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一百二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百二十七卷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一百二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一百二十七卷目录

     金华山部汇考

      图

      考

     金华山部艺文一

     东阳金华山栖志       梁刘峻

     金华游录          宋方凤

     金华洞人物古迹记       谢翱

      自岩麓寻泉至三石洞记    前人

      小𬬻峰三瀑记        前人

      游金华三洞记       程端明

      金华三洞纪游       明戴澳

     金华山部艺文二

      栖山诗          梁刘峻

      金华山          唐袁吉

      前题          宋王安石

      赠金华隐者        明高启

      游金华山         严天祥

      登宝婺观望金华山     陈逢春

     秋日游仙洞          叶官

     金华山部纪事

     金华山部杂录

     金华山部外编

    山川典第一百二十七卷

    金华山部汇考

    《道书》
    第三十六洞天之金华山

    金华山在今浙江金华府城北二十里,一名北山,一 名常山,又名长山,又名金盆山。自天台、赤城发脉,至 东阳之大盆山,迤逦至金华、兰谿、义乌、浦江之境,高 一千馀丈,周三百馀里。山巅有双峦,曰玉壶,曰金盆 山。下有三洞,曰朝真,曰双龙,曰冰壶,即《道书》“金华洞 元之天”也。

    金华山图

    金华山图

    按:《唐书地理志》:“婺州金华。”有百沙山、金华山, 按《元和郡国志》,“长山相连,遥三百里,一名金华山,即 王方平初起遇道士,教以仙方处。”

    按《吴录地理志》:“长山在金华,昔仙人采药处。山南有 春草岩、折竹岩,岩间不生蔓草,尽出龙须,相传赤松 子羽化处。又有似龙须而麄大者,名虎草,不中为席, 但以其穰为灯炷。”

    按《洞天福地记》:第三十六洞:金华山金华洞元之天, 周五十里,在婺州金华县,有皇初平赤松观。

    按“《方舆胜览》。浙东路婺州金华山。在金华县北二十 里。亦曰金盆山。一名长山。有赤松观。”

    金华洞,在县北三十里第三十六洞。金华洞元之天。 其洞有三,巍然在山,去天尺五者,曰朝真洞。自朝真 而下百馀步,至冰壶洞。洞在山之腰,视之如井,其深 百尺,泉声如击鼓。攀崖而下,石皆离列,水奔注其中, 倾沫成帘,长三十尺,双石崭然壁立,曰“石笋。”自冰壶 而下,行五十步,有石若白龙之升降者,曰双龙洞。可 容胡床百数,居之。

    按《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江南金华洞,在婺州金华 县北二十里,赤松子得道处。”《神仙传》:“黄初平至金华, 居石室中。”金华洞,在县北三十里。

    按《三才图会金华山图考》:“金华山高千丈,一名长山, 又名北山。山巅双峦,曰金盆,曰玉壶。壶水分两派,下 乎山之阳者,由山桥以达于溪;泻乎山之阴者,由鹿 田而入于洞。盆水惟一派,落而为赤松涧。山桥者,两 崖峙百仞,上有石横跨之,溪流下注焉,故于诸涧为尤胜。”山之右为赤松山,又右为智者寺,寺在芙蓉峰 西畔。出城二十里乃至,西去则为三洞,东行乃望紫 岩,岩东三里则赤松宫也。宫傍山为黄初平叱石处, 宫前长松茂竹,涧水如环流。宫东北两崖间则小桃 源在焉。水石相搏,时引出桃花数片,可觞也。返观羊 石,色苍白,卧立各异态,遂过小桥,西行三里,为东西 鹿田,俗称玉女驱鹿而耕处也。复五里,为三洞,上朝 真,中冰壶,下双龙。双龙外洞堪百榻,石壁上现仙桃 霞衣,龙首左昂而尾右垂。内一穴如蟆颐,水淙淙从 中出,即伏流。洞外旧有覆石,可仰卧,小舟以入。入则 见华盖垂衣,狻猊龟蛇,町者为田,方者为床,滴者为 砚,击有声者为钟,矫如玉者为双龙。兹水捍石塞,未 入也。登又一里,至中洞,窥黑穴无底,徒闻水声。瀑至 久之,乃有帘泉飞下三十馀丈,盛以巨石,双石笋崭 然,壁立于前。复披莽三里,至上洞,大石如龟,横当其 穴。穴中数石,如群仙拱立,内垂衣,伸一足为观音。此 朝真所由名也。有石梁高挂,白龙护其左,苍龙护其 右。又有天池,深广四畔,峻不可下。池之里右崖如两 扉而启其一,中极暗,远望石扉启处,天光下烛,盖洞 天漏明,而人莫知其处。北一里,走紫微岩讲堂洞,梁 刘孝标所卜筑者,洞飞霞涌水,广而绀碧,如厦屋然, 盖不减外双龙矣。道书亦以此为三十六洞天之一。 按《浙江通志·山川考》,金华山在金华府城北二十里, 金华洞在金华山周围五百里,道家所称三十六洞, 金华洞元之天。其洞有三,曰朝真,曰双龙,曰冰壶。 按《金华府志山川考》:“金华山在府城北二十里,一名 长山。自天台赤城发脉,至东阳之大盆山,迤逦至此, 横亘金华、兰谿、义乌、浦江之境,周三百六十里。山巅 双峦对矗,曰玉壶,曰金盆壶。中有湖,名徐公湖,水分 两派而下,其泻乎山之阳者”,由山桥而达于溪。其注 乎山之阴者,由鹿田而入于洞。盆中。飞瀑泻出,若玉 虹下饮。注为赤松涧,即皇初平兄弟登仙处。山之前 为山桥,两崖对峙,高数百仞。溪流折旋其中,为瀑为 湍,有石横跨其上,故山以桥名。自此过脉至芙蓉峰, 郡治之主山也。宋王野归隐其地,理宗赐扁“山桥书 堂”,野自为序记。

    金华洞,在县北三十里,周五百里,其洞有三,巍然在 上,去天若尺五者,曰“朝真”,冽然在中,有泉若击。之 声者曰《冰壶》。豁然在下,有石若白龙之升降者曰“双 龙。”

    按《金华县志山川考》:“金华山一名北山,一名常山,亦 曰长山,在县北二十里,高千馀丈,周三百六十里。山 巅双峦对矗,曰玉壶,曰金盆。壶中有湖,即所谓徐公 湖者。盆中飞瀑泻出,若玉虹下饮,即皇初平兄弟登 仙处。他若芙蓉、紫薇二洞诸胜概者,皆此山之支也。 《越绝书》云:‘古圣所采药,高且神’。”《吴录·地理志》云:“仙人 采药处。”《十道四番志》云:山顶有鸟,名橐驼,羽毛五色。 又云:脉自西域来,盖昆仑之南支,入蜀西、滇南,东行 经广,为梅岭、剑岭、黎岭,北行为括苍,为缙云岭,又东 为天台,北转为东阳之大盆山、小盆山,西旋抱义乌, 带浦江,乃南顾融结于此。兰、浦二县诸山,皆其背负 馀气,堪舆家所谓鬼山乐星者也。《抱朴子》云:“老君言 此山可合神丹,免五兵洪水之患。”左元放云:“王鲁斋 有《长啸山游记》,或云此山乃东阳东白山发脉至此, 非由天台山北转也。”未知孰是。

    盘泉为金华山最高处。由山桥进十五里,至方村,至 仙田,至百步梯,至陆假山,乃至其处。有狗头岩可眺 望,高可见。严州北与兰溪地方接界,东通浦江,西通 鹿田。灵童岩,所谓金盆、玉壶二山正在其顶,东西相 距,隔一山冈约七八里。东为玉壶,又名东玉壶,壶瓶 山大水坑有泉涌出。东南行经优游洞,流出赤松溪。 西为金盆,又名“西玉壶。”徐公湖平石板,有泉泻出,分 两派,一小派往东行,经新开洞合赤松溪;一大派西 行经鹿田入仙洞,流出大溪。

    芙蓉山一名潜岳,亦名尖峰,在县城北一十五里。孤 峰峭拔,高千馀仞,四望圆正可爱。《方舆记》云:“孤山秀 特,状若芙蓉,故名。”郡城诸山,皆祖于此,盖郡之主山 也。

    炼丹山在赤松山北。皇初平炼丹处,因名。山甚峻拔, 崎岖五里至绝顶,平旷可居。后倚高山如屏嶂,左右 万山簇拥。前望南山空阔,双溪水一线环抱,真金华 绝胜之奇观也。有丹灶、丹井存焉。 梁山:从赤松山进,约十里至其处,北近盘泉,西连新 洞及马鞍山。炼丹山中有土田,居民多姓滕,旧有纸 厂,今废。

    鹿田在县北二十五里。上有沃野可田。相传玉女以 鹿耕,故名。有东西二寺,今废。山多奇石,人称为“锦浪” 云。

    白望山,在县北二十五里,乃鹿田之门户,玉女待鹿 处。峰峦耸拔,亚于金盆玉壶。

    干峰山与白望山相对。鹿田去白望二里许,白望隔
    考证
    干峰,又一小涧。

    山桥在县垚北二十里,两岸对峙,高数百仞。溪流折旋 其中,为瀑为湍,有石横跨其上,故名。城郭全境,宛在 目睫,真一奇胜也。

    东山在县东五十五里。自东阳之大盆山迤逦而来, 周三百里,其东隶东阳,南即武义之八素山。其高𪩘 曰“齐云冈”,中有齐云寺。

    凤凰山在县西五里。

    灵岩山,在县北二十五里。

    紫微岩在县西北三十里。刘孝标于此著书讲学,始 名“讲堂。”洞有石室,深广十丈,其中峭壁青黄丹碧,文 相掩映,夕阳返照,色更奇绝,阴晦则暗然一色而已。 有悬泉下滴,大暑不竭云。

    《春草岩》一名“青草岩”,俗云即“滕公岩。”

    折竹岩,在县北二十里,金华山之阳。《太平寰宇记》云: “赤松羽化处。岩间不生蔓草,惟生龙须、虎须草,可为 灯炷。”

    鹤岩。

    虎岩俱在金华山南,二岩相距五里,若鹤之翔,若虎 之踞。郑刚中诗:“巍然山谷自天成,上与穹苍斗柄平。 安得衲衣烧柏子,不闻山下是非声。”

    东紫岩在县北十五里。上有邢公庙,下有闻村、唐村 二村相距不远。

    石崎岩在县东三里三百六十步,又名石埼头。下瞰 大溪,湍下有洞,相传常见梅花泛出,故名。梅花溪,又 名梅花洞。清风楼在上。

    灵童岩一名“玲珑岩”,在县西北三十里。岩傍居民以 茶笋为业,与兰谿地方接界。

    上霄洞,在县东北三十里金华山之南。洞口高丈馀, 广十之,中有石室二十馀间,炎暵祈祷有应。

    新洞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宋绍兴十七年,闻风自中 振动山谷,三日方息。秉炬以入,中皆石乳,若琼楼银 阙。采以为饵,与《韶》产锺乳无异。未几,巨石坠下,塞洞 口,今不知其处。

    九龙洞,在紫薇岩东。洞外约广数丈,有洞口伛偻可 入。中昏黑,持烛前进,深莫可测。去洞数百步,有泉涌 出,与盘溪合。

    坦溪在县东三十里。发源金华山,西南流入双溪。东 派即郑忠愍住处,与玉泉、赤松并称“三溪。”

    潜溪在金华山东。源出山中,东流十里入慈溪,转西 南入于大溪。宋濂祖居于此。

    玉泉溪,在县北十馀里。发源金华山,南流十五里入 赤松溪。

    《寺观考》:“智者寺在县北十五里,梁楼约法师道场,普 通七年敕造,已废。邑令汪公可受捐赀重构,命僧居 守焉。”

    清修寺梁刘孝标舍宅建。宋太平兴国七年,赐号“灵 岩寺”,明嘉靖间废。

    金华山部艺文一

    《东阳金华山栖志      》梁·刘峻

    “夫鸟居山上,层巢木末;鱼潜渊下,窟穴泥沙。岂好异 哉?盖性自然也。故有忽白璧而乐垂纶,负玉鼎而要 卿相,行藏纷纠,显晦蹐驳,无异火炎水流,圆动方息。 斯则庙堂之与江海,蓬户之与金闺,并然其所然,悦 其所悦,乌足谓毛羽疮痏在其间哉?”予生自原野,善 畏难狎,心骇云台朱屋,望绝高盖青组。且霑濡雾露, 弥愿闲逸。每思濯清濑,息椒丘,寤寐永怀,其来尚矣。 蚓专噬壤,民欲天从,爰洎二毛,得居岩穴。所居东阳 郡金华山,东阳实会稽西部,是生竹箭,山川秀丽,皋 泽坱郁。若其群峰叠起,则接汉连霞;乔林布濩,则春 青冬绿,回溪映流,则十仞洞底,肤寸云合,必千里雨 散。信卓荦爽垲,神居奥宅。是以帝鸿游斯铸鼎,雨师 寄此乘烟,故涧勒赤松之名,山贻缙云之号。近代江 治中奋迅泥滓,王征士高拔风尘,龙蟠凤栖,咸萃兹 地。良田碧湍素石,可致幽人者哉。金华山,古马鞍山 也。蕴灵藏圣,列名仙谍。左元放称此山云:“可免洪水 五兵,可合神丹九转。”金华之首有紫岩山,山色红紫, 因此为称。靡迤坡陀,下属深渚;巑岏嶾嶙,上亏日月。 登自山麓,渐高渐峻,曲路迫隘,鱼贯而升。路侧有绝 涧,闸閜庨豁,俯窥木杪。焦原石邑,匪独危悬。至山将 半,便有广泽大川,皋陆隐脉。予之葺宇,实在斯焉。所 居三面,皆回山周绕,有象郛郭。前则平野萧条,目极 通望。东西带二涧,四时飞流泉,清澜微霔,滴沥生响; 白波跳沫,汹涌成音,并漕渎通引,交渠绮错,悬溜泻 于轩甍,激湍回于阶砌,供帐无绠汲,盥漱息瓶匜。枫栌椅枥之树,梓柏桂樟之木,分形异色,千族万种。结 朱实,包绿果,杌白蒂,抽紫茎。橚矗苯䔿,捎,清风鸣众 籁垂条。户,布叶房栊,中谷涧滨,华蕊攒列。至于青 春受谢,萍生泉动,则有都梁含馥,怀香送芬,长乐负 霜,宜男泫露,芙蕖红华照水,皋苏缥叶从风,凭轩永 眺,蠲忧忘疾,丘阿陵曲,众药灌丛,地髓抗茎,山筋抽 节,金盐重于素璧,玉豉贵于明珠,可以养性消痾,还 年驻色,不藉崔文黄散,弗用负局紫丸,翾禽翔凤,风 胎雨𪃟,绿“翼红毛,素缨翠鬣,肃肃毛羽关关好音皆 驯狎园池,旅食鸡鹜。若乃𪉂日伺辰,响类钟鼓,鸣蚿 候曙,声像琴瑟。元猿薄雾清啭,飞鼯,乘烟咏吟,嘈囋 嘹亮,悦心娱耳。谅所以跨蹑管龠,超轶笙簧。宅东起 招提寺,背岩面壑,层轩列景,邃宇临空,博厂闲虚,纳 祥生白,左瞻右睇,仁智所居。故硕德名僧,振锡”云萃。 调心七觉,诋诃五尘。郁烈戒香,浴滋定水。至于熏𬬻 夜爇,法鼓旦闻。予则跕履抠衣,躬行顶礼,询道哲人, 钦仰至教。每闻此河纷梗,彼岸永寂,熙熙然若登春 台而出宇宙。惟善是乐,岂伊徒言。寺东南有道观亭 亭崖侧,下望云雨。蕙楼菌榭,隐映林篁。飞观列甍,玲 珑烟雾。日止却粒之氓,岁集祈“仙之客。饵星髓,吸霞 浆,乃云衣霓裳,乘龙驭鹤。”观下有石屏,耸峙中涧,雕 琢刻削,颇类人工。跃流潨泻,渀涌泱咽,电击雷吼,骇 目惊魂。寺观之前,皆植修竹,檀栾萧瑟,被陵缘阜。竹 外则有良田,区畛通接,山泉膏液,郁润肥腴,郑白决 漳,莫之能拟。至红粟流溢,凫雁充厌,春鳖旨膳,碧鸡 冬蕈味珍。霜鵽角巾取于丘陵,短褐出自中园,菀蒋 逼侧于池湖,菅蒯骈填于原隰。养给之资,生生所用, 无不阜实藩篱,充牣崖𪩘。岁始年季,农隙时闲,浊醪 初泲,醥清新熟,则田家野老,提壶共至,班荆林下,陈 樽置酌,酒酣耳热,屡舞喧呶,盛论箱庾,高谈谷稼,嗢 噱讴歌,举杯相诧,人生乐耳,此欢岂訾?若夫“蚕而衣”, 耕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晚食当肉,无事为贵,不 求于世,不忤于物,莫辨荣辱,匪知毁誉,浩荡天地之 间,心无怵惕之警。岂与“嵇生齿剑,扬子坠阁”,较其优 劣者哉?

    金华游录         宋方凤

    己丑岁正月,谢翱、皋羽、方凤、韶卿约游洞天。十一日 辛卯,韶卿携子肖翁入邑,与皋羽及陈公凯、君用、弟 公举、帝臣会韶卿,夜赋诗示同游者。十二日壬辰,阴 寒。韶卿凌晨取道上洛之吴溪,过吴似孙、续古,约俱 行。至横溪,访柳时声父子,君用不至。帝臣从《五路岭》 先过门,皋羽继至,会宿。时声居十三日。癸巳,枕上闻 雨。是晚以雨宿柳明府新居,各赋一首。十四日甲午 阴,未晓即行。午度太阳岭,晚泊上坦,欲访双岩郑子 有,子有闻之,先至旅寓,邀宿凌云山房。城友叶谨审 言适相遇于凌云,约翌日同至赤松。是夕,子有出家 藏先资政北山先生遗墨及久近诸贤书帖共观。至 夜分,韶卿书《北山感雪竹赋》后,皋羽亦题。十五日乙 未晓,闻窗外叶声疑雨,起而视之则霁。既饭,话良久, 子有之侄复留饮凝香阁。晚抵赤松。自源口入一里 许,万松矗翠,有亭跨中路,扁“赤松山”,旧枢密潜斋王 公野书。今往观,唐元素易以他书矣。沿溪入桥,亭扁 “金华福地”,郡人潘继先篆。过桥,入三门,敕“宝积观”额, 大中祥符元年所赐,与殿中四锦幡及献花四木孩, 俱今犹存。入门而右,有堂临池,上为濯缨堂,默成先 生、潘待制良贵书。入而为松游亭,又入而为枕流亭。 观之前为卧羊山,即皇初平叱石成羊处也。道士王 元台、谢天与款宿,谒冲应、养素二真祠。二真初起,初 平兄弟也。松下有遇仙石坐其上。相传往年唐公李 度有目,眚寓观中,尝憩兹石,遇二仙问故,采草拂其 目,遂明,且祝曰:“后十八年,当相见郴州。”及唐登第,授 郴教,有二道士过之,唐不知省,道人曰:“子亦记松下 治眼时语乎?”既而邀之,不知所适,方知为二仙云。时 韶卿病目甚,故道士言之为详。回宿王谢房,各赋《上 元游赤松》诗。十六日丙申,微明道士水竹,唐元素妙 虚、王德厚竹泉、倪守约房。中观羊石,其详具皋羽《观 羊石记》中云:“金华洞为皇初平叱石处,予髫而闻之, 发种种,乃一至,而叱石处复不在金华洞。未至洞十 五里,有山曰赤松,今为宝积观,观旁祠二仙。二仙即 皇初平兄弟,是其处也。石故在山之巅,变怪抵牾,宛 然如羊形,多为樵牧及好事者取去。”道士拾其馀蓄 观中,余得借而观者三处:其一在天井东,仅十数角, 崭然群伏且起,状无抵触,意苔蒙茸,若草藉地,可近 而玩。“其一并曲池之岸,累石为山,参布伍列,犬牙其 上,卧者十八九,伏者十七,抵者蹶者十五,履险而跂 者十三,倚而龁、跪而乳者十一。”若观古彝尊之迹,于 石形不求全而意自足。其一积小坻,位置加密,跂伏 龁乳抵蹶,与前变态略同。复有拱而人立者,奇崛特 甚,非前所有。道士易以他名,使不与群羊伍。余曰:“是 不可易。左元放之遇曹瞒,其化而为羊与?兹羊之化 为石,是或一物也。今而后观兹石,冯而游,若脱而休茫乎日与之对而泊,不知所求,其有不复化为”是物 乎?道士顾笑,众皆沉寂起立若植。以余言为然,故书 以启后之游者。其所观三处,道士曰倪守约、唐元素、 王德厚。云:石去初平仙后若干年,为樵牧好事所取。 又若干年,道士悉能言之,于游者非有系,故不书妙 虚石旁有方竹一丛,萧疏可爱,堂名萧闲楼,有减笔 隶“物化”二字,极佳。水竹留膳,王倪各为煮茗。入小桃 源,路口有小桃源物外洗耳三石刻奇古,皆馀杭虞 似良仲房八分书。未过桥,为物外亭。过桥有亭,泉上 有台,名沧浪,溪石皆磊磈,水激射为峭峡,为盘涡。道 士徐南华携酒殽,并青窗王易所书赵元清《梦游小 桃源四时诗》来。青窗即故枢密王公之孙,名进思,官 惠院,号淳斋,善书而好吟,以避世立兄子为子,使出 赘,复分田送其妻归母家,而自为道士于此。南华酌 酒沧浪台槲阴下,行至岩扉间,新构小亭,名“别有天 地。”复酌亭上岩扉,有诸公题墨,新种桃梅夹道,道士 周云岩世昌要会酌楼上,石泉之徒王德谦益之,携 琴鼓再行。午,从观右登丹山,行穷林巨石间,观丹灶 及丹石,相传某年丹光见石上有道人养鸡,见鸡啄 丹取之,丹即飞去。今立祠与庵,祠前旧有二老树,一 树中断倒架,上半于彼树附着而生,下半则僵立不 相接,状甚怪奇,今为改祠,道士伐去,曾游者以为言。 丹山而左稍下有丹井,泉极甘冷。一径出小桃源之 上,抵二仙祠,回宿宝积观中。西庑石刻“赤松山”三大 字,李阳冰篆,伟甚。以赤字从大,下作火揭之,有火灾, 故寘不用,而存其迹云。十七日丁酉,雨。欲往三洞不 可,遂入城,止祥符寺,待霁,取道智者以往。十八日戊 戌,雨。留祥符,皋羽有“塔影雾中深”之句,韶卿足之。十 九日己亥阴。入宝婺观,谒星祠,登八咏楼。宝祐丙辰 岁,郡守谢奕修,改创“潜斋”,王野书扁,今易以他书矣。 时拏丁夫急,所带奚奴不敢出市衢。韶卿自同皋羽 访芙蓉盛太傅,共谈世故。晚归。祥符二十日,庚子新 霁,约审言自兰溪门会于北栅。韶卿父子续古、审言 登七宝寺塔楼,拂塔院,至道年碑石,遇且庵徐玉汝 于卢士安卜肆。韶卿、皋羽甚欲留,访诸老,以雨馀得 霁,重于妨众,遂行。既出城,遇抑斋刘权院梅居邵深、 道成斋王玉成于菱塘之东。王谢二道士自赤松来 西,鹿田寺僧怀玉留而相导。韶卿赋《北山道中》,众客 皆和。晡至智者寺,山路有亭,扁“北山”,唐乾元二年八 月,缙云县令李阳冰篆书,入而为倚松亭。过桥有亭, 扁“灵源”,小憩亭上,又潜斋王公书“灵源胜地”四大字, 寘之云堂后庑,寺僧莫之贵也。日夕过凤凰山法清 院。山形如凤凰,旧为法朗石,晋开运二年为国泰,今 改法清。山西有一怪松,偃蹇如盘龙。院僧圆矩云:“昔 潜斋王公尝护以栏楯,游憩其下。”是夜宿院中。二十 一日辛丑有徐生馆。法清,酒狂士也。晓起携诗见赠, 有“凤凰山上凤凰翔”之句,联中又以“耕田鹿化石羊” 为对。临别,密谓审言曰:“余以鹿比僧,羊比道士,凤凰 比诸君子。”审言途中述其语,众皆绝倒。从法清而西, 过故康懿秦国长公主坟园。未至观半里,有岐径,行 五十里至金华观。登山可至九龙寺,上有刘先生讲 堂,刘孝标读书处也。三洞上为朝真,中为冰壶,下为 双龙。三石扁,皆飞白书立下洞口观,有“天下名山”四 大字。观之左为椒亭,所从入洞路也。以山下平地言 之,此则山巅,然而迢递宽衍。观之前,居民成聚,则此 乃洞天之趾耳。双龙洞口,石室明净,可坐二三百人。 仰视石室绀碧,其隐约可名状者,为云物,为仙桃,为 道人。比肩而立,龙首见其左,而尾悬右。石壁上又悬 石至地,独黄色,俗呼吕先生藏身霞衣挂其旁。有北 斗星窠洞,穴如蟆颐,水淙淙从中出,即流入右偏暗 出洞外溪涧,众束炬揭裳伛偻,踏水入内洞,凡三丈 馀,其首背皆擦石。旧卧小舟而入,今舟敝,漏置水际。 既入,复虚旷如外洞,水从右流,莫测其浅深。执炬者 一一相指告见蜂窠石、水蛙石、石钟,手捶之,钟声仙 珠累累贯岩上。石门,限雪山,山前雪山后雪梁之皎 然仙笠悬岩石。又有石鼓,捶之,鼓声有龙形蜿蜒,头 角须尾凡二,屈蟠隐见,爪尖皆白石如玉,所谓“双龙” 也。又有猫一狮子一头,足尾皆具,额有珠。又有大龟, 黑色白蛇斜绕其背,首入甲下,奇甚。又有霜崖,粲如 繁霜。又有卷石小窍,指面大,有水正滴窍中,名“仙人 砚滴”,候片时才一滴。仰视洞中,他无漏泉,独此耳。又 有浴室,石棂三足,蟾悬钟宝盖,如名刹讲台上所设, 而加高大。海角虎蹲立,云霞五色,欲飞极里。从暗处 俯伏,远望洞口,水中所从入处,仅一小隙,透明如十 五夜月,名“仙人望月。”又水波石粼粼然,大者如浪转 雪。山后而左为滑台,为池为田,畦町高下可数。仙人 挂衣,横十数丈,衣纯素,袪袖蹙折皆天成。又仙人眠 石,方整可卧。一一看毕,然后复从洞口踏水而出。凡 洞中所见,不假一毫镌凿,而形状自然,其妙处殆不 可言也。登山几半里,至中洞。洞口视深处,乃暗穴,但 闻潺潺水声,束数炬相后,先若入井“然。稍斜向内,众鱼贯而下,石滑且险。约三十丈,至水帘,自高岩喷出, 下有巨石,盛之即不知水之所往。水帘出处,前有悬 石如钟,又如飞凤。视水帘以下,复沉沉深黑,人多不 敢复入。”皋羽毅然扬炬而前,韶卿、续古从之。由水帘 之右转而深入巨石无数,回视水帘,乃在目前。愈入 愈深,下复无水,有石笋入空旷中,高可三四丈,色莹 如玉。从石笋而下,极底有石室燥洁,曾游者留题在 焉。回至水帘,渐可望明而上,不如入之险也。然不能 深入,则不得尽其奇,来游者率望水帘而止耳。又登 山二里,韶卿父子皋羽、续古,倩两山僮,买竹薪束炬 至上洞。入洞而右为观音洞,从岩罅越石限而入,展 转愈高,攀援至观音前,其石像天成,垂衣伸一足如 土偶者。但高入岩地罅以炬烛之,仅得其半,而臂与面 莫尽见也。旁有潭,深不可近,名观音井,又名“龙潭。”复 寻旧路出,从大洞正面而入,历三数坡陀,其石上云 霞波浪、霜雪屋室之类,皆不减下洞所见。洞口天日 之光,斜射洞中石崖上,淡如月色,奇甚。内有石梁高 挂,深可二三十丈,白龙护其左,苍龙护其右。又入有 天池深广,四畔峻壁不可下。池之里有崖,如两扉而 启。其一极黑,暗中远望石扉启处,天光下烛,盖洞天 漏明,而人莫知。其处名一线天,既隔天池,不得复深 入也。双龙洞口题名石上,韶卿《赋三洞》云:“金华北山 三洞天,垂髫欲往金华”巅。春风吹衣雨洗屐,瘦筇忽 拄苍山烟。山高地平走幽涧,根络石上森楠楩。步从 飞桥瞰石洞,崖色阅世知几年。风痕雾迹化异物,龙 首昂左尾右旋。就中暗穴如蟆颐,急水泻碧鸣娲弦。 诉流束炬照徒涉,肩背擦石行拳挛。水穷路夷内景 得,以炬交烛穷幽元。细纹蹙波涌浪接,皎彩凝雪飞 霜鲜。大为狮子虎犀象,琐碎亦复蜂屯然。蜿蜒双蟠 角尾具,一一玉爪拏苍坚。穷龟负甲色深墨,长蛇白 质相萦缠。钟能钟声鼓能鼓,不假枞簴知谁悬。直棂 斜槛藏湢室,短畦长町移原田。青云白霓五色霞,笑 尽败絮留丹铅。中途经过最深窅,伏身低眺洞口泉。 空明一隙隔远见,秋蟾浴海光婵娟。左岩袈衣颇横 亘,叠折众皱垂蹁跹。自馀神怪不可极,似凿非凿镌 非镌。出登山腰叩中洞,外视石井闻潺潺。入深踏险 思捶绠,长竿揭炬后且先。水帘可俯心为掉,到此十 九归言遄。嗜奇不惮历磊砢,足以目故差轻便。翻身 却望水帘处,银河天落悬吾前。常情疑复下百尺,积 水定作神龙渊。石干径辟却“易进,玉笋拔地脩而圆。 宜为渊处乃为屋,亦或摩挲题新篇。同游疑我久未 出,笑谓岂欲井底眠。林幽风起日已晚,犹睨高洞山 之巅。薪蒸可买樵吾导,不远数里仍攀援。傍从石壁 入深处,如铁户限琼为檐。俨然海相挂珠络,熟视岂 信非夸传。左为朝真正面入,便想笙鹤遨群仙。云霞 波涛仙衣裳。”奇诡岂必下洞专。欻然修梁架岩起,左 右苍白龙形全。望中极底胜漆黑,双扉隐隐起半边。 天光一道烛扉内,知此明罅从何穿。“深壁峭不可 往,安得插羽如飞鸢。嗟余兹游尚牵俗,身所骤历辞 难宣。但思乞水学坡老,洗眼看字消馀年。”是夕,僧怀 玉同归西鹿田寺止宿。寺丈室后有奇石峭立,罅坼 间,可行林泉,幽胜特甚。默成先生潘公大书其处云: “余往来南北两山馀二十年,独未曾至鹿田。绍兴七 年四月十七日,同智者长老法铨来于”崎岖险隘之 中,得虚旷宽闲之地,修篁乔木,巨石瀑泉,气象雄伟, 此盖未之见,不独甲于金华也。自是评吾乡山水,以 此为第一云。其丈室遂榜第一轩上为思贤阁。是夜, 听雨轩中。二十二日壬寅晓霁,过东鹿田寺,廊庑列 诗石,内有叶丞相衡集杜五言四韵,中二联云:“水花 分堑弱,山水抱云稠。更宿招提境,还同惠远游。”又僧 舍壁间有郡倅金陵吴琳题诗,中一联云:“云暗雨来 疑是夜,山深寒在不知春。”潜斋王公尝和其后。行数 里,至灊斋所营山桥,穆陵御书“山桥书堂”四大字,下 有懒瓒岩,岩上有亭,亭之西有石笋。又傍岩临溪为 亭台,远望州城。城中之塔钻小双溪如篆文。路口有 亭,扁“北山”,今亭台皆芜废。既下山,王、谢道士登山取 别,径归赤松。至潜岳寺前,帝臣、审言同入城。韶卿、皋 羽、续古、肖翁取赤松源口虎头岩下道遇雨,抵上坦 旅宿。二十三日癸卯,晓霁。近午度太阳岭,晚宿柳时 声、居圣传之兰溪,留诗以待,续古先归。二十四日甲 辰,过松岩陈粹翁。午,与皋羽别,晚复雨。二十五日乙 巳,韶卿父子回,抵吴氏书塾,客有问金华胜游者,韶 卿以诗叙其概云:“赤松上下雨霏微,八咏楼头重拂 衣。西港晴来汀草长,北岩幽处洞泉飞。风敲定磬鹿 春过,月满丹台鹤夜归。历览因知古词客,盛夸云梦 未全非。”皋羽归后,作《金华洞人物古迹记》

    金华洞人物古迹记      谢翱

    金华洞,去县三十里,洞有三道:赤松,东西鹿田。自上 而下,远望若建瓴水;及至,复平坦,无他险道。北山由 上而下,气喘喘不暇息,然亦不觉劳苦。下洞右为椒 亭,亭上望洞口若铁瓮,石正青黑,洞内外分为两。由铁瓮入,可坐数百人,有穴如蟆颐,水出,自颐入地中。 下山复不知何处。由颐入,卧小舟,童仆篝火傅舟。进 至岸,寥泬空廓,行颿颿有声。由右转左,复从颐出洞 外。二百步,至中洞口。自洞口东炬回旋入地底一出, “出良久,有二里,至上洞。上洞分左右为两,变怪开阖, 为体各不同,而天地山海人物之类最多,归而以其 类识之,总六十有四,并十二而五,得五十七,为仙人 藏身处。一石黄色,亘地在外,洞右为”道人比肩而立 各一。在外洞上顶旁为大士,垂珠缨络,箕踞而坐者 一。在石之右,凡为人之类四,而形影小大有不犯焉。 为碧桃,枝实累累垂下者一。处在于外洞顶右为石 笋拔地而玉立者一。斜上苍紫而迸于地者一。在洞 中水帘后,凡为植物之类三,而苞萌蕡实有不犯焉。 为苍龙,首尾相应者一。在外洞左右对为龙头角鬣 尾及爪痕如玉者各一。在内洞右,为苍白两龙,鳞鬣 欲夹石梁飞度者一。在上洞左角,为右黑龙,而白蛇 自背绕其胁者一。为蟾蜍三足一。在石门限北,为游 鱼布影于石者一。在外洞顶西北,为虾蟆匝地者一。 在蟆颐蓄水傍,为石蜂窠房牖如纹者一。在虾蟆石 上顶为石狮子,而石虎者各一。在雪山前为大小象, 脚大二小一在内右转左。凡为山海奇怪之物,总十 有四,离而为二十有一,而鳞介羽毛飞走有不犯焉。 前后雪山:一在上洞,为云霞五色;二在霜石上稍西 及上洞右为仙人望月者;一在蟆颐受日处,正圆如 三五夜,为日影射石壁,类月光在地者。一处。在上洞 石之左为北斗七星窠一,在外洞外之左。凡为在天 垂象之类九,不犯二三焉。为天涯海角各一,在下洞 内右滑台一,在内之左。为石纹细涌,如水波浪痕者 一,在下石上左为仙人种玉田者一,在下左丘亩步 角可数。为天池一,在上洞天扉下石井一,在上右角 下。皆深黑,莫测所穷。凡为在地之类八,不犯一二焉。 为石门限,溜室窗棂各一。在石限内为石柱一,在大 小象脚外石室一,在水帘石笋后。水落,沙石盛之,辄 渗下不溢。帘后束炬可立,先出者视互出入者与束 炬立帘后者,若神人然。为石梁一,在天池左,可数十 丈。为天扉中折,日光射其内者一,从洞背寻折处,复 不可见。凡为栋宇之类七,而求其犯者无一焉。为石 钟鼓,自洞顶悬而虚其下,而声各如其所名者。一在 仙笠东,为仙笠。一在鼓西,为笔格而山立者;一为砚 滴,石穿溜若一蚁钻珠,而洞顶滴泉,正当其处;一与 笔格自为左右,为悬钟宝盖,类云气结而天花雨者; 一在钟鼓南,为仙人挂衣,痕蹙蹙如新者;一在“石床 右为小挂衣;一在外洞黄石上,侧为水帘,飞空而下, 类珠碧缀成者;一在中洞旋石中为小悬钟;二,在中 洞及上左。凡为器玩之物十有二,而求其犯者无一 焉。余尝独行山水间,遇古迹奇玩,见于外,有过此无 不及者。至内观,若神犀宝鼎,烛影图物,夔龙魍魉、天 地山海之藏,皆莫得逃其状,此”为尤绝。友人方君凤 既集为行纪,志所变怪,先后有差。余尝欲与善画者 日夜相对,盘礡其下,写为图,分合数面,求书尾于山 林畸人静者传之后数百年以为希世之宝。而力有 未能,辄叙其概,而为之记。凡以昔之得游而观者数 千百年,既不可知其人而往矣;后之欲图而观者数 千百年,岂无有与我同志者?其于此庶乎其有考也。

    自岩麓寻泉至三石洞记    前人

    至岩麓,止十日。散发空翠,行且唫,顾谓方君:“得流泉 㶁㶁漱石齿,吾二人以耳枕之,以洗吾悲,何如?”方知 指田间流泉故道,皆达麓而来,谓其源自药壶山出。 山之愚民辟田,其背,尽激之过颡,以故枯。为陆者,不 知其几年,无有能复之者。乃与余行二百步,至激泉 处。由激泉而西百五十步,皆曲沟断石,民桥其上。有 草,类菖蒲而小,无脊,一本皆九节,盖楚南谓之“荪。”又 沿沟行九十步,乱山如蹲,崖倾石立,洼者,凸者,跂者, 伏者,仆且僵者,散而布者,如羝之乳,如鹿之奔,如鼠 之飞,如鸟鹊之俯啄,如兔之自吐其子,猿猴之垂藤 而饮于水也,如鸡犬之“于鼎而仙也。”其变怪峭特, 余无以诘之。山之僧作亭道上,泉出于药壶者赴焉。 同游括吴子善韶卿之弟君实子肖育,皆掬泉于泓, 漱且憩,有泉鸣林薄间,断续相应,类《金奏阕》,而石声 间作,又有缥缈益近,若浮云飞絮,游空而下,殆不可 穷其状。闻唐有僧名而仙行者,贞观间自南麓来,结 庐于此,寂然自言千七十“岁有奇,盖出于周末也。庐 为寺又五百年,因往观焉。”其碑记僧所说铅汞事,乃 效晚唐人诗,独不作秦汉以前语,亦不可晓。遂由寺 之西,扪萝而上,得石洞,岩爽垲,可坐数十人。视岩前 樵牧,路如线,往来,负且牵,皆交擘不相忤。又东行,抵 相对巨岩趾,得二洞:其一温然如春,可久坐,自外望 之,若无有者。其一空回寥廓,闻人语如投珠于壶,滴 泉垂草,杂飞蝠续之,苍碧欲动。石平润,可抵处十数, 各倚梯拂藓,题诗其上。逮暮,犹沾沾忘归,穷泉源,直 抵药壶顶,望两山墙,立石飞耸欲堕,可为亭者一处; 磵中立石可为桥,接西岩者一处;洞傍可为屋若园 各一处。盖居于此者日游而不知。余与二方吴君得 之,若行外国,遇异人,出奇玩相饮宴,皆世所未有。故 书以遗后之好游者,俾有考,且属韶卿居焉。

    小𬬻峰三瀑记        前人

    “睦土瘠,民之岩耕者发土石,趾如刃游,肻綮如肋,弃 而复食。故凡树石奇玩之邻于耕者,殆无完景。间有 得全其天,不毁以休息于此土,皆民之所弃也。其胜 处的然见于《图经》”者,又为尘襟俗驾,旦至而睨之,毁 画赘疣,以丑其外,朴斲窍凿,以死其内。与兹土为仇, 又有甚于民之所垦者。余至新亭之紫溪,得𬬻峰,紫 烟浮动,旁无杂植,肻肋之地,以为之累,而又见遗于 《图经》,不为人所知,故得岿然以存。水南出,经其趾,杂 苔藻,不染他色。友人翁君世居其下,因约余赋诗。闻 有龙门瀑布者,相去复不远,由溪之别涧行三五百 步,水皆西流。余谓水之于天地间,西行极少,所产必 珍禽怪石与有道者居焉。故三百里“诉风而西,即其 大者。”遂相与蹑足。苍苔水石间,有岩穹窿如门,落深 瀑数千丈,下为潭浴。石苍碧,类白虹饮于井,而蛟龙 搏之者,既掬泉咽,且却毛发起竖。由穹窿扪萝而上, 望双流绕麓,石益深翠。日且晚,各赋诗岸帻,乘月而 归,约九日寻源至其顶,如期携酒插菊。诉双流益东, 古藤青壁,殆非人境。沿沟溪二百馀步,地稍峻,泥如 沙,欲流者数处。仆且起,乱石云浮,烟岚薄,林木片片 欲断。足相趾而进,不敢视。稍间断,前足已远,后者望 前者如乘云,空中遗影在地。进至峡,得一瀑,自岩下 为三级,流乳成池。四顾岩壁,木根翠色欲滴。众客青 蓑白帢,浮杯乳上,举酒酬水,遗殽核其中。樵童牧竖, 观以为异。复由乱云上,稍南,一石嵚嵌飞动,瀑蜿蜒 如舞白虹而下,涎沫转掉,余无以名其状。复缘崖至 顶,望乳池上复二级,流乳丛薄中,草木皆芝术香,盖 此中所望而未见者。明日复由回峡登前壁,望上级, 垂萝裹湿藓,下与瀑属。归而定其处,为三瀑,识其可 为亭者四:曰“放鹤。”在瀑顶;曰“穹石。”在瀑下“浴石旁曰 可咽,在上乳池之下曰弄月,居乱云之上。可为桥者 二,跨中瀑曰玉峡,居两瀑合流曰双谼。”为图遗同游 者谋之,不欲窍凿朴斲赘疣焉以累兹山。始櫋蕙茸 药以备藏,修种梅数本。瀑旁为泥丸散桃岩上下,春 秋临流濯发,夏乘风长啸顶上,冬看水柱,如是以老 吾年足矣。桥与亭以某月经始地,先纪其事,与同游各 赋六诗,书于后。后二年,亭成而刻之石。

    游金华三洞记       程端明

    出蓝溪门,行可十馀里,至上、中、下三洞。下洞石壁卓 立,水深三尺,人仰卧舟中,群仆岸立,用竹竿箭入丈 馀。乃登岸仰视石门,去人面仅四五寸。举火烛四壁, 壁有题名,皆五代国初人。不见风日,墨迹如新。中有 “捣药臼,臼阔可三尺,有泉正滴其中,终岁不满。旁有 仙人田,丘陌井,井有耕犁迹。又有仙人衣如折叠罗” 帛。洞中有蝙蝠,大如鸦,白如玉,正类坡仙所记碧落 洞中蝙蝠,观已乃出。洞约阔十丈许,此下洞也。中洞 有水帘,飞涎溅沫,有石壶,深不可测,足稍不谨,则堕 其中,幸有石天窗光烛其处,此中洞也。上洞亦有石 天窗,其石如乱云,如堆卵,石崩裂欲落,人皆不敢仰 视,然亦亘古至今终不落也。中有洞房,侧身乃可入。 上有玉女,端坐如观音,缨络具备。观音之前有泉,蜜 甘,能愈疾,人既饮复筥挈以归。时偕行者八人,其七 不敢登,畏其险也。

    金华三洞纪游       明戴澳

    余曾以万历丁巳过长山,时西湖花信趣人,第凭元 畅北栏一望,遥翠而去。私谓“三洞故灵境,岂真云霞 能秘之?”距四明虽千里,誓必施杖履其地。崇祯己巳, 以春杪偕谢伯贞再过长山,访金孟章大理、朱延之 参知。孟章远在绣川,书招未至。延之别业在鹿田,真 三洞主人也。一见便招,游三洞,时方积雨,以逋愿获 “偿,兴殊勃勃,不谓湿霭万重,能妨我两人蜡屐也。”比 就道,天有霁意,群峰历历,初去冠云,新翠堪挹。行十 馀里,至罗店,率盘窈谷,破轻岚去,忽见人家在山嘴 谿头,便觉尘瞩一改。缘谿数折,两山转峭,石路多危。 望见几家参差,俯壑则双龙洞前也。延之迟我精舍, 酒樽茗碗,坐水声中。饭罢,至洞口,𧮯豁西向,可受千 人,双龙首爪,若拏躩云际。顾欲探其幽异,则横壁截 流,必小舠冥度。时新涨襄壁,曾不容刀。延之命聚锹 决壅,刻景待度。余与伯贞俱谓曰:“水如建瓴,越宿自 减,毋徒急与之争。”乃舍而寻刘孝标讲堂。从洞前北 折,逾一小岭,微径仄峭,几难布武。至讲堂可三里,方 含夕晖,五彩相射,盖巨灵所绘,寸石皆绮矣。自石室 外,谿山迫窄,无可栖迟,特孝标佐隐之一资耳。比还, 洞前暝色已合。延之置酒,流连谈宴,及石泉淙淙到 枕,飒若风雨围屋。伯贞曰:“即此便非人境。”余曰:“画船 听雨,正复无此畅涤。”晨起,洞仅容舟,舟深尺许,广三

    之,以次入,仰而卧。石去鼻寸,入可数丈。起顾入处,隐
    考证
    映有光,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似此景色。列火入,

    有如门者三,冰柱作细波纹,石乳所结也。石罅有如 亩圳者,曰仙田。左倾㶁㶁水声出石底,折而右,仰视 多奇状。一穴如盖,悬石作钟声,卧石如鼓,扣之不必 以蜀桐也。再入,乱石参差,虎蹲鼍举,不可殚状。过此 益嵚崎,率偻而入。延之曰:“必欲穷之,当裹十日粮,直 透天台、四明。若犹未也,不如留作想头。”馀隽遂笑而 返。趺石上,再一听钟鼓引满者三,爆竹数声,石震欲 裂,烟秘洞中,出望水光隐映,知近人境矣。以次出,伯 贞曰:“入洞牵舟,卧舟面壁,此为最奇。桃源不可复寻, 其路想当如此。”余曰:“渔郎岂遂迷路,正恐此路一通, 渔郎长作乡导,渔艇长供客游耳。兹负舟候客者,恨 昔人不作渔郎迷津也。”问冰壶之路,延之曰:“此洞须 缒而下,旁无可援,向怖所闻,未尝一至。窃恐退之上 天柱峰不得下,有斐下冰壶洞不得上,不如止也。”余 笑曰:“退之此举,败人许多佳思。”由是径上朝真洞,左 折度岭,望见鹿田别业,在深篁乱砢中,心眼俱赴。左 折趋朝真,至定风岩少憩。自此线路缘崖,俯瞰千仞, 延之危阻。余笑止之曰:“毋更烦华阴令分取。”退之一 段奇怖。然竟不肯却,掖一僮至洞口煮茗,休杖,良久 乃入。百馀步稍洼,垂乳如蜂房,如莲瓣,左开一泓,悬 流暗落,窈窕不可穷。复数十步,度攒磊,颇费跻攀。望 见线光界壁,盖岩缝日影也,是为一线天。欲逼视之, 堑绝难到。仰视飞梁,如断虹切汉,下引丽瞩,如累崑 石,绝品,大斗赏之。还近洞口,微光破暗,如夜乡晨洞。 左有别穴,转入转峻,右峙两柱若门,内若房栊,益上 不可极多蝙蝠倒悬,谓食之可仙。出洞径走鹿田,习 险,遂已忘怖。饭于草亭,微雨浣花,奇石作供。出两苍 头,吹筒击剑,胜情愈鼓。饭已,登垂云岩,见双谿如练。 既而遍探诸胜,如石浪云林,离台响石,负峭结庐,临 危作亭,幽讨忘羁,升眺取畅。余谓延之曰:“自孝标去 后,烟沉草芜,千有馀载,得公洗发,面目复开。但延之 非空谷可贮,恐秋桂春萝,旋当移文相让耳。”入鹿田 寺,一僧病酒,不能迎客,寺亦无复可游。雨霁,遂与延 之别,从东岭出山,过斗鸡岩,破石作谿,时成烟瀑。伯 贞曰:“千寻峻泻,令岚翠俱湿,绝类雪窦西坑。”将寻赤 松宫,看初平叱石成羊处,而逼暝无及,急抵寓,则知 孟章已至。翼日觞我双谿上,以不得同游为恨。余曰: “事忌举全,犹有赤松未了缘天似为我留一主人,四 十年后,当共叱石使起。”

    金华山部艺文二

    《栖山诗          梁》·刘峻

    自昔厌喧嚣,执志好栖息。啸歌弃城市,归来事耕织。 凿石窥嶕峣,开轩望崭崱。激水槛前流,修竹堂阴植。 香风鸣紫莺,高梧巢绿翼。泉脉洞杳杳,沈洑下不极。 仿佛玉山隈,想像瑶池侧。夜诵《神仙记》,既吸云霞色。 将驭六龙舆,行从三岛食。谁与金门士,抚心论胸臆。

    金华山          唐袁吉

    金华山色与天齐,一径盘纡尽石梯。步步前登清汉 近,时时回首白云低。风偷药气名何限,水泛花光路 即迷。洞口数声仙犬吠,始知羽客此真栖。

    金华山         宋王安石

    空林乔木老参天,横贯东南一道泉。六月杖藜扶石 路,午阴多处弄潺湲。

    赠金华隐者        明高启

    “我闻名山洞府三十六,一一灵迹绝真箓。金华秀出 向东南,远胜阳明与勾曲。楼台缥缈开烟霞,天帝赐 与神仙家。灵源有路不可入,但见几片流出云中花。 子房之师赤松子,三千年前亦居此。飞行恍惚谁解 寻,漫说至今犹不死。松花酒熟何处游,瑶草自绿春 岩幽。群羊卧地散如石,老鹿耕田驯似牛。闻有隐君” 子,乃是学仙者。自从入山中,不曾到山下。世人莫知 其姓名,以山呼之不敢轻。樵夫忽见苦未识,识疑便 是黄初平。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坏。茯苓 夜煮傥许飧,铁杖来敲石门响。

    游金华山         严天祥

    行尽崎岖路转征,霏霏空翠拂人衣。松华阁雨晴还 滴,石乳凝云白欲飞。洞口月明龙已化,桥边仙去鹤 来归。我来欲问《长生术》,流水空山自落晖。

    登宝婺观望金华山     陈逢春

    中天楼阁倚苍茫,北望芙蓉瑶草长。云暗赤松犹住 鹤,山馀白石已亡羊。五峰烟树生秋思,万古江流送 夕阳。羽客相逢传往事,至今洞口夜生光。

    秋日游仙洞         叶官

    三洞层岩宿雾中,携筇登眺胜崆峒。微茫树色千峰 雨,远近秋声万壑风。风浪石含烟泛白,鹿田叶落半飘红。已寻飞练冰壶吐,直上朝真天地空。

    金华山部纪事

    《辍耕录》:“婺州许白云先生谦,字益之,隐居金华山,四 十年不入城府,著书立言,以垂教后世。浙东廉使王 公继学访先生于山中,谓先生清气逼人可畏。既退, 明日举学行荐于朝,有录其举文至者。先生方讲说, 目不一少,视其无意于仕宦如此。先生殁,追谥文懿 先生。”

    金华山部杂录

    销夏金华洞,有韩无咎诸人同游,题云:“淳熙改元,七 月既望,陈岩肖子象、陈良祐天与、黄掞子馀、赵师龙 德言、韩元吉无咎观稼秋郊,自智者山来谒双龙洞, 篝灯蒲伏,遍阅乳石之胜,寒气袭人,酌酒竹阴,支筇 至中洞饮泉乃归。”

    《图书编》:“金华,汉长山邑也。连山环抱郡城,其西中断 如玦,浙水出焉。浙源发东白山,繇乌伤西下,经郡城 南,合华溪水为双溪,又北折东骛而入于江。其山则 北走严陵,南极闽峤,东逾天台,委羽以达海上之诸 峰焉。故自六朝以来,号为山水名郡。”

    金华山部外编

    《神仙传》:“皇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 士见其良谨,使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馀年不复念 家。其兄初起行出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 一道士,初起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 之四十馀年,莫知死生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曰: ‘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皇字初平,是卿弟无疑’。初” 起闻之,即随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 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 而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 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于 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初起曰:“弟独得仙道如此, 吾可学乎?”初平曰:“唯好道便可得之耳。”初起便弃妻 子,留住就初平学,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岁,能行于 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还乡里,亲族死殆 尽,乃复还去。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 其后服此药得仙者数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