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十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十卷目录

     顺天府部汇考三

      顺天府山川考一

    职方典第十卷

    顺天府部汇考三

    顺天府山川考一     畿辅通志

    本府。大兴、宛平二县附郭。

    西山在府西三十里。旧《记》云:太行山第八陉在燕,强形巨势,云从星拱。都城西望,翠若列屏。春雨羃羃,夏树菁葱,秋花烂熳,冬雪琼瑶。四时风景,百幅画图也。至于诸峰罗列,虽因地得名,总曰西山。而绀阁琳宫,悬亭耸榭,不可胜纪。其尤奇者,气煦泉甘,木不凋,冬卉不枯霰,居然冀北之江南云。

    香山在府西北三十里。山势苍郁,梵宇峥嵘,杏花时,红白十里。馥经旬,故以香名。或曰:“上有古道场,大石二,状如香炉,以此得名。”山腰有泉,下注溪谷,亦号小清凉山,以五台为大清凉也。明世宗题曰“独翠”,神宗题曰“来青。”《景物略》曰:“京师天下之观,香山寺当其首游也。寺广博敦穆,冈岭三周,丛木万屯,经涂九轨,观阁五云。游人望而趋,如有丹青开于空际,钟磬飞而远闻。入寺”门,廓廓落落然。寺旧名“甘露”,以泉名也。泉上石桥,桥下方池,朱鱼千头,投饵是肥。级石上,殿殿五重,崇广略等,而高下致殊,山高下也。斜廊平檐,两两翼垂,左之而阁而轩。至乎轩,山意尽收,如臂右舒曲抱。过左,轩尽而望,望林抟抟,望塔芊芊,望刹脊脊青,望麦朝黄,望稻晚皛,望潦夏绿,望柳春。望九门双阙,如日月光。北曰无量殿,其石径廉以闳,其木松。转而西有㳅憩亭,其石径渐渐,其木不可名种。山多古迹,葛稚川井曰丹井金章宗之台。之松之泉曰“祭星台,曰护驾松,曰梦感泉。”仙所奕曰“棋盘石”,石所形曰蟾蜍石,山所名曰“香炉石。”寺始金大定,明正统中,太监范弘拓之,费巨七十馀万。今寺有弘墓。玉泉山在府西北三十里。山上有金章宗避暑行宫芙蓉殿故址。有石洞二:一在山西南,俗传吕洞宾尝息于此。泉出石罅如沸,凿石为龙吻吐之。明宣宗命甃石为池,构亭其上。池前为石桥,水过桥为溪,曲折三百步许,潴为西湖。秋高气清,泓澂渟滀,水光接天,皛然一白。南有一洞,洞旁石崖高百馀寻,刻“玉泉”二字,大足丈许。《景物略》曰:“山块然石也,鳞起为苍龙皮,山根碎石卓卓,泉亦碎而涌㳅,声短短不属,杂然难静听。去山不数武,遂湖,裂帛湖也。泉迸湖底,伏如练帛裂而珠之直弹湖面,涣然合于湖。盖伏趋方怒,虽得湖以散,而怒未有泄。阳动而上泡,若沫若,阴阳不相受,故油中水珠,水中亦珠,动静相摩,有光轮之,故空轮流火,水亦轮。水及乎面水则泄。湖方数丈,水澄以鲜,深而浮色,定而荡。光数石朱碧,屑屑历历,漾沙金色,波波萦萦,一客一影,一荇一影,客无匿发,荇无匿丝”,水拂荇也,如风拂柳条,条皆东湖水冷于冰,夏无敢涉,春秋无敢盥,无敢啜者。去湖遂溪,绿山修修,岸柳低回而不得留。石梁过溪左,有望湖亭,宣庙驻跸者今圮存者,南史氏庄。又南,上下华严寺。嘉靖庚戌寺毁,存者二洞:曰华严,曰七真。洞壁刻元耶律氏词。迂而西,观音庵洞,曰吕公。又北金山寺。寺今荒破未废。寺有洞曰“七宝”,诸洞惟华严度可丈三,其六可狸鼠相蔽窥也。径寺登乎山,望西湖,月半规,西堤柳虹青。一道溪壑间,民方田作时。大河悠悠,小河箭流高田满。低田满豅,今湖日以亭,圃,堤柳日以浓,田日以开。昭化寺,元世祖建也,其址今不可寻。

    瓮山在府西,去阜成门二十馀里。土赤坟,童童无草木。山南若洞而圮者,小鬲台也。山初未名瓮,一老父语人曰:“山麓魁大而凹秀,瓮之属也。” 凿之,得石瓮一,华虫雕龙,不可细识。中物数十,老父携去,留瓮置山阳。又留谶曰:“石瓮徙,贫帝里。嘉靖初,瓮忽失。” 嗣是物力渐耗,传者谓弘治时世臣冨,正德时内臣富,嘉靖时商贾冨隆万时游侠冨,然流寓盛,土著贫矣。度山前小桥而南,人家傍山临西湖,水田棋布,人人农家,家具农器,年年务农,一如东南,而衣食村丰,因利湖也。山后一亩泉,今失去,山上老寺,破瓦垝垣。

    考证

    尘像,几无烟火,有额曰“圆静” ,弘治七年助圣夫人罗氏建也。山下数十武,元耶律楚材墓,墓前祠,祠废像存。石表、碣石、马虎等悉零落。一翁仲立,未去。

    卢师山在府西三十里。相传隋末有僧卢师居此,能伏大青、小青二龙,故名云。《景物略》曰:“石子凿凿,故桑干河道也。” 曰卢师山,有寺曰卢师寺,正统十一年,更名清凉。今佛无殿矣。一梵相坐风露中,左右迦叶、阿难,亦风露中侍,乔朴非中土,威仪,又端好,无风露色。僧曰:“唐天宝制。” “过寺半里秘魔崖,是卢师晏坐处。相” 传隋仁寿中,师从江南棹一船来,祝曰:“船止则止。” 船至崖下止师遂崖居。居数岁,二童子来曰:“大青小青愿侍不去。” 岁大旱,所司征祷雨者,童子白师,愿施雨一方。遂乘云气去。俄雨大注,知大青小青是乃龙矣。龙归潭中,潭广丈,巨石覆之,深黝不可测,二龙有时出云气,仍随之。崖下塑二童子侍师像。崖上一柏,产石面,长尺,不凋不荣,是卢师手植。今临崖轩三楹,俯深涧,树声逢逢,尚棹船水声也。东证果寺,寺傍有亭,望浑河。下善应寺殿,佛不结趺,高几危坐,仪如中土。两庑塑罗汉五百,穿崖踏海,游戏极态,摹吴伟画卷也。平坡山在府城西三十里。自香山折而东,其上平原百里,草树蓊翳。春夏间微雨初晴,烟云变幻,金碧万状。元时建平坡寺,明宪宗幸至此,见金刚面黑,笑曰:“此火里金刚也。” 一夕火起,而金刚灰。

    觉山,在府西三十里,与卢师平坡鼎峙。有泉三:曰清冷,曰清音,曰“荐至。”

    五华山在府西三十五里。五峰秀峙,俨若列屏。云起即雨,民用为占候。

    双泉山在府西四十里。山有二泉,故名。

    翠峰山在府西五十里,一名“遮风岭。” 西北横列,奇峭青苍,故名。

    仰山在府西八十里。山有五峰,曰独秀、曰翠微、曰紫盖、曰妙高、曰紫微。中有平顶如莲房,上多禅刹。金章宗尝幸此,制诗刻石。《景物略》曰:“仰山去京七十里,从磨石口西过龙恩寺。寺金大定四年秦越公主建,名昊天寺。正统四年太监王振修,改龙恩寺。一松一桧,奇且古,二三百年雪霜所蟉,结一大士,古唐像也。一” 亭竹间,幽朗。数里至三家村,村数百家村尽出浑河崖,河水赤浊,如血沸涌声力,动摇两岸,岸草木错愕。立八里,过军庄,道如栈,内倚绝壁,外临绝壁,下阚水作仄浪不得流,其声战战。逢潭鼓钟,遇石攂炮。凡行者拊壁移踵以过。既过,相顾胁息,目乃瞬,睫色青黄乃定。上一峡,截然流中,波弱者回,怒者啸,盛者飞。崖上作雨。二里望,一林枣园也。渐河声小,入山深矣。崖壁无有断处,是名“仰山岭。” 绕岭数十,入桃源村。山多岩洞,昔人避兵其中。又入峭壁,又见涧流,壁上秋花五色菊也。石色忽紫忽碧,涧石中边泉空,空见水,中石不见水也。涧左右度泉,石亦左右变,有村焉,是名“仰山村。” 曲折上而北,一峰,东南有瀑练下涧水流也。又上又折,是名仰山。山上栖隐寺,金大定寺也。峰五亭八,章宗数游,有诗,刻石断石三。其一山场傍上刻“大兴府西连山” 等字,相传药王、药上二童子炼药于此。今药碾、药池存,宣德间重修之,学士刘定之《记》。又莲花峰下有小释迦塔,岁梨花时,山则银色,实时僧熟梨餐之。干梨糗之。不胜食以供雀鼠。雀鼠亦不胜也。落而为泥。以粪树。树益勤。花实

    凤凰山在府西七十里。山势回翔,有如凤翥。柏山在府西北青白口社,树多柏,故名。有寺,名亦从“山。”

    潭柘山,在府西八十里。从罗㬋岭险径登下,不可数,过定国公兆十馀里,一道藂棘中,仰天如线,可五六里,赪山四合,东西顾树古树壁,绝壁赪山青矣,不见寺也。里许,一山开九峰,列寺,丹丹碧碧,云日为其色。望寺即已见双䲭吻䲭,高可丈许,山故海眼,今佛殿基故潭也。华严师居时,潭龙日听法,苦不得师貌。山神教龙,师嗔则著相,天龙鬼神得见之。乃伪泼饭藉践,师怒,龙乃见师,作礼具言,许施其宅。一夕大风雨,潭皆平地,两䲭吻涌出,今殿角䲭也。柘,则今瓦亭履者。一枯长不能丈,然不朽;䲭高危,然不摇,潭涓不辍。龙舍宅去,龙子日依僧众。龙子者,青蛇服,大如碗,长五尺。僧抚其脊,回首舐僧臂,人龙驯扰去来,可呼佛殿左壁之画祖,三圣殿左侧之石佛,大士殿中之拜砖,旁之立像。画祖者,水墨《华严》祖也。坐蕉竹下骑老龙,画蕉若雨,竹若

    烟,龙若雾出其甲,祖若定未出。石佛者,白石唐佛也。有黄连树生石座,横过两座,根菌纷纠。拜砖,元妙严公主持观音文礼大士,拜痕入砖欲穿也。额手足五体皆印,岁久砖坏,两足痕存。万历壬辰,孝定太后匣取入览,后遂匣藏之。紫柏系以赞。寺碑七,金碑二,明昌五年僧重玉诗,又某年杨节度记、元碑二,至正八“年葛天麟记” 、“至正某年危素记。” 《明碑》三:“正统某年胡濙记” 、“弘治十年谢迁记” ,“万历中紫柏送龙子归潭” 文也。寺先名“嘉福” ,后名“龙泉” ,独潭柘名,传久不衰。西湖山,在府西百里,下有潭溪,故名。

    颜老山在府西一百九十里。西南有石青洞,东北有柳林水。

    罕山,出阜成门三十六里者罕山,旧志称韩家山,汉循吏韩延寿家焉。罕、韩音讹也。俗呼黑山汇,黑、罕又讹也。山黄壤,一平冈耳,不石亦不水。山阳二寺,曰灵福,曰延寿。灵福以二松著,延寿太监刚铁墓前寺也。“铁从长陵靖难把百斤铁枪,好先登陷阵枪” 今存。寺中铁本名炳,长陵每呼以铁刚铁,遂名。韩延寿墓,在山之南砖甃埠,高以丈,非汉砖也。后吊古者甃之。《旧志》云:“有碑剥落” ,今亦不存。

    百花山,在府西二百六十里。《景物略》曰:“由王平口过大汉岭,抵沿河口,即百花山足也。渡石涧,上马栏山,折旋其径,左右周转百步,石磊磊,树阴云影,荫盖稠密。”迳此五里,至法幢庵,折旋如前,上下诸嶂,纵横一翠。五里为妙庵,度岭西行数里千佛山,又数里观音山,迳折旋如前。山旧有菩提树、仙人桥、望海石,迎前《壁立者鹤子山也》更前千佛岩山石变态尽作人形度阎王。即百花山腰也。其花红紫翠黄,不可凡数,不可状喻,不可名品。行一里,进篱门石洞,为文殊法身塔,凡三峰。登顶上,俯诸山,搢如圭,东西二灵山也。下顶未半,又入百花中,花多于前,游此者或见文殊光。风云作,山灏灏如海。左涧忽一圆光,初白次红,次五色具木石人鸟,摄入光中,东南花被迳。八里,一松标瑞云寺,即五代时李克用建亭故处,俗曰“百家寺。”有摩诃祖师法身。有煮石铛,非石非铁,莹如漆,光明,宣宗曾取视之。《旧志》称山暖水肥,多药草,《本草图经》所不载也。

    红螺崄上方山之东去三十里有红螺崄,通体一峦。循九龙峪度八达岭,犯云雾而上牛羊迳,非人迳也,曰“桃叶口。” 入五里,数十人家院,随厓起,户随涧开,远望云会门,两峰立矣。到门而坠石开裂,真若门然。荒荒落落,亦有僧烟。如是者下崄下崄,而上里馀凑凑出石隘中者,龙潭水也。过此迳穷而梯垂,铁绠挽而上下。久之,梯穷,又径。洞曰“红螺” ,当年有红螺放光也。洞石作古色,下土穹然,当年有人饮此霹雳骤至也。如是者中崄中崄。复上半里,崄意渐弛,僧渐拓其宇,崄蹙者渐列,面面见其巧。然势仍仄逼,上视莫及。其顶右松棚庵,一松横阴,广轮四五丈,半覆庵,半覆空,僧聚石松根,为松御风也。再右百磴观音洞,曲而容坐,深而朗朗,如是者上崄出崄有宇,翼翼差差,花竹簇簇者。嘉遁庵崄旧名“幽岚山” ,一曰“宝金山。” 成化时樵始径之,嘉靖时僧始宇之,万历时人始游之。

    分水岭在府西四十五里。涧水至此分流,一入芦沟,一入房山。

    十八盘岭在府西八十里,萦回十有八折。青山岭,在府西百五十里。四面高耸,中平,产群药。

    摘星岭在府西二百馀里。高耸凌云。

    翠微峰

    紫盖峰

    妙高峰

    莲花峰俱在府西二十里仰山。

    佛顶峰

    石窟岩在府西北百一十里,上有石窟。

    卧龙冈在府西北四十五里。山石皆青,惟冈坚白,长二十馀丈,状如卧龙。明英宗尝幸此。石青洞在府西颜老山。

    桃花峪,在府西四十里。多桃树,故名。

    棋盘山按《府志》,“府西三十里有棋盘石”

    菩萨崖按《府志》,“府西北百二十里有三石佛。” 吕公岩按《府志》,“在玉泉山半,相传吕仙往来之处。”

    弹琴峡按《府志》:“在居庸关,水流石罅,声若抚弦。”

    玉河在府西北二十里。自玉泉山流入大内。

    大通河,旧名“通惠河” ,水自玉河出,绕都城东,经大通桥,流至高丽庄入白河。

    芦沟河在府西南二十五里。本桑干水,又名漯水,俗曰“浑河” ,黄河别源也。源出山西大同府桑干山下,经太行山,入宛平县境。出芦沟桥下,东南至看丹口,分二支:一流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一南经固安县,至武清县小直沽,与卫河合流入海。

    泡子河崇文门东城角,洼然一水泡子河也。东西堤岸,林木芦荻鱼鸟路回而石桥中吕公堂东玉皇阁,水曲通林,交加岁中元鬼节放灯,北去贡院里许,春秋试者,士祷于吕公,公告以梦,梦隐显不一,而委细毕应。祠后有物白气竟丈,夜游水面,人或见之,则侧入水,作鼓桨声。或曰“水卦也。”

    柳林水,在府西一百九十里颜老山下。

    太湖在府西南四十五里,广袤十数亩,旁有二泉涌出,经冬不冰,东流为洗马沟。

    龙泉自府西金山下涌出,汇而为池,甃石为渠,伏流五里入西湖。

    卓锡泉在府西三十里碧云寺后。

    龙潭在府西三十里卢师山。大青、《小青》潜处。积水潭旧名“海子” ,在府西三里,西北诸泉流汇于此,洸瀁弥望。

    玉渊潭在府西十里。元人丁氏别业中池也。堤柳鬖鬖,水禽翙翙,鱼游荇泛。当时游赏,隹地飞放泊在府东南,广三十里。又通州栲《栳垡》等三处亦有之。

    燕子泊即“燕家泊” ,在府西二十五里,广五十亩,流入丁家潭。

    九龙池,在天寿山。《景物略》曰:“九龙水出翠屏山之阳,泉出为池,池方十丈,池出为溪,溪五里。谒泉者沿溪入石濑,盘折藏露,望前青林中,晃晃黄甓出,缭垣上,九龙池也。望林端百尺云头,层层瞰池,危立大声出其间者,池上壁,壁间泉也。泉脉乎石者怒,而其脉九凿,九龙吐之,缭缭而帛,珠珠而帘。桧竹桃李,夹池丛” 丛,水之定处。见峰影苍黑,当池之南稍东而池影又动水趋关,逐渠绕绕,西入山田矣。明世宗谒陵过池,命构一亭一台于池之北,亭曰“粹泽。”

    “玉莲池” ,在玉华山下。

    金井在府南魏村。明永乐时,尝驻跸饮之。洗马沟在府西南四十五里,流出蓟州南太湖。相传汉光武北巡,洗马于此。

    百泉溪在府西南十里丽泽关外。平地有泉,不止于百湁湁潗潗散绕周行。柳村茅屋,鸭浴门前,瓢汲砌下,汇而成溪。行李尝憩其旁,觉尘襟一豁。

    西湖按《府志》,“府西北三十里玉泉山下,十里菰蒲,一泓罗縠,凉风鹅鹳,明月芰荷,令人神爽。” 清水河按《府志》,“府西百十里大台村入浑河。” 小溪按《府志》,“府西北二百馀里发源清水,由桑峪青白口村归浑河。”

    鱼藻池按《府志》,在正阳门外东南。

    良乡县

    燎石冈在良乡县东门外。上建多宝佛塔。冈当孔道,轮蹄必由其下。多红石,行人捡为火石。琉璃河在良乡县南四十里,《金史》作“刘李河。” 《旧志》又谓即古圣水。自房山龙泉峪流至霸州,入拒马河。

    盐沟水,在良乡县南。源发龙门口,东南流与广阳水合。

    龙峪泉在良乡县西北,金大定间凿。

    南涉沟

    北涉沟俱在良乡县东,一曰“洹水” ,出县东,径涿州北,东流入海。

    固安县:无《山》。

    固安河即易水。东过安次县界,按《县志》,今涸。浑河按《府志》,“县西十馀里迺黄河伏流,自马邑桑干山发源,东经宣府镇及蔚州,至黑龙潭,奔流澎湃,势如殷雷,东过土木,复折而南,入太行山,经宛平,出芦沟桥下流入县境。”

    清河按《县志》,“在县西二十馀里。”

    玉带河按《县志》,县西十五里孝感村之东。福禄河按《县志》,旧为阳乡城故址,今涸。

    马庆河按《县志》,县东二十馀里,无雨则涸。东湖 西湖按《县志》,县东八里,今涸有东湖、西湖两村。

    堤堰按《县志》:“元至元三年,发民兵筑浑河堤,九年再筑以防河水。大德六年,筑浑河堤,长八十里,仍禁豪家毋侵旧河,令屯军及民耕种。” 延

    祐二年,霖雨,坏浑河堤堰,发卒补之。泰定间,浑河决,发军民万人塞之。明天顺初,浑河在县西二十馀里杨仙务,北,至芦沟桥,流入县境。时常水溢,县丞王瑛请于当道,奏“倩邻境夫万馀,助修东岸堤堰。北自良乡县界,南抵霸州界,百馀里,直亘如引绳,高如丘阜,上植榆柳。久之,根盘土固,水循故道。”成化初,甄家等口溃决,水患相仍,邑侯李公量借屯种军民并力筑砌,堤防复固。万历中,浑河溃溢,时周邑令复筑大堤及护城堤。四十一年,邑令孙某因水势泛涨,将护城堤因旧制而重筑之,高二丈馀,两行植柳。今废永清县。无《山》。

    拒马河在永清县南。自芦沟河分流至固安,经县界入三角淀。又一在房山县,经拒马,出代郡涞山西,晋刘琨守此以拒石勒。按《县志》,邑治东南五十里,在古信安郡内,为九河曳尾之墟。周世宗尝以舟师驻跸,渠水通于东南,夙称名渎。

    桑干河按《府志》,“即古漯河,又名小黄河,迁徙无常,土人称为浑河。大禹疏九河之一,源出马邑县洪涛山。按《县志》考黄河伏流在此,东过宣镇,顺土木驿,始折而南,入太行,次房山,经芦沟桥迤南,始有旁流支派,分注涿鹿、方城、安次、益津等五郡界内。永邑旧苦桑干河,嘉靖三十一年水溢,漂没庐舍。至万历三年,中” 丞王一鄂、监司钱藻筑堤,延袤五十馀里,障之使东,邑人稍宁。及二十二年,复抵县界,且逼城垣。三十五年,霪雨四十馀日,城垣堤岸俱崩。邑人昼夜鹄立水中,几不能存活。东城下复有巨蛇,长丈馀,夭矫为祟。知县李循道袍粗服为民祈祷,立祠时祀,水患少息。嗣后四十年,河患不绝。《迨我》

    皇清顺治八年辛卯,一夕风雨骤作,河遂迁徙固安。

    以西几七十里,合白沟南下注于外海,河患遂息。

    堤堰按《县志》:“沿城三千六百步,明嘉靖四十二年,知县冯鉴刱建,万历三十五年知县李懋桂增补。万历三十九年,知县王嘉绩重修。自此种柳。”

    皇清顺治十四年,知县丁棅增补康熙十五年知县。

    万一鼒复葺

    东安县。无山川。按:《通志》虽言东安无山川,而县志所载渠堰不少,今列之。浑河。按《县志》,东安地属幽州之镇,名曰医无闾,久有浑河之患。夫浑河自西北浚流,下抵瀛海,中经县西,地仅七里馀,甚为民害,究河之自来,其源出山西云中口外,名曰桑干河,贾阆仙所谓“无端更渡桑干水”,辽天祚遗传国玺于桑干河,即此也。入我中国,经马邑县入芦沟桥,至东安州过耿就桥,一分东至界河,“入土楼东南,一分西至界河,入左奕西南。”今自芦沟桥下流,从固安县经永清县北,东注自孙家垡,一分派永清之南,一分派东安之西。至隆庆末年,分派于东安者又分为二股,一股迳东横流,由韩村至管家屯迤东,似有平平奔县之势,然离县二十馀里,即停住不行,只在本屯前后左右,为害三“四年不止。一股从韩村往东南,下历衡亭、左奕、朱村、马子庄等处,下至桃河头。”万历二年,水势既盛,天雨连绵,人无可栖而栖于树马死者日多。本县知县洪一谟亲诣水处,望天号泣。会霸州钱兵道亲临踏勘,准令修堤。由是洪知县百方曲处竭力修筑,堤成障水,禾稼颇获,仓库城池亦赖无虞。但地俱沙卤轻浮,日流日壅,逆而北之。万历六年,冲决马子庄堤口,淹没骆驼湾等处。知县韩景闵急处塞补,民得少苏。万历九年,旧口复决,知县张汝蕴照旧修补。至万历十年八月,又将马子庄冲开堤口,横流泛滥,淹没禾稼,民苦日甚。十一年二月冰泮,水流东南至马头村,北上至济南屯,又向东横流,将史家庄等村围淹。知县阮宗道虔心斋沐,具大牢,亲诣河所祭祷,水循故道,泛滥少息。又将朱村上下坍塌堤堰,旋修塞之,民田赖以无虞。至万历二十三年,水复奔溃,伤我禾稼。适太监王时,县之安庄里人,回家省墓,见民不堪命,洁诚乞灵,天师府捐资设醮三日,晋牒沈水,以祈河伯之徙。会有朱龙告,限以七月朔四日为约。至期,河果徙于霸州。泥沙旧趾,尽为沃壤。至今民咸颂之。

    九河按《县志》,“东安居九河下梢,凡地可栽桑麻而称膏腴者,久为河水淹没,村落零星,不胜凄楚。” 河在城北,其名有漕河、徐河、石桥河、一亩泉河、滋河、沙河、鸭儿河、唐河,入易水,又至雄县瓦济河经流东沽港,西流入于海。

    白沟河在县治西八十里。其源自栲栳圈,流在县境东南入武清县直沽港。

    桃水按《县志》,受涞水分,东至安次入古地河。易水,按《县志》,“其源出固安县闫乡西山,历安州合流瓦济河,至东沽港入于海。” 罩马河,白河东分,经凤河,过县东,漂流淀,南入三角淀。古浑河,按《县志》,“在渚河港,西通信安,运军饷。” 新挑河,按《县志》,“成化间主簿何瑛所挑,循纪家庄等入𣺼子淀,今淤。” 三川按《县志》,“大石桥之流为东川,西浮桥之流为西川,八里迤西之流为南川。晋刘琨守此,以拒石勒。”

    𣺼子淀按《县志》“在县南三十里甄家港之南,浑河水注于此,颇有鱼虾之利。”

    孙家沱按《县志》在古地河北。

    张家沱按《县志》“在孙家沱东。”

    齐家沱按《县志》“在张家沱西,昔为水地,今成沃壤。”

    垂杨渡按《县志》在东沽港之北,下通静海县,上通东安,因岸有垂杨,故名。

    渚河港按《县志》,此地西北有龙泉寺、东岳庙,北有龙王祠,东接武清三角淀,西接永清浑河,可佃可渔,为一胜地。四十年来,尽属水府。前自万历十一年,又为可田之地。沧桑屡变,语不虚也。

    磨叉港:按《县志》:在东沽港西南。相传唐令鱼思圣征高丽,从此经过。

    哈喇港按《县志》,在青阳堤南。

    西凉港按《县志》,“在于家堤西南,上接淘河泊。” 宋六口按《县志》,在东沽港西北。莲苇延生,清漪可爱,北有旧运河小泊。

    得胜口按《县志》,在宋六口西南,宋时开决河以灌溉屯田,水势一望无际。

    马家口按《县志》“在得胜口西北。”

    五道口按《县志》“在哈喇港南,狼城北,宋通信安大路。”

    贩瓮口按《县志》在葛城东南,迤南有瓮城六道口,按《县志》,在穆家口东。宋时通运河,开以溉田,今止见茫茫滔滔之势已耳。

    穆家口按《县志》在葛渔城东北,上通向口、解口,下经八里桥,入六道口。

    向口按《县志》“在穆家口北,北通解口,宋时东川分派。”

    东沽港按《县志》,在县治西南五十八里,其源自县西浑河来,北接九河,东衍三角淀。

    小河沟按《县志》,“其源自宛平县浑河,至大兴县,经东安境入武清县,达于潞河。”

    琅川淀按《县志》:在县治南七十里。其源自霸州,为九河之所聚,入于磨叉港。

    桃河泊按《县志》,在县治南五十里。周围群水攸聚,每至秋水大时,入三角淀。

    吕公河按《县志》,在县南五十里,自霸州浑河经磨叉港东流入桃河泊,达于武清县三角淀。莲花泊按《县志》,在县治南三十里甄家庄南,东流经葛渔城,入武清。按县治四周平坦,迤北二十里颇高,迤南二十里地多洼下,霪雨积潦,自北而南,不惟县周受害,即迤北亦无洞泄之处。成化初,主簿何瑛相度地势,东畔“自南坛旁开成河渠,经杨官屯直达甄家庄之河口,西畔自北隐旁开创河渠,经马子庄直达桃河头之河口,水得通行,害去六七。今皆淤塞,而遗址尚存 。” 又按:县治南二十五里曰甄家庄,此河水北岸南至信安王庆沱决河,东南连丁字沽、三角淀海口,其南连运河黑狼口,俱邻永清、文安、静海、霸“州等水是,南北东二三百里,尽为洼下窟。其水村二十馀处,皆水中,百姓虽有苇产,常有不产之处,虽有渔利,亦有不利之时。” 即岁办钱粮,巳不胜包赔之苦。况又有“三官籽粒、御马草场,若船网鱼课,巡青阉校,派扰孔亟,追呼嚣悍,民真溺于水哉!即有一二处偶遇水涸,民亦不敢耕种。缘水性无常” ,迁徙倏忽,或既种而淹没,倾累益苦,察民瘼者,不可不知也。

    黄蜗堤在县南四十里桃河镇之南。皇庆元年,水溢黄蜗堤,即此。俗呼“黄家堤。”

    青阳堤在桃河镇之南

    “于家堤” 在《葛渔城》之南,树木蔚然,形势巍密。今则凋落孤荒,仅数家而已。

    刘家堤在《四十亩口》之南。

    魏家堤在故县之北

    凤河堤在凤河之南,派流相延数十里,如秋水大溢,亦可下流至县治东下。

    左奕堤,在县西四十里,辽谓之“西堤。”

    七里堤,在县东八里。辽为“东堤。”

    燕王堤,在户子濠南五十里。

    天津堰在陶河村南

    朱村堤,在县正西八里。自黄蜗等堤,原为保护民产,堤外始有未央宫等庄田。今堤内有左南左北二里民地二百馀顷,已告准还官,除豁钱粮。又恐日久水退,地可耕种,如有势要之家,不分官庄民地,一概兼并,则有难辨。记此以为后日可辨之大界也。又按旧《县志》:“河道北自河西务,南至丁字沽,设主簿一员,率” 领六州县夫役,春夏间用堤夫补筑堤口,以防冲决。如遇旱干河浅,用浅夫疏穵,以利漕运。东邑原额里下民夫一百三十二名,每年设一夫长,名曰“委官” ,督率众夫料理河浅。然里下民夫既巳荷锄南亩,不能两地分身,是以有愿去应夫者,工食按季领值于本县;不愿去应夫者,即将工银转募佣力于河滨,此“公私两全” 之道,变通可久之法也。

    东安三浅按《县志》,杨村、南头浅、蒲口浅。

    马家口浅

    剥船按《县志》,“东邑原额剥船三十五只,自明崇祯十三年间,每船一只,船户在库领银九十两,应运军白二粮至”

    皇清顺治元、二、三年间,缘赋役缺额,每船发银七十。

    二两及顺治四年,户、工二部具疏

    题请:发抚院转行通州、霸州、蓟州三道会议:每船

    拨给大粮民地十顷,共给地三百五十顷。后又于顺治十三、十四两年二次奉文“自武清县佥过东安剥船一十八只,随拨给大粮民地九十顷,拨墨儿根《一勒兔》退出投充地九十顷。” 见今实在应运剥船共五十三只,共拨给征粮民地五百三十顷。

    香河县:《通志》无“山” 而《县志》两“小山。” 今采《县志》,列山于前,“馀河” 则先《通志》而《县志》在后。黄土山按《县志》,“城北二里。”

    沙陀岭按《县志》,“城北四里。”

    “百家湾” 在香河北,其水无源,四时不竭。

    龙湾在香河县南四十里,又南为小龙湾,辽运道也。

    骆驼港在香河县北八里,发源兔山,入白河。扳罾口河,按《府志》,县西十里流入白河。

    白河按《县志》城西十里,江南运粮由是达于京仓,两崖沙白,寸草不生,故名。四水会流又曰泗河,一发源自塞外东流入密云,与潮河川合流,经通州城东北入白河,即通州潞河也。一自塞外西流入白羊口,经榆河下流沙河由顺义南界至通州城东北入白河,即通州冨河也。一发源昌平白浮村,神山泉出西南,汇为西湖,东入都城积水潭,入宫墙太液池。南出玉河桥,由东南大通桥迤东入庆丰等闸,即通惠河,入白河。一自都城左安门外草桥流入南海子,东出弘仁桥,由水南新河至张家湾板桥,即新造石桥,入白河。

    “李家浅” ,“萧家林上浅” ,“萧家林下浅” ,此三

    浅属县

    搬罾口浅、火烧屯浅、“西汪庄浅。”

    谢家浅此四浅属卫,“卫” 今废置,改属县。

    明星堂堤 ,“金鸡堂堤 ” ,“清水湾堤。”

    麻窝儿堤 、“《甘十八》堤 ” 、钳家屯堤。

    宋家湾堤 、西汪庄堤 、《火烧屯》堤。

    石灰厂堤 ,“罗家屯堤 ” 、《河东》搬罾口堤、秦家屯堤 、狼儿窝堤 ,“西河铺上堤。”

    “王家渡堤 ” 、“靳家庄堤 ” 、“河西务” “双街堤” 、“梗子上堤 ” 、“二百户土门楼堤。”

    按:“邑境滨河,东南运艘从是以达京、通。而地洼沙积,堤决则万灶沈烟,沙浅则千帆胶舵,故不得不役民治之。岁设百夫,堤障狂澜,以五十五夫疏浚运道。旧又有护运兵夫数十名,每重载经过,辄荷戈从之,轮转拨防,终朝达旦。此白河之役也。而新河剥船两项物力,更交征焉。” 先是,选丁夫三百三名往新河挑穵,旋以不便已之,但按丁索钱,解工部于彼处募役,是皆有身之为累耳。钞关剥船,分派百七十七只,于本县县选有力者领之。故事,每船正头一名,有朋户一二名,可帮一两,贴户三四名,可帮一两八钱,以资修艌,更报拘追,无端骚扰。至万历四十六年,仓院王某题准裁去朋贴,止用正头,于通济库领银修艌,民困少苏。但查境内有流寓人户,有寄庄地亩,彼没邑之利而不分邑之劳,因悉索领剥,不足,乃以土著补之。此亦为生斯土者少息肩耳。

    皇清定鼎,念排造剥运之苦,议每船一只给地十顷。

    “免其粮差,止供修艌剥运,民困似得稍苏。然本县土地尽分屯牧,所存者仅十之一,其馀地亩则于保安州官地拨给,而船户则于彼索租焉。初时每亩出租一钱七分,在输租者固艰而收租者复累,彼此交困,贻害无穷。兵科袁懋德题请减租,官解以一钱为率,行之数年,而卫弁侵没无算。今因循如故,各船户自” 行索讨矣,十得五六,终属疲累。恐剥船之贻害,正未有已也。《通州》

    孤山在通州城东四十里,一峰特秀。

    张家湾在通州南,即白河下流。旧有张氏,族大以名。

    漷河在废漷县西。一名“新河” ,自芦沟分流县界,析为三,其一东入白河;其一为新庄河,流武清县界;其一为黄沤河,注飞放泊。

    延芳淀在废漷县西。广数百亩。菱芡芰荷,碧天一色;鹙鸧鹅鹜,渌水千群。辽主每上巳弋猎于此。

    三潮井,在故漷县北门外。朝清午绿晚红,故曰“三潮。”

    长堤。按《州志》,“起张家湾至漷县北门,今圮潞河。” 按《府志》:“又名白河,源出密云县。” 按《州志》:“源出密云县雾灵山,而潮河川水自塞外注之,南流经州城东北,会浑榆诸河,凡三百六十里,至直沽,合卫河入海。《元史》” 所谓通州运粮河是也。盖白、榆、浑三河合流,故张家湾以合河名驿。元时海运亦出直沽入白河,乃运渠咽喉也。源远流驶,率多沙溜。每夏秋暴雨,最易冲决。而张家湾至河西务一带,少遇天旱,舟便浅涩,故设浅五十馀处,俗名“白河” ,以两岸沙白,寸草不生,故名。

    通惠河按《府志》:“旧名大通,源自昌平州白浮村神山泉。元世祖时,引玉泉通船,直抵京仓,漕计利甚,因改名通惠。”

    浑河按《府志》州城南,“源出大同府桑干山,流至芦沟桥,分派入潞河。”

    南新河按《州志》:“州西南二十里,其上源曰凉水河,自大兴县流入,又东北流至张家湾城南,东北流入白河。”

    冨沱河按《州志》:“在州东三十二里,周五里许,经年不竭,多鱼虾之利。”

    富河按《州志》:“州城北,源出瓮山口,自白羊口入,经榆河,下流为沙河,经顺义县界,至州城东北,与潞河会。”

    鲍丘河按《州志》:“源出御彝北塞,南流由九庄岭过密云县南,合道人溪,至通州米庄村合沽水至三河县界入朐河。”

    泥泮河按《州志》:在州城南四五里,阔仅二、三丈。

    养鱼池按《州志》,“旧城南门外,即城河也。旧时养鱼,荇藻繁茂,今池久废,仍呼旧名。”

    饮羊河按《州志》,与牧羊台相近,在州城南,俗传苏子卿牧羝处,或云即萧太后运粮河。七里龙潭 按《州志》,“在城东二十里,广袤一顷,其深处不可测,雨时每风云压潭。俗传龙来取水,旱祷辄应。”

    珠浦港按《州志》:“在城东北二十五里,多生莲茭之类。”

    湿馀水按《州志水经》,“湿馀水自军都县东至潞南入沽。” 军都,即昌平州。

    黄船坞按《州志》:“在北门外,永乐间设船十只,曰水坞殿,属工部董理,五船轮往江浙织造。” 今仍旧。

    金盏儿淀按《府志》:“州北二十五里,广袤三顷,水中有花似金盏。”

    运河按《府志》,漷县东四里即通州潞河也。沽水,按《州志》,“《水经》,沽水出塞外,东南至泉州与清河合,东入于海。” 泉州即今漷县,县今废,并入州界内。

    新庄河按《州志》,“在漷县南二十五里,即浑河下流入武清县韩村,不通舟楫。”

    栲栳垡飞放泊,按《州志》,“在漷县西南二十五里。”

    南新庄飞放泊按《州志》,“在漷县南二十五里,周围八里。”

    马家庄飞放泊按《州志》,“在漷县北八里。”

    三河县

    灵山,在三河县北十五里,有泉清冽。

    华山,在三河县北三十里,俗呼“兔山” ,产花斑石。

    圣水山,在三河县西北三十五里。有水可以疗病,故名。

    驼山按《府志》,县北六十里,以形似名。按《县志》八景,《驼岭春》云此其一。

    栲栳山按《府志》,“县东北二十里。”

    《孤山》按《县志》“在县西五十里,八景孤峰挺秀” ,此其一。

    马鞍山按《县志》,“在县西北一十里。”

    凤凰山按《县志》,在县西北五十里。

    石城山按《县志》,“在县北五十里。”

    崌山按《县志》,“在县东北二十五里。”

    清凉山按《县志》,“在县北五十里。”

    蒋福山按《县志》,在县东北十五里。

    七渡河按《府志》,一名黄颁水,源自顺义县黄颁峪,流经三河县界入白河。按《县志》“八景,七渡晴澜” ,此其一。

    泃河,自平谷县界,经三河县北,至宝坻境。汉临泃县以此水名。

    鲍丘河按《府志》,“县西二十三里,源自口外南流经密云,合沽水入泃河。”

    洳河按《府志》“县北五十里,源自密云,经县入泃河。”

    武清县:无《山》。

    漫漫河在武清县东十里,东南通梁家河。三角淀在武清县南,周匝二百馀里,或云即古雍奴地也。《水经》曰:“雍奴者,薮泽之名。发源范瓮口,又有掘河、越河诸水来汇,由沽港入海。” 直沽在武清县东南,卫河、白河、丁字沽合流于此入海。

    清沽港在武清县南八十里。西流合丁字沽入海。

    白河按《县志》“在县东三十里,即漕运,南北通大河,东西会直沽,相萦入海。”

    泉州渠按《县志》:“魏武征袁尚,患军粮难继,始凿此渠入海通运。”

    漷水铺河 按《县志》县西北二十里,上接凤河,东通韩村河。

    韩村河按《县志》,县北二十里,东通王务河。王务河按《县志》,县北二十里,东通桐林河。桐林河按《县志》,县北十里,南通漫漫河。

    梁家河按《县志》,“县东十二里,西南通茨村店河。”

    茨村店河《县志》县南二十里。西南通南宫河。南宫河,《县志》县东南三十五里。南通柳行河。柳行河,按《县志》县东南四十里,西南通扳罾口河。

    扳罾口河按《县志》县南三十五里,西南通艾甫庄河。

    艾甫庄河按《县志》县南六十里,西南通鱼坝口河。

    鱼坝口河按《县志》县南六十里,南通坌沽港河。

    坌沽港河按《县志》“县南七十里,南通安沽、王庆、东沽等河。”

    安沽港河按《县志》,县南八十里,南通三角淀、清沽港河。

    丁字沽按《县志》:“县南一百里,南通直沽,其河三坌如丁字,故名。”

    龙王庙上浅按《县志》,“河道北自河西务,南至丁字沽,设管河主簿一员,率领六县雇募夫役人等。每春夏月之间,用堤夫修葺,补筑堤口,以防水涨冲决之患。如遇干旱河浅,即用浅夫疏瀹挑穵,以利漕运。其夫役人等,佣力于河滨,按季领值于工部分司。”

    “龙王庙下浅 ” ,“大蒙村浅 ,蔡村浅。”

    《桃园浅   》,《筐儿港》浅 杨村浅。

    朱家庄浅 ,老米店浅 ,汉沟浅。

    耍儿渡口堤 ,堤岸之坚窳,上系漕艘之迟速,下关户口之殷耗。奉有总河所题定,“沿河堤口冲决,即责成专辖地方官估计缮筑,不得滥委散员。即以运道之壅,疏课修葺之殿最数堤而殚虑经营,国计民瘼,了然心目矣。”

    《十百户堤 》。《四百户堤 》。《三里浅堤》。

    “桃源口堤 ” 、“筐儿港堤 ” 、“徐官屯堤。”

    包家营堤 、“费家庄堤 ” 、《八百户口堤》。

    薛家庄堤 、《柴关堤  》《窦家口堤》。

    永安口堤 、“朱龙口堤 ” 、“闫家湾堤。”

    孙明口堤 、闫洪口堤 ,以上《河东》。

    沙河堤  、“车营口堤 。” “刘记口堤。”

    棉花市堤 。铁牛口堤 。西耍儿渡口堤。白庙口堤 。王才口堤 。“西黑龙口堤。”

    黄须口堤 、马家口堤 、西王家务堤。

    灰埚口堤 。《蔡家口堤 》。“聂卞屯口堤。”

    《白驹厂堤 》《刘蓝口堤 》《梓宫殿口堤》。

    “陈郑屯堤 ” 、《桃花口堤 》、“《西窦家》口堤。”

    以上河西

    剥船按《县志》,武邑原额剥船一百七十一只,与六县等耳。后奉文加派,增至二百三十四只,较邻县有五十只者,有三十只者,不啻五倍矣。且邻县船户,每船给地,少则二十顷,多则三十顷,惟武邑止给小地十顷,其实大地则三顷三十亩也。至于宫边等地,应船地皆斥卤,苦累尤甚。每逢运粮,少缺升斗,几荡中人之产。残黎深矉蹙额。必弘一视之仁,庶免向隅之泣。

    皇清顺治四年,奉部文,“减流民地船六十只,给小地。”

    六百顷。拨派马房地船五十七只,给小地五百七十顷。拨派御马监地船二只,给小地二十顷。因塌河淀尚在宛平县额内,除去船十八只,实存原额剥般一百七十一只。顺治十二年,奉仓场所题,加派民地剥船十九只,加宫边地船十三只,加马房地船十七只八分,加御马监地船一只三分。顺治十四年,奉抚院文,“加派民地”船四只,加派“宫边”地船四只,加派《马房》地船四只,实在存剩现今应运剥船二百三十四只,宝坻县无《山》。

    潮河在宝坻县东,一名白龙港。源发梨河,至宝坻三叉口与泃河、鲍丘河合流为粮河,入海。又密云县东南有潮河,下流顺义县界,合白河、柳沽河。按《府志》,“县东南八十里。”

    渠河按《府志》,自香河县蒲石河东注入城池。丰台河,按《府志》,县东南九十里半汇浭水,注潮河,抵北塘口入海。

    七里海按《府志》,“县东南一百三十里。”

    南青沟 北青沟:按《府志》俱在县东南四十里。

    七十二沽按《府志》,俱在县东南。

    赵淀按《县志》,“在县东北五里。”

    寻思淀按《县志》,“在县东南四十里。”

    苘淀按县《志》,“在县西十五里。” 破淀按《县志》,“在县东五里。”

    东油香淀按《县志》,“在县南八十里。”

    草头沽淀按《县志》,在县南二百五十里。

    神堂儿淀按《县志》,“在县南二百五十里。”

    小淀按《县志》,“在县东南七十里。”

    月合淀按《县志》,“在县东南九十里。”

    塌河淀按《县志》,“在县东南一百三十里。”

    地扒拉淀按《县志》,“在县东北七里。”

    商王淀按《县志》,“在县西三十里。”

    苏子淀按《县志》,“在县西十八里。”

    龙潭二按《县志》,“一在县东五里,一在县东十里。”

    八门城河按《县志》,在县东南七十里,系潮河支流。潮水逆注,灌溉七十二沽,居民利之。潮河堤,按《县志》:“堤以障水,古法也。堤不障水,翳谁之咎?” 宝坻之有潮河堤,自县西北金陵口抵县东南江湟口二百馀里,久为宝坻障蔽,岁时修筑。虽洪涛淹至,以堤完可恃,而河伯远去矣。是以岁岁丰稔,民受其利。自坻民失业以来,心力殚尽,每大水时至,交相推委,虽秋禾将成,犹常饱鱼鳖之腹,良可叹也。则增埤抵隙,顾不急欤?

    昌平州

    绵山在昌平州东十五里,一名“宜山” ,上有古道场。

    白浮山在昌平州南十里,上有二潭,水经白浮村。元郭守敬引水西折而南,经瓮山泊入积水潭,以济漕运。潭上有龙神祠。

    玉带山在昌平州东北十五里,山腰白石如带围,故名。

    笔架山在昌平州南二十里,明孝宗建陵于此。

    虎峪山在昌平州西北十里,巍峨雄壮,如虎踞然。

    小金山,在昌平州西十五里,日午照人,衣如金色。

    驻跸山在昌平州西二十五里。金章宗驻跸,镌“驻跸” 二大字。《景物略》曰:“山高十馀丈,石嶟沓危立,相与趋走,状不可驻,西北袤二十里。自金章宗游此,人呼驻跸山” ,遂逸其初名。上有台,章宗自题“栖云啸台” 四字。下观野燎而猎,召扈从臣击球,俄而自击,自赏叹曰:“美乎哉,惜无人见之。” 须臾,石群起若观者,章宗益自“喜,灌以酪故。”

    石顶至今白山。下有洞名“寒崖” ,奥邃中多异草奇木。西曰虎峪,幢,幢水出焉。

    “军都山” 在昌平州西北二十里,汉卢植隐此,讲学授徒。昭烈微时,曾执弟子礼。

    “叠翠山” ,即居庸关。

    积粟山在昌平州西北十五里,相传元时积粟处。

    神岭山,在昌平州南三十五里,高百丈,有白石,下有龙潭。

    幽都山在昌平州西北,即古幽州,从山名也。龙泉山在昌平州东南五里,山顶有都龙王祠,山半一洞,尝有人附石而下,初狭渐广,行里许,水声砰𥔀不敢前。洞北麓有潭,深不可测,潭东有泉,出乱石间,清湛可濯,为州人游观佳境。“银山” ,在昌平州天寿山东北六十里,曰银山,山光也,或曰矿焉,近明陵,故禁樵采。泉流叶间,最高曰“中峰” ,悬索升之三四里,上石栏,供石佛,唐邓隐峰禅师修于此。峰下石岩,隐峰晏坐处。岩上石如台,隐峰说法台也。岭边一松,曲如椸枷,隐峰挂衣树也。隐峰有妹,与俱出家。隐峰参马祖得悟。因游五台,路出淮西,属官军讨吴元济,锋方交,隐峰掷锡空中,飞身而过,两军齐见而哗。后入金刚窟,将示寂,问众曰:“诸方迁化,坐去卧去,有立化也无?” 曰:“有。” “有倒立也无?” 曰:“无也。” 师乃倒立而化,衣亦倒竖。舁就茶毗,不少动。其妹咄曰:“兄生不循法律,死更惑人。” 推之而仆。中峰下有寺,金天会三年建,曰大延圣寺。殿三重墀,皆僧瘗骨。塔自佛觉禅师下凡七。明正统十二年,太监吴亮重修,请赐名曰“法华。” 二碑皆吴亮自撰并书。其一碑曰“感恩感” ,英宗丁卯三月三日幸寺,赐僧金币也。又金大定六年碑刻《隐峰银山十咏》。又弘治十年碑,翰林学士汪谐《净业堂记》,今断寺西上半里松棚庵。北上一里铁壁寺塔曰延圣塔,弘治四年建塔前。弘治八年释行伦碑记称法华寺领七十二庵,今止二十五尔。出山北四十里井儿峪庵峪中一山,蹙其额,终岁不承日光。又一里玉峰山,山石尽白,树尽苹婆。林中大万圣寺,土人呼张开寺,像设皆石,今露而坐立也。殿前一大松,僧云备五种叶、二种耳。侧掌柏也,针松也。入山之道二:从白泛岭入者,壁奇,松柏奇。从三思岭入者,路平,木石亦平。

    大驼山在昌平州东四十五里,山厓斗绝,山顶平漫,有洞数十如屋,洞有水可汲。

    桥山详水经注

    翠屏山在昌平州西,山色苍翠如屏,故名。“雪山” ,在昌平州西八里,有狄梁公祠。

    石门山在昌平南二十五里,明英宗陵在此。“回驼山” 在昌平州西北二十八里,起雾而香。“宝山” 在昌平州西北二十七里,明宪宗陵在此。

    香山在昌平州西北。顺治六年冬,遣工部官自居庸关东南烟洞沟,北至陈友谅口一带山,赐名“香山。” 每岁五月,采香料于此。

    莲华山在昌平州西北三十五里,明武宗陵在此。

    大峪山在昌平州西北十五里,明穆宗陵在此。

    “小峪山” 在昌平州西北十八里,明神宗陵在此。

    “双锁山” 在昌平州东北二十里,明熹宗陵在此。

    “银泉山” ,在明陵大红门西,神宗恭恪皇贵妃葬此。

    “锦屏山” 在昌平州西山口内,明愍帝陵在此。“五凤山” ,在昌平州,明万贵妃葬此。

    横岭在昌平州西八十里,怀来孔道。

    神岭,在昌平州西南三十里,石壁刻“神岭千峰,石鼓传声” 八字。

    酸枣岭在昌平州《高丽营》南。

    阳翠岭在昌平州北十八里。明世宗陵建此。黄山第一岭,在昌平州。明仁宗陵建此。

    “黄山第二岭” ,在昌平州。明光宗陵建此。

    玻璃峰

    步虚峰

    五云峰

    玉女峰

    《金华峰》以上俱在昌平州德胜口内。

    “寒岩” 在昌平州灌石村西。

    岣岣岩,在昌平州西北德胜口内。《景物略》曰:“昭陵之北曰岣岣岩,旋旋蟠蟠,望若梯磴石丑。”

    怪若鬼。而泉为绕陵而幽幽,树为禁陵而郁郁。下崖之庵曰“瑞峰” ,一曰“麻尼” ,崖高危立庵逼其踵。南山前逼庵而又高危。冬前后两月蔽不见日,惟短至日景一线透之崖三峰,而三庵两峰翼中峰首。天启中,陵监饰五庵新矣,三峰失其朴。

    “琵琶岩” 在昌平州边城,其形酷肖。

    大悲岩

    挂枝岩俱在镇边城

    “鹁鸽岩” 在昌平州西南。

    “古佛岩” 在昌平州银山。

    “天门峡” 在昌平州西北德胜口内。

    “梯云峡” 在昌平州,岣岣岩东峰。

    《弹琴峡》,在居庸关,水流石罅,声若抚弦。

    “握云洞” 在昌平州虎峪。

    渤海寨,在昌平州北八十里。

    碑寨在昌平州东北

    翠山寨在昌平州西北三十里叠翠山上,由险道盘旋五里许,方至其处。巨石俯仰,宛若屋宇,其中可容百人,四壁寒津滴滴,异草茸茸,左右涧谷,深幽莫测,人不敢下瞰,亦奇境也。蟒山按《府志》,“州城东北数里,绵亘如蟒,居明陵红门左。”

    照壁山按《府志》,“州城西北十五里。”

    影山按《府志》“州之东山口。”

    牛山按《府志》,“州西有泉,旧传神牛饮泉而竭。” 汤山按《府志》,“州东三十里有汤泉。”

    汤峪山按《府志》,“州西北三十里有汤泉。”

    狼山按《府志》,“州西北四十里东北有古阳负川。”

    黑山按《府志》,州北六十里为黄花镇之通衢。天寿山按《州志》,在州城外东北一十八里东山口之内,俗名东榨子。明成祖上陵时幸此祝寿,故名。即昌郡旧八景之首。

    凤凰山按《州志》:“在州治南四里至红门十里,两峰相峙,形如凤翥,故名。”

    白石山按《州志》:“在州治东二十里,山上有石洁白,故名。”

    史山按《州志》,“在州治东八十里” ,其得名未详。蒋山按《州志》,在州治东二十里,俗传为蒋姓者之所居。

    黄姑山,按《州志》,“在银山”

    玉峰山按《州志》,“在银山”

    马鞍山按《州志》,“在州治西白羊口。”

    羊儿驼山按《州志》:“在州治西白羊口。”

    蓬山按《州志》,“在州治黄山北。”

    望儿山按《州志》,“在州治东北。”

    金柜山按《州志》:“在居庸关城西,形如金柜,故名”

    白马山按《州志》,“在州治西北三十五里。”

    瓮山按《州志》:“在州治西南,其山如瓮,故名。” 柏龄山按《州志》:“在州治西北三十里。”

    罗汉山按《州志》:“在州治西北三十五里叠翠山下。”

    鹤山按《州志》,“在州治西白羊口。”

    牛心山按《州志》,在州治西镇边城上。常峪口尖山按《州志》,在州治西白羊口。

    五峰山按《州志》,“在德胜口。”

    大羊山按《州志》,“在州治东北七十馀里。”

    “小羊山” 按《州志》同上

    三思岭按《州志》:“在桃峪,与牛蹄岭相连。”

    汤岭按《州志》,“在银山。”

    白泛岭按《州志》,“在城东二十馀里。”

    分水岭按《州志》,在长峪城。

    长城岭按《州志》,“在马跑泉西,相传秦始皇所筑。”

    牛蹄岭按《州志》在三思岭北。

    火石岭按《州志》,“在州治西南镇边城。”

    灰岭按《州志》,“在州治北。”

    沙岭按《州志》,在长陵后。

    苏岭按《州志》,“在州治北四十里。”

    黄坎岭按《州志》,在黄花镇南。

    唐家岭按《州志》,“在州治南三十馀里。”

    白银峰,按《州志》,“在银山”

    紫极峰,按《州志》,在岣岣崖

    佛顶峰按《州志》,“在银山。”

    鹦鹉峰按《州志》,“在渤海所公家庄。”

    神岭峰按《州志》:在灌石村西北。昔金章宗尝游于此,帝以所饮酪浆洒于石壁之上,至今白迹犹存。刻俯仰莲花圈,内有“番” 字,难辨,俗呼神仙头。

    神仙洞按《州志》,“在州治东北蒋山中。”

    清凉洞,按《州志》,“在黄泉峪口。”

    重石洞,按《州志》,“在银山。”

    华岩洞,按《州志》,“在银山。”

    井儿洞按《州志》:“在妙峰庵后。洞似井欹,侧可数丈,有泉,清洌可饮。”

    仙人洞按《州志》,“在中山口,即旧八景石洞仙踪处。”

    思义洞,按《州志》,“在银山。”

    朝阳洞按《州志》:“一在银山古佛岩,一在镇边城南门外西山岩洞门外旧有朝阳庵,故因以为名。”

    天桥洞,按《州志》,“在西山。”

    仙居洞,按《州志》,“在岣岣崖双流水上。”

    莲花洞按《州志》:在妙峰庵南,延长可行三四日。中有石门,渐闻水声汹涌,人莫能竟。

    黄花洞,按《州志》,“在苏林口内。”

    石青洞,按《州志》,“在颜老山。”

    仙人陀按《州志》在驻跸山上方寺南,里人讹传为童子拜观音处,手迹膝迹宛然。

    九女陀按《州志》,在驻跸山龙泉寺南。

    晏磨峪按《州志》,在州治西北二十里。

    井儿峪,按《州志》,“在银山”

    胜仙峪按《州志》,在长峪城。

    两水河在昌平州南三里。旁植榆柳,地多粳稻,宛若江乡。

    榆河,源发昌平州月儿湾,一名“温渝河” ,下流为沙河,经顺义与白河合。

    清河源发昌平州西南一亩泉,经燕丹村东南合榆河。

    官河源发昌平州一亩泉,分二派:一曰“官河” ,入宛平合高梁河;一曰“双塔店河” ,入榆河。黄花河,自塞外流入黄花镇口,经昌平至怀柔入白河。

    九渡河,发源塞外,历昌平州东北至怀柔县界入白河。有九曲,故名“九渡。”

    高梁河《水经注》云:“出自并州黄河之别源,东经昌平州之沙涧,又东南经高梁,流入积水潭。” 宋太祖伐辽,与耶律沙战于高梁河,即此。双塔河发源昌平州三十里,经月儿泉抵顺义县,合白河入通州。

    湿馀河在昌平州东南。源发军都山,南流东折入潞河。

    芹城水,发源昌平州芹城下,西南流至蔺沟入榆河。

    《幢幢》水在昌平州虎峪山虎眼川飞流如瀑布三四里。

    千蓼泉在昌平州

    “永液泉” 在昌平州翠屏山下。

    益燠泉即汤泉,在昌平州。旧《志》有“水益燠” 二字,取以为名。泉旁二大池,围以雕阑,疏凿细渠,旁流四注。东堂三楹为女塘,西堂三楹为男塘,北大堂三楹虚其中。左右二池,甃以白石,莹洁如玉,王公大人于此祓濯焉。费皆水衡钱也。

    皇清康熙丙午告成工。游人从垣外望之,有气氤氲。

    如“野马浮云。” 相传泉曾为辽萧太后浴塘云。白龙潭在昌平州龙岭口内。水光镜澈。临晨瞰之。隐隐有石门焉。旱时祷雨辄应。

    黑龙潭,在昌平州虎峪内,曾有黑龙出,与白龙斗,土人见之。《景物略》曰:“入金山口北十里,一丘一碑,碑曰‘天下大师之墓,建文君墓也’。” 《通纪》称:“建文自滇还京,迎入南内,号曰老佛,卒葬西山。” 山又北小山,累累小冈层层依冈。而碧殿丹垣者,龙王庙也。庙前为潭,干四丈,水二尺,文石轮轮,弱荇缕缕,空鸟云云。水有光无色,内物悉形,外物悉影,土人传黑龙潜中,曰黑龙潭也。万历初,谒陵还,眷顾山形,观其清泉,驻跸潭上。二十六年夏四月,旱太甚,遣正一嗣教张真人国祥兆潭而祷,致雨泽如期,加护国敕号,碑勒之。嗣是旱祷辄应,辄复纪勒。今数丰碑,各碧瓦小亭,覆潭庙周隅。

    七里渠在昌平州东南

    玉井湾在昌平州七空桥东南崖。

    月儿湾在昌平州西南四十里,即湿馀河。“红沙潭” ,在昌平州北三十九里。

    玉蟒潭在昌平州西北三十八里。

    七里泊,在昌平州西南七十里,东南流至宛平界,入高梁河。

    仙人池在昌平州驻跸山,相传仙人浴此。“漱玉井” 在昌平州西北三十里,明成祖凿星聚井,在昌平州儒学内,旧名“牛公井” ,有碑。

    温泉按《府志》,“一在汤山下,四时常温,浴之愈疾。” 一在汤峪山下,去州西南三十二里许。抱榆泉:按《府志》,“州东四十里,旁有石榆一株,故名。”

    沙河按《府志》,“州南二十五里。”

    葫芦河按《州志》,“在州城东三十里。”

    躧河按州志,“在州城西南二十三里。” 两河,按《州志》,源出州治西北,即居庸西城池也。

    阳负川按《州志》,在州治西北,与狼山相连。韩家川按《州志》,在州治北六十里。

    虎眼川,按《州志》,“在虎峪山下,即幢幢水所出。” 九龙池,按《州志》,在昭陵右侧,泉出山麓,凿九龙以注池。

    莲池按《州志》,“在龙泉山甘露亭”

    鱼池按《州志》,在龙泉山观音阁前。

    沙涧泉按《府志》,“源出州西南三十里,在涧中。” 龙潭按《州志》在汤峪口内州西六十里

    青龙潭按《州志》,“在老君堂西。”

    樵儿涧按《州志》,“在虎峪内二十里。”

    白虎涧按《州志》,“在州治西三十里。”

    干石涧按《州志》,在州治西。

    绿矾涧按《州志》,“在州治西南。”

    水涧按《州志》,在州治西南。

    黑浙涧按《州志》,“在州治西。”

    沙涧按《州志》,在州治西。

    石涧按《州志》,在州治北。

    马眼泉按《州志》:“在州治西南二十里。泉似马眼,故名。”

    德胜泉按《州志》“在镇边城常峪口西,德胜寺山下,流出溪河。”

    汤峪泉:按《州志》:“源出州治西北三十里,有石塘,其水可愈疮疥。”

    永清泉:按《州志》,在关东南隅。

    饮马泉,按《州志》,“在银山。”

    南安泉:按《州志》“在州治西南七十里,与西山接境。”

    玉泉按《州志》:“在州治西南七十里玉泉山下,水色莹白如玉,故名。”

    蒙泉按《州志》:在州治东北七十里银山下,取《易》山下出泉之意得名。

    龙泉按《州志》有二,一在州东都龙王祠下,一在州西神岭山下,大抵源出汹涌,俱得以龙称。暖泉按《州志》:“在州治旧邑东北百步许,流出成河灌田。正统十四年竭,成化七年复出,今又竭。”

    马跑泉:按《州志》,“一在州城东北五里,一在州南镇边城。”

    广涧泉按《州志》,“在州治西北三十八里。”

    团泉按《州志》,“在州城北五十里。”

    八沟按《州志》,“在州治西十五里。”

    双泉沟在明陵东井东南。

    土沟:在州治东三十里。

    蔺沟:在州治东三十里。

    红涧沟在龙虎台西十二里。

    白浮堰在州治东南,有记。

    永镇堤在镇边城内及北门外一带。嘉靖二十年,巡关御史萧祥曜修筑,以遏水患。

    顺义县

    孔山在顺义县南。有洞穴开朗。

    金牛山在顺义县北二十里。相传洞时见金牛形,故名。旧名“牛阑。”

    呼孥山在顺义县东二十五里。汉张堪种稻处。

    舄山在呼孥山西,孤峰竦峙,踵趾如舄。

    金牛洞在顺义县金牛山。

    灵迹山按《府志》,“在牛栏山北里许。”

    七渡河一名“黄颁水” ,源发顺义县黄颁峪,流经三河县界入泃河。

    白河按《府志》:“发源塞外,自白马关入,性悍多沙,冲决无常。”

    潮河按《府志》:“一名濡河” ,自塞外兴州发源,由古北口西南入,与白河合。

    大水峪河按《府志》:“发源塞外,入白河。”

    高梁河,按《府志》即《县志》八景之《曲水晴澜》,密云县

    密云山在密云县南十五里,一名“横山。”

    香陉山,在密云县东北,上产槁木香。

    清都山在密云县东北五十里,上有清都观。观鸡山,在密云县东北一百八十里,有观鸡仙人祠。有观鸡水。

    雾灵山,在密云县东北一百里。高峻有云雾。今在边城外,亦名《孟广硎》。

    九庄岭在密云县北三十里。《水经注》云:“鲍丘水经九庄岭” ,即此。

    隗山按《府志》,“县南三十里,下即密云故县。” 圣水山按《府志》,县南十里有龙女庙,山泉环流,俗名圣水,今建台榭,为游宴之胜。

    冶山按《府志》:“县东北八里,上有砖塔及冶山院,旁有石洞,深不可测,中有水,四时不竭,俗传有冶仙居之,时放仙灯。东有王府洞,出金矿,昔人淘金址尚存。”

    龙门山按《府志》:“县东六十里有圣泉庵、黄崖洞,泉突出如瀑布,声如雷,时吐云气。洞有石灯台、石狮子。”

    石盆峪按《府志》:“县东北五十里龙潭如石盆,周百步许,水深无底。东南石门,龙时见,祷雨辄应。有龙王殿,明成化年建。”

    白檀山按《县志》,“县南二十里山之阳,尝有白檀树。魏曹操灭袁绍,父子,历此,破乌丸于柳城,城在山曲,古柳州也。” 元时上都诸王忽剌台游兵进逼南城,燕帖木儿及阳翟王太平、国王孕罗台等战于此山之枣林,杀太平,死者蔽野。戊戌,诸将追河剌帖木儿至紫荆园,获之,送京师就诛。秃满帖木儿复入古北口,燕帖木儿引兵御之,大战于檀州南,败之,其万户以兵万人降。秃帖木儿还辽东。

    黍谷山按《县志》,“县南十五里亦名燕谷山。” 刘向云:“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黍稷,邹衍吹律以温其气。” 衍庙台犹存。今属怀柔县。

    银冶山按《县志》,“县南十五里,一名银冶岭,旧出银矿。”

    呼奴山按《县志》,“县南五十里,其下密云中卫屯麓有慈济张真人祠。” 旧传汉邓禹子训与上谷太守任兴屯兵于此,以防乌桓。

    五峰山按《县志》:县东北八十里亦名五指山,耸列如指。

    平顶山按《县志》,“县北三十里,上有元太子寨。” 孤山,按《县志》,县东南二十里

    驼骨山按《县志》,“县北七十里。”

    黑松山按《县志》,“县北七十里,元时有黑松林,今无。”

    锤山按《县志》,“县东七十里,形如锤。”

    铧山按《县志》,“县东南一百里。”

    柏山按《县志》,“县北三十里有松柏”

    陈宫山按《县志》,“县东北一百八十里,其下有土垠县故址。”

    神山按《县志》“县北十五里,下有水潭。”

    清洞山按《县志》,“县东北五十里,中有仙洞,下有三教寺,亦名三教山。”

    马头山按《县志》,“县北十五里,形如马头。”

    凤山按:《县志》,县西北十五里,下有石佛寺,元时建,今址存。

    窟宠山按《县志》,“县北一百里” 下有一孔,前后通明。

    铁矿山按《县志》:“县东三十里,元时炒铁于此,永乐间革。”

    火炎山按《县志》,“县东北二十五里。”

    梯子岭按《县志》,“县东南十五里,形如梯,相传古显公和尚开。”

    天门山按《县志》,“县南三十里,下有天门寺。” 四棱山按《县志》,“县东北一百里,形如四棱,故名。”

    水峪山按《县志》,“县西北四十里有水泉。”

    白河自密云县南至牛阑山,与潮河合流,至通州入直沽。一名白遂河。按《县志》:“县北二十里,发源塞外,自石塘岭流经县西,由怀柔县顺义县入通州。金遣斡离不花入檀蓟,郭药师迎战败绩” ,即此河也。

    洳河,源发密云县石娥山,经三河县东南平谷故城入泃河。

    鲍丘河,源发塞外,南经九庄岭,迳密云戍,又南左合道人溪,至通州米庄村合沽水,经三河县入泃河。

    要水一名“清水河” ,发源塞外三川,经密云县东北入潮河。后魏密云郡领要阳县,盖以此水名。

    广硎水在密云县东北。发源硎山下,南经县界,东流入潮河。

    《观鸡水》在密云县观鸡山下。

    道人溪在密云县东北石盘峪。发源龙门,流经县界入潮河。

    石盆峪按《县志》:“县东北五十里有龙潭,状如石盆,周百步许,水深无底。水中东南有石门,龙时见形,土人祷雨屡应。有龙王殿,成化年建,正德八年重修,即石匣东南之龙潭。”

    乌龙潭按《县志》:“县西七十里,水寒,能杀虫发禾。遇旱,土人祈泽焉。”

    三河水按《县志》,亦名金沟水,发源自县东北五十里,自共工城西南经星庄村入潮河。三城水按《县志》,与石门水合,出桑溪

    潞水按《县志》亦名沙河水,发源出自脱谷,西北流经县东南二十五里,入潮河。

    黑城水按《县志》,县北四十里平顶山后,流入潮河。《唐书》载“其地为镇远军。”

    金洞按《县志》:“县东八里,其洞深远难测,元时淘金于此。”

    银洞按:《县志》“县南二十里,洪武十四年分属怀柔县。”

    仙洞按《县志》,“县北三十里,其中深远莫测,内有天然白石佛五尊,五色山一座,木桥横涧下有潺湲之声,人莫敢渡。”

    冶仙洞按《县志》,县东北二十里,地名惊破罗,形如石门,二扇推之不动,听之内有潺湲之声。东智洞,按《县志》,县北二十里半山中,深不可测,听之如石磬声。

    渤海泉按《县志》,“县东三十里涌如珠,时有云气,故俗云渤海朝云。”

    白河涧按《府志》:“县东北八十里,通古北口,两山壁立,一水萦抱。苏东坡过此有诗。”

    潮河按《府志》“亦名濡河” ,源发古北口,西南经县东南入顺义。

    怀柔县:《通志》无水而《府志》有水,今采《府志》列于后。红蠃山在怀柔北二十里,高二十馀里,下有潭,潭中有二蠃,色红,因以名山。山下有红蠃寺。《景物略》曰:“山高二百仞,名山也。众山皆青,沈沈独黑,日午丽之,不秋而紫。”山有潭,当山之顶,潭有蠃二如斗,色殷红,时放焰光,照射林麓,以是故名。山有寺曰“红蠃。”寺宇废,像仆而尘不集,高风穿殿过,故无尘也。僧则曰“辟尘珠”藏焉。有泉趵趵如颗,时一定动,曰“珍珠泉。”寺左二里复寺,曰“定慧”,亦久废。中一台,琉璃鸱角,檐牙窗门,悉形具而实閟。额有字曰“擦擦殿。”不知殿何藏,名何义,建何年。有石井,井植铁柱,柱绕铁索,若有锢者,时一隐见。或曰蛟,或曰蠃。

    黍谷山在怀柔县东四十里,跨密云界,一名燕谷。汉刘向云:“燕地美而寒,不生黍稷,邹衍吹律以温其气” ,故以名山。衍庙址存,辽建避暑殿于此。

    白檀山在怀柔、密云二县境内,山阳有白檀树。曹操破乌桓于柳城即此。柳城,古柳州。丫髻山按《府志》,“县东九十里,两峰高耸,形如丫髻。” 按《县志》,上有天仙圣母宫,灵应如响,四方之人每岁四月十八日大会,五日致祈云。栲栳山按《府志》,“县东九十里。”

    银冶山按《县志》,县南五十里,一名银冶岭。呼奴山,按《县志》,县南三十里,其下密云中卫屯。

    罗山按《县志》,“在县东二十里。”

    龙王山按《县志》,在县西半里,旧城筑其上,下有龙潭,深不可测,因建龙王庙于山巅,故名。灰山按《县志》,在县西三里。

    石塘山按《县志》:“在灰山之右。其石自明成祖以至世宗,不时取修陵寝。”

    红石山按《县志》:“在县西北三里,顶有石泉,其水莹洁如玉,又曰玉泉山。”

    神山按《县志》:“在县东北二十里,昔有樵者迷归路,遇一道人指之,回首不见,故名。”

    象山按《县志》“在县东北四十里河北庄东,其形如象。”

    白河按《府志》,“县东七里,由牛栏山与潮河合。” 潮河按《府志》,在白河东十五里,经顺义达通州

    七渡河按《府志》,“县西南一里,发源塞外,经黄花镇川,至此入白河。”

    小泉河按《府志》:“县东三里,源自红蠃山珍珠泉,经富乐里,由采冢里入白河。”