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第134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百三十四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一百三十四卷目录
仙都山部汇考
图
考
仙都山部艺文一
仙都山铭 唐张鹭
鼎湖铭 韦翊
仙都观记 宋叶梦得
仙都纪游 明郑怀魁
仙都游乘 戴澳
仙都草堂记略 皇甫汸
游仙都记 郑汝璧
仙都山部艺文二〈诗〉
仙都山 唐徐凝
游仙都 明王明汲
又和曹唐诗 前人
仙都山部纪事
仙都山部杂录
仙都山部外编
山川典第一百三十四卷
仙都山部汇考
《道书》第二十九洞天之仙都山
仙都山在今浙江处州府缙云县城东二十三里,古 名缙云山,三面临水,峰岩洞谷,备极奇胜。相传黄帝 升仙于此,即《道书》所谓“仙都祈仙洞天”也。
仙都山图
考
按:《元和郡国志》,括州即处州也。括苍县“缙云山,黄帝 升仙之处,有孤石特起,高二百丈,峰数十,或如羊角, 或似莲花,谓之三天子都。有龙须草,俗云群臣攀龙 所留者。”
按《洞天福地记》第二十九洞:“仙都山,周回三百里,名 仙都祈仙之天,在处州缙云县,赵真人治之。”
按,《方舆胜览》,浙东路处州仙都山在缙云县东三十 里。宋谢灵运《名山记》云:山傍有孤石屹然,高二百尺, 三面临水,周围一百六十丈,山顶有湖生莲花。《舆地 志》云:“即三天子都。曹。”唐诗:“孤峰疑碍日,一柱自擎天。” 按,《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缙云山在处州缙云县,一 名仙都。〈注〉本括苍县地,旧传“黄帝游仙之处。有孤石 特起,高二百丈,峰数十,或如羊角,或如莲花。隋徐则 杖策入缙云山。”
按《云笈七笺》:“黄帝链石于缙云堂,链丹时有非红非 紫之云,见是曰缙云”,因名缙云山。
按《三才图会》仙都山图,考仙都者,鼎湖也,世称轩辕 鼎成上升而五色云见,故邑称缙云,道书“二十九洞 天”也。山去县二十里,过桑潭,遥见姑妇、仙释诸岩,皆 以意名之,不甚肖。再历步仙桥,悬岩千仞,色白如抹, 名仙人榜,上有谢康乐、王龟龄、朱晦翁诸刻。览毕下 舟,从小蓬莱穿合掌洞,至龙舌洲,复登峤百级,上忘 归洞。下洞里许,入玉虚宫。宫右一方石如天柱,高数 百丈,而围半之。巅有湖,久雨则湖水溢,水下湖畔大 木茏苁如虬龙,此鼎湖峰也。傍有伏虎岩、苍龙峡。出 峡登舟,则顺流经练溪,上群玉台,登台则傍观五老峰,如蚁附矣。
按《广兴记》:处州府仙都山在缙云县,《道书》谓祈仙洞, 天上有鼎湖,产异莲。湖之东为步虚山,奇峰千仞。西 为忘归洞,即李阳冰隐居也。
按《浙江通志·山川考》:“仙都山在处州府缙云县城东 二十三里,古名缙云山。”按《道书》,此第二十九为仙都 祁仙洞天也。《图经》云:唐天宝七年六月八日,彩云起 于李溪源,覆绕兹山独峰之顶,云中仙乐响喨,鸾鹤 飞舞,俄闻山呼万岁者九,诸山皆应,自申至亥乃息。 刺史苗奉倩上其事,敕改今名。
按《处州府志山川考》:“仙都山在县东二十三里,古名 缙云山,唐天宝七年改今名。”
鼎湖石在县东二十里许,曰独峰,曰玉柱峰,又名丹 峰,即石笋也。前临练水,后迫步虚。谢灵运《名山记》:“缙 云山旁,孤石屹然干云,三百馀丈,三面临水,周围百 六十丈,顶有湖生莲花。”《东阳记》云:“昔轩辕乘龙车于 此上升,车辙之迹犹存。”今顶上松柏长青,湖之深润 可知。《乾道括苍志》:“黄帝铸鼎荆山下,既升天后,因名” 鼎湖。又谓黄帝披山通道,迁往无常,以兵师为营卫, 盖东游至此。又云:“黄帝乘火龙飞升,小臣攀龙髯堕 地。”今山谷间有龙须草,有火龙墩。
童子峰在独峰侧。亦如笋居独峰胯下,如童子状。 步虚山在鼎湖东,轩辕炼丹于此。山巅平厂,有若坛 𫮃。又有小峰,形如北斗,一名“斗岩。”有二松,大数十围。 每晴日则雨点滴沥,阴晦却无,道士疲于游观,伐之。 旧有“雨松亭。”
仙水洞,在仙都山侧,有泉出于罅中,大旱不竭。 隐真洞,在步虚山,刘处静隐于此。
天堂洞在仙都玉虚宫后,山顶人迹罕到,旁有二石 漥,左者水清常溢,右者水浊常缩,名曰日月泉。 金龙洞,在玉虚之后,《一统志》云:洞里深不可测,道家 所称洞天者此也。宋天禧四年,投金简于中。
双龙洞,在独峰之东。磐石横跨,清流不竭,旁有阴窍 横穿,持炬而进,莫穷其际。宋绍兴间旱,有二龙蟠其 下,电光时闪烁云。
小赤壁,上空下洞,莫测其深,亘数百丈,高颇似之。 天师岩,岩下有洞,可立二十馀人,一穴直通于溪。古 老云:“昔年旱祷辄有应。”遂建殿于洞前。
黄豂岩,在仙都山东,壁立横亘数十寻,岩窦谽谺,色 绚五采,远望如云锦,近视若霞绡。
伏虎岩在独峰之西,有石如虎,一名“驻狮岩。”
翔鸾峰在独峰,隔溪相对,有二石,形如鸾翔。
梯云洞在仙都山岩下,自平地至山腰,长六十馀丈。 合掌洞在仙都山内,旷甚,上敛下广,形如掌合。 忘归洞在仙都山西麓,内甚空厂,洞口有石,耸出溪 流之上,登者览尽仙都之景,令人忘归。
灵龟岩,在独峰北。巨石倚立,若龟昂首。乡人验燥湿 以卜雨旸。
悫头岩在练溪中,状类悫头。
好山,在仙都山西。
小蓬莱在仙都山西,怪石奇树,峭立数仞。刘爚大书 “小蓬莱”三字,多题咏,镌于石。
初旸谷,按《一统志》:在仙都山,隔岸临金花潭,石屋连 环,玲珑虚敞,启明时,日光先受,故名。唐令李阳冰篆 “初旸山”三字,相传有倪翁隐此,又篆“倪翁洞”三字。 云英谷,在初旸之北隅。
响岩,在初旸谷旁。上下二级,可容数百人。每遇足迹, 人声鞫鞫相答。
玉甑岩在初旸谷右。山半有石起如甑状。岩下有穴, 宛若灶门。天将雨,雾气如炊,溪流瀑涨,内有沸釜之 声。
“小仙都”有二石笋,高可百丈,联立如卓笔,似仙都石 而小,隔岸有群仙岩。
《古迹考》:黄帝祠,唐邑令李阳冰手篆“黄帝祠宇”四字。 独峰书院在县东二十三里仙都独峰前,朱晦翁持 常平节来憩于此,爱其山水清绝,有似武夷,常赋“‘碧 涧修筠似故山’之句,又有‘于此藏修为宜’”之语。嘉定 间,郡人叶嗣昌始创礼殿,为讲肄之所。咸淳七年,邑 人潜说友即旧址广而新之。洪武间,为知县朱成远 所毁。
缙云台在缙云山。刘澄《山水记》:“黄帝炼丹之所。”今废 址尚存。
驻鹤亭在仙都山忘归洞前。
“照水亭”在仙都山放生池上。
忘归亭在县东仙都山忘归洞前。
“撷芳轩”在仙都山
仙都山部艺文一
《仙都山铭 》唐·张鹭
“《仙都有山》。山出万山,直上千寻。入烟霞深,圆如笋抽, 高突云阴。标表下国,权舆上帝。日欤月欤,万有千岁。 东西大镇,川泽四卫。造化无言,莫之与对。晴岚依依, 宿雾洞开。仿佛有象,神仙下来。灏气氤氲,灵鸟还回。 永殊尘杂,不鼓纤埃。绝顶耸崿,澄湖在上。人罕戾止, 孰窥其状。日烛云披,风飘液飞。如雨雨空,微洒沾衣” 谷采松阴,潭影曙晖。往往鹤唳,不知所归。唐垂百年, 元宗体元。响应万岁,声闻上天。帝祚明德,祠堂在焉。 永怀轩后,功成此地。丹灶犹存,龙升万里,事列《方志》。 道高青史。无复仙密,空流溪水。百越之内,此山为大。 恍若壶中,疑生象外。直而不倚,高而不始。古往今来, 独立沧海。
鼎湖铭 韦翊
“亭亭仙都,峻极维嵩。屹立溟右,削成浙东。发地直方, 摩霄穹崇。灵沼在上,祥云积中。圭埴千仞,柱宁四封。 目视不及,翰飞靡穷。群阜奔走,列仙会同。轩后攸访, 碧岭是冲。丹穴傍起,金溪不融。日照霞附,月映绡蒙。 壤绝栖尘,木无寓丛。居幽不昧,守一而雄。万寿报响, 九成来空。佳名未复,展礼斯洪。《箓作》惩止,年祈感通。” 莫高。匪兹造化之功。
仙都观记 宋叶梦得
仙都观,在缙云县东南十里。旧传黄帝炼丹其上,今 为道观。唐李阳冰为令时,书“黄帝祠宇”四大字尚存。 山水奇秀,见之若图画,殆不可名状也。己酉冬,避地 将之处州,道缙云,暂舍于县南之灵峰院,束装欲往 游,闻溃兵入境,遽止。其东十里有崇道院,谓之小仙 都,一日可往返。兵既退,乃乘间冒微雪过之,时腊已 穷矣。迂折行山峡中,两旁壁立,溪水贯其下,多滩濑。 遵溪而行,峻厉悍激,与雪相乱,山木搀天,每闻谷中 号声,风辄自上下,雪横至击面,仆夫却立,几不得前。 既至,山愈险,雪愈猛,涧流益急。溪旁有数石,拔起数 百丈,不相倚附。其最大者二,略如人行,俯而相先后, 俗名“新妇阿家石。”望之如玉笋拥鼻,仰视,神观耸然, 欲与之俱升。寒甚,不可久留,乃还。至家已入夜,四山 晃荡尽白,不能辨道。索酒饮,无有燃松明半车,仅得 温。今日热甚,聊为一谈。望梅尚可止渴,闻此当洒然 也。
仙都纪游 明郑怀魁
予以丙午之年,端阳之月,行役偕乎师尹,信宿至于 仙都。是有熊所合万灵,即飞龙所登元极。寅宾旸谷, 曣蝹迎日之光;皈礼斗岩,熠耀占星之气。平临辇道, 忽起鼎湖,象四方以削成,千层霄而上矗,标河宗之 底柱,搢山元之桓圭,秦无字之丰碑,讵方直大华不 注之绝𪩘,才比孤高,俯凭童子之峰,仰接仙人之掌。 步虚嵁岩乎其后,隐真庨豁乎其旁。风霆流行,波浪 间作。金房玉蕊,未闻天末之芙蓉;琪树琼枝,唯见云 间之松柏。斯乃祁仙因之介祉,隐吏所以忘归。丹穴 起而金溪融,高峰入而清流现。代征灵异,地秩祠官, 开元奏承云之音,天禧表玉虚之观矣。稽帝黄帝之 《本纪》,合子华子之内篇,必仙去为寓言,或吾斯之未 信。何者?唐尧受祝,则乘云帝乡;汉武长思,则脱躧天 位。明灵光之恍惚,岂神道之虚无。但证轩图,宜参《禹 贡》。非关南荒之越服,自在北条之荆山。当可传疑,难 堪纪实。然空同涿鹿,风教称其固殊。华胥。具茨心形 服而俱往。神游物外,迹遍区中。况浙江天子之都,缙 云夏官之国。觐南后“而乘六龙,贡阳金而铸九鼎”,传 其事者,有自来焉。且芝田著轩辕之丘,莲城起高阳 之洞,均五帝之遗址,实二宰所前闻。岂山谷无弓剑 之思,定炎方有车马之迹,何必扈桥陵之跸,百官攸 从,望寿丘之台,万人斯畏。清净宁一,同守无为之宗; 恬淡希夷,应服不言之教。修千二百之上寿,谁问广 成;攀八十一之腾鳞,还思左辙。方敷扬乎帝德,共鼓 吹乎《仙经》。
仙都游乘 戴澳
缙云县治。逻以连峰,清谿曲抱,岭树菀绣,青入春潭, 是即仙都矣。笋舆出东门,岸谿背山,渐露奇骨。行数 里,望见姑妇岩,俨然姑坐而立,其妇于前也。复数折, 长壁瞰谿,纡回千丈,缥霞横抹,历劫愈新,是为仙榜。 隔水引睇,似见司马子微姓字,隐然榜尾。岂子微以 后,浪传得仙者,皆为药误,竟落孙山外耶?榜尽而独 峰迎瞩矣。然犹隔谿上初旸洞,小桥截镜,危磴割霞, 转入窈梯,爰出旸谷。凡洞冥深,此独朗辟。右云敞窦, 澄雪浴根,宛转关通,光景曲畅。闻昔有临崖作屋者, 是眼中看砂也。良久乃下,回视绝壁,便诧身是飞仙 矣。方舟渡谿,登忘归洞,洞殊不佳,徒以谢客一憩,遂 使山灵擅声耳。渐近独峰,望所谓鼎湖者,止见古松 羃顶,独峰故自奇正,不必假荆山神迹,为此峰葛藤 也。先至玉虚宫,宫已废,仅存一亭,置酒亭中,引满者 再。径趋独峰,拔地迥立,高可百馀丈,围三之一,如《志所载,太侈矣。一面柱谿旁有童子峰,远望似及膝,近 乃齐腰,亦拔地起。后有步虚峰,峭石林立,若此峰可 登,当俯视独峰之顶。溪对有独峰书院,朱紫阳建。独 峰信奇,第恨其能独而不能出,又恨其能出而不能 藏,则以东掩于步虚,使高岚灭顶,而游客西来,入望 太早,苦无重帷袭幕,令人步步可思耳。反而缘谿有 石名仙船,弱水能沉羽,故当浮石令解维,指三山,定 知不似徐福委巨鱼也。《道仙榜》下,迫视不如遥睇。此 中固多品题,皆好事强设。仙都,不必以此重。独岩隙 书屋,类仙人居,正不免子春噫噫,未能于此守药𬬻 耳。已复渡谿而还。
仙都草堂记略 皇甫汸
按:仙都在括苍之缙云,去邑二十馀里,《道书》所谓第 二十九洞天,轩后龙升地也。唐天宝间,有彩云起李 溪源,覆绕独峰之顶,广乐殷殷,响震林樾。刺史苗奉 倩上其事,遂名仙都,而缙云义亦昉此。山有鼎湖,中 产异莲,瓣落东阳,因建金华之邑。《表瑞验》云:湖之下 为好溪,其东为步虚山,奇峰干霄,即梁陶隐居所称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者也。其西为忘归洞,县令李阳 冰吏隐于此,爱而名之。稍转为仙人碓,碓之上,石峰 攒峙,侍御樊君为其封君一所。翁筑层台,延瞰鼎湖, 名曰“群玉。”南可百步许,为旸谷洞,宋朱晦翁遗迹在 焉。下抱澄潭,与小蓬莱、赤壁、赵侯船诸景相联络。花 鸟冬春,烟霏日夕展,可乐而忘世也。盖福庭神窟,往 往异人居焉,如刘、阮、羊、许辈,茹芝委化,事匪尽幻矣。 夫世之慕钟鼎者,必耽廊庙;薄圭组者,必安丘陵,性 各有尚也。昔仲公理尝叹曰:“若得背山临水,游览平 原,此亦足矣。何为区区于帝王之门哉?”而宗敬微亦 曰:“性同鳞羽,爱止山壑,眷恋松筠,有若狂者,忽不知 老之将至。”探翁之志,“正合古人,非惑《鸿苑》之书,谈元 牝之术,希冲举而逃虚寂者。”《志》又云:“少微星见,乃置 处州,高山峻谷,类多隐君子,翁非其人耶?”翁《在草堂》 诗曰:“高峰峙堂前,相对成宾主。”每晨兴独往,吟曰:“登 台盼林麓,倚洞临清流。”又:“徘徊一径仄,缭绕诸山巅。” 倦移小艇而归,吟曰:“策杖抚朝景,荡舟曳夕光。”客有 访者,或不知所止,吟曰:“畏闻官长至,喜与野老亲。”又 “探奇山谷中,悠然吾老矣。”其胸次岂尘埃间能悬翳 耶?
游仙都记 郑汝璧
《仙都山,志》称三百里度邑,所居犹然郛廓耳。而鼎湖 诸胜,则去邑可二十里许,盖道家所称祈仙二十九 洞天者。若明庭云:游人浮慕仙都,而欲以穷日尽其 胜,即应接衣带前,犹不能一瞬,尚何暇搜奇哉?万历 庚寅夏五月,李参知铁城先生约余游,问谁哉?能主 者而得余内弟樊季思甫,请持数日粮以从。拉李友 子敬遂以是月九日先发,肩舆抵下洋。主人挐舟以 待,小酌溪头大树下,而后入舟。时雨过新涨,水光浮 天如蔚蓝,南薰时时拂舷,快人襟裾。再折而度石桥, 舣小赤壁下,壁立可千仞,上峭出而阁雨雪,色独白, 可题名,一名“仙人榜。”馀俱赪壁下,澄潭如半圭,荡日 错采,闪闪如金镫。稍得构,则空中楼阁耳。为徘徊久 之。溯上流起,观赵侯船,片石攲横,若藏舟于壑,上镌 “石舟”二大字。曲棹穿岩而北,泊问泊石,攀萝百级,上 旸谷洞洞连如,房栊东罅,夜半先受日,而鼎湖当尊, 绿波绕槛,景用益胜。为歌《游仙》三阕,命爵无算。起读 宋元题石,多挈家来游。因想昔人之致,无用毕婚嫁 为矣。已复下舟,沿㶉𫛶洞,至练金溪,登群玉台。台倚 五老峰,若招余辈相揖让者。时已亭午,遂饮。主人故 喜渔,居人闻携客至,则争举网取鱼。会水涨,不多得, 然足佐卮酒。时日薄西氾月出东山,两曜争吐于漭 泱空明中,心目为豁。归而憩仙都草堂,谒外王母墓, 即朱文公“独峰书院”址也。坐印月池头,主人吹箫与 渔歌互答。夜连床,宿草堂西偏。余与参知趺坐一饷, 乃就寝。质明,樊伯子季本与其季季明各遣饷迟鼎 湖峰前,主人为幄舟中,障日迺渡。仰视鼎湖,千云矗 起,峰头松枝苍苍如龙髯,即武夷、雁宕诸奇峰,要以 秀峭有之。乃若旁绝附丽,峍崒嶐崇,宜无及此者已 入玉虚宫前,拥云屏望鼎湖,几席间,惜山赭台荒,殊 乏蓊郁耳。宫右直上,则金龙洞,妙庭观在焉。期以饭 罢往,乃渔者大集。请观渔,遂复入舟。网罟鳞比,得鱼 十倍于昨。峕子敬甫且至,至时已酣,雀跃驩呼,真态 可掬。遂扶掖偕上忌归洞。洞故轩豁,下俯龙舌洲,夕 阳荡彩,如霞缀,绮疏自足留人。坐石高歌,声戛云际, 下视舟幄,若幔亭襜如也。归信晚风,复邀月池头,夜 分乃寐。其明日,为芙蓉嶂游,时水落石出,主人呼数 十人浚水,道遇胶处,辄负而上。行里许,为坂堰,田邨 居人可百家,水稍澄泓,山亦葱翠无巑岏状,而境渐 幽,足音渐少,居然武陵源也。呼大白,酌樊叔子季崇 所遗斗酒,停舟就美荫为新声。居人未之前睹,聚而 堵观,孺子骇而问客从何来,岂其谪仙且饮胡麻乎? 诉珠潭而上,不可舟,则取道山椒,参知先发,度岭如飞,田父相讶:“何翁矍铄乃尔?”行一二里许,缘溪攒诸 巨石,如潜虬,如跃马,如踞象,如叱羊,如飞仙,拥者甚 众。其一锐而出峰之巅,俨如黄冠,登坛作法,二三丫 髻,番奴解辫,重译而来,故俗呼“回回岩。”溪南鸡犬相 望,盖沐白也。居者百数十家,石碓舂声札札传空谷, 而回响如考钟锽。坐饮连环洞,居人进茶,起步而北, 崖口稍宽,入转窄,紫石簇簇,如芙蓉万朵,乱扑眉睫。 《志》所称“芙蓉嶂”,直外户耳。参知见而大呼,余等踵至, 且駴且赏,遂相与深入,凡数转,径逾窄,陡拥一峡,谽 谺相向。石门中开可丈馀,稍进则二柱耸峙,忽辟而 峭,两山抱之。中悬一石,如丹鼎,上员下洞,可坐十人。 前向石屏,左耸一小峰,如丹客望鼎,天然一堂奥也。 余顾谓参知曰:“此丹室也。灵境不虚生,至人不数数, 公能无意乎?期主人卜筑于此,属子敬相与图之。”日 已下,乃别,问舟而返。观马邑潭,潭底石也,而点点散 杯,如万马驰骤,鼓行可乱,斯亦奇矣。抵草堂且暮,亟 以酒脯佐劳,而月色晶晶不能寐。主人援琴再弹《高 山》而罢。诘旦,则阴云覆石,山雨且至矣。主人道坐禅、 水仙诸洞之胜,欣然欲往参知怯雨独留,余等贾勇 以行,望禅洞悬崖,亡鸟道,取两木梯而登,洞凿空不 甚广,疑昔人藏蜕处耳。一再酌而下。时雨脂梯滑甚, 子敬甫叫呼恐怖,足缩缩,强为容而手战甚。余乃正 身捷下,如履平陵,众大咤元度有济胜具。余谓“无挂 碍,故无恐怖,奈何似李伯子慑也。”已,登水仙洞,方池 清泚可鉴须眉。饮之尽一蠡,从者怖不能从。归向参 知道之,为绝倒。日方午,主人移觞弥高楼,剧饮沾醉, 凡四宿不得梦焉。早起,则舆人迓者已至。遂归告主 人,意未已,欲往金龙洞。客留不尽,以谢主人,乃就舟 至下洋,复饮前所荫溪头大树下,载咏而归。是游也, 客主忘年,无尔汝也。故游弗存于迹,而足以欢。其尤 满志者,芙蓉嶂而北,神奇幽閟,祈仙一隩宅也。而千 载来渔父未有知者,一旦得之,非山灵有意献奇乎 哉?而亦足以快平生“矣。夫目寓成游,身寓成都,神寓 而虚则仙耳。仙都者仙人之所都也。世人争光景于 目睫一过而蘧庐之直童观已尔。余侪探奇选胜于 此,行将炼药丹丘,食沆瀣而游神八极,翩翩挟仙飞 乎遨焉,则今日为之权舆讵世所称游也与哉?”参知 曰:“是不可无纪。”遂抽笔为之记,且以证之来日。
仙都山部艺文二〈诗〉
《仙都山 》,唐徐凝
天地茫茫成古今,仙都凡有几人寻。到来唯见山高 下,只是不知湖浅深。
游仙都 明王明汲
幽境绝尘氛,仙风迥不群。鼎湖龙已去,华表鹤空闻。 虚谷含朝旭,层峦倚夕曛。移舟就浅碧,棹破一溪云。
又和曹唐诗 前人
五云佳气合,阅历几千年。苍壁奇山水,烟萝古洞天。 扪碑稽往迹,携酒挟飞仙。乘兴频回首,峰头坠《碧莲》。
仙都山部纪事
《隋书徐则传》:则受业于周弘正,善三元,精于议论,声 擅都邑。则叹曰:“名者实之宾,吾其为宾乎?”遂怀栖隐 之操,杖策入缙云山。
《处州府志》:“元白,缙云人。身长七尺,眉目如画。久居括 苍、仙都二山,辟榖养气。后之抚州南城县内仙逝。 周景福,缙云人,仙都道士,居仙水洞,辟谷晏坐百馀 年,后仙去。”
赵嗣祺,缙云人,字虚一。早学仙,入武夷。延祐元年,被 命领仙都宫事,承诏遍祀东南名山,赐号教门真士, 元明通道虚一先生。
陶松隐,唐时人。住佑圣观,建元天金阙宝殿,得元修 本领,将有祈禳者,辄先知之,使道童候门辄应。人以 “仙陶”呼之。年逾九十,隐居仙都山松林门,辟谷数月, 不知所往。
吴善经《一统志》载,缙云人,自幼喜习道,绝嗜欲,遂不 娶,隐仙都山,以济人利物为念。《太清宫三洞碑铭》云: “先生族系于东吴,筑室于仙都,演道于明庭,栖神于太清,隐机于开元,归根于露仙。其来适然,其去寂然。”
仙都山部杂录
明刘基《紫虚观记》:“缙云之山,桐溪出焉。东南流入于 好溪。其南曰少微之山,是为括苍洞天,有观曰紫虚。 紫虚之山水,清奇幽邃,瓯括之间,无以为比。自唐宋 以来,神仙锺离先生、吕洞宾皆常来游,而章思廉、徐 泰定即其观之道士也。皆以羽化去。其事迹显著,人 能言之,不可尽述也。履其地,思其人,宁不飘然有凌” 云之志哉。
仙都山部外编
《处州府志》:“金莲花,缙云仙都山,孤石撑云,高六百馀 丈,世传轩辕游此,飞升辙迹尚存。石顶有湖生莲花, 尝有花一瓣飘落至东阳境,于是山名金华,置金华 县。”
缙云县仙都山产龙须草。旧《志》云:“黄帝乘龙上升,其 臣追之,竞攀龙髯,坠化为草。”
刘处静,字道游,沛国彭城人。其先避地家遂昌。唐肃 宗时,与丞相李泌为友,遇异人授以吐纳之术。肃宗 召见,赐绯衣。退居仙都山隐真岩,结庐金龙洞侧。咸 通十四年六月辛酉解化。自撰《元虚志》。后数十年,有 乡人于襄汉间见之,语其弟子,启墓视之,所存惟剑 履焉。
许碏,缙云人,居仙都,辟谷养气十馀年,名山遍历,吟 诗曰:“阆苑花前是醉乡,攀翻王母九霞觞。昔贤拍手 嫌轻薄,谪向人间作酒狂。”或诘之,曰:“我天仙也,方在 昆仑就宴,失仪见谪。每当春景,插花满头,把酒作舞, 醉歌长往,莫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