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第099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九十九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九十九卷目录
张公洞部汇考
图
考
张公洞部艺文一
张公洞记 明沈周
张公洞记 王世贞
张公洞部艺文二〈诗〉
张公洞 唐李栖筠
前题 宋苏辙
题张公洞 单锷
张公洞 元杨维桢
游张公洞 明顾璘
张公洞 马愈
前题 周砥
张公洞部纪事
张公洞部杂录
张公洞部外编
善权洞部汇考
图
考
善权洞部艺文一
请自出俸钱收赎善权寺事奏 唐李蠙
游宜兴二洞记 明杨一清
游善权洞记 王世贞
善权洞部艺文二〈诗〉
息舟荆溪入阳羡南山游善权寺呈李功曹巨
唐羊士谔
题善权寺石壁 李蠙
善权洞 宋陈襄
善权山洞 元张雨
雨中游善权 明周天球
同宜兴尹何伯直游善权洞 杨一清
游善权 方鹏
善权洞部杂录
善权洞部外编
山川典第九十九卷
张公洞部汇考
汉张道陵修道处
张公洞,在今江南常州府宜兴县东南五十五里,其 山高六十仞,麓周五里,洞深五十馀仞,三面皆飞崖 绝壁,惟正北一窦可入。相传汉张道陵修仙于此。
张公洞图
考
按:《后汉书郡国志》,“吴郡阳羡邑。”〈注〉《郭璞》曰:“县有张公 山,洞密有二堂。”
按《洞天福地记》第五十八福地“阳羡山,在常州宜兴 县,山有张公洞。”
按《明一统志》:“常州府张公洞在宜兴县南三十五里, 其门三面皆飞崖峭壁,惟正北一门可入,嵌空邃碧, 有水散流,石乳融结,石上有唐人题刻,洞中又有烧 香台、仙人房、元武石按《广舆记》:“常州府张公洞在宜兴县,即汉张道陵修 炼处。”
玉女潭,在张公洞南山半深谷中,三面石壁,下插深 渊,石梁亘其上。旧传玉女修炼于此。
按《三才图会》张公洞图,考周处《风土记》谓汉张道陵 修仙于此。洞面西北,其周五里,唇有石,相距丈许,上 一石横亘,宛若门阙,上皆飞岩峭壁,嵌空邃深,骇人 心目。下数百步,洞益空豁,石壁三面,俨如堂宇。其通 明处,可方数丈,谓之天窗。杂树蒙翳,天光下垂,传为 吴赤乌中震霆所辟。上石乳万株,异形诡状,不可摹 绘。时有泉下滴,人默承之出洞,衣洁如故。稍有言其 滴处遂痕,归必浣涤,亦甚异也。中一台,崇三丈,面可 坐百人,俯瞰冥窅,足不能措。台南石刻“张公洞福地” 五字,道书谓天下福地七十有二,此其五十八也。台 之下,怪石纷错,欹者、倚者、锐而出者、却而后者、颠而 欲仆者、拔而起者、横理者端庄而拱“者、偃者、夷者、将 断而复续者。与石乳皆苍绿一色,傅染不逮。又有如 笋之植,如凤之骞,如禽之怒而走,饥而噬”,盖洞之妙 至此。洞西壁斜裂,下多乱石。其东一穴类洞,而小人 不敢入。正南壁下,其深黑处云可通后洞。出洞半里, 东折观后洞门石颇隘。又东南数百步会仙岩,孤峰 侧立数仞,横理若凿。昔有人见二叟倚石遁形而入, 因以名岩。其下空洞,有泉出焉,自右而趋,潺潺有声, 极可听。一断碑横卧草际,乃元延祐四年《重修会仙 亭记》。
按《宜兴县志·舆地》篇:“张公洞在县东南五十五里湖 汊之上。相传孙吴赤乌二年,一夕大风雨迅雷,洞忽 自开,高六十仞,麓周五里,洞深五十馀仞,三面皆飞 崖绝壁,不可跻攀,惟北向一窦,广逾四寻,嵌空可入。 游者秉炬历百磴,至烧香台,夷广高豁,可坐百人。仰 视一窍,天光透漏,幽谷生白,大石纵横离立,势若欲” 堕。色皆碧绿如抹,乳髓滴沥如疏雨。有仙人房、元武 石、芝田丹灶、锦屏瑶草,奇怪万状,时有石燕相飞击。 行约三里许,南望小洞,通彻于外,径此而出。道书谓 天下福地,七十有二,此居五十八,庚桑公治之。《风土 记》云:“汉天师张道陵,尝修道于此,故名。”俗传张果老 者误。果老,唐元宗时人。郭璞注《东汉·郡国志》云:阳羡 有张公洞,在晋已有此名,非果老明矣。宋元符逸士 王绎来游,谓洞以张公名者,非道陵,乃其四代孙辅 光也。且纪其诗有“辅光灶冷留香壤”之句。 会仙岩在张公洞侧百馀步,孤峰壁立数仞若雕琢 然。宋绍圣间,有老姥见二叟倚石回睨,已遁,故名。
张公洞部艺文一
《张公洞记 》明·沈周
弘治己未三月,余来宜兴,客吴君大本所。二十一日, 大本倡曰:“张洞古福地,吾邦之仙域也,必启南一游。” 余笑曰:“业已订之矣。”于是理舟载酒,从洑溪而南,历 罨画溪,迤逦四十馀里,始舍舟陆行。望西南诸山,高 下层叠丛然,莫知所谓洞处。诘之樵人,指盂山曰:“此 中是已。其山于群山最下而小,计其高不过二十仞, 心甚易之,岂灵区异壤能有是乎哉?”冉冉曲经田塍 间,三里许乃抵。已暮,亟由林麓左行,折而北二百步, 路次临一穴,甚深晦,其唇有杂树蔽亏,人谓此洞之 天窗也。转及山椒,则洞口在焉。呀然向西北且隘,有 石横亘于上,如门楣然。入必俯首,上磨小,方有刻,未 暇读。门侧置片石,楸纹纵横,云为仙枰,疑好事者设 之。自兹从石级下度,再上再下,崎岖甚,疲于老足,因 小憩旁石瞰下,冥冥时岚气滃渤如水涵,不可儗步, 隐隐惟见石台耳。暝色渐翳,迨无所睹,乃下山,议宿 道士张碧溪林馆,规以明日补所未游。夜二鼓,雨作, 檐声浪浪,怅然谓必败乃事矣。黎明天就霁,即蹶起 厌浥,行湿莽中。喜剧。兴热,却掖猛进,冉冉焉足若虚 蹑,洫洫焉身若渊。坠愈下而境愈奇,乃及台,而昨俯 见天窗者,今则仰观之,日光下映,四顾暸然。下多乱 石,倾亚有崩跌势。“洞传孙氏赤乌间霹雳所开,天窗 可想其迹也。”台踞洞北趾,崇丈馀。南面而立,则三面 环见,皆石壁。壁拔地渐高,而偃,如鹏翼骞空帱下。其 中谾谾壁之理,上下皆庚庚,而横理中乳溜万株,色 如染靛,巨者幺者,长者,缩者锐者,截然而平者,萏菼 者,螺旋者,参差不侔,一一皆倒县。俨乎怒猊掀吻,廉 牙利齿,欲噍而未合,殊令人悚悚。乳末馀膏溜地,积 为石椔,数长躯离立兀兀然,色糅青绿可爱。西壁下 作大裂,斜而衍,幽而窅,内多流石错互。初随行小童, 误由洞口岐而入,忽见蹒珊出于罅处。众讶曰:“何小 子之佻达也?”东壁下一小洞,厕门内有石洼,滴水满 中。又一洞,正南壁下,中极黝黑,云通半里许,佘闯之 寒气淰淰袭人,不可久伫。大本则挟僮奴二三辈,执 炬踉蹡而入,觉其挺诣之无难也。非但不能,抑不敢以老身试其不测。惟盘桓“台下,恣得俯仰之观。嗟乎! 设者不自知其巧,而使游者知之,知也有不能尽其 知,游也亦有不易者焉。余于宜兴二过洞尚相昧,今 于一识迨老,始获之可信。境于人问不多,设游于人 生不能几遭。因引酒独酌,心与境融,乐与迹超,洋洋 乎欲参造物者游,谓可遗世而长存,不知果翁之得 果何如哉!”时大本自别洞出,仍来候余,历言其中石 床、石灶、丹井之异,旁之列洞不可殚记。余曰:“毋多诧 我,我亦有神,偕子往矣。”大本请记而系以诗,诗曰:“仙 山不在高,灵区设中冓。包蒙自太古,霹雳始与牖。暗 然不耀地,白日已通昼。遂亵世游人,我及千载后。登 顿入地中,足与石角斗。飞岩临紫云,既掀势还”覆,仰 面欲成压。山鬼自司救,“元气不蒸雨,五色变乳溜。支 本万不齐,纂纂簪笋瘦。又如人披腹,呈此琅玕秀。旁 扉表云房,曲密通窾窦。跬步必容炬,老胆怯且逗。神 仙未有求,冥探亦何遘。矫手采瑶华,和饮千日酎。聊 度三千年,儗与石同寿。”
张公洞记 王世贞
由义兴而左,汎曰“东九”,九者,九里袤也。水皆缥碧,两 山旁袭之,掩映乔木,黄云储野,得夕照为益奇。已泊 湖㳇,湖㳇者,洞所从首迳也。夜过半,忽大雨,滴沥入 蓬户。余起低回久之,质明始霁。从行者,余弟敬美、燕 人李生、歙人程生、郡人沈生、张生。时余病足,李生亦 病。为李觅一兜子,并余弟所携笋舆三为一行,其三 人为一行,可四里许,抵洞,始隆然若覆墩耳。张生者 故尝游焉,谓余“当从后洞入,毋从前洞。”所以毋从前 洞者,前路宽,一览意辄尽,无复馀意。尽而穿横关,险 狭甚多,中悔不能达。余乃决策从后入,多列炬火前 导,始委身一窍,鱼贯而下,渐下渐滑,且峻级不能尽 受。足后趾,俟前趾发乃发。迫则以肩相辅,其上隘,又 不能尽受肩。如是数十百级,稍稍睹前行人如烟霞 中鸟,又闻若瓮中语者。发炬则大叫惊绝,巨万乳皆 下垂,崛𡾊甗锜,玲珑晶莹,不可名状,大抵色若渔阳 媚玉,而润过之。稍西南为大盘石,石柱踞其上,傍有 所谓石床、丹灶、盐廪者。稍东,地欹下而湿,迹之则益 湿,且亦洼,不可究,即所谓仙人田也。回顾所入窍,不 知几百丈,荧荧若日中沫,时现时灭。久之,路几断,其 下穿不二尺所。余扶服过下,上凡百馀级,忽呀然中 辟,可容万人坐。石乳之下垂者愈益奇,为五色自然 丹雘晃烂刺人眼。大者如玉柱,或下垂至地所不及 者尺所,或怒发上不及者亦尺所,或上下际不接者 仅一发石状如潜虬、如跃龙、如奔狮、如踞象、如莲花、 如钟鼓、如飞仙、如僧胡,诡不可胜纪。余时惫足益蹇, 强作气而上,至石台,俯视朗然,洞之胜,至是而既矣。 会所赍酒脯误失道,呼水饮之,乃出。张公者,故汉张 道陵,或曰张果,非也。道陵事,在蜀颇著。许远游《贻逸 少书》,称“金堂玉室,仙人芝艸。”左元放,汉末得道之徒 多在焉,此亦岂其一耶?王子曰:“余向所睹石床丹灶 盐米廪及棋局者,仿佛貌之耳。乌言仙迹哉,乌言仙 迹哉?”
张公洞部艺文二〈诗〉
《张公洞 唐》·李栖筠
一迳深窈窕,上升翠微中。忽然灵洞前,日月开仙宫。 焚香入仙洞,巨石如虚空。夙夜备𬞟藻,诏书祠张公。 五云何徘徊,元鹤下苍穹。
《前题》宋·苏辙
乱山深处白云堆,地坼中空洞府开。茧瓮有天含宇 宙,瑶台无路接蓬莱。金芝春暖青牛卧,珠树月明黄 鹤回。此日登临兴何限,春风吹绽碧桃腮。
题张公洞 单锷
松菊投荒山水边,阿难指点到壶天。洞门龙出云犹 湿,石室丹成灶尚悬。百越楼台摩诘画,三吴烟水季 鹰船。陶然醉卧花间月,细纳馀香满袖还。
张公洞 元杨维桢
五月八日记游仙,“三十六天之灵洞。洞中窗户夜不 扃,地底风雷日相哄。巉巉灵骨谁手凿,纳纳虚谺曷 时澒。龙颠虎卧络薜萝,委盖垂旃挂鸾凤。茎高玉屑 陈金柈,洼陷琼浆流码瓮。元田鸦色白于鸥,丹室蛇 光红似𬟽。石涵绿字紫泥封,元圃琼华青子种。白螺 有迹蹋石田,金虎无声饮银汞。樵柯已烂商四朋,蕊 辇初过茅二仲。”牛车望气待着书,螺女行厨时进供。 胡麻留饭阮郎来,林屋刺船毛父迵。王生石髓随手 坚,吴客求珠空耳缝。九灵太庙苞气母,“五岳真图”“特 儿弄”书传丹篆。�何须“石化黄金本无用。”玉盆濯发 天鸡鸣铁笛穿空神马鞚符行律令。鬼承呵声出脑 宫龙听颂。未应片石隔仙凡。溪上桃花自迎送。
===游张公洞 明顾璘===“风雷开洞府,传自赤乌年。”峭壁斜倾地,盘云半覆天。 林抽千挺笋,池绽九华莲。螺壳回旋入,蜂房芥蒂悬。 虚窗通白日,奥室聚苍烟。石髓滋琼蕊,丹炉闭雪铅。 吴山惟此胜,张老是何仙。轻举应霞外,冥搜破物先。 缅余问桃水,遂尔涉芝田。憩涧心方寂,寻真兴已偏。 步凌青嶂出,杯倩紫云传。影落幽襟积,蓬飘。�路牵。 永怀餐大药,从此谢尘缘。
张公洞 马愈
“悬崖泻红泉,石洞挂锺乳。”仙房碧玉梯,清凉了无暑。 仙人洞口呼,相随看花去。欲往还自迷,云深不知处。
张公洞 周砥
“倏忽凿混沌,兹事岂其馀。不知几何年,云古仙人居。” 嗟我至此,为之踌躇。洞天诸宫窅兮黑,试命烈火烛 空虚。森森怪石相对立,如口欲语手欲抾。前有紫翠 房,白云閟丹书。鹰扬燕舞化为石,芝田久矣不复锄。 可怜仙人常恍惚,虽欲相从已超越。昆仑阆风吁太 高,时亦幽潜到岩窟。青泥烂烂浮土润,绿髓涓涓映 山骨。我闻仙人不食而长生,何得有此盐米之空名。 岂伊往来真戏耳,簸弄物化令人惊。颇疑壶公壶楼 阁中峥嵘。摩尼珠色常青碧,千奇百怪谁所营。须臾 眼暗烛欲尽,惟以拄杖相敲铿。松中漻漻呼我出,耳 中微吟《白玉笙》。竦身欲上不可登,绠引鱼贯相支撑。 归来此景若梦寐,俛仰宇宙惟清明。
张公洞部纪事
《宜兴县志》:“吴天玺元年,阳羡山有石裂十馀丈,名曰 石室。”孙皓尝封禅,以侈瑞应。
唐刘商,彭城人,第进士,历尚书郎。性冲淡,以病免至 广陵,遇异人授药九粒如粟,食之不饥。渡江游茅山, 至义兴,访张公洞罨画溪,极赏爱,遂隐湖㳇渚。后樵 者见之曰:“我刘郎中也。”莫知所终。
张公洞部杂录
《宜兴县志》:明文徵明《玉女潭仙居记》云:“宜兴诸山,铜 官离墨最巨,其次穿石山,峻截不如二山,而岩窦虚 窾,湍濑联络,窗窔瑰谲,最为奇胜。而张公洞最有闻。”
张公洞部外编
《宜兴县志》:“毛苌,不知何代人,尝游张公洞,自洞穴而 入,至洞底,东至太湖中洞庭山,得石穴而出。今山上 有毛公洞,亦有毛坛井。苌自言洞中东行,闻顶上有 风波声及舟人语,乃知地脉潜通云。”
姚生,不知何许人,尝游张公洞,秉燧而入,遇二道士 对弈,生意得食,道人指青泥数块啖之,咀嚼芳馨。道 士曰:“可去矣,勿语人世。”生拜谢,怀其所馀,出遇贾胡, 惊曰:“此龙食也。”泥出洞,已如石矣。
善权洞部汇考
《舜时善卷》,隐居之洞。
善权洞古名“善卷洞”,又名“善权山”,又名“龙岩。”在今江 南常州府宜兴县西南五十里国山之后。其洞门广 三丈,洞内平坦,可坐千人,相传虞舜时善卷隐居于 此。
善权洞图
考
按《明一统志》:“常州府善卷洞在宜兴县国山东南,洞 有三,曰干洞,曰大小水洞。旧《图经》云:周幽王时洞忽 自开,上有巨石,形常如堕。洞中宽广可坐千人,周围 峭壁刻为佛像,有石柱高丈馀,号玉柱。”
按《三才图会》,善卷洞图,考善卷寺在国山东,始于南 齐建元中建,盖祝英台之故宅也。门有榜,曰“龙岩福 地。”行松间数百步,泉上有亭翼然,曰涌金寺。唐太宗 十年七月所建,柱础刻字犹有存,因名曰“唐殿”,其制 与今绝异。寺之后,乱石离立,泉交流其间,数十步至 小水洞上,飞岩突出,巉峻可二十仞,而大石翼其左 右。其中有窦,形类偃月,深莫可测,水由是出。客投以 瓦石,辄哄然鸣。《李司空碑》谓:“微时亲见白龙腾出洞 中”,盖龙穴云。水出洞,潜行石下,百步,乃见其一南注 经寺之钟楼,一东流至于寺门,一自涌金亭南下,与 东流汇至玉带桥入于溪。乡之人资灌田甚利。复由 平地登山,计二里许。西北循石磴而上,至干洞,右崖 有刻字曰“仙李。”岩下小洞如瓮,觇之无所见。洞左峭 壁百尺,一古木,叶类榆朴,根缘壁下垂,附石而出,复 产枝叶,人不知其根也。前有一石蹲踞,为洞之主。峰 左白象、右青狮,相向而立。象之形垂而狮之形则昂 以炬。�照之。中有玉柱,高可丈馀,大六围,下圆而上 锐,光洁如玉,即唐张承吉所谓玉柱閟灵根”者也。石 之白而方者,高下井井,俨如经画,曰仙人田。潴水尺 许,冬夏不枯。洞北有丹灶,可容三釜。灶之后倚壁一 石,石上特伸一手,巨而且长,色白如粉,指甲宛然,曰 米堆、盐堆,以形似名。南有仙床,倚壁如今僧之禅床。 石色皆青红黄白相错。后缘石磴而下,凡数百级,则 大水洞在焉。水势迅奔,而其流由外而内,入于小水 洞而止,声如震雷,且不盈溢,不知其何受而何泄也。 由洞而进,右一长石直亘于中。左之长亘者,比右稍 狭,若为洞之第二门。自外窥内,洞益高,水益深,左右 石皆碧色如肝肺,倒垂者以四五百计,联属不绝。二 洞上下相承,不爽尺寸,如巍楼然,亦天下一奇绝也。 干洞前有九斗坛,山有九峰如覆斗,故名。梁武帝祷 雨辄应。寺之西名国山,山巅有封禅碑。寺之后有三 生堂,唐李蠙、宋李刚、李曾伯一姓,而皆位至宰相,沈 石田诗所谓“一姓转身三宰相”者也。堂右偏石室,刻 “壁仙庵”三大字,李曾伯所书,乃祝英台读书处,与梁 山伯同事笔砚者。旧有偃柏在寺前,如卧龙,今已腐 烂灭迹矣。寺门西有玉带桥,唐李丞相舍玉带而建 者,又名“胜义桥”,李曾伯书扁。寺前有“《龙岩亭扁》,亦李 曾伯所书也。“善卷”者,即舜让天下,与善卷而不受,逃 之深山,谓洞名以此。
按:《宜兴县志舆地篇》:“善权山与国山相属,其背有善 权洞,前有善权寺。”
善权洞在县西南五十里国山东南,一名龙岩。周幽 王二十四年,洞忽自辟,门广三丈,外峭中孔丽崎,若 出鬼斧,行者怵惕。仄足蹑二十步,极坦平,可坐千人。 唐张祜诗:“金函崇宝藏,玉柱閟灵根。”即此。《十道志》云: 产丹砂锺乳。洞凡有三,曰干洞,乃石室;曰大小水洞, 小水洞尤深。干洞与大水洞承跗接萼,望之若重楼 然。唐司空李蠙,少肄业山中,尝见白龙腾骧而出,昔 人有将白犬随入洞,失之。后出广德军绥安县。宋熙 宁二年,僧若冲与其徒秉燧裹粮而入,约行三十里, 见有石碓石床,若神仙聚会之所。又有石羊石马,天 然精巧。正玩间,大声忽震,众惧而返。“权”当作卷,即《诗 卷阿》之义。张正素处士举有纪行石刻,在天申宫,亦 作“卷。”
善权禅寺宋名广教禅院,在县西南五十里永丰区。 齐建元二年,以祝英台故宅创建。唐会昌中废,其址 为海陵锺离简之所得。唐“咸通间,李司空蠙尝肄业 于此,奏以私财赎之,复建僧舍,刻疏于石。宋崇宁中, 傅待制楫以徽宗潜邸恩,请为坟刹。宣和中,改为崇 道观。建炎元年,诏复为院。明改为善权寺。正统十年” 重建。弘治甲子,僧方策辑古今诗文为一帙,王鏊为 之序。前有古松柏百馀株。正德间,僧负官租,将鬻以 偿,邑人陈裒捐百金以留之。松柏巷基五亩四分。至 今陈氏收户办粮。
九斗坛,在善权山,高三尺。
《李司空山房》在善权寺。
善权洞部艺文一
请自出俸钱收赎善权寺事奏 唐李蠙
臣窃见前件寺在县南五十里离墨山,是齐时建立。 山上有九斗坛,颇谓灵异。每准赦令祭名山大川,即 差官致奠,凡有水旱祈祷,无不响应。寺内有洞府三 所,号为“干洞”者,石室通明处可坐五百馀人,稍暗处 执炬以入,不知深浅。其中石有鸟兽之形,及盐堆米 堆,怪异之状极多。洞门直下,便临大水洞潺湲宛转, “湍濑实繁。于山腹内漫流入小水洞,小水洞亦是一石室,室内水泉无底,大旱不竭。洞门对斋堂厨库,似 非人境。洞内常有云气升腾,云是龙神所居之处。臣 太和中在此习业,亲见白龙于洞中腾出,以为雷雨。 寺前良田极多,皆是此水灌溉。时旱水小,百姓将水 车于洞中取水,车声才发,雨即旋降。”会昌中,毁废寺 宇之后,为一河阴院官锺离简之所买,宣宗却许修 崇佛寺,简之便于寺内所居堂前,造一逆修坟,以绝 百姓收赎建立之路。其茔才成,忽见一大赤蛇,长数 丈,据于坟前。简之惊悸成疾,遂卒于此。子息亦固吝 寺前良田,竟葬简之于其间。万古灵迹,今成茔域。乡 村痛愤,不敢申论。往“来惊嗟,无不叹息。况简之男侄 家业,见居扬州海陵县,松槚亦元在彼处,只以固护 废寺田产,一二儿侄在此。今伏遇陛下至明至圣,凡 是坠典,已皆举明。今以古迹灵境,恐游玩喧哗,居人 亵渎,肸蚃无依,神祇失所,尚令官中收赎,复置寺宇, 岂有此灵异古迹,兼是名山大川之薮?今为墓田,理 似不可。”臣怀此冤愤,近三十年。傥不遇陛下睿思通 幽,圣虑彻古,特降敕命,尽许却收,即难特有论请。齐 朝梵宇,永为丘墟;神仙窟宅,终被芜秽。臣今请自出 俸钱,依元买价收赎,访名僧主持教化,同力却造成 善权寺。其连寺田产,收赎之后,并却舍入寺家,永充 供养。伏乞圣慈敕下常州,差官检勘,勒简“之男侄等 移旅榇归海陵。其寺地及林木庄田等,并重出公验, 交付臣勾当军将。待拣定僧徒后,施入常住。其收赎 价钱,亦请便交付简之男侄等。其寺仍请准近敕格, 度僧住持。灵泉胜境,因陛下重遂洒扫;洞府仙官,因 陛下再获依据。佛刹重兴于旧地,钟磬复闻于故山。 臣既沐元泽,获毕素愿。臣”无任踊跃忭荷屏营之至。 谨录奏闻,伏听《敕旨》。
游宜兴二洞记 明杨一清
余旧闻宜兴有张公洞,甚奇,而未及一造。久之,又闻 有善权洞,奇观相甲乙。谢政以来,相知多约往游,制 于踪迹,夺于病冗,未有以应也。嘉靖壬午秋九月既 望,偶访旧,至丹阳之七峰。归自沈山至经山,宿紫府 观。是月二十一日,至新丰镇,独眭生翀从余广陵,张 生倗适至,并留舟中。余曰:“练湖去此不远,盍往诸?”遂 发舟至湖庄,日已暮,乘兴东下,始语之故,两生甚喜, 夜二鼓,过丹阳。二十二日晨,过常州,入小河,径趋宜 兴,初无知者,未至,约四十馀里,日黑,舟人告劳。余劳 之,趣之行。二十三日,早至县北关桥下。余舟大,不能 度,乃觅二小民舟而东,退余舟二十五里以俟。遵东 溪抵蜀山,南入罨画溪。行约五十里,泊溪渚,问之途 人,陆行可六七里,乃至洞。余三人登岸,饭于树下,藉 草而坐,以毡为案,各饮数杯,命童子歌侑觞,甚乐。觅 肩舆不得,林间巨室庄园,有竹舆一乘,质得之,令舟 人舁以行,两生步随之,岐路多,莫知所适。白衣三人 在前,问之,乃复回。导吾舆曰:“我辈正欲往张公洞。”问 其姓名,漫应之,不能“记。将近洞萝薜中茅庵数椽,一 道士出迎,奉茶,燃香前导,缘石径而上,达于洞。洞口 草树阴翳,三面皆飞岩绝壁,高数十仞,洞门广逾四 寻,深数十丈,迂曲历百馀磴,磴道险滑,俯偻而下,广 可容百人。大石离立,下耸欲落。石色碧绿,乳髓滴沥, 石燕相飞击有声,奇怪万状,若剑盾戈戟相撑拄,或 若虎”豹蹲伏而拏攫,或甍栋崛起如缔构然,应接不 暇。余叹曰:“天下之奇观也。”觅所谓丹灶井田不可得。 前行数十步,益深远险怪。余悔不著草,履滑不能前。 还坐石台,与张生对弈。忽里社一人至,向余稽首曰: “本县何尹来迎?”言未已,洞口一官云:“是巡检,领兵卒 数十人护从。”何君名栋,陕西人,以御史忤权贵人被 谪。先是谒余,尝有是约。余曰:“约则不来,或乘兴而来, 终使君知之”,不虞其即至。盖易小舟时,为岸人所窥, 因探得之耳。余方裹粮携酒,有宿焉之志,见踪迹已 露,匆匆出洞,右转至会仙岩,水清寒沁骨,峭壁间有 王守溪、费鹅湖题识在焉。少憩即行,抵舟,日已暮,三 人者复送至溪渚,揖而去。舟发,余与两生剧饮放歌, 舟子作棹歌相和答。行二十里,遇何君,请余登其舟。 余问曰:“此行甚密,何由而知?”曰:“先生之来,消息甚大, 乌得不知?”宜兴丞周贤,少尝从游,亦候谒于舟。坐谈 久之,何君曰:“张公洞不及从公为歉,请从往为善。权 洞之游。”余许诺。何君就别舟,余亦少寐。五鼓,至县郭, 入水关,何君请驻公馆,不许。请乘月登长桥。少顷,各 登舟,两生随余诉流而上。宜兴故所知与数人闻而 来谒,各乘舟蹑其后,西南行四十里登陆,又肩舆十 馀里,至善权寺。由方丈后循山麓以上乱石,轗轲沬 趄而进,是为“干洞。”洞门广二十尺。余与何君先入,两 生随至。洞中夷旷,可容千人,奇形怪状,天然精巧,与 张公洞无异,而空明洞达,则又过之。镵石作佛像,有 石笋高十有三尺,号“玉柱”,秉燧以入,行百馀步,闻其 内深不可测,有石碓、石床、石羊马。欲往穷之,而病眼 不禁烟燎,又惧险滑不能前。还坐空阔处,何君置酒 设馔,歌吹并作,声彻于外,山童林叟咸伫听焉。余饮十数酌,沾醉遂出。洞左旋崎岖山麓间,为大小水洞, 实出干洞之下,泉深无底,大旱不枯,清流莹彻,自成 宫商。予坐矶石间,呼酒再酌,㪺泉水濯面,毛发凛然。 日将黑,盘旋林莽间,不忍舍去。余欲须月出而行,佥 谓“下浣无初宵月。”乃下山坐方丈,何君复设具觞余, 良久登舆,各就舟而下。风逆,舟行颇艰。二十五日平 明至郭,不令停舟,遂入西关。出北关,登余所,乘舟解 缆而发。何君请少住,余辞,何君与周丞送三十里。余 恐妨县事,强之回。二十六日晨,过常州,亦无知者。二 十七日早,过丹阳,午后至“丁卯桥庄”,不宿,遂入城。盖 往返凡七日,而奇观尽得,平生胜游,无逾于此,遂书 以记之。
游善权洞记 王世贞
自湖㳇发,二十里而宿,曰“蜀山。”又发,三十里,质明,抵 义兴。薄城南而西,曰“西九”,亦九里袤也,邑城若两腋 浸者。又五十里,抵善权,约以晨往。既出市,不数武即 为驰道,可二里许,抵寺道,皆夹古松柏,苍鳞驳荦,上 不见际。入寺门百步,有穹阁,曰“圆通”,下多古碑,中庭 多古松柏。殿曰释迦文殿,唐大中初创,甚奇伟。大柱 三,有雷火书曰“诗,米汉、谢钧记。”摹佩之,可以已痁。僧 为导入别室,出茶笋啖之。良久,导至三生堂,观祝英 台读书处。已复折而东北,出寺后,曰小水洞。上为飞 岩若盖者,大石翼之,中有窦若偃月,水潺湲自中流 来。唐李蠙司空言微时读书,见白龙从洞起,蠙后贵 寺所由以建也。从小水洞复折而东北,上山不里许, 至善权洞。洞左峭壁陡起,古木纷樛若怒虬。其本别 坼石而出,复为树,时秋晚,遍壑皆金灯花,绮错如绣。 洞门峙巨石呀然,而中辟,可容万人,乳下垂,怪伟殊 绝,多作苍赤色,色不能如张公洞而敞过之。左右石 壁峭峻,貌若盐堆、米堆及仙人床、丹灶者。僧一一指 示之,上有仙人掌,出乳间,下垂若招,五指柔荑,色白 胜玉。又有石柱,可二丈许,大十围,色亦如渔阳玉。循 柱而左折,益胜,空洞无际,稍寻旧径出。余时困足疾, 蹒跚前倚巨石,呼酒佐武,乃自力而北下。草树亏蔽, 泉声𫓩琤。又西南而下,可数十步,其阴为水洞,上视 所游洞,若阿房矣。洞深黝,行里许不尽。奔泉自外来, 争先乱石间,轧轧异响,如溅白金沫射人面。崖石白 而方高下,井井若经画曰“仙人田”者。复列炬进,穷至 崖尽处,其下乃深碧亭亭,不可测矣。然以意度之,当 穿小水洞出,不然无所受水也。始余探上洞时,足下 琤然,又铿然若钟,下洞空水传之声也。及余游下洞, 乳垂滴若雨,上洞傅之膏矣。洞中隔其上空,际天,下 空不知有地与否,真大奇胜哉!余闻之都穆先生云: “身所历洞天福地者,大都浮艳胜实即不及善权十 一,乃何以寥寥焉?”於乎!昆仑、天柱,当山经首,远弗及 祀典。峨嵋为昆仑仲震旦第一,不得二大室,培𪣻之 祀其常耳。虽然,又宁独山水已哉?
善权洞部艺文二〈诗〉
息舟荆溪” ,“入阳羡南山” ,“《游善权寺,呈李功曹巨》
唐羊士谔
结缆兰渚晓,柴车上连冈。晏温值初霁,去绕山河长。 献岁冰雪尽,细泉生路旁。行披烟杉入,激澜横石梁。 层阁表精庐,飞甍切云翔。冲襟得高步,清眺极远方。 潭嶂积佳气,荑英多早芳。具观泽国秀,重使春心伤。 念遵烦促途,荣利惊浮光。勉君脱冠意,共匿无何乡。
题善权寺石壁 李蠙
四周寒暑镇湖关,三卧漳滨带病颜。报国虽当存死 节,解龟终得遂生还。容华渐改心徒壮,志气无成鬓 早斑。从此便归林薮去,更将馀俸买南山。
善权洞 宋陈襄
水洞深无百尺泉,白龙蟠蛰已多年。谁知此物能云 雨,常济山南万顷田。
善权山洞 元张雨
善权离墨争盘纡,浩劫礧砢仙人庐。莘莘石林压水 府,往往间道通楼居。壁藏已出黄素卷,穴处犹多青 绿鱼。爱此长连煮茶灶,待我盥漱沾遗馀。
雨中游善权 明周天球
山雨飒寒愁,山岚翠欲流。不孤携屐往,直儗《采真游》。 木落苍崖豁,泉鸣古洞幽。仙期不可即,浊酒漫淹流。
同宜兴尹何伯直游善权洞 杨一清
“馀兴尚崔巍,盘旋去却回。停杯迟山月,蹑屐破林苔。 歌吹缘云上,茶烟引鹤来。”奇观谁解赋,何逊故多才。
游善权 方鹏
肩舆冉冉欲凌空,翠竹苍松隔水东。三洞真通溟渤外,诸天疑在渺茫中。独怜地主来今雨,更羡山僧抱 古风。明日又从何处去,雪泥踪迹笑“飞鸿。”
善权洞部杂录
《宜兴县志》:“祝陵在善权山,其岩有巨石,刻云:‘祝英台 读书处,号碧藓庵。俗传英台本女子,幼与梁山伯共 学,后化为蝶。古有诗:‘蝴蝶满园飞不见,碧藓空有读 书台’’。”明嘉靖知县谷继宗《题祝英台近词》云:“草垂裳, 花带靥,春笋细如著。窈窕岩扉,苔印读书处。几行墨 洒云烟,光流霞绮。更谁伴、儒妆容与 无尘虑。恰有 同”学仙郎。窗前寄水语,芝砌兰阶,便作洞房。�只今 音杳,青鸾穴空丹凤,但蝴蝶满园飞去。
善权洞部外编
《宜兴县志》:“善权寺殿柱有雷书,皆火笔倒书,一曰‘《诗 米汉》’”,一曰“谢钧记”,一曰“诗米汉。谢钧之记,入木几五 分,字皆行书,相传雷部鬼神笔,其来甚久,今毁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