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一百三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百三十五卷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一百三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一百三十五卷目录

     西山部汇考

      图

      考

     西山部艺文一

      西山群仙记序      唐施肩吾

      游西山录        宋周必大

      西山纪游记         杨杰

      游西山记        明张宗琏

      游西山跋         钱习礼

      西山记          王廷陈

      盘龙寺记         徐世溥

      西山灵迹记         前人

     西山部艺文二

      登城楼望西山      唐张九龄

      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辄应因赋诗言事

                    前人

      西山            常建

      游西山兰若        羊士谔

      西山静中吟        施肩吾

      西山仙迹岩        宋杨杰

      望西山二首         朱熹

      楼居看西山       明陈弘绪

     西山部纪事

     西山部外编

    山川典第一百三十五卷

    西山部汇考

    豫章之西山

    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府城西大江之外三十里,一名 厌原山,一名“南昌山”,又名洪崖山,高二千馀丈,连亘 三百馀里。

    西山图

    西山图

    按《豫章古今记》:“西山在豫章县西十二里,高四十丈, 周回三百里。”

    按《水经赣水注》。“赣水之西岸有磐石。谓之石头津。步 之处也。西行二十里曰散原山。”当作厌原叠嶂四周,杳邃 有趣。晋隆安末,沙门竺昙显建精舍于山南,僧徒自 远而至者相继焉。西北五六里有洪井,飞流悬注,其 深无底,旧说洪崖先生之井也。北五六里有风雨池, 言山高濑激激著树木,树木宋本阙二字霏散远洒若雨。 豫章记云去洪非六七里有风雨池山桥水出激著树木星散远洒如风雨焉西有“鸾冈。”洪 崖,先生乘鸾所憩泊也。冈西有“鹄岭”,云王子乔控鹤 所迳过也。有二崖。似当作峰号曰大萧、小萧,言萧史所游 萃处也。雷次宗云:“此乃系风捕影之论。”据实本所未 辨,聊记奇闻,以广井鱼之听矣。又按谢庄诗,庄常游 豫章,观井赋诗,言鸾冈四周有水,谓之鸾陂,似非虚 论矣。

    按《豫章图经》:“南昌山者,昔吴王濞铸钱之山,时有夜 光,遥望如火,以为铜之精光。”

    按梁氏《十道志》:“豫章有铜山,山中有洪水,飞流悬注, 其深无底。山有洪崖先生炼药之井,亦号洪崖山,有 石臼存焉。”

    按《洞天福地记》:第十二洞西山,周回三百里,名天宝 极元之天,在洪州南昌县,洪崖所居。

    按《方舆胜览》,江西路隆兴府西山,在南昌县西四十 里,岩岫四出,千峰北来,岚光染空,高二千丈,连属三 百里。《道经》云:“有天宝洞天。”《唐宋诗话》载诗云:“洪州太 白方,积翠倚穹苍。万古遮新月,半江无夕阳按《广舆记》,南昌府西山,在府城西大江之外,《道书》第 十二洞天中有梅岭,即梅福修道处。有鹤岭,即王子 乔跨鹤处。其最胜者曰“天宝洞。”宋尝遣使投《金龙玉 简》于此。

    按《图书编江西诸山考》:“西山在南昌府西四十里,岩 岫四出,千峰北来,岚光染空,连属三十里,登山者初 济江十里有磐石,名石头津,亦曰投渚。又沿江北行, 有铜山,即吴王铸钱之所,山有夜光,远望如火,以为 铜之精。自石头西行二十里,得梅岭,即梅福学仙之 处。岭峻折羊肠而上十里,有坛曰梅仙坛。坛侧有观”, 曰梅仙观。自梅岭纡徐南行六七里,得葛仙坛,在山 之东北,《耆旧》云:“是葛仙朝礼之坛。”山下有村,山侧有 川,为葛仙源。自葛仙羊肠之下十里,又平行十五里, 扪藤萝而上五里,得洪崖山,枕壑有洪崖先生炼丹 井。自井南绕溪五里,有鸾冈,洪崖乘鸾所憩之处。由 冈西折行五里,有一峰最高,得顾岭,云是王子乔控 鹤所过之地。坛在鹤岭之北。又有二崖,号大萧、小萧, 盖萧史遨游之所,崖侧有萧仙坛。又蛇行十里,得天 宝洞。又南行三十里,得许旌阳及谌母宅。又自梅岭 而北,上下五里,得安母坛,邦人水旱则祈之。又北行 四十里,得吴源之水,高下十堰,每堰灌田千馀顷。其 极源至山之椒,得风雨池。风雨池者,能出云气作雷 雨。西山之势,高与庐阜等,而不与之接,馀山则枝附 耳。或谓“阴山多浮屠,阳山多仙迹”云。

    按《江西通志·山川考》:“西山在南昌府城西,大江之外 三十里,一名厌原山,又名南昌山。上有仙洞,《道书》第 十二洞天天宝极元之天,即此。其最幽绝处,有香城 兰若。”宋余靖《记》:“初,济江十里有磐石,名石头津。自石 头西行,有梅岭,岭之南有葛仙峰,上有葛仙坛。又有 水出山椒,名吴源水高下十堰,溉田万馀顷。”西山势 “与庐岳等,馀山则支附耳。”

    又在南康府,“脉从新建来,山势蜿蜒,上多灵迹,安义 县之巨镇也。”

    按南昌郡,《乘舆地志》,西山在新建县西章江之外三 十里,《太平寰宇记》作“南昌山”,《水经注》作“散原山”,《豫章 记》作“厌原山。”高二千丈,轮广三百里,覆压数县之地, 与庐岳等。上有仙洞,道书号为第十二洞天,曰天宝 极元之天,叠障四周,杳邃有趣。明初驾至龙兴,放陈 友谅所畜于此。

    雷王岭在县西二十里。西山发脉处。中祀雷神及有 屈抑诬罔者,祷无不应。一名“灵峰山。”

    缑岭,在县西五十里。在西山与鹤岭对。或云仙人王 乔尝往来,故以“洛中缑山”名之。

    鹤岭在县西四十里西山中。世传即王乔控鹤之所。 一作“鹄岭。”

    吴王岭,在雷王岭南。上有吴王庙,祀吴王孙策。 “雷公岭”,在缑岭东。

    罕王山在县西六十里。西山中峰峦高峻,上有罕王 庙。相传晋司马仪爵于罕,土人建庙此山。

    萧峰在县西西山,一名萧史峰。世传萧史与秦女弄 玉游至峰头,吹笙而坐,有凤立其旁。秦使访之,又升 云表矣。今有吹笙坪及石仙坛在焉。一云即文箫彩 鸾事。《水经注》谓有大萧、小萧二峰,今小峰不可复识 矣。

    梅岭在西山,去城二十里。上有“梅仙坛”,乃汉梅福学 仙处。

    安峰在西山,其奇岫为萧峰之亚,孤峭入云,宛若削 成。一作“安尖峰。”

    桃花岭,在西山,四面类桃花。

    葛仙峰在西山上,有葛仙坛。

    施先生石室在郡西山天宝洞西十里。唐进士施肩 吾隐于此,尝著《山居百韵诗》。宋杨杰诗有云:“玉京高 谢黄金榜,石室归乘白鹿车。”

    欧阳拾遗书堂在郡西山翔鸾冈侧。唐进士欧阳持 读书西山,淮南杨行密奏除左拾遗、团练判官,后弃 官归隐于此。

    陈处士陶宅在郡西山香城寺西南。唐处士陈陶读 书于此,自号“三教布衣。”

    “相公石室”,在郡西山南。唐中书令宋齐丘访处士陈 陶,尝憩于此。

    天宝观在西山天宝洞,隋仁寿二年建。

    龙山观:在天宝洞西南,旧名“五龙洞。”胡天师惠超常 立祠于此,为祈祷之所。

    栖真观在西山天宝洞下。

    南极长生宫在西山萧峰下,宣德七年,宁献王建,奏 请赐额。

    广福观在西山之南。旧传有许旌阳《斩蛟神剑》,藏于 石室。

    方冈祠,在西山。晋仙人黄仁览为二弟好猎,仁览折 草化鹿,止其妄心。后黄四郎亦入山成仙。

    翠岩广化寺在西山洪井上。晋雷焕取西山北岩土拭剑,即此地。初名常缘寺,齐始安王遥光建。唐武德 间改为洪井寺,又改翠岩寺。南唐为院,更今名。一云 梁景明初刘准建。

    盘龙寺在禹港二里许,西山八名刹之一,唐僧齐己 书堂也。旧有光化年间敕牒,牒尾有崔嗣、陆扆、裴怄、 王溥画字。一作“盘龙院。”

    禅悟院在西山缑岭之东。院侧有深岩,祷雨辄应。相 传许旌阳谶云:“老龙寄在蟾坞内,留与江西救旱灾。” 又传:马祖初渡江,于此坐禅得悟,故名。近有牧童持 火入岩,见其底有“禅悟”二字,长尺馀。

    按《新建县志山川考》:西山在县西章江之外二十里, 即献原山。《豫章记》曰:“厌原山,《水经注》作‘散原山’”,《太平 寰宇记》又作“南昌山。”发源于高安之虬岭,迤逦行为 梧桐岭,复少行入田度峡,为灵峰高嶂特起,遂为西 山。高二千丈,轮广三百里,上接筠阳,下连匡岳,东限 章水,西带冯川,蜀水界其南,修水界其北,覆压数县 之地,自为一山,不与他山接,盖会省之右障也。上有 仙洞,《道书》号为“第十二洞天”,名天宝极元之天,最著 者曰“逍遥福地”,为许旌阳飞升拔宅处。明太祖放陈 友谅畜鹿于此。

    西山部艺文一

    《西山群仙记序      》唐·施肩吾

    性非生知,学道者必资于切问。道难言传,立教者不 尚于明文。藏机隐意,恐轻泄于圣言,比物属辞,乃密 传于达士。世有读书而五行俱下,开卷则一览无遗。 声名喧世,孰知不死之方;头角摩天,岂悟希夷之理。 必也访道寻真,求师择友,览《仙经》之万卷,不出阴阳; 得尊师之一言,自知真伪。水火木金土,五行也,相生 而为子母,相克而为夫妇,举世皆知也。明颠倒之法, 知抽添之理者鲜矣。上中下,精、气、神,三田也。精中生 气,气中生神,举世皆知也。得返复之义,见超悦之功 者鲜矣。知五行之颠倒,方可人道,至于抽添,则为有 道之人也。得三田之返复,方为得道,至于超脱,则为 成道之人也。古先达士皆曰:“‘道成真’。成道者,百无一 二。”今来后学,徒有道名,真入道者,十无八九。欲论得 道而超脱者,西山十馀人耳。遂从前圣后圣,秘密《参 同》一集五卷,取五行正体之数。每卷五篇,应一炁纯 阳之义,开明至道,演说元机。因诵短篇,发明钟吕太 上至言,庶得将来有悟,勤而行之,继仆以出尘寰,为 蓬瀛之侣。华阳真人施肩吾《希圣序》。

    游西山录        宋周必大

    十一月丙寅日,予南抵豫章,登拄颊亭,望西山。甲戌, 登天宁寺之列岫亭,得西山之面。又登大梵寺之秋 屏阁。曾子固云:“见西山正且尽者,惟此阁耳。”丁丑,绝 江,为西山之游。陆行二十五里,至贞观院,登阁观《禅 月罗汉》摹本。又十里而至鸾冈,三徐葬其旁。三徐者, 卫尉卿延休骑省铉内史锴也。元祐八年,张商英作 “祠堂记。今有画像,稍前即翠岩也,栋宇弘壮。南唐保 大间,澄源禅师无殷住此山,李主甚敬之。既死,祭以 文,时本朝建隆元年也。”韩熙载为之铭。其后死心居 此,而云峰悦亦悟道,故江西号为胜地。饭罢,同长老 了贤步观洪崖,井深不可测,旧有桥跨其上,今废。院 去崖数十步,有奉圣宫,今曰“紫清。”徐铉为《记》。有唐肃 宗像。归宿翠岩方丈,观李主赐《无殷诏书》,皆用澄心 堂纸,每画日后即押字,印文如丝发。余题云:“李氏世 敬桑门。”其赐书遍江左诸刹,至于不失旧物如翠岩 者鲜矣。戊寅,乘小舟,循溪依岭行一二里,望所谓药 臼者,在石涧湍流中,如石盘然。次度牛栏岭、茶园岭, 最后度汤家岭,回望生米洲,乃至香城寺,榜曰“咸通 香城兰若。”八年,镇南节度使严景书。昔东晋隆安中, 昙显肇居此山,尝与陆静修榷论,见《北齐高僧传》。今 长老如晦,妙喜弟子也。方丈侧娑罗树两株,叶皆下 垂。又罗汉菜,常以正月生,饭罢,杖策登山。初过榧林, 其间一株最大者,围丈五,号“将军树”,相传近千年矣。 次至砚石,长一丈四尺,阔六七尺。次至灵观,尊者坐 禅室。次至屋坛,是为香城绝顶。灵观者,隋开皇初新 罢沙弥也,为此坛行道求戒,寻偿宿仇而终。至寺中, 读顺禅师碑、二苏诗刻还翠微日晡矣。登愈好亭,亭 在寺后,前长老了因取《寒山颂》中“微风吹幽松,静听 声愈好”之句为名。方丈右有半月轩,蒋颖叔有诗。又 “听松堂”、澄源塔在寺右,大竹成林,围尺五六,旁有齐 王庙,即李王弟抚州牧景达也。尝舍田入寺,故庙祀 之。法堂左阶花砖,犹是南唐旧物。晚再过洪崖,俯视 深潭,草木蒙蔽,崖峭绝,不容侧窥,而水声湍急,疑其有异。乃折涧十馀步,披草而入。见峡中石数十丈,激 浪数节倾射,而左崖悬瀑“数道,相去三丈许,不减栖 贤三峡。又其右多磐石可坐,若非再至,几成徒行。”主 僧善权巽中旧题诗云:“水发香城源,度涧随曲折。奔 流两崖腹,汹涌双石阙。怒翻银汉浪,冷下太古雪。跳 波落丹井,势尽声自歇。散漫归平川,与世濯烦热。飞 梁瞰灵磨,洞视竦毛发。连峰翳层阴,老木森羽节。洪 崖石仙子,炼秀捣残月。丹成巳蝉蜕,井臼见遗烈。我 亦辞道山,浮杯爱清绝。攀松一舒啸,灵风披林樾。尚 想骑雪精,重来饮芳洁。”亦佳作也。己卯拂旦,游洪崖 资禅院,去翠微十里而近,道中石涧湍流,淙激可爱。 度落马岭,至智新寝室,窗外对梅岭如屏障。真宗尝 御制诗四篇赐智新,有“明珠为戒曾无玷,拳石充粮 永不饥”之句,其馀敕札皆在。归饭翠微,同贤老再过 洪崖,芟草迳,坐崖石,汲泉烹茶,纵观飞瀑而行。贤老 送别三徐祠下,至江头仅三十里,前盖误而迂也。

    西山纪游记         杨杰

    治平四年秋八月,杰奉祀西山,游“玉隆天宝、应圣、凌 云、栖真、太虚、大霄七宫,观香城翠岩、双岭、云峰、奉圣、 安贤、六通、盘龙八寺院,造天宝、洪崖二洞。升旌阳王 乔、萧史、葛洪、洪崖灵观六坛。入施肩吾石室,阅玉隆 古《道藏》,瞻应圣肃宗御容,及洪崖先生、旌阳真君、奉 圣观音、香城尊者、凌云天师五尊像、香城栖真二十” 三铜像,观玉皇赐许真君诏书,及明皇凌云天宝、徐 铉游帷石、延年龙泉所书四观额。玩洪崖、旌阳、云峰、 七井、旧旌阳石函、香城石砚、天尊、水帘、芭蕉、源、谯石、 旌阳许真君古柏。回至玉隆、凌云二镇,过程公桥,陟 谢灵运雨华台,登香城绝顶,憩陈陶庵故址。《梵僧绎 经》二台,至风雨池,望豫章、临川、筠阳、九江、星子五郡 之境云。

    游西山记        明张宗琏

    “永乐庚子夏,敬习颜先生自颜谷来,过余思诚斋”,夜 语及西山林泉胜概,敬习喜欲造焉。明日,山云覆阴, 余导敬习先季弟瓒子颎、犹子顼从敬习。复命小童 种火,载茶具,挈酒壶西行。度平岭,缘小溪,过“霜崖洞 天,列坐岩石下。岩广二寻,可容三四十人。有泉从崖 左泻出,萦流潴岩外,深可尺许。又有石突出上流,横” 为舟形,崖壁斗绝,多宋元人题咏,漫没不可读。有题 颜兴仁到,敬习指而笑曰:“是我大突行也。”酌泉煮茶, 茶已,从岩外取道,攀缘上山脊,折而南,行半里馀,遥 望三孤峰,耸出云霄,特奇异。又行一里许,山舒水徐, 境尤胜。自雪龙支分潘孤寨,圆峰累累,来如贯珠,左 右交互露巽方。一面望东山、安仁三峰如笔架,颜谷 之水,逶迤萦纡,色如练。众小山布列其下,如拱如揖 如驰,苍岩翠壁,绮绾绣错。敬习顾而喜曰:“此真佳处。” 请名之曰“锦冈。”遂相与坐古松下,命觞数行。敬习扣 壶而歌曰:“锦之冈兮,地之祥兮;宅而藏兮,寿而昌兮。” 歌已,南行,过潘孤寨,折而东下滦冈。冈左右山峰益 奇,有参互回抱之势。望远山亘百数十里,若奔云,若 水波,隐然如画。敬习与予顾瞻,徘徊久之。又行数十 步,隔篁竹间,闻水声淙然。下视石潭,深广逾丈,中有 虾鱼数尾。潭上石皆平坦,林木蓊郁,心甚乐之。令童 子拾枯薪煮茶,与敬习坐石上,复觞数行,相与剧论。 既余曰:“自吾宗有兹土五百馀岁,过霜岩洞天盖有 矣,未闻有过此而乐者,岂造物者蔽于昔而显于今 乎?今吾始得相与乐于此,亦岂偶然欤?”敬习益喜,又 歌曰:“登彼西山兮,览其胜矣。优游于此兮,乐其性矣。 仰而云游兮,俯川泳矣。”歌已遂归。行数百步,风雨交 作,穿茅竹间,水沾衣湿尽。及暮,抵思诚斋。敬习以语 叔父嘉会,复约重游。又明日,冒盛暑,张盖,从金山由 故道之锦冈,盘桓树下。敬习历指诸山形象曰:“某若 印,某若剑,某若帽。”讫,挥扇一笑。遂从右山度横岭,过 玉峡,两山对峙,有盘石横溪中,若门限然。日移山阴, 乃列坐其上,引泉曲折流实,觞而浮之。叔父曰:“觞至 者辄饮,至而疾去者不饮,既饮,而洄洑止于石者复 饮。”敬习饮既觞,辄洄洑而止。众皆大笑曰:“今日之乐, 可无一语乎?”相与联句为七言诗一首,诗就,皆颓然 醉卧。日暮酒醒,出《石门》,咏而归。又明日,敬习辞去。因 纪其概,以启后之好游者。

    游西山跋         钱习礼

    《江南多佳山水,西山为吾乡之胜》,家居未仕时,每暑 雨小霁,日光横亘,顾望兹山,林峦秀润,岩壑奇怪,隐 见出没于烟霏晻暧之间,使人湮郁宣畅,襟抱轩豁, 超然有抗迹物表之意,常欲一游而未暇焉。及承乏 翰林,扈从两京,虽十有五年之久,而山之胜概未尝 一日忘也。刑部主事张君宗琏,间以所与同里颜君 敬习从父嘉会两《游西山记》文示予。取而观之,岚光 瀑水,去人不远,云霞竹树,恍如在目。不觉南望兴叹, 慨然念夫昔者欲游而未暇,今则欲往而未能也。期 以异日休致,佚老山中,杖屦徜徉,以穷其胜,且重羡 夫同游之士得以朝往夕还,恒乐其乐焉。然敬习、嘉会皆少负奇气,锐意于功名之会,抑岂“据效自足于 丘壑,往而不返之为哉!”宗琏各书一本以遗之,予因 书其后。如此二君览之,必将有所择焉。

    西山记          王廷陈

    辛卯秋七月,磐滨李子、龙津黄子两人,以暇日游南 昌之西山。玉泉张子、五丘王子及余从。既渡,沿回江 岸。初经市井,随迹原隰,故阡新街,递历互出。古松夹 道与行。松间风激木末,响中笙簧,云阴藉裾,山禽逐 盖。既出九曲道中,宛转盘折,登顿欲疲。曲竟,古碣不 屋。剔藓考刻,感慨陈迹。遂乃憩花宫,登萃景楼。搴蘅 掇藻,骈秩宾筵。饔子割鲜,鲂鲤杂荐,鼓吹墀列歌声。 近筵数觞,且辍。攀磴缘萝,直至绝顶,率情草坐,命酒 藉石,袖拂烟霞,喜鹭惊鸳,悉出樽俎之下。面挹大江, 帆樯陆离。遥览白雉,倦云归岫,近引寒溪迅湍赴曲。 俯故城,颓雉积莽,吟谢客之诗章,抚孙权之剑石, 豪华狼藉,俛仰怆神。遂奋起回立,觞转若环,劝酬不 文,谑浪无禁。已而落照在山,候吏催暮,于是二君遄 归。予三客留龙蟠矶,宵酌矶头,临流洗爵。忽见江光 霞色,窈窕微茫,超然有尘外之想,惜二君之不偕也。 游之明日,磐滨君赋之,属诸君和之以及予。予曰:“古 称登高能赋者为大夫,予山人也,不能赋,请为君志 之。”

    盘龙寺记         徐世溥

    西山盘龙峰之阿,有寺焉。即山为名,因志也,顾莫详 创者。己丑,僧治故垣,得磁印与篆碣。碣文曰“大唐见 性大师之”凡七字,然则自唐而已有矣。近代之兴,则 纳言魏公司吏部时,实维经始。感山祇光怪,建塔表 瑞,诸荐绅耆巨,莫不竦闻助施焉。高峰背矗,两岫夹 持,左干迤出回抱,过者初不知其中有人天也。林木 蔚荫若鬐鬣,石苍苍比次若鳞,象其形而命之,故曰 “盘龙之寺。”缘山得径,从小池右折,乍闻钟磬,如从地 出,又若自木杪流声者游之。雅人文士,往往爱而题 咏满楹壁,僧且耕且呗诵。田及山园粗自给,故无外 营愿,而易近道。父老言:“前代寺田若干顷,今此魏公 所施于往籍才数百分之一耳。”既菁葱冥缅,纳言捐 宾客有年。朝代变更,僧朴侣稀,豪邻睥睨其间,樵斧 遂及,寖问秋获,意将迁世尊之迹而奄有之,其视唐 碑、魏塔蔑如也。虽然,《郡志》炳乎在焉。余先世南唐时 族居石门,过寺田,逾冈右行不百步,两隘峭壁,对峙 若门者是矣。土音讹《余牟》,余牟者,石门也。遘乱自江 干还集,游陟往返,屡憩寺寮,饮荫樾,感无良之荐,泉 食,惧先达,施泽将湮。义当为记,以翼《志乘》贻来者。“盘” 亦作“蟠”,昔司寇李恭介公蟠峰,副使穆公龙峰,并取 此为号。山巅有寨亦同名。父老云:“前代相聚守望,仍 寺名寨。”是知寨起犹在寺后。然则山或因寺得名,亦 未可知也。又闻诸耆腊曰:齐己所创也。齐己在中唐, 与皎然、灵一先后齐,诗名“见性”,岂即其谥与?抑别自 一人与?然寺之在唐已有,则确矣。

    西山灵迹记         前人

    由洪崖而进,为紫清诸峰。迤逦西北折,盱母冢在焉。 嵚崟埼𥐟,险不可升,不苔而滑,至者皆解骑。予特前 攀葛扪藤,鞠躬拾级,犹数退踏。乃至其上,交柯错荫, 百卉蓊翳,曩之所谓“俯庐阜、襟彭蠡”者,皆不可见。土 人尝有窃葬者,秋霁缒槌而上,亭午始至半山,霹雳 交作,树木皆鸣,送者骇眩,而棺已在山下。自是虽过 者必式云。山中诸所传他奇怪,不备志,其迹之存者, 皆在东庄以北,为剑、为臼、为硙、为棺、为拜藉、为几、为 胡床、为石豕首豕首,加剑其上,耳馘其龈,有盎承之, 细流背注,若刲血然。臼中水冬夏不竭。土人病目,至 稽首沐之辄瘳或抔去之,旋竭旋盈,乃至弥日,亦不 更浅。臼中虚下实,水环其外,无窦下通,或挹涧益之, 亦不更满。其硙动否,在人敬怠。宿诚以往,轮旋若飞, 嬉戏引之,不啻千钧矣。余铭其阳曰:“涧水如脂,可以 沃脐。上士毂转,下愚不移时同游者皆笑。”比至棺石, 棺露前半,半藏山内拜石外横。《复识之》曰:“匪革匪玉, 无缝孰谷。拜石长在衣冠其消千年寒食谁奠王乔” 复前求石几在社庙南,隔水数十丈,石滑而埼,古无 人迹。余与长兄揭而从之。山中人刘猗者好事,亦能 从焉。余至,即先据胡床,隐石几。是时日既薄午,青峰 延光,草木暄蔼,无名之香,四山而至。涧水泠泠,鸣流 几下。伸膝濯足,不烦更起。隐几欣然恬畅便卧,觉而 嗒焉。猗遂导至程氏山庄。程氏者,故东庄人,入居于 此。室中老幼数口,青山当檐,修竹四映,园中杂植果 实,纬以药蔬。其人好道,颇受仙箓,闻余至,即下园果 数品,有栗,有柿,有棐有橘,从以新酒,时菊载黄,杂英 照山。问:“此往当复得石乎?”便携酒怀果,缘涧委蛇,径 得石岩。岩中石笋如柱。下石方径数丈,上稍短若檐, 飞湍界其上,冲涧激其旁,细流环其下。如钟如磬,如 篁如琴,金石丝竹之声,纷然遝至,耳不给听,凄神寒 骨,倾榼不醉,皆水激石而为之也。既辞程氏,爰陟前 岑。道旁石上,实觏驴迹,划若在泥,所谓雪精之迹也少进,有数巨人迹在盘石上,望之綦长。比往践之,随 长短各称其足。乡人相传为昔仙遗此以镇雪精者。 余笑言:“神人奈何与怪絜”足令乘而策之,迹安归乎? 古云:“不知足而为屦”,若斯者乃可耳。日既西倾,环冈 赤黄,颓阳遗色,望高山顶,草缈缈焉,若绿烟袅天矣。 循涂言归,数里已夕,山农畬田,白烟弥如,水月相混。 咫尺之间,茫然灏气,目不辨色。喜山中人能导无天 台,误也。归庐张灯,残魄已上。是时维月向晦,山中无 漏,以月计之,盖三鼓矣。

    西山部艺文二

    《登城楼望西山      》唐·张九龄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崖久不还。《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纵观穷水国,游思遍人寰。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辄应因赋诗言事

    前人

    “兹山蕴灵异,走望良有归。丘祷虽已久,甿心难重违。 迟明申藻荐,先夕旅岩扉。独宿云峰下,萧条人吏稀。 我来不外适,幽抱自中微。静入风泉奏,凉生松栝围。 穷年滞远想,寸晷阅清晖。虚美怅无属,素情缄所依。 诡随嫌弱操,羁束谢贞肥。义济亦吾道,诚存为物祈。 灵心倏已应,甘液幸而飞。闭阁且无责,随车安敢希。” 多惭德不感,知复是耶非。

    西山            常建

    “一身为轻舟,落日西山际。常随去帆影,远接长天势。 物象归馀清,林峦分夕丽。亭亭碧流暗,日入孤霞继。 渚日远阴映,湖云尚明霁。林昏楚色来,崖远荆门闭。 至夜转清迥,萧萧北风厉。沙边雁鹭泊,宿处蒹葭蔽。” 圆月逗前浦,孤琴又摇曳。泠然夜遂深,白露沾人袂。

    游西山兰若        羊士谔

    路傍垂柳古今情,春草春泉咽又生。借问山僧好光 景,看花携酒几人行。

    西山静中吟        施肩吾

    重重道气结成神,玉阙金堂逐日新。若数西山得道 者,连余便是十三人。

    西山仙迹岩        宋杨杰

    功链三千满,手持白玉圭。出尘举天步,踏石上云梯。 物外踪长在,人间路自迷。只因从此去,曾过越王溪。

    望西山二首         朱熹

    《城中望西山》,拄颊朝空暮。不到列岫亭,讵知亲切处。 东西水平分,南北山中判。妙处毫发间,商略无遗算。

    楼居看西山       明陈弘绪

    登高望远岫,势乃能相吞。振衣危栏端,诸峰竞来奔。 蟺蜒万雉堞,俨如培𪣻蹲。隔城揽云霞,仿佛见遥村。 寝坐逾冬夏,始知山态繁。岂独异晴雨,亦复变晨昏。 青翠滴未残,丹紫俄西屯。有时吐元雾,隐隐出轻痕。 有时漫白雪,晶晶耀朝暾。娱人非一色,静者识其真。 洪崖如可攀,招之俯城𬮱。

    西山部纪事

    摭言:“施肩吾元和十年及第,以洪州之西山,乃十二 真君羽化之地,灵迹具存,慕其真风,高蹈于此。尝赋 《闲居诗》一百韵,行于世。”

    《新建县志》:“葛洪,丹阳句容人。晋咸和间,辟为散骑常 侍,不就,求为勾漏令,取丹砂修炼。今西山葛仙坛,世 传即洪修炼处。常自叙云:‘戢劲翮于鸾凤之群,藏逸 足于跛骡之伍,藜藿有八珍之甘,蓬荜有藻棁之乐, 号抱朴子’,不知所终。”

    张逍遥,居西山最深处,土人名“老虎洞。”洞素有虎,张 时与之狎,虎尝环绕左右不去。始至时,无室庐,夜卧 倾崖下,星月离离,覆面霜雪。苦则脱衣裸体而冻,冻 甚则进一衣,又甚则又进一衣,以此变易寒暑,饥饮 涧水,可累日不食。久之,乃结小石室于古松涧,幅巾 羽扇,瞑目静坐。士大夫闻而过访,与之谈休咎,率多 奇中。或问以金丹之术,辄曰:“我中州产,壮岁自负其 胆勇,横槊仗剑。若而年,以母病,遂入山独静坐耳,安 知其他?”每道古事,历历可听,大率曾立朝者,卒不肯 竟述其生平。居山凡二十九年,后一夕忽解去。赣州 推官周令树有《访张逍遥记》。

    释慧南,住黄龙寺,初依泐潭澄禅师,分座接物,名振 诸方。偶同云峰悦游西山,夜话云门法道,峰曰:“澄公 虽是云门之后,法道异矣。”南诘其所以异,峰曰:“云门 如九转丹砂,点铁成金;澄公药汞银,徒可玩,入毁则 流去。”南怒,以枕投之。明日,峰谢过。又曰:“云门气宇如 玉,甘死语下乎?澄公有法,授人死语也,死语其能活 人乎?”即背去。南挽之曰:“若如此,谁可汝意?”峰曰:“子宜一诣石霜。”南造石霜慈明,明问赵州道:“壹山婆子,汝 为我勘破子也。果是何处勘破?”慧汗下,不能答。次日 又诣明,诟骂不已。南曰:“骂岂慈悲法施?”师曰:“汝乃作 骂会耶?”南于言下大悟,作颂曰:“杰出丛林是赵州,老 婆勘破没来由。而今四海清如镜,行人莫与路为仇。” 呈慈明。明颔之。其后南遂与泐潭相绝。尝发三问,学 者莫契其旨。

    释无来,南城人。初住龙沙,后结庵于西山灵宝坛。戒 律精严,辩才无碍,著《大通禅师语录》,深有《楞严》奥旨, 一时皈向者甚众。建安王朱谋垄侍郎、徐作孝廉、叶 洪元、万日佳暨法海禅师,皆入室弟子。

    西山部外编

    《新建县志》:“施岑,字大玉,沛郡人,徙居九江,雄伟多力, 弓剑绝伦。许真君初,领徒诛海昏大蛇,会乡壮三百 馀人助力,岑与焉。真君使与甘伯武执剑从侍左右。 宁康初,御苍虬,乘云而去。”今西山至德观,即岑眺蛟 台。

    盱烈字道微,豫章人。少孤,母曰盱母,外混世俗而内 修真要。尝云:“我千年之前,曾居西山,世累稍息,当归 于彼。”烈事母以孝闻。晋武帝时,慕许真君之道,奉母 结草于其宅畔,旦夕即山下采花果,以献真君。真君 感其母子至诚,授以道妙。后从真君同日升天。今坛 井存焉,世号为盱母井。宋封和靖真人。

    许大者,真君之仆也。与妻运米于西岭,闻真君飞升, 即奔驰而归,仓皇覆其车,遗米于地,米皆复生。后人 名其地为“生米镇。”真君以其分未应仙,乃授地仙之 术,夫妇归隐西山。

    干大居豫章西山中,无四时,常持花,不欲近人,亦不 与人语。有少年好道,往从之,驱逐不去,登山渡水,必 俱至一处,临水而坐。干问曰:“颇渴否?”曰:“然。”出怀中物 如枣,与少年掬水食之。须臾困寐,及觉,失干所在。或 曰:“即许大。”

    万振,字长生,南昌人。隐现齐梁间,人莫知其年。尝以 符咒已人祟疾。隋文帝慕其术,赐号“天师”,诏求洪崖 山为馆以居之。唐时渔者得青石长七尺,扣之有声, 郡以献于朝,命碎之,得二剑,镡上刻振姓名。高祖叹 异,召见振于曜日殿,处之如师友。龙朔初,尸解去。已 殡,数日启棺,惟一剑一杖存。诏以铜函盛剑杖,葬于 西山天宝洞之侧。

    胡慧超,不知何许人。尝遇日月二君,授以净明忠孝 之道,神妙莫测。唐初隐西山之洪井,偶过城隅,见有 举家悲泣者,问之,曰:“庙神岁择女为配,吾女明日当 行,是以悲尔。”慧超即驱风雷,焚击妖庙,并投左黮,掷 于江中,逆流而上,今樟树镇是也。后化去,谥曰洞真。 后人祀之,名为元妙观。左黮秦时樟树中间枯死至晋复生风俗记曰豫章以木 名都者是也

    伊用昌,不知何许人。披羽褐,往来江右,纵酒狂逸,时 人称为“伊风子。”妻年甚少,善音律。用昌作《望江南》词, 唱和而歌,旁若无人,夜多宿古寺废庙中。天祐间,至 南城,夫妇俱毙,镇将丁某以籧筱槁葬路旁。后一年, 镇将抵锺陵,于北市棚下见之,同登旗亭,痛饮大醉。 俄挈其妻高唱出城。渡江至游帷观,题殿壁,自称“上 方赤龙神王”,因入西山,后不复出焉。

    曹德休,自言从东海青屿山来游江西,人见之三十 馀年,颜貌不改。常行民间,有疾者,以符药救之,无不 愈者。有女子将聘于人,忽邪物为魅,百方治之益甚。 其父诣德休陈状,德休曰:“汝居近山溪,有潭穴否?”父 言“有之。”曰:“汝女闲步溪侧,为蛟所窥,已拘摄精魂在 其穴矣。”授之符,俾投潭中,忽潭中水翻涌,有霹雳声, 须臾一物浮出,长二丈馀,已劈裂死矣。凡有疾苦就 德休求符药者,以江鱼为鲙,并美酒飨之,其疫自痊, 不受财帛。一日语人曰:“我舍此入西山天宝,然来春 牛疫颇甚,我留姓名与汝传写,遇牛疫时以鲙飨我, 书其字贴牛角上,自当无害。”其后牛疫果如其言,书 之悉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