徙邪?
炎帝神农氏都曲阜
按《史记补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长于姜水,因以为 姓,初都陈,后居曲阜。”
〈注〉按:今淮阳有神农井。又《左传》“鲁有大庭氏之库”是也。
按《路史》:“炎帝长于姜水,都于陈。”
〈注〉今宛丘有陈城,故陈国。《传》云:“太昊之虚。”或云神农亦居此。郦元云:“今故城北有所谓羲神实者其处也。”实者对虚之名,天文旗中四星为天市,其中星多则实,虚则耗。神农所在,人民常实,非若虚砦,朝实而暮虚也。以是知神农之去太昊不远矣。传无炎帝之虚,而纪载皆以为都鲁,此谬认大庭为神农故尔。《世纪》云:“太昊都陈,豫州之域,西望外方,东及明诸。胡公之封神农氏亦都之。”是羲、炎果同处。然考羲、炎之都,似在陈仓,《太昊纪》已详之。而《世纪》云:“又营曲阜。”故《晋志》云:“神农都陈,又别营曲阜。”《郡国志》云:“自陈徙都于此。”昔大庭阪,谯周云:“炎帝居大庭。”《寰宇记》“曲阜炎帝之虚”,皆相承之讹也。
盖宇于沙,是为长沙。
考神农之都宜在南方,故颛帝之都在北,益以知“太昊之在东、少昊之在西” 为信。
按:《地理通释·神农都注》:“曲阜在鲁城中,委曲长七八 里。”
黄帝有熊氏都涿鹿
按《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 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 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干涿鹿之阿。迁徙往来 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按《竹书纪年》:“元年,帝即位,居有熊。”
按《帝王世纪》,黄帝都涿鹿于《周官》幽州之域,在汉为 上谷,而《世本》云:“涿鹿在彭城南”,然则上谷本名彭城, 今上谷有涿鹿及蚩尢城,阪泉地又有黄帝祠,皆黄 帝战蚩尤之处也。或曰“黄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郑是 也。”
按《路史》:“黄帝开国于熊。”
〈注〉《世纪》云:“有圣德,授国于有熊郑”也。
即位,都彭城。
“史传言帝居涿鹿” ,《世本》云:“涿鹿在彭城” ,代弗知也。故《魏土地记》云:“济城南东六十里有涿鹿城,城东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黄帝祠。” 则《世本》之言信矣。然妫州怀戎乃故涿县,有涿鹿山、黄帝祠、阪泉、蚩尤城,世止以为帝邦在是,而《世纪》遂疑上谷当名彭城,非也。按:涿鹿有三,又有督、浊二音。上谷本蚩尤之居,而彭城乃黄帝之都,盖帝克蚩尤,以其名来此,犹汉舂陵之内启尔。若修武之浊鹿与蚩尤,二
“冢相近则尤死之地” ,又尝以此名冠之也。
“傍行天下,未尝宁居。”乃都于陈。
今宝鸡故陈仓。姚睦云:“黄帝都陈仓” ,非宛丘。故今陇右黄帝遗迹甚多。《水经注》上邽有轩辕溪、轩辕谷。睦云:“黄帝生处遁甲,太昊亦治陈仓” ,岂三皇固在西乎?《仙传》谓“都泰山之阿” ,《世纪》“都轩辕丘” ,俱妄。
少昊金天氏都曲阜
按《帝王世纪》,少昊氏自穷桑登位,故《春秋传》曰:“世不 失职,遂济穷桑。”登帝在鲁北徙于曲阜,于周为鲁,在 《禹贡》徐州蒙羽之野,奎娄之分,降娄之次。周以封伯 禽,故《春秋传》曰:“命伯禽而封少昊之墟”,是以书叙称 鲁公伯禽宅曲阜是也。
按《路史》,“少昊都于小颢。”
〈注〉颢,地也。故《周书》云:“命蚩尤宇于小颢。”宜在西方梁雍之域,以故昊皓皞姓,多出西方,然靡究其所。《远游章句》云:“西皇所居在西海津。”《拾遗记》:“穷桑者,西海之滨。”盖近西也。故咸阳为云阳。
以宇穷桑,故亦曰《穷桑氏》。
见《世纪》。贾逵云:“处穷桑以登帝,天下号曰穷桑帝。” 《宝椟记》:一曰穷桑氏,一曰金宝氏,一曰桑丘氏,是为白帝,然非《河图》所谓白帝朱宣也。
或云“曲阜卤”,是以云“小昊之虚。”
曲阜无考,《世纪》以为都徐州蒙羽之野,奎娄之次。《晋志》云:“少昊始自穷桑而迁都曲阜” ,因传与《世纪》也。曲阜,鲁城中小地名。
按《地理通释世纪》。“少昊氏自穷桑登位。”
〈注〉《外纪》:“少皞青阳,居江水,邑于穷桑。”
后徙曲阜,于周为鲁周以封伯禽。《春秋传》曰:“命伯禽 而封于少皞之虚。”
曲阜在鲁城内。刘公干《鲁都赋》:“昔大庭氏肇建厥居,少昊受命,亦都兹焉。” 《水经注》:“曲阜,少昊之墟,有大庭氏之库。” 《鲁都赋》曰:“戢武器于有炎之库,放戎马于巨野之坰。” 或云:金,天国号。
颛顼高阳氏都帝丘
按:《史记五帝本纪注》:“皇甫谧曰:都帝丘,今东郡濮阳 是也。”
按:《竹书纪年》:“元年,帝即位,居濮。”
按《帝王世纪》,颛顼氏自穷桑徙商丘,于周为卫,在《禹 贡》冀州太行之东北,逾崇山及兖州桑土之野,营室 东壁之分,豕韦之次,故《春秋传》曰:“卫,颛顼之墟也”,谓 之帝丘,今东郡濮阳是也。
按《路史》:“颛顼年十五而佐小昊,封于高阳。”
〈注〉涿郡有汉高阳县,以在高水之阳而名。本隶河间,今之顺安军。然浚仪亦有高阳故城。《开封图经》云:“高阳氏佐少昊有功,封此九域。”《寰宇》从之。非也,盖后都之,冒高阳之名于此尔。
“都始孤棘,二十爰立”,乃徙商丘,以故柳城、卫、濮俱为 “颛帝”之虚。
古帝王于中国边地,每有二都孤棘,今营州柳城东南百七十棘城是。《寰宇记》云:“颛帝之虚” ,《通典》云:“号曰颛帝之虚。” 故慕容廆以大棘城帝颛顼之都移都之商丘,濮阳也,以帝居之,因曰帝丘,乃卫之都。故今澶之临河东北三有颛顼城。《史记》:颛顼都帝丘,其地北至幽陵,惑也。《世纪》云:“自穷桑徙商丘大行东北及兖广桑之野,豕韦之次。” 《水经》《晋志》因之,非。
按:《地理通释·世纪》:“帝丘,今东郡濮阳是也。”濮阳故城 在今澶州。〈开德府〉濮阳县东。
〈注〉唐高宗封泰山,次濮阳,问:“此谓帝丘,何也?”许敬宗曰:“昔帝颛顼始居此地,以王天下。其后夏后相因之,为寒浞所灭,后昆吾氏因之而为夏伯。昆吾既衰,汤灭之。至春秋时,卫成公自楚丘徙居之。《左氏》称:‘相夺予享,以旧地也’。”由颛顼所居,故曰帝丘。《通志》:“颛顼都高阳。”《皇览》:“颛顼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广阳里中。”
《通典》:“棘城即颛顼之墟,在营州柳城东南一百七十 里。”
《晋载记》:“慕容廆以大棘城即帝颛顼之墟也,乃移居之。”
《郡县志》:“高阳故城,在汴州雍丘县西南二十九里。”
颛顼佐少昊有功,受封此邑。《外纪》:“颛顼都卫,故为帝丘,后徙高阳,称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都亳
按《史记五帝本纪注》:“皇甫谧曰:都亳,今河南偃师是。” 按《竹书纪年》:“元年,帝即位,居亳。”
按:《帝王世纪》,“帝喾氏都亳,今河南偃师是也。”或言在 梁,非也。
按《通志》:“帝喾都亳,亦谓之高辛。”
〈注〉即偃师县,今隶西京。帝喾为高辛氏故都,亦谓“高辛。”
===陶唐氏===
帝尧都平阳
按:《史记·五帝本纪注》《帝王纪》云:“尧都平阳,于《诗》为唐 国。”徐才宗《国都城纪》云:“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其北, 帝夏禹都,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其 南有晋水。”《括地志》云:“今晋州所理平阳故城是也。”平 阳河水,一名晋水也。
按:《竹书纪年》:“元年丙子,帝即位,居冀。”
按《通志》:“尧始封于唐,后徙晋阳,即帝位,都平阳。”
〈注〉唐今定州唐县,犹有唐城存焉。或云唐城在绛州翼城西二十里,及徙晋阳,则以晋阳为“唐。”今平定军有古晋阳城,是其地。及为天子,都平阳,则又以平阳为唐。平阳,今晋州也。
按《路史》:“帝尧生于丹陵,受封于陶。”
〈注〉陶今广济治定陶,故范晔谓“定陶为陶,尧所居”,今寿光有尧水。伏琛、晏谟皆以为尧顿驾处。
改国于唐,都于平阳安邑。
今晋之临汾,汉平阳也。即晋阳,有故尧城、姑射山。《元和志》有尧帝庙,在临汾东八及南六里。《世纪》谓自唐封徙晋阳,及为天子,都平阳,缪也。平阳、太原、大夏、大卤、夏虚、晋、晋阳,七名一地。《寰宇记》云:“平阳,今晋晋阳、太原也。” 然鲁、卫皆有平阳,非尧都矣。《夏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 今霍邑至平定,有故晋阳城,本永安地,去晋四百里。皆古太原地。开皇十年,于并城中古晋阳置太原县,宋为平晋军。《九域志》:翼之堂阳有尧台、九门城。《郡国志》云:信都堂阳、九门城、古台二,并号尧台。《城冢记》:“尧台二所,九门城,鲧所造。” 又今河中有故唐城,在绛之翼城西二里,故《通典》谓“尧旧都在蒲” 也。
按:《地理通释·世纪》:“帝尧始封于唐,今中山唐县是也, 尧山在焉。”
《郡县志》:“定州唐县,古唐侯国,尧初封于此。” 今定州北有故唐城。
唐水,在西北,入唐河。
南有望都县,山即尧母庆都之所居也,相去五十里。都山,一名亘山。北登尧山,南望都山,故名县曰望都。《地理志》尧山在唐县南。张晏以尧山在唐东北,望都北。《史记》“尧” 作“游成阳。” 《正义》濮州雷泽县是。
后又徙晋阳,今太原县也。于周在并州之域,及为天 子,都平阳,于《诗风》为唐国,武王子叔虞封焉。季札闻 唐之歌,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括地志》:今 晋州所治平阳故城是也。
《舆地广记》:晋州临汾县,本平阳,隋改为晋阳。河水一名晋水。韦昭云:“陶、唐皆国名。” 或曰:尧先居陶,后居唐。陶,今广济军定陶县。唐,今中山府唐县,犹有唐城存焉。或曰:唐城在绛州翼城西二里。《括地志》:“定州唐县,尧后所封。” 《汉书·音义》:“唐,今河东永安,去晋四百里。即彘也。” 《诗谱》曰:“唐,帝尧旧都之地,今曰太原晋阳。尧始居此,后迁河东平阳。”
《书》。“惟彼陶唐,有此冀方。”
正义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相去不盈二百,皆在冀州。《通志》曰:“自开辟以来,皆河南建都。虽黄帝之都,尧、舜、禹之都,于今皆为河北,在昔皆为河南,大河故道自碣石入海。碣石,今平州也。所以幽蓟之邦,冀、并之壤,皆为河南地。”
有虞氏
帝舜都蒲坂按史记五帝本纪注皇甫谧云舜所都或言蒲阪或言平阳或言潘潘今上谷也正义曰括地志云平阳
昔晋州城是也。潘,今妫州城是也。蒲坂,今蒲州南二 里河东县界蒲坂故城是也。 按《竹书纪年》:“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
按《册府元龟》,或言“居汉中郡西城西北妫墟。”
按《通志》:“舜始封于虞,即帝位,都蒲阪。”
〈注〉虞,即南京虞城县,蒲坂,隋改为河南县,今隶河中府。
按《路史》:“帝舜都于蒲。”
〈注〉今河东县蒲津关,所谓蒲坂。《汉志》之蒲坂县,本曰蒲,或云蒲阴。今河中有舜泉坊,二井相通,祥符祠汾阴临观,赐名广孝泉。蒲濒河,地卤水咸,此独甘美。《西征记》:“潼关去蒲坂城六十,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并二妃坛。南去城二十,舜所耕也,
及安邑。”
皇甫谧云:“舜所都,或云蒲坂,或云平阳及潘,今城中有舜庙。” 按潘在妫之怀戎西北三里亦有历山,上有舜祠,考之帝迹,未闻在此。妫汭在河中,不得辽隔如此。
按《地理通释》。《尧典》。“釐降二女于妫汭。”
〈注〉妫,水名,在今河中府河东县,出历山入河。《尔雅》:“水北曰汭。”《括地志》:“妫州有妫水,源出城中。”《耆旧传》曰:“即舜妫汭。”《水经注·世本》曰:“舜居饶内,在汉中西城。或言妫墟在西北,舜所居也。”《通典》:金州西城县
有妫墟,《帝王世纪》谓之姚墟。《世本》曰:“饶汭。” 《古文尚书。周语》嬴内音妫汭。《括地志》又云:“姚墟在濮州雷泽县东十三里。” 《会稽旧记》云:“上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
嫔于《虞》。
《括地志》:故虞城在陕州河北县东北五十里虞山之上,今平陆县。皇甫谧曰:“尧以二女妻舜,封之于虞,今河东太阳,山西虞城是也。舜居虞地,以虞为氏。” 《郡国志》:“太阳有吴山,上有虞城。” 《括地志》:“宋州虞城县,舜后所封。” 《外纪》:“本处虞之妫汭,号曰有虞氏。”
《世纪》:“舜所都。或言蒲坂即河东县。”
《外纪》:“都蒲阪。”
夏
大禹都安邑
按:《史记夏本纪注》:“皇甫谧曰: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 晋阳。”
按:《竹书纪年》:“元年己未,帝即位,居冀。”
按《通志》:“禹封于夏,受禅之后,都平阳,又徙安邑。”
〈注〉夏,今陕州夏县。安邑,今隶蒲州。平阳,即尧都也。禹在阳城者,避商均之地而非都也。《五子之歌》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言尧舜及禹皆在冀州界。
按《路史》:禹封高密以处于栎,是为有夏,曰夏伯。
〈注〉今密之高密,禹之初封。栎,今之许昌。阳翟,汉属颍川,唐隶河南。有禹山、禹故城及郑之栎邑。昔武王至周,曰:“吾其为有夏之居乎?”遂营洛邑,谓栎也。《世纪》云:“夏,今阳翟”,即此。《地志》云:“阳翟,夏禹国。”或云都之,非也。《寰宇记》邓州引《汉志》,颍川、南阳,本夏禹国,周为申国。按《志》,颍川、阳翟,夏禹国。南阳故宛,今南阳为申错,阳翟言之两误。王充云:尧以唐侯嗣位,舜以虞地得达,禹繇夏而起,汤自商而兴,皆本兴昌之地为号,重本不忘始也。或云封在虹虹,今宿之县。《舆地志》云:“尧封夏禹为伯邑,于此,即位,徙都于阳翟。”汉为夏丘县,北齐为夏丘郡。《世纪》又以高密为“禹”,字益缪。
即位,都阳城。
瓒云:“《世本》‘禹都阳城,在大梁之南,今陈留浚仪。故《寰宇记》登封古郜城,引《地理志》颍川阳城为禹都,非也。乃泽之阳城,尧舜皆都河东北,不居河南,故说者又谓禹避商均于此,皆非’。”
太原。
即晋阳。《世纪》云:“禹自安邑徙晋阳。” 《汉志》:“自平阳迁安邑,后徙晋阳。” 《通典》:“并州太原,禹所都” ,注云:“禹都或为今太原,或为今平阳,或为河东安邑,或云今河南阳翟,不一也。”
安邑。
《世纪》云:“或居安邑。” 今陕之夏县。魏太和元年析安邑置,以禹都名。北十五有夏宫、夏故城、夏禹台。《十道志》云:县有夏禹宫。夏静《与洛下书》云:“安邑禹旧宫,有石殿、阴户、丹庭、紫房台在县西北十五。” 《十三州志》云:涂山氏思本国,筑以望之,基犹在夏城南。安邑涂山台,俗谓青台,上有禹祠。县东南五十五中条山有望川,夏后避夏离宫之所。《地形志》:“河北有北安邑县,汉、晋属河东。” 又有南安邑。注:“太和十一置。” 《元和志》:“今安邑地,太和十一别置,十八年为夏县。”
按:《地理通释》。《皇王大纪》,“禹都于安邑。”《世纪》“鲧封崇伯, 国在秦晋之间。禹受封为夏伯,在《禹贡》豫州外。方南 于秦汉属颍川。本韩地,今河南阳翟是也。”
〈注〉《地理志》:“阳翟,夏禹国。今颍昌府阳翟县有禹山。”《舆地志》:“宿州虹县,本夏丘县,尧封禹为夏伯,邑于此。”
受禅,都平阳,或在安邑。
今陕州夏县,本夏禹之都,汉为安邑,属河东,后魏改为夏县。《郡县志》:“夏县东北十五里安邑故城,禹所都也。”
或在晋阳。
《左传注》:“夏虚” ,大夏,今太原晋阳。
《世本》言“夏后居阳城,本在大梁之南,今陈留浚仪是 也。”
刘熙云:“颍川阳城,今属河南。” 按《经》传,夏与尧舜同在河北冀州之域,不在河南。居阳城者,自谓禹避商均时,非都也。《外纪》禹都安邑,或云平阳,亦云晋阳。及韩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是为钧台之享。又筮于晋之墟,作璇台于水之阳。《寰宇记》:“禹自安邑都晋阳,桀徙安邑。”
太康都阳夏
按:《史记夏本纪》不载。
按《通鉴前编》:“十有九岁,王畋于洛,表羿拒于河,遂都 阳夏。”
按:自唐虞以来,都于冀州,而冀自有牧。非天子自治,则甸服之地,跨河南北也。羿拒太康于河,不得
复反旧都,当时自河以南尚无恙也。《汲郡古文》称“太康居斟寻” ,郦道元谓河南有寻地。薛氏谓今拱州太康县,汉之阳夏即太康故城。而《传》亦称“相居帝丘” ,大抵皆兖豫之境,大河东南之地耳。然则太康为羿所拒,不能济河,而更都阳夏,以传仲康,迄于后相,皆在兖豫之境。古大河之东南,羿据冀方之都,因夏民以代夏政,皆在冀州之境,大河之北,至浞灭相,而“夏统” 始中断云。
帝相都商丘
按《史记夏本纪注》《正义》曰:“《帝王纪》云:‘帝相徙于商丘, 依同姓诸侯斟寻。《括地志》云:‘商丘,今宋州也。斟灌故 城在青州寿光县东五十四里。斟寻故城,今青州北 海县是也’。臣瓒曰:‘斟寻在河南,盖后迁北海也’’。” 按:《地理通释相》:“徙帝丘于周为卫。”
〈注〉《左传》。“卫迁于帝丘。卫成公梦康叔曰:‘相夺予享’。”注:“相居帝丘。今濮阳。”
《外纪》:“相为羿所逐,失国,居商丘,依夏同姓诸侯斟灌、 斟𬩽。”
今按:“商丘” 当作“帝丘” ,盖《世纪》之误也。《地理志》:北海寿光县注:“古㘰灌,禹后,今灌亭是。” 平寿县注:“故㘰寻,禹后,今㘰城是。” 《左传注》:“寿光东南有灌亭,平寿东南有斟亭。” 《括地志》:“斟灌故城在青州寿光县东五十四里。斟寻故城,今青州北海县是也。” 《水经注·地理志》:北海有斟县。京相璠曰:“故斟寻国,禹后,西北去灌亭九十里。”
按《通鉴前编》:“夏后相元岁,徙都商丘。”
少康复都于安邑又迁于原
按:《史记夏本纪》不载。
按《竹书纪年》:“夏世子少康生。”〈丙寅年〉
《少康》自有《仍奔虞》。〈乙酉年〉
《少康自纶》归于夏邑。〈乙巳年〉
〈注〉后缗生少康既长,为仍牧正。浇使椒求之,将至仍,少康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夏之遗臣靡伯,自有鬲氏,收二斟之烬以伐浞。浞恃浇皆康娱,日忘其恶而不为备。少康使汝艾谍浇,艾乃田猎,放犬逐兽,因嗾浇“颠陨”,乃斩浇首以归于少康。于是夏众灭浞,奉少康归于夏邑,立为天子。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十八年,迁都于原。
按《路史》:“少康复禹之绩,以绍都于栎。”
〈注〉《十道志》云:阳翟有少康城。《洛阳记》云:“夏少康故邑。”《水经》:颍水东历康城,即此。又瀛有中水城,《图经》云:“夏少康所造。”应劭云:“以在滱、易二水间而名”,亦见《九域志》。凡此,盖亦游都之类。
按《地理通释》。“少康中兴。复还旧都。”
〈注〉《通典》:“宋州虞城县有纶城,即少康邑,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帝杼迁都于老丘
按:《史记夏本纪》不载。
按:《竹书纪年》:“五年,自原迁于老丘。”
按《路史》:“帝杼一曰松曼,是为帝舆,都于原。”
〈注〉《纪年》:“帝子居原,自原迁于老王。老王,地阙。”〈按竹书本作老丘路史作老王疑传引之误〉
帝廑都西河
按:《史记夏本纪》不载。
按《竹书纪年》:“帝廑元年己未,帝居西河。”
履癸都安邑
按:《书经汤誓》孔传:“桀都安邑。”
〈疏〉桀都安邑,相传为然,即汉之河东郡安邑县是也。《史记》吴起对魏武侯云:“夏桀之居,左河济,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地理志》云:“上党郡壶关县有羊肠坂,在安邑之北。”是桀都安邑,必当然矣。
按《史记夏本纪注》《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𬩽,羿亦居 之,桀又居之。”《尚书》云:“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须于洛汭。” 此即太康之居为近洛也。又吴起对魏武侯曰:“夏桀 之居,左河济,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又《周 书·度邑篇》云:武王问太公:“吾将因有夏之居。”即河南 是也。《括地志》云:“故邹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 盖桀所居也。
商
成汤都亳
按《书经序》:“汤既黜夏命,复归于亳,作《汤诰》。”
〈解〉亳者,汤之都也。汤之亳,文王之丰镐,皆王业所基也。故既除桀、纣之暴,则不复都夏、商之故地也,而必归于亳与丰、镐,本其王业之所自兴故也。《孟子》曰:“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七十里则亳也,百里则丰、镐也。商周之子孙世世守之,得之则兴,失之则废。非其地之险固,如秦人殽函之都有金城
“千里” “山河” ,百二之势也。惟其民心之所爱戴者尢深且固,故以为商周根本之地也。
按:《诗经商颂元鸟》篇:“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肇域彼四 海。”
〈朱注〉言“王畿之内,民之所止,不过千里,而其封域则极乎四海之广也。”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 何?
〈朱注〉景,山名,商所都也。员,周也。河,大河也。言景山四周皆大河也。
按《史记殷本纪》:“契封于商。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 从先王居。”
〈注〉郑元曰:“商国,在太华之阳。”皇甫谧曰:“今上洛商是也。”正义曰:《括地志》云:“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帝喾之子卨所封也。”孔安国曰:“契至汤十四世,凡八徙国都。”皇甫谧曰:“梁国谷熟为南亳,即汤都也。”《正义》曰:“《括地志》云:‘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汤都也。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为景’”亳,汤所盟地,因景山为名。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从都之。孔安国曰:“契父帝喾都亳,汤自商丘迁焉,故曰从先王居也。”《正义》曰:“按亳,偃师城也。商丘,宋州也。汤即位,都南亳,后徙西亳也。”《括地志》:“亳邑故城在洛州偃师县西十四里,本帝喾之墟,商汤之都也。”
按:《竹书纪年》: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亳。”
按:《地理通释·世纪》。“契始封商,在《禹贡》太华之阳,上洛 商是也。”
〈注〉《括地志》:“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卨所封。”汉弘农郡商县,《世本》曰:“契居番。”《水经注》:渭水“东迳峦都城北,故潘邑,契所居。”阚骃曰:“蕃郑西,今峦城。”
《世本》。昭明居砥石。《荀子成相》云。“契元王生昭明,居于 砥石,迁于商。”
注“砥石” ,地名,未详所在,或曰即“底柱” 也。
相土徙商丘,故陶唐氏之火正阏伯之所居也。《春秋 传》曰:“阏伯居商丘,祀大火。”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谓 之辰,故辰为商星。
杜预云:“今梁国睢阳,宋都。” 《括地志》:“宋州城,古阏伯之墟,即商丘也。今应天府宋城县,相土,昭明子也。”
《书序》:“汤始居亳,从先王居。”
《史记正义》《括地志》云:“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汤都也。宋州北五十里蒙城为景亳,汤所盟地,因景山为名。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都之。汤即位,居南亳,后徙西亳。” 孔安国云:“帝喾都亳,汤自商丘迁,故曰从先王居。” 《通典》:曹州考城县有北亳,亦曰景亳。《诗正义》皇甫谧云:“学者咸以亳在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西二十里,有尸乡亭是也。” 谧考《孟子》称“汤居亳,与葛为邻。” 按《地理志》,葛,今梁国宁陵之葛乡。宁陵去偃师八百里,而使亳众为耕,非其理也。今梁国自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即今南京之谷熟;北亳在蒙,即今拱州之考城,古谓之蒙,汉谓之薄,非偃师也。殷有三亳,二在梁国,一在河、洛之间。谷熟为南亳,即汤都也。蒙为北亳,即景亳,是汤所受命地。偃师为西亳,即盘庚所徙也。《立政》曰:“三亳,阪尹” 是也。郑康成注《立政》云:“三亳者,汤旧都之民,分为三邑,其长居险,故曰阪尹。盖东成皋,南轘辕,西降谷也。” 是郑以三亳为分亳民于三处,非三处有亳地也。杜预以景亳为周地,河南巩县西南有汤亭,或说即偃师也。《汉书音义》:臣瓒按:“汤居亳,今济阴薄县。” 以《经》无正文,各为异说,地名变易,难得而详。林氏曰:“郑氏云:‘亳在河南偃师’。” 郑说可从。盖偃师在河南,其地与周洛邑相近,乃四方朝觐贡赋道里取中之地。《商颂》曰:“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商邑翼” 翼,四方之极。使非河南,则《颂》未必如此。《周礼疏》曰:“尧治平阳,舜治安邑,唯汤居亳,得地中。” 《通志》:“亳,故京兆杜县有亳亭是也。杜城今在长安南,故太史公云:‘禹兴西羌,汤起亳也’。” 及汤有天下,始居宋地,复命以亳,今南京谷熟是也。《书正义》:契至汤八迁,契居商,昭明居砥石,相土居商丘,汤居亳,有此四迁,其馀四迁,未详闻也。
按:《通鉴前编》:“十有八祀三月,商王践天子位于亳,定 都,建国号曰商。”
《大纪》曰:“三月,汤归于亳,践天子位,定都焉。”
仲丁迁都于嚣
按《书经序》:“仲丁迁于嚣。”
〈传〉嚣:地名。〈疏〉李颙云:“嚣在陈留浚仪县。”皇甫谧云:“仲丁自亳徙嚣,在河北也。或曰今河南敖仓。”二说未知孰是。
按:《史记殷本纪》:“仲丁迁于隞。”
〈注〉孔安国曰:“地名。”皇甫谧曰:“或云河南敖仓是索
隐曰:“隞” ,亦作“嚣” ,并音“敖” 字。正义曰:《括地志》云:“荥阳故城在郑州荥泽县西南十七里,殷时敖地也。”
按《竹书纪年》:“元年辛丑,王即位,自亳迁于嚣,于河上。” 按《地理通释》:“仲丁迁于嚣”,《世纪》:“今河南之敖仓是也。”
〈注〉史记迁于隞。正义《括地志》:“荥阳故城在郑州荥泽县西南十七里,殷时敖地也。《世纪》云‘仲丁自亳徙都敖,在敖山之阳,后属韩,为荥阳县’。”
按:《通鉴前编》:“六祀迁都于嚣。”
〈按仲丁迁嚣竹书作元年前编又作六祀两存之〉
河亶甲迁都于相
按《书经序》:“河亶甲居相。”
〈传〉“相”,地名,在河北。
按:《史记殷本纪》:“河亶甲居相。”
〈注〉孔安国曰:“地名,在河北。”正义曰:《括地志》云:“故殷城在相州内黄县东南十三里,即河亶甲所筑都之,故名殷城也。”
按:《竹书纪年》:“元年庚申,王即位,自嚣迁于相。”
按《地理通释》:“河亶甲居相。”
〈注〉在河北。《括地志》:“故殷城在相州内黄县,今大名府东南十三里,即河亶甲所筑都之,故名殷城。相州安阳,本盘庚所都,即北蒙殷墟,南去朝歌城百四十六里。”《竹书纪年》:“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墟。南去邺四十里,是旧都城。西南三十里有洹水,南岸三里有安阳城,西有城,名殷墟,所谓北蒙也。”安阳城即相州外城。《水经注》:“洹水迳殷墟,项羽与章邯盟于此地。”《类要》:“安阳县本殷墟,所谓北蒙者。”亶甲城在西北五里四十步,洹水南岸。后魏天平四年,立相州,取河“亶甲居相之义,治邺。”
按:《通鉴前编》:“元祀徙都于相。”
《史记》曰:“河亶甲立,嚣有河决之患,遂自嚣迁于相。”
按《彰德府志》,“河亶甲故都在临漳县西南五十里”,今 《孙陶集》即其故址。
祖乙迁都于耿
按《书经序》:“祖乙圮于耿。”
〈传〉亶甲子,圮于相,迁于耿。河水所毁曰“圮。”〈疏〉正义曰:孔以河亶甲居相,祖乙即亶甲之子,故以为圮于相地,乃迁都于耿。《释诂》云:“圮,毁也。”故云“河水所毁曰圮。”据文圮于耿,知非圮毁于耿。更迁馀处,必云圮于相地,迁于耿者,明与其上文连。上云“迁于嚣”,谓迁来向嚣;“居于相”,谓居于相地。故知“圮于耿”,谓迁来于耿。以文相类,故孔为此解耳。古人之言,虽尚要约,皆使言足其文,令人晓解。若圮于相,迁居于耿,经言“圮于耿”,大不辞矣。且亶甲居相,祖乙居耿,今为水所毁,更迁他处,故言毁于耿耳,非既毁乃迁耿也。《盘庚》云:“不常厥邑,于今五邦。”及其数之,惟有亳、嚣、相、耿四处而已。知此既毁于耿,更迁一处,盘庚又自彼处而迁于殷耳。《殷本纪》云“祖乙迁于邢”,马迁所为说耳。郑元云:“祖乙又去相,居耿,而国为水所毁,于是修德以御之,不复徙也。”录此篇者,善其国圮毁,改政而不徙。如郑所言,稍为文便。但上有仲丁、亶甲,下有盘庚,皆为迁事,作《书》述其迁意。此若毁而不迁,序当改文见义,不应文类迁居,更以不迁为义。《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于殷”者,盖祖乙圯于耿,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殷,亳、嚣、相、耿,与此奄五邦者,此盖《不经》之书,未可依信也。
按:《史记殷本纪》:“祖乙迁于邢。”
索隐曰:邢音耿。近代本亦作“耿。” 今河东皮氏县有耿乡。正义曰:《括地志》云:“绛州龙门县东南十二里耿城,故耿国也。”
按:《竹书纪年》:“元年己巳,王自相迁于耿。”
二年,“圮于耿,自耿迁于庇。”
〈按书经盘庚篇云先王不常厥邑于今五邦是盘庚前有五都孔传合亳嚣相耿殷为五非也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殷盖祖乙两迁既圮于耿又迁于奄也此说得之竹书云迁庇似不合〉
按《地理通释》:“祖乙圮于耿。”
为河所毁。《地理志》:“河东皮氏县耿乡,故耿国。” 《括地志》:“绛州龙门县东南十二里耿城,故耿国。”
《史记》:“祖乙迁于邢。”
《皇极经世》:“祖乙圮于耿,徙居邢。” 《通典》:邢州,“祖乙迁于邢” ,即此地,亦邢国也。《括地志》:“邢国故城,在邢州外城内西南角。” 《地理志》:“襄国县,故邢国,今信德府龙冈县。” 《书正义》《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于殷。” 盖祖乙圮于耿,迁于奄。《括地志》:兖州曲阜县,奄国之地。
按:《通鉴前编》:“元祀圮于相,徙都于耿。”
《史记》曰:“祖乙既立,是时又有河决之患,乃自相而徙都于耿。”
九祀,“圮于耿,徙都于邢。”
《大纪》曰:“王之世,迁都于耿,为水所圮。王惧,以巫咸之子贤为相,诸侯宾服,天下大和。” 《经世》曰:“祖乙践位,圮于耿,徙居邢,巫贤为相。” 《前编》曰:“按耿在河中。”
府龙门县《邢》在邢州龙冈县。
〈按书序云祖乙圮于取盖迁耿之后又圮于水迁邢别无明文也史记邢音耿是耿邢系一地祖乙无雨迁之事明矣此云元祀迁耿九祀迁邢与经史俱不合〉
南庚迁都于奄
按:《史记殷本纪》不载。
按:《竹书纪年》:“三年,迁于奄。”
〈按汲冢古文迁奄当作祖乙事竹书云南庚似不合〉
盘庚复迁都于亳
按《书经序》:“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 篇。”
〈解〉《逸书》之序,盖有其书已亡,而其所述,亦可证见存之《书》者,若其记载商人迁国之始末也。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告釐沃》;仲丁迁于嚣,河亶甲居相,作《河亶甲》;祖乙圮于耿,作《祖乙》”:此皆《逸书》之序也。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此见存之书也。《盘庚》之书虽存,然不得《逸书》之序,以见其前世迁徙之始末,则《盘庚》之意亦复不明于世。故自“《帝告》《釐沃》”以至于《祖乙》,五篇之序,盖所以为《盘庚》之书张本于前也。学者欲读《盘庚》,当以此序始。契者,商之始祖,受封于唐、虞之世,始有爵土,传之后世。自契至于成汤,凡十四世,而八迁其国。盖古者邑居无常,择利后动,其宗庙、社稷、朝市之制,简而不伙,约而不费,故不以屡迁为劳也。周之先世,后稷封于邰,公刘徙邠,太王徙岐,文王徙酆,武王徙镐,亦屡迁也。商之八迁,历世久远,其书虽亡,不见其所迁之地。亦如文、武而上,迁徙无常,不出于其所封之国也。汤迁居于亳,从先王居。先儒以先王为帝喾,非也。《武成》曰:“惟先王建邦启土”,公刘克笃前烈。至于太王,肇基王迹,王季其勤王家,其曰先王,指后稷也。周以后稷为先王,则先王居,盖是契旧邑也。《商颂》曰:“元王桓拨。”《周语》曰:“元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先王为契,何不可也?亳盖契之所居,实王业所基之地。汤徙而居之,遂克夏而有天下。汤之后传八世,至太戊,皆居于亳。《咸乂之序》曰“亳有祥,桑榖共生于朝”是也。太戊子仲丁立,始自亳迁于嚣。仲丁弟外壬,外壬弟河亶甲,甲立,自嚣迁于相。河亶甲子祖乙立,复自相迁于耿。既迁于耿,则其地为水所圮,欲改迁于他所而重劳民,故遂留于耿。自祖乙以来,凡历五世,竟不克迁。及盘庚即位,民之被于垫溺已甚,遂谋迁于亳殷,此其迁徙之始末,见于《书序》者然也。是以张平子《东都赋》曰:“商人屡迁,前八后五。”盖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此所谓前八也。自汤至于祖乙五迁,此所谓后五也。汤一人而再数之,是以前八后五,共为十三迁也。故《序》曰:“盘庚五迁,将治亳殷。”其文盖与自《帝告》、釐、沃至于祖乙五篇之序文势相贯。盖自契至成汤八迁,而自汤至祖乙又五迁也。盘庚既承祖乙之后,将欲迁于殷之旧都,故治亳殷而将居焉。亳,地名也。殷,亳之别称也。周希圣曰:“商人称殷,自盘庚始。”此言是也。盖自此以前惟称商,自盘庚既都亳之后,于是殷、商兼称,或单称殷也。亳、殷说者不同。郑氏云:“在河南偃师。”皇甫谧云“在梁谷熟县,或云济阴亳县。”唐孔氏于诸说莫知所从,学者难以折衷。某窃谓惟郑说为可从也。盖偃师在河南,其地实与周洛邑相近,乃四方朝觐贡赋道里取中之地,惟其为四方之所取中,故《商颂》曰:“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又曰:“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又曰:“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使亳地非河南,则《商颂》之言不应如此,则知郑说比诸家为长。郑说既以亳为偃师,故于“立政之三亳”则解曰:“汤旧都之民服文王者,分为三邑,其长居险,故言阪尹。盖东成皋,南轘辕,西降谷也。”此说可信。皇甫谧以谷熟为南亳,蒙为北亳,三地皆名为亳,则二亳之地隔绝绵亘乃数百里,建尹立监必不如此之辽也。皇甫谧又以为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不祀,汤使亳众往为之耕。葛即今梁国宁陵之葛乡也。亳地在偃师,去宁陵八百馀里,岂当使民往为之耕乎?其地名不同,说者变易,数千年之后,考之葛乡,则信以为近亳之葛。此正孔氏以升自陑为出其不意,皆未可为定论也。故宜推本郑氏之说,以为偃师,而以《商颂》之言为证。盘庚五迁,将治亳殷,其所迁之意,说者不同。郑氏曰:“祖乙居耿,奢侈逾礼,土地迫近,山川常圮焉。至阳甲立,盘庚为之臣,乃谋徙旧都。”王肃云:“自祖乙五世至盘庚之兄阳甲,宫室奢侈,下民,邑居垫隘,水泉潟卤,不可以行政化,故徙”都于亳。皇甫谧曰:“耿在河北,自祖辛以来,民皆侈靡,故盘庚迁于殷。”此诸说大同小异,而某窃谓王肃之说为当。耿地乃汉皮氏县之耿乡,其地沃饶近盐,祖乙不审于利害之实而徙居之。其居之久也,为水所圮而不可居。盖其地沃饶而塞障,故富家巨姓总于货宝。傲
上从康而不可教训;其闾阎之民,则苦于荡析离居而罔有定极。盘庚于是谋居于亳,盖择其高燥之地而将使居之。是举也,是小民之所利而富家之所不欲,乃唱为浮言以摇动小民之情。斯民不悟盘庚所以迁之之意,而为浮言之所摇动,故亦皆不欲迁也。盘庚乃登进庶民,告其所以迁都之意,且戒群臣无扇浮言,以摇惑斯民之视听,使群臣不敢肆为过逸之言,而民皆乐从以迁,此三篇之所由作也。哀十二年,《左氏传》举此篇以为《盘庚》之诰,则此三篇皆诰辞也。然不曰“诰” 者,意其后世失之。或者以其篇名既有上、中、下字,为其简编之别,遂从省文,不加“诰” 字,实诰体也。唐孔氏曰:“此三篇皆以‘民不乐迁’” ,开释民意。《诰》以不迁之害、迁都之善也。上、中二篇未迁时言,下篇既迁后事。上篇人皆怨上,初启民心,故其辞为切;中篇民已稍悟,故辞稍缓;下篇民皆从迁,故辞复益缓。此说是也。王氏曰:“上篇告其群臣,中篇告其庶民,下篇告百官族姓,强生分别,考之于经而不合,不可从也。”
按《书经盘庚上》:“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率吁众戚 出,矢言曰:‘我王来,既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不能 胥匡以生。卜稽曰:‘其如台?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 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 断命,矧曰其克从先王之烈,若颠木之有由蘖?天其 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底绥四方。盘庚’’” 敩于民,由乃在位,以常旧服,正法度,曰:“无或敢伏小 人之攸箴。”王命众悉至于庭,王若曰:“格汝众,予告汝 训,汝猷黜乃心,无傲从康。”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 共政。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王用丕钦,罔有逸言,民 用丕变。今汝聒聒,起信险肤,予弗知乃所讼,非予自 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拙谋 作乃逸。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 有秋。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 言:“汝有积德,乃不畏戎毒于远迩,惰农自安,不昏作 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 汝自生毒,乃败祸奸宄,以自灾于厥身。乃既先恶于 民,乃奉其恫,汝悔身何及?相时憸民,犹胥顾于箴言。 其发有逸口,矧予制乃短长之命。汝曷弗告朕,而胥 动以浮言,恐沈于众,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 可扑灭。则惟汝众自作弗靖,非予有咎。迟任有言曰: “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 及逸勤,予敢动用非罚世选尔劳,予不掩尔善。兹予 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作福作灾,予亦不敢 动用非德。予告汝于难,若射之有志。汝无侮老成人, 无弱孤有幼,各长于厥居,勉出乃力,听予一人之作 猷,无有远迩。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邦之臧,惟汝 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凡尔众其惟致告。自 今至于后日,各恭尔事,齐乃位,度乃口,罚及尔身,弗 可悔。
《盘庚中》,盘庚作,惟涉河以民迁。乃话民之弗率,诞告 用亶。其有众咸造,勿亵在王庭!盘庚乃登进厥民曰: “明听朕言,无荒失朕命!”呜呼!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 承保,后胥戚鲜,以不浮于天时。殷降大虐,先王不怀, 厥攸作,视民利用迁。汝曷弗念我古后之闻,承汝俾 汝惟喜康共,非汝有咎比于罚,予若龥怀兹新邑,亦 “惟汝故,以丕从厥志。”今予将试以汝迁,安定厥邦,汝 不忧朕心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钦念以忱,动予 一人,尔惟自鞠自苦。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尔忱不 属,惟胥以沈。不其或稽,自怒曷瘳,汝不谋长,以思乃 灾,汝诞劝忧,今其有今罔后,汝何生在上?今予命汝 一无起秽以自臭,恐人倚乃身,迂乃心,予迓续乃命 于天?予岂汝威,用奉畜汝众?予念我先神后之劳尔 先,予丕克羞尔,用怀尔然,失于政,陈于兹。高后丕乃 崇降罪疾,曰:“曷虐朕民”,汝万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 猷同心。先后丕降与汝罪疾,曰:“曷不暨朕幼孙有比, 故有爽德,自上其罚汝。”汝罔能迪古我先后,既劳乃 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汝有戕则在乃心。我先后绥 乃祖乃父,乃祖乃父乃断弃汝,不救乃死,兹予有乱 政同位,具乃贝玉。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后曰:“作丕 刑于朕孙。”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呜呼!今予告汝不 易,永敬大恤,无胥绝远。汝分猷,念以相从,各设中于 乃心,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 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往哉生生!今予将 试以汝迁,永建乃家。
《盘庚下》:“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绥爰有众,曰: ‘无戏怠,懋建大命!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 于朕志,罔罪尔众,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古我 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邦。 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尔谓朕曷,震动万民 以迁,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朕及笃敬’” 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肆予冲人,非废厥谋,吊由 灵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呜呼!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予其懋简相尔,念敬我众。朕不肩好货, 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今我既羞告尔,于 朕志若否,罔有弗钦。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式敷民 德,永肩一心。
按《史记殷本纪》:“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 南,复居成汤之故居,迺五迁无定处。殷民咨胥皆怨, 不欲徙。盘庚乃告谕诸侯大臣曰:‘昔高后成汤与尔 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则可脩。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 遂涉河南,治亳,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 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也。
按:《竹书纪年》:“十四年,自殷迁于北蒙,曰殷。”
十五年,营殷邑。
按《地理通释》:“盘庚五迁,将治亳殷,盘庚迁于殷,曰:‘先 王不常厥邑,于今五邦’。”
〈注〉马氏曰:“五邦,谓商丘、亳、嚣、相、耿也。”林氏曰:“《序》言五迁,自汤至盘庚并数之。此言五邦,又言今不承于古,则是盘庚之前迁者有五。考之前序,但有亳、嚣、相、耿之四者,则盘庚归亳,不应谓之五邦。太史公谓祖乙自耿迁邢,《汲冢纪年》谓祖乙迁奄,此与《序》戾,不可据。意者更有迁,而史失之。”《皇极经世》:“盘庚五迁,复归于亳,改号曰殷。”《三代世表》云:“徙河南。”《世纪》:“盘庚复南居亳之殷地,今偃师是也。”周氏曰:“商人称殷,自盘庚始。”自此以前,惟称商而已。自盘庚迁都之后,于是殷商兼称,或只称殷。《通志》:“溵水出阳城,东至西华汝阳,入于颍,与颍水合流。古人并谓颍为溵,故命以殷焉。”《诗补传》曰:“殷以溵水得名。”溵、㶏同音,古溵水县,今陈州之商水县也。殷、商兼商山、溵水而言之。
武乙迁都于河北
按《史记殷本纪》:“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
按:《竹书纪年》:“三年,自殷迁于河北。”
十五年,“自河北迁于沬。”
〈按史记殷本纪注正义曰竹书纪年云自盘庚徙殷至纣更不徙都此云三年迁河北十五年迁沬岂正义所据又别是一书耶且史记本文明云武乙去亳徙河北正义云云何也〉
按《通鉴前编》:“元祀迁都于河北。”
〈按武乙迁河北之岁正史别无明文竹书作三年胡氏大纪作二年此作元祀据经世也〉
太丁复都于殷
按:《史记殷本纪》不载。
按《竹书纪年》:“元年丁丑,王即位,居殷。”
〈注〉《自沬》归河北。
〈按竹书云云沫地在河南不知河北又何地耶书酒诰明大命于妹邦孔传云妹纣所都又诗地理考沫朱氏曰所谓殷墟是沬在河北即盘庚所迁之殷是也商自盘庚以后别无迁都之事竹书武乙两迁太丁一迁及世纪帝乙一迁恐不足据〉
帝乙都朝歌
按:《史记殷本纪》不载。
按:《地理通释注·酒诰》“明大命于妹邦。”孔氏云:“纣所都, 朝歌以北。”是。《通志》:纣居朝歌,隋改为卫县。�卫州朝 歌故城在县西二十二里。《战国策》:“殷纣之国,左孟门 而右漳滏,前带河,后被山。”《史记》:吴起曰:“左孟门,右太 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括地志》:“纣都朝歌,在卫 州东北七十三里,朝歌故城是也。本妹邑,武丁始都 之。”《世纪》云:“帝乙复济河,北徙朝歌,其子纣仍都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